执行对策

2024-05-15

执行对策(精选12篇)

执行对策 篇1

为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预算执行管理, 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均衡性, 财政部早在2010年就发文 (财预【2010】11号) 要求进一步做好预算执行工作。财政部网站2013年7月18日又发布《关于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激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通知》, 要求各地加快公共财政预算执行进度, 清理、压缩财政结余结转资金, 确保2013年底年终结余结转资金规模比2012年有较大幅度降低, 从而进一步激活存量财政资金,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目前预算执行工作面临的总体形势不乐观, 加之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对预算执行要求的日趋严格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的不断强化都给项目承担单位的预算执行工作带来了挑战。预算执行的好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否贯彻落实, 关系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高低。

一、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原因

(一) 项目负责人预算执行观念意识淡薄

近年来, 大部分项目承担单位重视项目申请, 认为要钱是第一要务, 不管花钱, 认为项目被批准立项拨付款项后, 钱就是自己的了, 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 想什么时间花钱就什么时间花钱, 对项目的预算执行进度不闻不问, 缺乏预算执行的意识。

(二) 项目预算细化的不科学, 预算执行实施难度大

随着国家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 各级部门对项目的申请预算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有的项目预算申报时需具体写明所购设备的名称、金额;有的需要细化实验材料的购置批次、名称、金额。但是, 由于项目申报时间很短, 个别项目申请人对未来的项目活动预计不够, 或者不够细化, 一味应付的态度。这样就导致了项目实施时出现很多偏差, 如果完全按当时的预算执行又不能完成项目任务, 如果偏离预算执行又会出现验收财务审计不好通过的问题等等一系列纠结的问题造成预算执行实施难度大。

(三) 直接支付、招投标等推迟了项目的预算执行

基层单位申请直接支付时一般要先汇总材料, 然后报专员办审批, 专员办审核员审核通过后处长签字, 基层单位依据专员办审核的资料刻光盘和准备纸质材料, 然后报上级单位支付部门, 支付部门收到材料审核后报财政部, 财政部拨款、办理入账、通知用款。据不完全统计从填写申请表到资金到位最短时间约15天, 最长达30天。周期之长, 严重推迟了项目预算执行。对价值高达一定金额的设备采购, 尤其是进口设备的采购, 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 这些流程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 导致一台设备走完所有流程需要很长时间, 尤其是进口设备需要经过报关等程序, 从时间上影响了预算的按期执行。对于基建项目, 还存在招标代理以及与地方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沟通, 办理有关事项的审核审批等, 这些程序也会减缓预算执行的进度。

(四) 缺乏信息化平台, 信息传达不通畅

目前大部分基层单位缺乏业务、财务等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 信息基本都是通过通知等事后控制的形式传达, 影响了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传达效果。随着项目经费的急剧增长, 财务人员工作非常繁重, 而财务人员的数量并没随之成比例增加, 仍靠以前的老办法已经很难满足需求。

二、加快预算执行工作的策略

鉴于个别单位个别项目还存在预算执行进度还比较缓慢等问题, 笔者认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工作, 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 加强工作力度, 切实做好预算执行工作, 达到预算执行年初制定的目标。

(一) 强化预算执行责任意识

目前很多项目负责人以为申报项目预算只是个形式, 能申报到项目才是根本, 至于按预算进度用款, 基本没这个概念。因此, 有必要强化预算执行责任意识, 可以以通知或者讲座的形式加强宣传, 使项目负责人等相关人员意识到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的重要性。避免因科研任务繁重, 平时没及时支付相关费用, 年末突击花钱的现象。但我们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同时, 也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经制度, 严格经费开支标准和范围, 强化外拨经费的督导, 确保资金安全。

(二) 细化预算编制工作, 为预算执行打好基础

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管理的源头, 预算编制越科学合理, 越有利于预算执行。在预算编制中要坚持三原则: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根据国家规划、计划和项目储备, 结合实际需求, 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资金, 尽可能细化项目活动, 把项目任务进行分解并制定项目进度表, 把时间、任务、经费落实到科室、人头, 做到要钱有理有据, 本着为了花钱而要钱的原则, 切实增强预算的可执行性, 减少和避免预算调整, 有力推进预算执行工作。

(三) 继续做好重大项目、难点项目的预算执行

重大项目执行的力度直接影响单位的总体执行进度,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对于常规项目, 如要继续按照计划, 总结以前年度的经验, 切实加快执行进度。对于有直接支付的项目, 财务部门要会同项目负责人加强同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积极配合项目负责人做好直接支付的执行工作。对于修缮购置专项, 相关部门要尽快确定项目招标代理公司, 制定招标方案、完成进口仪器设备方案的审批等前期工作;对于基建项目, 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沟通, 抓紧办理有关事项的审核审批, 尽早启动项目, 确保预算执行进度。

(四) 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平台

随着经费的增加, 各基层单位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加大规范化管理的力度, 可以建立先进的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该平台, 财务人员对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录入和管理, 并对预算执行不理想的项目进行预警和标红提示;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实时查询项目的预算执行的动态情况, 并对以后的支付行为作出矫正, 实现对项目的动态全过程管理。

三、其他需要加强的工作

(一) 切实加快以前年度结转资金的使用

财政资金的以前年度结转资金一般会在第二年的前三个月内全部返还到位, 各项目负责人要在加快当年预算资金进度的同时, 统筹兼顾以前年度结转资金的使用, 优先消化掉以前年度结转的资金。对于不能及时消化的结转资金, 主管部门可以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视情况适当压缩其财政拨款预算总额, 并将结转金额在系统内调剂使用。

(二) 建立预算执行会议制度

针对项目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分管领导、各业务处负责人、财务处长以及项目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参加的预算执行分析座谈会, 及时剖析影响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的主要原因, 研究对策, 加强对实际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通过预算执行会议制度加强相关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主体意识, 强化预算单位支出责任。

(三) 实行执行进度与预算安排挂钩制度

对于执行进度缓慢的项目, 主管部门可以学习借鉴其他部委的好的做法, 如农业部预算执行进度管理办法就规定了预算执行进度与下年度部门预算“一上”挂钩的制度, 对于截止12月底执行进度不足90%的项目可以规定其下年度的预算规模为连续两年预算数的加权平均乘以上年预算执行进度;对于截止6月底执行进度不足50%的或者月度报告反应的实际执行进度低于相应计划所确定进度10个百分点的可以实行零增长等等。

(四)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加强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监督管理, 落实预算执行管理责任, 基层单位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预算执行考核评价制度。人事部门、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应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管理监督, 加强项目支出执行过程的控制, 对预算执行不到位的, 可以采取通报、一票否决评优等方式, 督促其尽快执行;对预算执行得好的项目予以适当奖励。

参考文献

[1]韩天石.从六方面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N].中国海洋报, 2013-07-02001.

[2]万年青.强化预算管理,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9 (03) .

[3]方方.加快预算执行将项目转化为生产力[N].中国航空报, 2008-10-28001.

执行对策 篇2

近年来,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执行工作,健全了各级执行机构,建立执行工作新机制,加强了执行措施,加大了执行力度。但是,执行难依然存在,全国各地法院的执行兑现率仍然只有30—40%左右。法院“执行难” 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困扰着执行工作的良性发展。“执行难”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必然会损害本来就薄弱的法院“司法权威”。就普遍存在的“执行难”问题,章丘市人民法院提出三项建议对策。

增强打击力度,完善执行体系。“执行难”有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被执行人找到了,但是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其中不排除很多行为人在法院判决后有执行能力却故意躲债外逃,或在诉讼后至法院裁判前大肆转移、隐匿个人财产。针对此种行为应该尽快完善立法和司法解释,制定出认定“有执行能力而拒不执行”具体数额标准以及行为表现。与工商、税务、交通、银行、电信、国土等部门建立执行联动网络,及时调查到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防止被执行人变卖、转移、隐藏自己的财产。

强化法制宣传,优化执行环境。打赢官司却执行不了,当事人最终得到的无异于一张白纸。法院执行工作表现出的苍白无力,损害了人民法院应有的司法权威,动摇了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念。有些被执行人法制观念淡薄,特别是拖欠银行等国有企业的案件,被执行人认为拖欠国家的无所谓,想方设法不归还。针对此类情况法院应该加大对执行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

法院执行工作的认识,促使在全社会真正形成生效法律文书必须执行的法律意识,进而形成一种“履行光荣 不履行可耻”的氛围,组织执行庭人员深入到城区以及司前乡开展执行工作法律咨询,解答群众疑问,促使群众重拾对法院执行能力的信心。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行能力。法官素质、法官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执行队伍先天不足,后天培训乏力,调整、调配困难,严格依法执行的水平不高,必然最终导致错误执行。各级法院应该把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紧密联系实际,不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学习研讨会,逐步提高执行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行能力。注重并积极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扎实开展本级法院的自训工作。

财务预算执行难的对策研究 篇3

一、财务预算执行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财务部门根据需要随时支出表现为随意性较大预算执行较难,预算内容难落实,预算无权威性。

(一)编制体制不合理

一是预算与财务部门建设计划脱节。财务部门上年11月要编制下年度预算,而单位年度工作计划要到年底甚至下年初才能确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保障安排难以有效衔接,使预算安排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预算执行起来难度也相对加深。二是编制力量薄弱。由于事业部门没有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多是从本单位内部临时抽调一名人员编制预算,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财务培训,财务知识缺乏,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多是根据今年的财力状况对去年的预算进行加加减减,而不可能结合本部门的事业计划采用零基预算发编制预算。三是预算评估机制不健全。在现有的预算编制体制下,预算编制机构的权、责、利没有得到很好的划分,编制机构只需负责编制预算,不需对预算编制的质量负责,预算编制的好与坏没有相应奖惩措施,没有专门的预算评估机构对预算质量进行评估。

(二)预算的执行意识较差

一方面,执行意识不到位。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执行人员缺乏执行预算的主动性,没有把预算当作法规来执行,不是根据预算来控制支出。当预算与实际发生差异时,往往以调整预算作为主要解决途径,并且预算调整没有严格的制衡机制,使预算形同虚设,预算对实际行为的控制作用受损。另一方面,配套设施不健全。预算管理中的责、权、利关系不够明晰,缺乏完善的约束与激励机制,预算执行的好与坏,没有明确的奖惩措施,也造成了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任意改变预算用途,超范围开支、超标准开支、随意调整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监督方面

一是预算的公开性,透明性较差。在财务监督方面,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财务部门也只能更多地对预算执行的数量进行监督,对于预算执行的质量却不能进行很好的监督。二是审计监督不到位。在审计监督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更多的是注重事后监督,而忽视事前监督及预算执行中的跟踪问效。预算监督成了“监”而不“督”,发挥不了应有的监督作用。三是监督规章不健全。目前,虽然国家颁发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或多或少都涉及一些预算监督的内容,但从总体而言还比较零散,不够具体、系统,缺乏统一的标准,也不便于执行。

二、解决预算执行难的对策研究

(一)强化预算法规意识,增强预算的法制观念

一是深化预算体制改革。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直接隶属于各级党委的规划、综合计划、预算机构作为各级党委制定规划、计划与预算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搜集各方面的信息,为本级党委确定规划,计划与预算目标提供信息和建议。二是建立预算编制评估机制。建立专门的预算编制评估机构,由单位主管日常工作的常务副主官牵头,各部门一把手参与组成,重点审查预算项目立项依据是否充分、经费规模是否适当、项目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可行、资金预算是否准确以及预算是否能有效执行等。三是科学划分预算管理的职责权限。按照预算管理权限相互制衡的机制性要求,调整好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的内部分工,转变工作方式,理顺工作关系。在预算控制过程中,财务部门可以对整个经费运行实施动态监督,通过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对预算的执行实行事前控制。

(二)完善责任制管理,强化对预算执行主体的激励与约束

一方面,实行责任制管理。根据预算目标,结合各单位和部门领导岗位的责、权、利,运用价值分解的原理和目标管理办法,自上而下,把预算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到部门或个人,明确责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另一方面,奖优罚劣,强化执法激励功效。根据考核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评,并将考评的结果与各单位和責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合理奖惩。

(三)建立预算公开制度

一是树立公开化、透明化的思想。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把群众也吸收到工作组中,将预算公开,实行民主监督,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全程监督、及时反馈、献计献策、认真考评,保证预算的有效性、公开性。二是公开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各部门、各单位的公开事项,应在公开前报所在单位预算公开领导小组审定后予以公布,预算公开后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及时做出答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三是建立配套制度。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预算公开投诉处理制度,对违反预算公开各项规定和办法的人和事的投诉,要认真受理并及时处理,自觉接受上级审核和监督,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以及群众的民主监督。

参考文献:

[1]刘凯峰.经费软预算约束成因分析及模型解析[J].经济研究,2014(12):13-15.

[2]孙志强.中国财政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127-136.

执行对策 篇4

我们不能因为发展中出现了问题和矛盾就产生怀疑或批判,对待今天的住房产业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住房政策改革必须切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即人多地少、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差距大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基本国情,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给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住房政策。

加快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建设

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坚持住房的市场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两条腿走路,不能只讲市场不搞保障。住房政策目标的双重特性决定了住房性质的两面性,即市场性和公共性,市场化分配的住房即商品,社会保障性分配的住房即公共品,两种物品相互作用,共同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政府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住房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大力发展商品住房市场,因为70%以上的住房供给要靠市场来解决,市场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要鼓励多种渠道扩大住房的市场化供应。就房地产一级市场来说,在房地产商供应普通商品房、高档公寓、别墅等住房的基础上,允许城镇居民自己组织集资建房,鼓励社会有力量的企业和机构合作建房,进一步增加住房供应渠道。

同时,进一步培育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充分利用社会存量住房,扩大住房供给规模。应该简化旧房交易手续和流程,鼓励二手房进入流通,进一步活跃二级市场,增大市场规模。要进一步培育、规范住房租赁市场,通过减免租赁环节税收,使租赁市场公开化和合法化(建议参考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对普通住房出租实行个人所得税减免,从租金收入中扣除经营开支、其他税收、抵押贷款利息等各项成本,允许加速折旧);利用开征物业税等经济手段,促使更多的存量资源进入租赁市场;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住房租赁市场,改善租赁市场的供应结构。另外,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住房适度消费,使部分住房消费需求向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分流,缓解一级市场的压力。

要扭转当前过分依赖住房的市场供给、供给渠道单一的格局,下大力气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公共住房的供给与分配上。

第一,各地要继续抓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对城镇低收入者来说,既经济又适用才是真正意义的经济适用住房。

第二,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当前的重点是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切实落实资金,加快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廉租住房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要稳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尽快建立廉租住房制度。除了新建设廉租房,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闲置房、房改腾空房、清退房和直管公房都纳入廉租房的供应体系,政府还可以向社会收购小户型的二手房来作为廉租房的补充,扩大房源供给。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宅供给量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宅尤其是中低价位、小户型住房的供给量,保证中低收入家庭有房住。由于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各地出现了高档商品房供大于求,中低档商品房供应数量明显不足的状况,而与中低档次的商品房相对应的消费群体却是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家庭,这就使许多中低收入家庭望房兴叹,解决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问题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主要问题。

加大土地调控力度提高住房用地的供应量

在坚持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国家新的土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特别是加大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用地的供给量,该划拨的划拨,该出让的出让,出让土地中也可以规定中标的开发商提供相应面积的住房作为廉租房来冲抵土地出让金,严格控制低密度、高档住房用地的供应,政府财政要改变以往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

多渠道筹集住房保障资金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

住房保障体系实际上是政府向居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其效用就是通过支付转移的方式实现社会收入的再分配,使广大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从而保持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根据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特点,应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规范的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住房保障预算支出制度,中央政府要承担保障资金的支付,专项用于住房保障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应根据廉租住房工作的年度计划,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

二、建立住房金融机构,对于低收入家庭购房给予政策优惠,如减免税、政府进行收益担保、购房贷款贴息等多种优惠,通过优惠政策来减轻低收入家庭的购房压力。

三、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保险体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建立专项基金,住房公积金的部分增值资金、直管公房出售后的部分净归集金、土地出让净收益金的一定比例都可以用来建立住房专项基金,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等方式给予支持。

四、从社会福利奖券的筹集中适当提取一定比例,专项用于住房保障。

五、接受社会捐赠和通过其他渠道来筹集资金。

加快制订住房保障法律法规

完善住宅法律、法规体系,以“法”的形式将住房政策加以明确,依法维护城镇居民的基本居住权。自1991年全面实施房改以来,住房产业已经发展了20年,但至今还没有确保居民基本住房问题的法律出台。从今天住房领域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住房保障问题只靠临时性文件,是不能解决长远问题的,住房政策以“法”的形式确立下来已十分必要。西方国家都有关于住房方面的法律、法规,我们应该有所借鉴,抓紧制定《住宅法》、《住房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问题。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市场行为

首先,要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求政府通过规划、管理、供地、税收、金融政策等多种手段加以引导与调控,但必须以公开、透明、公平为原则,以促进公平竞争和社会利益为目标,既要防止政府不作为,又要防止政府部门过度干预,官商勾结,更要防止政府部门以利益为导向的选择性干预。

其次,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从面积和单价等方面明确普通商品房的标准,对于不符合普通商品房标准的现房转售需缴纳营业税及其附件税。提高购买第二套商品房和高档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取消贷款优惠政策。在保证居民自住商品房供应的同时,抑制商品房的投机行为。

同时,加大对住房市场的监管力度,实行商品房明码标价、网上销售和实名制购房,停止商品房期房转让,重点查处开发企业无证售房,囤积住房和哄抬房价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培育讲信誉、有品牌的开发企业与中介企业,完善市场主体。

促和谐扩大住房保障范围

社会住房保障的对象应该包括所有无法从市场获得住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既包括具有城镇户口的城镇居民,也包括城市中大量流动的非户籍人群。可以借鉴欧洲、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应该适当扩大保障覆盖范围。

一方面,横向扩大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保障对象的范围。我国大城市的外来人口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群属于低收入群体,重视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外来人口低收入人群的安居问题,对我国社会的健康、和谐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住房保障对象不应以户籍为界限,而应积极主动地制定长远规划和具体措施来解决大量外来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另一方面,建议改革现行的廉租房申请体制,放宽申请条件,扩大廉租对象覆盖面。针对现行廉租住房体制中的廉租对象覆盖面太小的问题,应该建立一种相对宽松的申请体制。在具体政策的实施上,我们应该确保任何城市人口,包括流动的城市人口、进城民工等,只要能提供在该城市工作且居住的证明和住房困难证明,均可以申请廉租住房。

政府鼓励和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居民住房消费观念不成熟,住房消费行为尚欠理性。针对中国居民住房消费中普遍存在的“租不如买”、片面追求住房大面积等不成熟、非理性消费心理与行为,政府应该运用宣传、税收、金融政策等加以引导,鼓励居民消费中小户型、功能良好的住房,引导居民进行合理的住房消费。这方面可以借鉴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

加强住房保障的管理与实施

首先,要明确住房保障的标准。各地应按照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制定保障对象的收入标准和住房保障标准。

其次,成立政府住房保障的执行机构,专门进行住房保障制度的运营实施和管理。该机构应与城市建设部门、土地部门、财税部门、发展规划部门、民政部门等相关政府机构密切配合。保障性住房要实行准入资格管理、封闭管理和动态管理。保障性住房的分配要公开、透明、公正,杜绝腐败。要始终保持住房保障制度的对象是低收入群体。

建立住房市场运行监控系统

当前,住房市场宏观调控涉及的相关部门在信息披露、调控市场方面还没有形成协同的应急措施和长效机制,对住房市场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全程监控的综合能力不强。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住房市场统计体系,规范统计渠道,对所有住宅项目的土地供应、上市情况、交易情况、和售价指数等信息全部实行网上公示,实现对住宅开发项目全过程的监控,为居民购房和开发商销售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简述“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 篇5

意识不强,有数被执行人在法院多次传唤不到法院,也就是在我们区范围内,欠款数目不大,还东躲~,不配合执行,最终案件必然来执行下来,这是我们的职责。解决“执行难”的问题,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因地制宜、因案制宜,力求作到强制执行力度与取得最佳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既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又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为将执行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xx法院 执行局xx 二○○四年六月七日

执行对策 篇6

一、预算执行缓慢的原因分析

预算执行缓慢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执行缓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国家对科技投入不断增长。“十一五”以来,国家不断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以提高科技研发水平。以中国气象局为例,2010年全系统财政拨款达61.64亿元,2011年全系统财政拨款达85.77亿元,扣除国家发改委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后较上年增长10%,特别是科学技术类较上年增加41%;2012年项目支出较上年增加32.19%。科技资金总量的不断增加,导致预算执行的压力不断加大。

(二)项目负责人预算意识不强。申报项目时尚能按照要求编制预算,执行中往往打折扣,认为项目经费要来了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缺乏通盘考虑和统筹安排。这不仅影响了预算的有序执行,也极易导致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现象的发生。

(三)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我国财政投入结构不甚合理,一方面是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比例不协调,基本支出的比例偏低,保障不足;另一方面项目支出安排时带有随意性,部分项目支出安排时未经过充分的考察与调研,安排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与项目执行实际存在较大出入。

(四)部分项目预算批复、下达不及时。部门工作安排与部门预算安排不能很好地衔接,导致部门预算支出指标难以及时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有的基建项目预算直到第三季度甚至第四季度才下达到预算单位,以致形成结转资金;造成项目单位“上半年苦苦等钱,下半年突击花钱”现象的发生;还有的项目甚至无预算就下到单位,导致预算执行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五)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项目申报不严肃。有的项目未经过科学论证,导致无法实施造成结余,或未按实际情况编制预算,以致经费安排超过实际需求形成结余;有的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如政府采购招标询价等工作没有提前启动,造成执行缓慢;有的建设项目未能做好前期工作,导致进展迟缓,有的一拖几年,造成大量资金闲置,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对策

要实现“又好又快”的预算管理目标,确保预算的有序执行,应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力度,努力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的质量。

(一)提高对加快预算执行進度重要性的认识。预算安排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导向,预算执行是促进事业发展、实现国家强盛、社会和谐稳定目标的重要保障;预算执行进度缓慢、资金使用失范,不仅造成财政资金的闲置浪费损失,还会影响国家发展计划和重大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各单位(部分)要提高认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稳步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科学细化编制预算,为预算执行打好基础。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管理的基础,预算编制得越科学、合理,越有利于预算执行。各单位应结合实际需求,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资金,尽可能细化,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减少和避免预算调整,确保预算的严肃性。

(三)采取刚性措施加快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缓慢的问题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明确了加快预算执行的管理部门与领导责任,建立了预算执行进度与领导评优、与下年度部门预算以及本年度预算调整挂钩的约束机制。这些刚性措施将对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应密切配合。业务部门对项目支出预算安排应与财务部门沟通,对项目实施的支出进度及时告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提前报足用款计划,保证支出所需资金及时到位,对需政府采购的支出也应提前通知财务,及时上报政府采购计划。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预算执行进度。

(五)规范财政资金支出。坚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和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并重的原则,严禁预算执行中随意扩大支出范围、转移或套取财政资金、接受和使用虚假票据报支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支出规范。

(六)建立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强化部门预算的约束力和刚性,将预算执行进度和决算结果作为编制下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预算单位依据项目任务和经费需求,切实做好预算执行计划和前期工作;在关键月度对重点项目要逐一狠抓落实。另一方面将预算执行进度与下年度预算安排相挂钩,对预算执行进度达标的单位给予鼓励,对其下年度申报的项目优先安排;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单位,视具体情况暂停其项目申报资格或相应压缩其项目支出预算规模,以充分体现预算的约束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唐龙生.关于财政预算执行进度的几点思考.2011.03.28.

浅谈“执行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篇7

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 是最终实现当事人权利义务, 解决民事纠纷的关键环节。具体说就是指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的情况下, 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使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的制度。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我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着生效的判决、裁定得不到实现, 当事人拿着胜诉判决书不断上访, 被执行人逃得无影无踪, 社会上还流传着“打官司, 不划算, 胜了官司输了钱”的言语。直到今天, 人民群众对法院不信任、不满意的程度居高不下。

“执行难”, 原本是形容法院执行人员对执行工作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 一种内心体会, 现在被广泛用来具体描述民事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现象。高执办在《“执行难”新议》中指出“‘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因受到社会、政治、经济、舆论等诸多方面的非法干预和影响, 而使其组织执行措施不能或实施的执行措施失去功效, 致使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执行程序遭受破坏的司法过程。”“执行难”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会造成危害。

1) “执行难”会造成生效的法律文书成为一纸空文, 使人们对司法制度产生怀疑。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拿到了胜诉的法律文书, 但法律文书生效后, 其内容却迟迟得不到兑现, 这就会造成人们对司法制度的作用、效能产生怀疑和失望。

2) “执行难”会造成公民对法律的蔑视, 危害我国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法治社会是法律得到严格执行的社会, 是法律得到普遍遵守、尊重的社会。但在执行过程中, 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并且又得不到法律的严惩, 这样就会起到极坏的示范作用, 就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不遵守法律, 不严格执行法律。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道路就会更加崎岖。

3) “执行难”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因“执行难”, 导致很多人不尊重法律, 不信任法院,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 有些人就采取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非法扣押, 暴力威胁, 武力强迫等方式就纷纷出炉, 结果造成了恶性事件, 给社会增添了诸多不稳定的因素。

2.“执行难”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1) “执行难”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被执行人难找, 执行的财产难查。在一部分执行案件中, 有些申请执行人不能提供被执行人的下落, 还有些是不能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还有些情况是被执行人在得到执行信息时携家带口外出躲避, 财产转移, 这些都导致了执行工作难以开展。

(2) 一些具有协助执行义务的部门不配合, 增添执行难度。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它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 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但少有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它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对于法院的执行工作给予配合。由于种种利益方面的原因, 甚至给被执行人通风报信, 出谋划策, 特事特办地快速转移资产。其它像工商、社保、车管、房管、土地等部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类似情况。

(3) 特殊的企业很难碰, 领导打招呼很难办。有些执行案件, 因为涉及到某地的重点保护企业, 部分领导就采取打招呼、批条子等方法进行干预, 使受案法院承办法官甚感为难。

(4) 法院的不执行或不规范执行导致“执行难”。在一些案件中, 申请执行人提供了被执行人的地址、单位和财产状况, 但由于执行法官的原因不执行或怠于执行, 导致被执行人快速转移、藏匿、处分了财产, 使执行最终不能实现。

2) 造成上述“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体上来说有以下几种:

(1) 当事人诚信意识差。一部分被执行人逐利私心重, 讲诚实重信用观念未树立起来, 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很低, 所以一旦经营不好或偿债能力不强时就有了“逃债、废债”的念头, 并采取种种措施以达到逃债目的。

(2) 法律意识淡薄。有些被执行人无视法律的威严, 无视法院的尊严, 视执行工作为儿戏。在接到执行文书后, 有的转移、隐匿财产;有的推、拖、躲、赖;还有一部分采取威胁、侮辱、谩骂、殴打、围攻等方式暴力抗拒执行。

(3) 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这一点在异地执行案件中表现最为突出。即外地需要协助给予冻结的存款, 协助执行的银行却拖延时间不给冻结;在外地需要依法给予查封财产的, 应协助执行的地方相关部门却找借口不予查封;不仅如此, 一些地方协助执行的部门一方面在做表面工作给予应付, 背地里却给被执行人、被执行单位通风报信, 使其尽快转移财产。

(4) 法院的审判机制问题。有相当多的法院往往注重案件的审判是否公平公正, 而忽视了法律文书的落实。法院现在实行的是审执分离, 审判人员多注重审判而少考虑执行, 形成了判的只管判, 而不管最终能否执行。有的案件就是在漫长的审判过程中使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从从容容地转移、处置财产, 从而使后面的执行工作无法开展。

(5)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所使用的强制措施过于保守也是导致“执行难”的原因之一。现代社会是法治型的社会, 一切活动都应该依法进行, 包括法院的执行工作。在多数情况下,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阻力时都是很保守地使用强制措施。执行人员遇到阻力时, 不愿得罪人, 不敢得罪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被执行人的种种不法行为。周而复始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既损害了依法执行判决的大环境、大气候, 损害了执法工作的严肃性, 也使执法人员给人以懦弱的感觉, 不敢碰硬碴, 只会捡软的捏, 不能使人信服, 得不到人们的尊重。

3. 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是多种矛盾综合交织的结果, 要解决这一难题, 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它涉及到立法、执法、普法和守法, 它需要法院去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争取多渠道获取执行线索, 还需要不断强化执行威慑力, 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

1) 积极主动地寻求党委、政府、人大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即法院在严格依法执行的同时, 应该就执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主动的向党委、人大汇报, 主动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

2) 应加快进行法院体制的改革。要彻底改变“执行难”的局面, 还必须对法院的体制进行改革。现行的法院体制是法院既接受上级法院的领导和监督又受地方党委的领导和监督, 而法院的人、财、物的管理归地方党委政府, 这就造成了法院对地方党委政府的依赖, 在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的过程中, 容易受到地方势力的影响, 在需要较真的时候, 法院往往腰杆直不起来。因此, 要使法院依法独立办案,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就必须对法院体制进行改革, 不仅要改革法院的管理体制, 还要改革法院的执行体制、执行方式以及法官任用制度。

3) 要排除社会对执行工作的干扰。当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仍然是“执行难”的重要因素。因此, 排除社会对执行工作的干扰, 是扭转“执行难”局面的关键所在。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第一, 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导向作用, 以改善执行工作的舆论环境;第二, 要加强、完善法制建设, 克服、防止、杜绝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 使执行工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4) 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审、执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做好民商事调解与执行工作的衔接, 避免出现调解容易执行难的情况。审判法官坚持“能调则调, 当判则判, 调判结合, 案结事了”的原则, 合理把握调解的尺度, 努力提高调解协议的可执行性, 注重在调解中释明执行风险;加强法院之间的横向联系, 以此营造一种执行声势, 让被执行人明白只要自己债务未了, 逃到哪里都没有用, 从而彻底打消被执行人“人走债死”的侥幸心理。

摘要: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 是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的情况下, 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使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的制度。但现实生活中, 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着“执行难”, 难执行的现状, 人民群众对法院不信任、不满意程度加深。因此,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解决。

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对策研究 篇8

一、企业执行力的基本概念

执行力就是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 企业执行力就是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和员工通过一个行之有效的组织、制度、技术以及文化把执行力贯彻到企业科学的战略或者规划中去, 从而获得企业收益,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它是组成企业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的因素。企业执行力贯穿于整个企业采购、生产到销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它体现了企业的形象、员工工作风貌、管理方式以及企业战略。

二、企业执行力不高的原因

(一) 缺乏有效的监督落实机制

企业在日常的战略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落实机制主要表现在企业执行决策后, 没有对执行过程中和执行结果进行及时的检查、总结、反馈, 纠正。企业的监督落实包括前馈控制、即时控制、反馈控制。从众多企业的调研中可以看出, 那些执行力不高的企业很大程度上没有做好前馈控制;企业在即时控制过程中主要表现在监督落实机制没有及时跟进或根本就没有跟进;反馈控制就是反馈前馈控制、即时控制出现在问题及不足之处。所以, 企业要不断的提高执行力就是要及时关注并改进反馈控制中的问题, 尽量完善事前、事中的监督落实机制。

(二) 企业的责、权、利不够清晰

中国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 企业的董事长就是总经理,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不分离, 企业的利润分配不合理。从整体中国企业来看, 企业的责、权、利不清晰已经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桎梏, 不利于企业执行力的发挥。企业责、权、利不清晰就会出现企业各个层次、各个岗位的人员权利和责任不明确, 出现管理重叠或者管理空挡的问题, 引起企业各部门和各个人员之间的矛盾。易造成企业员工的利益不一致, 企业内部员工不能有效的进行沟通, 企业的执行力也不会高。

(三) 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执行文化

企业的管理与运作不仅要靠优秀的管理团队而且要靠企业文化敦促企业内部员工自觉行事。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隐形资源在企业战略执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战略执行的强度、协调程度主要企业员工自觉的执行, 这需要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企业战略的执行需要企业理念、市场、人员、管理和技术各个要素协调和统一。但是很多时候作为执行的主体的人员无法做到精神上和理念上的高度一致, 行动上也会有脱节的现象。企业没有共同的文化, 就没有凝聚力, 不会为共同的目标和使命努力。企业没有自己的执行文化, 企业要塑造高强的执行力就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提高企业执行力的措施

(一) 完善企业制度和管理体制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企业传统的独立的车间主任管理车间的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步伐, 所以, 企业要改革现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 不断适应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需要建立一个沟通平台和流畅的内部沟通机制, 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 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 打破“人管人”的管理模式, 明晰企业各级领导层和个岗位职工的权、责、利, 尽量避免“一岗多领导”的现象, 提高企业执行效率和执行能力, 增加内部管理的公平性。

(二) 坚持以人为本, 抓好角色定位

企业系统的运作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所以, 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关键是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在企业中,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岗位, 同样责任、权利、利益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 要想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要准确、明确、正确的定位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者和基层领导者的角色。即准确的确定各个层次的领导或员工所扮演的角色, 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利, 指导员工使用正确的做人和做事的原则来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要坚持准确、明确、正确的原则开展工作, 为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打下良好基础。

(三) 积极建设良好的企业执行文化

首先, 倡导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以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对企业的了解了解, 应给成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 并且初步设计出企业的文化。其次, 培育文化。企业文化培育要靠企业各部门和各个层次的领导和员工不断努力的培养、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药遵循“目标一致、各有分工”的原则。再次, 评价文化。企业领导者设计出文化的初步方案后, 在企业员工的培育过程中, 要不断发现文化培育的问题, 对文化进行评价, 并且反馈到领导层。

参考文献

[1]孔祥纬, 许洪贵.论企业执行力[J].产经前沿, 2008, (10) .

[2]曹慧.如何提升执行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朱永跃, 马志强.论企业执行力的培育和提升[J].企业经济, 2005 (, 9) .

[4]孙广森.试论增强企业执行力[J].经营管理.2008, (8) .

执行对策 篇9

2013年11月27日在全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上, 最高法院院长周强透露, 人民法院将建立统一的执行信息公开平台, 通过公开执行信息, 让公众和当事人及时了解人民法院为实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所采取的执行措施。

一、执行信息公开的现状及问题

(一) 各地人民法院执行信息公开的具体实践及问题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对执行信息公开的实践也是有目共睹。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网站上, 执行信息公开分为四个板块。第一,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可以通过被执行人姓名或名称、身份证号码或组织机构代码、执行法院范围等途径进行查询;第二, 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其分为自然人和法人或其他组织, 可通过被执行人姓名或名称、身份证号码或组织机构代码、省份进行查询;第三, 执行案件流程。案件相关人可以通过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查询执行案件流程;第四, 执行法律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有关执行案件的裁判文书。2笔者通过统计得知, 2014年全年 (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公布的执行案件共有21598起。其中, 1月份650起, 2月份276起, 3月份536起, 4月份699起, 5月份760起, 6月份1827起, 7月份2068起, 8月份1055起, 9月份2102起, 10月份2317起, 11月份2494起, 12月份6814起。公开的执行案件只是一部分, 还有很多执行案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公开。

在地方人民法院中, 笔者选取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对它们的较完善的做法进行梳理。首先是,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明确了向社会公众公开的信息的范围, 包括: (一) 执行业务规范性文件; (二) 执行指南信息1.执行案件立案标准2.执行案件启动程序3.执行案件收费标准和根据4.执行费缓减免的条件5.执行费缓减免的程序6.执行风险提示7.执行公告: (1) 悬赏公告; (2) 拍卖公告 (三) 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1)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 (2) 限制出境被执行人名单信息; (3) 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名单信息。3

2011年2月2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中院层面, 率先启用“执行事务中心网上辅助系统”作为法院运用新媒体手段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的又一形式, 通过线上咨询、预约、查询等方式, 实现线下诉讼案件执行的推进。此外, 上海各地法院高度重视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与人民群众生计休戚相关的涉民生案件的执行信息公开情况。4

从以上几个地方的法院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出, 公布被失信执行人的名单信息是最常见的做法。然而这一做法会不会侵犯被执行人的隐私权值得商榷。也就是执行信息的公开在什么限度内是合理的。5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对当事人的信息保护很不充分。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网站上人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或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类型、执行案号、执行依据文号、执行法院、立案时间等。

二、执行信息公开的完善

我国还处在法治完善的道路上, 存在执行案件裁判文书数量太少、执行双方当事人在信息公开情况下的权利救济、法院作出是否公开的决定缺乏正当程序保护等问题,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一) 各级法院要转变执行信息公开理念

做到主动、全面、即时、互动四个方面要求。主动公开意指各级法院要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广播等途径, 主动公布执行信息。全面公开要求执行信息全面覆盖刑事、民事、行政各领域, 涵盖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 确保向社会公开一切依法应当公开、可以公开、能够公开的内容。即时公开是对过去集中公开的改革, 公开的内容应该随着司法活动的推进逐步及时公开。

(二) 充分保护申请执行的公民、法人或组织的合理知情权

从现有立法上来看, 通说认为公民知情权是其表达自由的延伸, 但我国现行宪法没有对公民的知情权做出明确的规定, 这就使得公民在请求执行信息公开失败时不能依据知情权得到救济。可见我国执行信息公开的救济机制缺乏权利基础。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虽然其33条第2款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制度, 但是这一条例并没有将司法机关作为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 因此这一条例并不适用于司法机关。之后, 我国司法机关也一直尝试推行司法信息公开, 颁布了一些规章条例, 但里面对执行公开的救济也没有明确规定。6由此, 可以得出执行信息公开的救济机制缺乏法律依据。所以, 制定完善合理的关于执行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十分必要。

(三) 制定法院公开标准

现有法律法规关于公开的规定, 对于哪些属于程序性问题, 并没有明确。虽然在《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中, 有部分规定包含了公开的问题, 如执行案件的立案条件、执行的依据、当事人重要权利义务等, 但这些内容都是公开的范围, 涉及的是公开的实体问题, 而对于按照何种程序、在多少期限内公开则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因此, 法院作出是否公开的决定没有明确的标准, 这会放纵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不利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四) 法院可以建立执行信息共享机制

法院可以把被执行人的被强制执行情况向银行、工商、税务等公共服务单位公开。如此, 一方面可以帮助公共服务单位在为这些被执行人提供有关公共服务时全面了解被执行人的诚信、经济实力状况, 另一方面也可给被执行人一定压力。同时还可以在法院内部设立司法信息管理的专门机构, 负责包括执行信息在内的所有司法信息的统一管理, 建构制作、审核、发布三级管理程序。7

(五) 确立最终救济机制

赋予当事人诉权无疑是最终救济途径。有些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探索, 如有的认为“对于诉讼法院执行信息公开应针对当事人的诉请, 遵循‘有限司法执行’的原则依法执行。对于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案件, 一般裁定被告在法定期限内履行。”8

三、结语

执行信息的公开有助于完善判决书的执行力度, 并有利于公众监督执行结果。在执行公开过程中, 只有处理好公开的信息和当事人的隐私之间的关系, 才能达到公开的目的。在司法信息公开的背景下, 执行信息公开不仅有利于完善司法信息公开制度, 而且有助于保证司法公正。

参考文献

[1]高一飞, 龙飞等.司法公开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9.

[2]李荣珍, 黄永锋.法院司法信息公开的初步研究[J].法学杂志, 2013 (4) .

执行对策 篇10

一、预算执行审计的含义

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 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从审计的对象来看, 预算执行审计的对象涉及到本级财政部门及其内设机构、本级地方税务部门及其直属分支机构、本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一级预算单位、本级金库及下一级财政等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对于整顿经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加强预算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 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还存在许多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影响了预算执行审计的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指导思想没有完全到位

目前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基本上还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事后监督, 没有真正做到对预算从编制、批复、调整、执行、效益整个过程的全面审计监督。总体上还没有跳出原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框框, 预算执行审计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职能作用和力度还远远没有到位, 没有真正确立起核实收支, 摸清家底, 促进财政管理公开、透明、规范、科学的思想理念;没有真正确立起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突出重点的思想理念;没有确立运用审计监督, 规范财政管理, 推动财政体制改革, 促进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服务的思想理念。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缺乏整体性、宏观性和前瞻性。

2、严格审计执法没有完全到位

依法审计, 严肃审计执法,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是审计工作的本质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 地方审计机关很难做到依法审计和处理, 执法力度没有完全到位。因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直接受政府领导和控制, 这就使得预算执行审计的实际功效和辅助人大预算监督的功能大大受到限制。政府对财政预算的确定和调整拥有实际控制权和操作权, 审计财政预算实际上就是审计政府, 这样一来, 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问题的审查、处理就难免受到限制。许多重大问题特别是那些与政府直接关系的问题容易被掩盖, 难以对外披露, 结果是查出问题一大堆, 真正能写进报告的问题却寥寥无几, 且大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涉及上下级利益关系的问题, 如地方财税部门采取隐瞒、截留、挤占挪用等方式, 任意调节预算收支规模, 同级审计机关往往从地方保护主义的角度出发, 难以真正做到如实披露, 严格执法;二是受财政部门财权的制约, 审计的独立性难以真正发挥。目前, 审计机关经费独立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审计机关在经费上受制于财政部门, 客观上势必会影响到审计机关对财政部门的监督力度, 不能保证审计独立性特点的发挥;三是有的政府领导干部怕损害本级政府或其所管辖部门的利益或声誉, 阻挠干预审计机关独立严格执法。

3、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规范性制度建设没有完全到位

目前, 我国的财政预算在编制和执行中还存在:编制粗糙、内容简单, 缺乏科学依据、程序不规范, 透明度不高, 执行不严等问题, 还无法做到象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那样, 预算一经批准, 即使一张纸、一瓶墨水都不得随意增加。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的不规范、不到位, 也决定了预算执行审计的制度规定不可能一步到位, 跟不上财政改革的步伐:一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规范性制度建设滞后。近几年, 财政部门先后进行了会计集中核算、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一系列的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为中心的改革措施, 但并未出台与之相配套的审计监督办法。二是《审计法》规定的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实际操作存在矛盾。从法理上讲, 预算执行审计应包括本级财政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审计管辖的强制划分, 往往收入方面资料不全面。如增值税属中央和地方财政共享收入, 其征收管理由国税部门负责, 地方审计机关却不能对同级国税部门进行审计。这就使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的资料不完整、不全面。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非公有经济的税收将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但依据现有的审计法规, 审计机关无权对非公有经济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的分析、评价不具有全面性。三是预算编制过粗, 审计标准难以把握。现行的财政预算除人头经费外, 大多按预算科目切块安排, 没有细化到单位或用款项目, 较为笼统, 弊端较多, 审计无法对预算执行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认定。

4、审计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

目前, 社会各界对审计的期望值及审计结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审计结论的服务对象也日趋广泛。特别是围绕中央经济会议“宏观调控、新农村建设、节能环保、改革攻坚、社会民生”等主题以及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社会各界对审计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审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 部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财政职能变革的新情况、新问题还缺乏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 审计重点还不明确, 审计方式和方法也没有及时调整到位, 使地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相对于形势的发展较为滞后, 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增加了风险隐患。

5、人员素质偏低影响预算执行审计的效果

目前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局限, 预算执行审计很大程度还是停留在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上, 而对财政效益审计缺乏必要的研究, 尤其是不能站在宏观角度来查找财政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机制、体制上分析原因、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使地方预算执行审计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受到影响。

三、构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体系的对策

1、真正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机关的第一要务

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审计机关要树立“大财政”的观念, 形成综合财政审计监督机制。集中配置审计资源, 加强对公共财政资金从收入组织、预算编制、拨付执行、管理使用等过程环节的审计;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运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 并对其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最终以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的形式反映审计成果, 影响和提供对政府公共财政行为的决策评价。把财政预算执计审计作为机关根本性、首要性的监督内容, 把它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永恒主题, 是有效发挥审计法定职责的需要, 是不断提升审计机关的层次和水平, 树立审计机关权威的需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为党委政府决策管理和人大监督服务, 推进公共财政审计制度的深入。

2、调整和突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的重点

由于财政职能的变化, 财政资金的投向和支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所以财政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要从管理的本质出发, 从制度、体制、法制、机制上入手, 来揭示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全貌。改变过去审计问题单一、不完整, 深度不够, 理性研究和分析层次低, 宏观作用薄弱的问题, 从财政

本质和改革发展上研究财政问题。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发挥财政审计宏观监督管理的作用。

3、深化审计体制改革, 加强制度建设

审计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的转变, 关键是将审计机关的人事权和财权从政府序列中独立出来, 把审计内容的重点放在对政府管理使用财政资金情况的评价和监督上, 这将有力的推动我国现代财政审计事业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审计机关地位的提升和人事权、财权独立性的提高, 有利于财政审计独立于政府之外, 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二是审计范围的集中和审计处理处罚权限的扩大, 有利于财政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对财政审计认识的统一, 职责进一步明确, 目标进一步清晰, 有利于减少财政审计工作中的阻力, 最大程度的发挥财政审计在经济监督中的作用;四是建立和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有利于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透明度, 促进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加强“人、法、技”建设, 提高审计执法水平

“人、法、技”建设是审计事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是审计机关不断开拓创新的引擎, 是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保障。首先, 要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尽快建立起一支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的高素质审计队伍。其次, 要严格依法审计。要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 加大审计执法和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罚力度, 通过法律、行政及社会舆论监督等手段, 切实保证审计执法的全面到位。第三, 要采取现代技术改进审计方法, 提高审计效率。现在,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尤其是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运用, 使会计信息、业务信息的记录、处理、传递和储存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审计部门必须适应这种趋势变化, 引进、培养一批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审计人员, 尽快开发、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技术,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推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预算执行审计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 因为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和以支出改革为核心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正逐步深入, 所以怎么去更好地适应随之深入的财政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 无疑是对审计机关在不断深化审计领域、控制预算执行审计风险过程中提出的新要求。因此, 加强预算监督和政府财政管理, 建立为国家财政宏观调控, 微观管理提供监督服务的预算执行审计控制体系已经成为了审计工作中一项迫不及待的重要内容。

摘要: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能, 其在实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以来, 一直都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治理市场经济秩序和调整财政资金结构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现阶段也还存在许多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影响了预算执行审计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预算执行,审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谢作文: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J].审计与理财, 2007 (12) .

[2]李秀云: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时代经贸, 2008 (2) .

刑罚执行法律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11

内容摘要:刑罚执行是指将法院做出的已生效判决、裁定等交付特定国家机关付诸实施的活动。刑罚执行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最后环节,是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结果,也是惩罚犯罪,维护正义,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在对刑罚执行活动进行监督过程中存在力量薄弱、权力运行错位、监督权介入困难、监督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监督效果。本文通过对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在检察实务中的经验,给出解决方案,以期对刑罚执行监督机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刑罚执行 法律监督

依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对刑罚执行的监督是检察机关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刑罚执行监督在立法和制度构建方面都有了进步,但由于我国在立法上长期存在重侦查审判,轻刑罚执行的偏差,对刑罚执行的法律监督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刑罚执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所内刑罚执行监督力量薄弱,权力运行错位

法国学者福柯曾说:“监狱是权利最赤裸裸地,最肆无忌惮地表现的地方。”作为主要刑罚执行场所的监狱和看守所,权力的强制性较其他领域表现更为突出,若没有强有力的制约与监督,势必会造成权力的滥用。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设置正是基于监督刑罚执行中公权力的运行,确保其依法行使,保障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的考虑。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对监所内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却存在力量薄弱,监督错位等情形。首先,我国当前对监所监督的形式主要是派驻检察室,驻所检察人员多是基层检察院的一线工作人员,级别相对较低,在我国目前的行政运行机制下,以下监上,困难重重。其次,我国“重刑罚、轻保护”的犯罪控制论传统的影响根深蒂固,权力制约、人权保障的理念仍未能深入人心。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在检察机关内部属于小科室,在人员配置及资源分配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例如,笔者所在市的大部分基层检察院,往刑事执行检察部门配置的多是年龄偏大即将退休的人员,且一般配置2-4人,力量普遍偏弱。因为监督理念的偏差,检察室更重视与监所部门的配合以确保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往往忽视保障被监管人员获得公正的待遇和平等的机会,这才应该是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的主要职责。

(二)刑罚变更执行检察权介入困难,监督流于形式

检察机关在对刑罚变更执行的事后监督机制曾饱受诟病。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检察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时间前置,“监狱、看守所提出暂予监外执行书面意见的,应当将书面意见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决定机关或者批准机关提出书面意见。”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的《暂予监外执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检察机关对于暂予监外执行决定前的监督职责,第8条第3款:“监狱、看守所应当向人民检察院通报有关情况。人民检察院可以派员监督有关诊断、检查和鉴别情况”。检察权的提前介入无疑将更有利于监督权的有效行使,但这不等于检察权就可以顺利介入并有效行使,就目前的检察实务而言,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监督仍难免流于形式,原因在于:首先,检察机关的监督依然是以书面监督为主的形式没有改变。囿于书面监督之外的调查取证等工作在实务中很难展开,检察机关只能从书面文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这使得监督效果大打折扣。《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第3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有关机关、单位调阅有关材料、档案,可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有关机关、单位和人员应予以配合”。但该条款的规定过于原则,对于调阅、调查的时间、方式以及不予配合的后果都没有明确,该条款对于检察机关的授权仍需要在程序上加以细化。其次,检察机关若要有效行使监督权,需要专业人员的配合。《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第八条“人民检察院可以派员监督有关诊断、检查和鉴别活动”。医疗诊断、检查是专业性极强的活动,尤其是对于因患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和生活不能自理两种情况的诊断与鉴别,情况更为复杂。作为毫无医学背景的检察人员,在此过程中也只能陪同,很难有切实的监督效果。

这种检察监督权实质性介入困难的情况,在对减刑、假释案件办理的监督过程中同样存在。2014年7月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中,明确赋予了检察机关对减刑、假释案件进行监督和对减刑、假释材料进行调查核实的权力。但是,在实际监督过程中,监督权的行使仍局限于材料是否完备,执行及间隔时间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的审查,对于监狱所做出的计分考核、奖惩记录等,则难以通过有效的方式调查核实。原因在于,实际监督过程中,除了类似于发明创造等有案可查的情况方便核实外,其他像计分考核、奖惩记录、表扬等情形的决定权基本上完全控制在监狱内部,随意性更大。而且,检察机关在减刑、假释案件办理过程中对类似情况的核实都是发生在以上行为完成之后,时间间隔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在核实过程中也只能是查看当时的记录情况,这种“事后”的监督,既制约了监督的效果,也打击了检察机关调查核实的积极性。

(三)社区矫正监督手段单一且时间滞后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可见,在国家层面上,社区矫正越来越受到重视,随之而来的,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监督却存在手段单一、时间滞后等问题。监督手段单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人员配置力量薄弱。例如笔者所在的刑事执行检察科,科长在内共六名人员,辖区内一个未成年犯管教所(关押1300余名学员),17个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300余人),还有一个监狱也即将投入运行。在这种人员配置下,监督手段的选择空间就很小,多是定期巡查司法所内社区矫正档案、听取司法所人员汇报的形式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方式,难以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中出现的情况,对于违法情况,只能是事后提出纠正意见,意义不大。《社区矫正办法》第35条第3款“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信息交换平台,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数据共享”。但是,据笔者了解,信息化平台建设投资颇多,在争取资金支持方面存在问难。信息化平台即便建成,检察机关在信息化平台上享有哪些权限,也需明确。

二、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完善

(一)增强检察监督强制性,提升监督效力

提升检察监督的效力,必须增强监督权的强制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被监督机关对检察机关纠正违法意见的处理时限。“四个办法”中规定“…十五日内,被监督机关仍未纠正或者回复意见的,应当及时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报告。”[1]但是,“四个办法”作为检察机关内部的工作流程,仅对检察机关有效,对被监督机关缺乏具体依据。现有法律法规中,对于被监督机关收到检察院纠正违法意见后的处理时限,只是笼统地表述为“认真研究,及时做出处理”[2]。因为没有时间限制,在实际执行中容易造成被监督机关的推诿拖延。因此,有必要对被监督单位收到纠正意见后的处理时间做出明确规定,才有利于督促被监督机关及时进行整改。第二,赋予检察机关纠正违法意见一定的强制执行力。在现行法律架构中,检察机关所提出的纠正违法意见,对于违法行为本身并不能产生即时的效力。对于被监督单位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果不能立即停止执行,就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提升监督效力,应当通过立法赋予检察机关纠正违法意见一定的强制执行力,比如,针对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严重违法行为而发出的《纠正违法通知书》,被监督机关收到后,应当立即先行中止,防止更严重后果的发生,然后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整改措施。第三,强化被监督单位对纠正违法意见不作为的法律后果。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后果,所以被监督单位可以对纠正违法意见置若罔闻。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要求被监督单位在检察机关提出纠正违法意见后,没有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时,必须立即进行纠正。对于故意不予整改或者拖延整改的行为,责任人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乃至刑事责任。强化被监督单位不作为的法律后果,有助于增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威。

(二)完善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权介入机制

针对前文中提到的检察监督权在刑罚变更执行中介入困难以及社区矫正中监督手段单一、时间滞后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检察机关刑罚执行同步监督建设,完善监督权的介入机制,丰富监督手段等方式予以解决。第一,对于可能出现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监狱应当在发现问题之初即对检察机关进行通报,以便检察机关及时介入了解情况。特别是对于重点病犯,进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为以后对暂予监外执行提请和决定的监督奠定基础。[3]第二,检察机关加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罪犯的积分考核等方面的监督。尤其是对于那些对罪犯减刑假释有决定性,有异议的积分考核情况,可以通过检察官信箱、监督电话、和罪犯座谈等形式进行监督[4]。这种即时监督,有助于克服检察机关对于减刑假释材料事后监督、难以核实的弊端。

(三)丰富社区矫正监督手段

针对目前社区矫正监督手段单一的情况,可以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丰富社区矫正的监督手段。各司法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现有条件下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比如,笔者所在的辖区某司法所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对被矫正人员的学习、劳动情况进行记录,更直观,改变了目前只有档案文字登记的模式。同时,司法行政机关应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省、市级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应建立社区矫正数据库,高检院在条件成熟时,可在全国推行统一的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5]这不仅能解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人员不足、监督手段单一的困境,也是推进社区矫正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举措。

(四)加强人才培养,树立监督理念

“徒善不足以为证,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实施归根到底要转化为具体的人的行为。目前,高检院将监所厅更名为刑事执行检察厅,省级院、市级院监所处也都更名为刑事执行监察局,笔者所在的市检察院也在今年成立了专门的刑事执行检察派出院,这都是重视刑事执行检察的好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基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也会逐步得到重视,但就目前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人员配置情况来看,大都存在与其承担的监督职责难以匹配的状况。刑事执行检察部门急需充实一批年轻血液,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业务素养和监督能力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承担起法律赋予的监督使命,确保刑罚执行活动中监督权的合法有效运行。

结语

刑罚执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制度构建的缺失、有人员配置的不足、有监督理念的落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我国的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刑罚执行的监督一直是一个相对薄的弱环节。笔者结合自身检察实务经验,提出了加强监督权的强制性、完善监督权的介入机制、培养高素质监督人才等建议,希望能对问题的解决由些许帮助。

注释:

[1]参见:《人民检察院监狱检察办法》,第48条。

[2]参见公安部:《关于加强看守所法律监督工作的通知》。

[3]祁云顺、刁凯:《试论暂予监外执行同步监督机制的构建》,载《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

[4]北京市门头沟区检察院课题组:《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机制研究》,载《中国检察官》2014年第12期。

论企业执行力的问题与对策 篇12

一、企业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1、对执行力的认识不到位。

有不少企业对执行力的认识仍然十分不到位。一方面, 有的企业管理着将自己置于制度之上, 盲目地制定和修改在企业的各种决策, 甚至错误地将执行力理解为领导者的权威。另一方面, 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问题, 对于制定的各种政策朝令夕改, 使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失去方向, 久而久之, 这种执行不力成为一种习惯, 日后各种决策的落实也都将执行不到位。从长远来看, 若执行问题一直存在于企业, 那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2、制度流于形式化。

在执行方面, 企业大都制定了一套制度, 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生产中, 制度流于形式化, 制度和执行不能同步成为企业的通病。在许多企业, 领导就意味着话语权与决定权, 决策由领导制定, 决策的修改也都由领导说了算。制定的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执行制度成了摆设, 从而, 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措施的落实也就是去了标准。

3、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缺陷。

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是执行到位的重要保障。有效的执行离不开有效的组织设计, 使得组织执行过程中责任清楚、沟通流畅。而组织结构的混乱是很多企业都存在的问题, 各部门间上下级间责任划分不清, 沟通不畅, 这就势必会造成执行过程的混乱, 使得上级决策无法有效到达执行者手中, 下级的执行情况也无法畅通反馈给上级。

4、缺乏完善的配套支持系统。

企业是由人构成的, 若想要员工有效地执行企业的各项决策措施, 除了有系统的执行制度流程外, 还必须有相应的保障与激励措施, 促使员工为提高执行力而努力。而当前的许多企业对执行力配套支持系统的忽视情况十分严重, 意识不到执行力的提升需要两手都抓, 这必将极大影响员工有效执行的积极性。

5、企业文化缺乏对执行力的塑造。

当前,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自身的文化, 然后执行力却较少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不少企业将执行力仅仅视为经营生产活动的一部分, 而没有将执行力放到战略高度, 使得企业未能形成重视执行的文化氛围。要想保证企业执行的持续高效, 对企业文化中执行力的塑造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二、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对策

1、强化企业管理层对执行力问题的科学认识。

管理层是整个企业发展的指挥部, 直接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命运, 所以首先就要强化企业管理层对执行力问题的科学认识。企业管理层应该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充分重视决策措施的执行情况, 建立起高效的从上到下的执行流程, 以及畅通的由下往上的反馈渠道。

另一方面, 这种对于执行力的认识是还需要全体员工努力的。由企业管理层作为突破口, 引导整个企业形成重视执行力的经营形式, 并充分利用企业执行力的优势将企业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2、构建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

企业应该不断改进组织结构, 构建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应该是便于双向传达的, 一方面, 上级部门能够高效地控制和指导下级部门的执行任务的情况, 另一方面, 下级部门能够及时将工作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反馈给上级部门。通过这种高效组织结构, 可以打通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接, 极大便利企业执行力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合适的组织结构。通常来说, 小型公司比较适合直线型的组织结构, 复杂的大公司可以考虑用矩阵式组织结构。

3、改善企业的执行流程。

将执行过程标准化和流程化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有效方式。一方面, 要制定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 使员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有规可依, 有执行的标准。另一方面, 要注意保证制度真正被执行, 将制度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避免制度流于形式化。

4、制定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

为了形成对员工提升自身执行力行为的有效正面刺激, 企业应该设置合适的薪酬制度。薪酬制度反应在员工所获得的货币报酬上, 这一方面是员工最重视的工作回报, 能够直接有效地刺激员工继续保持高效的执行力, 另一方面薪酬的货币表现形式十分直接, 能够给企业其他员工形成鲜明的暗示, 鼓励所有员工努力提升自己的执行力。

5、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协作。

在企业执行某项决策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出现误解或摩擦, 这就需要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协作。沟通与协作必须是全方位的, 不仅仅是上级与下级之间, 还包括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执行层内部的磨合。因此, 企业若要提升执行力, 就必须将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贯穿项目的始终, 并使这种沟通制度化、流程化, 从而整个企业形成完善畅通的沟通渠道。

6、注重对员工进行培训, 打造重视执行力的企业文化。

员工是企业执行力的中坚力量, 必须保证企业员工执行力的提高, 定期培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一方面树立员工对执行力的正确认识, 另一方面, 让员工知晓企业关于执行力的各项规章制度, 为企业的考核提供了依据。将执行力融入企业文化, 让全体员工在这种重视执行力的良好文化氛围里工作, 潜移默化地以高效的执行力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总结

事实证明, 执行力已成为世界经营管理市场的主角之一, 如何提高企业执行力几乎成为任何一个想要立足于世界市场的企业的必修课。随着全球化的继续推进, 全球经济危机的催化, 执行力必将发挥更大的威力, 成为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 获取持续不竭发展动力的有效保障。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企业对于执行力的重视不够及执行问题进行了分析, 由此进一步论述在当今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要取胜,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升执行力。

关键词:企业,执行力,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田长明.我国企业战略执行力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 2008, (06) .

[2]、罗玲, 王晶.用执行力破解我国企业“战略迷茫”[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08) .

上一篇:消防灭火设施下一篇:文学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