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执行(精选4篇)
解析执行 篇1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内部控制的建设与执行逐渐成为当前各企业与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 内部控制是建立在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基础之上的, 主要蕴含了环境控制、活动控制、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五大环节。内部控制建设是基础, 但是关键还要看其执行。本文将就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执行,监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内部控制这一有效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保障现代企业各项经营业务正常运行的有效方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近年来, 不断爆出的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默克制药公司等一大批国际跨国大公司的跨级舞弊丑闻, 使得内部控制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问题。我国的银广厦、蓝天股份、麦科特东方电子、郑百文等企业也相继暴露出严重的会计舞弊行为, 使得内部控制成为我国理论界与各企业的高度关注的焦点。如今, 强化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因此, 研究并探讨内部控制执行力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强调高度关注执行与执行力, 对执行力的认识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内部控制的执行直接关系到现代企业的控制活动的最终效果, 更直接关系到现代企业的兴衰成败。现代企业中内部控制框架的设计往往下了很大的工夫, 看似林林总总, 密不透风,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 往往有了偏差, 或者变了味道。目前, “重设计、轻执行”现象极为普遍, 这也逐渐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内部开工至建设与实施中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 领导人的思想问题放在首位, 制度设计是做给别人看的, 样子做的到位了就可以了。执行的时候为自己开口子, 找便利, 降低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风险防范作用, 最终导致类似英国的巴林银行、法国的兴业银行、中航油公司等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
具体而言, 目前, 我国现代企业“重设计、轻执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内部控制的执行缺乏严肃性、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执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例如:有的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只是将这些制度变成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的一纸空文, 是典型的说和做两张皮;再例如:有的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或喜好来执行, 根本不按照规定的内部控制程序与执行标准执行, 过分的强调内部控制执行的具体性、灵活性, 从而失去了内部控制应有的刚性;还有的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 并未将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纳入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体系中, 导致在员工中形成了执行与否、执行结果如何与自己的工作业绩并不相关的错误思想, 很多员工也由此失去了内部控制所必需的自觉性与警惕性, 从而降低了内部控制基本职能的执行与实施。
二、完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对策
1. 构建并完善组织架构
构建并完善企业内部组织构架是内部控制执行的重要保障。建立在企业管理组织系统基础上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是具体解决内部控制中“责任主体是谁?谁来具体执行?谁来监督执行情况?谁来组织执行”等问题的保障。因此, 现代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以及行业特点, 在精简企业机构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与工作网络, 为内部控制的执行提供有力保障, 并且一定要保证企业内部控制队伍的稳定性。
2. 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统一管理
科学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基本保障与依据。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尽量避免制度多、制度交叉重复、新制度出台而抛弃旧制度等问题的出现, 加强对制度的统一管理, 对制度的设置、审核、发布等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实现, 在测试中如果出现问题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3. 切实发挥企业内部宣传培训机制的作用
有效的、科学的培训与宣传工作是配合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途径。切实发挥现代企业宣传培训机制的作用,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明确各执行部门与机构的职责、加强对企业内部高管人员的宣传与培训、以落实内部控制责任、提升执行效果、有效防范企业潜在风险的发生为契机, 密切关注企业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普及, 企业应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 加强对网络或远程教育的运用, 在有效降低宣传成本的同时提高宣传的质量。
4. 内部控制流程设计要高效、简洁
科学的、合理的、完善的流程是有效执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前提, 内部开工至的有效执行不能只将目光集中在那些空洞的、宽泛的原则性规定上, 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具体的执行操作规范与操作的基本流程。通过对各业务流程的不断强化, 使得执行的脉络更加清晰、更加简单明了、各环节密切联系、环环相扣、便捷流畅, 以此来实现内部控制的高效管理。
5. 实现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
随着现代企业对全面风险管理研究与实施的加深, 实施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已经是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按照经营的实际情况, 在经营管理、法律、舞弊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风险制定出全面的、系统的审计规划与程序, 并对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总之,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出发点、落脚点、关键点、控制点重在执行, 如何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解决执行难问题, 就必须要进一步树立新的内部控制执行思想、创新执行机制, 在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思路, 为企业的壮大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艳梅.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力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 2010, (07) :103.
[2]葛小红.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关系刍议[J].航天工业管理, 2011 (5) :25-28.
解析执行 篇2
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保护的最终体现。如果生效裁判文书得不到执行,司法公正得不到真正体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受到保护,法律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事执行的价值大于审判。但当前的民事案件执行难、执行乱、执行环节上违法现象屡见不鲜,已严重影响到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执行工作缺乏必要的有效的监督制约。笔者拟就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供参考。
一、现行民事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民事执行权配置存在缺陷:
1、权力过度集中。现行的民事执行权运行模式的客观状态是:或是执行员集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于一体,或是在法院内部的不同的机构之间分别行使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或是执行机构中不同的内设机构和不同的执行人员之间分别行使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执行权过度集中带来的直接不良后果是:
(1)执行决策失误。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有限,执行权由执行员一人垄断行使,导致对执行程序中的一些疑难、重大事项作决定时,可能因业务素质、社会经验以及知识面等客观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失误,给当事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2)怠于行使执行权。权力的过度集中,缺乏外部权力监督,容易使执行员产生惰性,怠于行使执行权,致使执行工作不能迅速、及时、持续地进行。(3)滥用执行权。权力的过度集中,一定程度上会使执行人员产生主观臆断,意气用事,行使执行权超越必要的、合理的限度,如违法执行案外人的财产,滥用强制措施,等等。
2、缺乏监督制约机制。执行人员的执行行为仅靠执行纪律来约束。执行实施权、执行裁决权合并行使,使制约机制仅停留在自我监督的层面。缺乏法律意义上的监督制约机制,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使执行权在行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容易产生剥夺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的知情权,执行案件“人为控制”、“暗箱操作”、不当执行、违法执行等问题,甚至出现“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现象。
3、现行法院内部机构的设置不能满足监督制约及执行救济的需要。虽然法院在试图改变缺乏制约的状况,设置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行分权行使,但是,因监督主体和被监督主体同属于执行局,监督主体的地位只是相对独立,实际工作中,很多执行实施行为是局领导审批的,监督起来比较困难,故这种监督实质上仅停留在自我监督的层面。
(二)现行法律制度中执行监督立法的缺陷和不足。由于民行两大诉讼法中对执行外部监督未作具体规定,审判机关对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是采取回避或者限制监督的形式,如最高人民法院《如何处理人民检察院提出暂缓执行的批复》认为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决提出暂缓执行的建议没有法律依据。
二、检察机关是民事执行最适格的监督主体
著名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勋爵有一句至理政治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当今社会,权力需要制约,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的观念已被人们所普遍接受。民事执行权属于国家公权力,具备权力本身固有的管理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征,也需被制约行使。
(一)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监督具有合法性。
从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来看,我国现行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条也作了同样的规定。这就决定了检察机关的性质以及与其他国家机关的职能区别,履行法律监督权力成为其宪法义务,即国家将法律监督权赋予了检察机关,那么,检察机关应当监督谁?有广义范围和狭义范围之说,广义的监督对象包括一切机关、组织和公民。狭义的监督对象专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和利用职务实施的一些其他犯罪以及对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活动的监督。因此,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主体依法只能是检察机关。
从刑事法律角度看,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2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四)明确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对本犯罪的侦查权。可见,对于民事执行人员在执行活动中的严重违法行为(职务犯罪行为)的监督权法律已赋予了检察机关。对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执行中职务犯罪的侦查活动就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权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种监督方式已经上升到在刑事层面罢了。这种监督无论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司法实务的层面上都没有障碍。但对于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执行中的一般违法行为的监督,目前检察机关的作用还是极其有限,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及其立法精神来看,立法将民事执行程序已纳入民事诉讼法之中,该法第三编专门规定了执行程序,表明民事执行程序已归于民事诉讼的范围。总则第14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规定本身就赋予了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的监督权。因为,“审判活动”包括从起诉、审理直至执行等整个诉讼活动的全过程,这同“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中的“审判”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完全一致,执行是审判活动最后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关键环节,是审判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属于检察机关监督审判活动的职能范围。如果狭意地把“审判活动”理解为仅指执行前的审理活动而把民事执行列为检察监督的盲区,即违背了立法原意,又会与民事诉讼法分则第208条,第188条之规定相矛盾。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执行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而审判监督程序的内涵既包括法院内部的审判监督程序也包括检察机关的民事抗诉程序,这是不争的事实。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该条所述的“裁定”决不会仅限于审理阶段的裁定,显然包括执行裁定,即执行裁定属于民行检察抗诉对象。仅此三条已能够表明: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执行监督是现行法律已明确授权的,监督职权不容置疑。最高人民法院批复认为“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不属于抗诉的范围。„„人民检察院针对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查封财产裁定提出抗诉,于法无据。” 这一批复在事实上并不能也没有将民事执行活动排除在检察监督的范围之外。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自然属于法律监督的范围,检察院对法院执行阶段的监督除了抗诉外,还可以采取检察建议、促成和解等方式进行法律监督。
从行政诉讼立法看,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行政诉讼”是指整个行政诉讼的全过程,它不仅包括法院的审判活动,而且还包括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当然更包括裁判结果的执行的非诉讼活动,它们是行政诉讼程序完整有效的统一。
(二)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监督具有合理性。
国家对不同监督主体进行监督活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监督主体进行监督活动产生的结果也有异。从理论上说,我国民事执行监督主体极为广泛。从外部讲,它包括了人大监督、党政监督、群众监督、检察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以及政协的民主监督。外部监督中,人大监督主要体现在对法院整体工作情况的监督,宪法没有规定权力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没有规定权力机关监督法律的实施,只规定了权力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虽然个别地方人大在着手考虑对个案进行监督,但因理论界争议较大,且无程序保障。权力机关对法院的日常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普遍的监督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因此极少采用。党政机关的监督更多地体现在对司法机关人、财、物方面的影响,是一种非程序化的监督手段,其负面影响明显大于正面作用。媒体监督,由于我国新闻立法严重滞后,政法工作特有的规定,对新闻界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协监督,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看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监督。从内部讲,主要包括本院领导监督、上级法院的监督和内部成员间的监督。根据法院组织法,我国法院系统是按上下级之间监督关系构建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民事执行行为有一定监督权力。但在实际运作中,这种监督作用极为有限。一是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执行情况掌握不多,难以监督。二是上级法院即便发现下级法院有违法执行行为,从目前法律规定看,没有相应的纠正措施,无法监督。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月14日下发了《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一规定使执行部门上下级形成了领导关系。这种改革适应了执行的行政性要求,但对司法性体现不足,违反了法院组织法所规定的上下级法院之间是监督关系的规定,有矫枉过正之嫌。况且,这种院长监督或上级法院监督,从权力制约角度讲毕竟是“自己监督自己”,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监督从人性角度分析正是对被监督对象失去信任的结果。人性中总有一面是要抵制和逃避监督的,而这正是监督的内容,自己监督自己永远是一个逻辑上的悖论,如果将其用于制度设置则更是自欺欺人。” 可见,必须有来自法院外部的监督力量。检察监督,是来自法院外部最有效的监督,是最具有法律效力和最符合法治规律的程序化监督手段,是司法领域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专业性、权威性、主动性、程序性和经常性。几十年的检察实务表明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是适格的,可以克服被动性、实体性、专断性及间或性监督的弊端。
(三)从司法实践考察检察机关监督具有可行性。
近几年,司法实践中一直在进行着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工作,监督方式主要是查处执行人员在民事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的职务犯罪行为以及运用检察建议的形式纠正一般的执行中的违法行为。刑事执行监督方面的实践为检察机关监督民事执行活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刑事诉讼领域,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是比较全面的。在刑事执行监督方面,无论是1979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还是经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都明确赋予了检察机关对刑事判决执行的监督权,而且监督的范围是逐步地扩大,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无论是民事执行权,还是刑事执行权的行使,在执行权行使理论上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只是在行使的方式、方法、步骤、要求、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罢了。因而,检察机关对刑事执行活动监督工作的开展,对于民事执行监督制度的完善,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上以及观念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读书人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三、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实施法律监督的构想
近几年,各地检察机关对法院执行阶段的监督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权力机关没有制定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法律监督的相关具体程序或操作规范,致使检察机关在民事执行监督实践中难以操作,监督不力仍然困扰着检察机关。笔者认为,除建议立法机关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对民事执行程序进行完善,设立具体的检察监督程序之外,目前可以制定出相应规范,做到有章可循,设计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一)确立监督原则。(1)同步或事后监督原则。当事人据已生效的法律文书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后,检察机关即可启动执行检察监督程序,对于人民法院已执行终结的案件,检察机关发现确有错误的也可以进行监督;(2)效率效果原则。在维护人民法院民事行政裁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前提下,不影响法院的正常执行活动进程,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执行工作高效运行;(3)依法监督原则。检察执行监督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发现人民法院执行活动存在违法行为,才能启动监督程序予以纠正,不得依职权违反法律规定强令人民法院改正合法正确的执行行为;(4)公正居中原则。检察机关站在维护公平正义的立场上,秉公监督,而不能充当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代为执行申请人行使权利;(5)全程监督原则。民事行政执行检察监督贯穿于整个民事行政执行活动全过程。
(二)明确监督范围。法院的执行行为代表着国家意志,具有国家强制力,如果正当行使执行权,就不存在监督问题,只有民事执行行为违法或不当才必须进行监督,使违法或不当行为得以纠正,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在实施监督行为之前必须了解民事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违法或不当行为,从而确定监督范围。作为监督执行活动的范围应当是:(1)执行依据错误。错误执行了未发生法律效力或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如执行了正在上诉期的判决、裁定,或执行了当事人案外达成的和解书,或执行了非法定仲裁机关制作的裁定书等。(2)执行行为范围错误。即执行裁定确定的范围超出了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及法律文书所规定的范围,主要是指不按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标的额执行,或者错误地执行了案外人或同案其他当事人的财产,或者未按法律规定保留公民自身及其他当事人的财产,或者未按法律规定保留公民自身及其抚养的亲属必要的生活费和生活资料。(3)执行过程中作出的错误裁定和决定。作出的错误裁定有独立的认定事实和运用法律的事实,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出的决定具有对当事人错误罚款、拘留的内容。(4)执行中的枉法行为和不作为。以拘留、罚款作为强制执行手段,以罚代刑的;故意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对符合法律规定应予受理申请执行的仲裁裁决、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以种种理由不受理不执行的;执行错了,拒绝执行回转的。(5)执行财产处理错误,违法变价、折价出售或低价自购执行财物的。(6)执行人员挪用、侵占执行款物、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7)行政领导干预执行,滥用权利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8)其它需要监督的违法行为。
(三)确定启动程序。检察机关对于不服人民法院已经进入执行环节或应当进入执行环节、有具体的申诉理由和请求的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申诉,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申诉的;权力机关或其他机关转办的;人民法院主动邀请接受监督的;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的;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的。检察人员通过听取申诉人意见、向执行人员了解情况、阅卷等方式,发现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启动监督程序,采取各种监督方式:(1)当事人在执行举证中,足以推翻原执行中的裁定的。(2)原执行裁定认定的主要事实或主要证据不足的。(3)原执行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4)当事人有证据证明违反自愿原则所达成和解协议的。(5)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执行的,比如,超执行期限等。(6)执行人员在执行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执行行为的。
(四)规定监督方式。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执行活动的监督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提请抗诉。执行所依据的原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依法提请抗诉,通过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纠正执行行为;(2)纠正违法通知书。对于执行裁定文书本身正确,但执行员不遵照执行或没有执行依据而违法强制执行等在执行过程中较严重的违法行为,作出书面纠正意见,通知法院纠正;(3)检察建议。对于民事行政执行裁定文书本身违法,导致错误执行的,以及执行行为在诉讼过程中引起不当结果的,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法院纠正解决,对于执行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问题,也建议法院纠正;(4)参与和解。对民事抗诉案件的执行和解,检察机关可参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过程,充分听取和解意向,并将和解协议附卷,审查是否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公共利益;(5)现场监督。对重大疑难案件、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新闻媒体曝光的案件、涉及采取强制手段、执行阻力较大等案件,检察机关派员参加现场监督执行活动;(6)立案查处。检察机关发现执行人员徇私枉法、索贿受贿、截留侵占执行款物或执行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经检察长批准后进行初查和侦查,必要时移交渎检、反贪等部门查处,追究其刑事责任。
当然,检察机关在构建上述民事执行监督制度时,尚需注意以下二方面问题:
1、检察机关不以监督者自居,不纠缠在指出、纠正法院的错误行为上,而将重点放在与法院沟通、合作,共同解决执行难题、创造执行条件上。检察院领导要带着民行人员主动上门与法院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双方在思想上统一起来,让法院同志认识到检察监督不是对审判权的限制,而是对滥用权力的制约,是对他们执行工作的支持,不仅不会损害法院的权威,而且可以有效地遏制执行乱现象的发生和蔓延,使他们敢于接受监督,主动接受监督。
2、加强民行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民行人员素质。长期以来,检察干警重刑轻民、重刑轻行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存在,对民商法和行政法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而民商法和行政法理论博大精深,涉及面广泛,法律关系复杂,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和理解透彻。这一切都需要检察人员改变轻视民行检察的错误观念,加强整体业务素质,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 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86页。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见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5]5号批复。
杭州地区的余杭、建德在试点做这项工作。
解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篇3
企业制定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就能够使得企业资产有一个安全保障, 管理出现漏洞, 会计信息不真实,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企业的经济效率低等问题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让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都朝着好的方面进行。会计法中就规定了个企业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必须完整的落实下去。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作用就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完整性, 让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而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就是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加大管理力度, 企业内部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执行, 展现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思想, 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落实到实处。
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就是想要企业资产受到法律的保障, 企业的资产效率增加, 企业走上正轨。总的而言, 企业想要保障会计信息及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和正确性就得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确认是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落实到了企业制度的管理制度与措施;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控制也会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保证企业创造高效益;企业想要稳稳当当的发展下去, 就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阻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的因素。企业要是没有落实内部控制制度, 也会导致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到位, 相应的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没有实质性作用, 会导致会计工作杂乱无章, 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将受到不利影响。所以, 企业想要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快速稳当发展, 管理水平上升一个层次, 创造高收益就得先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总的来说, 企业要根据本身的组织结构特色和迎合经营管理模式, 制定出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加大监管力度, 避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违法行为的产生, 让企业有一个良性稳定的发展。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
(一) 度量管理人员的授权
日积月累, 企业管理的症结所在就是无法确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度量。企业的管理工作牵连甚广, 只有先进行适当的授权, 才能确保管理工作成功的开展, 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层, 每一个决策需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除此之外, 管理人员先要约束自身的行为, 不能徇私舞弊。企业管理的重难点就是拿出一个合理的度量所授权力的标准。合理的授权可以减少很多当前社会中经济舞弊案件的发生。合理授权的内容包括授权要适量, 施权要合理, 控制要到位。过多的授权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二) 管理受控对象
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整可以更好的控制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和经营活动。然而, 实际的控制环节中, 在具体控制过程中, 出现过反控制的问题。现阶段, 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只停留在表面形式, 解决不了企业的舞弊行为。如何降低反控制, 提高对企业各环节和个人的控制力, 所以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加强控制企业的每一个环节和员工行为, 减少反控制的行为发生。一般来说控制的一方可能是企业经营的领导者, 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也能很好的监督权力掌握者的职能所在。由于受控对象不是普通员工, 就导致了内部控制制度任重而道远。
(三) 规范内控标准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到的范围广泛, 其中就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牵扯到了企业大部分环节。如果只靠财务管理和人员管理来控制广泛的程序几乎是不可能的,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实施完整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来约束行为。然而, 制度实施中最大的阻碍就是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出针对每一项经营事项的准则。而准则的制定者就必须对这个行业十分的熟悉, 思维活跃, 工作态度端正。这对于标准制定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主要措施
(一) 提高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内部控制既体现在企业会计工作中, 也体现在企业完整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其中包括企业的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 而且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等也比纳入其中, 企业员工必须要对内部控制有足够的理解, 因为每个员工是内部控制环境的实施个体, 这样就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调整, 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用性也可以完全的体现出来。企业还能将内部控制制度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并且以讲座的形式来对企业员工进行一个简单培训, 让企业员工更加快速的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那么企业员工就能自主的遵守内部控制制度, 让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出实效。
(二) 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实效性
第一, 内部控制制度中最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企业人员变动或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不能够派出专职人员, 导致企业中很多人员的工作都是跨部门进行的, 最终就使得工作职责十分混乱, 监督制度落实不到实处, 阻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进行。企业应该先具体的提出内部控制制度, 特别是财务部门要在不相容职务分离方面进行一个整顿, 拿出完整的政策, 这种制度规定至少两人以上的职员来进行帐钱分离、制单与审核的工作, 这样就可以相互监督。还指生产经营中的生产经营任务也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负责, 让监督与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环节中。
第二, 企业要逐渐的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让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可以落实到实处。这样做的用处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落实到实处, 二是经营的效益显著的提高。企业可以规定一个时间, 然后每次在这个时间段里安排专员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情况, 根据实行的情况制定奖励和惩罚的规章, 给那些已经遵照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的员工和部门一些奖赏;相反的那些没有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员工与部门就要做出相应的惩罚。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落实内部控制制度, 让企业所有员工在工作环节中保持较高的自觉性。
第三, 企业需先进一步修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让外部的监管力度可以发挥出实效。监管制度的主要就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税务部门, 它们之间要相互协调, 充分的了解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分工明确, 实行岗位责任制, 要严格实施监督管理工作, 做好日常检查, 不仅如此, 部门与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要随时进行信息交流, 让监督力度与执法力度落实到每一个人,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行依据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也可以引用社会中介组织, 来判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落实到了实处, 这样就可以解决内部控制制度中出现的问题, 优化控制制度。
第四, 企业要注重在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这三方面管理。所以企业在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都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实施, 确保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 那么内部控制的作用才可以发挥出来, 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也能够更高效的实行, 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稳定持续的发展, 那么企业占领的市场份额也会上升, 企业才有更足的信心扩大发展。企业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它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潜力。改革开放发展神速, 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事件导致我国企业陷入了挑战和机遇的双重界面。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了一个法律的保护。企业要引起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高度重视, 并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的调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让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落实到实处。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企业内部制定的管理制度, 为的就是增加经营过程中行动体之间的关联性和限制性, 这种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一个良性的引导作用。市场经济体系的一步步建立使得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在改善, 然而这个环节中还是存在一些缺陷, 大致体现在实行的环节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落实到每一个行为体的身上, 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作用小, 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经常出现误差, 那么企业的资产安全也就容易出现漏洞, 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低, 在法律方面也有所欠缺, 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的重点所在, 它能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是否走向了正轨。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海瑛.关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时代金融, 2016 (05) .
[2]孙长峰.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体系构建的作用[J].河北企业, 2016 (03) .
解析执行 篇4
八、关于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问题
解释3号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4301专项储备”科目。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维简费和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按照解释3中的此项规定,企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企业按规定标准提取安全费用时:
借: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贷:专项储备
2.企业按规定范围使用安全费用属于费用性支出时:
借:专项储备
贷:银行存款
3.企业按规定范围使用安全费用形成固定资产的:
(1)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2)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同时作以下分录
借:专项储备
贷:累计折旧
解释3号中同时明确,企业未按上述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九、关于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的会计处理问题
解释3号规定,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其中,属于对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损失及有关费用性支出、停工损失及搬迁后拟新建资产进行补偿的,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企业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迁补偿款,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会计准则进行处理。按此规定,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因公共利益进行搬迁的补偿款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收到补偿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2.结转补偿部分时:
借:专项应付款
贷:递延收益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辅导读本(2009)
3.补偿搬迁中的损失费用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4.属于新建资产补偿部分,按折旧或摊销年限平均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5.结转补偿款结余时: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
对于非公共利益搬迁,一般可认定为市场交易行为,即企业处置相关搬迁资产,其对价就是搬迁补偿款。因此,企业处置资产、收到补偿等应分别按相关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十、关于利润表应当作哪些调整的问题
解释3号对利润表作了以下规定:
(一)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的序号在原有基础上顺延。
(二)企业应当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三)企业合并利润表也应按照上述规定进行调整。在 “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项目。
(四)企业提供前期比较信息时,比较利润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八条的规定处理。
其他综合收益所反映的内容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这些利得或损失是通过“资本公积”科目核算的。按准则规定,其主要内容有:(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 价值变动;(2)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权益变动;(3)有效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利得或损失;(4)以上项目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一致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影响;(5)其他事项,比如存货或自用房产转为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原账面价值低于公允价值而计入资本公积等。
【解析执行】推荐阅读:
2017山西中考政治解析解析解析06-15
《创造性执行——赢在执行》李强语录08-12
高考浙江语文卷试题及解析解析11-14
财产执行10-14
执行行为10-18
司法执行10-18
案件执行10-19
执行功能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