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措施

2024-08-14

执行措施(通用12篇)

执行措施 篇1

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 尽管规定了一定的执行措施, 但是由于可操作性较差, 处罚措施少, 对被执行人发挥不了多大的震慑作用。有些被执行人善于钻法律的空子, 在债务人不履行的情况下, 照旧进行高消费、投资、贷款而没受到多大的惩罚, 给执行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第18条中, 通过增加规定对被执行人的执行措施, 促使其自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民事诉讼法中增加的执行措施如下:1.限制出境;2.在征信系统记录;3.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4.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最高院于2008年《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和2010年《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以及2013年《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规定》又作出了进一步细化规定。当事人如果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就不能信贷、不能置产、不能出境等等, 甚至对其市场经营活动和日常的生活消费也能带来众多不便, 从而促使其自动履行法律义务。

如今这些执行措施已经运用于实践, 从近年的报道中可以发现, 这些措施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了。“老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案件自动履行率也大为提升。然而, 对于该条款应该如何定义, 该条措施的具体称谓应该是什么, 在理论界说法不一, 学者间对此也未能达成统一认识。

一、主要观点

1.对被执行人的限制性措施。赞成该观点的有张卫平[1]和童兆洪[2]。张卫平认为这一条款是执行威慑机制的一部分, 通过增加该规定对被执行人实施限制措施, 促使其自动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而童兆洪认为, 这是法院在实践中为履行职能所创新的执行方式方法的成果。

2.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该观点是谭秋桂[3]在2000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的观点 (现在的观点与此时的不同, 后文将会涉及) 。虽然当时的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规定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记录征信系统等措施, 但是我们通过其对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的定义及适用情况可以推断出属于此类, 这一观点也与其现在的观点大为不同。

3.保障性的执行措施。该种观点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赞成, 其中包括田平安[4]、汤维建[5]、谭秋桂[6]、洪冬英[7]等人。他们都认为《民事诉讼法》第255条的强制执行措施应称为保障性执行措施。他们之间不同之处在于, 汤维建把第255条的措施归结于国家执行威慑机制中, 这一点与张卫平的看法不谋而合, 而其他几位学者则是把保障性执行措施与对财产的执行措施和对行为的执行措施相区分, 都是从民诉法现有体系来划分执行措施的。

4.间接执行措施。该观点是赞成人数最多的一类名称, 其中包括李浩[8]、马登科[9]、刘福泉[10]、孔令章[11]、常宝莲[12]等人。其中孔令章认为, 从执行方法看, 间接执行措施试图通过对债务人强制实施一定的不利益惩罚, 对执行债务人施以压力, 进而达到促使债务人履行义务的目的。虽然该种执行措施对于执行具有保障性作用, 其手段具有惩罚性, 但保障性措施或惩罚性强制措施不能将其与诸如财产保全等执行保障措施以及其他妨害执行行为的强制惩罚措施相区别, 不能准确概括该种执行措施的特点。因此, 就该种措施强制作用的发挥相对于直接通过查封、变价等程序实现执行内容的措施具有的间接性而言, 此类执行措施可概括为间接执行。

5.仅对限制出境、限制消费进行定性分析, 邹川宁认为限制出境属于控制性执行措施, 而限制高消费属于妨害民事执行的强制措施。[13]他认为, 限制高消费的目的是对被执行人的一种处罚, 同时还兼有发现被执行人偿债能力的功能, 这与扣押、变卖等执行措施是为了直接实现申请人的债权是完全不同的。而其功能恰恰与搜查、拘传等强制措施的功能相近, 因此归于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

6.有的称为特殊执行措施或者惩罚性强制措施。另外, 还有一种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观点的看法, 认为第255条并不是基本的执行措施, 而是为采取基本执行措施所采取的辅助方法和受段, 对于基本措施的采取和实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其他观点:有的称为特殊执行措施或者惩罚性强制措施。另外, 还有一种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观点的看法, 认为第255条并不是基本的执行措施, 而是为采取基本执行措施所采取的辅助方法和手段, 对于基本措施的采取和实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观点辨析

对于以上各家之言, 笔者更倾向于把该条措施定义为间接强制执行措施。因为仅从该条措施的内容来看, 是对被执行人的身体、名誉或自由的一种限制, 其本质是以人为被执行对象, 通过一种间接的执行手段对被执行人的心理产生压迫, 从而迫使其自动履行债务。然而, 对人执行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直接执行被执行人人身 (监禁、羁押、拘留等) 或相关人员的人身以代替或逼迫其履行财产给付、完成行为的义务, 称为直接执行措施;另一种是间接执行措施, 它的作用在于不能直接实现生效裁判, 但可以通过限制、压迫和制裁给债务人以威慑, 促使其自动履行生效判决。这其中包括制裁性的间接执行措施和限制性的间接执行措施, 前者即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拘留, 虽非以逼迫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债务为目的, 但客观上却有自动履行之功效;后者则是通过限制被执行人出境、任职、从业、置产、投资或将其不履行债务的信息记入信用系统等为手段, 对被执行人的名誉权、信用权、出境权和经营权等施加不利影响, 迫使其履行债务。不管哪一种具体的措施, 作用对象都是被执行人或特定人的身体, 以及被执行人的人身自由和人身权利。[14]因此, 民诉法第255条的强制执行措施应该属于限制性的间接执行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 学术界一直奉“人身不能成为强制执行标的”为圭臬, 并将其上升到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高度。我国民事诉讼法不允许以羁押、拘留被执行人的办法迫使其履行法律文书, 也不允许以羁押、拘留的办法代替债务履行。因为民事执行的对象是财产, 所以只能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就我国现行的执行机制而言, 名为绝对的对物执行机制, 实则主要是对物执行机制。但是不可否认, 司法机关也比较多地采取罚款、拘留、科以刑罚等对人执行措施, 而这些措施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 对被执行人的心理产生压迫力, 从而达到迫使其自动履行法律义务的效果。

排斥将人身作为执行标的, 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执行难”。在法治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普遍有着完善的对人执行的法律, 理论上说只是对物执行的必要补充, 实际上是对物执行的基础和后盾。我国制裁性的间接对人执行措施 (拘留、拒绝执行判决裁定罪) 一直无其“名”, 却有其“实”。一般把这些执行措施认为是被执行人违法、犯罪的结果, 而已不是民事执行的问题。[15]限制性间接执行措施则在2007年民事诉讼法中已经增加, 而直接对人执行早在1991年民事诉讼法出台以来就有强制迁出房屋或强制退出土地条款。这些条款和措施都是对人执行措施。

三、结语

实际上, 任何法律关系都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不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即使是所有权和占有关系, 看起来似乎是人和物的关系, 实质上也是人和人的关系———所有权人、占有人和其他不特定多数人之间的关系。在强制执行法律关系中, 人民法院作为执行机关, 有权对被执行人采取执行措施。该执行措施即使施加于被执行人的财产, 本质上也是以被执行人为承受方。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这一强制力施加的对象永远是人而不是物。现代对人执行制度, 并非以扣押债务人的方式替代履行义务, 而是以限制人身自由、影响名誉权等方式促使其履行义务, 这在世界各国 (地区) 已成通例。现代各国法制, 皆以财产执行为原则, 人身执行为例外。综观世界各国, 强制执行主要以是财产执行为主, 人身执行则作为一种例外情况为补充, 这是因为人身执行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 各国对其适用均有严格限制条件, 一般只有在通过财产执行无法达到执行目的时, 才能按照法律规定实施, 并且对其适用有严格法定化的要求。这些国外立法经验对于我国建立“以财产执行为主, 人身执行为辅”的总原则都能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

执行措施 篇2

按照大队党总支要求,我积极参加了机关党支部组织的“强化制度执行年”摆查季查摆活动,在认真参加学习季各项活动的基础上,围绕“四查”、“十到位”,查找本岗位在制度建设和个人制度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共摆查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摆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一、学习意识不强,业务学习不够深入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存有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学习的想法和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态度,有时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去学习,有时对学习敷衍了事,有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的想法,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去解决。

产生问题的原因:政治理论和本职业务学习不够重视,没有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单一性,忽视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业务方面满足于现状,自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在现在的岗位上也够用了,未能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整改措施:持之以恒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借“强化制度执行年”活动的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与加强党性锻炼,改造主观世界,与落实整改,促进发展大局结合起来。充分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 1

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政治责任感,宗旨意识。

二、宗旨观念淡化,服务意识不够强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没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为群众所急。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够,解决实际问题不多,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没能做到始终置身群众之中,时刻心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执行职务行为时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产生问题的原因:宗旨观念有所淡化,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无意中从思想上忽视了群众,忽视了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在工作中,有时产生了想松口气的念头,致使工作有时不够深入,疏远了与群众的联系,群众观念不强,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意识不牢固。

整改措施:牢固树立为职工服务意识的思想宗旨,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切实真正做到把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切实把职工群众是否满意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

三、工作要求低,开拓创新精神不够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讲一下动一下,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省事,照搬照抄,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行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时会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出路和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产生问题的原因:工作标准有所降低,由于思想进取意识淡化,工作标准也随之降低,有时在工作中有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得过且过。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钻研精神。对新形势下政治思想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整改措施:切实加强开拓进取精,打破“因循守旧”观念,牢固树立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信念,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放宽眼界,用心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与时俱进,从大局出发,积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一名党员所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纪律作风自律不严,落实不够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执行制度有时不够严格,有时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大胆地进行自我批评和剖析。

产生问题的原因:自我要求有所放松,忽视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工作有时凭经验,按部就班,忽视了自我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不能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降低了自我要求,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纪律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尤其在工作作风上有时不够严谨细致,工作责任心不强,总认为不出大问题就行了。

整改措施:提高标准严以律己,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各项活动,时

执行措施 篇3

关键词:财政管理;预算编制; 绩效审计

东营市东营区在2001年对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公共预算,使预算编制的范围更广、方式更为合理,内容更为具体,增强了预算执行监督的可操作性,同时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变账户设置方法,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明确划分收入性账户和支出性账户。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取消了中间环节,从制度上抑制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

(二)改变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方式,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整合政府财政收入,打破预算内外之分,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编入部门预算,捆绑使用,完善预算收支科目体系和定员定额标准,细化预算编制,实施综合财政预算和“零基预算”,增强预算的法律严肃性和约束力。

(三)将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相分离,减少了预算执行的随意性,预算分配不规范、不透明、预算约束软化等问题将逐步解决。

(四)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主要采取公开招标和竞价的方式,购买政府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二、新的财政管理体制下,预算执行审计应采取的措施

为适应东营市东营区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预算执行审计也必须采取新的措施,与时俱进,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应重点把握以下几個方面:

(一)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突出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

部门预算是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得以准确执行,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

1、预算编制审计的重点:检查预算编制是否符合规定,是否进一步细化和规范;总预算会计制度执行是否严格,有无多头开户,拨付预算资金手续不完备的问题;非税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是否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的综合预算;是否按规定及时批复部门预算;是否存在分配透明度不高、预留待分配资金过大,专款分配不公平、拨付和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2、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对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在执行中是否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按预算支出的原则办事,有无直接或变相改变预算用途和使用方向的问题;是否存在虚列、转移、经费串用的问题;有无擅自动用国库库款,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库库款,财政部门在审核资金中有无人情拨款、超预算、超限额拨款的问题;在无随意改编预算规定的资金用途,预算资金拨付不到位的问题;有无批复不及时、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及损失浪费等问题;有无人为调整预算执行结果,少列或虚列预算支出的问题。

(二)强化政府采购审计,揭示资金使用情况

政府采购通过采购权、付款权、使用权的相互分离,在采购过程中引入充分的竞争机制,从源头治理腐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政府采购审计应分三个层面,以不同的方式,有重点地开展:

1、对提出采购需求的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重点:是否按规定编制上报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将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都按规定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采购项目的确定是否合规、科学,是否符合事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报批的项目是否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采购人是否有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以及自行采购的行为;采购合同是否符合法律和政策以及采购预算的要求,是否认真履行采购合同及不履行的原因。

2、对政府采购中心审计的重点: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政府采购;采购合同的管理是否规范,采购各环节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采购中心财务收支情况,主要是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收支及管理、采购中心自身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情况。

3、对采购项目审计的重点:项目采购准备是否符合规定;项目采购过程是否公开、公正、公平;项目采购合同履行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履约纠纷等;评价采购效益等等。

(三)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审计,反映账户设置及管理情况

国库集中支付主要是建立预算资金以“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外资金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两个账户为主的集中支付双账户体系,同时设置“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和“特殊资金账户”。国库集中支付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用款计划的审批情况。用款计划是财政集中支付的依据,对用款计划的审计与单位的部门预算审计相结合;

2、收入的管理情况。审查所有财政性资金是否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

3、支出的管理情况。审查其是否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4、零余额账户的管理情况。审查其是否按规定进行清算,清算后余额是否为零;

5、国库单一账户的管理情况。由于资金账户的集中,国库单一账户的资金数额较大,国库及财政部门对资金的调动能力增强,要注意审查有关部门是否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之名,违规调用财政资金。

(四)探索绩效审计,评价支出效益情况

执行措施 篇4

因为我国大部分自来水厂中的给水工艺仍采用20世纪初形成的混凝、沉淀、过滤和加氯消毒的常规工艺,面对水源水质的变化,从水质毒理性和饮用水的安全性方面考虑,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必须从强化混凝、增加生物预处理和发展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等方面进行给水工艺改进,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的新饮用水水质标准。

1 新标准特点

新标准的主要变化有:水质检测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至106项,修订8项,增加71项,其中水质常规指标为38项,消毒剂常规指标为4项,非常规指标为64项。主要包括:1)微生物学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等项,修订了总大肠菌群指标。2)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3项指标。3)毒理学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等指标;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的限值;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修订了四氯化碳的限值。4)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加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5项指标,修订了浑浊度指标。5)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指标[1]。

2 最大处理难度

我国水环境污染严重,主要超标项目是有机物,也是最大处理难度,这与城镇生活污水没得到有效处理有关。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会直接影响水的臭与味,让人厌恶。人们对水中有机物危害的关注,从有毒有害有机物到三致( 致畸、致突变、致癌)物质又发展到目前的内分泌干扰物。目前我们能够测出并研究其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水中有机物才数百种,随着分析测定方法与分析仪器的发展、提高,能被测出的有机物将越来越多,而这些有机物对人危害的全面研究也需时日,所以在我们尚未认识它们的危害前,对其总量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我国人民未来健康是必要的[2]。新标准中“水源选择及水质要求”规定水源水中耗氧量不应超过4 mg/L,五日生化需氧量不应超过3 mg/L。

3 处理工艺的改进

3.1 强化传统工艺

改进和强化传统净水工艺是改善出厂水水质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传统净化工艺进行改造、强化,可以降低出水浊度,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全面提高水质。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强化混凝、强化沉淀、强化过滤、强化消毒技术[3]。改变投药方式、投药条件和采用新型混凝剂等强化混凝效果降低浊度,是目前水厂去除水中有机物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采用高效的斜板沉淀工艺是强化沉淀效果的有效措施,气浮工艺的开发与应用给系统沉淀工艺改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采用双层或多层过滤以及新型滤料如硅藻土材料等,是降低滤池出水浊度的有效途径;生物活性过滤以及磁分离技术等更是近年来强化过滤的发展方向;研究开发新型的消毒剂是强化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另一个研究方向,近年来人们对二氧化氯消毒、紫外消毒和臭氧消毒等技术日益重视。

3.2 生物预处理工艺

饮用水的生物预处理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常规净水工艺的前生物处理过程。生物预处理工艺以生物膜法为主导,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法。生物预处理的填料上生长着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形成了生物膜,在与水接触时,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使水得到净化[4]。

3.3 预氧化技术

预氧化技术是一种提高常规混凝工艺效率的方法,由于氧化剂破坏无机颗粒表面的有机涂层,可降低其稳定性。氯是最早的水处理预氧化剂,但其危害健康的氯化副产物限制了其推广;高锰酸钾可用于受污染污水处理,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去除微量有机污染物,能有效地破坏水中某些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水的致突变活性显著下降,除臭、藻类,并有良好的助凝效能[6]。高铁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标准状态下氧化势高达2.2 V,对低温低浊水有显著的助凝作用和优良的除污染和藻类作用;臭氧也可以用于预氧化,尤其能有效地去除腐殖质引起的色、臭、味等,对还原状态锰、硫的去除能力也强于氯。

3.4 以活性炭为代表的多孔介质吸附工艺

以活性炭为代表的多孔介质吸附工艺可有效地去除色度、浊度和有机污染物,甚至水中的异味。具有较发达中孔的颗粒活性炭(GAC)非常适合于水处理;活性炭纤维(ACF)只有单一的微孔,孔径5 μm~14 μm,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很难进入ACF 的有效吸附面积中,对有机物的去除仅在20%左右;由细炭粉压缩而成的压缩活性炭卫生条件比粉末活性炭好,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在30%~57%,还具有对进水进行亚微滤和去除原生动物的作用[6]。由于GAC去除有机物的寿命仅3个月~6个月,再生困难,更换价格昂贵,生物活性炭(BAC)技术应运而生。BAC是以活性炭为载体,利用自然吸附生长的微生物,在水处理中同时发挥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和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

3.5 膜过滤技术

膜法是在压差推动下的物理分离过程。States研究表明:只要膜设备运行正常,即使进水水质发生变化,出水中的细菌数量一般都在检出限以下。

超滤(UF)、微滤(MF)对胶体和细菌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有机物和盐类的去除效果一般。由于不需要昂贵的预处理去除颗粒,处理能力低于2×104 m3的小型膜工艺水厂的制水成本与常规工艺相当或较低。处理单元体积小,易于自动化控制;纳滤(NF)能有效地去除水中致突变物质和色度,TOC去除率90%,AOC去除率80%。NF对细菌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以作为物理消毒取代常规化学消毒。但进入纳滤膜的水需经酸化、加防垢剂等预处理防止离子沉淀,预过滤防止颗粒对膜污染,控制操作压力为0.8 MPa~1.0 MPa,操作较麻烦。由于超滤膜在去除有机物和病原菌的同时,也去除了80%的阴阳离子,长期饮用不利健康;反渗透膜孔径小于2 nm,对有机物、金属氧化物、微生物及胶体物质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可用于水的纯化,尤其是半咸水脱盐和半导体工业超纯水。但反渗透膜对无机物去除的“良莠不分”,使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同时去除。该方法操作压力高(>1.5 MPa),因膜易阻塞和污染,对预处理要求严。

3.6 臭氧(O3)+活性炭吸附技术

O3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能力是次氯酸钠(漂白粉)的2倍,它能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状态,目前,如何利用O3的强氧化能力来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已成为给水处理领域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水处理中使用活性炭,能有效地去除小分子有机物,但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则很有限。如果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含量较多,会使活性炭的吸附表面加速饱和而得不到充分利用,缩短使用周期。若进水先经O3氧化,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状态,就会提高有机物进入活性炭微孔内部的可能性,充分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表面,延长其使用周期[7]。同时,后续的活性炭又能吸附O3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间产物,包括O3无法去除的三氯甲烷及其前驱物,保证了最后出水的化学稳定性。O3+活性炭吸附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O3氧化提高了活性炭的处理效率。

4结语

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不断提高,也必将促进给水工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水源水受到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饮用水源的污染对给水处理工艺提出挑战,常规给水工艺已经很难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因此在强化常规工艺的前提下,开发出能有效去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是当前给水处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满足社会的安全用水需求。

摘要:根据新水质标准的特点,提出新标准中给水处理难度最大的是有机物,鉴于此归纳出几种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给水处理工艺的改进,保证了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的新饮用水水质标准。

关键词:给水处理,水质标准,处理难度,预氧化技术

参考文献

[1]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报批稿)[S].

[2]庞洪涛,佟锐.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修订的体会[J].大家谈水利,2001(4):3-4.

[3]陈根荣,胡友彪.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4):71-72.

[4]夏四清,高廷耀.受污染饮用水源的生物预处理技术[J].上海环境科学,2000,19(6):285-287.

[5]吴小苏,任伟.饮用水深度处理工程设计实例[J].山西建筑,2008,34(20):171-172.

[6]汪亮.饮用水水质处理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建设,2008(4):36-37.

解除强制执行措施申请书 篇5

申请人:xxx,x,x族,1981年x月xx日出生,xxx,住xxxx; 被申请人:xxx,住所地:xxxxx; 法定代表人:xxx,该公司总经理。申请事项:

1、申请解除对被申请人采取的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强制执行措施;

2、申请解除对被申请人账户的查封冻结措施; 申请事由:

贵院受理的申请人xxx申请执行xxx民间借贷纠纷执行一案,因申请人与被申请人xxx经多次协商,已于2016年x月xx日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于申请日前履行了《执行和解协议》中的第二项约定。为不影响被申请人的正常经营,鼓励被申请人积极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申请人特向贵院申请对被申请人xxx解除以上强制执行措施。望予以批准。

此致 xxx人民法院

执行措施 篇6

中国现行法律对有关蓄意假冒商标或盗版案件刑事程序和处罚的起点问题

美国在磋商中特别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213条、第214条、第215条、第217条、第218条和第220条的规定。美国对我国这些处罚侵犯知识产权条款中的“严重”、“特别严重”、“较大”和“巨大”等刑事处罚条件提出质疑,并认为具体规定其涵义的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04年司法解释》)和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07年司法解释》)确定的处罚条件起点太高,不足以保护知识产权人。如《2007年司法解释》规定的复制发行侵权的作品的复制品数量在500张(份)以上的属于刑法第217条规定的“有其它严重情节”。此外,《2004年司法解释》第12条关于侵犯知识产权产品的“非法经营数额”的计算方法使得侵权人只要将侵权产品价格定得越低就越容易逃脱刑罚的处罚。美国认为这违反TRIPS协议第41.1条和第61条所规定的义务。

首先来看美国提出的法条依据,TRIPS协议第41.1条规定:“各成员应保证其国内法中包括关于本部分规定的实施程序,以便对侵犯本协定所涵盖的知识产权的任何行为采取有效行动,包括防治侵权的迅速救济措施和制止进一步侵权的救济措施。这些程序的实施应避免对合法贸易造成障碍,并为防止这些程序滥用提供保障。”第61条规定:“成员应至少规定适用于构成商业规模的蓄意假冒商标和盗版的刑事程序和处罚。可以获得的救济措施应当包括足以构成威慑的监禁和/或罚金,应与严重程度相应的犯罪所适用的处罚相当。在适当的案件中,救济措施还应当包括扣押、没收和销毁侵权物品以及主要用于侵权的材料和工具。成员可以规定适用于其它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构成商业规模的刑事程序和处罚,尤其是对那些蓄意并构成商业规模的侵权。”

据此,可从三方面抗辩。第一,TRIPS要求的是“有效行动”,而我国刑法是对达到一定商业规模的侵犯知识产权的活动进行刑事处罚,对未达到刑事处罚规定的则由其它法律和法规进行行政处罚或者进行其它法律救济。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2条对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的界定没有任何数量限制,第53条规定了对上条违法行为的具体行政处罚措施。我国采取的是刑事、民事和行政综合保护措施,我们完全可以举出实例表明我国实行了“有效行动”,同时要辨明“有效行动”不等同于“有效结果”。第二,如何解释“商业规模”。TRIPS协议本身对这一词语没有规定,WTO关于知识产权的争端也没有先例可以参照定义。“商业规模”的考虑因素复杂,这与国家大小和市场规模有直接的关系,不可能有全球统一标准,“商业规模”应留待各国根据国情自己确定合理的门槛。同时TRIPS协议第41条第5款特别指出,没有授权任一成员要求另一成员具体在国内如何实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第三,同样,关于侵权商品的价格计算也应考虑各国国情,美国亦无权干涉我国国内法如何具体实施TRIPS。但笔者认为美国这一诉请很可能得到专家组的肯定,我国抗辩时应着重强调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商品的实际价值计算的合理性等。

中国海关对没收的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处置问题

美国特别指出的是我国于2004年3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4章第27条和2004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实施办法》第5章第30条,此两条规定被海关没收的侵犯知识产权货物无法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且知识产权权利人无收购意愿的,海关可以在消除侵权特征后依法拍卖,侵权特征无法消除的,海关应当予以销毁。美国认为,中国在对被海关没收的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提出的处置层级(hierarchy)中优先选择允许其进入商业渠道(除非侵权特征无法消除方允许销毁)违反了TRIPS第46条和第59条的义务。

TRIPS协议第46条规定:“为有效禁止侵权,司法机关有权力在不给予任何补偿的情况下,责令将已经确认侵权的货物在商业渠道之外处理,以避免对权利持有人造成任何损害,或下令将其销毁,除非这样做会违背现行宪法的要求。司法机关有权力在不给予任何补偿的情况下,责令将主要用于制造侵权货物的材料和工具在商业渠道之外处理,以便将进一步侵权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在考虑此类请求时,应考虑侵权的严重程度、给予的救济及第三方利益成比例。对于冒牌货,除例外情况外,仅除去非法加贴的商标并不足以允许该货物进入商业渠道。”第59条规定:“在不损害权利持有人其他诉讼权并在遵守被告寻求司法机关进行审查权利的前提下,主管机关有权依照第46条所列的原则销毁或处理侵权货物。对假冒商标的货物,主管机关不得允许侵权货物在未作改变的状态下再出口或对其使用不同的海关程序,但例外情况除外。”

争议的焦点有三处。首先,美国所谓的“优先选择”是断章取义,我国法律的规定是优先选择用于公益事业或由权利人购买,其次方是拍卖,而且是在完全消除侵权特征的前提下,这一点完全可以反驳美方;其次,何谓“商业渠道”,此种海关拍卖是否属于“商业渠道”的一种。TRIPS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我国的海关拍卖是以非盈利为目的的,且其所得上缴国库,这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拍卖,

当然也就算不得正式的商业渠道。即便是商业渠道,TRIPS也指出“在例外的情况下”可以进入商业渠道,此例外也没有明确规定,我国这种海关拍卖是否可算作例外,这就要专家组做出公正判断了。再次,第46条强调的是如果“仅除去非法加贴的商标”是“不足够的”。可见,该条并没有完全禁止“进入商业渠道”,只是必须做到要多过“除去非法加贴的商标”。从我国海关的规定来看,是要求“完全消除”,达到了“足够的”要求。

拒绝对在中国境内还未被授权出版和发行的作品的版权和相关极力的保护和执行问题

美国认为,中国对在中国境内还未被授权出版和发行的作品(以及被禁止的作品的出版和发行)的审查,中国版权法等规定对外国表演和录音制品的审查等与中国国内相同作品的不同违反了TRIPS协议第9.1条(以及《伯尔尼公约》第5.1条和第5.2条)、第14条、第3.1条以及第41.1条的规定。

该项指控涉及的TRIPS协定条款主要是第9.1条,该款的实质用意是使加入国遵守《伯尔尼公约》第5.1条和5.2的规定。《伯尔尼公约》第1款规定:“就享有该公约保护的作品而论,作者在作品起源国以外的该同盟成员国中享有各该国法律现在给予和今后可能给予其国民的权利,以及该公约特别授予的权利。”第2款规定:“享有和行使这些权利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也不论作品起源国是否存在保护。”其主要是确立了两个原则:一是国民待遇原则;二是作品的版权自作品产生之时当然获得,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TRIPS协议第3.1条与第14条实质也是确保国民待遇的实行。

首先,关于国民待遇问题,美国具体指出《著作权法》第4条“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的规定违反了国民待遇规定。美国认为这说明进入中国市场的作品必须要接受审查,而在审查之前该作品的版权无法受到同中国国民一样的保护。这是美国对我国法条的误读,我国《著作权法》所指的“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是指违反我国具体行政法规中的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有损公共道德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的版权并未被否认,因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的规定,凡符合《伯尔尼公约》的作者的版权自动获得,只是是否受我国法律保护并予以在我国境内发行等需要经审查受到限制。且这种禁止并未违反《伯尔尼公约》的规定,因为公约第17条指出“如果本同盟任何成员国的主管当局认为有必要,对于任何作品或者复制品的发行、演出、展出,通过法律或者治安条例行使许可、监督、或者禁止权力,本公约的条款绝不应妨碍本同盟各成员国政府的这种权力。”如此,我国当然没有违反TRIPS协议第41.1条的规定。美国混淆了版权审查与市场准入的问题,据此要向专家组阐释清楚。但是美国指出的我国内外不同的审查程序和机制则很可能受到专家组的诟病,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具体阐释审查机制的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也需要逐步修改审查机制。

执行措施 篇7

近年以来, 经过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司法改革语境下的不懈研讨、论证, 检察机关开展对法院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已取得广泛共识。2011年3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会签《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 标志着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正式在该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 为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奠定了基础。可以预见的是, 即将修正通过的《民事诉讼法》将正式确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民事执行措施是否合法、适当, 直接关涉执行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且争议频发, 应当作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重点。

一、民事执行措施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民事执行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债务人实现执行根据中所确定义务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采取执行措施的行为, 被称为执行行为。①依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民事执行措施主要有六种, 包括:冻结、划拨、扣留和提取被执行人的存款或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和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搜查;强制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完成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将上述六种民事执行措施作不同的分类。主要类型有:依据债权请求权的不同, 分为对金钱债权和非金钱债权的执行措施;根据执行标的性质不同, 分为对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权的执行措施;根据执行行为是否直接作用于执行标的, 分为直接执行措施和间接执行措施;根据执行措施的目的与功能, 分为控制性和处分性执行措施等。

其实, 从民事执行措施的上述类型即可大致分析出其法律特征, 主要包括:法定性, 即执行措施是由法律根据执行标的和执行内容的特征加以严格规定的, 执行机关实施民事执行行为时, 只能从法律规定的执行措施中选定执行方法或手段;多样性, 即为了实现执行方法或手段的最优化, 必须确保执行方法与手段与执行标的、执行内容的特征相适应, 即执行标的、执行内容不同, 执行措施也应有所不同;单向性, 即采取执行措施是执行机关的职权行为, 不以债务人同意为条件;强制性, 即执行措施是法律授权执行机关为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 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而采取的法定措施, 国家以公权力为后盾保证其实施;顺序性, 即对执行标的施加影响的方法或手段是有一定次序的, 执行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不得随意颠倒或逾越某种执行措施。②

笔者认为, 从民事执行措施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上述界定来看, 对民事执行措施的检察监督也可以视为对民事执行行为的监督, 执行措施是静态的, 而执行行为是动态的, 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理, 本文关于民事执行措施检察监督的论述也指向民事执行行为。

二、民事执行措施存在的问题暨检察监督范围

据统计, 1999—2008年全国各级法院共执结2320余万件执行案件, 其中34.5%的案件因各种原因而被裁定不予执行、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 占比重最大的民事执行案件实际到位率仅为42.97%。③长期以来, 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是检察监督只对涉及“执行乱”的问题进行监督, 理由是“执行难”是一个与法院民事执行行为无关的综合性社会问题, 不宜通过检察监督来解决。而“执行乱”主要源于法院执行公权力的行使, 应当成为监督对象。

笔者认为, “执行难”固然有执行当事人规避执行和社会经济、法制发展不彰等客观原因, 但是法院消极采取民事执行措施的行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 “执行难”和“执行乱”作为法院怠于行使执行权和滥用执行权的外在表现形式, 均应当列入检察监督的范围, 即既要监督民事执行乱作为, 也要监督民事执行不作为。

三、民事执行措施检察监督的方式

民事执行措施检察监督的方式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 有论者主张应包括抗诉、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要求说明理由及对消极执行行为的命令追加调查和自行补充侦查等五种方式。④这种主张比较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即抗诉为首选监督方式, 且监督方式多元化。笔者认为, 目前法制环境下适宜将检察建议列为检察监督的唯一方式, 理由是:首先, 抗诉不宜作为监督方式。从《民事诉讼法》的编制体例来看, 抗诉是规定于审判监督程序之内的, 其法定后果是强制性启动再审程序。而再审程序又需分别依据一审或者二审程序进行, 并做出判决或者裁定。反观典型民事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等裁定, 尽管其也有裁定的外在形式, 但其仅仅是执行程序中的裁定, 而未经审判程序, 执行裁定权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行政权的性质, 而非司法权, 不具有诉的特征亦因此不具有再审的可能, 自然不宜以抗诉的方式予以监督;其次, 检察建议作为监督方式, 不仅“两高”会签的《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 (试行) 》中已明确予以规定, 而且《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也有望正式写入, 即检察建议具有作为监督方式的较好现实法制基础和共识;第三, 纠正违法通知从形式上来讲过于刚性, 法院普遍存在接受障碍, 而检察建议则完全可以涵盖纠正违法通知的实质内容, 只是名称不同。

综上, 笔者认为检察建议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具有相应立法基础和效力保障的理想的民事执行监督方式, 其他监督方式目前尚不成熟或者不具有可行性, 有待进一步论证。当然, 检察建议的内容应当是丰富的, 包括建议变更或撤销执行措施、更换办案人、纪律处分建议和说明理由等。

四、民事执行措施检察监督的程序、期限和管辖

法院内部及上下级法院之间在民事执行措施监督上已经确立了比较完善的机制, 如上级人民法院有权依法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等, 并赋予了执行当事人及案外人相应的救济渠道, 如执行异议和案外人异议制度。因此, 民事执行措施检察监督程序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其与法院内部监督机制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 民事执行措施检察监督程序应当在法院内部监督程序终结后启动, 理由是:首先, 有利于执行当事人或者案外人及时、有效地向法院行使异议申请权, 因异议申请具有时效性且时间较短;其次, 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 避免执行当事人或者案外人同时向法院或检察机关申请救济;第三, 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方向保持一致, 即当事人或者案外人向检察机关申请救济应当在法院所有程序终结后进行, 以督促当事人或者案外人先向法院申请救济。就检察机关启动监督的程序而言, 笔者认为原则上应当以当事人或者案外人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为前提, 理由是民事执行程序本质上是以私权为中心展开的, 检察机关应当尊重当事人或者案外人对私权的处分。同时, 对于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执行措施, 检察机关应当可以在自行发现后即启动监督程序而无需经由当事人申请, 理由是检察机关在性质上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定职能。就检察机关审查民事执行措施的期限而言, 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法院对异议的处理期, 以十五日为宜。因为民事执行时效性较强, 应尊重效率原则。就民事执行措施检察监督的管辖问题而言, 笔者认为以同级监督为宜, 既便于当事人申诉, 也有利于检察监督工作的开展, 充分体现诉讼经济与便利原则。

五、民事执行措施检察监督的手段

民事执行措施检察监督手段是指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措施实施监督时所采取的方法或措施。与民事执行措施所具有的法定性、强制性、单向性等典型权力行使特征不同的是, 对民事执行措施检察监督的手段目前仍没有明确法律依据, 自然也不具有上述特征。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的监督手段主要有:首先, 询问执行当事人或者案外人, 了解案件情况并制作笔录;其次, 调阅法院审判卷宗和执行卷宗。实际上, 执行当事人或者案外人到检察机关申诉时往往是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 如查封、扣押、冻结等控制性执行措施或者委托拍卖、变卖等处分性强制性措施做出之时, 此时执行卷宗一般情况是不可能整理归档的, 因此, 调阅卷宗将可能以审判卷宗为主;第三, 调查取证。包括向法院执行人员了解案件情况、到执行现场实地勘验以及到协助执行单位如银行、房屋登记部门核实等。

六、完善民事执行措施及检察监督的建议

首先, 修正民事执行措施立法。我国目前民事执行措施在立法内容上是存在缺陷的, 包括:执行措施规定过于原则, 含义模糊, 且逻辑结构不严密;部分执行措施适用程序不明, 操作性不强, 如《民事诉讼法》对六种执行措施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等都未进行严格规定;执行措施体系化不强等。因此, 建议在《民事诉讼法》或者将来《强制执行法》中对民事执行措施的结构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其次, 执行措施的内容及实施应当体现对债务人基本人权的保护;第三, 执行措施的补充与完善必须以提高债权实现的实效性为核心。⑤

其次, 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修正《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办案规则》已施行10余年, 主要围绕抗诉问题, 几乎未涉及执行问题, 且从未进行过修正, 已远远不适应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的需要, 亦无法匹配即将修正的《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笔者建议, 重点应围绕检察监督的范围、手段、方式、效力等予以修正。

第三, 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会签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文件。首先, 虽然《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即将正式把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写入其中, 但仅为原则性规定, 实际操作细节仍需补充、完善;其次, “两高”《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作为司法改革阶段性成果, 仅在部分地方开展, 且对民事执行的监督范围有限, 不利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全面开展;第三, “两高”会签文件后将对地方各级“两院”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起到较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第四、地方各级检察机关积极争取党委、人大的支持。自2008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出台专门的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的决议以来, 全国许多地方人大纷纷出台类似决议, 对推动检察机关加强诉讼监督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 应予注意的是, 上述决议都是关于综合诉讼监督的, 既包括民事行政检察监督, 也包括刑事诉讼监督, 而非专门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笔者认为, 争取支持的途径可以多样化, 比如争取出台专门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决议, 或者向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门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专题汇报等。

最后,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机关全面会签有关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文件或者修正、完善已有的文件。实际上, 自2008年底中央政法委发布《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 并明确提出要赋予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执行的监督权以来,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机关多有签署协作文件的, 但是发展不平衡, 仍有部分省级院及多数市、县级院没有会签, 直接影响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的开展。

注释

1张卫平.《民事诉讼法》, 法律出版社, 2009年第2版:第454页.

2谭秋桂.《民事执行原理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2000年博士论文.

3参见王胜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民事执行工作, 维护法制权威和司法公正的报告, 2009年10月2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4倪瑞兰.“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式研究”, 载《法学杂志》, 2009年第9期.

执行措施 篇8

关键词:学校,新预算法,预算执行,优化措施

一、新预算法环境下应全面加强学校预算管理

根据新预算法的规定来看, 现在关于政府的一切收入和支出都应该纳入预算范围之内, 这也就意味着学校的一切财务行为都应该属于预算管理与监督的范畴, 学校应该整治过去碎片化的预算管理方式, 保证预算管理的完整与规范, 并注意将学校的预算收支情况透明公开, 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此外, 新预算法还提出了预算绩效的概念, 将前一年度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预算编制的依据之一, 绩效思维将贯穿整个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审查的各个阶段, 因此学校对于各项活动的预算应更加重视效率, 不仅要注重日常活动的效率提高, 还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学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 预算编制欠缺全面性和科学性, 影响预算执行的效率

1. 学校的工作重心普遍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预算工作缺乏重视度。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 由于各部门对于预算工作都比较轻视, 预算只由财务部门全权承担, 不能得到教学、后勤等部门的支持, 前期的预算工作缺乏全面的计划性, 财务部门对各个部门的情况无法做到彻底了解, 导致预算不能做到合理的分配, 预算编制过程可能变成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讨价还价”, 实际情况与预算分配情况不符, 造成预算不公平。2. 某些高中学校的综合拨款依据主要是年底对学校的在校人数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人数进行第二年的定额拨款, 但是学校每年的毕业人数和招生人数往往不相同, 也导致了预算拨款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难免影响工作的效率。

(二) 预算执行不严格, 资金利用效率低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已经逐渐意识到了预算的重要性, 但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仍无法避免混乱、随意的情形。预算没有严肃性, 预算执行过程不遵循预算章程, 预算形同虚设。资金使用也没有完全的规划, 可能出现前松后紧, 年底没有钱花, 或者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另外, 对于资金的使用也存在不细化、执行力度较弱的情况, 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意识, 资产购置出现重复购买情况, 或者资产购置没有经过充分考虑, 只注重当下而造成后期资产的闲置、最终资产损毁报废, 资金没有得到有效使用、利用效率较低。

(三) 预算监督、考核制度不完善

学校的预算监督主要是由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心监督, 由财务审计科不定期抽查, 监督对象较狭窄, 且由于部门间的不协调情况, 监督过程中很难发现真实的问题。另一方面, 由于学校的预算情况没有充分公开, 因此无法得到公众的广泛监督, 监督力度大大减弱了, 监督有效度也无法保障。此外, 学校的预算执行考核一般是年底把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数据和定额数据进行比对, 这种管理方式过于粗放, 预算执行监督很可能流于形式, 而对于过程中的进度、结余等情况反馈不及时, 缺乏事前监督、事中控制的把握, 错误难以及时纠正。执行的考核也流于形式, 奖惩不公平, 激励作用较弱。

(四) 预算评价体系不健全

对于预算执行的评价分析大多是常规分析, 简单的与上一年的进度和数据进行比较, 而没有进行专项的分析, 没有对变动较大的指标或者数额做深入的分析, 重视对支出的投入总量的分析, 忽视对于投入产出比、支出结构的情况分析。另外, 对于一些学校的项目, 预算管理工作只注重前期的争项目、争经费, 而在后期监督和评价上不够重视, 不能把部门预算经费与工作业绩挂钩处理, 评价考核结果没有反映出部门和员工的努力程度, 评价体系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 资金也被部分浪费了。

三、优化学校预算执行的主要措施

(一) 预算编制过程中做好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

高质量地完成预算编制是所有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 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没有得到其他部门协助和配合很难做到全面、科学的预算。要保证预算执行的规范性, 无论是在预算编制还是预算执行过程中都应注意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充分调动各部门的预算积极性和自觉性, 提高理财意识, 增加预算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在财务机构的设置上, 可以由学校高层直接领导, 选择较专业、责任心强的财务审计人员担任预算管理机构负责人, 发挥集体智慧, 避免预算编制的盲目性和资金使用的随意性, 保证对于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 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二) 强化执行预算的力度,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由于学校的传统预算执行机制约束力不强, 预算执行力度较弱, 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循预算规定, 除客观原因和特殊情况之外不能随便调整, 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另外, 预算执行中途如果出现偏差或错漏, 应立即预警, 及时纠正和弥补, 防止出现更大问题之后再追补, 这个过程需要所有部门的充分交流和全力配合。此外, 强化预算约束力还要注意资金使用效率的分析, 从资金投入和产出方面提供依据, 不断尝试和探索, 找到资金利用的最佳途径, 避免资金浪费。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法律规定, 建立起适合学校自身经济活动的预算机制, 保证预算执行有据可循、有序严谨地开展。

(三) 完善预算监督机制, 提高预算执行监督积极性

新预算法较之前的预算法新增了25 条, 其中较多关于提高财政透明度的规定, 对财务规范化、透明化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具体的要求。学校是教育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呼应新的预算法, 学校应主动完善预算机制, 使得预算过程更加规范化、精确化, 便于未来将预算情况公示于群众。预算情况与学生、社会公众息息相关, 应主动向其宣传、科普, 提高公众对于预算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 提高预算执行监督积极性, 另一方面, 严格的监督制度又将反过来促进预算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形成更加完备的预算执行机制。

(四) 健全预算评价体系, 深入分析数据本质

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常规分析上, 不仅要注重更完善的全面分析, 还应加强对于某些特殊项目和特别科目的专项分析, 主要关注变动幅度较大和关键性的指标, 通过表面的数据变化, 抓住实际的问题。此外, 在预算分析的时点选择上, 不仅要关注每期期末的事后数据分析, 还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抓准分析时点, 做好在预算过程中的把控, 经常性、及时性的对预算过程做好监督工作。最后要完善预算的内控制度, 建立有效、强力的内控分析部门, 使预算分析更好地帮助企业决策者解决预算管理问题, 为将来的预算调整和第二年的预算编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四、结语

随着我国的财税体制深化改革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学校的预算执行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要求, 为了使学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使预算活动更好地造福学校教学活动, 建立长效的财务预算机制迫在眉睫。针对现在我国学校的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 应着重注意各部门之间对于预算工作的协调度, 使得预算编制更加全面;应建立更科学化的预算公开机制, 提高公众对于预算过程的参与度;最后, 还要健全预算评价体系, 做到更加全面、科学的预算执行评价。

参考文献

[1]肖志刚.学校预算管理初探[J].经营管理者, 2014 (02) .

[2]王霞.有关高中学校预算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J].财务审计, 2014 (24) .

执行措施 篇9

(一) 法院民事执行案件积案率较多。

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然而, 由于我国强制执行立法滞后, 现行的强制执行法律法规比较抽象, 所以在民事案件强制执行工作中, 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存在着“执行难”的现象。由于执行工作的不顺利, 很多民事案子到了执行阶段就陷入了困境, 所以强制执行积案率较高。

(二) 法院执行工作的威慑力有所降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 生效的法律文书自动履行率愈来愈低。在强制执行时, 一些被执行人拒绝在执行通知书上面签字, 同时隐瞒财产, 拒不申报, 导致了执行困难。法院无法进行强制执行, 生效法律文书如同一纸空文, 其威慑力就无从谈起。

二、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法院民事执行工作面临的困难, 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综合分析其原因,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公众法律意识十分淡薄。

一方面我国普法工作滞后, 老百姓法律知识匮乏, 对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认识不到位, 不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公众对法律概念模糊, 对于法律的威严感知甚少, 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抗拒法律, 逃避法律的制裁。

(二) 司法协助人员支持不力。

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和行业, 需要多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然而, 在法院要求履行查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时, 相关部门为了部门利益, 有意无意地设置了种种障碍, 影响执行工作的开展。

(三) 强制执行工作缺乏独立的司法地位。

法院在强制执行时, 常常会受到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社会势力的百般阻挠。特别是政府部门为了保护地方利益, 一旦法院的执行逐及地方利益, 他们就会设置重重障碍, 阻挠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

(四) 执行工作缺乏强硬手段。

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执行法律多为程序性规定, 惩戒性司法条少。法律缺乏惩处规定, 这样的司法体制和制度, 很难保障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 执行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力。

我国目前执行案件管辖, 多以债务人财产所在地为联结点, 对于财产不在本法院管辖区域内的案件, 需要委托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而受委托的管辖法院因受种种压力, 不愿也不能积极执行。上级法院也缺乏有效的协调, 所以在执行工作中, 司法部门难以形成合力, 重拳打击规避法律制裁的不良行为。

三、应对法院执行工作难的对策建议

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难严重影响了法律的尊严, 为基层法院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为此, 一定要破解影响法院民事强制委行工作的瓶颈。

(一) 积极改善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的环境。

一方面, 法院可以利用地方政府的权威, 变地方政府的司法干预为有利因素, 借助政府力量协调治理执行难问题。另一方面, 有执行任务的法院必须加强横向司法部门与相关政府部门的交流协作, 借助他们的力量促成执行工作的完成。同时, 要提高社会及公民的法律知识和司法意识, 打击拒不执行的不法行为, 还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 对于拒不执行生效法律师文书的人予以曝光, 以起到震慑作用。

(二) 司法部门要尽快完善执行立法及配套措施。

一方面司法部门要加强硬化执行的立法, 修订完善现行的执行制度, 为民事执行工作提供更可靠、更具操作性的司法制度。在硬人执行的立法中, 要对那些拒不如实向法院申报财产的被执行人, 法律要明确规定法院有权对其采取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对于被执行人在被传唤时, 拒绝到庭的行为, 也要规定出惩戒措施, 对于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 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 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进行重重打击。二要相应扩大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人范围, 对于被执行人确无能力执行的情况, 要考虑扩大被执行的范围, 甚至可以变更补执行人。三要在执行程序中运用平等主义在破产程序之外解决一部分债权人之间的公平问题。

(三) 积极推进法院内部执行体制的改革。

一要建立纵向宏观执行机构协调管理体制。注重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纵向协调, 充分发挥以高级法院为核心, 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功能, 适当加大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干预”, 对受地方干扰较大的案件进行统一协调, 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保护伞。二要加强审执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补充。审判部门在庭审阶段应遵循便于执行的原则, 适当考虑判决的可执行性。可以将执行阶段的财产申报制度前置, 在庭审阶段即要求双方当事人提供确切的财产线索, 并告知其不如实申报财产的法律后果及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三要逐步明确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的界限。使强制执行工作有法可依, 权力界限明确, 便于操作。

总之, 解决基层法院民事强制执行难与执行乱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更需要司法制度的完善和法律工作者的努力。通过对我国现行强制执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使法院强制执行工作走出困境, 步入坦途, 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宏伟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法院民事强制执行是一项独立的司法制度, 对维护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 强制执行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 面临着诸多的因难和挑战。为此, 本文从分析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现状入手, 分析了法院民事强制执行的困难及原因, 提出了应对民事执行工作面临挑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强制执行,面临挑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沈德咏.《论强制执行若干关系 (代序) 》.《强制执行法起草与论证》.第25页.

[2]李新.《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第39页.

[3]杨荣新.《论强制扫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法院网.2007.5.5

[4]刘祖康, 荣锡洪, 侯镜宙.《刑法保证了民事判决和裁定的执行》.人民司法.1980 (5)

执行措施 篇10

1 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的应用层面也在不断的扩大, 信息化和科技化的全面发展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执行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我国高校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来, 为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 从目前来看, 我国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和执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利于高校信息化效用的发挥。比如说在资金的投入上, 在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中, 在信息引入的选择上等等, 这些都不利于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和执行。

1.1 信息管理不得当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信息是一个核心因素, 信息的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的执行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要想更好的保证信息化建设, 展现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就必须要强化信息的管理工作。但是, 从目前我国高校信息管理工作的现实情况来看, 许多高校没有建立独立的信息管理部门或者是信息管理专员, 将信息管理工作与网络建设工作融合到了一起, 这样不仅仅是对于信息管理忽视的一种表现, 同时,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这种过于注重技术引进也导致了高校信息化措施的片面性, 不利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性发展。可见, 在高校信息化的过程中, 信息管理工作不到位是导致信息化建设无法顺利进行的关键性阻碍因素。

1.2 人才构成不科学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人才的支持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共同构成了“三方支持”, 如何能够对于现代化技术和信息得到合理的利用, 推动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是, 在高校信息化的建立和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突出人才的优势, 导致这种现象有两方面原因。首先, 对于高校来说,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才的引进, 其更多的做法是将现有的人才进行培养和培训, 使其能够承担信息化建设和执行的任务。这种过于注重培养而忽视引进的人才使用模式不利于新能量的注入。其次, 在我国高校中, 其竞争压力不是很大, 许多教职员工和其他工作人员过于安于现状, 缺乏竞争的意识, 这样的一种中作状态也不利于我国高校建立信息化, 并对信息化进行合理的执行。人才构成的不合理将成为阻碍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和执行的一个首要因素。

1.3 资源缺乏共享性

从信息化建设的本身来说, 信息化建设就是对于信息的一种合理共享, 使得需要信息的人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得信息, 并对信息加以合理的利用。在信息化的执行过程中, 如何达到有效的资源共享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高校在建立信息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于信息资源共享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于目前我国高校资源共享缺乏的现状来看, 其首先缺乏对于固有信息的共享, 比如说图书馆, 在高校中, 图书馆可谓是资源蕴含最为丰富的地方, 在高校中, 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图书馆获得的, 那么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就成为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 在大多数高校中,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共享性, 不利于我国高校资源的共享, 更不利于信息化的具体执行和拓展。

1.4 软件建设不完善

随着我国高校对信息化重视程度的逐渐重视, 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于硬件的投入, 在硬件的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将机械设备的引入放在了第一位, 在这种情况下, 必然会忽视软件的引进, 这种软件和硬件不协调的现状不利于高校信息化建设, 也不利于我国高校信息化的执行。

1.5 认知水平不高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 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教育信息化之间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的,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壮大将更好的带动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 尤其是在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过程中, 信息化建设与其有着必然的联系。从目前来看, 我国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许多高校都建立了与之相对应的信息化设施, 但是, 在建立信息化设施的过程中认知水平不高, 仅有重视而缺乏认知的信息化建设不利于高校信息化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在执行过程中也没有真正的体现出信息化的原有水平。

2 高校信息化的建设执行标准

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来说, 信息化的建设和执行都是需要一定的标准的, 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要求与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从目前来看, 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化标准等各个方面进行协调, 并做出具体的规范, 以便于保证我国高校信息化的措施和执行都得到合理的体现。从目前来看,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这样才能切实的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1 设备的规范

对于高校信息化体系来说, 设备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高校信息化的具体运行, 尤其在硬件设备上, 可以说在高校信息化中, 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之间是相互联系, 共同促进的, 同时, 硬件设备对于软件设备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通过硬件设备的完善能够尽可能的保证软件设备的合理化发展。从目前来看, 强化设备的规范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设备需要满足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信息化设备的发展和进步与信息化的改革之间是存在必然联系的, 只有在信息设备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够体现出校园的信息化进程。因此, 对于设备的规范来说, 高校信息化设备需要从本质上体现出高校信息化的需求, 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设备的规范。

其次, 具有长远性的打算和规划。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其所需要的硬件设备都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的, 为了尽可能的节约成本, 需要对设备的引进制定长期的规划, 预计在近几年内能够保证设备的使用,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可见, 在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和执行的过程中要重点的体现出设备使用的规划性, 保证设备能够在合理的时间给予合理的利用。

2.2 系统规范

系统是支持整个高校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 我国的高等院校也逐渐的建立了与本高校相对应的信息系统, 并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之后逐渐的推广应用, 从目前来看, 几乎每一个学校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 这种检索系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于系统的一种规范。在高校信息化系统建立的过程中, 科学的管理是关键。在我国的所有高校中, 每一个高校对于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 信息系统所服务的客体也是不同的, 信息化的发展过程需要在一定科学的管理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管理在信息系统的规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 在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需要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 即使得信息的使用者和搜索者能够通过统一的信息搜索获得其需要的信息。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发展将使得信息化更加“亲民”, 使得大多数使用者都能够从信息的使用过程中受益, 这样就能更好的带动信息系统的逐渐完善和发展。

2.3 体系规范化

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 传统的平面信息已经被立体的、多元化的信息化取代, 信息化体系将逐渐的发展成为立体化的模式。从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无论是从基础的信息化建设还是信息化的具体执行过程都需要进一步的体现出立体化的结构特点。比如说在基础设施、应用设施、信息标准规范、用户规范等不同的规范体系中都需要形成一定的联系, 通过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来共同带动高校信息化体系规范的系统化发展。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 信息体系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规范和发展, 从而全面的提升体系的规范化程度, 保证信息化的有效执行。

2.4 信息标准规范

在信息化的整体环境中, 信息标准的规范化能够为信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标准化的信息能建立信息系统的统一化, 将信息系统所涵盖的内容进行筛选, 从而选择出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在建立信息标准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参考体系, 比如说学生信息管理体系、教职工信息管理体系、教学内容管理体系、科技知识化管理体系、财务信息管理体系等等, 在这些不同的参考系的基础上来形成规范化的信息衡量标准, 这有助于信息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 高校信息化的措施与执行方法分析

在信息化建设和执行的过程中,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尽可能的尊重信息化本身, 尤其是在执行的过程中, 要所有针对, 针对信息化所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从而优化信息化的执行方法和执行策略。

3.1 执行统一的客户信息

在信息化执行的过程中, 其使用者是来自不同专业或者是从事不同岗位的教职人员, 这些客户在进行身份认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规范, 比如说一个用户, 其需要在不同的系统中联系相同的信息, 这样在进行信息认证和信息识别的时候, 就能够更好的体现出信息的有效性, 避免了因为操作繁琐或者是安全问题而导致客户信息的丢失, 也能够更好的保证信息使用的效率。执行统一的客户信息是促进高校信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3.2 重视资源的建设和执行

在信息化的执行过程中, 信息资源是其前提条件, 只有将信息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推进信息化的执行, 才能保证信息执行力度的不断扩大, 从而取得更好的信息执行效果。在针对信息资源进行执行的过程中, 要从不同的方面着手, 采用不同的执行方法来进行, 这样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也能够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性。比如说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站联系, 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些信息网站链接, 使得信息的使用者能够更方便的获得更多的资源。同时, 高校还可以建立分享平台, 在信息的应用于信息的占有之间建立一个平台, 保证更多的信息资源涌入到这一个平台中来, 真正的实现资源的共享。可见, 从我国高校信息化措施和执行角度来说, 提升对于信息资源的重视, 完善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执行是十分必要的。

3.3 注重信息化系统

对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执行来说, 其是一个综合体, 其可以蕴含各种不同的方面, 在建立和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从本质上来说, 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建设是需要合理的信息系统予以支持的, 建立完善的、高质量的信息系统, 通过统筹规划, 全面协调, 在管理机制和信息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协调, 并及时的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工作的落实, 这样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将更好的保证信息化的执行过程, 使得信息的使用者获得收益。

3.4 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

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 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标准, 将信息的采集, 信息的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规划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协调和统一, 从而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首先, 尽可能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 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建立信息的统一性, 将信息集中统一的呈现在某一个环节或者是某一个部分, 这样有助于信息建立的不断完善, 也有助于信息使用的推广和完善。在信息执行的过程中, 要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得到根本性的保证, 在不同的交换软件和信息化处理软件应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

3.5 强化人才队伍

建立高素质的、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是高校信息化建立和信息化执行的一个核心要素,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 信息化的建立和信息化的执行都需要具有高素质的高端人才, 他们能够对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 对于信息化的成果进行合理的衡量, 因此, 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一, 强化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是需要一定的人才支持的, 在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才, 高校要将符合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引入到高校中来, 提升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力度。第二, 强化人才的培养。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执行不仅仅需要科技人才, 还需要管理人才, 保证信息化的运用和信息的推广。第三, 针对高校的师生和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将所有的信息使用者转化为信息化的监督者, 帮助他们通过对信息化的合理利用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也能保证信息化的使用得到权衡和评价。

总之, 在高校信息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有针对性的结合不同学校的显示状况进行改革和优化, 强化资金的投入, 提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从而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供应平台, 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执行提供更好的基础。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中, 我国如何拓展高校信息化建设, 促进信息化发展, 强化信息化的执行效果显得十分重要。因此, 从高校着手, 高校要发挥建立信息化的自主性, 积极的进行高效信息化建设工作, 以便于提升高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保证高校信息化建设效果的取得。

摘要:高校信息化是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在信息化的支持和带动下,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将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从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对于高校信息化的措施和执行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以便于更好的促进高校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措施,执行方法

参考文献

[1]史敏.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 2005 (2) .

[2]刘舒佳.高校信息化建设[J].信息方略, 2010 (19) .

执行措施 篇11

摘 要 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大型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大型国有企业采用全面预算管理也是适应企业发展的必要方法。全面预算管理这种积极、有效的管理控制方法是我国大型国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目前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益处,但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本文以大型国企为要分析对象,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关注点,针对大型国企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提出完善这些不足和问题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大型国企 预算管理 不足 改进;

一、大型国企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国企这个特殊的群体企业,在对国有资产实现有效保障方面应当全面实行预算管理。最大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发展动向,制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全面预算计划,让企业在良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更多的收益。

我国的经济形势发展主要依托于大型国有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快速运行。在大型国企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资金控制和运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都具有明显的重要作用。推进企业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有效的针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进行预算、控制,提高资金运用效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实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

二、大型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预算管理越来越多的被各大型国有企业所重视,但就其各大型国企实际情况来看,却在实施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存在着谐多的不足之处。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认识存在误区

我国的绝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并不了解,就算是企业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也并没有真正的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企业往往把预算编制的侧重点放在对数字的制定与控制上,然而单纯的数字制定与控制却对管理起不到关键性作用,这使得预算的编制更多的趋向于形式化,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对预算的相关内容理解不够深刻,不能很好的发挥出预算的主要作用,同时也仅仅是把预算作为一种形式,没有正确的运用它。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保障结构不完善

企业的其他各部门不参与预算的制定和控制过程,这种做法大大地降低了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造成企业预算制定的误差现象发生,约束了预算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脱离了实现的企业经营情况,并在全面预算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阻力和困难。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是以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作为企业的核心,在实施预算管理目标为原则的基础上,对企业全面预算进行实施、分析与控制。

我国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时间还较短,全面预算组织体系保障结构也尚未完善,不能真正的较好地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绝大多数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不能够独立的、准确的进分决策和分析,企业的预算决策大多数都是由企业的相关主要负责人或企业的财务主管部门人员进行分析与制定的,其分析、制定的结果可能都存在一定的决策误差。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与考评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往的管理方法已经被时代所遗弃,然而全面预算管理却越来越多的被企业发现并重视起来,更多的大型国有企业开始积极的学习和采用实施。但是由于大型国有企业存在对全面预算管理认知的不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与考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发生。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将重心全部放在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过程中,而对于预算管理实施的控制与后期所要进行的考评机制并没有十分的关注,这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变得只重形式而忽略了它的实质作用。

由于我国很多大型国企在进行预算管理时,没有构建完善的网络建设和实现科学化的预算管理程序,缺乏相应的科学化监督管理制度,使得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变得没有约束性,造成了预算制定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化。而且,预算的调整也没有一个相应完善的制衡机制,预算变得如同虚设,预算失去其应有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三、完善大型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改进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战略性预算管理理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最佳生产效率和最佳利益率的一种管理模式。把企业管理结构机制是作为这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出发点,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为重点内容,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集成式管理模式。树立正确的战略性预算管理理念,对企业员工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学习,让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深入到企业的每个员工心中,实现人人懂预算,人人可预算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认知。一个企业如果想在市场中立于有利位置,如果没有正确的战备性目标作为引导,如果没有准确的全面性预算作为辅助,那么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便很难得到实现,而且如果没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战略性引导的支持,那么也将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大型国有企业如果想要实现发展,就应当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和企业自身形势,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战略机制和预算管理机制,以全面预算所要实现的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以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作为全面预算运作的保障,以企业的各科室间的相互合作作为实现全面预算的后备力量,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制定、实施与分析,来有效的推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实施全面有效的全面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的根本,以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的自身价值现实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依托对象,并围绕其来进行分析和控制。在我国国有大型企业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当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目的进行落实,构建一个全面的、有效的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全面有效的企业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准确、有效的反应出预算执行情况,企业根据反馈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并根据相应反馈作为适当的预算决策,进而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通过建立预算管理的预警控制系统,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把存在风险的活动进行预防控制,降低企业可能发生的不必要经济损失。

(三)完善全面预算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作用是进行考核与实现激励。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科学化分析与评定,依据考核分析结构,评定出合格与不合格,并根据评定的结果进行奖惩制定,进而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规划、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准确、有效的员工考核评定制度,以企业全面预算作为考核评定制度的基础,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与评定。把全面预算考核分析结果与本企业的标准化考核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出企业实际情况与预算制定之间的差异,针对相关得出的差异化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定,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措施。

与此同时,完善企业的考核评定机制,促进员工之间的良好工作关系,加快企业发展步伐。制定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全面预算奖惩制度,准确的划分出企业在执行全面预算过程中的奖惩细则,加强奖惩制度的执行力度。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机制,通过对全面预算目标的制定、审核、执行、分析、评定与奖惩,其整个过程促进了企业间各部门的互通与合作,减少了彼此间的矛盾与冲突,明确各部门责任,实现了对企业员工的有效激励与约束。

参考文献:

[1]扶群英,彭小平.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需求.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

[2]李代保.浅谈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财金融.2011(14).

[3]朱可炳.战略控制性模式下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的思考.冶金财会.2009(7).

执行措施 篇12

1执行居民阶梯电价后销户时欠费的主要原因

(1) 租房的居民用电客户由于各种原因频繁更换, 房屋业主与租户对于应交电费相互推诿扯皮, 不能及时交纳第二档, 甚至第三档差额电费。例如, 某供电所有一居民客户, 因冬季寒冷, 2013年1—2月份开空调、电暖气等用电共计2 000余k Wh, 1—2月电费按时正常交纳, 即按0.52 k Wh/元电交纳的电费, 河北省第一阶梯年用电能量为不超过2 160 k Wh, 但2月份电费交清 (按0.52 k Wh/元) 后, 因搬家该户停止用电了。另一居民客户租赁该房屋时, 要求重新上户, 原有客户进行销户处理, 当销户时出现欠费, 因为河北省阶梯电价中规定, 该客户1, 2两月第一阶梯电能量应为360 k Wh, 其他部分则需要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电价核算电费, 这样该户就出现了欠费现象。

(2) 部分用电客户交费意识不强, 法制观念淡薄, 容易把矛盾转嫁到其他企业或公共事业部门头上, 把拖欠电费当作与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 这种行为尽管是极其少数, 但是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 供电企业对阶梯电价电费回收宣传不到位, 管理人员未能正确认识阶梯电价的内涵及收费流程, 只是认为河北省一年居民生活用电能量不超过2 160k Wh就按0.52 k Wh/元收费即可。

2针对销户时欠电费的回收措施

(1) 以暂不销户来避免产生此类欠费。对于已经出现这种情况的欠费客户, 我地目前采取的方法是暂不销户, 直到年底才销户, 这样就不会出现欠费现象了, 但会产生多月连续零电能量客户, 对营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 这种方法只能是暂时的, 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执行居民阶梯电价后销户时欠费回收问题。

(2) 对企业的营销系统进行升级。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从SG 186源头抓起, 即当某一居民客户用电能量一个月大于180 k Wh时, 则当月超过部分就应依次补充本年度内过去月份和本月的第一档电能量、第二档电能量, 然后该按第二阶梯电价的就按第二阶梯电价核算电费, 该按第三阶梯电价的就按第三阶梯电价核算电费;当下个月该居民客户用电能量小于180 k Wh或小于280 k Wh时, 则首先从该年度往月的第三档电价部分扣除电能量核算电费, 其次从该年度往月的第二档电价部分扣除电能量核算电费, 依次类推进行退费。如果这样收取居民电费就不会出现上述欠费的情况了, 但这样收费, 就要求供电管理人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及时进行销户, 以免产生零电能量客户 (目前, 河北省SG 186系统还没有实现该功能) 。

(3) 加大阶梯电价政策的宣传力度。供电企业还应加大对阶梯电价电费回收及计算标准的宣传力度, 在社会上普及电能是商品, 阶梯电价有利于弥补节能减排等环境成本增支因素等常识,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客户进行座谈, 积极培养客户按期按阶梯电价交纳电费的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沟通, 争取各级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供电企业的理解和支持。

上一篇:汽轮机真空严密性下一篇:党的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