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执行控制措施(共9篇)
预算执行控制措施 篇1
预算执行方式
根据国家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方式一般包括三种方式。
一、直接执行
这种方式适用于在预算内部审批下达阶段就已经明确预算指标、支出标准和支出方向的业务事项。比如,支付物业费、水电费等。此类业务事项一般履行相对简化的审批程序,相关业务部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指标、支出标准和支出方向办理,财会部门在支付款项之前应当加强支付审核控制。
二、依申请执行
这种方式使用与支出总额明确但具体内容随着工作开展才能进一步明确的业务事项,比如,课题研究等专项经费,以及业务内容和支出金额都不明确的业务事项,比如,突发事件等。对这类业务事项一般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在总额度之内提出预算指标申请和预算执行申请,经过审核和审批后,才能办理相事务和支付款项。
三、政府采购执行
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政策规定和政府采购语段及计划,办理政府采购业务。
预算执行申请的审核
对依申请执行的业务事项,相关业务部门必须在明确的预算指标下提出执行申请,未经预算指标申请并通过审批的,不得提出执行申请。如果预算执行申请额度超过本业务部门或本岗位可执行预算指标,业务部门应当首先按照程序办理预算追加调整,增加可执行预算指标后,再提出预算执行申请。
预算执行申请提出以后,由归口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部门的执行申请是否与其预算指标、工作计划一一对应。
2、是否按照规定提交相应的文件和单据,如会议申请单、接待审批表。
3、是否按照规定的支出标准和支出方向提出申请,是否符合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等等。
预算执行审批控制
在业务事项的行为发生之前,应当经过适当的审批。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按照业务事项的类型、性质及金额设置预算执行申请的审批权限。预算执行申请经审核后,必须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业务部门才能根据审批结果办理业务事项以及后续的报销等事宜。
单位内部预算追加调整
当外部环境、国家政策或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使预算编制所依据的假设条件发生变化并影响到预算执行时,需要进行预算调整。预算调整依据不充分、方案不合理、审批程序不严格,可能导致预算调整随意、频繁,失去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单位应当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
一、明确预算调整条件
比如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出现不可抗力的重大自然灾害或公共紧急事件等。
二、明确预算调整申报程序
调整预算一般由各业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详细说明调整理由、建议方案、调整前后预算指标的比较以及预算调整所带来的影响等。财会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交的预算调整申请报告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提交管理委员会审批,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预算调整事项性质或调整金额的不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审批备案,或进行审批,然后再下达相关业务部门执行。
三、严格预算调整审批审核
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调整应当严格进行审核把关,对于不符合预算调整条件的,应当予以否决;对于预算调整方案欠妥的,应当要求相关业务部门研究改进方案,修改后再履行审核审批程序。
预算执行控制措施 篇2
一、执行监控
预算经批准下达后, 即具有指令性, 各预算责任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把预算目标的分解、落实、考核等一系列的活动都纳入到公司的各种管理活动中, 通过各种管理活动自身的管理控制, 实现预算总体目标。在预算执行中, 必须以预算为标准严格控制, 支出性项目必须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 收入项目务必完成预算, 现金流动必须满足企业日常和长期发展的需要等等, 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二、差异分析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和预算完成之后, 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分析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相关条件的变化帮助调控预算合理而顺利地执行;预算完成后的差异分析则可以总结预算完成情况, 帮助评价预算期间工作的好坏, 进而为企业评价激励制度的公平有效提供数据依据。
三、考评激励
在完成预算分析后, 就应该开始着手预算的考核与评价。“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 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在预算执行结果评估的基础上, 对预算完成情况、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进行考核, 肯定成绩, 找出问题, 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如果激励制度不完善, 往往会使考评工作流于形式, 预算指标丧失约束作用, 甚至会使整个预算工作失去应有的功效。
在预算的执行与控制中, 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特点等制定不同的保障措施, 笔者所在的安钢集团在预算的执行与控制方面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1. 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 逐级确保。
要求各预算责任单位不折不扣地执行集团公司下达的目标任务, 确保预算控制指标执行到位;同时明确经济责任, 贯彻责权利相结合, 把预算全部纳入考核, 针对不同层次的责任主体实施不同的考核重点, 实施绩效考核, 使预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制有效的结合起来。
2. 推行“细节管理”,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程序, 进一步细化财务核算。
按照预算费用指标对会计科目进行梳理, 加强预算与核算的结合, 利用公司的信息化系统, 实现业务与财务的统一, 充分发挥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的专业职能, 以各专业业务预算来保总体财务预算实现, 在系统中分别业务职能设置相应的权限, 严格按照预算限额适时管控。
3. 区别预算项目性质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手段, 加强对预算指标的管理控制。
如:对联产指标做到事前预算, 事中控制, 事后分析、考核;对单纯费用类指标做到事前预算, 事中控制, 事后分析、考核, 达到预算定额的, 停止结算付款;对预算中没有安排, 确属调整、追加事项的, 在未履行程序前, 业务部门不得签定合同, 财务部门不得办理结算付款;等等。
4. 实行严格有效的逐级分析制度。
每月各业务归口部门对归口管理预算进行分析, 二级预算执行单位对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从业务的、生产的角度分析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预算管理办公室对分析进行汇总最终形成分析报告, 从财务数据表象如销售收入下降, 利润减少, 成本增加等, 沿着预测时的估算路径进行预算分析, 对差异进行分解和细化, 从数据上挖掘到差异的最底层, 同时结合业务部门、生产部门的经营分析, 从经营角度寻找产生差异的根源, 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管理方案。
5. 预算费用执行预警。
按照预算指标设定预算费用限额, 分别预算费用指标设定不同的预算预警值, 一般为预算指标的80%—90%, 达到预警范围系统自动报警, 预算管理办公室及时与相关归口管理部门和预算执行单位沟通, 找出原因, 制定措施加强管控, 达到费用预算限额的系统将停止结算付款。
四、加强预算执行与控制的措施
目前, 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仍存在着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 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 执行的随意性大, 预算调整权利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 超预算和无预算的项目可能因为预算调整权的滥用而照样开展, 预算对实际行为的预控作用严重受损;同时由于预算考核制度不够健全, 使预算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 失去其拥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的企业只在年终考核预算指标, 又未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预算反馈制度, 责任不明确, 成本控制的具体指标难以落实到实处;对预算工作富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影响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关注以下几点:
1. 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和硬约束。
首先, 预算目标的制定要尽可能符合实际协调一致。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基础工作, 建立企业历史数据库, 搜集主要竞争对手或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有关指标, 使预算指标制定科学合理;而且预算目标要成为体系, 各分、子公司、二级单位的目标要相互协调, 形成有机整体;其次, 预算的编制要细化明确。将预算的制度、责任、指标、定额和费用等各方面细化分解到管理的各个角落与个人, 使他们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过程监控, 以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同时用制度强化预算约束,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制度与程序办事, 坚决杜绝违规操作。
2. 预算考核要落到实处。
建立和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把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的各项经济责任数量化、具体化、指标化, 纳入预算控制体系并与薪酬挂钩, 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 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激励各层次的职工为实现预算目标共同努力。预算考核要落实到位。全面考虑差异出现的原因, 是人为造成的, 还是客观环境使然, 否则, 被考核方过多的强调客观因素对业绩的不利影响, 考核方掺杂个人情感, 戴“有色眼镜”考核, 则会使考核流于形式, 无法达到激励员工共同奋斗的目的。目前有的企业未将预算相关工作完全纳入考核体系, 对超预算和上报预算不执行等情况也未采取全面的考核措施, 从而造成预算“编一套, 做一套”的情况出现, 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有一整套的预算管理考核方案, 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 设定相应考核指标, 如:对收入完成、费用节约、预算编制错误、预算调整次数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考核, 并作为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最大程度控制和缩小“实际数和预算数”的差异, 提高预算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严肃性。
3. 预算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及时调整预算。
通常, 全面预算一经批准, 在公司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 不得随意变更与调整。当遇执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编制基础发生重大改变, 如:组织机构调整、工艺流程变化、市场发生重大波动等, 造成执行过程中发生较大偏差时, 要履行特定程序予以调整变更预算, 以提高预算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但预算调整或变更必须执行严格申报、审批程序。
安钢集团今年在钢铁市场受到重大冲击时, 及时进行了预算调整。一季度结束后, 根据当前市场和生产实际状况, 为保障总体年度财务预算的完成, 对各项生产费用预算重新核定, 其中对生产性可控费用预算平均压缩了20%。在执行一个月后, 预算管理部门又深入各归口管理部门和执行单位进行调研分析和总结, 制定了进一步的管理措施应对市场风险。
4. 重视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 财务预算控制也主要针对现金预算。对现金及未来可能的现金状况做出适当和连续的评价, 掌握现金的时间流量, 通过加大货款回收、减少付现费用、延迟付款等避免出现现金不足, 对资本性支出项目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的原则。
5. 利用专业化全面预算管理软件。
严肃预算执行,控制税收增长 篇3
财政部近日发布数据称,今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9.730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56849万亿元,增长26.8%。
查阅2011年财政部部长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当中写到:综合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安排,全国财政收入8.972万亿元,增长8%。
也就是说,实际财政收入增长是预算收入增长速度的3倍。这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近些年来,关于中国民众、企业的宏观税负是高还是低,学界、民间与官方争论不休。学界和民间普遍认为,中国人的税负太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披露,按全口径计算的中国的宏观税负,也即包括政府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社保基金收入,2009年为32.2%。不久前,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的财税权威专家又计算出,2010年中国政府的宏观税负又提高了2.5百分点,进一步增加到34.5%。有些专家的估计则更高。
对此,官方予以反驳。比如,上月中旬,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计算,2010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6.4%,2009年为25.3%,而2009年世界各国平均水平为36.4%,其中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40.8%,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32.9%。这位负责人还介绍,从人均财力水平来看,我国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税负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也许因为统计口径不同。我们再看另外一个数字:过去若干年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通常是两三倍。这意味着,在新增国内产值中,政府所占的份额在不断提高。
究竟中国民众、企业的税负是高是低,税收增长速度远高于GDP增长速度究竟合理与否?这两个问题牵涉到复杂的理论问题、制度问题,或许可以继续争论。但是,有一个与税收相关的严重问题,则是确凿无疑地存在的,并应当引起财政部门、国务院和全国人大的高度关注。
这个问题就是:每年的政府实际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远远高于预算确定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不仅今年如此,过去几年也年年如此。比如,2010年的预算报告中按照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73930亿元,增长8%。但决算的情况则是,全国财政收入83080.32亿元,比2009年增长21.3%。查阅过去几年的数据就会发现,每一年政府实际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都是预算报告中所确定的增长幅度的两倍以上。
且不论政府征收那么多税是否合理,但至少我们看到,政府的财政预算缺乏足够的严肃性、科学性。每年的预算报告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具有法律效力。当然,现有预算法似乎主要是为了考虑财政收入保障和收支平衡两个问题,因而,《预算法》第四十五条规定:“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然而,现实则提出了一个表面上看起来与此相反的问题: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严重超额征收预算收入。
这种做法是否合理?长期以来,财政部门、媒体似乎都把超额完成财政收入,当作一件喜事来报告。然而,近些年来,民众对税负的敏感度不断提高,学界、民众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共识: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是越高越好,而应当有一个边界。因为,社会每一年所创造的财富是给定的,政府收入多了,企业和民众所能保留的收入必然减少。要保持经济活力,提高民众幸福感,就需要给企业、给民众多留一些收入。
不管是用这样的社会共识来衡量,还是遵循《预算法》的规定,现在财政税收部门大幅度超额完成财政收入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这实际上从另外一个方向上显示了预算编制的轻率,以及预算执行的不力,总之,就是现实财政秩序的混乱。
想来,有关部门正在编制2012年的预算,同时也在针对2011年进行决算。相信预算编制部门及其领导机构国务院,以及将要在全国人大审议预算与决算报告的全国人大,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确保预算的科学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首先,制订预算的时候,应尽可能对经济增长和预算收入增长做出更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合理的预算收入增长幅度。在此预算公布之后,则应当密切监测实际财政收入情况,并与预算表进行比对。如果发现实际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过快,就必须及时采取减税措施。
预算执行控制措施 篇4
土建工程预算作为一项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保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还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土建工程中,通过对工程预算的有力控制和管理,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建设企业的业内竞争力,为了保证土建工程顺利进行,需要做好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从而为土建工程的高质量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内涵与现状
1.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内涵。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主要是以土建工程作为控制管理对象,对其预算进行规划控制,是一个动态、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控制活动,在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准备、施工组织、竣工验收等阶段都存在。
2.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现状。2.1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观念意识不足。现阶段建筑工程当中土建预算的控制管理工作中缺乏管理观念,各企业间没有统一标准,各个预算环节无法有效沟通,前期由于预算考量不够细致,导致投资过高,特别是在土建工程招投标阶段,无法具体准确的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分析,待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碰到预料之外的情况影响工程建设周期,造成资金损失。2.2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采用的标准脱节。政策、材料价格、技术及质量标准规范很多都是实时变化的内容,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技术、工艺、方式方法都会导致发生变化,而预算数据套用的数据更新不够及时,导致与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脱节严重,无法适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不能紧跟土建工程建设的变化。2.3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土建工程工作是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土建工程预算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预算技术人员,一些并不具备预算资格的人员在进行土建工程预算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对预算要求的法律规范标准等不甚了解,无法灵活应对各种问题,人员整体素质堪忧,根本不能对土建工程预算工作进行有效控制管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4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方式缺乏系统化。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必须站在一定高度,针对工程进行全面系统化管理的工作才能保证预算工作正常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建设企业在招投标阶段就开始存在问题,未认识到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再加上设计单位不重视限额设计,使得一些土建工程项目在工程建设阶段偏离了造价。
三、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措施
1.结合土建工程实际需求做好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编制科学合理的土建工程预算是对整个工程建设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基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控制:1.1土建工程预算工作进行前,相应的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及时准确的掌握工程项目现场具体情况,结合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土建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要认真结合工程相关的现场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国家基本标准图集,了解现行预算定额、取费标准,使用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材料预算价格。1.2在土建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熟悉工程设计图纸,明确设计者意图,精确计算土建工程量,做出准确的预算编制项目,最大限度防止出现漏、重、错的失误。1.3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牵涉的设备、材料品种繁多、价格不一,这就要求土建工程预算编制人员要对相关设备、材料的情况、性能、参数进行细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及时对价差进行调整,努力防止出现价格波动对投资的重大影响。
2.重视土建工程预算审批调整工作。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有项目变更的情况出现,而大部分的变更都会提高工程造价,所以参与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努力降低这种变更所带来的影响,认真对想要变更的内容进行论证,确定其是否必要,避免出现浪费,努力将不可控的变更内容引导向降低造价成本的方向,同时加强事前批准、事中监督和事后审查,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严格管控,努力降低项目变更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要贯穿整个工程建设阶段。在整个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建设过程是投资最大的阶段,所以更要重视工程实际建设阶段的预算控制,在工程实际建设阶段的工作会对整个土建工程预算控制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各种类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基本已经确定,很难能出现结余投资的可能性,促使很多建设企业对其预算控制管理工作的忽视,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可以进行控制管理,如:工程材料使用、特殊设备的租赁等等,都有浪费的可能,这也是造成工程成本增加的原因,此类原因一般分为人员失控的类型,另一方面是施工组织、技术限制导致的类型。所以对于土建工程预算工作进行控制管理时要能够落实预算内容,多方面采取措施,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严格结算,随时监督,防止产生超前、过渡支付的情况出现。
4.提高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人员自身涵养和素质。对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说到底就是人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相应的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土建工程预算的专业性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知识、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了解工程设计思想、材料设备采购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工程基本组织结构、相应的投资控制基础知识等内容。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对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利于提升预算控制管理水平,充分重视人员培训工作,结合工程项目进行实践,及时补充更新专业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过程中,组织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种渠道的培训,有针对性、强制性的对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同时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是一个细致性要求很高的工作,由于经常要深入到工程建设一线,在艰苦条件下从事相关的可行性研究,借以完善初步的系统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建设工作等内容,也就要求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吃苦耐劳,并具备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四、结语
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保障,能够及时并准确的反应出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土建环节造价情势,便于制定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通过预算的管理控制工作更好的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各类资源的分配,从而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不但有利于建设方,同时还给工程建设企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企业当中应该重视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经济法律手段,优化预算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红.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措施分析探究.河南科技..(04):173.
[2]段程广;张伟.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科技与企业.2013.(24):86.
预算执行控制措施 篇5
在进行工程概预算编制之前,一定要将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尤其是在设计阶段,一定要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项目的可行性、需要的工艺设备、周边的环境和地形地貌,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比较合理的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案。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地质环境进行仔细的勘探,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够设计出科学的工程概预算方案,除此之外,还要严格的把握建材市场的价格,充分了解每一个环节,有利于施工方法的选择,促进建筑施工的不断进步。
2.2 落实责任制度,强化项目管理
要将责任制度进行详细的落实,将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好,要想将这两点工作做好,就要积极的推行相关的责任制度,选取能力比较出众的人来进行项目管理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做到赏罚分明,进而使概预算目标得以实现;要强化项目合同管理,对于施工单位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的合同内容。在整个清算过程中,施工单位在接到结算工程款清单后应做好各项条目的核实工作,确认无误切与合同相符后,方可进入到支付环节,这样可以防止超概预算的问题。
2.3 规范招投标工作
规范招投标工作作为控制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关键举措之一,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关部门应做好招投标的监督工作,参与招投标的各个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招投标的程序,在充分现有的信息资源和专业人才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工程的概预算及实施定额研究,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权威分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解决方案,合理地应对招投标评选办法,进而做好建筑过程中工程的概预算工作。
2.4 加强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监督和校核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概预算的过程中,不但在思想上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而且要落实在实际的行动中,加强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监督和校核,从而避免因为人的失误而导致的不合理。在控制建筑工程概预算的过程中,校核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工程概预算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科学合理地确定有助于工程造价,保障投资者的经济效益。而监督工作的开展,不仅有益于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同时也捍卫了国家的财经纪律,十分有益于建筑领域的长期繁荣与发展。
3 结论
预算执行分析 篇6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E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
本公司在第九年年初,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公司进行了扩大生产,从生产、技术、销售、人力各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为保证公司资金流转顺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公司进行了全面预算,出现盈利,现将公司本预算执行情况做如下总结分析:
一、销售预算、现金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公司在第九年年初的全面预算中,预计公司年销售收入为8611.67万元左右。根据公司本的实际经营业绩,公司第九年销售收入达到8609.50万元,比预计的销售收入减少了0.8%。该销售收入实际情况没有预算目标完成。
同时,公司根据销售收入预算情况,编制了现金收入预算表。在本的销售现金收入预算中,主要采用的是按照当年销售收入的62%、次年销售收入的34%收回现金收入,即预计有万元的8611.67现金收入。按照预算,公司收到现金收入的比率比预计相对低点,当年销售当年收回的帐款大致是收入的37%
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公司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投入,人工的耗费,设备维护维修,销售过程中的费用,市场 开发费用,新产品研发费用等等。
1.管理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节约。公司第九年预算中,预计公司管理费用的实际发生数为299.42元,比预计的管理费用节约了12%。该项费用的节约幅度较大,主要在于实际发生额中,客户招待费等比预算少支出了,这项费用的节约其实和收入的增长是成正比的,在销售收入超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此节约幅度是正常的,收入带来的效益远大于其增加的费用成本。
2.销售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节约。公司第九年预算中,预计销售费用为300万元,实际销售费用发生数为205.2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第九年开发了新产品P2,做为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销售。因此,公司销售费用预算中,大部分由市场开发费用、市场调研费、广告费等构成。由于公司其他方面宣传工作成功,适当的减少了本项支出。
3.财务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超支。在本的实际经营中,本公司为了加快资金流转,给予顾客部分现金折扣,折扣比率为5%,主要是大于2000万元以上的帐款才予以此优惠政策。因此本公司财务费用超支了。
三、采购支出执行情况
本中,公司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材料采购,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在本年初的预算中,本公司预计材料价格会上涨,做出了相应的预算。但是,实际经营中,本材料价格上涨幅度比公司预计的要大,因此采购支出比预算超支了5%。同时,公司预计的材料采购现金支出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在公司现金流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增加。
四、利润预算
本,公司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利润的预测,其预测比实际的利润比较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在市场上有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下,商品销售价格比预计的低,影响了利润,其实际利润总
共2页 第 1页03财务管理2班2007年1月13日
E区E13财务部钟彩霞
额是3296.65万元,比预计的利润总额高.总结:本,公司制定的销售预算、直接人工预算、材料采购预算、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比较科学、合理,符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公司依据预算,进行了各方面的控制,使得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预算也受到一些考验,在这过程中,公司依据战略发展需要,对预算进行了适当调整。总的说,公司的预算比较科学,执行情况良好,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执行 篇7
一、深化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
就基层管理人员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程度来看, 其现状是不很乐观的, 为此, 我们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全面预算管理了解程度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分析中, 只有5 2.2%的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有一些了解, 真正了解全面预算的人员只占到7.9%, 而根本不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人员占有22.4%的比重。由此可见, 深化铁路企业全体员工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与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 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进行与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是不可分割的, 员工的对预算管理的目标及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影响着全面预算管理, 为此, 应使越来越多的员工参加到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中去。特别是对于一些从事与全面预算管理息息相关的工作的人员, 应支持其进行有关知识的深入学习, 并为其提供专业培训条件。对于企业的其他员工, 也应加强有关培训, 只有企业全体人员都认识并了解全面预算管理, 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与执行。
其次, 应加强铁路企业员工关于其所在单位、部门有关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的认识及了解。全面预算管理办法是企业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依据与约束, 如果企业的员工对于本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缺乏深入的了解, 就难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控制与执行。相反, 企业员工若都了解了全面预算管理办法, 不但可提高他们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也可使得企业员工严格遵守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开展工作, 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执行。
最后, 铁路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必要的。这是由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决定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 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整体效率的提高, 也有利于企业采取管理的强化, 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在整体上有所提高, 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保证。由此可见, 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铁路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应采取更加的重视的态度。
二、加强预算编制
针对当前铁路企业员工在全面预算编制的认识与了解方面存在的不足, 笔者认为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全员参与到企业的预算编制中。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 多数的基层管理人员并未参与到预算编制中, 经常参加全面预算编制的人员只有19.5%。这样一来, 其他的基层管理人员就很难接触到预算编制, 因而难以正确了解与认识预算编制, 从而制约着预算编制的进行。应鼓励更多员工参与到企业的预算编制中去, 使更多的基层管理人员深入了解预算编制。
2、定期向上级汇报关于预算编制的信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 很少有基层管理人员向上级提供相关预算编制信息, 经常向上级提供预算编制信息的人员只有25.2%。但是, 如果上级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预算编制的有关信息, 就无法做出合理的决策, 从而弱化了预算编制的作用。由此可见, 基层管理人员应定期向上级汇报关于预算编制的信息, 为上级做出合理正确的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3、深入了解所在单位、部门生产经营的目标。大多数基层管理人员对本单位、部门生产经营的目标都有大致上的了解, 而真正理解生产经营目标的人员是非常少的。然而, 若不能对本单位、部门生产经营的目标有深刻的理解, 就无法按照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进行工作, 可见, 对于本单位生产经营目标的深入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在这一点上基层管理人员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
4、上级应下达科学合理的预算任务。据调查研究表明, 认为上级下达的预算任务较为合理的基层管理人员只占25.5%, 认为这些任务非常合理的人员只有4.0%, , 而其他人认为预算任务是不合理的或者一般。由此可见, 上级下达的预算任务应该是科学合理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管理人员主动积极地执行相关预算任务, 将全面预算管理真正落实。
5、正确进行本单位预算指标的分解。在具体工作中, 大多数基层管理人员认为本单位关于预算指标的分界是较为合理的, 他们关于预算指标分解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 铁路企业应继续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结合员工的建议, 不断完善本单位预算指标的分解。
总之, 预算编制的加强对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执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基层管理人员向上级提供的关于预算编制的信息往往不够详实, 这样就会导致在进行铁路局预算编制的过程中, 铁路局管理人员缺乏相关基础数据, 进而造成铁路局为下属站段所制定的目标不具备应有的合理性。因此,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 应采取“两上两下”的预算程序, 同时提倡参与式的预算。虽然当前基本上认可了预算指标的分解程度, 也就是说基层单位可以对预算指标进行合理的分解, 但是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执行的基础条件, 应引起铁路局足够的重视, 进一步增加预算指标分解的合理性。
三、加强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1、合理将预算考核同薪酬进行挂钩。将预算考核同薪酬挂钩在一起, 是可以对基层管理人员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的,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员工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一挂钩应限定在合理的比例内, 否则会抑制其作用的发挥。
2、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了信息化建设, 因为只有强化信息化建设, 才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促进本企业的发展。
3、培养员工成本节约的意识。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 还应培养员工较好的成本节约意识, 整体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全面强化企业管理。
当前, 在预算管理过程中, 40.1%的管理人员未感觉到企业发生的变化。由此可见, 进一步增加预算管理再基层的落实力度是非常必要的。总之, 基层管理人员应树立起成本节约的意识, 并在具体工作中主动地进行成本节约, 全面加强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四、全面预算控制与执行的进一步完善
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 需要严格的监督控制。在此过程中的, 预算执行控制分为:权限的划分、资金监控以及预算仲裁三部分。权限的划分是为确保预算内的资产购置、投融资、费用开支等经营管理上的可预见性及有效性, 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审批预算金额的使用权限。在资金监控方面, 企业对各部门调配预算资金的情况的监控, 需制定相应监督控制机制。在预算单位间发生利益冲突的情况时会导致经营业务的进行受到影响, 最初应从各预算单位自身开始进行协调, 在确定无法协调时, 向预算委员会提出仲裁。届时预算工作组会下达决议书给相关单位。一经形成仲裁决议, 各预算单位必须对该决议无条件执行。从而确保了预算的有效实施。
另外, 由于目前内外部环境的持续发展及变化, 适当调整预算成为了必经之路。必须建立规范并严格的调整制度与调整程序, 从而确保预算的实际性、操作性以及科学性。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召开各级预算单位的预算例会, 以保证实现预算指标, 对照预算指标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 及时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核, 找出计算偏差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改进的方案。进一步完善预算的控制与执行。
虽然还存在个别的基层管理人员觉得上级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向基层了解过预算的控制与执行状况, 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 铁路局的管理人员对预算控制执行情况的关注程度反而是很高的。铁路部门不仅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分劈方案, 而且科学确定各责任主体的权限并严格管理支出。他们还从预算内项目控制、专项预算控制、预算外项目控制三方面着手控制成本预算。并将定期收集所属单位执行情况的信息资料进行整和,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找出存在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也会召集预算管理部门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从而使反馈信息起到切实的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执行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也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 因此, 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措施真正落实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与执行, 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执行引起了各个企业的关注。本文从深化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加强预算编制、加强预算的执行与考核以及全面预算控制与执行的进一步完善四个方面, 结合铁路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现实情况, 提出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执行措施。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企业预算
参考文献
[1]、殷明德.EVA, 央企价值管理之路之三EVA考核下的预算编制[J].中国石油石化, 2010 (04)
[2]、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0 (03)
[3]、马飞飞, 朱妍妍.全面预算管理研究及其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运用[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01)
预算执行控制措施 篇8
摘 要 事业单位在我国是地位比较特殊的一类部门和单位,一方面代表政府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建设。长期以来没有与缺乏约束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因此很多单位也未将严格的预算制度摆上议事日程。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事业单位预算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
关键词 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一、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概述
(一)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的优点
1.制定计划,预算有助于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的行为来确定可行的目标,同时能使管理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
2.促进合作与交流,总预算能协调组织的活动,使得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能触及到企业的各个角落;
3.有助于业绩评价,通过预算管理各项目标的预测、组织实施,能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不断提高和优化,是体现事业单位业绩的一种好的管理模式;
4.激励员工。预算的过程会促进管理者及全体员工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有助于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行为,激励员工完成企业的目标。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原则
1.责任制原则
指对负责的工作范围可控制事项负责。如我们把各责任区域的成本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各责任区域对本区域发生的可控制成本负责。
2.例外管理原则
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因为实际发生的情况往往与预算有出入。如发生的差异不大,一般不逐一查明其原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
3.有效性原則
是指预算编制不要过于繁琐,预算控程序要有可操作性,避免预算管理失效性。
4.经济效益原则
是为控制所费与所得效益相比,后者应大于前者。
二、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预算制定不科学不合理,执行力差
1.财务预算与战略目标脱节。财务预算只服务于当期或短期的经营目标,重视眼前利益,使单位长期利益受损,与单位长期发展目标不一致,使得各期编制的财务预算衔接性差,造成预算调整跨度太大,执行困难。
2.财务预算缺乏管理弹性。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多数事业单位对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等仍采用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所有的预算指标在执行过程中都保持不变,运行结束时将结果直接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
3.忽视资金成本管理。事业单位主要以业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为基础编制单位财务预算,非常重视成本费用预算和投资项目的资金支出安排,而忽视资金占用成本。
4.只重视内部因素分析,忽视外部环境研究部分。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以历史指标和过去的活动为基础,不对客观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凭经验预测,忽视对外部环境的详尽调研与预测,使很多单位财务预算指标难以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更难以在事业单位中实施。
(二)环境和技术因素影响财务预算的执行力
1.财务预算管理方法滞后。目前,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计算和控制成本。虽然将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结合起来,能使成本指标与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同时对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增强规模效应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确定产品价格、控制未来成本方面,仍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变动成本法,虽然在理论上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在实践中由于管理者的认识、员工的素质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广泛运用。
2.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监督与考核。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要达到应有的效果,除了编制科学合理外,还必须有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保证,尽管大多数单位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只是形成了一些财务预算管理文件,或只是编制了一些财务预算报表,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缺乏对财务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激励,对财务预算执行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不及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预算的执行力。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执行力的措施
(一)建立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部门、职工个人在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强调人人都是预算编制的参与者,人人都是预算目标执行的实现者,既要求单位全员参与、全员监督、全员考核。
(二)正确运用财务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财务预算编制应采取的程序和方法。财务预算编制程序在各个单位尽管大同小异,但比较科学的做法应该在程序上按照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编制。它需要单位上下各部门的双向沟通与协调,并在调整中达成一致目标。财务预算具体到事业单位内部各个层面,应按照各预算单位所承担的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责任权限,编制不同形式的财务预算。在财务预算编制顺序上,应当按照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同时应积极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动态管理。
(三)严格财务预算的执行、分析与考核
首先,预算执行过程是整个预算的关键环节。预算一经确定,在单位内部具有“法律效力”。预算编制完成以后,各部门不仅明确了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整个单位的工作目标,以及本部门各项活动对整体目标的影响。只有严格、认真地执行预算,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其次,要及时总结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每个预算期末,通过财务决算报表与预算报表的对比,编制出详尽的预、决算分析报告,找出实际指标与预算指标的偏差,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属于预算偏差,则及时调整预算指标;属于执行偏差的,要正确分析症结所在,总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再次,严格考核,树立“考核与奖惩是预算工作生命线”的观念,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没有考核,预算工作无法执行,预算管理变得毫无意义。严格考核不仅是为了将预算指标值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以后的工作,也是为了对员工实施公正的奖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预算执行审计报告 篇9
一、省级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年,省财政厅不断规范预算管理,年初预算到位率明显提高;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前11个月省级支出进度达到90.6%,比上
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继续推进财政改革,选择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等15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试点,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基础。省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加强投资计划和资金分配管理,年初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批复率达到77%;积极建立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资金分配的时效性有所提高。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审核批复部门预算不够严格。2012年省财政厅批复的年初部门预算中,有103个部门单位应编未编会议费支出预算,36个单位应编未编公务接待支出预算,35个单位应编未编公务用车支出预算,279个部门单位应实行政府采购的支出7.38亿元未编报政府采购预算。
(二)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仍不到位。去年审计指出的预算单位违规转款、有些支出应实行未实行直接支付等问题,至今年审计时改进效果不明显。
1.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836个省级预算单位中,仍有515个单位违规将零余额账户资金66.22亿元转至其他自有账户,分别占预算单位数和授权支付金额的61.6%和20%。如XXXXX中医药大学将省级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等资金1.22亿元转至单位工会账户,占该单位授权支付金额的53.65%。
2.省级预算单位中有519个单位的相关支出未按规定实行直接支付,涉及金额75.78亿元,分别占预算单位数和商品服务支出总额的62.08%和49.69%;8所高校未按规定采取直接支付方式归还银行贷款,涉及金额2.56亿元。
3.省财政厅未按规定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部分专户管理资
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仍采取实拨资金方式拨付到有关单位,涉及金额82.27亿元。
(三)公务卡结算改革进展缓慢。我省从开始在省级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但从审计情况看,此项改革进展比较缓慢。
1.省级预算单位中有82个使用公务卡结算,结算额为2294.8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4.52%和258.91%,但单位覆盖面只有
9.81%;同期各单位现金结算额为10.29亿元,是公务卡结算额的45倍。
2.省财政厅2012月制定省级公务卡强制消费目录制度,要求各预算单位的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等7个支出项目使用公务卡或转账方式结算,但未得到全面落实。抽查发现,2012年有269个预算单位仍使用现金结算上述项目,涉及金额3.11亿元。
(四)部分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1.省财政部分专项资金年初只明确了支出用途,未落实批复到具体项目单位。2012年共分配省级公共财政预算专项资金268.78亿元,其中年初批复到项目单位145.73亿元,只占54.22%。
2.资金分配时间较晚。2012年省财政厅分配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补助经费、农业良种工程资金、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等14项资金全部在12月份才下达,涉及金额5.29亿元,不利于资金及时有效使用。
(五)省发展改革委预算资金分配管理不规范。
1.部分投资计划下达时间较晚。2012年11月至12月共下达基
本建设投资项目计划1.21亿元,占当年投资计划的12%,不符合财政部关于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最晚应于当年10月底之前全部下达的规定。另外,有4.12亿元蓝黄两区建设专项资金于11月下达,占该专项资金的27%,年度内难以发挥效益。
2.评审程序不严格。在未经专家评审的情况下,向大众日报支持两区建设网络信息平台等4个项目,下达蓝黄两区建设专项资金计划2100万元。
3.超出项目申请额度分配资金。XXXXX科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XXXXX师范大学等7个项目单位共申请建设资金补助4530万元,实际安排7280万元,多安排2750万元,超出申请金额60.71%。
二、税收征管审计情况
本次审计重点抽查了4个市及12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地税部门,延伸审计了81个纳税单位、17户委托代征或代收单位,以及12个县级财政局和23个乡镇财政所。审计发现,有些地税部门履行征管职责不到位,人为调节收入进度等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
(一)未严格依法征收税款。
1.少征税款。截至2012年末,3个市、12个县地税部门少征收56个纳税单位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22.22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已追缴入库18.25亿元。如济宁市地税局国际税务管理分局2012年少征收1户企业应当预缴的企业所得税9.82亿元,审计期间已追缴入库;荣成市地税局少征收5户企业个人所得税和应当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等2.86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已追缴入库7737.53
万元。
2.多征或提前征收税款。截至2012年末,11个县地税部门对40个纳税单位多征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5.73亿元;5个市、县地税部门对6户企业提前征收税费1.44亿元。如邹平县地税局多征4户企业土地使用税、城建税等8560.52万元;淄博市地税局齐鲁石化分局年度内提前征收1户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14亿元。
3.延缓征收税款。2012年,6个县地税部门对10户企业违规延缓征收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3.25亿元。如微山县地税局对3户企业延缓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税1.91亿元;临沂市地税局兰山分局对2户企业延缓征收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4424.29万元。
(二)对委托代征单位监管不到位。抽查17个委托代征单位发现,临沂市地税局委托没有代征资格的税务师事务所代征税款,该所挪用代征税款2119万元;3个委托代征单位将代征税款975.53万元存放个人账户;9个委托代征单位延压税款7711.73万元。
(三)通过税收过渡户延压税款。有4个县级地税部门设立或使用21个过渡户,延压税款1.35亿元。如至2012年,五莲县地税局直属征收局和办税服务大厅通过在银行开设的1个单位账户和8个个人账户,过渡延压税款3885.3万元。截至今年4月,以上账户已全部销户。
(四)改变税种入库,截留上级收入。至2012年,平邑县地税局将5户企业申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7822.71万元、个人所得税643.75万元,改变为资源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缴入国库,
导致截留上级收入5802.25万元。以上税款已于审计期间调库更正。
(五)虚收空转税收收入。8个县将财政资金拨付给企业,企业再以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营业税等名义缴纳税款,共虚增税收收入13.33亿元。
三、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今年对18个省直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同时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境)费、培训费等“五项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并延伸审计了所属73个二级单位。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部门预决算编报不完整、不细化、不真实。
1.12个部门、11个二级单位年初预算少报上年结转结余、当年收入等14.82亿元,应编未编政府采购预算2.11亿元。如省交通运输厅2012年年初预算编报上年专项结转694万元,实际结转6.89亿元,少编报6.82亿元。
2.部分预算资金未细化到项目和单位,涉及金额14.28亿元。如省教育厅所属13所大学编报科研经费项目支出预算9.43亿元,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全部填列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省质监局年初预算中信息化建设等10项专项资金7003万元,未细化到项目执行单位。
3.7个部门单位、9个二级单位部分收入未编入决算、违规编报支出项目,涉及金额6.51亿元。如省广电局所属XXXXX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将差旅费、服装费等业务类项目支出1.26亿元,编入其
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
1.18个部门单位、38个二级单位存在未按规定分项核算专项资金,以及挤占挪用、虚列支出、以拨列支等问题,涉及金额13.08亿元。如省机关事务局未按批复用途分项核算专项资金2亿元;省社科院挤占科研经费281.17万元用于弥补公费医疗超支等日常公用支出。
2.10个部门单位、7个二级单位2012年专项资金结转结余较大,共计结转结余9.87亿元。如省国土资源厅汇总决算报表显示,厅机关及所属单位项目支出累计结转结余2.86亿元,占当年专项资金总额的38.94%。
(三)落实财政改革制度不到位。
1.部分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应实行未实行政府采购2.27亿元,如聊城大学购臵办公设备、教学仪器等1423.05万元未实行政府采购。
2.违规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或向其他自有账户划转资金
4.63亿元,如省民政厅所属省荣军总医院将病房楼改造项目等资金1600万元,从零余额账户转入单位基本账户。
3.8个部门单位、38个二级单位尚未办理使用公务卡;9个部门单位和7个二级单位公务卡使用比例较低,如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2012年使用公务卡结算1.26万元,仅占强制使用公务卡消费支出的2%。
4.6个部门单位、27个二级单位未严格执行票款分离制度,涉
及金额12.72亿元。其中收取的学费、检验费、房租收入等未实行票款分离7.54亿元;收取的培训费、广告费等应缴未缴国库或财政专户5.18亿元。如XXXXX科技大学将学费、住宿费等2.55亿元,通过学校收取后集中上缴财政,未严格执行票款分离制度。
(四)“五项经费”支出管理不严格。13个部门单位、12个二级单位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境)费、培训费等“五项经费”超预算支出2908万元。13个部门单位、10个二级单位“五项经费”列支内容不真实,以会议费、培训费等名义列支公务接待费2029万元。(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出台后,本次审计的省直部门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今年1至3月份“五项经费”共计支出119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41%。)
(五)其他违反财经法规问题。省农业展览馆等8个部门单位和9个二级单位设臵账外账、私存私放资金,涉及金额2.18亿元。XXXXX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4个部门单位和14个二级单位,以虚假发票和不合规票据报销2072万元。省住房建设厅等5个部门向所属二级单位、协会、企业等违规集中资金4404万元。省医科院等8个部门单位和19个二级单位少计收支和结余等1.11亿元。省交通运输厅等5个部门单位和9个二级单位往来款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涉及金额14.8亿元。
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情况
根据审计署统一安排,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15市(不含济南、青岛)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及分配情况进行了审
计,延伸审计了1576个单位及225个乡镇街道、441个村居、6202户家庭。审计结果表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资金筹集和管理不到位。7个市、33个县少安排或少提取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3.89亿元,占应安排或提取资金总额的48.05%。9个市、33个县未及时拨付资金7.94亿元,主要是9个市、21个县滞拨上级补助资金4.72亿元;3个市、5个县因安居工程任务未落实到具体项目等造成资金闲臵1.8亿元,其中闲臵半年以上的达1.69亿元。
(二)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不严格。抽查发现,有281个项目在未完全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即开工建设,占抽查项目的29.93%。158个项目在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监理等环节未按规定进行招标,涉及合同金额9.98亿元。36个项目招标过程中存在违规评标、定标、虚假招标、操纵竞标等问题,涉及合同金额2.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