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总预算执行

2024-11-05

财政总预算执行(精选12篇)

财政总预算执行 篇1

摘要:2014年年初,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听取了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工作汇报时明确指出:“要实现中国审计的全面覆盖,凡是使用中国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都要接受中国审计监督,尤其是要完善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目前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工作人员比较少,任务比较重,审计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比较多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基层审计机关来说,依法进行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因地制宜选择审计方法,尤为重要。

关键词: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经过中国多年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研究,我们发现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固定的模式和方式方法。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国预算资金的使用质量。随着中国政府的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体系不断的完善,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各界的要求。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和普及,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使得传统的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向数据化方向转变,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审计的监督职能。新的时代下,对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提出了更高的信息化要求,中国要培养一大批具备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人才,建立一支具备高素质的信息化审计队伍,全面提高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监督能力。推进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事业的科学全面发展。

一、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信息化水平不高,在审计人员信息化培养方面存在理解上的误差。比如说一些区县级基层审计机关领导干部意识不到信息化的审计人员在现代化的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予以重视和培养,在经费支出上,这方面的支出是少之又少。有时还存在经费不能够落实到位现象,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员工由于感受到上级不重视,自己也没有积极性参加培训,在平时的审计工作中,存在技术手段运用不上,效率低下等问题。另外一个方面,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存在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机构老化矛盾突出,由于受到中国编制和专业的限制,原来的基层审计员工渐渐老化,但是刚刚毕业的专业人才想进来又进不来,难以及时弥补新鲜血液,老龄化的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很难接受新的知识,受自身习惯影响比较严重,做事方法完全按照自己的经验来。专业素质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审计结果,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计算机工程专业方面的人才又比较缺乏,所以信息化的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队伍亟待成立。

(二)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手段落后

随着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事业的不断进步,审计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中国基层财政预算资金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的审计转变成了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但是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技术和方法没有发生改变,措施和手段还和以往一样,这样出现了审计内容和审计手段方法不匹配的现象。总体上来说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手段还比较落后,难以适应当下中国审计工作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审计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大部分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都是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审计,对于当下先进的审计技术还不能掌控。比如说“内控制度测试”、“抽样审计技术以及计算机审计等”还没有完全应用起来,造成了中国审计工作的效率还不高。另外一个方面调查了解和方案的具体实施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存在审计内容的不完整以及审计档案的可操作性比较差。最后就是计算机审计技术没有完全普及,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全面。如果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一味地墨守成规,不进行技术更新,那么将阻碍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正常开展。审计方法的落后,使得真正意义上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少之又少,审计结果处理大滞后也使得审计结果失真,难以具有说服力。

(三)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很难被落到实处

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主要针对各单位在财政资金的违规违纪问题上的披露,并且要求被审计的单位进行整改。但是目前由于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审计制度配套不健全,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很难被运用,或者面临运用障碍比较大的问题。与传统资金真实性审计相比,当前形势下的审计还包括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对于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没有制度和评判标准,怎样程度的资金使用效益才是符合要求的,达到标准的,目前中国没有统一标准。另外一个方面,对于同级政府单位的审计有时会受到对方的阻力,很难完全披露。在中国体制社会下,对于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问题不亚于贪污腐败,对于浪费政府资金的情况,相当于违规违纪,政府单位负责人要受到一定的纪律处罚,所以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审计结果上是调了又调,不敢轻易披露。一方面由于受到的法律支持比较少,另一方面受到的阻力比较大,所以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很难对被审计单位构成威慑,对于审计项目的经济效益方面很少发表意见,大大缩减了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审计功能。

二、完善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策略

(一)提高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素质

提高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素质,积极拓宽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的培养渠道,培养信息化水平。随着中国审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审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此,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机关可以拓宽审计人才培养渠道,树立培养一批综合性高素质的审计人才观念,不断强化计算机技术学习的重要性,为计算机审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机关一方面可以拓展教育学习的途径,通过学历性教育学习,培训讲座的开展,交流学习机会的提供等,达到开拓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的视野,提高审计业务的能力。另外一个方面,完善奖励激励体制,提高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的参与度。当下,很多途径都可以学习到专业化的审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只要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有足够的积极性,完全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主要还是因为激励不够,在对人员考核过程中,参考其学习技术能力以及计算机水平的熟练程度,对于程度较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金激励,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质量。

(二)改进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手段

改进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手段,将会使得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审计手段是我们完成审计目标的桥梁,正确充分利用审计手段,能够提高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效率。我们一方面可以实现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手段,减少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人工翻阅账簿的频率,减少其工作量。另一方面我们在审计之前,设置好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关口,做到审计之前的预防,审计过程中的控制,审计之后的总结。使得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从事后的审计到整个过程动态审计的过程。纠正审计过程中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避免因为小问题而造成大的损失。创新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方法,把资金使用的绩效审计和真实性审计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成果和质量。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审计而审计,我们要把审计结果切实落实到经济活动中,根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提出的改进建议,纠正单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检查结论是否可行。

(三)突出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加大监督

突出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主要从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真实性以及合法合规性方面出发,更多地关注中国政府财政预算资金、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效率方面展开审计。当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发现重大问题时,要及时地实际记录,更多地关注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存在的漏洞,并根据发现的漏洞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使得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发挥其预防的作用。做好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个案分析,个案监督,做到警示作用。转变单一的审计评价思路,更多的关注审计结果的变化和动向,做到审计结果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完美结合。注重审计结果的运用,提出科学的整改建议,注意方式方法,必要时不能妥协,坚持用法律手段保护审计结果。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要敢于辩驳,提出自己的理解。在审计过程中,当出现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法律制度问题不够健全时,要积极做好汇报,争取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并公开公布审计报告结果,扩大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审计效益。不断地积累经验,到现场去,多手段发现问题,多方向披露问题。

小结

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中国审计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基层审计的具体职责,各级审计机关也认真地开展了“同级审计”工作,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提高中国基层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的完善,特别是区县级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只有做好了基层财政预算审计,才使中国的基层政权建设有了更好的物质基础。

财政总预算执行 篇2

财政预算报告

乡镇××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报告2007-02-02 21:55:1

1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我镇××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下,在上级财税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干部群众始终紧扣加快发展这一要务,抢抓机遇,硬化各项措施,圆满地完成了镇第十五届四次人代会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了我镇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年全镇财政总收入万元,完成预算任务,比上年实绩增长;两税净增万元;××年全镇财政支出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支出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基金支出万元,国有资产收益万元;因区级财政体制调整,××年的预算结余待区结算后再向代表报告。

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国税部门完成万元,比上年增长,占年初预算的;地税部门完成万元,比上年增长,占年初预算的;财政部门完成万元。

主要支出情况: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万元,占预算任务;

.农业事业各项支出万元,占预算任务;

.文体广播事业支出万元(其中:计划生育支出万元),占年初预算的;

.教育支出万元,占预算的

.财政部门支出万元,占预算任务;

.行政管理费支出万元,占预算任

务;

.民政经费支出万元其中优待金支出元,占预算任务;

.公检法司支出万元,占预算任务;

.城市维护费支出万元,占预算任务;

.专项支出万元,主要用于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投入。

从××年财政收支情况来看,其主要特点是,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财政支出在保工资、保稳定、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回顾××年的财政工作,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实现财政各项目标任务,服务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

今年以来财政所全体成员紧紧围绕年初财政目标任务按照“抓早、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的工作思路,确保了首月、首季“开门红”和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要求,在组织收入的过程中克服

一切不利因素,多次与镇党政领导一起分析税源,争取国、地税部门的大力支持,寻找新的税收增长点,并加大协税和零星税收代征的力度,确保了“两税”超千万元的目标任务,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大跨跃。

(二)落实惠农政策,确保财政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

今年月份以来,为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切实加强各项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的管理,我们实行了“集中一卡制”发放,为了把这项事关全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实、办好,首先经镇党委、政府批准成立了××镇财政涉农资金发放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操作办法,各职能部门职责分明,相互间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其次是加大宣传力度,各村都有固定的宣传标语和横幅,镇广播站还连续进行广播宣传;第三我们还将党的惠农政策宣传提纲以及屯溪区政府“致全区广大农民的一封信”及时送到全镇多户农民 的手中,让政策进村入户,使广大农民能全面了解党中央的惠农政策。今年以来,各种涉农补贴资金已通过“一卡制”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农民手中,累计发放户数户,共计人民币万元。

(三)统筹安排财力,确保政府各部门正常运转

针对我镇财力总量小,收支矛盾突出的实际,我们将支出重点转移到政府正常运转和公共支出的需要上来。一是确保了工资按月及时足额发放;二是及时兑现了旅游城市补贴、公积金提高标准和以前六个月增资的补发;三是继续加大对教育、计生、文明创建等各项经费的投入,确保了计生优惠政策的兑现;四是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加大了对镇派出所和综合治理的投入;五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三大目标,确保了对“禽流感”防控经费的投入;村庄道路硬化的投入;以及东关水库等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确保东关水库及水利设施安全有效地使

用;六是继续对上税收上规模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共兑现奖励万元。

××年我们在保证正常支出的基础上,为打造节约型的政府,我们做到了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办公费用的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

(四)着力建章立制,抓好财政所干部队伍的建设

今年以来,财政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服务“三农”为大局,加强政治和业务的学习,改进作风,求真务实。为给前来办事的农民提供优质服务,财政所实行了挂牌上岗。同时建立健全了岗位目标责任制,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使财政所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按照“敏、谋、快、敢、实”的要求,确实做到了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的两个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镇的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

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齐云大道的拓宽改造,两侧的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财政增收难度加大,过多依赖协税;二是在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些政策性支出、重点项目支出、特别是这几年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幅度较大;三是从财源建设上看,当年引进的规模企业如黄山桃花源、国际礼品城等尚未体现税收,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年财政预算草案

××年财政收入安排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基金收入万元;按征收的任务安排,国税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地税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财政收入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年财政总支出安排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主要支出项目安排如下: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万元

.农业事业各项支出万元,比上年

实绩增长;

.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其中计划生育事业费支出万元);

.教育支出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财政部门事业支出万元含财政追加涉农补助办公经费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民政事业费支出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行政管理费支出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公检法支出万元,(其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支出万元,公安派出所支出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城市维护费支出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三、××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年我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我镇经济发展和镇域建设的需要,狠抓财源培植和收入组织工作,不断壮大财政实力。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财政,促进我镇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进一步加大财税征管力度,做大、做实财政收入的盘子

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继续加强与税务、财政部门的协调,为实现××年完成财政收入万元,国、地两税净增万元以上,我们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亿机数控、航茂建材混凝土搅拌中心等工程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收益;二是加快黄山桃花源、国际礼品城等项目工程建设进度,扩大税收份额;三是加大对安特普电器有限公司、华泰房地产、顺兴建安等骨干企业的扶持和服务,提高税收贡献率;四是抓住齐云大道和新城区建设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机遇,努力拓宽财税增收的渠道和空间;五是尽快落实梅林装璜厂、天涯酒家、陈家饭店等企业的选址安置,帮助他们做强、做大。

(二)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积极推进行政采购制度

继续以保工资、保稳定、保政府正常运转为前提,坚持量力而行,量财办事,坚决反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财力用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政府采购是一种政府行为,因此,要加强政府采购的管理,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使政府的采购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进一步提高财政所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政府取消农业税后,作为基层财政所的干部要及时转变观念,调整职能,把工作重点由过去抓农业税征收转移到培植财源、管好支出上来;集中精力做好“镇财区管”改革的收支结帐、对帐工作;由向农民“收钱”,转移到向农民“发钱”上来;继续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低保人员补助等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的资金管理工作,加大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切实为部门

服务好、为群众服务好。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镇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多,任务重。但我们深信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财政总预算执行 篇3

关键词:我国财政预算;绩效审计;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71-01

引言

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范围主要是针对政府的机关部门和单位、党组织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财政预算执行的绩效审计的形式展开财政和资金的调查。对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平台的构建,能够更好的落实和确保国家财政和资金的流向和合理性。

一、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概念界定

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主要是对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的法律审计,通过审计的机关单位对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范围采取不同的审计形式对财政和资金进行法律上合理的审计工作。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宗旨是对财政和资金的收入与支出进行合理的使用的审计,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工作一般下设和开展至地方区域。对审计的对象或者项目最终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体现,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一直是我国的财政工作的重点和中心。由于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平台构建不够完善和统一,致使执行绩效审计的工作开展难度系数比较大。

二、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的绩效审计运行现状

(一)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范围

目前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的审计范围主要包括:政府的机关部门和单位、党组织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一般对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涉及的对象包括:一般普通的预算支出和国家政府基金的支出。例如:和行政事业部门相关的单位、中国共产党共青团、中国科学院的事业单位、国家税务局等等一系列的政府机关部门和单位、党组织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都是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范围和行列。

(二)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形式

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主要形式有:对审计项目和对象进行单独的立项专门的绩效审计方式,对一个单位或机构采取财务的收支结合的形式进行绩效的审计,对审计项目活对象进行专项的审计做出调查的形式,对有关于建设的项目进行和采取审计跟踪的形式。这些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形式主要是针对国家相关部门进行财政方面展开调查,严重的披露和揭示我国在财政资金上的外流现象并且做出法律方面的审计。

三、地方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开展情况

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工作落实的比较晚,在地方的财政预算执行的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也比较晚。但是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工作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对地方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工作更好的展开,需要对财政预算绩效审计的工作机关单位和工作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影响地方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的负责人的思想态度和在职的时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工作重点放在了项目和财政的资金上,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对工作积极的提出宝贵的意见,地方财政预算不断的促进和推动对绩效审计工作的展开。

(一)财政预算执行绩效的审计平台构建

(二)法律平台的构建

针对于目前的法律平台的构建它在内容上还不够具体和完善,需要增强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的审计平台法律的专业标准。由于法律平台构建的不够完善和具体,造成和导致了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的审计严重的落后。为了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的审计平台的工作正常的发展和展开,在法律平台的构建上加强依照我国的《宪法》与《审计法》两大法律作为重要的依照和根据, 使我国的财政预算执行绩效的审计平台的构建在法律平台方面更具有法律性。针对要审计的对象以及程序要明确法律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对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平台构建完善和统一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在完善和统一《审计法》的同时,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职责与义务并对其做出明确的规则与准则来提高法律性。

(三)审计流程平台的构建

在财政预算执行绩效的审计平台构建中,审计流程平台的构建是对审计流程的重新设计加以完善审计流程的平台。对于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平台对审计流程的平台的构建,需要对绩效审计方面作出严格的把关工作和设计对绩效审计在内容上的管理以及需要改进的措施和意见,对审计流程加以计划和落实以及报告的重新设计与改善来构建审计流程平台。对于审计的计划对审计的对象和项目进行审计前的调查并给出标准的评价和具体的计划与安排工作便于落实设计的工作,对审计的对象和项目进行告知召开会议并对审计做出调整和改进,编排好审计的步骤环节最终依照审计的问题和改善措施制定出具有法律性的审计报告从而实现对审计流程平台的构建。

(四)评价标准与指标平台的构建

在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平台构建中评价标准与指标是执行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重要标准和依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与指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客观和权威性,能够更好的对审计对象和项目做出合理规范的审计结果,做到对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工作的落实。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与指标包括:对法律法规、计划预算、过往的历史、行业以及专家意见的标准与指标,便于对绩效审计做出更专业的分析与判断。例如:《审计法》就可以作为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与指标的重要依照和根据。

结束语

针对于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运行现状,通过对法律平台、审计流程平台和评价标准与指标的平台构建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平台的构建。依照法律进行审计平台的建设提高它的法律性,使其构建完善的审计流程平台,利用评价标准与指标展开和实现对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工作,提高和保证我国财政对资金的使用和运行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子昂.地方财政收入的状况、制约因素及增长对策探讨[J].区域经济,2011,5(12):43—44.

[2]徐福德.浅议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J].财经论坛,2013,8(8):110—111.

[3]王虹.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平台构建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2013,6(9):1—62.

浅议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篇4

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以财政收支的合法真实性审计为起点, 具体是指审计机关运用各种方式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性与经济性进行监督的系列管理活动。投入与产出呈现合理比例是绩效审计的核心问题, 产出一定时投入越少或投入一定时产出越高则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就越好。绩效审计一般由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交办, 分若干审计小组对财政预算支出块、财政预算收入块及两大块下进一步划分的分资金项目分别开展审计工作, 最终各财政预算资金执行情况汇总到项目主审并形成审计报告。目前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普遍存在难度偏大、涉及的被审计单位偏多、被审计资金内容较为广泛、尚未建立健全效益评价标准体系且属于事后审计等特点, 使得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具体工作中缺乏完善的参照执行标准且难度较大。因而, 如何有效开展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以持续提升我国财政绩效水平, 最终有效提升我国社会行政管理的综合水平, 已成为目前我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现状

1、缺乏有效预算编制体制及审计准则使得审计难度较大

一方面, 我国财政部既管下拨经费又管预算编制, 下拨多少、预算如何分配等都全权由财政部自身决定, 过大的分配权使得各部门对其敬畏有加, 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的审计监督。提交给人大的年度预算执行报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各部门在各环节的财政预算执行弹性较大, 某些官员可以随意改变巨额资金的特定用途, 而且财政往往在预算之外大量预留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临时性支出, 为政府各部门违规违法行为 (如挪用资金) 提供了便利, 而公众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也毫不知情;二是预算报告中仅给出了笼统的总数, 编制太过粗略不够详尽, 致使人大代表无法确知资金的去向。可见, 集监督、执行与编制预算为一体的财政部门直接导致了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低效, 政府预算也是内行看不见且外行看不懂。存在诸多缺陷的政府预算编制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地对各级政府预算执行进行监督。

另一方面, 为切实指导并规范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审计工作与行为指导标准及准则, 即完善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准则。目前来看, 我国审计准则仅有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准则, 虽也提到绩效审计, 但却缺乏相应的具体条文规定, 即真正适用于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审计准则及法规体系尚有待于建立健全。

2、预算执行随意使得审计风险加大

审计风险是开展审计项目中必然存在的一种风险, 具体可分为工作风险和职业风险。绩效审计风险并非源于审计机构自身, 而是与政府整体密切相关, 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承担了一种公共责任, 一旦产生审计风险, 其不利影响也将波及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 甚至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条件不甚成熟且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环境不佳的情况下, 对预算执行部门进行绩效评价的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审计风险无法有效规避。再加上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涉及的被审计单位较多且较为敏感, 涉及政府机关执政行为及公共管理效益, 需要考虑的问题众多, 被审计单位预算执行较为随意。例如, 2009年某市审计局对该市人民政府2007—2008年财政决算及其他收支情况的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市财政没有及时安排拨付逾8100万元的上级专用款项, 阻碍了该市有关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由于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所掌握的材料或情况非常有限, 因而其在做出绩效评价或给出监督意见时必须十分谨慎。此时, 许多审计人员对特定情况不予以披露, 而是专门报告给部门主管领导, 通过这种方法规避审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3、粗放的财政预算管理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一方面, 当前我国财政下发的专项资金分属不同部门进行管理, 资金管理较为分散, 资金使用缺乏统筹协调性, 不同投资在项目内容、建设安排、实施方法及使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复,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 条块分割严重无法有效形成合力。另一方面, 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上存在重分配轻到位、重指标下达轻后续项目管理等问题, 对整个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实施不到位, 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也缺乏行之有效且科学合理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及监督机制, 最终导致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亟待提高。例如, 2007年某市审计局对该市人民政府2005—2006年财政决策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过程中, 发现该市水利专项资金被挪用近16万元, 滞留金额超过318万元, 对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三、完善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有关建议

1、规范财政预算执行程序, 选准绩效审计切入点

增强预算执行的法律约束力, 持续规范财政资金的分配行为, 认真执行预算法, 规范并严格履行预算执行程序, 减少资金分配的随意性, 严肃对待预算的变动与调整, 建立健全追加支出审批程序,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或调整, 减少财政资金的二次分配。预算执行权应与预算编制权相分离, 完善预算执行的奖惩激励举措, 同时完善预算执行的监督体制, 逐步向社会公开预算执行审计结果, 促进社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的有益融合。

目前以当地领导为主的双重领导机制是我国现行的审计监督体制, 在此背景下进行的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对个别缺乏透明性问题也较为集中的负责人而言, 他们掌握了公共支出的使用权或决策权, 这时进行的绩效审计流于形式, 问题却无法深究。同时, 财政支出内容千差万别,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涉及太广, 进一步加大了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风险。原则上财政资金绩效监督对象应涵盖各类财政预算管理范围内的公共财政资金, 但在目前开展绩效审计条件尚未具备的基础上, 只能有选择性地对某些与财政预算使用、管理及行政决策有关联的重点环节进行切实可行的绩效审计。此外, 在审计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总结教训, 以便今后财政预算执行绩效的进一步审计积累经验。

此外, 与其他绩效审计相比, 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相对较为单一, 在审计工作中必须以资金流向为主线, 以立项为起点, 重点关注项目管理, 参照财政专项资金质量控制、考评机制、项目计划及其他有关标准, 合理评判立项的规范性、科学合理性及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与真实性, 综合检查项目完成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披露立项不合理、资金浪费或损失、决策效益低等事项, 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为今后进一步的审计工作打下基础。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提升我国政府财政预算执行绩效, 不仅要合理科学地进行财政预算编制, 更要使各项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实现最大化, 通过良好的预算执行实现非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间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目前在我国有关制度尚未健全的条件下, 尤其要注意强化内控体制建设并持续规范审计准则, 以有效进行财政预算编制及执行的绩效审计。审计工作开展时要积极引入事前预警、日常监督、事后评价相结合的连续循环监管机制, 即时反馈财政资金动向及使用情况, 实现实时监控。

内部控制的完善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转变观念。应当从过去的仅注重预算执行单位财务收支审计中转变出来, 从审计监督制度建设、政策执行、财政运行等多角度进行考虑, 实现观念上的两个转变。同时要加强宏观监督, 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微观监管;二是及时预警。财政预算资金项目立项时进行的认证工作应有审计人员介入, 审计人员可对项目可行性及科学合理性提出建议及意见, 及时预警审计问题, 并详细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财政预算的低效或浪费;三是日常监管。动态监督与跟踪监督是实现有效审计的必要保证, 必须随时掌握预算资金的动向及使用情况, 使监督这只大手延伸至财政预算资金所到的每一处, 实现有效日常监管;四是事后评价。绩效评价是促进审计工作深化进行的重要保障, 必须具备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财政预算执行效益考评机制, 使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合理性。

一般而言, 应做到以下方面以有效规避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风险:一是确定被审计单位后进行提前分析。审计项目在立项确定被审计单位时尽量选择那些项目支出较大、项目较多且预算管理时间较长的单位, 这是由于项目支出大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 快速抓住重点, 从而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项目较多则表示预算单位可以自行调节的空间较小, 其各项预算支出标准也制定的较为完备, 预算管理时间较长则可针对单位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及意见;二是着重把握财政预算核心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 审计人员无法对财政预算资金面面俱到地进行审计, 而要结合公众及政府对财政预算投向的关注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审计, 如一些极易发生风险的领域 (环境卫生、采购等) 、高公共利益却低效的领域、涉及巨额财政预算资金的领域等;三是保持地被审计单位的充分互动和有效沟通。应充分听取预算执行单位的有关意见及建议, 并与其共同研究问题所在, 进一步增加审计项目的价值, 消除信息不对称风险。

3、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养, 打牢绩效审计基石

第一, 强化岗位培训与再教育工作。建立适应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专业审计人员队伍, 并采取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培训, 以案例教学等渠道对其进行再教育, 使其理论知识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努力培养绩效审计人员的审计独立性意识, 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养, 促使其利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有效快速地开展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工作。

第二, 合理安排年度审计任务, 加大审计经费投入。为保证审计质量, 必须合理安排年度审计任务, 使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与总结, 继而提升审计水平。同时, 为保证审计人员的再教育与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必须投入足够经费以建设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及建设信息网络, 有效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 为绩效审计打牢基石。

摘要:公共财政框架建立后人们对财政资金运行的效益性投入了更多关注, 而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在此背景下, 有必要将绩效审计理念与方法合理引入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使绩效审计在财政管理决策功能上切实发挥查错纠弊的重要功能, 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存在较难规避审计风险、缺乏有效预算编制体制及审计准则、财政预算管理较为粗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财政资金,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参考文献

[1]黄财政: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效益审计实践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 23 (6) .

[2]赵小会:理清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新思路[J].理财, 2012 (10) .

财政总预算执行 篇5

——2018年4月28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李彦颖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2017年度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年度财政预算(草案)编制情况,请予审议。

2017年度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财政部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积极培植财源,依法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刚性,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政监管,财政工作在艰难中平稳运行。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2017年3月30日庆城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批复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59200万元,小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35300万元。全年实际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63338万元(含银西高铁增值税收入3715万元),占预算的106.99%,较预算超收4138万元,同比增长14.61%;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0880万元,占预算的

257158万元,减去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43548万元,再减去上解支出4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1200万元,年终结余2368万元,无净结余。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2017年3月30日庆城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批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280万元,实际完成收入4783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527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4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9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52万元),占预算的15.8%,省市当年下达专项932万元,债券转贷收入8600万元,上年结余1661万元,收入总计15976万元。

(二)支出执行情况

1.支出变动情况。2017年3月30日庆城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批复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1941万元,其中:本级财力安排30280万元,上年结转安排1661万元。在预算执行中,专项下达93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600万元,本年短收安排25497万元(主要是原定新区土地出让未完成计划),安排调出资金5390万元(线下支出),最后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调整为10586万元。

2.支出执行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1047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支出9080万元[专项债券安排支出],污水处理费收入安排支出15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安排支出18万元,彩票发行销售机构业务费安排支出10万元,彩票公益金相关支出1139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债务付息支出7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债务发行费用支出9万元),占变动预算

98.97%,较上年实际

完成数增加1673万元,同比增长19%。

(三)平衡情况

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5976万元,减去政府性基金支出10477万元,调出资金5390万元后,年终结余109万元(其中:本级收入结余57万元,上年专项结转52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完成收入27600万元,占预算67757万元的40.73%(主要是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还未实施,仅有中央补助341万元),同比增长9.07%。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71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339万元,生育保险62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586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341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282万元,再加上年结余24065万元,收入总计51665万元。

(二)支出执行情况

2017年,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完成41317万元,占预算64816万元的63.75%,同比增长81.74%。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577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584万元,生育保险基金89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8962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105万元。

(三)平衡情况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51665万元,减去支出41317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0348万元,其中:企业职工2301万元,6

制更加规范。严格执行《庆城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意见》,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完善制度,细化程序,坚决禁止违规操作和不按程序办事。全年全县累计完成政府采购22106.82万元,较采购预算节约资金847.58万元,资金节约率为3.69%。四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严格按照财政投资建设资金及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全年共审核、编制各类大小财政性建设项目362个,审核金额15.2亿元,审定金额13.9亿元,平均核减率为8.9%,节约财政资金1.3亿元。

四、强化财政监督,完善监管机制。围绕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积极推进财政监督工作转型,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化监管。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预算绩效和项目资金管理,强化了预算执行力。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定印发了《庆城县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组织抽查了16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在全县纳入预算管理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 “小金库”治理自查自纠;对纳入预算管理的73个单位预决算公开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严肃了财经纪律。

2017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困境中奋进,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在税源培植、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柱财源缺乏,财源培植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二是预算刚性有待加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均衡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支出结构需进一步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有待进

一步提升。三是政府性债务多,还贷资金压力大,财政融资难题亟待解决。四是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财政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等。

2018年度财政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2018年,全县财政工作将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围绕“促财政增收,保民生增利,推改革增效”目标,大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支持转型升级的关系、保障重点支出和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关系、加强管理与优化服务的关系,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我县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要求,2018年财政收支预算初步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编制情况

(一)收入安排

按市上大、小口径较上年完成数分别增长5%、7%的目标测算。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安排66500万元,小口径财政收入安排33100万元。分征收部门是:国税局39480万元(小口径12180万元),增长11%,地税局16000万元(小口径10100万元),增长6%,非税局10000万元(小口径9800万元),下降15%,乡镇1020万元(小口径1020万元),增长34%。

(二)财力计算

本级收入331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4299万元,调入土地

8.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安排5630万元(其中:林业局天保工程和公益林补助339万元,已安排民生2250万元、生态200万元,结余2841万元,按要求需全部安排生态项目);

9.上年结转专项安排2368万元; 10.提前下达专项安排4007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一)收入预算

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建议34715万元,其中: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5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4500万元,污水处理费20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专项109万元。收入总计34824万元。

(二)支出预算

2018年,政府性基金县级预算支出1853万元,其中: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15万元,污水处理费安排25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1117万元,旅游发展基金支出27万元,彩票公益金相关支出25万元,专项债券付息支出412万元。调出资金32971万元,支出总计34824万元。

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无结余。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在2017年11月收支的基础上,按照省市下达的增幅目标,由市财政局、养老局、社保局、合管局集中汇编后确定。

(一)收入预算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44648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3647万元,参保人数为599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295万元,参保人数为122791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4136万元,参保人数9701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749万元,参保人数为13726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721万元,参保人数为233349人;生育保险100万元,参保人数为9950人。再加上年结余10274万元,收入总计54922万元。

(二)支出预算

2018年,社会保障基金支出预算42785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41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13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413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98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030万元,生育保险97万元。

收支相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年终滚存结余12137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9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67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35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21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667万元,生育保险36万元。

2018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统筹财政收支,增强聚财理财能力。一是紧抓税源培植。进一步加强财税部门之间的沟通,一月一次收入分析会,总结收入征管经验。密切与油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点税源企业的联系,严管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税种。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开发业和房屋租赁业以及北区、新区开发项目的税收征收力度,准确掌握重点税源收入动态,细化到按税种抠收入,力争本

314

监察和社会监督,认真抓好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以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为核心,提升财政监督水平,重点对扶贫资金、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专项资金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会计法》,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推进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提升财政信息平台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管以及数据分析、应用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财政总预算执行 篇6

【关键词】财政;集中支付;预算执行;策略

财政集中支付,即将每个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先集中于国库,然后国库通过在自己账户下设置不同类别的账户进行集中管理。这种支付方式的产生使各单位只需决定在自己预算范畴内的采购物品,然后财政部门给供应单位直接付款。财政集中支付在我国的开展已经有一些年头了,2001年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我国财政部门就明确提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和使用,在2007年,就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提出一些意见。在我国公共财政的践行过程中,主要通过3个部分,即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及财政集中支付来实现,这3个部分是公共财政得以实现的系统过程,紧密相连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是预算执行工作的制度保障,对财政资金有效使用和监管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对于我国传统财政的资金运作模式而言,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是对预算执行机制和传统财政收支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是我国预算制度的创新,同时也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方法。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了政府财政,加强政府资金统一管理和调动,提高政府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财政资金的运作成本。

其次,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对于预算单位有部分规范和约束作用,明确提出以权责发生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减少了单位对于资金的随意使用和挪用现象,防止资金的流失,并降低了各种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最后,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能有效地加强财政监管部门的职能,完善监管机制。该制度对以前的预算科目进行了一些调整,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部分具体的会计科目,提高了财政资金的透明度,保证政府对于资金流向的管理,防止资金滥用和违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地发展和完善财政部门监管机制。

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能充分落实到具体细节上,极大地方便了预算的核算和分析过程,对整个预算体系的发展和进步有促进作用,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执行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是对我国的预算制度的创新,对预算执行有很大的推动力,但是目前预算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未能认识到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在预算执行工作中,相关部门的领导未能充分认识到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很多领导存在“轻支付,重要钱”的思想观念,长此以往,工作人员也形成了这种观念,使整个工作团队都没有对预算执行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在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中随心所欲,缺乏约束控制意识,使整体工作缺乏系统的规范性。同时,还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使工作人员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预算执行工作,很多都是事后才进行预算工作,未能将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

2.各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不足,预算编制不准确

与之前相比,各单位在预算执行工作中有很大的进步,能较细致完整地对待预算科目,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预算编制不够准确,也缺乏对预算执行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项目的预算资金未能与实际的开支相匹配,还有部分单位存在挤占专项经费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在2014年,审计局曾对山东省文登市11个一级预算单位和15个二级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了违规金额2900万元,管理不规范的金额高达6.1亿元。

三、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执行工作改进的策略

财政预算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相关项目和工作的实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针对上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1.完善部門预算编制,为财政集中支付奠定基础

作为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基础,部门预算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基本业务及专项业务、预算单位人员编制细化和全年年度预算,将过去以资金渠道或资金心智为基础的预算编制方法转变成以具体部门和单位为基础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部门要打好基础,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保证全员参与,预算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只凭借财务人员根本无法完成工作,因此需要保证所有人都参与到工作中,以此获得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来提高部门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另一方面,要加强项目库的管理建设,实现程序化管理。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对项目严格审核和论证,同时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只有在完全确认项目的可行性情况下才能具体实施,充分保障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的业务和指导培训工作,提高整体素质

相对而言,我国财务预算执行部门的人员普遍存在业务能力不足、专业素养较差等现象,而且也没有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高效、合理地完成预算。文登区审计局积极推进县级财政预算执行,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审计干部的业务培训,尤其是对公共财政体制、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政府采购、财政转移支付等制度及计算机审计、宏观经济管理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辅导,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执行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减少预算执行工作中的不规范操作,使整体财务预算能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执行过程中更加规范和标准,争取将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整体利益最大化。

3.加强预算执行工做的监督,构建和完善监管体系

要想保证预算执行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除了要完善预算编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外,还需要积极落实监督工作,构建和完善监管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地确保在预算执行各个环节中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2014年9月,文登市贯彻执行了中央八项规定,整顿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重点检查。在文登“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中,为推动“三公”经费、会议费等预算管理,切实整顿财经纪律,真正从源头上斩断不良作风的“资金链”起到了积极作用。2015年,文登市政府还公开了2014年预算执行及2015年预算安排情况,内容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的各项支出,增强了财政资金用途的明晰性和易读性。这些例子表明政府在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增强和完善监管体系,对于保证预算执行工作和其他财务实施都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集中支付制度对于整个财政管理工作都有重要影响,是预算执行开展工作的强有力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财政集中制度下预算工作受到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在预算执行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预算编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要完善预算执行中各个环节的监管体系,保证预算执行工作的高效开展,争取实现预算执行整体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杜娟.如何加强财政集中支付监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9:18-19.

[2]谢湘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外资.2014,3:2-3.

[3]宋莹.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执行策略探讨[J].时代金融. 2015,7,(21):188+195.

[4]曾滨.试论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执行[J].中国总会计师. 2013,9:140-141.

财政监督:覆盖预算执行全过程 篇7

一是紧紧围绕整顿财政秩序、严肃财经纪律这个主题, 用改革的办法进行整顿, 在整顿的基础上加快改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加强对专员办和地方财政监督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积极推进和落实整顿财政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专项工作, 切实扭转秩序混乱、纪律约束不强的状况, 形成秩序井然、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是围绕中央重大决策和重大财税政策开展监督检查。服务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选择“营改增”扩围试点、科技资金、文化资金等作为检查和调查重点, 及时反映和纠正政策执行中的违规问题, 规范政策执行, 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确保财政改革顺利推进。

三是组织开展地区性、区域性财税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或调查, 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预警、反馈功能, 严肃查处个别地区和部门执法不严或出台“土政策”, 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变相减免税收, 侵蚀税基、转移利润, 制造税收“洼地”问题, 为下一步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打好基础。

四是结合新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 结合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综合监管, 进一步规范中央部门的预算资产财务管理, 探索建立对中央部门预算资产财务的事中监管机制。

五是加强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涉及民生的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实施与落实, 选择生态环保资金、产业转型和技术改选资金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保障民生政策的落实和重大专项资金的安全。

六是开展对中央在地方重大项目和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重大项目的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研究探索专员办参与预算绩效评价的有效路径和工作方法, 并将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 研究建立绩效评价成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挂钩的专门制度。

七是选择部分中央骨干企业以及大型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 以会计信息质量为切入点, 将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作为检查的核心内容, 同时密切关注财政资金使用、财税政策执行情况, 从而提高会计监管成效。进一步调整完善专员办对证券资格事务所点对点监管机制, 以事务所监管为平台加强中央企业、金融机构、境内外上市公司等重点审计客户的日常监管。

八是推进内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 全面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 推进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紧紧围绕整顿财政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专项工作的开展, 深入研究剖析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与关键环节, 强化风险意识, 通过制订制度、程序、流程和办法, 加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做到定期做内控风险评估, 及时发现风险, 堵塞漏洞。

九是加强对地方财政监督指导。切实加强对地方财政部门专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 认真梳理和剖析地方财政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 进一步加强对监督检查数据与材料的分析和利用, 提升监督检查的综合成效, 提高专项工作的规模效应、服务效应和管理效应, 促进专项工作的系统、规范、有效进行。

谈行政单位财政预算的执行机制 篇8

一、我国财政部门预算的概念及现行的财政部门预算体制

我国的预算制度起源于清朝末期,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也开始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 我国的财政预算制度实现了从传统收支型向财政包干型的过渡, 其本质上就是重新人为的重新界定了政府对于财政预算及财务分配的统筹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 国门逐渐打开, 越来越多的外企在国内招商引资, 这就使我国现行的财政部门预算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体质和性质均逐步向国际化接轨。总体上说, 我国的财政部门预算基本上实行的是“统筹规划, 各司其职”政策, 而这种性质的财政预算无论是对于地方经济还是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个深远的影响。

二、财政预算工作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效

1、政府对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增强

随着政府对财政预算制度的不管改革与完善, 借鉴了西方先进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 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行财政综合预算和内外资金统筹规划安排, 现在逐渐形成了一个高效、完整的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体系, 进一步扩大了政府可调控掌握资金的规模, 此举便于集中财力物力办大事, 使得政府统筹规划并调用资金的能力得到有效加强。

2、进一步规范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支出行为

首先是通过财政预算, 将财政预算内的资金全部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范围中, 然后通过一系列规范的对财务的审批程序合理分配到企业各部门, 在具体的支出项目上, 以往资金安排的随意性得到有效控制;其次则是政府通过实行财政的综合预算, 采用“一家单位一本预算”政策, 从而保证了财政部门的预算完整性, 使企业严格按财政预算来安排支出, 单位的支出行为也较以往规范了很多。

3、新的财政预算使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现今新的形式下, 企业政府的相关部门在财政的预算和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逐渐完善其相关的规章制度, 并摸索出了很多切实有效地可行办法, 为财政预算制度的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在, 企业政府在使财政资金逐渐形成了一个集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为一体的新的运行体系与近年来实施的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等财政改革措施相配套, 慢慢实现了企业政府对财政资金运行过程的全程监控, 进而提高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并降低了政府在财政预算上的运行成本。

三、当前我国在财政预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难度较高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难度较高, 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由财政管理的特点所决定的, 由于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繁琐, 所以对于它们之间定量分析的难度较大, 不易掌控。二是财政收入统计中虽有实证的入库数据, 但却缺乏相关的统筹应征数据, 难以对收入征缴率进行有效的分析。三是财政收入科目的设置, 导致财政收入的统计只能进行分税统计。

2、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够, 严肃性也有待增强

政府各预算单位在财务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过程中, 由于财政投入与绩效没有完全挂钩, 而且资金分配与管理也尚未完全做到一个合理有效的衔接, 这就使得预算编制和执行“表里不一”等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 比如, 由于部分单位缺乏应有的财政预算意识、不知道节约的重要性和预算成本大肆采购, 乱发奖金、超标购买汽车、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且愈演愈烈。

3、预算执行基础工作做的不到位

目前, 从各地情况分析看来, 政府财政预算在执行分配过程中仍普遍存在就事论事的现象:内容过于简单, 对数据的分析和掌握不够深入;手段非常单一, 财务预算的分析方法多半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原始状态上;范围十分狭窄, 量化分析欠缺得比较严重。这直接影响了预算执行分析的力度和质量。

4、政府在财政预算支出分析环节十分薄弱

这个问题的造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支出统计与项目预算口径不一致, 对比分析困难。因为现在各级财政都已经实行财政的综合预算方案, 预算内外资金共同使用, 而这恰恰难以全面客观的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二是财政支出进度分析的难度较大。目前,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非常强调加快财政预算的项目支出度, 努力使财政资金更快更高的地发挥其效益。三则是政府企业对财政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难度较高。因为如何统计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 多年来一直是支出分析的难点, 没能得到一个有效地解决。

四、加强深化政府财政预算改革的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在政府财政预算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本文认为可通过以下措施来逐步加以解决。

1、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收支体系

政府企业在财政预算上, 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收入科目, 来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财政收支统计指标体系。收入科目是财政收支统计的基础, 可建议上级相关部门考虑在收入科目的分类中多增加一些按经济类型和经济行业分类的信息, 以便使政府对财政收入来源分析得更加全面透彻, 便于财政经济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 让政府对财政预算把握的更准确。

2、加大对《财政预算法》等法律的宣传执行力度

要加深政府企业对财政预算的控制掌握, 可行方法之一, 就是进一步加大对《预算法》和相关财政改革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让它切实提高各基层预算单位的财管主体意识、预算意识和预法制意识, 并根据自身的经济特点和具体情况, 规范财政支出行为, 加深财政预算政策的改革, 来制定出相应的支出控制措施;与此同时, 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还应要加大审计管理力度, 一旦发现有对财政预算数据存在隐瞒收入、变相套取或挪用财政资金等违法乱纪行为, 务必对其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 绝不手软, 姑息养奸。

3、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 完善财、税、银联席会议制度

要进一步深化加强财政部门之间的协作, 逐步完善财、税、银联席等相关的会议制度。如果离开其他部门的通力协作与配合, 财政预算分析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势必不能长久存在发展。当前政府部门就是要做好对于财政预算的执行和分析工作, 这就要求广大企业政府必须依靠全区各经济部门的信息全面支持与, 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 充分整合利用各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加以分析总结, 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有关财政经济运行情况, 及时更新所掌握的信息, 并对财政收入和去向问题多多留心, 进行深度分析和判断。

4、将部门预算与执行分析这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财政支出分析是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一个客观反映, 它体现了政府的职能作用。因此, 广大企业政府必须将财政预算和执行分析结合起来研究, 这就需要深入开展财政预算的资金绩效评价, 认真分析研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从中发现财政支出使用情况一及在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综上所述,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 国门逐渐打开, 外商在国内招商引资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不断地深化, 日趋完善, 这就使得我国政府企业的财政部门的预算改革也最终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进展,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学系统的财政预算分析系统。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晚, 因此, 我们也必须承认政府财政预算体制跟国外还还是存在很多的差距, 这是无可争议的事。这就要求我国的政府行政单位对于财政预算必须走在改革行进的前沿, 不断完善内部体制, 标新立异, 扬长避短, 改进完善现有财政预算体制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使之真正发挥出财政支出的指标性作用,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更辉煌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明:财政理论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1[1]苏明:财政理论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1

财政总预算执行 篇9

一、及早谋划, 夯实预算执行管理基础

在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方面, 要坚持从源头打牢预算执行的基础。一是要结合各项目重点, 积极优化和整合相关资金, 把年度部门预算编细、编实、编准, 减少代编预算规模, 有针对性地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二是要积极协调各社会保障部门和单位, 及早将资金预算落实到具体项目, 并扎实做好各类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资金落实计划, 将预算执行纳入有计划、可控制的良性运行轨道。三是要督促部门和单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能早启动的就早启动, 确保所有的预算项目尽早开展工作, 解决好预算指标下达快、实际支出进度慢的问题。对迟迟不能实施的项目, 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 协调部门和单位果断处理, 追回指标另行安排急需项目, 从根本上防止结转结余资金量过大的问题。

二、强化措施,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长效机制

要把建立完善自动化、系统化的预算执行管理长效机制作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用强有力的制度性手段促进预算执行。一是要严格落实预算执行责任。财政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一把手”负责制, 并切实负起责任, 抓出成效。各单位部门签订预算执行进度承诺书, 明确预算执行的项目、金额、时限和具体责任人, 并以此作为督导和考核预算执行责任的依据。二是严格落实月通报制度。对各单位预算支出进度进行排名和通报。对支出进度低于序时进度, 或连续三个月排名靠后的, 予以提醒, 限期整改。对整改效果不佳的, 将要求其提供书面说明, 并对其分管领导进行约谈。三是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时了解省级下达专项资金的分配及资金支出反馈情况, 完成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录入等工作。

三、抓住重点, 保证推进社会保障资金支出进度

有些部门、项目和支出科目, 预算安排量大、支出进度偏慢。若能抓住这些“关键点”, 就很容易见成效。一是做好民生实事落实。对各级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 积极配合协调相关部门出政策、拿方案、定计划, 及时跟进资金支持, 绝不能因资金问题影响政策落实。二是做好重点项目的支出进度。年初预算安排资金量大、政府采购比重高的部门和单位, 要坚持勤沟通、勤调度、勤督导, 建立定期分析支出进度、定期反馈情况的工作机制。三是做好重点科目的预算执行。对“就业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科目, 要重点关注、及时督促, 切实加快资金测算、审核和拨付, 按月发放的一定要按月拨付, 绝不能拖延按季度或“选日子”发放。对一些因资金调度困难, 影响预算执行进度的科目, 财政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协调预算、国库等部门, 想方设法解决库款调度问题, 加快执行进度。

四、加强监管, 确保资金运行安全高效

坚持预算执行与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并重的原则, 处理好加强监管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不能因为强调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执行而忽视资金运行管理和资金安全有效。一是不断扩大绩效考评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范围, 加快建立预算与考评挂钩、分配与绩效衔接、预算与绩效良性互动的预算分配新模式, 对预算执行好、社会效益高的项目, 继续给予支持并适当加大投入力度, 促使项目早实施、资金早见效。对预算执行慢、当年预算完不成的项目, 对该项目预算和同类项目预算, 原则上不再增加数额, 并逐步压减。加强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 综合采取收、调、减、控等办法,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杜绝资金浪费。二是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工作规程、资金拨付审核程序以及管理办法, 建立起符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和社会保障工作规律的资金管理和预算执行模式, 杜绝不讲效益的“突击花钱”、“库款搬家”、“以拨代支”和各种违反财经法规、财务制度的行为, 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安全运行。三是充分发挥审计、检查、评审、监察等外部监督的作用, 加强对社会保障有关项目、政策、资金的审核检查, 以更好地改进工作, 提高效率。

摘要:近年来, 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 加大投入, 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支持了社会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但在预算执行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预算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慢、政策落实不及时、应按月发放的资金不能及时发放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整体预算执行的进度, 提出夯实预算执行管理基础、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确保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和资金运行安全高效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障金,预算执行管理,预算资金支出

参考文献

[1]戚艳霞.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规范的影响[J].财会月刊, 2005 (28) .

[2]邓大松.中国社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海天出版社, 2000.

财政总预算执行 篇10

一、县级财政部门预算工作的重要性

县级财政部门有必要加强预算工作,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加强财政预算,能够为县级经济活动中经济支出提供积极的借鉴,有助于降低经济成本。其次,加强财政预算工作,能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县级地区的资金利用率。最后,县级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仅做好财政预算工作远远不够,必须将预算得以有效执行,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财政预算是县级财政部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而执行力是评价预算作用是否得以充分发挥的指标,因而加强财政预算工作尤为重要。

二、县级财政部门预算细化与执行中的问题

现阶段,县级财政部门在预算细化与执行机制中存在诸多问题,可能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首先,县级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预算观念相对较为淡薄;其次,对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够,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利于财务预算工作更好开展;再次,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体系相对不够完善,尤其表现在缺乏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方面;第四,县级财政部门的财务预算透明度不够,缺乏公开性;最后,县级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财政部门预算工作不能深入开展。由此可见,县级财政部门预算细化与执行中存在问题,阻碍县级地区经济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监管机制

县级财政部门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有效加强预算细化工作,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工作依据。所以,完善监管机制具有必要性。首先,县级财政部门应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对下级乡镇地区的财政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县级财政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完善相关审查制度,为县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更好开展财务监督工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对银行等机构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财政预算资金的安全性,能够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资金的实际需求。

(二)提高预算执行力

财政预算工作尤为重要,能够对县级财政部门更好开展工作提供借鉴。但是,只有提升预算的执行力,才能充分发挥财政预算工作的积极作用。首先,县级财政部门应对乡镇财政部门的契税进行相关管理,完善督察与月报制度,使乡镇财政部门能够及时汇报相关财政信息,进而为县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提供预算工作依据,有助于县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对预算执行力的测评。其次,对征管程序加以完善和规范,不仅能够提升征管效率,而且有助于县级和乡镇财政部门更好对财政工作加以考核,对提高预算执行力有着推动性作用。

(三)对专项资金预算工作加强管理

在财政预算工作中,存在专项资金,要求相关部门人员必须加强对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首先,下级乡镇等地区向县级财政部门申报专项资金过程中,监督部门人员应加强监督,避免相关人员擅自挪用公款等问题,对提高资金使用率有积极影响。其次,县级与乡镇地区应建立有效的沟通,使县级财政部门能够与乡镇财政部门之间进行资金额度、项目要求等内容的沟通。最后,县级财政部门应针对专项资金而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确保专项资金的流向能够实现有效跟踪,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完善财务预算公开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机制,必须建立明确的财务预算公开制度,确保县级财政部门经济收支的透明度。首先,遵循民主原则,建立和完善理财机制,乡镇等下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应定期向县级汇报财务资金状况,确保各项经费支出能够对外公开,对预算人员更好开展细化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其次,在财务预算公开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接受群众与社会的监督,实现经费支出的透明化。最后,相关建设资金支出明细可以被群众所了解,有助于县级财政规范使用。

(五)对县级财政部门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培训

为提高县级财政部门预算细化与执行效率,相关部门有必要对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以强化其知识理论和提升技能水平,并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由于县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普遍偏低,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误区,对财务管理人员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具有必要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县级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财政部门预算细化与执行机制问题,以提高地区财务管理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发展动力。所以,相关部门人员应从完善监管机制、提高预算执行力、对专项资金预算工作加强管理、完善财务预算公开制度、对县级财政部门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培训等方面而着手,以全面提升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确保县级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英华.完善预算管理的深层次思考——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的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12,10:41-47

[2]高志立,孙仁宏.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预算公共化:实践进展、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1,28:2-43

[3]朱翠林.县级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广西为例[J].会计之友,2011,19:26-29

财政总预算执行 篇11

摘要财务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完整,维护经济秩序稳定的基本政策之一。为了强化同级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效果,本文结合大量文献扼要分析了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有关措施,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審计三个重点五个结合四个机制

《财政审计一直是维护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自《审计法》颁布后,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成为了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为了搞好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审计部门提出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指导方针,坚持“三个重点,四个机制,五个结合”执行方案,突出重点,拓展延伸,进一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一、突出三个重点,加强财政收支审计

审计工作执行中要突出三个重点,加强同级财政预算收支审计执行情况,揭露问题,促进整改。具体内容如下:

以收支增量为重点,突出财政平衡审计。同级财政预算支出审计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有:财政收入是否真实、财政支出是否合理、财政收支是否平衡,是否存在失真、膨胀、隐形赤字等。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审计部门要以收支增量为重点,采用上下连审、增量对比等方法,严格监督财政收支平衡问题,杜绝虚假,确保财政收支记录的真实性。

以财税征管为重点,突出预算收入审计。立足于财政收入的主要部门,强化税费征管和预算内外收入入库审计,消除应缴未缴、应入未入等问题,杜绝财政流失。

以分配拨款为重点,突出预算支出审计。深化预算支出审计执行效果,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审计年度审计是否细化到单位的每一个具体项目;项目所追加的预算是否符合审批;财政专款是否及时拨付,是否用于其它项目;等等。

二、建立四个机制,确保审计执行效果

与其它审计相比,同级财政预算支出执行审计的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要求高,决定了该项审计的执行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同级财政预算支出执行审计的工作质量,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为审计工作的执行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审计力量统一调配机制。由于“同级审”工作内容多、范围广,需要审计机关将审计力量统一起来集中调配,因而要打破股室界限,协调好各方面的审计力量,以保证审计重点、难点内容的工作质量。

建立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工作主要在于严格把握住“三个关口”,积极落实“七种制度”。具体就是:“三个关口”是指审计结果的意见征求关、审计结果的复核关、审计结果的审定关;“七种制度”是指审前公示制、主审负责制、审计过程日记制、审计结果公告制、审计质量考核奖惩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廉政监督举报制。

建立综合运用机制。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愈加深入。为此,审计执行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快、存储量大优势,建立审计数据库,改变财政支出数据采集不全、计算难等现状,为审计工作执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建立审计意见监督落实机制。为了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要建立审计意见监督制度,对审计决定执行严格的“问效问责制”,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例如,在审计部门建立督查落实台账,通过发函、询问等方式了解与掌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意见的反应和落实情况,保证审计意见执行到位。

三、实行“五个结合”,增强互补效果

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与“专项审计”之间的联系,形成纵横交错的审计格局,强化各项审计项目之间的互补效应,进而提高“同级审”工作效果。

(一)将同级审与专项资金审计结合起来,如农保资金、林业资金、国土资源管理资金等,使专项资金做到专项专用。

(二)将同级审与专项审计调查结合起来。有的情况下,同级审执行过程中涉及着专项审计内容,为此要根据同级审的需求及时启动专项审计调查,揭露跨度长的财政资金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靠的审计决策。

(三)将同级审与部门预算执行结合起来。同级审执行过程中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其最重要内容,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揭露违规问题,纠正违纪行为,保证同级政府财政安全、完整。

(四)将同级审与政府投资项目投入资金审计结合起来。政府财政资金审计是审计部门的重要内容,政府投资项目作为政府财政资金的一项重要支出,对其加强审计监管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执行中,要结合项目运行的关键、重点环节开展资金审计工作,防止高估高算、以次充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

(五)将同级审与乡镇财政审计结合起来,深化基层财政支出执行审计,为政府“同级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保证同级财政预算支出执行审计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洪丽.改进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思考.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05).

[2]李伟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项目文件的立卷与整理.中州审计.2004(12).

[3]林振勇,陈泼.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点.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2(09).

财政总预算执行 篇12

关键词:财政体制,运行机制,零基预算,预算编制

近年来,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 广泛应用了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标准定额预算和项目预算等先进预算编制方法,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迈出了基本的一大步。但按照公共财政预算的本质目标要求衡量, 当前地方财政预算改革并不完善, 尤其是编制粗放、执行乏力、变更随意和资金使用低效现象相当突出, 严重地制约着财政预算改革向纵深推进。要建立以编制部门预算为核心, 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规范化、科学化、绩效化预算运行机制仍有若干问题亟待研究完善。

一、当前地方预算编制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预算编制仍然“粗糙”

一是编制政策、依据掌握不全不准不统一。财政部门安排预算时必须依照法律和政策规定编制预算, 但不少地方财政部门对于政策法规的掌握并不是特别清楚、准确、全面。譬如对于经费开支规定, 政出多门现象十分严重, 往往人事、财政、编制、劳动、土地、房管、房改、计生、教育、政法、纪检以及农业、科技等等部门都有与支出相关的政策文件, 时常发生“打架”现象。二是编制预算不够严谨科学。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人员、资产、业务活动等情况并不掌握, 预算虽然细化到相关科目, 但每一科目具体用于什么人员、什么项目却不详细, 常常造成一方面有的单位经费预算浪费, 另一方面一些部门正常业务活动难开展。三是一些地方的财政预算编制至今仍没有完全摆脱基数递增的阴影, 为保单位既得利益, 在给各单位批复预算时, 经常还出现安排结余预算的情况, 不管收入还是支出科目经常出现“其它”的记账结果。一些地方收入预算的安排不是以定量、定性分析和预测来确定增长量, 而是一种基数递增型的行政决定式预算, 简单地预测总收入的增长幅度后, 再分解到每一类、每一部门的收入的增幅, 行政决定的因素很强, 政策依据、公平合理的科学性很差。

(二) 预算执行仍然弱化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执行的刚性不强。由于法律本身的漏洞及不合理性, 再加上预算编制过于仓促和粗放, 致使预算执行的随意性较大, 给某些机构和人员滥用权力谋私提供了便利。如预算收入执行部门违法违规, 擅自减征、免征或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 截留、占用或挪用预算收入, 职能部门将实现的税收转放成扶持企业的周转金, 变相转作自有经费的情况仍有发生。财政部门不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资金, 预算资金使用单位不按预算规定的数额和用途使用资金, 甚至将预算内资金转化为预算外资金, 或者干脆以“小金库”的形式侵吞预算资金等等。二是体制本身存在缺陷。由于长期以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职能界限不清晰, 预算拨款部门集编制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 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本位主义思想。预算资金主管部门在预算编制时竭尽全力争取更多的资金, 预算拨款时却常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自己的权威;对于预算执行与监督却无暇顾及。

(三) 预算监督仍然乏力

当前财政预算监督主要是各级人大及审计或财政自身监督体系。而从实际监督情况看, 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实效性不强。人代会时间短、议程多, 加之政府提交人代会审查的报告过于笼统, 预算草案按功能大类罗列一串数字, “内行看不清, 外行看不懂”, 代表们难以对预算草案进行切实审查, 搞不懂来龙去脉, 这种监督基本上上程序性监督, 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二是约束力弱化。由于受政策、经济、社会事业决策与预算决策不协调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预算执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加上预算资金未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 客观上造成了“部门伸手、领导批条、追加预算”的隐性分配或二次分配, 肢解了整体预算, 弱化了执行力。三是缺乏经常性。由于人大机构普遍缺乏专业监督力量, 一些地方日常监督主要由财经工委承担, 但多数财经工委对口联系部门多, 难以对财政预算全方位地跟踪监督。另外, 由于预算法对“预算调整”所规定的范围很窄, 仅指“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 使原批准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 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 而很多地方基本上没有《预算法》所规定的预算调整, 故各种频繁的预算追加、收支或项目的变换等等均因不属于预算调整规定的范围, 无须报经人大批准, 频繁追加即成为可能, 使财政预算监督也就变得相当软弱而乏力。

二、预算编制难执行难的原因分析

(一) 法律制度不统一, 预算编制处于“撞车“状态

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不列赤字、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但目前教育法、农业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都对财政投入作出了明确规定。农业法规定农业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不能低于上年, 并且要逐步达到15%以上;教育法规定教育投入要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科技三项费用、卫生、计生事业费等投入也都有非常明确具体的比例规定。如果执行这些法律规定, 实事求是地拿预算保障, 就不能保证收支平衡;不执行这些规定, 不兼顾实际情况, 不仅给“法定支出”项目留下硬性缺口, 而且还会使地方难以稳定。更何况按照这些法规确定的口径, 其投入合计也超过了预算100%的总框框, 直接给年度预算留下“后遗症”, 使预算安排处于两难境地, 最终只有编制粗糙预算。

(二) 职能不明晰, 预算协调统筹有难度

一方面是上下级财政体制不顺。目前县级财政管理体制大多处于不规范的分税制管理体制下在运行, 受上级政府及其财政的干扰过大, 使本来就十分弱小的地方基层财力被层层削弱, 导致基层财政财权与事权严重背离, 债台高筑。另一方面是财、税之间关系不顺。税务部门执行的是上级税务机关下达的计划, 不受本级政府预算约束, 也不受本级职能监督。往往本级收入预算与税务部门收入计划之间存在很大差额。为了补足这个差额, 人大监督预算执行的角色很容易被税收“协调者”的身份所取代, 由此造成收入质量下降, 甚至引发花钱买税、挖税、引税和税收空转等虚增收入现象, 这在地方尤其县、镇普遍存在。导致不少县级财政虚空, 上半年基本上入不敷出, 很多支出难拨付, 下半年才能基本保障部分拨付, 而不断滚动虚列着预算或寅吃卯粮地运行着。

(三) 财力不充足, 收支刚性矛盾突出

地方财政特别是县级财力匮乏, 收入增长难度大, 而支出增长过快且呈刚性, 政策性不断增支因素太多, 使地方预算本身就存在着突出矛盾。目前不少县市级财政都有如此窘境:就是教育这一块的保障问题相当突出, 无论把他们纳入公务员序列还是纳入事业单位序列, 都得全额预算保障, 而且按现行体制, 仅中央和省财政拨付到县的必保财力全部给他们, 都还不够其预算所需, 实际留给地方的几乎没有了, 只有靠自身仅有的财力或拼命挖潜来维持。所以, 对很多预算单位财政只能保“吃饭”, 不少单位人头经费预算不能打足。对于那些挤不进预算盘子但又必须支付的项目, 一些地方只好在预算执行中“见机行事”, 致使预算约束软化。结果, 预算安排的支出项目无法到位, 预算没有安排的项目又先动了资金, 造成年终实际执行结果与年初预算方案出入很大, 最终归转到赤字或债务账上, 有的为了掩盖财政赤字, 甚至采用挂账结转下年支出的办法实现虚假的收支平衡。

(四) 预算不精细, 实施执行难左右

目前收入预算基本上是采用上年完成数加上增长幅度确定的, 或参照上级指令性指标, 或凭行政长官意志而定, 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和科学预测, 形成了财政收入因素的极大“水分”。预算编制依据不明确, 方法不科学。支出预算也是采用基数+增长的办法, 难以打破原来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 且支出项目大都只编制到类, 并没有细化到项目、科目, 固化了财政资金在部门、单位之间的分配格局,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高的降不下来, 低的补不上去, 单位之间苦乐不均, 使预算安排严重脱离实际, 不利于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二是预算安排粗糙, 预算指标在功能预算框架或目录下, 各项资金无法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项目, 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事权和收支全貌, 既不利于预算监督, 更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 是一种不严肃、不规范的预算行为。三是专项资金分配主体分散, 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 难以发挥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 削弱了财政资金的积聚功能。四是预算追加随意性。遇到有事要钱或领导需要, 不管有没有预算、有没有钱, 强行财政想办法追加的情况时常出现。五是预算编制程序不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并不透明, 尤其当各预算部门与财政的意见不一致时, 基本上是财政说了算。没有明确规定政府审定本级预算草案的程序, 也没有一个公正机构监督和裁决, 谁对谁错都不服, 最终是行政长官说了算。

三、改革预算编制执行难的对策建议

(一) 归并完善法律和体制, 维护财政预算的权威性

一是要针对预算法与其他部门法规在预算支出安排规定中相抵触的情况, 有必要对其他部门法规进行修改, 甚至终止关于财政预算的部门法规, 今后预算安排的法律依据只能来自于宪法和预算法, 其他法律不再作硬性规定, 从法律程序上改变当前政出多门、无所适从的现状。二是要理顺财税管理体制, 健全地方政府职能。随着强县扩权为实质的“省直管县”改革的强力推进, 也要相应遵循“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的原则, 完善行政体制, 尤其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县级财政管理制度及财力分配比例, 最大限度地调动地方政府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同时健全地方政府职能, 实现财、税关系上的统一协调, 既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也有利于税收征管监督。

(二) 要狠抓基础工作, 增强“零基预算”的切实性

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年度的收支水平, 一切从“零”开始, 根据当年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趋势, 结合国家宏观政策趋向, 按照“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的原则来安排收支预算的一种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预算编制办法。一是建立完备、系统的预算政策库。严格遵循政策法规, 财政要把各部门各方面与预算安排相关的政策法规整编汇集成政策库, , 清理过时和不适合的政策规定。政策库要及时更新, 实行动态管理, 确保政策库维护更新的连续性。二是建立详细的基本数据库。在建立好政策库、掌握好相关政策标准后, 必须进一步掌握各单位人员、资产、业务需要及事业发展等基本数据, 夯实零基预算基础。三是要进行分类分档, 合理测算预算标准定额。坚持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地预算分配, 确保预算编制科学严谨。对一些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或规定比较粗略的公用支出、少数人员支出进行分类分档, 并出台相应的标准和定额。四是强化推行国库单一帐户制度改革和管理, 分配到部门或项目上的预算运行账户都得单一, 严禁串户、混户。可先探索中央和省的大型专项资金分配直拨到户的办法, 切实解决地方预算运行混乱、截留挪用甚至贪污严重的被动局面。

(三) 要改进编制方式, 强化部门预算的规范性。

在时间要求上预算编制、上报、下达的时间均要提前, 以保证在年度开始前预算就已确定好, 这样有利于提高预算的执行时效性。彻底摒弃简单估算总额增长的行政决定式的预算做法, 财政部门要建立收入基础资料库, 逐年将收入统计数据及相关经济指标、重点税源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等整编入库。在对历史资料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现时发展客观情况, 结合推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合理预算。要大力推进部门预算精细化, 不论预算内外财力, 都要精编细化到所有项目, 从分配环节控制财政资金的流量和流向, 既有利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又有效遏制预算分配和执行中的“暗箱操作”。对建设项目性财政支出预算要加大绩效预算改革力度, 不管当年或3-5年甚至更长的, 从预算一开始就制定出预期目标效果, 随同预算方案下达, 达不到效果的就扣减指标, 甚至下年或下期立项时削减或取消。从而有效地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增强预算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 强化执法效力, 遏制预算执行的随意性

强化预算的执行力不是某一项制度孤军奋战能够奏效的, 而应从多方面加强努力, 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一是明确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中的特殊性。预算调整绝不应该成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如果调整过于频繁, 对预算及预算法的权威会构成很大的威胁。预算审批通过以后, 除非发生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特别重要的事由,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调整。二是严格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本级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召开一个月前提交预算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形成初步决议。审批通过的预算调整方案还需由本级政府行政首长签署公文予以公布方为有效。如果国家发生紧急情况, 应规定紧急情况下批准预算调整的特别程序。县、乡两级政府处于基层, 不需要应付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国防安全的特殊情况, 如果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而无法通过本级预算自求平衡时, 可以通过上级转移支付途径予以解决。三是完善机制, 规范程序, 强化硬约束。应将预算总会计职责独立出去, 成立总预算执行机构, 负责管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账户, 办理预算内、外资金拨款, 编制财政预算内、外总决算, 管理部门和单位的人员工资银行代发等工作。还应紧密结合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改革机制, 切实推进预算专门机构改革的有益探索。公共特殊所需动用或追加预算的情况, 也必须坚持按程序讨论通过了再办理, 遏制预算执行随意性的动因和后路。

(五) 着重强化事前或环节监督, 增强预算运行的安全性

上一篇:桥梁病害及其加固维修下一篇:盾构隧道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