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共4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篇1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按照《审计法》和《山东省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规定,现将2005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督促整改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省审计厅根据《审计法》和《山东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组织开展了2005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审计结束后,向省政府提交了审计结果报告,并受省政府委托向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作了审计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向省政府提出了审议意见和建议,要求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对待审计查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督促整改工作。
省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批示,要求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和建议,把整改工作落到实处。2006年7月3日韩寓群省长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批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被审计单位和主管部门,并要求限期予以纠正或处理。”8月7日,韩寓群省长又对审计结果报告批示,要求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认真研究审计反映的问题,对各种问题必须依法纠正,对屡查屡犯的单位要提出警告和处理。对去年预算执行审计反映的问题,有5位省政府领导先后11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根据审计情况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05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字[2006]105号),明确要求各市、县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的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要举一反三,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意识,健全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把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省政府重点督查事项,要求有关部门将整改情况报告省政府,责成省审计厅抓好审计决定的执行,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汇总并向省政府报告。
对审计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省审计厅依法对有关部门单位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责令整改并作出处理处罚。为保证整改效果,还组织专门力量对有关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全部进行审计回访和督促检查。对预算管理、财政运行体制以及系统、行业方面的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基层调研等形式,与省财税等部门多次沟通交换意见,分析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对策。各有关部门单位注意标本兼治,从建章立制入手,制定和完善了33项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制度办法,进一步巩固了整改成果。如省体育局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制发了规范会计工作、强化彩票公益金管理和加强所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等制度。省建设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了内审人员,强化内审职能,加大内部监督检查力度,促进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总的看,整改情况是好的,审计查出的问题大部分已落实纠正。
二、省财政厅整改落实情况
省财政厅对审计反映的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厅务会议研究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依照相关制度规定和审计意见,逐条加以整改。
(一)关于部门预算与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不衔接,年初部门预算分配基建资金比例较低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现行部门工作方式与预算编制不衔接,有关配套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等原因所致。为此,省财政厅协调省发改委,就加强部门预算与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衔接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今后将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搞好协调配合,不断提高专项投资纳入年初部门预算的比例。
(二)关于追加预算有待进一步规范问题。省财政厅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为切入点,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和实施步骤,将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预算细化到具体支出用途,切实提高年初预算的编制质量,防止年中追加预算过多。
(三)关于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不到位问题。省财政厅根据审计建议,进一步改进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内容和要求,努力扩大政府采购预算规模,设计研发专门软件,提高政府采购电算化管理水平,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减少政府采购资金列支挂账。
(四)关于省专项补助资金分配较晚问题。按照审计意见,省财政厅积极与省发改委、科技厅、水利厅、旅游局、环保局等部门协调,确定将年初预算安排的各类专项资金及时落实到具体项目,下达给具体单位。对于中央下达的专项资金,凡明确具体项目的,要求在收到文件10日内批复有关部门单位,缩短滞留时间,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和发挥效益。
三、省地税局系统整改落实情况
省地税局按照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高度重视整改工作,责成有关处室负责抓好全系统落实。在汇总各级审计机关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基础上,向各市、县地税部门下发了《关于2005税收征管质量审计情况的通报》,要求各级地税部门逐条核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有错必纠,立即整改。针对企业在纳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将企业核算和纳税申报不实、欠缴税款、延压代扣代缴税款等问题作为重点来抓,严肃整改和处理。对审计发现的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违法违规问题,在查明原因、认真纠正的同时,按照责任追究制度,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视不同情况和层次作了严肃处理。结合整改工作,省地税局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严格责任追究、规范征管行为的措施。一是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监控考核系统,健全评议考核、过错追究等制度办法,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促进提高执法水平。二是建立税收执法预警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编发《执法预警报告》,做好事前预警工作,预防违规问题的发生。
对全系统的整改结果及强化税收征管的措施,省地税局已专门向省政府提交了书面报告。从反馈的情况看,各级地税部门认真执行审计决定,整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效。审计发现的企业核算和申报不实少缴税款、基层地税部门应征未征税款、税款未及时缴库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单位税收征管薄弱等问题绝大部分落实纠正,共追缴入库税款2.3亿元。省审计厅直接查处的省鲁西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虚提管理费用漏缴企业所得税1108.8万元问题,其上级公司已采取措施依法补缴了税款。
四、预算执行部门单位整改落实情况
这次审计的17个预算执行部门单位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都非常重视,通过召开不同层次会议认真研究整改工作,向有关处室和所属事业单位通报审计情况,要求对照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针对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财经法纪知识教育培训,增强部门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依法理财、用财意识,不断加大财务监管力度,完善内控制度,强化预算约束,整改工作收到良好效果。这次审计应处理纠正违规问题金额8.35亿元,截至目前已落实纠正7.21亿元。
(一)关于财务收支不实问题。12个部门及所属单位少计收入4710.95万元全部计入相关收入。5个部门虚列支出1.16亿元已作账务处理。9个部门对未纳入账内核算的4500.38万元资金,已纳入统一账内核算。9个部门对2521.25万元账务处理不当资金已作了账务调整。
(二)关于挪用财政专项资金问题。涉及的8个部门2769.75万元资金,已有7个部门将挪用的1576.95万元全部归还原资金渠道。省发改委所属信息中心挪用基本建设专项资金1192.8万元用于投资办企业或出借资金问题,委党组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责成信息中心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截至2007年2月底已收回资金248.8万元,其余也制定了追交计划,大部分资金可在近期追回。
(三)关于滞留闲置专项资金问题。5个部门滞留闲置的2980.12万元专项资金,已经拨付到位2919.62万元。如省供销社滞留的国家政策性挂账贴息资金68.4万元已于2006年
7月28日拨付到位。省旅游局长期闲置的游客集散中心建设等专项资金490万元,已拨付项目单位429.5万元,余60.5万元将根据项目进度陆续拨付到位。
(四)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问题。涉及的10个部门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研究了加强和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结合资产年检登记,组织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摸清了底数,健全固定资产明细账,对新增固定资产进行了登记,全部纳入账内核算。
(五)关于部门所属职业技术院校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4所院校对不合规收费进行了清理,对无依据、超范围收费项目予以取消,对违规收取的押金、工本费等能退还学生的予以退还,无证收费的按规定补办了收费许可证。如山东技师学院对未办理许可证的收费项目已向物价部门申请办理了收费许可证,明确了收费依据和标准;无依据收费40.04万元已分批退还给学生。6所院校违规向职工集资1.19亿元用于新校区建设等问题,由于集资款已用于项目建设,难以一次全额清退,除已退回1658.3万元外,余1.02亿元有关院校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分期分批进行清退。5所院校未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1633.2万元收费,已按要求将结余资金上缴财政专户;存在坐收坐支问题的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今后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4所院校收取学费未实行“票款分离”问题,已按规定执行“票款分离”制度。
五、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一)困难县乡财政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调查方面。
2005年以来,我省通过实施“五奖一补”等政策,加大了对县乡财政的扶持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切实解决县乡财政运行中的问题,去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工作,进一步创新财政政策,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乡经济发展后劲,努力加强县乡财政建设,壮大基层财源规模。
韩寓群省长批示省财政厅要在认真总结前段帮扶困难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切实抓好政策的落实工作。2006年中央对我省新增转移支付资金37.04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4.29亿元,工资改革转移支付16.3亿元,困难县“奖补”资金6.45亿元。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这些新增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用于补助基层,进一步加大对下帮扶力度,增强县乡财政保障能力。具体扶持措施包括:安排工资改革转移支付16.94亿元,帮助困难市县落实工资制度改革;同时安排省级引导资金5000万元,通过省、市联动共同帮助东部地区个别县(市)解决财政困难问题;新增13.38亿元加大“五奖一补”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调动基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新增6.22亿元用于扶持农村医疗、教育等事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加强县乡财政管理,完善困难县“省市共管”机制,加快推进“乡财乡用县管”改革试点。严格省市“奖补”资金使用范围,争取尽快实现乡镇教师工资由县级统一发放。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对村级补助力度。全面启动财政涉农资金“一本通”管理改革,将国家的各项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二)水资源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方面。
1.关于收缴管理不严格,漏征少征较多的问题。对未开征或开征较晚造成漏征问题,除聊城市本级及德州市的陵县等11个县(区)外,其余市、县(区)已按照省政府135号令对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征收了水资源费;对未执行省统一征收标准问题,除枣庄、菏泽市本级以及滕州市等6个县(市、区)外,其余市、县(区)均执行了省统一征收标准;对缴费单位拖欠问题,有关市已经或正在采取措施加大清欠力度,如烟台市已收回拖欠的水资源费3706万元,余906万元正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关于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有关市已按审计意见进行了整改,将水资源费征管部门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以确保水资源费专款专用。淄博市在2006财
政预算中将水资源费按规定用途安排了支出,泰安市岱岳区将平衡预算的946.12万元水资源费已归还原资金渠道。
3.关于滞留项目资金问题。有关市、县(区)已将大部分滞留资金拨付到位或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济宁市任城区财政局滞留的2226.28万元水资源费已安排支出1854万元,其余资金正在落实支出项目。
4.关于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不到位问题。涉及的15个市已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对征收水资源费实行了票款分离制度,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开票、收款、入库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办法,确保征收的水资源费及时收缴入库。
5.关于水资源费征收基础工作薄弱问题。有关市、县(区)根据审计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制度,加强征收基础性工作,督促用水单位安装配齐取水计量设施,规范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同时,有关执收单位按规定设置了水资源费征收台账,确保及时掌握取水户的用水、缴费等情况。
(三)全省公路系统财务收支审计方面。
对公路系统财务收支审计查出的问题,才利民副省长批示省交通厅认真研究解决。省交通厅和省公路局分别召开厅长办公会和局长办公会,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研究部署整改工作。针对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省交通厅向交通部提报了关于修改公路养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的意见和建议。省公路局向各市公路局、各直属单位下发了《对省审计厅2005审计报告涉及公路问题整改及公路资产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督查的方案》,先后两次在全省会议上要求各单位切实抓好整改。还组成四个督导组,对各地落实审计决定情况进行检查。
1.关于滞留和少计收入问题。省公路局和8个市公路局滞留养路费、交通建设基金等4048.16万元以及4个市公路局滞留超限罚款486.85万元已上缴财政。10个市公路局未计收入的1205.41万元房屋租赁费、广告费等已按规定计入相关收入。
2.关于虚列及挤占支出问题。对虚增养路支出、工程支出问题,14个市公路局及所属单位按照审计意见,进一步改进计划管理和财务核算办法,完善建设和养护管理作业程序,严格审批手续,严把市场准入,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计量支付,从根本上解决支出不实问题。8个市公路局及所属单位超支挂账、少计支出1.05亿元已按规定计作支出处理。9个市公路局及所属单位挤占的1334.52万元养路支出已归还原资金渠道。
3.关于违规借款及提供担保问题。德州、聊城市公路局按照审计要求已收回违规借款,省公路局研究制定了回收措施,正在积极清理对外借款。临沂、滨洲市公路局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担保风险,目前对外担保的1.21亿元已有9290万元解除了担保责任。
4.关于资产核算不合规问题。9个市公路局未入账的1.9亿元固定资产和1188.8万元无形资产已纳入账内核算。4个市公路局协调有关部门,对前几年报废的有账无实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理,待履行规定报批手续后作账务处理。对服务区经营管理等问题,省公路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在拟定具体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管理,防止国有资产及经营收益流失。
5.关于违规向职工集资问题。8个市公路局按照审计处理意见,积极筹措资金,抓好清退工作,截至2006年底已将集资款全部清退。
(四)高校新建扩建项目审计方面。
对13所高校新建扩建项目审计反映的问题,王军民副省长批示省教育厅采取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并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规范对高校建设项目的管理。省市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和13所高校根据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和审计意见,认真进行了落实纠正。
1.关于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不规范问题。用地手续不完善的有关项目,有些已经补办了审批手续。未严格履行建设程序的项目由于已经建成完工,难以处理,有关高校针对审计
发现的问题认真反思,进一步提高对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今后的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规定。
2.关于建设资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缺口较大问题。鉴于近年来高校和一些职业学院规模扩展较快,负债较多,省政府已责成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定具体政策办法,帮助院校解决实际困难。有关高校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土地置换、争取当地财政支持等措施筹集资金逐步加以解决。临沂大学一期工程建设资金缺口1.59亿元,已通过原临沂师范学院东校区土地置换资金予以弥补;威海职业学院资金缺口1.03亿元,已通过向财政部门申请扶持资金等方式弥补6000万元。
3.关于财务管理薄弱问题。3 个项目挤占成本6061.45万元,有关院校已将占用资金归还原资金渠道,并调减了项目成本。7个项目转移挪用建设资金3219.89万元,有关院校积极采取措施追回了被挪用资金。11个单位少缴漏缴的1563.52万元税费已补缴入库。3个项目损失浪费2936.99万元,有关高校借整改纠正的机会,研究制定了加强建设资金监管措施,防止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4.关于工程价款结算不实问题。有关高校认真对照审计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加大内审力度,对支付证书、结算凭证等严格审核,强化监督,按照审定的工程价款与施工单位办理了结算。
(五)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效益审计或调查方面。
针对审计的3个项目存在的偿还债务能力较差等问题,有关主管部门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整改。韩寓群省长、张昭福副省长分别对山东坤华集团公司法国政府贷款齐河面粉加工项目管理和效益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作出批示,要求省粮食局和省财政厅认真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根据省领导批示精神,两部门研究提出了具体办理意见。一是认真总结和吸取该项目在立项决策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今后的经济建设及项目的立项、论证、评估等工作,特别在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和决策程序等环节上下功夫,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二是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千方百计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盘活企业资产、偿还债务和现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措施,重点督促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拓宽市场、改善经营,逐步扭亏为盈,争取在5年内还清债务。
从总体上看,2006年审计查出问题的落实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有些问题是多年形成的,涉及时间比较长,问题比较复杂,有些还与体制和政策有关,因此在近期难以全面整改到位。有关主管部门正在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整改和规范,省审计厅将继续跟踪督促问题的整改,促进有关制度和政策的健全完善。今后,审计部门将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继续加大对涉及民生的重点项目、重点部门和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促进改革和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篇2
省审计厅厅长唐会忠
2011年,省审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省人大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致力促进完善国家治理,紧扣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主线,服务政府中心工作,围绕重要领域、重大项目与重点资金谋划立项,注重从体制机制、政策落实与资金效益方面揭示问题,坚持在完善政策与规范管理上提出建议,加强跟踪整改与成果转化,努力从推进法治、推动改革、维护民生与促进发展上发挥作用。
2011年省审计厅组织实施了省本级和9个省直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36条在建高速公路跟踪审计、华盛世纪新城一期项目竣工决算审计;5市10县国土出让资金、6市29县保障性住房建设、4市13县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5市15县三峡库区移民安置资金、16个国外贷援款项目资金等专项审计;全省522所公办普通高中和81所公办普通高校债务锁定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省十一届人大有关会议的决议,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履职尽责,谋求发展,克服了能源紧缺、资金紧张、通胀压力等困难,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省级财政收支持续增长。2011年省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677.9亿元,比预算增加122.7亿元,比上年增加178.4亿元,增长35.7%;省本级财政总支出完成739.5亿元,比预算增加334.7亿元,比上年增加251.4亿元,增长51.5%。全年省级财政收入总量2679.8亿元,比上年增长27.81%,支出总计2679.5亿元,比上年增长27.80%,收支相抵结余0.3亿元。
——财政调控保障作用更加明显。2011年省级财政在保障“四化两型”建设,转方式、调结构和协调市县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调控和保障作用更加显著。一是重大在建工程投资需求保障更加有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支出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倍。二是市县补助大幅增长,共补助市县各类资金18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三是转方式调结构投入更有实效。省本级新增和安排新能源应用与节能技术改造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开放性经济发展资金,以及科技、旅游、信息、高新技术产业资金21.8亿元,引导企业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民生支出大幅度增加。2011年省级民生领域支出327.5亿元,比上年增加112.7亿元,增长52.5%。其中,农林水支出增长37.2%,教育支出增长8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8.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5.7%,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7倍。
——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不断推进。2011年省财政积极推进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等重大财税改革,启动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构建财力性转移支付体系,公开50项重大民生资金的安排情况,进一步理顺了财政分配关系,完善了预算管理体系,提高了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审计也揭示了省级预算执行在预算编制的严谨性、预算执行的时效性、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以及部分专项资金设置的必要性、政策制度的导向性、资金整合的有效性、投向使用的效益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
一、省本级财政管理审计
在全面把握省级财政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审计了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和资金管理情况。2011年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较好地履行了具体组织省级预算执行的职能,财政财务收支基本遵循了有关法律法规,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审计也发现,省本级财政管理还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财政收支预算执行不够及时 1、2011年底,省本级财政专户利息及非税收入1.49亿元未及时上缴国库。
2、预算资金下达不及时。抽查2011年年初待二次分配资金的安排情况,发现:一是上年结转资金45.07亿元,有9.41亿元未在6月30日以前安排,占比20.88%;二是系统财务资金与年初待分配资金,分别有38.98亿元、3.74亿元未按规定在9月30日以前安排,占资金总额167.61亿元、13.64亿元的23.26%、27.42%。
(二)部分专项资金和财政专户管理不够规范
1、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审计抽查2011年省级专项资金456亿元,涉及50个部门262项资金,有96项未建立管理制度,占36.6%;141项实行项目法分配的资金,有53项未建立项目库,占37.5%。
2、省级专项资金整合的有效性不够。抽查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20.62亿元,102项资金涉及农业、水利、林业、农办、畜牧水产等多个部门。省财政将其中14项资金3.36亿元整合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整合了16.3%,但没从根本上改变资金分散的格局,用途和性质相近的资金整合不够。
3、截至2011年底,省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等53个专户,未归口国库统一管理。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抽审了省教育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畜牧水产局、省供销合作总社、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9个部门和单位,延伸审计了部分下属单位和部分市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2011年各部门单位切实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认真履行部门职责,部门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财经法纪意识进一步增强。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化
8个部门待二次分配资金29.98亿元,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占年初预算总额123.12亿元的24.3%。其中,6个部门待二次分配资金较上年增加9.66亿元,部门预算编制未细化率增长7.4%。上述待二次分配资金,有9.79亿元未按规定在当年9月30日之前安排下达,占32.6%。
(二)部门预算执行不够严肃
1、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4个部门资产处置及非税收入5930万元未及时上缴省财政。
2、省质监局等5个部门及所属单位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1588万元,主要是在项目支出中列支办公、水电及其他日常运转经费等。
3、部分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一是省水利厅等3个部门部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或办法需要建立健全,有的尚未建立分配制度,有的制度操作性不强。
二是省住建厅等3个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2.73亿元未按因素法分配。
三是专项资金下达和计划批复不及时。其中:省林业厅等3个部门未在省财政规定的30个工作日以内下达专项资金,合计20.35亿元超过60个工作日才下达;截至2012年3月底,省教育厅没有及时督促县市上报并批复全省学前教育校舍改建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计划,2011年12月分配下达的11.32亿元资金滞留各地财政。
4、省畜牧水产局等2个部门有3个项目,资金合计8572万元,未及时组织实施或进度缓慢。
(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
此次审计,重点审查了省水利厅等6个部门的水利、教育、林业、畜牧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10.91亿元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占资金总额88.56亿元的12.3%。
1、对省水利厅的审计,抽查了岳阳县、汨罗市、桃江县、长沙市岳麓区27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涉及资金1.33亿元,占资金总额22.04亿元的6%。其中有16座水库工程监理未按规定招投标;个别监理公司借用外单位注册监理工程师参加投标,中标8座水库的监理项目。
2、对省教育厅的审计,抽查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邵阳学院、怀化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校、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9所学校和邵阳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自治州奖助学金等教育资金3.49亿元的使用情况,占资金总额25.04亿元的13.9%。发现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地方财政和学校奖助学金滞拨与发放不及时长达3个月以上,资金合计3798.61万元。二是娄底职院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临时生活补贴34.45万元用于教职工工资。三是少数市州未核实实有学生人数,向所有中职助学卡支付资金,造成已流失学生的助学卡结存137.4万元,资金转回难度较大。
3、对省畜牧水产局的审计,抽查了长沙县、南县、华容县、湘潭县、双峰县5县能繁母猪补贴等专项资金1.38亿元的使用情况,占资金总额13.67亿元的10.1%。存在以下问题:一是5县财政滞留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6431.88万元;3县畜牧水产部门滞留渔业救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资金269.67万元。二是12名养殖户虚报数据,获取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62.11万元;个别乡镇畜牧站和村组套取能繁母猪补贴14.8万元。
4、对省林业厅的审计,抽查邵阳县、隆回县、桑植县、慈利县、永顺县、凤凰县、桂阳县、资兴市8县(市)的生态公益林补偿等林业专项资金4.34亿元的拨付情况,占资金总额26.75亿元的16.2%。截至2012年2月底,8县(市)滞拨林业资金2.39亿元,占抽查资金的55%。
5、对省安监局的审计,抽查2011年新宁县、花垣县、桂阳县、临武县、永州市零陵区、郴州市北湖区及苏仙区7个县(区)的23个尾矿库隐患治理项目1890万元的使用情况,占资金总额4500万元的42%。省安监局对项目的实施条件审核把关不严,对暂不符合开工条件的项目分配了资金。有的治理责任单位在资金下达后才组织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17个项目至2012年3月尚未动工,其中9个处于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阶段,8个完全未启动。
6、对省供销社的审计,抽查了全省110个新网工程项目资金1820万元,占资金总额6083万元的29.9%。截至2012年2月底,新宁等18个市县财政对19个项目拨付不及时,资金347万元。
(四)部分政策制度执行存在偏差
1、省安监局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不够健全,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一是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缴存约束机制不完善,该局直接监管的高危企业66户,按每户100万元的较低标准测算,应由企业专户存储抵押金6600万元,实际只有1户企业存储75万元。二是安全生产理赔机制不够完善,应加大安全生产保险责任制度的推广力度。
2、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执行住房公积金缴存政策不够严格。一是行业间存在一定差别,个别行业公积金缴存比例超出政策规定比例;二是有的企业没有执行政策规定的最低缴存比例,2011年共有14家企业缴存比例低于12%,其中缴存比例最低的职工只有5.5%。
3、对省教育厅的审计,抽查发现湖南女子学院等7所学校学费收入计提4%资助困难学生政策落实不到位,未按照学费收入足额计提和发放困难学生资助资金370.35万元。
三、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
(一)36条在建高速公路的跟踪审计
2011年纳入跟踪审计的36条高速公路,截至2011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069.42亿元,为概算总投资2249.4亿元的47.5%。当年完成投资500.29亿元,为计划投资486.73亿元的102.8%。跟踪审计促进项目单位加强管理、完善合同计量、调整优化设计,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8.12亿元,同时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受宏观调控影响,在建项目资金紧张。36条高速公路2011年底的资金缺口超过200亿元。已经举行开工仪式的5条高速公路,至2011年仍未开始实质性施工。而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将部分银行贷款以委托贷款的方式,转借给省内长浏等5家民营BOT高速公路项目单位,截至2011年底仍有3家项目单位28亿元借款未收回。
二是广信公司等5家省内交通系统关联企业,2009年至2011年8月依据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内部文件规定,向在建高速公路提供钢材120万吨、水泥388万吨,分别占在建高速公路已使用的钢材水泥总量的48%、31%。经抽查,售价大多高于施工单位自购价3%至5%,提高了施工单位工程成本。其中广信公司销售钢材85万吨、水泥274万吨,材料销售收入45.8亿元,销售毛利4.9亿元,平均毛利率11%。广信公司及所属材料公司工资性支出3135万元中,列支7名公司高管2010年工资及奖金434万元,人均62万元,最高者73万元。
三是概算把关不严,工程变更审批滞后。吉怀等3个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预计整体超概算63亿元,超概算最高者达20%。炎睦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项目工程变更,2010年1月就向主管部门申报,但至2011年12月底未批复。
四是超规模征地。长湘高速监控分中心批复用地120亩,实际按300亩统征,征拆费用已一次性包干拨付,拟多征180亩,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权;醴茶高速瓷城服务区原规划需占地90亩,经省交通厅规划调整为600亩,实际征地689亩,其中90亩基本功能区的经营权已转让给中石化湖南公司,519亩规划用于以会务活动和醴陵瓷文化体验为主题的高速公路旅游地产和文化经营。
审计提出了研究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问题,改善建材供应市场环境,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等建议。
(二)华盛世纪新城一期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
对华盛世纪新城一期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重点审计了项目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并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存在的问题:一是施工单位多报工程价款。项目已完工主体及相关配套工程的送审结算金额10.23亿元,审定金额8.79亿元,核减1.44亿元,核减率达14%。二是土石方挖运等18个子项目未按规定招标,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合同金额1744万元。
四、专项资金审计
(一)国土出让资金及相关国土管理审计
为了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组织对邵阳、常德、益阳、郴州、娄底5市本级及所属10县(市)2010年、2011年国土出让资金及相关国土管理审计。审计重点关注土地征收供应情况,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和安排使用情况。5市两年办理征地6.94万亩、供地8.36万亩,取得土地出让金收入212.72亿元,安排支出190.91亿元。审计结果表明,各市县逐步重视加强土地出让金征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在改善居住环境、拉动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问题有:5市本级和沅江等5县(市)土地出让金征收不到位23.8亿元;5市本级和涟源等6县(市)财政未按规定将土地出让金全额纳入基金预算管理88.12亿元;5市本级和汉寿等7县(市)财政安排使用土地出让金不合规26.5亿元;郴州、娄底、常德市本级和资兴等2市土地闲置1498亩;益阳、邵阳、常德市本级和新邵等3县(市)违规发放土地使用证77宗共计3780亩。审计建议进一步理顺国土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和规范土地招标、拍卖、挂牌行为。
(二)保障性住房审计
为了督促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有效完成,组织开展了对长沙、衡阳、岳阳、永州、怀化、湘西6市州及所属29个县(市、区)2011保障性住房情况的跟踪审计调查。所调查地区2011住房保障目标任务为163591套(户),占全省总任务447200套(户)的36.58%,共筹集保障性住房资金46.71亿元,安排支出34.82亿元,有效地改善了民生,并通过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因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部分市县建成的保障性住房不能及时投入使用。二是部分市县未按规定足额筹集住房保障资金,其中未按规定从国土出让收入中计提安排1.2亿元,未足额提取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2016万元。审计提出了健全和细化保障房分配制度,完善保障房投入使用后续筹资机制等建议。
(三)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审计
为加强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的管理,组织了对长沙、株洲、衡阳、娄底4个市本级和13个县市2009年、2010年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的审计,涉及财政资金7.26亿元,占审计涉及地区和行业补贴资金的64.6%。审计结果表明,国家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省相关行业因成品油价格上涨导致的现实困难,让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得到了实惠。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部分市县财政部门拨付发放补贴资金不及时2.77亿元,二是少数单位申报不实,获取补贴资金458万元。三是少数单位调剂使用补贴资金791万元。审计提出了实行补贴对象动态化管理,完善申报审核机制和管理制度等建议。
(四)三峡库区移民安置资金决算审计
按照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对省移民局、株洲、衡阳、岳阳、郴州、永州5市及15县(市、区)三峡库区移民安置资金决算审计,共审计资金1.49亿元,占资金总额的83%。涉及32个部门、30个乡镇、62个村组、6110名三峡移民,现场查勘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1个,审计覆盖面达81%。审计结果表明,我省移民计划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移民生产生活基本安置到位。2000年至2004年,国务院三峡办下达我省接收安置计划7300人,我省实际接收安置8502人。截至2011年6月底,全省调剂土地10195亩,保证移民人均农耕地和宅基地面积达到并略高于当地人均水平,向移民分配耕(园)地9631.14亩、宅基地37.59万平方米,为移民建设或购置安置房1670套,建筑总面积20.15万平方米。但也存在少数三峡移民住房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实施招投标的问题。
(五)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 根据相关国外贷援款协议的规定,实施国外贷援款公证审计项目16个(涉及子项目381个),其中:世界银行贷款项目6个、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3个、日本协力银行贷款项目3个、赠款等其他项目4个,涉及农业、林业、交通、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项目计划总投资271.39亿元,其中协议利用外资额折合人民币83亿元,国内配套资金188.39亿元。截至201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76.21亿元,其中利用外资额折合人民币42.32亿元。审计结果表明,国外贷援款项目,弥补了我省资金投入的不足,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此项工作推进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项目实施进展缓慢。有的公益性项目,短期和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部分地方在争取资金时积极主动,具体实施时进度管理不严格,个别项目进度不到协议要求的30%,有的没有开工。二是项目招投标管理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部分项目招投标前期准备不充分,招标文件不完整,设计不合理等,对项目实施带来一定影响。
五、高中及高校债务锁定审计
根据审计署、财政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分别对全省522所公办普通高中和81所高校债务进行了锁定审计,摸清了高中和高校的举债规模。
截至2010年底,全省522所公办普通高中,有492所负有债务,债务余额104.20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30.33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债务8.05亿元,其他相关债务10.61亿元,集资款20.58亿元,未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范围的拖欠工程款34.63亿元。
对全省81所公办普通高校债务的锁定审计,核减各高校多报的债务余额29.34亿元,核定2010年末债务总额182.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拖欠工程款占79%,平均每所高校负债2.26亿元。
六、审计整改与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关于2011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省审计厅已经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省政府7月4日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审计结果汇报,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徐守盛省长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要求各级各部门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各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在规定的时限,按照规定的要求,认真整改,自觉接受省人大常委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监察、财政、审计和各主管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大问责力度,确保整改结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各单位对审计查处问题已经着手整改并建章立制,详细整改结果将在今年11月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同时,省政府提出了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一是细化预算编制,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和均衡性。严格财政预算编制审查程序,规范超收收入的安排使用,制定科学准确的预算定额和标准,将预算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减少预算追加事项。同时,加强财政支出均衡性管理,及时拨付预算资金,科学控制财政资金拨付进度,力求内做到基本均衡,避免在后期集中下达,造成资金投向盲目。
二是积极推进公开省级财政预决算和省政府组成部门的预决算。按照省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对财政预决算公开的安排部署,今年公开的部门及事项分别扩大为25个省政府组成部门、74项事项,明年再扩大到46个省政府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97项事项。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篇3
来源:自治区审计厅厅长黄必贵时间:(2011-07-27)[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2011年7月2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2010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以及上一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请予审议。
一、2009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去年审计工作报告提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2010年9月30日,马飚主席主持召开自治区十一届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切实加强领导,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建章立制,强化内部管理,扎实抓好审计整改工作。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进行整改:一是自治区财政厅加大对部门预算的编审力度,印发了加强结余收入管理的相关文件;加大项目支出预算的审核力度,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加大对财政拨款结余的清理力度,共收回结余资金206亿元。二是对区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扩内需项目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工程审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发现的问题,各相关单位认真进行整改,追回或归还挤占挪用资金2,39185万元,纠正管理不规范金额81,98721万元,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46项。三是向纪检监察和检察等机关移送的12件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已立案5件,其中1件处理完毕,4人被批捕;其余7件在调查中。具体整改情况,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题报告。
二、自治区本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10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本级财政收支情况较好。审计结果表明,2010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总收入1,46894亿元,财政总支出1,43576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318亿元。圆满完成自治区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收支计划,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一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9089亿元,完成预算的1129%,比上年增长253%;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完成14979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85%,比上一年提高33个百分点。
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补助,有效缓解收支矛盾。2010年自治区本级获得中央补助收入1,16482亿元,比上年增加16957亿元,增长170%。中央财政对我区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有效缓解我区财政收支矛盾。
三是财政支出进度加快,重点支出得到保障。2010年,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40829亿元,完成预算的935%,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农
业、教育、科技三项法定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79%、139%、177%,均高于自治区本级经常性财政收入108%的增幅,法定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四是支持“三个优先”发展,推动经济较快增长。自治区财政争取中央基本建设投资112亿元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5亿元,多渠道筹措资金41亿元,支持公路铁路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安排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资金1305亿元、汽车发展建设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工业加快发展;安排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资金11亿元、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资金5亿元,支持“两区一带”加快发展。
五是财政管理试点稳步推进,转移支付力度加大。2010年,全区14个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县财政运行平稳,效果明显;自治区安排补助下级支出98148亿元,比上年增加13931亿元,增长165%,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六是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收支两条线”等财政改革;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财政预算执行管理不断规范,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但审计也发现2010年自治区本级财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一)部分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率较低
2010年自治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902,009万元,当年实际支出424,438万元,预算执行率为471%。部分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当年未执行或执行率较低。例如,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553万元和农业土地开发资金2,086万元当年均未支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支出预算为319,600万元,实际支出9,807万元,执行率为31%。
(二)部分非税收入未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2010年部分非税收入应缴未缴国库或财政专户48,99980万元,其中:应缴未缴国库27,17792万元,应缴未缴财政专户21,82188万元。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未完全执行到位
一是个别单位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区直分中心、区直房改办2个单位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二是部分区直部门未使用公务卡支付。2010年,自治区本级在99个区直部门中推行公务卡制度,有79个区直部门使用公务卡支付,支出金额总计6,30789万元,但仍有20个区直部门未使用公务卡支付。
(四)政府采购的监管力度不够
2010年自治区本级实行填报政府采购报表制度,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已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102个区直部门中,只有4个部门上报政府采购报表,其余98个部门未按要求报送。财政部门未能全面准确掌握区直部门政府采购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政府采购预算缺乏约束
力。
(五)部分税款未及时征收
延伸审计企业纳税申报情况发现,部分企业在2010年8月至11月期间按期申报的税金41,67056万元,自治区地税局未及时征收,税款逾期至2011年1月入库。
三、区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今年区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9个单位,延伸审计37个二、三级预算单位。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财政财务收支日趋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方面存在的问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研经费收入2,74639万元未编入部门年初预算;自治区水利厅、自治区安监局未按规定及时批复所属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涉及金额29,98876万元。
(二)部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自治区安监局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较低,其中有3个项目预算安排856万元,年终尚未支出47040万元,执行率为450%;桂林医学院未按规定足额提取校内学生资助经费,2010年应提取校内学生资助经费30333万元,实际提取19219万元,应提未提11114万元。
(三)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自治区工商局、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民委等单位往来账款11,85958万元未及时清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5,62728万元、自治区图书馆历年支出收回和其他收入37331万元在往来款中核算。
(四)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广西民族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和科技楼工程2个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1,71617万元;自治区工商局部分固定资产增加、报废未及时记账1,24156万元;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壮汉语教学楼建设工程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865万元;自治区民委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办公楼扩建工程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和结转固定资产142万元;自治区水利厅未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或固定资产卡片1,78125万元。
四、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10年,按照中央扩内需以及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自治区审计厅继续加大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实施了对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工程等19个项目跟踪审计和南宁(坛洛)至百色高速公路等2个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特别是19个跟踪审计项目达到了“边建设、边审计、边纠正、边规范”的目的。在审计中及时发现222个问题,已经整改或部分整改214个问题,金额8123亿元;未整改2个问题,金额004亿元;既成事实,无法整改今后应加以规范6个问题,金额111亿元。提出审计建议128条,各相关单位已采纳123条,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31项,调整账务1591亿元,收回被占用资金747亿元,核减工程款161亿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部分项目招投标工作不规范
兴安五里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3个项目部分单项工程未进行招投标;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等3个项目部分单项工程出现中标人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要求不符的问题;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部分标段评标委员会未严格把关,使资质证件不实的投标人通过资格预审。
(二)部分项目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缓慢,操作不够规范
宜州至河池高速公路工程等4个项目部分标段受征地拆迁工作滞后等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等4个项目征地拆迁资料不全;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田林段支付拆迁企业停业损失及设备拆装费5,07375万元依据不足;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工程博白县松旺镇征地拆迁工作人员涉嫌贪污冒领土地征用补偿费用2142万元,此款已追回。
(三)部分项目多报多计工程价款
有11个项目多报多计工程款共计16,60462万元。其中: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工程概算多计1,45080万元;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工程等9个项目,由于计算及汇总错误、重复计量、套用单价不正确等原因多计工程款共计3,51890万元;南宁(坛洛)至百色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单位多报送工程结算价款11,63492万元。审计后,各项目业主已核减施工单位工程款,未造成损失。
(四)部分业主挤占挪用项目建设资金
兴安五里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2个项目业主和个别拆迁工作人员挤占、挪用抢险公路维修资金和征地拆迁费等共计30929万元,审计后已全部归还。
(五)部分项目财务管理不规范
一是宜州至河池高速公路工程等5个项目财务核算不规范,金额114,74003万元;二是靖西至那坡、南宁外环高速公路应缴未缴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共计13560万元;三是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等2个项目施工单位以代垫设备、材料款和支付施工合同履约保证金等名义违规转出工程进度款共计50,83546万元。上述审计发现的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各相关项目业主已全部进行整改,违规转出工程款已全部转回。
五、重大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情况
2011年上半年自治区审计厅安排了对住房公积金专项资金,南宁等4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横县等10县(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柳州等3市农村危房改
造财政补助资金的专项审计调查,对自治区林业厅本级及桂林等4市农村沼气建设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共扶持水库移民12681万人,改造农村危房12750万户,建成沼气池371万座,全区沼气入户率达到46%,位居全国第一,整合其他相关支农资金149亿元用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2010年区直分中心住房公积金实现增值收益109亿元,用于廉租房建设092亿元。上述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比较规范,在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落后状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部分项目进展缓慢,资金未能及时安排使用
柳州、百色、崇左三市共有13个县未及时安排使用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造成资金闲置3,68481万元;博白县财政局由于未能确定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对象,造成资金2,23333万元未及时使用;福绵管理区、容县财政局扶持项目进展缓慢,造成资金21723万元未及时使用;南丹县由于后期扶持资金实际发放人数比核定人数少,造成资金10186万元未及时使用。
(二)部分单位专项资金未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贵港市财政局未设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专户;玉林市、武鸣县等14个市、县(区)财政局虽设置了财政专户,但与其他专项资金账合并使用,港南区等2个县(区)没有实行封闭运行;容县财政局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未记会计账,只记录收支的实际情况。
(三)个别地方违规出借专项资金
那坡县危改办将危房改造资金违规借给福建鑫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等7个单位共计94480万元,截至2011年3月上述借款已归还。
(四)个别地方未经批准变更扶持移民方式
福绵管理区移民局未经上级或主管部门批准,将原定对淹田淹地不搬迁移民的直补方式更改为直接补助与项目扶持相结合的方式,造成资金7184万元未使用。
(五)部分单位超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
2008-2010年,南宁公积金中心区直分中心共有11家单位超标准缴存公积金共计1,48669万元。目前,南宁公积金中心区直分中心已经全面停止审批超标准缴存公积金的申请。
(六)少数沼气项目使用效果不理想
一是少数农村户用沼气池建成未使用。审计抽查建成的3,319座农村户用沼气池,未使用228座,造成410户建池农户未能使用沼气;二是少数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建成未使用。全州县才湾镇合宝燕养殖场沼气工程、永福县富山农牧渔养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沼气工程,总投资231万元,2010年度建成,2011年3月竣工验收但至今仍未使用;三是少数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池使用效率低。灵山县新圩镇蒙塘村14户农户联合建成的70立方米沼气池和
临桂县五通镇21户农户联合建成的160立方米沼气池,除养殖业主外,其他农户因供气不足未能正常使用沼气。上述问题,自治区林业厅已采取措施落实整改。
六、我区政府性债务审计情况
2011年2月至5月,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全面审计。本次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重点审计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同时对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也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底,我区政府性债务余额共2,75613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44066亿元,占523%;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92078亿元,占334%;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39469亿元,占143%。我区各级政府通过举债融资,缓解了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应对金融危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通过财政投入和举债融资的方式,积极完善区域经济布局、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二是为推动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截至2010年末,全区各级政府性债务余额中已投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共17742亿元,投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6419亿元,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由88%和329%提高到606%和60%,改善了全区的生态环境。三是我区各级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投入交通运输业、市政建设共1,51711亿元,占全区各级政府性债务已支出余额的690%,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增强了我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后劲。
从审计情况看,2010年我区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474%,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为776%,其中:自治区本级债务率为302%,均低于多数国家确定的债务率控制标准100%。全区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偿债率为80%,其中:自治区本级偿债率为36%,均低于多数国家确定的偿债率控制标准20%。因此,我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总体在可控范围内。
我区各级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审计发现,政府性债务的举借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研究和规范的问题。一是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政府举债融资缺乏规范,部分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二是部分单位未按核定用途使用和未及时安排使用债务资金。三是个别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不规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逐项制定整改措施,研究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
对本次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自治区审计厅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书。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整改,迄今已纠正违规或管理不规范资金816,96744万元,采纳了174条审计建议,完善了58项制度。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自治区审计厅已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向纪检监察和检察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9件,涉案人员27人,涉案金额25,15905万元,这些案件线索移交后已经受理,有关部门正在依法依纪调查处理。
七、审计意见
为进一步推动财政改革,规范预算管理,维护财经秩序,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资金效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重大投资项目管理,促进国家宏观政策落实
自治区各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管理,规范重大投资项目招投标、设备供应等行为,实行全方位、全过程阳光操作;有关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协作,明确职责分工,及时、足额安排项目配套资金,依法依规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妥善处理影响工程建设的突出问题;对项目建设材料供应实行严格管理,加强施工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强化对项目的监督检查,防止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等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
(二)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自治区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制度,提高政府性基金和项目支出预算的执行率,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好地发挥效益;加强税收及非税收入的征缴管理,将各征收和执收单位的汇缴专户纳入财政监管范围,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应缴尽缴;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将所有部门财政收支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范围,积极推行公务卡制度,堵塞财政收支管理漏洞,强化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三)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力度,强化国有资产规范管理
自治区财政和各部门应加大对固定资产采购、配置和使用的管理力度,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报表报送制度,加大对政府采购的监督和管理,全面准确掌握区直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的约束力。安排预算时应结合资产及国有资源占用情况,建立完善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结合机制,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加强资产核算,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举债使用偿还行为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篇4
告
更新时间:2011-7-20
资料来源: 海口市审计局
──在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海南省审计厅副厅长 何琼妹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政府委托,现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2010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请予以审议。
一、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海南省审计监督条例》的规定,省审计厅对2010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此工作共投入审计人员671人(次),审计723家部门单位,审计金额1,362亿元。审计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主动跟进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重点审计了土地增值税征管和房地产企业纳税情况、土地出让金征缴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地方政府性债务、民生资金(工程)和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建设等事项。审计结果表明,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与各部门紧紧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认真贯彻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圆满完成了海南省人大批准的省本级预算。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省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17亿元,增长48.4%,完成预算的102.4%。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增值税、契税、个人所得税等省本级6项主体税种均比上年有较大增幅。
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省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70.72亿元,增长15.4%,完成预算的105.3%,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证,其中省级财力安排教育支出增长51.4%,安排科技支出增长41.3%,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3.9%,均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率,“三项支出”均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财力保障。促成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和离岛旅客购物免税政策顺利实施,积极争取中央财力支持,省本级共获中央补助资金318.75亿元;通过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资金25亿元;2010年各级政府通过举借债务筹措资金242.66亿元。筹措的资金重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民生及社会事业等,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和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重视保障性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民生项目的投入,共安排民生支出88.98亿元,占省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52.12%,增长4.9%;省级财政超收安排民生项目支出达到86.3%;省级集中的土地出让金中安排民生支出占总额的65.7%,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引导和鼓励市县加大民生投入,市县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持续加大对市县转移支付力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预算执行进度;积极推行公务卡、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改革;规范非税收入征缴和政府采购管理;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逐步实施财政国库现金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统计
制度,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但审计仍发现一些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逐步解决。通过审计为各级财政增收节支36.04亿元,催缴应上缴省级收入13.47亿元;发现线索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案件4起,涉案人员16名;促进有关单位建章立制30项。
二、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主要情况
(一)预算收入审计方面。
──房地产企业税收征管和纳税情况审计。审计结果表明,随着我省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省地税部门近两年不断加大土地增值税征管和清算力度,使我省土地增值税收入连年保持高速增长。但审计也发现一些土地增值税征管中亟待改进的问题。重点对7个市县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情况进行审计发现,截至2010年末,符合清算条件的房地产项目527个,地税部门完成专项清算和稽查清算项目87个,清算率为16.51%。经抽查复核地税部门25个项目清算结果发现,13个项目存在问题,造成少征土地增值税3,107.45万元。主要是:对房产销售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项目未调增计税收入、在清算中扣除未取得合法凭据的土地成本、未按规定扣除开发成本、未对明显偏高的建安成本进行验证、未区分住宅性质计算征税、清算对象不符合规定等问题。
同时,审计抽查我省30家房地产企业纳税情况,发现房地产企业少缴税金情况较为严重,30家企业中15家企业存在隐瞒房产项目实际收入和成本、未如实申报纳税等情况,造成少缴各类税金共计1.26亿元。
──土地出让金征缴情况审计。重点对11个市县2009-2010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征缴情况进行审计。两年间,11个市县共出让土地495宗,土地面积2947公顷,土地出让金收入总计280亿元。审计认为,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逐步规范,土地出让金管理和使用不断完善。但也发现,市县欠缴省级土地出让金情况严重,2009-2010年尚有9个市县欠缴省级土地出让金13.21亿元,7个市县欠缴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0.26亿元,共计13.47亿元,占应缴数的42.4%;企业拖欠土地出让金数额大,9个市县38家用地单位共拖欠17.8亿元;10个市县调整容积率土地项目达到226宗,审计抽查其中143宗,发现有67宗土地应补缴土地价款7.12亿元,截至2010年末仍欠缴3.93亿元,占应缴数的55.2%,其余76宗约246.57公顷土地未按规定评估补缴土地价款;有些市县土地出让金管理不规范,2010年末土地出让金收入未及时缴入国库24.72亿元,有68宗土地出让未按合同约定收取拖欠滞纳金(违约金)4.8亿元,违规开设土地出让金收缴过渡性账户7个,截至2010年末滞留10.8亿元土地出让金未上缴财政非税专户,并从中坐支1.8亿元;7个市县少计提国有土地收益基金4.42亿元;有12宗土地在改变土地用途后,未按规定补缴土地价款;3个市县国土部门在11宗土地未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核发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目前,审计厅正加大对土地出让金重点问题的查处力度,截至2011年6月3日,已有3个市县补缴所欠缴的省级土地出让金收入7.54亿元。
(二)预算支出审计方面。
──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跟踪审计省本级财政待分配资金管理情况和20个部门单位181个重点项目支出进度发现,随着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财政待分配指标总量逐年扩大,加上资金分配决策程序过于繁琐甚至重复、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资金分配协调机制不健全使得职责界定不明确、项目储备和资金申报前期准备不充分导致分配指向不明确等问题,造成待分配资金分配效率不高,从而影响财政支出进度。2010年省本级待分配资金380.02亿元,较2008年262.12亿元和2009年314.23亿元分别增长44.98%和20.94%,6月末分配率63.61%,9月末分配率仅为70.22%。
省政府高度重视财政支出效率问题,5月份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罗保铭省长到会部署加快财政支出和项目实施工作,组成3个督查组对所有市县和20个省级单位开展督查,并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项目实施,合理安排支出计划,简化中间环节,支出进度下半年得到明显加快,确保了全年支出预算的顺利完成。
──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在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对全省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末,全省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952.92亿元,其中政府担一定救助责任的43.77亿元,占4.59%。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融资平台公已支出的513.61亿元债务主要投向市政建设等公益性项目。2010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为70.21%,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总债务率为93.18%,低于国际公认警80%以上属于长期借款,每年偿还的债务负担不重,2010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偿债率为8.61%,低于国际公认警戒线(20%)11.39个百分点,加上占债务总额83.75%的银行借款,基本都是以土地作为抵押,因此,如果土地市场或政策没有重大变化,偿债风险可控。但是,仍有个别市债务率超过警戒线,偿债压力较大。
举债融资弥补了海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促进了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快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各级政府初步建立起政府性债务相关管理制度,积极化解历史债务,融资平台公司通过清理整顿,经营管理得到规范和加强。但对于债务举借、使用、偿还和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土地抵押不规范、未按照贷款用途使用债务资金、债务资金闲置使用效率不高、融资平台公司出资不规范、抽逃资本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整改。
──省直属二、三级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对19个省直部门单位所属的73个自收自支且未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事(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其中52家单位存在财务收支违规行为,占被审计单位总数71.23%,涉及资金8,740万元。其中,5家单位设立“小金库”7个,涉及资金368.55万元;3家单位以广告费、资格认定评审费等名义乱收费、乱摊派540.22万元;8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挤占挪用各类专项资金
873.15万元;3家单位未严格执行非税收入预算管理规定,应征不征、应缴未缴或混淆虚增非税收入1,798万元。此外,财务管理较乱,存在经费支出不真实、现金管理混乱、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有关部门已根据罗保铭省长和蒋定之常务副省长的批示,着手研究并整改。关于涉嫌违法违规的问题,审计厅已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处罚,涉及其他部门管辖事项,依法办理了移送手续。
(三)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方面。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重点审计11个市县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并延伸调查了30个医疗机构。审计结果表明,11个市县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总体情况较好,各项政策规定基本得到贯彻执行,基金筹集、管理、拨付、使用进一步规范,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全省实现门诊与住院即时结报、门诊统筹和儿童大疾病救治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0年末,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474.85万人,参合率为97%,受益人次为252万人,参合农民受益水平逐年提高。但审计发现,通过虚假、重复报销等手段诈骗新农合资金的案件16起,涉及金额21万元;部分医疗机构违规通过重复使用患者资料、办理虚假住院手续、分解处方、扩大医疗诊疗报销范围等手段套取新农合资金;个别市县有些农民钻政策空子,在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同时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造成重复参保、重复报销;全省统筹基金累计结余过大,达2.67亿元,占当年筹资总额的 46.21%,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结存比例(25%)21.21个百分点。
省卫生厅及相关市县非常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整改。及时与公
检法部门沟通,严厉打击和查处骗取新农合资金的行为;升级改造信息系统,实现了省内住院病人网络审核,有效遏制重复报销、套骗保、分解处方等行为;要求各市县填报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和细目,防止发生扩大报销范围问题;通报批评相关责任人,对违规卫生院处以罚款整顿,追回被套取的基金。
──扶贫资金绩效审计。2008-2009年,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成果显著,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09年末,全省1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41元,比上年增长8.5%;全省720个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59元,比上年增长9%。但重点审计4个市县4项财政扶贫资金发现,个别市县扶贫资金投向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比重较大,而投向生产发展及科技培训类比重较小, 不符合扶贫资金应重点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科技扶贫政策要求,影响产业化扶贫及教育科技扶贫实施效果;部分市县财政扶贫贷款贴息结存较大;4个市县不同程度存在未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尚不规范完善、项目后续跟踪指导服务不到位等情况,影响了扶贫项目的效果;个别市县以工代赈资金用于支付投劳报酬不足2%,未能较好地发挥扶贫政策赈济作用;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不够规范,存在冒领扶贫资金问题。相关部门单位及市县政府正着手采取措施整改。
──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审计。重点对8个市县64个政府部门退耕还林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全省退耕还林工作总体情况较好,新增森林覆盖率5%,全省共有79,452户退耕农户从退耕还林政策兑现中受益,平均每户获得补助约8,955元。但审计发现,全省各市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推进缓慢,18个市县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后续产业发展等项目平均完成率均在50%以下;全省38.5%面积的退耕还林尚未发放林权证;部分市县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876.73万元未及时发放给退耕户、未落实地方配套资金12,784万元、由于项目进度缓慢造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央专项资金5,629.64万元未能支出;2个市县存在未按规定补造被占用和验收不合格的退耕还林、未及时处理耕地权属纠纷的问题;个别市县违规发放尚未承包到户的退耕还林粮食现金补助资金169万元。
各有关市县均召开专门会议部署整改工作。3个市县政府和林业部门已安排雨季补植补种、收回被占用资金、发放补助、完善树种变更手续等各项工作,共调解339亩耕地权属纠纷,完成补植造林549.3亩。
──海南洪水内涝防汛救灾物资资金跟踪审计。及时跟踪审计我省洪水内涝防汛救灾物资资金的募集和使用情况,全省各级部门和单位募集和使用物资资金工作较为规范,在帮助
(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方面。
──23个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对8个市县23个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及竣工决算审计。近年来,相关部门及市县政府加大工程项目管理力度,政府投资项目进展顺利。但在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2个项目未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存在未经公开招标确定勘察设计单位、招标中违规设置不合理限制性投标条件、招标控制价编制不合理、评标委员会违规确定中标单位等问题;4个项目未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在未办理土地使用权证、海域使用权证手续,或概算未经批复情况下就开工建设;4个项目投资控制不到位,多计工程造价8,678.43万元,或未编制初步设计概算及工程预算;2个项目贷款资金长期闲置,导致增加利息成本3,600万元; 2个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边征地、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等“多边”建设问题突出,长期停工及进度缓慢,影响了工程建设效益;6个项目工程管理不到位,存在施工合同未约定预留5%工程质量保证金、合同条款不合规、或未签订工程经济合同等问题;9个项目工程监理和施工单位履行职责不到位。
──4个重点民生工程投资项目审计。
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审计。重点审计7个市县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发现,普遍存在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资金结余量仍然很大,使用率不高的情况。截至2010年末,7个市县廉租住房补贴资金仍结余14,787万元,占82.38%;4个市县未按规定安排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以上用于廉租住房工程建设;4个市县未对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进行全面调查,困难家庭户数不清,影响了廉租住房建设计划的制定及租赁补贴发放工作效率;4个市县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慢,未按计划完成2010年建设任务;2个市县29个项目存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履行职责不到位,施工合同约定的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比例未按规定执行等问题;2个市县4个项目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存在无证施工现象。二是市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审计。重点审计7个市县2008-2010年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发现,有179条农村公路多计工程造价249.24万元;2个市县12条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下达慢,至2011年3月底仍有10条农村公路未开工建设;6个市县260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存在监理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未及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项目资料严重缺失等问题;个别市县挤占项目资金14.94万元。
三是市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审计。重点审计7个市县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发现,工程进度总体偏慢,仅完成计划投资的35.67%,开工项目数占计划的62.61%,开工面积占计划的67%。项目资金未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共闲置1.35亿元,占到位资金53%;4个市县43个校安工程建设工程管理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工程监理履行职责不到位、施工合同未按规定约定工程质量保证金等问题。
四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情况审计。重点审计11个市县2008-2010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情况发现,4个市县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存在挪用专项资金34万元、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3个市县9个项目建设管理费超支或使用不规范;7个项目多计工程款102.38万元;5个项目未按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涉及投资金额568.12万元;8个市县28个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存在监理履行职责不到位、竣工验收不及时、合同签订不规范及未严格执行合同等问题。
针对以上民生工程项目的审计结果,住建、交通、教育、水务等部门及有关市县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整改。
三、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对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省政府将在各部门(单位)和市县的整改基础上,进一步督促整改,促进完善有关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整改结果将于年底向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题报告。现提出今后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一)加强税收征管和土地出让金收缴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严格依法治税,强化对重点行业和单位的税收管理,保证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入库,健全完善税务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切实提高征管工作水平和效率;规范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收入征缴制度,完善省本级与市县土地出让收入的对账和结算机制;加大税务稽查和土地出让金监督检查力度,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屡查屡犯或拒不整改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严格问责。
(二)加强财政预算编制工作,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牢固树立“预算决定执行”的意识,明确财政预算编制机构和各部门职责,继续完善预算支出项目库,并根据我省影响财政收入不确定因素多、中央转移支付占财政收入比重较大、部分非税收入“以收定支”等财政运行特点,精细化、科学化编制项目预算,减少预算执行中的待分配资金规模、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率,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支出进度慢的问题。
(三)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继续完善“绿色通道联合审批制度”,优化投资计划及项目建设手续的审批程序,促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投资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并加强基层建设管理和项目财务管理的指导和培训,大力提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推荐阅读:
山东2010年线路跳闸和故障情况分析09-05
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度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10-22
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09-10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机关各部门加强机关效能和工作作风建设的整改措施12-08
山东省棚户区改造省级奖补资金10-29
山东三箭集团“城乡牵手 文明共建”活动情况自查报告05-26
山东光明执行机构规程07208-25
山东大学操作系统实验五理发师问题报告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