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
力的教学反思 篇1
力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力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力的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第五章力学的第一节课,和第六章《力与运动》以及下学期的压强和浮力等内容构成了初中物理的力学知识体系。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然而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完声学、光学等内容后,对初中物理的学习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即从实验入手---然后总结规律---最后落实到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力求能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有新的发现。
本节课的设计
一,从神舟七号的发射谈起,从最前沿的物理学知识中引出最基本的物理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力学的神奇。首先播放了神舟七号从发射到返回地球的录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然后提出问题:
1,火箭升空为什么是向下喷射火焰?
2,神舟七号的宇航员在太空中为什么能飘起来?
3,飞船的返回舱要使用耐高温材料,从而避免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烧毁飞船?
4,是什么力量是飞船落回地球?
5,为什么返回舱落地前要打开降落伞?
这些问题的提出,虽然学生在没有学习力学之前无法回答,但是通过学习,这些谜团就将慢慢被打开。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把学生引入力学知识的海洋,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探索,教给学生游泳,而不是简单的递给学生一个救生圈。
二,总结录像中的简单力学知识,总结归纳出力的概念。
1,火箭向下推动空气,2,空气向上推动火箭,3,宇航员推开舱门。
引导学生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同时前两个问题的提出也为下面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埋下伏笔。
然后紧跟两个问题:
1,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2,是不是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两个问题的解决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通过阅读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张飞要与关羽比力气,他提出:谁能把自己提起来,谁的力气就大。说罢,他用双手紧抓自己的头发,使劲向上提。尽管他使出了最大的力气,憋得满脸黑紫,甚至把头发都拔掉了一大把,结果还是不能使自己离开地面。)来让学生理解。这个故事的理解如果展开应该是内力相互抵消的原因,但是这里就事论事,只要求学生解决--是不是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学生读完会心一笑,不需要老师再多说什么就轻松地理解了这一知识点。所以,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化难为易,让问题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往往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用的是实验探究法,也是物理课上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探究。
三,通过观察录像讲解力的作用特点,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特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滑板上的人推墙录像讲解,学生很容易接受。紧接着提出问题:人走路的时候为什么是向后蹬地?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都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特点。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条,这里做了细化。先通过踢足球的录像让学生总结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然后通过放大的录像让学生看到,在力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同时也在使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反思一下,感觉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有得有失。比较好的一点是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形变我们看不见?然后让学生观察玻璃酒瓶的形变可以用细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来放大,继而联系前面声学中的几个实验,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研究思想—转化法。不成功的一点是,对运动状态改变的总结上,没有及时归纳运动状态不变的两种情况。这个知识点在第六章中也会用到,如果在这里提前总结出来其实就等于减少了第六章的一个难点。我的体会是,备课中,一定要注意向前看和向后看,所以提前两周备课确实很有必要。
四,本节小结。由于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好总结,所以学生看着板书能很轻松的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总结出来。所以,板书和多媒体就像孙子兵法和核武器,缺一不可。两者各自发挥好自己的作用,相互补充,才是制胜之道。
五,习题。本节课共设计了四个练习题,一个填空,一个单选,两个多选,起到了落实知识点的作用。这里重点说一下多选题,虽然考试中没有这类题型,但是多选题在课堂练习中出现却有很多好处。比如,多选可以让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找出题目中考察的知识点。也能让学生总结正确与错误的选项,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好规律结论。
补充:
一,物理课的内容要及时更新。虽然物理学的知识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但是这些知识的应用却是日新月异的。比如上次讲到力学的时候引用用的是神舟五号,这次却变成了神舟七号。我的感觉是一堂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物理课应该是一堂新鲜的物理课,而不应该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物理课。因此,平时对于新知识应用的搜集整理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想到了地理组燕老师的省优课,地图的讲解不仅仅是平面、一成不变的地图,而且用到了googleearth这样动态的卫星地图。让学生能借助这以地图从浩瀚的宇宙中一点点放大,最后看到了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家。这样新鲜的课学生必然会兴趣盎然,学习效果肯定好。
二,教学中要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以往上课之前总是习惯把原来的教案找出来,比着葫芦画瓢,结果讲的和去年甚至前年的课没什么两样。后来老的教案逐渐找不到了,反倒是轻松了不少,每次备课都能有一个新的思路,上完课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好的东西要保留住,但是不能一成不变,寻求教学中的改变其实也是解放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过去听过的一个说法是,老师只需要备一年的课,剩下的三十年就不用备课了。现在想想,这种做法实在是无法可想。老师应该是一杯新芽的绿茶,让学生看到新鲜的绿,闻到香喷的雾。而不要做一方陈年的普洱,落满灰尘又颜色深紫,让学索然无味。
力的教学反思2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向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今天刚学习明天可能就给忘了,总是弄不清楚。
在授课中,我以讲台上静止的书本为例,讲解二力平衡。为了避免与相互作用力的混淆,对书本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的结论,学生是理解了。但测试时,一但遇到选择题中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等选项时学生还是混淆这两个问题。为此,在进行试卷讲评时,我换学生自己为受力的研究对象,当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所受到的各种力,进行受力分析,并且将各个力进行比对,指导学生分析哪些力是二力平衡,哪些力是相互作用力;具体方法是:
(1)请同学们站立,明确研究对象:人所受到的平衡力;
(2)对自己所受力进行分析,并说出来;
(3)感受脚受到的支持力,分析人对地面的压力,着重强调这两个力的受力物体,并画图说明,从而分析出: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在对方的两个力(即对方是受力物体);
(4)感受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受力物体都是人,并画图说明,从而分析出: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受力物体是同一个,这个结论很关键;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受力分析有了基本的认识,大多数同学能够区分这两个概念,突破了这个学习中的难点。
力的教学反思3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这节课我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这节的教学和最后的课堂小测试我总结了这节课我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如下:
优点: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2.这几年的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一类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的题目,但是学生们往往没有思路,几乎得不住分。所以我设计在猜想摩擦力影响因素时,让学生说出猜想后,还得说出能支持自己猜想的事例,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的猜想和不切实际的瞎想。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的各个环节,并在实验中及时进行修正。这样的设计可以加强学生对探究环节的进一步掌握。
3.在运用扩展阶段,大部分学生能编出关于摩擦力的习题以及在小测试阶段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能全对,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看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真有独到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摸索这种模式,使其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缺点:
1.在实际操作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在设计猜想这一环节时,我觉得学生们应该会有不少的想法,实际在课堂上学生却一下子没有了思路,这时我只有抛砖引玉了,先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引出一个猜想,这时教室的气氛才慢慢活跃起来。有个学生提出了实验中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很困难,这是当时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当时由于没有想到这个因素在实验中容易出现,没能及时给学生指出很好的解决方案。可见以后在备课中还要下工夫,多想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做到及早预见。如果在课堂上出现意外时,一定不要紧张,能当时解决的问题就处理,不能说明的一定要给学生说明情况,告诉学生现在所学的知识还不能解释,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慢慢了解。
2.通过对这堂课的教学,我感觉《摩擦力》的实验的可见度、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不够理想,实验原理比较容易理解,但实验的操作性难度比较大。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很难做到:用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木块在做变速运动,这样,拉力和摩擦力不是平衡力。同学们通过观察也发现: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读取数据不方便,同时,对实验的准确性也产生了怀疑。针对该实验设计的不足,我在课后经过思考和实验操作,个人认为进行以下改进实验效果更理想。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在木块上,在木块的下面放置一块长木板。实验过程中,拉动木块下的长木板,使木块与长木板之间发现相对运动,木板受拉力和摩擦力作用,长木板的运动状态,并不能影响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这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稳定了,读取实验数据也就方便了。
任何一节课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通过我的反思我相信对我今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力的教学反思4本节课是力学知识的开端,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然而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对力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我没有过分关注基本的知识和概念,而是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橡皮筋、海绵、弹簧、减震等学生常见常听的事物出发,学生在对物体的弹性和塑性有充分的感性基础上,总结
出什么是塑性和弹性。随后通过举出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的弹性物体和非弹性物体若干实例,让学生对教师给出的若干物体进行分类,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方法教育。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就不同,学生的兴奋点就非常多,都试图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同时关注学生自己的体验,让两位同学在拉测力计的活动中体验拉力的不同,认识到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形变大小有关的。学生亲自参与到了物理知识的建构中,认识非常深刻。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学生在进行分类的时候没有充分放开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学生的分类答案都是与本节内容是对应的?为什么没有学生按照物质的组成去分?为什么没有按照物质的导电性能或者密度大小去分?这是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既然本节学习弹性和塑性,当然就是这一种分类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充分分类的基础上,从中挑出一组依照弹性和塑性分类的一组,让学生分析这一种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同样回到了环节的主题。
力的教学反思5《摩擦力的秘密》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本课与《力在哪里》、《物体形状改变以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降落伞》共同组成了《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
本课所在的单元与前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起,完成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物质世界部分“运动与力”部分内容的学习,并为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部分内容的学习储备基本的力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巧妙引导,贯穿一个“疑”字。
我在教学中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思维引到焦点上,使他们动脑筋,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导入时,通过游戏,追问什么样的神秘力量使我们要费更大的力气才能拉开两本书呢?这样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2)自主学习,着眼一个“探”字。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中指: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之后,让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并且通过实验去验证,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
(3)动手操作,突出一个“动”字。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交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对比实验了解减小固体摩擦力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动的过程”内化了摩擦力的知识,培养了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过程的设计来看,我能始终着眼于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重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动手,探究摩擦力的秘密。从学生探究的过程看,还是符合学生的探究规律的。但在时间上还是没能把握好,后面时间显得较紧,只能匆匆结束,觉得挺遗憾的。这也是我每次上实验探究课常出现的问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是今后我要改善的主要方面。
力的教学反思6新课程要求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于是许多老师便真的完全放手了,课堂上学生们讨论、实验得热火朝天,但实际上学生真正获得的东西却寥寥无几。我觉得放手并不等于不要老师的指导,有时甚至老师的讲解示范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学会探究,学会自主学习。反之,如果老师为了追求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不管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一味地对学生“放手”,后果将是:学生盲目地乱“探究”或者无所事事,最后连基本的东西都掌握不起来。这样我们就得不偿失了。自主探究对老师的指导作用不是淡化了,而是对这一点要求更高了,我们科学老师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新课程理念下老师的作用更重要了!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更合理的教学思路可以以下几点作为参考:
第一点,学生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猜想时,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大胆地进行其它猜想。
第二点,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能走形式上的科学探究,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以达到教学目的。而这个教学环节对能否真正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学生探究时的组织教学。
第三点,由于这是一堂科学探究课,所以教师在引导和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语言的技巧性;对于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四点,由于这一节教材的容量较大,本节内容分为两节课来完成。第一节课完成科学探究,总结实验的方法叫“变量控制法”;第二节课再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以及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为了使我们的教学更为科学,更加具有实效性,在教学中要反复斟酌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实情,不断改进,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完善合理。
力的教学反思7物理实验科学探究的七大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本节教学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协作意识,使学生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所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节课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操作,并准确、如实地记录,再通过讨论总结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辨别实验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回顾以前的教学,我很少注重实验课。通常是做做演示实验或者纸上谈兵,学生的感受不深刻,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构建知识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不应是教师直接讲授,而应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借助于教师和其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构建而主动获得,只有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学生的知识。
力的教学反思8《猎人海力》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一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后来为了救乡亲们,他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本文为民间故事,充分体现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的特点,并带有神话色彩。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教学本节课时在了解海力布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效果比较好。
成功之处: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让学生理解课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学。我通过设计问题,并让学生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让学生复述的环节,我指导得有点多,限制了学生的合理发挥,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力的教学反思9【设计理念】
1.在摩擦力的定义中,“相对运动”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本节课通过两次海绵实验(木板不动,水平推动海棉;海棉不动,水平抽动木板)解决了这个问题。
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如果让学生无目的猜想,可能会出现很多答案,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速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运动的方向等,由于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本身就是有争议的谜团,它与以上因素的关系要解释清楚并不容易,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还无法接受,但要是不让学生猜想,直接探究压力和粗糙程度的关系又太牵强。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四个和增大摩擦力有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解决办法归纳分类,自己形成假说,顺理成章地找出压力和粗糙程度的关系。
3.在实验验证摩擦力与压力、粗糙程度的关系时,为了节约时间,保证实验质量,明确实验目的,采取分领课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小游戏──拨河比赛。
师:一人抓一头,用力握住不锈钢管(一端事先抹上洗洁净)。(采访失利方)说说你失败的原因?
生:太滑了。
师:(采访胜利者)你这边滑不滑?
生:不滑。
师:除了自己的力量,还有什么力帮了你的忙?
生:摩擦力。(若说不出,就转问“大家认为呢?”)
师: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
板书:12.3摩擦力
二、进行新课
1.摩擦力定义(方向、作用点)。
师:要认识一个力,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生:大小、方向、作用点。
板书: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演示海棉实验:木板不动,水平推动海棉)
推动过程中,海棉在水平方向上,除了受推力,还受什么力?摩擦力对运动起什么作用?摩擦力发生在什么部位?
生:回答。
师:(再演示海棉实验。海棉不动,水平抽动木板。)
海棉还受到摩擦力吗?何以见得?它对运动起什么作用?发生在什么部位?
生:回答。
师:可见不管谁运动,只要有相对运动,就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
由此可见,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_________,作用点在______________。
生:(讨论后填空)
师:能不能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它对运动的作用,给它下个定义?
(学生讨论后说出答案)
师:(出示定义;学生齐声朗读)
2.摩擦力的大小。
师:你见过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学生讨论后举例)
师:既然大家这么熟悉摩擦力,帮我解决几个问题吧!
问题1:小明新买了一瓶果酱,可是瓶盖儿怎么也打不开,你有几种办法把它拧开?
问题2。小华做航模时需要把木块的一条棱锉掉,操作要领是什么?
问题3:攀岩活动中怎样做才能顺利到达顶峰,而不滑下来?
问题4:妈妈买了几条泥漱,小红捉的时候发现很滑,怎么做才能把泥漱抓起来?
板书:解决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讨论、实验,写解决办法,贴到黑板上展示。)
师:这些增大摩擦力的办法,哪几种实质是一样的?实质是什么?
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大胆说出你的假说!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压力、粗糙程度
师:若要增大摩擦力,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使接触面粗糙,增大压力
师:举个例子。
师:有时还需要减小摩擦力,逆向思维,看减小摩擦力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
师:实际上我们通过对具体办法的归纳分类,已经得出了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粗糙程度、压力有关的假说。但是,假说仅仅是一种可能,不一定成立!应该怎样来检验?
板书:形成假说
生:做实验。
板书:实验验证
师:你想怎么测摩擦力?友情提示:1.怎么测量摩擦力?
(学生讨论后上台演示:弹簧秤拉木块)
师:说出操作要领和原理。
生:匀速、水平、二力平衡。
师:友情提示:2.我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在探究时应采取什么方法处理?
(学生讨论说出“控制变量法”。即: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观察摩擦力大小或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大小。)
师:得到了哪两个课题?
生: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师:友情提示:3.怎样改变压力,观察摩擦力?怎样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
(学生思考讨论,但不回答)
师:小组讨论选择你们想探究的一个课题,动手实验,并写出探究报告,一会儿上台展示。
(学生讨论、实验、填写报告)
(请做完的小组上台演示实验,展示数据,说出结论。其他小组注意观察,看有无不规范之处,有无更好的做法。)
(一个小组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评估)
师:同一个实验,方法有没有不一样的?大家同意他们的结论吗?能否提出小建议?展示其他小组的报告,分析数据。
(同样处理第二个课题)
师:谁能概括说出总的结论?
生: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这个结论能不能证明我们的假说?
板书:得出结论、箭头、假说成立
三、拓展探究
师:(再次演示海棉实验)怎样利用刚才的结论减小摩擦?
生: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
师: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回答)安轮子。
师:轮子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属于另一种摩擦,叫做滚动摩擦。我们今天研究的叫做滑动摩擦。
板书: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在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哪个大?
(学生猜想)
师:拿出数据来证明!
(学生讨论实验得出结论)
师: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能举个例子吗?
(学生讨论举例)车轮、溜冰鞋、轴承…
师:摩擦还能更小吗?
假如它是一列火车,想通过减小摩擦力来提速,怎么办?
生:磁悬浮列车。(它靠强磁场把列车从轨道上微微托起,使接触面分离,来有效减小摩擦。)
师:除了磁悬浮,还有什么方法能使接触面分离?
生:气垫船(利用船底与水面之间的一层空气垫来减小摩擦力),润滑油…
师:(点击课件)拓展探究:减小摩擦力。你能总结出减小摩擦力的几种方法吗?
(学生讨论回答)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讨论回答)f的方向、作用点、大小的影响因素、增减方法…
师:应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控制变量法(探究f的影响因素)…
师:(点击课件)看看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探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要灵活运用,才能不断提高。
(说明:一般的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本节课采取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类、形成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方法,使学生不用漫无目的地猜想,直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假说。)
五、布置作业
1.小论文:“没有摩擦的世界”(点去课件)图片:无摩擦王国。
2.(击课件)小明说摩擦真讨厌
力的教学反思10上节咱们复习了弹力的一部分,我们继续复习,现在看图1-11,金属丝的扭转形变,用体态表演:把身体进行扭转,然后不用力的时候,身体会自然的向回转,学生的反映是,气氛活跃。这实质也是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在宏观上的表现为恢复原状。
第四节摩擦力,这一节的知识点较多,第一个知识点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接触,压力,粗糙,相对滑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第二个知识点是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一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它相对于和它产生摩擦力的那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以上的内容,我已经给大家编成了顺口溜,谁能把关于以上知识点的那几句背一下,请关超同学试一试,关超说不会,又叫王丛,王丛起来背,背得很流利,如下:两物体间有摩擦,就要接触还得(dei)压,表现光滑是白搭,以上三条全具备,还需外因成全它,方向相切又相反,找好对象人人夸。
概念性的问题有,什么是滑运动摩擦力,两物体间相对滑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提问,静止的物体有没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同学们答的很好,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可能。
什么是静摩擦力,两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提问,运动的物体有没有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同学们答的也不错。
同学们把书翻回到第6页,看左上角的图1-7的甲图,如果砝码与车能一直保持相对静止,则在这情景中,砝码受几个力的作用?同学们有的说两个力,有的说三个力。三个力是正确的,砝码是运动的,其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如果变化一下,把砝码用水平绳拉住,使其保持静止,则此时砝码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有说三个的,有说四个的,四个的是正确的,水平方向上砝码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大家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最不好掌握,需要的静摩擦力如果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则能够提供,如果超过了最大静摩擦力,两物体就会发生相对滑动,就会由静摩擦变成滑动摩擦,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外因,根据平衡或运动状态改变来求,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在一个范围内取得某个值。这个知识点编成顺口溜,编了4句,找同学来回答一个,同学们答的不错:“静摩擦力不好弄,外部因素来决定,超过最大静摩擦,滑动摩擦才适用。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公式,F=uN,u是滑动摩擦系数,也叫动摩擦因数,是没有单位的,并且小于1,是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两物体的材料决定的,N是两个物体间的垂直作用力,这个知识点编成了5句顺口溜,“滑动摩擦有道理,大小与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小于1,粗糙材料决定的,没有单位没关系。”
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相对滑动的快慢有没有关系?
没关系。
现在我们再来研究一个平衡的问题,是有关弹力的,我们看练习二,看左上边的图,是一个布娃娃,用水平绳拉着,斜向右上方的绳拉着,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这三个力的特点是,一个是竖直向下的,一个是水平的,另一个是斜向上的,如果已知重力和斜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就可以分别求出这两个拉力的大小。
这个题大家还有没有印象了,期末考试考过,结果还记得吗?有的同学说记得,期中考试也考过。不信的话拿出卷子看看,这个题型非常重点,不但现在是重点,到高二还是重点,比如水平的这个力可以换成电场力,斜着的这个可以换成洛仑兹力,再加上重力,这三个力平衡。跟这个题就是类似的。
现在大家拿出笔和纸,再把这个题认真画一画图,这里还要用到什么知识呢?是这一章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的法则是平行四边行定则,要注意的是实线,虚线,还有箭头。两个力相加,是不是直接大小相加,这不一定,这可能对,也可能不对。如果是同方向的就对了。如果成某一角度,就不对了,比如成90度角,应当是用平行四边行的关系来算。
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在本上画图
解这个题,过一会在同学们中找有画错的,在黑板上按照学生所画,呈现给全班同学看,并强调大家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了,同学们有的虚线画成实线,有的箭头方向不对。我说:“看看同学们犯的错,看似简单的问题,同学们仍会出错的,我对同学们的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你们还会犯这些错,我这是有的放矢。同学们听了后有点不解,什么是有的放矢呀?我对有的放矢又解释了一翻。这一题目是最基本的,它也是平衡问题中动态问题的基础,比如我们做过的另一个题目,竖直光滑的墙面与一个光滑的档板通过轴相连,上面放一个光滑的球,当档板缓慢放下直到档板处于水平状态这一过程中,档板受到的压力,和墙受到的压力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同学们现在做这道题,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图。
结果做得都不是很好。
过一会做了总结,我在黑板上把这个题的图用大尺寸画了一遍,并看同学们的表情,发现他们较高兴,又问:谁还不理解,请举手,我再解释解释。没有同学发言。这节课到此结束,还剩半分钟,稍后下课了。
力的教学反思11“力的分解”是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之一,与“力的合成”内容相辅相承,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也是对今后对矢量分析的基础。
一、课堂设计思路
本次课堂设计,我的思路源于“新课改”的教育思想,将“情景设置”引入教学中,辅以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增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让学生融入一个“情,景,理”的思考与钻研的过程,将以往的学生适应课堂的模式转化为课堂适应学生的模式,以期达到学而有趣,知识固化的目的。
二、课堂进行过程
在上课之初,我先设置一个通俗易见的实验,即如图(1)所示,这个实验学生也可以自己试着做,而且实验效果明显,即让学生自己分析出:重物的重力效果有两个作用效果:一是使绳子对手指有拉的作用效果;二是使轻杆对手掌掌心有压的作用效果。在这个探索的情景里,学生有了知识的准备以及兴趣的激发,给整节课的学习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然后我们回顾了力的合成的内容,并再次强调了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从而引出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和三维视频模拟,以及师生的讨论,总结出,在不设限制条件下,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之后,近一步重点分析力的分解只有惟一情况的`两种情形,而后给出拓展思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情绪下区钻研更深层次的物理规律。
而后,我给出了两个巩固练习,题目设计由分析物块放在平面上受力及其力的按需分解,到分析物块放在斜面上受力及其力的按需分解,两个练习难度递次增大且有着严格的逻辑性和统一性,典型具有代表性,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充分发挥师生间互动,鼓励并抽取学生上台与教师共同解题,在知识上始终强调“按需分解”以及“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原则,并解释“力的分解最终目的是力的合成”,让学生及时将新学知识在应用中固化。
最后,对课堂进行小结。
三,课堂实施效果
本堂课完整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整堂课志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其在兴趣驱使下对物理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掌握新学知识。本堂课的实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由情景实验入手,表现了极大的学习兴趣,给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基调。
在课上,黑板的板书辅以适当的多媒体动画模拟和三维视频模拟,表现了较高的教学效率,充分解放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快接受物理情景,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物理问题思考。
知识与巩固练习均环环紧扣,难度递增,有代表性,使整堂课虽氛围轻松却知识紧凑,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掌握过程,体现了国家对于高中教育新课改的指导思想。
课堂上教师在授课方式上的激情投入和引导,也在一定程度感染了学生;师生间的互动,也使学生了有学习的“主人翁”精神,并从中提出了创新的思维,如学生罗树菖在课上大胆的提出非常规的利用合力中点作并行四边形的方法,可以说是本节课的亮点。
课后学生反映以及作业练习情况均表现出本堂课在知识的授予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大体上掌握了“力的分解”方法,并“按需分解”。
四,课堂教学反思
课后,几天的观察和反思,总结以下几点尚需改进之处:
1、课堂引入应更简洁,把时间尽量留给课堂教学重点,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
2、课堂上的知识点要及时小结,在课堂最后来一次总结,使课堂教学更富层次感,也能使知识能在学生心中逐步固化;
3、课堂上研究问题的提出要精练且有条理,不宜给出难度过大,覆盖面过广的问题,善于把大的问题分成几个小的问题解决,否则学生易失去学习信心及兴趣;
4、拓展思维点到为止;
a)板书必须有条理,作图必须认真严谨规范,且禁止在同一个图上多次作图。本次上课这个环节是我最大的疏忽的缺陷,鉴于此,今后应携带三角尺作图;
b)课堂教学要前后呼应,如总结的时候可以重新提一下课前的情景实验;
c)课堂教学要善于联系旧知识,如本次课的授课时不应脱离受力分析和力的合成的内容;
d)鉴于学生基础参差,课堂内容的编排和难度的取舍要照顾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本次课堂内容编排略为过大,巩固联系最后一题难度过高,基础差或精力稍微不足的学生恐难跟上;
e)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授课时须时时注意用词的精辟性,言多必失,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表率。
《力的分解》的一点想法
“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说是高中物理所遇到的第一个重点与难点,也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第一个台阶,其丰富的教学内容正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发展物理能力的有效载体,尤其“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承接力的合成,又为数学向量的运算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平行四边形定则依然是本节的重点。本人认为可从如下几点对其教学功效进行挖掘。
1、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课堂上的再现。此部分的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模式为:教师举例,学生想象,教师点拨。本节课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用拇指和中指顶住一端削尖的铅笔,笔的中部吊一小重物。让学生感知力的作用效果,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的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2、渗透“等效替代”的思考方法。力的分解是当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可以用几个力来代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等效替代的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思考方法。
3、加强作图训练,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高中阶段作图法(或图象法)是许多物理问题解决的手段之一,且要求很高。因此在力的分解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加强作图的训练,在此处不但能在习题中找到许多作图的素材,而且在新课的教学中也有许多相关的内容。在作图中涉及到平行四边形、圆、垂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老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不但能训练学生的作图基本功,为今后的物理作图打下基础,而且能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数、物”知识的综合应用中提高了抽象思维的能力。
4、精选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习题往往涉及多种解法,通过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此外不少习题还涉及较深的数学问题,特别是一些极值问题与三角函数和几何知识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训练能有较地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5、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力的分解与合成互为逆运算(对立性),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统一性),利用这一规律向学生渗透矛盾对立统一的世界观教育。
力的教学反思12《滑动摩擦力》这节课安排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摩擦力,同学们对摩擦力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和,所以,根据教材安排,在介绍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后就直接进入实验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时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并以日常生活中事例为基础加以分析得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通过对这堂课的教学反思,我感觉《滑动摩擦力》的实验的可见度、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不够理想,实验原理比较容易理解,但实验的操作性难度比较大。
实验原理: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就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很难做到:用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木块在做变速运动,这样,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不是平衡力。同学们通过观察也发现: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市数不稳定,读取数据不方便,同时,对实验的准确性也产生了怀疑。
针对该实验设计的不足,我经过思考和实验操作,个人认为进行以下改进实验效果更理想。
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在木块上,在木块的下面放置一块长木板。
实验过程中,拉动木块下的长木板,使木块与长木板之间发现相对运动,木板受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长木板的运动状态,并不能影响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这样,弹簧测力计的市数就稳定了,读取实验数据也就方便了。
经过对该实验设计理论的改进,实验效果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到,实验的可操作性也大大加强,由于木块自身质量有限。引起压力太小,致使滑动摩擦力太小,所以,实验的可见度还是不很理想为了使实验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我采用弹性系数比较小弹簧测力计来完成本实验。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感觉我原有的能力已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的要求,要时时充电,全面提升自己综合能力,既要注重各种单项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又要着重于整体的效应,使各种能力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教学过程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力的教学反思13《常见的力》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从问题、实验到结论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常见的力》教学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设计本课的环节时,我利用课件直观形象地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力,使学生一目了然。
四年级学生设计表格是第一次,所以我在设计时引导学生设计出表格,设计表格时,学生能分小组自主设计出不同的表格形式,教学反思《《常见的力》教学反思》。今后在分组时,要求应在细致些,让学生用铅笔和尺子。在讲到力的举例子环节时,应先让学生说说本课学到的八种力,再补充延伸课外延伸的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次赛课虽然结束了,但对本节课的思考还在继续:
1、让学生在十分钟的探究实验中像科学家探究未知的事物一样进行实验,是否加大了探究内容的开发性,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否提高了学习难度?
2、本次教学活动只引出了一些弹性的现象明显的物体,对于一些如石头、钢铁等刚体的弹性物体是否应该引入?引入的话,是否会影响学生从现象中归纳出弹性的概念?
3、是否可以寻找其它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创新设计方面的思考?
4、经历了多次的教学反思,并且不断修改教学流程,教学是不是真的取得了实效?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必修课。
力的教学反思14本堂课是一堂设有探究实验的新课,学生对探究的对象——摩擦力并不陌生,能举出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但他们对探究的内容——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仅只有一定猜想的层面上,并没有很深的了解,这样的情况对课堂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有了一定浅层面的了解后,在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好胜心的驱使下,肯定会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自己得出问题的结论。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将自己摆在了课堂主人翁的位置上,老师仅仅是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却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新课程理念就是要体现这样一种学生为课堂主人的教育方式来达到一定的教育功能。所以,我认为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加以探究实验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功能,培养出能力强、科学素养高的学生。
力的教学反思15我外甥最喜欢看图写话,给他一张图,他能给你编出一大段故事。他编的故事都特别的有意思,我惊诧于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想想自己现在,如果给我一幅图,让我去写一段话,或者去编一个故事,我未必有他说的精彩有趣。思来想去,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的想象力已经逐渐消失了,给我一幅图,我只会循规蹈矩的去描述图中有谁,我看到了什么,而不会去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丰富的想象力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但是随着我们不断的长大,周围的人会告诉我们,你这么想不对,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甚至于写作文,都要给你一个模板,开头要怎么写,结尾要怎么写,中间要写什么,完完全全被束缚在一个框架里。看似是为我们好的举动,实际上却是在扼杀我们的想象力,为了得高分,为了求稳,大部分学生只能选择循规蹈矩,按照常规要求去放弃自己一个又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可见,想象力对人类社会的创造和进步是多么的重要。世界是在我们的想象中发生改变的,所以,别轻易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大胆想象吧!
力的教学反思 篇2
《力的分解》在力学部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高一学生而言是物理学习的一大难点。为了有效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重要章节,笔者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引入阶段设置一个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入本节研究内容;在教学展开过程中设置四个演示实验,层层推进,对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从而起到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设计了课后探索实验,其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从单纯的模仿转向创新方向,让物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层层创设情境来不断引导学生学习,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重结论转变为重过程、重事实;教学目标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课 堂中只起到创设情境,主持、激励和归纳总结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实验器材选择
实验的设计不求“高、精、尖”,力求用常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设计的目标,将实验的现象用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现在实验教学片面追求数字化,但是数字化设备要求高,使用多有不便,对于很多缺乏相应条件的学校也不具有实用性,因此利用平时常用的物品设计完成演示实验更具有实用性。利用简单物品实现同样的效果既可以展现物理实验的精巧之处,又可以让学生体会物理学家发现力学规律的历程。
三、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1]巧断绳实验
实验性质:学生实验。
实验器材:金属杆一根(可以用铝合金窗框或 铁棒代替),两端连上两个突起物即可。
实验说明:实验装置如下图,与直接拉绳相对比,利用力的分解可以轻易拉断尼龙绳,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片段]
师:(展示一根棉线)现在有一根棉线,哪位同学 可以徒手将其拉断?我们邀请一男同学上来试试看。
(男生尝试后很难拉断棉线。)
师:我们再请一位女同学来试试,我们将棉 线绑在实验仪器上,让她从中间拉拉看。
(女生尝试后很容易就拉断了棉线。)
师:男同学都不能拉 断,但是女同 学却能完 成。这是为什么呢?
师:其实这个实验里面包含的原理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设计说明]通过引入实验的对比,激发学生探究实验装置原理的 兴趣,从而将课 程导入本 节的研究 内容———“力的分解”的研究。
[实验2]拉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实验)
实验性质: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台秤一个、弹 簧秤一个、小 车一个、铁架台及定滑轮各一个、砝码若干。
实验说明: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利用砝码 改变拉力的大小。电子 秤的示数 变小,说明有向 上的拉力 作用;弹簧秤的拉力 说明物体 受到了水 平方向拉 力的作用。从而说明拉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看做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方向的作用效果。
[教学片段]
师:平时我们出门旅游,经常要拉动旅行箱,那么这样拉力有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呢?
生:可能有向上和向前的作用效果。
(教师展示演示实验。)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拉力施加作用 后,弹簧秤和 电子秤示数的变化。
生:施加拉力后,电子秤示 数变小,弹簧秤示 数变大。
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拉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分解为竖直向上拉的力作用效果和水平向前拉的力的作用效果。
师:所以可以将拉力分解为哪两个方向?
生: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师:请根据选择的方向,再用平行四 边形定则 画出这两个分力。
[设计说明]通过此问题的研究表明力的分解方向可以选取力的作用效果方向;并根据此对象的研究阐明力分解的一般方法:确定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力的分解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分力。
[实验3]研究重力作用效果
实验性质: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木块一个、橡 皮筋 (或弹簧秤),软板一块、直角支架。
实验说明:软板架在直角支架上,软板相当于斜面重物放上之后,软板下陷说明重力的作用效果是压紧斜面的作用力。橡皮筋伸长,说明重力有使物体下滑的作用效果。说明重力的作用效果是沿斜面向下和压紧斜面的作用效果。
[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观察,当重物放置在斜面上的时候,斜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斜面上的软板被压弯了,说明重力 有使物体 压紧斜面的作用效果。
师:如果我放手,同学们注意观察重物会怎样运动,说明了什么?
生:物体会沿斜面滑下,说明重力有 使物体下 滑的效果。
师:说明重力有哪些作用效果?重力该如何分解?
生:重力有压紧斜面和沿斜面向下 的作用效 果,所以重力可以沿垂直于斜面和沿斜面方向分解。
[设计说明]通过此实验,在前述的步骤上 增加:根据几何关系计算合力与分力关系;并学会利用力的分解联系实际生活解释有关物理现象。
[实验4]重力对挡板的作用效果
实验性质: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三角支架一个、可调斜面、海 绵两块(或迷你台秤两个)、圆柱重物一个。
实验说明: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可得出重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改变斜面倾角,还可以演示角度对于分力大小的影响。如果用迷你台秤代替海绵,可以直接看出压力大小。
[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观察演示,思考重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可以沿何方向分解,并独立完成学案。
(学生观察,确定分解方向,画出分解 图,并求出分力大小。)
[设计说明]通过此实验,让学生熟悉整个力的分解过程,并学会利用三角函数研究力的变化问题;另外此例的选取也是不属于互相垂直方向的分解,以防止学生思维定式。
[实验5]“三角架”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性质:学生实验。
实验器材:签字笔一支、橡皮筋3到4根、重物或砝码一个。
实验说明:如下图,橡皮筋结于铅笔前段,用手指拉住橡皮筋,铅笔下方挂重物。手指感受到拉力,橡皮筋伸长,说明重物有拉紧细线的作用效果。手掌感受到压力,说明重力有压紧手掌的作用效果。
[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尝试下,如上图的支架,体会下重物的作用效果,然后将重力在学案上分解。
(学生利用橡皮筋和笔作出支架,并在笔端挂 上重物,体会作用效果,并画出力的分解。)
师:用刻度尺量一下合力与分力的 大小,比较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根据比较结果你有何结论?
生:分力可以大于合力。
[设计说明]通过此实验体会力的分解的作用效果,并且根据作图之后的分力和合力大小的比较得出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的结论。
四、教学反思
力的分解教学反思 篇3
“力的分解”是我在组内进行的一次公开课,经过全组教师的评课,得到了各位同仁的认可。这节课是高中生学习物理以来普遍认为比较困难的一节内容,所以教学设计的重心是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感受、认识、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在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正确理解分力、合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初步掌握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方向的原则及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互成角度分力的方法,就成为这节课的重要环节。为此,这节课在复习上节课力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演示实验将抽象的力的分解概念引出,即“用一个力拉橡皮筋至O点,而后用两个不同方向的力将橡皮筋拉至O点”,然后我们回顾了力的合成的内容,并再次强调了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从而引出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及学生的亲身体会讨论总结出,力分解具有唯一性条件和一般情况下力按效果分解。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基本理解了力的分解的概念,熟练掌握了力的分解方法。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可汲取的经验,也有需改进的方面。
一、对症下药,切实弄清教学对象。了解学生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根,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和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及学习的准备状况,有针对性地找到教学的需求和教学的突破口,为教学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不能自以为内容很简单,或者以老经验授课就可以了,从而不调查了解当前教学对象的情况,满以为自己可以讲解得清晰到位,结果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所以无论在备课前还是讲课中,我们都要及时获取学生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成共识。例如,在此次力的分解教学设计时,大部分学生只是对概念有个模糊的认识,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一无所知,这样如果直接从理论开讲,则效果肯定不佳,只有先从“拉橡皮筋”实验入手,让学生直接看到“力的分解”现象,再讲理论学生就能很快理解掌握。
二、充分准备,扎实搞好教学设计。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搞好教学设计,要在充分做好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学资源,大量观看同类型授课内容的“优质课”、“名师讲堂”等视频,学习好的经验与做法,有些讲课方法甚至可以现学现用。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授课经验与本班学生的特点,完成完善的教学设计。要搞好课前试讲,尤其对一些重难点内容和不好讲的内容,在上课前先找一个或几个水平相差不多的人进行了试讲,听取改进意见,对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确保授课效果。在“力的分解”授课前,我对“斜向上拉力F的分解”的实验进行了试讲,并在征求同事意见的基础上,对试验多次进行调整完善,效果非常显著。
三、创新方法,注重改进教学模式。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可以在做实验时,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学生进行体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实际操作一次,亲身体验一次,效果就不一样。例如,在“力的分解”授课时,让学生在水平伸出的手掌上放一本书,然后使手倾斜,书下滑,学生除感到手掌受到压力外,还明显感到书在沿手掌下滑,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重力G可以分解为沿斜面下滑的力F1和对斜面的压力F,让枯燥的理论在简单明了的实验中验证,学生更容易掌握,也能记得更牢固。另外,学生的认知是需要过程的,并不是立即就能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不能一笔带过,要随时观察学生反映,查找课堂教学的疏漏和失误,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知识传输畅通。
四、更新理念,努力营造活跃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传统观念,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动脑筋,通过课堂实验和已学习的概念、规律,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归纳总结当天所学主要内容,从而强化学习效果。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利用投影进行教学时,在投影片上展示了题目,教师让学生轮流在投影仪上将答案打出来,答对了的学生受到鼓舞,如果答错了,其他学生给予纠正,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开发了学生潜能,形成了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参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测量力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篇4
(2)
因为课时比较宽松,我有意地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上。今天第一课时,就着重带量孩子们好好认识弹簧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通过大量的估计、测量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建立“牛顿”这个单位的概念。所以我给每个小组都分别准备了两种弹簧测力计,以利于比较观察并认识其原理、结构。然后把课堂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感受1牛顿,预测、实测各种物体的重力大小上!课堂感觉展开的还是比较充分和到位的,孩子们也感到非常的尽兴!
运动和力的教课反思 篇5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运动和力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对制作小缆车、用橡筋和气球作动力驱动小车、测量力的大小、探究摩擦力的活动都非常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导入环节,我采取多种方式导入,如教学《我们的小缆车》,我直接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小车动起来?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他们是靠什么运动的?”教学《设计制作小赛车》,我用多媒体和图片引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学习这一单元,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我总是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然后进行讨论和指导,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让课堂闪耀着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置疑的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篇6
共6页,第1页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胡归
【教材分析】
《物理》(必修一)共四章内容,前两章主要是在引入相关概念描述运动的基础上,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三章《相互作用》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在力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研究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其二 “等效”和“可逆”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最后引出矢量、标量的概念。这些都是为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做铺垫——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本节的学习基于《力的合成》的知识储备,主要体现“合成”与“分解”的等效性、可逆性和统一性,不仅是下一章学习的基础,还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做了思想方法上的准备,起着“伏笔”的作用。【学情分析】
从物理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已经通过实验探究,感悟和理解了合力、分力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具备了学习《力的分解》的认知基础。但是,本节的学习要求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尤其是几何知识、几何作图和函数运算。这些数学方面的能力要求是学生深入学习本节的困难和障碍。所以,本节的新课教学宜安排两课时,问题的选择要循序渐进,不宜过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进一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会作力的平行四边形
3、知道力的分解原则和基本类型。过程与方法:
4、学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和求解分力;
5、体验和应用“等效”、“可逆”的物理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初步形成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7、树立科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价值理念。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物理组 高一年级研究课教学设计
共6页,第2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力的分解的几种基本类型;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教学难点:分力方向的确定和分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演示实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PPT课件 【教学用具】 弹簧秤(2个)、长木板、滑块、木楔(2个)【教学策略】
从教材内容的衔接来看,本节在《力的合成》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依循可逆和等效的思维方式,对《力的分解》进行理论探究,很好地体现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鉴于学生对力的合成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知基础,以及数学分析能力不强、数形结合思想薄弱的现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复习回顾开始,通过“回忆—演示—猜想—探究—归纳—巩固—设疑”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流程】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物理组 高一年级研究课教学设计
共6页,第3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示,导入新课(8min)
复习提问1: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合力和分力体现怎样的思想?满足怎样的关系? 讨论、交流、评价
图形展示:合力、分力及其相互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1所示。复习提问2:什么叫力的合成? 讨论、交流、评价 典题分析:
例
1、相互垂直的两个共共点力,F130N,图1
F240N,求它们的合力。
0例
2、两个力大小相等,均为F,互成120角,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多少? 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评价 导入提问:什么叫力的分解? 猜想、交流、评价、拓展
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也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PPT展示方框图。
二、科学探究,知识构建(5min)演示:用两根弹簧秤同时吊起一个钩码,两个弹簧秤都有读数。学生观察、思考、作图:重力的两个效果。
图片展示;巩固(课本例题分析:强调F1叫下滑力;F2不是压力)
图2 图3 图4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物理组 高一年级研究课教学设计
共6页,第4页
三、方法梳理,典题分析(25min)指导阅读:读教材中的图3.5.2。
(一)无约束条件下力的分解
在没有“约束条件”的情况力的分解具有“任意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提示:作平行四边形时注意“虚线、实线、箭头”。典题分析:
例3、50N的力可以分解为下列各组力吗? A.25N,25N B.50N,50N C.75N,100N D.53N,80N E.20N,25N F.110N,45N
(二)有约束条件下力的分解
1、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有唯一解。猜想、探究、交流、展示
2、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图6 图7
图5
提问:还有哪些哪些约束条件影响和制约力的分解?
图8 8-1 8-2 8-3
3、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图9 9-1 9-2 9-3 9-4
4、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图10 10-1 10-2 10-3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物理组 高一年级研究课教学设计
共6页,第5页
拓展:F2的最小值:F2minFsin如图11所示。(1)当F2>Fsinθ时,有两组解(2)当F2=Fsinθ时,有一组解(3)当F2 (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一个力究竟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首要问题是确定分力的方向。例 4、如图12所示,用绳将重球挂在光滑墙上,求球对墙的压力和绳子的拉力大小。 解析:分析重力的作用效果;作图——如图12-1所示。显然: 小球对墙壁的压力大小为Gsinα; 对绳的拉力大小等于G/cosα 例 5、放置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在挡板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3所示。求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大小。 解析:重力的作用效果如图13-1所示。显然:当挡板与斜面垂直时,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Gsinα和Gcosα;当挡板与水平面垂直时,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Gtanα和G/cosα。 图12 12-1 图11 图13 13-1 可见: 展示木楔: 提问:哪一个更容易钉如墙中?用力的分解观点加以解释。 演示设问:长木板平放在讲台上,把滑块放在长木板上,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在抬起木板的过程中,滑块所受的摩擦力如何变化?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物理组 高一年级研究课教学设计 共6页,第6页 四、归纳总结,拓展设疑(5min)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习得、体验、感悟);点评; 1、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的关系;力的分解规律 2、力的分解的几种基本类型(1)无约束条件下力的分解(2)有约束条件下力的分解 (3)实际问题中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3、力的分解的思维活动以及逻辑顺序 4、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非 ——华罗庚 设疑:如果只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或者方向,应该如何进行力的分解 五、课后作业(略)(2min) 六、板书设计 一、力的分解 二、力的分解的几种基本类型(1)无约束条件下力的分解(2)有约束条件下力的分解 (3)实际问题中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三、力的分解的思维活动以及逻辑顺序 四、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诸如晨会、体操、集训、集会、竞赛等等,这些常见的形式、场合都是离不开校园广播的。如果以广播的形式发布通知,就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学校的方针和指令;如果用以举办丰富的文化节目,从事高雅的艺术鉴赏,更能很好地陶冶师生情操;若以校园广播来引导校内舆论,引领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一个发展的有前景的学校来说,那更是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办好校园广播非常必要。下面结合我校校园广播的开展情况谈一点愚见,希望能对正在开办校园广播或即将开办校园广播的师生提供些好的借鉴。 一、让师生都来关心广播、建设广播,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当前,基础教育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在有升学压力的初高级中学依然普遍存在。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导致了校园广播地开展得不到应有重视,甚至被讥讽为耽误和影响学习的“花架子”,使得一些立志于播音主持并有一定能力和兴趣的学生,畏手畏脚,不能大胆开展工作,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校广播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先从硬件入手,购置了录放一体、无人值守的先进广播器材;争取到了学校的资金支持,给予校园广播播发稿件一定数量的稿费,调动了学生投稿的积极性,聘请了一线的语文老师作为专门的文学编辑,把广播稿的播发量纳入班主任和优秀团支部的考核。上述措施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广播的积极性,在我校形成了全校师生都来关心广播、建设广播的良好局面。 二、提升广播质量,不断丰富广播内容和更新栏目的形式 广播质量是校园广播的生命。不断提升校园广播的质量,传递更丰富、更快捷的讯息,是办好校园广播的宗旨。广播节目的开办要贴近师生生活,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健康积极,有鲜明的时代感,要能反映师生生活动态,及时报道师生最关心的前沿信息。 首先,要注意栏目版块的划分,注意栏目风格的设置。以我校“百灵鸟”广播站为例,共设置了“冰点新闻”“校园聚焦”“晓风晨语”和“音乐时空”四个栏目。“冰点新闻”以报道校园内的动态和一线的教育资讯为主,节奏感和时代感比较强。“校园聚集”以师生最关心的话题为切入点,是一档口语风格较强的节目,如“三月雷锋精神是否过时”“春季如何预防春困”等与师生学习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话题,让听众从广播上听有所获。 其次,要注意筛选、甄别广播内容。当今资讯发达,鱼龙混杂,不能照单全收。要注意选出健康的、积极的、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这样,对于弥补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积极的意义。 再次,要注意音乐的使用。适当的音乐有助于节目之间的衔接和连贯,也有利于节目气氛的烘托,以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选好广播主题曲,音乐内容力求健康积极,避免庸俗的娱乐化心理让其成为低俗文化的宣传阵地。要突出校园文化特点,把学生引导到阳春白雪般的高雅境界。 三、做好广播员培训和招收工作,培养优秀的学生广播员 优秀的广播员才能办出高质量的节目。广播员的素质是广播开办成败的关键,由于学生广播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稿件的艺术处理难免能力不及,经验不足,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广播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广播员的事业心教育,教育广播员要激情地去投入,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听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爱好才有深入思考和不断改进的动力。在我校的“百灵鸟”广播站的创办过程中,团委给每个广播员制作了胸卡,并在胸卡背后写上这样一段话:每一天,用真诚和激情凝结的话语,从我们口中,从扬声器中飞出,传递到每个师生,在每个“百灵鸟”的支持者心中,形成丝丝缕缕的联系,这是广播啊!这是青春的琴弦。我们相信,它一定会被触动,而一旦触动,定会奏出属于年轻人的雄壮激越的交响曲。同时,给予每个播音员充分的自主策划和编辑的空间,制作了“播音员风采”橱窗展览和开辟了网站专题,通过这些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播音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通过一些优秀朗诵作品的欣赏,来培养广播员的语感,让他们能把握稿件的内容,领悟语句的意蕴,能深深受到文章思想感情的感染,这样在播音的过程中就会流露出来。通过专题培训,让播音员掌握一定的播音技巧。尽量达到出语、表意清晰,音质活泼、跳跃,响度忌平、忌过,节奏明快、适当,音色圆润、细腻等。 四、稳定稿源,办好校园记者团,发动师生踊跃投稿 源源不断的稿件是办好校园广播的前提条件。首要问题是办好校园记者团,培养校园内的宣传报道队伍,同时加强对校园记者团的管理。以我校“百灵鸟”记者团为例,共招收40名校园记者,分为“校风监督组”“重大活动组”“人物通讯组”和“生活百科组”四个组,每组设组长一名,组长定期召开本组会议,下达宣传报道任务,保证了稳定的稿源。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网络等手段,获取更多信息,充实广播内容。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笔者通过分析大量《力的合成》教学案例,发现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安排,基本都是从生活中丰富的感性材料入手,然后由表及里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最后上升到思维活动(形成定律)高级阶段.为了探究其原由,笔者学习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发现上述方法蕴含了认识论的哲学思想.本文将用认识论理论分析《力的合成》教学规律. 1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马修斯说过:任何令人满意的学习理论都包含着认识论的思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把认识看作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发生认识论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从最低级的认识形式开始,追踪认识向各个水平发展,直到复杂的科学思维.本文所依据的是皮亚杰晚期的理论成果,皮亚杰晚期的研究通过对科学的分析,探寻思维的心理发生与科学发展历史之间的联系,证明了科学领域知识发展的机制与心理发生领域认知发展的机制存在紧密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科学发展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历史时期的转变机制,类似于思维从一个心理发生阶段到下一个心理发生阶段的转变机制.这就是在所有领域和所有阶段都存在的辩证的三个阶段:从内阶段到间阶段再到外阶段,这是一切认知发展的普遍过程. 皮亚杰的内间外理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内阶段是对客体的描述,在内阶段对现象进行解读,分离出相关变量,并对它们进行测量和描述.但对每一个变量并没有深入分析,只是把它们纳入到一般概括之中.间阶段是对关系和转变的研究,它是根据内阶段对现象的观察、测量所获得的资料,概括出一种关系或定律,也就是用内在的变化体系来概括和代替外在的现象变化,其中内在的变化是推理的结果,这个过程蕴含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和解释现象的逻辑步骤.首先是概括客体所表现出的关系,然后借助理论去结合现实的情境,最后通过思维活动,对现象和过程做出解释.外阶段是结构的形成.在发生认识论中,认知结构不是实在的,不是先于思维运算而预先存在的东西,而是代表在认知结构过程中思维运算所达到的某种平衡方式,它表现为一个有限的结构在一个更大的结构中的整合和超越,是一种建构过程.我们在心理发生和科学发展历史中,在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转变中,都能发现它们的存在. 2 《力的合成》认识论分析 《力的合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力的合成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一步理解矢量运算法则.通过分析大量的《力的合成》教学案例,发现教案中呈现的课堂教学一般分为四步. 第一步:新课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让学生示范(如下图),使学生明白一个力作用与两个力同时作用可产生相同的效果,它们之间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并且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情境1:用双手握单杠使身体平衡(如图1). 情境2:用单手握单杠使身体平衡(如图2). 第一步中选取的材料是学生手握单杠使身体平衡,所选对象是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教师在对相关变量和现象进行解读时,仅仅对该现象的直观感受进行描述,只说明该现象中双手拉单杠与单手拉单杠这两个情境有相同的效果,并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在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时,引入力的概念,用合力与分力来定性地解释这个等效关系,也不进行具体深入分析.第一步的特点正好符合认识论中内阶段的特点:对客体的描述. 第二步:简化生活情境.把与单杠对胳膊的作用力简化为轻绳对钩码的拉力(如右图).并让学生进一步亲自体验等效关系. 情境1:用两根轻绳拉钩码,使其平衡(如图3). 情境2:用一根轻绳拉钩码,使其平衡(如图4). 第二步是对第一步的简化.因为轻绳的弹力是沿着细绳收缩的方向,所以用细绳可以更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作用力的存在.在第一步中学生只是以观察者的身份来认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这样得到的认识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通过第二步的安排,学生对力有了亲身的感受,这样可以更进一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等效关系.而且轻绳的使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拉力的方向应该沿着细绳收缩的方向.第二步的特点还属于认识论中内阶段的特点,但是安排这一步是为下一步将力进行抽象起一个过渡的作用. 第三步:抽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图). 情境1: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钩码,使其平衡,用力的图示表示(如图5). 情境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钩码,使其平衡,用力的图示表示(如图6). 第三步要对合力与分力的等效关系进行解释.在这一步中首先测量出所要研究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将力抽象为数学符号,用箭矢把三个力分别表示出来.这样,物理现实中一个力与两个力就被抽象为数学中一个矢量F与两个矢量F1、F2.而物理现实中一个力与两个力是等效的关系,那么在数学抽象中一个矢量F与两个矢量F1、F2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知道在数学中,矢量之间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那么力矢量的运算也应该遵循这一法则.由此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思维运算,猜想三个矢量F与F1、F2之间的关系也应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得出力矢量运算遵循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第三步的特点正好符合认识论中间阶段的特点:对关系和转变的研究.将内阶段观测到的等效现象概括为力矢量运算遵循的规律. 第四步:结构形成 将第三步得到的矢量运算法则归入矢量知识体系,加深对矢量认识. 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之前,学生对矢量的认识是:有大小有方向的物理量就是矢量.通過对力的合成学习,学生对矢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矢量不只是有大小和方向,而且矢量在运算时还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这样,学生对矢量的认识有进一步加深,即明确判断一个物理量是不是矢量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有大小和方向,另一个是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第四步的特点正好符合认识论中外阶段的特点:结构的形成.外阶段在间阶段的基础上,把间阶段得到的结论作为矢量的一个子系统,整合到矢量这个更大的系统中,完成矢量知识的建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超越. 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力的合成》教学案例中教学步骤的安排符合认识论理论中关于对事物认识的普遍规律.其理论依据正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内间外理论. 3 教学建议 调查发现当前的教学现状是:虽然教师在讲课时都是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进行,但是教师却不一定能从理论上去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安排.有些案例中也有近乎以上四步的安排,但是每一部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其后果就是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之间没有合理的推理.教师会误认为在每个环节完成本环节的任务就已达到要求,和其它环节没有关系.并且在选取实例时,只考虑实例本身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没有考虑实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就像一个一个片段的组合,那么得到的知识也是分离的.知识之间没有联系,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达不到认知要求. 【力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力的分解教学反思06-08 运动和力的教课反思07-19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音乐鉴赏教学反思08-20 金属活动性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11-10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8-03 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反思11-04 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12-16 教学比赛教学反思09-03 拼音教学教学反思09-29 学期音乐课教学反思-《东北风》教学反思10-01力的教学反思 篇7
力的教学反思 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