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精选8篇)
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篇1
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
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 教学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所进行的审视、分析和总结。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课前都要对一节课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会出现多种结果:第一,事先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第二,由于引导不得法,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地取代“被动接受”,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优选途径是教师真实地实施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教师要自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即形成反思意识),同时教师要知晓教学究竟应该“反思什么”(即明白反思的内容)。 1.自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 首先,教师要自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让反思成为每一位教师教学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认识层面上,使教师充分意识到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自己的专业成长等具有重要价值;在实践层面上,督促教师针对反思内容,运用反思策略持续地进行反思实践,久而久之,教师就能养成自觉进行反思的习惯,形成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意识。为了帮助教师自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在备课笔记上,每堂课的教学案之后都需要有“教学反思”一栏,明确要求教师在每堂课教学之后必须要有一个反思来查漏补缺、总结得失。 2.教师要知晓反思内容 有关教学的任何事项都可以成为教师教学反思的对象。为了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查漏补缺,找出教学中的不足,每位教师都要为自己找到反思的“镜子”,如:在教师的相互听课中找“镜子”;在测试的`成绩差异中找“镜子”;在教师反复讲解而学生老是出错的“错误动作”中找“镜子”等。善于为自己找“镜子”,才能找到整改的抓手,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唤醒教师的“自我提问”意识和“自我解题”意识,使他们在自我的反思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学校通过强化教师的教学反思工作,可以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篇2
一、研读课标, 把握教学的方向
国家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各阶段的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各个阶段对课程知识学习的要点, 在各种版本的化学教材编写时, 是特别注重内容的分解和板块知识链接的, 层次感、整体感都很强, 在教学要求上也是逐渐提升, 各有侧重的。教学中, 如果有了这样的理解作基础, 就能更加准确定位各个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使得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更强。因此, 教师要使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 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
二、研修教材, 准确实施教学
一位特级教师说过, 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 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作为化学教师, 要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首先, 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教学, 老师要通读初中、高中化学教材, 仔细揣摩。从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等方面深入研究, 从教材中弄清编者的编写意图、课程结构、知识体系和具体内容。其次, 深入思考, 仔细研究, 整体把握每一节课的教材内容, 吃透本节课在本章、全册教材中的位置、知识衔接等。事实上, 在教学研究中, 很多课堂教学之所以不被学生认可, 重要的原因就是更多的教师不钻研教材, 对教材体系不熟悉, 对阶段目标的把控不明确、不到位, 把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考虑不到, 应该强调的教学重点没有强调, 将教材后阶段编排的学习内容又不恰当地搬移到前面来。最后, 研究教材也包括研究学生, 因为教材的编制是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钻研化学教材的结构, 必须注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总是要周密地考虑, 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 学生能够想到的、比较难懂的、容易错误的、容易忘记的各方面问题。并由此来选择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比如, 中学教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经历了从表观到实质的渐进过程。那么在把握初中、高中教材的基础上, 初中教师让学生了解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就是物质得氧、失氧的反应。才能把握好教学的深度, 高中教师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 再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即有化合价变化, 继续分析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分析可看到, 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就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这样,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分步推进的, 不同阶段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均有所不同, 新知识的接受就是建立在对旧知识的完善基础上。
三、不断学习, 完善自身教学个性
卡尔·罗杰斯是美国20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他明确指出教育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 将其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使其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具有创造性、能适应时代变化而又充分发展的人。因而注重个性化教学, 要打造自己的教学个性, 应注重以下方面: (1) 教师要有丰富的学养。学海无涯, 作为教师, 要在课堂上收放自如, 厚积薄发, 就应储存丰厚的学识, 学识的厚度决定了智慧的高度。 (2) 挖掘特长, 准确把握自己的教学风格, 打造做教师的先天素质。如有些人语言凝练, 充满智慧;有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刻常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人有亲和力, 教学富有感染力。尽早发掘个人优势, 在扎实提升业务素质的同时, 走自己的特色教学之路, 在不断磨砺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 分析课例, 定位自己的教学风格。相当部分教师在进入职业中期后, 自己教学没有特色, 也不知如何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 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逐渐地消磨工作热情、流失教学智慧, 很快跌入职业倦怠的漩涡。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发展, 观念落后。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思考, 研究寻求自己的教学特色。例如, 全国化学特级教师白无瑕, 运用最多的就是“问题教学法”。课堂上, 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有“问”必有“思”, 有“思”必有“果”, 通过问题情境促进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问题设计又是源于自己对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本教材体系的反复研读和对学生学情的完全掌握。在问题驱动下, 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功。在他们获得知识的同时, 还会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 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个性, 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性条件。
四、激发兴趣, 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 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 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因此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过程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在尝试中体验到成功后内心充满的喜悦和自信, 促使他们不断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于学生来说, 只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 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好。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的内在实际发展需求为导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可以分为情感上的需求和认知方面的需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需求发展进行调研, 要在分析课标、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分析, 有选择地利用教材的部分内容, 按照学生在已有经验、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基础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进步中体验成就感, 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 在讲电解池工作原理后, 可让学生补充做实验《钥匙上镀铜》, 依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学生连接装置, 镀层金属做阳极, 钥匙做阴极, 硫酸铜溶液做电解液, 连接电源, 当看到钥匙上均匀地附着了一层铜后, 课堂教学就像磁石一样, 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思维迸发, 探究激情高涨, 学习效果自然而然会好。这个实验贴近生活,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了电解池原理。
在实验探究中,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独立的实验设计、自学来获得知识。学生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感受到成功。通过兴趣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建立起勇于探索事物奥秘的自信, 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思维, 提高了自身学习的能力, 更促进他们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探究学习方式的固化, 创新能力的开发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五、引导思考, 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研究事实和现象, 是刺激积极的脑力活动的一种手段。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习主动性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状态。作为学习主动性的一系列心理现象, 都与学习需要直接相联, 受制于学习动机。化学课堂上, 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挖掘、开拓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 研究。在独立研究的过程中, 学生头脑里会产生许许多多疑问, 促使他去思考现象的本质。教师的技巧就在于, 不要把这些东西以现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而是作为一项脑力劳动的任务让他们去解决。譬如, 教师采用探索问题式的讲课方法。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说明知识的获得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 并使学生能提出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 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化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疑,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就好比教师把一些新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掂量, 怎样把这些砖瓦用到正在建筑的完整知识体系的楼房上去。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 求知的积极性被激发, 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东西, 他们的主动性发挥到极限。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是外因, 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到作用, 让学生慢慢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明白:我应该怎样预习、记录、思考、发言和讨论等等。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 创造性地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 要实施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要从以上五个方面构建化学有效教学体系, 这样, 让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 游刃有余。让课堂视野更开阔, 方法更灵活, 更能使学生智力振奋, 思维开阔。学生体验到自己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快乐。在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将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
摘要:教师要积极研读课标, 研修教材, 不断学习, 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并以饱满的情绪走进课堂, 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 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 从而使自己的化学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研读课标,研修教材,教学个性力,主体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雷红军.如何打造高效课堂[Z].2012.
[2]赵运闯.浅谈新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Z].中学教学参考, 2009.
教学反思,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篇3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这场改革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教师如何与新课程同行?如何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学校新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新课程教师培训与提高的核心问题。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及时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反思通常有以下三种:
1、对于活动的反思。这种行为在个体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2、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想法、做法进行反思。
3、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合,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这三种反思对于指导行为知识的过程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应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借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因教学过程产生的结果,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教学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一、思得所谓思得就是思考课堂教学中的收获所得。这能使自己时时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根据课前准备时的设计实施教学计划,而且还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例如:讲解教材重点内容时,选择深刻生动的例证;突破知识难点时,引用巧妙鲜活的比喻;为提高学生的某种能力,采用卓有成效的教法;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有独到新异的见解等。追思回忆时要及时把握住它们,反复实践、推敲、记忆下来;经过日积月累,不断充实可以集腋成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分词短语作状语时(独立主格结构除外),很容易在逻辑主语上出错。我将其规律总结成顺口溜,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分词短语作状语,逻辑主语要注意,他就是他,你就是你,主动、被动要特记。”
二、思失教学的对象是一群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有着较大差异的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在知识基础、能力程度和认知水平上各有不同。因此,教师课前精心的设计和谋划与课堂教学实际总会有不相吻合之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思失可以使教师及时采取矫正、补救、调节教学的措施。因此,教师思之愈深,发现问题愈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补益就愈大。如学习必修4第四单元“动词-ing做定语”时,由于学生初中阶段学过了动词的-ing形式做定语的用法,故上课时便一语带过,没进行讲解。课后,不少学生提出“动词的-ing形式做定语位于名词前与名词后作用是否相同?”的问题,这说明学生对这点还很模糊或者说没有掌握。我反思了教学中高估学生的水平而漏讲的原因,及时补讲了动词-ing形式单独做定语时,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若动词-ing短语做定语则放在名词后的区别。
三、思效思效就是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这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具体地说,一方面要分析学生对哪些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理解运用得较好,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同一类知识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差等等。反思教学的实际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验收检测,个别询问调查和对学生解惑答疑等手段,从中获取反馈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如,在学习but作介词,译为“除……之外”时,我出了两道例句:
1、She had nothing to do but go home.
2、He could do nothing but obey the orders.
有的学生看了例句就说出了“but前面有do (did, does),but后的动词用原形”的一般规律。但后来我在检测时出了一题:
He didn’t have any choice but for her.
A. waiting B. to wait C. to waited D. wait
相当一部分学生都选了D。从答案中可看出学生们凭生硬记忆不甚理解的弊病。他们只看到but前的didn’t,而没有考虑到but前的这个do必须是实义动词!因此,我补充了以下练习再巩固,以达熟练的效果。
1. They had no choice but (leave, to leave).
2.He wanted nothing but (stay, to stay) there.
3. Last evening, he did nothing but (repair, to repair) his farm tool.
四、思改即思考改进教学方法,这能经常督促自己去追求完美。教师应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客观分析教学效果,进一步思考造成教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在哪里,尤其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采用哪些有力的措施改进教学。例如,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欠缺,教师应帮助纠正、弥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通过训练来提高;少数人的问题,个别辅导;大多数学生的问题,需要在课堂上统一解决,甚至调整教学进度等。
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篇4
愉快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愉快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有效途径 湖北省思施市教研室冉正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笔者认为愉快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有效途径.因为愉快教学是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含有“愉快”因素上下功夫,或把游戏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说有唱、欢跳拍手或采用新鲜有趣的实验演示,或让学生比一比、赛一赛,或带学生到广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里接触活生生的事物。这样有静有动、有内有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集中精力学习。 一、寓教于乐――让学生愉快地学 所谓“乐”就是乐趣、兴趣,也就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形式趣味化。运用电教媒体、通过艳丽的色彩,优美的音响,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一)故事导趣 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头,对上好一堂课的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一般老师最喜欢采用短小的录音故事开头,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是这样开头的,老师播放《两个小孩辩日》的录音故事,当听到小孩争辩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教师便提问:“连孔子也没有把问题回答清楚。同学们,你们想给他们准确的答案吗?想弄清楚太阳有关知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太阳》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作出最详细、最确切的介绍。”学生听来十分专注又十分轻松,学生的求知欲十分强烈,课堂气氛因此也显得轻松活泼。 (二)灯片引趣 上课伊始,如果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如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首先采用投影出示彩图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谁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公鸡的外形特点是怎样的`?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公鸡又分别找谁比美?它们的态度怎样?”然后教师进行过渡性提问:“公鸡又是怎样由骄傲自大、一心要表现自己的美丽而转变为愿替人们做事?”“要弄懂这些问题,必须认真读书。”这样既展示了教学目标又创设了美的意境,也激发了学生学的情趣。 (三)游戏激趣 游戏是少年儿童尤为爱好的一种趣味性活动。这种活动引进课堂,能产生乐学效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指定一名学生扮演小蝌蚪,另外找几名分别扮演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小蝌蚪在配乐朗读声中找妈妈的游戏完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明确:第一次找:是年纪小,不懂事,盲目地找;第二次找:是身体长大,已懂事,自觉地找;第三次找:是长成蛙,见识多,准确地找。 二、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地学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比较抽象、枯燥、深奥的东西难于理解,并且学起来非常乏味,因而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很容易产生厌倦感。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生动的电教手段,化文为图,化静为动,化深为浅,让学生轻松地学。 (一)化文为图 图画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它能把抽象的、深奥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如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按三个意义段设计自制了三框投影片。第一框。是一只海船渐渐离岸,岸边有许多亲友正挥着帽子,挥着手,嘴里不断地喊着:‘再见,再见!”还有的人放着欢送的鞭炮。作者郑振挥站在船尾也频频挥手.第二框,是海船在向前行驶,沿海停泊着好几艘帝国主义的军舰。两岸的黄土和青草以及隐约可见的小
[1][2]
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篇5
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承担着向学生进行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育的责任,在地理教学中树立、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
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应通过下列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新旧课程标准无不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贯穿全教材的主题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揭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离开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空谈,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生产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逐步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
如我在教学西双版纳的旅游与经济时与学生谈到以下问题:
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凭借什么而发展起来的?
(位置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优势。)
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动植物资源。)
如果在产业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任意砍伐,其结果会怎样?
(山变光、水土流失、动物迁徒或死亡,无景可观、游客锐减、旅游业成无米之炊。)
旅游业的衰退,会影响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吗?
(那是肯定的。)
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的减少会在当地产生什么后果?
(生活水平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通过上述简短谈话,学生就逐渐建立了环境保护与当地人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在研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毋庸置疑,新课程中的活动内容给课堂教学之余增加了生生互动的平台和话题,这将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其次,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研讨的内容主题,选择学生熟悉的本地具体事例进行展开。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且指向性明确,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组织学生研讨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时,组织学生讨论的题目是:“临淄区全区有23个民族。其中,汉族有59459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8.2%;回族911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蒙古族116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9%;满族98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6%。不同的村组都有一个主体民族,你认为这样的分布对各民族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研讨后,进行全班交流,在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心领神会了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三、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既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所处的凤凰镇,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在乡镇沿公路、河流一线,矿业加工厂一字排开,曾几何时,给我校所在乡镇的经济带来了一个历史的飞跃,附近乡村的农民也从中有所受益。但由于这些厂矿均处于矿业的`粗加工状态,矿渣、尾沙、废水随意排放,给周围农村的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近年来环境效益也随之显现出其恶劣的一面:河中无鱼可捕,农户的田地无水可灌,连附近山地里的果树也逐年减产。看到这一状况,我组织带领学生到被污染的河流、沟渠、农田、果林进行实地查看,走访受灾农户和附近居民,请他们介绍环境污染前后的生产生活情况,让学生加深认识环境的污染、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矿业经济应如何健康发展、造福家乡,然后撰写调查报告。我记得一个名叫路琪的学生在报告的末段这样写道:当或以后,我们将无地可种、无水可饮,山中不再有鸟鸣、水里不再有鱼跃。我们只能远离故土,外出求生了。可见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活动,在学生的心智中种下的是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共存的种子,他们中明天也许有人会成为这些工厂的管理者,在他决策时你能断言他不考虑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吗?
《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反思 篇6
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是这些管道来完成的。因此。学习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学生学习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基础。由于心脏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心脏的结构观察,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教学挂图、以及结构模型等加强直观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摸一摸自己颈部或腕部的动脉的搏动,看一看手臂上的“青筋”(静脉)等,使学生对动脉和静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体循环和肺循环共同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学生明确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也就掌握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过程,同时为学习能量的供给、人体废物的排出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初一学生缺乏相应物理和化学知识,因此对血液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的原理难以理解。另外,在测量血压过程中,如何断定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值,作为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实习测量血压也是本书内容的难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挂图、投影及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让学生明确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并通过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血液的方式说明血液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对于实习测量血压的教学,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精心组织安排,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这样落实比较好:
一、要让学生牢记好相关知识:
1、区分动脉、静脉。
2、认识心脏的特点:
上下相通,左右不相通;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动静瓣;动脉与心室相连,静脉与心房相连。
3、血液循环总是从心室出发,回到心房。
二、从需要出发,理解血液为什么要不停地流:
细胞要进行生命活动,必须不停地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代谢产生的废物带走,而人体细胞不能直接从外界环境中去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把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所以必须依赖循环系统运送。注意讲解:
1、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而能量又来自组织细胞中有机物分解,分解有机物时需要消耗氧气。所以细胞中有机物必须不断补充,且氧气含量总是很低;
2、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有机养料、氧气含量较高,血液中的有机养料就会扩散到组织液中,再由细胞膜运输到细胞内,氧气会直接扩散到组织细胞中。而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血液中。所以,经过体循环后,动脉血会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中为什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跑出去呢?因为当血液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所以二氧化碳会跑到肺泡中去。而肺泡中的氧气浓度又远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所以肺泡中的氧气会跑到血液中来,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把这个原理跟他们讲清了,他们才能理解经过体循环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以及经过肺循环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根本原因。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才能记得牢。
三、讲解好特殊器官的血液循环,如血液流经小肠、肾脏时血液成份的变化。
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篇7
目前, 很多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优秀教师缺乏, 教育教学水平低。很多教师在工作以后, 不重视自己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育行政部门也对教师培训工作不太重视, 使得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适应社会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成功落实, 教师首先要提高素质, 把新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当中。就是说,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那么, 农村教师在得不到经常培训的情况下, 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呢?笔者认为,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 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而全面思考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最容易实施且效果良好的一种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写随笔和记录。实际上, 这个过程就是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进行反思, 能积累经验, 提高教学水平, 逐步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预料的情况不断发生, 需要教师随时作出反思, 在教学实践之后, 需要对教学目标以及根据这一目标选定的教学策略作出评价。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其目的不仅是回顾过去, 不仅是对过去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质疑, 更重要的是为了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
一是教学目标的反思。课堂教学目标是单位教学时间内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 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看目标是否体现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和意图。二看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符合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看目标是否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二是教学方法的反思。拿英语课堂教学来说, 英语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 比如, 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排演课本剧法等。但是, 究竟哪一种教学方法最适合某节课的教学内容, 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使英语课堂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单元要求, 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特点, 并根据其特点, 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比如, 对于新授英语单词, 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竞猜法、说唱巩固法来简化单词学习, 强化学生对新授单词的记忆。这样, 枯燥的单词教学就变得简单而有趣, 学生的兴奋点将自然转到新课学习上来。对于新授句型, 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创设法、表演法、交际法、小组讨论法等, 来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 练习新句型,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是教学内容的反思。即教师在教学之后, 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及教师在课堂上掌握的一些学生学习的情况, 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内容可以包括:按照教案设计和教学要求, 自己的教学是否达到了要求,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有何优点, 有何缺点或不足之处, 进而还可以提出一些改进的想法和具体的措施。在具体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反思新旧知识之间的连贯性, 反思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反思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浅谈英语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 篇8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实施英语有效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指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丰富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依托,巧妙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有效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70-02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践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具体说,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有”,即: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2.有效率:指有效教学时间占实际教学时间的百分比;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总量中具有新意的、真正理解的知识为有效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的观点、材料、方法接受了没有、接受了多少,被称为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有效知识正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实施英语有效教学谈几点个人的浅见。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的书,并教他们一些改善大脑记忆力的锻炼方法;对于作业出现较多的错误,不是简单用红笔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确的部分划出来,写上“good point”或“good sentence”之类的表扬话,使他们感到还有希望,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还要经常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学生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表扬,他们会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发继续向上的动力。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二、过硬的自身素质是关键
有效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同时,教师需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决不能闭关自守,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寸步不前,多接触名师,向他们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待学生必须循循善诱,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三、丰富的教学手段是依托
首先是多信息,指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加强。
其次要高密度,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要大面要宽。教师讲解多,必然减少学生练习、实践的机会。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外语实践的密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项外语活动。高密度要求在同一水平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并列和反复的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各种不同角度展开,以增加外语时间的量和外语实践的人数。
第三是快节奏,指学生学习和操练的节奏要交替紧凑。当然,所谓的快不是指一味的进度快,而是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内容和学生轮换操练的频率要快速、协调。为了节省组织教学的时间,师生之间要达成一种默契,可借助于一些手势语、体态语和暗示来表达教师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都必须用正常语速,用外语提问只说一遍的好习惯,以保持明快的节奏感。对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不进行批评指责,而是采用对他们进行提问的方式提醒他们注意。对于新教的句型和语言知识,连续三、四位学生进行快速的重复操练也是必要的,目的是为强化和掌握新知识,一旦学生初步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就应该加强听一遍就作答的常规训练,以加快节奏。
四、巧妙的教学方法是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埋头苦干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步伐,他们古板的教学方式也会受到现代学生的厌恶,所以他们的教学大部分是无效教学。新时代的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并学会有智慧的“偷懒”。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创造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最后,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引导转化上。
在课堂上,由教师主导的课堂应逐渐让学生来替代。教师只负责把当堂课的新授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把握重点与难点,并发挥优生的作用,让他们当小老师,带动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互帮互学、互相合作。并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一名优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后进生。为了防止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个别学生懒于动脑,组内必须分工明确:每一组设组长一名,负责敦促执行;设记录员一名,负责本组合作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或讨论的结果;设记时员一名,确保本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设汇报员一名,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学习成果。并且规定:每个成员都必须动脑动口;每组学生不仅自己要学好课上所学内容,而且必须义务帮助同组的其他成员搞好学习;每周一次英语测试,通过测试的成绩来评选“优胜小组”,并适当的给与奖励。对于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小组也不批评指责,而是让每个成员找出失败的原因,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
【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推荐阅读:
《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的学习心得及教学反思09-01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09-30
有效教学的一些反思05-17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09-21
有效教学中的备课反思07-06
如何发挥教学反思的有效作用08-12
教学反思与有效教学10-26
有效教学反思06-02
教学反思与有效课堂09-16
有效教学方法反思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