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2024-09-30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精选11篇)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篇1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 陈爱文

【摘 要】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实现形式和效果的统一,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从建立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活学活用理论、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等方面,阐述如何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旨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获得知识的享受和生活的乐趣。因此,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既是可以立见成效的日常工作,又是任重而道远的长期任务。因此,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我的平台,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教学追求的目标。因此,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实现形式和效果的统一,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尝试对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学英语教学有所启迪。

一、教学低效、无效现象的成因分析

1.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环节设计不当。由于教师对学情了解不到位,忽略了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忽略了结果性目标的要求,在课堂流程上出现难易颠倒,过多铺垫,过难或过易等情况。

2.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无效、低效性。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而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并未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一方面,是教师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相当强的惯性,习惯于控制教学活动的进展,不少教师总不放心学生的合作学习,经常干扰性地介入,大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课堂组织模式在我国缺少经验的积累,许多教师滥用小组讨论,或一味地让学生合作学习,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话语权,不做任何指导或帮助,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无疑是低效的。

3.滥用课件,忽略实效。新课程理念更加强调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等方面有极好的辅助作用。但有的教师滥用多媒体课件,把大量时间和精力全放在多媒体课的制作上,而忽略了对教材的研究、教学的设计和反思,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作用,有些情景内容甚至与主题毫不相干,其结果是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学生分散注意力,最终影响课堂活动效果。

4.课堂组织节奏松散、效率低下。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一讲到底,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组织管理非常简单。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上下功夫。但是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课堂调控经验和能力,课堂进程就会凌乱松散。

二、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

1.建立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良好的关系的确立有赖于教师正确对待学生成长的态度,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的,教师应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到愉快、有信心;如果学生答错或不会的,要给予启发、引导,诚恳相助,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切不能训斥、讽刺挖苦学生,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求知欲。

2.活学活用理论,因材施教。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学习,活学活用理论,不断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有效教学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或者课堂讲授的内容过难、过易,都将使学生困惑,或丧失信心,或降低学习兴趣与效率。要充分认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性,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种学科、每个年龄段甚至不同时代出生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不能只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在这样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里,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3.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经常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过程来说,可以尝试创新多种教学方式。比如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简笔画、表演、小组讨论、课外调查、写学习心得等多种方式,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生动具体场景或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新课标提倡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其次要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如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可引导他们进行集体讨论、合作学习。再次要提高课后训练的有效性,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情,适时、适量、适度地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看待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思路,展示思维过程,使学生有较高的思维活动的质和量;充分关注个别差异,尤其是对那些主体参与度低的学生,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

3.英语教学艺术理论与实践体系新构――《英语教学艺术论》评价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篇2

云南省于2009年7月正式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由于新课程设置上给广大教师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同时新教材也给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应该说,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如何,关系到新课程的命运,也关系到一代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既热情倾注,又要冷静面对;既大胆前行,又稳妥探求,以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如何有效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是试验区教师必须回答的问题。

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而“差异化课堂教学”与“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是不谋而合的,在研究如何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是值得关注的。有人认为要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实施“差异化课堂教学改革”,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作为备课组长,我亲身感受了:德宏州的差异化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实施了两年多时间)、新课程实施(已有一年多时间)的实施过程,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也感觉到:为保证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正确有效地实施差异化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有效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是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优秀教学设计和学案。德宏州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来规范“以问题为核心,知识为重点”的教学设计和学案制作,是难得的。当然,教学设计不等于实际课堂教学过程,因为有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问题,是你预想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以下问题:

1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行为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通过完成“观察”、“思考”和“探究”栏目,体验获取数学结论过程,在积累活动经验的同时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难度。在“学”与“教”的行为方式转变方面,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情制作出切实可行的学案,应该说学案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为“学案”是学生思维的导向,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预案,它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前预习作业、课外作业和合作与探究内容。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播放“观察”、“思考”和“探究”栏目中的问题或用几何画板演示有关图像的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抽象、概括和归纳出数学结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结论加深认识。比如讲诱导公式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利用单位圆观察:角α与角π+α的终边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三角函数有什么关系?

(2)角α与角π-α的终边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三角函数有什么关系?

(3)角α与角-α的终边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三角函数有什么关系?

(4)角α与角呢?[1]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单位圆解决问题(1),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问题(2)(3)(4)。这样,既明确了思维的方向(利用单位圆观察)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灌”转变成现在的“引导”、“辅导”。因此,要有效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研究授课的细节问题,然后预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关系[2]

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双基”的落实,而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落实”,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前者让学生学得太“死”,太封闭;新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倡导合作、交流、探究。

要正确处理好“活”与“实”的关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以下几个关系:

2.1 新教材内容与学生学情的关系

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学案时,应该兼顾学优生与学困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设计问题时,不能按教科书照搬照抄,要实事求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来设计问题。对于优生要保证问题的思考力度,而对于学困生要搭建一些子问题,让他们通过思考子问题,从而来解决最终问题。比如,上述问题的设计,由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感兴趣,就能保证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对于分层次进行教学的学校,提高班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性探究;而对于基础班的学生的教学,教师应该预设以下子问题,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1),而且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困难把以下问题讲透:

教师:(ⅰ)圆具有什么对称性?

学生: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教师:(ⅱ)若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y),角π+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1(-x,y),则由圆的对称性可知:角α的终边与角π+α的终边、点P与点P1分别关于什么对称?

学生:关于原点对称。

教师:(ⅲ)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如何写出角α与角π+α的三角函数?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Ⅰ)sinα=y,cosα=x,;sin(π+α)=-y,cos(π+α)=-x,。

(Ⅱ)sinα=-sin(π+α),cosα=-cos(π+α),tanα=tan(π+α)。

然后让学生根据圆的对称性完成上述问题(2)(3),在此基础上再探究问题(4)。课堂教学只有这样处理,才能体现出“活”与“实”的关系。

2.2 固定的课堂时间与新课程教学内容多的关系

由于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期完成两个模块,教学任务重,而课堂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正确处理好“固定的课堂时间与教学内容多的关系”是实验区教师必须回答的问题之一。在2010年6月举行的《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二年级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交流会上,只有保一中的老师能理直气壮地说:“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后,教学进度没有问题”,其他地州市县的教师都是在赶进度,甚至,有的学校都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新教材中“算法”、“随机数的产生”等内容的出现,以及在例题、习题的编写上倾向于信息技术,因此,新课程观下的高中课堂教学只有使用计算机进行授课,才能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要求,也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试想,如果课堂学习没有了“课内目标检测”,那么学生在课内生成问题就不能反馈、课堂学习目标就得不到落实,这样的课,谈何效果?因此,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是有效解决固定的课堂时间与教学内容多的关系。

2.3 民主与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关系

学生在学校长时间的学习,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年轻教师脾气比较急,一有丁点事就和家长联系,长时间这样下去,严重伤害了师生感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懂得教育的艺术性。记得一次在数学课堂上有一位男生睡着了,于是我示意旁边的同学把他叫醒,有意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我们班的女生这么多,你都舍得睡觉?”,这个学生当时怕羞得满脸通红,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睡觉了。这样处理问题,既能体现课堂上师生民主,又规范了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容易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要解决好师生民主与必要的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关系,教育的艺术性是值得年轻教师下大功夫去研究的。

2.4 局部认识与准确把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关系

新课程的设置给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带来的问题是:研究范围广;模块过多,严重破坏了数学学习要求的系统性与严密性;信息技术在教材中的大量应用等诸多问题。要处理好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建立集体备课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达到教学资源共享。这样做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课时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具体措施是否恰当;有利于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

2.5 鼓励、表扬与过分迁就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的合作与交流中,鼓励、表扬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机制,但是,不能一昧的迁就学生,对于一些不规范书写格式或错误等问题,要及时给学生指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知识。

2.6 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和教学秩序的关系

我们在听公开示范课时,有时会看到极端形式化的情境:“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人灌”演绎成“电灌”;分组讨论:形式上热热闹闹,该归纳小结的没有做到位,课时目标难以落实,表演成为新课堂上的“做秀”,我们要防止课堂教学走向极端形式化,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生成性,切实解决好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必要的课堂教学秩序的关系。因此,落实好差异化课堂教学中的“活”与“实”成为解决新课堂教学问题的关键。

总之,开展差异化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有益的,是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摘要:有效实施差异化课堂教学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一)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行为方式的转变;(二)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差异化,合作,探究,转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人民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104-01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形式,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以及未来都是教学的最主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质量培养的高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是教育者孜孜不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笔者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体会,探讨提高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种途径。

1 提升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途径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品格人格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敬业态度,仪表仪态,责任感都会对培养学生的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往往对某一老师的喜欢转变为对某一学科的喜欢。学生是教学的受体,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身定位,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的模式,在这种转变下,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才能在教学中既满足了以学生为中心,又能把自身的教育方式带给学生,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途径

教师与学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徒关系,但又不能仅仅限于此,对学生的关心关爱,需要教师投入真感情,才能更好地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比如在平时对学生要多鼓励,多用一些激励学生的话语,如“这个问题回答的不错,我相信你一定能……”等等这些词语。在生活上,对于学生的情感也需要了解关注,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因为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不同,学生难免会受到这样那样的不顺心的事,造成情绪波动,教师应该在发现这些问题后,及时的提供帮助,对于学生的关心、关爱,都能使学生更加尊敬和爱戴老师,从而把这种爱转变为热爱这门课程学习的的动力。

3 引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途径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学科,学习过程就是把生活中不懂的问题通过科学系统的学习,从而了解其原理。过去游离于生活之外,脱离实际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教学应该与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问题紧密联系、以鲜活直观的方式开展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丰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知感,让生物教学变的有趣,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的途径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新教育手段,如多媒体、录像、模型等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述到《DNA的结构及复制过程》,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的手段,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整个DNA复制生成的复杂过程;同时还可以通过DNA模型,让学生直观的触摸到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在脑海中产生深刻印象,这样比传统的书本讲授能更好的、直观的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实验与授课相结合,生物学是一门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它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实验基础,理论知识的产生都来源于实验结果的结论,因此,把实验与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实验教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促进对生物学的更好学习也是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如“叶绿素的提取实验”,对于丙酮的加入量,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调配,通过不同的计量产生的不同提取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强感性认识,以便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教学中的抽象复杂的问题应该层层剖析,化难为易,步步攻克。如一些抽象性很强的问题,可以借助比喻,如“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个问题的讲解中,就可以把“自由扩散”比喻成“飞流直下三千尺”,把“协助扩散”比喻成“顺水行舟”,把“主动运输”比喻成“逆水行舟”。这样更加形象、深刻的给学生脑海中打下烙印。同时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把它分解开,设置成一些小节,分段讲授,这样也能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5 设置一些课后趣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教学过程中的预习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而往往学生对于课前预习不是那么的自觉主动,老师强制布置下去的预习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不妨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小问题,这些问题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余玩耍时都能去关注,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比如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有什么差异?植物与动物相比有什么差异?小孩子为什么会长高?这些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出强烈需要得到解答的欲望,因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都能产生很好的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教与学虽然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但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提高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障教育质量显得很重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追求更高效、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永远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施小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6):14.

[2]李丽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4):28-29.

[3]刘群.优化教学设计,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2(5):35.

[4]彭李梅.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6):164-165.

[5]骆桂花.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教育革新,2011(11):52-53.

[6]李晓青.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9):45-46.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篇4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种有效策略探寻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沈凤艳

【摘要】

高中阶段语文这门学科已经占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直接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更因为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是人生路上的铺路石、指向标,对于高中学生更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几种有效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对相关实践活动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生 语文课堂 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活动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和推进需要广大教师根据教学的发展有序落实,要以激发和培养高中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核心诉求,以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创新为主要抓手,以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为主要目标。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如何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整体质量,事关语文教学的层次和范围创新。尤其在新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将高中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解脱出来,对所有高中语文教师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对高中语文的有效思路和策略进行充分、翔实的研判,还是很具现实价值的。

一、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传统的高中语文的课堂授课和教学,不仅乏味平淡,而且缺乏最基本的吸引力,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整个课堂显得“死气沉沉”.课堂气氛的低沉必然引起连锁反应,带来教学效率低下、课堂资源浪费、学生情绪不高等问题。因此,广大高中语文教师们必须革新思维、开拓创新,不断采取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借以激活课堂,塑造高涨、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如,教师可以引入电教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通过设置、放映PPT课件,联入互联网等方法,极大丰富授课的模式与内容,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此外,教师可以灵活配置授课的时间,给学生们留出更多的自由思考、解题、讨论的时间。高中生大都处于15 -18岁的青春年少阶段,他们喜欢自由、不愿意被管制和束缚,给他们时间自由发挥往往可以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另外,多媒体、计算机深受高中生的追捧、喜爱,多使用这样的新型教学工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从而烘托出火热的课堂氛围。总之,诸如此类的方法都可以为调节和塑造高中语文课堂气氛提供帮助,值得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尤其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思路既符合潮流,也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二、丰富和拓展教学活动,培养高中学生的协作与探究能力

高中生对于社会实践与生产活动有天然的亲近感,甚至可以说他们是渴望参加各类活动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形式,辅助我们的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丰富教学的内容,同时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他们潜在的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教师可以扮演导师与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另一方面增进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操作和应用语文知识、理论过程中实践能力的提升。

将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看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载体,用以培养高中生应用语文知识的实践意识与能力,这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也是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如课外的高中语文科普活动,课堂范围内的语文教学游戏等,都是很好的以团队与实践为特征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要求形式简易、内容贴近教学与高中语文教材的实际,这样才能发挥出教学活动最大的威力。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学生们在参与此类活动的过程中,其思想意识与实践行为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诸如协作、配合、动手等能力都会有一个全面而稳步的提高,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和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单单指代教学环境、教学实物、图片等情境的内容,也包括教学的操作、表演、氛围、气场等从静态学习转变到动态学习的内容。只有把物质情境与精神情境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情境教学的巨大“威力”.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语文课程教学的进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处理情境创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将情境创设与课堂授课、学生自学有机统一起来,既不影响教学的实际进展,又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与支撑作用,这才是情境教学的最佳效果。

例如,在高中语文的日常授课过程中,为了避免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和单调,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创设多样化情境甚至游戏情境的方法来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分为3――4人的小组,然后带领大家做语文小游戏,同时评选出优胜的小组与个人。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课堂“语文角”,布设浓郁的语文装饰或文学性手工作品,让学生们真正在语文的环境和气氛中得到好的熏陶。诸如此类的办法都是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可以尝试的思路和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的可行性选择。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篇5

进入了21世纪,就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本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技工学校的信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归根结底,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技工学校的学生,信息技术课是他们将来掌握新技术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而针对我国现行的技工学校的特点,如何提高技工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的。本人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创新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针对部分技工学校的特点,有学生来自城市,也有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各个中学,城市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许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根本没接触过计算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是一片空白。针对这样的特点,如何让城市的学生仍保持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继续深入的学习,以及如何提高来自农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容易的接受,并缩短差距,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对于城市的学生,我们为了保持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可以将一些本领域内最前沿的技术告诉他们,将计算机发展的走向以及分的模块告诉他们,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针对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的了解,来选择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方面。这样,对他们而言,就有了任务,有了兴趣,同样,也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当然,这样的话,是在学好技工学校开设的课程之外来讲的。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提高他们的兴趣呢?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目前比较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使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也就使学生有了构建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引导他们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这个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试着解决,通常城市的学生更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他们自己摸索的过程中有了兴趣,有的虽然没有解决好,但是,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无形中提高了教学质量。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在这一点上,譬如说讲计算机的组成与配置的时候,在了解了硬件以及计算机怎样配合工作之后,让他们自己到市场上,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来配置一台多少价格(教师给定)的计算机,并对计算机的兼容性、稳定性等做统一的论证,看能否取得想象的结果。这此活动的效果非常好,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这也是培养他们兴趣的所在。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这也就是联系现实,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尽快的实践,并和现实生活中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针对农村学生,我们对上述几点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不是很高。他们着重培养的是基础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全方位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向学生演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增加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欲望。上网聊天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因而学生在学习汉字输入时,我们可以开放聊天室让学生尽情聊天,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种技能。也可以进行测验时训练,给他们一定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中比赛谁完成的好,完成的早,实验证明,这种效果也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参与竞争的兴趣。同时,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利用具有直观逼真的动画、和谐的音响效果使得学生对每一节的内容都充满好奇心,都想去实践。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时,可以利用各种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将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出学习的欲望。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多媒体演示软件,展示计算机的各种用途,其中重要的是将以往学生制作的作品,如贺卡,报刊、统计成绩等让学生看,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的学生设计出来的,学生马上觉得信息技术离他们并不遥远,只是触手可及,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使我们的目标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了升华。譬如在讲画图程序时,不再是给同学们一个固定的命题,如何使用画图程序来完成,而是首先让同学们首先自己先设计出一幅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致描绘出创作的过程(加强对基本操作的练习),然后在机房规定的时间内,让他们完成,最后大家一起评比,一起探讨,结果效果非常好,由于题材没有限制,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比单纯的讲解画图程序,让他们自己练习要好的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在信息技术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溶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二、针对技工学校特点,改进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不停的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要逐步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

我们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我们能够尝试进行”局域网的教学模式“,达到了人机交互双向多向互动式的教学目的,大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速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应用”个别化教学,个别化辅导“的模式,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现有的水平。对于那些从农村的学生,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电脑,一下子接触感到很突然,不知所措。当他们看到一些城市学生熟练地操作电脑时,他们更感到自己的差距。有时,一些学生迅速敲打键盘发出的声音对这些农村的学生更是产生了刺激。因则这种个别化教学辅导的模式对农村的学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个别化教学,也是缩短班级同学水平不一致的主要途径。

其次,利用计算机辅助信息技术的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是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教育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即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师执行教学。CAI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往往人们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CAI只是用计算机来辅助其它学科的(不包含计算机学科)教学活动,其实,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利用计算机来辅助信息技术的教学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时,我们让学生拆开一台计算机或组装一台计算机来增加学生对硬件各部分组成的感性认识,有时我们通过展示一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让学生认识各部件名称。但是计算机的发展相当迅速,硬件的各部分型号、种类繁多,我们无法一一展示给学生,我们就找到它们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我们就借助它辅助我们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前,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学生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因而,要让学生能一同了解课本以外的信息、一同进步。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网络环境,尽可能开放计算机房让学生学习;组织计算机信息小组,向学生推荐好和计算机刊物和最新信息资料;在我们这些技工学校中,专业性很强是一个重要的特点,所以向他们推荐本专业的好的软件,如机械基础专业,好的有Auto CAD,电子专业的好的绘制电路图的软件Protel等等。利用网络模式都可以让他们接受到最新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自己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所要具备的能力等。

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都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的。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它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变化和进步。总之,信息技术的教学,远远比传统的科目,传统的教学要灵活的多,针对信息技术的特点,针对技工学校的特点,恰当的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三、技工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信息技术教师是教师中的IT人才,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决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时代的特征,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正以多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教育,其对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促使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地位、素质、能力新的内涵,建设一支优良、精干、高效,适合信息时代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

针对技工学校的特点,我认为技工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最基本的素质是:

首先,针对技工学校较强的专业性质,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应当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外,要对本校专业的相关信息技术了解和熟悉,要有较广的知识面,这样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信息技术教师能自己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独立制作课件,引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能够掌握新的教学、学习与研究方法,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要求教师的水平日益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学习、创新、创业与服务的精神与能力。要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能够更新知识结构。并把新的知识及时的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计算机发展的新的领域,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给学生营造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等等。

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途径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 在现实的课堂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例如, 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语文教材内容生活气息并不浓厚; 教学手段单一, 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教学评价僵化, 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仍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做法。因此, 作为一线教师, 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 而且要提高智力; 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 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不但要让学生学会, 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是学习活动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 应以学生的身心变化作为目标。所以, 教学目标就是学习目标。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它反应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而不是说明教师要做什么; 其表述应力求具体, 可以观察, 可以测量, 避免用含糊不清的语言。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 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 备课时要尽量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进行内容重组。在语文教学中,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是课堂学习的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从备课开始, 自始至终都必须明确所预期的学习结果, 或者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程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就是定向, 指明教学活动的方向。初中生处于思维活动的发育时期, 并向辩证思维过渡。对初中生来说,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的水平, 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严格控制深度和进度, 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

二、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 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去创造出新的知识, 让学生在课堂上从“敢问”到“善问”, 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我,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进行交流, 达到取长补短之效果。

新课标指出, 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探究, 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 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当今社会异彩纷呈, 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笔, 一本书, 一张嘴”的教学, 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要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例如, 教《荷花》一文, 为了让学生了解荷花迷人的姿态, 感受作者生动的描述, 可以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 通过读, 想象每一组就是一池迷人的荷花, 接着各组伸出小手, 像荷叶凑在一起, 学生便马上理解了“挨挨挤挤”。或者再分别将双手合拢, 用手指表示荷花“展开两三片花瓣”“花瓣全都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等不同的姿态, 边朗读边有序地表演出来。如此综合朗读感悟, 展开想象, 学生学得十分开心, 又非常高效, 促使形成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课堂。

三、掌握技能方法

俗话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中语文课的阅读, 作为一种基本的技能, 教师应尽量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 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和标准, 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方法进行点拨。随着社会的发展, 信息传播也越来越快。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 我们该又如何选择呢?

其实, 阅读最基本的方式有三种: 精读、泛读、浏览。精读即仔细地详细解读, 深入细致地研读, 逐字逐句地读; 泛读即大体了解所读文章的思路, 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大略地泛泛地读; 浏览即在较短的时间里将要读的东西快速扫视一遍, 掌握大体内容, 也就是“一目十行”地读。例如, 对一些重点课文或者优秀作品, 就要学生字斟句酌仔细品味; 而有些报刊杂志可以采取泛读的方式, 只要抓住大概意思就行。

另外, 阅读最切忌过眼瘾、读完丢一边的态度。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有一名句, “余尝谓: 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口到、眼到。”阅读要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对一些重点的好的字词句篇章, 一定要记在读书笔记上; 对一些难点就要圈点勾画, 利用工具书, 及时解决。

四、注重学习衔接

初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 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 最好实行分层次地教学, 选择一些有趣的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 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互动。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 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进行情景剧本表演, 模拟皇帝穿着新装的情景,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增添教学氛围。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初中课堂的学习氛围中来, 以高效的教学衔接策略,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还要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方面进行调查, 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让学生在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中思考: 文中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有哪些? 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作者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通过提出这些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 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

五、创新素质评价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仅讲清了“素质教育”的概念, 而且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为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科学地全面地正确地评价教育水平, 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我们应构建创新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活动, 是学习探究重组和应用知识, 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应把创新素质评价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 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提高, 而且影响国家素质教育实施的进程。

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课堂学科教学中进行。例如, 语文课程教学通过听说读写来发展新思维, 听讲时敢于提出不同看法, 讨论时敢于说出新颖独特的见解, 阅读时善于联想和发散, 作文时能从多角度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众所周知, 评价具有区分、激励和引导的功能, 对学生创新素质的评价也应围绕着这些方面来进行。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篇7

关键词:英语词汇 途径 阅读 资源共享

近两年来初中英语考查的题型越来越灵活,需要阅读理解的内容和范围也非常广泛。学生的英语能力需要不断地提高才能适应形式的变化,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词汇量的话,就很难提高成绩,而教师课堂效率的改善和提高还有课堂容量的增大也都需要学生具备充足的单词量。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师就要把握学生总体英语学习的状况,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的重点词和短语,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地调查和发现学生词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词汇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前提和基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多种学习方法,让他们选择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手段,并且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词汇积累习惯。

一、让阅读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磨刀石

“To read well, you need a strong vocabulary. To build a strong vocabulary, you need to read well.” 这句名言道出了阅读和词汇量的关系。阅读是最好的记忆生词的好办法。大量广泛的阅读是词汇快速增长的最佳途径。学生不能只是复习已学的材料,而要敢于学习难度相仿的新材料。在新的阅读材料里反复碰到已学过的词汇,这是更为积极地、更为有效地巩固词汇的手段。因为阅读的材料越多,词汇的复现率就越高,同时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次数也越多。所以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地阅读,这样每多接触一次,脑子里的记忆就多加深一层,同时,对未学过的词汇和语言现象也有了初次识记。

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把音和形结合起来,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和可能对应的拼写形式联系在一起。这样学习词汇对于学生来说只是机械、枯燥、简单的单词接触,他们往往是记住这个忘了那个。教师在进行词汇检查的时候也只是说汉语让学生写单词,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读单词,或者不知道单词的汉语意思,只是会背诵和默写。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就更需要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的词汇知识,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单词和短语,更深入地理解其汉语意思,更重要的是可以扩大和补充学生的词汇量。

由于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资源有限,他们能够接触到的英语主要是课本和几本课外书籍。如果教师忽略阅读的训练和培养就会使学生丢失了进步的机会。在开始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学生根本读不懂文章的意思,于是我就把文中出现的生词先告诉他们汉语意思,逐步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阅读的难度,从而使他们产生获取词汇的成就感,进而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我发现学生的单词遗忘率很高,见到几次的单词还不能在大脑中迅速作出反应,于是我就会让学生建立生词本。把在阅读中出现的重点单词和短语放入生词本中,并且让他们添加自编的例句。最开始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我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写出十个以上的生词,并且举出例句。后来我发现效果不太好,有的学生偷懒抄袭他人的单词和例句,于是我就加大检查的力度将文章中出现的生词进行听写,用检查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的词汇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学生看见阅读题也不再头疼了,而是很乐意去阅读文章。

二、让学生的词汇资源共享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生单词,要是让他们查字典解决所有的生词问题,会让学生浪费很多的时间。于是我就要求他们把不会的生词写在卡片上,互相帮助,利用课下的时间把对方不会的单词的意思写出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越是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写出的生词越多,而那些学困生的生词卡片上却只有几个。究其原因还是不会的太多了,他们要写的也太多了,于是我就利用加减作业的方法只要求他们找出一两段的生词就可以了,这样做可以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生词量而不是放弃。减轻学生的负担不是降低学生知识量的掌握,而是用慢走代替小跑。快马也需要教师扬鞭,因此,我也会将学生普遍不会的单词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在阅读时引起注意。

对于班里面英语学习特别积极的学生,他们既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榜样,也是他们的教师。如果有学生的单词和短语不懂的时候,这些学生就会如同教师一样告诉他们这些词汇的意思和固定的用法。为了搭建词汇共享平台,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天都要互相提问单词,把习题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写在小黑板上,我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在黑板上的留言,就会及时地给出答案,如果来不及的话,我也会把答案写在小黑板上面,让学生自己去核对答案。

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单词构造法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对于词汇要么就记不住,要么就特别容易忘,要么就不会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因此,学生要掌握一些构词法方面的知识,帮助理解一些英语单词的变化规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深刻。如当教headache这个词时,可以引导学生,把它看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由head(头)加ache(痛)合成的,这是合成词。还有其他的合成词stomachache toothache everybody classroom 等等。加前缀、后缀组成新的词也不少。如前缀un- il- im- 和后缀-less,常表示否定;而前缀en- 或后缀-en则常表示是动词等等。 这样教给学生一些构词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单词,巩固所学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今后的自学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词都教给学生,但一定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潜心钻研,一定能想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达到掌握记忆单词的目的,从而打下提高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坚实基础,也为学生铺平今后学习英语的道路。当然,由于个性特点的差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去帮助他们寻求适合自己的、积极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将争,英语词汇的奥秘(修订本)[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篇8

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是我们的追求。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学目标达成度高。通过教学,全体或是大多数学生能够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各阶段总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依据阶段总目标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还意味着教学资源消耗较少。教师应思考如何用课本+粉笔+课件+课堂实现高效教学的教学模式,用最少的人力、财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还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有积极兴趣。有效教学还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能力得到提升。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将知识运用到日常交流之中。创造性的使用英语,喜欢学英语,愿意用英语,能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有效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使学生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

2 教学目标设定要明确、合适;

3 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减少学生的挫败感;

4 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要明确。

上课之前教师要问问自己:我所设计的这个活动是不是最佳的选择?活动的操练面大不大,学生是否处于空闲状态?面对几十名学生,能否让学生们的嘴巴和脑子动起来?活动所占用的时间长不长?要使设计的活动在效果和效率上达到双赢,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5 教学语言要规范,清楚,简洁

6 减少教师的主导性,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应是中下的学生,呈现信息和示范时请出好的学生,在练习时给中下的学生。练的时候要把学生的口眼嘴耳综合运用起来。

7 巧妙运用语言艺术 、运用发自内心的动作和表情和学生进行沟通。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篇9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课堂活动实施的有效性是保障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活动设计得再好,如果缺失相应的实现环境和实施策略,是不可能实现课堂活动整体的有效性的。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活动要有明确的指令

每个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用清晰的指令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以免造成学生的误解,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或延缓教学进程。简单命了的指令语可以使参与活动的师生双方都很清楚各自的角色,而且,还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

(二)有效利用活动材料

活动材料主要包括两大类:

(1)活动所需的语言材料:主要指活动所需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

(2)活动所需的其他材料:包括实物、图片、印发的材料、音频、视频和电脑课件等各类相关的媒体资料和设备,以及黑板、粉笔等教具。

活动材料的利用是否有效,首先要看选材是否围绕活动目标来进行;其次,要看所选用的材料是否发挥了其价值和作用。

比如:基础模块语法内容为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What are you doing? 活动材料:在Flash 动画中播放两只小鸟的问答,依次询问小狗、小鸭、小猫等动物分别在做什么。学生活动:观看动画

教师提问:What are the two birds doing? 学生回答:They are talking.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选取的材料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但是可以看出材料运用得并不恰当。活动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听的技能,但是视频材料却呈现了画面和动作,学生不需要听,只通过看就可以知晓问题的答案了,材料没有真正起到训练听力的目的。其次,材料里包含的细节信息很多,学生从头到尾观看了两分多钟的动画,却只回答了一个过于简单的问题:What are the two birds doing? 材料的利用率太低。如果把这段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和操练,效果会更好。

秦姣云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几种途径 篇10

一、利用书本上提供的材料

利用书本上提供的材料开展英语对话教学,将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例如教学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中的对话部分时,笔者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开展头脑风暴活动,根据书本上的一组四季图向学生提问:“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学生自由回答喜欢的季节,如Spring,笔者就此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一起设想春天能进行的活动,然后运用所学词组进行回答,如fly kites、see flowers、plant trees等。笔者在黑板上板书,然后继续进行不同季节的活动征集。如学生根据夏天的图片回答:“Go swimming.”根据秋天的图片回答:“Eat apples.”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摘苹果的图片,教学pick apples。指着书本上堆雪人的图片问学生:“What can you do in winter?”学生根据提示回答:“Make a snowman.”

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语境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语境,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话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会运用对话。教学Unit 1 My day,笔者拿出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头饰,上面写有不同职业的单词,如teacher、driver、doctor等,首先戴上教师的头像和一位学生展开示范对话:

Teacher:Hi!I am a teacher.

Student:Hi!When do you get up ?

Teacher:I get up at 5 o'clock.

Student:When do you have lunch ?

Teacher: I have lunch at 12 o'clock.

...

请学生两人一组选择一个职业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了解特定职业与相应作息时间有何联系,使学生在情景中恰当地运用所学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交流能力。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对话操练活动

笔者在教学Unit 1 My day中B部分对话时,请学生根据听到的口令(如get up、 play sports、 do morning exercise等)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利用课件呈现各种活动图片,请学生说出活动名称,为接下来的对话交流做准备。向学生提问:“I often read books on the weekend.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引导学生用“I often/usually...”句型说一说自己的周末活动安排。利用课间呈现主情景图中Zoom和Zip的对话场景,向学生提问:“What does Zip do on the weekend?”鼓励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利用课件呈现Sarah和店主对话的图片,提问:“What does Sarah do on the weekend?”请学生听对话找出关键信息:“I often watch TV and play ping-pang with my father.”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并且表演对话。

四、设计分组竞赛游戏

笔者在教学核心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in...”时,把12名学生分成一组,然后提问:“When is his birthday?”第一名学生回答:“It’s in January.”第二名学生马上否认并回答:“You are wrong.It’s not in January.It’s in February.”第三名学生接下去说:“You are wrong.It’s not in Febuary.It’s in March.”以此类推,第一名学生可以从任何一个月份开始说,但是第二名学生必须说出下一个月份,12名同学要说完12个月份的名称。全班学生共分成4个小组,采用竞赛的方式,设立准确奖、速度奖、语言流畅奖等奖项,看哪组的学生说得又快又正确。游戏结束后笔者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对话的积极性。

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途径 篇11

关键词:职高数学,课堂教学,转变,情境

新课程的开展愈发深入,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人们对有效教学模式的思考越来越多.从教学理论来看, 建构主义理论成为了推动职高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支柱, 以建构主义为重要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我们的职高数学教学必须有如下几点转变.

1. 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支配着我们的教学行为,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 笔者认为教学观念是教者从数学本质出发认识上的提升与感悟, 更新教学观念属于教师意识形态上的转变.首先, 教师应正确地分辨当前的教育大的形势, 认清自己所具备的教学理念和素养, 并有着不断充电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更新原有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意识.

从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出发, 教学观念转变最为根本的一点在于将传统的注重教师教的教学观念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学, 强调教师的教学应顺学而导, 切忌越俎代庖, 强调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中的重要主导作用, 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构建知识, 整个课堂教学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习得知识的同时, 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2.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势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正确对待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前提;不同的学生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习得过程其思维进程存在着不一致性, 为此, 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如何把数学对象与每名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有意义地联系起来,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 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有所了解, 并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教学, 在具体数学问题的设计上应与学生的思维层次水平相匹配, 让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案例笔者在与学生一起学习完正弦及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后, 笔者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和方法:

问题1试求函数的周期.该题较为简单, 面向全体学生, 特别是对于基础较为薄弱层次的学生而言能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

问题2求函数的周期.该题相对于问题1而言有了一定的难度, 从思维角度上看, 对于中等偏上的学生而言, 可以直接切入到问题的解决中来,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 由于有了完成问题1的经验, 也有了尝试的欲望, 即使不能独立完成, 至少思维上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 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完成方法的提炼.

3. 以问题为组织教学的中心

教学的组织形态不应该是教师的照本宣科, 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才能更为有效呢?笔者认为应以“问题”为中心,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的学习, 因此, 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 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来看, 设置的问题必须有外延和内涵, 能够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质疑,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内化知识, 同时又能引发学生质疑, 自然生成新的问题, 推动思维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复习课教学中效果更为明显.

案例在“不等式的证明”一节内容的复习过程中, 笔者选择了如下一道简单的习题切入知识点的复习:已知a2+b2=1, c2+d2=1, 请试着证明:|ac+bd|≤1.

从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 学生借助于三角代换大多能够自主地完成问题的解答,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笔者提出了疑问:请大家换一个侧面试试看, 能不能以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来完成问题的解答?如此做法使得问题有了持续感, 并顺着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如果存在4个实数a, b, c, d, 已知它们之间满足如下关系:a2+b2=m, c2+d2=n (m≠n) , 请尝试着分析ac+bd的最大值为多大.”

借助于问题的拓展, 学生的思维有了跃进, 学生在完成基本不等式概念有效回顾的同时对均值不等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认识结构得以有效地强化与丰富.

总之, 新课程的开展愈发深入,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人们对有效教学模式的思考越来越多.从教学理论来看, 建构主义理论成为了推动职高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支柱;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 教学的有效性应建立在对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状况清晰的认识基础上, 充分尊重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这一客观事实, 把学生的具体学情作为教学实施和发展的中心, 顺学而导、顺学而教, 正确定位好师生的角色, 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构建知识, 整个课堂教学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习得知识的同时, 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好翠.数学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与传统之比较[J].广西师范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9) :89.

[2]李启柱.数学建构主义学习及主要特征[J].数学通讯, 2000 (5) :10.

上一篇:秋瑾朗诵稿下一篇:关于母爱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