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有效课堂

2024-09-09

初中英语教学有效课堂(精选12篇)

初中英语教学有效课堂 篇1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即重点发展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行为及策略。随着新课改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有效教学已成为当前课改的焦点课题。基于此,笔者拟就从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构建方面作以下简要的探讨。

一、有效教学的关键——营造“活”的课堂气氛

知识建构有效性的首要特征就是人格平等、合作默契的英语课堂气氛的创设。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理论及方法得以实施的基本平台。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身的教学态度,做到尊重、信任与积极关注。或者说,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平等的有价值、情感与独立人格的个体,肯定学生的内在潜力,尊重学生的个人决定意向。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AUnit 4Food一节的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Expand vocabulary about food and lifestyles.To lear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 and overall health.(扩展词汇,学习饮食与身体健康间的关系)。可能会有同学在提问中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教师应鼓励他说,“I’m sure you can do them well.”同时也应根据学生能力的客观差异,分层次地构建课堂任务,给予其展示的机会,发掘其闪光点,激起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为课堂互动教学夯实基础。其次,善于为学生创造展示特长的机会,给予其相对的思考空间、表现机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创设富于生活化特征的语言操练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自觉中接纳知识。如教授7BUnit 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时,教师可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相应公共场所的名称单词,再由学生展开Give directions的对话,运用“How can I get to the bank?Go along this road.”等句式展开生活情境对话,帮助学生对此类基本英语语言知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以多元化教学手段转变机械的读写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如利用课前10分钟,开展如“Follow me.”“let me guess.”之类的趣味性复习知识型活动,英语演讲、朗诵及角色扮演等交际教学活动同样对激发学生潜能、活跃气氛有着较为明显的帮助。

二、有效教学的首要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有效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热身与导入环节,应注意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简洁高效地将话题导入,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手法应用中,设问质疑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但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所授话题相联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以此来引领学生从生活走向教材。如“Unit 3 Let’s celebrate!”一课,教师就可以用投影出相应节日的卡通图片与英文名称,让学生按顺序对节日进行划线连接或组合,并要求学生在回答中对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National Day等重要节日的源起进行介绍。当然,除此之外,利用自由讨论法、背景资料铺垫法、故事法等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样是“Let’s celebrate!”教师也可向学生提问,Whose favourite festival is...?Why do you like it?并联系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词汇,如Christmas———car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rice dumplings等。从教学反馈看,这对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为对话练习作出铺垫,完成预期的热身目的都有着不小的裨益。

三、有效课堂的保证———科学应用教学评价手段

1. 引入竞争机制,恰当地采取激励措施可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其更加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

如教授阅读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计时浏览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积分,进行问题抢答竞赛,积极引导与激励学生参与到以教材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来。

2. 鼓励创新思维,注重积极评价。

初中生大多数是十三四岁的少年,是需要得到褒扬肯定、体验成功喜悦的群体。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即使学生有一些离奇想法,也不应直接加以指责、训斥,而是应当进行鼓励性评价,不要立刻说“No, you are wrong.”,而可以稍加委婉地指出其错误,说“Please think it over.”,以此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有效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 分层评价,培优补差。

成功的课堂有效教学是将各层次学生积极性均充分调动的教学,教师要注意不能为单纯追求互动效应,就将任务的开展集中于“优势学生”身上,而是要分层设标,肯定鼓励中等生、差生的努力,保证人人参与,才能真正地盘活课堂有效教学。

总之,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展现,它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如何更为恰当地应用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创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当前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应着力关注的问题,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构建的问题, 将有效教学划分为关键、首要问题、保证三个层面, 并结合自身教学体会, 从课堂气氛营造、学生兴趣激发以及教学评价手段应用三方面对此问题作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谢小平.谈交际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才智.2010 (22) .

[2]王维英.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研究.2010 (04) .

初中英语教学有效课堂 篇2

摘 要:随着课改的进行,课堂有效性教学成为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构建有效课堂也是让学生高效学习、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方面学习英语,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高效学习

提高课堂质量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主要的方法。只有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只有抓住课堂,学生才能在课下进行高效的巩固复习。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在教学之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教学的时候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不仅充实知识还可以培养能力。

一、注重听、说、读、写的结合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英语知识,并且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因为学生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会偏向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教学,这样就会忽视学生听说方面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思想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这样会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英语、掌握英语。例如,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学生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记忆方法是很容易忘记的,但是如果在学习单词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记忆,学生就会对单词的记忆更加深刻,当读到这个单词的时候,学生的脑子里就会呈现出这个单词。英语各方面的学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平衡好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有重视英语各方面学习的意识,其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安排好教学时间,并增加教学实践,让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定兼顾全体,造成学生之间差距更大的情况。有效性教学指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受益,让每一位学生都从课堂上收获到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达到每位学生都高效学习的目的。分层次教学的模式可以让基础稍差的人也能跟上课堂的步伐,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找回学习的自信;也可以让成绩中等的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坚固,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提升的空间;还可以让优等生拓宽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保持优秀并培养能力。例如,在学习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这一新课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成绩稍弱的学生复述对教材上的问题的看法,然后要求成绩稍好的人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通过课堂得到有效的学习。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仔细研究教材,发现教材中可以划分层次的点,然后制订和划分好其中的层次。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地向学生展示,做到让每个学生跟上教学步伐,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希望,并且在每位学生前进的路上都能得到提升和进步。

三、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支撑着学生一直努力、奋进的动力就是学生学习的信念和对学科的兴趣,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一起创建有效课堂。例如,在学习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新课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情景表演,学生通过这个主题编故事和对话,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学习新课题。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文化课,学生还要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的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全面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也是帮助学生取得进步的一个好帮手,也是一种学习技巧,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例如,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时候会发现,有时候解决问题靠的是一种感觉,这就是语感。其实,这并不是子虚乌有的,而是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培养的一种英语能力。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给课堂增添新的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同时,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以学生的学习为根本制订出学习计划,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实践,从而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刍议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育 有效教学

课堂有效教学是指在课堂特定时间内,教师帮助学生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学生的智力、情感等方面获得进步和发展。纵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学得很苦、老师讲得很苦、教学效果较差的现象。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改革与探索中追求的目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如下:

一、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等的差异,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苹果”。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证明,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师没必要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地讲解,而应该对内容进行筛选、删减,精选能够形成最有效刺激的精华、要点进行教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参与和理解。笔者曾跟随江苏省特级教师蒋顺法老师听课多年,领悟到他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善于控制知识量,择其精华要点,突出主要问题,保证了用于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时间,使学生很快形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完美的教学结构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师组织教学内容必须依据学生实际,根据课堂实际,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考虑教学目标的恰切性、教学主体的合作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等,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共进、动态达成目标的最佳场所。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主要立足于教师的教,是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这正是陶行知提出的教育中要防止的倾向: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这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必须立足于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应把握好三个基本点:一是着眼于提高课堂效率;二是着眼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展;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尽量在课内解决。

例如在教学be动词句型和情态动词can时,大多数教师都是从一般疑问句入手的。但是中国学生受到母语影响,容易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生混淆。笔者在教学时,选择和中文习惯较为一致的陈述句入手,学生熟练掌握后,再开始一般疑问句的教学。经过这样安排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

三、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英语学科的性质特征,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1.情境创设法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使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掌握力处于最佳状态。如教学情态动词“may”时,笔者向学生提问:“May I use your pen?”学生答道:“Yes, you may.”接着,笔者用“ruler、book、pencil”等词作替换练习,学生的回答都相同。笔者突然问:“May I use your teeth?”学生脱口而出:“Yes, you may.”全班立刻哄堂大笑。在轻松、愉快的语言交际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简笔教学法

在英语教学中,适当使用绘画的形式可以从直观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简笔画就是一种直观、便捷、有效的教学方式,它的特点在于“简”,奇妙之处在于活泼、风趣的写意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简笔画,展现给学生的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说课,而是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

例如,在教表示人物喜、怒、哀、乐的单词时,教师可以边画边教,学生可以边看边学,不但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如,采用简笔画法教“run、ride a bike、 go swimming、play football”等单词时,能使学生快速、形象地建立起感情认识,达到识记的目的。

3.音乐熏陶法

著名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语言即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表达,音乐育德,音乐开智,音乐冶情,音乐促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把音乐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既愉悦身心,又陶冶情操,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音、听力。例如在教数字的时候,笔者先播放《Ten little Indian Boys》这首歌曲,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课堂充满了艺术气息。

4.师生互动法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人生体验的真实的生活经历。由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等存在差别,师生进行形象再现、意境体验、情绪感染交流的过程中,会有思维的碰撞。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注意组织、诱导、应答。例如在教学Free Talk中,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对身边感兴趣的事情进行交谈、讨论,比如球赛、运动会、郊游、电视剧、明星等。又如教师可以择取内容活泼、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材内容,改编成舞台话剧,教师走到学生中去当演员,与学生共同表演。这样,英语课堂教学创造了师生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把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落到了实处。

5.竞赛激励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可以开展小组竞争的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如在教学电话用语“May I speak to...?”“Is that...speaking?”等句型时,笔者带来玩具电话并配以录音,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6.气氛营造法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可以通过朗诵、视频、模仿、音乐等形式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生日时,可加入给父母制作生日卡环节,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感恩教育,通过生日气氛的营造加深亲情的融洽。又如教学圣诞节时,在展现圣诞老人的图片、插放圣诞英文歌曲的同时,可用多媒体展现多幅中国春节的典型照片,巧设情景,增设对照,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展了课堂容量。

7.游戏激趣法

依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适当安排游戏活动,如智力测验游戏、脑筋急转弯、猜谜语、模拟对话、讲故事、看图说话等,不但可以让单调的课堂激起层层涟漪,使沉闷的教室活跃、轻松起来,而且可以激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自然、轻松地运用到语言实践中。

总之,只有初中英语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目标的恰当、关注教学结构的完美、关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才能使英语课堂真正充满人性的关怀,才能真正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基教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冯克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篇4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在推行新课改时,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只有永远置身于英语教学的前沿,密切追踪英语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给课堂教学注入新观点、新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积极创设有效教学的条件

(一)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目标之一。作为一名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所关注和经常讨论的话题、所追求的目标和生活以及他们所崇拜的明星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跟学生更好地沟通,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调查表明,初中阶段的男生多数喜欢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喜欢看各类球赛;男生和女生都喜欢听歌、唱歌。所以在外研版八年级(上)Module 7Feelings and Impressions的第二单元教学中,我展示了一些关于姚明、刘翔、周杰伦、SHE等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他们的喜好进行选择,然后描述相关人物的外貌。由于学生对这些人比较感兴趣,知道的也多,学生就喜欢讲,有话可讲,甚至抢着讲。这样就使他们经常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学生就会变“要学”为“想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创造性,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不断给予肯定和鼓励,无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一个老师的喜爱就几乎等同于对一门学科的喜爱。

三、合理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设计新颖,知识覆盖面广,容量大,课时紧。广大的英语教师都为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教材而感到困惑和担忧。“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英语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真钻研教材,通过钻研而感悟,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意图和教学重点,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和现有的英语基础整合教材,设计教案,合理地对教材进行改进和增删,让教材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用好、用活、用实教材。有机整合教材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措施。

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明确、全面、具体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在综合考虑课程标准、分析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目标设计要具体、到位,可操作、可评价,并对教学目标分解与细化。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然后完成好单元目标,从而达成最终总体目标。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科学系统地进行教学。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活动要与目标相关,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且要做到具体、明确。一方面,要在活动中运用英语提炼、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不能把课堂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形式”。如外研版八年级(上)Module 8Unit l How do I get to the Forbidden City?学习问路和指路的表达法。我首先利用教室的地形,亲身示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turn right/left,go along,go straight,on the left/right等词汇,然后再利用课本上的地图让学生正确运用问路、指路的词汇及句型,最后再把这些表达法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形成梯度,目标明确,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当然,设计的活动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课堂教学环节紧凑

教学环节紧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环节的连接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要恰当合理、动静结合、环环紧扣。在转换时,教师的指令要清楚、明确、简洁。整个教学过程要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紧凑的教学环节,可优化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大,活动密度增强,学生参与的时间增多,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五、精心设计课后作业

通过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能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课本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系统疏理的基础上加以升华,促使学生参与学习。但我一直认为:练习不在多,贵在精。因此,我首先坚持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和设计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训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到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课后作业要尽量避免简单机械,要适度适量,有一定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层次性。

总之,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有效教学是课改的要求。初中英语课堂只有做到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进行英语教学,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崔允淳.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琳,Simon Greenall.英语(新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篇5

———读、议、讲、练四环节教学法实施方案 一、四环节教学法的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改革思路。

读、议、讲、练教学法的基本精神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它的教学一般是:学生课堂上自己读书,互相议论,逐步了解教材的内容;教师作重点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练习,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和巩固。“读、议、讲、练”之间的关系是: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贯穿始终。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将读、议、讲、练穿插进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教学过程不易控制,教师需要有较好的组织课堂教学能力。二、四环节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结合我校教学特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读、议、讲、练四环节教学法实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端正思想,统一认识

组织全体初中数学教师对读、议、讲、练四环节教学法的学习认识。通过网络对优秀案例的观摩学习。2.勤于教材的钻研和远程教育的利用。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所教片段的教学目标及必要的知识的问题罗列出来,课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什么。

3.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习惯,鼓励学生质疑

目前我校有阅读数学书习惯的学生几乎为零,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其原因之一是他们在阅读和理解数学问题方面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必须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读数学书,读的时候要慢读细嚼。边读边思考,边在书上做记号并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现在农村初中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合作交流教学时,总觉得学生交流不起来,往往只有少数的几个优生发言,他们或者讲解习题的对与错,或者把习题的解答过程念一遍,对所涉及的内容,并没有更深的阐述;成绩不好的学生无从表达甚至听不懂。这里的交流不起来主要表现在: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对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说,另一方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保持微笑,让学生敢说。再者我们要把学生根据基础的不同把每组按优、良、中、差进行搭配。然后在小组内自我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查阅资料)

5、做好练习反馈、归纳小结,考核学生的领悟与吸收的情况。当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分层 次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及时地进行归纳或小结,并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或易错的认识,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教师的小结应点到为止,不给学生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三、实施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2.5——2012.9)

①学习读、议、讲、练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明确自己今后教学方式及任务。

②制定教学计划。

2.实验阶段(2012.10——2013.6(七至九年级)

①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

②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并修改教学计划。

3.总结阶段(2013.7——2013.9)

根据自己教学中的体会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与以前的进行对比,总结在教学中的得失。重新修订计划或者改革其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初探 篇6

问题是:如何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二是对教学对象的把握。

(一)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学内容把握以下原则:

1.点要突出。点,即重点和难点。每节课必须有明确的重点和难点。重难点的确定必须依据新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中要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并能够让学生将知识能力提升到运用能力、操作能力。刚接触到教材时,感觉很茫然,抓不住重难点。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认真钻研大纲,发现七年级的英语重点是以“日常会话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把重点放在“说”的能力的培养上。但一段时间之后,我又发现,学生的口语进步很快,但动起笔来却是满篇错误。因此我觉得,对于重难点的把握,一定要根据学情具体分析,及时调整。

2.度要适中。度,即教学的度。课堂教学必须注意以下三度:一是程度,内含难易度、深广度、灵活度,要体现新课标、教材习题反映的程度,考虑学生可能接受的程度。二是密度,容量大则密度大,反之则小,必须做到疏密有致。三是速度,教学点难而学生不易接受,速度应该放慢;反之,则应加快。教学过程应该快慢相间,要作“变速运动”。

3.量要合理。量,即教学容量。课堂教学容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量过大,学生接受不了;量过小,学生吃不饱。课堂着重调控以下三量:一是授出量,即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应围绕重点加以取舍,以保证重点信息足够的教学时间。二是训练量,即学生接受训练的量,必须围绕重点设计训练的内容和形式,注意典型性、类型性,避免重复。对于初中生来说,训练量应大于输出量,这样才易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总结了三种类型,一种是从句本身就是陈述句的,应如何确定引导词;第二种是从句是一般疑问句的,如何确定引导词并把语序改成陈述句;第三种从句是特殊疑问句的如何确定引导词并改变语序。然后针对这三种类型先进行分类训练,再综合训练,通过大量的训练,我发现学生对宾语从句能够自己总结题型和做题方法。三是活动量,即学生的脑、手、口、眼、脚、身等各部位的活动量,包括师生双边活动,学生多边活动。活动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内容服务。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而过多的组织活动,冲淡了教学的重点。

(二)对教学对象,我主要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必须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现状,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二是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我的做法是:

1.以情感染。教师上课要有激情,教师的激情可点燃学生听课的热情,热情高涨,注意力才会集中,听课的效果才会明显。另外,体态语的运用更能直观的表达感情。课堂上,我经常运用一些体态语来表达对学生的赞扬和肯定,如一个微笑、点一下头,或竖起大拇指、或拍手鼓励。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体态语感受到来自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以静促动。课堂教学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只是一名导演,一个组织者,所有的戏得让学生去演,教师不能大包大揽。我有过这样的体会: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又是查词典又是找资料,费尽口舌,效果果却适得其反。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去查,自己去找,自己对比,自己总结。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其实就是让他们主动思考、探究、学习的过程,这样做比教师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效果要好的多。所以,教师应尽量多让学生动起来。

3.以部分带全体。每个班都有优等生,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学困生。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优等生往往表现的很突出,而学困生则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这样导致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如果教师在活动之前,将优等生、中等生及学困生分散在各个小组里,以优带差,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小组活动才能大面积的得以开展。

4.法要灵活。法,即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方法。教学方法着重在教师方面。教法的运用就是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如何能一上课就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外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

其次,我认为教师又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识的讲授,更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否则就会出现课堂气氛很好,学生玩的很开心,但效果很差的现象。

另外,作为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总结,对于不同类型的课开展不同的活动,如竞赛、猜谜、表演等。同时,教师的教法会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示、引导、纠正,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入手。作为一个英语教师,除了要仔细研读新课标,加强理论学习,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理念, 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外,还要注重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相信这样,实现有效教学就一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J].

[2]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J].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学习动机,策略,教学效益

一、引言

首先, 传统教学中, 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难以适应学生多样性的需求, 导致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学生, 他们本身就具有独特性与多面性, 其表现出来的学习方式方法也自然多样化。单一的教师教学模式最终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不适应, 教学也就难以真正面向全体。

其次, 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或不当选择, 均会造成英语课堂教学的失效或无效, 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再次,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 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难以做到收放自如, 往往是抓得过紧, 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导致学生主体意识缺乏, 学习被动, 学习效率低下。

综上所述, 多种因素导致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有效缺失。如何用科学理念指导教学, 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 则势在必行。鉴于此, 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实践了有效教学这一策略。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有效教学 (effective teaching) 的理念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且它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在现代理念中, 教学既是艺术又是科学早已毋庸置疑。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客观规律, 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以最少的教学投入, 取得尽可能强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是一种策略, 它关注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益,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它既具有客观属性, 又具有价值属性。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 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换言之,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 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有效与否的重要标准。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反思意识, 且不断反思常态下的教学行为, 提高工作效益。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 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体验成功, 促进发展。为此, 教师必须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与新课程理念要求有机结合, 积极开展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的教与学活动。因此, 积极关注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教师责无旁贷。

三、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若干策略

(一) 学习动机

对学生而言, 学习成功与否除了受智力因素和本人已有知识能力制约外, 非智力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英语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的强度和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 而且影响教学工作的成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形成持久地促进自己学习的内部动机, 并充分发挥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这一点尤为重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和措施: (1) 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提的愈具体明确, 愈能引起学习的积极性。 (2) 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积极思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启发思维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应形成一种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境。 (3)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知道学习结果与不知道学习结果相比, 前者在学习上的效果有显著作用。 (4) 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不同的竞赛方式对学习动机都有或多或少的激励作用。 (5) 教师的评价、表扬与批评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 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不断前进的力量。恰如其分的批评虽也有积极的作用, 但要注意适时适度。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力图最大限度地开发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同时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努力培养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二) 学习习惯

虽说良好学习习惯定义本身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且学生学习又有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个性, 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而言是必需的。它是学生坚持正常学习的基础, 具有普遍性。习惯往往成就了许多的不可能。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体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课前预习, 课上专心听讲做笔记, 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听说读写做活动, 课后勤背单词和复习, 勤学好问等学习行为, 更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及与他人的合作学习。语言学习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长期努力和坚持。要求学生如此按部就班地坚持英语学习, 既是学习的客观需要, 又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需要。

(三) 学习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既然我们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渔”呢?作为教师, 我们确实应该起到真正而有效的引导作用。只有学生真正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语言学习, 突破学习困境, 体验和享受英语学习, 从而实现师生、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双赢。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 不断挖掘学生积极主动性, 唯其如此, 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 针对英语综合课、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等不同课型, 教师不仅要扮演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等多重角色, 还要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让教学展现有效性。

(四) 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教师的教学既有规律可循, 又应体现出其丰富多样性。教学方法如此, 教学模式亦不例外。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只会让教学日渐丧失它原有的魅力。

教学要有个性。教师在保证教学科学性及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学效益为中心的前提下, 对于教材教学的处理应有自己的独特性, 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有灵活性。教师要学会优化教学模式。

参照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育理念, 教师敢于交出主动权,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单元组、团队为单位, 积极参与“看听想说读做”的活动, 实现动静结合, 则不失为实现有效教学的方式之一。

(五) 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教学资源尤为丰富。图片、实物、录像、视频、网络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拓宽教学渠道, 充分整合课程资源, 丰富日常教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拓展与延续教学, 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

(六) 教学评价

教师, 因为有着自身的思维定势, 往往已习惯用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去衡量与评判学生的优良, 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即把学生界定开来。而事实上学生的潜力与发展是无法仅凭此就可断定的。时至今日, 国家实施教改以来, 我们一直在努力改革评价制度, 不断丰富评价内容, 改变单一评价方式, 更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旨在多一把尺度, 多一些好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的即时反馈与评价尤为重要。对于英语教学而言, 听说读写均可成为教学的即时反馈与评价方式。同时, 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育理念中的经典性评价也是较好的借鉴。

四、结语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教育新理念。缺乏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 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及可持续发展, 是难以达到的。为此, 我们应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 积极探索与实践有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 1998, (3) .

[4]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王松美.外语学习者个别差异及学法指导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9)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阮发庆.非智力因素开发与中学英语教学[J].中小学英语, 1999, (3) .

[8]张亚玲, 杨善禄.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4) .

初中英语教学有效课堂 篇8

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部分教师未能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新理念,致使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合作而合作,更多的只是走走形式,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才能让课堂更有实效?围绕这一问题几年来我进行了实践研究,发现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根本所在。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通过更有效地设计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具魅力,更有效益。

一、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设计有效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设计情境的方法很多,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便于操作,效果不错。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选取具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营造数学探究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缩短与数学的心理距离,最终强化教学效果。

案例1:在教《余角和补角》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要测量两堵墙所成的角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问题一抛出,学生立刻有了强烈的兴趣,他们既感觉到这一问题很熟悉,觉得自己能解决,同时又碰到了困难,陷入了沉思。当他们思考后提出可以把AO延长,先测量旁边那个角,再用去减刚才量出的角度时,再自然地引入补角的定义,很顺畅,学生也兴趣浓厚。

2. 直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直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案例2:如在教学《线段、射线和直线》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引入:猜谜语:

(1)有始有终———打一线的名称。(学生可能回答:线段)(2)有始无终———打一线的名称。(学生可能回答:射线)(3)无始无终———打一线的名称。(学生可能回答:直线)其设计意图是激发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迅速地猜出谜底,体验成功,而且这三个谜语的谜面能很好地概括这三种图形的特征,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3. 动手操作实践创设情境

新课标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倡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不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及识别的过程中体验怎样能展开,怎样不能展开,而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但是,动手操作所花时间往往比较多,情境设计得好,固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但若为了情境而情境,则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情境不如不要。下面我举一个失败的例子。

案例3:我在杭师大组织的浙派名师新课程展示活动中听了《圆台的侧面积》这一课后颇有感触:上课铃响后,老师布置同学们用手上的纸自制一个圆台型的茶杯,学生立刻动起手来,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人完全做好,老师显得很着急,但也只能等,最后将近二十分钟才有部分同学完成,时间显然不够了,拖堂二十多分钟才下课。回来后我一直在想:“该老师的初衷固然是好的,能让同学们动起手来,在动手的过程之中让同学们明白圆台的底面周长就是扇形的弧长。但就这堂课的效益而言,我觉得是低下的,可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完全失败的。倘若这一制作过程放在课前预习完成,课堂效果或许是另一种结果。”反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动手操作实践创设情境是好方法,但要用得恰当。

总之,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积累出发,进行积极的、独特的思考,从新鲜有趣的素材和情节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让学生在迫切愿望下学习,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的。这样,以情境为起点的数学学习才能更有效地展开,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设计更有效的开放题教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中学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而开放题教学的特点正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所以《纲要》和《标准》都为开放题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实践证明:设计得好的开放题,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案例1:七年级的学生初学完《整式的加减》后,往往对多项式的次数、系数、项及项的次数及系数混淆不清,老师经常在复习时要反复强调,但还是会有许多错误,后来我干脆布置同学自己写几个二次三项式,要求含有两个字母。这一改变,学生不再觉得枯燥,自己动手写之前,他就必须弄清楚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把主动权交给了他们自己,写出符合要求的代数式,答案又是开放的,当然也有写错的,我就把它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帮助纠正。这样,他们不但印象深刻了,错误也明显减少,目的达到了。

案例2:学完二次函数时,如果详细地去复述基本知识,要花大量的时间,学生也不喜欢听,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公司推出了一种高效环保型洗涤用品,年初上市后,公司经历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过程。下面的二次函数图像(部分)刻画了该公司年初以来累积利润s(万元)与销售时间t(月)之间的关系(即前t个月的利润总和s与t之间的关系)。根据图像(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由于题目的开放,答案的不唯一,刚开始都能说出一二,但越到后面越有挑战性,通过启发,学生就能从图中捕捉到大量的信息,在解释为什么的过程之中,他们就很自然地巩固了相应的知识点,使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活力,富有成效。

案例3: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点可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E,使CE=CA,连接BC并延长到D,使BC=CD,求证DE的长度就是AB的长度。

这是课本上的一个问题,将它做一些改变,就成为一道很好的开放题。如图,要测AB两点的距离,用你所学的几何知识如何测量,写出一种测量方法。

实践证明:开放题要求教师注意讲究“放”的策略,既要大胆地“放一放”,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去探索全面、正确的结论,又要善于把握全局,调控“放”的力度。凡是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能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插手,真正做到适时而“放”,提高“放”的整体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使教师实施教学的注意力转移到设计好每一道题、上好每一堂课的重心中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做到减负增效。

三、设计变式教学,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数学问题变式”,就是将数学中各种知识点有效地组合起来,从最简单的命题入手,不断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层层推进,不断揭示问题的本质,从不断变化中寻找数学的规律性;通过构建有价值的变式探索研究,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问题本身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的本质特征,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设计变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案例1(以下是我在教《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的片段教学设计)

例:如图,一段河坝的断面为梯形ABCD, AD坡度按i1=1∶1.5, BC坡度按i2=1∶2,坝顶宽CD=4,坝高4m,根据现有题干你能设计出哪些可求的问题?

运用拓展(变式一):

如图,若大坝坡度不变现要把大坝加宽2m,求加宽部分的横断面积?

运用拓展(变式二):

如图,若大坝坡度不变,将大坝向上加高1m,求加高部分的横断面积?

运用拓展(变式三):

如图,将大坝加宽2m, AD坡度变为i1=1∶2,求加宽部分的横断面积?

坡度问题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如果在教学时只注重对例题的分析和解答,学生往往是听得懂,但自己独立面对时又困难重重。我把原例题改成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起点低,兴趣就浓,他们设置的问题很多,包括求α的度数,求AD、BC、AB和梯形ABCD的面积,这就达到解直角三角形的目的。通过变式教学,学生把堤坝问题搞得清清楚楚,很好地深化了难点,也使得这一节课更有实效。

案例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 AB, AD上各有一点P、Q,△APQ的周长为6,求∠PCQ。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正方形外以BC和AB的延长线为边作△CBE,使得△CBE≌△CDQ。

(1)△CBE可以看成是由△CDQ怎样运动变化得到的?请你描述这一运动变化;

(2)图中PQ与PE的长度是相等的,请你说明理由;

(3)说明△PCQ≌△PCE;

(4)请用以上的结论,求∠PCQ的度数。

变式:如图,正方形ABCD(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边AB, AD上各有一点P、Q, PQ=DQ+PB,求∠PCQ。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正方形外以BC和AB的延长线为边作△CBE,使得△CBE≌△CDQ。

(1)△CBE可以看成是由△CDQ怎样运动变化得到的?请你描述这一运动变化;

(2)图中PQ与PE的长度是相等的,请你说明理由;

(3)请用(1)或(2)中的结论说明△PCQ≌△PCE;

(4)请用以上的结论,求∠PCQ的度数。

教师在课前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多变题,在课堂中利用变题引导学生去探索,甚至让学生自己变题,学生会沉迷于他们的数学世界。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挖掘不同知识点的联系,而且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也要注意把握变的广度和深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才能收到更佳的效果。

四、设计分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

将难点分成若干个容易一点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逐步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并且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难点分层得到消化,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发展。

如: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 0),连接OA,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

(1)求点B的坐标;

(2)求经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B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果点P是(2)中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x轴的下方,那么△PAB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及△PAB的最大面积;若没有,请说明理由(注意:本题中的结果均保留根号)。

分析: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尤其第3小题,更是学生的难点所在。对此,我做了以下铺垫:

铺垫1:如图,有一条小河边有A、B两个村庄,

(1)在河岸边找一点P到A、B两村的距离相等;

(2)在河岸边找一点Q到A、B两村的距离之和最短。

铺垫2:如图,A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B是弧AN的中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O的半径为1,求AP+BP的最小值。

分析:通过铺垫1唤醒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回忆,铺垫2则是这一知识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的运用,如果没有这两题题作阶梯,而是直接解题,学生就会感到迷惘。有些课题需要的旧知识较多,要查漏补缺,为讲新课扫清障碍。有合适的阶梯,学生对解决原问题不再棘手。

后续研究方向:

1. 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的策略研究。

2. 设计变式问题的策略研究。

3. 分层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公平性研究。

4. 设计有效数学作业的方法研究。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的好坏是我们能否进行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优化我们的教学设计,方能更轻松地驾驭我们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实践证明:教学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早日摆脱走形式的误区,多在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上下工夫钻研,就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生成,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魅力无限。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 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 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部分教师未能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新理念, 致使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即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提问而提问, 为了活动而活动, 为了合作而合作, 更多的只是形式主义, 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才能让课堂更有实效?几年来围绕这一问题作者进行了实践研究, 发现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根本所在。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 谈谈如何通过更有效地设计让课堂变得更具魅力, 更有效益。

关键词:初中教学课堂,有效教学,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章建跃, 朱文芳.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

[3]欧阳芬.有效教学的基本功 (1—7册)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9.7, (第1版) .

[4]刘萍.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开放题教学[J].广东教育, 1999, (6) .

[5]余华东.创新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6]戴再平.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初中英语课堂写作有效教学策略 篇9

教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 要遵循“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点及面, 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要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很难, 无从下手, 毫无兴趣, 要想学生学好英语写作, 要有步骤、分阶地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

一、训练阶段

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包括书写、写话和作文, 逐级递升, 与听、说、读的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从听、说、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一) 加强听力训练促进写作

《新概念英语》强调:不写没有读过的语言, 不读没有说过的语言, 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教学生生词, 学生反复听课文内容, 逐字逐句听写出来。听写内容从单词到短语到句子到段落到短文, 由易到难, 通过这种训练, 不但学生听力有了较大提高, 而且表达能力也有了较大进步。坚持让学生将听力的部分内容听写下来, 然后让学生自己改正。

(二) 加强口语训练促进写作

开始阶段要求学生背诵或复述所有的课文, 在此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改写。学生掌握的句型越来越多, 理解能力也越来越好, 训练多了, 学生可以很快地对课文进行改写, 复述课文也就变得很容易了。另外, 让学生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也是一个好方法, 通过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再把表演的内容写成剧本, 锻练了写作能力, 也可先写剧本再表演。写和说的能力互为促进, 相辅相成。

(三) 加强阅读训练促进写作

阅读在英语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要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就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 每天要持之以恒地坚持阅读, 阅读完让学生合上书本, 口述内容, 同时对阅读的文章缩写或改写, 或概括大意, 使阅读和写作相得益彰。

二、写作阶段

教师在教学生英语作中必须善于发挥指导作用, 从易到难, 下面我就四方面探讨指导学生的写作。

(一) 灵活运用词汇

写作基础主要指遣词造句的基本功, 掌握常用的单词和词组是写作必需的。学习词汇不仅要记住单词的拼写和意义, 还要尽可能记住与该词相关的同音、同义、近义、反义、一词多义, 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语言教学规律, 注意单词间的各种关系, 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单词。如教学comfortable这个词, 我们可同时让学生记住其反义词uncomfortable, 同样, 也可让学生掌握health的形容词healthy的反义词unhealthy.

(二) 掌握五个基本句型的运用, 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五种基本句型训练, 以此提高学生的基础书面表达能力, 因为所有的英语句子都是这五种句型的扩展延伸或变化。这五种基本句型是:

例: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clean.

在写作的初级阶段, 教师运用先由简单句开始训练, 再到并列句, 同时教会学生用一些简单的复合句。这样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渐进地训练, 使学生能够对写作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 正确运用恰当的连接词

使用恰当的连接词会使文章读起来顺畅、流利。如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in fact, what’s more, in short, on the contrary, as we all know等可提高英语作文的写作水平。使用恰当的连接词, 使文章过渡自然, 整体性强。常见的连接手段有:

1.表示并列关系的:and, also, as well as...

2.表示递进关系的:even, besides...

3.表示转折关系的:though, but, yet, however, otherwise, in spite of...

4.表示时间顺序的:while, soon after, after that, afterwards, then, later...

5.表示因果关系的:so, thus, therefore, as a result...

6.表示总结性的:in short, in a word, after all, in general, generally speaking...

通读全文, 认真检查人称、时态、数、主谓一致和拼写等。

(四) 使英语写作训练多样化、趣味化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当中, 可以利用课文进行缩写、仿写、扩写和续写的训练。缩写和仿写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材可依, 在原有的文字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造;扩写和续写能使学生在写作时发挥他们的激发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Write a composition called:The future of Chinese.可以让学生对比课文English for you and me, 让学生按照课文仿写, 并且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教师可以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引导: (1) How many people speak Chinese at home in China? (2) Where do people outside China speak Chinese? (3) Who is learning Chinese elsewhere in the world? (4) Why do you think people will speak Chinese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the future?设置完问题后, 让学生自由创作, 这样的写作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开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目的是通过师生互动, 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修改学生的作文时, 重点应放在它所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式上, 看学生对材料题目的分析是否正确, 文章是否切题等等。

教师应要求学生字迹要工整。立意好的文章要表扬, 造句精彩的也要表扬, 同时把一些好词好句摘录下来, 并且朗读和张贴优秀作文, 从而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 发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典型性的错误, 教师在课堂上跟学生一起更正这些普遍性的语法错误, 同时要学生设错题集, 把错误率高的语句和语法要点记录下来, 从而达到有效地改进。最后, 教师还可以提供范文做样板, 以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

教师修改作文后, 学生还要继续修改, 修改后生自己打分, 重新交给教师修改, 再打分。这样, 学生经过反反复复修改,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提高了。

初中英语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篇10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和发展自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不够,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设法把兴趣培养成为一种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觉自愿、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帮忙点燃他们自信心的火种。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 对待学生成绩出现反复,要反复抓,抓反复。教师表现出对学生的理解、关心、信任,学生也就会有欢乐的情绪体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学和要求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实际需要,也就大大地促进了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整合教材,突出重点

为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先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的热身运动,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精力也最旺盛,我就把一课的重点集中展示并且操练。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2 Topic3 Section A时,我通过一次造句比赛复习should,shouldn’t,must,mustn’t, had better,had better not后,利用卡片和图片导入本课的重点语法:Must we open the windows? Yes,we must. No,we don’t have to.No,we needn’t. 并且进行各种形式的操练, 争取让学生当堂掌握。在展示和操练Must…?句型时,我都围绕着本课的话题“What should we do to fi ght SARS?”,所以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1a的对话。而在教学1a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回答以上这个问题,突出重点,易于学生记忆并掌握。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教材,使用教材而不是纯粹地教教材。

三、降低起点,以退为进

中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有一种新奇感,希望了解它,掌握它,又因为词汇少,课文短,内容简单,考试前只要稍下一点功夫,强记一番,便能得到较好的成绩,他们兴趣十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丰富了,知识复杂了,要求提高了,学习上的困难必然会随之增多,不下番苦功夫便考不到好成绩, 这时,有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慢慢地减弱了。在学生的兴趣有可能丧失的时候,教师的鼓励、诱导和帮助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使他们的兴趣得以持续,并逐步发展成学习上的自信心。

初中学生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十分普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过不了“单词”关。所以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度过“单词”关。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告诉他们要掌握规律,寻求技巧,灵学活用, 巧记单词。我采用张思中教学法集中识词,在每节进行中心课文教学前,把与本课相关的词汇进行复习巩固,让学生玩“萝卜蹲”的游戏,引入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这样,既检查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文教学中,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增设阶梯,减小坡度,分散难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四、与中考接轨,体验成功

这几年中考试卷中的补全对话是学生薄弱的一道题型,所以我在教学对话时,把对话展示出来,逐次去掉一些语句,让学生根据剩下的语句说出全文。再也不是过去那种“和尚念经”式的朗读,而是动脑动口的综合训练。设计补全对话的练习,把所学对话抽去几个句子,让学生来补全,与中考接轨的同时,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同学,只要有复习准备,都能完成练习,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及时反馈,及时矫正

学生的课后作业和练习很好地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个别问题,我在作业中批阅讲解,普遍的问题,就在课前复习时,把学生的错误呈现出来,让学生一起来改错,纠正错误,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学习知识。我建议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写在作业后面,便于解答,一定要及时解决问题。不要把问题带进考场。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篇11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成性; 教师; 学生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現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探析 篇12

一、研究化学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早就成了一种教育思想。很多的教育学家就在研究最为有效的教育模式, 很多教学理论的诞生, 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教学理论知识, 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给予了指导, 本文主要对有效的化学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初中化学老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从我国目前课堂教学的状态来看, 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经过不断地研究课堂化学教学的有效方式, 对课堂教学进行理论研究, 就是为了给化学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是现在每个学校所重视的问题, 怎样才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现在所关注的重点。

二、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 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普遍都在提倡乐学, 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在快乐中学习, 这才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方式。兴趣是孩子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 所以在化学课中, 老师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化学课的学习中去, 把学习化学知识作为一种爱好,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化学成绩,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以便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达到健康发展的目标。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中的启蒙时期, 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从而努力学习化学知识。

(二) 在教学中积极设置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的方式是现在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在化学课中, 教师也可以借助这种方法, 创设合理的情境运用到课堂学习中去, 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用化学实验和情境教学相结合。比如, 在检测空气中的含氧量的时候, 在做实验之前,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预设性的问题, 比如实验装置的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瓶子里剩下的气体是什么?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在做实验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好好地进行观察, 不断地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老师可以把这些情境问题和生活相结合, 然后运用化学知识来进行解释, 这是一门比较实用的课程, 这种和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比如, 在讲解铁的特性的时候, 可以把教材中的铁钉生锈的实验提前布置给学生, 到上课的时候, 把生锈的铁钉展示给学生看, 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学生就会理解铁在潮湿空气里会发生氧化, 然后就会有铁锈。老师可以再进一步的提出问题:全部在水中的和只有一半在水中的铁钉哪个会更容易生锈?经过这样的课堂活动, 学生就会更加清楚地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 对如何预防铁生锈也有了了解。不但掌握了化学知识, 还增加了生活能力。

(三) 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

教学的过程并不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 而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鼓励。学生们都愿意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这样会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的热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可以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 老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课堂氛围产生影响。所以老师可以用亲切的口吻、用商量的语气来建立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不要让学生在一种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

(四)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古代有句话说,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这种对教师的尊重还是存在的。但如果在讲课的过程中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很压抑, 有的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学生的思想, 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 这种教育模式并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 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这会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 要不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允许他们对老师提出质疑, 不断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使用互动的方法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课堂知识。

三、总结

化学作为一门比较实用的课程, 学生进行化学课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了升学, 而是为了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 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 这才是化学教学想要达到的效果。老师应该把学生真正地带入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

摘要: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 好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我们要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要思考什么才是最为有效的教学, 怎样才能对教学进行客观地评价, 不断探讨化学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祥清.异步教学是实施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J].异步教学研究, 2009 (Z1) .

[2]陆峰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 (中学版) , 2008 (4) .

上一篇:叶酸临床应用下一篇:《劝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