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2024-07-26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通用10篇)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篇1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我校确立的《农村中学有效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课题,于2011年3月由学校研究决定实施,结合我们历史教研组实际,确定开展《历史有效性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我代表本课题小组作开题报告,请大家研究讨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我们走出了学习理论转变观念的第一步,也经过了“两转”、“三合”的外在形式探索阶段,现在我们改革的步伐又迈入了如何扎扎实实研究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新课程改革内涵发展的新时期。

通过初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探索使我们认识到: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学改革的成功不应该只是教学历年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应该主要体现为教学的实际效果。但就目前情况看,由于教学策略不当,新课程教学无效和抵效仍然存在,就此提出此课程研究。

2、意义

(1)、它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其中的关键又是学生。教师只有唇膏粉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它是完善课堂教学,加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的需要

课堂是一个奇特的空间,面积虽小,却能包容知识的海洋。如何在这特定的空间,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达到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崇高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改变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课堂教学,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差异性突显出来,才能加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学。

(3)、它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作为一所乡村中学,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如何真正转变教与学的模式,如何真正前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各学科教学,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智力与效益。

学习进步与发展;有效率指单位教学投入内所获得的产出高;有效益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与个人的教育需求想吻合。

(4)、它对学校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的有关要素和环节进行思考和研究,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利于考察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性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激活教学活动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促使其自觉的审视反思,改进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总结探讨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途径,力争形成特色。

二、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性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局工作重点和局长讲话精神,以扎实开展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有效”,促进新课改内涵发展为目

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虾发展为核心;以课题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改革深化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本着“面向教学、研究教学、服务教学”的研究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个人探索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单科推进与各科并进相结合,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找到适合我校有效教学的策略及方法,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主要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它情调学生是学习活动和可代替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和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新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新课程实施中的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2、教学最优化理论。它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挂念,一是分子教学主要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多元智能理论。它强调教师应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智力。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方式变革。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以加得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提出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论和最优的教与学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4、有效教学理论。其核心的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策略,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青筋做出决策课堂活动有效性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直到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他课堂教学效益。

5、“最近发展区”理论。它认为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而想让教学有价值,就必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或者说,必须找到那些他们不能独立地解决,却能在课堂环境里,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得到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在教学之前确实是他们不能独立解决的,而在教学之后却能独立解决了,教学就显示了它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6、现代教学论。它把教学看作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教学是学生生活的只要失控。教学目标的确定、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设计,都与学生发展具有内在联系。教学成为学生以理解、体验、感悟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的重建活动。把教师看作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空内,围绕一定的主题所进行的多向的交往活动,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本课题将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开展有效教学策略日研究。将从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方面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展开。在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等作表征分析,重点探讨他课堂中学生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诊断并分析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生效率不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2、开展教师教的策略研究

(1)开展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研究。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材料;开发教学资源;选择教学行为与管理行为;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方案的编写方法等。

(2)开展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包括探讨历史学科有效教学方式,研究课程整合的方法,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化,重建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的师生关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校本化实施,灵活处理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进许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探讨课堂提问的策略、练习策略,如何人既关注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土和有效应用等。

(3)开展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研究。包括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与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探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构建历史学科有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

3、开展学生学的策略研究

我们提出兴趣激发策略,以他学生学生积极性;情景创设策略,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学习;培养问题意识策略,他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主练习和实践能力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学习。

(1)深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促进三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探讨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外学习中运用的突进、方法、技巧、调控方式等学习策略,使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包括专题研究、课题沙龙——借鉴学习经典理论、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课、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观摩、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经验论文等。)

1、文献法。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以正确的理论开指导课堂实践,吸纳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教师自身也要综合运用各种路径,及时了解最新课程教改的相关成果,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2、调查法。主要调查教师教学和学习学习的态度、策略与效果,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状况,以不断调整教学与管理的行为。在实验的开始、进行和结题时,均进行单项或综合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实验教师和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有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

3、个案研究法。根据学科特点,选取不同典型课例、典型实验对象进行分现研究,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分层次进行细心的整理、对比、分析,在总结个安眠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4、观察法。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促进个改进教学策略。

5、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献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6、经验总结法。针对成功体验与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为课题服务。通过学习、实验、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教学策略,形成经验论文。

四、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计划开展三学年,以每一学期为一个周期,共实施六个周期,每个周期按以下步骤开展活动。

由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深入课堂,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状况,重点找出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本教研组各位教师教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带共性的若干问题,然后做好以下三件事:

(1)梳理影响课堂效率的若干因素,形成简单的书面材料,提交教科处备案。

(2)组织本组教师逐一讨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改进方法。

(3)确定本期重点解决的问题,形成研究实践课题,并制定活动的详细方案

五、课题的研究人员构成和专长

我组有教师七名,其中地理教师二名,思品三名,历史教师三名。市级教学能手一名。市、县级优优质课三人。他们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科研工作有热情,能自觉主动地投入于教改中。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接纳性。

六、研究的现有基础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科研课题的大背景下,在省级课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和市级课题的基础上,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七、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名称及形式。

(一)组织准备阶段(2010.4——2010.5)制定试验计划方案,组织学习,交流研讨,外出考察。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0.6——2011.9)

1.成立课改相应组织机构。2.搞好各班学习小组建设。3.构建有效课堂新型教学模式。4 按年级抓好课改的落实。5 写好各阶段总结。

(三)成果总结阶段(2011.10——2011.1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1.举行课改汇报课。2.收集教学案例。3.教学论文。4.教学反思集。5.总结有效课堂新型模式经验。6.撰写结题报告。

八、结合我校实际,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不断完善深化本成果。形成具有农村中学特色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普遍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我校教育科研能力。

九、经费估算

学校划拨。

龙须门中学李忠良

2011年3月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篇2

(一) 背景

1. 集体教学与个体差异的矛盾亟待解决

当前高中教学基本采取班级授课的集体教学模式, 教师按备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统一传授给学生, 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全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无法适应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 不符合倡导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社会需要, 学生交往增进个体认知、情感、社会性、价值观等方面的功能未能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2. 新课程标准注重合作学习,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003年新出台的课程标准, 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增强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等。然而, 教法在很大范围内仍然停留在传统教法的基础上, 为此, 高中的教法改革迫在敏捷。

(二) 研究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异质分组”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是:由不同知识和技能水平、不同气质类型和不同性别的学生混合组成异质学习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评价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此教学理论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吻合, 让每个学生都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获得成功,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对学生提高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情况分析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 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异质分组教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建议把成绩、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混合编成一组以便于合作学习的开展。随着对异质分组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意识到进行分组教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2003年, 滕以芝发表了《“异质分组”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一文, 理论上对异质分组教学的构建及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并指出在教学分组上则应该建立一种新颖的“分层教学———异质分组”的教学模式。2007年陈鸿在《新课程 (教师版) 》发表《分组教学在新课标中的尝试》, 认为分组教学是最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式。然而, 一些研究者也注意到了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郑士强在《“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及解决策略》中提到, 一些小组表现很好, 然而有一些小组因为缺乏帮助而不能完成任务。

由于我国在分组学习理论研究方面滞后, 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证, 所以在这一方面有待进—步的加强。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中, 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 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建构主义的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交流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核心是: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学习者可以主动建构知识, 他们要么是自己、要么是求助他人或其他信息源的帮助来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 同伴和教师起着决定性的帮助作用。

(二) 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动力”是指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从群体动力的角度来看, 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 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 使他们相互勉励, 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相互帮助, 努力使小组成功。协作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异质分组教学中可以创造小组互动的学习气氛和更亲密的人际关系。小组的共同任务和目标, 使成员间产生一种群体气氛充分发挥群体动力和集体协同合作的协同效应。在练习过程中, 小组成员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群体的某些标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四、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

五、研究过程设计

(一) 研究目标

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理念, 进行基于将学生异质分组建构知识的教学方法, 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整体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 研究内容

1. 研究的重点

(1) 异质分组

“异质分组”学习是上课的形式, 旨在促进学生活动点的增加和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把学生分成有相互竞争能力的异质小组是重点工作。

(2) “异质分组”教学模式的操作

“异质分组”教学模式的操作是本课题研究的实践环节,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 展示和反馈, 自己构建知识, 真正体现“异质分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2. 研究的难点

(1) “异质分组”是一种开放式教学, 如何保证课堂有序, 收放有度, 是难点之一。

(2) “异质分组”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 怎样评价学生, 如何建立评价机制, 是该课题的难点之二。

(三)

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略)

(四)

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略)

摘要:近年来, 在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 虽然对于合作学习的探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缺乏对于普通高中如何进行更有效的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此项有关异质分组的实证研究, 希望对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篇3

研究目的:曾几何时,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正常运行轨道,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让学生不堪重负、身心受损,教育已成为沉重而艰难的话题,接受优质教育成了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当今经济全球化、知识大爆炸的现实背景和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都对教育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全面提高和改善小学生口语交际水平,使小学英语逐步转变为口语化,日常化的使用,确保我校英语口语交际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整体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的教学质量,特选定小学英语交际课“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研究为课题进行长期的事件和总结。意义:我国目前的英语学生一般来说,应试技能极强,关于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也较出色,但交际技能相对滞后。我们之所以选用此课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好英语,畅通交流的同时,除见闻之娱和表达之乐,更可尽享思无定契的愉快。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个学生可以考出令美国人刮目相看的TOEFL高分,GRE词汇测试部分的难词识得多多,英语从句套从句的句法规则也可以分析得头头是道,但一到实地交际,常常听不懂也说不出,成了“聋哑英语”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原因之一是我们传统的考试观中有些消极因素作祟,把考试的“指挥棒效应”畸形放大。结果是,从院校领导、学生未来的雇主、教师、家长,直至学生本人,无一不多少受一点“分数崇拜”的影响,过分看重外语学习过程中可以量化的指标,忽略了交际得体和有效与否等无法简单量化的事实。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更是“减负提质”的关键。面对现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专门召开了学校教学工作会,反思学校教学工作中诸多与现代教育理念和要求相悖的现象,与全校英语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要发展,必须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并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方向和途径。

我们组织英语教师广泛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学习主体合作互动理论、活动教学理论、交往实践理论,学习有效教学理论等。认真研究先进学校的课改经验,熔铸各家之长,整合八方经验,注入校本特色。通过理念引领、行动研究、总结反思,逐步形成符合我校英语特点的“导学导练,自学自测,互学互助”校本课堂教学模式,简称“自互导”模式。

“导学导练,自学自测,互学互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探究学习,倡导能学不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此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变教为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的组织流程为“自、互、导”三个环节。

“自互导”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分层要求,力求“人人有所得,人人有提高,人人有发展”。做到学优生:自学自测中得心应手,互学互助中大显身手,导学导练后个中高手。中等生:自学自测中掌握书本,互学互助中理解基本,导学导练后了解根本。学困生:自学自测中掌握要点,互学互助中明白几点,导学导练后尽量得点。

我们的主要研究观点是:在培养和激活学生兴趣的前体下,采用“自互导”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日常交际能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习上的焦虑情感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因此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迫切需要性,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一堂成功的課,应该让学生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参与者”、“引导者”、“顾问”等多种角色,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就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也就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

四、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交流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方法多样。利用校园环境和个人交流信息,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交流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交流”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建立一个基于交流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英语口语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实验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3.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2013.3——2013.4)准备阶段(分工:课题组全体成员)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学习有关教育理论。

第二阶段(2013.5——2013.8)调查研究阶段(分工:课题组全体成员)调查英语课堂口语教学现状,组织课题成员进行培训。

第三阶段(2013.9——2014.11)研究实施阶段(分工:韦雪萍、陈蓉、李晓燕负责推出研究课、闫迎春、黄虹霞、焦娟负责撰写教学案例)分步制定研究计划,全面开展研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评估与研究。撰写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篇4

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学校开设英语学科以来,在学校领导及教研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自己在英语教学上发展比较平稳,教学质量比较稳定,为了总结经验,发现缺漏,及时弥补,我对自己所任班级的教学成绩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情况分析显示,我所任班级的学生成绩优的占67%,不及格的占7%,其余为及格和良。这说明在整体良好的后面,还有不足之处,这就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审视,即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了我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小学三、四年级要达到一级目标,五、六年级要达到二级目标。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那么如何 达到这些目标,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在课堂操练上进行有效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扎实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营造起有利于学生能进行有效学习、自主的氛围,让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生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学习英语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3、通过实验,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策略。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这一理念所吻合。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离开校园使能够回答“我今后怎么学英语”这一的问题,这种能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仍然充满信心地面对英语学习的话,这才说明我们的教学是有成效的,这才是英语有效教学的真正含义。

4、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形成的同时,不断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思维,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到充分体现。有句话说得好:“好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其疑,析其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研究内容:

(一)加强课前备课的质量

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

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而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首要条件是备好课。“备课”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更应注重效益。

(二)课堂教学中应更多的关注课上学生的动态行为,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1、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要求教师树立“对象意识”与“全人概念”,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这样的思想,这样学生的发展才会是全人的发展,就不会局限于某一方面。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课堂教学应与课后的教学检测相结合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比如根据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当从以下方面来完善英语测试:首先,注重英语语感训练,英语知识的查考尽可能地结合语境来进行;其次,综合测试与分项测试相结合,并加强分项测试;再次,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努力优化过程性评价。

(四)课堂教学还应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后的教学反思

1、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

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所追求的价值是什么?”

2、确立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需要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五)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现代的教学中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一名教师而言,掌握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要的。尤其在当今多媒体教师手头已经普及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并把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二)案例研究法:课题研究中,在学科实施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提炼出实效明显的个性化经验。

(三)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评估与结题阶段,通过一轮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堂研究服务,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实施课题的研究方案,明确本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操作步骤。

2.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3年5月,启动课题研究,以学习、讨论、个人尝试、研究课、互相交流为主要形式,对语音,词汇版块进行研究,边学习边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和交流;定期举行交流课活动,成员间相互听课;及时反思,做经验总结。

3.总结评价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0月,(1)总结研究的经验。

(2)完成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六、课题组成员

组长:庞丽丽

成员:齐秀凤

白爱鹏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胜利小学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篇5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陈翠、王翠茜(海口市第九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向第三个阶段了,其第一阶段是教师理念的转变,第二阶段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第三阶段是教师磨课即研究自己的课堂。通过对新课程实验的探索使我们认识到: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学改革的成功不应该只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应该主要体现为教学的实际效果。但就目前情况看,由于教学途径与方法的不当,新课程教学无效和低效仍然存在,就此提出此课题研究,以研究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为研究突破口,切实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有效而且是快乐的,切实走上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学过程的有关要素和环节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激活教学活动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促使其自觉的审视反思,改进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总结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途径,力争形成特色。

二、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课题的界定

以所交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人教版初中教材内容进行思考、研究、探索与实践,寻求有效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目标,从而实现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有效教学、教学最优化、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合作学习、以学定教的评价理论。

四、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1)、通过研究,扭转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的现状,使教师的教学在“有效教学”等科学理论指导下走出误区,踏上坦途,真正实现“为学而教”。

(2)、通过研究,努力实践“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基本理念,探寻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使初中化学教学在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追求有效、高效、优质的初中化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研究,树立让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观。使课堂教学尽可能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机会和条件,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习成为在已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从而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4)、通过研究,让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促变,在变化中提升。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

(1)、文献资料法:重点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寻求理论帮助与指导,通过网络资源了解目前其他学术单位及专家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

(2)、调查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抽测),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作业布置情况、课堂教学实效进行调查研究,征集有关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和作业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3)、行动实践法:通过行动研究,将总结出来经验在同科组化学课堂教学中不断落实,不断反思,形成共识。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六、研究的过程与时间

1、开题论证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2月):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研究每堂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之优化到每堂课的设计中,达到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一节课下来,学生学的扎实,学的轻松。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3、中期整理调整阶段(2012年8月—2012年9月):课题组成员整理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组织一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进行回顾总结,完成中期报告。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4、再次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月):根据调整后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行动研究,并收集资料,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篇6

二十三中英语课题组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即合作学习纳入语言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全面深化初中英语教学改革,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同时为提高全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一份贡献。

二、工作目标:

课程改革上档次,课堂教学有特色,教师队伍出名师,教学质量优质化。

三、课题提出背景:

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的开发与研究的历史,对于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实效令世人瞩目。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但合作学习在我国仍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一线教师在具体组织中缺乏可借鉴的运作模式,对学生欠缺实效性的引导,往往“形似神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力戒纯理论的阐述和探索,争取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几个问题具体化,并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予以纠正,养成以下几种良好学习品质:

1、积极依赖。让所有学生都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负责。

2、个人责任。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

3、小组自评。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

4、组间互评。让每个学生养成善于倾听别人发言,并予以评价对照的习惯。在运作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克服或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操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等。而这些具体问题,正是一线教师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应向这些具体问题靠拢,向这个方向发展。

五、课题研究内容:

具有不同智慧水平、智力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相互团结的力量使小组成员互勉、互助、互爱。在合作性的奖励(评价)结构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同时会帮助别人成功,包括组内、组间存在着一种正性的互赖关系。

依据以上理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寻求适宜的教学行为,使学生养成以下几种良好学习品质和行为:

(1)积极互赖;(2)个人责任;(3)小组自评;(4)组间互评。

六、研究措施和方法 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1.分好小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明确任务。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用很短的时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3、进行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4、合理评价。小组合作的学习重在学习过程,因此学习评价也以自我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要对自己的某一方面满意,就是合作的成功。同时互评也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学习。

5、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是贯穿于小组学习其中的,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在准备阶段进行,也可在活动之间运用,也可能在合作之后需要收集。总之,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七,课题实施时间:

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2年)

八、课题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3.—2010.7)

1、着重进行理论学习,收听或收看有关的课题讲座,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认真研究各地有价值的经验。

2、拟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二)实施阶段(2010.9.——2011.9)

1、实验教师进行总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2、课题组成员随堂听课,跟踪了解实验效果,对教案、个案、案例、课件作进一步修改。

3、定期进行检测,随时掌握实验情况。

4、举行公开课,请市教研人员来学校听课指导,集思广益,总结经验。

(三)总结阶段(2011.9——20012.3.)

1、根据整理的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定。

2、回顾反思,经验总结(结题)。

九、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按课题实施计划和课题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活动,并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并形成文字存档。不履行义务者,不得享受最终的科研成果。

2、科研经费保障:学校为课题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确保该项课题顺利进行。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篇7

一、当前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 应试教育心理严重。虽然新课改一再要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手段, 提倡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逐步的向素质教育过渡。但在应试心理的促使下, 大多数的教师还是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仍处于落后状态。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一味的讲述单词和短语, 即使在教学中遇到生疏的词语, 也要详细的介绍该词语的词性、词义以及它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 教师认为这是最适合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的方法, 殊不知该种教学方式无形中使词语失去了活力, 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此种阅读方式的养成使学生养成了一种负担, 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应试教育之下的牺牲品。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有了兴趣, 学习才会化被动为主动。对于初中英语的学习来讲, 兴趣的作用尤为重要, 初中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并不长, 也正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 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以及讲课模式以适应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

3.阅读教学的重点难以把握。现阶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学生阅读能力主要来源于课堂上的培养。一般情况下, 英语教师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会将阅读的内容、语法、时态、语态以及解题技巧作为解读阅读文章的重点, 而忽视了文章本身对于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影响到学生在课外内容的培养。

二、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1.改变教育观念, 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作为新课改、新课标之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应观察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 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在阅读教学上, 英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进行教学创新, 不应将对词语、词义的解释作为整体阅读教学的重点, 应在初中学生所积累的词汇量的基础上, 要传授学生自我独立阅读的能力, 要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 使学生学会处理阅读当中的困难和能力。在日常教学中, 应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精读、泛读、跳读的能力, 是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提高首先要使学生重获阅读的自信。只有有了信心, 学生的阅读才会是一种自觉行为。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 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为学生筛选出适合于自身的阅读文章。是分层次阅读的一种表现, 可以是学生的阅读基础更牢靠。第二, 要将阅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课的一种习惯。教师可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 留出学生阅读的时间和阅读分享的时间, 让阅读完之后, 交流彼此之间的阅读心得成为学生相互学习的一种途径。学生在阅读上有了自信, 从而愿意去阅读, 主动去阅读, 从而就有了阅读的兴趣。

3.重视学生英语感情的培养。英语属于语言类的文学, 语言类的文学具有极强的感情色感, 需要阅读者带着感情去朗读。在英语的学习上, 英语的阅读教学同样要养成学生英语感情的培养。英语感情的培养不仅是指在阅读英语文章上要体会其中的感情色彩, 也是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感情。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要发自内心的尊重该学科, 并且总重自己的学生。其次, 要引导学生爱英语、爱阅读。要端正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态度, 将学生活跃的性格展现在英语教学环节的互动上, 与此同时, 教师在学生的表现上要予以鼓励,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释放自己的性格, 逐渐的爱上英语, 爱上阅读。

结束语:英语学科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上、在教师的授课方式上、以及教育理念上都存在着不足, 特别是英语阅读的教学上的问题还有很多,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作为英语教师要正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并及时的改正, 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以及对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郑亮.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校园英语, 2014, 12 (36) :165.

[2]李淑蕴.论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中学生英语 (高中版) , 2014, 17 (12) :67.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篇8

《小学英语有效预习策略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学校:大端小学

时间:2014年9月28日

《小学英语有效预习策略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老师在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的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有效性

有效一般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相对于预习投入而言,预习产出的“质”和“量”都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符合时代和个体的积极而进步的需求。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同类课题研究现况

课前预习的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自1956年布鲁纳提出认知策略的概念之后,心理学家们除了强调培养自学能力以外,还从认知策略的角度解释学会学习的确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国外大专院校为学会学习设置了专门课程或讲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目前,正在一些学校试行的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卢仲衡等人在数学教学方面经过长期的实验、探索出来的“自学辅导学习法”。它吸取了程序学习的某些可取之处,依据心理学的原则,按照班级规定的进度和个人自选进度结合的步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自练、自批作业,或辅之以讨论、辅导。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学生很有效,尤其以“不敏捷踏实型”类型的学生收益更大。

这些学习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较有成效,尽管它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思维训练等智力因素还来不及深入研究,但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尤其是对于我们今天实行的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无疑是极大的启发和帮助。这些成果对提高英语预习的有效性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的突破点

基于课前预习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了解学生在预习中的兴趣点、疑惑点,然后进行教学设计;或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升华、提炼出教学重难点;或根据所了解的学生预习情况,教师自己提出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教学切点,尊重学生在预习中萌生出的多向思维、变向思维及新向思维。

(二)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学生预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继而通过研究探索出提高学生预习能力的策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落实课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规范和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本课题研究还将拓展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并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性资料。因此,本课题研究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研究的特色

本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解决现实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市局教科室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现状

1、在课前预习方法指导上,主要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及借鉴所阅读报刊杂志书籍等经验介绍而展开,有时难免失之偏颇。未能重视实验班级学生实际,因而导致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指导方法进行,教师过多的指导剥夺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的机会。

2、在预习题纲和预习题案的设计上,也未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要求学生在教师控制的范围内开展预习,完成练习。

3、大部分家长自身教育能力与学生需求落差太大,对学生帮助不大。由于学生家长个人素质因素,大多学生家长不能在英语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再加上部分家长在外地打工,对学生学习关注不够,导致课外预习难免流于形式。

(二)研究对策

1、小学生英语课前预习当前情况调查

2、小学生英语课前预习效率不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3、制定出小学生英语课前预习指导的培育策略并付诸实践。(一是主体性培养;二是层次性提问;三是发展性评价。)

4、预习作业设计研究:对于小学生来说,预习的度是一个较难把握的问题,有时预习的比较肤浅,意义不大,有时会预习的偏离重点等等,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有时需要设计一定的预习作业,那教师设计什么样的作业使预习有效,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一个内容。

5、预习方法指导研究:因为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研究,怎样选择有效的预习方法是进行有效预习的关键。

6、如何利用课前预习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1、访问调查法:

通过访问学生、教师了解学生预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2、行动研究法:

对于所采取的策略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使所采取的方法更合理有效。

3、个案研究法:

对于研究中出现的特殊学生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

根据研究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5、文献研究法:

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采取部分研究:

选取小学3-5年级学生和英语教师,每个年级1-2个班,每班抽取偶数学号的学生,大约250人。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期为两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起始阶段。(2014年9月28日-2014.11.30)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有:

1、成立机构,健全组织。

2、申报课题,由学校审批立项。

3、学习有关理论,学习国内外有关“情智结合教学”的资料和成功经验。

4、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学生培养目标体系。

5、实验教师学理论,学习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1-2015.06)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是: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1月)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2、举办研究汇报课,展示研究成果。

3、对研究资料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

七、研究成果形式。

1、问卷调查报告(2014年12月完成)

2、个案研究报告(2015年5月完成)

3、撰写结题报告(2015年10月完成)

4、展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照片、录像等资料。

八、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顾问:

李国强老师(负责研究过程疑难问题进行指导,主要负责课题具体的研究组织与管理及建设工作)

2、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赵艳梅(负责组织实施课题方案,召集课题实验人员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课题方案的制定和管理工作,课题研究活动统筹安排)

成员:赵婷婷(收集整理相关理论材料)

李梅

(负责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的具体安排)

王美娟

(观察比较,撰写反思)

曹建垚(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

戈勇(负责每学期的问卷调查)

曹建垚(积累案例,成果展示)

王美娟(管理课题组相关资料和数据,做好会议记录并建档)

九、研究经费及设备。

申请经费2000元(大致如下):

1、课题成员培训、调查经费(调研所需差旅费、聘请领导教师等)(400元)

2、资料费(理论书籍,复印,录音,录像,上机,档案等)(1400元)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篇9

开题报告

巫溪中学高2015级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及其性质类型 名称: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研究

性质类型:本课题为巫溪县中学詹祖凰老师负责,高中2015级语文组全体成员共同承担的县级教研课题,是通过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来探讨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项目。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本的构成环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文言文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的实施使高中文言文教学呈现出一种生气勃勃的崭新面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合作讨论多了,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尽管文言文课堂教学渐见春光,但费时而效益不高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仍存在形式化、效率低下的现象。教师围绕考试需要而传授知识和搞习题演练,学生依赖于老师的传授与训练,被动地成了记笔记、死记硬背和做习题的机器。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样的高投低产,让师生皆倍感身心疲惫。为了让师生都有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文言文的教学任务,我们理应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而且传承民族文化精华是基础语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高中文言文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选学一定数量的文言课文,其意义可概括为三句话,即:一是为了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二是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思想,陶冶其情操。”文言文教学的比例上升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文言文中有中华文明几千年丰富的精神资源,包含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它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因此,对高中文言文课堂进行有效性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以及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献。了解全国新课改情况,了解当前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二)、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改的新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状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培养学生文言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从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方面探索新形势下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四)、从教师自身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出发,探索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新模式。一个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比学校教育的其他任何可控因素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

(五)、从课堂教学的过程着手,研究高效生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依据新课标精神,教师可以把文言文教学与活动实践课相结合,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通过分析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要求进而提出改进的思考,以期改变前述课堂教学现状,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变苦学为乐学,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四、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概况

在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研究方面,到目前为止,相关的论著和论文 很少。

从论著方面看,虽然目前专门针对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研究的专著还未出现,但李方明的《 文言文课程与教学论》, 王德名的《 文言文教学设计》可以对我们研究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另外,方明教授在《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一文中从解读“有效教学”基本理论以及实践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两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赵安的《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一文强调:增强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活跃课堂气氛;经营有序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有效教学等。

从研究论文方面看,唐海波著的《浅析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年1期),张晓慧的《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3期),范茂斌《论文言文有效教学》(《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4期),姚引芳的《实在有效的文言文教学》(《语文新圃》2008年5期),田士军的《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策略谈》,(《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8期),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对文言文进行了探讨,在有效教学法方面《“双向”教学法让文言文教学有效起来》《有效文言文教学的特征分析》对文言文进行了思考。

从学位论文方面来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苏州大学,郁婷,2008)《文言文有效教学》(闫颖,天津师范大学, 2006),《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沈万凤,苏州大学 2009),《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张战备,2007,河北师范大学),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从有效教学基本理论入手,对有效教学涵义、思想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论述,对文言文有效教学策 略有较深入的探索。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学模式理论的收集、阅读和研究,为本课题的实施进一步寻找理论支持和依据,从而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

2、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情况,分析教师教学文言文现状,从而使研究更有针对性。

3、行动研究法: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研究策略,改进研究方法,创新探索文言文教学新方法新模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4、经验总结法:通过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寻找出符合新课改理念与精神的有效的文言文微观教学模式。

5、案例研究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课例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同组织形式和学生差异“等角度,探求从个别到一般的导学”策略。

六、研究步骤

2014年3——4月:课题申请、论证

2014年4月——6月:完成对我校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教师和学生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的感受、教学难点、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完成对当前全国同类学校文言文教学的成功经验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借鉴

2014年6月——9月:完成对我县高中学生文言文基础的调查和分析; 2014年9月-----2009年10月:完成对新教材背景下高考文言文考试题型研究;

2014年11月-----2015年1月:初步探索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高效率、高效益、高效应的一般方法;并逐步完善相关理论。

2015年3月——5月:结题。论文集、教案集、材料汇编等

七、成果形式

论文集、教案集、材料汇编等

八、课题分工

詹祖凰:申报课题,提供相应申报材料,组织监督课题研究过程,联络各方面信息,汇总各方面材料,协助组内成员工作;把握课题研究工作进程;承担组内分配的具体任务。

刘娟:负责组内课题研究日常工作;完成对我校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教师和学生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的感受、教学难点、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完成对当前全国同类学校文言文教学的成功经验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借鉴;总结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并在组内交流。

唐华生:完成对新教材背景下高考文言文考试题型研究;探索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并在组内交流推广。

刘红:完成对新教材背景下高考文言文考试题型研究。

谭贵平:初步探索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高效率、高效益、高效应的一般方法;完成对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掌握,文段翻译教学研究,搜集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案例。

佘扬美:完成词类活用,文字通假知识点教学方法研究的研究。邱小兵:提取主要信息、分析与综合及文言句式掌握教学研究。谭其远、邱元泓、崔廷荣、刘道清:调查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搜集当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充实课题材料。

九、文献占有情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王洪伟《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要点》(上海教育科研)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焦翠霞《高中文言文教学状况的调研和对策思考课》(首都师范大学)保红《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中学语文教学)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张中行《文言与白话》(北京:中华书局)中央教科所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集》

周勇,赵宪宇主编《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韩延明主编《新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桂华著《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巫溪中学高2015级语文课题组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互动式教学,学习兴趣

前言

英语在我国属于第二大语言, 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极其大, 在初中学习英语是最好的阶段, 初中生对英语的知识掌握和英语的使用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教师若使用好教学手段, 能够带动学生主动学习英语, 在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 提升学生英语成绩。

一、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一) 问题设定模式

互动式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教师的问题设定, 教师要带着问题教学, 用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思维中, 教师在设定问题时一定要带有目的性, 并且需要注重问题设定的深度, 巧妙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想象的前提。例如, 在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4 中的“Charity show”一课中, 教师设定的问题需要循序渐进, 在开始上课前, 教师要引导学生“We want to raise money for Project Hope , what should we do ?”对于问题的设定, 教师需要遵循“巧妙”原则, 不能将问题设定的层面太肤浅, 学生不会动脑去思考, 也不能设定问题太过花哨, 学生在还没有构成学习思维时无法对老师的问题有自己的解答, 这样反倒会降低学习效率。

(二) 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 小组内成员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大帮助, 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学习中会有多种多样的声音和丰富多彩的内容, 教师在小组编排上可以设定4 人, 由优等生带队, 其他三人可以是成绩有所差异的学生。在课堂上, 合作学习模式也是讨论学习的一种方法, 小组讨论可以在汇报预习阶段、回答问题阶段和课程总结阶段进行, 每次讨论时间控制在5 分钟左右, 以免时间过长, 学生讨论内容变成聊天内容。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 通过学生们对学习任务的理解, 再分别总结自己遇到的问题, 提出来后让大家一起思考。最后将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和模棱两可的答案上报给教师, 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

二、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学目的并非单纯的要让学生了解英语教材内容, 更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学习的能力。初中英语在学生中普遍会认为很难, 这是由于语言类学科对学生很难产生吸引力, 而当学科没有吸引力时, 便无法对课堂产生兴趣。通过互动教学的应用, 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能够带动学生共同学习。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设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仍以“Host-ing a charity show”教学为例, 教师在讲课时需要注意语言艺术, 首先可以用轻松欢快的语气引导学生们积极发言, 为学生设定问题任务“, Where was the show held?”“、Was the show a success?”以此来扩展话题内容, 带学生进入慈善秀的准备中,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在互动教学中, 教学任务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 学生能够感受到什么, 学习到什么, 对未来有什么作用等等。在互动教学中, 由于每位学生都可能会有机会回答, 所以要时刻提醒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在课堂中会自然形成一种学习状态, 注意力集中, 对英语的掌握也会提升。教师为学生设定教学目标, 也可以询问学生学习目标是什么。例如,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我预习, “The teaching goal of the lesson”, 或者询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we will learn in this lesson?”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不用刻意关注学生的英语错误, 而是应该多鼓励、夸赞学生, 当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后, 学生自然会主动关注自己的英语用词、英语表达等方面, 这是养成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 增加学生记忆点

互动式教学会增加学生的记忆点, 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教材内容, 与学生没有过多的交流, 偶尔交流也是为了防止学生上课“溜号”而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学生通常会一节课下来后, 整节课都没有明显突出的记忆点, 很容易忘掉所学内容。所以, 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设定“高潮讲解”, 利用教师的语言魅力, 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语言解读。例如, 在讲解完教材内容后, 教师可以提议, “Why don’t we organize a charity show?”这样, 与之前的问题相连, 学生回想起之前提到的问题, 就可以积极进行筹划活动, 让学生在下课之前均处在积极、欢乐的课堂氛围中, 会让学生们在下节课中自然的联想到上节课所学内容。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应用互动教学模式时, 还应该注意互动教学并非是单纯的讨论和问题设定, 要结合课堂环境, 教师要掌握好课堂节奏, 互动教学分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在与学生互动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 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姚盛春.“学教做互动”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初探——仁爱版八年级Unit 6 Topic 3 Section A案例剖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5.32:232-234

[2]刘招发.互动教学课堂让初中英语教学更高效[J].内蒙古教育 (职教版) , 2015, 10:90

上一篇:请假的管理制度下一篇:描写感恩老师的优美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