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管见

2024-10-25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管见(共11篇)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管见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教学建议”中认为, 围绕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我们通过上述教学要求不难发现:在课堂教学中, 围绕教学过程和方法, 注重教学有效性是英语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一条主线。这样的教学理念, 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语言知识, 在课程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习惯, 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语言学习视野,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1. 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体现面向全体的有效教学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 也是学习发展提高的核心载体。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新课程英语教学在教学建议的第一条就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语言学习基础又不尽相同, 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制定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得到充分的学习发展和提高, 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有效教学目标的引导下, 增强自身学习的内驱动力。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在围绕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按照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教学要素, 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 一方面应体现务实基础, 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理念要求, 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学习意识,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满足其学习发展需要。

例如, 在《牛津初中英语》 (Fun with English) 7A Unit 1“This Is Me!”的“Reading:Welcome to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 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阅读中的词汇短语; (2) 能够进行简单的组词造句; (3) 学会使用同义词句替代; (2) 技能目标: (1) 掌握正确的语句表达方式; (2) 能够正确运用一般现在时态; (3) 能够进行简短语句进行书面表达; (3) 情感目标: (1)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好交往; (2) 学会礼貌待人。 (4) 在进行教学目标指引的过程中, 我要求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前两个要求, 其他同学则要求全部掌握。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呈现时, 可运用如下的核心词汇:be born in;love doing some thing;work hard;be good at doing some thing等,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讲解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

2. 关注关注过程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程倡导在任务型教学原则的要求下, 关注教学过程和方法,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习惯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 一方面能够发挥英语的交际性功能,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 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语言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表达能力。

我认为, 关注关注过程和方法,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 优化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能够进行自由表达和合作探究, 鼓励学生在增强学习体验的过程中, 不断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

例如, 在《牛津初中英语》 (Funwith English) 8AUnit1“Friend”的“Reading:Best Friends”教学中, 我就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运用文章中词汇表达出大意。在此基础上, 我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以“My best friend”为题进行互相表达。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培养,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情感。正是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 新课程英语教学要求,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更好地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内化生成, 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我认为, 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高尚审美价值观, 让学生在文本资源的学习引导下增强自身的跨文化学习意识, 从而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现行的《牛津初中英语》在教材编排上主要体现了生活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这样的特点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深入体味西方文化风俗习惯, 以与自身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乡比较, 进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行为习惯。

综上所言, 在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从《牛津初中英语》的教材特点出发, 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 帮助学生形成更为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教学中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运用实践活动, 注重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和语言知识技能的积累运用,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有效地语言学习思维,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第1版) .

[2]钱颖.新课程理念下的《牛津初中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 2009, (37) .

[3]张正权.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 2009, (6) .

[4]杨良雄, 黄远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7, (6) .

[5]刘军琴.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探讨[J].成功, 2009, (11) .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管见 篇2

在当前学科教学中,文本仍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绝对不能脱离英语文本教学而进行。诚然,英语文本中编选的内容,都有其思想教育的不同侧重点,我们教师应该从文本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品质教育,切忌牵强附会,无限上纲,必须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准确地把握其思想教育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文本中本身所具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思维方式等思想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坚强、进取、豁达、乐观等性格的思想道德素质。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发展动态,关注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促使学生各种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2.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也许在课堂上更多地是一种说教,而我们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使他们逐步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人。同时,中学生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进行正面和积极的引导,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们除了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动之以情以外,还应使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导之以行。毋庸讳言,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单纯靠课堂四十五分钟是难以收到圆满效果的,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我们应该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经常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体现学生主体,把学生看成是积极创造性的语言使用者,而不是被动的.英语知识接受者,体现英语教学应是对人的思维、语言能力、品格、意志、自信、健全人格、文化知识和意识等全面教育的重要载体,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远大的目标、浓厚的兴趣、愉悦达观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只要深刻领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强化思想教育渗透意识,明确思想教育教育目标,并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就能充分发挥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功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管见 篇3

【摘要】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教师、学生和教学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有效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36-0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哪些呢?

1.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细致钻研教材、认真备教学生

(1)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以适应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学需要。

(2)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整合、挖掘和拓展,指引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捕捉身边有用的信息,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客观分析班上学生的学情,根据不用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2.选好导入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1)课堂导入是任何学科教学中都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能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授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用之前所学制作的普通作品和依据本节内容所制作出来的作品进行的一个效果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应用之后所产生的特殊效果,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同时也揭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生活实例,将其设计到我们的教学当中,以学生熟悉的电脑游戏,小故事,视觉对比等方式呈现出来,与学生的思维认识发生碰撞,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为求知识而主动向教师请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教师将本节重点内容以任务的形式下发给学生,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实现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的教学目的。当然教无定法,传统教学方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课堂教学有效性将会更加明显。

4.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分组协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异质和自由分组,使各组处于大致均衡的水平。这样,组内成员既能自主探究,提高学习能力,又能互补、互助,有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小组内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目标,小组才能算获得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自愿性的互帮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

5.实施项目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为根本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要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会并掌握知识。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在一种轻松而又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这样不仅具有实际意义,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也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6.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并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动脑、联想和发挥,使学习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作为信息技术课的特有课程——上机课,它的安排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学习时间和资源,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而不是一味的放任,浪费光阴。其次,通过实践操作,可以更直白有效地论证学生的设想和创造,便于及时更正和应用,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衔接,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

7.善于开展经常性的教学反思

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的全面分析,找到优点与不足,以便我们日后进行改进和提升。

8.注重运用积极的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及时的、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但能调节、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其他方面有个清晰的认识,并做出及时的学习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才能实现专业化发展,学生才能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和高效的。

参考文献:

[1]201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百度文库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之管见 篇4

之英一、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有效互管动的前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见生双方以自己的固有经验来了解对

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 我们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 促进学生形成态度、性格和技能发展, 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 接受社会化。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 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为此,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师生相互交流与沟通中有效缩小目标差异的前提。

首先, 要求教师转变三种角色,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其次, 要求教师以学生年长的伙伴、真诚的朋友、贴心的师长这样的角色实践教学, 营造一种生动、平等、和谐的对话情景。教师要摒弃自己唱主角, 学生当配角, 部分学生唱戏, 多数学生当听众的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影响着学生, 感染着学生, 引导着学生。在多元互动中, 学生的见解、教师的知识阅历、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独特感受交织在一起, 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共享”。

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 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师生互动中, 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要建立和保持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型关系, 我们在备课时就要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 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经验和认知水平, 让学生大胆提问, 主动探究, 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教师只有转变角色, 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 充分重视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 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二、学生兴趣的激发是有效互动的动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弗赖登塔尔称数学的美是“冰冷的美丽”, 这是因为数学教学的内容都是经过抽象以后的“形式化”的材料。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它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去, 以便让学生在解决这一“真实”的问题时, 学会数学的思考, 习得怎样学习的方法, 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互动中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精心创设一个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情境。当学生的学习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 他就会面向生活与实践, 为解决问题而学习, 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就会去自主地寻觅、探究和发现, 学会怎样学习。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主动地活动所获得的知识, 比讲授给他们的要丰富得多, 扎实得多。而且这样做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机, 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 它在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要上得有生趣, 就要激发学生的情绪区, 并且在学生的学习中运用知识时有所发现, 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种种关系, 使他们在发现中感到自己有所进步, 这就是兴趣, 并作用于整个学习过程。”教学实践也证明, 学生如果有对学习的好奇心, 有求知的自信心, 他们就会主动, 心情愉快地学习。所以在数学教学的互动中, 应注意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凭借数学知识的“逻辑魅力”, 保护学生的主体意识, 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有创意的新观点, 在课堂互动中与别人交流和商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这样, 就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学习注入了内在的动力。

三、课堂交流的调控是有效互动的保证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之管见 篇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那么,高中英语课堂之中如何引创新之水呢?创新之水是活的、流动的、变化的,因此,我认为要让课堂教学鲜活起来,流动起来,而且动得新奇、有意义,就要在英语课堂上创情意,教学上创情景、创交际,教师自身上创风格。

一、创情意

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内化的课堂教学情意。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营造和谐相长的师生关系,师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构建解惑攻疑、指路导行、探索真理的伙伴、益友的关系。二是教师要科学地、艺术地设计教学各个环节,使导入新课富有情趣,让学生充满好奇和兴趣地投入教学;使教学各个环节衔接自如,富有“戏剧性”变化,让学生如入艺术的境地,获得惊喜和进步;使教学的结尾富有启发性、思考性,让学生有充分想像、思考和探索的余地。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游戏、表情手势、幽默语言及背景音乐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表扬或向竞争优胜者颁发小奖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组织竞赛培养他们的竞赛意识;通过列举中国的四大发明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通过多种形式导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信任带入课堂,充分挖掘每位学生潜在的智慧,大力开发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和嘴均得以解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创情景

新教材要求教师尽量采用交际法教学,尽可能创造接近真实的英语环境,并与学生一起进行以听说为主的活动。这种接近真实的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流信息的环境,就是情景。任何有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的,情景作用于人的感官,人产生交际的动机和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心智活动。英语交际活动离不开语言的情景。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景,并充分利用教学本身真实情景进行教学。在情景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能使难点化易,在情景中讲解语言知识能突出重点难点,在情景中进行操练能提高学生实践的量和质,在情景中对话交际能促进思维条理化和逻辑的顺序化,有利于提高理解和口头表达的正确性和流利性。课文内容通过数据、表格、图解来导读,清晰易记,可加速理解,记忆和交际的进程。

三、创交际

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是学生获得有意义、有效的英语输入和良好的情感过滤的最有效和最理想的途径,同时也是英语信息加工处理最终转化成意义的输出过程。交际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着力创设以下两种交际模式。

一是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教师要打破单调机械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多向互动的立体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刺激。教师可以采用的组织形式有:(1)教师和全体学生;(2)教师和一组学生;(3) 教师和单个学生;(4)一组学生和一组学生;(5)单个学生和单个学生;(6)单个学生和一组学生;(7)单个学生和媒体;(8)一组学生和媒体;(9)全体学生和媒体。二是设计精巧别致的小组活动。小组分2人组、3人组、4人组和5人组等。活动包括:(1)默读;(2)复述;(3)讨论;(4)听磁带;(5)朗读;(6)游戏;(7)看录像;(8)句型操练;(9)配对练习;(10)分角色扮演;(11)歌曲;(12)辩论。教师要注意在每一课堂上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和小组活动。要持之以恒,允许学生犯错,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修正和教师间接纠错。对学生良好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四、创风格

风格是一个人在工作上的独特作用或惯常的行事方式。风格源于个性,或是亲切稳重,从容不迫;或是驾轻就熟,挥洒自如;或是热情奔放,活泼创作。年长者见多识广,成熟稳重;年轻者锐意创新,标新立异。

创风格,本质上就是创新,做一个独特新颖,让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的新老师。教师的独特新颖使学生感到好奇、惊叹,能诱发出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灵感并能减少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做新型教师,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观念新。学习和汲取合乎时代的新观念、新动态,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前头,同时,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二是教态新。从服装到面目表情、身姿手势,因时因情而创新。三是教学过程新。对于每堂教学过程从开头到结尾,都要精心设计,别出心裁,创情意、创情景、创交际,随堂应变。四是板书新。视教学内容不同,使用不同的板书形式。或要点式、或线索式、或连环式、或辐射式、或图表式、或框架式。板书不仅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讲的内容,而且获得一种美感,一种创造性的启发和诱导。

课堂哪得清如许,为有创新活水来。创情意,就是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创情景,就是使学生乐学,学会学习;创交际,就是要学生主动地、积极地使用英语;创风格,就是要教师作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学生。这样,英语课堂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

高职英语教学之管见 篇6

高职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 促进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英语作为高职教育所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 得到了社会和学生的充分重视, 我从事高职英语教学已有五年,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初浅看法。

1.1 学生现状

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 我都会对自己教的几个班级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调查, 发现很多学生没能达到本科分数线, 几乎都是由于英语或数学两门课的成绩偏低造成的。他们有的英语达到120多分, 而数学只有60几分;或者情况相反, 而在这些情况中英语偏低的占多数因此造成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提不起兴趣。另外, 每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统一授课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1.2 考级问题

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要通过A级考试, 通过对往年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听力。目前A级题型的听力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听五个简短对话选择答案, 每个对话对应一道题目, 相对简单。第二部分有五个选择题, 听两个相对长的对话, 每个对话对应两道或三道题目, 比第一部分相对难一些。第三部分为听一篇短文回答问题, 五个问题的一部分答案已经给出, 由学生填出剩余部分, 很多学生听到单词不会写, 或者不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答案, 还有些学生能够听懂内容, 可是听完就忘, 写不全答案。

语法。语法部分是大部分学生都薄弱的项目, 最基本的词形转换有些学生也搞不懂比较难的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等区分就更难了。

阅读。阅读部分有五篇文章, 前两篇仍是比较传统的选择题, 第三和第五篇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或回答问题, 相对简单。但学生有时还是连照抄都抄错, 或者没有看清题目要求超出了字数而失分。第四篇是考专业术语, 这就要求学生有比较大的词汇量。

翻译。选择部分的翻译比较简单, 主要失分在主观翻译部分, 句子结构看不懂, 有乱翻乱编的现象。

作文。A级作文注重实用性, 最常用的文体为商务书信, 很多学生在英文书信的格式上丢分。另外, 对于一些专业术语掌握不够, 不知如何表达, 或者句子结构不正确。

2 解决方案

2.1 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努力, 互相促进

教师要从感情上接受学生, 经常鼓励学生。讲解内容要从易到难, 并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 树立学生的信心。在有信心的基础上再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开展互动游戏、也可以通过欣赏简单的幽默故事、卡通片、英文歌曲和影片进行模仿与学习, 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可以通过课外实习或到企业单位里见习来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针对学生特点灵活处理教材, 有重点地讲解, 非重点内容则一笔带过。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能一成不变, 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经常与学生沟通, 寻找最佳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 受到良好的教育。

2.2 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 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对每个学生学习的薄弱部分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足。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音标。熟练运用音标可以降低背单词难度, 避免因发音不准确而导致听到了单词却写不出, 学生通过多听多模仿可以加强对音标的运用能力。

词汇量。单词是英语中的最小单位, 每个单词的变化都会对句子起决定性作用。它尤如房之砖瓦, 对英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感。因为高职教育主要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 因此不能只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还要培养口语, 同时好的语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一些固定的词组或用法主要靠学生的记忆, 如果平时能多听多读多模仿, 形成语感, 这类题就很容易得分。同时在口语中能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

速记。这一能力主要用于听力。很多学生内容听懂了, 可是由于记录速度太慢, 导致部分单词没记下来。或者第一个空听出来, 因为忙于填写而导致后面的空没听到。这就要求学生从平时就有意识的培养速记能力, 自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或字母来代替固定的单词熟练了以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听力水平。

句子结构。无论是语法部分还是翻译和写作部分, 句子结构掌握的好与坏都直接影响答案的准确与否。语法部分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就是测试学生这一内容的掌握程度。句子结构分析得好就能很快判断出需要用什么词性, 能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翻译部分都是英译汉, 把握了句子结构才能翻译准确。写作部分更是如此, 很多同学只知道单词怎么写却不知怎么把它们连成正确的句子, 经常会因缺少成分而失分。

理解能力。听力和阅读一样, 都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要正确地理解所听到和看到的内容, 包括事实、主题和态度等, 学生也要运用分析、综合、判断等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靠大量的、长期的教师组织的和学生自主的训练来培养。

专业词汇。上面我们已经介绍过, A级阅读部分的第四篇主要就是考专业词汇, 比如医药、商业、学科等的英语表达方法, 因此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各方面的词汇, 最好能自己及时总结归纳。另外, A级写作也注重实用性, 经常会出商务英语中的询盘、报价、还盘等题目, 因此学生应该多背一些专业术语及句式, 就如小学生最初写作文一样, 总要先模仿熟练后才能运用自如。

应用文体格式。A级作文中最常用的文体就是书信, 因此书信的格式一定要了然于胸, 不要同中文书信的格式记混, 同学们最容易出错的就是日期, 一些同学对于英文日期的写法还不了解, 或者十二个月份的英语不会写, 还有的同学把英文日期写到书信的右下角;另外英语地址的写法也与汉语习惯不同, 汉语是从大到小, 英语刚好相反是由小到大, 这也是要学生重视的一个方面。另外, 英文通知、海报及简历的写法也要掌握。

3 结语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 钻研精神, 务实精神, 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我们只有在一线教学中, 改变枯燥乏味的学习状态和只为考试而学习的不端正态度, 增加知识的运用性,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真正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以A级考试中体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以加强英语教学效果, 培养出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英语教学,困境,A级考试,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辛华.英语教学如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 2006 (3) .

[2]金亚秋.新世纪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成人教育, 2004 (2) .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管见 篇7

一、学生听力状况分析

1.基本功不扎实。不少学生的听力基础较差, 听力能力很低, 对录音中的信息茫然不知, 甚至连简单的打招呼的快速对话也听不懂, 其主要原因是训练少, 语音基本功不扎实。

(1) 语音语调不熟悉:语音不过关, 发音不准, 不仅自己说话别人听不懂, 对别人的说话也难于辨别, 如把[liv]听作leave, 因此要提高听力, 首先要进行语音基础训练, 如语音语调、辨音、重读、连读、强读和弱读、辅音连缀等练习。

(2) 词汇不过关:不论是阅读还是听力训练, 都要以一定数量的词汇作基础, 词汇量的大小, 对听力是有很大影响的, 如果单词没见过记过, 即使听清楚发音也不会明白是什么意思, 所以要尽量扩大词汇量, 并注意词组搭配。

(3) 语法不熟悉:扎实的语法知识对听力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 虚拟语气的句子:Mary world have visited Beijing if she had had more time.实际上是Mary didn’t visit Beijing at all.另外, 还要注意时态、语态、同音异义、词性等方面知识的理解。

(4) 语流速度不适应。例如, 将I have noidea听作I have know idea.这是因为学生不能用英语思维, 跟不上语流的速度, 结果只捕捉到自己觉得很熟悉的词, 却连不成完整的句子。

2.教学方法不得当。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听力教学的方法是非常传统的。在听之前, 教师至多给出一些生词和简单介绍些背景知识、人物和情景 (有的甚至连这些都没有) , 然后打开录音机开始听, 在听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不作提示, 他们认为听就是听, 不应该与其他技能相混合, 没有其他辅助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 当学生听完之后教师立即对答案, 然后让学生再听一遍就算完事, 有的学生根本就听不明白。这种听力训练学生很被动, 又感到很疲劳乏味, 大部分时间都心不在焉, 注意力不集中, 当然听的效果也就不好。

二、如何提高听力能力

1.加强学生预测技能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所谓预测是指学生在做听力练习之前, 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各方面的知识, 对即将听到的段落或对话内容进行预测, 或者在听的过程中, 根据已获得的一切信息线索, 包括主题句、句子结构、用词、前后关联、句子的语法关系、语言环境等, 预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或说话人下面要讲述的内容。预测能力是语言交际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是听力理解的关键因素。预测技能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主题句预测法——根据主题句进行预测。第一段的首句往往是整篇话语的主题句, 其中包含着该段的议题和中心思想。因此, 根据主题句往往就可以预测整段的内容。

(2) 逐句预测法——这是听力过程中最自然的过程。因为语言的线性性质使学生可以进行逐句预测, 逐句验证。学生运用逐句增加的信息量去预测下一句的发展, 累积起来, 便可把握全貌。

(3) 语法关系预测法——通过语法关系来预测说话的内容。

(4) 关键词预测法——根据关键词进行预测。学生应学会根据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去预测文章的内容。例如, 一段发生在餐厅的对话, 那么其中必然会出现诸如waiter, restaurant, menu等这样的关键词, 若其中有生词我们可根据这一语言环境来猜测出生词的大概意思。

还有谈话者的身份及其关系预测法、功能词预测法等。

2.加强听音方法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1) 默听法:即听录音时首先要全神贯注集中精神去听, 边听边思考不懂的地方, 可以反复听, 直到听懂为止。

(2) 跟读法:材料比较浅, 比较容易的, 如小故事、对话可以跟读, 一边听一边跟读, 既练理解, 又练反应速度, 既练听力又练口头表达能力, 耳、口、脑三者并用增强语感, 记忆深刻。

(3) 泛听法:泛听的目的是通过大量材料的泛听, 提高理解力, 训练抓大意的本领。

(4) 精听法:精听的目的在于完全听懂所听的材料, 反复听, 听懂每个单词、短语和句子, 掌握内容细节, 边听边记, 深入脑海, 融会贯通。

(5) 听写法也叫听抄法:即一边听一边逐字逐句地写, 听写法是最难的方法, 也是过硬的功夫, 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真正水平, 如果听不懂是不可能写出来的, 听不准确, 写出来也肯定不准确。

3.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听不懂熟悉的单词, 而当这些熟悉的单词书写出来时, 他们便能理解了。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大脑中储存的只是英语单词“形”的信息, 而未将英语单词“声”与“形”的信息同时储入大脑中。要突破听力中这一障碍, 大多数人认为要“多听”, “多听”固然需要, 然而“多听”只是方法之一, 还不应忽略另一个有助于提高听力的方法, 那就是“多读”, 即朗读。因为多朗读可以使正确的语音储入大脑中。

4.在平日的听力训练中, 采用真实的听力材料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因为学生习惯了听录音磁带, 当碰到真实的听力材料时就会感到不适应。比如, 新概念英语的一些内容是最基本的会面、问候、打电话、询问等对话, 因为这些听力材料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情景, 由于不同的说话人各自不同的语音语调语速, 虽然是很简单的表达方式却给学生带来了语音上的听力困难。因此, 我们应提倡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时尽早使用一些直接取材于生活的、真实的听力材料, 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5.设计听前活动任务和听后任务,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听前任务是让学生做好听的准备工作, 这样会减少困难, 为以后的听力活动扫清障碍。可以用视觉、视听材料辅助教学,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采用图片、图画、数据、地图、录像等。有了这些手段, 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快集中到主题上来。在播放录音之前, 教师应作相关的启发讲解, 提几个思考题, 解释可能出现的生词及关键词。还可以分组讨论、提问, 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听完之后, 应开展热身练习, 如果做完练习就算完事, 则根本达不到听力训练的目的。教师应组织些后续活动即听后任务, 巩固所听内容。可选择较好的学生作为助手, 进行演示性的双向交流式会话, 也可以讨论、概述、复述等, 必要时可以提几个诱导性的问题, 让学生对更深的问题加以探讨, 提高学生的词汇和言语表达能力。

总之, 要提高中学英语听力能力, 一方面要注意整个培养活动全程的循序渐进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一方面还要注意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 确保学生有效地在课外做好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的练习, 还应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 要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设计多种活动, 给学生更多的训练机会, 使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摘要:针对目前中学生英语听力困难、听力差和老师训练的误区, 本文旨在找出问题, 分析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的听力技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关键词:状况分析,预测法,听音训练,真实材料

参考文献

[1]斐秀华, 张东昌, 吴尚义.英语统考听力指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管见 篇8

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误区

1. 新技术, 旧教法

虽然用上了现代信息技术, 但在老区普通高中, 教师还是按着“我教你学”的思路来制作课件, 对教材的研究较深, 至于学生掌握得好与不好, 则很少考虑, 教学过程完全是由教师来控制的。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基本上是预设的, 有计划的, 静态的。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活动内容、什么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教师课前做了规定。诚然,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但一味强调预设, 实际上扼杀了教学的生命力。课堂是在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交流中生成的, 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 蕴藏着丰富的教学价值, 在此基础上的生成会令教学产生不期而遇的精彩。如笔者听过一节《夜归鹿门歌》赏析课, 前面讲得精彩, 学生答得漂亮, 可以看出, 这节课教师是下足了功夫的, 不料有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这个庞德公是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庞德, 他不在前方打仗, 怎么跑到鹿门隐居起来了?”教师尴尬地顿了顿, 最后说:“你提的这个问题与本课无关, 希望以后上课要专心听讲, 不要打岔!”一个课堂生成的好机会就这样被粗暴地扼杀了。新技术与旧教法的尴尬, 如同用飞机拉着牛去耕田一样。

2. 从满堂灌到满堂放

高中传统语文教学重视教法, 忽视学法;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结果 (升学率) , 忽视过程。有些教师以为使用了多媒体, 就达到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整合的目的, 认为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有利于克服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 却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从满堂灌变成满堂放, 教师成了播放员, 学生成了被动的观众, 师生被课件左右, 被电脑程序牵着走。教师疲于点击鼠标, 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受到了剥夺。曾有一次文言虚词复习同课异构活动, 两位教师的课件一模一样, 一个班对“之”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不好, 另一个班则对“者”有些稀里糊涂, 但两位教师都将课件从头播到尾, 并没有顾及本班学生学情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3. 不恰当地取代学生的文本阅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 诵读是一种学语文的好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可是有了多媒体, 很多教师上课不读了, 即便是适于诵读的诗歌、散文, 也听不到朗朗读书声了。少了诵读的语文课, 带来的是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退化。

4. 忽视了板书的重要性

在多媒体教学中, 由于屏幕限制, 不可能在一个画面里同时设计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 教师们常常把所讲授的知识、概念、关键词分拆在几个画面呈现。但快速闪过的画面造成学生往往并没有看清或熟记学过的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注意到, 老区普通高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以为多媒体上什么都有了, 上课不重视板书, 没有精心设计, 随意性大, 很少板书甚至没有板书。其实,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 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少了板书, 语文教学的魅力会大受影响。

5.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文学理论上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结果。读者也好, 学生也好, 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对同一件事物认识上的差别。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的形象代替了想象, 固然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感知, 但过于直观, 缺少一个认识过程, 从而遏制乃至扼杀了学生的自由发挥, 在统一模式面前,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阻。如我们在鉴赏苏轼作品时, 课件中总是出现一个豪情四溢、乐观豁达的形象, 以致出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之类的思悼词时, 学生仍偏执地认为体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 怎么会有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之情?

应对策略

1. 由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转变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 不仅仅是将简单的技术融合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中去, 而且是师生认识论、方法论的变革, 以及学习观、课程论上的变化在教育实践中的自然体现。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始于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 但又不等同于过去的“教案”, 因此, 教学设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教学设计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 始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正因为这样, 教学设计不应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 它只能是描述大体的轮廓, 而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 让他们在流动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一堂课的完成, 也就是教学设计暂时的终结。我们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灵活地掌握教学目标, 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 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案是动态的、多样的、灵活的和粗线条的, 而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这种教学设计应如何去操作和实践呢?我们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灵活地掌握教学目标, 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上, 学生的思路就是我们教学的“线索”, 我们只是引导学生前进。过去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 现在我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过去我们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今天我们陪着学生走向知识;过去我们把教科书作为学生的世界, 今天我们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

2. 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不能丢

以古诗文为例, 其特有的节奏和音韵, 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 使它具有无限的语言张力。《采薇》运用朗读、吟咏与讨论的方法, 在内容上通过反复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战士戍边远离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 时序更替, 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 从而突出了主题音节。在结构上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 再加上叠音词, 一唱三叹, 音节和谐, 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写了战车、战马、象弭、鱼服等细节, 又用了“四牧业业”、“四牧骙骙”、“四牧翼翼”等叠音词, 用赋的手法, 写战马之强壮、步伐之整齐、装备之精良, 传达出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这样采用诵读法, 比单纯的展示讲授, 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板书, 虽有多媒体课件的主体板书, 但传统板书丢不得。教师清晰、工整、格式规范的板书永远是课堂教学的常青树。教师的板书能对复杂的课文内容进行形象化的高度概括, 能把繁杂课文的内部关系和逻辑关系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来。对学生而言, 易于理解课文内容, 便于梳理结构层次, 学习如何归纳要点, 学习教师认真规范的书写习惯。

3. 与时俱进, 积极改变高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

由于世界观、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不同, 每个人心目中再现出的作品形象是不同的。在运用信息技术时, 教师应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不能过多地追求直观教学, 生硬地把自己心中创造的形象灌输给学生, 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而应将其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牢固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教师的职责是辅导、引导和开导, 使高中学生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培养愿意、乐意接受多元优秀文化熏陶的习惯和自觉鉴别视听材料的能力。因人制宜、因文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 这对中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管见 篇9

一、重点解决培养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和兴趣的问题

教育的课程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 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和兴趣。应当说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和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交流的能力, 那将会油然而生出浓烈的英语交流的兴趣;如果他们有了一定的英语交流的兴趣, 那么其英语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相适应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 培养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和兴趣无论在哪个年级我们两手都要抓, 而且两手都要硬, 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提高和兴趣的浓烈才是硬道理。英语教学非同于语文教学, 语言的交流缺乏的是自然的语言环境, 尤其是我们的小学生, 他们初涉第二语言, 他们学习英语等同于婴幼时期的呀呀学语, 平时的教学要想培养好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兴趣, 必须去努力为其创设交流的情境。这情境如何创设?就目前的条件我们可以依赖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的手段, 让绚丽的色彩, 迷人的画面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课文相互交流的内容变成动态的人物之间的对话, 让学生能和现代教学媒体进行对话, 形成良好的人机互动的氛围, 使得一些枯燥的句型操练变得生动起来。

二、重点解决夯实学生积累词句、拓展语汇的基础问题

《英语课程标准》是在世界经济社会转型各国的教育改革多注重英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课程目标, 为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设定其课程, 强调人的发展, 关注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要想达到标准的要求, 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折射出鲜明的时代感。鉴于此, 解决夯实学生积累词句、拓展词汇的基础问题理应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平时的教学又将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呢?让学生通过体验是必备的渠道, 无论是认知学习理论, 还是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都认为英语教学中学生积累词句、拓展词汇离不开体验性的学习, 小学生心智成长的阶段性、不一致性、内发性和主动性要求他们必须通过体验去积累词句、拓展词汇;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同样要求我们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境, 让我们的学生大胆积极地去体验, 在体验的基础上去感知、去交流、去发现、去创新, 进而达到积累词句、拓展语汇的目的。

三、重点解决实现儿童语言的创造性发展的问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和提高的角度看, 我们实实在在的是在做着强化学生语言训练的工作, 而语言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促使我们的学生对所学语言进行创造性地整合, 并能灵活地运用它们, 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解决好实现儿童发展的创造性的相关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首要的是为儿童语言的创造性发展去搭建一个可供学生自由发展的舞台, 要让这个舞台适应我们的小学生, 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是灵活多样的。就学生的学习情绪而言, 我们则必须经常性地翻翻花样, 哪怕是一堂课中。如教学伊始我们可开展一些与新授课相关的游戏。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游戏是有效的, 但也不是万能的, 有时离开了游戏的课堂会使我们的学生产生低效的情绪, 而我们又不可能去整堂课地开展游戏活动,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调节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 使学生的情绪与课堂教学节奏同步拓展。

四、重点解决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自主发展的问题

新课改中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之管见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16-02

随着新课改的步伐,很多教学元素以此为目标,不断被借鉴,融入初中生的英语教学课堂之中,旨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培养其学习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学科知识,习得英语语言能力,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的改善教学效果。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听说读写四项内容是英语教学的四项基本内容,“听和读”属于教学内容的输入模式,而说和写,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输出体现。而语法知识,则是将英语作为非第二母语学习的学生掌握语言能力的基石,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二、英语语法在初中教学中的特点

(一)语言学习的基础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重在语言根基的夯实,从系动词am,is,are,到大纲所要求的:一般现在、一般将来、一般过去、现在进行、现在完成、过去将来、过去进行、过去完成8种英语时态的掌握。都是英语运用的基础,基础掌握得不牢,影响学生对英文整体的学习效果。

(二)涉猎的英语知识面积大

一般来说,初中的英语教学中涵盖到了大量的语法项目。在《新课标》中所提及的名词、数词、代词、介词、冠词、动词、非谓语动词、倒装句等共23项之多,而初中的英语学习阶段,却占有了绝大部分。

三、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目的

(一)以生动形象摆脱传统教学枯燥的方式

传统教学中,语法的教授都是机械的在讲用法、规律和结构,枯燥的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方式未免会让学生乏味。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会将语言的应用模式通过情景的创设而表达出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其吸收掌握语法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课堂教学之中

教育是面向学生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对语法知识的传授时,运用科学的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思维,使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氛围之中,自然构建英语语法知识结构,并且饶有兴趣的参与其中,改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三)交际应用性强且综合多样

英语的三维教学目标使英语知识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在此目标下前行的英语语法教学,也不忘遵循此种方式,教师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并在教学中,创建合适的交际模拟,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语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语法知识更好的吸收。

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第一,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中,针对语法这种学习内容,教师经常会提出很多相关问题考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殊不知,这些问题的提出,恰恰干扰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潜能,学生在老师的问题牵引下阅读英语课本,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削弱了学生之间的探讨,降低了英语教学的互动性。

第二,新课程主张以课堂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却一直都是老师讲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语法教学,学生的学习模式就是背单词、背句型、背语法结构,总体说来就是死记硬背,与新课改的方式南辕北辙,打破了新教改提倡的兴趣教学的初衷。也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

第三,实际教学中,某些老师还是习惯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将课堂变得寡然无味,新课改提倡英语课堂的互动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某些班级的人数太多,局限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互动性一旦控制不好,会严重的干扰课堂纪律,所以这种班型的老师对互动教学的实施非常少。

五、针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所提出的建议

背得快忘得也快是初中生普遍的特点,比如说congratulation这么长的单词,很多初中生是记住了前面忘记了后面,记住了中间忘记了两边,多读多看又需要很强的自制力,这不符合大部分初中生的性格特点。

在课堂上应该以互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和掌握能力,比如说,老师在对英文课文进行讲读的时候,不要将语法知识点一股脑的全盘托出,应该试着让学生自行去发现,主动的学习更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对于人数多的班型,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以分层教学的方式使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可以进步,课堂要以鼓励为主,老师要多搜集相关语言学习的资料,如影视、音乐、阅读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及词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结语

在实际教学开展中,教师应该提高意识,响应新教改的号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单一变为互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课堂之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创建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管见 篇11

一、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 教师教学方法老套, 教学模式单一情形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教师粉笔加黑板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已经显得落伍, 从而不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中, 学生只有在教师所创设与模拟的真实环境中才能有效借助于情景更好地传递信息, 而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的现代教学手段由于融图像、声音于一体, 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为学生营造与创设了更为真实与生动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触景生情, 从而产生交际与表达的欲望。同时, 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所囊括的信息量大、速度变换快的特点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 学生听、说、读、写覆盖面明显增加, 为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例如, 在书面表达评讲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作品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呈现, 并与学生共同评判, 指导并鼓励学生在纠正他人错误的同时, 吸收他人的长处, 让学生对什么是地道的表达方式, 如何用英语进行思维产生正确的认知。诚然, 现代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得英语教学如虎添翼, 可以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全面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和谐教学氛围

和谐教学氛围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重要外部支撑, 因此, 教师要把打造宽松教学氛围作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英语教学中, 和谐教学氛围的建立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外在的课堂表现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对话、进行英语表演使他们顺利进入课堂角色, 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 并在英语实践活动中学习与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英语比赛, 诸如词汇默写比赛;英语竞猜比赛等活动提供学生语言实践机会,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另外一方面, 内在的情感认识世界。英语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过程, 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必然体现着师生情感交流, 因此, 教师和谐环境的构建要体现情感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 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有赖于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培养, 所以,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客观分析学生内心世界, 以迎合学生需要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 针对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教师不能以简单的方式进行训斥, 要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 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加深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识。

三、调整教师教学策略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 教师功利主义教学色彩使得听、说、读、写全面教学原则不断被演变为狭隘的语言知识教学, 教师机械教学、题海战术;学生读词汇、背语法成为英语教学的真实写照。随着时间的推移, 许多学生潜意识当中英语学习又重新回到初中阶段他们所认为的不堪回忆情形之中, 学生英语学习信心不断动摇, 学习压力较之于初中阶段没有得到丝毫减缓, 学生兴趣逐渐丧失, 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抵触情绪, 英语学习存在诸多问题, 诸如, 英语单词的读写问题;英语阅读理解问题等继续困扰着学生, 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势在必行, 诸如, 积极的认知策略, 教师要改变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无法提升的悲观心理, 树立英语基础虽然薄弱仍可提高的认识, 把挖掘学生潜力作为英语教学不懈坚持的方向;有效的行动策略, 教师要把交际性教学原则落实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用的岗位策略。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大多将要从事社会生产工作, 这符合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育人指导思想, 因此, 教师要通过深入调查与研究, 真正把握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方向, 调整教学内容, 合理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向。

四、体现分层教学思想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 我们发现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学生存在着成绩上的差异, 因此, 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实施因材施教对于保护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的自尊心, 确保不同层次英语基础学生获得同步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 分层教学应该以人文关怀为特征, 例如, 当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发生转移时, 教师可以通过穿插一些娱乐性教学活动调节学生学习情绪, 消除学生学习疲倦;当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且表现出无所事事时, 教师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节奏, 杜绝学生任何心不在焉的情形。教师要学会尊重与信任学生, 特别是尊重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 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现莫名的厌恶和悲观情绪, 更不可挖苦讽刺学生, 以教师高尚的教学境界感染学生。同时, 学生只有形成与发展属于自己的学习策略才能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接受挑战, 因此, 分层教学方法运用中, 教师还要充当好学生学习策略指导者的角色, 例如, 针对学生词汇记忆难的现象, 教师可以通过联想法、构词法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与记忆词汇;针对学生语法掌握差的现象, 教师可以通过讲练结合, 以练为主的方式形成学生正确的认知, 这样通过不同学习方法的构建, 不仅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同时也培养了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总之, 兴趣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 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从学生英语学习实际入手, 从关注学生的需要入手, 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摘要: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客观存在着学生厌恶英语学习的心理,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学生普遍缺少英语学习兴趣, 把英语学习视为任务或者负担, 从而丧失英语学习动力, 因此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成为广大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一篇:装备管理下一篇:投资建设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