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2024-10-06

重视小学英语有效教学(共12篇)

重视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篇1

众所周知,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师角色以及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很大程度上还浮于表面, 没有实实在在地深入进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多年前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发出这样的感慨和追问:“10年的时间, 2700多课时, 用来学习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令人遗憾的是, 时至今日, 这一“高耗低效”的痼疾虽在局部上有所“好转”, 但总体而言仍是“涛声依旧”。构建语文“有效课堂”, 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如今已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构建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课堂”, 应关注“四个要重视”。

一、要重视课前预习

有效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课前准备, 有效的课前准备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执教者的备课准备, 二是学习者的预习准备。没有课前的预习, 就没有课堂的高效。福建大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环节是制定依托教材的精致的导学案, 这是课堂高效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围绕教材设计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有操作性的导学案, 学生利用导学案独立思考、自主解惑, 通过小组辨论等形式进行有效的预习。“导学案”更适用于中学生, 就小学生而言, “导学案”实际就是细化了的预习提纲。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永正说, 书不读熟不开讲, 也有人说, 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书能否读熟, 能否带着问题, 主要依赖于课前预习。在新教育理想课堂的理念中, 预习就是独立学习, 学生不受任何人干扰下, 面对特定的问题进行思考, 尝试解决, 独立完成一个学习的过程。预习既然是要独立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那么它涉及的内容、面对的焦点, 就不应该只是传统观念中认为的把课文读几遍, 学习生字词语, 标上段落序号, 做出适当的批注圈画等一些基础性任务, 还应该紧扣文本重难点, 直指教学目标, 针对主要教学内容, 涉及文本内容及表达方式设计预习作业, 引领学生完整而系统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预习中就能抓住学习的重难点, 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减少预习的盲目性, 提高预习的效率。课堂上要有独立检查预习的板块, 预习检查要贯穿教学始终, 对教学预设及时调整, 进一步明晰教学的重难点, 明确课堂教学的着力方向, 将有效的教学时间花在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 力求效益最大化。

二、要重视核心问题设计

“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设计具有思维张力的统领性的核心问题, 才可避免肢解文本, 平均着力, 繁琐讲解, 跳出“篇篇精确分析, 段段细读深究”的传统范式;才能围绕文本, 紧扣目标, 议在关键处, 论在点子上。集中时间, 围绕重点, 收放自如, 提高效率。核心问题的设计既要关注文本表达的内容, 更要关注文本表达方式, 要寻求两者的融合与平衡。学生必须亲历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 才能获得对文本表达方式的领悟。《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高年段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爱如茉莉》的核心问题“文中哪些细节写出真爱像茉莉?”解决了文章写了什么——父母之间的真爱, 也讨论了文章是怎么写真爱的——通过细节, 借助茉莉, 表达真爱。《安塞腰鼓》的教学核心问题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这样写好在哪里?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感悟安塞腰鼓好在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 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响声, 元气淋漓的后生和变幻的舞姿, 又领悟到反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核心问题的设计要依据书后习题。语文课教什么相当程度是由练习题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如《大江保卫战》课后练习4:课文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道练习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课文的深度阅读, 蕴含着核心教学价值, 即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活动场面介绍具体。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需要拥有一双慧眼, 要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要重视精读感悟

有的教师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教得越多、越全、越广就越好, 盲目地追求教学的“厚重”, 面面俱到, 致使教学内容“丰富”了, 而学生脑中却模模糊糊、不知所云。课堂时间是个常数, 教学内容实在不该贪多求全。“冗繁削尽留清瘦”, 我们要删繁就简, 削枝去叶, 抓住重点段落, 精读感悟。重点段落主要指描写精彩的段落、中心突出的段落、表达特殊的段落, 如过渡段、中心段。精读感悟就是把重点段落读熟读透, 学生在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咬文嚼字反复涵咏、体味文本内涵和文字意蕴, 使学生读有所悟, 读有所获。精读感悟要有机渗透学法指导。“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 课堂上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 更要重视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 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在精读感悟的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实现有效引导, 做到适时、适度、适人, 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为立足点, 通过导向、导法、导思,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要重视语言训练

课文是由语言组成的, 语言的丰富, 语言的精湛, 语言的耐人寻味的特点靠什么走进学生的心田?靠品——品词析句。语文课堂有了品词析句, 文章才能真正地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课有了品词析句, 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如教学《灰椋鸟》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笔者侧重引导学生抓住“排空而至”、“浩浩荡荡”、“巨大的椭圆形”、“天然的俱乐部”、“似飞瀑落入深涧, 如惊涛拍打岸滩”等重点词句细读品味, 体会这些重点词句蕴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 学生既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又得到了语言训练, 丰厚了语言积累, 提升了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下“语言发展的底子”, 给学生留下语言, 仅仅注重品词析句还远不够, 还必须加强言语实践。为此, 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 搭建语言训练的平台, 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丰厚语言积淀。语文课程专家说, 阅读训练“宁可开一口井, 也不挖一条沟”, 意思是一篇课文训练点要少但要深, 避免到处播“点”, 蜻蜓点水华而不实。要么不练, 要练就要练到位, 练得有效果。好的语言训练是以人为本, “训练”中包含“感悟”。我们只要善于钻研教材, 从教材中挖掘教学资源, 寻找听、说、读、写综合实践的契合点, 对此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 就能练出成效。如教学《莫高窟》一文, 把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 贯穿教学始终, 实现了由文本思想内容到文本表达形式的转变, 最后设计了这样的课堂练笔:我们家乡宝应是个风景如画、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地方, 请你仿照本课第2、3自然段, 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 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课堂练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重视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篇2

贵州省福泉市安谷民族小学 颜文荣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小学英语中,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采用游戏教学法,能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兴趣,又能发展智力,培养竞争力,提高学习效率。可见,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提倡和使用的学习方法。

一、游戏教学的形式。

课堂中的游戏有很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游戏帮助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游戏种类、形式很多,同一游戏,不同的人运用起来,巧妙效果各有不同,我认为可采用如下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

1、猜谜形式的游戏。在教学实物单词等方面时可灵活运用。

2、击鼓传花形式的游戏。这是一个传统的游戏。不同的是拿到“花”的学生要说英语。可用实物或图片传,放一段快节奏的音乐,音乐停时,拿到“花”的人必须能说出“花”上的英语。单词、短语或句子可灵活展现在“花”上。

3、找朋友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将几类的单词卡片放在一起,每个学生一张,自己找同类,找到后再用英语彼此介绍。

4、听力形式的游戏。听力游戏是个一举两得的游戏。既操练了单词、句子,又练习了听力。

5、传话形式的游戏。传话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因为这个游戏是全体学生都参与的,并多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的。学生对这种竞赛性的游戏尤为热衷。如老师告诉每排第一个学生的单词,学生快速传给后面的队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就是胜利者。

6、比赛形式的游戏。每次组织一场形式各异的比赛游戏,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7、扮演形式的游戏。每个孩子都喜欢掌声和表扬,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希望教师表扬他们,希望同学了解他们。而扮演角色的游戏就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为他们发展自我创造了一个舞台。在学了打招呼的简单对话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表演,适当的改变扩充内容,孩子们在虚构的情景中扮演所要求的角色,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更好的在生活中运用英语。

8、画画、制作单词卡片等形式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回家画图片,上半部分画画,下半部分写单词,或者正面画画,反面写单词。这样,把抽象的单词和形象的图片联系起来,学生记单词就会容易很多。在教学活动中对画画这一活动的游戏化运用能让学生有成就感。

二、采用游戏教学应注意几个方面。

1、游戏设计要有目的性和实用性。

教学游戏不同于生活游戏,任何一堂游戏的设计都是直接为一定的教学内容而服务的,教师不应只重视游戏的娱乐性,而忽略其教学性,使学生单纯为玩而玩,要选择一定的时期,选择适应的教学内容或任务要求,并进行合理安排。

2、游戏应用要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如“猜一猜”这个游戏,可用于学习单词和句型,教师将一张图片背向学生,让其句型Is it a„ ?猜猜画的是什么?再如“开火车”,这种游戏采用接力的形式,可以背字母、数字,也可复习单词,要求学生随口说出单词或字母。总之,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就要使游戏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3、游戏的安排要注意适时性和渐进性。

在一节课上,围绕某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要特别注意游戏要求的渐进性,即体现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通过游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可以在要求逐步提高游戏活动中得到比较扎实有序的训练,学习自信心也会逐步得到增强。

4、游戏活动要有评价性

重视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篇3

而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每一天、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当我们每一次在实验室准备好实验材料等着学生走进教室时,都会想这堂课我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带着这个不变的问题尝试了一堂又一堂不同的科学课堂教学。然而,教师事无巨细的精心准备、越俎代庖的科学探究,表面上看是热火朝天的科学探究课堂,却是那么的低效运作,这不仅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且降低了科学课堂探究的效率。因此科学探究活动低效性问题,也成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然而,审视我们的科学课堂探究,就会发现很多的弊病和不足,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使我们的探究无效,甚至于适得其反。

教师教学用书指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就是说使学生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看、去做、去想、去研讨,甚至去玩,寻求结论,发现一些他们原来不知道、不了解的自然事物和科学道理,从而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兴趣和能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科学的有效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学习了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应该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有效率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有效益指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只能算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科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科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游戏、讲故事、情境等各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

教师应当坚持鼓励性教学原则,不断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一旦出现“同学互励、教学相长”的局面,便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

三、运用有效提问策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师生沟通手段,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之一。阴性,教师要巧妙合理地利用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其积极思考,进而发展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益。

重视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后20分钟,有效教学

一、关注数学课堂后20分钟有效教学的主要原因

小学数学新授课一般可分为新授和练习两大环节。时间分配上,一节课40分钟,两个大环节大体上各占一半,也就是前20分钟完成新知的教学,后20分钟进行巩固训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大部分教师已经注意到了课堂前20分钟的有效教学,但对后20分钟的有效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实,后20分钟的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课堂练习不能局限于巩固知识、操作技能和对常规问题的解决,应有注重预感实验、尝试、归纳、猜想、类比等非形式推理的问题,有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或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有在求解时无现成步骤可循的非常规问题等。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中的习题作适当补充、调整、变式、组合,分步、分层地组织行之有效的练习,使之能有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能从质、量两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关注数学课堂后20分钟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新理念下教师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学习精力充沛程度等来看,课堂的第5—20分钟是最好时段。课堂的后20分钟里,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学习精力充沛程度就会逐步下降。因此,教师有效组织后20分钟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只有提高了数学课堂后20分钟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才能切实打造出优质的数学课堂。因此,提高数学课堂后20分钟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两个案例看课堂后20分钟的有效教学

[案例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6—77页的内容,“想想做做”第1—3题。

(一)课堂后20分钟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步—分层—调整。

1. 分步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审题。“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大家齐声把题目读一读。圈一圈,怎样圈?”

(2)打开书第77页,“想想做做”第1题。

(3)完成第1小题。“让我们先来做左边这题。看看左边一题是多少加多少?你打算先算什么呢?在小棒上圈一圈。对照你所圈的,填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把得数填在算式的后面。”评讲反馈。

(4)完成第2小题。“请小朋友们按照这样的顺序完成右边一题。”评讲第2题小题。反馈:“做对的请举手。”

2. 分层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第一组题,“怎样才算得快呢?”

出示:4+8=,指名口答。

把题目变一变,出示34+8=。“先算什么?4+8我们刚刚才算过,下面只要直接算多少加12就行了。”

继续变题目,出示54+8=___,指名口答。

继续变,出示84+8=___,指名口答。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刚才的这4道题,小朋友们算得越来越快,告诉老师,有什么小窍门吗?”

“都是先算4+8=12。第一道就算出了4+8=12。那么34+8这道题直接用多少加12?算54+8用多少加12?算84+8呢?”

(2)第二组题。

“下面的这组题,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出示第二组题,动动脑筋,看看能不能用上我们刚才发现的小窍门呢?试一试,看谁能算对。”

评讲:“哪些小朋友是用小窍门去算的?”指名口答。反馈:“同桌互相看看,都做对的举手。”

(3)第三组题。

“老师这里还有一组题,我们来进行比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指名口答。

反馈:“有错的小朋友举举手。”

3. 调整“想想做做”第3题。

(1)“掌握了计算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吧。看文具店里有哪些商品?”

课件出示4件商品:刨笔机4元、书包39元、油画棒8元、足球25元。带领学生指认。

“你最想买哪两样?”学生口述,课件出示相应问题。

(2)“这节课我们先算算这三个问题(教师选择其中的三个问题)。”学生列式计算。

(3)同桌互相检查。

(4)评讲反馈。

最后总结全课。“刚才我们列出的这三道加法,其中有一道比较特别,和我们今天学的加法不太一样,看出来了吗?说说理由。”

[案例2]《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的例1和“练一练”,第93页练习十七第1题。

(二)课堂后20分钟有效教学的策略:补充—调整—变式—组合。

1. 补充:补充初步练习,应用方法。

(1)出示补充练习题:“用2个同样的大盒和6个同样的小盒装满球,一共装了70个。每个大盒装的个数是小盒的2倍。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完成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2)出示两份不同的解法,让学生介绍解题过程。

(3)小结:“刚才我们解决这两题时,解题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 调整:调整“练一练”,巩固方法。

(1)谈话:“(回到例题)题目中有6个小杯和1个大杯。刚才老师提供了一个信息:‘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也就是两种杯子的容量是倍数关系的情况。如果老师提供的是‘1个大杯比1个小杯的容量多160毫升’这个信息呢?”

(2)提问:“现在你准备怎样替换呢?”学生小组交流。

(3) (1) 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演示替换的过程。提问:“你是怎样替换的?把1个大杯替换成1个小杯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还剩多少?现在的7个小杯只能装多少毫升果汁了?为什么要减160?”

(2) 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演示替换的过程。提问:“还可以怎样替换呀?1个小杯替换成1个大杯,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大杯还可以再装多少毫升?把6个小杯替换成6个大杯,6个大杯一共还可以再装多少毫升?如果都倒满,那7个大杯一共可以装多少毫升?为什么要加960?”

(4)解决问题。“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出示两份不同的解法,让学生介绍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5)回顾反思。“在解决这道题时,我们也用到了什么方法?怎样替换的?替换以后什么发生了变化?”

3. 变式、组合:课内作业,升华提高。

(1)比较总结,形成策略。

“解题时我们都运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要替换?”

“同样是替换的方法,却能解决不同的问题。其实这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2)变式、组合,独立作业。

“请同学们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练习十七第1题以及其变式题(改题:钢笔的单价比铅笔多6元);练一练。

评讲作业。

三、结语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前20分钟新知教学,见解深刻、循循善诱,后20分钟巩固训练,充满智慧、精益求精。

我们呼唤这样的教学:实现前、后20分钟的双精彩,描绘出完整的、完美的、有效的、优质的一节数学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刘忠智, 张晓霞.数学教学实施指南 (小学卷)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要重视小学语文的写字教学 篇5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是民族的艺术瑰宝,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炼学生的意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是目前小学生的作业书写实在令人担忧,他们忘了写字要工整美观,书写的兴趣越来越淡,写字成了一件‚苦差事‛。而从夯实写字基础、诱发书写兴趣、坚持不懈地练习、多元评价等诸方面进行实践,则有利于改变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夯实基础;激发兴趣;多元评价

中国自古就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书法家孙龙华先生也曾说:‚中国人要工工整整写好中国字。‛汉字‚音美悦耳、形美悦目、意美悦心‛,是世界上最具鉴赏价值的文字种类,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是民族的艺术瑰宝。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已不仅是练习一项技能,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功能;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且‚语言沟通世界,书法传承文明‛,那些千古留名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等更证明了:写一手好字,终身受益‛的道理。教育部的一位负责人曾经说:‚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有义务要把学生的写字习惯培养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写一手端正的、规范的字。下面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浅谈写字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夯实基础

1.规范姿势。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开展学校写字教育若干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写字教育以‘双姿’教育及习惯养成教育为主。‛‚双姿‛即坐姿和笔姿,正确的书写‚双姿‛是书写质量的保证,因此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在学生每一次写字时讲解与强调‚双姿‛。据观察统计,我校一个年级段800多人中,‚双姿‛正确的不到400人,他们写字身体不端正,头和本子之间的距离太近,握笔离笔尖太近,拇指和食指存在对捏或

交叉握笔现象。因此,在孩子入学写字时要先教会孩子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让学生写字做到‚三个一‛,即眼离纸面一尺,胸离桌面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可把它们编成儿歌:眼睛离纸一尺远,太近容易变近视;手离笔尖一寸远,头正身直姿势好;胸离桌面一拳头,以防桌子压胸口;一尺一寸一拳头,三个一字记心头。握笔时也有握笔歌: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小拇指藏着。这样通过儿歌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写字的姿势,以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2.授之以渔。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写字,应先学会观察。小学生的知觉常表现得较笼统,感知事物细节的能力差,对结构复杂、笔画变化较多的汉字,尤其是形近字之间的细微差别不易分辨清楚,常常少点多点、少横多横、左右颠倒,掌握字形非常困难。在课堂中,教师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在学写生字前让学生先观察字的偏旁结构、笔顺、笔画的长短、粗细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比例,做到心中有数,学会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引导学生牢记字形结构,成竹在胸后再动笔写下来。‚授之于渔‛,对学生学习写字是大有益处的。

3.重视书写。当学生观察清楚字形结构,了解了字的要领后,一定要进行实际演练。在书写下笔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就是写字的‚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做到不动笔则已,动笔就要写出漂亮的字。教师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一定要巡视,让学生发现不正确、不满意的字一定要另起一格重写,尽量做到不用橡皮擦。同时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规范的字一定要及时纠正,力求让每个学生写出规范、漂亮的字。

4.教师范写。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特别是他们崇拜的老师更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范写来引导学生书写。在教学生字范写时,教师的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要规范、漂亮,在范写时一定要写在田字格中,要边写边讲清注意书写的要领。特别是对刚入学初写字的低年级学生,每个字的起笔、止笔,每个字的问架结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给学生一个美的标准。

二、激趣为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减负提质的背景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关键。写字的过程是一个比较机械的过程,时间一长学生会觉得枯燥,容易疲倦,学习的持久性较差;再加上小学生年纪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因此,作为老师应该重视兴趣的激发,这是写字教学成功的关键。

1.创设教学情境激趣。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因素在情境中被激活。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走人情景中,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兴趣。语文课堂是写字教学的主阵地,创设儿童喜欢的课堂隋景,对培养儿童的书写兴趣有帮助。如:教学中给学生讲‚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怀素与禄天庵‛等古人练字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大书法家也是勤学苦练出来的,只要他们勤学苦练也能成为书法家。这样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

机,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

2.巧借汉字造字法激趣。‚立象以尽意‛是汉字的主要特征之一,汉字的每个笔画或部件都是事物具体形态的高度概括。也就是说,汉字总是将抽象意义会着于具体形象,让人‚视而可识,察而同见‛,惟妙惟肖地将人类千姿百态的一事一物呈现出来。因此,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可以以还原本真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牢记字形。如‚哭‛字,‚口口‛表示眼睛,‚大‛表示人的形象,‚、’表示眼泪。学生通过学习记住了这个字,而且还感受到了我们先辈造字的艺术,会觉得学字写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3.组织游戏竞赛激趣。以游戏形式结合教学,富有童趣,能激起学生学习乐趣,使学生情绪高,兴趣更浓。如在教学藏锋用笔时让学生模拟走‚米‛宫,根据教师的口令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藏锋;在教学‚圆转‛时,让学生模拟小蚂蚁在纸上爬行,使学生感受到了慢写圆转笔画的要领,从而能较快地运用到字的笔画中。就这样让学生在整节课上都保持‚动‛的状态,正好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动制动‛效果很好。

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

(1)以赛促练。每次作业进行面批,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把本次作业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等级。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以赛促练,让学生感到自己学有所得,成功的喜悦会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在此基础上激发兴趣。

(2)展示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交流的机会,如举办作业展,优秀作业拍照网络展示,开设优秀作业专栏,优秀作业传阅,书法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享受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书写不足的学生看到自己与优秀者之间的差距,以此来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兴趣和动力。另外在优秀作业栏里,为写字进步的同学另辟一角,把其取得进步的作业本和以前的作业本进行比较,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这样,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写字兴趣,全班出现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场面。

三、持之以恒

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写字兴趣的维持和强化,使写一手好字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追求,一种美的享受,使练字、修身与巩固生字融为一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一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

l制定可行的目标。目标对取得成功很重要,它就像导航灯一样在我们心灵深处指引我们前进。然后根据远期目标,要制定明确、可实现的具体学习计划,要严格执行。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目标:低年级要求写端正,向整齐靠拢;中年级能写整齐,向美观发展;高年级把字写正确、美观,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2.遵循练字的规律。小学生学习汉字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训练学生时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低年级重示范,在教学生字时,要注重每个字的笔画,写字姿势的指导,手把手地教,力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基本功。中年级的学生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应该让学生重点观察分析字形,注意字形的组合、搭配,在生字教学中选取代表性的字进行指导,以达到以一带篇的效果。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基

本掌握了写字的规律,就放学让学生自己去写,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指导,对易错的字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

3.学会利用时问。许多人总埋怨练字没有时间,其实是他们没有利用好时间。我的座右铭是:‚要做时间的主人,永远不要作时间的奴隶。‛除了写字课时练字,平时的书写就是一次很好的练字机会。学生虽然上写字课的时间不多,但平日写字实践的时间相当多,如:语文课识记生字时,带他们把难写的字认认真真写一遍;理解词语时,要求孩子们把近义词或反义词端端正正写在旁边;感悟课文时,先写后说;课堂上勤做笔记,看课外书认真做批注,好的词语、好的句子还要大家共享,摘录在书上。这样做既加深了理解,又积累了词句,还训练了书写,真可谓一举多得。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点滴时间,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问架合适,行款整齐。

此外,教师积极的评价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是抚慰学生心灵的良药。有专家说:‚对学生的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获得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而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简单肯定或否定。‛而多元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评价的内容多元、参评者多元、评价的形式多元等方式在操作中效果明显。

写字教学是一个长期性的教育,在减负提质的大环境中,只我们做有心人,发挥教学中的有利条件,为他们创设各种平台,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规范学生的写字,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书写的快乐,就能让浓浓的墨香散发自课堂。参考文献:

[1]庄义友,熊贤汉.汉字与书法艺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元建.书法与书法欣赏.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

重视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篇6

一、重视语言功能教学

从英语的表面上看,似乎存在相对条理的语法规则体系,它诱使英语教学过分关注于语言表达形式,以为只要弄清楚词的变化规则、组词成句规律和句法结构,便可触类旁通。但恰恰相反,学语言除了多听、多读、多实践之外,无任何捷径可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综合教学,以句型为重点;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培养,以阅读为重点;语句、语篇、课文综合教学,以课文为重点;语言形式、语言规则、语言内容、语言功能综合教学,以语言功能为重点。每一节课,都要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通过大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英语语言能力。这样会使学生不以学英语为苦,反以学英语为乐。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英语课上,要带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开口,勇于实践。教师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句型结构,尤其注意那些与表面意思大相径庭的特殊句型结构和意义,并通过典型例句消化,反复造句,达到熟练掌握。

2.学习课文时,在整体把握各段大意并进而理解全课主题思想的基础上,综合性地吸收、消化提供的词汇、词组、惯用语、句型、文体、语法等语言材料,并且通过朗读、背诵、问答、讨论、复述等各种实践练习,达到从模仿性使用向创造性使用转化,最终能自主、熟练运用全部语言材料。

3.培养学生自觉坚持英语朗读、背诵范文名句,通过朗读背诵加深记忆,积累话语,培养语感。同时将语言材料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联想性、创造性的输出表达,做到灵活创造、规范得体。

三、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在稳步加大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使用动词、非谓语动词、副词和词语活用等方面多加注意,牢记并活用所学过的词组及固定搭配,熟悉并掌握常见句型的基本框架结构。此外,为了使文章整体上结构严密,浑然一体,训练学生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恰当地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总结出表示时间、空间、比较、对照、递进、目的、条件、解释说明、强调、让步、总结等关系的过渡词,以便学生复习、使用。

四、培养学生选择、积累、储存语言材料的能力

英语语言材料浩如烟海,漫无边际,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常用词语或短语、常用句子和高考范文。每种文体有其特定的开头模式,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分析和体会如何写好各种文体的作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做成卡片,以便日后查找引用。

五、掌握写作知识和技巧

英语写作常常按照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1.审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思考文章的体裁、人称。

2.列要点。对提供的信息加以必要的梳理,抓住要点,进行归纳。当然,有些作文如议论文、提纲类作文还要适当发表个人观点。

3.谋篇布局。学生列提纲后,指导他们把要写的内容条理化。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去写,需要进行统筹安排。

4.润色成文。对文章进行修饰,恰当地使用一些多样化的句式,使文章生动活泼,通过加工、润色让句子靓起来。还要注意增强文章的连贯性,体现表达的节奏美,使文章一气呵成。

口语交际有效教学“三重视” 篇7

一、精心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离不开具体的情境, 学生只有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才会有主动表达的诉求, 才会有与别人交际的渴望。离开了具体的情境, 口语表达与交际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 根据需要变换情境, 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学会求救”话题的口语交际课上, 我首先让学生在节奏紧张的《对峙》背景音乐声中观看了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特大火灾视频, 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说一说:假如你就在那幢大楼的一个房间里, 自己首先会怎么做?学生很自然地打开了向消防队员求救的话匣子。在后面的教学中, 我又从“火灾求救”情境转换到“落水求救”和“煤气中毒求救”情境, 指导学生进行更为广泛的口语交际,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情境创设应结合具体的话题顺势而为, 或语言描述, 或自然情境导入, 或借助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没有定式, 但必须合适, 不可过分夸张或远离生活的情境。

二、有效实施双向互动, 提高交际效益

“交际”是口语交际的核心, 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角色必须定位明确,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双向互动, 否则就会变成说话者的独白, 背离“交际”的初衷。在“当有人敲门的时候”话题的口语交际课上, 我就先让学生通过讨论, 确定好“敲门者”“我”“爸爸或妈妈”等角色, 保证了双向互动的顺利进行。但有的话题中没有明显的角色定位,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生成, 补充角色, 促成表达者与倾听者或表达伙伴之间的双向互动。在“介绍世界名城”话题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表达伙伴的角色先了解每个人都准备介绍哪座世界名城, 这座城市“名”在哪里。这样, 问题变成了交际的话题, 互相问答的过程变成了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多元角色的双向互动, 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可以有效促进口语交际向深层递进, 大大提高交际效益, 收获许多意外的精彩。

三、精心指导交际细节, 提升交际品质

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 既要关注学生的“表达”, 也要关注学生的“倾听”,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交际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做好交际细节的指导。

指导学生“表达”, 教师应在语言的组织、表述的优化、自然大方的态度、文明地进行交流等方面予以充分的指导。在“学会求救”话题教学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言简意赅的表达;在“学会祝贺”话题教学时, 教师则要指导学生情真意切、发自肺腑地表达。至于“倾听”, 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提高学生的修养, 另一方面则要教给学生“抓住要点”的方法, 以备做出及时、合理的应对, 让有效的“倾听”为高质量的“表达”给力。

重视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篇8

一、初级阶段:要求做到言之有形

所谓言之有形, 指的是写作的篇章结构、字词句、语法规范, 可算是一篇有形的作文。在这一阶侧, 课标的三级要求是能用短语和句子编写简单的故事, 可见也是充分考虑了学生水平, 因此需要进行以下指导:

1. 规范性要求

万事开头难。一切问题都要在开始的时候立下规矩, 所“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而这种规矩不仅是对学生, 也有对老师的要求。对学生: (1) 学生要准备专门的一本作文本, 并且要有一定的厚度, 要好好保管, 最好能保证从初一到初三一直用同一本作文本, 让学生不仅看到自己成长的印迹, 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限时限地完成作文。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最主要的是在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后立刻写作文,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作文的难度, 便于学生增强对写作的自信心。 (3) 要二次写作。每次作文批改完以后, 学生要在批改意见的指导下进行二次写作, 要尽量避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 同时也为以后复习时可翻看自己的作文做准备。对教师而言, 其规范性要求主要是指对作文的批改, 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批改的心态。教师要怀着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心态, 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在语气或评语时尽量温和, 以鼓励性为主。 (2) 批改的形式。初级阶段的学生的作文, 要尽量做到面批, 并且做分层要求。 (3) 批改的方式。使用红色表示好词、好句, 蓝色表示语法或拼写错误, 黄色则表示语法拼写正确, 但用在文中多余或不适合。这样, 学生在作文本下发后都会争先恐后地看哪种颜色的笔比较多, 大大鼓励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 方法指导

(1) 句型的指导, 保证学生无拼写和语法错误。首先第一步是让学生从造句开始, 打开学生的思维, 慢慢地从字到句的意识。

(2) 篇章结构的指导。如在教PEP八上unit5时,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可采用对section B 3a3b两篇范文的比较发现拒绝类邀请信的基本结构为:开头阶段表达感谢, 中间部分陈述原因, 结尾表示友好或表达祝福。

二、中级阶段:要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 来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 而行有恒。”指的是文章或讲话内容具体而充实, 给人形象、生动的印象。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指导。

1. 同义词替换

同义词替换, 指的是相同的意思, 学生能用不同的词或句进行表达, 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如文字描述, 分别为:Picture1:yesterday was Judy’s birthday, 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came.He gave her some letters.There was a birthday card in them.She was happy.Picture2:in the after-noon….she was very happy.

Picture 3:in the evening…she was happy.教师让学生对以上作文进行评价, 学生发现三个句子中表达个人心情的句子全部采用“happy”一词, 显得十分单调, 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说可表示happy一词, 如excited, surprised, pleasant, 如词组have a good time, have fun, enjoy oneself, 再引导学生进行替换, 并在语法上进行指导。

2. 增加修饰词, 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

同样是这位A教师, 引导学生改写文字时, 要求细心观看图片2和3, Picture2:in the afternoon, his brothergave her a present.It was a radio.Picture3:in the evening, they ate in a restaurant.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片2中的present和radio都是怎么样的, 图片3中的饭店又是怎样的, 他们又在吃什么呢, 为何Judy会高兴呢, 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行了改写。

3. 化简为复, 将简单句改为复杂句

原稿文章都采用简单句, 如:Picture1: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came.He gave her some letters.There was a birthday card in them.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将内容讲清楚, 于是有了以下的句子: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came and gave her a birthday card.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gave her some letters and there was a birthday card in them.虽然只是简单地加了一个and, 将简单句改为并列句, 但学生如果能长期在这种思维的训练和熏陶下, 慢慢地就会用转折句、定语从句等复杂句。

4. 提纲挈领, 保持语言主题和内容一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 词出于句, 句出于语篇, 从思维内容来看, 如果多个句子不是围绕同一个话题, 不管它们的语法多正确, 句子结构多完整, 也不能表达出完整确切的意思。如笔者在观摩我市人教版八上unit6 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作文教学时, 教师设置了泡泡兵的情境, 列出了泡泡兵喜欢做的事情, 如enjoy parties, make new friends, 然后让学生归纳泡泡兵的性格, Paopao soldier is…有的学生说是funny, 也有的说是kind, 但实际上根据以上两个特点, 用outgoing更为适合。

三、高级阶段:希望能做到言之有情

我们知道, 中国的外语教学是“语言落后于思维”, 学生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 苦于语言的匮乏而难以抒怀, 因此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要让学生写出一篇有血有肉有情的文章方是最高境界。

1. 发散思维的培养

如以上浙外派名师A教师在给学生习作任务时就是续写结尾, after dinner, Judy went back home.She opened the door and had a big surprise…look, a____birthday started!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续写一个出其不意的结尾。当时有的学生说“there was a thief, he wanted to steel something, when Judy caught her, wow, it was her best friend, and she gave her a surprising gift”, 也有的说she found a box on the table, she opened it, oh, my god, it was her friend, Judy was so surprised!...学生富有创意的想法感染了现场听课的教师, 相信这种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2. 优秀美文的熏陶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平铺直叙的文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日夜增长的写作欲望的需求,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优秀美文, 如心灵鸡汤、书虫、初中生必背优秀美文等, 甚至可以办一个教室内的小型图书馆, 供学生专门借阅, 如我的一个学生平时比较喜欢看这类书, 且有意识地进行背诵和运用, 如在人教版八上unit4 how do you go to school写有关于如何来学校的作文时, 有位学生讲到自己喜欢走路去, 原因是:when I walk to school, I can smell the grass, listen to the wind singing, breathe the fresh and cool air and dissolve my soul in nature at last.Simple and short enjoyment can bring me great satisfaction.由于学生的作文是当堂完成, 该生如此优美的文字让我颇感意外, 在全班进行表扬后, 让她分享心得, 她说是自己在背诵一篇有关梦想的优秀美文, 然后把其中的句子进行简单的改编, 发现与老师要求的作文和自己的心境都很符合, 就把它用上了。可见美文的熏陶是相当有用的。

重视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篇9

一、打造灵活课堂,生活与理论结合

很多学生的家长一直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感到着急,别人的孩子10分钟读完一个单元单词,可是自己的孩子一下午也不见得记住几个,于是总觉得如果小学阶段跟不上就会对孩子的整个人生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情绪,才是家长需要认真探讨的。

要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注意力曲线来安排内容,不要以为一节课40分钟都盯住老师是个简单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能够一次性保证20分钟就非常不错了。我在课堂上会把前10分钟用来阅读教材,让学生们自己描述这一节课的内容。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After School”,这一单元讨论的就是放学之后可以做些什么,课本中的男孩女孩都有各式各样的消遣,像“football match”“table tennis”还有“swimminglesson”等,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踊跃发言描述自己的课后活动,有的学生是“have supper”,有的学生是“have a piano lesson”,更多的学生则是要参加什么围棋班(I -go)、书法班(Calligraphy)、绘画班(Drawing)等,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课后生活中,让学生愿意查阅字典了解不认识的生词,时间一长阅读能力和速度自然提高了。快速阅读的精髓在于抓住重点。如一篇阅读理解或是课文,通篇几百字可以大部分都是不涉及考试问题的,学生要做的就是找到几个要素,针对问题来找原文,如果问题有“Where is Jim going?”,只要在原文中找到Jim说的话就可以了,不需要全文每一个词句都理解。

二、建造愉悦课堂,知识与兴趣相通

不少教师会抱怨学生上课总是溜号、不听讲,希望这些教师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课堂气氛太沉重、授课方式太老旧等……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仍然是孩子性情,对于游戏才是最容易集中精神的。所以,这也给了很多教师启发,优秀教师会把游戏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既不让学生觉得疲惫,又能够按时按量完成大纲教学要求。

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Our animal friends”的课文中,主要围绕的是家里有豢养小动物的书中人物进行的描写,一般家庭的宠物多数是猫、狗一类的,特别一些的会有乌龟(tortoise)、金丝熊(hamster)等,更有趣的是有个学生的爸爸特别喜欢变色龙(chameleon),他每天回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变色龙捉迷藏,还有的学生家里养的是普通的猫狗,但是对于猫奴和狗奴的感触就特别深,可以给他们布置一项“As a slave of Dog/Cat”的作文任务,或者是自己写亲身经历,或者是搜寻有关的英文摘要,这样的阅读内容远比教材更生动,比阅读理解更吸引人。经过这样的指导之后,课堂教学内容很容易就被消化吸收,甚至一些生僻的动物名词也会成为学生探索另一个世界大门的钥匙。讲述自己熟知的动物是每一个小学生都能侃侃而谈的事情,讲述的能力是实现快速阅读的前提和基础,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就要在他们感兴趣、有倾诉欲望的时候鼓励讲述。动物界的各种名词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知道,教会学生自己查阅也是重要环节,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学有所长,掌握一个方面的能力不代表可以解决所有事情。这样既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真实,在讲述中增加了对阅读的渴望,又锻炼了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推崇自由课堂,思维与现实零距离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会遇到思维特别灵活的学生,但是这部分学生往往成绩都不是特别好,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医学界一般认为儿童的发育是分阶段和方面的,如一个学生口才特别好,可能他的数学就比较差;或者一个学生理科思维很丰富,但是学习古文就很痛苦。在练习阅读的过程当中,小学生常常出现眼睛跟不上思维的情况,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一目十行”的能力。有人认为这样阅读是不认真的态度,不能提倡,可是阅读也是分为浏览、精读和略读很多方式,逼着学生一个字眼、一个词组都不放过的学习方法,实在不是学习阅读的正确态度。

在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Signs”这一单元的学习当中,学生们就对各种标识非常感兴趣,最常见的自然是商场里的卫生间(Ladies’and Gentlemen’s)了,还有安全出口(Exit)和入口(Entrance),超市里的食物如巧克力(Chocolate)、糖果(Candy)、饮料(Drinks)等,都是拓展知识的好机会。对于这些标识的学习的发掘不仅是增加词汇量的一个途径,也是帮助学生了解周围生活环境的手段。但是要注意,超市当中的很多物品的英文翻译都是错误的,学生在记忆的时候一定要查阅字典或者是询问教师之后再正确记忆。还有很多货物的单词虽然拼写正确,但是和原意多少有些出入,如“饺子”的英文单词一般都用“dumpling”表示,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饺子这种食品,“意大利饺子”是“tortellini”“土耳其饺子”是“manti”,并不是所有的饺子都适用“dumpling”这个说法。现代建筑的物品上几乎都有相应的英文说明,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可阅读的英文,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炫耀”机会,这和英语角的概念基本相同,因此一些愿意把自己的优缺点表现出来的人更容易进步。同时,要实现在考试中快速阅读的目的,捷径是无法找到的,所有的阅读方式都是从日常训练当中提炼出来的,只有保持热情、爱阅读的心才能发挥学生潜在的学习力量。

重视有效评价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篇10

一、评价的意义

1.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正面向导。有效评价给出的是积极的指导, 它呈现的是激励、向上的语言, 以及明确的努力方向。

2.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评价, 确认学生的潜力, 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

3. 评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和收获, 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4. 能够正确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 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

二、关注评价主体,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新课程评价改革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 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家长、社区有关人员评价相结合, 注意使学生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也就是落实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要设计安排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就要建立开放、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 评价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 采用测试、非测试、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 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1.针对英语教学任务的要求,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读习惯, 我们可以设立家庭英语听读卡, 建立家长、学生教师多方面的评价。有利于对学生的听读情况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 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 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主要是想通过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 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 是为了让家长更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从而帮助、支持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 结合实际, 制定英语随堂评价表。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和总结, 并做出数字统计。例如, 我们的随堂评价表根据高、中、低不同层次进行制定, 对学生的课堂发言、朗读能力、参与性等课堂表现进行及时评价, 这个任务由小组两位组长进行汇总, 教师每周做一次总结, 对某一项连续一周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 还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评价表有利于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 有针对性地对学习进行问题指导。

3. 尊重个体差异, 实行分层评价。

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 因此, 我们的评价体系也是不能搞一刀切的模式。在教学目标、评价内容以及作业布置上都要体现分层的效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定出三个等级, 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最终评价以自我等级来定, 让学生努力一下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得到教师的同等表扬和肯定,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

4. 多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比如, 在课堂评价中同样的问题, 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积极回答就要给予更大的表扬, 让他受到其他同学的关注, 在同学中展示出自己的优点, 树立自信。

5. 重视阶段性检测, 及时反馈。

阶段性评价包括我们的月考、期中测试以及期末测试。它应该是一种水平测试, 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阶段性掌握知识的效果, 除了注重基本知识的考查, 更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不能只将分数作为最终的评价结果。阶段性测试的目的在于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不作为最终评价。

总之, 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张扬, 创造力需要激励、挖掘、培养。教师家长的评价至关重要。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伤害学生终生, 也可能使学生受益终生。对学生的评价尤其如此。因此评价学生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注意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学生的发展有无好处, 评价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正确认识自己, 让学生在自信中成长。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实施评价的度, 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 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重视有效评价。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 教学评价是推进改革的重要一环。以往在实施评价过程中, 往往只重视考试, 没有从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的检查、监控和改进, 没有完善的体系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也就是素质教育中积极倡导的形成性评价。针对这一点, 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加强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

重视有效教学 实现高效课堂 篇11

快乐和兴趣应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一堂索然寡味的课,一门毫无期待的学科,怎么会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呢?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那么我想学习效率的提高就自然而然了。我所任教的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化学变化具有艳丽多采、现象奇特的特点,是很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的,而且我认为这种强烈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一旦保持下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甚至能克服学习中的很多困难。因而在教学中我用心的运用实验,使其能发挥出教学和激发动力的双重强大作用,无色溶液变出彩色字的酚酞和碱溶液的反应;镁带燃烧放出像烟花一样明亮的火焰;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些实验都绝对是能令初中的孩子们欢呼雀跃,乃至尖叫的,看了这些实验,孩子们多兴奋啊,试想每天在期待和惊叹中学习,怎会不爱探究,成绩怎会不好呢?除了课上实验,我还会不时的在课后作业中加一些有趣的家庭小实验,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鸡蛋变气球”等来持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巩固化学知识,应该说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多同学对化学的“爱”最初都是来源于这些终身难忘的实验的!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真得相信学生是有自学能力的,并着力去培养开发他们的这种能力。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因为基础知识点是学习的根本,但往往因从表面上看很简单,学生也就容易不屑一顾,所以我总怕哪个知识点没有讲透,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自然也就总会在无形中重复一些学生本来已经掌握或者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一课堂讲下来,自己很累,学生常常也没有大的收获和乐趣,教学效果也就不理想。后来我把每章节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归纳设计成填空试卷,课下发给学生,让孩子们课后自己练会,当然他们可以到书上记录本上找答案,也可以相互讨论和请教,第二天课上我利用很短的时间集体测试,快速批改。这样做得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好成绩很有成就感,进而信心十足的准备下一节的知识点。而对老师而言在批改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同学们集中的问题出在哪?个别学生严重的问题出在哪里 ?然后就更有目的性的、有重点的集中或个别解决问题,打得准不盲目,教学效果好。现在很多的时候我更愿意课前给学生五分钟左右,让他们自行消化,互相讲解,结果经常是试卷上的问题被“人民内部消化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有实效性,错题的学生有收获,讲题的学生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更有成就感和热情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教师也要学会“偷懒”,那样才会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生应是课堂的主角。尽管一再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你会发现更多的时候自然不自然的就回到了“填鸭式”的教法中,互动几乎是没有的,或者是形式化的。久而久之学生往往也已经习惯了“师讲生听”的这种被动的学习习惯,也就不愿意自己主动的学习了。所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对老师的备课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我会注意很好的给学生创设情境,清晰准确的设计问题的剃度,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在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真正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另外实验研究、竞赛、提问、讨论、交流、网上查寻、问题答辩等这些教学手段也经常是交替的出现在我的课堂中的,最终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的学习中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快乐的教学愉悦了我,也愉悦了我的学生。

多种形式的评价也能提高课堂效率。及时的评价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如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成绩评价等。以作业批改评价为例,我认为作业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学生在作业中流露出的个性特点是鲜明的,不加掩饰的,无论是从字体、字形、作业完成情况,还是作业本的整洁程度,都使我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大致的把握,也可以辅助我分析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所以通过作业批改这个有效途径,能加强师生间的心灵交流与信息交流。其实一个鲜红的“√”号,既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肯定;一个醒目的“×”号,既是对学生无声的批评,也促使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高了教学质量。我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很少用分数评定,取而代之的经常是:当学生做的很好的时候,我会写“你真棒!”;当学生做得有欠缺的时候,我会写“这次是个意外吧?老师觉得你会做得更好!”;当学生做得很不认真的时候,我又会写“臭小子,老师有点失望哦,因为你在老师心里是很优秀的呀!”…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真是“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和你关系亲近了很多,更喜欢你了,也更爱学习化学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提上去了。

中职语文的有效教学应受到重视 篇12

语文理所当然是中职学校教育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科目。它是人文学科最主要的职业教育, 在以后的职业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素质不但影响着其他课程的学习, 而且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在实际操作中, 中职语文教学没有受到重视, 沦为弃之不舍、食之无肉的鸡肋, 造成现今中职语文教学由盛而衰的局面。所以, 如何提高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 是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对中职语文有效教学进行探讨。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概况

研究中职有效教学的起点在于认识中职语文教学的概况。只有正确地认识到中职语文教学的概况才能掌握教学的方法, 并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一) 中职学校不重视。

语文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且在培养人才素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但中职学校语文课时越来越少。许多语文老师认为语文只需讲一下应用文就可以。在中职学校英语课的地位远远超过了语文课, 从而使语文老师和语文课面临着尴尬的处境。

(二) 中职学生语文水平不高。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 甚至超出了老师的想象。大多数学生经常出现说不顺、写不好、读不通、听不懂的情况。许多学生语词组织能力、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都不高, 听、说、读、写能力不能结合。

(三) 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意识淡薄。

中职学校不少语文教师教学意识淡薄, 只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教学, 中职学生没有太多的学习任务, 且缺乏学习目标, 以致给学习造成不良的后果。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地位被边缘化, 加上学生文化素质比较低, 不少语文教师在上课前情绪低落、愁眉苦脸, 在课堂教学中又没有愉悦感, 认为在职业生涯没有成就感, 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教学效率低下。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受教育者通过实践及学习来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 从而使他们拥有某种能力、技能。从上述状况来看, 在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中存在无效教学的情况, 从而使语文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厌倦感, 这不得不引起中职学校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视。

三、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语文教学的共性就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且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个性。要想实现中职学校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 就要与职业教育的特有功能有机地结合;要全面面向中职语文教学对象, 语文教学就需要有特性。

(一) 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

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用, 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地运用它。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对于理论讲课十分厌烦, 比较喜欢生动幽默的课, 也喜欢实践活动。教师要重视实践, 也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语文学科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有效途径。在中职语文课堂上, 老师要以下面职业教育为方针进行有效教学: (1) 以就业为导向; (2) 以能力为本位; (3) 以服务为宗旨, 要全面根据学生语文的实际需要来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素养。在平时的教学中, 打破以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 合理地结合生活, 开展研究合作竞争、学习等课堂实践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亲身感知感受, 且真切地体会生活, 便于把知识内化吸收为能力。中职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把语文课变成课本剧论演讲课、表演课、口语训练课、问题讨论课等, 给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这将给他们以后成长带来好处。

(二) 中职语文教学价值的综合性。

语文是中职教育系统的主要学科, 它担负着中职育人的主要职责。开展中职学校的语文有效教学, 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还可以在情感教育、美育、德育上进行培育。中职学校的语文追求有效教学价值是综合性的, 不是绝对、单一的。只有充分地挖掘语文学科本身外延和内涵的综合性, 才能有利于实现语文有效教学价值的综合性。

(三) 中职语文内容的应用性。

中职学校教育是“面向专业, 服务就业”的要求进行教学,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现实生命力就是中职的语文教学。比如在语文读写课程中, 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科技短文及应用文体。在进行知识讲解时, 主要偏重于语用方法的指导。并且中职语文教学要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要经常巩固专业思想、强化专业能力, 而在专业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语用的价值及需求空间。符合教育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及现实能力就是有效的教学, 并且语文教学在实用价值上体现它的应用性, 以便于重新找回语文教学的价值。所以, 为了全面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要与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进行结合, 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发或自主筛选教学训练的重点, 不要求理论知识太深, 只要能够实用就行, 在实际应用中要经常让学生巩固。

四、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理念

(一) 根据中职的实际情况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

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是事实。中职语文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因此, 中职学校要使其重视语文教学, 也要对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标准和设置进行改善, 教师要把起点建立在让学生有兴趣学得会的基础上,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或文化水平, 使其劳动者适应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演变。在实际生活中, 能用得上的语文课有两种好处: (1) 满足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需求, 即在中职生毕业之后, 为晋升、转岗打下基础, 以后在企业岗位上能用得上。 (2) 满足中职生就业的需求, 也满足毕业生上岗的需要, 能够在社会企业岗位上用得上。

(二) 去除无用的理论, 树立语文关怀理念。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在校学习语文已经是最后的机会。对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要保持稳定的状态来面对, 不仅要为中职生的生存质量及长远目标着想, 还要正确引导他们认识语文的价值, 让他们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使他们能够自觉养成好好学习和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活动, 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学习且成为学习的主人, 也要把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

(三) 全面树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念。

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厌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要切合实际地贯彻教师教育学生的思想, 坚持“精讲多练”的教育思想,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从而同步进行教与学的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 就是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

总之,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教师对教育的行为、经验、理解的信念是教师教学的有效观念。中职语文教学的理想就是全面追求有效的教学, 从而打造优质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翠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讨.总裁, 2008, (8) :167-168.

[2]李媛媛.浅谈中职语文教学.金色年华 (下) , 2010, (5) :65.

[3]郭振华.浅论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理念.新课程学习 (社会综合) , 2010, (8) :150-151.

上一篇:教学技巧和手段下一篇:危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