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球课感受

2024-06-18

手球课感受(共16篇)

手球课感受 篇1

手球课感受

说起手球其实我一开始并没有考虑过,但当我第一次接触手球时,我发现了他的魅力所在,第一节课,冯老师并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只是简单讲了讲防守与进攻的规则,以及基本的犯规动作就让我们自行体会了,说实话第一场打得其实很乱但却学到了不少,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又学习了更多。比如说: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都不得进入防守圈,如果进入没得力不算犯规但如果得力了对方发球。冯老师,为了鼓励我们进行远射特意加了两分线的远射,虽然也没几个人能远射。

在一开始训练中冯老师让我们两人一组练习传球,射门。虽说起来简单但要做的真正好却需要花很大的功夫。接球有时并不简单,球劲大了不敢接,劲小了又接不好。这就需要更好的配合练习。而且投球必须有速度,有力气要不白搭。

还有要说说团队配合,这点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团队只靠一个人的努力根本别想应。一个人拿球时也不能太独,自己一个人总会有失误,多传一传可以增加一些进球机会。还有防守,防守不能以点防人,要不这样很可能被对方很容易过掉,所以一定要在防守圈上站一圈来防住对方的进攻。

最后我要说,冯老师是一个教学严谨,能认真教我们每一个要领,动作的好老师,如果有幸下学期再报手球我还会认真上冯老师的课。

手球课感受 篇2

课堂提问于课堂教学功莫大焉,对于多数老师来说,提问设计,是备课的主要工作;课堂提问,是推动课堂深入的主要动力。就课堂进展的作用而言,我以为可以分为主干性提问和辅助性提问两类,主干性提问是教案设计的重头戏,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都是由主干性提问撑起的。辅助性提问是主干性提问的分解、细化和补充,辅助性提问虽然也可以在设计教案时考虑到,但更多的应该是在教学现场生成的。主干性问题应该有一定的综合难度和内容蕴含,一般来说,一个主干性问题就是一个教学环节,辅助性提问应该根据学生表现随机产生,通过选择问、递进问、反问、追问等形式实现补充、分解、铺垫、点拨、启发等。从教学现场看,主干性提问没有主干立骨的作用,辅助性提问沦为喋喋不休的闲言碎语。尤其是辅助性提问,有的概括不当,如“这么好的地方,柳宗元是‘乐’还是‘清’呢”?有的发问句式单调重复,如“还有哪几句是侧面描写”连用4次。有的一连抛出几个问题,学生不知道回答哪一个。有的提问既不给学生时间思考,也不组织讨论。有的只是自问自答,自说自话。有的老师居然在几分钟内提几十个问题。余映潮老师在代表初中组评委总结时说“用细碎的提问推动教学,不用扎实的活动推动教学”,可谓一针见血。

“在对比中感受母爱”精读引领课 篇3

《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人物神态、动作、心理的变化,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的方法。

2.在学会感受父母、他人对自己的爱的同时,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学习过程】

一、欣赏美文,导入新课

1.大屏幕出示文章《妈妈的礼物》,配乐,教师有感情地诵读。

2.学生交流感受。

3.导入新课第五单元。

二、观察图画,理清脉络

1.说图意。语言描述《可贵的沉默》一文中的两幅插图。

2.学概括。从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中发现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用一对反义词来概括。(板书:热闹——沉默)

3.探原因。孩子们刚刚还兴奋不已,为何一下子却沉默不语?(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原因)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从图片、问题中一下子对比感知了课文内容。

三、再读体会,深入理解

只通过图片感知内容还不行,还得透过文字来进一步感受。

内容一:引导学生在热闹与沉默的对比中感受孩子们的变化

1.课文是怎样来描写这热闹的场景的,通过哪些句子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兴奋。

2.指导朗读。

3.小结:多么幸福啊!从孩子们的表现可以看出,父母之爱,孩子们都感受到了。

4.交流“沉默”的相关句段,师小结:是呀!孩子们在沉默中已经意识到了极为珍贵的东西,在沉默中思索着如何回报父母。

内容二:引导学生在两次“热闹”的对比中再次感受孩子们的变化

当老师轻轻问怎样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时,教室里又变得热闹起来,只是此时的热闹与沉默前的热闹一样吗?

1.对比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虽然都是“热闹”,但“热闹”的意义却不相同,正是“沉默”使他们意识到了极为珍贵的东西,看来这个“沉默”是有魔力的。

四、照应课题,升华“可贵”

1.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难怪,课题叫“可贵的沉默”,沉默后的热闹就连他们的老师都说:“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齐读)

课件出示:

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多大的享受啊!

他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

他们感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片沉默给了老师多大的享受啊!

她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说:这一片沉默是可贵的。

2.小结:同学们,《可贵的沉默》一课让我们在“热闹”与“沉默”的对比中看到了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感受父母之爱,还懂得了回报爱。懂得爱、回报爱是一个人的美德。

五、实践运用,自主迁移

接下来《妈妈的账单》这一课,又有哪些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并着重思考学单后的三个问题。

1.依照学单,小组自主学习。

(l)白读课文,找出文中形成鲜明对比的地方。

(2)在对比中思考与讨论。

对比一:“60芬尼”与“0芬尼”

对于账单中出现的“60”与“0”,你觉得分别有什么意义?

对比二:“如愿以偿”与“羞愧万分”

找出书中描写小彼得“如愿以偿”与“羞愧万分”的相关语句来品读。

对比三:“得”与“退”

思考:小彼得为什么最后决定把如愿以偿得来的钱退还给妈妈?

2.想一对反义词填入上面表格的括号内。

3.小组展示,老师适时相机点拨提升。

“0”本来是什么都没有,可此时的“0”又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补充资料)妈妈全身心地养育着孩子,从不计报酬,妈妈为孩子的付出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

我们相信,妈妈的这份宽容、怜爱、关怀,会像涓涓细流永不停息地陪伴着小彼得一天天长大,所以说这是一份( )的账单。(爱的、无价的、可贵的、无法偿还的……)

说课感受 篇4

在这次说课比赛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说课不是简单的说教学过程,它包括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说教法,说教学手段和教学程序。而且每一个部分要求都是很高的。例如对教材的分析就要说该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还要针对教材确定重点和难点及其确定的依据。因此,说课前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说出“如何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准备越充分,说课时越有自信,也就越容易成功。2.说课的课件要清楚明了,说课课件可以和上课课件相结合,必要时就出示一些图片等。课件要根据说课的步骤做,这样的话讲起来不乱,听起来也容易接受。

3.说课不仅仅是对专业的要求,还要求说课者具备一定的演讲功底。因为站在说课的主席台上,说课者就是一名演讲者。说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课人的说课语言和肢体语言。因此,说课时候要让语调变化起来,重点难点详细讲说,其他可以略过,在特色和创意的地方重点指出等。

4.说课的每个环节可以配上设计意图,让听者听得更明白,更能

显示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或是创新的地方等。

礼仪课感受 篇5

礼节和仪式。这是传统的解释,“礼”字和“仪”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礼”,多指个人性的,像鞠躬,欠身等,就是礼节;“仪”,则多指集体性的,像开幕式,阅兵式等,就是仪式。《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史记·礼书》:“至 秦 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北齐书·皇甫和传》:“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基本含义

致福曰礼,成义曰仪。

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社交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有各种的观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g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guette”一词进入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礼是发于人性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的行为规范。为什么这么说呢?有无礼节是人与禽兽的差别所在(人性使然),也是人类社会祥和的基础。综观今日,讲礼、识礼者少,故社会秩序乱象常见,各种摩擦、冲突频繁发生,人们相处不仅缺少安全感,甚至有举目皆敌的危机感。

礼节这件事,在人群中,是决不能少的。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从中周旋的力量。

礼节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现代人怎么能不认真对待和学习?否则在社会上,免不了到处碰壁吃亏,届时悔之晚矣。因为我们相信没有人希望在无礼的行为背后引发的是七言八语,讪笑讥诮:「某人岂有此理、未曾受过教育、没有常识、粗卑不堪、不近人情、没见过场面、真讨厌、极可笑、远着他、少来往„„」这一连串的名词,对你的前途,一切的一切,会产生何种影响?

礼节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是要通达践履的。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纪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

上网课感受作文 篇6

雨伴着风,风也伴雨,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大地像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冲刷着这沾满病毒的城市。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校学习变成了线上学习。记得刚开始上网课时,我还真有点不习惯,感觉一个人上课是有多么冷清。那次上课我十分认真,怕遗落老师说的任何一句话,说实话,几天过去,我慢慢习惯了上网课,虽然老师换了又换,但每个老师都那么和蔼可亲,不同的老师讲课的方式也不同,可以听到不同老师讲的课程,我也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结合这几种学习方法,使我掌握的知识也更全面了,慢慢地发现上网课其实也挺好的,只是离开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以前热闹的课堂氛围变得冷清,没有抢答声,没有讨论声,就像现在大街上没有吆喝声,没有喇叭声,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样,没有小伙伴的陪伴,显得异常孤独。抬起头,看向窗外,天空黑沉沉的,压抑得仿佛整个世界变得阴冷,我的心也随着屋外的天气而变得阴沉……现在的我还是多么希望去学校上学啊!课上老师的讲课,课后同学们之间的嬉戏,这些场景都是那么让我怀念!

夜幕渐渐爬上天空,一天将结束,病毒啊!你快点走完吧!严寒以尽绽春蕾,无限春光在眼前,相信返校学习的日子不会遥远。

手球课感受 篇7

一、打造生活课堂, 感受积极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 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引导学生投入活动, 彼此合作, 共同构建课程内容。例如教学《我爱我的家》这一主题活动时, 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 让他们办一个“我的家”主题作品展。学生们把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或物品摆放在适当的位置, 并亲自担当解说员, 介绍自己的家人、物品和家里趣事。笔者还利用节假日召开了一个家校联欢会,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节目, 如猜谜语、做游戏。在活动中, 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家庭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并意识到应培养自己关心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品德。

二、在生活中体验, 在体验中学会生活

教师把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 学生就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知道怎样去更好地生活。如讲授《我爱秋天》时, 笔者让学生学会看温度计, 让他们当小气象观测员, 比较秋天和夏天的气温变化, 感觉秋天的悄悄临近;还组织学生到操场和村庄观察植物的变化和动物的生活规律, 观察秋天的果实, 让他们置身于生活之中, 在大自然中去感受秋天、发现秋天的乐趣, 欣赏秋天的美, 热爱秋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珍惜劳动果实, 笔者抛弃了简单、枯燥的“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说理教育, 带领学生去田间参加秋收活动, 收花生、收大豆, 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 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

三、强化体验, 习得于自然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 没有体验, 行为便是空谈。因此, 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经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 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积累经验, 发展能力。如上《遵守交通规则, 安安全全上学》这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 了解安全常识, 熟悉交通安全标志, 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笔者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住在哪里, 每天是如何来上学的, 路上要经过哪些地方, 有哪些安全标志, 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 并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上学路线图。然后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交通标志, 介绍这些标志在哪儿设置的, 并说出这些标志的作用, 在平时上学时、放学时, 如果遇到这些交通标志应如何去做。最后, 为强化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笔者还进行了模拟游戏的演示, 让学生轮流扮演交通民警、司机和行人, 模拟红绿灯指挥、避让汽车、过马路时左顾右盼、走人行道等。学生自己分配角色, 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笔者还根据活动内容创设各种各样的情节内容, 学生在模拟交通状态中, 掌握了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 养成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可见, 体验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非常重要, 而且只有通过强化体验, 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经验, 发展能力, 习得好的习惯。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学生及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 注重让学生收集信息, 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和情景表演等形式, 丰富学生的感知世界。

手球课感受 篇8

关键词:解题策略;复习课;解决问题

我们一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明显感觉到,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还能够凭借直觉思维来进行解决,到了中高年级遇到两步或三步的问题,再依赖直觉思维就不能很快得到解决,基础差一点的学生甚至无从下手、无法解题。因此,如何对解决问题这一块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就变得相当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而在复习中,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利用策略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复习的有效性,使我们的教学达到“轻负高质”的效果。

一、适合小学阶段的解题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兼顾策略的可接受性和策略本身的实际价值,我认为适合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策略有:

1.分析数量关系策略

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无论是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还是根据图形解决问题,都离不开数量关系。只有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式,学生才能从信息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复习时我们一定要强化学生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2.画图策略

用图形表示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能把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一些较难发现的关系变得明朗易懂,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的目的。常见的画图策略有:线段图、树图、集合图、示意图、平面图等。在数学中,画图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一种常用方法。学会根据题意画图,对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解答应用题有很大的帮助。

3.动手操作策略

动手操作策略就是利用实物操作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动手操作也能使问题变得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4.模拟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较复杂或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用人或物模拟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通过动态模拟使语言叙述的问题变得更生动具体。

5.转化策略

转化策略是指把一个数学问题变更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通过转化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旧知来学习新知,最终解决问题。

6.枚举策略

所谓“枚举”就是一一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7.深化问题策略

解决问题的作用不仅是解出一道题,更重要的是善于挖掘问题的各个侧面,使问题纵深发展,以获得更多的东西。只有对问题作多种变换,才能对问题的实质有更深入的把握,才能与相关知识有更广泛的联系。由此达到解一题研究一类、解一题会一批的境界。

二、如何有效使用解题策略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接触到以上所列举的各种策略。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巧妙地利用所学策略来解决问题。

1.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逐步积累并熟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要结合适当的复习教学内容有序地安排策略的专题指导。(2)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策略并进行随机指导,使学生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3)对同一策略要反复进行指导,直至学生能灵活运用。

2.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在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解题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也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的解法,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直觉猜测、画线段图、画示意图等,并结合适当的题材展示学生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应肯定和鼓励。

3.重视引导学生交流与反思,提升策略

解决问题时,要在获得答案的过程中留出感悟策略的空间,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评价反思,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启示,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方法意识和策略意识,从而提升策略。

“解决问题”的教学历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压轴戏,在复习时,利用解决问题的法宝——解题策略,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阶段,通过解题策略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达到“轻负高效”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学军.解决问题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教学,2007(10).

[2]张奠宙.问题解决与小学数学教学[J].小学教学,2008(1).

[3]葛泽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教学初探[J].科协论坛,2007(6).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第四小学)

网课感受作文 篇9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为我自己详细的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学习要求。在家学习的这段时间我会严格按照流程,开始我的第一次网课的学习。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坐在书桌旁,打开电脑等待着网课的开始。在上课时我能够认真听讲,把重点抄写下来,练习做完拍照、上传。

但是在作业方面思想上有些松懈,总觉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啦,老师一定不会认真看。正当我暗暗窃喜的时候,妈妈缺很认真的对我说:“你这样是不行的,老师为了你们能够在家学习,付出了很多辛勤的劳动,你这样怎么能回报老师的辛勤劳动。”通过爸爸、妈妈的耐心教导,我深刻认识到了我的错误,不是说老师看不见就可以无所谓了。不论学习时,还是写作业的时候都要认认真真的,因为这是我学习的态度的表现。

心理课感受及收获 篇10

今天下午,我们上了第一节心理课。

心理健康课,是学校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教育。

一上课,我们先模仿了下雨的声音:小雨用双手的指甲盖互相碰撞,中雨是拍大腿,大雨是鼓掌,暴雨是跺脚,最后“雨过天晴”。这个游戏既练习了我们的反应力,也测试了一下我们的心理健康。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符合心理健康有八个标准: 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

2.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

“认识自我”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改变自我”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只要敢于认识自我,改变自我,你就能超越自我。

3.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①真诚地关心别人。②真诚地关心别人。③了解别人,能宽容、接纳别人,真诚地从心底里将别人视为朋友。④加强与人的沟通与交往。⑤注意自己的形象,加强自身的修养。⑥善于称赞。⑦多多帮助别人,助人为乐。

4.乐观的情绪。乐观心态是指对待事物的变化所具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健全的人格。

所谓健全人格,也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对自己奋斗的目标是否明确。

6.道德心态的健康。

持续、稳定的情绪就是情感,情感丰富且健康。7.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适应力是一种现象,特征是有着积极的应对模式,即使面对非常不利或危险的情况。

8.智力活动正常。

①智力活动,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智力而进行的活动。②智力活动是人结合自身先天遗传的普通能力以及异于他人的特殊能力而进行的生活活动。普通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者,就是普通能力。

随后,我们有讨论了一些图片,那些图都是具有多面性的。如:从正面看是一只鸭子,从侧面看就变成了一只兔子,把兔子的头捂住,就是一只乌龟,阴影的部分像蝌蚪。

简述手球运动伤害事故应对及策略 篇11

体育运动是国家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有有效途径,在开展体育运动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运动的效果,同时也要想方设法避免因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伤害事故,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安全的开展。本文针对学生在手球运动过程中发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和解决措施,以期对我国学校手球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一、校园体育运动安全形势令人堪忧

对学校200名师生针对校园体育安全问题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各年级的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总共发放200份关于学校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调查报告,其中老师50份,在校学生150份,回收的问卷中有学生148份,体育教师15份,其他教师33份,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了一些结论。认为学校场地设施设置比较合理的有29人,占到15%,认为体育运动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比较科学的有31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6%,认为学校和体育部门对运动伤害预防工作比较重视的有49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25%,认为学校医务室提供的安全保障比较有力度的有14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认为当前针对运动伤害事故方面有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的有56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29%。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师生认为校园体育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学校基础设施、教学类容设置、校园督查不到位引起的。因此,要想有效的降低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校园基础设施、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抓起,必须从各类运动的根本防范工作做起,努力管理好学校里的体育器材设施,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安全教育。

二、手球运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学校场地设施的不合理性

学校体育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也是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所以,这就要求学校保证体育场地设施的安全性能和合理性,为学生提供可靠安全的体育设施,它是保证学校体育的顺利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目前学校的场地和设施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还是存在的,第一,手球场地器材的设置不够合理,很多学校在对手球场的布局,由于场地的限制,显得非常的不合理,一些学校甚至利用场地套场地来提高学校场地的利用率,这样一来也是导致体育活动以外伤害事故的一大重要因素。第二,关于一些体育器材,很多时候在规格、安装、连接方式上并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从而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第

2.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安排缺乏安全性、科学性

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充分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科学合理的选用教材。但是很多情况却差强人意,由于一些老师在实践操作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哪些教材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并未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按照教学规律行事,做到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

3.缺乏医务监督力度

每个学校都设置医务室,但医务室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医务室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当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后第一时间介入救治,更多的应该参与到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来,为手球运动提供过程监督和指导,有效的防范手球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有很多学校没有医务室,虽然有些学校有,但条件也不好,甚至由一些没有资格证的人员兼职做学生医务工作,这样一来,学校就很难具体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难以做好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工作。

三、有效避免手球运动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策略

1.强化学校师生的体育安全意识

很多时候,事故的发生时是于学校师生自身的忽略,没有提高自身的体育安全意识造成的。这样,就要求学校应该做好及时的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和预防工作,始终把体育安全放在第一位。当然,体育教师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强调教学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培养起学生自我防御和保护意识,做到对危险的预见性和及时的预防。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还应该做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始终把安全教育内容作为第一要素。

2.及时对运动器材维护保养及安检

一些体育活动的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因为运动器材的原因,所以学校应该随时随地加强对器材的维护和检查工作。由于一些器材长期放置在露天操场上,经日晒雨淋,必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所以,就要求学校应该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在课前、课后对器材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记录,并进行定期维修、保养。

3.意外伤害事故的事前防范工作

手球运动训练状态与训练目标探讨 篇12

运动员的现实状态时运动训练过程的出发点。运动员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决定其总体竞技能力状况的各个因素的发展水平如何, 运动员的发育状况如何, 导致这一状态的成因又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 都对运动训练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中肯分析和准确判断, 是有效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依据之一。可以说, 整个运动训练过程都是以对运动员现实准柜台的分析和判断为出发点而展开的, 只有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做出准确的预测, 才有可能设立恰当的训练指标, 才有可能制定出为实现指标所必需而又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如果教练不对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做出具体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 或在不准确的评估基础上去组织一个训练过程, 就如同一个裁缝不知道穿衣服人的体型特点去做衣服, 必然做不出合身的衣服一样, 使训练不可能取得成功。

通过科学的评估, 可以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及时掌握训练过程的进展情况及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状况, 从而对训练指标的制定、训练周期的划分、阶段任务的确定、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以及训练负荷的安排是否适宜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

训练过程中的状态评估与检查评定这两个环节,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个大的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的检查评定, 正是一个较小的运动训练过程开始时对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评估;而每一个独立的运动训练过程开始时对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评估;也都可以可以看做是一个更大的运动训练过程的阶段性的检查评定。多年训练过程和其中的年度训练过程, 阶段训练过程和其中的周训练过程也都处于这样一种关系。

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评估, 可以发现训练过程中不同环节所存在的问题, 判定现实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离差的大小, 进而为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并据此调整训练指标, 修订训练计划, 加强训练组织, 以求实现运动训练过程的最佳化, 最终完成实现状态目标的任务, 可以说, 没有科学的评估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训练目标想训练参与者描绘出了运动训练过程的目标状态, 全部训练活动都是为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状态服务的。这一终极目标的确定, 使得训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次训练活动和比赛都围绕着目标状态的实现而全面进行展开, 从而为在训练过程中居于重要位置的训练计划和比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训练活动的终极目的便是实现预定的目标, 所以应经常把运动训练的效果与训练目标及目标的阶段性要求进行比较。若与目标相符, 表明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符合于训练任务的基本要求;如果运动员现实状态的动态变化与训练目标的要求不相符合, 则需要检查评定结果与目标状态相比较的情况反馈给训练过程的相应环节, 以便及时地对各相应环节的状态进行调节和修正, 从而完成对整个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

三、起始状态评估的基本内容

1、运动成绩的评估

作为对运动员在一个新的训练过程的起始状态中运动成绩的评估, 应该对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中的参赛结果给出准确的评价。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取得的名次, 也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竞技水平;既包括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中最好的一次比赛成绩, 也包括运动员在多次比赛中所表现得平均水平, 在最重要的比赛中, 平均水平则可客观地、全面的反映运动员上一个训练过程的比赛结果。

2、竞技能力评估

在评估中要首先抓住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 予以科学的评估, 常常要把测定的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这一标准值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特征模型。

3、训练负荷评估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主要是在训练负荷的影响下产生的。运动员所取得的运动成绩以及竞技能力的变化, 都与其所承受的训练负荷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对于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 (或单元) 所承受的训练负荷的状态做出一个准确的描述, 即是对其竞技能力状态进而对其运动成绩状态所作出的关键分析。教练员对上一个训练过程进行总结的重要内容之一, 便是训练负荷量度的统计, 负荷的量度时由负荷的量和负荷的强度所组成的, 分别反映着负荷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负荷的量可以通过练习次数 (整个练习的次数或某个练习重复的次数) 或训练时间、或练习距离、负荷重量等特征表现出来。负荷的强度可以通过练习速度、单次负荷重重量、练习密度以及难度表现出来, 手球运动项目往往多以练习时间作为衡量负荷量大小的指标。

四、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

1、运动成绩指标

提高运动成绩时竞技体育活动的首要目的, 也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终极目标, 运动成绩指标分为竞技水平指标和名次指标。比赛名次指标涉及到对手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比赛条件和裁判员的倾向性等因素, 而这些因素对教练员来说基本上都属于非可控的因素。有关决策的理论告诉我们, 人们只能对受可控因素影响的事物未来发展进行有效的预测, 而对不可控因素影响的事物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因此, 在制定比赛名次指标时必须持谨慎态度, 任何硬性规定的名次指标往往是难以准确实现的。

2、竞技能力指标

对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分析表明,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的水平及它们的组合方式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直接格因果关系。因此, 在运动训练中可以建立运动员竞技水平决定因素的特征模型。

3、训练负荷指标

学生上梦想课感受 篇13

(一)上杭县通贤中心小学

阙建彬

我班的同学十分喜欢上梦想课,因为在梦想课上,同学们不必很严肃,可以很轻松的上课,还能学到很多知识,就连我班上几个平时上课不认真的同学上梦想课都变得十分认真。

第一节梦想课,阙老师上的是《遇挫不折——情绪智能》的第一课时,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一活动中开始了,各个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给我们准备的大白纸上都写出了自己想到的情绪词汇:开心、忐忑、兴高采烈、气愤、不安、担心、伤心、肝肠寸断、大惊失色、愤愤不平„„,写完后,每一个组派了一个代表上台展示,然后选择一个词汇进行表演,台下的同学来猜,直到猜到了为止。同学们陆续表演了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有的同学笑得直拍桌子,有的眼泪都笑出来了,有的笑得直喊肚子疼。

做完了第一个游戏,又开始了第二个游戏《我乐我乐我乐乐乐》,游戏规则是在下面五组字母中找出你姓氏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决定你要学什么动物的叫声,然后分组。每个组选一名同学来模仿动物的叫声。最搞笑的是黄丽萍同学,她学公鸡叫结果学成了母鸡叫,把我们都逗得合不拢嘴。

这次梦想课让我知道了:情绪无处不在,心情无时不变。我们要学会运用情绪智能面对挫折和逆境。

(二)上杭县通贤中心小学

张婷

上了几节梦想课之后,我便开始喜欢上梦想课了,上梦想课可以画画,可以讲故事,还可以玩游戏„„

有一次我们上梦想课玩游戏,我们玩的是结绳子的游戏,同学们手牵手,按照游戏规则不能放手,还得想办法把乱糟糟打结了的绳子解开。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学到了不成功决不放弃,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成功。一节课,在老师同学的欢声笑语中,都过得飞快,同学们都很急切地期盼上下一节梦想课。

上散打课的感受 篇14

上个学期期末考试那段时间,我们大一新生有了第一次选公选课的机会,怀着激动又憧憬的心情,在刚刚说的第二天早上便早早地到网吧选课去了。看到众多的课程,我刚开始无法做出选择,当细看时,武术散打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我从小看动作片看得多了,很想学一些武术,当时我就以为散打会有一些套路,所以就选了。再者,我的力量不足,想通过散打增强自己的力量。

当上第一堂时,老师就道明了我们大多数学生选择散打课的缘由,女生是为了自卫和强身健体,男生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和体现男人应有的体魄。我同意这个观点,在选散打课时,也有同学的因素,同时商量鼓动选择散打,还有就是选同一个时间段来上,真幼稚啊!

上第一节课,我知道了整个学期应该学的课程,老师的一套表影更是调动了同学们极大的积极性,每门课的第一堂课差不多都是介绍一些情况和强调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同时与同学们进行一次交流。散打课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大概的学习和教学经历,同时也告知我们一些处世之道,深刻而富有激情。

从第二堂课开始,我们开始了真正的上课,由准备中的慢跑六小圈到准备操,我们并不感觉到累,至少我是这样的感觉,慢跑是我的爱好,就在上个学期的运动会选拔赛中拿了院男子5000米第一名。准备操中的腿直手撑地我也做得很自由,因为我在高中时就很自觉地练了压腿,做起来就没有其他同学那么费劲了。学的第一个动作便是预备姿势,为了使接触面减小,尽量侧着身子,左手竖直护住肋骨的部位,右手则努力护住下巴,整个头朝前看,密切注意对方的动静。

之后的课程便是直拳、摆拳、勾拳,学了各种拳法后便是三拳合一及拳拳结合的训练方式老师教导我们出拳要有力量,速度要快,即快而狠,要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腿法则学了蹬腿、踹腿和边腿,招招应猛而有力。在学完大部分的动作时,大致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是慢跑六小圈,接着做一套准备操,然后各个动作的综合训练,进行移动性、快速性的相关练习,之后便是原地练习各种拳法和腿法,最后才是学习一些新的动作和注意事项。我们在学完拳法和腿法后,学了一种摔法,老师演示了很多种摔法,因为其专业缘故,所以我们仅仅学习了一种简单的摔法。而被老师一直看重的步法,因为我们的基础问题,是没法教我们的,毕竟,我们连基础都还算不上。

现在我说一下我学习各种动作的体会,准备动作很多时候我感觉我的步伐跨地太大了,并且我看到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是这样子的。在学习直拳时,右手出力与左手的力道相差很大,右手有力而左手乏力一般,左手练一会儿就酸了。摆拳和勾拳时,首先的反应是姿势不太准确,但几次后据掌握得很顺利了。关于蹬腿,右腿从后面蹬出,有点不太平衡,回到原位就不太顺利了,而左腿蹬出则有些往后倒的趋向,踹腿也和蹬腿一样的感受。当练习边腿时,当时腿踢出去之后,紧贴护具却仍然感受到剧烈的疼痛,原因是踢的位置没有把握好,当问及其他同学时,他们的感受也是一样的,练了一堂课后,我的脚趾淤血由红转为青,最后是黑的了。在练那种摔法时,同伴一碰到我,我就顺势倒下,极具喜剧色彩。再后来,我就真正的学上了,体验了摔的感觉,特别是与老师的那一接触,我完全像是飞出去一样倒下了,那真的很有力量。

初见老师,没有我们想象的严肃,而是温和的长者形象,众多的笑语成了我们刚见面交谈的桥梁,很快他就与我们打成了一片。他工作认真负责,每一个动作都很有耐心的示范多遍,强调各个动作细节要领,同时还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各个动作的效果。他也很关心学生,在同学们参与动作体验的时候,出手非常有分寸,在平时的练习时,注意把握同学们的身体素质,适时地做好各种休息工作。平时也常和同学们谈心,向同学们传授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况,特别是以散打的眼光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对付那些意图侵犯你的人,教授了很多的自卫方法。

散打,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武术动作,不仅仅是进行的一项运动,更能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精神。老师也多次提醒,我们学的是皮毛,并非基础,还够不上基础,散打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手球课感受 篇15

关键词:女子手球运动员,心理技能,特征,计数训练

现代竞技运动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运动竞技水平越高,心理技能对运动起的调节作用日益重要。当前,在体育运动领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表明,心理技能训练能提高个体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1]。因此,为了全面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各国相继采用全面系统的心理技能训练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2]。但目前我国针对手球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还较少,现有的心理技能量表还不能系统的评估女子手球运动员的心理技能[3]。因此,在全面研究我国女子手球运动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合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的心理技能量表,将对提高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即将参加全国运动会决赛比赛的18名女子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国际健将水平的运动员5人、健将水平的运动员4人、一级水平的运动员9人。最大年龄34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24.5岁。运动年限最高20年,最短5年,平均年限11.4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进行检索,搜集到我国有关运动员心理技能方面的文献资料50多篇,心理技能量表6个,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基础[4,5,6,7]。

1.2.2 心理测验法

该文采用自己编制的《手球运动员基本心理技能量表》对运动员进行测评。编制这个量表之前参考了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5个量表,自编量表题目都来自这5个量表之中,并且结合手球运动的特点以及规律,对原始量表进行了微调和修改,使得量表能更加准确。

1.2.3 专家问卷法

当前我国还没有关于手球运动员专门的心理技能量表,因此本研究以原有心理技能量表为基础,通过专家问卷对心理技能量表进行选择筛选,有心理学专家4人,手球方面的专家5人,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最终,从所提供的繁多因素中选择出了焦虑控制、注意力、信心、心理准备、动机、集体重要性、消极思维、主动应对、逃避、正面认识、应对压力这1 1个与手球运动有关系的因素。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9.0、EXCEL等相关软件对所统计出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不同场上位置心理技能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不同位置上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在主动应对一项上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当今女子手球运动发展飞速,对球员的技术要求更加全面化,球员场上活动的范围和空间加大,需要完成的技战术任务增加,位置分工趋于模糊化。而其他10项分量表项目上的差异均达不到显著性差异。边锋运动员在集体重要性、逃避、消极思维这3个分量表的得分最高,分别为12.98分、8.99分、11.68分;内锋运动员在焦虑控制、心理准备、动机、主动应对这4个分量表的得分最高,分别为21.60分、17.59分、23.43分、17.24分;中卫运动员在信心这个分量表的得分最高,为17.90分;守门员在注意力、正面认识、应对压力这个3个分量表的得分最高,分别为21.30分、15.54分、23.93分。

注:*P<.05;***P<.001

2.2 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不同训练年限心理技能比较

我国不同训练年限的手球优秀女子运动员在注意力和动机这2个指标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这也就能充分说明运动员接触训练时间越长,训练年限越久,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动机水平也就随之会升高。手球比赛情况复杂,每一秒钟场上的情景就会可能出现变化,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出现阅读比赛出现时间差,跟不上比赛节奏,技战术任务完不成,失去最佳攻防时机,因此,女子手球运动员需要在场上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把握住最佳时机,才是比赛获胜的重要基础。而其他9个因素方面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但是我们能看出,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其他各个因素的得分也会随之增长提高,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训练年限的长短能对运动员的心理机能水平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2.3 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不同年龄段心理技能比较

不同年龄阶段的女子手球运动员,在注意力和动机这2个方面的分量表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就说明了注意力和动机水平会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而其他分量表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引起注意,在一些分量表中的得分是有波动的,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研究。

2.4 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主力与非主力心理技能比较

女子手球主力运动员与非主力运动员在信心分量表这一得分分别为18.02分和16.38分,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心理因素方面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主力运动员因为自身具有较高手球技术以及竞技水平,在信心方面肯定会较高的水平。而非主力运动员由于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在信心方面必然不足,会与主力运动员出现差距。另外,通过观察表格,其他各项分量表得分,主力运动员均高于非主力运动员。

3 对策

3.1 技术训练要全面

随着当今手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球员的场上位置分工已经趋于模糊化。高水平运动员在位置上的相互交叉已经成为比赛的常态,且运动员技术的全面性也使得比赛过程的对抗性更加激烈。这就要求一方面运动员在选材上要注意各项基本素质的均衡性;而另一方面,则要求运动员在做技术性训练时要全面化,不能在仅仅以传统上的位置来定义运动员的训练内容,要以比赛的需求进行全面的技术训练。通过多样化的技术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比赛适应性。

3.2 重视注意力的训练

具有良好的注意力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高质量完成技战术任务的一个重要保证,是比赛胜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日常手球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球员注意力的训练。且这种注意力的训练一方面要对运动员的外部注意进行明确的指引,使运动员建立正确的技术分析层次和信息加工特征。而另一方面,这种注意力的练习要在对抗的模拟赛事环境下进行,让运动员科学的控制内部注意。促使运动员自觉的排斥掉来自场外的不良干扰更加专注的进行比赛,以此提高心理对抗能力。

3.3 加强心理训练安排的时空性

心理训练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性训练,是一个对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心理状态进行测量和客观评价的过程。因此,在训练中应进行时空的协调发展。即一方面,以训练时间的长短提升运动员的心理适应性,从而提高运动员适应不同对手的心理对抗能力,提高运动技能的发挥水平。而另一方面,以训练空间的不同提升运动员的心理认知能力,保障运动员在不同的比赛环境中建立正确的视觉、听觉、动觉信息加工层次,从而形成对比赛过程的合理控制能力。

3.4 非主力运动员要注重信心的培养

比赛虽然是大部分时间依靠主力运动员在打,但是,随着球队之间实力的缩小,往往非主力运动员是比赛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发挥的好坏是一场比赛胜利的催化剂。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加强非主力运动员信心的培养。如,在训练中要多和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对抗、在比赛中要坚决支持运动员的临场决策。通过在训练和比赛中多给机会、多给予其信任,让非主力运动员建立完成重要任务的自信,并通过良好的鼓励让运动员形成正确的心理自信力。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心理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刘书勇,高俊.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2):101-103.

[4]魏高峡.对赛前心理状态相关研究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7,14(8):101-105.

[5]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陈勇,闫万军.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现代理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4):90-91.

情绪对手球比赛中守门员的影响 篇16

摘 要 手球运动中守门员是全队防守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守门员情绪稳定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稳定正常的发挥应有的技战术水平的前提。本文从情绪变化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以及行为反应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在比赛中造成技术水平发挥不正常的主要情绪变化和情绪体验的六个方面原因。

关键词 手球 守门员 情绪

一、前言

在手球运动中守门员技术动作是由自己独立完成的,一个守门员能否稳定、正常地发挥自己应有的技术水平或超水平发挥,除了守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和竞技能力外,情绪稳定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情绪对手球比赛中守门员技术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守门员训练能合理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提供参考。

二、情绪变化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以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由于情绪有调节的机能,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因此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而这种生理变化直接影响着中枢神经系统和人体的运动器官,以致影响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当情绪高时,人体内的内分泌发生变化,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加,肌肉紧张度增高,使机体处于应急状态。当情绪低落时,会使运动能力方面的各种生理指标下降,势必使守门员机体处于消极状态,思维迟钝,反应迟缓,活动能力下降,动作僵持,无力,甚至会使技术动作变形,这就是守门员在比赛中情绪不稳定时,造成技术水平发挥不正常的主要原因。

三、在比赛中造成技术水平发挥不正常的主要情绪变化和情绪体验

(一)在决胜时刻或关键比分时

在重大的比赛场次或关键场次,比赛胜负的重大责任感会使守门员的心理压力倍增,往往易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有时表现出急躁,急于求成的情绪,有时产生胆怯心情,害怕失误,害怕教练和同伴的指责,害怕承担失败的责任。守门员体验到以上的这些减力性情绪时,极易丧失精确的肌肉运动知觉和准确的节奏感。这主要表现在失去了时间感,速度感,距离感,空间感。

(二)外界刺激时

在比赛中影响最大的声响来自观众,一般为90分贝,有时会更高。声学告诉我们,当噪音大于85分贝时,多数人会感到烦躁不安,像比赛球场噪音是经过观众,拉拉队艺术加工的“噪声”,观众,拉拉队的“吼声”起哄,对守门员来说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刺激物,它伴随着烦躁情绪的产生,会引起守门员的注意力分散。我们知道,条件反射活动的强弱同刺激强度成正比。但是,但是,当刺激度过大,并超过了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的强度,会导致在大脑皮层中产生超限抑制。由于外界刺激引起的外抑制,使守门员注意力分散,并且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导致技术水平发挥失常。

(三)当替补守门员上场时

在比赛中,有时由于替补守门员技术具有某种特点,有时为了破坏对手的比赛节奏,或给对手的射门造成一定的紧张心理,教练员往往在比赛中换一名替补守门员。这时,无论是场上队员还是教练员都有一种心理定势,即此守门员上场后能扭转局面,而替补守门员自己也有一种心理定势,即“我要发挥好,不负众望”。在比赛中,我们应定势技术过程,而不要定势其结果,过于注重结果,会忽视技术过程,以导致技术水平发挥失常。另外,缺乏比赛经验,产生害怕的消极情绪,也是导致技术水平失常的原因之一。

(四)来自教练员的影响

在比赛中,当教练员向某一守门员发出“这球怎么守不到”“你怎么守门的”等等诸多此类的叫喊。这对于一个守门员来说,这种否定性的暗示是一种劣性诱导刺激,当刺激通过神经通路传入中枢,瞬间会产生连续的、一系列的、消极的内部语言,即“我守不好怎么办”“教练员会指责我,会换我下场”等等,这些内部语言,通过第二信号系统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使守门员的心理稳定性遭到破坏,出现内抑制。另外守门员对不利条件想得太多,思想包袱过重,产生了忧虑、困惑的消极情绪,阻止或减弱他们的积极行动。

(五)比分低于或悬殊对方时

比赛中由于双方实力和技术水平的相差悬殊或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往往造成比分相差很大,这就使得守门员的信心不足,情绪低落。这种低落的情绪体验会使守门员的技术动作产生抑制,肌肉发生变化,注意力很难集中在技术动作上导致发挥不正常。

(六)当双方比分接近时,出现相持不下的“拉锯”局面时

在比赛中,比分越接近终了,守门员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尤其在相持“拉锯”时,心理活动就更为复杂。本方失去控球权,急着想夺回控球权时,想防守的结果多,考虑技术动作少,守门员往往在这种情况下,过于紧张而又急躁,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情绪是影响手球比赛守门员技术水平发挥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守门员发挥技术水平。而消极的情绪体验都会抑制守门员有机体的工作能力。

五、建议

消极情绪是手球比赛中守门员经常体验到并会影响发挥技术水平的心理障碍,作为一名教练员应该了解比赛中引起的守门员消极情绪产生的各种内外刺激因素和导致技术水平发挥失常的各种情绪体验,以便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守门员施加各种心理模拟练习和针对性练习,以提高守门员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加以合理的控制正确的指导,针对不同的队员的不同心理品质水平,做到有所区别,使守门员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美香,张向晨.手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网络科技时代.2008(20).

上一篇:煤矿工作报告下一篇: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