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分析(精选12篇)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分析 篇1
摘要:在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 经济实体理论取代了母公司理论成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实体理论利弊的分析来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价。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经济实体理论,优势,劣势
一、合并会计报表理论
合并会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它既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且操作复杂的难题, 又是一个众多理论流派争相讨论的议题, 现今已成为国际会计界公认的三大难题之一。随着少数股权在许多国家的普遍存在, 合并会计报表中对少数股权的处理方法的问题也相继涌现。伴随着实务和理论的快速发展, 逐渐形成三种合并理论, 即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经济实体理论。由于对企业集团内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角度不同, 这三种理论的具体做法上也各具特点。而在合并报表上, 它主要表现在对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处理、商誉的计算、合并净收益的计量、内部交易损益的核算, 以及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权损益的处理上。
二、经济实体理论
相对一些发达国家, 我国公司合并的现象出现的较晚, 但在合并会计理论的选择和发展上丝毫不输于发达国家。在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 经济实体理论取代了母公司理论成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
(一) 经济实体理论概述
经济实体理论将母公司与子公司作为一个经济联合体, 认为合并会计报表应从母公司股东及企业集团少数股东的立场来编制, 以便为其提供集团整体的经营活动信息。而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整个经济实体的全部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服务。在这是个经济联合体中, 持有少数股权的股东和持有多数股权的股东得到了同等的对待。
经济实体理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一计价标准。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按市场公允价值计量, 少数股权归属合并产权。
2、商誉的完全确认。商誉按子公司的全部公允价值推断而得母公司购入子公司一部分股权时确认子公司所隐含的全部商誉。
3、少数股东对子公司的净资产的要求权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独立列示为所有者权益, 少数股东收益在合并利润表中是合并净损益的一部分。少数股东权益按母公司股权投资成本所隐含的全部子公司计算。
4、对于内部销售收入, 不分多数股权和少数股权的份额, 均全部抵消。
(二) 经济实体理论的优势
1、与“控制”的实质最为吻合。
对比所有权理论的母子公司间拥有关系和母公司理论只强调形式上的法定控制关系, 经济实体理论与控制的实质更为相符。经济实体理论采用完全合并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全部合并到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中, 使得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控制关系表现得更为明确。
2、符合股份公司股权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企业股东结构和股权关系日益复杂, 主要表现在股权日趋分散, 过去意义上的少数股东在未来可能在持股比例上超过母公司的持股份额。尽管母公司仍处于控制地位, 但是这种股份的减少会使母公司理论的目的变得差强人意。
3、减少财务会计舞弊。
经济实体理论从整个集团的高度来编制会计报表, 披露会计信息, 能够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同时会计信息必须兼顾多方需求, 使得信息的完整性得到了提高。集团内部公司间交易产生的为实现利润的完全抵消也抑制了集团通过内部交易来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4、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首先,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 相应的监管也不到位, 资产评估机制尚未成熟, 采用另外两种理论都会涉及到比例合并问题,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隐瞒真实情况来人为操纵利润。其次,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会计准则势必要与国际接轨, 而经济实体理论的选择是大势所趋。
(三) 经济实体理论的劣势
1、商誉的全部确认。
买价与公允价值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母公司以购买价来计量子公司的股份无可非议, 但与此同时, 母公司股权投资所隐含的属于少数股东部分也以买价来推出则显得牵强附会, 母公司购入子公司一部分股权时确认了子公司所隐含的全部商誉的做法违背了只有外购商誉才入账的原则。
2、控股股东与少数股东差别不明显。
当前而言, 经济实体理论过分强调了少数股东的重要性, 当少数股东只持有了子公司很小比例的股份, 合并报表向少数股东提供会计信息也几乎没有意义。
有鉴于此, 变通的经济实体理论在改进经济实体理论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变通的经济实体理论规定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全部按公允价值计价, 而商誉则只确认母公司股权所投资的部分, 对企业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则要求全部抵消。变通的经济实体理论弥补了经济实体理论在商誉计量上的缺陷。
在实务中, 我国常常会使用母公司理论或经济实体理论的变形来处理合并的问题, 在合并报表编制的目的方面, 我国合并会计理论主张以母公司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在编制抵消分录方面, 为简化报表的编制, 采用全部抵消的方法;而在少数股东权益方面, 准则第16条规定: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 应当作少数股东权益,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以下“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三、合并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纵观全球, 美国在合并会计报表时主要采用经济实体理论, 而英国则继续保留着母公司理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美国的影响下, 准备修改准则, 采用经济实体理论指导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综上所述, 由母公司理论向经济实体理论的转变不仅是我国合并会计理论的必经之路, 也是国际合并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2006[S].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1]中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2006[S].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陈信元.高级财务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2]陈信元.高级财务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分析 篇2
针对我们在超市发现的问题,我结合经济法第三编市场秩序规制法律制度进行一下简要理论分析。
⑴超市的行为是明显的虚假宣传行为。进入超市映入眼帘的是满场的“促销”字样,就连不打折的地方都带有“促销”字样,虽然让顾客知道了价格降低这一信息,但是这一行为是一种明显的虚假宣传行为。我国《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在宣传活动中,利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方法,对商品或服务作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公开宣传,引起或足以引起其交易相对人对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认识的行为。超市作为经营者主体在宣传过程中采用虚假的方式让消费者对打折这一优惠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是明显的虚假宣传行为。
⑵超市的行为是明显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超市中统一冰红茶推销员采用谎称百分之百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推销员作为经营者主体,其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规定“采用谎称又将或百分之百中奖的方式进行有奖销售”的行为属于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⑶超市在进货时明显存在商业贿赂行为。超市作为有限的销售平台,在卖家进入超市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不正当的竞争。这样必然就会出现像康师傅进入家乐福这样的“进场费”问题。
⑷超市的行为明显的侵犯消费者的权利,没有尽到经营者的义务。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悉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索赔权、结社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监督权,经营者应尽到履行法律义务、接受消费者监督、商品服务安全保证、信息提供身份表明、出具凭证单据、商品服务品质担保、售后服务不得不当免责、尊重消费者人格十项义务。以上超市存在的问题中,超市捆绑销售买一送一等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不合格儿童玩具、乱放商品影响商品质量侵犯消费者的安全权,超市没有尽到商品安全服务保证等。超市对消费者的污蔑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受尊重权,同时也没有尽到尊重消费者人格的义务。
资产评估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篇3
摘 要 资产评估学作为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理性思维的抽象学科,与经济学价值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针对资产评估行业经济学基础薄弱的现象,特进行了资产评估理论的经济学分析,以求实现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加强与完善。
关键词 资产评估 经济学 理论分析
经济学价值理论作为资产评估理论的基础,经济学价值理论对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活动展开具有理论指导的意义。加强资产评估基本理论的经济学研究对于资产评估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资产评估目的的经济学分析
资产评估的目的包括资产公允价值的一般目的和对评估结果用途有具体要求的特定目的两种。这些特定目的一般包括企业兼并、出售、联营、债务重组等方面,不仅设计到产权的供求关系,还包含了资产占用、处置和让渡引起的权利和利益的关系,这些都是对于涉及到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以下我们就资产评估目的的产权性质和特征做相关的经济学分析:
1.产权性质
产权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常常统一事物的统一权利不能属于两个人,只能是一个主体;产权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每一项产权的数量、时间空间等都是有范围和限定的;产权作为独立的经济价值的存在,是可以进行交易的;产权包括权利和利益两部分,产权中的各项权利和可能带来的利益都是可以分割的。这些都是的产权所具备的特殊性质。
2.评估目的的产权特征
不同的资产评估目的会导致评估各因素产生很大的变化和区别。首先不同的评估目的会导致产权主体的界定不同,相应的评估服务对象的责任对象也会产生变化。其次,评估目的同时是对于产权变更程度的反映,氛围涉及和不涉及产权变更两种,碧昂更又可以细分为整体产权变更、部分产权变更和无产权变更等几种表现形式。
二、资产评估原则的经济学分析
所谓资产评估原则,就是指为了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相关活动,包括资产评估的权益方、评估人员以及资产占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评估行为的规范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工作原则和经济技术原则两大类,工作原则要求第三方评估人员在评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做出专业、客观、公正、科学的判断,而经济技术原则则是要求评估人员要用专业知识对客观经济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进行资产价值判断,这也体现了资产评估原则的经济学基础。
资产评估的经济技术原则包括供求原则、替代原则、预期收益原则、贡献原则和评估时点原则几大类。其中,供求原则是指评估过程中,供求关系影响到评估价值,同时供给数量也受到成本、技术等因素影响,这些都应当考虑到评估中去;替代原则是指用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预期收益原则中预期是指对于不确定的经济量做出的预测,收益也是指资产处于正常情况中的最佳利用状态所能产生的正常收益;贡献原则用来评定要素资产在整体资产中的价值高低和贡献地位;评估时点原则是针对货币本身的时间价值,应当在评估中折现为现值。这些资产评估原则都跟经济学理论一一相对应。
三、资产评估途径的经济学分析
1.成本途径
成本途径是指从购买方角度出发,将资产成本费用为出发点进行资产评估活动,一般根据当前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种贬损因素之后得到。因此,在成本途径的资产评估方法中,以劳动价值论为依据从成本角度评定资产的价值构成;通过要素价值论的商品价格作为理论依据进行重置成本的判定;并将其中的资本周转理论作为资产实体贬损判定理论依据;用劳动时间论来判定资产的功能性和经济性贬损价值数,最终形成资产评估的成本途径评估结果。
2.收益途径
收益途径是指将评估对象的剩余使用期限和预期可创造的收益的折现的方式进行估算而得出的现值,主要使用效用价值理论和货币时间价值理论为参考依据。效用价值论是以满足人的欲望和效用的主观评价来表达物品的价值。资产收益值得是资产的客观可收益价值而不是指它的实际收益价值。由于货币也具有时間价值,因此对于让渡资产的货币价值本身也需要得到补偿,必须大于当前投资货币。收益途径的资产评估方式也是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才得以实施和实现的。
3.市场途径
市场途径是指根据市场上同期相同或类似资产的加以价格作为参考标准,通过类比或者直接比较等方式得出评估结果的方式,市场途径主要以替代原则和均衡原则为指导理论依据。市场途径的运用通常要求有一个公开公平的活跃的具有竞争力的市场环境,能够进行公平交易,满足均衡价值理论的市场要求,并且对于市场价值的评定应当根据当前的类似或相同资产进行比较和调整得出,要符合市场现行价值的替代原则。只有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市场途径评估结果。
结语:通过资产评估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资产评估是以经济学价值理论为基础而进行的具体的评估活动。通过分析发现,资产评估的目的、原则和途径都是以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和实践基础的。因此,加强资产评估基本理论的经济学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建勋.谈资产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甘肃冶金.2011(6).
[2]张秀云,张绪成,修峰.浅论无形资产评估.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3]何福英.论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选择.经济研究导刊.2011(35).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分析 篇4
一、国有经济改革关键在于理论创新和突破
国有经济改革, 首先解决的不在于方法, 而在于改革原因、改革目标和改革方式, 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就取决于理论创新。科学的理论不仅成为国有经济改革的有力理论支撑, 而且在不断地转变为改革的设计和实践。
近年来, 对于国有经济的社会属性、职能定位、运行方式以及一系列管理原则等方面, 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基本有了一个实事求是的界定和较准确具体的阐述, 各方面的认识也正在逐步的统一。因此, 改革的步伐近来正在逐步加快, 成效也非常显著。然而, 要更加有效地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在国有企业中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对于有关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更深层次、更具体或更敏感的理论问题, 必须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
二、国有经济改革与理论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说, 国有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直接指导国有经济改革的经济理论简单概括为:所有制理论、国有经济功能理论、控制力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等几个重要理论。
从以上几个理论要说明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 它们之间应该是互为条件的, 而且应该表现为逐层递进的关系, 从前到后每个理论分别可以作为下一个理论的基础。但要强调的是, 在实践中, 它们之间未必表现为一种绝对的先后关系, 如我们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而控制力理论是在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但从现在来看, 控制力理论已经影响到了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 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理论基础。而且, 以前我们的改革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些理论往往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但每一个重大理论的创新都会反过来再次影响实践, 成为实践的指导原则, 保证实践的有序进行。所以, 从现在来看, 我们可以将国有经济的改革过程大致看作是与理论创新同步的过程。
因此, 国有经济改革的逻辑思路完全可以结合理论创新的逻辑加以更加明确的说明。
首先国有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问题, 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基础层面和居于核心地位的改革。由于原有的所有制理论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因此, 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所有制理论, 所有制理论不创新那么其他改革都将无法开展;
其次, 所有制理论决定了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 受所有制理论创新的影响, 国有经济的功能重新定位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以此来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而不是面面俱到。而明晰了国有经济的功能, 也就决定了国有经济的改革方向;
再次, 要处理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也就是通过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 把原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为主导地位, 改变国有企业范围过宽、数量过多、比重过大的局面。因此, 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和“抓大放小”的战略调整, 通过控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从而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
第四,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从微观层面来看, 必须实现微观主体的再造, 即需要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实现政企分开。通过股份制改造, 不仅可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而且, 通过国有资本的独资和控股形式可以保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更重要的是股份制具有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最后,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 即要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 这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从而也符合了公有制创新理论所要求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 以股份制改造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己经成为公有制的最重要实现途径。
总的来说, 国有经济改革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最后终于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为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我们现在的国有经济改革, 完全是由这条战略指导思想即改革思路决定的。而且, 通过以上分析, 也可以说我们己经找到了一条逻辑清晰的、科学的国有经济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宋涛.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的实践和问题[J].《经济评论》.1996年第2期[1]宋涛.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的实践和问题[J].《经济评论》.1996年第2期
[2]袁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J].《求是》.1996年第11期[2]袁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J].《求是》.1996年第11期
[3]张卓元.国有企业改革—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改革的主题[J], 《新视野》, 1999年第4期[3]张卓元.国有企业改革—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改革的主题[J], 《新视野》, 1999年第4期
[4]周叔莲.国有企业改革仍需克服思想障碍.《发展导报》.2001年3月2日第3版[4]周叔莲.国有企业改革仍需克服思想障碍.《发展导报》.2001年3月2日第3版
[5]许经勇.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形式[[J].《理论与改革》, 1998年第1期[5]许经勇.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形式[[J].《理论与改革》, 1998年第1期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基础分析 篇5
从环境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等方面探讨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基础.这些理论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思想就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而展开的.探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基础,不但在理论上可以对排污权交易制度有更为具体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自觉而理性地对待排污权交易制度.并随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这两个齿轮转动时,排污权交易制度将成为高质量的润滑剂.
作 者:李寿德 王家祺 作者单位:李寿德(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上海,52)
王家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分析 篇6
关键词:雇主责任;强制保险;煤矿
一、导言
我国是产煤大国,同时煤矿安全事故频率大,数量大,非法生产现象屡禁不止,重大特大事故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报,2010年我国发生煤矿事故1400起,死亡人数2640人,其中小煤矿发生事故970起,死亡1700人;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417。另据中国保险报报道,2010年上半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45起,死亡和下落不明764人,同比增加12起、266人,分别上升36.4%和53.4%。
针对煤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监察部门、经营企业和煤矿工人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完善职工岗前培训、严格生产资质审查、检验设备状态,规范生产过程操作流程、加强监管反馈,事故发生后妥善处理、合理赔付、及时追责等。其中,对于煤炭高危行业的保险制度,尤其是雇主责任强制保险推行的相关问题,付健健(2009年)认为,应在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基础上实行雇主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以个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作为辅助。李康乐(2008年)指出,工伤保险“广覆盖、低保障”的特点不适应高风险的煤炭行业,综合性费率与煤矿企业的低关联性也无法对重视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起到激励作用。煤炭产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保险保障方面,山西省首先推出了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国内首家主营煤矿行业责任险的专业保险公司——中煤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在山西太原开业,刘晓敏、梁彦、付健健和苏子云(2009年)分析了山西煤炭行业强制雇主责任险的经营结果和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虽然实施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但是肖兴志、孙阳(2006年)和周海珍、陈秉正(2006年)的效用均衡分析以及李豪峰、高鹤(2004年)的博弈分析都明确指出,从经济理论角度出发,强制保险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使煤炭企业和工人的安全投入达到最优,从而实现高危行业安全水平的提高。直观上,雇主责任强制保险为潜在受害人提供了经济保障,在事故导致的死亡或伤害中得到相应赔偿,受害者为保险受益人,但是这实际影响着整个社会福利制度。此外,政策是否会带来诸如道德风险和使决策者、监管者过度依赖保险形式的副作用仍待进一步观察探讨。本文试从信息不对称性、心理风险因素、外部性和保险基本原则方面讨论实施雇主责任强制保险的经济理论依据恶和现实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二、推行雇主责任强制保险的理论探讨
(一)信息不对称
对于煤矿工人,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对人身保险认识严重不足。普遍现实是矿工文化水平较低,多数是合同制的打工者,缺少完善的社会保障,即使有,水平也较低,提供的保障仅仅能维持个人最基本生活,很难负担家庭生活。对于煤炭企业,即潜在责任人,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企业不能准确评估其所面临的风险和赔偿责任,导致其不购买保险;企业由于资本金等其他限制形成的赔偿限额,通过比较保险的收益和成本,导致保险金额不足。
实行雇主责任强制保险,可以为煤矿工作者提供较高水平的生活保障,在死亡伤残发生时维持日后生活,减轻企业负担,减少个体与企业间纠纷,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当然,消除信息不对称性最直接的方法是公开信息,但是由于各个地方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差距很大,且煤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开采状况和环境存在变动,事故率、死亡率等数据统计的可用性仍需讨论,在不对称性无法用公开信息的方法弥补时,监管者可以选择推行强制保险。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企业(潜在责任人)严重低估可能面临的风险,责任准备金预留非常少,导致偿付能力不足。
(二)逆选择和心理风险
逆选择是指对于某种可保风险,有较高出险可能的投保人更倾向于参保,而保险公司倾向于承保出险概率低的保险标的。对于煤矿工人,由于从事行业整体风险高,在意外伤害保险投保时费率往往较高,或者保险人会做出拒保决定。同样,企业投保责任险时也可能因为类似原因遭到拒绝。
心理风险是指由于人的不注意、不关心、存在侥幸或依赖保险的心理,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如一间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在雇主无过错、非故意情况下,对于矿工的伤亡赔偿以公司的资产为上限。于是雇主在投保时会根据企业的可执行财产,选择一个不超过公司资产的、较低的保险金额,其往往低于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者由于发生事故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少而拒绝投保。
如果保险强制执行,核保承保流程团体化统一化,逆选择可能性降低。相关法律条例可以规定以企业享受保障人数为基础的保险保障程度,防止日后赔偿不足。同时,由于雇主责任保险按照商业保险方式运作,保险公司为了自身利益,会主动监督被保险人(雇主)的行为,如生产机械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矿井环境和矿工生理条件是否适于井下作业,企业是否具有合法资质等。
(三)外部性
矿难总是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的舆论压力,多数煤矿工作者在家庭中处于经济支柱地位的客观现实,都要求死亡伤残的矿工或其家属得到及时、足额的赔偿。但当因前述问题而产生企业偿付能力不足,又没有直接致害人或者致害人无力赔偿时,费用外部化,赔付的压力转嫁到政府及整个社会,造成社会的负担。
针对煤炭行业的特殊性,普通社保中包含的工伤保险不能满足高危行业工作者的需求,雇主责任保险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强制保险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机制,保障人民生活,分担全社会负担。
(四)大数法则
保险规则的形成和制定,以大数法则为基础,在集合大量同质风险时才能根据保险统计数据,运用概率论预测损失概率,厘定保险费率。目前煤矿企业参保率低,高危行业的保险产品种类不足,与我国产煤量大、煤矿数量多、事故多发的现实存在极大矛盾。推行雇主责任强制保险,能够有效提高参保率,被保险人绝对数量大,更符合大数法则,费率计算更合理,风险可控性提高,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可以细化风险分类,存在规模效益,能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
三、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保险种类
为保护煤矿从业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现有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两种形式。煤矿工作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工人的谈判能力相对较弱,而煤矿企业和保险公司在规模和谈判能力上更平衡,综合工人的经济条件和个人意外伤害保险的除外责任限制,以及督促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对雇员生命安全负责等因素,实行雇主责任险可行性更高。
(二)道德风险的特殊性
当保险强制实施,煤矿企业必须投保,保险公司必须承保,逆选择可能性降低,按照合同约定,事故发生后赔付遇难受伤员工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发生,如为井下工人投保,井上工人不投保(团体险采用统一费率)和骗保,需要严格的核保分类以及保险期间的管理和监督。管理费用过高会导致该险种项目下所收取的保费不足以盈利甚至维持基本运营,保险公司就会放弃经营该险种。因此,如何有效监督企业行为和控制费用是现实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
尽管经济学家通常认为责任保险是风险规避型的潜在致害人为了保证可能发生的赔偿支付或者保护个人财产而使用的金融工具,在政策制定者的推动下实行的强制责任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受害者,所以承担风险的保险公司的利益常常被忽视。另外,通融赔付的存在也是未来可能经营雇主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预计盈利性时考虑的问题之一。随着国家赔偿等法律的完善,强制保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政府社会的压力,因此除了保险公司利用技术手段和提高经营效率控制成本外,雇主责任强制保险的运营可部分由财政补贴。
(四)强制保险的无效性
虽然煤炭生产行业整体危险系数比较高,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但是行业内依然存在危险程度的区别。不同地域的土壤成分和地质结构、矿井的建筑方式、开采工具的选择以及同一矿井不同工作种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人面临的风险程度有很大差异,某些群体的出现率确实非常低,可以采取风险自留的形式或者普通保险完全可以提供必要保障。此时,实行“一刀切”的强制保险就会降低市场效率和监管效果。
在实施时,可以参考本企业和本地区的历史生产实际情况,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调节保费,在区域参保基数足够大的前提下细分风险等级,采用分级费率制。如果运作成熟,还可以将雇主责任强制保险的形式由煤矿企业推广至非煤矿山生产企业,形成统一的保险基金,分散风险。
参考文献:
1.Michael G Faure.Economic Criteria for Compulsory Insurance[J].The Geneva Papers,2006.
2.肖兴志,韩超.非对称信息、企业安全投入与政府规制效果——兼析强制保险的安全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0(7).
3.李康乐.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
4.刘晓敏,梁彦,付健健,苏子云.中国高危行业实施强制雇主责任保险的研究——以山西煤炭行业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3).
5.肖兴志,孙阳.煤矿安全规制的理论动因、标准设计与制度补充[J].产业经济研究(双月刊),2006(4).
6.周海珍,陈秉正.强制保险能否提高保险市场效率分析[J].保险研究,2009(4).
7.李豪峰,高鹤.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的博弈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4(7).
8.付健健.我国高危行业保险保障体系浅探[J].上海保险,2009(1).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分析 篇7
一、主要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理论的解释功能
(一) 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经济无危机论
市场经济无危机论在工业革命初期 , 作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表的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虔诚地相信资本主义是最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 , 在 “经济人”、最大化原则、市场出清和充分竞争等隐含假定下 , 萨伊认为: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 ——“萨伊定律”, 因此而得出结论是储蓄会全部用于投资 ( I = S) , 产出和就业仅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 , 即使可能出现暂时的、 局部的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危机 , 但从长期看来绝对不会发生全面过剩的危机。萨伊和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都相信自由的市场制度可以解决自身的需求 , 政策主张宣扬自由放任。
市场经济无危机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生产力大力发展起着理论基础, 使资产阶级彻底摆脱封建残留势力和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政府的经济干预。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 无危机论给了市场经济以肯定的自发运行、自我调节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早期, 无危机论赋予其活力和生命力。但应该注意到萨伊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萨伊定律时, 资本主义经济中还没有出现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正统主流思想——无危机论, 即市场能达到一般均衡, 实现充分就业。这种幻想在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中破灭了。此理论无法解释大萧条现象并且在理论上提不出任何的政策见解。
1936年现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 是从心理因素角度来论证它。心理因素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等。凯恩斯认为在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 “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在繁荣后期。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因而使生产成本逐渐加大或利率上涨, 投资增加。但实际上这时已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是劳动力和资源渐趋稀缺, 价格上涨, 使资本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大;另一种情况是, 随着生产成本增大, 资本边际效率下降, 利润逐渐降低。但由于资本家过于乐观, 仍大量投资, 而投机分子也不能对资本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 乐观过度, 购买过多, 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经济危机后, 紧随着经济萧条阶段, 此阶段资本家对未来信心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 银行家和工商界也无力控制市场, 因而投资不振, 生产萎缩, 就业不足, 商品存货积压, 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把心理因素引入了经济周期模型, 但心理因素的作用是通过实物因素 (如资本) 来发挥作用的。理论上很好地解释了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危机, 它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投资的不合理、过度等, 即生产过剩产生的根源。凯恩斯经济周期的外延被相继的经济学家扩大, 使之理论功能解释功能增强。例如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从凯恩斯的储蓄——投资关系出发, 分析事前投资、事后投资、事先储蓄和事后储蓄之间的差异如何引起经济周期。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则分析了投资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引起周期性波动等。
(三) 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第一个公开打出反凯恩斯“革命”的旗号, 其现代货币数量论, 几乎重新恢复了“古典”货币数量论 (费雪方程:MV = PQ) 的权威, 即关于货币供应是外生的,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总量经济活动系列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所导致的短期就业和产出的增加以及长期的价格抬升是由于货币实际余额效应发挥作用以及工人和企业主“货币幻觉”产生的结果。
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功能在历史的每个阶段都不能产生完全合意的解释力。因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存在缺陷——导致政府大量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 此理论的产生是为了弥补这个理论缺陷而提出的。他们反对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来选择政策和组合政策的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而主张采用 “单一货币规则”, 而这与大量的实证结果存在矛盾。
然而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物——中性货币政策, 即不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并用利率来调节经济, 而是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从现实来看, 实行这种货币政策的国家 (如澳大利亚) 物价稳定, 经济良好。因此,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危机解释功能欠佳, 但也有其实际意义。
(四)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均衡经济周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的先驱者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中首先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卢卡斯是此理论的杰出代表, 他在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 试图将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均衡分析的基本理论协调起来, 也就是说经济的周期波动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行为和市场连续出清的价格机制并不矛盾。关键在于他用“理性预期”代替了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因为适应性预期意味着经济主体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采取的资产组合调整存在系统的误差和较长的滞后效应, 理性预期假说则是经济主体根据已知的信息所做出的最优预期, 并且隐含地认为, 预期误差本质上是随机的。
该理论坚持货币中性论, 坚持危机具有随机性。它对经济周期的评价是并非需要干预的扰乱 , 而是经济正常增长过程的一部分。它对经济周期中的经济危机的解释功能体现在认为危机是自然产物, 无法避免。由此, 应用在政府的政策效果分析上, 认为由于经济当事人的价格预期是理性的, 如果政府改变总需求的政策是规则的, 能被公众预期到, 那么总供给曲线就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从而抵消总需求对产出的影响。理性预期学派得出了规则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政府的积极行为有可能使得预期价格朝着不利于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 从而加剧经济波动。
二、当前主流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对次贷危机的解释力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都在80年代兴起。两者之间既有经济理论上的分歧, 也有政策主张上的分歧, 但它们都是当前主流理论。同时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前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以认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 而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主要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这四种经济周期理论能够称为当前主流理论的原因在于对当今经济周期有较强的解释力, 特别是对于次贷危机的解读。次贷危机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这是一场发生在美国, 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 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 席卷了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 可谓是一种较新形式的经济危机。第一部分的四种经济周期理论对次贷危机的解释功能较弱, 无法涉及它发生的主要的、深层的原因, 而新兴的经济周期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理论对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有较好的解释力。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能够成为此次危机中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是否有效的一个理论基础;反之, 现阶段各国政府政策的有效性也能够成为评价两种具有分歧的理论孰优的经验检验。
(一)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金融经济周期是一个较新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 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金融经济周期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波动与金融因素之间的关系, 体现了金融变量对真实经济周期的重要影响。传统的周期理论认为金融因素不会对真实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强调实物因素在经济周期生成和传导中的作用。然而, 历次的货币、金融危机和此次的次贷危机证明, 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的影响十分显著。
该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在繁荣过后的脆弱性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最早正式将金融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的经济学家Bagehot把脆弱性归于两方面:一是经济扩张期的价格不断攀升, 几乎所有的生产商都会高估对其销售产品的需求, 从而无形中犯了一个“错误”;二是现代的金融资本和金融中介出现以后, 价格加速攀升往往诱惑人们去犯更多的“错误”。而第二点恰恰是人们带着不满情绪去评判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信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将上述“错误”的产生原因归结为信息不对称下的金融市场缺陷。他指出, 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 是生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这完全符合次贷危机的原因——“过度房贷”和之后的贷款无法偿还而造成资金链断裂, 流动性不足等后果。此外, Berger和Udell认为, 由于金融市场中道德风险的存在, 资产价格通常都与其基本价值脱节, 从而产生泡沫。把次级债“打包”发行高评级的债券的行为就可以解释为道德风险的暴露以及债券价格与基础资产价值严重脱节。信贷理论认为金融冲击通过金融市场的内生机制而被放大, 而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就是许多金融机构不断发行、转手次级债券或为债券作担保, 通过金融杠杆作用和内生机制把危机放大而造成的。
信贷理论突破了信息完全对称的周期理论假设前提, 是一种有意义的创新。经过此次危机的现实检验, 理论的预示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佐证, 即预示过度负债和外生冲击是经济周期的根源。
(二) 世界经济周期理论
世界经济周期就是在世界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 导致世界主要国家的实际经济活动呈现同步的扩张、衰退、萧条和复苏, 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周期性运行形态, 这种运行形态会重复发生, 最终形成持续时间不同的世界经济周期运动。次贷危机中的特定因素是美国次级债在世界大范围销售以及美国所特有的世界影响力。
学者提出了世界经济周期的十个主要特征, 其中六点在次贷危机中都呈现出来, 这六个特征为: (1) 多国的产出总量和产出增长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2) 多国的消费具有正相关性, 但略低于产出的跨国相关程度; (3) 多国的投资和就业具有正相关性; (4) 和19 世纪末期相比, 近几十年所有的衰退伴随着私人固定投资的收缩, 国家间的投资同步收缩, 影响力更大; (5) 投资的收缩对世界经济衰退有重要作用, 在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复苏中, 存货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6) 国家间证券价格波动的波峰通常领先于产出的波峰, 而波谷大致同步, 国家间证券价格衰退的同步性比国家间经济衰退的同步性要强。
(三)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982 年, 罗伯特?卢卡斯首先提出的货币意外模型陷入了理论上和经验上的双重困境, 已经被广泛地认为在当时的工业化国家是不适用的。以普雷斯科特、基德兰德等为首的一些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第二代的经济学家, 创建了实际周期理论。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将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 详细论证了供给方冲击也可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其研究成果是对经济周期看法的“革命”——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无规则的, 因而, 无法对它作出准确甚至是较为准确的预测。此观点能够说明“创新”是引起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 而次贷危机从另一个角度可认为是金融创新的“负面”产物。
同时, 该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选择行为的结果, 是经济主体对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所做出的最优反应, 是经济运行的竞争性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现象, 政府人为地抑制波动很可能会降低社会福利。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确实采取的是相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美国政府现在的救市计划的政策效果有一定成效, 但还有待检验。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成立, 经济周期在现阶段的表现是无规则的, 那么政策效果就无法评价, 即目前是市场逐渐调节经济, 还是政府大力救市挽救金融危机在起作用是难以判断的。价格弹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完全市场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假设前提, 但次贷危机的种种表现形式反映出这四个假设条件与对危机原因分析的主流看法是相违背的, 所以当前各国政府采取的种种措施是背离此理论的。
(四)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为弥补原凯恩斯主义的不足, 20 世纪80 年代几乎与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同时期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的新学派出现了, 这就是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 经济波动的根源可能来自供给一方, 也可能来自需求一方。该理论经济具有重要的非瓦尔拉斯特征:价格黏性、市场不能出清、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这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假设是完全对立的。因此, 该理论认为经济活动不应当实行自由放任、政府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各国政府面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行为是符合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的。
三、主流经济周期理论融合化的趋势
世界经济周期的体系是复杂多样的, 每一个经济周期理论都没有绝对的覆盖解释力。但各个经济理论都在放宽自身的假设条件和扩展相关因素。例如, 新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设并且赞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所提出的造成经济波动的冲击是随机的、波动是不规则的、不可预测的;而新的实际经济周期中有许多包含了很大程度的市场失灵, 因而政府干预可能是合意的。这种融合化的趋势最大的的目的是让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 并且构造的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经济趋势。
摘要:本文以经济周期解释功能分析为视角, 介绍了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在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全球化背景下, 传统周期理论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力不足, 而当前主流经济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当期的次贷危机。经济周期理论显示出融合化的趋势, 以加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功能。
关键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解释功能
参考文献
[1]黄险峰.真实经济周期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吴易风, 王键, 方松英.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商务印书馆, 1998.
[3]丁纪纲.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与经典学说回顾[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6) .
[4]马俊.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比较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7, (2) .
[5]宋玉华, 徐前春.世界经济周期理论的文献评述[J].世界经济, 2004, (6) .
农业经济分析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篇8
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函数方程衡量经济形势, 借助于概率分析理论, 通常用于宏观经济的预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特点鲜明, 首先其将经济形势转化为一种可计量的数字化模型, 后借助于统计学和概率学理论知识, 进行数据化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兼顾理论和统计资料, 通过理论和经验结合, 分析经济动态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形势的影响, 从而得出具有一定概率性的结果。
虽然计量经济模型优点很多, 但也表现出一些不足, 主要概括为:首先是局限性, 计量经济模型只是将经济数据进行简单的函数分析, 而面对经济动态中的非量化因素, 却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是依赖性, 计量经济模型的成功构建需要精确的统计数据以及强大的计算机软件支持, 可见其运用的要求较高, 难以施行。鉴于其不足, 计量经济模型在实际运用中主要表现为F或t检验在定量分析中缺乏显著性, 其次模型错误和统计数据有误由参数预估值不合理或是不切实际导致。
2 线性规划模型
线性规划模型通过确定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求得最优解, 其中目标函数为线性函数, 且约束条件表现为线性特征, 通常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最优化方案的确定。线性规划模型优点明显,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制造部与经济动态中各变量间的潜在关联, 为各行业管理提供最优解, 从而管理层依据其做出正确决策, 同时以基期的统计信息完成自检, 确保模型的合理性。
线性规划模型在实际运用中曝露出诸多的缺点, 主要概括为三点:首先是理想性, 线性规划模型本质上是静态模型, 而实际经济管理中, 目标函数中部分因素通常是变化的, 同时生产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导致约束条件中部分指标表现出不定性, 可见线性规划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实际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是被动型, 模型仅可以跟随外生变量的波动做出断断续续的回应;最后是难行性, 实际分析中通常缺乏必要数据和信息, 仅通过借鉴和假设等手段完成模型的模拟分析, 缺乏精确性。
3 复合模型
复合模型通过概率预测分析和模拟规划, 综合考虑实际经济动态中的各项不确定性因素, 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具说服力。模型的特点显著, 实际运用中表现出极大地灵活性, 分析者参照实际目标, 构建合理的模型框架, 模型既可以进行概率预测分析, 也能模拟规划模型, 兼顾以上两种模型的优点。其典型应用为江苏省农业区域政策分析模型, 模型综合计量经济模型以及线性规划模型, 计量经济模型用于分析居民的消费情况 (消费水平、消费需求及通货膨胀水平) , 同时预测外生量动态;线性规划模型通过结合居民需求量信息, 并进行多次模拟操作, 确定生产结构的最优方案。
4 灰色模型
农业经济受制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其作用机制等信息模糊, 一些常用的经济分析模型已无法应对, 为解决此类问题, 灰色模型应运而生。传统分析模型需要基于准确的统计数据, 可用于处理常规发展中的经济状态, 而对不确定性的经济现象, 难以做出有效分析。灰色模型主要通过灰色参数、函数和矩阵来客观反映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 进而提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规划。灰色模型完美结合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其中定性分析是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后通过定量分析进行细化以及规格化处理, 其既能定量分析各变量对农业经济动态发展的不同影响, 也可以概率预测农业经济中各因素变化对农业经济整体 (总产值等) 的影响。其典型应用为甘肃农业经济分析模型。结束语
四种模型各具特色,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开发, 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相应的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也更为复杂, 对农业经济分析模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使复合模型与灰色模型的应用更为广泛。为使我国农业经济能够高效健康发展, 现提出以下建议:
(1) 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产业技术革新。
(2) 加快农业结构产业化。引导农业经济向集约型方向发展, 加强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 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 整合现有资源, 因地制宜。
(3)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实施力度。农村是教育的薄弱环节, 特别是偏远山区, 农民科学意识普遍较弱, 制约当地农业技术的普及。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安全型农业发展的经济分析和理论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 2014, (1) .
交通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的分析 篇9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 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以交通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又通过交通运输生产活动向社会提供服务推动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 在‘三驾马车’中交通运输三居其二。”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和基础作用, 因此交通运输系统必须明确提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主, 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以此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1) 交通运输相关部门作为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试点单位, 开展预警防控工作, 必须从权力运行、责任体系、工作流程、预警信息等方面全面构筑起了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初步建立健全了“权责明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交通权力运行机制和腐败风险防控机制。
(1) 全面清权, 编织交通权力运行监督网。成立交通运输系统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专门的预警防控办公室, 组建了工作专班, 紧密结合系统实际,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和各个阶段工作安排表。把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与完成年度交通工作目标同安排、同考核。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共10类69项进行了权力清理, 建立了《交通运输局行政职权公开目录》。对行政职权和内部行政管理权限, 按规定工作程序, 绘制完善了权力运行流程图, 在建始网上进行了公示, 并以不同形式在各单位设立公开栏, 建立起了一道权力运行监督网, 使交通人的权力真正成为阳光权力,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 建章立制, 编织交通权力良性制衡网。针对单位经费开支使用、项目建设、干部提拔、物品采购、资产处置等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 通过预警防控, 采取完善制度、督办执行、分权制权、相互监督的形式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制定完善了交通运输局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出台了《建始县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交通局16项廉政制度。在财务管理上推行了“四人核销”, 即各类经费开支必须由经手人、财务股长、分管业务领导、分管财务领导四个人各自在不同环节把关签字后方能报销;干部任免上实行了实名推荐制———差额考察制———差额票决制的流程, 全程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针对岗位职责类风险, 制定《建始县交通局行政问责制实施办法 (试行) 》, 将考核情况与个人政治、经济利益挂钩, 建立了详尽的权责运行考核奖惩机制, 形成了程序规范、责任精细、过错必究的内部行政管理工作格局, 有效防范了腐败风险的发生。同时, 我们对权力运行完善了具体的工作流程图, 使工作流程化, 从而建立起了一道权力制衡工作流程网。
(2)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双重引导下,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才逐步加快发展步伐, 并初现成效。进入“八五”以后, 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激励下, 改革开放加快了速度, 向纵深发展。同期, 我国融资体制也生了质的变化。1993年8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使政府、居民、企业 (法人) 等各种利益主体在融资体制中的相互关系更趋密切, 不仅开辟了对外融资渠道, 而且政府与企业面向居民的融资渠道更加宽广, 形式更加多样, 通过市场推进社会消费基金向生产建设资金转化的机制逐渐形成。从此,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更趋多样, 融资对象日益增多, 融资条件更加规范。这些因素直接导致这个期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超常规发展, 为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方面
一方面, 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经济增长方式都要求有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结构偏好。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特别是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增长就离不开高速公路、机场及铁路的支持, 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能源水利方面的大力支持, 要保证企业经营的电力和水力等方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 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要先于经济增长提出的要求, 要有一定的提前量。更不能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增长提出的要求, 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
特别重要的是,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大洪涝灾害和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要使得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格局, 就可以通过加大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扩大内需, 提高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2.2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融资机制方面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财税、金融、外汇体制的改革,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和以项目法人制度, 资本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投资体制。融资方式更趋多样, 融资对象日益增多, 融资条件更加规范。从此,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从依靠政府投资到银行贷款, 再到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 这种这种融资体制发生的质的变化, 较好的解决了大额资金来源困难的问题, 直接推动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腾飞。
2.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机制方面
经营机制的变革和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经营主体, 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与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合资合作企业、民营独资企业等。民营资本参与的方式包括合同承包、租赁、合资、合作、参股、BOT、TOT等十多种, 并且随着实践的深入, 更多的形式和制度安排仍不断被创新出来,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会被进一步促进。
2.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机制条件下的资金新来源
从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开始, 逐步形成城市建设与土地经营良性互动的新模式。198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的通知》提出城市建设“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配套建设, 综合开发”的20字方针, 各地实行了“以路带房”、“以房带路”的房地产开发与城市改建相结合模式, 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近年来, 交通部门作为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重要落实部门, 交通运输局必须切实履行职能, 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扩大内需的机遇, 全力加快在交通项目中的建设, 认真加强资金和项目质量管理, 才能拉动内需, 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J], 财经研究, 2007年08期.
[2]刘学华, 张学良, 彭明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实证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年04期.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分析 篇10
在社会科学中, 狭义的权益理论以企业产权关系为研究对象, 构建企业会计理论框架。但是, 在社会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权益”一词其实是一个复合概念, 即“权利”与“利益”二者的统称:“权利”体现为一个法律概念, 属于上层建筑的制度内容, 而“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关系。“权益”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简便的理解为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与社会制度下所客观存在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及其法律表现形式, 在不同的场合中, 其具体涵义各有侧重。
“经济权益”内涵有“经济权利”在内。从世界各国立法情况看, 没有经济权利的明确定义, 但是, 综合国际人权文件所规范的内容、各国宪法文本的规定及这一权利的社会背景, 对于经济权利, 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民法意义上的经济权利;经济法意义上的权利;人权意义上的经济权利。很多学者将权利视为利益, 其中代表性的如边沁、耶林、麦考密克、列昂斯和拉兹等。但是, 也有很多西方的权利倡导者在权利和利益之间作了明确的区分。笔者认为, 利益机制比之人类自由理性更能决定法权现象的性质及其功能, 权利的直接本质是利益, 即权利的本质形式是其利益属性。对于主体的权利要求来说, 利益是第一性的;主体的自由意志选择行为是由利益决定的, 利益是主体自由活动的内在推动力。在现代社会中, 权利的本质内容是对一定社会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利益关系的确认。法律赋予主体权利是法律通过均衡社会上占优势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并对其利益关系加以确认的。权利本身并不等于利益, 利益只是权利的一个重要维度。利益是权利的基本要素, 然而, 利益就其本性来说具有不法的本能, 只有正当的, 也惟有正当的利益才是权利。
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权益”是“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经济自由既是一种基本的经济原则或者说经济运行理念, 又是宪法上的一种基本权利, 选择职业的自由、居住与迁徙的自由以及财产权等, 被认为是经济自由权的基本内容。至于何谓经济平等, 历来就存有争议。对于经济权益是否内涵经济平等, 在各国的宪法实践或者学术研究中, 同样存在争议。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 一般而言, 古典政治宪法形式上的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之间形成了很大的紧张, 但从自由市场的发展过程看, 自由市场经济解决不了个体的实质自由问题。现代经济权益既强调基本的经济自由, 也强调实质的平等。经济法的出现和人权的发展就是这种基本理念变迁的体现。经济法中的经济权利更关注整体经济秩序的稳定和个体利益的实现, 更关注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平等。而人权建立在对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尊重的基础上, 它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和要求, 它应当平等而无差别地适用于所有人。[1]经济权利所保障的内容就是避免和补救社会弱者可能或已经失去的自由平等, 这是追求实质平等, 而不是抽象自由。
二、农民经济权益的规范性质分析
首先, 农民的经济权益是一种正当经济利益, 但是正当利益必须借助于经济权利的法律形式才能得到合法的实现与保障。权利是正当利益的表达机制, 权利较之义务更直接的体现法律的价值, 因为权利更直接的体现了社会利益关系。[2]权利也是社会利益的调整机制, 农民之所以是社会弱势集群体, 其客观基础就是农民所拥有、占有的社会性资源的差异性, 对于农民的特别保护就是对社会性资源进行再分配, 实质上是利益的再调整, 在法律上这种调整以权利方式实现。权利还是正当利益的确认机制, 复杂的利益关系只有借助于法律符号才能简化和固化为一种关系模式。[3]
其次, 农民经济权益是一种主体自由的权利。财产权利是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第一要件, 但有效的市场经济还必须要求市场主体还必须具有参与市场经济的自由。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 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逐渐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权做了部分规定, 但是, 宪法上还缺少适用于所有市场主体的一般性经济自由的规定, 一些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经济权利, 宪法的配置没有到位;尤其涉及到农民的居住自由、迁徙自由、职业自由等, 仍处于半管制状态, 而且政府仍垄断着过多资源, 经济自由自然无从谈起。农民经济自由的不足不仅来源于法律设计的缺陷与可支配资源的不足, 也来自自由意志表达渠道的堵塞, 尤其是缺乏能够代表农民意志与利益的组织。
再次, 农民经济权益是一种实质平等的权利。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财产权利平等, 但人们因为所有权缺乏排他性而不能获得相应的权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农民对其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都拥有同等的所有权, 但是劳动力所有权却得不到保障。市场经济在发挥与保护个人财产 (消极权利) 和能力时, 由于分配制度的缺陷, 同样可能损害大多数人的积极权利。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里, 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体现经济公平的宪法经济权利的重要性实际上正在降低。虽然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 经济自由不是绝对的和排它的价值选择, 特别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来看, 我国没有放弃也不能放弃社会主义对平等, 特别是对经济平等的诉求。中国已经走过了以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积累阶段, 经济平等与经济自由之间没有自由主义者理解的那么对立, 二者都值得追求。以我国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 国家在理论上不仅有义务保证农民获得形式意义上的公平对待, 而且还有义务通过差别对待以满足农民“社会经济关系之事实上的均等”。从权利的外部类型来看, 农民的权利保障内容并无多大迥异;但是从农民权利的实现过程来看, 出于对经济公平的追求, 需要对农民的经济权利进行倾斜性的配置, 在一定时期内 (甚至是较长一个时期内) 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对农民的经济权益进行特殊保护。这实质上是对农民的先行的义务做出的权利弥补, 从总量上看权利义务仍是对等的, 这是对农民利益保护实现“实质公平”先于“形式公平”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三、农民经济权益的权益主体与义务客体
权利的主体是某一种、每一时期或处于某一状态下的个人。[5]群体权利是以群体的共性形式表现出来的个人权利, 群体权利总要落实到个人头上的, 群体权利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个人权利。群体实际上是一种学术上的划分, 实质还是个人。农民权益的权利主体是群体, 实为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农民个体。
“农民”的概念, 因国家社会性质的差异、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研究领域的变化而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西方国家对于“农民”的界定是一个职业的概念, 在汉语里, 一般是从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的双重角度来定义“农民”, 既具有身份等级含义, 又具有职业的涵义。传统农民是指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 是社会群体认为等级分化的产物;职业农民是指居住在乡下而与城市生活保持密切联系的农业工作者, 又称“乡民”或“村民”。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我国的农民群体逐渐呈现出职业化特征, 正逐步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过渡, 职业农民将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市场化和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坏的市场经济不在市场经济本身, 而是嵌入于其中的政治社会环境, 中国要建设一个规范公正、有利于大众的市场经济, 就必须要保持机会的平等和起点的公正。[6]不仅如此, 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是充分保障与发展人的基本权利, 以此最高目标之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能提供的效率与手段, 不仅不应违背这个基本原则, 而且必须在制度构建上充分保证该目标的实现。农民的基本经济权益并非不能通过市场完成, 但是, 如果不受控制的、抛弃平等与公平原则丧失的市场竞争出现, 不但违反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与理想, 同时损伤农民的尊严与基本价值。
在《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文件对基本权利的阐释性架构中, 在国家义务方面, 三个层级的义务是不言自明的:尊重的义务, 这是承认个人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主体;保护义务, 除了立法对于基本权利的明确外, 司法审查的可操作性, 必须确保法治经济与社会权利的存在;实现义务, 这是确认国家有义务提供便利或直接提供帮助以实现个人的权利。具体到农民权益, 它意味着:政府应充分保障农民的就业机会与工作权利, 不能以人均土地分割来掩盖事实上存在的农村隐性失业, 确保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机会的可持续增长;政府应充分保障农民的教育权利、医疗与公共卫生享有权、个人健康与健康权等, 从经济意义而言, 这构成农民人力资本的重要部分;政府应充分保障农民的财产权, 尽管这不意味着政府有义务让所有农民获得平等的收入, 但政府在控制资源的平等配置、合法财产的自由运用等方面, 有着不可推卸的法定公共责任;等等。[7]
四、农民经济权益的基本内容
市场经济中的农民具有多重主体身份, 农民是劳动生产的主体, 是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是消费的主体。对于每一种经济主体角色, 都有其相应的权益内容。
劳动权益在农民的经济权益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人的发展的权利来自于人的劳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而实践的内容就是劳动。在一定意义上, 人的权利就是劳动的权利, 人的自由就是劳动的自由, 强调人的生存需要就必然要关注实现这些需要的手段和权利, 最主要的就是劳动权和分配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于农民来说, 劳动权作为一项经济权利, 首先是在就业机会上有权获得平等对待, 任何就业方面的歧视都必须依法得到纠正;同时, 也包括自由择业的权利, 即农民有权根据自己的才能和爱好选择具体的劳动形式, 国家必须帮助农民提高自身就业条件并给予职业指导;而最重要的是, 保障农民通过劳动获得报酬, 以此作为农民在社会上生存的财产基础。
作为投资与经营主体, 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投资与经营对象是土地, 农民作为投资与经营主体的经济权益首先体现为以土地为载体的土地权益。土地不仅仅是一项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 也是农民所拥有的财产之一。家庭承包制确立了农用地产权体系的基本结构, 但是, 农民对自己所使用的土地——无论是耕地还是集体建设用地, 都没有得到完整意义的产权保护, 农地资源配置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冲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 对于投资与经营活动, 货币资本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依靠自我积累方式不足以满足农民的经营与投资发展需要, 来自外部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外部资本来源的两条基本途径分别是财政支农资金与涉农金融支持, 它们分别对应了农民的财政权益与金融权益。从人民主权原则上看, 财政权是人民基于主权享有者身份而拥有的权利, 是公民在承担让渡财产所有权义务的前提下所享有的权利。[8]中国农民为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对称的权益回报, 农民的财政权在很长一个时期处于被歧视地位。“金融权”的获得与发展对于农民的投资与经营获得具有日益显著的积极效用, 由于农村客观存在的金融压抑, 农民在金融方面享有的平等权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权, 稀缺的资金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合理配比, 造成了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陷入一种相互挚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9]形式平等在现实差别面前会造成广泛的不平等, 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也因此成为正义的应有之义。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 国际消费者联盟就已确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获得教育权、结社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等。就城乡居民的消费者权益内容而言, 没有本质区别, 但是较之城市居民, 农民的消费权益更容易被侵犯。保障农民的消费权益对于农村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与农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 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城乡一体化中农民经济权益的重点问题
“发展伤农”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农民在整体上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并正在向小康目标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 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凸显并导致城乡不和谐状况日益严重。从理论上讲, 城市的超前、超常发展是符合城乡全体居民的长远利益的, 关键在于, 如何统筹和兼顾城乡的现实利益, 避免出现农民承担了发展代价却没有享受到发展成果的局面。
农民在经济利益上是否得到发展的最直接体现是收入能否可持续增长, 收入增长的基本途径来自国民收入的两次分配过程。“多予、少取”主要着眼于二次分配领域, 但是一次分配领域的失衡格局一旦固化, 将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冀望于事后调节, 无异于本末倒置。因此, 保障农民发展权, 必须正视一次分配领域。这需要落实到农民对各种资源、各种机制有效利用的机会与能力上来, 关键是要把各类生产要素的财产权给农民, 它包括禀赋的初始配置与要素的市场交换两个基本层面。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相对于城市居民, 农民的初始禀赋获得极为稀缺, 在劳动力资源的存量上、在土地要素的所有上、在金融资源的可得性上, 农民对这些要素的拥有都是相对不足, 甚至绝对不足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 但是尚未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平等的交换关系, 城乡要素交换并不能在一个平等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经济的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 其内容——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人们自由的获得, 即人们对于自我发展权利的获得, 是由经济形式和交换的内容所决定的, 是由人们所拥有的用于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决定的。人们所拥有的这些材料实质上就是指人们的财产及他们对财产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这种权利的获得是他们得以自由发展的根本保证, 是人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权利的保证。相比之下, 平等和自由都是人们拥有的财产和财产权利的表现而已。
基于上述认识, 农民作为劳动主体、投资与经营主体所应有的经济权益, 是城乡一体化中农民经济权益的重点问题。在现实的法律制度中所表现处理的各项具体的经济权益, 例如私有财产权、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自主权、劳动报酬权等, 本质上都可以归结到要素所有者对其某一类要素的产权要求。只有农民的要素禀赋在初始的配置中能够居于相对公平的地位, 在市场交换过程中能够遵循市场基本经济规律要求, 农民的经济权益才能得到基础性的保障。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农民的经济权益问题就能得到完全的解决, 因为农业的性质与市场机制固有的内在缺陷决定了必然有部分问题需要留待二次分配领域予以解决, 但是缺失了市场基础功能的作用, 仅仅着眼于二次领域的分配, 诸如“多予、少取”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发展问题, 因为它解决不了农民个体发展的内生源泉问题。农民身为消费主体而应享有的一系列权益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其制度根源并不在消费领域, 在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因素中, 农民受到制度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大。[10]农民消费权益问题, 正如农民收入问题一样, 是农民发展问题的本身, 而不是农民发展问题的根源。
城乡差距根源于城乡二元机制, 根本缺陷在于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的权利贫困, 城乡统筹发展应以解决农民权利贫困与发展障碍问题为基本目标之一, 以此为线索, 确立对农民权利给予充实保障的基本理念、政策机制与法律制度, 确保农村居民相对于城市居民拥有相当的法律地位, 这才是围绕“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利益”这一核心的理性措施。
参考文献
(1) 徐显明.国际人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2)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3) 李长健, 邵江婷.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倾斜性权利配置研究——以利益和利益机制为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4) 郑贤君.论宪法上的经济权利[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4, (04) .
(5) 孙国华.人权:走向自由的标尺[M].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3.
(6) 孙立平.“中国.社会”专栏[N].经济观察报, 2004-11-04.
(7) 余南平.市场经济制度的根本价值是保障与发展人的基本权利[J].社会科学, 2006, (11) .
(8) 程亚萍.财政权的宪政逻辑[J].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2) .
(9) 段湘姬, 文春晖.金融压抑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常德市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论电力企业经济理论分析与探讨 篇11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理论;对策研究
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是一种生态经济,即发展绿色经济,做到可持续生产。讲述了发展电力企业的经济目前的现状,并给出了电力企业发展中今后的经济形势以及对策研究, 更多还原对我国的稳定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力设备国产化程度与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从最早之前在发电设备方面就开展了 十几万千瓦的亚临界机组成套设备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工作,对其设计、制造与控制的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掌握;我国的 500 千伏输变电设备在输电设备方面,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并且,在二次系统微机的保护与控制、自动化与数字仿真等领域,已经进入了世界领先行列;在环境保护方面,电力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结合,也能够开始承担大型机组烟气的脱硫脱硝工程。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性特征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电网发展的客观实际,电力企业需要明确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在进行关键技术与设备上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的同时,确保自身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实现企业自身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1 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
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对策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保增长、抓建设、强基础”的要求,实现“增供扩销”的工作目标。 因此,在组织领导、客户管理、停电管理、用电检查,知识普及等几个方面,需要优客户关系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供电资源调配机制 。 客户服务效率与品质的提升,需要指挥中心进行监控调度来实现,就此解决电力企业部门之间以及分县局间存在的沟通协调不便的问题,并且有利于为市场分析、预测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客户停电管理是指通过监控 ,减少供电方出现超时 、重复性以及临时性的停电几率, 避免客户由于停电时间造成的不便与经济损失,电力企业可以开展停电低压统计的到户工作。 与此同时,与“家电下乡”工作相互结合,引导城乡居民采取科学用电的模式,并且有助于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细分客户需求,促使营销系统的更新换代,客户关系信息化管理的开展,开展第三方客户的满意度测评,以及服务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建立其日益完善的客户满意度的评价体系。用电检查与营销检查力度的加强 。 通过检查制度,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电量的跑冒滴漏,同时又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与服务风险。
2.2 采取学习型管理模式完善经济理论
(1)以组织学习作为学习型管理的基础 ,是企业经济与技术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电力企业对于员工学习环境与学习型组织的引导创建,可通过对于学习平台进行有效地知识管理,从而达到员工与企业知识的积累与提高,达到强化学习的目的。 电力企业必须首要制
定全员学习任务的固定制度, 同时用完善与严格的规程来保证与规范,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来建立起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2)企业学习门户的建立以及经验知识的储备 ,需要拥有专门的数据库进行知识的存储与调用。 员工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企业的各项规程、制度、指标、标准以及文档等,同时积累此过程中的管理知识以及经验。 通过此种方式,将有利于员工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等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与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电力企业需要通过激发员工对于企业制度与操作层面的学习热情的同时,创造有利于实践经验接受的环境氛围,实现经验与知识的
双重共享。 为此,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专家网络等手段,使员工快速与准确的地获取所需经验以及知识。 与此同时,有能力的企业也要建立起经验知识库系统,以实现资源共享。
(3)电力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的主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需要促进学习团体的建设,促进团体中的员工对于共享的知识资源进行不断的集成与创新,提高积极性与参与感,另一方面使得企业达到经验分享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学习型团体的负责人, 来进行学习型管理的有效控制与监督。学习型社团负责人的职责,主要是使成员对于公司及其环境有一定了解,对于公司内的信息需求做到明了,从而领导团体进行高效的学习与积累,并且保证信息共享。
(4)加强合同管理 。 首先 ,电力企业领导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紧抓施工合同管理同企业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组织管理。 其次,要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合同实施保证体系,把合同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和人员。 然后需要配备专人,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草案及合同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与管理。 并且,要健全合同的文档管理系统,除施工合同外还要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变更、预付款保函、工程保险等资料进行统一的收集、整理与存档,形成专业、系统的工作。
总之,我国正步入工业化中期,在看到中国经济呈现高增长态势的同时,这种建立在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日见其弊。 中国的经济增长凭借高投入、高消耗、低劳动成本在全球化浪潮中日渐蹒跚。 电力企业应该依托政府提供的试验区以及基地等技术平台等,提高主观能动性, 制定出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 鼓励企业勇于探索与创新,提高本行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景玉.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下的电力企业经济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
[2]张道亮. 物资管理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3).
[3]陆琪睿. 新经济形势下的电力企业融资[J]. 现代企业,2012,(3).
[4]韩敏,田政权. 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时代金融,2011,(33).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分析 篇12
自19世纪初叶以来, 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有很多, 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对比, 关于经济周期性波动原因的分析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观点。外因观点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主要因为政治制度、自然灾害等引起。如杰文斯的“太阳黑子说”认为经济周期取决于太阳周期。苏瓦雷兹和萨斯曼建立的动态理性预期模型认为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道德风险问题导致了经济周而复始的运动。但更多的观点偏重于内因, 其影响力也更广泛。研究内因对经济周期影响相关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克思、熊彼特、凯恩斯、希克斯、米契尔等经济学家。
经济周期 (Business cycle) 是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以经济扩张与和紧缩为特征周期性交替更迭的现象, 具体体现在国民经济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的周期性高低波动的商业周期、经济循环。一个企业经营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好坏, 除了受其内部各种条件的制约影响外, 外部宏观的经济大背景和市场环境有时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外部环境, 一个企业或许无力做什么, 但可以通过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部条件进行调整、完善, 充分利用外部环境, 在小范围内增强企业内部活力, 提升自身竞争力在经济浪潮中生存。正因为如此,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家们越来越关心经济大环境和市场形势, 制定针对性的战略、政策以适应周期性波动。米契尔的“自然发生论”认为在经济周期内成本和价格发展不平衡, 造成经济的周期波动。奥地利学派的周期理论从某种均衡状态出发结合其生产结构的假说来分析经济周期, 重点研究生产结构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凯恩斯主要研究资本边际效率周期性及其他短期变量对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各类复杂情况的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 从制度本身出发去探究经济周期性的根源,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爆发产能过剩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关于内因说的经济周期理论各有侧重点, 也能解释现实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现象,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更能说明一些问题。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认为,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对经济均衡的扰动, 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动力。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集中体现了熊彼特对经济周期的研究, 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扩展。《经济发展理论》阐述了企业家及其创新是资本主义演化的动力。《经济周期》主要分析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如何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在周期波动中的演化。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包括4项重要定义:“创新”的定义, 其主要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 是对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同时, 他严格界定了创新和发明, 创新是经济领域的概念, 而发明不是, 只有将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才是创新;在排除影响经济活动的其他因素外, 经济周期由繁荣和衰退交替循环进行, 此类经济模式定义为“纯模式”;在纯模式的经济活动中, 创新浪潮 (第一次浪潮) 引导经济自动在衰退和繁荣之间交替更迭, 但由于物价普遍上涨后的投机现象 (第二次浪潮) , 在经济活动衰退后, 紧接着出现了另一个阶段萧条, 萧条过后, 第二次浪潮的影响逐步消减, 经济进入复苏, 为使经济由复苏步入繁荣, 必须再有创新浪潮的影响, 这就是四阶段循环的定义;按照熊彼特多个周期由来的理论, 因为有多种创新存在, 有的创新影响大, 有的影响小;造成了长短不一的经济周期, 即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 这就是长短周期的定义。本文将以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 结合我国1978年至今的经济发展情况, 将经济活动轨迹按时间进行区域划分, 并对各阶段的循环特征进行分析。
二、对我国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特征的分析
根据20世纪末我国经济软着陆, 经济发展周期性模糊弱化的情况, 本文采用阶段性划分方法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循环特征。以GPD增长率和经济增长动力为衡量标准,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 (1978~2014年) , 经济波动按时间区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供给单驱阶段, 供需双驱阶段, 需求单驱阶段。
(一) 供给单驱阶段。
1978年至1991年期间该阶段的周期性特征为:投资扩张———供给扩张———消费扩张, 类似于熊彼特周期理论中多个短周期模型的组合。该阶段波动的频繁是由于政策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有的可能只是“纯模式”, 有的则迅速经历了熊彼特定义的四阶段循环。该阶段我国经济活动发展的波动性较明显, 主要原因是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国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方针政策等, 这些经济政策导致了显著的经济波动和完整的周期性。
(二) 供需双驱阶段。
1992年到1996年期间该阶段经济运行较第一阶段平稳性和持续性有所增强。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以及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政策后, 掀起全国各界的创新浪潮, 各界的需求和投资潜力大大激发。在供给和需求双因素驱动下, 我国的经济增长特征是:消费扩张———供给扩张———投资扩张———供给扩张, 保持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因为没有实现新一轮需求扩张, 该阶段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无法循环, 该阶段就是经济发展活动中的“软着陆”。
(三) 需求单驱阶段。
1.1997到2003年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低迷期。该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特征是:投资扩张———供给扩张———消费扩张。该阶段我国经济在面临亚洲金融危机的外部环境和经济阶段性调整的内部要求双重考验下, 通过扩大内需,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该阶段总需求扩张的宏观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比较接近熊彼特的“第一次浪潮”。
2.2003~2008年间, 是我国经济的过热期。该阶段的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是:高增长、低通胀———结构性过热———结构性过热收敛———经济结构性偏热有所校正。2003年的“非典”对我国经济增加带来巨大冲击, 为减轻影响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国家采取减税和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2003年到2008年, 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处于上升阶段, 部分时间段甚至出现“经济过热”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过度投资现象严重,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度, 房地产行业泡沫势头猛烈;物价上涨明显,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生产资料价格 (PPI) 持续大幅涨价;货币需求和供应快速增长。
3.2008年至今, 经济增长方式以政府主导、投资驱动为主, 形成过剩产能。外部与美国对接, 形成“恐怖平衡” (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 。2012年我国投资、消费、财政收入、债务均已达到临界点, 经济进入转折之年。2013~2015年, 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 使中国政策处于前所未有的纠结状态。内部前期货币超发、房价泡沫和政府债务风险积聚, 外部美国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 外资撤离, 中国制造业优势越来越小, 实体经济下滑, 导致“中美恐怖平衡”存在基础发生动摇。2015年中国面临棘手的政策选择:保增长意味着继续超发货币, 风险进一步加大, 调结构意味着接受较低的增长率, 面临改革阵痛, 而中国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改革阵痛有可能加剧社会稳定风险。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跟随美国次贷危机而来的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低迷直接诱发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波动, 2008年大规模政府投资虽然阻止经济下滑趋势, 但加大产能过剩的风险。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上述问题, 本文基于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自身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征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研究诱发经济问题的原因, 并寻求解决经济问题的新思路。根据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各国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实例研究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 当国家经济发展高速增长, 出现过高通膨现象后, 紧接着将迎来经济紧缩的阶段。各国政府通过自身的各项调控政策和措施调节本国经济过热来控制经济紧缩的程度。2008年上半年之前, 我国经济发展活动就遭遇类似情况, 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带来各种结构性问题, 若不进行经济调整, 经济的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政府可通过采取调控政策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或硬着陆, 也可利用经济发展中经济自身的调节来解决经济快速增长中的各种问题。分析我国本轮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本轮经济出现发展过快、经济过热、高通膨之时, 恰逢全球金融海啸带来全球经济低迷。全球金融海啸引起我国经济出现产能过剩、市场供需失衡、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如果没有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 根据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我国经济体本身也会进行周期性的调节, 完成通膨、通缩的阶段性波动。从我国经济周期发展的实况来看, 全球金融海啸加速我国经济体本身的调整节奏, 我国经济出现的经济低迷等问题是全球金融海啸引起的经济体提前调整的表现。因此, 为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高速增长引起的经济问题, 在制定调整经济体的政策和措施时, 一方面对于全球金融海啸引发需求下降等问题作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要利用经济体自身调整规律, 逐步改善经济发展过快引起的各项问题。如果只关注全球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问题而忽略经济体自身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当外部冲击引起的经济问题解决后, 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紧缩问题将会显现, 可能会延长我国经济紧缩的持续周期, 这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无疑是有害的。
四、结语
通过研究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可以看到, 我国本轮经济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 加速由于经济过热经济体自身调整的步伐, 虽然引起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的危机, 但也提供经济体结构调整的机遇。我国应对本轮经济危机的思路应该是危机并重 (危, 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机, 经济体结构调整) , 两手抓:既要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问题, 又要利用经济体自身周期性调整规律,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制度政策、供需冲击、货币冲击、金融冲击等创新源泉影响经济的长、中、短周期性波动。以此, 我国经济发展将走出经济紧缩的阴霾, 进入平稳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本塞利格曼.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0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 1934
[3]熊彼特.经济周期[M].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 1939
[4]熊彼特.经济变化分析[J].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 1986, 10
[5]张守一.现代经济对策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分析】推荐阅读:
政治经济理论分析11-27
国有经济存在理论分析11-28
经济法的基础理性06-20
经济法的理论研究07-25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10-16
绿色经济的理论硕果09-05
三农问题的经济法分析08-10
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06-09
发展权概念的经济理论06-02
经济理论中的数学应用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