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的经济学分析(共12篇)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篇1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 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由于主流经济学假定所有市场主体都是理性的, 信息完全和零交易费用, 任何违约行为都能马上被知晓, 于是在竞争的市场中不可能存在欺骗的行为。但显然这与现实是不太相符的。
一、信用风险概揽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 是指交易人未能履行合同规定中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即受信人不能完全履行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 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不断累积,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企业虚假信息披露等都是信用制度不完善导致的。
信用风险的直接后果, 从微观层面分析, 可能给经济主体带来直接的或潜在的经济损失, 从宏观的层面分析, 可能会引起消费和投资下降, 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 从而影响一国的国民收入。
信用具有外部性。福利经济学理论表明如果一种商品的生产或消费会带来一种无法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成本, 就会产生一种“外部效应。”失信为其违约行为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该违约的社会成本, 就会带来外部不经济。从而对社会造成极端不利的影响
二、传统经济学信用风险分析框架的评述
不论古典经济学抑或新古典经济学, 都对信用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索。以及现代新兴的新制度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对信用风险的分析, 都基于经济人假设。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这种信用风险产生的过程可以用以数学原理为依托的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来解释。交易双方是否违约是根据违约的成本收益比较所决定的, 假如违约能给自己相对带来更多的收益, 交易一方就会选择违约, 比如典型的例如囚徒困境的博弈模型。二是信用行为的“信息不对称”。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是信息经济学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 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 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易对象众多, 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从而使信用具有了更大的风险性。
以往的分析继承了经济人假设前提, 认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人是完全理性的, 人的自利性假设使经济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总存在机会主义倾向来博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即如果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成本, 人的理性就决定了人们将选择失信, 所以为了规避信用风险, 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及惩处措施。
三、信用风险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 但现实经济活动中, 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 常呈有限理性状态。有限理性的市场参与者在做出守信或失信选择时, 与完全理性的人们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完全理性人的信息充分性, 使得可以直接形成信用对象的预期, 而有限理性的人们并没有掌握完全信息。只能通过适应性学习方式并根据环境与经验等因素进行判断。用行为经济学来解释分析信用风险, 在于行为经济学范式的特点。扬弃了传统经济学完全理性的假设, 把研究基于有限理性, 有限意志与有限自利的行为主体, 并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
1、信用风险的行为经济学心理分析
行为经济学中的“后悔理论”进行决策是以“最大后悔最小化”为依据。即在进行决策之前首先考虑各个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最大后悔程度, 然后选择后悔程度最小的一个作为决策方案。尽管愉悦还是后悔的情绪都是在做出最后的选择之后才产生的, 但是对这些情绪的预期会最终影响决策。既然行为主体由于机会主义的倾向导致了违约的选择, 那么在后悔理论中, 行为主体选择违约的后悔程度一定是最小的。并且如果人们是规避后悔的, 人们做出失信选择的几率就会明显大于守信。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有三个特征, 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预期效用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 人们在面临预期效益时往往是小心翼翼, 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 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所以导致与可能的结果相比, 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 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而根据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 一般情况下决策者对小概率的评价值高于它们的客观值, 这样行为主体就会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偏差, 即由于不能准备确定对方是否守信, 而优先选择自己失信, 来确保收益。
对于行为个体, 确定的事情可以使决策者避免后悔, 而赌博则可能给决策着带来后悔的风险, 。如此一来, 行为个体在决策时意识到了对方信用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后悔的可能性, 就更加倾向于确定的选择, 于是就选择了失信。这时, 规避后悔与规避风险给出了同样的失信选择。
2、从众行为对信用风险的作用
行为经济学中的从众行为, 是指市场主体在外部因素的冲击下大多数参与者的行为趋于一致的现象。在市场交易中, 它表现为交易主体在观察到其他主体的决策行为和结果之后, 追随那些被观察者的行为决策。很显然, 当一个人观察到失信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后 (事实上有时这种收益几乎没有) , 随着从众行为的放大效应, 人们会越来越多的跟随这种行为, 从而导致市场效率的不断下降和扭曲。
这种从众行为即可能是信息层叠导致的。即后加入的市场主体忽略了个人信息, 从而一致的选择前人的决策。当第一个人选择失信时, 他所得到的收益反馈到后续人群那里, 从而鼓励了后来人也选择失信的决策。结果, 所有人都加入了这个失信的群体。这样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的外部效应。
模仿传染也导致了这种从众行为的产生。市场主体的决策要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影响, 人们之间存在相互模仿。由于不完全理性, 在没有基本价值信息的情况下, 交易者必须依靠在市场上观察到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基础。他们的预期来源于市场上其他人的行为和预期, 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当市场上信用风险普遍高时, 这时通过模仿传染便造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形成了大量的从众主体。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当市场上主流风气是守信的话, 一个良性循环抑能形成。
3、有关失信行为模仿传染导致信用风险的数学分析
可以将行为主体相互之间模仿传染的失信行为用数学按如下表述:假设有2N个固定数量的行为主体, 他们对对方的信用持乐观或者悲观态度, 这就意味着他们预期他们守信或者失信。并在此排除持中间态度的个体。用N+和N-分别表示乐观和悲观的主体, 即守信人与失信人的人数, (N+) + (N-) =2N.设n=0.5 (N++N-) , x=n/N.x是描述市场中行为主体的平均守信程度, x∈[-1, 1]。X=0, 意味着市场上守信与失信者人数一致, 守信传染的速度与失信传染的速度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x>0, 则意味着持乐观态度即守信的人占优势。在极端情况下, x=1或x=-1, 所有人都守信抑或都失信。这种信用的从众行为是指当持乐观态度即相信对方守信, 个体也守信的行为主体较多时, 持悲观态度抑或失信者很口可能改变其态度改为守信, 反之则反是。研究表明, 假定从悲观转为乐观的转移概率为P+-, 相反的为P+-。在模仿抑或传染过程中, 他们都为x或n表示的态度实际分布决定, 并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四、目前我国的信用风险现状
我国正处在转型期, 信用方面状况不容乐观。首先是不讲信用的现象广泛存在。其次维持信用实现的机制也不尽完善, 使得很多解决办法只有在问题出现后才能出台, 不能提前规避信用风险, 最后是维持信用规则的执行力度不够。我国信用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有1、政府角色的定位问题
政府若深入介入市场, 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但寻租问题会留下隐患;放任不管, 信用体系的建设难以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2、信用数据获取不易
个人信息的获取有时会不适当的侵犯隐私, 商业秘密也需要保护。一些法规限制了数据的来源和使用
3、产权改革与立法
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必须要形成严格的产权约束。而法律体系的完备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用履行的可能性。
五、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信用问题治理
信用问题治理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索并力求予以解决的课题, 构建合理的信用制度是解决信用问题的主题。
1、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
按照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 人们面临“获得”, 倾向于“风险规避”, 所以, 应创造条件, 增加人们面临“获得”的概率。引导尽量多的大众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 尽量通过正式规范信用体系渠道获取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并且完善并健全相关法律规章, 为促进信用制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同时加强中央银行在信用制度中的监督与服务功能
2、加强我国各市场主体间的信用文化建设
通过整个社会的守信行为把失信者的失信行为传染为守信行为, 使诱发失信的机会主义倾向的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得以递减。培育发达的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 同时建立规范的信用产品交易市场, 积极引导各市场主体遵守信用, 从而控制包括日常交易到金融机构的各种金融风险。
3、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监管理念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各个体系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 个市场主体机构大都有自己的信用评估系统, 都是自己研发的, 有些并不规范。必须要积极学习国外优点。同时与自身实际相联系, 把信用风险降到控制的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篇2
目前,与金融同业相比,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明显滞后,制约了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大部分网点单机作业,手工作业网点仍存在。山区一些网点的储蓄业务仍是手工处理,县城里的农村信用社网点之间还不能通存通兑,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已经实现省辖乃至全国通存通兑。目前,储户已经形成了一个观念:城区通存通兑是银行理所当然要提供的基本服务功能,而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网点还没能实现这一基本服务功能,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内部资金汇划系统还不能跨县、跨市。为了改变农村信用社资金汇划手段落后的局面,部分农村信用社先后开通了县辖电子汇兑系统,县内资金汇划能实现当天到账,方便了客户,提高了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但由于内部资金汇划系统还不能跨县、跨市,束缚了农村信用社对公业务的发展,企业、财税、机关团体等款项汇划业务基本由农业银行等占据。
3.信贷管理仍停留在手工处理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员处理贷款台账、计算贷款利息、收贷收息靠的两手与两脚,与几十年前没有多大区别。信贷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台账管理不规范、贷款利息计算错误多,如农村信用社利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发放支农贷款的台账在一些信用社的不规范现象仍存在,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在每次月度抽查和季度检查中经常提及。信贷管理手工记账、手工计息缺少有效的监督,也造成了一些信贷风险的发生,不良贷款形态不能按贷款期限及时调整,造成不良贷款反映不真实。有的信贷员为完成压降不良贷款的任务,而随意调减不良贷款余额,有时甚至不良贷款过了诉讼时限也不发催收通知书,原因之一就是信贷员管理着贷款台账,而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和稽核人员又不能时时关注贷款的发放收回情况,这样漏洞大,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农村信用社贷款真实性情况,给联社决策和人民银行监管带来困难。
4.人员素质问题亟待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电脑人员严重不足,员工文化程度低,职工培训不足等问题,目前一个农村信用社里会使用电脑的人员比例还很低,大部分的正副主任对电脑一知半解,外勤信贷员基本不会用电脑,会计员一般能较为熟练使用电脑。一个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网络系统由集成商开发安装成功后,会计、信贷、同城、联行、银行卡等大量数据需要由农村信用社有关人员录入、处理和调用。农村信用社员工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将是综合业务网络系统是否能真正发挥其应有效用的重要因素,农信社目前的人员结构是电子化建设的一大障碍。
5.会计电算化仍有待改进。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会计电算化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村信用社会计电算化还未实现储蓄电算化、通存通兑、重要空白凭证电脑管理,信用社还不能通过联社中心主机实现业务实时处理。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省辖通存通兑已经实现,银行卡代收代付业务发展迅速,网络银行、电话银行、银证通等业务也已经起步,城区内和城郊的农村信用社技术服务手段已经远远落后于银行业。而在村镇,农村信用社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农业银行营业所和邮政储蓄网点。目前,农业银行营业所和邮政储蓄网点已经实现了省辖通存通兑,农村信用社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外出打工者的资金流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重要的储源,由于农村信用社通存通兑未开通,打工者主要是通过邮政储蓄和农业银行汇款,农村信用社正在失去这一储源。
二、对策建议
1.电子化建设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有关步骤进行:论证考察、投票竞标、确定网络方案、总体设计、投资预算、实施计划、请示批复。
2.量力而行,精打细算,节约费用。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经营较为困难,电子化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大,农村信用社应按《关于加强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
要求压缩一般性支出,适当集中资金,有计划、分步骤、量力而行地安排电子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业务管理费下按不低于10%的比例列出电子化专项建设经费,以保证电子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继续压缩网点机构,减员增效。随着农村信用社机构改革,低效网点将会进一步撤并。农村信用社在上马综合业务系统时,要搞好网点规划,确定哪些网点将是要撤并的,以避免部分网点上了网络系统后又要撤并所带来的损失。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将有利于减员增效的实施,农村信用社应着手早日完成对已不适应市场需要的劳动用工和工资制度的改革,真正实现减员增效。
4.加强人员培训,最大限度发展网络系统作用。要发挥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系统的作用,最关键还在于人员的素质是否能适应系统的要求。(1)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系统上马前后,应开展全员培训,让每一位员工理解掌握相关技能。(2)重点培训信贷人员。信贷管理电子化建设是农村信用社电子化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中信贷管理模块的作用关键在于信贷人员是否能得到全面、有效的培训,要让每一个信贷员都会利用信贷管理模块跟踪每笔贷款的收贷收息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上级管理者。(3)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引进综合性人才。随着农村信用社电子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学历低、继续学习能力低的职工将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引进既懂金融又懂计算机的综合性人才十分必要。
5.利用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不断开拓新业务。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掌握了独立的系统维护能力后,应继续推进二次开发,早日实现与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网络系统的连接,实现电子汇兑和通存通兑,并利用系统促进农村信用社代收代付、银行卡等中间业务的发展,拉近与金融同业电子化建设的距离,实现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质的飞跃。
摘 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区、城郊和村镇的农村信用社由于电子化建设落后于金融同业,在金融业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网络化是金融业发展的趋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必农村经济论文库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快电子化建设的进程。文章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可行建议。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经济分析 篇3
发卡银行操作上的漏洞为信用卡违法人员提供了许多机会,因而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能有效地促进银行卡业务人员依法经营,促使银行建立规范的信用卡风险防范机制。信用卡风险管理是银行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风险的发生大大影响银行利润的增加。如果能对信用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银行就能在科学分析风险管理的成本上找到最经济可行的管理方法避免或减少风险,从而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以至实现发卡机构收益的稳定增长。信用卡风险管理能维护银行自身形象,进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用卡环境,达到最佳社会效益,整个社会的用卡环境也就会明显改善。
一、信用卡风险管理经济分析
信用卡风险管理是指发卡机构在信用卡业务运作过程中,对信用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与处理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行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发卡行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一代价就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成本。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成本主要有执行成本、机会成本、声誉成本和风险成本。执行成本是指发卡机构管理信用卡风险所必然要花费的不可避免的成本。如银行为转移风险向保险机构投保需要交纳保险费以及采用先进设备所需要的付出。机会成本是指发卡机构因投入到信用卡风险防范上从而丧失了将这笔资金投入到其他业务上所产生的效益。现实中一些银行不愿将大笔资金投入到改善软件、硬件设施上就是出于这个原因考虑的。声誉成本是银行形象,银行形象是现代商业银行竞争的重要内容,努力塑造良好的银行形象,既是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发展,也是避免声誉风险的有效举措之一。风险成本是指发卡行有可能通过其他衍生性金融工具来管理他们面临的金融风险,然而这种金融工具本身又可能引发新的信用风险。
综上所述,不同的策略有着不同的成本,选择适当策略用较低的成本达到一定的管理目的。另一方面,要考虑的是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所谓效率是指采用一定风险管理手段能使自己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减少或消除的程度。有时我们往往只追求效率,但效率与成本成正比,因此,就要正确估计其成本与收益,以求各种各选策略的最小净成本或最大净收益。效益就是采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手段所能带来的收益或者可能避免的损失。一般情况下,人们应尽最选择那些既能避免可能的损失,又能保护可能带来意外收益的策略。
二、信用卡风险管理手段分析
信用卡风险管理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发卡机构在对从事某项业务可能因风险而引起的损失及冒这种风险可获得的利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认为利益小于损失,则设法避免。如在信用卡申领过程中,由于发卡机构难以对申请人的资信状况作全面的调查或不能确信中请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为避免以后风险的发生而主动拒绝授予该申请人信用卡的行为就属于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的措施也就是成本非常小甚至是零成本。但是零成本伴随的是零收益,放弃某笔业务也就放弃了从事该笔业务可能带来的收益,而商业银行是以“三性”为经营方针,尤其是盈利性,没有盈利,银行就没有生命力。目前信用卡业务的盈利率较高,国内各大银行都竞相开展信用卡业务,如果经常采用回避风险的做法,将会对业务开展有很大影响,这就很难与其他银行竞争,所以回避风险尽管极为有效,但却是很不经济。
(二)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策略是指信用卡风险尚未发生时,发卡机构事先采取的一定的防备性措施以减少或降低信用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策略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策略,由银行主动通过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和损失规模。
预防措施是“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社会效果良好等优点。只要权衡风险与可能带来的收益比例,如果确定收益会大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就应该大胆去做。在实践中,银行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很多,如对透支和挂失止付管理等。加强对信用卡透支的管理,尽量减少信用卡交易资金结算环节,提高结算速度,从而及时核算信用卡透支,保障银行的正常收益。信用卡止付是在信用卡业务中因持卡人信用卡遗失、被盗、恶意透支以及违反信用卡章程等,由发卡行实施的,为保护持卡人及发卡行自身利益的行为。止付可以提高发卡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有效降低信用卡风险。
(三)风险的分散转移
分散转移方法是信用卡风险管理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发卡行通过某些合法的交易方式将自己所面临的信用卡风险分散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一种策略。风险转移的对象一般是保证人、持卡人和保险公司等。发卡机构要求申领人提供担保人或单位,并在签订协议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当持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承担责任,从而把风险转移给担保人。银行发卡行应考虑怎样设计担保人担保责任的时间、数额及担保的范围才是最经济的,花费的成本较小,收益较大。银行还可在申请信用卡的过程中,要求申请人用存单、有价证券等以抵押、质押等方式向银行申领信用卡或要求申请人交纳一定的保证金,把风险尽可能向持卡人转移。发卡机构也可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在发生风险损失时,由保险公司补偿,从而避免或减少实际损失。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策略,是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措施
(一)信用卡风险管理部门应该特别重视风险的预防工作,制订严密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重视对从业人员及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强发卡机构内部的管理。
(二)在信用卡申领过程中,要求客户交存备用金、提供担保;加强对透支及挂失止付的管理,制定合理的透支和挂失止付操作规章,加强与保险机构的联系,尽量向保险机构投保。
信用资源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篇4
关键词:信用资源,有效供给,经济学
一、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信用资源供求模型
假设授信方根据守信方的前期表现来选择是否授信, 则这种结果取决于受信方在市场上的表现而形成的信誉价值。如果前期表现较差, 授信方选择不授信, 即信用资源的供给为0;双方无法从该资源的有效供给中获益, 社会收益也为0;如果受信方前期表现足以抵御未来违约的可能, 授信方选择授信, 双方都可以从信用资源的供给中获益, 社会收益大于0。而受信方此时有两种选择:继续坚守信用和放弃坚守信用。如果继续坚守, 则信用资源供给的结果给双方都带来收益, 一方的收益源于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 另一方的收益源于获得利息收入, 则双方的收益均为1;如果放弃坚守信用, 可以获得2个单位的眼前收益 (不用偿付本金的受益和未支付的利息收益) , 但是前期的良好表现遭到单次不良行为的影响, 从而影响以后的融资可能及成本, 而此时授信方将损失本金和利息收入, 损失总额为2个单位。从短期分析, 如果这样的信用资源的供给只进行一次, 也即, 此次的行为不会对未来产生影响, 坚守的收益等于0, 则受信方的最优选择是放弃坚守信用, 即此时受信方可得2个单位的短期收益, 而基于受信方的可能选择, 授信方要极小化自己的风险, 则会选择不授信。于是双方处于均衡时的选择为 (不授信—违约) 。在这样的均衡条件下, 信用资源的供给为0;从长期来分析, 如果这样的信用资源的供给是无限次反复的, 不断重复的合作使得市场主体前期的行为表现有价值, 也即会对未来的合作产生影响进而引发不同的成本, 那么这些收益的大小体现为前期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 坚守的收益不再为0, 而是大于0 。当这种收益大于违约带来的最大收益2时, 坚守信用反而是理性选择, 而授信方可能的选择是授信, 于是双方处于均衡时的选择为 (授信—守约) , 结果是双赢, 信用资源的供给有效, 而且有进一步促进的内在动力。
结论:这种分析认为, 只有建立重复的博弈过程, 那么对于受信方而言才存在良好的信誉价值与最优选择之间的大小比较。也就是说只有信用主体顾及长远的利益, 有保持良好信誉的激励, 才能形成重复的博弈过程, 也能保证信用资源的有效供给。所以, 就要强调行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保证这种博弈过程的重复性, 也即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信誉价值的存在而带来的价值大于违约的收益。当信息充分, 不守信用的企业将会被剔除, 而良好的信用成为企业能够获得优势的源泉之一, 信用资源的有效供给依赖于市场及信息, 然而, 现实中, 信誉好的企业与信誉不好的企业同时存在, 市场的选择并没有净化竞争环境, 违约、违规依然存在, 成为在信用市场推进中的巨大障碍, 也使得违约的企业依然有投机的可能性和机会主义的空间, 显然, 结论难以验证现实合, 说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及其基于建立良好信誉资产的理性选择, 在现实当中不是普遍的。
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模型
当信息是不对称时, 只能根据受信方的信用记录作出判断。而市场中的信用记录只显示为信誉高和信誉低两种。信誉高, 则违约率低, 信誉低, 则违约率高。授信方的判断只能是建立在该企业所属类型的概率的确定。假定, 该企业属于信誉高的可能为P, 则信誉低的可能为1﹣P。信誉高, 则守约时双方的收益均为1 (分析同上) ;而该企业违约时, 授信方的收益为-2 (失去的是交易收益与本金两者的总和) , 而该企业将失去良好的市场信誉, 对于一个强调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 失去了以后长期通过这种博弈获益的机会, 这种损失的价值大于违约的收益。如果受信企业属于信誉度低的企业, 在依然存在信用授予的假定前提下, 守约时授信方的收益为1, 而企业此时局部地改变了信誉度不高的前提, 即守约的收益也大于该企业因为信誉度低而带来的损失 (不被授信) 。而违约时, 授信方的收益为-2, 而该企业在不强调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不存在由于高信誉度带来信誉度价值的问题, 所以, 违约将会带来收益。
所以, 信誉好的企业, 受信收益大于违约价值, 最优选择是守约, 信誉好的企业违约的成本大, 所以最优选择依然是守约;信誉较差的企业, 受信收益小于违约收益, 最优选择是违约, 信誉差的企业违约的成本较小 (在得到授信的情况下) , 所以最优选择是继续违约。此时, 授信方的选择取决于它的期望收益。
三、依据企业所属类型的概率判断, 授信方的期望收益分析
P×1+ (1﹣P) × (-2) =3P-2。当3P-2>0时, 授信方的最优选择为授信。当3P-2<0时, 授信方的最优选择为不授信。而当3P-2=0, 授信方的任何选择都是理性的。因此, 存在三种均衡状态:①当3P-2<0时, 授信方将不授信, (0, 0) 成为稳定的均衡状态;②当3P-2>0时, (授信, 守约) 和 (授信, 不守约) 同时存在, 如果企业的守约收益大于违约收益时, 均衡解为前一种均衡 (1, 1) ;如果企业的守约收益小于违约收益时, 均衡解为后一种均衡 (-2, 1) ;③当3P-2=0时, 三个均衡都存在。而 (授信, 不守约) 不是一个稳定状态, 只有信息不对称才会导致这类均衡状态偶尔地存在, 但是市场长期治理的效果一定会剔除这种状态, 这一均衡也将难以持续。所以, 在不断重复的博弈过程中, 只存在两个稳定的均衡: (授信, 守约) 和 (不授信, 不守约) 。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篇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一种信守承诺的责任感,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的`道德感.随着社会的进步,信用这一道德因素同时上升并扩展为法律因素,成为立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即诚实守信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作用十分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既是个人的品德,也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核心.商品买卖、借贷、租赁等所有制度工具、制度手段都是信用经济.
作 者:金台临 作者单位:刊 名:今日浙江英文刊名:ZHEJIANG TODAY年,卷(期):“”(21)分类号:F2关键词:
先有信用经济,才有信心经济 篇6
宏观经济理论创始人凯恩斯认为,由于未来事件不确定性的存在,要预期未来收益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对目前商务的信心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就是说,投资过程中,做什么样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者的“动物情绪”——单个的投资者就像动物一样,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如果预期是乐观的,就会增加投资,如果是悲观的,就会减少投资。有人说,股市指数的表现通常具有“二八效应”,20%由基本面决定,80%由情绪面决定。显然,信心,是股市的脊梁。
股市信心的缺失,并由此带来市场持续低迷,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股民对上市公司失望。股民投资股市,将自己的积蓄交给上市公司打理,这是基于对这个公司的高度信任。但在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诚信问题,绝少有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能够真正做到真实、及时、完整和规范。事实上,对涉嫌丑闻的公司股票和债券,股民总是会毫不留情地抛售,历史的经验一再表明,资本市场也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维护投资者的信心,同积极创造未来的现金流入同样重要。而且,我们的上市公司向来只顾圈钱,不图“回报”。多年来,有几个上市公司进行过现金派息,又有多少公司甚至从没有分配过利润?
第二,管理层失信于民,股民对监管者失去信心。股市的低迷,与其说是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不如说,是对监管者的能力与品质的怀疑。目前,大小非问题是A股市场的主要矛盾。不断有经济学家指出,大小非是深沪股市暴跌主因,在“大小非”问题解决之前,哪怕经济周期性因素改观,经济和盈利前景回升,股市出现反弹,这种反弹也很难长期持续下去。但令人遗憾的是,监管层就是不敢正视大小非,出台的政策总是半截子式,治标不治本。要使中国股民恢复信心,首先,政府就应该拿出取信于民的勇气,只有政策稳定,产权分明,人民群众高度信赖,市场才能走出阴霾,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商事信用制度建立的经济分析 篇7
(1) 用经济学的方法 (主要是微观经济学) 分析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尤其是论述法律系统的运行。
(2) 分析法律系统的运行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即以效率为核心, 考虑“不同法律系统对特定的经济系统的影响有何不同?当采用这种而不是其他法律规则时, 对经济系统又有何不同影响?”这两方面内容可以概括为: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律并评价法律的经济效果。
1 商事信用的经济解释
据历史考证, 信用问题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在这一意义上, 信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属历史范畴, 而商事信用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商事信用是一种以人格和财产为基础, 以履行为保障的, 对当事人商事能力的法律上的一种综合评价, 其是一种法律信用。新古典经济学由于假定了完全信息和零交易费用, 任何背叛行为都能马上被觉察, 因此在充分竞争的均衡市场上, 理性的交易者都主动诚实地进行交易, 不存在欺诈, 不存在失信行为。然而, 完全信息和零交易费用只是美好的幻想, 真实的世界既存在信息不对称, 又存在交易费用。随着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主的各个学派的兴起, 再加上现实中交易秩序的失衡, 商事信用在经济学界又被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1.1 商事信用能够节约流通费用, 降低交易成本
商事信用的核心意义在于:信用装备了社会的交往进而促进生产力, 信用的存在使得交易各方都能够低成本地获取资源, 可以使得当事人不需要配置资源予契约和执行上, 从而得到原先由于信息成本的存在, 试图通过契约无法得到的剩余。良好的商业信用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加快企业资本的流通, 同时可以减少因为失信而带来的社会成本这一机会成本, 进而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一个信用普遍存在并维持良好的社会可以大大降低搜集信息、寻找交易对象、监督及诉诸法律的费用, 扩大和便利人们的交易, 达到双赢的均衡结果。
1.2 商事信用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凡勃伦指出:“在依据收益力的资本估价中, 资本估价的核心不是工厂, 而是所谓公司的商誉。”这里所指的商誉, 即指的是商事信用。商事信用虽然不像物质资产那样可以给企业直接带来市场份额和利润, 但它通过提升企业的信用度实现了社会影响力的扩大, 进而赢得更多的认可 (其他企业认可、消费者认可、政府认可等) , 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推动力,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 商事信用缺失法经济学分析
2.1 信息不对称是商事信用缺失的外在诱因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对方不拥有的私人信息, 即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失衡的, 而且交易双方对自己的在信息方面的地位都是清楚的。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认为, 由于利己主义动机, 人们在交易中会表现出机会主义倾向, 总是想通过投机取巧获取私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交易当事人可以很容易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 通过隐瞒真实信息甚至制造虚假信息操纵交易行为, 谋取不正当收益。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一个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 失信者的失信行为不能被其他潜在的市场参与者及时发现, 失信动机就会加强, 最终必定导致商事信用的严重缺失。可见,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是商事信用缺失的根源之一。
在商事信用缺失的情况下, 为降低风险, 交易参与主体的信息搜寻成本就会更高, 市场的交易成本也就更大。于是交易的效率降低, 一个潜在的帕累托改善就不能实现。相反, 如果存在着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参与交易的商事主体诚实守信, 尽管经济生活中存在信息不对称, 但信用的广泛存在, 使人们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的动机大为降低, 从而交易双方可以减少对信息的搜寻成本, 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2.2 失信成本过低是商事信用缺失的内在动因
商事信用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经济学分析表明, 经济活动主体是否选择违约, 主要取决于违约成本的高低:当违约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 便会选择违约。商事信用的实践中, 利益是占主要位置的。信用信仰是在无数次的交易中逐渐形成的, 即在可重复博弈中形成的博弈论认为, 博弈各方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寻找对自己最优的策略, 从而形成一个纳什均衡。
在商事信用环境良好、市场监督机制健全的社会, 如果某经济活动主体某次不讲信用, 它因此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 但由于商事信用环境好、市场监督到位, 其他潜在的市场参与者可以很快知道并在以后的经济交易中拒绝对它提供信用, 那么它就会在整个市场中被孤立, 从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此时博弈各方的最终结果是:不讲信用不是最优的策略, 诚实守信才是最优的策略。反之, 在商事信用环境不太好、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的社会, 如果某经济活动主体某次不讲信用, 它在短期内是可以获得额外收益的。因为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 信用信息传递不畅, 其他潜在的市场参与者无法及时获取它的信用信息而无法判断是否提供信用。由于利益的驱动机制它还会在其他经济交易中骗取信用, 直到其他经济活动主体了解到该信息为止, 因此, 它的最优策略就是不讲信用。当其他的经济活动主体发现信用缺失者可以获得额外收益, 而自己因为讲信用却受到了利益损失时, 那么不讲信用也会成为这些经济活动主体的最优策略。
2.3 制度失灵是商事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制度经济学作为当今主流经济学之一, 其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制度。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激励结构, 因而, 经济和政治制度是经济绩效的根本决定因素。制度是人们为了防止机会主义而缔结的契约, 是一种行为规则, 是为了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 制度分为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 其中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 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等级结构, 即从宪法到成文法, 再到特殊的细则, 最后到个别契约。正式约束通常表现为法律制度, 具有强制性、外在性、有形性等的特征。非正式约束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性的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非正式约束通常表现为人们的道德标准, 具有自发性、自觉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等的特征。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是一个社会人们行为约束的两个方面, 它们两者的高度兼容则表现为社会运行的有序和稳定, 而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的井然有序就意味着该社会具有良好的信用关系。我国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产权制度不明晰和道德滑坡两个方面。
首先, 产权制度不明晰, 缺乏对经济活动主体的所有权约束。信用的基础是产权, 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只有确保产权所有者在位, 使其真正成为市场交易信誉价值的索取者, 同时也是失信行为的相应职责的承担者, 才能使守信成为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选择。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虽然在我国架构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采取了多样化的实现形式, 但是, 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仍然没有理顺, 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 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仅仅是所有者的代表, 他无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财产责任, 既不能从企业讲信用中获得什么法律许可的财产好处, 也不会从企业不讲信用中受到财产损失。同时现行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命机制也使经营者无法确定企业的未来收益将由谁来享受, 那么企业经营者只关心、注重眼前利益, 信用无从谈起。大量的私营企业又由于私有财产在法律上未得到应有的保护, 使得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没有长远的经营战略和目标, 也不可能把信用放在应有的经营位置上。
其次, 道德滑坡, 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许多人从经济人的理念出发, 忽视了信用问题, 认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的目标就是惟一的利润最大化。在此错误的观念引导下, 经济人的品性把道德人的品性挤出了交易市场的舞台, 从而否定了亚当.斯密有关经济人、道德人的命题。其结果是社会道德滑坡, 加上在宣传教育方面力度不够, 使传统伦理道德体系面临瓦解, 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 整个社会信用关系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自我约束的道德力量被严重减弱。
3 结论与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商事信用管理体制
法律制度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使人类为数众多、种类纷繁、各不相同的种类与关系达到某种合理程度的秩序, 并颁布一些适用于某些应予限制的行动或行为的行为准则或行为标准。在可预期性上, 法律制度是解决信用需求的最有效的制度供给。首先, 构建并完善征信法律制度。通过规范征信机构、征信行为、征信范围等建立起高效的信息采集系统, 使信息的流动成为可能。其次, 规范信息的使用和管理, 使信息的流动有法可依。
3.2 完善法律救济制度, 增大失信成本
法律制度作为博弈的游戏规则, 会使理性的当事人对行为后果产生合理的预期, 从而影响当事人的行为选择。法律制度属于正式制度的范畴。法律是靠第三方实施的规范, 第三方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 (如国家) 。科恩豪斯指出:法律规则所产生的激励是主体选择法律行为的参照物。他认为, 法律规则的存在事实上为主体的不同行为种类产生了不同的隐含价格, 这样就可以把主体的行为 (守法或违法) 视为对这些价格参数做出反应的结果。因此, 经济参与人选择守信或不守信, 不仅仅是道德、伦理或文化问题, 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在博弈论中, 法律的作用可能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 法律可以改变当事人的选择空间、收益函数, 从而改变博弈的均衡结果。而且法律的威慑力越大, 均衡结果就越稳定。其次, 法律通过改变个人行动的预期来影响均衡结果, 而不改变博弈本身。增大失信者的成本, 即除了要求失信者承担对方的损失, 还要增加其行为性成本。使失信者的成本远远大于其预期收益, 从而是失信者放心失信决策, 主动向守信靠拢。
3.3 加强舆论引导, 保护良好的竞争环境
信用是社会交易的双方直接进入到群体体系的集合行为。一方的社会行为触发另一方的社会行为, 即产生互动。帕森斯把它表达为期望的互辅性。信用以道德为基础, 用舆论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信用观念, 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氛围, 维系良好的竞争环境。要知道:兼爱可以使企业成功。通过科学、合理的舆论引导, 一方面, 对诚实守信且具典型性的企业予以报道宣传, 以点带面, 影响更多的企业诚信经营;另一方面, 对信用低劣、影响大的企业进行曝光, 尤其是对其因失信而受到的损失进行重点报道, 杀一儆百。由此, 通过良好的舆论引导, 可以为商事信用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激励市场经济中的商事主体产生正确的信用期待, 进而在信用互动中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冯登艳.信用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 .
市场经济下信用缺失的制度分析 篇8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 诚信为本。人们把提倡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基准, 孔夫子一句“言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成为中国人最正统, 最经典的人生哲学。然而,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 社会信用环境却日益恶化。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当前中国信用状况深表痛心, 指出履约率极彽。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企业包装上市圈钱, 虚假广告, 虚假财务报告, 盗窃知识产权等都是信用缺失的表现。信用缺失事件也是屡见不鲜, 南京冠生园的“陈陷月饼”事件, 银广厦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丑闻都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即使市场成熟的美国, 类似事件也是司空见惯, 且影响更大, 破坏力更强。如众所周知“安达信事件”“郎讯”虚报6亿收入被调查及“安然造假”等。诚信失守, 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无庸质疑, 缺失信用的行为必然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有专家估算:我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信用体系, 使得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为无效成本, 显然, 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势在必行, 该是打造“信用中国”的时候了。
有人认为, 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失信行为,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如果市场是完美的即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且信息完备, 市场具有确定性, 那么, 任何经济人都不可能借助信息的不对称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来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 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常常使得经济人处理、加工和存储信息的能力不足, 这样, 他就会采取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来行事, 在这种情况下, 失信所带来的个人收益大于所付出的成本。如果社会能构造出一个经济人讲信用的收益大于不讲信用所付出的成本的制度来约束个人行为,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 行为人就会权衡利弊, 做出守信的行为来。可见, 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信用危机, 也与市场不完善的制度缺失有关。
二、信用缺失的制度分析
失信与否, 取决于行为人对自己收益—成本的衡量, 不同制度影响经济人的不同行为, 因为随着约束规则的变化, 当事人预期收益和成本都会随之改变, 从而会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发生变化, 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 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必然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为此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为了签订一份相对公平的合同, 行为人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包括信息的搜集成本, 合约的签订成本, 执行合约的成本及对方违约成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易成本。在信用经济下, 这种交易成本是可以避免的或大大降低的。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 正是由于存在着信息非对称性, 会导致交易中存在风险性。但如果在经济交往中, 经济交易体系具有完备的制度体系和信用保障, 也会大大降低市场主体利用信息优势进行牟利的行为, 也正是这种良好的信用环境及人们对契约的遵守弥补了信息不对称的劣势, 从而大大节约了信息的搜寻成本, 而在不完善的市场下, 我国保障市场经济下契约实施的法律制度却非常滞后, 且许多法律制度的制定是自上而下确定的, 不具有自我实施的基础, 随意性很大, 不可避免地出现“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现象, 这部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中的信息优势和制度的薄弱, 通过失信攫取最大的短期利益, 以低成本的交易方式谋求个人最大的私利, 显然, 在这种情况下, 失信的收益远大于失信的成本, 才促使某些人铤而走险, 以身试法, 获取最大的利益。其次, 在契约经济下, 合约的签订都是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的, 合约的执行, 违约的处罚及监管都有法律保障, 不存在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向政府及其他部门支付寻租成本, 当一方违约时, 法律对违约方的严厉惩罚使守约方可大大节约本身的时间成本与物质成本去追索本身的权利。因为一切有法可依, 依法办事。而在我国转型期, 交易双方没有契约等信用手段做保障, 交易的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许多失信行为不能不说是与某些政府官员的以权谋私行为有关的。例如, 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本地的财政收入,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甚至为本地企业的制假贩假行为充当保护伞。因此, 政府的信誉好坏, 也关系着市场信用的高低。
一般来说, 失信行为在短期内交易成本低, 收益高。但在长期内则要为自己的短期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一方面要付出更大的寻租成本;另一方面, 又要为不守信用而投入更大的开发客户成本, 而信用讲究的是一种长期收益, 它包括交易费用的降低和信誉的提高。交易双方选择信用或欺骗, 这里存在一个博弈过程, 如下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如果买卖双方只进行一次博弈, 且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 则双方的占优策略均为 (守信, 不守信) 。因为不守信能给不守信双方带来更大的收益, 双方博弈的结果为纳什均衡解, 即 (不守信, 不守信) 。引入重复博弈后, 则情况有所变化, 因为双方的交易不是“一锤子买卖”, 一次的欺骗会带来更长久的损失, 也就是“因小失大”, 相反, 双方重视长久利益, 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 相互之间建立了声誉, 合作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 可能会产生“棘轮效应”, 合作收益在更大程度上实现, 这也是很多市场主体不会轻易变更交易伙伴关系的原因所在。通过多次博弈后, 会出现如下表2所示结果:
由表2看出双方守信的好处要高于不守信的收益, 因此, 市场主体更愿意合作。当然, 这种合作是建立在一种制度框架之下的, 一旦出现失信行为, 制度至少能保证处罚的力度要高于失信的收益, 这样市场主体就没有失信的动机和行为了。从这个角度看, 失信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因此, 治理市场信用缺失,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制度的建立和信用环境的营造。
三、完善信用制度的几点建议
建立完善的信用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需要社会、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相互监督、约束和倡导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明确产权
产权明确, 依据产权范围所获取的收益也能确定, 从而避免了因产权不清所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在产权不清的状况下, 这种机会主义就可以在产权制度的“空隙”下采取违约等不诚信行为, 而且即使被发现, 所受到的处罚小于其失信收益, 也会再次失信。相反, 产权越明晰, 一旦失信, 其损失大于收益, 对失信方是不利的, 唯有采取诚信对双方都有利。
2.发挥道德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尽管产权的界定有助于人们的守信, 但人们的交易行为不可能全部由产权来界定, 原因是产权的界定需要支付成本的, 甚至超过由此获得的收益。解决失信问题, 还须道德建设, 要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市场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道德教育不能从根本解决失信问题, 但至少能够形成强烈的社会道德舆论氛围, 对失信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批判监督, 至少一定程度对失信行为产生威吓, 这样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3.强化政府信用
当前信用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政府的制度缺失是其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 市场经济还处在转轨期, 一切制度很不完善, 甚至存在重大制度漏洞或者缺乏制度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信用缺失的“歪风”;另一方面, 即使有相当完善的制度, 但监督执行不力, 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透明、不公平的现象, 甚至腐败等凌驾于制度之上, 所以制度的建设和维护也是政府提高社会信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4.
大力整顿社会信用中介机构, 大力倡导“第三方评估”逐步改变我国企业信用评级主要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组织评定的格局, 高起点、高标准培育专业的社会信用评级机构,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行业自律, 对有不良信用行为的中介机构进行严惩, 甚至取消资格, 制定信用中介服务业的行业规范, 从业标准以及行业的各种规章制度, 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定期检查行业的信用程度, 向社会公布, 使企业时刻考虑到自己的信誉问题, 从而避免失信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李新庚.信用关系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0) .
[2]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1.
[3]孙睿.我国民间信用关系论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 (11) .
[4]侯银银, 陈金龙.银企信用关系良性演化的机理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09) .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篇9
一、信用的基本界定
(一) 信用的基本概念
在分析问题之前, 首先对关键词“信用”加以界定。信用除指狭义的银行或金融信用, 信用还有“诚信”、“信誉”、“信任”等涵义。本文主要涉及企业信用。
信用分为“守信”和“失信”两种行为。守信是指信守合同、努力工作、不偷懒等行为。失信则表现为违约、欺骗、造假售假、缺斤短两、偷懒等行为。企业信用产生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易”活动。
(二) 信用的经济学性质
1.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信用是一种无形资产, 是企业组织中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软科学。企业信用是企业向外界的一种信号传递, 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之一;对单个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地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组织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产业组织保持良好竞争状态的最好因素。
2.信用具有经济外部性
企业生产经营究竟是守信还是失信, 不仅对企业自身还会对整个产业组织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果企业选择守信行为, 那么会对其他市场主体产生正面效应, 有利于社会守信环境的建立;反之, 如果企业采取失信行为, 会对整个市场起到负面影响, 引起社会失信行为凸显。
3.信用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 (成本)
从博弈论角度说, 如果整个社会市场主体之间都采取守信的策略, 那么这将是他们共同的占优策略。因为, 这样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就很容易进行, 可以省去交易时间成本、交易的谈判成本、交易的违约成本以及交易的监督成本等。
二、失信与信息不对称
(一) 失信的信息不对称原因
非凸经济环境①的现实使得古典经济学理论受到挑战, 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学——信息经济学, 它研究的是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问题。
信用问题就产生于现实非完全信息经济环境当中。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 信息不对称分为两类, 据此失信分为两类。第一类:隐藏信息, 即有些信息一方当事人知道而另一方当事人不知道。拥有信息的一方有可能隐藏自己的信息, 将此现象称为“逆向选择”。第二类:隐藏行动, 即签约时信息对称而签约后一方可以利用对方不了解的签约后信息, 采取“偷懒”或“不尽力”行为, 给对方带来损失。这类失信称为“道德风险”。
(二) 防止失信的机制设计
首先, 针对“逆向选择”问题, 关键是建立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 使交易各方的信息对称起来。其次, 对于“道德风险”问题, 重点在于建立“行动激励机制”, 一方面使守信者得到奖励, 同时使失信者得到惩罚。从机制设计理论角度看, 委托人为使代理人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必须给予代理人一定的“信息租金”②。
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诚实守信行为, 使其产品品牌价值升值, 从而使自己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产生“产品差异”③化, 进而这个企业就可以以高于其他同类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价格。这种现象就可以视为市场给予守信企业的激励补偿。
现实经济中不仅要对守信行为加以正面激励, 还要对失信行为施以惩罚, 否则会产生信用“逆向选择”。其条件是在设计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时一定要使失信行为的“失信成本”大于失信行为的“失信收益”, 否则信用“逆向选择”难以避免。
三、信用问题与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关系
(一) 信用问题与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形式是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一系列方式的有机结合, 它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机构或是生产、经营和销售的方式, 它还包括企业无形的对企业具有非常意义的价值构造。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形式构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信用则是企业外部文化组织形式的重要内容。
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为获得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利润并且努力使利润最大化的。亚当·斯密 (1759) 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道德或信用与经济人假设是不相矛盾的。所以说作为企业文化的企业信用是与企业的目标不仅不相矛盾, 反而是企业达到其目标的重要手段或途径。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同的信用行为其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如果采取失信行为, 企业有可能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好处, 但长期来看, 这是不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 严重者很可能是企业永远的退出市场,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三鹿奶粉事件”。当然如果采取守信行为, 企业往往会因此而得到长远发展, 在我们身边不乏有着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老字号、老品牌, 当然他们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终究企业文化中的诚信是其共同的成功秘诀。
所以说, 企业信用是企业组织中重要的内容, 它关系到企业组织的生存、发展;反过来说, 企业组织必须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 特别是企业信用问题更是企业外部影响力的反应器, 不讲信用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 没有信用的企业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更不会在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二) 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是反映整个产业竞争状态的, 它的基本分析结构是:S-C-P。S代表市场结构, 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等;C代表市场行为, 主要是指各企业采取的措施、行动;P代表市场绩效。产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 反过来各企业组织的变化对整个产业组织也具有影响力。好的企业组织形式能够使企业在整个市场中长久生存, 使整个产业处于勃勃生机, 反过来, 好的产业组织会影响企业组织的变化, 以使企业能够在大的经济环境中自觉遵守行业规则, 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从而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竞争状态。
(三) 信用问题与产业组织
从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的关系可以看出, 信用问题同样会对整个产业形成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绩效水平。企业守信可以使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呈现出差异化趋势, 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诚实守信成为整个社会市场经济主体的组织形式内容, 成为市场上各企业所采取的最优策略, 那么这样会使市场竞争状态更加优化, 对经济发展有利, 反之, 失信行为将会导致市场竞争混乱, 干扰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不利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四、企业信用自律与政府信用规制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本上依赖于信用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善。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命令, 市场经济首先要靠信用,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它对市场竞争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也关系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不仅使三鹿整个企业倒闭, 还对整个奶制品市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几年前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的发生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在生产经营中采取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策略, 这需要企业自律来维护市场信用机制的发挥, 这也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竞争力的结果。
然而, 一般情况下, 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守信行为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奖励;而能够产生“负面”影响的失信行为又得不到必要的惩罚, 这样就会产生信用市场运行中的“市场失败”。“信用市场失败”就是守信行为趋于减少, 而失信行为趋于增多。社会的“逆向选择”可能是中国目前失信现象泛滥的重要原因。因此, 往往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恰当的规制措施进行干预——信用规制。
政府在信用规制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市场规则、社会规则。政府规制同样包括政府作为和政府不作为两种, 而且政府规制也是有限度的, 超过一定的限度反而会产生对企业行为的歪曲的影响, 企业行为的扭曲往往会造成对社会不好的负面影响。
总之, 要使“守信”成为流行, 一方面企业自身必须看清“失信”的害处、“守信”的益处, 要想成为真正的大企业首先要做到——企业信用自律;另一方面, 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 无法回避市场失败所产生的逆向选择, 因此, 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应机制的设计——信用规制。但政府部门在规制时应以经济实际情况和经济运行的规律为制定规制标准的前提, 否则规制有可能变成促成企业不正当竞争的因素, 达不到政府规制真正的目的。
企业信用问题关乎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正常运转, 诚实守信是一个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题中之意。守信行为将会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因此它不仅是企业自身的事, 更是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的行为准则, 因此, 社会经济主体必须做到——信用自律,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 (政府等权力部门) 要设计出相应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机制——信用规制, 二者只有有机结合才能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守信的市场经济国家。
摘要:信用问题是关系企业组织进而关系到整个产业组织绩效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的失信现象, 从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学的角度, 运用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分析了信用的性质, 失信的种类与产生原因, 提出了要从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以及企业自律角度防止失信问题, 促进企业和产业的有效运行,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绩效水平。
关键词:信用,信用规制,企业自律,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
参考文献
[1]谢军.中国产业组织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 2008, (1) .
[2]程民选.信用的经济学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11) .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4]殷红.几类特性物品的拍卖机制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5]杨咸月.信息不对称与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贡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2) .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篇10
1 房地产开发中市场主体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地产的管理, 政府职能部门在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实施行政许可, 并负有后续监管的责任。由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是建立在申请人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真实性负责的基础之上, 因此, 不再对有关数据进行计算, 如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工程规划许可证》时, 不再对建设单位报送的施工图建筑面积进行核算, 使得机会主义者有空可钻, 提供虚假数据。而且, 行政机关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 使得建设、施工单位有机会随意变更规划指标。目前, 我国房地产开发中各市场主体信用缺失, 主要体现在:
违法建设。体现在不按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相关的行政许可手续, 前期手续不齐全, 产生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前期阶段。体现在有些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 施工图实际的建筑面积大于申报《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筑面积;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图纸不是经过审查的图纸, 造成两套不同图纸而超建的现象;绿地率达不到规划要求。
实施阶段。体现在有些建设、施工单位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违反设计条件, 如擅自变更轴线位置、加层建设, 使得实际建筑面积超过《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面积。
竣工阶段。体现在有些建设单位携款逃跑、下落不明, 建设项目无法按正常程序办理验收手续, 导致购房人无法办理产权证, 有些还给物业管理带来“后遗症”。
2 信用缺失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上述现象的产生与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有限理性有关。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信用缺失的原因。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 信用缺失的本质是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按照威廉姆逊的定义, 机会主义倾向指人们借助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目前, 政府管理不到位给机会主义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房地产开发周期长、环节多, 参与的市场主体多, 管理部门多, 由于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而且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现象, 使得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管理制度不健全, 出现管理真空地带。行政管理的缺位, 使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有时不会被发现, 即使被查实, 也只须交纳罚款, 而罚金数目远远低于其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起不到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市场主体选择不诚信, 却得不到惩罚, 仍能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 说明我们目前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不诚信的行为。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 尽管房地产开发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可能完全根除, 但是可以通过制度建设, 依靠内部和外部两种强制力来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 增加市场主体信守诺言和履行承诺的可能性。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信用缺失的原因。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信息不对称是房地产开发中市场主体失信的根源。信息不对称, 使市场主体机会主义倾向得以显现, 这种倾向分为事前、事后两种, 事前称为逆向选择, 事后称为道德风险。
在建设阶段, 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行为, 即管理部门难以监督市场主体的行动而导致的风险。管理部门管理的目标侧重于全局性, 重在培育诚信市场, 对具体项目的管理大多采取抽查的方式或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市场主体可能利用这个管理漏洞, 随意变更规划指标, 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按期交房、产权办理等方面留下后遗症, 严重损害了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
3 解决思路
为解决上述失信行为, 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可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形式, 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建立以法律为保障、道德为支撑的有效管理体系。
建立系统、完善的行业信用法律体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开发管理的法律规章, 但这些法律规章并非专门针对信用, 对企业的信用行为没有建立起与“规范授信、平等授信机会”相应的法律准则和约束体系。而且, 目前并没有一个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综合管理部门, 各系统的信用信息得不到有效整合, 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 我们必须加快信用立法步伐, 制订行业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 并建立有效整合信用信息的综合管理体系,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有法可依的法律环境。加强建设项目前期审批管理。对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设计单位超面积设计的情况, 可以通过加强政府审批、审查部门间的协作, 共享建设审批成果来加以解决。即在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施工图技术审查时, 审图机构除对施工图进行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外, 还应对建筑面积进行核算, 确认是否超过规划局批准的建设工程方案所核定的面积指标。建设单位报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 必须同时提供施工图审查机构核算的建设面积, 作为规划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面积控制的依据。规划部门确认施工图审查意见书的面积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面积一致时予以发放批文。对出现两套不同图纸而超建的现象, 可以通过完善施工图审查的操作办法来加以解决。
加强违规查处力度。有效发挥法律和市场机制对失信行为的双重惩罚机制, 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切实保护守信企业、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 为房地产开发中各市场主体信用制度建设奠定基础。对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的行为, 包括设计单位不按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的立项、规划等批准文件及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 建设单位对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超建、扩建等违反规划指标要求的或不办理建设项目前期手续, 施工单位不履行监管职能或监管不到位, 目前法律规章均有明确的罚款、降低资质直到清除市场等处罚规定, 关键在于行政执法机关能否掌握到失信行为, 并严肃查处。
加强和完善信用信息的披露。在市场经济中, 加强和完善信用信息完善披露制度, 增强信用信息的透明度, 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各市场主体信用行为记录进行记载, 任何市场主体有失信行为, 就会进入信用记录系统, 并将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曝光, 公众通过高科技手段, 可以很便捷地查到这些不良记录。这些信用信息也应迅速传递给招投标管理单位, 各专业招投标评标企业信用时就有了更为直接、客观的依据, 将影响到投标企业是否中标。
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是行业性、自律性的社团组织,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中间组织, 具有协调市场主体利益、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功能。行业协会目前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宣传政府政策、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的行为, 督促企业依法开展经济活动;二是负责“政府不该管、但又需要有人管的事务”如行规行约的制定, 并负责执行和监督, 促进行业诚信服务;三是协助政府从事行业管理, 如为加强±0.00验线报备工作的监督管理, 可委托建筑行业协会建设监理专业委员会对验线工作进行督促抽查。
加强“诚实守信”宣传。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体系的支持, 但信用的基础在于诚信的道德理念, 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 也不是坚不可摧的, 可能会受到外界影响而被破坏。因此, 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抓好信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从小开展诚信教育, 不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营造诚信氛围, 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 强化信用观念, 使人们真正认识信用的重要性, 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规范。
摘要:从政府监管房地产开发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中市场主体的不诚信行为及原因分析, 探索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和信用制度, 从源头上预防房地产交易中的不诚信行为。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篇11
关键词:金融业;经济伦理;信用缺失;伦理文化观
Abstract:Our country is in the emerging and transition period, the lack of financial credit become financial industry problem of concern. The credit crisis is also a manifestation of the social and ethical cris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ethics,and from the social ethical system construction,aspects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way to deal with.
Key Words:finance,economic ethics,lack of credit,ethic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68-03
经济伦理理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马克思·韦伯较早时期提出的,目前学术界对“经济伦理”一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涉及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以及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理相关利益关系时所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在金融这样一个特殊的经济领域中,经济伦理的存在尤为重要。金融服务的本意是帮助客户谋取最大利益、规避风险。在现实社会中,金融行业却存在着种种背离经济伦理主旨的行为,包括洗钱、账户回扣、存贷丑闻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在金融市场上寻找套利机会、转移个人风险。基于这种社会现象,笔者尝试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探讨如何重塑金融信用、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频率、维护金融市场运行的正规化。
一、金融市场信用缺失的现状分析
“信用”是一个纯经济学概念,体现的是价值交换后产生的活动,主要体现在商业领域、金融领域和流通领域赊销、信贷等交易行为中。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构建相对滞后,在信贷、资本、票据市场都存在着严重的损害金融信用准则的现象。
在银行信用领域,银行贷款逾期不还,个别企业通过设立子公司、注册新公司、企业兼并等渠道转移资产,变相解除与银行的债务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个别银行内部职员利用职务之便恶意经营,导致银行亏损严重。近年来,银行业频频发生违规违法的案件,违规发放贷款、违规办理票据业务、会计核算失误造成银行资金流失等等现象层出不穷,对银行领域的信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证券市场作为一个直接融资市场,是确保现代企业股份制度长青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用流失问题。一方面,上市公司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通过财务报表造假来骗取银行贷款、欺骗广大投资客户。一些大股东为了牟取私利,利用职务之便肆意挪用、占用公司资金。另一方面,个别证券机构为了推销自己代理的股票,故意夸大上市公司的业绩。部分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自身工作便利来挪用顾客的资金炒股。这一系列的行为都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信用,大大降低了证券行业在客户心目中的诚信度。
保险行业的失信主要体现在合约订定、保险理赔和保险代理人行为几个方面。从合约签订阶段看,保险公司的失信行为主要是利用专业优势签订霸王条款,故意隐瞒重要信息。从保险理赔阶段看,我国保险行业没有遵照国际通行的“严核保、快理赔”准则,经常拒不履行或拖延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导致了“投保易、理赔难”的普遍现象。从保险代理人行为的角度看,我国保险行业的培训机制并不成熟,保险代理人的资质良莠不齐,影响了整体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保险代理人片面夸大产品增值功效、欺瞒顾客的现象屡见不鲜。
综上可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大量失信行为的发生会带来诸如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降、社会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等众多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序展开。
二、金融信用缺失成因的经济伦理解读
从上世纪后半叶爆发的全球信用危机,到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我们可以清楚地解读出这当中利益和伦理之间所产生的激烈碰撞。罔顾伦理的经济活动和利益追求是导致全球金融信用丧失的关键因素之一。金融活动本身是一种契约关系,主要是依赖制度和法律的约束而形成的。但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是人,人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之外,在社会交往关系中也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换言之,在经济活动中,任何的个人或群体都有可能面临利益和道德的两难选择,都需要社会伦理来约束。既然在金融信用缺失中包含了经济和伦理二维构成,在对金融信用缺失进行分析的时候,除了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更应着重加强对经济伦理的解读。
(一)主体道德失范导致信用伦理内在价值“空壳化”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对他们有好处”。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据此提出了“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最终会导致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一度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不需要社会伦理道德的调解,结果导致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无限扩大自身利益追求、抛却社会责任、突破道德底线,为了利益可以牺牲一切。而事实是,个体理性行为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果,最终并不会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反而会损害个人利益。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就是金融业集体信用的缺失,以及因此给金融业和顾客带来的严重损失。因此,对于经济活动主体来说,需要遵循社会道德规范,不以个人偏好而以社会需求作为金融活动的风向标。
(二)社会伦理制度不健全导致信用奖惩机制“空壳化”
当前金融领域的信用伦理危机还源自于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不健全。传统伦理制度的保障机制解体、经济伦理制度规范缺失,导致伦理丧失的成本很低。失信所受到的惩罚不严厉,守信的收益也不明显,呈现出守信成本高、收益小,失信成本低、收益大的现象。
三、金融信用重塑的内在动力——伦理机能的发挥
信用原则是金融领域的重要行为准则,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信用体系的构建是滞后的。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习惯上被称为“征信国家”,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经济形态以市场经济为主体;信用交易占市场交易份额较大;各征信国家都建立同等水平的信用管理法规;各类征信数据开放,与其他征信国家对等开放,信用管理服务门类齐全;企业的平均信用管理水平较高、信誉良好。在社会信用体系当中,信用评级制度是金融信用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体系应具有如下特征: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担任评级机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科学,适应金融市场的特点;具备成熟的盈利模式以使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有严格的责任制衡机制,恶意评级机构及其责任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在我国,目前信息公开制度尚不完善,从而导致金融领域中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较严重。
引起金融信用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通过法律的途径,还需要从制度设计、政府监管、体制改革等多个渠道谋求解决方法。从伦理自律的角度来看,通过社会道德规范的重塑来加强经济活动主体的守信行为,是一种内在化的动力机制。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实现:
(一)建立诚信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要求经济活动主体遵循实事求是、信守承诺的经营原则。在经济活动中,诚信是获得“双赢”的关键,守信行为能为交易双方共同带来经济利益。社会全体的诚信行为有助于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建立。营造诚信的道德文化环境有赖于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持续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宣传,加上法律规范的外在约束,可营造诚信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
(二)建立健全社会伦理制度体系,实现内在自律
重塑经济伦理、恢复金融信用体系,不仅仅依赖于道德教育和口头宣传,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社会伦理制度,将伦理道德要求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引导社会行为的正确导向。新制度经济学指出,有效率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是构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因此,与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相吻合的经济伦理,会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伦理道德规范也会唤起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经济活动主体在获取利益的同时,可推动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一个社会建立了良好的社会伦理制度规范,就能够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伦理行为,反过来推进社会伦理制度进一步向前发展。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部分经济活动主体难免会将个人偏好做为行为准则,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从而助长尔虞我诈、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不正之风。经济伦理的重要作用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利益关系的不均衡现象。
(三)加强金融企业伦理建设,创新企业伦理文化观
金融企业伦理文化是金融企业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信念,能够帮助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遵守道德伦理规范,合法操作,减少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金融企业的道德伦理建设,重点是对员工的培训和思想教育宣传。企业领导层通过办培训班、请名师授课等方式,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伦理培训,同时辅以伦理制度规范的约束,加强金融伦理教育,在组织中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帮助员工减少失信行为几率,在组织内部形成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
(四)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强化信用奖惩机制
金融领域伦理危机的预防和治理,不仅需要来自社会伦理制度的内在机能的发挥,还需要外在监督管理机制的补充作用。政府对金融机构行为的监管,主要是惩治金融领域的不正当金融行为,比如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欺诈客户、洗钱犯罪等行为,这些恶性行为严重地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对于这样的行为应该严厉打击。我国正在由传统经济伦理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伦理转变,在这个特殊时期,政府更应该承担起社会伦理的监督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将金融领域的伦理行为纳入监管范围,建立严格的信用奖惩机制,以经济效益和道德标准双重指标来衡量、评价金融机构的绩效。
参考文献:
[1]于志洁.论我国金融信用的缺失[J]. 金融论坛,2006,(7).
[2]洪必纲. 经济伦理视角下金融领域的信用缺失与矫治[J]. 经济研究,2011,(1).
[3]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
[4]张宇润.论金融信用安全的制度保障[J].学术界,2006,(6).
[5]陈博.论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篇1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为了分散金融机构在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时面临的贷款风险, 以自身持有的住房贷款为标的资产, 经过结构性重组, 按照特定的选择标准汇集为抵押贷款资产池, 以资产池未来预期所产生的稳定的现金流作为偿付基础, 通过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 将其转变成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 , 出售给不同投资者, 并将抵押贷款风险分散给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的投资者的结构性融资过程。
二、信用的基本概念
信用是从属于商品和货币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 是商品生产、货币流通、市场交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一般社会伦理学意义上以诚实守信为道德基础的履约行为不同的是, 在经济学领域中, 信用是社会产品和资金分配与交换的特定形式, 是信贷资本运动的方式, 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具体说, 是经济主体之间, 以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建立在诚实守信道德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时间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
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
(一) 信用风险的概念。
交易当事人不履约带来的风险称为信用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 信用制度的建立并不能消除交易过程中的违约和欺骗行为。信用规则对交易者行为的约束存在着利益界限的“扬弃”, 一旦违约的收益大于成本, 信用就可能遭到破坏。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 信用风险产生于其融资方式的信用链结构, 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对它们所承诺的各种合约的违约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 信息不对称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不完全信息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 它是指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 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 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发生在市场交易前后会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 拥有信息不真实或信息较少的一方不知情者会倾向于做出错误的选择———逆向选择。
本文讨论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 以下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会给其带来信用风险:
1、银行与原始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与原始借款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原始借款人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借款人对自身的资信状况 (收入水平、工作情况、负债情况、还贷能力等) 最为清楚, 而商业银行难以获得这些真实信息, 也无法观察到借款人的行为, 掌握到借款人的经济条件、家庭等方面的变动情况。为了从银行顺利取得更多贷款, 借款人有可能会故意隐瞒自己的负债情况、不良信用记录等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甚至于提供虚假的收入证明、家庭财产证明等给银行。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银行由于缺乏全面的信息, 无法对借款人信用和资金偿还概率做出可靠的判断, 银行就可能依照所有借款人的平均信用质量来制定贷款条件 (如利率和期限等) 。对于信用等级高于平均水平的借款人, 这种贷款的代价高于其公平的市场价格, 不利的情况会对优良的借款者不利, 他们就会退出借贷市场。而对于那些冒险倾向强烈、信誉差的借款人来说, 借款的代价低于其应付的市场价格, 他们便会积极地争取贷款, 这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产生“逆向选择”的风险。
2、银行与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作为发行人的银行与信用评级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银行需要向信用评级机构披露基础资产的相关信息, 以便完成资产的内部评级和随后的正式评级, 以及便于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对证券化结构的实时信息跟踪, 反映其信用情况。银行掌握了基础资产的第一手资料, 由于面临激烈的竞争, 以及发行证券能带来的利益, 银行和评级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会加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
3、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资者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一种复杂的结构性融资产品, 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其内在价值与风险, 信用评级机构对住房抵押贷款所支持证券进行的信用评级结果是投资者投资的唯一标尺。信用评级机构借助于其信息优势通过设计一系列模型的方法来评定证券, 有时还需要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 以使他们的产品能获得较高评级。市场依据评级机构的结果做出投资决定, 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决定了证券的价格和被市场接受的程度, 投资者对评级机构的高度依赖使得评级机构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作用变得无比重要。但事实上, 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透明度也很低, 虽然评级机构会在网站上或评级报告中简要介绍评级的方法, 但一般不会公布评级的数据来源, 也不会公开核心的评级方法。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加大了信用风险集中度。
(三) 道德风险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签约后交易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 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做出损害交易对方利益的行为。科托威茨提出, 道德风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的、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从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 不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 称为事前不对称;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 称为事后不对称。信息事前不对称产生逆向选择, 信息事后不对称产生道德风险。从本质上看, 产生道德风险就是由于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参与人行为的不可验证性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造成了一方为了提高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1、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导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住房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自身资产有限, 倾向于以较低破产成本贷款买房,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争夺客源, 银行会设计一系列的低首付、零首付贷款来迎合这部分客户的需要, 为信用风险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在贷款期间, 银行无法随时掌握借款人经济条件的变化, 无法观察和控制借款人的行为, 为借款人的违约提供了机会。当银行利率调整, 房地产市场发生逆转性的变化, 放弃贷款的成本甚至高于房屋的价值时, 住房贷款的借款人有可能拒绝还款, 使银行面临着“道德风险”。一旦借款人的还款出现问题, 受到直接影响的便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金流, 给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带来信用风险。
2、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导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在对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评级中, 评级机构不仅评估信用风险, 而且还参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融资产品的结构性构建过程, 以使这些产品获得较高的投资评级。评级机构的运营模式是被评级者支付费用, 但消费“评级服务”的是投资者, 两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评级机构90%的收入来自发行方支付的评级费用, 美国三大评级公司对结构性融资产品的评级明显高于传统的公司评级。受利益的驱使, 极容易引发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
(四) 委托代理理论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
由于市场参与者愈来愈处于市场信息的非对称分布之中, 非对称信息严重地影响着经济决策及其决策结果。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之间经济关系的理论。按M·Jensen&W·Mecling的定义,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佣另一个或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 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力, 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在交易中, 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 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在本质上是经济人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息的交易。委托-代理理论即是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契约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展开的一场博弈, 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人们合同关系的各种不同情况。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结构化产品存在着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 导致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信用风险。
1、借款人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贷款合同签订过程中, 借款人须向银行提供个人信用状况、抵押物状况等相应信息, 银行对这些文件材料负有监督审查职责。借款人若提供真实材料, 则使抵押资产的收益更有保障。但部分信用记录不高的借款人若提供真实材料, 则有可能无法获得购买房屋的贷款。作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发起人的银行来讲, 了解材料真实性需要付出成本, 但是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结构设计使得最终风险会最终转移给投资者, 因此发行人并不具备了解材料真实性的推动力, 甚至为了扩大其贷款业务将住房贷款带给信用等级未达标准的借款人。
2、投资者与信用评级机构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信用评级机构出具评级报告作为投资者的判定依据, 而利益趋向使得他们的信用评级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事实上, 投资者才是最终委托人, 但是他们要了解最初基础资产真实性的可能极小, 或者将付出很高的成本。由于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 每一级关系中的代理人都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隐瞒一部分信息, 从而导致信用风险的积累。
摘要:信用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种影响较大的风险。在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必须研究其中蕴含的信用风险。
关键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潘金生, 安贺新, 李志强主编.中国信用制度建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7.
[2]郑庆寰.美国储贷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对比分析——从道德风险视角的考察.经济问题探索, 2008.6.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推荐阅读:
农村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支持09-24
信用经济研究08-17
外汇市场经济信用管理08-29
农村信用社笔试题库——经济金融12-29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1.2信用工具与外汇教案10-07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招聘:金融经济考试试卷11-18
台湾省农村信用社招聘:金融经济模拟试题09-04
上半年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招聘:金融经济试题07-04
信用缺失的根源分析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