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经济信用管理(精选12篇)
外汇市场经济信用管理 篇1
2008年以来, 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出现重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市场陷入剧烈振荡, 并向实体经济蔓延, 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明显放缓。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 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出口增长明显回落, 经济运行整体呈下行态势。
一、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及国际收支状况
在经过30年的对外开放后,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当今的中国已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于由全球金融危机所演变为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一) 经济运行:整体下行
———从外部环境来看,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对各国形成强大冲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公布的最新预测, 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 较2008年10月份的预测下调约0.75个百分点。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 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 欧元区的龙头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0.5%。世界经济的衰退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外贸出口造成重大影响。统计显示, 2008年前三季度, 中国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 贸易顺差减少了49亿美元, 10月份, 出口单月同比增速降至20%以下 (19.2%) 。而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 2008年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从国内经济运行来看, 受世界金融海啸的冲击, 中国经济增长全面回落, 并显现下行态势。自2003年中国经济增速跃上10%平台起, 直至2007年达到11.9%, 过去五年间, 中国经济一路上行。而2008年一季度经济增长10.6%, 二季度增长10.1%, 三季度增长9.0%, 放缓趋势明显。国家统计局监测显示, 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从2008年6月份开始持续回落。以100为理想水平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5月份为117.3, 6月份为112.0, 8月份为105.3, 10月份进一步回落到94.7, 创六年来新低 (2002年10月以来最低的一个月) 。
———从区域经济运行看, 全球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和波及, 由于时滞性的原因在进入四季度以后逐步显现和加深。2008年1-9月, 玉溪市完成现价生产总值 (GDP) 439.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 高于全国及云南省的整体增长水平 (全国增长9.9%, 云南省增长11%) 。进入10月份以后, 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开始显现:一是对重点支柱产业冲击明显。10月份, 钢铁、焦炭、铁矿石、磷酸等产品价格加速下降, 其中:钢铁同比下降20.3%、焦炭下降23.1%、锌下降21.1%、铜下降23.3%、磷酸下降38.2%, 对我区域矿电产业的生产和发展影响重大。例如:从2008年8月到10月中旬,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 生铁价格便由最高时的4500元/吨降到了3100元左右, 每吨下跌1400元, 下降幅度达到37.1%。面对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的局面, 玉溪钢铁企业调整关闭达一半以上。二是外商投资明显减少。2008年10月份,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1.47万美元, 比9月份减少232.26万美元, 减少84.85%。三是贸易增长明显回落。10月份, 全市实现出口总额2039万美元, 比9月份减少1352万美元, 减幅达39.9%;而就出口额同比增速看, 10月份则比9月份回落了204个百分点。据对区域三户重点出口行业企业的调查显示, 金融危机对玉溪市重点出口行业企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案例1:玉溪市磷化工行业某龙头企业———云南XX集团公司。该企业主要生产和出口黄磷产品, 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及市场影响, 前三季度黄磷销售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 国内销售价最高时达2.8万元/吨, 出口价更高达9000美元/吨 (含关税) 。据统计, 在7、8、9三个月该企业的黄磷出口额分别为1434.7万美元、1439.5万美元、1539.6万美元, 整个三季度的月平均出口额达1471.3万美元。进入10月份后,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渐深入, 市场需求开始萎缩, 价格大幅下降, 国内价降至1.7万元/吨, 出口价降至4500美元/吨, 受此影响, 该企业10月份出口额锐减至455.1万美元, 不及第三季度月均出口额的1/3。
案例2:玉溪市五金行业某龙头企业———云南通海XX标件公司。该企业主要生产螺栓、螺帽等标准件产品。2008年上半年, 该企业出口额达163.7万美元, 月均出口额超过27万美元, 7月、8月出口额分别为26.9万美元、30.7万美元, 两月出口额与上半年月均水平基本吻合, 但9月份以后受金融危机影响, 包括钢铁在内的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 市场需求开始下降, 出口额锐减, 9月份仅出口1笔, 出口额3.8万美元, 10月份出口额也仅为14.5万美元。据对该企业的进一步了解, 进入10月份以后, 企业大部分员工开始放假, 总体产量减少一半以上, 内销基本停止, 2008年的年度计划出口额也由500万美元下调至300万美元, 并且企业已把主要精力放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上。
案例3:玉溪市花卉出口某龙头企业———云南玉溪XX花卉公司。该企业主要生产和出口鲜切花系列产品。2008年上半年, 该企业花卉月均出口额约为25万美元, 三季度以后, 受金融危机影响, 香港市场鲜花需求量萎缩, 整个三季度除8月份出口额接近上半年月均水平外, 9月份出口额刚过20万美元 (20.2万美元) , 7月份出口额则仅为16.6万美元, 在10月份短暂恢复后 (23.4万美元) , 11月份的出口额又创新低, 仅16万美元多一点。同时该企业反映, 最近两月由于市场需求减少加之价格下跌并且收汇延迟, 企业利润大幅减少, 目前该企业已经开始裁员 (接近40人) 以减少支出降低成本, 借此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
(二) 国际收支运行:不确定性加大
当前, 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以及国内经济出现的增长减缓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等新情况、新问题, 加大了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的不确定性。
———国际收支顺差变动频繁。2008年上半年, 国际收支顺差规模继续扩大, 但增速放缓。随着出口增速放缓和进口增速提升, 货物贸易顺差规模呈下降趋势, 经常项目顺差1917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60个百分点。同时, 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19亿美元, 同比下降20%;进入下半年, 国际收支顺差又产生明显变化。受进口增速急剧下降、出口增速下降有限而形成的“此消彼涨”影响, 贸易顺差在8-10月连创月度新高。其中10月份, 我国出口总值1283.27亿美元, 同比增长19.2%, 进口总值930.88亿美元, 同比增长15.6%。贸易顺差352.39亿美元, 比9月增加58.69亿美元, 再创历史新高。
———“热钱”流动不确定性加大。2008年上半年,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恶化, 出于避险要求, 外商直接投资 (FDI) 流入中国陡然加速, 6月份达到96.1亿美元的高点。但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 FDI金额自7月份开始, 出现了连续3个月下降。9月份, 中国利用外资金额为66.42亿美元, 当月实现贸易顺差293亿美元, 但是外汇储备却仅增加214亿美元。种种迹象表明, 外国投资者对于中国的兴趣有所减弱, 热钱正在流出。在国际金融机构普遍面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中国能否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已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
———汇率弹性日渐增强, 走势变化越趋复杂。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 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从此人民币汇率开始上下浮动。 (1)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放缓。汇改三年来, 人民币兑美元基本保持单边升值的态势, 累计升值达21% (截至2008年7月21日) , 尤其是2008年上半年,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速度明显加快, 累计升值幅度超过6%, 接近去年全年升值幅度。但进入7月份以后,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呈现逐渐趋缓、宽幅震荡态势, 升值速度明显降低甚至略有贬值,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6.8附近徘徊。 (2) 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升值加快。自汇改以来, 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呈“前贬后升”态势。自05年汇改至08年3月份 (3月11日) , 人民币兑欧元累计贬值达11%, 但受金融危机影响, 欧元区经济下滑, 进入三月份以后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呈逐渐加速升值态势 (9月2日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破10) , 截至11月28日, 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为8.8119, 与3月份的最高点相比, 人民币兑欧元升值幅度超过21%。 (3) 人民币兑日元波动明显。自汇改以来, 人民币兑日元呈现上下波动的态势。仅就2008年来看, 人民币兑日元就经历了先贬后升再贬的频繁变化, 特别是9月份以来, 由于日本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滞后于欧美国家, 日元兑人民币走出了单边上扬的走势。
———区域外汇收支变化明显。2008年1-9月份, 玉溪市跨境收支总额17580万美元, 同比增6083万美元, 增幅52.9%。跨境收支顺差13284万美元, 同比增4159万美元, 增幅45.6%。但进入10月份以后, 全市跨境收支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明显变化:一是货物贸易收入冲高回落。10月份, 全市贸易外汇收入同比增长72%, 增速较9月份回落了63.9个百分点。11月份, 贸易收入继续下降, 全市实现货物贸易收入2190.67万美元, 环比减少641万美元, 减幅22.6%, 同比增速比上月下降17.2个百分点;二是贸易进口付汇持续减少。自8月份以来, 区域贸易进口单月付汇金额已连续4个月同比出现负增长, 其中, 9月份的当月进口付汇金额同比减幅高达85.6%;三是外商直接投资 (FDI) 外汇流入明显放缓。2008年上半年, 外商直接投资收入277.61万美元, 同比增长65.7%。进入三季度后, 外商直接投资收入连续三个月环比减少, 9月份外商直接投资收入额更是为0。自7月至11月, 全市外商直接投资收入156.84万美元, 同比增速较上半年回落了33个百分点。
二、加强宏观调控与改进外汇管理
为有效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加强宏观调控, 改进外汇管理, 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
(一) 加强宏观调控管理
回顾近一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核心体现了“灵活审慎”的调控原则和策略, 即根据所面临的不同经济形势, 及时采取不同方向和不同组合的调控管理政策。年初, 针对国内经济发展偏快, 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 中央提出“双防”的宏观决策, 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上涨转为恶性通货膨胀。并明确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把防止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上半年, 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 使“双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年中, 鉴于美国次贷危机对国际金融经济的影响有扩大化趋势, 而国内经济增长初步露出放缓势头, 中央及时做出调整, 提出了“一保一控”即保增长、控通胀的宏观调控政策。年末, 在国际金融危机趋于严峻的当下, 国务院日前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并确定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十大措施。财政政策方面, 将主要通过中央和地方及社会新增4万亿元投资稳定经济, 提升信心, 有效拉动内需增加以此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同时, 通过加快企业增值税改革以及提高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率等政策的相继实施, 为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减轻负担增加收入, 促进实体经济的更好发展;货币政策方面, 央行决定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 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同时, 通过连续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积极释放货币供应量, 为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 以此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二) 改进外汇管理
2008年以来, 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外管局积极制定并采取多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 维护国家涉外经济金融安全。
———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更好满足境内机构和个人合法持有和使用外汇需要。8月5日, 国务院公布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 进一步强化外汇管理依法行政和对外汇资金流出入的均衡管理。条例取消了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强制结汇以及外汇收入强制调回境内的要求;同时, 条例加强了对跨境资金的流动监测, 增加了对外汇资金非法流入、非法结汇和违法流向等行为的处罚规定;另外, 条例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为形成市场与管理相结合的汇率形成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跨境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的要求, 严格跨境资金流动监督与管理。一是严格企业外汇资本金、银行短期外债管理。年内, 通过上线外商直接投资 (FDI) 管理系统, 强化对外商投资外汇流入及企业外汇资本金的管理和监测;二是自7月14日以后, 陆续出台施行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贸易信贷和贸易债权登记管理等政策, 重点加强对企业的出口收结汇进行核查监督, 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预收货款、延期收汇、预付货款、延期收汇的贸易信贷和债权进行登记管理;三是通过强化外汇银行“代位监管”职责并加强对银行的外汇检查监督, 增强外汇银行管理责任心, 提高银行的管理功效。通过以上管理政策措施的实施, 有效加强贸易、个人、外资、外债等渠道异常外汇资金流动的监管, 切实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
三、促进区域外向型经济科学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充分发挥和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积极制定和采取各项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全市外向型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积极调整和优化外贸结构, 保持区域外贸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贸易结构的合理程度决定着整体贸易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抗风险性。针对区域实际:一要调整优化出口货物结构。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向, 深入研究出口退税政策导向, 结合发展实情, 积极改变目前以磷化工产品出口为主的外贸结构, 大力扶持和扩大区域农产品、五金、花卉等的出口规模, 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二要调整优化进口物品结构。要改变主要进口原材料的模式, 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规模, 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产业升级;三要提高服务贸易的市场份额。要在做好货物贸易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增加服务贸易收入;最后, 在强调有效转变出口结构的同时, 要关注并有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积极应对外部需求下降的不利局面。
———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 做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发展。要按照“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充分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一方面, 要尽力改善投资环境, 创造优惠条件, 加强项目开发和储备, 积极引进外资, 充分发挥外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并注意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外资流入的管理, 积极研究做好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另一方面,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 继续坚持走设立生产性企业、开展替代种植和设立研发中心等多元化投资的路子, 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 不断拓展区域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 提高外汇管理与服务水平。首先, 鉴于本国的国际收支趋势面临不确定性, 应对国际收支状况加以密切关注, 准确把握国际收支平衡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积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 不断完善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 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重点应在继续关注国际收支较大顺差的同时, 密切跟踪形势的发展变化, 时刻注意防范各种风险;其次, 要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健全和完善外汇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水平, 不断完善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要结合区域实际, 积极改进外汇管理方式手段, 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水平, 切实防范涉外经济金融风险;再次, 要统筹兼顾好加强外汇管理与提高服务水平的关系,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在严格依法行政的同时, 要简化行政审批手续,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有效解决外汇监管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协调问题。要认真做好贸易进出口核销、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贸易信贷、债权登记管理、资本金流入流出等相关管理工作。同时, 要主动加强外汇知识、外汇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解释工作, 积极引导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提高经营效益。
外汇市场经济信用管理 篇2
发布时间:2012-01-05 文号:银发[2010]325号
来源: 中国人
民银行 [打印]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外汇指定银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政策透明度,便利社会各界掌握汇价管理相关政策,现将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管理具体事项的相关规定整合后通知如下:
一、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15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和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询价交易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当日汇率中间价适用于该中间价发布后到下一个汇率中间价发布前。
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三、人民币兑欧元、日元、港币和英镑汇率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00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日元、港币和英镑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人民币兑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的报价平均得出。
四、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上下0.5%的幅度内浮动。人民币兑欧元、日元、港币、英镑交易价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该货币汇率中间价上下3%的幅度内浮动。人民币兑马来西亚林吉特交易价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林吉特汇率中间价上下5%的幅度内浮动。人民币兑其他非美元货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另行规定。
五、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1%([当日最高现汇卖出价-当日最低现汇买入价]/当日汇率中间价×100%≤1%),最高现钞卖出价与最低现钞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4%([当日最高现钞卖出价-当日最低现钞买入价]/当日汇率中间价×100%≤4%)。每日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和最低现汇买入价区间、最高现钞卖出价与最低现钞买入价区间均应包含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上述规定的价差幅度范围内,外汇指定银行可自行调整美元现汇和现钞的买卖价格。
鼓励外汇指定银行在柜台加挂人民币兑各种货币汇价。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现汇和现钞挂牌买卖价差幅度没有限制,外汇指定银行可自行决定对客户挂牌的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现汇和现钞买卖价。
六、外汇指定银行可在第五条规定的价差幅度范围内与客户议定更优惠的现汇和现钞买卖价,但实际成交价格应遵循风险管理原则,避免不正当竞争。
七、全国性银行总行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外资银行、地方性中资银行总行及其他法人金融机构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外汇局分局),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30之前报送本银行上一工作日初始挂牌汇价、最高价、最低价、结束挂牌汇价以及当日营业初始挂牌汇价。全国性银行的分支机构,外资银行、地方性中资银行及其他法人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应于每个工作日上午10:30之前将本银行上一工作日实际成交最高价、实际成交最低价报送至所在地外汇局分局。
八、提供挂牌汇价服务的外汇指定银行均应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报送银行挂牌汇价日报表(见附件)。具体登录及数据报送方法详见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网址为http://。)首页“常用下载”栏目中“银行牌价报送使用手册及模板”。
外汇局分局负责组织辖区内全国性银行的分支机构,外资银行、地方性中资银行以及其他法人金融机构通过网上服务平台报送银行挂牌汇价日报表,并登录内网网上服务平台(地址为http://100.1.50.12)为辖区内外汇指定银行进行初始设置,保证外汇指定银行能够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报送银行挂牌汇价日报表。登录及操作方法详见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首页“相关下载”栏目中“分局为银行开户及授权操作说明”。
九、实现网络报送的外汇指定银行可停止通过其他方式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外汇局分局报送银行挂牌汇价日报表。如遇网上服务平台故障无法传输数据,外汇指定银行和外汇局分局应及时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系,并启用传真方式报送银行挂牌汇价日报表。全国性银行总行传真至010-68402303。
十、外汇指定银行应建立健全有关挂牌汇价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外汇指定银行应完善全系统挂牌汇价的管理办法(包括定价机制、风险防范办法、内部控制制度和汇价信息联网技术规范等),如有修改应报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外汇局分局备案。全国性银行总行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时抄送所在地外汇局分局;外资银行、地方性中资银行及其他法人金融机构报送所在地外汇局分局。
十一、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加强对辖区内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的监督和检查。违反本通知规定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予以处罚。
十二、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非工作日美元对人民币现汇和现钞挂牌买卖价差的批复》(汇复[2007]440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银行对客户美元现汇挂牌汇价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汇复[2007]334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汇牌价和结售汇头寸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汇发[2005]84号)同时废止。涉及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其他文件中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管理规定的有关事项以本通知为准。
外汇市场经济信用管理 篇3
外汇占款冲销是随着我国的特殊结售汇制度而出现的一种货币政策,目前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汇占款冲销影响货币政策继而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国外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自欧盟实施统一货币政策后逐渐兴起。G.Carlinol等[1]对美国5个地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一个地区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常明显,另外两个地区则不敏感。EE Meade等[2]从区域研究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欧盟58个地区的数据分析,得出:欧盟5个国家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随着欧盟国家之间的逐步融合,这种差异逐渐减小。国内相关研究是从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逐渐多起来的,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一般化研究。曹永琴[3]认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更敏感。刘玄等[4]认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东部地区较敏感,中西部地区较迟钝,东部地区传导的速度和深度均大于中西部。张晶[5]认为,中、东部反应弹性较大,西部反应弹性小但持续时间长。关于导致出现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学者们主要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入手,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区开放程度、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与结构、企业产权性质与规模、国企比重、国有银行信贷制度等是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3-4],但从外汇占款冲销视角分析的则很少。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连年出现巨额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最高时超过4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由于我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外汇占款已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最重要渠道。为了调节国内货币总量、平抑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采取货币冲销来达到回笼资金的目的。可见,外汇占款冲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外汇占款冲销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基础货币的投放、回收的规模,从而决定最终投放到各地区的基础货币的数量。由于我国各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均衡,外汇占款所投放的货币更多地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而通过冲销回笼货币的政策却是全国统一的、“一刀切”的,基础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显然是两条不可逆的路径,结果将导致各地区货币供应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这种特殊的货币政策体系,势必会在原有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货币的区域差异效应。李健[6]认为,各地区外汇流入的不平衡和全国“一刀切”的冲销政策,最终将导致货币在各地区供应的不平衡,造成东部流动性过剩、西部流动性过紧的现象。
本文拟利用我国东中西部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探寻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原因,以期有助于实现我国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一、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
1.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2003—2012年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浙江,属于中部地区的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和属于西部地区的陕西、青海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其2012年的GDP和NF(净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沿海省份2012年的NF,无论绝对规模还是占本省GDP的比重,都大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呈阶梯式。
2.研究方法
首先对GDP和NF取自然对数变换为lnGDP和lnNF(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lnGDP序列和lnNF序列均呈上升趋势,表现出非平稳性。因此首先对这两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并求出其单整阶数。两个序列虽然都呈上升趨势,但走向比较一致,可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如果两个序列单整阶数相同,则继续检验两个序列的协整性;如果协整,则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长期静态特征和短期动态特征。
二、实证检验
1.平稳性检验
lnGDP和lnNF序列平衡性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lnGDP和lnNF原序列均未通过平稳性检验,lnGDP的一阶差分序列通过平稳性检验,lnNF的一阶差分序列有两种方法通过平稳性检验(LLC,PP),且LLC和PP的统计量值均比较大,因此可以认为lnNF的一阶差分序列在很大概率上通过平稳性检验。因此lnGDP和lnNF均是一阶单整序列,单整阶数相同,且DlnGDP、DlnNF~I(0),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本文基于Kao检验来检验lnGDP序列和lnNF序列的协整性,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ADF统计量检验显著(在5%的置信水平下),即Kao检验认为两个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格兰杰定理,如果两个变量协整,则这两个变量必有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的存在。因此,本文将建立lnGDP和lnNF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回归结果见表4,表达式如下:
三、结语
我国特殊的结售汇制度和东中西部对外开放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了货币投放在各地区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分别来自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外汇流入水平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外汇流入的不均衡确实是产生地区经济差异的原因之一,这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从短期均衡来看,非均衡误差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GDP和NF在很短时间内就达到均衡状态,这与我国对外经济结构有一定关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仍处在“走出去”的初级阶段,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等产业链很短,投入短时间内就可以见到成效的初级加工贸易然仍占很大比重,而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还比较低。这也是今后我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CARLINO G,DEFINA R.The differential region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8(11):572.
[2] MEADE EE,SHEETS N.Regional influences on U.S.monetary policy:some implications for Europe[J].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01(9):399.
[3]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37.
[4] 刘玄,王剑.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J].财经研究,2006(5):70.
[5] 张晶.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构VAR模型下的实证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4):70.
外汇储备如何刺激国内经济 篇4
总理的话是对的, “只能”用在国外的外汇储备也是可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的。这里有几个关键问题必须讨论清楚。
外汇只能用在海外的逻辑
首先, 外汇储备表现为央行的“对外资产”不表现为财政部的资产。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通过发行人民币, 从企业和个人手上, 按照当时的汇率“买”回来的, 对内是央行的负债, 对外是央行的资产, 不能像四万亿那样, 直接投放进入中国经济运行。
进入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要转身投放进入国内的经济运行, 一定要再转换成人民币。如果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再换成人民币进入经济运行, 意味着二次兑换。而二次兑换带来两个可能的结果:如果维持汇率不变, 结果就会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一样, 发生泰国的外汇储备几近告罄的货币危机;如果汇率变化, 结果则是人民币大幅贬值, 严重通货膨胀。
事实上, 多次换汇的思路等价于央行开放印钞机。在央行的外汇资产负债表上显现的是“外汇资产”, 外汇资产的购买力在国外, 这是“外汇只能用在国外”的逻辑。
直接把外汇用在国内的误区
现在有建议把外汇发给老百姓, 刺激老百姓的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这个做法是行不通的。例如, 有人建议发1万亿外汇储备给老百姓, 如果老百姓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消费, 1万亿外汇又回到央行, 相当于多发了等价于1万亿美元的人民币。如果老百姓把外汇拿到外国消费, 首先没有直接刺激中国经济的作用, 更糟糕的是, 中国的外汇储备少了1万亿美元, 但是央行已经是等价发放了两万亿美元的人民币。结果与上面一样, 不是货币危机就是人民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有建议说政府到海外市场上去购买消费品, 然后免费发给老百姓。首先, 这一招与刺激国内经济无关, 如果进口一般消费品, 还可能打压国内市场。其次这样一来, 外汇储备也减少了1万亿, 与上面的各种建议就“殊途同归”了。
曾经有观点认为, 我们把外汇储备投资海外, 这些钱又通过外国机构转投中国, 为什么就不能我们自己直接投资中国?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我们投资在海外, 当外国人得到这1块钱的融资, 再投中国的时候, 中国的外汇储备又增加了1块钱, 这与我们自己把1块钱的外汇储备兑换两次是完全不同的。
外汇如何用在国内
温总理提到外汇储备支持经济, 是从中国经济实力的角度, 从中国存在调控空间, 表示中国政府应对危机恢复经济的信心, 说明中国的经济应该没有到要靠印钞票的境地。所以外汇储备支持中国经济应该是按照经济学常规运作的思路。
首先, 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中国近两万亿的外汇储备, 使中国具备较强的外债和其他正常外汇需求的支付能力。在当前危机时刻, 对于稳定外国直接投资, 防止资本大规模流出是非常重要的实力保证。
其次, 较大的外汇储备可以通过推动进口增长来拉动国内的投资增长。比如企业向银行贷款, 换成外汇, 购买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机械设备, 形成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 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中国增加进口, 对于出口国的经济也是有利的。
外汇储备可能还有许多途径为经济增长作贡献, 为国民谋福利, 但是都必须是海外开“花”海内“香”的方式。否则, 后果不是货币危机, 就是通货膨胀。FIC
3外汇市场与外汇业务作业带答案 篇5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外汇市场的实际操纵者是
()A.外汇银行 B.外汇经纪人 C.中央银行 D.个人
*
2、即期外汇业务,是在外汇买卖成交以后,原则上办理交割的期限应在()A.一天内 B.两天内 C.三天内 D.四天内
*
3、外汇市场的基本汇率是()A.电汇汇率 B.信汇汇率 C.票汇汇率 D.远期汇率
4、若伦敦外汇市场即期汇率为£1=US$1.4608,3个月美元远期外汇升水0.51美分,则3个月美元远期外汇汇率为()A.£1=US$1.4659 B.£1=US$1.9708 C.£1=US$1.9508 D.£1=US$1.4557
*
5、若在纽约外汇市场,瑞士法即期汇率为US$1=S.Fr1.5086-91,三个月远期汇率的点数为10-15,则实际远期汇率应为()A.US$1=S.Fr1.5096 B.US$1=S.Fr1.5106 C.US$1=S.Fr1.5075-97
D.US$1=S.Fr1.5096-1.5106
6、美式期权较欧式期权相比更灵活,保险费()A.更高 B.更低 C.相同 D.不确定
*
7、若香港外汇市场某日US$1=HK$7.7970,试求港元/美元等于()A.7.7970 B.0.1283 C.7.8000 D.0.1300
二、多项选择题
*
1、目前交易量具有国际影响的外汇市场主要有
()A.伦敦 B.纽约 C.上海 D.东京 E.台北
2、营业时间相互衔接而使国际外汇市场成为一天连转的市场有()A.西欧外汇市场 B.纽约 C.东京 D.芝加哥 E.新加坡
*
3、远期外汇市场上的参加人有()A.进口商 B.出口商
C.负有短期外币债务的债务人 D.持有外币债权的债权人 E.牟利者与投机商
4、可能导致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异完全超过两地利率水平差的因素有(A.货币法定贬值政策
B.力量较强的外汇投机活动 C.重大的政治事件 D.国际形势突变 E.货币法定升值政策
*
5、套汇的主要形式有()A.两角套汇 B.三角套汇 C.直接套汇 D.间接套汇 E.套利
6、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目前主要经营外汇金融业务有()A.货币期货 B.外币期权 C.政府债券期货 D.证券指数期货 E.欧洲美元存款期货
*
7、外币期权业务保险费率的高低受以下因素制约()A.市场现行汇价水平B.期权的协定证价 C.时间值 D.预期波幅 E.利率波动)
三、判断题
*
1、遵照买卖平衡的原则,商业银行在买卖外汇后,立即进行平衡。()
2、外汇银行虽是外汇供求的主要中介人,但不自行对客户买卖外汇。()
3、伦敦外汇市场的营业时间依照格林威治时间。()*
4、目前信汇、票汇和电汇汇率的差额已缩小。()
5、在间接标价法下,升水的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加升水数字,贴水时等于即期汇率减去贴水数字,直接标价法恰恰相反。()
*
6、直接标价法下,买入价在先卖出价在后,间接标价法相反。()
四、名词解释
1、外汇市场
*
2、即期外汇业务
3、套汇业务
4、套利
*
5、外币期权
6、外汇掉期
五、简答题
*
1、试比较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业务的异同。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D
5、D
6、A
7、B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D
2、A B C
3、A B C D E
4、A B C D E
5、A B C D E
6、A B C D E
7、A B C D 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名词解释
1、外汇市场:外汇市场就是由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所组成,在国际间从事外汇买卖,调剂外汇供求的交易场所。
2、即期外汇业务:也称现汇业务,是指买卖双方在外汇买卖成交后,原则上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业务。
3、套汇业务:指套汇者利用不同外汇市场之间出现的汇率差异同时或者几乎同时在低价市场买进,在高价市场出售,从中套取差价利润的一种外汇业务。
4、套利:指套利者利用金融市场两种货币短期利率的差异与这两种货币远期升(贴)水率之间的不一致进行有利的资金转移,从中套取利率差或汇率差利润的一种外汇买卖。
5、外汇期权:也称外币期权,是一种选择权契约,其持有人即期权买方享有在契约届期或之前以规定的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额某种外汇资产的权利。
6、外汇掉期:是指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时远期外汇,两笔外汇买卖货币数额相同,买卖方向相反,交割日不同。
五、简答题
1、远期外汇与外汇期货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
外汇期货交易
交易合约 规范程度 双方关系
报价 交易者 交易方式 交割方式 流动性
标准化合约
买卖双方无直接合同关系 买方报买价,卖方报卖价 法人和自然人均可参加交易
场内交易
绝大多数是现金交割 外汇期货合约可以流通转让 买卖双方必须按规定交保证金
远期外汇交易 非标准化合约
买卖双方具有合同责任关系
银行双向报价
主要是金融机构和大企业
多数是场外交易 绝大多数是实物交割
远期外汇合约不可以流通转让
无须缴纳保证金
保证金要求
国际外汇市场的“大象” 篇6
世界外汇市场不断演变和发展,中国经济不断壮大,由此形成了一片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沃土。
全球外汇市场日益成为最大的贸易平台之一,也是总体管制最少的市场之一,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要管理一个一天24小时、一周五天、全时区运转的市场,且交易方处于不同的司法管辖区,有其内在的困难。过去10年间,外汇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随着新的衍生品的出现和对冲基金的更多参与使外汇交易更为复杂。另外,欧元的出现也大大减少了可交易货币的数量,进一步减小了市场机遇。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货币都被欧元所替代,自然也导致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主要国际银行的数量缩减。
可以看到,房地产住房贷款业务的一些关联产品,本是基于相对简单的商业决策(房产价值、贷款者收入、贷款者偿债能力)而形成的相对直接的业务,后来演变成纷繁复杂的一套计算,由此诞生的“新产品”将房贷打包,最终震撼了世界金融机构,以至于它们现在还在恢复元气。杠杆借贷的对冲基金,以及外汇期权市场的规模也加剧了外汇的波动,影响其走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出现更大的波动。
市场波动性加剧、为造市者提供流动性的大型西方国家银行机构利润降低、杠杆借贷的对冲基金和期权交易者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加大,所有这些,都使得中国在外汇市场处境较为敏感。
关于中国在全球外汇市场的角色,有几个独立的问题。中国外汇储备庞大,其最微小的态度变化(无论是揣测的还是实际的)都会在瞬间导致很大的波动。中国领导者就外汇储备配置所持有的总体政治看法,显然对外汇市场汇率有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日益增大,无论是并购资产还是持有国外企业的股份,都意味着,如果并购目标不在美元区(绝大多数外汇储备集中在美元)的话,那么便会产生大量外汇交易。
中国出于各种需要所做出的大量不成比例的外汇操作,使得中国金融机构(无论是中国各银行、中投公司还是外管局)在全球外汇市场的整体形象像谚语中所说的“大象”。中国显然是国际外汇市场主要的市场驱动者之一,中国今日的实际经济实力或许比任何中央银行的作用都大。然而,这样强大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国际外汇市场管理松散、市场走势瞬息万变、银行造市者之间的竞争激烈,使今天电子时代外汇市场盈利空间非常窄。这个市场中服务于大型西方国家机构中的大多数交易者的丰富交易经验,使他们容易做到扭曲中国交易的价值。
信息至上,这在任何一个市场都是如此,外汇市场也不例外。并购的消息,或者仅仅是中国主要机构自然的市场交易,都会立刻让所有市场闻风而动。因此,中国各机构之间先进行内部协调,代表整体外汇需求而行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在中国向市场下订单时将随之产生的市场反应降至最低。
将市场反应降至最低的必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因为这样可以减低中国在外汇交易上无论是买或卖的成本。很多银行和对冲基金会在中国订单执行前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做同一方向的交易,这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也许,全球外汇市场每日交易量超过1.5万亿美元,甚至两三千万美元的订单也算不了什么,但是,其他交易者在同一时间下同样方向的订单,这样一个被放大的事件放大了效果,最终导致中国为了实际所需的操作而要负担显著提高的成本。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经济影响分析 篇7
一、外汇储备的基本内涵
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方面的概念,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 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它是一国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 是国际储备资产中除黄金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以外的最重要的一种储备资产, 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具有重要意义。
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 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 如外国有价证券, 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充当外汇储备资产的主要是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且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一般来说,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 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 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 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当汇率出现波动时, 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 使之趋于稳定。因此, 适度的外汇储备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 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 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 外汇储备说是一国对外的资产, 但站在中央银行的角度来看, 外汇储备是央行的一种负债, 针对每一笔外汇央行都必须发放等值的人民币。况且,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 外汇储备实质上是一国利用实物资源换取的储备货币发行国家的纸币, 换言之, 储备货币发行国通过铸币税的方式利用几乎零成本的纸币获得了别国与纸币面值等额的实物资源。从这个意义来说, 一国外汇储备越多, 其实物流失越大。但是,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又不得不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 以应对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瞬息变化, 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给了我们太多的警示。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
2009年,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约2.399万亿美元, 增幅超过23%, 占全球近三成, 是排在第二位的日本的两倍;这也是继2006年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以来, 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榜首。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要从外汇储备的来源以及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说起。一般而言, 外汇储备的来源主要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的盈余, 经常项目的盈余最常见的就是国际贸易顺差, 而资本项目盈余如外商直接投资、国际游资等。然而这些盈余或者顺差所得的外汇是不能直接进入我国的, 因为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所谓强制结售汇制度, 是指除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外, 企业和个人必须将多余的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外汇指定银行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头寸的外汇在银行间市场卖出, 央行是银行间市场最大的接盘者, 最终外汇多数进入央行, 从而形成国家的外汇储备。更简单一点来讲, 强制结售汇就是所有超出规定限额的外汇都必须卖给中国人民银行, 换成等值的人民币。
现实来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采取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 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 这必然会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另一方面,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始终强调净出口的作用, 甚至对出口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 近些年随着出口企业创汇能力的提高, 其创汇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供应链的变化, 日、台、韩等经济体将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工序转移到我国境内, 同时, 国家关于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调整缓慢, 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对美国的贸易连续多年持续顺差, 从而助推外汇储备的增长。再有, 部分国际游资也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因此, 我国外汇储备不断高企也就在所难免。
三、我国外汇储备的经济影响
1. 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
近年来, 西方国家针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 这主要源于我国的高外汇储备和持续贸易顺差。国际金融理论认为, 当一国持续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表现在外汇市场上, 外汇 (币) 的供应大于需求, 因而本国货币相应升值, 外国货币相应贬值。从这个意义上看, 人民币升值似乎是必然的。但是我国实行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浮动汇率, 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目前我国没有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 汇率变化和调整的主动权仍在人民银行。我国央行保留了对汇率制度波动区间和制度本身进行定期调整的余地, 人民币并未坚持相对美元或其他任何外汇的一个特定值, 波动区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因此, 尽管现实中我国对美贸易持续出现顺差, 但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并不大, 这也成为美国一些政客始终抓住不放的焦点。由此可见, 虽然人民币升值问题并不受制于外汇储备的增长, 但是外汇储备高涨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贸易摩擦却也是显而易见的。
2.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
目前, 尽管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 总体价格水平依然在警戒线以内, 但是股市、楼市等资本价格近年来已然呈现上涨趋势, 近期部分粮食、蔬菜等与大众休戚相关的食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导致我国的通胀预期在不断强化, 通货膨胀的压力持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 有人将通货膨胀压力归咎于外汇储备过多, 那么果真如此吗?从理论上看,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 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 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事实上, 尽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寻求通货膨胀的原因, 但其根本仍然是经济中货币流通量过多造成的钱不值钱。那么外汇储备过多是否与货币供应有关呢?前已述及, 我国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 央行对进入我国的每一笔外汇都配发相应的人民币予以收购, 而一旦这些增发的人民币进入国内流通领域, 就相当于央行增发了基础货币 (当然, 央行会采取相应措施) 。基础货币的增加, 就意味着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 出现流动性过剩, 引起货币的贬值, 进而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的确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3. 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
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 受到外汇储备冲击最大的就是货币政策。一旦外汇占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 构成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加的主要渠道, 那么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越来越难以保持。我们上面提到, 央行不会任由外汇储备导致基础货币的持续增发, 而是采取措施来对冲增发的货币量。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现实中, 央行多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从2006年的7.5%提高到2008年6月的17.5%, 2008年下半年考虑到经济危机影响才三次下调至15.5%, 而今年年初央行又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至17%。但由于存款准备金调整的作用比较大, 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比较大, 且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因此不宜作为央行经常运用的手段。央行更多使用的是公开市场操作, 卖出相关债券和发行央行票据以回笼增发的货币。从2003年4月22日开始, 央行票据开始大规模发行, 目前, 其未清偿额已经超过政策性金融债, 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上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品种。然而央票虽然冲销了部分过剩的流动性, 但产生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比如发行央票固然达到了收紧银根的效果, 但银根的收缩将导致人民币利率水平上升, 而利率水平的上升, 很可能会刺激投机性外汇的进一步流入。再比如, 大量的到期央票会弱化央行的对冲效果, 还本付息压力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效果。
四、高额外汇储备管理的路径选择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判定, 适度的外汇储备对于一个国家满足国际贸易支付、偿还国际债务、稳定本币汇率以及保持经济信心、威慑国际投机具有积极意义, 但过大的储备余额也会给国内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对此, 社会各界就如何加强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管理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综观各方观点, 本文认为比较可行的思路有以下几点。
1. 改革现行外汇强制结售汇的管理体制, 允许企业
和个人保留和拥有一定的外汇, 实现“藏汇于民”, 以改变央行被迫在外汇市场上吞吐外汇, 造成货币投放和调控上无奈的现状。
2. 消除经济中的要素价格扭曲, 减少经常和长期资本项目顺差。
人民币升值以来, 经常和长期资本项目顺差并未减少, 说明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非主要源于汇率的低估, 而是由于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土地稀缺成本、劳工保护成本、环境污染成本长期偏低。
3. 做好统筹规划, 设定官方储备的合理规模, 其余的外汇用于战略性物资的储备。
例如, 在贸易条件改善和资源价格回落的时候, 抓住时机扩大进口石油、矿产等资源, 把金融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 以支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4. 充分运用外汇储备帮助国内企业进口国外先进的
产品、技术和工艺, 通过学习、模仿和研发促使国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实现企业“走出去”的战略, 促使企业更加深入、全面地融入国际市场。
5. 实现外汇资产的多样化, 注意“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形成分散投资, 确保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跨境外汇收支对安徽经济影响研究 篇8
2008年10月17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立,安徽省通过突破原有的机制和体制,积极探索创新理念自主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路子。2009年11月15日,合肥经济圈亮相,未来十年合肥等六市将形成“一区、五轴、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体系,由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发展。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所有的迹象显示,安徽省经济迎来了史上难得的发展良机。
涉外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近年来安徽省跨境外汇收支逐年成倍攀升,尤其是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项下。充分研究跨境收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才能更加有效的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为其服务。一直以来,货物贸易收支和外商直接投资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从理论的高度揭示货物贸易出口、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的关系,并与邻省江苏省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加之SWOT前景分析法,得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实行反梯度的地区政策、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强产业集聚、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和加快境外直接投资步伐等,给正在崛起的安徽经济发展谏言献策。
2 理论动态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货物贸易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基础理论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重商主义时代就有了关于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约翰·海尔斯(John Hales)曾经如是说,“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从别人那里买进的不超过我们出售给他们的,否则,我们自己将陷于贫困而他们将日趋富足”。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侧重于从贸易利益角度来说明出口贸易问题,认为“奖出限入”的出口贸易可以增加国家财富。
其后,斯密通过社会性劳动分工把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对出口贸易理论做出了相当杰出的贡献,主要包括了国际分工和绝对成本说、出口贸易的利益影响、自由贸易与独占、关税和输出入奖励政策、贸易差额等。其中,国际分工和绝对成本说影响较大。另外,英妮斯(Innis,1935)的“大宗商品”学说和凯恩斯(Keynes,1936)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等从需求的角度阐述了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课题;库登(Cooden,1960)的“供给启动”论从供给的角度论述了对外贸易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李嘉图(Ricard,1817)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俄林(Heckscher Ohlin,1933)模型等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分工并进行国际贸易可以进行资源配置优化,从而同时增加各国产出;罗伯特森(Robertson)和纳克斯(Nurkse)(1953)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认为对外贸易不仅能带来直接的如资源配置优化等静态利益,而且能带来间接的动态利益,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克鲁格曼(Krugman,1979)的“新贸易”理论和罗默(Romer,1985)的“内生增长”理论则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对外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2.1.2 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经济增长的基础理论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指完全或部分获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一般来说,FDI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一是与东道国本地企业创办合资或合作经营的企业。二是单独以股金参与东道国资源的开发,如合作开发等。三是在国外创办新的公司,包括开办新工厂或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等,即所谓独资经营。四是参与或控制外国企业的股权,即取得外国企业的股票并达到一定的比例。美国早在在1937年和1950年即对流入和流出美国的直接投资数据进行了全面统计,是最早对外国直接投资进行统计的国家之一,当时就根据“控制权”归属情况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属于外资企业。
随着FDI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经济学家对FDI形成的动因、行为、作用的探讨与研究也不断增多。在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开始兴盛之际,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就成为重要研究对象。麦克杜格尔(MacDougall)早在1960年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他的模型已经成为许多研究直接投资的重要参考。之后,发展经济学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利用FDI提出了诸多理论,多方面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较为著名的是“双缺口理论”,由经济学家钱纳里(Chenery)等人提出,它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受到该国国内储蓄制约。如果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撑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投资,就存在“储蓄缺口”。另外一个缺口来自于本国不能获得足够的经济增长所需的外国资源(如设备、技术等)。如果投资中需要一定的外国资源,那么就存在一个“外汇缺口”。FDI可以软化这两个约束,在解决“外汇缺口”约束方面尤为有效。接着,以罗默(Romer)和卢卡斯(Lucas)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进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等对外开放可以产生一种外溢效应,加速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同时欠发达国家可以在开放过程中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形成一个“赶超效应”。
2.2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跨国(地区)横截面数据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如Balassa(1978,1984)、Tyler (1981)、Moschos (1989)等;二是利用单个国家(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分析等;三是利用跨国(地区)的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国外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因此这类研究文献相对较少。
3 安徽省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情况的现状及特点
1952年,安徽全省经济总量仅为22.88亿元。1978年,安徽省实现GDP共计113.96亿元,较1952年增长5倍。2009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2.90亿元,为1952年的439倍,1978年的88倍。安徽省经济总体向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也逐年增加,但贸易方式的单一和引进外商投资的质量等问题仍需要加以关注。
3.1 安徽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特点
1978年之前,安徽省没有进出口经营权,外贸发展非常缓慢。其中,1978年进出口额仅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0.06%。在1957—1978年的21年中,进出口总额仅增加不到400万美元。
2008年安徽外贸增长尤为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当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同比上升28.31%,连续六年实现20%以上增幅,显示出安徽外贸发展的巨大潜力。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安徽省进出口有所放缓,全年实现156.4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值排名全国第14位,中部第二。(如下图一)
单位:亿美元
安徽主要出口大类商品一直主要有机电、纺织服装、农产品等。2009年,机电类产品出口34亿美元,比重为38.13%;纺织服装类出口16.6亿美元,占18.67%;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出口6.6亿美元,占7.42%;农产品出口5.1亿美元,占5.74%。这四大类产品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0%,出口合计62亿美元。
安徽省的外贸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比例不大。在改革开放初期,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形式基本没有。之后,在国家鼓励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政策指导思想下,在东部沿海城市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安徽省加工贸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1998年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额的比重曾一度达到28.5%,但之后加工贸易的发展逐步缓慢下来,贸易额虽然仍有增加,但比重却有较大的下降。2009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额分别为65.9亿元和17.7亿元,比重分别为74.13%和19.91%。
3.2 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单位:亿美元,%
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呈增长态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和2009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总量仍分别增长16.33%和11.17%(如图二)。
2009年,新核准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项目三次产业比例为9.1:82.3:8.6。流向安徽的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其中,FDI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住宿及餐饮业,而对生产服务性行业,如交通运输、软件业等投资较少;在安徽第二产业中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地区)来源主要为中国香港。2009年,来皖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香港123637.1万美元,占65%;新加坡19973万美元、中国台湾16493.5万美元、美国6735.1万美元、爱尔兰3853.8万美元、印度尼西亚3171.5万美元、加拿大2300万美元、意大利1931.8万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1514.3万美元、日本1289万美元、圣其茨-尼维斯1198万美元、澳大利亚1102.9万美元,开曼群岛1101万美元。
4 实证分析
4.1 安徽省GDP、跨境收支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4.1.1 数据提取和处理
4.1.1. 1
本文的GDP数据来自安徽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货物贸易出口和FDI的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外汇收支统计月报、江苏省外汇收支统计月报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结售汇及跨境资金流动统计数据月报(电子版);
4.1.1. 2
实证过程采用的是Eveiws5.0版本;
4.1.1. 3
经济的发展程度以GDP来表示,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以EX和FDI来表示。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GDP、EX和FDI分别取对数,得到LNGDP、LNEX和LNFDI。
单位:亿美元
4.2 实证分析
4.2.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根据计量经济学中时间序列理论,由于“虚假回归”问题的存在,那么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有必要检验变量是否具有平稳性。因此,首先运用ADF方法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如下表2所示,LNGDP、LNEX和LNFDI是非平稳变量,不能直接运用OLS分析;但其二阶差分变量存在平稳性,即变量均为二阶平稳变量。由于LNGDP、LNEX和LNFDI都是I (2)的,变量之间符合存在协整关系的条件,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若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可运用回归分析。下面就对二者之间的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注:c、t、n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表示一阶差分,△△表示二阶差分
4.2.2 变量协整关系检验
目前,协整关系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两种:两变量的EG检验法和多变量的J-J检验法。由于本文含有3个变量,故采用J-J检验法。通过检验分析,得出结果见表3:
Trace test indicates 1 cointegrating eqn (s) at the 0.05 level*denotes rejection of the hypothesis at the 0.05 level**MacKinnon-Haug-Michelis (1999) p-values Unrestricted Cointegration Rank Test (Maximum Eigenvalue)
通过表3可以看出,迹统计量检验的第一列“None”表示检验原假设是:“存在零个协整关系”,该假设下的迹统计量等于52.60159,5%的临界值等于35.0109,迹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因此拒绝原假设,从而表明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再考察“At most”,其表示“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该假设下的迹统计量小于5%的临界值,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从而迹统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水平上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同理,通过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总之,在5%显著水平上,不管是迹统计量检验,还是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均表明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得出回归方程:
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且分别通过T检验和F检验,回归方程可以通过。
4.2.3 Granger因果检验
为进一步解释变量间的因果变动关系,本文对变量进行滞后两期的Granger检验(表五)。
4.3 江苏省实证分析
同理,对江苏省1993-2009年的GDP、出口和直接投资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结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接受不存在单位根检验,故可确定其均服从1 (2)为平稳序列。上述结果表明:LNGDP、LNEX和LNFD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写出回归方程:
Lngdp=3.5222+0.4167lnex+0.2715lnfdi+U
R2=0.9664 Ad.R2=0.9616DW=1.9958;T检验和F检验均显著,回归方程可以成立。另外,通过格兰杰检验之后的各解释变量的因果关系如下图:
4.4 实证小结
4.4.1
从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可以知道,虽然GDP、出口和直接投资三者之间不平稳,但其组合具有平稳性,且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安徽省和江苏省同时具备这一特点,这也和学者专家对全国经济、出口和直接投资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研究成果,通过不断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来加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不断向好之际,为出口和直接投资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4.4.2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安徽省出口和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百百分点,安徽省GDP分别增加0.4176个和0.2204个百分点;而江苏省出口和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江苏省GDP可分别增加0.4167个百分点和0.2715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知道,安徽省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略大于江苏省,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度却比江苏省小0.0511个百分点。
4.4.3
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出口是GDP增长的原因,GDP是直接投资增长的原因,直接投资是出口增长的原因。但出口和GDP、直接投资和GDP、出口和直接投资直接均不互为因果关系。GDP对出口和直接投资、出口对直接投资均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从江苏省的检验结果来看,出口和GDP互为因果关系,出口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经济的增长也能起到扩大出口的作用。直接投资是GDP增长的原因,出口是直接投资的原因;但GDP对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
5 安徽省涉外经济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
为更好的分析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前景,我们使用SWOT分析法进行全面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其中,S代表strength (优势),W代表weakness (弱势),O代表opportunity (机会),T代表threat (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通过对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分析,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组织自身的实力和缺点,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本着力争让实力和机会最大化、使弱点和威胁最小化的大原则,分析出发展前景。基于此,我们对安徽省涉外经济的发展前景探索如下:
5.1 优势strengths
2009年安徽省GDP达到10052.9亿元,实现了万亿元大关的历史性突破。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高级化趋势。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78年的47.2:35.6:17.2调整为2009年的14.9:48.8:36.3,工业超过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工业化率达到40.4%,工业经济基本实现了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门类单一的结构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门类齐全的现代加工制造业格局转变,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达29.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0.9%。在城乡结构中,城镇人口比例由1978年的13%大幅提高到2009年的42.1%,年均提高0.95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加速,2009年,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2.1%。经济结构高级化趋势增强,必将助推涉外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5.2 劣势weakness
从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内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重工业比例偏大、传统行业比重偏高、制造业比重偏低、高新技术行业和新兴产业偏弱、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缺乏独有的自主核心技术和品牌效应,低成本竞争优势在不断被削弱。具体到涉外经济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虽然安徽省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较大,但出口和经济发展并不互为因果,且经过32年的发展,经济的总量仍然较小。通过与江苏省比较得出,安徽省的出口产品结构、贸易方式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或改进。经过多年的发展,但安徽省的外贸企业对诸如贸易的结算方式的选择、国际市场未来行情的基本判断等,也处于初级阶段。第二,对于直接投资来讲,安徽的总量更小,且作用不显著。这与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以及投资的领域有关,外资不能真正发挥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等作用。第三,出口和直接投资之间不能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安徽省直接投资对出口有促进作用,但出口对直接投资的积极作用并不显著。根据钱纳里(Chenery)的“双缺口理论”,出口扩展在缓解“外汇缺口”的同时,使一些较为重要的资本品或中间产品的进口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资本形成;并且出口扩张被认为是最好的投资机会,对促进资本形成有重要作用。
5.3 机会opportunity
从发展机遇看,在安徽省获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以及省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大环境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重要机遇,这为塑造新增长源奠定了平台基础。当今经济增长正处在全新的、多元的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合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芜湖全国动漫基地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实施,加快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被确立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这些都为安徽发展崛起增添了强大引擎,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有利于安徽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多方位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些必能推动涉外经济的全面蓬勃发展。
5.4 威胁threat
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经济曲折缓慢复苏,我国对外贸易也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很多,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复杂的局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等等。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只有认清局面,转变观念,积极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才能化危为机,处乱世而不惊。
6 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6.1 实行反梯度的地区政策增强外资的吸引力
总体来说,我国的对外开放策略和步骤是分区域渐进推开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率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这种东部地区政策激励的先发优势形成了很大程度上的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的“梯度地区政策时间差”,而这种“梯度地区政策时间差”以及随之而来的后续累积效应直接形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地区的聚集。当前,安徽省为进一步扩大引进外资的力度,建议实施优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反梯度”的引资激励政策,出台相对特殊的有吸引力外资激励政策措施,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梯度地区政策空间差”。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优于东部地区的国内市场开放政策梯度差、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梯度差等,这些特殊的“政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消安徽固有的引资劣势,增强对各外资的吸引力。
6.2 进一步开放市场努力加快市场化发展程度
造成安徽省与东部地区引资规模巨大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市场化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众所周知,市场化程度越是高的地区,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市场机制则更加完善,外商企业更熟悉和更容易接受。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都来自于市场化程度孕育较成熟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或者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更明显倾向于投资到我国市场化发展程度更高些的省市。因此,安徽要加大优化政府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国际产业加快转移和东部地区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大对一些长期受到保护的行业和部门的开放程度,加快市场化发展。
6.3 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产业集聚进一步增强引资优势
一要加强产业集聚,创造集聚优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对外资区位选择的作用日益明显,而推进产业集聚同时也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如确定地区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比较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努力形成某一行业的关联企业群;结合地区经济特点,有意识地通过政策导引,尽可能将同产业的外资引入同一地区,形成外资产业集聚;建立与完善融资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物流仓储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社会服务体系,不断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促进集聚产业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引资环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泛长三角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推进能源、环保、物流、通讯等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相关机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6.4 发挥地区特色优势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促发展
从总体来看,安徽经济、科技发展落后,但劳动力价格成本相对较低、自然资源丰富且资源潜力巨大,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有38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煤、铁、铜、硫、石灰石等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常年粮食产量2500万吨以上,油料250万吨以上,粮、棉、油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到“十一五”末,安徽可向华东地区供应750万亿千瓦电。建议应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战略的政策机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和扩大开放,立足合肥、芜湖等区域科研资源,适当引进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外资项目。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外资项目,促进产业向皖江城市带转移。
6.5 加快产业转型、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主动实施自有产业转型。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推动重化工业升级,使传统产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打造加工制造业基地。二是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大力推进产业升级。立足安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肥服务外包试点市、芜湖全国动漫基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平台,加大承接技术转移的力度,逐步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求技术”的转变。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选择几个主要行业,整合相关企业创新需求,建立由若干优势企业牵头、同行企业和专家共同参与的自主创新平台,以企业合作开展的技术研发联盟形式,加大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从而形成安徽特色的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6.6 引进外资的同时注意促进内资流入
一是疏通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资机制,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强化资本市场吸纳闲散资金的能力,激励投资者将闲散资金用于地区经济建设;二是破除行政障碍,大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区域经济联系,促进内资内流顺畅;三是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储蓄投入企业研发,促进国内资金的再循环,加快国内企业的改组改造,培育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资金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四是鼓励民营资金参与地区经济开发,给与投资到安徽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同等待遇,降低民营经济的投融资门槛,减少民营企业投融资的障碍。
6.7 继续扩大对外经贸加大境外直接投资步伐
外汇市场经济信用管理 篇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现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到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万亿美元。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引发外汇储备与经济发展关系是否协调发展的争论。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在如何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建议中,外汇储备的使用也得到各方关注。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1日在伦敦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时就表示[1],中国正在探讨、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外汇储备来为我国的建设服务。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2]表示,鉴于全球经济衰退加剧,加之中国政府考虑通过其他措施促进国内经济(尤其是国内消费),政府考虑动用巨额外汇储备刺激增长的举措非常合理。这些事例表明在应对经济衰退时,人们会想到利用外汇储备来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效应。然而,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3]在出席阿根廷央行会议时则表示,国际经济危机之前积累起来的巨额外汇储备并未真正起到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与许多人预想不同的是,这些储备的使用也没有给国内经济的增长带来帮助。
究竟外汇储备能否起到支撑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实证分析。从检验结果来看,短期内外汇储备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从长期来看不是。本文认为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是暂时的行为,临时使用外汇储备可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正是外汇储备发挥了其在对国际收支调节过程中充当经济政策“缓冲器”的功能。但是要真正带动经济增长还需要依靠其他政策发挥作用。我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量,并不意味着使用外汇储备拉动经济增长就可以是一个长期政策,过多持有外汇储备反而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外汇储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一直为我国学者所关注。我国外汇储备与GDP的增长有着很密切的正相关性,是外汇储备增长带动我国GDP的增长,还是我国GDP的增长带动外汇储备的增长呢?在我国直接对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中,贺金凌[4]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组数据,采用Kendall和Spearman非参数检验方法对经济增长、货币供给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检验,研究表明货币均衡模型认为一国储备的增长与本国经济增长正相关的观点在发展中国家可以得到证实;对发展中国家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外汇储备变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可以肯定的。
余维彬[5]指出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雷珏[6]对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外汇储备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外汇储备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变动的反作用并不是很大。 曾菊英[7]引进非参数回归中的近邻估计来衡量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增加的促进作用。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不是恒定不变,表现为其斜率是不断变化的,即经济增长与外汇储备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外汇储备依然与一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韩海波[8]研究表明外汇储备和经济增长二者长期内是互相影响的,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要更显著一些;短期内,GDP是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而外汇储备却不是GDP增长的原因。
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的积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的研究认为短期内外汇储备是GDP增长的原因,但是长期内不是。所以,短期内通过运用外汇储备政策可以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但是这不是长期的手段。
三、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一国外汇储备的来源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获得:第一,政府为了内部经济目标的实现进行的外汇干预可以增减一国的外汇储备量;第二,货币当局可以直接从国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来补充外汇储备;第三,储备货币的发行国还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协议来相互提借外汇储备;第四,国际收支的盈余是外汇储备增加的来源。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比起发展中国家拥有更为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聚集地区,它们在金融市场上进行直接干预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直接从国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来补充外汇储备比较方便,又因为它们的本币多是世界可自由兑换货币,通过货币互换协议来相互提借外汇储备也比较方便。所以,前三个方面是发达国家获得外汇储备的主要渠道。发展中国家经常以“出口导向”作为其主要的贸易战略,这样国际收支盈余就是它们最主要的外汇储备的来源渠道。对于我国来说,长期存在的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双顺差,造就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大量累积。
造成国际收支的盈余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经济周期因素、货币性因素(包括利率、汇率、成本、物价等)、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产品供求结构、要素价格结构等)、收入性因素、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外逃以及突发性因素。一国的经济增长会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这些因素,从而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差额出现盈余。所以,经济增长对一国外汇储备有着极为密切地影响。
(二)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层次实现的[9]:第一个层次是从世界范围内来考察。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外汇储备相应增加,它起着对国际商品和金融资产流动的媒介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具体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考察外汇储备的作用。从一国角度来看,持有外汇储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当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政府可以动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避免采用其他调节措施可能对经济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动用外汇储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它只能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赢得必要的时间,使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可以在一个恰当的时机进行,或者减轻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的力度。外汇储备的这种缓冲器作用,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一国货币当局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通过改变市场供求关系来稳定汇率,或者使汇率的运动符合政府既定的目标。当政府拥有足够数量的外汇储备时,便可以影响市场心理,增强人们对本币的信心。在当代国际金融市场游资充斥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对汇率的稳定、对于保证经济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外汇储备是反映一国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外汇储备较多的国家举债能力较强,它减少了外国债权人向该国贷款的风险,也使该国能够以较为优惠的条件利用外资。
4.影响货币发行量。在中央银行参与外汇交易的过程中,会相应改变流通中的本国货币数量。当购买外汇增加外汇储备总量时,会有相应数量的本国货币投入流通;当售出外汇时,可能会收到相应数量的本国货币。所以,外汇储备数量变动通过改变本币流通数量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四、我国外汇储备与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的样本数据为1981-200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GDP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外汇储备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GDP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1978=100),对1981-2008年的名义GDP按照1978年的不变价格进行调整(计算见表1),分别记为GDP和FR。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GDP和外储的数值取对数,记为LNGDP、LNFR。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直观上平稳时间序列将围绕其均值上下波动,并有向均值靠拢的趋势,而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随着时间的位移发生变化。若一个时间序列在一阶差分后变为平稳过程,则称其为单位根过程。本文用增广的Dickey Fuller 检验(ADF 检验) 来对外汇储备总额LNFR 、国内生产总值LNGDP作单位根检验。
应用EVIEWS5.1软件对LNGDP、LNFR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t统计量值比显著水平为10%的临界值都小。所以,拒绝原假设,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
表2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检验类型中的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N表示不包括C或T。)根据AIC和SC确定滞后阶数。
既然LNGDP、LNFR这两个变量是平稳的,两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进行因果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在考察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时采用这样的方法: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取值所解释的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值是否可以提高y的被解释的程度。如果是,则序列x是y的格兰杰成因,此时x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一般地还应考虑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序列y是否是x的格兰杰成因。尽管短期内外汇储备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从长期来看不是。检验的结果表明 LNGDP不是 LNFR的格兰杰原因,被拒绝,LNGDP是 LNFR的格兰杰原因。在四期前,LNFR 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被拒绝,所以LNFR 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但在滞后期4期之后不能拒绝,LNFR 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
检验结果说明:(1)如果从短期来看,外汇储备和经济增长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2)如果把短期和长期结合起来看,GDP的增长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而短期的外汇储备增长促使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的增长并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五、结论
我国外汇储备和经济增长水平息息相关,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外汇储备总额也越高。可见,我国近几年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与我国国力的增强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利用外汇储备来刺激国民经济增长则需要考虑这是一种短期行为还是长期行为。如果是短期的权益之计,是为给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较为良好的实施环境,那么外汇储备的运用是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是要找寻对经济增长长期影响的因素,那么就应该放弃对外汇储备的幻想,应该多进行调整和振兴产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保持金融的稳健等工作来支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投资咨询网[EB/OL].[2009-02-03].http://www.ocn.com.cn/free/200902/waihui-chubeiciji030833.htm.
[2]证券之星[EB/OL].[2009-02-10].http://news.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SS,20090210,30110601&columnid=2651.
[3]财华社[EB/OL].[2009-09-01].http://mon-ey.163.com/09/0901/09/5I471N97002533TM.ht-ml.
[4]贺金凌.经济增长、货币供给与外汇储备:对货币均衡理论的检验[J].世界经济,2000(10):29-35.
[5]余维彬.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J].资本市场,2004(11):41-44.
[6]雷珏.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8.
[7]曾菊英.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的非参数回归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9):9-10.
[8]韩海波.中国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甘肃金融,2007(12):28-29.
外汇市场经济信用管理 篇10
一、模型构建
基本假设:一国开放国际贸易, 实行汇率管制, 资本不可自由流动, 经济中有私人部门和中央银行, 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拉斯形式Y=F (K, L) =KαLβ, 规模报酬不变c Y=F (cK, c L) , 即α+β=1, Y为一国总产出, 以GNP来核算。K和L分比为该国具有产权的资本和劳动存量。不存在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
令c=1/L,
Y/L=F (K/L, 1) ,
令y=Y/L, y为人均产出, k为人均资本
y=f (k) =kα
设国民储蓄为S, 在开放经济下, 根据恒等式S=I+NX, 即国民储蓄等于投资加上净出口。在此, 将国民储蓄分为包括企业和家庭部门的私人储蓄和中央银行持有的相当于净出口总额的外汇储备, 分别为S1和S2。二者在总储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s1和s2, s1+s2=s, s为总体储蓄率。私人投资的储蓄流向为投资I部分, 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来自于在外汇市场通过投放基础货币来收回由于国际贸易顺差而收入的外汇。这部分储蓄的投资流向即为中央银行运用外汇储备进行的各项投资。由于二者具有不同的投资主体、投资目标、投资方式, 因此有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有不同的效率。在此, 假设私人部门的储蓄完全转化为有效投资, 以此为参照, 设外汇储备向有效投资的转化率为a。
国民储蓄S=S1+S2= (s1+s2) Y
有效投资I=S1+a S2= (s1+as2) Y
资本增量△K=I-δK= (s1+as2) Y-δK
人均资本增量△k= (s1+as2) f (k) -δk
当经济处于稳态状态时, △k=0
(s1+as2) f (k) =δk
人均资本为k1=[ (s1+as2) /δ]1/1-α
人均产出为y1=[ (s1+as2) /δ]α/1-α
以上为在前述假设下经济体达到稳态时的人均产出。
为分析正常状态下, 即央行不进行外汇管制是的产出状况, 现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假设此时国民储蓄完全转化为有效投资, 总储蓄仍为S。
国民储蓄S=s Y
有效投资I=s Y
资本增量△K=I-δK=s Y-δK
人均资本增量△k=sf (k) -δk
当经济处于稳态状态时, △k=0
sf (k) =δk
人均资本为k2= (s/δ) 1/1-α
人均产出为y2= (s/δ) α/1-α
二、模型结论
以上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
y1/y2=[ (s1+as2) /δ]α/1-α/ (s/δ) α/1-α= (s1+as2) /s=1+ (a-1) s2/s
当a=1时, 即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投资部门具有同样的效率时, 国际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具有完全的促进作用。
当a<1时, s2越大, 即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在国民储蓄中所占份额越大, 对潜在经济增长的损失越大。
由上述模型, 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一:当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投资收益较高, 完全等价于私人部门时, 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在国民储蓄中所占份额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有完全的促进作用。
命题二:当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低于私人部门投资收益率时, 国际贸易顺差越大, 对应的外汇储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大, 对潜在长期经济增长的损失越大。
三、数据分析
(一) 我国外汇储备状况
由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和增加额可已看出, 我国外汇储备在入世后经历了快速增长, 增长幅度在近几年达到最大, 外汇储备额也随之不断增加, 已经超过了三万亿大关。这部分外汇储备的积累, 大部分来自于自于国际贸易顺差, 而这时我国通过向国外出口产品而交换得来, 这部分储备能否有效利用, 包括现有的存量和未来的流量, 极大地影响我国国际贸易顺差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大小。
(二)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通过以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 可以看出, 相比于我国巨大国际贸易顺差、高额外汇储备,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要少得多, 在2000~2004年间几乎维持在零的水平, 近几年虽然已有了较大增长, 但绝对数目仍然较少。促进我国企业广泛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也是我国合理利用外汇储备一种重要方式。
四、政策建议
(一) 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存量的政策
1. 适当开放合格国内投资者进行对外投资。
对综合实力强、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大中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给予一定的外汇使用权用于直接对外投资, 并可用于扩大对本国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的资本品的进口。
2. 推进银企合作。
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投资, 可以通过银企合作的方式, 由中央银行发挥外汇资金优势, 企业发挥各类要素投入、管理经验等各项优势, 以直接投资的方式投资于国外实体资本提高投资效率, 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二) 长期国际贸易政策
1.逐步转变国际贸易政策导向。由出口促进到进出口并重。减少各类不适当的出口补贴、出口促进政策对价格机制的扭曲, 使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增加进口, 尤其是扩大资本品的进口, 不会影响我国的国民储蓄, 并且能够降低国际贸易顺差, 并对应减少了外汇储备的增加量。
2.改革现行外汇政策。现行外汇政策对外降低了投资收益率, 对内形成了流动性泛滥, 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对推高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类资产的价格也有重要影响。因此, 应当逐步放开外汇管制, 实现藏汇于民、藏汇于企, 使私人部门来持有外汇并进行相关投资。
3. 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积极放开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必要管制和限制。目前中国资本仍然有较高程度管制, 与满足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当前中国正处于资本账户开放机遇期。开放资本账户有利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也有利于购并国外企业, 获取技术、市场和资源便利, 提高中国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4. 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国际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 减少以外汇结算所带来的各类损失, 并达到减少外汇储备增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澜飚, 张婧佳.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组合选择——基于外汇储备循环路径的内生性分析[J].经济研究, 2012 (4) :137-148.
[2]王孝松, 谢申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决策和形成机制——基于产品层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 2010 (10) :101-114.
外汇市场,冷静与热情共舞 篇11
外汇市场是一个双向交易的市场,无论熊市还是牛市,投资者都有机会获利。由于外汇市场的波动比较频繁,很多短线交易者往往利用汇市每日的波动,频繁进出市场,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在一天内多次获利,而这一切完全都归功于外汇市场的作空机制。
[理由2]最大化盈利,低成本交易
相较于股票市场千分之三的交易成本而言,外汇市场的交易成本只有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三,如此小的交易成本,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盈利最大化。此外,一个纯电子市场使得交易者可以直接与庄家进行交易,免除了标价和中间人的费用,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因为外汇市场提供了24小时的流动性,交易者得到了狭窄和具竞争力的价差,使在线外汇交易更成为短线交易者的乐园。
[理由3]24小时交易的投资新途径
外汇市场是一个24小时永不停滞的全球市场,市场交易每天从悉尼开始,随着地球的转动,全球每个金融中心的营业日将依次开始。这使得外汇交易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安排交易时间,以及对每一时段发生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事件所导致的外汇波动做出反应,从而获利。即便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都能从容地安排自己的投资。而在股票和期货市场,由于所有的交易都是集中于中央式的交易所进行,因此股票市场是有固定的开市和收市时间的。当股票市场收市后,股票的交易是很稀疏或是完全没有交易的,所以,收市后的交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固定的收市时间使得交易者有一段时间不能平仓,从而进一步让交易者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之下:如果收市后有对交易者不利的重大新闻公布,交易者根本没有机会平仓离场,减低损失。进一步说,交易者只可以等到第二天开市时才有机会平仓离场,而开市价可能完全不同于上个交易日的收市价。
[理由4]瞬间交割,盈利即现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只能在第二天进行交割,最佳盈利点非老手不能灵活掌握。而外汇市场的T+O交易方式,让交易者瞬间即可成交,随时兑现盈利。这也是股票投资者转投汇市或把外汇交易作为第二种投资手段的关键因素之一。
[理由5]简单品种大市场
外汇市场每日交易量超过1.9兆美,相当于期货市场的4倍,美股市场的30倍,令其成为全球最大,同时也是流通性最高的市场。庞大的市场容量,使得投资者有足够的盈利空间。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货币,但是,每天交易量的85%都是集中于G-7国家的货币,即俗称的“主要货币”。而与数百种产品组成的期货市场、交易所和有多于50000只股票组成的股票市场相比,外汇市场的流通性是优于股票及期货市场的。流行性很大的益处在于,很少,甚至没有人可以操纵外汇市场。这也就是外汇市场成为全球最公平的市场的主要原因。此外,市场的高流通性保证交易的准确执行,市场趋势非常明显,特别适合技术分析。
[理由6]市场透明,公平竞争
外汇市场的透明度非常高。一家信誉良好的经纪商会为交易者提供实时更新的、可执行的报价。虽然股票和期货也已经有在线交易,但是,在线交易所显示的价格是最后的成交价,非可执行价格。进一步说,在线交易能确保交易者的所有价格都是公平的。但当进行股票和期货交易时,交易者首先必须要求经纪人报价,这样一来就给了经纪人一个查看交易必须要求经纪人报价,这样一来就给了经纪人一个查看交易人部位的机会及就交易者的部位而操纵价格的机会。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个人结汇规模高达1172亿美元,同比增长43%。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过程中,众多中产家庭纷纷将手中外汇兑换回人民币。不过,对于2008年中产家庭如何处置手中的外汇,据英国专业外汇机构CMC Markets高级分析师霍明认为2008年结汇的策略可以选择,尤其是在美元下跌可以预见的情况下。
对于是否换回人民币,银行分析师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趋势可以预见,预计今年为8%,因此提早结汇是正确选择。
另外一种看法认为,是否结汇取决于美元占总资产比例,以及是否有使用预期。如果美元占总资产比例较大,接近或多于一半,又没有出国定居等计划,则应立即结汇以避免损失;如果占总资产量较低,未来还有去美国或有使用美元的可能性,则应考虑用美元投资银行保守型外汇理财产品。
此外,对于要不要持有一定美元,霍明表示,中产家庭货币篮子中还是应该配置一些美元,但比重不用过多。2007年末美国政府换届及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动会给美元带来一些新的刺激因素,不必目前就全部清仓美元,外汇投资看清方向和分散投资是最重要的。
相关链接
外汇投资攻略蓝海
无论是投资国内市场,还是投资国外市场,不论是投资一般商品,还是投资金融商品,投资的基本策略是一致的,在更为复杂的外汇市场上尤为如此。各人投资的策略虽有不同之处,但有一些是基本的,如下面的策略总结,对各种投资者来说,都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以闲余资金投资
假如投资者以家庭生活的必须费用来投资,万一亏蚀,就会直接影响家庭生计的话,在投资市场里失败的机会就会增加。因为用一笔不该用来投资的钱来生财时,心理上已处于下风,故此在决策时亦难以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
知己知彼
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轻易冲动或情绪化倾向严重的并不适合这个市场,成功的投资者大多数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且有严谨的纪律性,能够有效地约束自己。
切勿过量交易
要成为成功投资者,其中一项原则是随时保持3倍以上的资金以应付价位的波动。假如阁下资金不充足,应减少手上所持的买卖合约,否则,就可能因资金不足而被迫“斩仓”以腾出资金出来,纵然后来证实眼光准确亦无济于事。
正视市场
不要感情用事,过分憧憬将来和缅怀过去。一位美国期货交易员说:一个布满希望的人是一个美好和快乐的人,但他并不适合做投资家,一位成功的投资者是可以分开他的感情和交易的。
勿轻率改变主意
预先订下当日入市的价位和计划,勿因眼前价格涨落影响而轻易改变决定,基于当日价位的变化以及市场消息而临时作出决定是十分危险的。
适当调整策略
日复一日的交易会令你的判定逐渐迟钝。一位成功的投资家说:每当我感到精神状态和判定效率低至90%,我开始赚不到钱,而当我的状态低过90%时,便开始蚀本,故此。我会放下一切而去度假数周。短暂的休息能令你重新熟悉市场,重新熟悉自己,更能帮你看清未来投资的方向。投资者格言:当太近森林时,你甚至不能看清眼前的树。
切勿盲目
成功的投资者不会盲目跟从旁人的意思。当每人都认为应买入时,他们会伺机沽出。当大家都处于同一投资位置,尤其是那些小投资者亦都纷纷跟进时,成功的投资者会感到危险而改变路线。这和逆反的理论一样,当大多数人说要买入时,阁下就该伺机沽出。
拒绝他人意见
当阁下把握了市场的方向而有了基本的决定时,不要因旁人的影响而轻易改变决定。有时别人的意见会显得很合理,因而促使阁下改变主意,然而事后才发现自己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简言之,别人的意见只是参考,自己的意见才是买卖的决定。
暂抱观望
并非天天均需入市,初入行者往往热衷于入市买卖,但成功的投资者则会等机会,当他们入市后感到迷惑时亦会先行离市。
当机立断
投资外汇市场时,导致失败的心理因素很多,一种颇为常见的情形是投资者面对损失,亦知道已不能心存侥幸时,却往往因为犹豫不决,未能当机立断,因而愈陷愈深,损失增加。
忘记过去的价位
“过去的价位”也是一项相当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不少投资者就是因为受到过去价位的影响,造成投资判定有误。一般来说,见过了高价之后,当市场回落时,对出现的新低价会感到相当不习惯:当时纵然各种分析显示后市将会再跌,市场投资气候十分恶劣,但投资者在这些新低价位水平前,非但不会把自己所持的货售出,还会觉得很“低”而有买入的冲动,结果买人后便被牢牢地套住了。因此,投资者应当“忘记过去的价位”。
忍耐也是投资
投资市场有一句格言说“忍耐是一种投资”。这一点相信很少投资者能够做到。从事投资工作的人,必须培养良好的忍耐力,这往往是成败的一个要害。不少投资者,并不是他们的分析能力低,也不是他们缺乏投资经验,而是欠缺了一份耐力,过早买入或者沽出,于是招致无谓的损失。
订下止蚀位置
外汇市场经济信用管理 篇12
一、我国的外汇储备与外债分析
(一) 我国外汇储备与外债发展趋势分析
1990—2011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285.77倍, 其间外汇储备年均增长37.16%。1985—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非常之快, 2001年我国加入WTO, 国际收支连年顺差, 大量外资流入。到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1811.48亿美元。1985—1995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起伏较大, 随后起伏变缓, 2004年受外汇储备非常规使用的影响, 外汇储备增速较上年有较大跌幅, 2007年以后受我国主要储备外汇——美元的不确定性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增速逐年减缓。
与外汇储备相比, 我国外债规模相对较小, 但是同世界其他债务国相比, 我国仍是一个较大的债务国。1990—2011年我国外债增长了12.23倍, 其间外债的增速是14.12%。截至2011年我国外债达到6950亿美元。
(二) 外储内投减少外债, 防止债务危机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 我国正面临着巨额的外汇储备的压力, 即使不考虑其他筹资渠道, 只将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相抵, 2001年以来这一差额由负转正并不断扩大, 至2011年底已经达到24861.48亿美元。这说明我国如果用外储偿还外债资金并不是问题, 同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庞大的外汇储备。在这种背景下, 用外储偿还一部分外债, 应该是一个符合一般逻辑的选择。
不同的借款方式其成本不同, 因此我国外债的综合成本很难估计。但一般情况下, 贸易信贷形成的外债是接近无成本的, 因为贸易信贷主要是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 是对对方资金的无偿占用;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具有援助的性质, 多为固定利率, 利率较低;商业贷款则为浮动利率, 即在LIBOR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百分点, 利率较高, 商业贷款一般加300~500个基点。近几年, 境外的资金日渐充裕, 利率不断降低, 而人民币贷款利率却持续走高。境外融资成本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要小于国内资金成本, 所以在有效利用外汇储备的前提下拥有合理规模的外债是有利可图的。
从一些债务警戒指标来看, 1990—2011年我国负债率比较稳定, 为15%左右, 近年来有所下降, 2011年为9.52%;1990—2011年我国债务率变化较大, 2001年为67.9%, 随后处于下降趋势, 2011年为33.31%;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比率也在2001年之后以较快速度下降, 2011年为15.75%。所以债务警戒指标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内。
外储是否应内投以减少外债不能简单建立在单纯的经济成本效益的分析上, 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经济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经济结构矛盾比较突出, 为此, 面对快速增长的外债, 需要注意防范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而有可能导致的外债风险。可以通过实证分析更可靠地判断我国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1985—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外债规模数据为样本数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由于多数时间经济序列是非平稳的, 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可能会产生“伪回归”现象。为此, 1988年Johansen提出了协整检验方法, 以解决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问题。本文分析了外汇储备规模和外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量化关系, 并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其因果关系, 采用Eviews6.0 版软件进行分析。
(一) 指标与数据
本文模型分析中所使用的1985—2011年外汇储备、外债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的各年数据。模型中采用的指标分别用WC、WZ、GDP表示。为消除误差项的自相关现象, 对变量采取了对数形式。
(二) 检验结果
1.单位根检验。
在对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前, 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查各变量的时间序列平稳性。在此, 运用Eviews6.0 版软件使用ADF检验法对LNWC、LNWZ和LNGDP进行平稳性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LNWC、LNWZ、LNGDP的ADF检验值均大于1%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 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 认为LNWC、LNWZ、LNGDP存在单位根, 是非平稳序列。为此, 先进行一阶差分, 得到ΔLNWC、ΔLNWZ、ΔLNGDP, 再对其进行ADF检验, 结果显示ΔLNWC、ΔLNWZ、ΔLNGDP检验值小于1%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 拒绝原假设, 认为ΔLNWC、ΔLNWZ、ΔLNGDP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 即LNWC、LNWZ、LNGDP是一阶单整。由于上述序列均通过了单位根检验且所有变量又是同阶单整的, 这样就可以对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作进一步检验。
2.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 时间序列变量LNWC、LNWZ、LNGD都是一阶单整的, 由此可直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性, 这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使用计量软件Eviews6.0得到对LNWC、LNWZ、LNGD协整检验结果 (见表2) 。协整方程如下:
LNGDP=0.0596LNWC+0.9899LNWZ+1.7943+0.6952AR (1)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LNWC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和“LNWZ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都被拒绝, 说明LNWC和LNWZ都是LNGDP的原因, 即外汇储备和外债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我国外汇储备和外债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得到变量之间存在 (1) 式关系, 即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是0.0596;外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是0.9899。从实证结果可知, 我国外债规模和外汇储备对经济发展都具有正作用, 外债规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而外汇储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
我国外汇储备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庞大的外汇储备并没有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应有的作用。因此, 我国需要合理利用外汇储备, 首要任务是安全和保值。外汇储备管理始终遵循的是“流动性”原则, 作为国际贸易的支付工具, 外汇储备除在国际市场结算中担负流通职能外, 还应发挥支撑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外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较大促进作用反映出我国对外债的利用效率较高, 但是近几年外债所表现出的总规模增长迅速, 短期外债占比继续攀升等特点, 表明我国需要对外债结构进行合理有效配置, 只有不断提高外汇储备水平和改进外债规模的管理手段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摘要:外汇储备状况和外债规模水平是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两个重要因素。以1985—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外债规模和GDP为样本数据, 分析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得出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和外债的增加对经济发展都有正作用, 但是外汇储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远小于外债。
关键词:外汇储备,外债,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任春玲.外债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集, 2007.
[2]魏清.我国短期外债的增长及其风险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 (3) :60.
[3]段志多.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分析及对策建议[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3) .
【外汇市场经济信用管理】推荐阅读:
外汇市场干预05-17
中国外汇市场05-27
外汇市场压力12-10
外汇市场论文12-04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08-08
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12-20
外汇管理经济发展05-11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1.2信用工具与外汇教案10-07
外汇风险经济全球化09-15
外汇储备过剩经济发展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