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

2024-11-18

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精选12篇)

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 篇1

一、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现状

1994年,我国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自此,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39 932亿美元。随着储备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储备资产的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国际经验上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都选择二元化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即由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共同进行二元化管理,或由中央银行、财政部以及隶属于政府的投资管理公司进行多元化的管理,如美国、日本、挪威、新加坡等,见表1。

而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是央行独立参与的“一元化模式”,即中国人民银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法》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管理,在这一管理体系中,财政部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完全由央行独立进行决策和操作上的管理。这一模式的弊端是:一是无法避免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的冲突,央行在两者之间往往难以取舍,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受到汇率政策的牵掣[1]。二是储备资产的巨大规模要求在管理中除了要实现储备资产的基本职能外,还要实现收益性和战略性的目标,而由央行单独进行决策管理,缺乏实施收益性和战略目标的基础。基于上述弊端,借鉴国际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系可以采取由国务院统筹,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共同参与管理的二元平行多层次管理模式。财政部参与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除了可以解决央行独立管理的弊端外,还是履行出资人权利和职责的体现。2007年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着2 000亿美元的储备资产,这部分资产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央行购买外汇储备筹集而来,财政部代表国家为中投公司注资,就应该履行出资人的权力和义务,参与储备资产的管理。

二、我国外汇储备多层次管理模式的框架重构

我国外汇储备多层次管理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专业化分工,分层次管理”的思路,即根据对外汇资产需求的不同,将储备资产分为不同的层次,由不同的机构进行管理。各个层次均对应不同管理目标和相应的规模,面临风险的种类和程度不同,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从而决定了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也不相同。

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需求的动机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盈利性动机。因为一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就是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所以依据这一理论来解释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也是可行的。我们也将外汇储备资产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储备资产、收益性储备资产以及战略性储备资产。首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计算出满足交易性和预防性需求的适度储备规模,作为基础性储备资产。在此基础上,超额部分用于经济发展甚至民生福利改善的战略性储备需求,以及满足我国储备资产保值增值的收益性储备需求。

第一个层次基础性储备资产,这一层次涵盖了对外汇储备交易性和预防性的资产需求。其中交易性储备资产需求指持有外汇储备用于满足对外经济交往的需要。影响交易性储备资产需求的因素有:进口付汇需求、FDI(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用汇需求、外债还本付息用汇需求等。预防性储备资产需求指当本国货币汇率在外汇市场上发生剧烈动荡时,为缓和汇率的波动或改变其变动方向而持有的储备需求。基础性储备资产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应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管理,央行再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司实施具体操作。

第二层次战略性储备资产,主要用于服务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用于储备战略物资、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国际金融合作等,以此达到实现经济持久稳定增长的战略目标[2]。这部分储备资产建议由国家财政部进行管理,财政部再通过委托代理方式交给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的投资。

第三层次收益性储备资产,指在对储备资产进行投资和风险管理时,适当地搭配币种和采取多种投资方式,以求得较高的收益率或较低的风险,即对储备资产的盈利性需求。一国的储备往往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国银行,而若运用储备进口物资所带来的国民经济增长和投资收益率高于国外存款的利息收益率时,其差额就构成了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持有储备的相对机会成本越高,则对储备的需求量就越低。这一层次储备资产注重盈利性,为了减少国内货币市场上这部分外汇储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可将这部分储备资产也交给财政部进行管理,财政部再通过委托代理方式交给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的投资。

根据上述思路,我国外汇储备多层次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超额储备从央行中转出,可以缓解其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压力,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通过多层次管理,可将外汇储备流动性、收益性以及战略性管理区分开,发挥各不同管理主体的专业化优势,从而实现管理渠道多元化、管理主体专业化、管理目标明确化的目的。

三、各管理主体的职责及储备资产多元化投资策略

(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司

要实现多层次的储备资产管理,首先要测算出基础性储备资产的规模(即适度储备规模),由央行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司负责管理和投资。这部分储备是用来满足进口用汇需求、FDI利润汇出用汇需求、外债还本付息用汇需求以及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而干预市场用汇率需求的,因此基础性储备资产的规模也应由上述因素决定。基础性储备资产的需求函数如下:

其中,Rbas为基础性储备资产的规模。a1表示维持正常进口所需外汇占全年贸易进口额的比例,称为进口支付周转率;IMP表示全年贸易进口额;a1×IMP表示维持正常进口所需要的外汇储备量;a2表示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利润汇出占累计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称为利润汇出率;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的累计余额;a2×FDI表示维持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的储备需求量;a3表示外债还本付息占累计外债余额的比例,称为还本付息率;DEB表示累计外债余额;a3×DEB表示外债还本付息对储备的需求;a1×IMP+a2×FDI+a3×DEB这三部分构成对储备资产的交易性需求。a4表示干预外汇市场所用外汇与外汇交易总额的比率,称为干预外汇市场用汇率;T表示外汇市场交易总额;a4×T构成对储备资产的预防性需求。国内学者认为a1可以设定在25%~45%,a2限定在11%~16%,a3设定在9%~15%,a4在l0%~15%[3]。为了充分满足基础性储备资产的需求,我们将每个参数都取最高限。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注:由于我国于 2005 年 7 月以后不再官方公开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因此本文数据是以日平均交易量乘以交易天数来估算。

通过以上测算,近三年我国基础性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在15 000~18 000亿美元,当然随着影响储备需求因素数量的变动,这一规模也是动态调整的。这部分储备是要满足交易性和预防性储备需求的,管理原则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所以应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司)来管理。在这方面,储备管理司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沿袭以往的投资策略,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选择安全性和流动性较高、盈利性相对较低的投资组合,主要考虑期限短、风险低、变现快的金融资产,如现金、国外银行活期存款、短期国债、票据等。在具体的币种配置时应该根据贸易权重的大小、外债结构、外商投资来源结构、汇率安排、货币国际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后作出多样化的币种选择和搭配[4]。

鉴于收益性储备的管理职能从储备管理司职责中剥离,由中投公司代表国家进行收益性储备资产的投资,因此外管局储备管理司应尽快转型专注于低风险的外汇资产保值投资,以便大大减少我国对外解释和对内协调的成本。投资界限划分后,储备管理司的职能也应相应地调整。不仅要侧重业务层面的操作,如怎样投资?投资什么?还要承担更多的宏观研究职能。如承担国际储备经营管理战略和原则的研究,提出相关建议;根据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发展趋势,提出适度储备规模的建议;对国际储备与国家经济发展相结合进行战略研究,提出国际储备合理利用的建议;承担研究、拟定非外汇储备资产受托经营原则等。

(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于2003年12月成立。成立的初衷是代表国家,将部分外汇储备向国有重要金融机构投资,以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虽然汇金公司一直以这一职能定位来履行其职责,但是从长远战略上考虑,汇金公司应该定位于国家战略投资公司。战略投资公司就是指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和企业的共同发展,需要将公司的投资发展战略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投资定位于国家迫切需要发展而基础又比较薄弱的行业。我国的战略性投资领域目前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行业的发展方面,以及能源、医疗、教育和科技等领域,都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安排。

汇金公司所授权管理的这部分储备作为国家战略基金,其使用具有更多的政策战略目标,追求的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长期发展利益,而不是短期收益。因此汇金公司掌管的这部分储备可以在两个方向使用,一是为国有或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项目提供融资;二是为改善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外汇储备不仅可以注资国有商业银行,也可以注资企业,助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进行股权投资。操作流程可以设计为:由汇金充当投资平台,从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计划中筛选有潜力的项目,在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直接将外汇储备作为资本金注入从而获得股权,而该笔资本金必须定向投入到海外投资项目中去,不允许在国内结汇[5]。汇金不干预参股企业的日常经营,在合适的时候可以通过重组、上市等方式划拨或者转让出售所持企业的股份,从而完成投资退出的过程。从海外投资主体的选择上,不应仅包括国有企业,还应包括民营企业。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中,包括石油、通信、汽车和矿业等多个领域都有较大谈判项目的失败,在这些案例中,大部分央企是实施投资并购的主体。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缺乏海外投资并购的经验外,大型央企面临的海外政治性阻力成为其投资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见表3)。因此,应采取海外投资并购主体多元化战略,即为了分散和充分利用我国超额外汇储备,有效避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政治性阻力,可以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使其成为海外投资并购的主体(见表4)。

信息来源:《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1)》、商务部网站、中投公司相关研究报告。

信息来源:《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1)》、商务部网站、中投公司相关研究报告务部网站、中投公司相关研究报告。

作为战略性储备资产,汇金公司管理的外汇储备资产除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提供融资外,还应将部分外汇储备用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投资建设,如医疗、养老、教育和社会保障等。目前我国这些行业的发展仍然以国家的财政投入为主,虽然财政投入已很高,但与居民的基本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路,将超额的储备资产投资于这些行业。汇金公司可以利用超额外汇储备从国外购买国内医疗、养老、教育和社会保障发展所需的各种技术、设备以及其他物资等。再以优惠价格转卖给国内企事业,或者以汇金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拨付给国内企事业单位使用[6]。以此来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

从目前的隶属关系来看,2007年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汇金变为其全资子公司。财政部于2007年9月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从央行购买汇金公司的全部股权注入中投公司,作为对中投公司出资的一部分,延续中投公司战略型的投资策略。这种安排下,中投公司既要实现储备资产的经济效益,又要实现储备资产的社会效益,事实上中投公司承担了更多的外汇投资职责。笔者认为职能目标过多,反而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中投公司的市场化管理和运营效率。因此,建议应该将汇金公司从中投公司中独立分离出来。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单一目标的单一管理,汇金公司负责利用外汇储备更好履行与国家战略发展相结合的投资使命;而中投公司不必再承担国家战略性投资任务,只需按照市场化运营原则,追求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最大化。两个公司各自职责更加明确,同时给予各自更多的运营空间和投资自主权,有利于提高外汇储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面对巨额外汇储备,中国应该实行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在保证储备资产安全性的前提下,选择高收益率的多元化资产组合,即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为主权财富基金1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就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主要形式,其资本金是通过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从中央银行购买2 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而来。如果汇金公司从中投剥离,中投公司就可以专注于收益性储备资产的管理,其目标就是管理国家超额的外汇储备,以谋求外汇储备资产的长期增值。

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虽逐渐走出低迷期,但仍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阻碍着经济的增长。因此,在后危机时代,中投公司更应当实行分散化的海外投资策略,以降低投资风险,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在投资区域的选择上,中投公司没有足够重视对欧盟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而将资产的60%以上投资于美国。据摩根士丹利研究部统计,金融危机后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1/3投资于欧盟,1/3投资于亚洲,而对美国的投资仅占20%(见图2)。从国际经验上看,新兴国家一直是投资的热点,淡马锡2海外投资区域选择中将1/3资产配置于亚洲[7]。而中国长期以来忽视了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中投公司可借鉴淡马锡的经验,为分享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收益而重视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当然,投资时也要考虑到新兴市场国家投资风险较大,基础薄弱等问题,需要谨慎确定投资领域与投资规模。

资料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部。

在投资领域的选择上,当前中投公司海外投资领域并未充分多元化,金融行业成为其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从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领域来看,实体经济逐渐成为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新动向。摩立特咨询公司2012年发布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领域报告显示,除金融业之外,主权财富基金也开始投资于工业、消费品等领域。其中有22%的交易发生在金融服务行业,18%发生在房地产行业,15%发生在工业,10%发生在IT行业,10%发生在消费品行业。淡马锡海外资产投资组合中,对金融服务行业的投资占38%,其他分布在工业、房地产、传媒业以及通讯业。借鉴国外经验,中投公司也应关注投资组合,为了降低投资风险而实现跨行业多领域投资。

在投资运营方式上,中投公司可以采取以委托投资为主,自营投资为辅的多样化的投资模式。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由于成立时间较短,所以缺乏海外投资经验和专业人才,而要实现外汇储备收益目标需要诸多条件,如需具备良好的投资激励机制、具有国际投资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及严格的投资风险监控机制等,上述条件的具备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公司运营初期,中投公司可以将大部分储备资产外包给投资经验丰富的国际机构来运作管理,这样既可以解决自身专业人才投资经验不足的问题,也可以避免中投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直接出面竞购资产时所面临的特殊市场风险与政治风险。

要想获得长期的投资收益,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因为高额的投资收益必然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可以规避非系统性风险,但是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必须要有完善的风险管理和监督机制。目前,中投公司的风险管理和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加强中投公司的监管体制建设,明确由财政部对中投公司进行监督。中投公司是由国务院牵头,由财政部、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参与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多部门的管理不仅会产生多头领导问题,而且也会出现事实上监管者缺位。既然中投公司的资金是由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注入的,在法律上中投公司就应该隶属于财政部,财政部应承担对中投的内部监管职责。为此中投公司应定期向财政部提交一系列监管文件,如:风险报告、投资报告、绩效报告等。二是加快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相关立法进程,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和监管意识。在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法律的制定。三是注重投资风险的评估,不仅要重视海外市场上的金融风险、财务风险和汇率风险,为了防止经济问题政治化而引发外交问题,更要重视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并运用计量模型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评估,加快建设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四、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我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我国的储备资产可以分为基础性储备资产、战略性储备资产以及收益性储备资产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均有各自不同的管理目标,决策和管理主体也应适应多元化管理模式。国家外汇储备局管理的是基础性储备资产,这部分外汇储备应保持较高的流动性,主要用于外债清偿、贸易逆差时的进口支付、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动荡等。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国外低风险高流动性固定收益债券上。对于超过基础性储备部分资产(即超额外汇储备),应在国家大战略主导下,以战略性和盈利性为首要目标进行长期性、战略性、专业化投资。笔者认为,汇金公司应负责战略性储备资产的投资,利用储备资产为本国企业“走出去”的项目提供融资或为改善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提供资金支持,以提高国家整体竞争能力,实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中投公司负责收益性储备资产的投资管理,其管理目标是追求高收益,其投资领域除了金融领域投资外,还应重视对实物资产的配置,特别是工业、房地产、消费品等领域的投资,以其有效对冲整体宏观经济风险。上述投资领域和投资区域的分工,可以避免各投资主体间在投资领域和投资产品类别之间的相互竞争,使外汇储备资产运营效益实现最大化。

摘要: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储备资产的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专业化分工,分层次管理”的思路,把外汇储备资产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储备资产、收益性储备资产以及战略性储备资产,分别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央汇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理。各个层次面临风险的种类和程度不同,对应管理目标不同,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从而决定了其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也不相同。

关键词:外汇储备,管理模式,多元化投资,中投公司

参考文献

[1]吉翔,陈曦,夏园园.基于战略视角的中国外汇储备多层次使用研究[J].经济问题,2013,(2):53-57.

[2]孔立平.次贷危机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及优化配置[J].国际金融研究,2009,(8):77-84.

[3]孔立平.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效益提升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卢方元,师俊国.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动态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2,(12):6-11.

[5]王军.拓宽我国外汇储备使用途径的几点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1,(11):22-27.

[6]王三兴.资本渐进开放、外汇储备累积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3):34-39.

[7]Aizenman J,Glick R.Sovereign Wealth Fund:Stylized Facts about Their Determinants and Governance[J].International Finance,2009,(3):351-386.

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 篇2

目前,国际外汇储备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高储备的局面,这给各国外汇储备管理当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外汇储备管理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和石油出口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际外汇储备管理目标

(一)战略目标

1.将外汇储备作为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一国货币当局为了本国的利益通过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外汇市场,使本国货币汇率稳定在政府所希望的水平上。特别是实行钉住汇率制的国家,往往需要持有较多的外汇储备调控外汇市场来维护汇率的稳定。

2.维护国际收支的平衡。在一国由于政治、经济及自然等因素而造成的偶发性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动用储备来加以弥补;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发生结构性不平衡需要采用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等较长时期后方能见效的政策措施来平衡国际收支时,也可以动用储备资产加以缓解,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因调整而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特别是经常项目出现顺差时,通过增加储备资产总额,发挥“蓄水池”的调节作用。

3.支持国内货币,作为本国货币偿付的保障。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很少国家使用外汇储备(或黄金储备)作为本国货币的偿付保障。但香港货币局制度,使用美元作为港币保障。

4.保证本国的国际信誉地位。充足的外汇储备存量是维持本国正常开展对外经济往来的物质基础。拥有雄厚的储备,将增强国外贸易商和投资商与本国开展经济往来的信心,有利于吸收利用国外投资,有利于对外支付,有利于定期偿还债务。良好的外汇储备可以提高该国的国际信誉。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也是国际有关资信评估机构确定一国信用等级的重要指标。

5.持有外汇储备作为投资基金,主要为了获取资本收益。有极少数国家,如石油出口国将此作为持有外汇储备的战略目标,通过科学管理外汇储备实现保值增值,分散国家资产,降低未来对油气收入的依赖。

(二)操作目标

IMF在9月20日公布外汇储备管理领域的指导性文件《外汇储备管理指南》认为,科学有效的外汇储备管理,应当(1)能够满足指定一系列目标的、可及时获取的外汇储备的充足性;(2)确保流动性、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得到审慎的控制;(3)在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中长期投资获取合理的收益。

参考IMF的标准,从国际实践中可见,适度规模内外汇储备的管理,应该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在安全性和流动性得到保障后,可以适当考虑储备的收益性。

二、国际外汇储备管理模式与运营投资分析

(一)各国外汇管理模式

根据外汇储备管理战略目标及操作目标,一般认为国家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大体有两类:一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即持有的外汇储备分布在高流动性,安全等级最高的资产上,来实现本国的战略目标。二是积极的管理模式,在兼顾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与安全性目标的前提下,追求外汇储备的收益性。

1.欧盟、日本(还有美国)等储备货币国家都奉行相对传统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政策,侧重于利用储备资产干预外汇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储备货币国家大多奉行浮动汇率制,汇率的小幅波动无需干预,储备货币国家经济发达,国家信誉很高,一般不持有高额的外汇储备来于预外汇市场(日本除外)。而且不会为了稳定汇率而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调控作用。

例外的是,日本持有较高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日本政府担心日元升值影响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采用抛售日元购进美元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从而导致美元等外汇持有量大幅增长。

2.新兴市场国家与石油出口国家一般奉行较为积极的外汇管理模式。

新加坡、等经济体属于小型的高度开放经济体,对外经济部门占GDP比重相当大,所以把政策重点放在汇率的稳定上,因此持有较多的外汇储备。由于外汇储备持有成本较高,近年来,这些国家对外汇储备都采取了较为积极管理的模式。

挪威等石油出口国家与新加坡等经济体类似,通过石油贸易持有了较高的外汇储备。在挪威,外汇储备还承担社会福利职能,因此对外汇储备收益性要求也较高。

(二)外汇储备的运营模式

各国外汇储备管理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一般分为两种:

1.由政府机构成立相对独立的投资实体。如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是财政部主导下的`GIC+Temasek+MAS“三驾马车”的模式。外汇储备中积极管理部分,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淡马锡控股负责。而新加坡货币管理局(MAS)持有外汇储备中的消极管理的部分,主要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和作为发行货币的保证。

2.向市场机构分包,这种模式一般是结合第一种模式实施。如挪威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国家石油基金的20%委托给国际知名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运作。

(三)外汇储备的投资对象

国际上对外汇储备的管理趋于积极。而对于外汇储备的投资,无论是币种选择还是金融投资工具选择,近年来确有变化。这从另一侧面进一步印证了国际上外汇储备管理风格的积极化。

从美国国债投资情况和全部国家国际储备(黄金除外)的增长情况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大大快于美国国债市场。二者差距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比例走势来看,都显示美国国债作为外汇储备的投放场所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也说明了各国注意对外汇储备在金融工具投资选择上的多样化。

如果进一步研究美国金融市场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各国货币当局只将接近一半的外汇储备投资到美国国债,而在存款、大额存单、回购、商业票据、政府机构债券、公司债券甚至股票上,有大量的投资。

在期限上,长期金融工具的投资比例竟然高达64.8%.值得注意的是,股票作为长期工具,投资规模比公司债券还大,在长期资产中的比例超过25%.

三、国际外汇储备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一)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目标

从各个国家实践经验可以看出,非储备货币国家为了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保证国家信誉等战略目标,一般倾向于拥有较多的外汇储备。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出口国家通过出口贸易积累了较多的外汇储备。但外汇储备持有成本较高,因此在近些年的实践中,这些高储备国家在确保外汇储备安全性、流动性同时,也开始重视外汇储备的收益性。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约相当于全球国家外汇储备总量的四分之一,而我国GDP仅占全球的5%.此外,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余额能满足16个月的进口需求,是外债3.24倍。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趋势没有逆转的迹象,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外汇储备继续增长的局面还将持续。

尽管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但我国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尚不完善,金融体系也较为脆弱,尚不具备开放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持有较高的外汇储备来调节汇率,保证国家经济金融体制稳定,推动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仍是我国现实的政策选择。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收益相对固定的金融债券,据估算,扣除通货膨胀率和对冲成本后,实际收益率仅为0.7-1.7%,而同期国内资本平均回报率约在10%左右。可见,我国在外汇储备满足安全性、流动性目标之后,提高收益性已成为重要课题。

(二)我国外汇管理体制

我国未来的外汇储备管理基本组织架构将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由中央银行保留大部分外汇储备,以满足对外汇储备的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应付国际收支逆差、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二是由外汇储备管理实体管理和运作部分外汇储备用于投资,追求尽可能高的收益。

这种组织架构的基本特征是进行专业化分工,将外汇储备按汇率管理功能和投资功能划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层次管理。多层次、多目标的储备管理,需要处理好体制上的诸多问题。如管理权分解统一问题。国外的储备资产虽然归属于多个部门,如新加坡的外汇储备分散于GIC、淡马锡和MAS,但是由于新加坡政府特殊的权力结构,可有效保证外汇储备管理在分权基础上的有效集中。这样,确保既有明确的功能分工又有相互的密切合作,从而贯彻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战略意图。政府的结构和权力配置与新加坡不同,因此,要对现有体制进行重新的规划整合,形成统一、分层的管理体制,顺利实现外汇储备的科学分层管理,并将决策机制、操作程序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进行规范。

(三)我国外汇储备投资建议

1.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第一,调整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欧元已取代美元成为国际债券市场上的主导货币,自以来欧元债券的市场份额连续两年超过美元债券。未偿付欧元计价债券占全球市场的45%,而美元债券只占37%.增加欧元等币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是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的必然选择。

第二,美元资产内部结构的调整。将部分美国政府债券储备转换为美国抵押债券、企业债券以及股票,由于后者的收益率大大高于美国政府债券,通过提高收益来对冲美元贬值的损失。

2.扩大外汇储备的投资范围,但要注重防范投资风险。

综合目前我国一些专家学者的主张,不少人建议将部分外汇储备运用于战略性领域,如购买石油、黄金、矿产、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或参股相关国外公司。这些建议尚需进一步论证。

一方面上述部分投资资产变现能力较差,已经不算是外汇储备,因此要注意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根据历史经验,特别是日本政府与民间1980年代投资美国资产的教训,还需考量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

3.外汇储备投资要配合国家经济金融政策。

第一,支持国内企业对外发展,特别是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性银行的平台,加大对国内企业向外投资、贸易的支持力度,也可适当通过指定外汇储备存放的方式支持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

第二,配合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主要集中于纽约、伦敦、法兰克福、香港等成熟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就需要一个发达的离岸金融市场,而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可成为这个市场发展的助力。

4.注意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管理方法探讨 篇3

摘要: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仍深陷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泥潭中时,中国经济已经率先发出了企稳回升的信号。而伴随着经济的复苏,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摆脱了2009年初的负增长,并一举突破了2万亿美元的大关。巨额的外汇储备及储备的管理都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寻找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外汇储备的管理方法,在保证外汇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和增值。

关键词:外汇储备;马歇尔计划;分级管理;战略储备

How to manage Chinas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Yiyu Fang1 Danni Lin2

(1. Tebon Securities Co.,Ltd 200122;

2. Regis High School, Catholic Area Schools of Eau Claire Deanery, WI 54701)

Abstract: When the rest of the world still suffered deeply beneath the demise of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China alone has decoupled itself quickly under the newly adopted economic stimulus plan. In the meantime,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worlds biggest, has topped $2 trillion for the first time as the nations economic recovery prompted overseas investors to pump money into stocks and property. Due to its tremendous amount, the proper management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has given rise to widely notice among academia and industrial practitioners. As a savvy veteran working in Chinese capital market for more than 15 year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further exploit its appropriate solution 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Keyword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the Marshall plan, multi-level management, Strategic reserve

一、 背景介绍

外汇储备通常是一国储备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国际经济平衡手段和干预手段。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高达2.13万亿美元。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居世界榜首,处于第二位的日本的外汇储备仅为我国的一半,为1.01万亿,而我国的外汇储备是目前排名第三至第九的国家和地区的总和。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在资产管理方面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资产结构和币种结构两方面。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六月份美国国债的持有量为7764亿美元,虽然相比五月份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减持,但是仅美国国债一项,目前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高达36%。我国还持有其它类型的美元资产,例如美国金融机构债券、股权投资等其它类型的资产。市场上比较一致的估计是,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大约是70%左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结果,在全球已知的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占比约65%,而我国所持的美元资产的比例远高于这一平均值。

资产结构和币种的集中度过高,为外汇储备资产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造成了对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元汇率的严重依赖。虽然美联储表示了对今年三季度美国经济企稳复苏的信心,但出于对美国此番流动性刺激计划中滥发货币的担心,未来出现的通货膨胀会严重影响美元资产价格以及美元汇率的走势,增加了我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的风险。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针对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分析如何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有效地管理。

二、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

对外汇储备的规模进行管理,首先需要明确外汇储备的合适规模。“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就是满足支付进口、防范投机攻击与稳定外汇市场三大功能的储备规模。测算适度的外汇规模的方法目前也比较成熟:支付进口的水平由拇指法则决定(例如3个月、6个月等等),偿还外债本息的水平由外债实际规模决定,而用于防范投机性供给的水平则由缓冲存货模型决定。高国华(2009),陈超(2009)等人的测算均指出我国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的上限不超过1万亿美元。

针对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方法,我们认为降低规模的两个大方向无非是国内和国外。

1.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目前市场上正在热烈讨论的中国拿出外汇总额中的5000亿美元推行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该方案一旦开始施行,则将对中国乃至全球未来5至10年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认真分析。

通过对美国在二战后对欧洲进行的贷款在先,贸易在后;互助在表,解决内部过剩产能为实的马歇尔计划的细致观察,从空间、时间和条件跟当下的中国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版马歇尔计划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有三点:

(1)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二战的危机基本彻底摧毁了全球除美国和苏联外主要经济体的生产能力,尽管美国的生产力用于国内是过剩的,但是如果放在全球的范围内,我们可以断言,当时的大背景一定是全球产能的急剧供给不足。

(2)全球协作的尚未建立, 在没有联合国管辖的时空下,美国和欧洲各个国家更加直接,更加从容,更少干涉,议价能力决定最终效果。

(3)当时欧洲本身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即使他们受到战争的破坏,这些国家依赖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的劳动力,社会经济能够很快恢复到较高的水准。

我们认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核心实质是以中国政府为主导的企业对外并购战略,成功的关键是时点和特定条件下市场的温度。目前全球资本市场运行逻辑是这样的: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四国大力发展将推动全球的复苏。观察中国,就是观察中国股市;观察需求,就是观察对应行业的股票价格。中国股市涨,则需求强,复苏快,则全球股市涨,进一步推动期货等大宗商品价格猛涨,这进而推高中国未来发展的成本,通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财富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资源国。

在这样的资本市场运行情况下,为了能够以较低廉的价格获得未来发展必须的原材料,也为了更好得调控国内的通货膨胀情况,为人民币全球流转打下基础,我国政府应该从两方面进行规划。

一方面,应该对国内A股以及期货投机市场进行一定的平抑。要想降低全球投机资金的温度,最好也是最直接的办法是抑制国内的投资热情,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防止热钱涌入以及外国投行对管理层的蛊惑对整体方案的扭曲。

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学习美联储和央行的相关经验,通过主动进场买卖债券,尤其是做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将资金从股票及期货等高风险市场引入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长久以来最大的问题是价格的机构垄断性、成交的虚假性以及市场准入的人为门槛设置,相比这一点,交易所市场能够更好的反应供需两方面的诉求。不可否认,目前交易所市场的市场份额仅仅为银行间的10%左右,但是,考虑到国债及企债期货市场的建立,是债券市场风险有效分散的前提,也是人民币能够为全球主流资本机构接受的大前提,该项举措势在必行。

简而言之,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获得成功的必要非充分前提是,我国政府需要平衡国内投资组合资产包和国外外汇资产包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为国内的大资金寻找有效的出路。

2.活用国内资本市场

在国内方面,我们认为一个可能的途径是通过做大做强国内的B股市场。我们认为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第一笔资金进入市场后,通过在短期内制造财富效应,吸引国内非官方投资者将手中人民币换成美元,进场参与买卖。该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将央行持有的过多美元在民间进行了分散(考虑到美元未来贬值的预期,在正常情况下,民间换汇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在排除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前提下,通货膨胀的一大主要表象就是货币的超额供应,通过活跃B股市场,民间多余的资金将逐步回笼央行,通货膨胀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之所以在现在这个时间提出该观点,一个很好的契机就是目前上海国际版的建立,如果能够将该举措和B股挂钩,重新打开B股融资的渠道的话,这不失为解决外汇储备规模的很好的方案。

三、 外汇储备的资产管理

1.坚持实施资产分级的多元化管理策略

截至2009年3月份,新加坡的外汇储备为1660亿美元,并且以其对外汇储备高效的管理闻名,得到很多国家的效仿。1981年开始,为了提高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新加坡政府将外汇储备的投资对象从低回报的流动性资产,转向长期、高回报的资产,并对外汇储备进行分档管理,一部分继续由金融管理局用于满足汇率管理的流动性需要,另一部分投资于具有更高收益的长期资产。新加坡外汇储备积极治理的部分,所有的投资都在海外,其投资领域除了安全性、流动性较高的美、欧政府债券之外,也投资于股票、房地产以及直接投资等。据统计,成立20多年来,实现年均收益率为9.5%(按美元计算),扣除通胀因素后的平均收益率为5.3%。

新加坡的外汇管理方法很快在韩国、印度等国得到了推广。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实行多元化的外汇储备管理,设置不同的投资目标,以调节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币种结构等等,实现外汇储备的科学有效的管理。

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于超出适度规模之外的外汇储备急需专业的团队进行专门的资产管理,通过这种积极的管理方式,解决储备收益过低(甚至与成本相比出现倒挂),投资渠道过少,以及投资过于集中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应该被目前市场上部分短视者的言论所干扰,而应该坚定信心,将眼光放长远,坚持对外汇储备进行分档的多元化管理方法。

(1)需要进一步从法律上完善中投公司管理外汇储备需要遵循的相应规则,制定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其进行监控,从法律机制和操作流程两方面保证外汇资产的安全。

(2)根据近期中投公司公布的《2008年年度报告》公布的业绩报告,截至2008年底,中投公司持有的资产组合中现金管理产品占比87.4%,固定收益占比9%,股权占比3.2%,其它为0.4%,而全球组合回报率为-2.1%。根据其资产组合,现金占比过高,资产期限很短,这样的资产配置固然与去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我们认为中投在未来的投资中,应该拓展投资业务,进行积极的主动投资,寻找长期的投资收益。考虑到我国目前已经持有大量的美元债券,为了优化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中投公司应该更多关注股权类投资以及非证券类投资品种。

2.加紧战略物资的储备

除了坚持储备资产分级管理的多目标管理方式外,在微观层面我们认为还需要重点关注对战略物资的投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每年我国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油、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但长期以来,我国在这些大宗商品的交易中却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今年爆发的必和必拓的丑闻,以及中钢协与澳洲的铁矿石谈判的艰难,更说明了我国建立自己的战略储备物资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这一方面,日本和韩国都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因此很早就开始收购储备资源。而韩国也于2007年11月设立了专门的资源投资基金,用于投资收购海外的油气田项目。我国也应该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目前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出低谷,大宗商品价格还处于相对低位,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投资收购的机会。这样既能减轻外汇储备的投资压力,又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 超: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多元化战略选择. 财会研究,2009(9):23-24.

[2]高国华: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风险分析. 管理技术与工程,2009(13): 1671-1819.

[3]朱孟楠 王 雯:外汇储备投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比较与借鉴.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6): 32-37.

[4]Brad Setser and Arpana Pandey, Chinas $1.7 Trillion Bet,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enter for Geoeconomic Studies, January 2009.

[5]Christopher Mun-Yin Seck,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Balanceing Consumption with Investments in Treasury Bonds and Soverign Funds, June 2009.

[6]Dr. Marion V. William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ow Much is Enough, November 2005.

[7]Eswar Prasad and Isaac Sorkin, Skys the Limit? National and Global Implications of Chinas Reserve Accumulation, July 2009.

[8]Ge Wu, IMF Working Paper, Broad Money Demand and Asset Substitution in China, June 2009.

[9]Ronald McKinnon and Gunther Schnabl, BI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Working Papers No 277, Chinas Financial Conundrum and Global Imbalances, March 2009.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优化分析 篇4

关键词:外汇储备,金融资产,商品资产,优化配置

截至2008年6月, 在中国外汇储备中最重要的金融资产是长期国债和长期机构债, 股权、长期企业债和短期债券的比重非常有限, 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2008年国际收支报告整理得出

根据美国财政部资料, 截至2008年6月底, 中国投资于美国证券的资金为5319亿美元, 占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72%, 仅次于日本和英国;投资于美国长期债券的金额为4850亿美元, 占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68%, 其中投资于美国财政部国债的比率为57%、投资于美国政府机构债券的比率为36%、投资于美国企业债券的比率为7%, 目前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债第一大持有国。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对美国的长期债券投资过于重视安全性而忽视了收益性。中国对美国的短期债券投资也是偏重于政府债, 对机构债和企业债投资不足, 中国对美国的短期债券投资同样偏重于安全性而忽视了收益性。在商品实物储备中, 2008年底, 中国约有黄金储备600吨, 仅占外汇储备的1.3%。

一、优化外汇储备金融资产管理结构

目前中国大部分的外汇储备集中于美元资产, 帮助支撑了美国近年来庞大的赤字。美元资产持有率偏高让众多国内的经济学家担忧美元贬值会让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缩水。同时, 过多的美元资产使得中国外汇储备整体的收益性较低。因此, 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势在必行。由此引出关于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问题的探讨, 讨论的核心即为减持美元资产, 增持欧元、日元等其他储备资产, 从而达到分散汇率风险的目的。

然而调整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果在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过程中减持美元资产, 将部分投资于欧元等资产, 则世界美元资产的供大于求的结果将导致美元暴跌, 引起美国长期利率上升, 致使美国经济衰退,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是不会坐视不理的。而美元贬值将引起美国利率上升, 反过来又会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债券的市值损失。此外, 美元汇率贬值还将导致国际游资的异常流动, 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 中国外汇储备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配置, 应该在通盘考虑世界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从长计议, 尤其是次贷危机发生之后, 高风险的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基本为负, 但同时又不宜做大规模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 可对同一币种资产进行内部调整, 加大对机构、企业债券和股票的投资, 减少政府债券的持有比重, 进而提高收益率降低储备资产损失;增加通货膨胀保值债券比重, 避免通货膨胀损失。同时, 外汇储备问题涉及政治智慧。改变中国外汇储备结构, 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回报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当, 可能引发比目前贸易纠纷更大的国际政治问题。

以上仅是对在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中占很大比例的美元资产的结构进行分析, 对于其他金融储备资产的配置, 亦可以借鉴在美元储备资产中的结构进行适当配置。

二、优化外汇储备商品资产管理结构

随着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巴西、印度、中国等国赶超欧美的能源需求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 接连不断的自然灾难、国际局势的动荡、证券市场持续低迷以及国际基金的介入, 共同推动了近年来国际能源和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国际原油价格自2004年一路飙升, 2007年一度突破98美元/桶;黄金价格1999年为每盎司252美元, 2005年10月、2006年4月分别突破540美元、600美元, 2008年11月突破915美元, 创下27年黄金价格最高纪录。在世界能源价格上涨的趋势下, 外汇储备机会成本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外汇储备的投资效率。

优化一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结构, 要求外汇储备必须与商品储备保持合理比例。在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激增的条件下, 中国应将多余的外汇拿出一部分来增加石油、黄金等商品储备, 这也是在美元不断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一) 增加石油等资源储备比重

次贷危机发生后, 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为刺激经济, 美国持续下调利率, 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美国采取弱势货币政策对其自身来讲是有利的, 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国的出口, 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可以使美国减轻债务。但一个必然的后果就是造成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飙涨:原油价格上涨到接近150美元每桶。在过去的30年里, 石油价格上涨幅度超过15倍以上。中国在石油进口方面的投入却不是太多, 尤其是动用外汇储备来增加石油储备。而美国拥有近7亿桶的石油储备, 在过去石油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中, 获利可想而知。美元在国际市场购买力的下降, 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来说是一种灾难——近几年来从数量上看其增加了近7倍, 但从对原油的购买力来讲只增加了2倍, 中国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只是一种纸上财富。因此, 在国际储备中增加石油商品储备的比例, 减少外汇储备的比重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一个方向。

(二) 增加黄金储备比重

黄金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 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 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黄金是信用货币的对立面, 在国际货币发生信用危机从而汇率大跌之时, 黄金价格往往大幅上升, 因此, 黄金天然是一种规避信用货币风险的多元化储备工具。因此, 增持黄金储备是目前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外汇储备结构转换的一个动向。在国家外汇储备中, 黄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黄金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黄金储备是对冲美元贬值的最佳金融资产, 持有黄金储备能在规避美元贬值风险的同时获取黄金升值的收益。

数据来源:IMF网站 (www.imf.org)

数据来源:IMF网站 (www.imf.org)

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 有利于稳定和改善人民币的未来预期, 保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 所面临的美元贬值和收益率下降的风险正在加大。同时, 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 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从市场风险和避免外汇储备损失的角度看, 增加黄金储备均十分必要。此举可以提高国家的金融安全性。在全球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 只有黄金是被所有国家承认的支付手段, 其他货币无法替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很多国家发生的黄金换汇事件正好印证了黄金的这一特点。外汇储备存在大幅贬值的风险, 一旦贬值将使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在极端的情况下, 外汇资产甚至可能出现遭冻结的可能。中国拥有太多的美元储备, 一旦美元出现问题, 后果不堪设想。所以, 中国应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使储备资产多样化。

如何合理确定国家外部储备中黄金的比例, 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不同, 黄金储备的差异也较大, 因此很难有一个公认的“合理标准”, 同时历史上各国官方黄金持有量经常发生巨大变动。如在20世纪30年代, 美国的黄金储备量从6300吨上升到19000吨以上, 是原来的3倍;1948-1971年, 又从21000吨骤降到9000吨, 其中大部分黄金转移到了欧洲国家。

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金融教授Gordon Gemmill, 曾运用过去30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对一个普通国家来说, 黄金持有量为10%最合适。美国可能是10-20%, 欧洲国家是5-10%, 而日本是5%。但若未来50年或100年可能出现货币崩溃, 则黄金等实物资产在储备组合中占的比例应该更高。

从世界主要国家的情况看, 美国黄金储备的总量达到8千余吨 (见图2) , 占外汇储备的比重高达76%, 欧洲国家黄金储备的占比多数达到40%以上, 均远远超出了Gordon Gemmill教授提出的标准 (见图3) 。参照国际经验, 中国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应达到5-10%。因此, 适度增持黄金储备, 应当成为改善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题中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 从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来看, 偏重于债权、忽视了股权;偏重于政府债、忽视了机构债和企业债;偏重于信用货币投资、忽视了黄金等商品;投资偏重于安全性和流动性, 忽视了收益性, 从而在投资方面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因此, 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性势在必行, 中国应该进行外汇储备的资产调整, 降低投资于美国国债的比率、提高投资于美国股权、美国机构债和企业债以及黄金等的比率。

参考文献

[1]、蒋庆洋.国际外汇储备管理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上海金融, 2008 (3) .

[2]、郎维维.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探析[J].东南亚纵横, 2008 (2) .

[3]、刘云, 杨国效, 杨雨.国家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与资产优化配置研究述评[J].预测, 2008 (1) .

[4]、王爱俭, 刘先丰.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投资多元化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 2007 (2) .

储备资产管理 篇5

Management of Reserves 储备资产管理

一、国际储备的供给

主要有:(1)国际收支顺差(2)干预汇市所得.。其次:(3)分配的SDRs(4.)在 IMF中的储备头寸(5)购买黄金

二、国际储备的需求管理

1、黄金和外汇“总量”的确定。“总量”不足会影响使用,出现国际支付出现困难;但如果太多,则也没有必要,会增加机会成本。

储备需求目标区的确定:即确定出储备持有额上限和下限的目标区,也就是最多需要多少和至少需要多少。上限:保险储备量。即能满足可能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时的对外支付,又能保证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实际资源的投入,而且不会出现通胀。下限:经常储备量。即保证经济增长所必须的进口,不因储备不足而受到影响。是一国最低限度的储备量。

关于最佳储备量的确定,国际间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对外贸易说、机会成本说、国际收支说、储备需求函数说。

(1)对外贸易说。认为贸易收支因是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因而与储备有直接关系。不同观点如下:

1、储备与进口的比例(R/M)。认为储备量与贸易收支有关系。通过将储备与贸易收支变动进行比较。发现储备需求会以某种方式随着进口总额的增长而增长,尤其是当排除了影响储备的某些短期因素和随机因素后,一国的储备量与进口总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Triffin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国的储备对进口的比例一般以40%为适度,低于30%就需采取调节措施,最低不能小于20%。按全年储备额对进口的比率计算约25%,即一国的储备量应以满足三个月的进口为宜即著名的“特里芬法则”(Low of Triffin)。

2、进口与出口比例。即二者变化程度。如果进出口额大体平衡,则对储备需求较少,反之,如果贸易条件恶化,则需要较多的储备。因此,发展中国家常需要较多的储备。(2)机会成本说。认为影响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国内投资的收益。但由于持有外国银行的存款和政府债券可以生息,因此,机会成本=国内投资收益率 – 利息收益率。即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持有国际储备而放弃的将国际储备用于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3)国际收支说。认为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的调调节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在以下:第1,国际储备的需要与国际收支的规模和影响正相关。例如,一个高度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往往不易出现国际收支失衡。第2,国际储备的需要与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相关。调节机制对国际收支的纠正能力越强,国际储备量就可以越少。第3,国际储备的需要与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相关。如果一国货币当局愿意经常动用汇率,则不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第4,国际储备的需要与货币当局对国际收支调节政策选择的偏好相关。如果当局愿意快速调节国际收支逆差,则需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兴起一种综合考虑进口支出、外债还本付息和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回流因素的分析方法,对储备-比例分析法进行补充。

(4)储备需求函数法。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理论界在批评了比例法的基础上,针对影响一国适度储备规模的诸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建立了许多关于适度储备量的经济计量模型。

弗兰德斯(Flanders)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之一。她在构造储备需求函数时,考虑R/M比率与10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出口收益率的不稳定性、私人外汇和国际信贷市场的存在、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储备的收益率、储备的变动率、政府改变汇率的意愿、调节政策所需成本、贸易商品库存的水平及其变化、借款成本和收入水平。

2、黄金与外汇构成的确定:三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黄金安全性好而流动性差,外汇流动性和收益性较好。

3、外汇内部具体构成的确定:

1.币种数目的确定 ——即确定几种货币为外汇储备; 2.币种的选择——即确定什么货币作为储备货币;3.比重的确定——即每种货币在外汇储备中占的比重

IMF关于判断国际储备不足的指标:1.国内利率太高。2.加强对国际贸易的限制。3.把积累储备作为经济政策首要目标。4.持续的汇率不稳定。6.新增储备主要源于信用安排。附:欧洲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制度

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 篇6

关键词: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管理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我国连续十几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也逐渐增大。自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迅速,2006年2月达8536.72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07年末高达15282.49亿美元,2008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34%。其后几年至今,外汇储备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3.44万亿美元。

目前,我国实际外汇储备规模已远高于适度规模,且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能够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危机频发的背景下,有力的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彰显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但不利的方面是,巨额的外汇储备伴随着高昂的机会成本,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这不仅会造成外汇资源的闲置浪费,并且会增加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甚至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失去大部分的自主性,进而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改革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使其适应现代经济环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外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制度易引发通货膨胀且对冲方法不可持续

巨额的外汇储备所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之一便是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汇储备的急剧上涨,使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结构发生改变,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成为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的制度根源。

为了稳定国内物价,央行不得不采取一些对冲方法收回多余的本币。但对冲方法也具有多种缺陷,对冲方法不具备持续性而且成本高、风险大。

(二)巨额外汇储备对应的高储备成本和机会成本

巨额外汇储备大大增加了机会成本,从而降低了资本的有效使用率。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等国家的国债,或者以存款的形势存放在外国银行,如果把外汇储备用于投资,或者用于进口战略资源和投资国内企业,那么收益率将会远远高于储蓄收益,这样就构成了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三)结构相对单一,增大了储备风险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大部分以美元形式持有,不仅会受到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而且也不符合“将鸡蛋放入不同篮子”的风险分散思想。此外,单一的持有大量的一国资产,必然会受到两国关系发展的制约,存在较大的政治风险。

(四)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只是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实现自由兑换,因此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还未实现完全市场化,外汇供求主要来自经营性的交易结售汇,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很小,外汇市场不具备利率汇率联动机制。

针对外汇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给出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三、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外汇储备多元化,控制外汇风险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仍以美元计价资产形式存在,币种与资产结构过于单一。外汇管理当局应当进一步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继续拓宽外汇储备投资领域,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在经济状态多变的今天保值增值,将是外汇管理的重点转变之一。

(二)藏汇于民需与完善人民币匯率形成机制相结合

改革外汇管理制度,调整集中性储备管理制度为分散性储备制度,由“藏汇于国”转变为“藏汇于民”,把相当部分外汇储备转由个人和企业持有,由个人和企业运用和投资。充分利用个人、企业和机构对国际外汇市场变动的灵敏直觉,丰富投资策略,提高外汇储备的经营效率和效益。

但是,单纯的鼓励“藏汇于民”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以及外汇交易品种缺乏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并不愿意持有大量的外汇。这需要国家进一步改革人民汇率形成机制,完善我国外汇市场体系。

第一,改变汇率的调控方式,建立外汇平准基金,进一步增强外汇交易主体的作用,通过外汇平准基金对外汇市场交易活动进行间接调控管理,将人民币汇率交由市场主体自行定价成交,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

第二,进一步完善我国外汇交易币种、品种、交易方式等,为外汇交易主体提供相应的市场避险工具,为企业提供更便利、现金的交易手段和规避汇率风险的办法。

逐步放宽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限制,减少央行干预外汇市场。

(三)分部门经营与分层次管理外汇储备相配合

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除了应对对外贸易、偿还外债、利润汇回以及汇率干预等职能性需求,显然是过量的。把如此庞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放到一个部门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统一管理,既缺乏效率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不利。因此,本文建议将外汇管理当局划分为三个部门:一是职能性外汇储备管理部门;二是战略性外汇储备管理部门;三是收益性外汇储备管理部门。

职能型外汇储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职能性外汇储备部分,将这部分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流动性较强、安全性较高、收益性略低的资产,以保证在正常调用外汇储备时,能够满足效率高、损失小。同时,此部门在管理外汇储备时要以收支基本平衡,管理余额随中国经济状况稳中有增为目标。

战略性外汇储备管理部门要求把握有利时机进口我国稀缺的能源,为我国以后的长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战略性资源;同时,在黄金价格处于下行周期之时,把握有利时机,增加黄金储备,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投资性外汇储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剩余超额外汇储备部分,将这部分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期限较长、收益性较高的资产,这不但能够保证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而且能够利用充裕的外汇储备资源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谋取利益。

(四)控资本流入质量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相呼应

外汇流入管理是一个非常困难和复杂的问题。一方面,积极合理利用有效外资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日益开放,国内外市场联系日趋紧密,投机性资金流动能够比较方便地规避外汇管制。因而,应严格审查资本流入,正确引导外资流向,重点监测房地产领域、跨境关联交易等,严格控制投机性资金的流入,防范短期资本冲击。

要逐步有序拓宽资本流出渠道,进一步便利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有与使用外汇,鼓励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应放松境内居民、机构对海外投资的限制;放宽私人企业境外发行证券融资的汇兑限制;放松对外资企业清算结业后分得的人民币购汇的限制。

四、结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完善金融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参与改革并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及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将继续坚持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方向,围绕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进行调整和决策,稳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完善做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肖凤娟.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2008(7).

[2]程雨和.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问题分析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1(8).

[3]刘琛君.试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政策取向[J].上海金融,2010(2).

[4]潘勇.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行性探讨[J].南方金融,2007(3).

[5]解亚深,甄薇,刘涛.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论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下的外汇管理 篇7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2006年2月, 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储备大国。2007年年末外汇储备较2006年末增加了4619亿美元, 达到15282亿美元。截至2010年末, 我国外汇储备额达到28473亿美元。2011年3月, 我国外汇储备正式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 达30447万亿美元。6月新增外汇占款为490.85亿元, 较5月份的234.31亿元继续增长。201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较2011年三季度末净减少206亿美元, 是近期我国外汇储备首次出现季度净减少现象。2012年6月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4万亿美元, 相较3月末的3.305万亿美元下降650亿。这是自2011年4季度之后, 我国外汇储备再次出现季度负增长。

二、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

(一) 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有利之处

巨额的外汇储备无疑是一笔丰盛财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确保国际清偿能力、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较为充裕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金融安全。近年来, 充裕的外汇储备为国家干预外汇市场, 稳定人民币汇率, 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其次, 充足的外汇储备便于企业对外开展经济交往活动。在外汇储备较为充裕的情况下, 企业用汇、购汇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如企业对外投资, 只要在经济上可行, 就可以用人民币购汇投资,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企业进口、外债等对外支付也同样能得到保障和满足。

再次, 外汇储备经营收益可增加民生支出。外汇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在管理好风险的前提下, 确保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外汇储备经营收益并入人民银行大账, 人民银行依法将央行净利润全部上缴财政, 增加了用于民生支出的财政资金的可使用量, 实际上也对国民福利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二) 过度的外汇储备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作为发行货币的储备物, 央行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 因为外汇储备越多, 相应投放的货币就会越多, 而过多投放货币, 就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和严重的货币贬值, 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控制货币供应量, 央行不得不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的方式回笼资金。这样就导致央行货币政策陷入困境:一方面, 为抑制人民币升值过快而不断购汇, 相应扩大货币投放;另一方面, 为防止通货膨胀又不得不采取措施予以对冲, 大量回笼货币造成资金闲置。一方面, 货币过多, 面对通胀, 理应较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另一方面, 如果较大幅度提高利率, 有可能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中国并带来新问题。这就迫使中央银行使用利率工具时慎之又慎。

此外, 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着其它弊端。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导致大量“套利性”外汇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境内;基础货币投放和外汇占款增大, 制约了货币政策的运用和效应;高额外汇储备并不经济, 降低了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 内债与外债大幅增加;增大了储备风险;使国家储备资产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失去了国际货币基会组织的优惠贷款。

三、对我国高额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安全、流动、增值———这三个词可以说是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金科玉律”。

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处于重要地位。我国一直坚持多元化、长期性和战略性来保障外汇储备安全。多元化, 就是通常说的“所有的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既会投资不同的币种, 又会在同一币种下投资不同的资产, 是一种分散化的资产配置原则。长期性, 是指确定外汇资产配置结构时, 会综合考虑各种资产的风险收益特性、市场发展趋势等长期因素。战略性, 是指确定货币结构时, 还会综合考虑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和对外支付需要, 以及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等宏观性或战略性因素, 目的是维护大局稳定, 也就有利于保障外汇储备对外投资的安全。

外汇储备资产还需要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因为国家外储不仅要满足一般对外支付需求, 如进口国内需要的物资或技术、支持企业“走出去”等, 还要在资本可能出现快速流出、货币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 发挥保障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安全的“定海神针”的作用。因此, 任何国家的外汇储备都不会大规模地投资波动性大、市场容量小、流动性差的资产。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以及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长, 外汇储备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世界各国对它的经营管理已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保守变为进取, 增值的目标也应运而生。

为了实现国际储备“安全、流动、增值”三原则,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要多元化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过于单一, 主要还是以美元资产为主。美元将以缓慢的速度温和贬值。美元的贬值预期将使我们以美元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外汇储备遭受资本损失, 这构成了我们在储备增量中减持美元的基本动机。我国必须逐步实现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多元化, 逐步减少美元储备比重, 增持欧元、日元以及韩元、澳元、新加坡元等, 藉以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币种配置。

(二) 开拓多元化外汇经营渠道, 分散投资风险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多为美国国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高投资级别的公司债券等, 这些债券资产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流动性, 但其提供的收益率普遍偏低。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应逐渐提高股权、企业债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 适度降低国债、机构债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外汇储备的整体收益率,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分散风险。

(三) 积极建立能源、金属与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储备

目前这类资源处于至少10年来的低位, 投资价值明显上升。例如, 尽管美国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 但美国仍在利用目前的原油市场低迷时期大举囤油。相比之下, 中国的原油和大宗商品进口量却在下降, 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合理成本建立资源储备的必要性, 利用时机以较低成本建立能源与大宗商品储备。

(四) 采取多种措施, “藏汇于民”

适当加大“藏汇于民”的政策力度, 这是化解外汇储备过多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家可利用市场化手段降低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合理的外汇储备, 让企业、机构和个人更多地持有并进入外汇市场。把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企业运营的资本和居民的储蓄, 这不但会增加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财富, 而且还会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经营持有的资产规避市场风险。

(五) 审慎执行走出去战略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支持社保基金、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等实体投资于国内外企业股权。我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 通过对一系列申报“走出去”的企业进行审核, 为缺乏资金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在可预见的未来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长型企业, 通过调拨一定外汇储备, 帮助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投资办厂;通过兼并购买、控股国际产业链中的企业降低企业成本, 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同时加强对境内企业走出去进行风险教育。

参考文献

[1]任飞.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及管理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8) .

[2]刘兵权, 彭菲娅.超额外汇储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7) .

[3]徐光润.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措施[J].西部金融, 2010 (6) .

论外汇储备的有效管理 篇8

一、外汇储备管理的国际借鉴

新加坡从1981年开始对外汇储备实行积极管理。主要负责外汇储备管理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GIC) , 其投资领域除了美、欧政府债券之外, 也投资于股票、房地产以及直接投资。其目前管理的储备资金超过1000亿美元, 规模位居世界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列。淡马锡控股是另外一家介入新加坡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淡马锡利用外汇储备投资于国际金融和高科技产业, 至今公司资产市值达到1000亿新元。成立于1998年的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 (NBIM) 主要负责管理挪威政府通过石油出口获得的外汇储备, 目前投资于一个包罗广泛的证券组合, 截至2 0 0 4年底基金的规模达到1380亿美元。两国在外汇储备管理方面的实践表明, 对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淡马锡控股的年累积回报达到18%, 而NBIM2004年的回报为8.9%。GIC虽然没有公开其投资收益水平, 但是其投资管理模式已经引起一些外国政府的效仿。同样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韩国和马来西亚, 已经模仿GIC, 建立本国的政府投资公司。

二、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措施分析

为了防止国际收支失衡, 减缓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 2003年以来, 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外汇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对外投资, 促进资本流出。在政府“藏汇于民”和鼓励对外投资政策的影响下, 2005年我国对外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额达到113亿美元的规模, 证券投资达到262亿美元, 其他投资达到490亿美元, 对外总投资达到865亿美元。但是, 由于我国经常收支顺差和资本流入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对外投资规模, 因此, 我国外汇储备仍旧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单靠促进对外投资, 短期内我国将很难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 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二是鼓励个人和企业持有外汇, 采取“藏汇于民”的政策。2005年4月17日起允许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委托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进行金融产品投资, 推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 开展境外投资业务等。此外, 2006年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共批准15家银行134亿美元境外代客理财购汇额度, 批准15家保险公司51.74亿美元境外投资额度, 批准1家基金管理公司5亿美元对外投资额度。在出台政策支持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对外金融投资的同时, 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末还进一步调整了个人外汇管理政策, 从2007年2月1日起, 将境内个人年度购汇总额由以前的2万美元大幅提高到5万美元。通过这些措施实现“藏汇于民”。

三、我国外汇储备有效结构管理应该采取的对策

1. 建立统一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中国当前外汇储备管理有关的政府职能分散于若干不同的部门手中, 如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储备管理司、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中央汇金公司、国家发改委等。各个部门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政策, 彼此之间目前的政策协调也并不顺畅。甚至在同一部门内部, 尚有事权划分不清的问题。因此, 要将这些部门统一在共同的使命之下, 并使有关部门进行良好的合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对现有体制进行重新的规划整合, 则体制内部的矛盾, 将可能极大地阻碍积极管理目标的实现。

2. 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应该多元化, 实现合理的货币结构比例。

随着世界几个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景的不断变化, 我国储备货币币种结构方案也应该逐步调整, 在经过科学论证及相关决策确定后, 应遵循分散操作、统一控制的原则开展实施。外汇储备资产中应合理增加欧元、日元及其它外币资产的比重。应该循序渐进地推进储备币种分散化, 并密切注意货币汇率的变化, 及时或不定期地调整各种货币的比例。

3. 将部分国际储备的资源用于国内经济建设。

2003年底开始, 利用外汇储备以及通过注资的方式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造取得很好的效果, 中央汇金公司用外汇储备向银行注资是一种资本金投入, 由于汇金注资的几大国有商业银行, 最终都完成了上市, 外汇储备实质上是投向了有较高收益和流动性的股权。可以考虑将部分外汇储备转换为人民币, 投资于普及教育、医疗与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环境保护等方面, 并相应给与政策上的支持。

4. 对外汇储备的有效监督体系的构筑。

从国际上看, 挪威等一些国家对外汇资产的管理和运用都建立了复杂的决策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 而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 从而满足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 实质是防止由于外汇储备的公共性质所造成的损失。因此, 我国建立一套外汇储备使用的基本原则、操作管理、投资决策程序和收益支配等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关晓红 邵学言: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原因及管理现状[J].南方金融,  2005, (09)

[2]何 帆 陈 平: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挪威的经验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06, (06)

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 篇9

一、中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大幅增加。虽然201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下降,但截至2015年11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仍然高达3.438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长率在这20年间的变化虽有起伏,但是总体来说是大幅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外汇储备增长最快的国家。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曾经委托中国银行代为管理国家外汇储备,1994年国家外汇体制改革后,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担负起管理中国全部外汇储备的职责,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外汇储备司对中国外汇储备进行全方面专业化的管理。2004年,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仍然代为管理很小一部分外汇储备资产,其余就大部分由储备管理公司运营管理。此外,储备管理司还在新加坡、中国香港、伦敦、纽约设立了四个下属机构,负责部分外汇储备资产的经营。而为了提高中国外汇储备资产收益和满足国企改革的需要,于2003年12月成立汇金公司,用于支持中国金融机构的改革(通过外汇储备的拨付来建立的汇金公司表面类似于新加坡“淡马锡”或GIC;类似于韩国投资公司,但事实上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国情的运用,从汇金股权投资的对象和目标可以看出,汇金股权投资的对象是国有金融企业,其目标是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有完全控股的情况下,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和改善金融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故汇金公司实质上是“中国国有金融企业改革投资基金”);于2007年9月成立中投公司,专门负责管理富余部分的外汇储备(投资规模2000亿美元左右,筹资方式为发行人民币债券,用发债收入与央行外汇进行置换,由该公司向外汇局购买外汇储备,用于境外投资。)。

一般来说,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主要有三种:保守的储备管理政策和与之对应的积极储备管理政策,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谨慎储备管理政策。政策目标不同,效果也不同。保守的储备管理政策能够使国家在资金实力上做到有备无患、产生较高的国际信誉;积极储备管理政策则因充分利用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可避免资金占压的损失。当前中国执行的是谨慎储备管理政策,虽然这种储备政策使中国外汇储备实力雄厚,综合国力增强,但缺点是造成中国外汇储备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与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并存的,是我国现行外汇储备管理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主要表现在储备剧增情形下,现有储备维持的成本增加或者储备资产使用的收益低,没有实现最优或次优的一种现象。具体而言,外汇储备管理的低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没有进行投资的储备资产收益低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资金,除了投资到国外用于购买一些政府国库券、债券以外,留在手上的储备资产主要存在银行。在近几年国内外银行利率持续偏低情形下,将大量外汇储备存于银行赚取低微的利息实际上是国家资源的一种间接浪费。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内建设亟需资金,事实上,无论是世界银行公布的2011年中国的工业企业的平均净资本回报率超过15%,还是美国TPG新桥投资统计的8%,显然,将储备资产投资于有潜力的企业,获得的回报更高。

2、投资到国外的储备资产收益低

人民银行并未公布外汇储备资产投资结构,但一些机构组织和国内学术界对此进行了研究和估计。美国财政部12月16日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10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达13045亿美元。王国林、许承明(2004)用实证方法对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重做了回归分析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变动与美元资产变化确实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性,每增加1美元外汇储备,中国将购买0.619575美元资产,也就是说中国外汇储备中60%以上是美元资产;李振勤(2004)也认为,截至2004年9月,美元资产在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中比重为60%;可见,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中,美元资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美元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和美国机构政府债券。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国债利率始终很低,2013年9月10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只有2.9662%、2.024%和0.746%。而1925-1995年间,美国投资于股票年收益率平均可达7.5%(已扣除通货膨胀),2000-2005年更高达14%;德国、英国、日本在1926-1997年间的股票复合年实际收益率也分别达到了6.6%、6.2%、3.4%;2004年,美国企业全球平均收益率为10.1%、股票基金平均年收益率达12.7%;美国债券基金近十年来平均收益率保持5%水平。显然,如果将外汇储备投资于其它资产,收益率普遍要更高。

3、资金运用倒挂,潜在损失巨大

我国近几年外债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变化,短期外债规模日益加大(见表1)。一方面,短期外债利息通常要高于长期外债,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时还往往被加上风险溢价,使得借用外债成本更高;另一方面,将大量储备资产购买美国低利率国债。历史数据显示,近10年美元6个月LIBOR的平均利率为6.29%,最高到达过7.10%,而近几年美元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不超过6%。从表1也可以看到,近几年美元贷款利率始终高于美元国债利率,显然,借用外债支付的成本明显大于同等金额投资美元国债获得的收益。

4、央行外汇市场操作成本累计,亏损数额巨大

储备的急剧增加使得央行为维持人民币对内、对外价格稳定成本日益加大。人民银行先在外汇交易市场中心执行干预操作,全额从外汇指定银行买入外汇资产,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基础货币;然后通过多种工具和手段进行冲销操作,以保证基础货币进而货币供应量不受大的冲击。近几年人民银行操作成本(包括外汇干预成本和外汇冲销成本)增大。按照Murray (1990)和Ito (2002)的研究方法,陈硕(2005)计算了1994年1月-2005年6月,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成本为-1189.23亿元。时卫干(2005)计算了1994-2004年6月末央行冲销成本共达8377.3亿元。由此可见,历史上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成本是巨大的,这两年随着储备规模的剧增,成本更大。在央行缺乏更多冲销手段和技巧的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都受到牵制。

5、汇率损失日益加大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大多集中于美元,显然要受到美元汇率波动的强烈影响。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贸易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巨额的赤字使美元存在巨大的贬值压力。在美元汇率呈现贬值趋势的情况下,以美元资产为主的外汇储备资产既面临实际购买力下降,又面临丧失转持其它货币资产带来的汇兑利润的风险。按照中国现有1万亿美元资产来计算,就有大致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置于美元贬值的风险当中。如果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美元“至少要贬值20%,最多可能贬值40%。”假设这一说法属实,那么,中国将损失1200亿-2400亿美元的外汇购买力。同时,由于欧元等其它货币的相对升值,如果储备资产没有及时进行币种转换,显然就丧失了潜在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唐欣,纬恩.东亚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中国外汇管理,2005,(6).

[2]何帆.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挪威的经验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6,(6).

[3]姚淑梅,姚爱国.韩国外汇储备管理情况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6,(60).

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 篇10

关键词:外汇储备,高增长,高储备,国际收支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2003年以来, 我国每年外汇储备增加额均在千亿美元以上。2003、2004和2005年外汇储备分别增加1168.44亿美元、2066.81亿美元和2090亿美元。截止2006年2月,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8536亿美元, 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到2007年12月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约达1.53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43.32%。有数据显示, 2008年全年, 外汇储备余额增加4619亿美元, 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根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2009年1~2月外汇储备增长分别达616亿美元和573亿美元。前两个月外汇储备增量超过1100亿美元, 高于2008年全年外汇储备增量的1/4, 与去年同期相比, 增幅分别达60%和9%, 其中1月外储增量系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目前, 虽然央行还没有正式发布今年的外汇储备数据, 但是今年不管贸易顺差是增长还是下降,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仍然会比较突出, 而且不平衡的矛盾会转到资本项下。前两个月贸易顺差分别为195亿美元和86亿美元, 而去年全年月均贸易顺差是218亿美元, 同期FDI (外商直接投资) 分别达112亿美元和69亿美元。据此计算, 1、2月外汇储备增量分别为当月贸易顺差和FDI之和的约2倍和3.7倍。

二、形成原因

1、全球收支失衡

经济全球化, 发达国家资本转向新兴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在资本转移的过程中, 伴随着国际经济旧秩序向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转轨, 国际收支不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化解和配置, 反而表现出更大的全球收支不平衡。西方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由于历史和地理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 导致这些发达地区消费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居民储蓄很低, 同时国内为了保持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对固定资产和公共工程等设施的投资, 这样一来, 国内的储蓄就小于国内的投资需求。

2、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

在实际的国际收支中, 美元仍然是事实上的本位货币, 或者说是硬通货。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其他新兴发展国家, 都没有摆脱美元的控制, 实际上, 多数新兴的国家各地区都是以美元作为自己的外汇储备。简单的说, 就是:一方面持有美元的国家会逐渐的意识到它对本币的替代作用, 迫使本币升值;另一方面美元的发行国却一直认为是美元以外的货币被低估值, 要求美元以外的其他国家 (尤其是与其有贸易往来, 且对方处于顺差状态) 升值。

3、外汇管理政策不完善

外汇政策的不完善, 主要从两方面来说, 一是从外汇管理体制上看, 一是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上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主要表现:为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

三、高外汇储备下的影响

1、导致经济结构失衡, 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由美元资产为主, 随着外汇储备快速增加, 国家越来越担心美元贬值和本币升值, 担心对国家出口不利。特别是最近, 人民币接连升值突破几大关口!同时, 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2、通货膨胀压力空前

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 它的增加需要相应的人民币来替代。外汇储备增加过快过多, 人民币的发放增长就越快。

3、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

近两年来, 不仅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极力地鼓吹人民币升值, 而且过去从我国外逃的资金也有回流的迹象, 甚至于还有国际“热钱”流入中国。从理论上说, 假如人民币自然升值, 或者说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而相匹配的升值是有利的, 也是中国人民所希望看到的。

4、贸易摩擦不断

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快过多增加, 表明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和人民币需求大幅度增加。外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外汇汇率下跌, 对人民币需求的增加促使人民币汇率上升。

四、政策建议

1、积极推行实施“引进来, 走出去”战略

在外汇储备快速高速、相对过剩的情况下, 要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关键技术, 如环保、冶金、计算机、精密机床制造等方向的技术, 切实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同时政府应该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 鼓励企对外投资, 努力培育我国的跨国企业。“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主要是指调整“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制度, 逐步减少对资本流出的限制, 以鼓励更多的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2、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我国现行的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的重要因素。随着外汇市场进一步完善以及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银行结售汇制度将由现行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过渡到未来的比例结汇或意愿结汇。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采取如下措施:扩大外汇交易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范围;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自营交易比例;增加外汇交易的币种和品种;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放宽对出国旅游等外汇兑换限制以及个人合法资产对外转移的限制;允许有外汇收入的国内企业购买外国债券;扩大居民、企业的用汇范围。

3、发展离岸金融业务

所谓的离岸金融业务指的是非居民之间的资金融通与交易。在离岸业务开展过程中, 实行“内外分离, 两头在外”的经营管理原则, 主要采取“内外分离型”经营的模式。在地域分布上, 各行离岸客户群主要分布在港澳地区。在业务种类上, 主要以传统的存、贷、结算等初级零售业务为主, 缺少同业拆借等批发业务。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条件下, 两头在外的离岸金融业务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重要通道。

参考文献

[1]、刘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外汇储备要求.财经研究.2000 (11) .

[2]、胡庆.如何解决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管理问题.金融参考.2004 (4) .

[3]、张锐.中国外汇储备的理论解读.重庆社会科学.2007 (3) .

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 篇11

这位负责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战略意义,首先,这是抵御国际风险的坚实物质基础,没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我们应对国际的一些挑战难度就会比较大。其次,这是中国经济走向更发达阶段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对于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提升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这也是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可兑换的一个必备的条件。没有充足的外汇,人民币要走向世界也是不可能的。

笔者注意到,报道中这位负责人的谈话,没有提到过去经常强调的理由如: 外汇储备有助于“吸引外资”,“利息增值”等。笔者认为,这位负责人引述的外汇储备的好处,有一定根据和新意,然而似乎缺少更为定量化的研究依据。中国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说法,更难经得起严谨的推敲。

我们知道,外汇储备作为抵御国际风险的物质基础,会遵循“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也就是说,中国外汇储备由零增加到1000亿美元时抵御国际风险的效用,要比外汇储备由3000亿美元增加到4000亿美元的相对边际效用要大。

同样是1000亿美元,添加到10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假设) 上,对中国整体国家利益的贡献,可能就更微不足道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外汇储备的获得,是以出售人民币资产或劳动为代价的,而不是白捡的。外汇储备相对于 GDP 的增加,意味着其他类型国有净资产占总净资产的比例减少。

而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于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提升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怎样的“重要的作用”,似乎还缺乏足够具体事例和数据的佐证,多少带有一厢情愿的成分。

中国外汇储备虽不一定“过剩”,但有必要注意其机会成本。

有关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论断就可以合理解决的。所谓“最优”,是相对于某种目标函数而言,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持有外汇储备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实际上并没有共识。比如说如果目标只是防止人民币贬值,那么外汇储备多多益善(同时遵循“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 如果目标是让外汇储备本身增值,那么外汇储备应该尽量投入有升值潜力的货币(包括人民币)。另一方面,即使目标函数已经确定,为使之优化,需要调节的不仅仅是外汇储备这一个变量,还包括国内投资环境、金融政策与风险等等其他变量。影响目标函数的参数,可能还包括某些难以预测的外界因素,如美国政府赤字、外贸逆差的未来趋势以及美元的长期走势。

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 篇12

关键词: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对策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近年来,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2008年3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6822亿美元, 而2007年3月末这一数据则超过10000亿大关, 达到12020亿美元, 居世界第一位。在1979年之前, 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 甚至还出现过负值。但随着改革开放, 经济持续增长, 贸易高速发展, 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 到1996年底, 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此后6年上升相对平稳。2001年后, 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迅速推动了外汇储备的飙升, 到2006年连续第三年单年外汇储备增量超过2000亿美元。可以说,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加, 由零增至1万多亿美元。根据ADB的估计, 我国至少有一半的外汇储备 (约5500亿美元) 是不必要的, 完全可以自由支配。随着世界相关国家外汇储备的激增, 盈利性原则尤其受到各国重视。根据有关国家经验, 包括已完全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 一般近80%左右的外汇储备确保在可承受的成本收益内获得充足的流动性, 20%左右的储备用于积极的储备管理投资, 其中境外股权投资是主要的选择方式。

二、我国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成因分析及思考

(一) 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后果

我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出口商品以低附加值的贸易商品为主而进口商品却是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品, 这些低附加值的商品出口是形成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成因。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 倾斜的政策是这些产品的基础支持, 然而这些优势的被复制性很强。我们的生产力成本低, 非洲比我们更低;我们在政策上的倾斜, 其他发展中国家只要他们愿意可以比我们更倾斜。而今天的我国正在进行的汇率改革和人民币升值的环境, 已经促使本国劳动力成本上升, 优势在下降。

如果在不远的将来, 我国的生产低附加值商品的企业因各种环境原因而将本有的优势丧失, 而我国的贸易结构又没有及时顺利地调整到高附加值的技术加工和服务产业上, 那么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稳定和长期繁荣, 而我国的外汇储备也会面临大幅度下降的挑战。

(二) 国外直接投资大量增加

1.自我国改革开放后, 我国高速发展和成熟的基础设施、低廉的成本、相关鼓励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为国外直接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2.2001年美国高科技泡沫破灭后, 国外资本开始寻猎全球资本市场, 我国市场的种种优势成为其不二选择。美元的贬值、美国本土的低利率等等原因又为国外资本向我国的涌动推波助澜。

3.我国的融资渠道的限制, 使优质公司境外上市, 也部分造成国外资本内流。

不可否认国外直接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问题渐渐浮出水面:资本虚注、为热钱做“壳”资源、资本疯狂的掠夺利润却很少留下一点 (核心) 技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逐渐重视和即将进行的双税合并改革等因素, 使得国外资本在我国的成本将不断提高;而印度, 由于制度贴合、语言优势、人才储备种种综合优势, 将逐渐成为了世界资本的乐园。在这种环境下, 我们吸引外资的优势能保持到何时?由国外直接投资所推动的外汇储备增长还能维持到什么幅度?其实这种国外资本投资的下降趋势已从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得到反映。

(三) 国外热钱的大量涌入

由于外汇储备激增, 贸易顺差加大, 再综合本国的汇率制度等因素, 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边际效益递减从而降低了资本的吸引, 致使将近1870亿美元的国外热钱大量涌入。它们通过混入外贸经常性账户、外资直接投资和QFII等渠道流入三个大的方向:银行定期存款和国库债券、房地产以及创投基金。适度的热钱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正面贡献, 但巨额热钱却在本阶段使我国国内经济出现通货膨胀, 刺激投机心理的扩展。民间的分析, 逐渐放量的热钱已经进入我国的股市。若真是如此, 不敢想象假如大量热钱撤出, 这时国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信心会遭受怎样毁灭性的打击。与此同时, 国际重金属和原油价格却激涨的事实证明美元加息的边际已经到达, 同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继续存在, 将使国际热钱继续角逐我国资本市场, 在这种国内外因素交错作用下, 热钱的进入还会进一步增长, 由此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将在中短期内继续下去。

三、超额外汇储备的管理对策

(一) 控制外汇储备激增之源

我国经济地位的现状离经济强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在汇率等问题上的话语权相对要薄弱, 也就是说, 在面对引起外汇储备升值甚至是保值风险的外部因素时只能相对被动地面对。正因为如此, 我国就更应该关注影响外汇储备的国内因素。比如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使得现有并占绝对位置的低附加值产品贸易向高附加值的服务和技术产业顺利和及时的过渡, 解决这一状况的大方向是鲜明的, 即以政策和税收引导为主, 国家补贴为辅, 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使我国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场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价值高增长基地。当然, 虽然产业结构的调整绝非朝夕可善的系统工程, 在速度决定发展的今天, 如果我们还任由低附加值加工业顺其发展惯性轨道走下去, 我国会丧失相对优势和发展时机。又比如, 在对国外直接投资方面, 应该立足长期发展, 提高外国资本引进的质量, 而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做文章, 这样不但可以获得资金, 也可以在我们所渴望的技术方面有所收获。至于热钱是比较难以管理的, 因为它具有积极因素同时也有破坏力, 既不能过分严格, 也不可听之任之。可以考虑采取辅助税收等手段遏制热钱的过渡流入, 缓解外汇储备的激增, 例如:入境外汇兑换人民币时增收外汇交易税, 购买房产时征收房产税等。

(二) 集中用于急需方向, 扩大藏汇于民

如何适度积极地运用外汇储备, 国际上并无成形经验和规矩。对我国而言, 可集中用于国家急需的方向。目前较易形成共识的是:购买海外石油及其他稀缺资源, 参股收购相应海外企业;尽可能购买有助于培育国内自主创新的海外核心技术、先进设备等。其中, 利用外汇增加石油战略储备不失为“多全其美”的外汇管理思路。在价格合适的时候, 逐渐增加石油的战略储备, 或者与石油输出国合作, 投资石油战略储备的基础设施, 比如媒体披露的铺设连接巴基斯坦到我国的输油管道的计划等。展开“石油外交”, 争取石油输出国的稳定供给, 用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石油资源的国际布局。当然前提是要对每个项目进行全面地、充分地、可行性研究。这不仅是一个有效的外汇管理方式, 也能促进我国全方位能源战略的建设。对于“藏汇于民”, 政府单纯地把“强制性结售汇”改为“意愿性结售汇” (即自愿选择保留还是卖出外币) 只是一个先决条件, 相对于要改变人们的持有观念可容易多了。关键要让大家愿意持有外币, 这就需要政府花大力气在拓宽外币投资、理财渠道上, 而且在办理上一定要方便。但是目前国内这个渠道还不是很畅通, 仍需大力推进。事实上“藏汇于民”这一对策对降低国家的外汇风险、增加居民外汇财富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 把管理流动性和战略投资职能分开

外汇管理应该把管理外汇流动性的职能和外汇战略投资的职能分开, 前者可以由央行来管, 后者可以借助于汇金公司, 专门成立一个国家外汇储备专门公司。因此, 不妨把汇金公司建设成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GIC) ”类似的专门管理国家外汇资产投资的公司, 行使外汇海外投资包括股权投资、战略投资者投资在内的各种投资方式的管理和创新职能。汇金公司的这个新角色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但是一定要市场化运作。

(四) 可用于解决我国的社会问题

外汇储备或许可用于解决我国的社会问题, 比如给国有银行注资, 填补资金短缺的学校、医院、基础建设和社保基金, 或者支持我国落后的西部省份的开发等。用外汇储备填补社保基金是疏散外汇积累的另一种渠道。社保缺口很大, 现在多余的外汇积累远远不够填补社保基金的缺口, 因此有很大的空间吸收新增加的超额外汇储备。只要外汇积累超出正常支付数量, 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发债向中央银行买下超出部分, 注入社保基金。然后加大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资比例。这样, 外管局的外汇积累逐渐缓和到一个合适的水平, 不仅补充了社保基金, 也可缓冲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还推动了QDII (国内合格机构投资者) 的海外投资的积极的外汇管理模式。而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资也淡化了官方色彩, 既有降低外汇储备“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时还能改善目前该项保障的庞大资金缺口, 以此加强消费信心, 从而减少储蓄的比例, 释放购买力, 而且这也是一举多得的长效和安全的外汇管理机制。

总之, 外汇管理方式应该不断地积极创新, 国家也开始了分散外储的计划。要特别注意的是, 积极的外汇管理方式, 不论向什么领域投资, 一定是对外投资, 不能是对内投资。用外汇对内投资有重复货币发行、中央银行发生“透支”的危险。但是风险总是伴随着机会, 只要我国可以及时的从成因着手控制外汇储备的激增, 并同时对现有外汇储备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并做出积极的规划, 那么我们就能够在规避外汇储备带来的金融风险的同时, 获得提高国民的福祉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贾波.关于我国外汇储备多与少的思考[J].天润财经, 2005 (10) .

[2]李振勤.外汇储备剧增之后的问题与对策[J].我国经济周刊, 2005 (5) .

[3]栗书茵.论适度国际储备量的确定[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0 (4) .

[4]高进水, 张燕燕.我国当前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判断[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9) .

[5]卢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究:对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的理论思考[J].世界经济, 2006 (11) .

[6]齐宇冲.论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06 (12) .

[7]王光宇.外汇储备:难以承受之重[J].银行家, 2007 (2) .

上一篇:休闲度假下一篇:课程的开发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