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分析

2024-06-25

外汇储备分析(共12篇)

外汇储备分析 篇1

外汇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保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它反映了各个国家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 是一国金融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国际经济竞争中地位的重要标志, 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的关注。适度的外汇储备可以保持国际支付能力, 支持本国货币汇率, 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并赢得竞争利益。但过量的外汇储备也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对国家的货币供应机制和外汇储备的营运管理能力都会构成严峻的挑战。外汇储备规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应随着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国民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和外债总额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动。具体来说,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应能保证:满足调节短期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最小;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防范和抵制金融风险。

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基本情况

把我国外汇储备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979~1989年是外汇储备极度短缺时期。这一时期, 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需要更多的进口设备支持。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出口, 集中国内有限的资源换取外汇, 用于进口国内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设备;另一方面当时出口的主要是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 产品附加值低, 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出口创汇能力不高。这种因经济发展造成进口增加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状况使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在低水平, 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1990~1993年是外汇储备初具规模时期。这是因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出口、限制进口, 出口产品中, 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 深加工、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增长速度加快;进口产品中, 高档消费品明显减少, 国际收支开始出现顺差。

从1994年开始是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时期。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 我国外汇储备便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从体制改革之后的1995~2008年末, 我国外汇储备从736亿美元迅速扩张到1.95万亿美元, 增长了20多倍。这在我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目前,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超过日本, 居全球首位。

二、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

众所周知,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 其他一些因素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 偏低的人民币汇率是重要原因。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时确定的8.7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有些过低。理由有二:一是以1993年12月31日外汇调剂市场的美元汇价作为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价本身就不合理。因为当时我国仍处于经济过热时期, 通货膨胀率高达14%左右, 加之人为炒作, 外汇调剂市场异常火暴, 汇率严重扭曲, 尽管中央银行入市干预, 美元汇率仍然偏高;二是有人曾做过若干商品国内外价格的比较, 在一般情况下, 用1美元在美国买不到8.7元人民币在国内所购买的商品。正是人民币汇率偏低, 加之各种名目的出口补贴, 极大地刺激了出口, 抑制了进口, 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最大项目即贸易收支连续10年顺差的重要原因, 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整理

(二) 过度引进外资是另一个原因。

在我国, 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片面理解利用外资的含义, 不论条件地滥用外资。有些地方为引进外资竞相放宽条件, 肆意降低地价, 越权减免税赋, 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 损害了国家利益。有的部门将引资数量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重要指标, 诱使一些单位不择手段、不讲效益, 盲目引进外资。

(三) 国际游资的不断渗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 预期资金套利几率剧增的状况下, 国际游资的渗入对我国形成巨额外汇储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几年, 我国国际收支中一些迹象也明显反映出国际“热钱”正在悄悄流入国内。从宏观上看, 连续4年的贸易顺差并不都是以前出口未收回的外汇。从微观上看, 一些地方出口项下预收货款金额猛增, 有的外贸企业转口贸易的收益率高达40%以上, 有些居民个人突然收汇、结汇多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诸如此类的异常现象, 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国际游资正在以各种隐秘的方式不断渗入我国。

三、外汇储备持有量分析

(一) 外汇储备增量分析。

外汇储备存量的增加, 来自于国际收支流量。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们知道:国家储备资产增减额=经济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额+误差与遗漏。由于我国黄金储备各年变动率为零, 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 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 在储备资产中都显得微不足道。因此, 上述等式可转化为:外汇储备资产增减额=经济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额+误差与遗漏。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的年进出口数据, 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 经笔者整理得出了1984~2007年间我国外汇储备及各个拟影响因素的有关统计资料, 并建立表1。 (表1)

(二) 外汇储备持有量回归方程。

本文的选择依据是国际收支差额理论、外汇市场汇率理论和基础的外汇储备决定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 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是国际收支和货币供应量;从需求角度分析,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坚实后盾, 而且外汇储备也是一国对外支付和偿债能力的保证。同时, 外汇储备与GDP密切相关, 甚至有学者认为它是一国综合国力的象征。

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和影响因素范围。根据理论界的研究和官方的政策可知, 外汇储备与其相关因素是线性关系, 因此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 C是当年外汇储备量, IOP是进出口贸易差额, GDP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DEB是国家外债余额, FE是年均汇价, μ是随机误差项。

本模型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是从1984~2007年, 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第一步先将所有解释变量引入模型进行线性拟合, 然后进行t检验, 剔除未通过t检验的变量再进行线性拟合, 这个过程反复进行, 直到回归方程中没有未通过t检验的变量存在为止。

第一步的回归结果为:

但是变量IOP没有通过α=0.05的t检验, 因此被剔除出模型。考虑在模型中加入一个DEB的滞后变量。

第二步的回归结果为:

模型中加入了DEB的滞后影响因素后, Durbin-Watson stat的数值达到标准, 比较理想, 但常数项的t值没有通过检验。

第三步的回归结果可以表述为:

从统计角度来看, 方程拟合优度接近1, 总体显著性也很好, t检验值绝对值都大于2, DW检验值和2也非常接近, 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储备持有量回归方程。

四、适度外汇模型

当前我国存在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的情形下, 研究如何保有适度的外汇储备和实现外汇储备的有效调控, 以及外汇储备变动对有效货币政策的影响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理论上, 国家外汇储备规模由外汇储备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由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持续性, 外汇储备供给在一个时期内是绝对充裕的。因而,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由需求决定。由此我们从进口用汇、偿付外债本息及外商直接投资利润返还和国家干预汇市的外汇需求等四个方面出发, 建立以区间表示的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模型得出我国适度外汇储备的浮动区间, 来测度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问题。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给A1、A2、A3确定一个合理区间。FR*表示合理的外汇储备量, 模型如下:

FR*=DF1 (维持正常进出口的用汇需求) +DF2 (偿付外债本息用汇) +DF3 (外商FDI利润返还用汇) +DF4 (国家干预外汇市场用汇)

维持正常进口的用汇需求 (DF1) 。根据储备进口比例法和国际惯例, 该项用汇需求维持在满足3个月左右的进口水平, 即为当年进口额的25%。当然, 各国的具体条件与政策的不同, 其外汇储备与进口的比率并非绝对一致。进口倾向越大, 外汇储备的需求也越大。在测度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时, 需要考虑我国加入WTO后, 由于大幅度地降低关税和取消多种关税限制, 进口量很可能继续增加, 相应地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量也将上升。因此, 我们确定25%~35%。

偿付外债本息的用汇需求 (DF2) 。外汇储备代表一国的现实清偿能力, 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是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外汇储备偿还的主要是短期债务, 一般认为短期债务所占比重在25%以下是安全的, 短期外债年偿还本息约为余额的50%;中长期外债比重为75%左右, 其年还本付息约为5%。二者加权平均后, 得到外债本息偿付率为16%左右。近年来, 我国短期借款比例上升, 开始步入外债偿付的高峰期。因此, 我们确定10%≤A2≤20%。

外商直接投资利润返还的用汇需求 (DF3) 。1990年以来, 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对我们的外汇储备增加量的贡献愈来愈大, 外资企业的汇出利润, 用汇需求也明显增大。因此, 我们确定8%≤A310≤12%。

国家干预外汇市场的用汇需求。国家货币当局为稳定币值和保持金融的正常运行, 需要保有一定的外汇储备。根据国际经验, 当一国货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时, 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干预汇市, 其数额相当于一个月的进口额。我国当前只是经常项目实现了完全兑换, 资本流动还受到管制, 所以干预汇市的用汇需求可以略小于月平均进口额水平。数据表明, 我国月平均进口额在1997~1999年为120亿美元左右, 2000年为250亿美元, 2003年又大幅上升。最后, 我们确定这三个不同时期的国家干预汇市需求分别为:100亿美元、20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

还有一些情况也不容忽视, 如居民用汇、对外投资用汇、加入WTO造成国际收支变动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及资本外逃, 都会对我国外汇储备产生相应的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做进一步的修正。

———居民用汇需求。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 国内居民用汇需求日益增大, 出境留学、旅游、探亲等需要外汇支出。要满足居民的正常用汇需求, 可能需要350亿美元左右的储备。由于居民手中也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 这项需求还可以略小一些。

———对外投资用汇需求。我国对外投资的步伐逐渐加快, 2002年我国公司海外投资达24亿美元, 而2002年之前累计对外投资只有7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决定一个国家实际对外投资能力的重要指标, 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必要保证, 是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考虑到不断增长的对外投资势头, 估计此项需求为每年30亿美元。

———加入WTO后国际收支变动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开放, 经常项目可能出现较大逆差。只有雄厚的外汇储备才是“入世”后对外支付的保障, 估计“入世”所需外汇储备约为全年外汇交易额的10%左右, 相应外汇储备需求约为100亿美元。

———资本外逃。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也有相当规模的资本非正常流出。一些学者使用了国际收支表的余额法、世界银行法等多种方法, 测算出在九十年代中后期, 中国的资本外逃每年在200~300亿美元之间。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编制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测度表。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应该在2, 550亿~3, 450亿美元左右, 而实际外汇储备规模为4, 032.5亿美元, 远远高于2, 550亿~3, 450亿美元二者中位数3, 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水平。如果考虑到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以及上述因素, 则不难得出,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明显偏大。截至2007年底,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超过15, 282亿美元, 外汇储备数量大致相当于GDP的46%, 而且这一比重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表2)

五、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对于目前我国的高外汇储备, 如能合理利用与管理, 不仅能发挥外汇储备的基本作用与功能, 还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反之, 高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高的机会成本, 会给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针对我国的高额外汇储备及目前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利用和管理。

(一) 合理利用过量的外汇储备, 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基于我国外汇储备数额庞大, 应该在保证其安全性、保值性的同时, 也注重其流动性和盈利性。在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较为充裕的情况下, 可争取创造更高的收益。这一点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制定更加积极的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战略, 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有竞争力的国内企业在国外建立子公司,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拓展海外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中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这样一来, 可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深化经贸往来与合作创造更多的机遇。

2、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发展。在国家外汇储备日益增大, 外汇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 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不如将部分现汇资产形式流动起来, 全面发挥外汇储备资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有能力的企业投资国外资源性产品, 如石油、矿产等, 以缓冲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巨大需求缺口, 并为我国的相关企业提供稳定的资源性产品的进口来源。

(二) 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在我国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 美元占绝大比重。但是, 近五年来, 美元对日元、英镑、欧元等西方主要货币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其中出现几次较大幅度的贬值。每一次美元贬值, 都给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带来巨大损失。相反, 欧元的地位日趋稳定。因此, 减持美元, 适当增加欧元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性。另外, 在确定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时, 应采取多样化策略, 按照我国进口付汇和偿还外债付汇的币种结构来安排储备货币的构成比例;同时, 也密切关注货币汇率的变化。根据软硬货币的相对变化及时调整, 以便实现国家外汇资产的保值, 适当增加黄金储备, 更好地发挥外汇储备在促进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和稳定宏观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三) 加强资本项目管理, 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面对全球性的低利率趋势, 同时为防止国际投机资本进入造成外汇储备虚增、金融风险加大的情况, 当前央行需要制定适当的存贷款利率, 降低本外币利差;协调各有关部门增强汇率弹性, 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 从而消除投机空间, 使投机资本转移出去, 有助于减少资本账户顺差和促进国际收支均衡发展。

积极研究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措施, 包括QDII的实施、社保基金与保险公司资金的直接海外投资。此项管理办法在国内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 作为一种有组织的资本流出渠道, 有助于在较短的时期内缓解甚至扭转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现状, 并且能释放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给人民币带来的升值压力。

(四) 不断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 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不利因素。

外汇储备构成一国的基础货币。一国当局为平衡外汇供求稳定汇率, 必然要挪出相应的本币购买外汇, 按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 100亿美元左右以8.27比价折算, 我国中央银行已增发了9, 000亿元左右的基础货币, 继续增加外汇储备会加大我国的通胀压力。如果货币当局买进外汇时不是增发货币而是以债券等金融工具来交换, 则通胀的压力就可减轻。但是, 目前我国的债券供应不足, 央行调控的债券较少, 在这些债券中, 国债又占了70%~80%, 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仅占很少比重, 如果靠发行国债来换取外汇, 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增发基础货币的途径, 所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扩大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美元债券的发行规模对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弊端也很重要。

(五) 进一步推动外汇体制改革, 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创造条件。

为实现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安全性要求, 必须考虑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问题。一个大国在多极化的国际经济体系中货币不独立, 只能依附于他国货币, 就永远摆脱不掉被动的局面, 只能根据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被动地调整自己的外汇储备结构。在目前我国主要储备货币汇率极不稳定的情况下, 每一次汇率变动都意味着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 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外汇体制改革, 完善金融调控体系, 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创造条件。一方面政府应将强制结汇制过渡到意愿结汇制, 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 逐步实现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自由浮动;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走出去”发展战略, 允许国内企业持有外汇, 支持各类企业在国外投资, 鼓励更多的大型企业集团等非金融机构直接成为外汇交易主体, 放松允许保留外汇结算账户企业保留的外汇额度;放宽对企业和居民的用汇限制, 从而藏汇于民, 达到部分分流外汇储备的作用, 缓解央行持有外汇的压力, 也能分散政府的汇率风险。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长, 截至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1.95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对于目前我国的高外汇储备, 如何合理利用与管理, 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运用Eviews软件进行OLS回归, 得到我国外汇储备实际持有量的经验方程式, 进而利用适度外汇模型得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偏大的结论, 并提出合理管理现有外汇储备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适度外汇模型,外汇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克中.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判定.经济纵横, 2005.5.

[2]张守一, 张屹山.数量经济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3]马之, 马周.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需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4]巴曙松.中国外汇储备波动研究.国际金融研究, 1998.9.

[5]巴曙松.中国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波动趋势.世界经济, 2004.4.

[6]吴鲁念.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的探讨.国际金融研究, 2003.7.

[7]刘凤.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原因及趋势分析.金融与经济, 2005.7.

外汇储备分析 篇2

摘要:近年来, 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连续的增长, 到2012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累计高达3.3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巨额的外汇储备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因此, 必须谨慎地对待、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我国金融的安全性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及风险,对策。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外汇储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而迅速增加。这表明我国经济实力增强, 国际清偿能力提高, 可以更有效地抵御国际金融风险, 但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外汇储备, 合理分配社会资源, 使我国经济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 有必要对我国外汇储备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 外汇储备便出现了连续的上涨, 尤其是从2001年开始外汇储备的增长率更是明显升高, 四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8、80%。显著的外汇储备增加一方面可以保证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使我国经济能够平稳发展, 但是另外一方面又给我国带来了很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则更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多角度审视、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真正地保证我国经济长足、稳定地发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的原因及风险

一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许多因素相关, 如一国的经常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

额和该国实行的外汇管理体制等都是外汇储备变动的决定性因素。

2.1 原因

2.1.1 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是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1994年我国施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 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为外汇银行调剂余缺和清算服务;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 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取消外汇指令性计划, 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对外汇和国际收支进行调控。强制的结售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具有较强的被动性, 并在短期之内聚集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到1993年末, 我国外汇储备仅为211199亿美元, 但是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后,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 2012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一季度,国际储备资产增加746亿美元。加上2011年为止的31811亿美元,目前外储大概为32557亿美元。

2.1.2 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我国近几年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连续出现顺差, 并影响到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大幅增长。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 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差额基本上都很大地超出了经常项目的差额, 说明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增加更多地受到了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影响。因为近几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有关项目的比例大体一致, 所以下面仅以2012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例说明影响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

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47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82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7亿美元。2012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约为2.3%。其次,由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净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这部分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由国外资本净流入形成。这部分资金的风险较大,因为它们最终都必须归还投资者。2012年第一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499亿美元,与GDP之比为5.9%。经常项目顺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货物贸易, 而服务贸易和收益都出现了逆差。服务贸易的逆差说明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差, 尤其是在运输、金融保险等项目的逆差比较严重。收益的逆差体现了我国在国外投资收益较低的同时给国外支付的利润较高, 侵蚀了我国相当数额的顺差。在资本和金

融项目的顺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金融项目, 并且该项目当中的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是较高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我国外汇储备变动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是直接投资, 尤其是外国在华的直接投资, 也就是说我国的外汇储备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债务性储备所构成的。2.1.3 热钱的流入

由于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大量国际热钱通过合法或者非法的途径涌入中国内地市场,进行套利套汇活动。典型的合法渠道是直接投资。国际短期资本通过对内地市场直接投资,从而获得人民币。典型的非法渠道是通过对外贸易企业虚报商品出口价格,并压低进口商品价格,从而获取人民币。

2.2 风险

2.2.1 给我国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 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强制的结售汇制度使我国中央银行被迫吸纳很多个人和企业的外汇的同时要向他们支付等额的人民币, 增加了我国货币的发行。同时因为目前人民币不升值的目标又不得不在金融市场上买进外汇, 卖出人民币, 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供给, 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从银行系统资产角度来分析, 货币供给为: Ms = FR +DC。FR表示中央银行拥有的国际储备, DC表示国内信贷, 即货币供给等于国际储备加上国内信贷。因为我国外汇储备具有外生性, 而且目前大幅度增加, 因此中央银行如果想消除外汇增加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 稳定货币供应量, 那么只能降低国内信贷, 而这种做法势必会使我国国内投资水平下降, 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使我国中央银行陷入两难境地, 无法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2.2.2 过量的外汇储备使中央银行的机会成本上升,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表现为进口物品的投资收益率和持有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之差。我国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主要来自于在美国的存款和持有美国的国债所获取的利息, 而近年来美国存款利息和国债利息一直很低, 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基本上是1%-2%左右, 加上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等因素很大程度上还是个负值, 因此, 利用外汇储备获利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我国需要在一个适度的规模上持有外汇储备, 减少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很多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外汇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对策

3.1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理顺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

3.1.1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扩大经常项目顺差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大好环境下, 更应该注重技术的进步, 生产出质量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切实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注意提高运输、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专业水平, 扩大经常项目的顺差, 使外汇储备的增加真正建立在我国经济实力上。

3.1.2 合理引进、利用外资, 将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引进、利用外资时合理计算其成本、收益, 加强监管, 控制投机性较强的热钱的涌入, 使外资真正地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另外要提高我国在国外的投资能力, 增加从国外的收入获得。

3.2 稳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使我国外汇储备保持适度规模

3.2.1 逐步放宽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经济的良性发展, 我国需要逐步放宽结售汇制度, 允许微观主体自主结售汇, 使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持有合理的外汇, 减少中央银行在持有外汇储备上的被动性, 加强外汇储备的后续力量。3.2.2 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盯住一篮子货币, 扩大汇率浮动区间

我国目前的汇率仍然以盯住美元为主, 并且因为国内国际上的压力人民币浮动范围较小, 基本上还属于固定汇率制。因此, 盯住一篮子货币, 减小美元影响, 逐步放宽人民币浮动区间, 减轻我国外汇储备为了维持汇率所承受的压力是我们改革的重点内容。

3.2.3 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 降低机会成本

外汇储备应该多少为宜, 理论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衡量标准, 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经济发展目标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 提高中央银行的在国外的筹资能力和运用资金获得盈利的能力, 在稳定我国货币信用的同时不造成资源的浪费, 保证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3.3 建立良好的宏观环境, 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主动性

3.3.1 强化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能够有效地防御各

种风险, 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各种信息做出灵敏反应, 能够有效地传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提高货币政策效率。3.3.2 加快金融改革, 健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

尽快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提高其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使其能够有能力提供二级外汇储备, 减轻中央银行承担的外汇储备压力。同时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使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再贷款等外汇冲销措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3.3.3 完善法规建设, 加强金融监管

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完善的法规作为后盾。因此, 只有健全法律法规的建设, 加强金融监管才能使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顺利传导,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金运作效率, 保证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陈雨露1国际金融[M ]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 2 ] 黄继1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动态分析” [ J ] 世界经济文汇, 2002,(6)[ 3 ] 魏晓琴, 尤元宝 “论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基于对模型的改进及运用” [ J ] 中国管理科学, 2004, 101 [ 4 ]曾之明,岳意定.中国外汇储备风险及优化管理探讨[J].2010.4.[ 5 ] 刘莉亚, 任若恩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与分析” [ J ] 财贸经济, 2004, 5

[6]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著,伊志宏等译,《金融市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外汇储备分析 篇3

关键词: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优化;多元化

一、绪论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持有外汇储备的大国,2014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总量达到历史最高的399万亿美元,其中美国长期国债的持有比重一直相当可观。为应对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美联储实施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几年里美元对人民币持续贬值,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因此,我们只有不断追求更合理的币种结构、更高收益的资产配置以及更完善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才能有效规避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并逐渐提高外汇储备的收益率。

然而,世界各国对中国出口品的刚性需求不减,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趋势还将延续,要想在短时间内将我国外汇储备总量控制在最适度范围内几乎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转而从内部结构入手,对外汇储备结构之不断优化就变得尤为关键,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

(一)总量分析。如图1所示,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在过去的17年里增长了20倍,2002至2007年增长最为迅速,涨幅高达30%-50%。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增速仍不低于20%。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330662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约5000亿美元,17年来首次有所下降。

图1 我国近17年年末外汇储备总量余额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二)币种结构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从未对外明确地公布过,目前这一数据属于国家金融机密。但有关学者根据路透社报道、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及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收支中各币种的比例等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美元资产在中国外汇储备总资产中占到60%以上,欧元及英镑20%,日元10%左右。

(三)资产结构分析。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外币存款和债券投资(主要是美国政府国债和机构债券)占很大比重,股权投资则所占的比重则相对有限。美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的年收益率均不到3%,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的整体收益率明显低于直接投资或是海外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

三、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一)币种结构、资产形式单一。不难发现,无论是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还是资产形式都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大比重地持有美元资产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稳定性和盈利性直接受到美国经济及美元汇率水平的影响;而在资产结构方面,投资方向局限于安全性较好的外汇资产,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的同时也牺牲了投资效益。

(二)黄金储备偏低。黄金作为一种对冲价格风险的金融工具,一直为各国所青睐。然而,我国在黄金投资上并不积极,使得储备资产价值受汇率变化影响较大时,缺乏黄金这种硬通货的保值,外汇储备承受着相当程度上的汇率风险。而且世界市场上金价的涨跌总是与美元汇率的变化背道而驰,因此中国用厚实的黄金储备来为庞大的美元资产保值不失为一个好方案。

(三)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单一,投资方式趋于保守。200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在北京成立,自此我国形成了由央行和国有投资公司共同主导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但是,央行和中投公司对于外汇储备的分类、投资目标的设定以及各自所掌控部分的划分仍缺乏明确的规定,而且投资风格趋于保守,缺乏长期规划,大大影响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管理效率与收益。

四、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建议

(一)借鉴国际经验,优化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新加坡早在1981年,就开始对外汇储备实行积极管理且方案清晰、目标明确,将外汇储备分为两部分,分别交由央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政府投资公司GIC进行管理。前者管理的外汇储备主要作为发行基础货币的保证,并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新元汇率稳定;而后者管理的外汇储备则广泛投资于世界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及公司债券,甚至涉及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目标在于实现国家外汇储备的长期保值增值。我国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将外汇储备分成明确的几个部分,确定各自的投资主体和投资目标,并保证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独立,交由央行和中投公司分开管理与运行,充分发挥两个管理主体各自的优势,变“被动管理”为“更加主动的管理”。

(二)稳健地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实施结构多元化管理策略

1、适量减持美元外汇,增持欧元与日元。考虑到美元的可自由兑换性,我国仍应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但可以适当地减少美元储备,将其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例降到50%左右甚至略低于50%。欧盟和日本分别是中国的第一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更是占据了我国对外进口份额中前两名,之间继续增进贸易往来的潜力很大,外汇管理当局应做出权衡和分析,适当地增持欧元与日元等其他货币。

2、丰富资产结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性兼顾。由于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很大,在已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的基础上,仍有不少结余可投向相对而言风险大、收益也高的企业债券和股票,应比以前更加追求盈利性目标。可选择先对美元储备资产内部的结构进行优化,例如将部分美元存款和美国国债转换为AAA级公司债和抵押债券,还可适当进行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股权投资和金融衍生品投资。

(三)合理转化货币投资为实物资产,优化储备的运用方向

1、适量增持黄金储备。适当增持黄金,一是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变为实物资产,可以缓解我国外汇储备快速累积的压力;二是根据美元贬值时黄金价格上涨的规律,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变为黄金,可有效地对冲美元储备资产“缩水”时的一部分损失。建议近期内逐步将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比例关系提高到5%-10%左右,往后可以再逐步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2、动用外汇储备购买石油等战略物资。前些年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传导到下游产品,直接导致国内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大大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和家庭生活成本。中国应当在价格适当的时候,利用雄厚的外汇储备适当地增加持有石油储备,以应对国际石油价格突增等突发事件,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四)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而降低持汇规模与风险。人民币国际化下,国际贸易将更多地以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双顺差将不再加重我国外汇储备在规模上的负担,而且降低了对外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以及汇率变动的风险。因此,打破当今世界以美元和欧元为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积极稳妥地让人民币逐步融入,形成一个多极化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应当是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中最为长远的一步。

五、结束语

我国外汇储备问题分析 篇4

改革开放前, 我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较小, 始终停留在个位数水平。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内经济的发展, 我国外汇储备总量不断提升。截止2006底, 我国外汇储备达1万多亿美元, 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储备大国。其后, 我国外储总量在2009年突破2万亿美元, 2011年突破3万亿美元, 成为名副其实的储备大国。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计算编列 (http://www.safe.gov.cn) 。

(一) 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经历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波动增长阶段 (1990~1993年) 。

该阶段, 我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为外汇储备的增长提供了较好机会, 储备规模突破100亿美元。但由于自身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 外汇储备增长趋势不稳定, 各年增长率起伏明显, 总体规模仍然偏小。

2. 平稳增长阶段 (1994~2000年) 。

1994年, 我国实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外汇供求市场扩大, 市场机制配置外汇资源能力增强, 外汇来源增多, 外汇储备总量随之增加, 并于1996年突破1000亿美元。

3. 快速增长阶段 (2001~2005年) 。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不断提高, 加入WTO后带来巨大的国际贸易平台,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对外交流增多, 双顺差的积累推动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尤其是2002后, 每年外汇储备的年增长量均超过1000亿美元, 增长幅度较2000年前大幅提高。

4. 剧烈增长阶段 (2006~至今) 。

在该阶段, 我国于2005年7月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 人民币缓慢升值, 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套利。在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 国内经济环境被广泛看好, 加剧了世界来华投资和同中国的贸易往来。从2006年至2011年, 国家外汇储备连续五年年增长量超过3000亿美元, 储备总量剧烈增长。

(二) 我国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

1.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基本是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而增加的。宏观经济理论证明,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四部门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Y=C+I+G+ (X-M) =C+S+T+Kr, 整理可得S=I+ (G-T) + (X-M-Kr) , 该式的核心含义即储蓄=投资 (1) 。我国在过去的发展中, 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国内积累大量储蓄资产, 虽然本国基础建设为储蓄资产提供了一定的投资机会, 但是无法完全吸收巨大的储蓄量, 国内收支不平衡只有通过国际收支来弥补, 大量储蓄投资到国外, 产生大量的外汇储备。

2. 国际收支双顺差。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 我国对外交流合作加深, 大量具有比较优势 (2) 的产品出口到国外;通过对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 服务贸易水平得到提高, 出口贸易的增加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有效推动我国经常项目下贸易顺差的持续加大。

而国内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丰富的自然资源, 加之政府“招商引资”等优惠的投资政策, 吸引大量外资来华投资。这不仅造成我国资本项目的顺差, 还促进了出口加工贸易的发展, 进一步加深经营项目的顺差。

3. 相关制度、政策的影响。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的“鼓励出口, 限制进口”“招商引资”等政策, 鼓励了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代表的一系列出口型企业的发展, 并吸引大量外资投资国内, 对双顺差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 我国从1994年开始对经常项目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 (3) , 大量外汇强制性的集中到货币当局, 形成庞大的外汇储备。

4. 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动。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推进, 我国外汇储备变化同国际市场变动联系紧密。我国对外开放适逢发达国家将成本高、收益低, 比较优势相对不足的产业转移到国外, 二者在时间上的契合使大量出口加工型产业投资国内, 出口贸易和外来投资增加。另一方面,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降低了国际资金跨国流动的难度, 为国际投机资金的国际逐利行为提供了机会。在近年来外界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升高的环境下, 大量“热钱”涌入国内, 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在数值上的虚增。

二、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 增多国际往来壁垒, 加大本币升值压力

1.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双顺差。

这让我国在2013年第6期中旬刊 (总第519期) 时代Times拥有大量储备, 可有效弥补国际收支差额的同时又处于顺差地位, 同外国储备量相对较低, 又处于逆差, 需要平衡自身国际收支的情况形成巨大反差。各国为改善自身国际贸易中的不利情况, 将问题归结到我国的国际贸易上来。目前, 已有许多欧美国家对我国增设贸易壁垒, 还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 限制我国对外贸易, 我国国际往来摩擦明显增多。

2. 另外, 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 还产生了外币贬值, 本币升值的预期。

我国从2005年汇率改革开始,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经从2005年7月21日的8.2765变为2013年3月29日的6.2689, 升值24.25%。从长期来看, 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影响我国对外出口, 对我国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同时还会吸引国际投机性资金涌入国内市场, 增加了国内经济的不稳定性。

(二) 国内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 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 货币当局为维持本币汇率, 被迫以本币购进更多外汇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由此投放的货币同原有外汇占款形成大规模基础货币, 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导致流通中货币数量大幅增加。基础货币的增加有可能引发并加剧国内通货膨胀;随着通胀的加深, 货币购买力下降, 资产泡沫增大等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也将增多。为平衡由流通中货币过多引发的经济问题, 货币当局只能动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通过发行央行票据, 提高存准率等行为回收基础货币。如此一来, 不但使国内财政需要面对国债、票据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 更使货币政策陷入既要为应对通胀压力回笼流通中货币, 又要为稳定币值不得不投放基础货币的两难局面中。

(三) 高储备产生高成本, 国内资源和国民财富被浪费

我国外汇储备长期以来多投资于外国债券, 虽然风险相对较低, 但相比国内急需资金支持的经济发展而言, 其收益率也偏低, 国内外市场收益的差别让我国为外汇储备管理承担了巨额的机会成本 (4) 。按照机会成本的含义, 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国内投资收益率×外汇资产规模×当期汇率。根据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 (CCER) 2007年5月研究得出的结论:从1994到2006年, 我国净资产回报率变化幅度为2.2%到13.4% (5) 。表选用净资产回报率平均值7.8%作为国内投资收益率的参考, 以美元计量, 得出我国从2006年开始的机会成本。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计算编制。

除机会成本外, 因为我国采用购汇形式, 大量外汇储备形成巨额占款, 导致本国资本不足。为支持国内经济发展, 我国只能举借外债、引入外资, 国内因此承受着较高的借债压力, 国内企业也因为外资的进入需要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换言之, 我国还要为外汇储备支付冲销成本, 债务性成本利息, 并承担外汇储备资产损失的风险。

我国在国际收支中付出经营管理成本, 牺牲大量国内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所积累的外汇储备, 不但没有用于支持国内经济发展, 反而还要面对各种风险, 支付高额成本, 无疑是对国内资源和国民财富的巨大浪费。

三、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在目前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利用外汇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下, 我国外汇管理局和中投都在参与外汇管理, 这就需要确定二者分别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管理外汇, 为实现各自的目的又需要如何进行管理。这不仅涉及到两个机构从事外汇管理的定位, 还需要对外汇储备有所划分。尤其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其成立之机构, 这更需要界定, 中投到底是商业性机构还是政策性机构, 并且需要在日常运作中表现出来。可是当前关于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从机构体系上给出明确的定义。

除此之外, 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在诸如外汇结算制度、人才培养体制、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仍有缺陷, 应及时弥补管理体制中的不足, 在符合市场机制的条件下使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更能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要求。

(二) 外汇储备结构失衡

就数量而言, 四种国际储备资产形式中, 我国外汇储备数量独大, 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等比例极低, 就资产类型而言, 我国外汇储备多投资于外国债券, 股权类和实体投资不足;就币种结构而言, 我国外汇储备大多是美元, 其他货币占比较少, 据估计, 我国约2/3的外汇储备为美元资产, 其中主要是美国政府部门发行的各种证券和其他长期金融资产 (6) 。上述三方面反映出我国外汇储备在储备数量, 资产类型, 币种结构三方面均存在严重失衡。

(三) 对外投资渠道单一, 收益率低

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外国国债, 对外直接投资等其他类型投资明显不足, 投资方式过于单一。据估计, 我国购买美债的平均收益可达5%, 购买欧债和日债的收益率可到4.8%和2.16% (7) , 均低于我国平均国内净资产收益率7.8%。自2006年开始, 外汇收入对GDP的占比一直低于外汇储备总量的占比, 其中部分是因为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快速增多, 但同时也证明我国外汇投资收益率确实较低。

(四) 外汇储备风险增加

1. 汇率风险。

外汇储备归根结底是用本币购买的其他国家的货币, 将本国资产以外币形式持有, 他国货币的汇率很容易影响本国资产的原有价值。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 欧美等国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下本币又不断贬值, 双向作用使我国外汇资产在汇率的变动中面临严重缩水贬值。

2. 信用风险。

我国将大量外汇储备购买外国债券, 尤其是美国国债, 原则上偿付风险较低。但近年来频发欧美债务危机, 标准普尔等三大评级机构先后下调美国等主权信用等级, 一旦信用风险发生, 我国持有外债部分的储备将蒙受巨大亏损。

3. 政治风险。

在国家意识下, 两国政治因素将对双方各方面的交流沟通造成影响。出于国际战略考虑, 各国关系总处于微妙变化中, 如果政治环境变动, 各国在外国的资产很可能被外国政府冻结, 甚至遭受更大损失。

四、完善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

总体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受管理机制影响, 外汇供给过多, 需求不足, 供求失衡形成巨额外汇储备, 影响宏观经济正常发展。因此, 要完善我国应对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 应该从理念, 方法和体制三方面入手, 具体做到:理念上长远规划, 创新策略;方法上合理定位, 多元配置;体制上健全体制, 完善管理。

(一) 长远规划, 创新策略

我国目前并不缺少外汇, 也不缺少对外交流的平台和实力, 我们缺少的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和战略资源, 需要的是让国民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有质量的发展。因此, 我们可以在外汇来源充足的情况下:

1. 发展有质量的外汇。

我国出口加工贸易等行业虽然在国际收支中获取了外汇, 但其行业本身缺乏国际竞争力且收益较低, 生产过程中还消耗了大量国内资源。我们可以有规划的放弃一部分外汇收入, 利用在数量上释放的空间帮助有关行业完成产业升级, 提高竞争力, 实现行业有质量的发展, 追求高质适量的外汇收入。

2. 大胆使用, 获取收益。

根据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的思路, 将储备分别定位为基础储备, 发展储备, 战略储备和投资储备, 充分发挥各类储备的作用, 利用外汇储备支持国内建设, 投资盈利, 积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战略资源。

(二) 合理定位, 多元配置

合理定位, 是指根据安全性, 流动性, 盈利性的要求, 对外汇储备进行科学分类, 使不同类别的储备分别发挥履行传统职能, 支持国内建设, 追求投资回报的效用, 从而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元化配置。

1.基础类储备。

该类储备是指在巨额储备中划分出一定合理规模的储备, 用于发挥外汇储备调节本国经济, 稳定币值, 平衡国际收支等传统功能, 具体持有形式可在沿用之前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多样化配置, 减少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中的占比, 提高特别提款权和在IMF中储备头寸的数量。该类储备的关键是保证其“安全性”和“流动性”。

2.建设类储备。

建设性储备是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 投资国内, 用于支持国内建设的储备。

(1) 支持国民生计行业发展。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保障、环保等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是国内建设的重点,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我国目前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主要是财政支出, 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但仍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 考虑利用外汇储备投资于这些行业, 从国外引进技术、资源、设备供相关部门使用, 或者以国家为主体将外汇资金提供给相关行业, 帮助其筹集资金支持行业发展建设。既能使闲置的外汇被有效利用, 还在支持国内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有望获得长期的回报。

(2) 促进国内经济有质量发展。我国可以中央汇金公司 (8) 为平台, 扩大投资对象, 创新投资方式, 尝试用多余的外汇为有潜力但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创业初期的企业融资或提供贷款, 帮助更多企业发展, 加速我国企业市场化的进程。

同时, 我国还可以现有巨额储备为保障, 不再重视外汇数量的增长, 转而推动产业升级, 完善产业结构, 使国内企业和经济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条件下实现有质量的发展, 提高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

3. 投资类储备。

该类储备在于进行风险较高但收益率可观、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投资运用。其投资对象可以和战略类投资相结合, 在追求收益的同时为国家的发展积累战略资源。

(1) 加强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有一定的风险和难度, 但是收益明显。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的持续增加, 正是因为外国政府和企业看到FDI虽然风险较高, 表面上还增加了被投资国资本项目顺差, 但实际上却通过参、控股实力较强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获得了实际可观的利益收入, 还以此为契机参与到对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中, 可以更大范围的分享其经济发展的成果, 更有机会为本国战略资源储备布局服务, 在更高层次上支持本国的全面发展。因此, 我国有必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充分利用巨额外汇储备的优势, 积累经验和技术, 加强外国直接投资。

(2) 深化推进“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低, 对外交流经验少, “走出去”发展整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我国目前“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中发展、兼并收购外资的多为国有企业。对此, 我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 利用外汇和相关技术、政策, 支持更多有实力的国企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尤其是不少民营企业, 其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国外收购阻力小, 只是缺少外汇存储量和缺乏国际平台才不能走出国门。我国如果可以有效利用投资类外汇储备深化推进“走出去”战略, 能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4. 战略类储备。

该类储备是指用外汇储备帮助积累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战略资源, 如石油、天然气、黄金、铁矿、有色金融、高科技技术和设备等, 在减少货币储备数量的同时, 还可以将巨额外汇储备转换为战略资源储备, 实现资产多元化配置。

(1) 加强黄金储备。较货币而言, 黄金是更为安全、重要的硬通货。在世界黄金价格总体持续上升的环境下,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表面上黄金储备绝对数量排名世界第六, 但是黄金储备占储备资产的相对比重却远低于发达国家, 甚至同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有差距。我国应减少金矿开采, 同时利用多余的外汇采购黄金, 将可能面对贬值风险的外汇储备换为黄金储备, 增加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数据来源:根据World Gold Council发布的《World Official Gold Holdings》编制。表中国家地区按其黄金储备量排名先后列出, 括号中的数据为其黄金储备占外汇资产比重在表中的排名顺序。

(2) 发展资源储备。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第二大经济体, 国家的发展对各类资源有着巨大需求。可是国内资源有限, 大量资源需要从国外引进, 但由于我国缺少国际资源定价话语权, 采购中常常会因为对方资源定价的变化而遭受损失。对此,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管理经验, 在利用外汇采购石油、天然气、黄金、铁矿等自然资源, 引进技术、设备等先进文化的同时, 对有资源储备或核心技术的企业、地域、国家通过直接投资, 参、控股或提供贷款获得优惠回报等多种形式, 加大对各类资源的投资采购, 逐步从上游所有权中积累各种能源、资源、技术, 变外汇储备为战略资源储备, 支持国家长远发展。

(3)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利用外汇储备, 推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长期的战略目标。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还可以从中获取国际铸币税收益, 获得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规则的话语权, 对提升本国国际地位, 争取国家的长远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各方通力合作, 平稳推进, 我国应从人民币区域化开始, 适时利用政治、外交、经济等手段, 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 健全体制, 规范管理

健全外汇管理体制, 首先要做的就是明晰外汇管理机构体系。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形成自身的管理体系, 但是机构体系和职能尚不明确, 需要确定相关机构的政策地位、市场地位, 加强现有管理体系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这方面, 国家外汇管理局作为中央银行下属专门管理外汇储备的机构, 应专司有关外汇制度、法规的建设, 持有基础类储备应对日常需要, 同时将不同类型储备分配到财政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央汇金有限责任公司, 委托他们对不同类型储备进行专门经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央汇金公司分开运营, 中投成为独立的商业化机构, 利用投资类储备进行市场化操作, 定期向财政部门或外管局汇报经营成果, 中央汇金作为政策性机构, 可持有并经营建设类储备, 根据实情投资于国内建设。

除此之外, 外汇储备管理工作还需要根据本国实情, 结合国际动态, 长远规划, 制定和推出有利于国家经济金融建设的宏观政策。

另外, 外汇管理工作的长期性、细致性等独特的特征, 还要求我们健全有关人才培养、风险监控等制度, 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和自身培养外汇管理人才的体制。

最后, 我国外汇管理在诸如对外直接投资, 跨境资金使用等方面尚有不少法律空白, 随着国内外交流合作的加深, 必须建立健全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以明确的法律保障管理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 避免投机、犯罪行为, 保护外汇管理中已取得的成果。

五、结语

作为完善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 其中有不少内容已经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重视, 并且采取了相关的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外汇储备使用方法的论文 篇5

一、外汇储备对外投资的途径及简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1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中国正在研究外汇储备如何使用。这表明管理层正在关注外汇储备的使用问题。

中央政府其实早已开始对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性管理,并以三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为前提。如9月建立中国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投公司),由国家赋予它约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金,代表中国政府进行对外商业性投资。至8月,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已增至5410亿美元。同时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使得美元债券的大量发行并导致其收益率持续走低,目前仅有2%左右,若将来低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中国就会面临数以亿计的浮亏。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造成了损失。由以上两个方面来看,我国的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并不尽如人意,“大象跳舞”。那么,应当如何去有效地管理我国的巨额外资储备呢?

二、当今形势下国外的经济形势以及我国的外汇储备现状

全球性金融危机迄今已经持续一年多了,这场由次级贷款(CDS)引起的全球性,多领域的.金融危机已经给各国带来不同的麻烦困境。

而截至20底,中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就高达1.95万亿美元(据国家外汇管理局08年相关数据)。而且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系统(TIC)数据库,截至年底,在中国官方与私人部门持有的美国证券中,长期国债约占50%、长期机构债约占40%,其余债券约占10%。可以假定无论公用还是私营部门的投资行为没有明显差异,那么就可以用上述资产结构数据来推断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

三、开拓“外储内用”新模式

既然向外投资成效不佳,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可以考虑利用外汇储备对国内进行投资呢?

外汇储备实际上是由我国国际收支盈余形成的。直观地来看,中央银行买进美元资产,形成外汇储备,企业获得人民币资产,这是按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进行交换得来的。这也就形成了央行外汇市场的公开市场业务,央行买进美元,形成对外资产,投放人民币,形成对本国老百姓的负债。所以从学术范畴上来讲,外汇储备是用来对外支付的,而是不可以用于国内。

既然就对外储内用有了限制,那么我们就需要独辟蹊径创造性地利用外汇储备来进行保值增值。

此次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使中国外汇储备对美投资严重贬值和缩水,充分说明对外金融投资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而在进行金融投资的同时要伴以一定的国际实物投资,即使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但实物投资的价值仍在,不会出现严重的贬值和缩水,相反可以享有危机消失后实物保值和增值所带来的收益。故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今后中国在运用外汇储备对外金融投资的同时,要进行一定数额的国际实物投资,以保证对外投资虚拟价值和实物价值的均衡,减少投资风险。

即是向需要进行产业升级而进口设备和物质的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国家向它们提供美元贷款进行收购,而他们在国内用人民币向对应的商业银行进行结算。

这样,在目前国内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下,外汇储备可以按这种不造成人民币贬值的方式在国内流动起来,给中小企业带来资金支持,保障或增加国内就业;又可以在金融危机外国企业更加困窘的条件下,以更小的代价来产业升级或产业链转移。

我国自从石油储备体系逐步形成,但受制于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外汇储备的战略转型一直进展缓慢。据彭博社报道,原油价格从2008年4月到现在直降了一半多。在现在油价低位运行的情况下,中国完全可以推进能源战略储备的建立,既能够化解储备过度增长的困境,又有助于避免供应断档、确保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

与此同时,黄金等贵金属的价格也在下降。中国人民银行5月初宣布,我国黄金储备已增至1,054吨,价值约为310亿美元,约占全部外汇储备资产的1.6%。但这至少说明了我国政府正在谋求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这与前文所说的外汇储备要满足三性的原则并不矛盾,石油与黄金等物资的储备并不意味着就仅仅为了低价囤积。如储备石油,更是为了平抑以后可能快速上扬的石油价格,以及在发生某些局部冲突时不用对国外敌对势力假以颜色。至于黄金,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法定储备,到现在仍是公认的硬通货。况且央行储备黄金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保值,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进行黄金储备的规划和调整。

四、综述

外汇储备分析 篇6

关键词:外汇储备;增长因素;主成份分析

一、现实意义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或官方持有的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在国际上被普遍接受的一种流动资产,其构成一般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国际储备的规模和结构如果不当,就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尤其在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以来,国际外汇市场剧烈动荡、金价暴涨暴跌、国际流动资本到处游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国对国际储备加强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基本上是在波动中稳步上升,2000年以后更是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势头,到2006岁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经高达10663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外汇储备的增长因素成为近年来经济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对于目前我国的高外汇储备,如能合理利用与管理,不仅能发挥外汇储备的基本作用与功能,还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反之,高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高的机会成本,会给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针对我国的高额外汇储备及目前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新挑战,文章将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多元统计主成份分析的方法在多个相关指标中求得三个主要的综合影响因素,并具体解释这些综合因素和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国的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认为影响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进出口规模、贸易差额、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国家外债规模及汇率变动。这些因素究竟是否对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有所影响,其影响力的大小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实证分析。

数据主要是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网站,笔者搜集了1990年到2006年的总共17期相关数据,因变量(Y)为每年的外汇储备,自变量如表1:

本文首先利用SAS软件对原始指标进行主成份分析,得到了三个主成份综合指标,然后再对这些综合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建立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回归方程。建回归方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精确地计算各个具体指标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率,而是为了定性地分析每个综合指标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主成份分析是把各变量之间互相关联的复杂关系进行简化分析的方法,即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通过降维方法,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即主成份),即用研究m维的y空间代替p维的x空间(m

三、数据处理

首先利用SAS软件编程进行主成份分析,得到各变量的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前三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已达98.34%,所以选择前三个主成份,并得到相应的主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

根据得到的主成份得分系数矩阵,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主成份的表达式:

其中F1代表第一主成份,F2代表第二主成份,F3代表第三主成份。在F1的表达式中第一、第二、第三项的指标系数较大,这三个指标起主要作用,可以把第一主成份看成是由我国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所刻画的反映我国外贸规模的综合指标。在F2的表达式中,第五和第六项指标的影响比较大,可以将其看成是反映我国吸引外资状况的综合指标。F3的表达式中,只有第四项和第七项指标为正数,且远超过其他指标的影响,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进出口差额和外债余额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我们把各指标的数值带入上面三个表达式中,计算出各年度的F1、F2和F3数据,根据F1、F2和F3的数值,我们将其和当年我国外汇储备额建立回归方程:Y(外汇储备)=a+bF1+cF2+dF3。式中a、b、c、d为常数,得到的回归结果见表4。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F2的P-Value值很大,不能通过检验,所以我们可以将F2从模型中剔除出去,建立新的模型:Y(外汇储备)=a+bF1+dF3,得到的回归结果见表5。

最终得到回归方程:

Y=-528.099+0.966F1+0.890F3

四、结论

根据上面得到的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回归方程,可以看到外汇储备的规模主要与因素F1和F3显著相关,也就是说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我国的贸易顺差和吸引外债引起的,即强制性结售汇制和外汇占款制度是流动性过剩的制度原因,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

(一)外贸交易规模

因素F1反映的是我国外贸交易的规模,可以看出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和外贸规模的扩大联系在一起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取得巨大发展:外贸总额从1978年的206.38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7606.9亿美元。在实行强制结汇售汇制度的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出口额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大量增加外汇储备数量。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贸易顺差和外债余额也在大规模增加。外贸规模的扩大从整体上为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条件,但具体构成外汇增长因素的是贸易差额和外债余额。

(二)贸易差额和外债余额

因素F3反映的我国的贸易差额和外债余额,目前我国的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有相当一部分是国际游资构成的。

从1994年到2006年的13年内,依靠以外汇占款为主的货币供应体制,支持了中国经济实现了超过翻两番的高速增长,外汇占款功不可没。外汇储备的来源主要有外商的直接投资、贸易顺差和国际游资。至2006年末,我国的外债余额达3229.8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4.92%,其中带有游资性质的短期外债达1836.28亿美元,占全部外债的56.85%。最近披露的数据显示,2007年1季度,中国外汇储备新增量高达1357亿美元,同期的贸易顺差大约在46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在159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量两倍于同期贸易顺差与外商投资之和有余,引发了热钱大量流入的联想和广泛的困惑。剩余的733亿美元应该为短期资金的流入,如果从游资的流入路径看,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中,实际也都有游资的身影。

在我国,由于因素F1和F3而引起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也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这样不仅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还会增加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不可能三角”:一个国家在资本自由流动、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与固定的汇率制度之间,最多只能舍一求二,不可兼得。2005年7月以前中国采用的是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在资本相对流动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独立的货币政策,大量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外汇占款及人民币发行的大增;被动的大规模基础货币的投放使中央银行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本国货币的独立发行权。2007年与1994年相比,强制结汇制度设计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强制结汇制度已经充分暴露了期效性、阶段性的特点,重构外汇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维持中国经济高速运转的迫切需要。

因此,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外汇储备增长的速度,使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并应该借鉴国外储备管理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储备管理体系。

由于受数据资料来源困难的影响,数据不全,本文只选择了1990年以后的外汇储备,样本比较小,变量的设计也难以作创新性调整,而且由于知识结构有限,采用的模型比较简单,使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与期望值之间存在一

定的差距,这些问题都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单忠东.国际金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作者为该单位在读博士)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分析 篇7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当局 (主要是中央银行) 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外汇资产, 是其官方储备的主要部分。它的具体形式包括: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部手段, 如外国有价证券, 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外汇储备甚微, 以致个别年份出现了外汇储备为负的情况。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推动之下, 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84年至2009年这2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均值达到24.40%, 而且增长后劲很足。图1是1984—2009年各年末我国外汇储备量。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 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规模过大, 在这次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不仅面临着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 还面临着美国国债、机构债产品市场价值下跌重估风险。其次, 我国的外汇储备中币种组合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中国的外汇储备货币选择了美元、日元、欧元等币种。其构成比例大约是:美元资产70%, 欧元资产20%, 日元资产10%, 其中美元资产所占比例最大。外汇储备过度集中于美元及其资产, 给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造成巨大的困难。

二、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

1. 影响我国外汇需求的因素

进口规模。进口其实是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需求因素最主要的方面之一。我国的国情是资本大量流入, 而小量输出。即, 在我国, 资本的往来对外汇储备需求影响不大, 所以, 我国的外汇储备需求主要来源于经常项目下的进口需求。

外债还本付息。虽然对外借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可是, 如果外债超出了经济实力的承受程度, 那么就可能出现债务危机, 从而带来破坏性影响。为了避免债务危机发生, 我国通常从外汇储备中提出专款设立偿债基金。显然, 外债规模越大, 越接近偿债期, 用于偿债的外汇储备需求就越大。

外国直接投资利润汇出。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政府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的实施, 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其所得利润如果不在我国进行再投资, 必将购汇汇出, 增加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利润汇出率越高, 所需外汇储备就越多。随着我国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大和人民币可兑换条件的进一步放松, 这种需求必定日益增大。

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规模越大, 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需要越多的外汇储备来维持;反之, 外汇储备的需要越少。可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 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

国际收支差额。当一国国际收支差额出现赤字时政府必须动用该国的国际储备予以支付。

干预外汇市场的需求。2005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确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防止汇率大幅波动, 使汇率维持在一定目标区间内, 需要从外汇储备提取一定规模的外汇平准基金, 在必要时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2. 影响我国外汇供给的因素

出口收入。出口收入是外汇储备最重要的源头, 而要扩大出口, 就需要提高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这又关系到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了。大体来说, 一国产品竞争力是和该国的经济水平成正比, 和物价水平成反比的。而产品价格又和汇率有联系。一般理论认为, 一国提高汇率将会对本国的出口量造成负的影响。

外债流入。通常来说, 外债主要是通过现金汇款的方式进入一个国家, 如果流入的外汇被接受国马上用来生产建设, 买入机器设备, 那么这样的外债流入将带动该国的经济发展, 促进该国的经济建设, 增强国家的产品国际竞争力, 最终将会导致该国的外汇收入增加, 外汇储备规模扩大。

外国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本国直接接受外国的资本和产品, 而且和外债流入不同, 是不需要偿还的, 即不是债务关系。而观察外国直接投资对该国经济的影响, 则主要比较经常项目收支净额和资本收入的关系。如果前者大于后者, 说明这些投资被用在了高效率的生产部门, 提高了本国的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对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则直接关系到该国的外汇储备供给的大小。

三、小结

总的来说, 我国如此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 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外,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规模成为美、日等国政府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之一, 使得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在国内, 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高也成为国内学术界以及业界争论的焦点。

通过上面对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 我们认识到, 外汇储备规模大小的决定是外汇供给和外汇需求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对于外汇储备规模的问题, 一定要综合考虑到供给和需求两个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金方伟:金融危机后对中国外汇储备的思考[J].现代商业, 2009

[3]刘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战略探析[J].财金之窗, 2010 (5)

[4]杨玮靖: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的状况及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5]陈小刚:金融危机下的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J].集体经济, 2010 (3)

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因素分析 篇8

1. 分别做出被解释变量对每个解释变量的散点图, 观察并得到函数形式的设定

由以上四图可知, Y与X1存在比较明显的线性关系, 而Y与X2, X3, X4线性关系不明显。

2. 寻找适合的模型

(1) Y与X1

由图可知, lny对ln (x1) 作的散点图较之y对x1的散点图更适合建立线性模型。再由散点图的末尾, 我们预期当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时, 随着经济的增长, 外汇储备的量将有所减少。为刻画这一经济现象, 可以建立回归模型:

对以上模型进行OLS法分析:

由最小二乘法的结果可知, 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 由a2估计值的显著性t检验对应的p值 (0.0664) 可知, a2不为0显著成立。再由可决系数的值, 为0.991657, 值较高, 总体上看模型拟合较好。

(2) Y与X2

由图可知, lny对lnx2的散点图较之y对x2的散点图更符合线性关系。

(3) Y与X3

通过对假设的各个模型 (y对lnx3;y对x3;y对1/x3;lny对x3;lny对1/x3;lny对x3^2) 进行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的可决系数的比较, 发现由lny对1/x3设定的模型的可决系数最大。

散点图如下:

注:B=1/X3

(4) Y与X4

绘制lny对x4的散点图:

观察此图, 发现在x4=576.2处结构可能发生了突变。对此, 首先将样本按“X4的取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组成一个含有28组数据的序列, 再进行结构突变的检验 (Chow检验) , 将由样本组成的序列, 分成两个子样本进行研究, 即“1—9”为样本一与“10—28”为样本二。

Chow检验结果如下:

F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1, 说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 在x4=576.2处的确发生了结构突变。

样本一:

将lny对X4进行OLS估计结果为:

可决系数为0.927305调整可决系数为0.916920F值为89.29327 (P值为0.000031)

样本二:

做lny对x4^2的散点图:

注:F=X4^2

估计结果如下:lny=15.22001-1.10E-05×x4^2

可决系数为0.786046调整可决系数为0.773461F值为62.45641 (P值为0.000000)

因此建立如下函数模型:lnY (i) =

综上1, 2, 3, 4可以初步得出模型的设定结果, 可以建立如下回归模型一:

变形:

3. 模型一的估计

(1) 由原来所作的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 (GDP) , 进出口差额, 消费指数, 汇率各自的散点图, 可以初步判断:外汇储备的变动与GDP和进出口差额的变动大致呈正方向变动, 而外汇储备的变动与CPI的变动呈反向的, 外汇储备与汇率的变动无规则, 大致是随着汇率的增加, 在某一极点, 外汇储备先有一大的向上波动, 后又慢慢回落。

(2) 结合设定的模型一初步判断, 系数A1, A3, A4, A5应大于0, A6则应小于0。

对模型一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

由于X2有部分数据为负数, 不能取对数, 因此用ln (-x2) 替代进行估计。回归结果为:

样本二: (x4﹥576.2)

回归结果为:

4. 总结

(1) 对于样本一, 估计的结果中所有系数估计值对应的P值都偏大, 显然存在问题。

(2) 对于样本二, Z1 (i) 的系数为正, 而Z11 (i) 的系数为负, 表明当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时, 随着经济的增长, 外汇储备的量会减少,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一致。

(3) 可决系数与调整可决系数值均较大, 说明模型拟合得较好, 并且F统计量的P值为0, 表明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4) 根据Lny对1/x3, Lny对x4^2的散点图来看, 系数A4的估计值应大于0, 系数A6的估计值应小于0, 但回归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5) 系数A3与A6估计值对应的P值较高。

综上, 模型一存在一定问题。

5. 模型修正

因为样本一中X2的取值大多为负数, 很易导致估计结果出现偏差, 并且样本一最后的Y值, 与样本二第一个Y值相差很大, 有很大的悬殊。再结合历史, 1992年邓小平巡视南方讲话后, 更鼓舞了人们改革开放的斗志, 从而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而样本二即从1992年的数据开始, 所以此处不妨将样本一舍弃, 只对样本二进行回归分析。

若不考虑当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 随着经济的增长, 外汇储备的量会减少这一经济现象, 那么样本二的回归模型转为模型二:

对模型二进行OLS回归分析得结果:

较之模型一得到的结果来说, 模型二有所改善。系数A4, A6的估计值对应的P值变小了, 但是A4, A6估计值的符号仍与散点图不相符, 因此模型二依旧存在问题。

对模型二进行修正:

(1)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此处运用辅助回归法

其中, 将Z1 (i) 对其余解释变量进行线性回归:

由结果知, 可决系数的值为0.921955, 则认为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此处运用逐步回归法:

第一步, 将G (i) 对每一个解释变量进行OLS法回归, 得

根据可决系数及t值绝对值的比较, 可知宜选择G (i) =A0+A1×Z1 (i) +D (i) 为基础模型。

第二步, 将其余变量逐个引入基础模型, 估计结果见表:

由表可知, 虽然Z1与lny存在很大的密切性, 但由表分析, 只要在Z3, Z4基础上引入Z1, 两者系数估计值的符号就会与散点图背离, 因此不得不将Z1剔除。

由此得到新的模型三:

对模型三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为:

调整之后的模型三较之模型二, 有很大的改善, 但A4估计值对应的P值仍较大, 需要修正。

(2) 异方差的检验:此处运用图示检验法

作残差平方对解释变量Ln (X2) , 即Z2的散点图

怀特检验法:

模型可能存在异方差性

异方差性的补救措施:此处采用FWLS法来估计模型

A4估计值对应的P值为0.4299, 仍较大。模型并未有所改善, 系数A5的估计值依旧为正数, 所以不可取。

(3) 自相关性的检验:此处运用图示检验法作残差的趋势图

表明模型存在负自相关性

自相关性的补救措施:此处运用NLS法, 估计结果为:

DW=1.976834 (查表得,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 Du=1.848, 且DW值介于Du与2之间, 所以不再存在自相关性。)

得模型四:lnY () =A0+A3×ln (X2) +A4×1/X3+A6×X4^2

(4) 模型四是否为随机变量模型的检验

我们推断Z2是内生解释变量。此处以其滞后期的值作为Z2的工具变量, 以此进行Hausman检验。

将Z2 (i) 对Z2 (i-1) 进行OLS回归, 得样本回归函数:

利用OLS法估计模型, 得回归结果:

O (i) 前的系数的显著性t检验的p值较大, 为0.6753, 所以并不能得出Z2为内生解释变量的结论。

以同样的方法检验Z3, Z4是否为内生变量, 得出的相对应的p值均较大, 所以不能得出它们是解释变量的结论。

二、理论模型的结论

综上, 最后采用模型四:

且回归结果为:

由该结果可以看出GDP, 进出口差额, 消费物价指数CPI, 以及汇率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1. 随着GDP的增长, 外汇储备的量是增加的, 但当GDP增长到一定水平时, 再增加时, 反而会带来外汇储备的减少。

2. 随着Z2的增加, G是增加的, 且Z2增加一单位, G增加0.325671个单位。

3.随着Z3, 即1/X3的增加, 也就是X3的减小, G, 即lny是增加的, 也就是说, 外汇储备的量是增加的。CPI与外汇储备是呈反向变动的。这与事实相符。并且Z3每增加一个单位, G增加658.5873个单位。

4.随着Z4, 即X4^2的增加, 也就是X4的增加, 即lny是减少的, 也就是说, 外汇储备的量是减少的。汇率与外汇储备的变动是反向的, 与事实相符。

5.对于解释变量Z1, GDP是影响外汇储备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由于它会导致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的产生, 所以将其剔除。

参考文献

[1]张冬.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贡献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出口和FDI流入的分析[J].对外贸易, 2012, (4) .

[2]邢丽霞.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及其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 (04) .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优化分析 篇9

关键词:外汇储备,金融资产,商品资产,优化配置

截至2008年6月, 在中国外汇储备中最重要的金融资产是长期国债和长期机构债, 股权、长期企业债和短期债券的比重非常有限, 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2008年国际收支报告整理得出

根据美国财政部资料, 截至2008年6月底, 中国投资于美国证券的资金为5319亿美元, 占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72%, 仅次于日本和英国;投资于美国长期债券的金额为4850亿美元, 占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68%, 其中投资于美国财政部国债的比率为57%、投资于美国政府机构债券的比率为36%、投资于美国企业债券的比率为7%, 目前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债第一大持有国。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对美国的长期债券投资过于重视安全性而忽视了收益性。中国对美国的短期债券投资也是偏重于政府债, 对机构债和企业债投资不足, 中国对美国的短期债券投资同样偏重于安全性而忽视了收益性。在商品实物储备中, 2008年底, 中国约有黄金储备600吨, 仅占外汇储备的1.3%。

一、优化外汇储备金融资产管理结构

目前中国大部分的外汇储备集中于美元资产, 帮助支撑了美国近年来庞大的赤字。美元资产持有率偏高让众多国内的经济学家担忧美元贬值会让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缩水。同时, 过多的美元资产使得中国外汇储备整体的收益性较低。因此, 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势在必行。由此引出关于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问题的探讨, 讨论的核心即为减持美元资产, 增持欧元、日元等其他储备资产, 从而达到分散汇率风险的目的。

然而调整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果在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过程中减持美元资产, 将部分投资于欧元等资产, 则世界美元资产的供大于求的结果将导致美元暴跌, 引起美国长期利率上升, 致使美国经济衰退,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是不会坐视不理的。而美元贬值将引起美国利率上升, 反过来又会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债券的市值损失。此外, 美元汇率贬值还将导致国际游资的异常流动, 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 中国外汇储备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配置, 应该在通盘考虑世界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从长计议, 尤其是次贷危机发生之后, 高风险的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基本为负, 但同时又不宜做大规模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 可对同一币种资产进行内部调整, 加大对机构、企业债券和股票的投资, 减少政府债券的持有比重, 进而提高收益率降低储备资产损失;增加通货膨胀保值债券比重, 避免通货膨胀损失。同时, 外汇储备问题涉及政治智慧。改变中国外汇储备结构, 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回报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当, 可能引发比目前贸易纠纷更大的国际政治问题。

以上仅是对在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中占很大比例的美元资产的结构进行分析, 对于其他金融储备资产的配置, 亦可以借鉴在美元储备资产中的结构进行适当配置。

二、优化外汇储备商品资产管理结构

随着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巴西、印度、中国等国赶超欧美的能源需求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 接连不断的自然灾难、国际局势的动荡、证券市场持续低迷以及国际基金的介入, 共同推动了近年来国际能源和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国际原油价格自2004年一路飙升, 2007年一度突破98美元/桶;黄金价格1999年为每盎司252美元, 2005年10月、2006年4月分别突破540美元、600美元, 2008年11月突破915美元, 创下27年黄金价格最高纪录。在世界能源价格上涨的趋势下, 外汇储备机会成本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外汇储备的投资效率。

优化一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结构, 要求外汇储备必须与商品储备保持合理比例。在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激增的条件下, 中国应将多余的外汇拿出一部分来增加石油、黄金等商品储备, 这也是在美元不断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一) 增加石油等资源储备比重

次贷危机发生后, 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为刺激经济, 美国持续下调利率, 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美国采取弱势货币政策对其自身来讲是有利的, 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国的出口, 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可以使美国减轻债务。但一个必然的后果就是造成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飙涨:原油价格上涨到接近150美元每桶。在过去的30年里, 石油价格上涨幅度超过15倍以上。中国在石油进口方面的投入却不是太多, 尤其是动用外汇储备来增加石油储备。而美国拥有近7亿桶的石油储备, 在过去石油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中, 获利可想而知。美元在国际市场购买力的下降, 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来说是一种灾难——近几年来从数量上看其增加了近7倍, 但从对原油的购买力来讲只增加了2倍, 中国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只是一种纸上财富。因此, 在国际储备中增加石油商品储备的比例, 减少外汇储备的比重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一个方向。

(二) 增加黄金储备比重

黄金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 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 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黄金是信用货币的对立面, 在国际货币发生信用危机从而汇率大跌之时, 黄金价格往往大幅上升, 因此, 黄金天然是一种规避信用货币风险的多元化储备工具。因此, 增持黄金储备是目前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外汇储备结构转换的一个动向。在国家外汇储备中, 黄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黄金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黄金储备是对冲美元贬值的最佳金融资产, 持有黄金储备能在规避美元贬值风险的同时获取黄金升值的收益。

数据来源:IMF网站 (www.imf.org)

数据来源:IMF网站 (www.imf.org)

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 有利于稳定和改善人民币的未来预期, 保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 所面临的美元贬值和收益率下降的风险正在加大。同时, 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 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从市场风险和避免外汇储备损失的角度看, 增加黄金储备均十分必要。此举可以提高国家的金融安全性。在全球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 只有黄金是被所有国家承认的支付手段, 其他货币无法替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很多国家发生的黄金换汇事件正好印证了黄金的这一特点。外汇储备存在大幅贬值的风险, 一旦贬值将使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在极端的情况下, 外汇资产甚至可能出现遭冻结的可能。中国拥有太多的美元储备, 一旦美元出现问题, 后果不堪设想。所以, 中国应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使储备资产多样化。

如何合理确定国家外部储备中黄金的比例, 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不同, 黄金储备的差异也较大, 因此很难有一个公认的“合理标准”, 同时历史上各国官方黄金持有量经常发生巨大变动。如在20世纪30年代, 美国的黄金储备量从6300吨上升到19000吨以上, 是原来的3倍;1948-1971年, 又从21000吨骤降到9000吨, 其中大部分黄金转移到了欧洲国家。

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金融教授Gordon Gemmill, 曾运用过去30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对一个普通国家来说, 黄金持有量为10%最合适。美国可能是10-20%, 欧洲国家是5-10%, 而日本是5%。但若未来50年或100年可能出现货币崩溃, 则黄金等实物资产在储备组合中占的比例应该更高。

从世界主要国家的情况看, 美国黄金储备的总量达到8千余吨 (见图2) , 占外汇储备的比重高达76%, 欧洲国家黄金储备的占比多数达到40%以上, 均远远超出了Gordon Gemmill教授提出的标准 (见图3) 。参照国际经验, 中国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应达到5-10%。因此, 适度增持黄金储备, 应当成为改善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题中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 从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来看, 偏重于债权、忽视了股权;偏重于政府债、忽视了机构债和企业债;偏重于信用货币投资、忽视了黄金等商品;投资偏重于安全性和流动性, 忽视了收益性, 从而在投资方面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因此, 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性势在必行, 中国应该进行外汇储备的资产调整, 降低投资于美国国债的比率、提高投资于美国股权、美国机构债和企业债以及黄金等的比率。

参考文献

[1]、蒋庆洋.国际外汇储备管理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上海金融, 2008 (3) .

[2]、郎维维.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探析[J].东南亚纵横, 2008 (2) .

[3]、刘云, 杨国效, 杨雨.国家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与资产优化配置研究述评[J].预测, 2008 (1) .

[4]、王爱俭, 刘先丰.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投资多元化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 2007 (2) .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及策略初探 篇10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研究

近几年, 我国的外汇储备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就已经超过了21316亿美元, 相比于去年同期有17.84%的增长。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 有些年还会出现负值现象。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开始持续增长, 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同时外汇储备也逐渐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在1996年底突破了1000亿美元, 以后的几年中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 自从21世纪以来, 经济我国的发展推动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直到2006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连续3年达到2000亿美元。

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

1. 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加快导致了贸易顺差

2005年以前我国的进出口量都是比较大的, 但是2005年之后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是进口少、出口多。在进口方面, 国外大部分国家对我国产品的需求量比较少, 此外人民币汇率的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企对我国产品的购买;在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下, 我国进口率逐渐上升, 并远远超过了进口关税的降幅, 导致大部分企业开始降低自己的进口量;同时贸易摩擦风险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 导致我国大部分外贸企业开始加快出口, 这些都是顺差产生的重要原因。

2. 大量的外资开始入住我国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阶段, 在中国广阔市场前景和经济平稳增长的影响下, 大量的外资开始入住我国。自改革开放到2004年我国所吸收外资的速度有30%的增长, 2005年以来, 由于资企业发展势头的不断上升, 导致外方出资比例逐渐升高。致使我国实有外资企业的注册成本超过了8120.3亿美元, 新设立的外资企业也呈现井喷式的增长。

3. 热钱的流入

我国所有的经常项目均可以自由进行人民币的兑换, 同时我国对资本项目中的外汇管理非常严格, 从而增加了大量国际热钱借助合法途径流入我国的难度。但是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下, 大部分国际热钱开始借助非法手段流入中国, 具体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借助贸易渠道推动热钱流入我国, 如境内对外贸易企业提高商品出口价格、虚报贸易出口价格、降低进口价格等手段。 (2) 一些国外游资通过投资渠道由金融和资本项进入中国, 如直接投资是热钱进入我国比较常用的一条合法途径。 (3) 最后通过对资本相关管理漏洞来进行人民币的兑换, 即借助外债的名义进行结汇。

三、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的影响研究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良好发展有效了推动了外汇储备额的增加, 所以高额外汇储备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一部分巨额外汇储备也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为大量经验表明外汇储备的过度增加对于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四、我国外汇储备策略研究

1. 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

应当逐渐增加对国外资源的开发, 将更多的外汇储备向能源储备转化, 例如可以把大量的外汇储备转变成石油能源储备, 如增加一些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能源的储备, 在外汇储备投资的过程中要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 做好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工作。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 由集约型发展道路替代原有的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

2. 合理进行资产配置

应该适当增加资产配置的多元性和灵活性, 首先要对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进行合理选择, 使外汇储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高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 提高我国外汇储备的基本价值。另一方面要合理的安排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 以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和盈利性为出发点选择相应的投资方式, 同时从我国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 我们应当利用外汇储备换取一定的战略资源储备。

3. 健全外汇储备监察机制和管理法规

目前, 国际上很多国家尤为重视外汇储备监察机制和管理法规, 因此在这方面我国要制定相关的法律, 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约束来保证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价值, 因此要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 储备适当的外汇并进行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 以保证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

五、总结

总而言之, 一个国家在从外汇储备中受益的过程中也要付出相应的成本, 外汇储备的增加能够维护我国的信誉, 吸引更多的外资融入到中国, 但同时也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应当采用正确的方法控制我国的外汇储备, 合理进行资产配置, 并对储备管理法规和机制进行完善以稳定我国的金融市场。后续还应当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响应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薛静.谈我国从外汇储备向战略石油储备的转变[J].商业时代, 2010, 24, (07) :56~58.

[2]王煊.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基于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金融经济, 2014, 26, (1) :32~36.

外汇储备分析 篇11

关键词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VaR方法

中图分类号 F830.91 文献标识码:A



1 引 言

2006年2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总体规模达8 527亿美元,而截至2009年12月,外汇储备余额更是增至23 991.52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规模以及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外汇储备已能够充分满足对外贸易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后,我国放弃了过去只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转而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样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汇率风险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的外汇储备常常会因为汇率的波动而遭受损失,为避免这种损失,各国都会采取储备币种多元化的措施,通过不同外汇币种的选择来降低外汇储备的总体风险.在国际金融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巨额的外汇储备也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要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合理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是根本,因此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风险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王国林(2005)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为基础整理出的我国外汇储备近似组合显示,2001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中美元约占70%,欧元17.7%,日元8%,英镑4.7%;杨胜刚、谭卓(200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视角,将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视为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并以一个AHP模型进行描述,计算结果显示美元44.46%,欧元30.55%,日元14.79%,英镑10.2%;任璐、潘志斌(2008)利用传统的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对影响外汇储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各币种比例为美元46.65%~52.35%,欧元17.4%~21.75%,日元18.75%~24.5%,其他7.7%~12.1%.这些学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各自关于我国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的结论,可以看出,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币种组成,其中美元和欧元是最主要的两个选择,其他的储备币种则比例较小.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虽然美元的地位有所下降,但短期内其第一国际货币的地位不会改变,而欧元自诞生以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因此从长期的趋势看,未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选择仍会以美元和欧元为主导,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选择问题,实际上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美元和欧元的比例选择问题.

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把外汇储备看做是一个由各种不同币种外汇资产组成的资产组合,运用VaR这一90年代兴起并广泛应用的风险度量工具来估计美元和欧元比例变化时的外汇储备的VaR值,从而确定外汇储备的风险.

2 风险管理的VaR方法

2.1 VaR值的计算

VaR全称是Value at Risk,它最初用来测量证券组合的市场风险,即在既定的持有期内、既定置信水平下,由于汇率、利率以及股票价格波动而造成证券组合资产的最大损失,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量化风险.例如某一证券组合在持有期为24小时、置信水平为95%时的VaR值为100万美元,其含义是指该证券组合在未来24小时内最大损失超过100万美元的概率为5%.

为了计算资产或资产组合在某个周期内的VaR值,假设市场初始时刻资产的组合价值为w0,终止时刻的组合价值为随机变量W,对于给定的置信水平1-α,设w*满足

P(W≥w*)=1-α,(1)

则该周期内资产组合的VaR值为

VaR=E(W)-w*,(2)

其中,E(W)为资产组合价值在终止时刻的数学期望[4].

上述表明,计算VaR主要有三个要素:组合资产的持有时间范围、置信水平以及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其中组合资产的持有时间范围和置信水平由主观确定,因此VaR计算的关键在于正确估算资产收益率的分布.推导分布的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型,第一类为参数型,以方差协方差法为代表;第二类为非参数型,以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为代表.JerShiou Chiou(2008)在对外汇储备风险的研究中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及其适用性,指出通过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EWMA)计算的方差协方差法精确性更高[5],因此本文采取该方法.2.2 基于EWMA的方差协方差法

方差协方差法是VaR计算中最为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假设资产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这样由于资产组合是组合内各资产的线性函数,资产组合的收益率也服从正态分布.对于正态分布,求VaR的关键在于求出均值与方差这两个参数,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对其进行参数估计.

假设资产收益率R≡W/w0-1 服从正态分布,具体为R~N(μ,σ2).令Z=(R-μ)/σ,则有Z服从标准正态分布:Z~N(0,1).

对于给定的置信水平1-α,查表可求r*,使得

经 济 数 学第 27 卷

第2期艾之涛等:基于VaR方法的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风险分析

P(R

记给定的置信水平1-α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分位点为Zα,则有(r*-μ)/σ=Zα或r*=μ+Zασ.注意到W=w0(1+R),E(R)=μ,故由式(2)得

VaR=w0(1+μ)-w0(1+r*)=w0(μ-r*),

即VaR=-Zασw0 .(3)

本文讨论的外汇储备可以看做是一个由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四种币种组成的资产组合,下面讨论由这四种资产组成的资产组合VaR的计算方法.

假设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的收益率为Ri(i=1,2,3,4),同时假定Ri服从正态分布.记F=(σi,j)4×4为四种资产的协方差矩阵,ωi(i=1,2,3,4)为每种资产占总资产价值的比重,其中ωi≥0且ω1+ω2+ω3+ω4=1,记资产组合的收益率为Rρ,则有

Rρ=ω1R1+ω2R2+ω3R3+ω4R4.

由于正态分布的线性组合仍是正态分布,所以Rρ服从正态分布,按照上面的推导,其VaR值为

VaRρ=-Zασρw0. (4)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计算资产组合的标准差σρ.由数理统计的知识,知道

σ2p=(ω1,ω2,ω3,ω4)σ21σ12σ13σ14

σ21σ22σ23σ24σ31σ32σ23σ34

σ41σ42σ43σ24ω1

ω2

ω3

ω4.(5)

这样由式(3)~(4),可以推出资产组合的VaR取决于各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ωi(i=1,2,3,4)和各项资产收益率的方差和协方差,下面通过EWMA来求资产收益率的方差和协方差.

吴娓(2007)给出了利用不同周期的历史数据估计协方差矩阵的递推公式[6]:

σ2i,t=λσ2i,t-1+(1-λ)r2i,t,(6)

σij,t=λσij,t-1+(1-λ)ri,trj,t,(7)

其中,i≠j,σ2i,t为t时刻第i种资产的方差,σij,t为t时刻第i和第j种资产的协方差,ri,t和rj,t分别为资产i和j在t时刻的收益率,λ为EWMA中的衰退因子,介于0和1之间,λ越大,表明近期信息的影响力越弱.在实际计算中λ是一个常数,Riskmetrics集团对于单日风险测量设定衰退因子λ为0.94.

这样,以天为周期给定外汇资产收益率的历史数据,通过上述方法可得到资产组合收益率标准差σρ的估计σ

Euclid ExtrazB@ ρ,于是资产组合在下一个周期的VaR值为:

VaRρ=-Zασ

Euclid ExtrazB@ ρw0 .(8)

3 实证研究

3.1 样本数据、持有期和置信水平的选择

本文数据采用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外汇兑人民币的每日汇率中间价,然后通过对数变换计算这四种外汇各自的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 ri,t=ln(Si,t)-ln(Si,t-1).(9)

其中,ri,t为第i种外汇资产t时刻的收益率,Si,t是第i种外汇资产t时刻兑人民币的汇率.汇率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选择2007年8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共246个数据.在后面资产组合VaR的计算中假定持有期为一天,选定95%的置信水平,初始资金价值设为100万美元.数据描述见表1.

根据上面所选取的数据以及式(6)~(7)即可算出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四种外汇资产的方差和协方差,见表2.

3.2 VaR值的计算

由式(4)~(5)知,有了方差和协方差的数据,只要再知道各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权重即可计算资产组合的VaR值了.由前所述,由于日元和英镑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较小,本文主要考虑美元和欧元相对比例的变化对VaR值的影响,不妨令日元和英镑比例分别固定为15%和10%,同时欧元比例逐渐增大而美元比例逐渐减小,这样,给定不同的美元和欧元比例即可计算出的持有期一天,95%的置信水平下的价值100万美元的外汇储备的VaR值了.同时由表1中各外汇收益率的均值计算出资产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结果见表3.

表3给出了8种不同币种结构的外汇储备在初始价值为100万美元,持有期为一天, 95%的置信水平下的风险值和相应的收益率,结果表明随着欧元比例的增大,同时美元比例的减小,外汇储备的风险值逐渐增大,收益率也逐渐增大.

4 结 论

本文把我国的外汇储备看做是一个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外汇资产组成的资产组合,试图运用VaR这一90年代兴起并广泛应用的风险度量工具来估计美元和欧元比例变化时的外汇储备风险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欧元比例的增加,外汇储备总体的VaR值不断增大,也就是说增加欧元的比例会增加外汇储备整体的风险,因此单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考虑,应该减少外汇储备中欧元资产的比重而增加美元资产的比重.由于我国目前实行人民币主要盯住美元而非完全市场化的汇率制度,使得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性明显小于其他币种,因而必然造成资产组合中欧元等其他币种越多则风险越大,这一现实正好印证了本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得出的结论只是基于本文所选的汇率数据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考虑的,实际上除了风险因素以外,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评价还要综合考虑外汇储备的收益、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甚至是政治外交等多种因素,才可能得到更为客观的结论,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本文得出我国外汇储备应减少欧元资产而增加美元资产的结论,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这样大规模的变动.以外汇储备的收益为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欧元比重的增加,虽然外汇储备的风险增大了,但其收益率也增大了,因此从收益的角度考虑,反而应该增加欧元的比重.因此单从VaR的角度评价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是不全面的,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刚刚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风险管理无疑是以后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对于我国的资产管理者来说,掌握并应用VaR方法这一国际风险度量新标准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也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在VaR方法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的基础上,如何综合考虑VaR风险和平均收益来科学的动态的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是一个更有实际价值得问题,对此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国林.关键货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5):70-73.

[2] 杨胜刚,谭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管理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 28(3): 2-7.

[3] 任璐,潘志斌.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J].商场现代化, 2008,(29): 335-337.

[4] PHILIPPE Jorion. VALUE at risk: The new benchmark for controlling derivatives risk[M]. 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7.

[5] CHiOU JerShiou,HUNG JuiCheng,HSEU MeiMaun: A VaR investigation of currency composition i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J], 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8, (21): 76-92.

[6] 吴娓.涉外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的测量与套期保值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07.

[7] 马杰,任若恩. VaR方法在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3(3): 10-18.

[8] BREDIN Don,HYDE Stuart. FOREX risk: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using valueatrisk[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4, 31(9/10): 1389-1417.

VaR Based Currency Composition Risk Analysis i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I Zhitao,YANG Zhaojun

(School of Finance and Statistics,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Hunan 41007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VaR method, this paper regarded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s a portfolio composed of several currencies. By measuring VaR values of the portfolio as the proportion of currencies changes, we conclude that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should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ECU,and accordingly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U.S dollar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中国外汇储备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篇12

一、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理论估计

一国的外汇储备可以看作本国对外汇发行国的债权, 持有合理数量的外汇储备既是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安全的考虑, 也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但是外汇储备如果构成不合理或者超过适度区间, 就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那么, 我国的外汇储备是否偏高呢?

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外汇储备的实际需要两方面因素考虑,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应为4540亿美元。鉴于4540亿美元是以2004年的数据为依据得出的结果, 相对于我国当前所需要的外汇储备规模应该是偏小的, 但考虑到我国现在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万亿美元大关, 还是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外汇储备有过剩的倾向。

二、外汇储备过高的负面效应

过高的外汇储备给我国的经济平稳运行, 已经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外汇储备过高, 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 高额的外汇储备改变了我国的货币的供应结构,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3. 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

4. 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三、解决外汇储备过高问题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超过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会给一国经济平衡发展带来压力和风险。因此, 我国有必要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抑制外汇储备不正常的扩大。当前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遏制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 控制外汇储备规模。其次, 对外汇储备结构适当调整, 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独大的局面。

1. 外汇储备规模的调整。

(1) 对进口措施进行调整。进口政策调整不仅可以减少我国过高的贸易顺差, 也有利于消除政策干预造成的价格扭曲, 建立开放的市场体系和灵敏的市场机制。同时, 通过进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大。 (2) 购买战略石油储备。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被喻为“工业的血液”。但石油的蕴藏和使用却极不平衡。产油国和工业国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国际游资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都会造成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今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经一度摸高至8 0美元一桶。过高的石油价格给我国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冲击, 我国可以在石油价格回落到合理的时候, 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 加紧购买石油, 扩大石油战略储备。 (3) 为社保基金注资。目前, 全国的社保基金规模只有1477亿元,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社保基金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就曾公开表示, 社保基金的缺口在1万亿元以上。与社保基金的短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高达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中央明确指出要多渠道筹集社保基金。因此, 将部分外汇储备划拨到社保基金账下是有政策支持的。

2. 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

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储备货币币种的选择以及比重安排;二是外汇储备资产的调整。

(1) 储备货币币种的选择以及比重安排。储备货币币种的选择以及比重安排是各个国家外汇储备结构调整共同所面临的问题。近年来由于美国贸易逆差和巨额财政赤字使得美元兑换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持续下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美元的贬值程度, 专家提出了不同的预测, 有专家认为美元的贬值率在2 0%左右, 也有专家认为美元的贬值率将达到4 0%。因此, 为避免美元贬值造成本国外汇储备缩水, 调低美元资产比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调整的一个方向。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调整不能通过大规模减持美元资产来达到减小美元资产比重的目的。当前, 我国最稳妥的做法是增加新增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资产的比重同时将美元资产的增长速度调整到适度的范围, 从而降低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近几年, 我国同日本、欧盟的贸易发展良好。目前欧盟、美国和日本为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 2007年我国与上述三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3561.5亿美元、3020.8亿美元和2360.2亿美元。三者合计占到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4 1.2%, 如果考虑到内地经香港对上述地区的转口贸易, 则该比例将上升至5 0%左右。我国可以以此为契机, 进一步鼓励我国企业选择欧元和日元等非美元货币结汇, 从而扩大欧元、日元等外汇储备的份额。

(2) 外汇储备资产的调整。外汇储备资产调整是我国面临的特殊问题。外汇储备资产种类包括长期国债、短期国债、企业债券, 股票等。外汇储备的资产调整就是对以上资产比重进行重新配置。对我国而言, 则主要是如何调整美元资产的问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截至2005年6月底, 我国的美元长期债券投资占外汇储备的6 8%, 达4 8 5 0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比例为5 7%, 政府机构债券比例为3 6%, 企业债券比例为7%。而我国投资美国股票的资金仅占外汇储备的0.4 7%。由此可见, 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配置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分强调储备的安全性而忽视了收益性。在我国当前外汇储备较为充裕的背景下, 外汇储备的盈利性是我们必须充分考虑的目标之一。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以及超量外汇储备的消极影响, 对如何解决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结构管理

参考文献

[1]于润张岭松:《国际金融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47~160

上一篇:保密教育培训下一篇:安全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