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共7篇)
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 篇1
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
(三)案例3
【案例名称】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模式
【案例适用】信用的类型和信用制度的建立
【案例来源】根据http://相关新闻编写,2002年2月6日
【案例内容】
汽车信贷消费在中国是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采取拉动内需的政策才大力开展业务。目前,中国汽车信贷消费占贷款规模的比例只 1%,截至2001年底,国内金融机构的个人汽车贷款余额为435亿元。据统计,在汽车消费中只有10%是通过分期付款形式销售的。2001年中国汽车销 售总额为673亿人民币,根据世界平均信贷消费比例(70%)计算,理论上信贷消费总额应为471亿人民币。这说明我国的汽车信贷消费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中国汽车信贷消费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1.以银行为主体的直客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由银行直接面对客户,在对客户信用进行评定后,银行与客户签订信贷协议,客户拿贷款额度到汽车市场上选购自己满意的产品。在直客模式中,银行是中心,银行指定律师行出具客户的资信报告,银行指定保险公司并要求客户购买其保证保险,银行指定经销商销售车辆。在这一模式中,风险由银行与保险公司承担。
目前开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服务的银行非常多,几乎大多数的商业银都参与其中,例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
2.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客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由经销商负责为购车者办理贷款手续,以经销商自身资产为客户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并代银行收缴贷款本息,而购车者可享受到经销商提供的一站式服务。由于经销商在贷款过程中承担了一定风险并付出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所以经销商通常要收取2%~4%的管理费。在这一模式中,经销商是主体,它与银行和保险公司达成协议,负责与消费信贷有关的一切事务,客户只需与一家经销商打交道。这时,风险由经销商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这种信贷模式的代表是北京亚飞汽车连锁总店(以下简称亚飞)。
目前,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客模式又有新的发展,从原来客户必须购买保险公司的保证保险到经销商不再与保险公司合作,客户无须购买保证保险,经销商独自承担全部风险。这
也是亚飞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通过对风险的预估后推出的新模式。
3.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间客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由非银行金融机构组织对购买者的资信进行调查、担保、审批工作,向购买者提供分期付款。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为汽车生产企业的财务公司。
目前,上海大众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中国第_汽车集团公司、天津汽车集团等都有自己的财务公司。其中,上汽的财务公司于1997年开始进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当时的模式如下:由经销商出30%的款项从上海大众提车,其余70%由上汽财务公司提供,该类车辆只能以消费信贷的形式售出。客户购买保险公司的保证保险,律师行出具资信文件,由经销商提供车辆,上汽财务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一旦出现客户风险,由保险公司将余款补偿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将其偿还给上汽财务公司。因此,这种形式中,风险由上汽财务公司、经销商和保险公司三家共同承担。
【案例评析】
对本案例的评析,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从信用形式来看。信用作为一种借贷行为,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信用形式,就是表现借贷关系特征的形式。现代信用形式按不同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以信用授受的主体为准,信用可分为商业信用、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和个人信甩;以信用授受的期限为准。信用可分为短期信用、中长期信用;以信用授受的用途为准,可分为生产信用和消费信用;以信用授受的对象(即有无抵押)为准,可分为对物信用和对人信用等。以信用主体进行分类是较为常用的信用形式。本案例中的消费信用模式既涉及信用的用途和主体,又涉及信用的期限和对象。从信用授受的用途看,本案例中的借贷行为是用于耐用消费品——汽车;从信用授受的主体看,本案例中既有银行信用,也有企业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从信用的期限看,既有以分期付款形式表现出来的中期信用,又有消费信贷形式的长期信用;从信用授受的对象看,既有对物信用,也有无抵押的对人信用。
2.从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来看。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主体有三个:银行、汽车经销商和汽车企业财务公司。银行和汽车经销商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竞争又共生的关系。一方面,中国目前的汽车经销企业还不具备独立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资本规模,它们需要利用银行的资本开展此项业务,与银行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银行的直客模式使经销商无从获得以前收取的管理费和担保费等,与汽车经销又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另外,由于银行在客户资信调查工作方面缺乏经验,对风险的态度过于谨慎,所以使得资信调查的中介机构有了生存空间。银行与汽车企业财务公司的竞争是
正面的,两者各有优势。银行的优势在于:营业网点多,资本雄厚;而财务公司的优势在于:与汽车生产商联系密切,有专业优势,更有调节利润的空间,在利率选择范围上具有自由度。
作为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机构,银行、财务公司和经销商这三方在未来会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由于汽车的分销体系往往是以品牌为系列构建的,依附于汽车生产企业的财务公司和经销商会关注某一类产品的营销,而银行则只看重借贷者的偿付能力及信用,而不关注其购买的品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银行、财务公司和经销商之间又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定的交错关系。比如,在一些财务公司和经销商无法提供金融服务的产品消费中,银行能更广泛地提供服务。目前,国内汽车产业集中度不高,银行与财务公司及经销商形成交错关系的可能性更大。保险公司介入汽车消费信贷的原因是因为提供信贷的机构希望减少风险。保险公司与银行等机构一起承担风险,使提供消费信贷的主体机构在风险暴露前有了一定的缓冲区。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意提供保证险种,这是因为他们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还不强,保险业的竞争也还不激烈,保险业的利润率还很高。加入WTO后,外资保险公司在汽车消费信贷的保险市场会对国内保险公司形成冲击。
信用体系的缺失一直是汽车消费信贷操作成本高、手续复杂的原因。汽车消费信贷市场要想做大,必须有健全的信用体系作支撑。对于客户的资信调查,除了由银行、财务公司等专门的金融机构来进行外,还可以由专业的资信调查公司来进行。愿意承担一部分担保风险的公司可以相应分得一部分利润。这一块业务与信贷、保险相结合,就形成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一个完整结构。
3.从我国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来看。信用制度是指一种“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某一特定类型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信用制度是在商品交换中形成的,如果没有大多数人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产生信用关系及对这一关系固定化和普遍化的要求,不仅没有制度化的可能,也没有制度化的必要。因此,信用制度作为一种交易规则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从广义上来讲,信用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信用意识、信用行为和信用关系等。在经济实践中,信用意识具体化为各种信用行为,信用行为的产生必然产生信用关系,信用关系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信用交易、信用行为的发生,从而构成了信用的发生执行机制,它是内在的。而这一机制在现实中的稳定和顺利运行依赖于一定的保障制度,这是外在的。
从前面对消费信贷市场竞争的分析中也可以反映出我国当前信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由于我国近代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信用
经济发育较晚,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建国后又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社会信用关系十分单薄。因此,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个人,都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的培养。
(2)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本案例中汽车信贷消费领域的有些经销商和财务公司本身就缺乏内在的信用管理制度,因此其竞争力大大减弱。除此以外,其他行业中的企业也普遍缺乏信用管理制度,出现很多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和违约的现象。
(3)我国作为“非征信国家”,征信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我国对企业和个人的征信中介服务没有普及,信用管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市场交易中还不能快速对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上绝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真实资信背景进行报告。
(4)国家信用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在一些征信国家,大都有比较健全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政府对全社会的信用教育和信用管理的研究和开发。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
因此,我国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2)尽快制定信用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3)促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发展;(4)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督和管理体系;(5)加强行业协会等民间机构的自律管理;(6)强化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7)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 篇2
一、信用与货币
在现代经济体中, 资金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 为什么资金具有这样的价值呢?货币对于经济表现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能从信用角度理解货币, 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关于货币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已有了很长时间的发展, 从早期有关货币制度的研究, 到古典的货币数量理论, 又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 以及后来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 等等。这些理论对于有关货币制度、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都做了一定的论断, 并且都各有自己的观点。但是, 一些有关货币制度的基本认识还是一致的。
在社会发展的初期, 物物交易是基本的交换形式, 人们通过寻找匹配的物品进行交换, 然后要么消费交换来的物品, 要么将交换来的物品与已拥有的其他资源相结合进行生产, 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增进彼此的效用水平, 进而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但是, 在物物交易中蕴藏着极高的成本和极大的危险性——交易可能不发生。自然地, 人们要寻找降低成本和增加交易达成可能性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最初形态的货币——一种特别的商品,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了这样的一般等价物, 交易发生就容易得多了, 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而由于金银这样的贵金属天然的特性, 使得慢慢地、自然而然地人们将金银作为了充当这种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即货币。显然, 在这样的演变背景下, 货币本身是有价值的, 这一点也直接反映在货币的财富贮藏功能中;它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无非是个体与全体的关系;而商品以货币表示的一般价格, 也取决于经济体中的商品数量与金银存量之间的对比。
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演进, 一方面, 整个实体经济规模相对于存量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的金银来说越来越大, 仅仅靠金银发挥货币职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因为缺乏金银即货币的话, 很多交易无法发生, 这可能会从投资与消费两个层面影响到经济进步。从投资来看, 如果人们判断经济体中的交易由于受到金银数量的限制而较难发生的话, 可能就不会积极地从事生产、投资的准备, 从而浪费已拥有的部分资源, 降低全社会的生产效率;从消费来看, 货币的缺乏增加了交易的困难, 也降低了人们消费的意愿, 而通过交换本身是可以改进交易双方的效用水平的。实证上, 通货紧缩所带来的经济衰退、生活水平下降就可以作为以上论述的很好证明。另一方面, 国家及信用体系的建立使得有可能出现不依赖于金银而依赖于信用的货币, 提供了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创造货币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货币开始逐渐从金属货币向以贵金属为本位的非金属货币到最后的不可兑换的纸币演变, 以至形成目前在绝大多数地区使用的信用货币。但是,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 虽然货币在形态上从金银这样实实在在的、可以明确感受其价值的物品演变为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的纸币, 货币本身所蕴涵的价值却并没有消失。因为, 纸币之所以能够成为货币, 最为关键的在于纸币发行的当局——一般是一个经济体的中央银行本身由于国家政权的支撑为纸币提供了信用——这个信用的存在使得人们愿意接受纸币;显然这种信用本身是有价值的。当然,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中央银行的信用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如果中央银行不根据实体经济状况而任意发行货币, 造成通货膨胀, 就会侵蚀人们对货币的信用, 严重地话可能会带来信用体系甚至政权的崩溃。
所以, 当货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发展到信用货币时, 货币的价值就不再依赖于某种特殊商品或是金银所真实具有的价值, 而转为依赖于以国家政权为基础的信用——信用支撑着货币像血液一样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流转使交易有效地达成, 生产有效地进行。所以, 信用是一种资源, 而且是经济社会中特别重要的资源, 主动地影响着整体经济状况。当然, 货币与经济发展联系的机制和过程要复杂得多, 各个学派对此的观点也莫衷一是。但是, 我们至少可以从概念上理解货币的内涵以及其作为资源的依据所在——信用。
二、信用与金融
有了具备良好信用的货币的存在, 为有效交易提供了基础。但是, 如果信用只是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上, 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很受限制。庆幸的是, 金融体系的产生和演进早已更广泛深入地发展和利用了信用。
早期的货币是以特殊物品的价值为基础的, 现代货币则以信用为基础。那么, 这个信用的主体是谁呢?也就是说由谁在提供着这种信用呢?显然, 通常由中央银行代表主权国家提供这种信用;而其之所以能够提供, 是因为政权及其拥有的国家机器在做后盾, 使持有货币的大众愿意接受。但是, 除了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过程中能够如此利用信用, 一般的个人、家庭、企业、机构是否可以将彼此间的信用加以发现和利用呢?由于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 比如亲情、友情等, 可以建立彼此间的信任;由于一方的一贯良好表现, 以及一些基本素质较好, 比如一家企业长期以来很诚信, 并且拥有相当的规模, 也可以取得其他社会成员的信任;甚至通过一些技术性和法律的安排, 比如抵押物和违反信用的严惩机制, 也可以创造出信任关系。这时, 信任就可以成为我们所讨论的资源意义上的信用, 从而有了被加以利用的可能性。例如, 企业可以先获得劳动者的劳动投入, 而后再付报酬。但是, 更为一般的是, 一方通过这样信用的支持获得另一方的资金。为什么要获取资金呢?因为在货币有信用支撑之后可以被用来交换成其他的资源, 然后再跟已有资源相结合进行生产, 在获得更多产出的未来将这笔资金偿还。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可以提高社会的福利:资金需求者通过获取资金资源进行购买, 再将已购买的资源如原材料、劳动力、技术、专利等有效地与其他资源相结合, 创造更多的产出, 产出有效地进入市场换回更多的资金, 与资金的供应者分享收益。而资金交易因为本身的标的就是‘钱’, 所以不可能用‘钱’来购买, 那么购买者也就是资金需求者支付的是什么呢?当然要有一笔更高的资金回报, 但是, 由于这笔资金回报一定是在未来发生, 所以, 购买者要提供信用支持。所以, 社会一般成员层面上的、基于天然的或技术、制度、法律的信用关系就成为重要的资源, 是金融体系的根基所在。
具体的, 我们不妨从整个金融体系的各个构成来进一步理解这一层面上作为资源的信用的重要性。
首先从以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为主的直接金融市场来看。在这个市场中, 有投资机会的生产者需要资金这样一种资源, 而众多家庭、机构又持有闲置的资金;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债券从投资者 (资金的供给者) 那里获取所需的资金, 则双方的福利都有机会得到提高。在这里, 股票和债券就好象连接生产者和投资者的桥梁, 而这桥能否支撑资金的流动, 则取决于信用。因为, 这个时候对于投资者而言存在了资金在时空上的错位:资金由自己控制转而由他人控制;第一个时期付出的资金要在未来收回。那么, 对他人控制是否放心、对未来能否收回资金是否有把握就直接决定了投资者的初始决策, 也同时决定了这笔货币资源能否转移到生产者手中, 也就影响着社会的福利水平。由此可见, 虽然直接融资从表面上看是货币资金的转移, 但这种转移能否发生则取决于融资者的信用状况。
其次是以银行为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金融。事实上, 金融中介的出现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直接金融市场中可能的信用缺乏的一种弥补, 因此, 相对而言, 表面看信用在间接金融上的重要性可能稍显放松。比如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一般要弱于金融市场。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信用在这里不重要, 只不过从大众看来, 我们只是关注银行等中介机构, 而它们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当良好的信用记录。不过一旦银行给储户带来信任危机, 就可能发生金融恐慌, 对整个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对于银行等中介机构来说, 能否从潜在的借款者那里获得足够的信用支持, 决定了资金能否贷出、从而最终带来社会福利的提高。
因此, 表面上看金融体系决定的是资金这样一种资源的流动和有效配置, 但决定金融体系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却在于信用。而这一信用又不同于货币背后的信用, 更大程度上是‘民间’信用。这一层面的信用越发达, 就可以在货币信用坚实的基础上更好地被加以利用, 促进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 进而增进全社会的财富。这一点可以从对现实的观察来证实。但凡具有发达金融体系的经济体, 无不拥有坚实的社会信用基础。例如, 有效的法律体系, 合理的制度安排, 良好的信用文化, 强烈的信用观念, 中立的信用评级机构等等。而这样的金融体系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所以, 信用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货币层面的信用主要在于中央, 而金融体系层面的信用则主要在于民间。当然, 这并不排除两者有交叉的部分。比如大量民间个体制造假币, 可能会损害到货币的可信度;而在政府机构作为个体进入金融市场时, 又必须再次提供政府信用获取资金, 当然这通常不成问题。但当政府大量举债造成巨额赤字时, 引发通货膨胀, 也会侵蚀到人们对货币的信心。而货币信用的恶化又会影响金融市场上融资主体的预期, 从而不愿意进入金融市场, 造成对已拥有资源的浪费, 等等。这些问题都在现实中出现过。因此, 两个层面的信用互相联系:前者作为后者的前提和基础, 而后者是前者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 同时两者还会通过某种渠道相互影响。
三、我国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必须承认信用对于经济乃至社会的重要性。我国也就必须尽快建立、完善我们的信用体系。
首先, 从货币的层面, 那就是要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也就是维持人民币的信用基础。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年, 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和经验;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 以及从法律上规定“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等等, 这些都有效地维护着这一层面的信用, 保证货币有效地、持续稳定地发挥其作用。
第二, 从金融体系也就是非货币层面的信用来看, 对信用体系的迫切要求就显而易见。
我们可以直接地从数据上来看到信用的不足。在我国近年来的融资总额统计中, 直接融资的比例还不到10%, 而有的发达国家直接融资甚至超过间接融资。之所以出现这样严重的不平衡, 一方面跟我们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阶段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很好的信用体系支撑资金直接从潜在的供给者向生产者方向流动。
第三, 两个层面相交叉的部分在我国转轨经济中的特殊表现。在前面的分析中, 我们简单地把货币层面的信用界定为“中央”信用, 而把金融市场层面的信用界定为“民间”信用。这样界定其实更多地是出于叙述的方便。事实上, 这两者之间决不是可以清楚划分地, 尤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下, 这两者相互影响的渠道更多。
首先, 政府及其机构可以象其他社会个体一样以自身信用为依托进入金融市场, 成为获取资金的一方。由于这时候的信用是国家信用, 所以不成问题。但是, 当政府过多地举借债务, 造成过高的财政赤字的话, 会侵蚀国家信用;尤其是当这种高额的财政赤字不得不由中央银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支撑时, 由此引发通货膨胀, 就会最终动摇货币的信用基础。所以, 很多国家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并且限制财政赤字的规模。我国在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 财政政策以扩张性的为主, 因此, 就需要特别注意保持一个合理的程度和速度, 维持货币的信用基础。其次, 我国有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 这些国有企业广泛地参与着金融体系的活动。国有企业通过上市或发债融资, 或者从银行获得贷款, 构成了金融市场中资金需求的主体。根据这些企业的性质, 似乎有国家信用在为它们的融资行为做基础;但国有企业要自负盈亏, 因此企业的经营状况才真正是企业信用的基石。目前, 一些知名的国有企业有着很好地表现, 但是更多的大中型企业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营不佳。因此, 迫切需要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构筑国有企业信用。没有国有企业的良好信用, 不但会影响到其本身, 还会由于其示范效应影响到金融体系中其他融资主体。
四、如何建立我国的信用体系
信用决定着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元素——货币, 也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呢?理论上,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首先在于法律和制度。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控制直接决定了货币的信用基础, 当然这要以稳定的政府、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为前提。如何保证货币供应有一个既跟得上实体经济发展又不至于产生通货膨胀的速度, 需要制度上的合理设计和法律的支持。在这一点我国在建立中央银行制度以来的二十多年有很大的发展, 是否能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今后要不断探索的问题。那么, 如何从制度和法律上促进金融体系的信用呢?尽管我们前面将这一层面的信用称为“民间”信用, 但事实上我们信用的很大问题却不仅仅来自于这一层面。由于中国转轨经济的特殊特点, 国有企业在金融市场上成为资金需求主体的时候, 由于所有权、经营权和企业独立核算的独特安排, 使得它们缺乏激励和约束, 从而缺乏信用。因此, 如何在这样的所有制下设计更好的制度保证企业信用的基础——有效经营和管理, 或者如何适当对国有企业进行所有权的转化, 都是政府即中央层面的问题。当然, 在所有权、经营权等问题解决好之后, 还要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建立信用体系:从法律上和制度上, 保护产权, 惩罚不当行为;使维护良好的信用关系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最优选择。
其次是市场力量, 通过市场发展对信用的评估和监督, 比如个人信用资料库的建立, 评级公司的有效经营等等, 来有效促进信用体系的形成。
第三是道德上, 重视讲求“真”的教育, 培养崇尚“真”的价值观, 促进社会形成说真话、做实事的习惯。这虽然是相对“软”和“主观”的安排, 但却是上述方面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支撑;才会使人们在制度、法律和市场力量下的信用选择符合本意, 而且使这种选择带来的信用最大化, 也使基于此的信用体系有深厚的社会土壤。
摘要:本文探讨了经济领域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信用, 指出信用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进而分析了信用在货币、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重要作用。在一般分析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指出了我国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并为如何建立信用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用,货币,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歇尔.货币、信用与商业.商务印书馆, 2005.
[2]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 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商业信用;银行信用
一、引言
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其高速的经济发展与落后低效的金融体系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学者们在探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之谜的过程中,商业信用的普遍使用逐渐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之一。Woodruff(1999)与Fisman和Love(2003)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中,商业信用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而金融发展却严重滞后,我国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极大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而企业大量使用的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一种新生资金来源,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现阶段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既属于企业融资理论,同时也属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研究范畴。对于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大部分学者经过实证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并通过二者的相互替代来应对货币政策的变化,从而弱化货币政策的效果;另外小部分学者经过实证研究却找到了二者之间呈现互补关系的证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认为有必要探讨货币政策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本文主要研究的商业信用的对象主要是商业信用的获得。商业信用的融资比较优势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表明,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银行在给企业放贷时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此时,银行会实施信贷配给行为,导致一部分企业无论愿意支付多高利率,都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受到银行信用融资约束的企业为了筹集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只得诉求于其他的融资渠道,所以,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一种负相关,即“替代关系”。
但是,在货币政策紧缩期,银行对企业惜贷,为什么供应商还会提供商业信用给企业呢? Nilsen (2002) 认为在正常时期,企业使用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替代融资方式成本高昂,但到了货币政策紧缩期,因为资金的稀缺性,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或者贷款的成本非常高昂,此时使用商业信用作为融资方式反而具有成本上的优势,而供应商出于相互的合作关系(Cunat,2007) 可能提供信用給企业。另一方面,信贷配给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银行与企业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Stiglitz and Weiss,1981),而相对于银行,供应商在企业信息获取上更具有优势(Fishman and Love,2003) ,这使得供应商可能在货币政策紧缩期提供商业信用给企业。由此,可以得出让企业的总融资额一定的情况下,在货币政策紧缩,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融资的时候,企业必然会更多的倾向于去获得商业融资,从而加剧了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1:随着货币政策的趋紧,我国企业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替代关系会有所增强。
我国的企业数量众多,有规模大、盈利能力强、地位高的国有企业,也有规模小、处于成长期、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对于这么多类型的企业,在做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关系的研究的时候,应该考虑更多的企业特性。张捷,王霄(2002)、张琦,陈晓红(2008)等都认为我国规模越小的企业在信贷融资中面临着规模歧视。当货币政策紧缩的时候,这种歧视会越发明显(刘建勇、汤浩,2008)。由此看来,货币政策的趋紧会加剧小规模企业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替代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2:随着货币政策的趋紧,较之于规模大的企业,规模小的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两者的替代关系会越发显著。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的样本为2005-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10年的面板数据,并按照以下的步骤剔出部分数据:金融类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公司;被ST的公司;关键指标缺失严重或者指标明显失真的公司样本。本文最后得到747个样本,共7470个观测值。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全部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相关数据整理与分析由EXCEL、SPSS与 Eviews7.0进行处理。
(二)模型设定
根据上文提出的关于企业融资过程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关系的假设,本文拟就选取不同的样本进行回归,并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检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检验假设,本文设定了如下模型:
TC=α0+α1BANK+α2MP+α3MP*BANK+α4STATE+α5SIZE+α6CFO+α7ROA+α8VOI+ε
本文借鉴陆正飞、杨德明(2011)的方法,以MP=M2增长率—GDP 增长率—CPI增长率作为衡量货币政策的指标。如果该指标偏大,则表示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反之,则表示货币政策趋于紧缩。根据各年度数据和计算的MP值,将2006年、2007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作为货币紧缩期。为了提高结论的科学性,本文引入以下控制变量:产权性质;规模: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经营活动现金流水平: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总资产的比率;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
nlc202309021053
四、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前面提出的相关假设和研究设计思路,本章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检验。首先运用Excel对样本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运用软件ststa1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2005年到2014年样本数据中的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5.1
表5.1分别从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及标准差五个方面列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商业信用占总资产比重的平均值为0.182,中位数为0.154,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从上游企业获取商业信用的整体水平比较高,其最大值为0.794,最小值为0;银行信用占总资产比重的平均值为0.174,中位数为0.159,与应付款项占总资产比重均值相比,银行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重的均值高低0.008,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依赖商业信用融资的整体水平较高,在企业经营性融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相关性分析
在進行回归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主要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同时还需要对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解,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从表5.2主要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中可以发现,货币政策MP与商业信用AP、银行信用BANK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当货币政策越是宽松,上市公司从上游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就越多,向银行取得借款越多。商业信用获得AP与银行信用Bank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企业获取的银行借款融资与向上游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呈现“替代关系”。
从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中可以发现,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8。Judge et al.(1988)认为,当自变量相关系数小于 80%时,将不会对回归模型产生影响。由此我们认为模型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模型的回归。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已经初步证实了研究假设的正确性,为了对假设进行全面的检验,本文将首先将总样本做一次回归,然后将样本分为规模大的企业,规模小的企业两类个体样本,对这些个体样本再进行回归,所得结果列示如下:
①对全样本的回归分析
从表5.3中可以看出,当货币政策紧缩的时候,因变量商业信用TC与自变量银行信用BANK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确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整体替代率约为16.2%。说明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商业信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信用满足企业的部分融资需求。货币政策MP与商业信用TC的相关系数是-0.013,在较高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当货币政策趋向于紧缩的时候,企业可以从上游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会变少。货币政策MP与银行信用BANK的交叉项的系数是-0.064,且在0.1的水平上与商业信用显著负相关,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代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增加,即变得更为陡峭,说明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上市公司获得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的替代性有所加剧,因为随着银行信贷的增加,相较货币政策宽松期而言,上市公司得到的商业信用也会快速的减少。该结果验证了假说1。
企业规模SIZE、经营活动净现金流CFO、营运能力VOI与商业信用TC是正相关,资产收益率ROA与商业信用TC呈现负相关,说明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越多,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强,企业得到的商业信用就越多,随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得到的商业信用越少。企业的产权性质STATE与商业信用TC的关系并不显著,说明国有企业对商业信用的依赖程度并不高。
②对规模大小两类样本的回归分析
由表5.3中可以看出,大规模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171,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大规模企业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呈现显著的替代关系。小规模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184,在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小规模企业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也呈现替代关系。
大规模企业的MP*BANK的系数是-0.074,说明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该类企业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替代关系。小规模企业的MP*BANK的系数是-0.083,说明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代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增加,即变得更为陡峭,说明随着货币政策的趋紧,较之于规模大的企业,规模小的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两者的替代关系会越发显著。该结果验证了假说2。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工作,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呈负相关关系,即替代关系,货币政策的趋紧会加剧这种替代关系。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货币政策对于商业信用的获得与银行信用的相关关系的影响程度会随着企业不同的特征而有所不一样。随着货币政策的趋紧,较之于规模大的企业,规模小的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两者的替代关系会越发显著。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微观传导机制作用的。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时,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不同的企业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应对货币政策变化以减轻货币政策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斌,江伟.2006.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替代还是互补基于中国地区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7,(1):26-31.
[2]李时坤.2011.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关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3]廖秀梅.2007.会计信息的信贷决策有用性:基于所有权制度约束的研究[J].会计研究,(5):31-38
[4]刘小鲁.2012.我国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与强制性特征——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68-77.
[5]陆正飞,杨德明.2011.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管理世界,(4):6-14.
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 篇4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__。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__。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3.太阳系是由__构成的天体系统。
A.太阳、恒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B.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恒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C.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D.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4.下列关于“历史规律的实现过程”的看法,不正确的是__。A.表现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B.表现为盲目性和自觉性的统一 C.表现为预期性和非预期性的统一 D.表现为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5.行政监控的要素不包括__。A.监控者 B.监控对象 C.监控标准 D.监控机制
6.“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__。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价值标准
D.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7.在我国,__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A.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C.走共同富裕之路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8.有权就实施行政许可收取费用作出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是__。A.法律和法规 B.法规和规章 C.行政法规和规章 D.法律和行政法规
9.下列会计科目,年末可有余额的[ ] A.主营业务收入 B.营业外收入 C.本年利润 D.利润分配
10.世界经济论坛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非官方经济论坛,主要是通过与会者的思想碰撞给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和企业负责人以启发,进而影响到全球经济发展。2009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在达沃斯举行,年会以__为主题。A.加强合作
B.变化中的力量格局 C.合作创新的力量 D.构建危机后的世界
11.(★★★☆☆)《刑法》规定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段是指__。A.14周岁到16周岁 B.14周岁到18周岁 C.16周岁到18周岁 D.18周岁到20周岁
12.(★★☆☆☆)张某窃得同事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向丈夫何某谎称路上所拾。张某与何某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借记卡密码,持卡消费50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 A.张某与何某均构成盗窃罪
B.张某与何某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张某构成盗窃罪,何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张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何某不构成犯罪
13.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2名党员代表所代表的党员数为__。A.40多名 B.100多名 C.70多名 D.50多名
14.北京时间2009年1月7日,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内陆冰盖队抵达南极之巅冰穹A地区,动工建设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__。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南极站
1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__。A.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B.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C.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主持会议的是__。A.大会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大会秘书长
17.假定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项目的获利指数小于1 B.该项目内部收益率小于8% C.该项目风险报酬率为7% D.该企业不应进行此项投资
18.下列各项公文的稿本中,具有正式法定效用的稿本是__。A.草稿
B.征求意见草稿 C.文稿 D.定稿
19.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__。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20.2009年3月6日摩洛哥外交和合作部发表一份公报宣布,摩洛哥决定从6日起断绝与__的外交关系,以抗议其针对巴林王国主权发表的“不适当言论”。A.伊朗 B.以色列 C.巴基斯坦 D.印度
21.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__。A.请示 B.报告 C.通报 D.函
22.下列属于管理性金融机构的有__。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投资银行
23.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__ A.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
B.马克思主义有关法的本质和作用的思想 C.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论
D.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24.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__。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B.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2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__。A.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B.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C.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26.专项票据到期,按“一逾两呆”口径考核,不良贷款比例较2002年12月末的降幅不低于[ ] A.30% B.40% C.45% D.50% 27.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中的必经环节。关于法律解释及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A.“欲寻词句义,应观上下文”,描述的是体系解释方法
B.文义解释是首先考虑的解释方法,相对于其他解释方法具有优先性
C.历史解释的对象主要是法律问题中的历史事实,与特定解决方案中的法律后果无关 D.客观目的解释中,一些法律伦理性的原则可以作为解释的根据
28.ITER计划,又称“人造太阳”计划,它是采用类似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使__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从而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A.氘、氚 B.氧、氢 C.氦、氧 D.氢、氚
29.根据2011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黑龙江省__经济总量位列全国之首。A.健康、有机食品 B.健康、绿色食品 C.绿色、有机食品 D.天然、绿色食品
30.下列关于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A.国家赔偿以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为行为要件 B.赔偿请求人要求刑事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C.服刑人员之间因矛盾导致的互相伤害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 D.国家赔偿的范围中包括对精神损害的赔偿 31.我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13条修改为:“公民的__不受侵犯”。A.财产 B.私有财产
C.合法的私有财产 D.合法的经济收入
32.1020年,中国北方与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有__。A.辽 B.金 C.西夏 D.大理 33.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的科学家是__。A.维萨留斯 B.哥白尼 C.牛顿 D.培根
3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于20世纪__。A.60年代初 B.70年代初 C.80年代初 D.90年代初
35.在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是__。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__。A.国家有计划制定价格
B.计划定价为主、市场自由价格为辅 C.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D.以企业自由定价为主
37.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__。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 D.开展整风运动
38.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的原因在于__。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39.不完全竞争市场出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是由于__。A.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B.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C.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40.公文的主体部分是__。A.标题 B.正文 C.作者
D.印章或签署
41.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__。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况下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 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4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开始于__。A.1840年 B.1843年 C.1858年 D.1860年
43.本票自出票日起,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月。A.六个月 B.一年 C.半年 D.二个月
44.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赵某的行为__。A.不构成犯罪 B.属于意外事件 C.应当从重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5.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__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A.2000 B.2500 C.3000 D.3500 46.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__。A.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B.可夹带请示事项
C.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D.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关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47.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权利,这说明__。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宪法才能规定全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C.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8.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财产的一种__。A.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B.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C.使用权利
D.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
49.管理手段的高低与管理的幅度和层次成__。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不可比 D.对比关系
50.白居易在登上庐山时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产生诗中景象的原因是__。
A.山地土壤贫瘠,桃树开花较迟
B.山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桃树开花来得迟 C.山地云雾多,桃树开花来得迟
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 篇5
农村信用社发展50多年来,很多铁的内控制度和法律法规都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完善的,其代价更是昂贵的。尽管如此,我们有些后来人不但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而要以身试法。近10年间,嘉陵区农村信用社在就发生了七起“内部人”直接做案的经济案件。诸如近几年的违法犯罪人员任华贵携信用社资金潜逃案,杜桂林参与金融凭证诈骗案,毛正兴、梁云益、刘伟违规放款侵占信贷资金案,文显臻、任春荣合伙盗窃信用社资金案,他们有的已鎯铛入狱,失去自由。有的已丢掉饭碗失去职业。更可悲的是有的临近退休或已退休安度晚年的老职工晚节不保,老泪纵横也走上了丢饭碗乃至服刑的末路,他们从事金融经营管理几十年,把自己一个职业的金融业高管人员经营成为一个囚人,这难道说付出的成本还低吗?有些案件金额巨大,而且影响深远,给全区农村信用社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一、六案发生原因分析
(一)作案人员自身缺乏学习,防腐拒变能力差是案件发生的内在原因。上述七起经济案件的作案人员平时不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法制观念淡薄;不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放弃了自我思想改造,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严重缺乏防腐拒变的能力;个人私欲恶性膨胀,思想蜕化变质,贪图享乐,经受不住诱惑,最后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将犯罪的黑手伸向信用社集体财产。从文显臻、任春荣作案足以说明其私欲膨胀到何等地步,真是家贼难防。
(二)各种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无相互制约机制,经办人员有章不循是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以“3?17”任华贵携款潜逃案为例足以说明:现金押运环节是银行案件防范的基本风险点,农村信用社人员相对不足,执行双人押运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区联社早在2004年3月份就开始在辖内实行现金集中运送制度。2004年嘉陵信用联社颁发《嘉陵区信用社现金调运、押运管理办法(试行)》(嘉信联[2004]19号),明确规定各信用社、分社存取现金必须事前向联社结算专柜报告,由结算专柜将现金计划汇总后报联社保卫科,由保卫科安排专职运钞车和经警人员将现金押送到信用社和分社。但这个规定并未在大通信用社完全执行,除个别分社因离主社较远,交通不便实行联社集中运送外,其余分社仍实行到主社取款的方式。虽然主社要求分社在存放现金时要实行双人押运制度,及分社如是一人取款主社派人护送的方式,但执行中并未成为一种制度坚持下来,未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分社一人存取现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如此松散的管理方式下,不出问题是侥幸,出问题也相当自然。
(三)大额现金管理不严,未执行严格的事前审批制度。为加强大额现金管理嘉陵信用联社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并以嘉信联发[2005]139号文件印发了《嘉陵区农村信用社大额现金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其中要求5万元以上现金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分社向主社提取现金5万元—20万元应由副主任审批,异常大额现金提取要实行报告制度。新庙分社平时现金库存一般在10万元以内,当天尚有现金库存5万元左右,提取20万元现金显然大大超出正常库存用量,但任华贵向主社出纳常××报告大额现金支取时,出纳并为对该笔异常大额现金支取引起足够重视,也未将情况及时报告分管领导主任。在任华贵支取大额现金时,出纳未在“大额现金支取审批记录”上登记交分管主任审批,使大额现金支取失去控制。事后检查大通信用社的“大额现金支取审批记录”,发现新庙社当天该笔记录未作审批,而且整个记录存在明显的补制痕迹。
(四)内部制约措施失控,违反业务操作流程。现金支取先记账后付款,钱账换人复核这是银行会计制度最基本的规定,但大通社在办理该笔现金支取时未严格遵守此规定。据了解,任天贵在办理现金支取时,会计暂未在场,出纳常××在支票未经会计人员审核、记账的情况下,未等会计人员回来对钱款进行复核,直接将现金支取给任天贵,事实上形成了一人临柜,业务一手清的状况。事后检查发现,会计处理该笔账务的时间已在款项支取1小时以后。
(五)内部管理不严,交接手续不清。大通信用社对核算业务各流程的管理较为松散,岗位责任不明,密码管理失控,交接手续不清。当天对公会计黄××休假,交接登记显示有关工作移交储蓄会计蒲××,但当天运行日志显示复核工作由主社信贷员何××承担,而何××使用的计算机代码和密码是主社副主任杨××的,但被调查的主任蒲××、副主任杨××并未安排何××代班,副主任杨××也未授权何××使用其代码和口令。到底是分管领导推过诿责还是信贷人员越权录账,让人费解。
(六)业务素质较差,制度观念淡薄。出纳常××再过两年即将退休,工作勤勉,但由于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业务素质很难适应新业务的需要,不会计算机操作,由此导致当天对公会计休假后复核工作无人代替的问题。事后询问其为何违反有关规定办理现金取款业务时,常××称,当时认为任华贵的父亲是老信用社主任,老先进,任本人组织上是党员、行政上是主任,根正苗红,不会出问题,因此思想上就少了一根弦,人情代替了制度。
(七)内控监督检查不力,稽核检查流于形式,忽略安全隐患。“3?17”携款潜逃案暴露了我区联社在日常监督检查方面存在疏漏,对现金押运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安全隐患。大通信用社下属六个分社,除一个分社外其余分社日常存取现金基本上都是在主社办理,在联社实行集中运钞制度后的2年时间内,分社未按要求通知联社集中运钞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联社明知分社有章不循却不加制止和纠正,可悲的是专职稽核人员专题稽核长达两年未发现大通片区未执行联社规定,更谈不上及时报告和纠正,最终酿成风险案件,不能不令人感到痛心和惋惜。
(八)相关监督管理人员思想松懈,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是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直接管理者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漂浮,安全、内控检查走过场,应付了事,甚至发现了问题也大事化小,不处理、不报告,对问题熟视无睹,对可能产生的大要案的迹象麻木不仁;另一方面,上级监督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差,检查不细致、不全面,以致该发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该整改的隐患未能及时得到整改;前几年,区联社对基层社的专项检查针对性不强,检查力度和检查频率不够,致使基层出现的一些问题迟迟不能被发现,长期得不到纠正。从刘伟、毛正兴、梁荣益违规放款侵占资金时间之长、笔数、户、金额之多足以说明,尤其是刘伟下岗收贷又担任信用社主任后,其乱放贷款的行为更是有恃无恐,上级管理部门也曾先后多次组织工作组到该社检查工作,但均未暴露问题。还有一些案件也充分说明,各级监督管理者不认真坚持查库制度,查库时不仔细清点,甚至只粗略核对一下会出帐面余额即敷衍了事;金库钥匙交接混乱,经常出现一人代管的现象;金库长期设两个库存;空档值班人员经常脱岗等现象未能及时得到纠正。
(九)管理者思想麻痹,认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力。从任华贵携款潜逃案件可以看出:该社管理者对基础工作岗位潜伏或引发案件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落实防范措施不力;对基础岗位执行制度过程中的纰漏和岗位之间制约环节的松驰现象放任自流,不制止、不纠正;对有问题员工的排查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少数员工赌博、经商等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对显露的案件信息、案件线索缺乏必要的敏感和警惕;对案件防范工作仅停留在口头上的会议中,不抓具体落实;只注意“防外”忽视“防内”,忽视内部岗位制约的检查落实。常言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任华贵身为信用社主任,不注意自己的干部形象,多次与社会人员一起往返外地经商,花钱大方,一掷千金,其挪用信用社资金的可能性被忽略;毛正兴经常参与社会豪赌,而且经常彻夜不归,引起夫妻反目,其因资金短缺而向信用社贷款伸手的可能性也没有引起注意。
二、应该吸取的教训和应采取的措施
上述七案真是警钟长鸣,无数次向我们提醒案件随处可能发生,“十案十违章”,内部控制薄弱之处就是案件多发之处,信用社点多面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应作为风险防范的重点。
(一)增强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认真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干部职工思想素质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广泛开展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9月5日省银监局、省联社召开的全省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员工对《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禁令》以及历次案件通报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特色意识、学习意识”,激励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勇于奉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的考验;二是要加强对职工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和业务技能锻炼,促使其主动抵制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三是要将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增强全体员工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干部职工抵制诱惑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引导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四是尤其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要求他们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构筑好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随时做到是非清楚、行为规范和警钟长鸣,切实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必须认真解决制度的执行力问题。制度缺位比没有制度更可怕。六案显示了个别信用社在执行集中押运制度、大额现金管理制度、会计基本制度、人员交接制度、密码管理制度、四双制度等方面存在缺位、失位的现象,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必须督促各信用社进一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并建立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措施。
(三)落实制度环境,充实一线门柜人员。基层信用社因人员不足导致基本制度难以落实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大通7个信用社有4个是三人社,龙蟠片区10个信用社就有8个是三人社,按信用社“四双制度”要求至少也得4个人。许多信用社常年处于带“病”运行状态,许多信用社职工不能享受休假待遇,强制休假制度更无法落实,风险隐患较为突出。据调查,整个嘉陵信用社需缺额补员20人,因年龄大、文化低、技能低需置换的人员达34人,但由于信用社无进人自主权,自身无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加强对要害岗位的监督管理和思想教育。要加强对基层网点要害岗位各流程的监督控制,坚持重要业务换人复核制度,坚持重要岗位强制休假制度。坚持信用社、分社主任交流制度,要努力增强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按习惯办理不按制度办事,增强职工的制度观念、防范技能和工作责任感,把“三防一保”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基层信用社领导岗位人员的管理,随时掌握其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的行为习惯,关注其思想变化。
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 篇6
所谓货币购买力是指货币能够购买到的商品的能力, 也即一定数量的货币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的数量。货币的购买力与商品价格成反比例关系, 保持货币购买力的稳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第一, 可以保障商品交换、流通的顺利进行, 维系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第二, 能够为企业发展创造基础, 使企业不致因原材料或产成品的价格变化而提升自身生产成本等不佳经营状况;第三, 可以确保劳有所得, 提高劳动的社会生产率, 从而进一步增加员工工资, 最终带动社会生活与生产水平的提升;最后, 能够保障社会发展的稳定, 遏制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总体而言, 维系货币购买力的稳定也就是保证社会商品价格的稳定, 而这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尽管货币购买力与币值有所区别, 但币值的稳定与货币购买力的稳定也具有很大的联系。货币贬值是货币稳定的对立面, 以货币贬值而言, 它通常具有两种情况。首先是商品价值的降低, 但商品价格却并未降低, 使得价格在总水平上仍然保持着稳定, 这时的货币贬值并未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 促成通货膨胀, 因此货币的购买力仍然是稳定的。其次, 货币价值快速降低, 使得自身贬值的幅度远低于商品价值的幅度, 从而使得商品价格飞涨, 出现通货膨胀, 也大大降低了货币的购买力。
二、信用货币制度概述
所谓信用货币制度是指由中央银行及其他国家相关机构所发行的以信用货币形式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而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 当它进入到流通环节之后, 国家就可以运用政策手段来对信用货币进行管控。信用货币制度有五大特征:第一, 纸币是本位币, 铸币为辅助货币;第二, 纸币不可与金属货币保持等值兑换关系, 不代表金银, 而银行券则具有国家的强制流通性;不实行金本位制, 纸币的发行数量没有限制, 本国黄金储备不作为纸币发行的参考;第四, 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发展导致现金的流通范围及数量都大为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虚拟货币等非现金形式的货币成为货币流通的主角, 例如存贷款通过银行转账形式完成;最后, 尽管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数量约束, 然而不合理的发行仍然会为国家经济带来灾难, 如通货膨胀, 因此, 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缜密的计划与安排来纸币的发行量, 而这也即纸币本位制度, 是信用货币制度的体现。
信用货币制度遵循不兑现的指导思想, 也即这一货币制度不能兑现为黄金, 与黄金数量的保证没有联系, 仅通过国家信用支配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因此, 黄金在信用货币制度中失去了原有的调节功能, 而这也增大了发生货币贬值的可能性。实际上, 采取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也拥有着不少优点:首先, 摆脱纸币发行受黄金数量约束的枷锁, 能够根据本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确定货币的需求量, 从而保证货币供应量的科学合理性;其次, 采用纸质货币能够降低资源的浪费, 相比金属货币, 纸币的成本较低, 不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最后, 纸币具有便携性的优点, 无论是携带, 还是保管, 都十分方便。总的来说, 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主要是为了摆脱金属本位货币制度的缺陷, 并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能够更好的体现出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是一种更为科学的货币体制。
三、推行信用货币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尽管信用货币制度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具体来看, 包括着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 信用货币制度下, 国家的货币政策因银行信用评估体系的缺失而效率降低。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导致了不少银行、企业的信用观念淡漠, 更有甚至, 不少国有企业更是以银行贷款来交税、发放工资等, 使得很多的贷款缺乏信用, 银行也未能建立起完善的信用评测体制, 导致货币信用市场混乱。这种信用的缺失对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控影响极大, 当经济过热时期, 国家或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银行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减少贷款数量, 导致信用较好的企业也难以带到所需资金, 而这也即信用市场上的“格雷欣法则”;当经济不景气之时, 银行在国家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指导下, 扩大自身的贷款数额, 而这直接使得信用较差企业也能够获得贷款, 从而进一步恶化信用市场, 不利于货币稳定, 催生通货膨胀。
第二, 商业信用缺失进一步弱化货币政策效应。所谓商业信用是指交易双方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所达成的合约信用。然而, 目前我国却存在着严重的强制性的商业信用模式, 也即不少企业不履行相关协议, 拖欠银行贷款, 导致银行承担着巨大的贷款风险。另外, 企业之间的借贷款协议也受商业信用的制约, 无法开展经营活动 (向新民, 2005)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有两个层面的影响:首先是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降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企业之间的债务关系最终必然反映到银行的货币支出上, 而这笔支出将主要用作企业组织的清算处理;其次是阻碍票据市场的发展, 致使商业汇票等难以在社会融资中占据较高比例, 因此最终制约了央行再贴现工具的使用。
第三, 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落后, 促使货币政策对消费调控不力。个人的信用制度的建设主要来自银行, 是指银行根据信贷监督条款, 从控制信贷风险角度出发, 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尽管人民银行对跟人信用制度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 然而目前个人信贷体系仍然薄弱, 不少贷款申请者钻制度的空子, 恶意骗取银行贷款。这种不良骗贷的现象使得消费信贷的风险增加, 质量下降, 从而不利于发挥货币政策对消费领域的调控。
四、稳定货币购买力的措施
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是保障经济发展、提升大众生活水平的基石, 而面对上述实施信用货币制度的问题所在, 政府相关机构可从如下几点出发来维系货币购买力。
第一, 强化金融工具的使用效率。通常而言, 为保持货币购买力的稳定, 国家会从三个方面开展货币政策, 也即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法定准备金政策, 这也是货币工具的“三大法宝”。然而, 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大法宝”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已逐步展现出不适应发展的一面, 例如公开市场业务无法准确体现市场信息, 反而搀杂着扰乱黄金流动、外汇买卖等混乱信息 (黄达, 1999) 。因此, 对金融工具的创新势在必行。其次, 扩展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 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政策落实的有效性, 将调控范围扩展至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二, 完善不同层面的制度安排。从规制性制度层面而言, 首先, 政府机关应加强市场信用体系的法律建构, 从法律角度来保障守信用者能够获得利益, 确保贷款活动的顺利, 而失信者则无法从信用体系中获益, 并且要为自身的不诚信获益付出法律代价, 而这一点在国有企业中的有效执行更为重要, 可有效切断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之间的缺乏信用约束的交易;其次, 政府机构应该努力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保障企业信用能够从信息中得以解读, 不仅可以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信用市场, 而且也可为银行合理放贷提供借鉴;最后, 政府机关应强化市场准入及失信惩罚制度, 一方面可从源头上杜绝诚信较低的企业出现在信用市场当中, 防止其“驱逐”诚信企业, 另一方面也可约束信用市场的企业自觉维护信用体系, 合法经营。从规范性制度层面而言, 政府相关机构应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 增强相关企业及责任人自觉遵守信用的观念, 使信用机制形成一种社会文化, 从而从社会环境背景提升信用的价值, 督促相关利益群体对信用的追求。
第三, 创新银行机构的组织构架。无论是大型的国有银行, 还是地区性的商业银行, 其运营结构都面临着复杂的重构。首先, 创新银行自身的产权结构。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是为国家政策和公共利益服务, 其不允许私有利益的出现, 是公有化的形式, 而这也决定着它的行为方式与私有产权的组织有所不同。因此, 私有产权的组织与公有产权的银行的活动目标并不相同, 这也促使银行的产权应有所创新, 以更好服务于大众。其次, 理清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主要是针对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言, 明确两者之间的产权关系是摆脱国有企业逃避银行债务众多借口的关键。最后, 优化中央银行管理组织的构架。这要求中央银行在遵循经济发展及金融政策需求的前提下, 合理安排附属机构的数量及规模。
参考文献
[1]、向新民.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与稳定性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 篇7
摘要:文章利用2006年3月到2015年4月中债指数数据,对4种不同等级企业债券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通过比较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廓清货币政策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货币渠道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强于信贷渠道,货币渠道通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三种媒介作用于企业,信贷渠道只通过信贷额度一种方式影响企业;(2)同时信贷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商业银行在债券与贷款之间的资产配置,进而弱化信贷政策的作用;(3)债券的净供给使得信用利差扩大,作用强度与债券净供给量成正比,但对aaa级债券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用利差;传导机制
一、 引言
债券的信用利差(Credit Spreads)是指提供给债券投资者高于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信用利差的大小直接反应企业融资成本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债券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和预期。信用高的企业的低违约率风险溢价小,即债券信用利差小,从而使得企业发债融资的成本低;信用低的企业情况则相反。同时信用利差也是债券定价的重要参考。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因素对信用利差的有显著的影响,而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必然会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货币政策会通过三个途径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1)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降低企业的违约风险,缩小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作用相反;(2)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推动经济扩张,扩张的经济能够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使得信用利差缩小,紧缩的货币政策则相反;(3)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通过影响人们的预期,进而影响信用利差的大小。
二、 信用利差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 信用利差研究背景。信用利差的理论模型始于 Merton(1974)的结构化模型,随后Jarrow和Turnbull (1995)开创了简约化模型。结构化模型和简约模型将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分为企业个体微观因素和市场宏观因素,而信用风险主要在于企业个体微观因素。但Collin-Dufresne(2000)等以两类模型为理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公司个体因素对信用利差解释力较弱,而资产价值和基础利率等宏观因素的解释力较强,同时也意识到尚且存在未被认知的其他影响因素,并把这种现象称为信用利差之谜(Credit Spreads Puzzle)。Amato(2003)、Chikashi 2005)、Feldhütter P和Schaefer(2013)、Ji和Qian(2015)等将税收、流动性、通货膨、系统性风险溢价等宏观因素纳入研究框架,试图解开信用利差之谜,加入这些因素之后,实证模型对信用利差的解释力明显提高。他们研究进一步表明,个体因素的解释力弱,宏观因素解释力较强,且随债券信用等级的降低而增强。国内学者戴国强(2011)、赵静(2011)、王宇(2013)等对影响国内公司债券或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因素实证研究发现:宏观因素对不同等级债券信用利差解释力不同,对信用等级低的债券解释力强,与国外文献一致。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对中介目标产生影响,而引起实际产出和就业变化的过程。现代经济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两个主要渠道是货币渠道(Monetary Channel)和信贷渠道(Credit Channel),前者包括利率、非货币资产价格、汇率等途径,后者包括银行贷款和资产负债表途径。
(1)货币渠道的传导过程。货币渠道的传导主要有利率、非货币资产价格、汇率三种途径。(1)利率传导途径。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M)供给时,利率(i)下降,投资(I)增加,消费上升,最终导致经济产出(Y)的增加。(2)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此途径的理论基础是托宾q理论和财富效应理论。托宾定义q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值。如果q大于1,意味着新建厂房比较便宜,企业购买厂房设备进行生产更划算,当q小于1时,企业进行相反决策更合理。当货币(M)供给增加时,利率(i)下降,相对于银行存款和债券,股票更有吸引力,这使得股票价格(P)上升,更高的股票价格(P)导致更高的q和更高的产出(Y)。财富效应理论认为当股票价格(P)升高时,个人的财富(W)增加,从而使得消费(C)增加,最终导致产出(Y)增加。(3)汇率途径。货币(M)的供给使得利率(i)下降时,持有本币的资产不如外币资产有吸引力,从而引起本币贬值,汇率(E)下跌,使得国内商品相对于国外商品的价格更有优势,从而导致使得出口(NX)和产出(Y)的增加。
(2)信贷渠道的传导过程。当中央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商业银行贷款供给时,由于信贷环境宽松,企业容易通过信贷(L)获得资金,进而增加投资,从而使得产出(Y)增加。
三、 变量选择及模型设计
本文借鉴孙明华(2004)、赵昕东、陈飞和高铁梅(2002)的研究方法,分别选用货币供给和贷款供给作为货币渠道和贷款渠道的指标,以其系数的大小来度量二者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有效性,为了消除债券供给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本文在模型中增加了债券的供给因素。
1. 模型变量选择。
(1)信用利差CSij。我们用中债指数数据,符号CSij表示债券评级为i的债券到期期限为j的信用利差,信用利差为某级别债券的月度平均到期收益率与相同期限的国债月度平均到期收益率的差值。
(2)货币供给我们选用M1的月度环比数据,用M1表示。
(3)信贷(LOAN)的供给我们选取商业银行信贷月度环比数据,用Loangr表示。
(4)债券的供给因素我们选用企业债券的净供给月度增长率,用Bondgr表示。企业债券的净供给是指某一时间段的发行量与到期兑付量的差额。
(5)文中所有变量数据均为月度环比增长率,数据区间为2006年3月到2015年4月。每个级别的债券分别选取3年,5年,7年,15年,20年和30年期六种期限长度。
(6)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示)。
2. 模型设计。我们参考Collin-Dufresne(2000)、Chikashi(2005)的做法,根据债券不同等级建立如下固定效应模型:
CSij=?琢i+?茁i1M1gr+?茁i2Loangr+?茁i3Bondgr+?着ij
模型的结果列于表2。
四、 实证结果分析
1. 货币供给月度增长率M1gr与各等级债券信用利差呈负相关,且都统计性显著符合本文预期。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降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资产负债表得以改善,盈利空间得以提高,企业价值得以提升,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信用风险,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得以大幅度缩小。另外我们看到系数的绝对值随债券等级递减,说明货币政策对信用利差的作用随债券等级降低而增强,与文献结果一致。
2. 信贷增长率Loangr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负相关,亦符合本文预期。一方面信贷增加使得企业流动性增加,资产负债表得以改善,企业信用风险减小,从而缩小债券信用利差。另一方面信贷增长率系数的绝对值随债券等级递减,最高等级(aaa级)债券系数不显著,说明信贷对不同的企业影响不同,企业的等级越低,受信贷影响较大,这与我国信贷市场信贷资本分配不均衡相符合,大量的信贷资源集中于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微型企业较难得到银行信贷,从紧的信贷政策更显著的增加了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难度,在信用风险约束下,商业银行倾向于贷款给信用风险评估较好的大中型企业,所以信用评级高的大中型企业受到信贷政策约束小,因此其系数的绝对值就更小。
何平和金梦(2010)研究表明,债券评级已包含违约风险,发行aaa级债券的企业均是国有或者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这类企业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类企业几乎不受信贷政策约束的影响,所以信贷增长率对aaa级债券信用利差影响不显著。
3. 货币增长率系数的绝对值均远大于贷款增长率系数的绝对值,说明货币政策的货币传导渠道对企业信用的影响要远大于信贷传导渠道,这是由于两种渠道的不同作用机制造成的。
货币渠道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机制:(1)资产负债表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引起利率(i)下降,从而减轻企业的还款负担,增加了流动性以改善企业的负债表,降低了违约可能性,使得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缩小。(2)价值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的企业股票价格(P)的增加,导致企业价值增加,使得企业违约率降低,信用利差缩小。此外利率降低对企业价值有一定的缩小效应,这种效应有使信用利差增大的趋势,但结果表明这种效应相对于因股票价格(P)升高导致的企业价值的增加效应要小的多。(3)经营改善,盈利性趋好。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得企业出口增加,经营状况得以改善,强化了前两种效应。
信贷渠道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机制:(5)资产负债表效应。企业的流动性增加改善了资产负债表,从而使得企业信用风险降低,信用利差缩小。(6)价值效应。企业通过信贷资金(L)获得更多投资和获利机会,企业股票价格(P)增加,企业价值升高,从而使得违约率降低,信用利差缩小。(7)银行的资产配置效应。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与债券投资具有替代作用,信贷的增加某种程度使得债券投资收缩,从而导致债券价格降低,债券收益率增加,信用利差扩大。Ramey(1993)、Bernanke(1988,2005)从资产负债表和银行借贷的角度研究了信贷渠道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一方面,信贷收紧意味着利率升高,企业不但难以获得贷款融资,而且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加重企业的还款负担,导致企业现金流减少,恶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提高企业的破产概率,而且一旦企业破产后,高利率使得企业清算资产价值降低,因此债券持有者面对高损失率的风险;另外一方面,由于信息非对称效应,逆向选择会带来更高的道德风险,作为放贷者的商业银行更加惜贷,从而加剧了企业的现金流紧张,推高了企业的破产概率,又加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因此利率升高使得企业的破产概率增加,债券的信用利差扩大。宽松的信贷政策作用效果则刚好相反。
信贷渠道直接作用于信贷的企业,增加了信贷企业的现金流,改善企业了负债表,虽然也提高了企业的信用,但在信贷渠道下,企业的融资成本不但没有下降,负债反而更多,此外信贷渠道也无法使汇率升高本币贬值而导致企业的出口的改善,因此相对于货币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信用的提升能力有限,所以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远小于货币传导渠道。
4.企业债券的净供给增长率Bondgr与信用利差呈正相关,符合本文预期。企业债券净供给的增加,使债券价格降低,到期收益率升高,信用利差加大。从模型输出结果可以看到aa级和aa+级债券的系数较aa-显著较大,说明债券的净供给对前两种等级债券的影响显著大于后者,由于已发行的企业债券结构中,aa级企业债券和aa+企业相对于aa-级债券占有绝对优势比重,因此这两种债券的净供给量占主导地位,所以净供给对两种债券的影响较大。另外由于aaa级债券信用等级高,其收益率接近于国债收益率,其信用利差不受供给的影响,所以aaa级的系数不显著。
五、 结论
本文利用2006年3月~2015年4月中债指数面板数据,对4种不同等级企业债券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货币政策的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1. 货币供给量和信贷供给量都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负相关;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债券影响不同,二者对信用利差的影响都随企业债券等级的降低而增强。
2. 货币传导渠道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要远强于信贷渠道,原因可从三个方面解释:(1)货币传导渠道通过金融市场的作用,借助于利率下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股票价格上升,提升企业价值,(3)汇率升高,货币贬值,增加出口,提升企业盈利空间等多方面改善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提高企业信用;信贷渠道则通过单一的方式提供信贷融资,增加企业现金流,改善企业负债表,提高企业信用。另外信贷的增加,使得商业银行在债券的资产配置减少,使得债券价格下降,收益率升高,从而弱化了信贷对信用利差的缩小作用。
3. 债券净供给与信用利差正相关;债券的净供给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随不同等级而不同,与企业债券发行量的有关,某一等级债券发行存量占比越高,受影响越大。
货币政策的两种主要传导渠道——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不同,前者的影响明显高于后者,此外债券净供给量信用利差的影响与该等级债券发行量成正比。本文研究成果对发债融资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发债企业根据当前经济状况,预判央行的货币政策及其主要传导途径,从而采取最佳的发债时机,减小信用利差,降低融资成本;另外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投资者提供重要参考,根据当前经济状况,预判央行的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动趋势做出判断,实施利益最大化的操作;此外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债券定价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3(2).
[2] 赵昕东,陈飞,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10):25-30.
[3] 何平,金梦.信用评级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力[J].金融研究,2010,(4):15-28.
[4] 赵静,方兆本.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决定因素——基于结构化理论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1,(11):138-148.
[5] 戴国强,孙新宝.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J].财经研究,2011,(12):61-71.
[6] 王宇.我国企业债信用利差宏观影响因素实证检验[J].债券,2013,(11):38-42.
[7] Amato J D, Remolona E M.The credit spread puzzl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3,24(7):1073-1089.
[8] Bernanke B, Gertler M. 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 volatility[C].Proceedings Economic Policy Symposium-Jackson Hole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1999:77-128.
[9] Bernanke B S, Kuttner K N.What Explains the Stock Market's Reaction to Federal Reserve Policy?[J].Journal of Finance,2005,60(3):1221-1257(37).
[10]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12).
[11] 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7).
作者简介:周爱民(1961-),男,汉族,天津市人,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资产定价;单俊辉(1983-),男,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债券定价。
【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信用货币08-11
信用风险货币政策07-08
四川省2016年下半年农村信用社招聘:货币的职能 试题06-19
信用风险分析与评价07-19
中国货币发展分析10-22
货币政策分析09-14
货币与外汇05-19
货币与战争09-01
信用卡计息规则与案例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