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外汇

2024-05-19

货币与外汇(共10篇)

货币与外汇 篇1

近年来, 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 在2006年初一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持有量最多的国家, 到2007年9月底,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43万亿美元。随着外汇储备总量的增长, 对于如何管理外汇储备和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减少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国内金融体系和宏观调控的影响, 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其中,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外汇储备管理中如何加强财政与货币当局的协调配合。本报告认为, 中国应当在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和国家外汇资产管理方面作出更系统的安排, 并提出了财政与货币当局在储备管理中进一步协调配合的对策建议。

研究总指导:李扬、王国刚、李格平

研究小组成员:彭兴韵、张岚、杨涛、卞志村、徐亚平、焦国华、李洁、胡维维

本报告执笔人:彭兴韵、李洁

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但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与大国开放经济下实行灵活浮动汇率机制不同, 也与小型开放经济下实行钉住汇率的国家也有很大的差别。尽管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 但金融对外开放不断加深, 全球化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这导致了国际资本在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流动性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 但另一方面, 中国又实行参考一篮子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外汇储备管理仍然是中央银行主导的, 中国获取外汇储备的资金来源就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年来, 在国际经济失衡的背景下, 中国国际收支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 外汇资金大量流入, 中国人民银行大量购买外汇, 被动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 出现了流动性膨胀, 带来了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为维护经济和物价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多种措施来冲销增加的外汇占款。但是, 目前流动性膨胀的问题仍然突出, 人民银行对冲操作的难度日益增大, 在原有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储备管理体制下的冲销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此外, 面对日益膨胀的外汇储备, 如何有效的管理外汇储备, 在保证适度的流动性储备之外, 提高多余外汇储备的收益, 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 提高了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使得政府拥有雄厚的财力来推行一系列的金融改革, 不断为国家控股的金融机构注资, 提高了它们的资本充足率。但是, 其不利的方面也是显而易见的, 即用带来强烈通货膨胀倾向性的方式为外汇储备的增长融资, 极大地削弱了中央银行的信用独立性。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流动性膨胀的压力, 人们直接想到的就是如何将巨额的外汇储备一部分“用掉”, 从而使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外汇占款的相当一部分“消失”。在这种思路及在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的启发下, 便有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依据《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 所从事的外汇投资业务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为主, 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 实现长期收益最大化。

2007年6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的特别国债, 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筹集资本金, 并从中国人民银行手中购买等值的外汇资产。如此大规模的特别国债的发行, 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积极配合, 会在短期内对市场流动性带来相当大的冲击。正是对特别国债发行的流动性紧缩效应的担忧, 曾引发了2007年6月中下旬中国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可喜的是, 后来的特别国债的发行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密切配合。2007年8月29日, 财政部发行了第一期特别国债6000亿元, 期限为10年, 票面利率为4.30%。财政部直接向中国农业银行定向发行6000亿元特别国债, 筹集人民币资金后, 向人民银行购买等值的外汇。为了避免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一次的巨大冲击, 在特别国债发行的当天, 中国人民银行就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全部买入此次发行的6000亿元特别国债, 完全中和了特别国债的发行所吸收的市场流动性, 从而保证了随后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在一定意义上, 特别国债的发行对于加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首先, 有利于抑制货币流动性。目前,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流动性是因为对冲外汇占款的需要而投放的, 过多的流动性给宏观调控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 有别于央行通过投放货币购买外汇的做法, 可以适当减缓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趋势。另外, 特别国债的期限达十年以上, 相对于短期央行票据而言, 更有利于减少流动性。其次, 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改善宏观调控。国债具有财政和金融的双重职能, 不仅可以为财政部筹资, 是财政政策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可选择的有效调控工具, 成为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可以增加央行的债券存量, 替代部分央行票据, 为央行提供更大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2007年9月4日, 央行就首次以特别国债作抵押, 进行了100亿元的182天正回购操作。此外, 发行特别国债还可以分离央行对冲职能, 有利于央行更好地执行“从紧”的货币调控政策。第三, 有利于缓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局面, 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 提高外汇资金的经营收益水平。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规定和国外通行做法, 一个国家的外汇资产包括外汇储备和外汇投资两部分。财政部发债购买的外汇资产由投资公司按照盈利性的目标经营, 属于外汇投资, 不属于IMF要求披露的外汇储备范围, 不纳入外汇储备规模。第四, 有利于培育中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我国国债市场缺乏10年期以上长期国债品种, 将15500亿元特别国债分期发行, 可以按照10年、15年期, 甚至更长期限分批、分次发行, 有助于丰富国债的品种和期限结构, 完善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 稳定长期利率预期, 并为我国进一步的利率市场化奠定基础, 也有利于从国债完全的收益率曲线中获得货币政策所需的信息。

财政部购买外汇发行的特别国债, 在本质上不同于普通国债, 它不是对预算赤字的融资, 而是有等值的外汇资产相对应,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并不意味着增加财政赤字。同时, 与普通国债筹集的资金使用不同,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资金以提高收益为主要目标。但是, 有人担心发行特别国债将增加政府负债, 提高国债负担率。对此, 我们认为, 实际上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来分析为国家外汇资产管理而发行的特别国债的意义。如上文所述, 日本财政部也是通过向市场发行金融票据来筹集资金, 然后用所筹款项购买外汇储备。在法律上, FBs被定义为调节资金余缺的现金管理券。由于这笔负债对应的是等值外汇资产, 在经济上具有自我清偿的特征, 所以它不被记为政府债务。换言之, 无论发行FBs规模如何, 均不会增加政府债务。更具体地说, 日本的外汇基金特别账户系统由两部分构成:外汇交易基金和外汇交易基金特别账户。前者是政府交易外汇的基金。根据日本政府预算法, 其余额和买卖均不记入政府预算;而后者则由交易产生的利润与损失、在外汇干预过程中产生利息的收付构成。根据日本政府预算法, 后者要记入政府预算的收入与支出项中。日本法律对FBs性质的认定以及相应的制度和预算安排, 对我国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在这样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下, 特别国债今后的发行将会有一个更为良好和宽松的环境。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及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的特别国债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筹集资本金, 并从中国人民银行手中购买等值的外汇资产, 在中国国家外汇资产管理上, 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变革。然而,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设立并没有突破中国原有的汇率机制和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它只不过是把原有一部分国家外汇储备资产通过转换为股权投资等方式, 变成了国家的外汇资产, 从而减少了等值的国家外汇储备, 但是, 它无法从根本上遏制我国外汇资产急剧增加的趋势, 也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原有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无法解决中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独立性因现有汇率机制和外汇储备体制而受到了极大地削弱。因此,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货币与外汇 篇2

互换区别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期货公司独立董事应当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利益,发表客观、公正的独立意见。A.公司 B.客户 C.控股股东 D.中小股东

2、营业部负责人拟连续离岗个工作日ItA_k的,期货公司应当临时指定1名符合营业部负责人任职条件的人员代为履行职责,并提前5个工作日向营业部所在地派出机构报告。A:15 B:30 C:10 D:20

3、期货交易应当采用()方式或者经批准的其他方式。A.公开的集中交易 B.公开的分散交易 C.不公开的分散交易 D.不公开的集中交易

4、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的财务监管由__负责。A.中国期货业协会 B.中国证监会 C.财政部 D.国资委

5、以下对期货投机交易描述正确的是。A:期货投机交易以获取价差收益为目的 B:期货投机者是价格风险的转移者 C:期货投机交易等同于套利交易

D:期货投机交易在期货与现货两个市场进行交易

6、在我国,期货经纪机构设立营业部,要经()审批。A.理事会  B.期货交易所  C.中国证监会  D.会员大会

7、期货公司设立、变更、解散、破产、被撤销期货业务许可或者其营业部设立、变更、终止的,期货公司应当()公告。A.在期货交易所指定的报刊或者媒体上 B.不需要发布

C.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刊或者媒体上 D.在任意的媒体上

8、在期货市场中,金融期货通常采用的交割方式包括__。A.实物交割 B.现金交割 C.期转现 D.现转期

9、期货公司申请金融期货交易结算业务资格,控股股东不适用净资本或者类似指标的,净资产应当不低于人民币. A:3亿元 B:5亿元 C:8亿元 D:10亿元

10、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的犯罪对象有__。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财务会计报告

D.国家对公司、企业的财会管理制度

11、美国期货投资基金的联邦监管机构包括__。A.证券交易委员会 B.全国证券商协会 C.全国期货业协会

D.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12、期货经纪公司因()情形解散的,不需要报告中国证监会审批。A.营业期限届满,股东大会决定不再延续 B.股东大会决定解散 C.破产

D.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13、下列股价指数中不是采用市值加权法计算的有__。A.道·琼斯指数 B.NYSE指数

C.金融时报30指数 D.DAX指数

14、期货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遇到自身利益或相关方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或可能发生冲突时,必须及时向投资者披露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及有关情况,当无法避免时,应当()。A.自身利益优先 B.公司利益优先 C.投资者利益优先

D.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公平的对待

15、期货公司因()提供虚假信息误导客户下单,造成客户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A.过失 B.重大过失 C.故意

D.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16、期货公司保留有相应责任人员签字和公司印章的书面风险监管报表的时间不得少于()年。A.2 B.3 C.4 D.5

17、美国、英国等盛唐市场的静态市盈率大约在倍的区间内波动。A:10-20 B:20-25 C:25-30 D:15-25

18、某套利者在7月1日同时买入9月份并卖出11月份大豆期货合约,价格分别为595美分/蒲式耳和568美分/蒲式耳,假设到了8月1日,9月份和11月份的合约价格为568美分/蒲式耳和595美/蒲式耳,请问两个合约之间的价差是如何变化的__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9、当期货期权合约到期时,期权。A:不具有内涵价值,具有时间价值 B:具有内涵价值,不具有时间价值 C:既具有内涵价值,又具有时间价值 D:不具有内涵价值,也不具有时间价值

20、拥有外币负债的人,为防止将来补偿外币时汇价上升,可采取。A:空头套期保值 B:多头套期保值 C:卖出套期保值 D:多头套期

21、下列人员中,必须具有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是期货公司()。A.财务负责人 B.监事会主席 C.独立董事 D.董事长

22、期货交易所可以接受有价证券冲抵保证金的有价证券不包括。A:经期货交易所认定的非标准仓单 B:经期货交易所认定的标准仓单 C:可流通国债

D: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有价证券

23、下列关于期货交易和远期交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的交易对象相同 B.远期交易是在期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履约方式相同 D.信用风险不同

24、期货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包括__。A.多CTA投资策略和单CTA投资策略 B.技术分析投资策略和基本分析投资策略 C.分散型投资策略和集中型投资策略 D.短期、中期策略和长期型投资策略

25、对期货投资基金监管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__。A.提高期货投资基金效率 B.维护期货市场的正常秩序 C.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D.实现公平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

A.实行会员分级结算制度的期货交易所会员由结算会员和非结算会员组成 B.结算会员的结算业务资格由期货交易所批准 C.期货交易所应当实行会员分级结算制度

D.期货交易所会员应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2、下列关于商品市场供给量的说法,正确的有__。A.前期库存量越大,越容易导致价格上涨

B.前期库存量可分为生产者存货、经营者存货和政府存货 C.当期生产量水平通过影响市场供给进而影响期货市场价格

D.进口量占整个国家社会消费总量的比重越大,对市场供给的影响也就越大

3、期货公司因严重违法违规或者风险控制不力等导致保证金出现缺口的,证监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吊销期货业务许可证 B:提示 C:责令改正

D:责令停业整顿

4、期货投资基金行业中的参与者有__。A.商品基金经理 B.托管者

C.商品交易顾问 D.期货佣金商

5、根据《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期货公司应当()。A.建立与风险监管指标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B.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和资本补足机制

C.确保净资本等风险监管指标持续符合标准 D.对相应的风险监管指标进行敏感性测试

6、期货投机交易应遵循以下__原则。A.确定投入的风险资本 B.制定交易计划

C.充分了解现货合约 D.确定获利和亏损限度

7、下列关于RSI的说法,正确的有__。

A.参数小的RSI称为短期RSI,参数大的RSI称为长期RSI B.若短期RSI大于长期RSI,说明市场是空头市场

C.RSI取值为60时,市场处于强市,则投资者应进行买入操作 D.RSI取值为95时,市场处于极强市,则投资者应进行买入操作

8、对存在或者可能存在违反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行为的期货公司会员,交易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A.口头警示 B.书面警示 C.约见谈话

D.责令处分责任人员

9、期货公司应当建立与风险监管指标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建立动态的____机制,确保净资本等风险监管指标持续符合标准。A:风险防范和效益增长 B:风险监控和资本补足 C:风险监控和信息披露 D:信息披露和资本补足

10、以下操作中能使持仓量保持不变的是__。A.多头开仓,多头平仓 B.空头平仓,空头开仓 C.多头开仓,空头开仓 D.空头平仓,多头平仓

11、下列关于投机交易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__。A.投机者应在交易前对期货合约有足够的认识

B.制订有效的交易计划能够使交易者明确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改变交易计划 C.分散投资有利于减少风险性

D.应同时交易不少于10个品种,以充分分散风险

12、下列各项中,属于期货交易所为保障期货市场平稳运行,而制定的交易制度的是__。

A.保证金制度

B.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C.涨跌停板制度 D.持仓限额制度

13、在实践中,企业识别风险的方法有__。A.风险列举法 B.流程图分析法 C.VaR方法 D.CVaR方法

14、下列周期中,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下的有__。A.长期周期 B.季节性周期 C.基本周期 D.交易周期

15、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在19世纪中期产生于美国芝加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48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B: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了远期合同

C: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标准化合约,同时实行保证金制度 D: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

16、下列行业的厂商中,__厂商很可能购买天气期货以规避天气变化所引发风险。A.能源业 B.金融业 C.软件业 D.旅游业

17、如果财政有赤字,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状况是____ A:增加 B:减少 C:不确定 D:不变

18、以下构成跨期套利的有__。

A.买入上海期货交易所5月铜期货,同时卖出伦敦金属交易所6月铜期货 B.买入上海期货交易所5月铜期货,同时卖出上海期交所6月铜期货

C.买入伦敦金属交易所5月铜期货,一天后卖出伦敦金属交易所6月铜期货 D.卖出伦敦金属交易所5月铜期货,同时买入伦敦金属交易所6月铜期货

19、我国第一家商品期货市场是__。A.上海期货交易所 B.郑州商品交易所 C.大连商品交易所 D.武汉商品交易所

20、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持仓报告的最核心内容是____ A:商业持仓 B:非商业持仓 C:非报告持仓 D:长格式持仓

21、在我国,关于期货价格的正确说法是__。

A.集合竞价未产生成交价格的,以集合竞价后第一笔成交价为开盘价 B.收盘价是某一期货合约当日交易后最后一笔成交价格 C.最新价是某一期货合约在当日交易期间的即时成交价格 D.当日结算价的计算无需考虑成交量

22、一般来说,期货价格预测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A:德尔菲法 B:湍流分析法 C:回归分析法

D:时间序列分析法

23、某大豆经销商做卖出套期保值,卖出10 手期货合约建仓,基差为-30元/吨,买入平仓时的基差为-50元/吨,则该经销商在套期保值中的盈亏状况是____ A:盈利2000 元 B:亏损2000元 C:盈利1000 元 D:亏损1000 元

24、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向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送的()中,应当包括本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合规性及其检查情况,并重点就防范利益冲突作出说明。

A.月度报告 B.季度报告 C.报告 D.半年报

25、下列关于无套利区间的说法,正确的是__。

论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篇3

(一)我国外汇占款情况

外汇占款是指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1994年1月1日,我国进行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成立并运营,中央银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外汇市场干预。近年来,由于我国长期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外汇流入急剧增加,央行用人民币买进的外汇增加,外汇占款越来越多,截至2009年5月我国外汇占款已达157638.26亿元,是1993年(875.5亿元)的180倍,占货币供给量M2的28.75%。

(二)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

1、外汇占款影响货币供给的机制

一国的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它必须等于中央银行的资产。央行的资产由两部分构成:国内信贷和国外净资产,则有基础货币=国内信贷+国外净资产。因此,基础货币是通过国内信贷和国外净资产两条途径投放的。我国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国外净资产包括外汇、货币黄金和其他国外资产三部分。中央银行收购的外汇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主要表现为外汇,根据历年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在国外净资产中占了绝大部分,其他两种仅占很小一部分。所以,我国的基础货币主要是通过外汇占款和国内信贷投放的。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造成了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通过M=m*B中的货币乘数效应,使得货币供应量的成倍上升。因此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越快,表明人民币的投放量增加就越多。

2、 我国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根据1994—2008年的人民银行的数据(包括外汇占款,基础货币以及货币供给量M2),利用Eviews软件,得到它们的相关矩阵(见表1,表2):

表1.我国外汇占款、基础货币以及货币供应量相关性

表2.我国外汇占款增量、基础货币增量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量的相关性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基础货币B与货币供给量M,以及基础货币增量Bzl与货币供给增量Mzl之间都存在很高的相关性,这符合货币供给乘数效应M=m*B。同时可以看到我国的外汇占款Ex与基础货币B以及货币供给量M都存在高度的相关性,表2表明我国外汇占款增量Exzl与基础货币增量Bzl以及货币供给增量Mzl也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经过显著性分析,我国的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呈显著相关,且货币乘数较大,約为3.93;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与货币供给量,外汇占款增量与货币供给增量也是显著相关的。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外汇占款成为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外汇占款的使我国货币供给量大大增加。

二、 我国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增强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导致货币政策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当前汇率形成机制下,在外汇市场上,净出口和外资净流入成为了主要的外汇供给,而央行又必须买进这些外汇,从而相应地投放人民币。但是由于贸易顺差和外资净流入的规模都不是央行所能控制的。所以央行不能控制外汇占款的规模,也不能控制由外汇占款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加的规模,从而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在决策和执行方面都处于被动地位,从而丧失了独立性。

(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缩短了货币供给的投放时滞

过去央行主要是通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来投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须经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体系的存贷业务来实现投放和扩张,因而货币供给的投放时滞较长,而且商业银行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基础货币投放的传导链条进一步加长。由于我国实行结售汇体制,巨大的外汇占款能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将基础货币迅速转化为企业存款,不再经过上述过程,这将使货币供给的投放时滞缩短,不利于货币政策正常地发挥作用。

(三)影响货币政策的目标,使中央银行陷入两难困境

我国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并实现准资本流动,必须以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代价。中央银行要维持外汇市场汇率的稳定,又要维持我国货币供给的稳定,必然陷入两难困境。此外,大量的外汇占款导致我国的货币政策与利率政策相冲突。

(四)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使其由直接调控变为间接调控

外汇占款和国内信贷构成了我国的主要基础货币,随着外汇储备逐年增多,外汇占款也越来越多,成为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最初,我国央行是通过再贴现,再贷款等国内信贷的方式来实施货币政策,如今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抛出本币以购买外币,这使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由直接转变为了间接,而且这种调控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三、 结论及建议

在现行的汇率制度下,由于央行不能控制外汇占款规模,这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和传导机制,使央行的货币调控方式由直接变为了间接。由于近期外汇占款还在增加,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采取多元化的外汇储备,减少贸易顺差

应改革现行的外汇储备制度,通过增加战略物资储备,促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降低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以促进进口,减少贸易顺差,从而可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轻外汇占款压力。

(二) 完善外汇占款的冲销策略,增加冲销工具

建立外汇平准基金,由政府拨出一定的本币和外币资金设立外汇平准基金账户,由财政部来控制,中央银行作为账户的代理人对账户进行管理。通过外汇平准基金入市干预汇率,这样只影响外汇平准基金余额,不会影响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资产也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在稳定汇率的同时避免了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

(三) 放松汇率管制,扩大汇率波动幅度

放松外汇管制,使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可以自由兑换,从而可以扩大外汇市场上的外汇需求,缓解央行购买外汇抛出本币的压力。我国应扩大汇率波动幅度,以削弱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与外汇 篇4

我不得不对这个流程提出两点疑问:

(1) 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各国的进出口商、跨国公司和以获取暴利为目的的外汇投机基金及大量的普通外汇投资者, 中央银行通常只有在无法忍受货币波动对本国经济造成冲击时才会大量参与买卖来影响市场, 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泰国和G7国家的央行联合拯救美元行动。因此可以知道, 央行并非市场的长期参与者, 他是相对远离市场的。同时微观经济体做出反应的速度远比宏观经济体快, 那么相对而言央行对市场的敏感程度与反应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大多数国家的议息会议有固定的时间安排, 有除紧急情况外不会突然调整货币政策的硬性规定。由这两点,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央行从信息获取到政策变动, 相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而言都是非常滞后的。如果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各微观经济主体都根据如此相对滞后的信息和政策, 对宏观经济面或者其他方面做出预期的话, 那这个预期一定是缺乏准确性的。换句话说, 央行只能通过总结昨天的情况以此来预测明天的情况, 那么仍然受之前既定政策影响的今天他没有发言权。

(2) 不难看出这个流程模型的核心是中央银行, 其可以行得通的前提是中央银行是货币走势的主要影响者, 对于这一点我也不能十分认同。的确, 中央银行所公布的信息以及他的政策左右了汇率走向, 但是货币市场本身才应该是最关键的主体。央行的信息来源于市场, 其政策的对象也是市场。作为一个理性的微观经济主体, 他甚至可以通过每天的经营情况来感知整个宏观经济的运作方向, 于是他就可以依此直接到外汇市场获利, 至少他会比央行早很多知道今天的市场情况。那么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 应该是市场或者说作为市场晴雨表的外汇走势更大程度上了影响了中央银行的决策, 而不是传统理论的央行影响货币走势。

有了以上两点疑问, 我就不得不修改一下运作的流程和解释了。为了便于叙述我将以澳元兑美元为例来进行阐述。从1928年7月15日至10月27日, 澳元兑美元价格由1:0.9799的最高位迅速跌落至1:0.6004的最低位, 至今澳元兑美元仍在1:0.7000附近的低位徘徊。而同期纽约能源交易所的原油价格从7月11日的最高147.25美元/桶跌落至2009年1月15日的33.20/桶, 而诸如黄金, 金属等大总商品的价格也是应声而落下降50%至70%不等。当中国铝业公司开始透出收购澳洲必和必拓的意向时, 事件每有所进展, 澳元兑美元的价格都会出现大幅跳涨, 可是当资本开始回流向美国本土, 尽管美国和澳洲央行的政策方向并未发生改变, 经济形势也越来越糟糕, 可是汇率的运动方向却发生了根本变化。一路高歌的高息商品货币出现了反转。2009年3月18日, 美联储公布开始回购美国国债, 也就是向市场注入美元, 美元出现22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但在随后的时间里美元并未出现连续的疯狂下跌, 而黄金价格却在之前的2月20日录得1005美元/盎司的高价接近于2008年的历史最高价格, 出现了罕见的金价与美元同时上涨的局面。但是国际原油价格却似乎从此一蹶不振, 至今仍在50美元/桶附近波动。由以上不难看出, 央行的政策其实保持着方向上的相对稳定和力度上的相对温和, 但是不管是货币本身的对价还是货币的支付能力似乎都在走着自己的独立行情, 并不以央行的意志为转移。当然这也可以肤浅的解释为政策的滞后性, 但是我想不应如此简单的解释。我认为, 货币市场的波动根本上还是应该理解为供求关系的波动。特别是货币脱离金本位并无实际价值可标的的情况下。各种经济活动造成的供求几乎成了价格波动的唯一原因。供求是如何产生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利。不管是普通的进出口贸易或者货币对冲亦或者是国际投资或避险。其目的至少是让所持有的货币不贬值。那么敏感和理性的微观经济个体在做出个人决策并通过这个影响市场走势时一定不会先考虑中央银行既定政策的目的。同样, 在购买大宗商品时不会简单考虑各国政府在油价过高时希望油价下降的期望之类的问题。

总结以上情况, 最后我给出我的流程运作模型:首先, 微观经济主体在政策方向明朗的背景下通过参与经济活动影响汇率变动, 而汇率也同时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接着, 在一段时间的相互作用下, 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改变了整个宏观经济面的情况, 这个变化通过统计告知中央银行和反馈给微观经济主体, 微观经济主体在追逐眼前利益的同时经过时间的加成会把这个变化不断放大;这时中央银行会通过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 引导经济发展方向, 而这一举动会通过对货币的影响传递给微观经济主体;最后以追逐利益为目的敏感的微观经济主体又会在央行新的政策背景下改变策略, 开始一轮新的操作循环。

参考文献

[1]周孟亮, 王凯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的结构因素及其应用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1) .

[2]邓瑛.论货币政策的货币市场传导机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3, (3) .

[3]陈华越, 刘俊菊.央行外汇市场干预与协调国内货币政策[J].商业经济, 2005, (3) .

第三章 外汇汇率与外汇制度 篇5

第三章 外汇汇率与外汇制度

一、填空题

1.外汇的特点有外币性、可兑换性和普遍接受性。2.外汇汇率按照汇率计算方法划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3.在金本位货币制度下,汇率就是两国货币以其内在的含金量为基础而确定的交换比例。

4.根据传统购买力平价学说,汇率的变动归根到底是是由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的变动所决定的。

5.在其他情况基本不变时,一国货币贬值会改善该国中、长期资本流动状况。6.金本位制度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汇率稳定,而纸币制度下固定汇率制度的最大特色是汇率的相对稳定。

7.联合浮动是指某些国家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组成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的是固定汇率。

8.港币的汇率制度属于钉住浮动中的联系汇率制度。

9.1994年1月1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0.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 第三章习题

第1页,共14页 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二、选择题

1.外汇的具体形态不包括(D)A.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 B.外币有价证券

C.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 D.外国支付的以货币表示的支付凭证

2.下列一般不被记入各国的外汇储备的是(A)A.双边外汇 B.贸易外汇 C.非贸易外汇 D.远期外汇

3.根据一国货币与其关键货币的对比确定的汇率叫(B)A.中间汇率 B.基本汇率 C.套算汇率 D.单一汇率

第三章习题

第2页,共14页

………○ … … … … 题 … …:号…学… 答 … … … … 要:名…姓… … … 不 … … … … 内 :…级…班… … 线 … … … … 封:院…学………密…………○…

4.目前国际外汇市场和大银行的外汇交易报价均采用(A)A.美元标价法 B.直接标价法 C.间接标价法

D.美、英和欧元区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其他国家采用直接标价法5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B)A.法定平价 B.铸币平价 C.通货膨胀率差 D.利率差

6.购买力平价理论表明,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C)A.含金量 B.价值量 C.购买力 D.物价水平

7.在自由浮动汇率制下,外汇的价值(A)A.由市场自由决定

第三章习题

第3页,共14页 B.由中央政府干预决定 C.由政府干预决定

D.由跨国公司买卖外汇的量决定

8.金本位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制度属于(C)A.浮动汇率制度 B.联合浮动汇率制度 C.固定汇率制度 D.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9.浮动汇率按政府是否对市场汇率进行干预来区分,可分为(D)A.独立浮动和肮脏浮动 B.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C.清洁浮动和联合浮动 D.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10.当一国货币汇率升值时,下述哪种情况会发生(C)

A.本国出口竞争力提高,投资于外币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上升B.本国出口竞争力提高,投资于外币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降低C.本国出口竞争力降低,投资于外币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降低 第三章习题

第4页,共14页

………○ … … … … 题 … …:号…学… 答 … … … … 要:名…姓… … … 不 … … … … 内 :…级…班… … 线 … … … … 封:院…学………密…………○…

D.本国出口竞争力降低,投资于外币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上升 11.外汇根据是否可以自由兑换,分为(AB)A.自由外汇 B.记账外汇 C.贸易外汇 D.非贸易外汇

12.外汇的作用包括(ABCD)A.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B.促进了国际交往

C.调节国际间资金供求的不平衡 D.暂时保存货币的国际购买力

13.以下关于间接标价法说法正确的是(AC)A.也称为应收汇价法 B.本币是变数,外币是常数

C.外汇汇率的升降与汇价中外币数额的增减成反比

D.外汇的数额固定不变,本币的数量随着外汇和本币的变动而变动14.汇率的种类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来划分有(CD)

第三章习题

第5页,共14页 A.官方汇率 B.市场汇率 C.固定汇率 D.浮动汇率

15.银行挂牌的卖出汇率是(CD)A.顾客卖出外汇 B.银行买入外汇 C.顾客买入外汇 D.银行卖出外汇

16.以下关于金本位货币制度说法中,正确的是(BC)A.金铸币不能自由铸造 B.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

C.金平价决定的汇率并不是外汇市场上交易所使用的实际汇率D.金平价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 17.铸币平价说认为(ABCD)

A.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含金量之比 B.实际汇率围绕平价浮动

第三章习题

第6页,共14页

………○ … … … … 题 … …:号…学… 答 … … … … 要:名…姓… … … 不 … … … … 内 :…级…班… … 线 … … … … 封:院…学………密…………○…

C.只要黄金自由流出流进,银行券不会贬值

D.当纸币大量发行,以黄金输送点为基础的汇率便会遭到破坏 18.会导致本币汇率上升的经济因素有(ACD)A.国际收支发生顺差 B.该国出现通货膨胀 C.该国提高利率 D.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 19.外币汇率上升会导致(ABD)A.出口商品价格下跌 B.进口商品价格提高

C.本国的黄金、外汇储备的减少 D.抑制资本的流动 20.浮动汇率制度(ABCD)A.使汇率波动频繁而急剧 B.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C.不能出促进各国政府协调 D.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第三章习题

第7页,共14页

三、判断改错题

1.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下降表示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升值。(正确)2.买入汇率也称买入价,是客户向经营外汇的银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错误)

买入汇率是经营外汇的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3.现钞买入价要低于外汇买入价,卖出外钞时的汇率要高于外汇卖出价。(错误)

银行卖出外钞时的汇率和外汇卖出价相同

4.金本位货币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铸币平价,黄金输出点是汇率波动的上限,黄金输入点是汇率波动的下限。(正确)

5.根据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名义汇率等于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之比。(错误)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的是在某个时点上,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

6.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时,若其他国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不变,则外汇汇率上涨。(正确)

7.一国提高利率,必定导致该国货币的升值。(错误)

第三章习题

第8页,共14页 ………○ … … … … 题 … …:号…学… 答 … … … … 要:名…姓… … … 不 … … … … 内 :…级…班… … 线 … … … … 封:院…学………密…………○…

当一国的国际储备和经济情况恶化时,提高利率只能在短期内维持币值稳定,随之而来的将是严重的本币贬值。

8.一般情况下,货币贬值对一国资本的流动的影响是不利的。(错误)

货币贬值对中长期资本流动状况有利,应为外国投资成本下降,同时本国对外投资成本增加;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不利,应为套利资本会抽逃出本国。9.固定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严格得受平价的制约、不可变动的汇率制度。(错误)

固定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仅在一定的幅度内波动。

10.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四、名词解释

1外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支付手段。

2.直接标价法:以1个或100个单位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称为直接标价法。

3套算汇率:是根据基本汇率和国际外汇市场行市套算出来的利率。

4.铸币平价:也称为金平价,在金本位制下,各国都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单位货币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

第三章习题

第9页,共14页 5.外汇管制:又叫外汇管理,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货币金融管理当局或其他国家机关,对外汇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的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管制措施。

6.货币的完全可兑换性:是指一国货币既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也实现了资本项目 下的可自由兑换,对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由IMF第八款所规定,资本项下的可兑换一般表现为基本取消了对资本流出、流入的限制性措施。

7.间接标价法:一种外汇汇率的标价方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五、简答题

1.外汇的具体形态包括哪些? 外汇的具体形态包括:

(1)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

(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金。

第三章习题

第10页,共14页 ………○ … … … … 题 … …:号…学… 答 … … … … 要:名…姓… … … 不 … … … … 内 :…级…班… … 线 … … … … 封:院…学………密…………○…

2.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经济因素有哪些?

(1)国际收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如果为逆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如果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本币购买力下降,若其他国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不变,则该国货币汇率降低,外币汇率上升。

(3)利率:一国提高利率,外国资本流入,将导致该国货币的升值;降低利率,资本流出,该国货币贬值。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能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则该国货币汇率的基本趋势是上升的。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通常用发行货币来弥补,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收支的恶化,其货币汇率必然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增加,表明干预能力强,有利于该国干预能力强,有利于货币汇率的稳定。3.简述制约汇率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答:(1)一国对外贸易系数的大小;(2)对外开放程度;(3)出口商品结构;

第三章习题

第11页,共14页(4)一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程度;

(5)货币的兑换性。

4.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购买力平价说是采用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来确定各种货币之间比价问题的汇率决定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外币在外国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而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本币在国内具有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对比决定了汇率的高低和变动。换句话说,两国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支配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决定的,即货币的对外价值取决于其对内价值。

(2)购买力平价说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两种形式

①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理论最典型的形式。其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之比决定的。由于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体现在商品的价格水平上,故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水平是由两国国内的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

②相对购买力平价:是在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动要与同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相对变动称比例。

第三章习题

第12页,共14页 ………○ … … … … 题 … …:号…学… 答 … … … … 要:名…姓… … … 不 … … … … 内 :…级…班… … 线 … … … … 封:院…学………密…………○…

5.简述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1)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度意味着汇率水平不再由人为的方法决定,而是由市场供求决定。

(2)有管理的浮动。实行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看,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对人民币汇率采取适当的干预机制,其目的是避免人民币汇率短期的投机性波动,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保证汇率在宏观经济目标范围内平稳运行。

6.简述货币自由兑换的含义? 答:(1)货币自由兑换也叫货币的可兑换,指的是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国货币购买(兑换)某种外国货币,或用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换)本国货币。

(2)经常账户的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对经常账户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实行无限制的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凡是能对经常性支付不加限制、不实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能够兑付外国持有的在经常性交易中所取得的本国货币的国家,该国货币就是可自由兑换货币。

(3)资本和金融账户的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兑换均无限制。

第三章习题

第13页,共14页 第三章习题

货币与外汇 篇6

1.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

在研究货币供应量方面, 张青青 (2005) 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收入波动的关系进行考察, 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总体是明显的, 但长期货币政策的效果被削弱。韩平 (2005) 研究发现, 我国M2/GDP的变动路径具有Logistic曲线的基本形状, 经历加速上升后增长速度减缓, 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

在研究储蓄方面, 陈学彬 (2005) 等发现我国现阶段决定居民消费储蓄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张华江 (2004) 采用了Log-Lin模型, 得到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较大且正相关, 实际利率与居民储蓄正相关, 股票市场价值与居民储蓄无关。

在外汇方面, 王国林 (2005) 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 表明:外汇储备继续增长, 将占用经济资源, 对宏观经济产生消极作用。

2.模型的基本介绍

本文采用的模型和方法有: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Vector Autoregression) 、脉冲响应函数 (IRF: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模型, 这些模型被广泛用于经济领域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

2.1VAR模型

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分析和随机扰动项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该模型的最大优点便是避开了结构建模方法中需要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建模问题。它的最一般表达式为:

其中, Yt是m维内生变量向量, Xt 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 At…Ap和Bt…Br是待估的参数系数矩阵,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分别有p和r期滞后值。ξt是随机扰动项其同时刻的元素可以彼此相关, 但不能与其自身滞后值和变量相关。

2.2脉冲响应函数

它用了衡量来自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或未来取值的影响。一般形式如下:

如果扰动项ξ1, t发生变化, 不仅当前的x值立即改变, 而且还会通过当前的x值影响到x和m今后的取值。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了这些影响的轨迹, 显示了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如何通过模型影响其它变量, 最终又反馈到自身的完整过程。

2.3Granger因果检验

在某些时候, 经济领域的时间序列会出现伪相关问题, 即没有什么经济意义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格兰杰因果检验能考察出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Eviews计算如下的双变量回归:

其中, k是最大阶滞后阶数, 检验的原假设是序列x (y) 不是序列y (x) 的格兰杰成因, 即b1=b2=…=bk=0。

3.实证检验和分析

3.1样本的选取和变量的定义

本文样本区间为1985—2005年, 共21个样本, 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本文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Eviews5.0版本。变量取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对数化形式即LM2, 外汇储备对数化形式LFOR、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对数化形式LSAV。所有数据均已经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调整的实际数据, 公式为LM2=Loge (M2/CPI) , 其它二式方法一致。理由如下:

(1) 样本选取1985-2005年的原因: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金融、货币宏观政策, 加强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调节和信贷控制, 以维护货币稳定的时间是1984年。

(2) 选取变量M2充当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M2可控性、可测性较强;M2的口径更广, 可以更好地与外汇占款和居民储蓄存款联系起来, 便于问题的研究。

(3) 对居民存款储蓄额、外汇占款及M2进行对数化的原因是为了避免数据的过渡波动。因为原始数据较大, 容易造成数据的急剧波动而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4) 用CPI对数据进行调整的原因是为了避免时间因素的影响, 从而更真实反映变量的含义。

3.2实证检验

(一) 运用VAR模型对LNM2、LNFOR、LSAV建模

本文首先考察的是LFOR、LSAV、LM2的相互关系而暂时忽略内生与外生之别, 采用的是无约束条件形式的VAR模型。经过验算, 根据AIC和SC较小原则, 同时兼顾模型简洁性及样本数量, 建立了滞后二期的无约束条件VAR模型:

根据计算机的输出结果, 我们可以得到LM2、LFOR、LSAV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使用Eviews的最大方便就是能完整表达所有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我们能根据自己所需要的任意选择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此处为了考察LFOR、LSAV对LM2的影响, 故取①式。

(二) 运用单位根检验LM2、LFOR、LSAV序列的平稳关系

本文采用ADF检验, 根据序列状态, 对各个序列采用同时包括截距和趋势项的检验, 最大滞后值采用3期。

(1) LM2:由于从LM2的序列图看出LM2有向上趋势, 故取截距项和趋势项。

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可见, -0.5246>-4.498307或-3.658446或-3.268973, 均不能拒绝序列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 故LM2是非平稳序列。同样方法, 计算结果表明LFOR、LSAV也为非平稳序列。

(2) 对LM2二阶差分后并取最大三期滞后 (即运用程序设定的AIC法) , 再经过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下:

经过处理后LM2通过了单位根检验 (ADF值为-4.82, 小于1% level的-4.57、5% level的-3.69、10% level的-3.29) , 这表明LM2为平稳序列系列。同样方法处理后, LSAV, LFOR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 故LSAV, LFOR具有同样性质的平稳序列。

(三)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是一种去伪的方法, 经济领域的时间序列时常会出现伪相关问题, 即没有什么经济意义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运用该模型予以检验:

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看出, LFOR与LM2关系非常密切, LM2是LFOR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99.5%, 而LFOR是LM2格兰杰原因的概率几乎为100%;LM2是LSAV格兰杰原因的概率约为99%, 但LSAV却不是LM2格兰杰原因概率为75.4%。这些关系也可以从①式中的系数大小看出。故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肯定了对LM2、LFOR、LSAV建立模型是可行的。

总的看来, 格兰杰因果检验, 表明了三者建立关系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四) 预测检验

下面, 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程度, 我们可以用模型计算1987-2005年的预测值, 把它们与实际值予以对比, 同时并对2006年的LM2做出预测。我们运用前面的①式 (已经四舍五入) :

进行模拟预测 (模型滞后二期, 即1987-2005) , 可以得到:

如用图予以拟合, 则如下:

可见, 上面①式计算出来的值精度很高, 预测能力很强, 新旧值几乎重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我们也运用了上面①式对2006年的货币供应量做了一个预测, 为LM2=12.7, 约合M2=327748亿元 (05年实际数据为293473亿元) 。这个值准确与否, 有待于时间证明。

3.3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三者关系, 我们可以做个脉冲冲击试验, 看看三者是如何反应和相互作用的。

脉冲反应检验图如下:

图一表明的是, LFOR首先对一个新息标准差做出反应, 此后通过连锁反应又作用于LM2、LSAV的全过程。从截距项高低可以看出LFOR对一个新息标准差的反应不灵敏。但LM2的反应就不平稳, 波动剧烈。LSAV的反应与LM2的反应有些类似, 但波动相对平稳些。这些说明LFOR对LM2的影响最大, LFOR稍稍变动就能影响LM2的大幅波动, LFOR对LM2确实有影响, 这也证实了本文开头的假设, 即LFOR通过影响LM2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作用。

图二显示, 首先是LM2对一个新息标准差做出及时而强烈反应。而LM2对LFOR、LSAV作用似乎不太明显, 滞后期较长。LM2对LSAV作用在第四、五期达到最大值, 之后趋于平稳、消失, 总体上看, LM2对LSAV作用不大, 这也解释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对居民储蓄作用不大的现象。同样, LM2对LFOR作用不是很明显, 说明现阶段货币政策对我国外汇影响仍然有限。

图三表明首先是LSAV对一个新息标准差做出较大反应, 之后是波动下降。LSAV对LM2的影响却非常强烈, 这点恐怕是多数人始料不及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成了货币供应链中的很重要的一环, 只要LSAV有任何变动, 立马可能引起LM2的急剧波动。

4.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面计量统计模型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LM2、LSAV、LFOR之间确实存在某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和目前阶段货币政策对LSAV、LFOR作用较小的结论。应该说, 这一结论还是有一定的意义。其一, 我们可以根据文中的①式预先估算出国民经济的广义货币供应量, 这可以作为宏观决策者决策的重要参考, 也可以大致判断出目前我国货币供应的大致情况。其二, 本文特别证实了我国目前维持高储蓄的重要性, LSAV对LM2的影响非常大。为此提出建议:

(1) 完善金融体系和发展金融市场, 提供各种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包括LM2在内各种政策工具的功能。

(2) 要逐步扩大汇率的浮动范围, 使汇率真实反应市场的供求状况;要有步骤的开放金融、资本帐户, 放松金融管制, 逐步实现货币的完全自由兑换。

当然, 本文只是把LM2作为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唯一参考指标, 没有分析外汇储备、储蓄额的具体组成结构, 比如说外汇中的储备来源、储蓄额中城镇与农村的构成差别等, 这些都有可能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因素没有包括在内。

摘要:我国储蓄、外汇储备的增长势头强劲, 这些是否影响了居民消费, 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呢本文应用国外成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Vector Autoregression) 、脉冲响应函数 (IRF: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及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广义货币供应量、居民储蓄存款、外汇储备之间确实存在某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和目前阶段货币政策对居民储蓄存款、外汇储备作用较小的结论。

关键词:外汇储备,脉冲响应函数,因果检验,自回归

参考文献

[1]潘红宇.时间序列分析.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2]潘省初, 周凌瑶.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吴怀宇.时间序列分析与综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4]吴军.经济转轨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 (2) .

[5]曹伟, 林燕.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1984-2004) .金融与经济, 2005, (7) .

货币与外汇 篇7

关于中国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的关系。余永定 (2005) 认为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迫切需要大量引进资本以支撑投资, 由此带来FDI的大规模流入和顺差的扩大, 实质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由出口导向型政策和引进外资政策导致的;卢锋 (2006) 研究认为中国之所以累积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源于两个方面原因:加工贸易与FDI的互动作用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低估的结果。本文在借鉴了这个思路。关于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封建强、袁林 (2000) 认为短期内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变动不存在相关关系, 但长期内, 外汇储备增加会扩大货币投入, 从而引起物价上涨。孔立平、朱志国 (2008) 的研究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 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可以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间接影响消费物价指数, 从而增加物价上涨的压力。

1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外汇储备相关性分析

1.1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长

持续的双顺差是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成因。双顺差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不包括官方储备的资本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从国际收支账户定义关系看, 如果不考虑“误差与遗漏”, 双顺差实现两个账户盈余之和应该等于外汇储备的增量。以下通过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分析, 得出双顺差之和与外汇储备增加额保持一致的增长, 外汇储备的增加来自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持续增长。

图1显示, 1992~2007年16年中有14年为双顺差。经常项目除了1993年出现逆差外其余年份都始终保持顺差并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受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 1998年资本账户出现小额逆差外, 以及1992年出现小额逆差外, 其他年份一直保持顺差。可见, 自1992年以来, 中国国际收支表现为双顺差持续地增长。

此外, 1992~2007年国际收支双顺差之和与外汇储备持续基本一致性地增长。1992年, 国际收支双顺差之和与外汇储备增加额分别是61.5亿美元和-22.69亿美元, 到2007年分别达到4453.42亿美元和4619.05亿美元。历年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盈余之和基本上等于外汇储备增长额 (由于“误差与遗漏”项, 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加工贸易顺差与FDI是持续双顺差的直接原因, 了解外汇储备增长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2.2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直接原因:加工贸易顺差与FDI流入

中国过去十余年的双顺差, 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加工贸易顺差与FDI的持续增长, 因此可以认为加工贸易与FDI互动是外汇储备增长的结构成因。

2.2.1 加工贸易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按贸易方式分, 经常项目下的货物项目可以分为加工贸易与非加工贸易。首先, 我们将分析经常项目的顺差主要源于货物项目的顺差, 而货物项目的顺差主要由加工贸易顺差所造成。

从图2中可以看出, 经常项目的顺差主要是由于货物项目的顺差, 除了1993年经常项目和货物项目同为逆差外, 其余年份两个项目都是顺差, 并且经常项目顺差趋势与货物项目顺差趋势相一致, 1995~2001年货物项目顺差大于经常项目顺差, 说明货物顺差部分用于弥补其他项目逆差, 余下表现为经常项目顺差。并且, 通过货物项目顺差占经常项目顺差比重的计算, 除了2004年货物顺差占经常项目顺差低于50%外, 其余年份该比重都在60%以上, 部分年份超过100%, 可见, 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货物项目顺差所导致的。而货物项目的顺差又是由加工贸易顺差造成的。1992~2007年加工贸易一直为顺差, 加工贸易顺差累计10874.14亿美元, 而非加工贸易除了1995、1997、1998以及2007年有小额顺差外, 其余年份都为逆差, 非加工贸易逆差累计2714.5亿美元, 但由于加工贸易的顺差幅度大于非加工贸易的逆差幅度, 经常项目下的货物项目表现为顺差。综上所述, 由于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由货物项目顺差所引起, 而货物项目顺差又是由加工贸易顺差所导致, 因此, 可以得出经常项目的顺差主要是由于加工贸易的顺差所引起的。

2.2.2 FDI对资本项目的影响。

资本项目反应了本国与外国之间资本流动的情况, 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项目。以下通过分析FDI、直接投资项目盈余和资本项目盈余之间的关系, 说明资本项目盈余是由FDI所导致的。

图3显示了FDI, 直接投资项目盈余与资本项目盈余之间的关系。1992~2006年期间除了1999和2005年较之与前年实际利用FDI出现小幅度下降外, 其余年份实际利用FDI都是增加的。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实行管制, 特别是对资本流出进行严格地管制, 因此资本项目下的直接投资项目顺差主要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因素贡献的。除2005年直接投资项目盈余略高于FDI外, 其余年份FDI都高于直接投资项目盈余, 说明FDI流入造成了直接投资项目盈余, 并用于弥补其他项目逆差;除2004年外, FDI和直接投资项目盈余都高于资本项目盈余, 可以看出FDI流入是资本项目的盈余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的分析, 加工贸易的持续顺差和FDI的持续流入是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原因。1992年加工贸易顺差为554.02亿美元, 而外汇储备为194.43亿美元, 到2007年加工贸易顺差为18740.93亿美元, 而外汇储备为15282.49亿美元, 可见, 加工贸易累计顺差与FDI累计流入额总和大于外汇储备余额增长, 加工贸易顺差和FDI流入除了用于弥补非加工贸易逆差外, 还弥补了资本项目下的其他项目逆差。加工贸易项目和直接投资项目是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最大顺差项目, 没有这两项项目因素的贡献就不可以有中国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

3 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供给量分析

基础货币的变动是影响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它与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直接相关。从来源上看,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 (即存款货币机构和非银行公众) 的负债, 是社会货币供给的货币基数;从运用来看, 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 (即通货) 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构成, 根据基础货币的定义以及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之间的基本关系, 由此可以推知基础货币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存在如下关系: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货币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黄金、外汇及特别提款权等国外资产+对政府的债权+对存款货币机构的再贴现与再贷款+其他资产) - (外国存款+政府存款+其他负债和自有资本) 。

由以上公式可知,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增加将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 而其他负债的增加则将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因此, 外汇储备作为中央银行的资产, 买进外汇储备资产, 则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通常情况下,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可以分析为两部分:国内银行总信贷和国外净资产的改变, 其中国外净资产 (主要表现为外汇储备) 的改变产生的本币供给即为外汇占款。因此将货币供应量表示为:MS=DE+FR。

其中, DE表示国内信贷, FR表示外汇占款。虽然我国经过1994年与2005年的两次汇改, 但还是一种维持汇率稳定的汇率制度, 在这种汇率制度安排下, 通过加工贸易顺差与FDI流入引起国际收支双顺差, 并通过强制结汇制度下, 即企业法人把持有的外汇资金卖给央行, 导致央行必须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资金用以收购外汇, 进而引起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并由此引起基础货币增加, 进而带动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图4显示, 1994~2007年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都是逐年增加, 1994年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分别为4503.9亿元和11845.1亿元, 到2007年分别达到128377.3亿元和101387.4亿元, 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两者存量之比总体趋势上不断上升, 从1994年的38.02%, 上升到2007年的126.62%。而我国金融体系的贷存比在2003~2006年4年间下降了约10%, 也就是说, 在基础货币供给的增长中, 商业银行信贷实际上是负增长。因此, 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可见,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了基础货币的增长, 进而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供应量三者间的相关性分析, 得出加工贸易顺差和FDI的持续流入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结构性原因, 而外汇储备的增长通过影响放大基础货币, 进而影响到货币供应量。

针对我国经济外部失衡,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 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第一, 改变出口导向型的战略, 更多地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我国经济外部失衡与内部失衡有很大关系。经济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 而消费不足, 国际收支双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推行出口导向型的战略。因此, 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内部经济失衡, 增加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 从而改变出口导向型的战略。第二, 改变依靠加工贸易的模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传统的加工贸易缺乏技术含量, 利润较低, 因此, 提高自身企业的研发能力, 有利于改变加工贸易持续顺差的局面, 同时也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第三, 提高外资进入门槛, 淘汰落后产业。设定相应地法律法规促使外商直接投资在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禁止进入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

参考文献

[1]封建强, 袁林.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波动研究[J].经济科学, 2000年第6期.

[2]卢锋.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的深层根源与认识启示, 2006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

[3]余永定, 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 2006年第3期.

[4]贝多广, 朱晓莉.试析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并存[J].经济研究, 2007年第9期.

[5]汤崇文, 张际.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第2期.

[6]孔立平, 朱志国.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水平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 2008年第4期.

浅析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篇8

在1991年以前, 我国外汇储备的口径包括国家外汇库存以及中国银行外汇年终余额。1992年中国银行商业银行化经营后, 国家外汇储备的口径便缩小为仅为国家外汇库存。外汇储备是指国家外汇库存。简单地说, 鼓励出口、引进外资以结售汇制度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 而由于外汇储备由货币当局持有, 因此, 在央行向商业银行购入外汇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将在商业银行的备付金账户贷记入人民币响应的金额, 由此扩大了基础货币的发行。此即“外汇占款”。1994年, 我国取消企业外汇留成, 实际银行结售汇制度。1996年7月起, 对外商投资企业也实行结售制度。

►►二、近年外汇占款与货币供给的数据关系

2002年至2008年期间, 外汇储备共增13626.75美元。如按每年末汇率中间价折算, 增加的外汇占款性基础货币为106704.6987亿元人民币。同时期基础货币共增66254亿元人民币。因而, 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贡献率为161%。各年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注1:外汇储备增加额数据及外汇数据引自国家外管局网站。

从分析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外汇占款发行基础货币占比过大, 以至于央行压缩其他货币发行渠道, 甚至用发行票据回收基础货币。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共压缩了其他渠道发行基础货币额为40450亿元人民币。或者说, 在2002至2008年期间, 其他渠道发行的基础货币额为-40450亿元人民币。

►►三、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 经常项目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以经常项目为例, 外汇占款首先起因于外向型企业的出口收入。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外汇帐户余额超出了留存比例规定, 必须卖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留存的外汇超出了外管局规定的保有外汇头寸的限制, 多余头寸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再卖出 (买方可能是其他商业银行, 也可能是中央银行) 。而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卖出外汇时, 中央银行同样要在其备付金帐户上贷记人民币 (但这个人民币是基础货币) 。如果将两个步骤联系起来看, 设外向型企业向商业银行卖出量为E的外汇, 设货币乘数为K, 设企业向商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向央行卖外汇时的汇率均为R, 则有:1.外向型企业向商业银行卖外汇时立即得到总额为ER的人民币;2.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卖外汇时得到总额为ER的存款准备金;3.商业银行还有 (K—1) ER的信贷额度可以进行信贷扩张。

(二) 外汇占款的增加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

当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出现净顺差时, 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加, 基础货币投放、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 当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出现净逆差时, 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减少, 基础货币投放中的外汇占款减少, 货币供应量减少。对于国际收支, 中央银行已基本不能直接控制, 国际收支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进出口状况和资本流动情况。中央银行只能通过利率、汇率来间接影响进出口和资本流动, 从而间接影响国际收支。

在外汇储备激增的情况下, 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自1998年之后, 外汇占款就基本上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这导致了外汇渠道发行货币的比重提高, 强化了本国货币制度对外汇储备和可兑换货币的依赖程度, 使外汇渠道的人民币发行成为刚性的, 这无疑从体制上强化了货币发行的内生性, 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主动性。

(三) 货币供给的时滞缩短, 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更为困难

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使货币供给的时滞缩短。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基础货币的投放来调控货币供给,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来投放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从投放到扩张要经过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的一系列信贷活动以及从银行体系到企业体系的存款、贷款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中央银行能否顺利实现基础货币的投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 如果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对商业银行贷款时商业银行对获得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不愿进行再贴现, 则中央银行就无法顺利实现基础货币的投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 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由于我国实行结售汇制度, 外汇占款能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将基础货币迅速地转化为企业存款, 这导致货币供给的时滞缩短, 从而使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更为困难。

参考文献

[1]邓涛.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J].新金融, 2010 (1) .

货币与外汇 篇9

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外汇储备2008年12月份增长了1.9%,创下了6个月最大增幅,这表明一些国家和地区正转而推低各自货币,这与2008年大部分时间的状况相反。

去年12月份, 亚洲外汇储备已连续第二个月增长,而此前外汇储备一度自2008年7月份起连续4个月下降,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滑坡,许多亚洲地区央行抛售美元以捍卫各自货币。

这些干预一度引发市场担心包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一些国家将最终耗尽外国储备,损害各自信用评级并导致本国货币大幅下挫。但现在市场认为,尽管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继续抛售美元以提振本国疲软的货币,但许多亚洲经济体的政府却正在寻求本国货币的贬值。

市场观察人士称,台湾、新加坡、可能还有泰国,将在广泛但未经协调的亚洲地区货币贬值潮流中,率先作出反映。

汇丰集团 (HSBC) 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看来市场正在发生一些转变,亚洲的外汇政策正在转为鼓励贬值。

台湾和新加坡或将触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货币的竞争性贬值。

汇丰集团称,认为台湾目前的外汇政策是鼓励贬值。

东方汇理银行市场策略师表示,全球需求持续下降之际,台湾政府或将倾向于推低新台币以提振经济。台湾去年12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42%,创下有史以来最大降幅;台湾经济正濒临衰退。

然而, 鉴于各国都在尽力保持各自出口的竞争性,台湾推低新台币的做法可能将引发亚洲地区国家争相效仿。汇丰相信,泰国和新加坡或将紧随台湾之后开始积极推低各自货币。和台湾一样,泰国和新加坡2008年11月份也净买入了美元。

泰国去年12月份外汇储备较上年同期增长26.7%,创下亚洲地区最大按年增幅。新加坡外汇储备较上年同期增长6.9%,较11月份增长5.1%。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并未透露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

部分经济学家呼吁金管局将外汇政策从中性调整为引导新元贬值。新加坡经济规模较小,对贸易依赖程度很高,该国经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就已陷入了衰退。

瑞士信贷 (CreditSuisse) 经济学家JosephTan表示,上述外汇政策的调整将引发亚洲各国纷纷效仿。

货币与外汇 篇10

一、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的内在作用机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上。外汇储备对货币的影响可以表示为: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理论上讲,外汇储备增加必然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外汇占款增加是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基础货币也随之增加,再通过乘数的作用,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大量增加会增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为减小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必然采取对冲操作,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可见,中央银行通过收购外汇,同时投放基础货币的行为影响货币供应量,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又是货币政策取向的风向标,由此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产生内在的逻辑联系。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及现状

该图表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2001年是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的时间拐点。1998~2000年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较少,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平缓。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收支状况明显改善,外汇储备呈现出超常增长之势,该年陡增了466亿美元。此后,外汇储备呈阶梯性持续上涨。2008年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减少,这直接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及FDI,外汇储备的增长率由2007年的43.31%下降到27.33%,但国际收支仍呈“双顺差”,外汇储备继续增长。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45亿美元,同比下降3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10亿美元,同比下降15%。截止2009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22725.9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居世界之首,较年初增加了3265.65亿美元,同期增长16.78%,增幅继续下降。

在外汇储备中引人注意的是资本金融项目中的“热钱”,它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威胁不容忽视。从2004年开始,“热钱”流入中国的速度就不断加快,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热钱”流入一度放缓甚至是出现了少量的流出,但随着世界各国央行纷纷采取零利率政策,全球流动性极度宽松。危机高峰刚刚过去,一向行动迅速的“热钱”重新开始伺机而动。我国经济的较快恢复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使我国成为“热钱”觊觎的对象。09年6月以来,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在加速,尽管总量还没有超过2007年和2008年。增长速度是2002年以来最快的。

(二)我国外汇储备未来的变动趋势

未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趋势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由于外汇储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国际收支中的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际投机资本流入的变动情况。世界经济萧条将直接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和FDI从而影响外汇储备。如今,世界经济虽然回暖但经济危机是否过去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进出口及FDI增幅仍有下降趋势。自2009年第2季度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强势反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卷土重来,人民币面对升值的外部压力。而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已经转变为人民币升值预期,目前境外NDF市场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将会升值3-4%。在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诱导下,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大陆,从而使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增大。中国目前存在持续的贸易顺差与FDI净流入,导致外汇储备持续累积,造成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持续超过美元需求,如果央行停止干预,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无疑会显著升值。当然,如果外汇市场参与者认为人民币未来将会升值,这种预期将会进一步推高人民币实际升值幅度,从而导致热钱的大量涌入将使资本金融项目的顺差进一步增大以至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加。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各国逐渐度过金融危机,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的进出口及FDI增幅将增大。中国经济复苏前景的明朗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重燃致使国际资本涌入从而是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增大。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将进一步的扩张。总之,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储备在未来几年中仍将保持增长,这无疑给我国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带来了挑战。

三、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以增加货币供应量,拉动经济增长。基础货币等于外汇占款与国内信贷量之和。而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成倍增加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影响。

(一)外汇储备增加,使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主动性

货币供给量本身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只能被动接受,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越大,我国货币供给就具有越强的内生性。我国实行的外汇结售汇制度从体制上又强化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自1994年结汇售汇制度的实施,我国的外汇储备与外汇人民币占款之间形成强烈的正相关关系。此次金融危机之前,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98年达50%以上上升到2005年的100%以上。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由于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基础货币中的外汇占款比重下降,基础货币供应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渠道。但是,我国外汇储备一直都呈上升趋势,随着热钱的涌入,外汇占款日趋增长从而使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中央银行为防止流动性的过快增加而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不得不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以稳定流动性。可见,外汇占款的增加将削弱调控货币供给的主动性。

(二)外汇储备增加,加大了央行的对冲外汇操作成本

中国经济的稳步回升以及人民币预期使得热钱大量涌入,我国外汇储备从而外汇占款增加。2009年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三个月期央票(700亿元)和91天正回购(300亿元),共回笼资金1000亿元。(1)央行连续第八次实现净回笼,金额为220亿元。(1)自国庆长假以来,央行已累计净回笼资金达到6870亿元。(1)当前,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外汇占款,并非要收紧流动性,而是为了保证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的同时稳定市场的流动性。因为外汇占款从而基础货币的快速增加,将会推动了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会引起投资扩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资产泡沫等问题,并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最终影响到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然而,央行的对冲操作按利率计算是有成本的,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其对冲操作所需成本也在提高。

(三)外汇储备增加,缩短了货币供给时滞性,加大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控制的难度

外汇储备的变动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从而影响了从基础货币投放到实现货币扩张的速度,即货币供给时滞,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使货币供给的时滞缩短。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基础货币投放来调控货币供给,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从投放到扩张要经过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的一系列信贷活动以及从银行体系到企业体系的存款、贷款转化过程。这一过程的传导链较长,因而货币供给具有较长的时滞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结汇售汇制度的实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将基础货币迅速转化为企业存款,这导致货币供给的时滞缩短,导致了货币供应量扩张速度的加快和调控时滞的缩短,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更为困难。

四、相应对策建议

(一)改革并完善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

1. 逐步实行企业意愿结售汇制,适度放松银行的外汇周转额度。

逐步改强制结售汇制为意愿结售汇制,并适度放松对银行的外汇周转额度的限制,扩大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头寸。这样,一方面企业持有一定量的外币资产,分流外汇储备;另一方面企业的部分外汇需求由国内银行外汇信贷满足,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幅度。

2. 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真正变为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在货币篮子中应该降低美元的比重。在美元继续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的过程中,采用这种制度将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好处在于可以降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是可控的。此外,真正的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具有很强的透明性。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降低可以规避热钱的涌入,从而减小资本金融项目的顺差以减少外汇储备的增加。

(二)严格控制投机性资本流入,放松资本外流限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外资的连续扩张和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使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存在一定的“泡沫”,隐含了相当的金融风险,并导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损失和本币升值的压力。在资本流动的管理上,我国的政策重点应从目前鼓励流入、限制流出转向促进流入流出的平衡。金融危机对我国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利用此契机,鼓励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开拓对外投资渠道进行国际投资。

参考文献

【1】陈婷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下的货币政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9)

【2】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7

【3】康立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困境[J]辽东学院学报2006(1)

【4】李培育,余明外汇储备、汇率波动和货币政策操作[J]金融研究2004(9)

【5】曾婷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19)

上一篇:汽车侧门下一篇:河南省贸易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