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2024-08-25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共12篇)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篇1

摘要: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我国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信贷政策、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外汇市场的调控等。具体分析发现,我国近十年主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总体上可以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但对其他因素(如流动性、外汇占款过大等)来说,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效果减弱。另外,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中的时滞效应也使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及时发挥作用。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

一、引言

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为实现一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策略手段的总和。我国自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逐步过渡到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调控手段为主,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信贷政策、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外汇市场的调控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以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为起点,所以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从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到最终影响到货币供应量这一过程称为货币政策的内部传导机制,而货币的供应量对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反应能力是由央行的行为效率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所释放的信号强度所决定的。

二、我国货币政工具有效性分析

2001-2002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稳健”中带有一定的“积极”性,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超过了预期的目标,一定程度受前期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实行的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效应得到了体现。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货币政策的操作开始由“稳健”中带有一定的“积极”性转变为一定的“紧缩“性,上调准备金率并配合公开市场操作。2004年继续使用了准备金率和利率调整,并配合了公开市场操作以控制过剩的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增速放缓。从2006年开始,货币政策操作以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工具为主,其操作效果在2007年末和2008年上半年显现出来。2008年面对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央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进入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央行实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紧缩”性越来越明显,应用的以准备金工具和利率调控为主配合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并没有很好的控制货币供应量,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依然严重,通胀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货币政策的收缩效果减弱。以上分析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存在着时滞效应,且货币政策工具的控制力相对较弱。

三、结论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总体上可以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但是存在的其他如流动性、外汇占款过大等因素会使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效果减弱,另外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中的时滞效应也使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及时发挥作用。具体分析我国主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短期内的调控作用较为明显,但是长期作用不稳定且不显著。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对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操作工具反应力不够,并且存在着比较长的时滞效应,从而使货币政策外部传导的基础薄弱,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一开始就没有很好的反应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信息。

参考文献

[1]Simona Mateut,2005,Trade Credit an Monetary PolicyTransmission,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19(4):655-670

[2]索琳娜,徐山鹰,杨晓光.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效应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0(3):339-345

[3]卢庆杰.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J].复旦学报,2007(1):47-56

[4]董晓.浅析我国当前三大货币政策工具[J].财经界,2007(3):47-48

[5]乔婕.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效应与效果货币政策有效性[J].世界经济情况,2006(4):23-26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篇2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决策程序的科学合理和政策工具的正确使用是货币政策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在本文中,力图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字:货币政策 有效性 利率 准备金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变化来改变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一)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可以连续地、灵活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自由决定债券买卖的数量、时间和方向,而且中央银行即使有时会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得到纠正。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所以想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但是,通过贴现率变动来控制银行准备金的效果是有限的,并且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而我国再贴现操作实行总量比例控制、期限比例控制和投向比例控制,再贴现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偏低。这一操作规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的活力。

(三)利率政策。

利率是影响社会货币供求、调节市场货币供给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率与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中央银行可随时观察利率的动向,间接调节

市场利率。但是利率政策在我国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加息虽然可以回笼流动性,但还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灵活有效地带动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常之小。

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扩大,人们存钱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单是储蓄,资金还会向其他金融市场分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财富的积累,消费需求逐步升级以及提前消费的观念,带动了对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使居民更愿意采取银行消费贷款的行为。因此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得不敏感且利率弹性较小,从而货币政策失效。

3、央行调高准备金率而未采取加息,也是对当前经济“把脉”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在不断升值的同时美元连续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加大,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因此缩窄了人民币加息的空间,制约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空间。

(四)法定准备金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此项政策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中央银行一般不愿轻易使用该政策,因为其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从历史经验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都在2%以上。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相对不足。而目前大型金融机构 20.00%和中小金融机构 16.5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历年来最高,商业银行的头寸显得不足,未来提高法定存款准金率的空间已经很小。

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根据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针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仍存在的现实,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应更加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利率市场化必须统筹安排、科学推进。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贷后存,先农村后城市,先市场后信贷”其中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利率市场化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1、精心培育市场基准利率;

2、强化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与风险管理机制;

3、提高居民储蓄和消费利率的敏感程度,使居民在面临收支非预期性变化时,能够通过类似渠道进行一定程度化解。

(二)保证央行决策的独立性。

央行是我国的货币当局,负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责任。新的货币政策体系明确后,央行停止了对非金融部门发放贷款,停止了对财政透支和借款,财政赤字主要通过发债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权力集中到了总行并转变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商业银行总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利润留成制度已为预算制所代替。这一切都为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职能

创造了条件。尤其在2003年成立了中国银监会,提高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

首先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的前提是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关键是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能。其次塑造国有资本市场经营主体。

(四)改革外汇制度,提高外汇利用效率。

首先扩大企业支配外汇的自主权。其次减少贸易顺差。再次加快引进世界一流的技术人才。最后建立不同的外汇储备投资组合或组建外汇管理公司来管理外汇。

总之,货币政策有效性是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的重要的概念。分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然后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对策,是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关键。

参考文献: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一、引言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国家进行宏观监管和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同时,近日有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不畅等多方面的原因,其在治理通缩以及治理通胀防范经济过热的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很难说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面临的挑战。为此目标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中介。

二、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共54个样本点,并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因为M2既可以反映潜在购买力,又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国民经济的状况。产出水平GDP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物价水平的代理变量。对货币供应量M2使用公布的季末名义值,文中所采取的季度GDP为本季当年累计值减去上季当年累计数后所得的当季发生值,我国没有公布CPI定基比指数,本文用我国公布的CPI月环比指数构造月定基比指数(以1997年12月为基期),再把每季度三个月的消费物价月定基比指数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出CPI季度定基比指数。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和减小数据的波动性,对原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同时由于所用数据都为季度数据,故进一步作季节处理,这里我采用X-11方法进行季节调整。原始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等。

三、实证检验

1、变量平稳性检验

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在这里利用ADF 检验对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它是目前最流行和最有效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本文使用用Eviews6.0分别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从检验结果来看,货币供给量LNM2SA、国内生产总值lngdpsa和lncpisa消费物价指数测试值在1%、5%、10%的显著水平下均大于相应的临界值,所以原序列为非平稳序列,进而对其一阶差分进行检验,发现经过一阶差分后序列的ADF检验值在5%,10%的显著水平下均小于相应的临界值,可见一阶差分后的序列是平稳的。可知LNM2SAt、LNGDPSA和LNCPISA三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I(1)的,满足协整关系的前提。

2、协整检验

协整的基本思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某种组合却表现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Engle & Granger,1987)。既然时间序列LNM2SA、LNGDPSA和LNCPISA都是一阶单整,则在LNM2SA、LNGDPSA和LNCPISA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

(1)最佳的滞后阶数的确定

以反映该国的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本文利用LNM2SA、LNGDPSA和LNCPISA构建VAR模型。模型的所有特征根的模都小于1,均落在了单位圆内,都满足稳定性条件。根据AIC或SC信息标准值中的最小数值进行选取,为确定该数值本文分别以1-6作为滞后阶数依次进行模型检验,根据AIC信息标准确定的最佳滞后阶数为4。

(2)Johansen 协整检验

通过lnm2sa,lngdpsa和lncpisa部分系统模型约翰森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根据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Johansen 检验可得,LNM2SA、LNGDPSA和LNCPISA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那就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的关系检验。产出LNGDPSA和货币供给量LNM2SA的模型与物价水平LNCPISA和货币供给量LNM2SA的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对于LNGDPSA和LNM2SA而言,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M2SA可以Granger引起LNGDPSA,但是LNGDPSA不可以Granger引起LNM2SA,也就是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可以引起产出的波动,但是产出的变动不可以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对于LNCPISA和LNM2SA来说,由Granger因果检验可知,LNM2SA是LNCPISA的Granger原因,LNCPISA也是LNM2SA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物价的波动,且物价的变化也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波动。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货币供给量具有一定的内生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物价水平的影响。

4、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1)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这是一种车型非理论性的模型,无须任何先验性控制的分析模式,所以未能时,其他变数分析其他变数的影响,而是如何进行分析的误差港接受变化时是什么样的冲击,或者说模型体系的动态,身穿电磁波响应函数方法的基本思想。它是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关系是一种扰动港产生的影响是怎样传福音各变数是顺应电磁波的分析为基础,或稳定vec模型过多才是值得相信的。路过的国内生产总值(gdp)、m2和cpi是ar分析模式,因此模型的特征是圆的单位增加中稳定模式,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探讨M2对GDP和CPI的影响强弱程度和其对货币政策发生效力的滞后时间。脉冲响应函数刻画,在扰动和标准偏差的大小影响的现值的内生变量的影响,未来的价值。

从脉冲响应图看,这个数字显示:当在这一时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引起的GDP增长滞后2期,也就是说,在第二阶段的影响后,然后再逐渐增加,最大的4时,然后逐渐减小,在前9项基本消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这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GDP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一般是通过半年的时间的影响,2年时间来继续一般。从长远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GDP没有影响,即货币长期中立。图2显示:当在这一时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将立刻引起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变化及影响三期最多,然后逐渐减少的影响,稳定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最后价格水平是最初的升级,但稳态和不回到原来的初始状态,但价格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结果表明,在我们国家,货币供给的短期或长期的影响,无论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具有明显的效果。那是不管短期和长期,货币政策稳定的价格是有效的。这也和最近政府采取措施保持一致,即通过利用货币政策来控制物价水平,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但是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CPI有长期的影响,所以用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结合其他的措施。图3显示:当在这一时期的CPI撞击后,才能使中国GDP增幅在第三节达到最大,然后减小,终于可以导致GDP的下降,也就是说,在短期内CPI上涨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角色,可能是因为供求关系的预期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化的原因,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会给人一种消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功能,将会破坏经济的发展。

(1)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实际上是一个新生计算过程,它是将系统的误差分解为系统中各个变量冲击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分析GDP的新生、CPI的新生和M2 的新生所构成的贡献率,估算各个变量的随机新生所作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例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下面用Cholesky分解法对经济增长、消费物价指数和货币供应量进行方差分解,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分析结果来看,GDP和CPI的冲击对自身变化的贡献最大,说明这种变化主要是由自身冲击所造成的。①对于GDP的方差分解,自身的波动影响虽然在减弱,但是10期以后依然还有80%左右,CPI对GDP的影响也不小,在10期时还有将近20%,M2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这说明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受实际经济的影响,扩张的货币政策在长期不能促进GDP的增长,这和前面的分析结论一致;而CPI影响GDP,主要是因为物价的上涨,会抑制人们的消费,从而影响GDP的增长。②对CPI的方差分解,自身的波动影响虽然在减弱,但是10期以后依然还有70%左右,GDP的影响在逐渐增强,在3期以后就达到28%,这说明经济增长对物价的解释力在增强。而M2的影响相对较小。

四、实证分析结论

本篇文章根据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针对国内的货币政策有效的进行了实时证明分析。文中对中国货币的政策VAR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存在着滞后期,且一般为半年左右,而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是中性的,不能影响经济的增长;对CPI有明显影响的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即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显著。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存在长期且显著的相关性,货币供给变化总是会导致物价水平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物价水平的变化几乎立刻就会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主动调整,以抑制物价水平的过度波动。因此在目前以稳定物价为首要目标的情况下,运用货币政策是比较有效的,但是由于存在的长期的影响,中央政府最好跟其他的措施一起配合使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说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会不断降低,但是当前还不能摒弃货币供应量,所以货币当局应该在不断完善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同时,积极探讨并构建适合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货币体系。

就我国当前形式来看,中央银行在不摒弃货币供给量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重申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增强公众对央行的信任程度,以稳定公众预期;从长远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应在结合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吸收国际主流的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是,不断由多目标制向单一目标制过渡,将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尽量减小货币政策的时滞,提高各种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度,必须确实的加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利平.货币存量中介目标制下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01):40-50.

[3] 刘金全,刘兆波.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J].金融研究,2008,(10):37-47.

[4] 闰力,刘克宫,张次兰.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9,(12):59-71.

[5] 杨绍孙.货币政策效应、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预期实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05):78-83.

[6] 张雪兰,杨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基于1996-2009年季度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0,(06):27-31.

[7] Crespo Cuaresma,J.,and C.Wojcik,2006,“Measuring Monetary Independence:Evidence from a Group of New EU Member Countri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34,No.1,April,24-43.

[8] W.Jos.Jansen,2008,“Inside the Impossible Triangle: Monetary Policy Autonomy in a Credible Target Zone.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Vol:26,No.2,,216-228.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VAR

一、引言2010年1月以来, 央行连续12次调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到2011年6月, 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1.5%;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也进行了持续性调高。皆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我国经济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学者多从信贷和货币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M1、M2做为货币供给的变量, 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做为信贷渠道的变量,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明确何种途径更为有效, 而忽视了货币供给量与信贷规模的内在联系。在实际经济运行中, 我国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 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受央行货币供给的影响较大, 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进行分析有不妥之处, 本文选择货币供应量做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变量, 以国内生产总值做为最终目标, 分析货币供应量对国内产出的影响, 进而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二、文献综述王振山, 王志强 (2000) 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 表明信用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王欣 (2003) 对我国1994年至1997年以及1998年至2003年第一季度两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 在第一阶段信用渠道起主要的作用, 而在第二阶段货币渠道起主要效果。蒋瑛琨, 刘艳武 (2005) 通过实证检验认为, 以各个经济变量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的稳定性为标准, 在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 M1优于M2, 优于贷款。邵立 (2011) 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实际产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但二者都容易受到非政策因素的影响, 造成短期内出的大幅波动。三、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 变量选择选择M1和M2做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做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 数据区间为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 数据频率为季度。并对M1、M2和GDP三组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生成lnM1、lnM2和lnGDP。 (二) 平稳性检验用Eviews软件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lnGDP、lnM1、LnM2三组变量的ADF统计量分别为-2.620859、-2.075654、-2.201076;5%临界值分别是-3.526609、-3.513075、-3.520787。△lnGDP、△lnM1、△lnM2三组变量的ADF统计量分别是:-35.95068、-4.090967、-3.066324;5%临界值分别是:-2.933158、-2.932404、-2.933258。根据检验结果, 各变量的水平值都是非平稳序列, 其一阶差分项为平稳序列。 (三) 协整检验运用E-G两步法分别对lnGDP, lnM1和lnGDP, lnM2进行协整性检验得到方程 (1) 和方程 (2) 。lnGDP=0.020063+0.929913lnM1 (1) 回归方程 (1) 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 对回归方程 (1) 产生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 得到的ADF统计量-3.227678小于1%显著水平下临界值-2.622585,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因此我们认为lnGDP, lnM1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lnGDP=-0.100377+0.865133lnM2 (2) 回归方程 (2) 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 对回归方程 (2) 产生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 得到的ADF统计量-3.993291小于1%显著水平下临界值-2.622585,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因此我们认为lnGDP, lnM2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检验的拟合优度较高, 并且残差序列平稳, 说明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够引起国内生产总会的增加。四、结论 (一) 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 货币供给的合理增加能够保证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而如果货币供给增长过快, 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 产生流动性过剩, 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所以在政策制定过程中, 应当避免过度的经济刺激计划, 保持货币供给的稳定增长。 (二) 实证检验证实, M1和M2都能够在长期内对经济产生影响, 但M1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比M2稳定, 因此在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时, M1优于M2。

参考文献

[1]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 2005 (5) .

[2]邵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中介目标相关性和可控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 2011 (5) .

[3]王振山, 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0 (12) .

深究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论文 篇5

一、研究文献回顾职称论文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应考虑在具体货币政策操作中,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及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陆军、舒元(2002)采用两步OLS方法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在我国有效,同时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货币都影响产出,货币政策对产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上存在非对称性效果[1]。彭方平、展凯、李琴(2008)应用非线性STSV

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金融机构存贷差为流动性过剩度量指标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流动性过剩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调控能力,但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能力,反而有所加强[2]。谭旭东(2008)基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模型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的可信性之间密切相关,随着货币政策可信性的提高其有效性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央行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货币政策最优[3]。徐亚平(2009)基于理性预期理论分析得出稳定和引导公众的通胀预期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4]。殷波(2009)引入投资的时机效应和资产价格波动,对一般最优利率政策模型进行扩展,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得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的原因在于央行制定利率政策时忽略了投资的时机效应和资产价格波动,从而使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系统性的反应不足,导致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效果不佳[5]。范从来、赵永清(2009)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自1998年以来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数量M1变动的决定性原因,货币政策丧失部分自主性,但VEC模型显示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并没受到系统性制约[6]。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中,Cover(1972)通过考察美国二战后的季度数据得出,正的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增加几乎没有作用,而负的货币冲击对产出则有明显的减少作用[7]。本文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变化与宏观经济运行效果,运用VAR模型验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归纳优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二、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通过分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而把握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如何发挥功效[8];了解央行在连续时间段内,其资产负债业务量上的增减变化及资产和负债项目中子项目变化对各自项目的影响,从而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有效性;通过资产负债表结构和项目的变化,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状况及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加以分析和预测,形成央行货币政策规则。

基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统计数据从资产方分析,外汇储备构成央行国外资产的主要部分,外汇储备的积累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表现为国外资产的增加。在国外资产迅速积累的状况下,央行为了稳定货币供给控制其他非国外资产的增加,外汇在央行资产负债表总资产中稳定增长,从1999年占比39.8%积累到2009年的77%;对政府债权在2007年12月占比最高9.65%,通常月份其占比区间在2.6%~7.7%波动;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波动较剧烈,从1999年的43.5%下降到2009年12月份的3.1%,其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变化表明再贷款、再贴现等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已明显下降。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的比重也从2007年末逐步递减,目前在5.1%左右波动。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共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2次,从2006年7月至2008年年末央行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20次,平均每月公布紧缩性政策措施0.7次,货币政策干预频度较密集。其中2006年调整3次至9%;2007年调整10次至14.5%且每次上涨50个基点;2008年共调整9次存款准备金率。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央行在2008年下半年为稳定经济增长水平将其下调至15.5%,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稳健运行保持8.7%的增长率,央行为限制信贷规模在2010年初又上调准备金率100个基点。

从负债结构分析,最突出的变化集中变现为,货币发行在总负债中占比逐步下降,从2000年初的50.4%减少到2009年末的18.3%,央行发行的债权在总负债中占比快速增长。为了冲销因外汇储备快速积累而增加的货币供给,央行从2003年4月22日开始发行央行票据,央行票据在资产负债表负债方占比从2005年末起在20%左右小幅波动,发行规模逐步增加,在2009年末发行债券量已达42064亿元;储备货币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比例也从2000年初的81%减少到2009年末的60%左右;金融性公司存款因央行近年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逐步增加,其占央行负债方的比重已达45%。政府存款在负债方的比重波动较剧烈,在区间5.1%~14.8%波动。

三、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通过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分析,本文选择外汇(FS)、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LB)、货币发行(CU)、金融性公司存款(RE)、政府存款为因变量(GB),将央行票据(DB)、存款利率(RR)、存款准备金率(ZBJ)及货币供应量(M2)、居民消费物价水平(CPI)、汇率水平(ER)作为反映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自变量。本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及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9]。为保证足够的样本,数据选择从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108个样本。数据分析通过EViews7.0进行。由于数据波动较大,为消除异方差,使单位无量纲化,将部分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本文实证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两种方法验证货币政策实证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进而反映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二)回归分析

资产负债表某一科目的变化通常受到多种政策工具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各货币政策工具及货币政策目标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变化的作用。通过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负债表科目的影响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对资产负债科目影响比较显著的变量。其次进行回归分析以此得到最优的回归分析表达式。

最优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总结如表1所示,外汇资产变化受存款利率和货币供给影响最大,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发行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受存款利率、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影响较大,央行票据和汇率对其也有明显效果;货币发行主要受货币供给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央行票据供给与货币发行反向变化,即央行票据可以部分回笼货币供给量,但作用效果不明显;金融性公司存款受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影响较大,汇率水平与其同向变化,当人民币升值时汇率水平下降,金融性公司存款也会随之下降;政府存款受货币供应量作用较大,因政府存款是中央财政的净收入,呈季节性波动,在每年最后一个月财政支出较多,对政府存款影响较大。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一般的模型仅仅只是描述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auto-regression,VAR)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10]。在某些给定条件下,VAR模型能够用来确定一个基本的经济冲击给其他经济变量带来多大影响,即其他经济变量对该基本经济冲击的响应的大小,所以VAR被公认为描述变量间动态关系的一种实用的方法。一般的p阶无约束VAR模型(记为VAR(P))具有如下形式:yt=?椎1yt-1+L+?椎Pyt-P+Hxt+?着tt=1,2,L,T(1)

式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k×k维矩阵?椎1、L、?椎P和k×d维矩阵H是待估计的系数矩阵。?着t是k维扰动列向量,同期之间可以相关,但不能有自相关,不能与模型右边的变量相关。VAR模型中各变量的排序可能影响到它们度量的效应,预期不会或很少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应该放到最后。通常用脉冲响应函数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VAR模型要求序列是平稳的,因此通过单位根检验判断各序列的平稳性,运用EViews7.0分别对各变量的水平值和一阶差分值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序列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表2给出了0~5阶VAR模型的LR,FPE,AIC,SC和HQ值,并以“*”标记出依据相应准则选择出来的滞后阶数,表中有超过一半的准则选出来的滞后阶数为1阶,因此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定为1阶。

通过VAR模型的参数估计表分析,可知LNFS受其滞后一期影响最为显著,准备金率的变化滞后一、二期均显著,相应央行票据、存款利率、汇率对外汇的影响不明显;央行票据受其滞后一期影响最为明显,外汇资产的系数较大但显著性不高;汇率、准备金和利率显著性均较差;存款利率受其滞后一、二期影响均显著;外汇资产、准备金率的作用也较明显,而相应汇率和央行票据的效果较差;准备金率的滞后一期的效果最大,存款利率滞后一、二期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汇率和外汇资产的变化影响不显著;汇率对其滞后一期的效果最大,而存款准备金率滞后一、二期的效果均显著,外汇资产、央行票据和利率滞后的效果不明显。

脉冲响应函数(IRF)表明第i个内生变量的一个冲击不仅直接影响到第i个变量,而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递给其他的内生变量,最终又反馈到其本身的过程。通过对LNFS的脉冲响应函数表格的解读,央行票据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趋于稳定在第10期时降至0.024;存款利率对LNFS的冲击在第7期达到最大值0.039,起初冲击效应较小其值仅为0.009,然后迅速增加在达到最高点后趋于稳定;存款准备金率对LNFS的起初效果为负值,冲击效果逐步上升;汇率对LNFS的冲击值起初为负值,第二期突然变为正值,随后各期缓慢下降,其值均为负值。

通过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可知央行票据发行和存款利率对外汇资产变化的效果最明显,存款准备金率随着滞后周期增加其对外汇资产的变化效果稳步上升,央行为贯彻落实“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在连续运用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后,又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期形成合理的利率水平,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21.20%,现期人民币汇率稳定在6.81~6.85的区间内波动,上述种种政策工具对央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外汇资产的变化起到了显著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较明显,针对不同的资产负债表科目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搭配货币政策工具可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外汇资产受国内利率水平的影响较明显,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受货币供给量影响显著,货币发行受货币供给量的作用较显著,金融性公司存款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较敏感,政府存款受存款利率影响显著。

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独立性,即将现在作为咨询议事机构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升为决策机构,赋予其更多的最终决策权,决定汇率、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由此减少货币政策时滞。同时逐步增加学者、企业界和银行界代表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减少货币政策委员会中政府官员的比重。通过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中央银行的公信力,使市场参与主体对货币政策目标形成合理预期,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实行含有相机抉择成分的一定规则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一直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具有浓重的“相机抉择”特色,通过实证研究泰勒规则在我国有一定的适用性。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性会导致公众失去对中央银行的信任,这又会引起公众行为与预期的不确定性,继而进一步加剧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性。由基德兰德的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相机抉择使得降低通货膨胀所付出的代价更大,加剧了经济的波动。因此,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中应该把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结合起来,实行含有相机抉择成分的一定规则。

(三)增强货币政策灵活性及与其他政策的联动

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区域经济差异,采取不同程度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由于各地区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不同,应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增长速度制定细化的货币政策措施,根据经济走势灵活变动政策调控重点。协调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能够有助于基础货币的控制、降低货币当局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提高利用中央银行融资融券回收流动性的可持续性、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品种,由此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配合可以促进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合理搭配外汇资产,减少汇率波动的潜在损失。

(四)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增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能力及弹性

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力,首先要注意对各种政策工具使用方式的改进,其次应结合预期与微调,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效用。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央行票据发行的操作上,都应采取多次、小幅调整的方式,摸索最适合经济发展的政策水平,同时有助于引导人们的预期。继续扩大货币市场主体的范围,增加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发挥资产价格渠道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

(五)加快金融深化进程,完善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化机制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篇6

【关键词】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率  中介目标

一、引言

货币政策是一个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和信用等方针和措施已达到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从凯恩斯提出货币政策理论开始,货币政策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不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减轻经济的负面发展①。本·贝南克(Ben Bernanke)和艾伦·布林德(Alan Blinder 1992)通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得出:可以把联邦基金利率这一重要指标作为调控美国经济的中药经济指标②。希姆斯在2007年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货币供应量是GNP的格兰杰原因,总产出对货币政策的响应呈现驼峰形态,波动性大,并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③。而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外因素逐渐增加,使得央行不断的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研究调整,因此我国的经济学家也在不断地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如高丽在对1996~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不断下降,其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础货币发行的失控、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乘数的内生性④。而姚雷通过研究我国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后央行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他指出这些政策即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也保证了我国能尽快走出危机的影响,并指出只有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同时使用的情况下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5}。本文根据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以货币供应量为主,因此本文在变量的选取上有着重点,且由于从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在数据方面主要选取了2007~2015年这个阶段,这样能够更加说明货币政策对现今中国经济社会的有效性。

二、模型的构建{6}

VAR模型是向量回归模型的一种,不是建立在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本文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也选取VAR模型作为本文的模型设定,对所选取的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相关性的检验分析,主要包括ADF平稳性,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等。其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1)

其中,β0为截距,Yt为相关变量,β0…βn为相关变量的相关系数,εt为误差项。

三、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根据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即“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必须先保证物价的稳定,才能提经济增长,因此本篇文章为了检验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1)消费物价指数CPI;(2)国内生产总值GDP;(3)M2。在数据方面主要选取了我国2007年~201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与Wind资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

四、检验分析

(一)ADF检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是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中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主要为了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情况,是进行其他检验的前提。本文主要利用了Eviews7.2和ADF检验来检验所选取样本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原变量CPI、GDP、M2呈现不平稳的状态,因此对其原变量进行对数化和差分处理。ADF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二)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主要是为了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看其回归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是否是伪回归。下面主要采用JJ检验进行分析。首先将上述变量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2007~2015)的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为:

(2)

根据上述所得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模型中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按照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格兰杰(Granger)的定义,只有先对两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进行检验之后,继续其他的如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的检验才有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才准确。因此通过对GDP、CPI与M2之间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可以发现M2能否CPI与GDP,CPI与GDP能否影响M2的进程或者两种机制同时存在。如图:

根据上图的检验结果来看:在5%的显著水平下,GDP、CPI和M2互相不是彼此的格兰杰因果原因,即:①M2的变化不能引起CPI的变动,同样,CPI的变动也无法引起M2的变动。②M2不能够引起GDP的变化,同样GDP也不能引起M2的变化。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不确定。

(四)脉冲响应分析

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分析各个变量的外在冲击对其他变量的系统反应过程加外在冲击影响的持续时间长度和过程的收敛发散。我们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别分析了M2和CPI、GDP之间的反应机制分析结果如图所示: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分别得到:

根据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我们可以知道:⑴货币供应量M2的变化在不会短期内会引起物价的上下波动,会有一个滞后期,在一段时间才能起作用达到政策目标,而且其引起的CPI物价指数变动幅度也较小,意味着政策时滞较长,政策效力较弱,难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⑵M2的冲击在短期内没有造成产出的一个变化,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刺激产出产生微幅的波动变化。

(五)方差分解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受货币供应量M2影响最大的变量是GDP,在12期时其值已经达到了60.50156%。而CPI只达到了25.41779%。因此从方差分解中我们知道最受货币供应量M2影响的因素是GDP,CPI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六)实证分析结论

通过运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对M2、CPI及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格兰杰因果检验。以货币供应量M2作为中介目标对物价指数CP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产生的作用有限。其作用的过程还具有一定的政策时滞,不会立刻产生作用,其政策产生作用的效力较弱。

脉冲响应分析。而货币供应量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主角,对CPI和GDP的影响都不打,其作用效果不明显,换而然之,货币供应量对于调节我国经济变化的有效性不强。

五、结论

本篇文章主要利用了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各种检验对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做了实证性的分析,根据上述结论表明,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经济的中介目标的效率是较弱的,对经济的影响不大,而且时滞性强,对于如何更有效的推进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控机制,现在的监控机制仅仅还局限与各个独立的市场,缺乏对经济、文化、社会等市场的综合监控管理,一旦出现经济动荡或经济危机,将不能把政府的相关决策传达到各个方面,使各个领域能够更好的协调,以致市场修复工作运行的缓慢。再加上如货币供应量的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因此为了避免效果大打折扣,加强政策沟通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有重要作用。

第二,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逐步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利率,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行。现今我国对利率的管制还很严格,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其中同业拆借利率已经市场化,而商业银行的利率也都规定了浮动范围,这些标志着我国走向市场利率化的进程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实施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最终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政策效应。因此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变。

第三,逐步深化汇率制度的改革。现今我国的人民币已经走向国际化的舞台,成为又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货币,但由于我国的外汇官方储备在全世界是最多的国家,具有强大的外汇储备,这给我国设置一道受国外投资和热钱冲击的屏障保护,因此我国需改变以前的汇率制度,不断放松对外汇的管制,以减少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例,增加基础货币的外生性。

注释

①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J·施瓦茨.美国货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56.

{2}Bernanke B.S.A.S Blinder.The federal funds rate and the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J].TheAmerican Economy Review,1992,(3):30-34.

{3}郄欢.基于流动性波动下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4:3-4.

{4}高丽.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理论探讨.2012(5):35-39.

{5}姚雷.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30-35.

{6}张晓恫.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篇7

(一) 维克塞尔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维克塞尔 (K.Wicksell) 是瑞典学派的创始人, 也是最早研究利率传导机制的学者, 他通过对利率、物价及经济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累积过程理论”, 对其后利率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也为凯恩斯现代货币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维克塞尔认为, 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 企业获利增加, 生产会扩大, 物价会上升, 这一经济扩张过程要持续到利率因资本供给减少, 资本需求过大而使货币利率上升到与自然相一致。反之, 当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 经济就会收缩直到资本供求变动而使货币利率降到自然利率相等为止。按维克塞尔的看法, 只有当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一致时, 货币才是中性的。当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时, 货币就不是中性的, 会影响生产和收入。

对维克塞尔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理论, 可以用以下示意图概括:

(二) 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在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背景下, 凯恩斯 (J.M.Keynes) 于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提出了就业理论和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系列政策主张, 凯恩斯认为, 在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中有两个原因可能导致传导的脱节:一是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的存在, 使利率水平随着货币供应量增加而下降有一定的客观限度, 利率水平不能无限制地下降。如果超过客观限度, 无论货币供给量如何增加, 公众都会产生相应的货币需求, 将一部分货币作为闲置货币而持有, 而不会购买证券。二是投资的利率弹性。在经济萧条时期, 投资的利率弹性很低, 即使降低利率, 也无法唤起企业部门的投资热情, 投资需求难以增加。

(三) IS-LM模型

IS-LM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先后倡导的。该模型以价格不变为假设前提, 首先求出真实领域和货币领域的均衡条件, 即IS曲线方程和LM曲线方程, 然后将两方程联立求出一般均衡解。在模型中, 投资是利率传导机制的重要变量。

IS-LM模型体现的利率传导机制中利率和产出的关系如图1。当央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 LM曲线从LM0左移到LM1, LM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新的均衡点E1, 对应的利率r从r0上升到r1, 而产出Y却从Y0下降到Y1, 即利率提高, 产出就下降;反之, 央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利率下降, 而产出会增加。 (图1)

通过以上对利率传导机制一般理论的描述可以看出, 这些西方研究理论都是基于公众的金融资产组合调整。因此, 要保证利率传导机制的畅通, 利率充分发挥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 其前提包括: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行为, 即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变动有灵敏的反应, 不管是商业银行、企业还是居民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对具有不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金融资产进行调整, 形成新的资产结构;金融市场的充分发展, 市场机制健全, 金融资产多元化。这些可以为研究中国实际问题寻求借鉴依据。

二、我国利率政策的应用实践

(一) 转轨时期的利率政策

1、1984-1989年利率的上升阶段。

1985年开始, 我国物价水平由1984年以前的基本确定转变为较大幅度的上升, 通货膨胀率由2.8%上升到1985年的8.8%。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 实际利率水平下降, 1985、1988、1989年都出现了负利率的情况。进入1988年后, 由于经济过热、经济结构失衡和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等多种因素的作用, 物价上升进一步上升。作为治理通货膨胀, 整顿经济秩序的措施之一, 1988年9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调高了各档次的存贷款利率, 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8.64%, 一年期固定资产贷款利率也达到9%, 同时还开办保值储蓄。但这些利率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从1988年底到1989年初, 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全国大中城市甚至出现“抢购风”和挤兑存款现象, 为控制这一局面, 人民银行于1989年2月再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 这是第一个利率高峰。

2、1990-1991年利率的下降阶段。

进入1990年以后, 我国经济由过热转向过冷, 经济增长率跌至2.1%。为推动经济发展, 这期间三次下调存贷款利率, 分别是1990年4月15日, 1990年8月21日和1991年4月21日, 一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至10.08%, 8.64%, 7.56%。至此, 利率水平形成了第一个低谷。

3、1992-1995年利率再度上升阶段。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 改革开放进程全面加快,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1993年, 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过热现象, 通货膨胀迅速上升。人民银行分别于1993年5月和7月两次上调利率, 使利率水平又达到新一轮高峰。但是成效甚微。到1994年, 通货膨胀率达到21.7%, 一年期贷款年实际利率只有-10.27%。

(二) 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利率政策

1、1996-2004年利率再度下降。

中央银行于1996年5月和8月两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 1996年经济增长率达到9.6%, 通货膨胀率降至6.1%, 成功地实现了宏观经济“软着陆”。由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增长放慢,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7年开始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连续六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以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例, 1996年5月由10.98%下调为9.18%, 到2002年2月降为1.98%, 到2004年10月央行在这轮降息中首次上调利率, 一年期存款利率升至2.25%, 降息周期结束。

2、2005-2007年利率再度上升。

2004-2006年, 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0.1%, 10.4%和10.7%, 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8%, 0.8%和1%, 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2004年10月一年期存款利率由1.98%提高到2.25%, 一年期贷款利率由5.31%提高到5.58%。2006年4月贷款利率再次提高到5.85%, 2006年8月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再次提高至2.52%、6.12%。从2007年开始, 虽然GDP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但是通货膨胀率也显著提高, 央行在2007年先后六次提高存贷款利率, 最终于2007年12月21日将一年期贷款利率提高至7.47%。

3、2008-2009年利率下降。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开始减缓。2008年GDP增长速度比2007年下降了2.9个百分点。央行分别在2008年9月16日, 10月9日, 10月30日, 11月27日, 12月23日, 短短四个月内五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 促进经济增长。

自1984年到2009年, 我国根据不同经济形势多次改变利率政策, 调整存贷款利率。以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例, 按利率实行的时间为权重作加权平均得出一年利率总水平, 我们绘制出利率水平变化图。 (见图2)

三、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一) 指标选择

为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程度, 即考察利率变化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长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来考察利率政策影响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 作为应变量。以实际利率作为自变量。在我国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基准利率是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和一年期的贷款利率。本文选择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作为解释变量, 用一年期名义贷款利率按实行的时间为权重作加权平均得出该年份的名义利率水平。为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以一年期贷款利率的数据减去同期的通货膨胀率得出相应的实际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用商品零售价格的环比指数表示。

(二) 数据采集与模型建立

由于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才正式确立, 因此本文选取1984-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名义贷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数据, 并计算出相应的一年期实际贷款利率。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

本文估计了以下模型:Y=α+βX+εi

其中, X表示自变量 (贷款实际利率) , Y表示应变量 (GDP增长率) , α表示常数。

(三) 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

应用Eviews5.0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3和表4。

通过上述对我国利率作用于经济的效果的实证检验,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我国的GDP增长率与实际利率有负相关性, 实际利率上升1%, GDP增长率下降0.1364%, 这与IS-LM模型中的GDP增长率与实际利率之间成负相关的结论基本相符。

经过查表比对, t=│-1.4635│

四、加强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 就是改革利率的形成机制, 使利率的变动体现金融市场上的变化。利率市场化是使利率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途径的基础。根据我国的金融情况, 以及经济金融改革的实践经验, 我国利率市场化必然要通过分步推进来实现。具体说来, 可以先从扩大存贷利率浮动范围入手, 中央银行适当放开商业性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制约, 行使利率浮动管理;放宽票据兑贴现、债券的利率限定;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定再贴现率, 其余可由资金供求者依靠市场状况商量;在对待不同货币的利率管制中, 先放开对外币存贷款利率的管制, 后放松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只有当市场利率成为主导利率时, 才能进一步健全利率对消费和储蓄的传导机制、健全利率对非政府投资的传导机制、提高利率传导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物价稳定效应。

(二) 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水平

中央银行要灵活应用利率政策, 提高政策力度, 把握好政策时机和调整的幅度。中央银行的判断和决策应预期到经济发展的惯性, 政策操作上的考虑应具有超前性和敏感性。制定利率政策的同时, 要考虑其它货币政策与之一致, 避免利率政策与其他政策间相悖, 产生力与力间的相互抵消, 导致货币政策失效。最后, 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中央银行放弃对利率的管理, 相反, 中央银行不仅能够继续调控利率, 还能通过对利率的控制来调控宏观经济, 只是利率控制的方式和手段必须从直接管制转变为间接调控。

(三)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利率政策传导的相关制度

减少利率传导过程中的抵触行为和障碍因素, 一方面, 要加强银行和企业的制度建设, 消除银企之间的体制性隔膜, 加快商业银行改革的步伐和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 加强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行为, 提高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政策的敏感性。另一方面, 还需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投资渠道, 稳定大众的消费心理预期。

摘要: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传导机制的作用正日益突出, 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前, 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政策工具和操作目标选择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利率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回顾了我国利率政策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制约我国利率政策的主要因素, 进而对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提出了加强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以期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利率,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徐思远.利率传导机制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5) :31-34

[2]何起东等.当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 2012 (9) :39-40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篇8

(一) 流动性过剩的定义

流动性这一概念是由凯恩斯首次提出的, 他在论述流动性偏好时认为流动性偏好就是人们在不同状况下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的价值。从内涵上讲, 流动性即可以指货币, 也可以表示资产的变现能力。在谈论流动性过剩时, 此时流动性更倾向于指的是货币。因此可以说流动性过剩问题讨论的就是货币过剩的问题。在当代, 流动性过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流动性过剩通常指在银行体系内中央银行的实际存款量远远大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量。而从广义上讲, 指的是货币的供应量大于实体经济所需要的量。

(二)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流动性的形成原因可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国内宏观经济来讲, 利率处于过低水平或是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过低都会引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过剩。另外货币流通具有高效率或是具有较高的货币乘数也可能造成经济中的货币量过多。从金融产业层面来讲, 我国融资体系发展不完善, 投资的方式不具有多样性, 使得增加的存款过多地滞留于银行体系。因此即使企业层面对直接融资具有迫切需求也不能在短期内直接获得资金, 这也造成了流动性过多而需求不足的假象。

从国际经济上看, 国与国之间的对外贸易形成了资本的国际间流动。如果一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高额顺差状态, 就会导致外汇大量流入, 从而为本国注入大量流动性。同时对外贸易的高额顺差也会造成本币有较高升值压力, 若本币升值, 又会吸引大量国际投机资本涌入国内, 在此种状况下, 本国的流动性就大大增加了。此外资本账户长期的高额顺差会产生高额的外汇占款, 也会增加本国经济实体中的货币量, 从而导致过剩。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也可归结为国内和国外两方面。从国内来看, 根据我国居民的消费偏好, 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 而消费却处于偏低水平, 同时我国金融体制也存在投资渠道不具有多样化的弊端, 从而导致流动性过多留滞在银行体系。从国际经济角度来看, 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全球经济普遍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方面, 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高额顺差状态,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和扩大, 国际资本也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 导致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都有所增加, 这也对我国经济体系的流动性具有很大的注入效应, 进而引发过剩。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判定依据及表现

(一) 流动性过剩的判定依据

对于流动性是否过剩的判定, 国际上和国内都存在许多指标和方法。可以通过经济体中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来衡量流动性是否符合经济增长的需求;由于金融体系中资金的主要进项是存款, 资金的主要出项是贷款, 因此也可以通过金融体系的存贷差额来衡量货币的流动性;另外流动性过剩的存在必定会加剧通货膨胀, 因此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货币量的过剩情况。

(二) 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情况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 截止2012年12月31日, 我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为974148.8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率为13.8%, 以名义GDP衡量的经济增长速度为23.1%, 总额为515640亿元, M2总额与名义GDP总额之比为1.89, 而其他发展中国家测算的平均水平为1.3,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测算值为1.5, 可见我国存在较其他国家更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情况。

从金融体系的存贷差额来看,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 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 2008年我国金融机构总存款额为5240399亿元, 贷款总额为3442292亿元, 存贷差为1798107亿元, 存贷比为1.52;2009年金融机构总的存款额为6553502亿元, 贷款总额为4440469亿元, 存贷差为2213033亿元, 存贷比为1.50;2010年我国金融机构总存款额为8051185亿元, 贷款总额为5373030亿元, 存贷差为2678155亿元, 存贷比为1.50;2011年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为9258715亿元, 贷款总额为6187023亿元, 存贷差为3071692亿元, 存贷比为1.50;2012年12月, 我国金融机构的各类存款总额为917554.78亿元, 各项贷款总额为629909.65亿元, 存贷差为287645.13亿元, 存贷比为1.46。可见自2008至2012的五年时间内, 我国存贷差的额度呈逐渐增多趋势, 存贷比一直维持在1.50的高位, 只有2012年略有下降到1.46, 而五年间存贷差更是增长了84%, 不仅反映了货币在金融体系积压的情况, 也说明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十分明显。

我国近五年经济中存在的通货膨胀也可作为判定经济中货币量过剩的依据, 从2008年开始至今, CPI指数除2009年同比增长率为负外, 其他年限增长率均为正值, CPI指数一再攀升也说明经济体内存在流动性过剩现象。

三、我国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有效性分析

(一)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历次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 通过调节金融体系的存款准备金数量来调节流动性, 其效果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抑制商业机构的放贷能力, 从而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虽然这一货币政策能够减少货币供应量, 但由于M2基数较大, 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仍然继续存在。并且这一政策工具的结果不仅能够影响经济中的基础货币, 也能够同时影响货币乘数, 正是由于它的强大威力, 也可能因此产生过度调节的弊端。

(二) 公开市场操作

作为货币政策的有力工具之一, 公开市场操作是由人民银行通过债券回购与出售, 外汇交易等手段实现的。人民银行债券的出售会影响基础货币量, 使其减少进而实现减少流动性的目标。从2008年初至2010年1月,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较多, 而2010年至今处于逐渐减少的趋势。

(三) 利率调整

在经济处于繁荣期并且存在流动性过剩时, 央行可以通过利率的调整来实现对投资、信贷进行干预的作用。如果利率上调会减缓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 减少信贷的投放量从而抑制流动性过剩情况。另外利率上调也对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

四、政策建议

在针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政策方面, 应从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进行调整。具体分为三方面:增加内需, 调整政府投资结构, 促进金融市场的完善。增加内需既包括消费需求, 也包括投资需求。我国经济一直存在投资较高但消费较低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增加投资, 必然导致过剩, 具体来讲, 就是要增加消费需求;调整政府投资结构要求政府要扩大对公共物品的投资, 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 保证重点战略项目能够及时获得资金;促进金融市场发展要求金融机构不断创新, 改变金融产品单一的现状, 增加可投资渠道, 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缓解寄存在流动性过剩同时投资需求又不能得到满足的现状。

五、结论

在应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上, 我国主要采取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调整等货币政策, 这些政策虽然有一定成效, 但是对于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弱有效的。因为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持续存在, 需要结合财政政策等多种手段进行调控, 如扩大内需, 从根源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加快证券市场发展, 缓解流动性在金融系统的积压现象, 从而更好地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促进市场经济稳健发展。

摘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进入萧条期, 各国为刺激经济都曾采取降低利率、为本国实体经济增加资本等手段以期达到使经济复苏的目的。由于流动性的持续增加, 各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中国经济也是如此。本文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形成及判定标准进行分析, 结合我国经济形势和流动性过剩具体状况, 主要讨论2008年经济危机后, 我国货币政策在处理流动性过剩问题上的有效性, 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康以同.流动性过剩的度量与成因[J].中国金融, 2011 (10) .

[2]钱小安.流动性过剩与货币调控[J].金融研究, 2010 (08) .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篇9

1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作用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1.1凯恩斯的利率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在192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六年之后,在还没有走出经济大危机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写出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这本书中,凯恩斯为这次经济大危机提出了解决的良方,并系统地提出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理论。凯恩斯认为,当一个国家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货币价值会降低,也就是说人们手中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会大于其意愿持有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对现金余额进行处理,即人们会将这部分货币用于购买债券等投资活动,债券需求量便会增大,债券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债券价格会上升,利率会在接下来的时期内下降。利率下降,会引起投资需求量的增加,进而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社会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便会在一个新的高度达到平衡,国民收入最终也增加了。凯恩斯把货币供给量、利率、债券投资和社会总需求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其系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利率在这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传递中介地位。

1.2托宾的q理论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前提下写出来的。凯恩斯理论的一个前提就是尽可能地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国家干预得越多,利率便难以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凯恩斯倡导以财政政策为主,而不是货币政策为主,他的理论是在萧条时期由国家实施全面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例如增加财政开支、减少税收和发行公债。

后来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看到了凯恩斯这一经济理论只适用于经济萧条时期,于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大量的修正。其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詹姆士·托宾,提出了著名的“q理论”。凯恩斯理论下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完全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进行的,托宾的q理论则不然,他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置于它应该处于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中。

q理论通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引入q,即企业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的比例,将凯恩斯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由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q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变化,即企业重置设备的成本价格。托宾沿着凯恩斯的分析思路,认为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会使得利率下降,各种投资者会对自己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一部分货币便会流向收益率比较高的企业股票市场,而不是凯恩斯所说的政府的债券市场,企业股票价格上升之后,原本处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企业市场价值上升,从而q值提高。企业市场价值上升之后,企业便会进行更多的投资,由此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因此,托宾认为,正是政府货币政策操作提高了企业股票价格,让企业市场价值上升,促使企业进一步投资,最后实现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2我国利率变化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分析

在我国计划经济结束之后,市场经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发展才短短20多年,在这期间,中央银行的利率变化虽发挥了一些它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但金融市场依然存在相当多的阻碍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2.1我国利率变化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我国经济在这三十多年时间内的破帆远航,利率也发生了几个时期的转变。其中,1984年到1989年,是利率第一次上升时期,1984年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开启之年,这一时期中国刚刚开始经济改革,物价水平由1984年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转向部分的市场经济时代,由于国家物质水平不够,导致这几年物价水平上升在不断加剧,通货膨胀比较明显,这时期的利率实际上是负利率。为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中央银行果断采取措施提高利率水平,以控制过热的经济发展。

在1990年到1991年的两年内,第一次出现了下调利率的情况。由于1989年利率提高得比较明显,资金又回笼到银行当中,缺乏投资,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经济由最初5年的过热,变为过冷,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中央银行在1990年到1991年的两年时间内,采取了下调利率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次利率下调,及时扭转了我国经济低迷现象,为之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奠定了经济基础。

1992年到1995年的三年间,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通货膨胀最为严重的时期,在1994年甚至都达到了21.7%。为了能够在短时期内把整个国家的高通货膨胀率加以控制,国家不得不采取调高利率的办法,让更多钱存入银行。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减少,根据通货膨胀的计算公式,社会的通货膨胀率就会降低。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在1995年取得良好效果。

在1992年到1995年的宏观调控之后,社会上大量资金被放置在银行,这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于是,国家在1996年至2004年间,再一次下调了利率。这一时期,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但随着我国利率的下调,国民经济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利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出了它极大的有效性。

2.2目前金融市场中依然存在的阻碍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有效性的因素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20年间,利率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利率高低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晴雨表。当国家出现通货紧缩、经济低迷时,中央银行便会根据经济形势下调利率,让更多资金流入社会,参与到流通过程之中。当国家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便会上调利率,把资本吸入银行之中,社会中流通的资金便减少了,通货膨胀率也会随之下降。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时滞,是时间滞后的简称,在经济学上,是指货币行动与其效果之间的时间距离,即货币政策颁布之后到其发挥效果的整个时间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经济学上的时滞不仅表现为行动与效果之间存在时间差距,而且表现为传导过程中初始效果与最终真实效果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弗里德曼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平均需要6-9个月后才能引起名义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再过6-9个月价格才会受到影响,因此,从货币增长率变化到物价变化一般有12-18个月的时滞。而古典学派的实际利率论认为,利率由实际因素投资和储蓄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下降;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当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相等时决定均衡价格。凯恩斯将货币政策引入这一理论之中,发展出他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从货币角度提出了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货币增长率和利率有相当大的关系。而从利率政策制定之后,利率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传导至货币增长率,这又是在弗里德曼研究的货币增长率到物价变化之前的一大段时滞。也就是说,利率从制定之后,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最后的真实效果,会大于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期间,经济走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任何人都无法做出预测的。

(二)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依然不高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依然很强。而利率政策想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处于一个健全完备的金融市场之中,根据市场自身反映机制来调整利率。当前,我国利率政策是直接由中央银行制定的,但我国的中央银行并不是市场中的银行,而是政府的一个机构。政府对利率的管制,成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市场化的利率由整个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是自发形成的,能够反映市场真实状况。

3增加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3.1货币政策制定当局要理性决策,以降低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弗里德曼认为,依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人们很难准确估算出货币政策的时滞,因而也很难理智地选择货币政策的施行时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运行把握,不管是政策当局还是经济理论界。在目前这种状态之下,经济理论界和货币政策制定当局只能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较为准确地估测时滞,并将对时滞效应的认识有效的纳入到货币政策决策过程中去。

3.2加快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能够在市场中发挥出它强大的宏观调控功能,也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项有效金融工具,但由于政府部门管制,利率效用并没有最好的发挥出来。为此,政府部门应当下定决心,做出正确的政治决策,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4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二十年间,利率在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金融市场中依然存在的阻碍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有效性的因素,例如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以及利率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等等。为了利率政策能够更好的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货币政策制定当局要理性决策,并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之中,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也是趋势之一。在市场化进程之中,宏观调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能否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产生预期应有的作用。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通常会以利率的变化作为最常用的手段。随着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本文将简要探讨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利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张丽娅.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兰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

[3]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李丹瑾.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J].金融纵横,2014,05:18-28.

[4]赵娲.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9:19-20.

[5]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货币市场、利率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J].宏观经济研究,2001,10:37-41.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篇10

我国自1998年中央银行正式取消对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以来, 货币政策采取了以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为中介目标的间接调控模式, 货币政策的目标为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在间接调控模式下, 货币政策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能控制流通中的现金, 所以用M0表示该项政策;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控制信贷, 本文用广义货币供给M2表示;用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R表示利率政策。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工业增加值Q表示实体经济的变化。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文选取的模型即为主流的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 (所有软件操作均通过Eviews5.0完成) 。

第一, 单位根检验。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前, 要先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原时间序列不具有平稳性, 但一阶差分后序列都是平稳的, 即I (1) 。

第二, 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 迹统计量为165, 5%临界值为76;最大特征值统计量为118, 5%临界值为34, 都大于各自的临界值, 即拒绝原假设, 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变量CPI、Q、M0、M2、R之间可以建立无约束的VAR模型。

三、模型检验和分析

第一, VAR模型的建立。首先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 根据E-views检验结果在5个评价指标中, 有三个认为应该建立VAR (2) 模型, 则确定建立VAR (2) 模型。

第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了确定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需要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当假设M2不是Q、CPI的格兰杰原因是时, F统计量值分别为0.46058、1.11116, 接受原假设;假设R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时, F值为7.845拒绝原假设;假设R不是Q的格兰杰原因时, F值为3.74009, 拒绝;M0不是Q、CPI格兰杰原因时F值为0.448、0.579接受;反过来假设CPI、Q不是M2的格兰杰原因时F值为11.112、5.81均拒绝。表明在M2、M0、R三种调节手段中只有R是CPI的格兰杰原因, 但反过来CPI、Q都是M2、M0的格兰杰原因。

第三, 脉冲响应函数。为了考察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短期效应, 可以基于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过程如图1、图2所示。

从脉冲响应图1来看, 对于来自M2的一个标准差冲击, CPI在第一期为0, 然后迅速上涨, 到第11期时达到峰值之后略有下降, 说明广义货币供给对物价水平的冲击滞后期较长, 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对于来自R的一个标准差冲击, CPI反应迅速, 到第4期时即达到峰值0.3184, 然后开始下降, 到12期时已和M2基本持平, 说明提高利率对物价水平有及时的抑制作用, 但只有短期效果, 长期效果不稳定;对于来自M0的一个标准差冲击, CPI在第3期达到峰值0.085, 随后持续下降, 说明物价水平对现金流量的反应时滞为3个月, 但效果及其微弱。

从脉冲响应图2来看, 对于来自变量的一个标准差冲击, R的冲击仍然最明显, 在第3期时就达到0.3129.之后仍有上升;对于来自M2的一个标准差冲击, Q在第3期达到-0.28, 之后持续下降;对于来自M0的一个标准差冲击, Q在第1期达到峰值0.18, 之后持续下降到和M2线持平, 说明M0对经济刺激作用的时滞最短。

四、结论

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 物价水平的波动和经济增长导致了利率的调节, 而利率也是是物价水平及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VAR方程及脉冲响应图可以看出, 利率对物价水平在滞后3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长期作用下降。预测方差分解也显示利率的贡献最大, 比较可以看出利率的对物价水平的冲击明显强于M2和M0的冲击。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广义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 政策效果的时滞较长。其次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是M2的格兰杰原因, VAR模型显示本期的货币供应量对后期的货币供应量影响很大, 即货币供应具有很强的内生性。再次, M2并不是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基本上可以说我国货币是中性的, 长期效果很弱。

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看, M0不是CPI、Q的格兰杰原因, 所以从长期来看公开市场业务也是无效的。但从脉冲响应函数和VAR方程来看, 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对流通中的现金的冲击反应最迅速, 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宏观环境和大众的心理预期。

参考文献

[1]、任碧云, 高之岩.国民收入分配效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J].经济问题, 2011 (5) .

[2]、高山.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和实践, 2011 (5) .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篇11

【摘要】 腐败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各国都出台了反腐败的政策和措施,但并未杜绝腐败的发生。那么,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是有效的呢?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腐败官员和反腐部门之间的博弈。通过这样的分析,得到结论:严法、高薪、监督从不同的角度预防和治理腐败。这在新加坡的经验中得到了验证。

【关键字】 博弈;腐败;反腐败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从实际效果来讲,公共政策能广泛地影响人的行为,受公共政策影响的人会根据这些准则,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实现自己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人的因素。在这方面,博弈论为分析公共政策中人的行为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一、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论的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中国的田忌赛马,1838年法国经济学家奥古斯汀·古诺(Augustin Cournot)的寡头研究,以及1913年齐墨罗(Zermelo)与波雷尔(EmileBorel)对象棋博弈的系统研究。但是现代博弈论的建立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却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1944年,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博弈论的形成;1950年约翰·纳什的“纳什均衡”理论(Nash Equilibrium)以及20世纪70年代的泽尔腾(Selten)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和海萨尼(Harsanyi)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发展了现代博弈论。

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博弈是指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的结果的过程。博弈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博弈双方是理性的,他们理性地选择策略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二是没有权威干预博弈者的决策,即其可以按照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企图进行决策。博弈的基本要素有博弈主体、博弈标的、策略和得益。这里以囚徒困境来具体说明。

表一显示,甲、乙两名嫌疑犯作案后被抓。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各判刑1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5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8年。

可以看出,博弈的主体是囚徒甲和囚徒乙;博弈的标的是刑罚轻重;博弈的策略就是表一中所显示的四种组合;博弈得益是每组组合中的具体数值。

同时,可以总结出博弈的基本方法。包括收集和处理对方的信息;确立对方的策略集合N;确立自己的策略集合M;列双方的策略M×N级矩阵表;最优化选择。当然,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博弈主体自身理性的思考,因为更多的时候,博弈面对的是信息的不对称,博弈主体之间不能得到彼此的信息。

二、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分析

“一切都在博弈中。”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博弈,博弈论的应用已经超出经济学的范围,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随着政策学的发展,博弈论可以用于公共政策的分析。在公共政策领域,腐败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它之所以老生常谈,正是因为它具有老生常谈的必要和价值。任何社会都存在着腐败,任何社会也都存在着反腐败的机构。但是,腐败没有杜绝,各种机构也没有失效。从本质上讲,一个国家的反腐败政策是腐败者和反腐机构之间的博弈。反腐措施是这种博弈的具体应用。

在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中,博弈的主体是腐败者与反腐部门。其中,腐败者追求自己政治经济等利益的最大化,选择腐败或者不腐败;反腐部门追求反腐投入与效果之间的最佳匹配,选择查处腐败或者不查处腐败。博弈的标的是收益,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影响力等。在这个博弈中,双方都遵循着博弈规范,包括法律、制度和伦理等等。博弈的策略主要是努力获取信息(标的的信息、制度或者规则的信息、对手的信息)并根据信息选择策略同时根据对方的策略调整策略。

其中R表示反腐败的收益;C1表示监督成本;K表示官员被查处受的惩罚;R2表示不腐败带来的收益;W表示官员的正常收入;C2表示腐败的成本。如果R-C1>0,即反腐部门受益为正,则反腐部门有激励去查处案件;当R-C1<0,则没有激励去查案件。如果R-C2>0,则官员倾向于腐败;如果R-C2<0,则官员不敢腐败。据此,我们能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减小C1,即降低监督成本,有利于反腐;

第二,增大C2,即加大腐败成本,有利于减少腐败的几率;

第三,当R-C1<0,则没有激励去查案件,这说明腐败总是会存在的,当低于一定程度,政府不会投入巨额成本反腐;当超过一个临界值C1,则会激励政府积极反腐;

第四,增加W有助于抑制腐败的产生。

三、反腐败政策的有效性的博弈论分析

腐败已经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各国制定了各种政策预防或治理腐败,出台的政策很多。归纳起来,各国出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建立监督体系。完善的监督体系包括正式监督和舆论监督。关于正式监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了强大的监督机构,并赋予其相当大的职责和权威。主要有这样几类:一是执法机构。如美国的联邦调查局,英国、新西兰的重大欺诈调查局,香港的廉政公署,新加坡的贪污行为调查局等。二是行政监察专员。主要职能是接受和调查公民对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不良行政行为(包括不作为)的投诉,着眼于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改进政府管理,提高工作效能。三是公职人员从政道德机构。主要负责对从政道德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比如美国联邦政府的政府道德署,法国的惩戒委员会,日本的政治伦理审查会,奥地利的纪律委员会等。而舆论监督是公民和社会组织运用言论自由等法律权利,借助新闻媒介和社会活动监督公共权力,对腐败行为施加压力的一种权利制约的方式。例如“多米诺骨牌”,日本的“利库路特案件”等。诚然,这样的监督体系的运行本身也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但它更多的是使监督更加透明,使体系更加完善。因而,从总体上来说,这样的监督体系减少了监督成本,即表二中的C1。各国的经验也表明,这样的监督体系是有利于反腐败的。

第二,设置严格的抑制腐败的法律程序。例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多施行以法治贪的措施。他们确立宪法的反腐败原则,充分发挥宪法的反腐败导向功能,制订反腐败组织、实体、程序、预防等法律,以及反腐败单项法律,包括举报法、办案程序、侦查手段、证据法律以及反贪机构等,同时加强从政道德立法,主要包括严禁在公务活动中送、受礼品,不准经商,限制公职以外的兼职以及其他活动,不得利用公职谋取私利。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旨在加大腐败的成本,即表二中的C2。因为官员也是理性的,他们腐败的成本的加大,意味着他们进行腐败的风险增多。为了实现自己的受益最大化,官员可能选择不腐败。因此,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设置严格的抑制腐败的法律程序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种有效措施。

第三,提高公务员薪金报酬。公职人员的薪金报酬,是对其工作重要程度、工作绩效、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一个衡量尺度。如果公职人员收入很低,就容易诱发以权谋私行为。增加公务员薪金,即表二中的W,有利于公务员廉洁,从而有利于预防和治理腐败。当然,要实现高薪养廉,还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制定一整套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

四、新加坡——反腐败的成功案例分析

与亚洲其他国家一样,历史上的新加坡,其贪污腐败现象肯定不比现在少,但是,1959年(李光耀领导新加坡)之后的新加坡每前进一步,其廉洁水平就提高一步。那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严法。对于“大鱼”(指重大腐败分子),李光耀政府在1960年修订法律条文,扩大了调查人员的权力,包括搜查疑犯和他们妻子、儿女、代理人的银行账户和存折。任何人一旦受到调查,所得税局局长就必须提供相关的资料。控方一旦证明被告生活阔气,超过他的收入所能承受的程度,或是拥有同收入不相称的财产,法庭就可以以此作为被告已经受贿的佐证。这样严厉的方法使得新加坡内阁中的腐败分子纷纷落网,并且引以为戒,不敢再越雷池一步。严法,C2比较高,使官员不敢贪。这对腐败的发生产生了抑制作用。

第二,高薪。新加坡意识到,内阁部长和公务员的工资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搞垮了亚洲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使政治领袖和高级官员维持“廉政自守的高水平,给他们足够的薪酬是极其重要的”。李光耀曾经告诉印尼总统瓦希德说:“要部长们当清官,就得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报酬,不必贪污也能过得合乎其身分和地位。”在新加坡,W比较高,使官员不需要贪。

第三,建立起非常有效的舆论氛围。“人们把担任公职贪污受贿的人看成社会公敌”。舆论监督是可以降低监督成本的,C1比较低,使官员不能贪。

第四,道德教育。新加坡当局曾提醒国人洁身自好:“在亚洲,人们对于佣金、回扣、小费、“润滑剂”或其他冠上委婉名称的贪污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它是那么司空见惯,以致人们接受贪污是自己文化的一部分。部长和高官们地位越高,妻妾情妇便越多,房子也越大,女人们佩戴的首饰都跟男人的权力和地位相配。新加坡人到这些国家做生意,必须当心,不要把这种陋习带回自己的国家。”道德教育,增加C2(道德成本),使官员不愿贪。

即使最聪明的人制定的最有效的政策也难免会有一些纰漏。腐败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在各国都存在,并不能说明现行的反腐败政策的无效,说明的更多的是没有找到与自己国情最好匹配的博弈结果。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纳什.张良桥,王晓刚译.《纳什博弈论论文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庆云.《现代公共政策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崔之元.《博弈论与社会科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刘国雄.《新加坡的廉政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毛丰付.《标准竞争与竞争政策——以ICT产业为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6]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7]姚海鑫.《经济政策的博弈论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8]周密.《新加坡共和国反贪倡廉成文律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篇12

Barro and Gordon (1983) 构造了一个无限期重复博弈的模型, 认为中央银行在相机地采取“欺骗”或“守信”两种策略时, 公众在重复博弈中总能找到方法来“惩罚”中央银行的“欺骗”行为, 从而迫使中央银行保持“守信”的策略, 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Barro (1986) 运用KMRW声誉模型研究了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中央银行声誉问题。研究表明, 当公众不能确定中央银行是坚定反通货膨胀的“强力决策者”还是放纵通货膨胀的“疲弱决策者”时, 通过重复博弈可以迫使“疲弱决策者”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并持续发布申明来维护自己的“声誉”, 而这种“声誉”会对其相机抉择倾向产生很大的制约。

彭璐 (2008) 阐述了KMRW声誉模型在动态不一致性分析中的应用, 并指出要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必须更加重视公众理性预期的形成, 由此应该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以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博弈论的引入为分析货币政策框架内中央银行与公众之间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科学的方法。

徐亚平 (2009) 在理性预期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公众的自我学习机制。文章对比了公众预期模型 (Muth, 1961) 、适应性预期模型 (Bray, 1982) 和遗传算法 (Marimon, 1990) 几种公众预期形成的描述方法, 发现公众预期的形成很大程度是由于公众之间口碑相传式的信息传递。由此他提出了货币政策应加强预期引导, 要保持货币政策的透明性、可靠性和权威性。

本文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 分别对信任机制下和非信任机制下的公众与中央银行博弈过程进行分析, 以期建立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货币政策规则。

一、信任机制下的非重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建立一个简单的两期动态博弈模型。假设在t时期存在着较强的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对于t+1期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有两种态度:一是坚定地防范通货膨胀;二是依据菲利普斯曲线, 有意无意地让通货膨胀发生, 以获得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效应。实际上中央银行会倾向于后者, 但出于维护民生的基本国策, 不会公开宣示这种通货膨胀政策, 因此只会有两种行为:一种是公开告示要防范治理通货膨胀;二是不作任何表态。当然这两种策略都各有两种结果:发生通货膨胀或者不发生。

同时假设居民对于中央银行完全信任, 则其在中央银行公开告示时不会做出防范举动;如果中央银行不公开告示, 则采取防范措施。防范措施主要是调整个人资产负债结构如增加实物资产、增加当期消费和增加个人负债等等, 另外也会强烈要求涨工资。

记C为决策者中央银行;Ca中央银行告示;Cn为中央银行未告示;R为对抗者居民;Ra为居民采取防范措施;Rn为居民不防范;F为发生通货膨胀;F’为不发生通货膨胀。由此可以形成中央银行与居民的博弈树 (见图1) :

图中X1、X2、X3、X4为不同的支付函数, 每个支付函数中前面的数值为中央银行的报酬, 后者为居民的报酬。

中央银行在预承诺条件下发生了通货膨胀, 即发生了“欺骗”, 取得了通货膨胀效应的最大化, 将其报酬记为2; (1) 而居民在没有防范时面对通货膨胀, 将蒙受最大损失, 记为-2。因此X1= (2, -2) 。

在预承诺机制和信任机制下, 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虽未获得增长和就业效应, 但增强了对抗者的信任程度, 可赋值为1;居民因未作资产调整, 报酬为0。因此X2= (1, 0) 。

没有预承诺条件下发生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既未取得通货膨胀效应, (2) 又会因通货膨胀而被迫采取应急措施, 还会进一步失去对抗者的信任, 实际上蒙受最大损失, 记为-2;而居民虽未获财务收益, 但因提前进行了有效的对抗, 将获最大报酬2。因此X3= (-2, 2) 。

没有预承诺也没有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的报酬可记为0;居民未承受通货膨胀损失, 但调整资产结构的行为致其资产结构不再最优, 可赋值为-1。因此X4= (0, -1) 。由此可以形成博弈支付函数矩阵 (见表1) :

从支付矩阵中可以看出, 中央银行的最大解是X1, 即在承诺且受信时实施通货膨胀政策可以获得最大报酬, 其他解都是次优、次差和最差, 因此中央银行要获得通货膨胀的增长效应, 最好的策略是“欺骗”;居民的最大解是X3, 其他均为差、次差和最差, 因此最好的策略是不管中央银行有没有预承诺, 都应该采取防范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但是, 不管是中央银行的最大解还是居民的最大解, 都不是博弈的最优解, 最优解为X2, 在此解下没有一个博弈局中人受损失, 实现了“刺猬效应”即帕累托最优;而最差解为X4, 是完全的零和。

需要强调的是, 这个信任机制条件的博弈过程发生的概率很小, 因为如果假设居民是完全理性的, 那么当他了解到自己的得失分布后, 会发现如果信任中央银行只可能获得次优和最差解, 即 (0, -2) 的支付组合, 其均值为-1, 而不信任时却可以获得 (2, -1) 的支付组合, 均值为0.5。毫无疑问, 后者更有吸引力。

因此居民极有可能放弃对中央银行的“信任”, 而不管中央银行怎样决策, 都会采取防范以期获得X3, 这样X1将不可能发生, 即中央银行不可能获得最大解。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居民作为对抗者, 在这个非重复动态博弈中是占优者, 是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才开始决策的;而中央银行作为先决策者, 不管是否有意“欺骗”, 在居民作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后, 都不可能获得最大解。这样就将中央银行置于不利的境地。

因此, 中央银行又想要避免X3和X4, 就只有一个选择, 即宣示其决心并坚定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范通货膨胀的出现, 即使在本轮博弈中无法获得X2的双赢解, 也可以增强居民对自身的信任, 以期在其后的重复博弈中占优。

当然, 如果居民确实事前存在着对中央银行的绝对信任, 不会在中央银行告示的条件下进行防范, 那么中央银行的“欺骗”行为虽然在本轮博弈中获益, 但受骗的居民同样会放弃信任, 由此下轮博弈就进化为非信任机制的博弈。

二、非信任机制下的非重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由于信任机制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条件, 它的成立必须建立在中央银行是一个“强力决策者”的基础上, 所以可以通过建立一个非信任机制的博弈模型来进一步分析中央银行和居民的行为 (见下页图2) :

在下页图2中X1、X2、X3、X4均不发生变化;X5为中央银行预承诺及居民防范时发生了通货膨胀时的支付函数, 中央银行蒙受最大损失, 居民获最大报酬, 故X5= (-2, 2) , 与X3相同;X6= (1, -1) , 为预承诺且防范时未发生通货膨胀的支付函数;X7= (1, -2) , 为未承诺且不防范时发生通货膨胀的支付函数;X8= (0, 0) , 为未承诺、不防范且未通胀的支付函数。

在存在普遍的通货膨胀预期时, 中央银行没有预承诺而居民不作任何防范的可能性比较小, 因此X7和X8发生的概率较小。但考虑到不完全信息和居民行为能力的因素, 部分居民可能没有采取防范行动, 故保留X7和X8的选项。对应的支付函数矩阵 (见表2) :

从表2的支付矩阵看, 居民选择防范时, 其报酬的均值为1, 不防范的报酬均值为-2, 所以居民的最佳决策是不管中央银行是否作出承诺都采取防范;而中央银行因前述的原因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获得自身的最大解, 只能寻求次优解。如果中央银行为寻求最大解而实施“欺骗”, 可能恰好有部分居民因各种原因而未做防范, 这样就让中央银行短期实现了其通货膨胀目标。但居民在不断的认知总结与自我学习过程中, 总会发现中央银行的真实动机, 从而转向自我防护, 这样中央银行的欺骗是不可能持续有效的。

对于居民, 似乎可以在博弈中占优, 但如前所述, 博弈中居民并没有获得真实的财务收益, 对其最大报酬的赋值仅仅是逃避了一次通货膨胀的损失。而且博弈的结果肯定是发生通货膨胀, 毫无疑问, 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持续的通货膨胀中受益, 反而蒙受最大损失。因此, 博弈的结果一定是“零和”。

同样如前, 非信任机制的博弈过程的最优解也是X2, 即 (1, 0) 的支付函数。这个解虽然都不是中央银行和居民各自的最大解, 但却是整个博弈的帕累托最优解, 这个解不仅效用总量最大, 边际效用也是最大。但是, 要获得这个解, 不仅要求中央银行坚定地履行治理通货膨胀的承诺, 还要求居民绝对信任中央银行。那么,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中央银行与居民的合作呢?

三、建议

所幸中央银行作为决策者, 是有能力改变最差结果的。由图2可知, 博弈的最优解为X2= (1, 0) , 即中央银行以“强力决策者”的形象坚定不移地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 居民认识到自身的最大报酬是不可能出现的, 因此调整报酬锚, 逐渐恢复对中央银行的信任, 并使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向中央银行靠拢。

上一篇: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论文下一篇:经济技术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