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三角

2024-06-09

货币政策三角(精选4篇)

货币政策三角 篇1

从古到今,世界各地的大河三角洲地区凭借其独到的区位优势和富饶的水土资源鉴证着人类文明的兴盛和社会的飞跃发展,大河三角洲这一区位尤其适合农业的发展。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2010年,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国务院给出了具体批复,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带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农业发展正是长三角区域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因素之一。目前,长三角区域对下一步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本文将选取长三角区域农业投融资现状这一因素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长三角区域农业投融现状和造成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最后对长三角区域的农业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1 农业投融资概念及融资渠道

1.1 农业投融资机制概念

在研究长三角农也投融资机制之前,首先必须明确农业投融资的含义。农业投融资这一概念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只有投资的概念而没有融资的概念,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的概念才逐渐显现出来。

现阶段,普遍将农业投融资的概念定义为:农业投融资主体对农业运作投入一定的资源并融入一定的资金,再通过相关的农业运作方式产生相对应的资产和资本的这一过程。这一概念里面同时包含了两个量,一个是行为,另一个是过程。

对于农业投融资的分类,主流分类形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按用途可以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融资;按资金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见图1所示)。

我国农业在进行投融资活动时,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监管和运行机制的统筹,我们把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统称为国家农业的投融资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投融资的实施管理、筹集资金的方式和途径、投融资主体的确认、体系的层级和机构设置以及筹集资金的使用方式和使用途径等。作为我国用于农业发展方面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其本身也是经济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既与国家的金融体制和计划体制息息相关,又与微观性质的经济活动管理不可分割。

1.2 农业投融资机制的结构框架

其结构框架,主要可以从四方面研究:主体、方式、决策体制和管理体制(如图2所示)。其中投融资方式如何选择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正确的方式选择不仅能够促进投融资效率的大幅增加,而且能把控资金的来源。其主要来源渠道主要包括:银行信贷资金、政府拨款资金、农民自投资金和债券融资等形式的资金筹集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农业投融资的资金来源方式和投融资手段更加多种多样,资源和资金的流向也更加科学合理。

1.3 农业投融资渠道分析

用于农业的资金筹集过程是农业投融资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否顺利筹得相应资金是整个农业投融资过程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用于农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类(见图3)。

2 长三角农业融资现状分析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一直占据着长三角经济很大的比重,长三角地区用于农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银行的信贷支农资金、农民集体的支农资金和农民个人资金。不同的投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长三角农业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迈过几十年的发展步伐,现阶段的长三角农业投融资资金总量已经远超当初的投融资资金总量,对长三角的经济飞跃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虽然用于农业的投融资资金总量远超过去,但这并不表明长三角的农业投融资体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恰恰相反,农业投融资体制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2.1.1 财政投资。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资源配置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显得比过去任何阶段都更加重要,但资源配置似乎更倾向于将资源投向经济效益高、收益见效快的其他产业而并非农业,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资金投入向来是投入周期长、投资见效慢,且由于自然天气的某些不可抗因素干扰,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风险也未必比其他产业的风险率会低多少,因此农业发展对市场资本的流向缺乏吸引力。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国家一直实行农业推动工业发展的发展方式,抽空了用于农业发展的投入资金,农业的资本存量少的可怜甚至于入不敷出。农业推动工业,工业亦应反哺农业,农业发展的技术条件和保护措施少之又少,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需要强化。

用于农业的财政投资本来就少的可怜,然而某些部门仍将手伸向用于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农资金,以会议费用、实地考查费用和差旅费用等名义的非农支出却要从农业投资的财政支农费用中支出,政府用于发展农业财政专款的消费性质费用不断增多,用于生产性质的费用比重在不断下降。消费性质的项目不能带来农业的经济增长价值,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低。

除此之外,一个项目多头领导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资金的多头支出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分散,不能全部发挥其作用。

2.1.2 农村个人投资。

农村个人涵盖的是从事农业生产劳作、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经营的个人,农业资金的形成最主要的就是依靠农村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农村个人也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最为主要和关键的单位。现阶段长三角农村个人投资活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1)长三角的农资投入总额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农户自投资金,农户投入的不稳定性也就从客观上决定了这一项投资波动巨大、极不稳定的特性;(2)农民资金的不足,以及长期目标的缺乏性从某些方面上决定了农民必定不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农业的生产活动经营过程中,且日常的生活开支已经占据了农民的大部分收入,农民对未来生活或生产活动的目标不会太过于明确,更不会为了农业的发展去投入用于维持自己生活的必要资金,农民生活的种种限制因素决定了农村个人投资的短期性和不定向性。

2.1.3 农村集体投资。

除了农村个人投资的另一种农民投资形式就是农村集体性质的投资活动。农村集体的投资也呈现出极度不稳定的性质和特点,究其根本是由于农村集体投资的根源受到侵害。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将原先集体所有的土地、山地、草场和其他资源尽量以承包方式归为农民个人使用,且耕种用具和其他资源都已低价变卖于农民个人所有。在一段时间内,农村集体可用所变卖资源的成本投资到下一步的农民个人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但是集体资本不是取之不尽的,当资源消耗殆尽之时就是农村集体投资停止投资之日。农村集体资源下一步应如何筹集到相应资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2 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佼佼者,虽然各个方面都处于长足的进步当中,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制度不相匹配这一难题。对于一个经济发达或是经济稳步发展的国家而言,此二者应该是一种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我国经济正处在一种飞跃式发展的进程之中,经济的迅速发展往往会把金融机构带到一种跟不上节奏的发展模式之中。

我国的金融机构目前对工业生产的帮扶程度远远高于对农业发展的帮扶程度,近几年,农业贷款在金融机构中的总贷款量中所占比例逐年减少,各相关银行的支农贷款资金也是步步紧缩,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的投放量也是相当谨慎、步步为营,各金融机构的职能在某些方面弱化极为严重。现阶段在农业帮扶中地位最为显著的金融机构就是农村信用社,但是其经营条件的不利和其他各种原因的综合制约导致其经营活动并不顺利。农民能得到的实实在在的金融机构的帮扶少之又少。

3 长三角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政策建议

就目前来说,我国农业投融资的整体改革思路是:要建立一套完备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投融资体制,并要求充分发挥其长期性和稳定性。在政府充分制定方针政策以保障支农导向的同时,一定不可懈怠对农村集体、农村农户和农村个人的对农投入热情,除了改变现有不合理政策的同时还要勇于探索农村农业投融资体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切实解决眼前的问题和困难,以求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最终为形成稳定的投融资机制奠定基础。

3.1 构建农业投资扩展机制

自从我国加入WTO,政府对农业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财政拨款逐年下降,农业本身所具有的基础保障性也随之减弱,但这依然不能动摇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基础产业这一事实,然而,财政拨款的逐年下降对农业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财政的拨款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农业本身保障性的缺失,所以,我们的党和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要把农村农业投入的重点放到财政支持上来,如果连最基本的财政支持都不到位,就等于连最基础的保障都没有,更不用说引导和调节农业朝着如何正确的方向发展了。只有保障了基础性投入,才能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继而带动不同渠道的资金投向农业,最终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

3.1.1 金融投入。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内农业性质的银行一手遮天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些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类资金的集中与回笼,这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不断减少密切相关,这无疑在无形中间接削弱了银行性质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在未来,农村信用社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体,这务必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在成为主体之前这段时间明确职责、定位好市场、加强对农村农业信贷的支持力度,提高信贷比重。

3.1.2 政府引导农村集体投入。

农业投资最大的投资主体无疑是农村集体,其投资的力度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政府作为农业投资最为直接的领导者,应该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农村集体更好的对农投资。首先,政府要出台基本规章制度明确农业投资在农村农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其次,政府要明确投资的基本信息,如投资的数额和投资的比例等;最后,对于投资者,政府应该给予一些经济上的支持和补贴,以激发农村集体对农投入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3.1.3 农户投入。

农户对农村的投入也是对农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农民负担过重导致务农农民收入普遍偏低,要想提高农户对农业的有效投入,就必须首先让农户得到实惠,取消不必要的农业税率,对必须征税的项目国家和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其次要改进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让利于民,加强农民自有土地的保护,土地流转等机制应清晰明确,力争做到每个行政村都能统一公开农村自由土地财产的透明度;最后,要充分加强农业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生产合作社等有效途径,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降低投入成本,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便利条件,以保障农户对农村农业投入的最大化。

3.2 构建多元化机制,鼓励遍地开花

首先,思想的改变对于农业投融资的发展必不可少,如果只是守着旧思想不转变观念,农业就永远不能得到长足进步。现阶段正是工业反哺农业,甚至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反馈农业的好时机。将农业市场开放,鼓励各类企业和产业对农业投资帮扶。此外,政府部门应尽量减少多头管理这一现象的发生,专项专做,专业化才能高能化。激发农业生产主体的积极性,鼓励树立农业产品品牌化意识和全球化意识。

再者,要想吸引各类机构对农业加大投资,投资环境的改善必不可少。现阶段,不管是银行借贷还是其他金融机构的相应投资手续都相当繁杂,且各个阶段的审核期大都在3~5个工作日之间,程序的繁杂性更是不用多说。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简化审核程序并缩短审核时间,可建立信用机制,采取先通过后审核程序,如果审核发现不通过,则采取信用机制的处罚措施,当企业超出信用使用额度则不再对其进行相关资金帮扶。另外,基础设施的建设必不可少,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投资状况是否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农业投融资顺利进行。

最后,鼓励服务类行业进乡村,并带动乡村发展。服务业的进驻,不仅会带动农村区域的的发展,更会使农业投融资得到大幅发展。以旅游行业为例,现阶段飞速发展的农村休闲旅游产业,不仅需要农村的舒适、恬静环境,“农家宴”更需要农业的发展带来相应的优质农产品。旅游产业的投入会吸引更多产业的投资。

参考文献

[1]邹晓峰,张瑞彬,刘心宇.地方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政府角色定位[J].中国集体经济,2009(16):98-99.

[2]崔敏敏.关于农村财政投融资问题的研究——问题与原因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0.

[3]丁云芬.江苏农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村经济,2002(12):72-73.

[4]杨勇.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路径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货币政策三角 篇2

关键词:建筑节能,政策体系,长三角地区

一、引言

建筑领域的能耗巨大。我国每年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能耗达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城乡建筑中仅有3.2亿m2是节能建筑,还不到全国建筑总量的1%。建筑能耗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点,推广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区,建筑规模增幅也位于全国前列。近几年每年新增建筑面积总量都在4000万m2以上 (见图1) 。

建筑能耗是指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家用电器和其他动力能耗。其中,以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至70%。据统计,长三角地区建筑能耗已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以上。为有效控制建筑能耗,三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政策来控制建筑能耗。

二、上海市建筑节能政策的推进

上海市的建筑节能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各城市前列。上海市常驻人口超过1700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竣工面积年均超过3000万m2,控制建筑能耗是节能工作的重点。

从1999年开始,上海市各级政府共出台节能规章与规范性文件53项,其中节能地方政府规章1项,节能地方性规范性文件52项,覆盖发展规划、节能管理办法、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评估与检查等相关方面,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

上海市建筑节能行政法规初步建立。2005年7月15日上海市出台了政府规章《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建筑节能的管理、标准制定、竣工验收等方面作出规定,并鼓励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建筑,为上海市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撑。

根据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政策法规,2002年出台的《上海市节能住宅建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对新建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认证管理。2003年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市建筑节能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要求和相关管理措施。2005年4月,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制定实施了《进一步加强上海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管理若干意见》,结合建筑建材业管理流程的改革,从招标投标、扩初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现场动态监管、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加强了对建筑节能的监管。2008年出台的《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重点加强了对节能评估咨询中介机构的管理。

上海市建筑节能技术法规体系也逐步形成。先后编制并发布实施了《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技术规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住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等一批地方性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为建筑节能工作推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以市政府出台的节能规章为核心,节能的监督管理、节能的技术标准、节能财政激励政策等规范性文件为辅助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已在上海市初步建立起来(见图2)。

上海市建筑节能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先后建立起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等有效的组织保障体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负责对节能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专门对建筑节能实施监督管理,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筑节能的具体实施。在横向上,基本形成了由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牵头,协调房地等相关委办局和市建筑建材业各职能部门共同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在纵向,基本建立了市区两级属地化推进建筑节能的工作机制,为加快推进本市建筑节能工作奠定了组织保障。

三、江苏、浙江建筑节能政策的推进

江苏、浙江两省是经济强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20%以上,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建立关系节能全局。江苏、浙江两省“十五”期末基本完成在新建建筑中全面推进50%节能标准,“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推广节能建筑2000万m2左右,建筑节能的政策法律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随着近两年新增建筑快速增长,江浙两省都加快了建筑节能的法规出台。目前两省都形成了以节能地方政府规章为核心,节能地方性规范文件为辅助的节能政策体系。

江苏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等政府法规,《江苏省建筑节能条例(征求意见稿)》也于2008年4月出台,在政府行政领域强化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苏州、南京等建筑节能先进地区也较早地出台了各自的《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江苏省建设厅还制定了《关于推进建设系统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编制了《江苏省“十一五”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确立了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节能设计50%、2010年住宅建筑全面实施节能设计65%、2010年政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率10%的目标,并在《江苏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建筑节能1000万吨标煤的具体目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部门及各实施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江苏省建设厅积极推进新型墙材革新工作,联合经贸委等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实施建筑节能意见》、《江苏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强了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间的相互配合、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工作。此外,江苏省政府法制办组织有关部门对原《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进行修改,强化了建筑节能方面的内容。

建筑节能标准也进一步完善。江苏省建设厅编制了《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相继颁布了《聚氨脂硬泡体屋面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民用建筑外保温RE复合保温材料技术规程》等一大批推荐性技术规程;并率先在国内颁布了《江苏省节能住宅小区评估方法》、《住宅建筑太阳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与验收规程》、《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等应用技术标准和规程;这些标准和规程的颁布与实施,大大推进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普及应用,促进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

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上成立江苏省建设领域“四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一领导和协调江苏省的建筑节能工作。2002年颁布了《居住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要点》。2005年在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试用,又下发了《公共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要点》,修编了《居住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要点》,并组织编辑了《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技术文件及技术问答汇编》。其次加强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对下属省市的建筑节能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引发各地对建筑节能的重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此外,建筑节能政策中也出现经济激励政策。江苏省财政厅、地税局制定了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返还与建筑节能挂钩,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江苏省科技厅也设立专项资金积极扶持建筑节能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

在省政府、建设厅与相关节能部门的努力下,江苏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建筑节能政策支撑体系:

浙江省的建筑节能政策也分为政府层面和行业层面。早在2007年浙江省政府便出台地方政府规章《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统一对浙江省内的建筑节能工作进行管理。随后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08年,新建的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全面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其中杭州、宁波等大城市推行实施节能65%的标准;到2010年,县级以上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节能65%的标准,基本完成高耗能的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任务。

浙江省特别重视新型墙材的综合利用,在国内最早推出了地方政府规章《浙江省新墙体材料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规定从2000年开始在大中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据统计,到2005年全省使用新型墙材的建筑比例达到70%。浙江省通过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推动了建筑节能的发展。同时为推进浙江省的建筑节能工作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每年举办一次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以展会的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绿色环保理念,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四、长三角地区建筑节能政策建设的效果与经验总结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城市化进程快,新增建筑多,在建筑节能政策建设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实施,建筑节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据统计,2002年至2004年上海市共落实节能住宅1270万m2。从2005年起,上海市新建住宅项目已全部执行50%节能设计标准。到2010年新建公共建筑将完成从节能50%到节能65%的过渡。与此同时,公共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也开始起步。“十一五”期末将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00万m2,同时2010年将完成“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条件的既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改造。上海市还积极推进新技术和新能源的使用,预计到2010年建成太阳能光热系统示范建筑300万m2,建成可再生能源(重点是太阳能资源、地表水资源、地热资源)以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利用等技术示范项目300万m2。

江苏省“十五”期间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8437万m2,“十五”期末全省建筑节能设计初步达到50%标准,已建成的节能建筑共累计节约能耗达到了67.48亿k Wh,相当于节约266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5万吨。到2010年江苏省城市(含县城)新建住宅将全部达到节能50%的标准,部分先进乡镇实施节能设计65%的标准。同时实现城市新建建筑太阳能利用率10%以上。从2005年开始,江苏省开始进行政府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

通过建筑节能政策的有效实施,上海、江苏、浙江这三个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果。总结这三个地区的建筑节能经验,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首先,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建筑节能立法,如上海市政府颁布的节能规章《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浙江省政府出台的《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都是在政府层面对建筑节能的管理法规。除了这些节能管理办法,还制定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等,多种节能法规体现了政府对建筑节能的重视。此外,政府部门还主动建立起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起有效的组织负责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如上海市建立的覆盖纵横两个层面的建筑节能管理框架体系,这些部门的设立,保障了建筑节能法规的实施和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其次,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完善的建筑节能法规。从省政府颁布的专门建筑节能政府规章《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到建设厅出台的《建筑节能十一五发展规划》、《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等规范性文件,再到相关部门出台的经济激励政策等文件,形成了一个以管理办法为核心,发展规划、设计标准体系、监督检查体系、相关财政扶持体系为辅翼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建筑节能工作的进展。

最后,一些建筑节能经济政策开始出现。如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上海市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专项扶持实施办法》,江苏省出台的《江苏省节能减排、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这些政策的覆盖面还很窄,但作为一个积极的信号,充分表明这些地区开始重视建筑节能经济政策的激励作用,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这些经济政策将逐步完善起来。

五、结语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三个省市在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建立方面经验总结可以看出,地方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建筑节能推广和普及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首先,在建筑节能法律政策的执行与监督层面缺少必要的支持。虽然相关法规对建筑节能进行了规范,但对违反节能标准的情况没有加以规定,加上目前建筑节能检查与监督体系的不完善,违反节能标准的成本太低,导致目前节能标准并不能真正起到约束作用。

其次,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开始出现,但还需在范围和广度上有所加强。目前国家对新型建筑材料与新能源都出台了经济扶持政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财政补贴政策,但经济政策的覆盖面太窄。借鉴国外经验,今后应该加大国家和地方专项节能基金、建筑节能补贴、建筑节能税收优惠、建筑节能贷款优惠等多项经济政策的力度。

最后,建筑节能标准与标识体系仍未完全建立起来。目前上海市已经开始实行建筑节能认证政策,但该政策尚为推荐性,并非强制性。国家层面上与其它大部分地区仍未出台建筑节能的相关认证法律与标准。相关能效标准与标识的缺乏不利于建筑节能政策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江亿.我国建筑能耗趋势与节能重点.新华网, http://www3.xinhuannet.com.2006-4-25

[2].涂逢祥.建筑节能——节能的战略重点:中国建筑节能形势与政策建议[J].建筑, 2005 (10) :10-15.

[3].北大法律信息网[EB/OL].http://www.chinalawinfo.com/index.asp.

[4].上海市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EB/OL].http://www.ciac.sh.cn/news12488.htm.

货币政策三角 篇3

(一)珠三角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概况

2013 年珠三角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达到5368.95 亿元的规模,约占到珠三角全部工业增加值20795.25 亿的25.82%,在制造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珠三角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从部分行业来看,2013 年广东省食品制造业增加值为580.24 亿,增长率9.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235.41亿,增长率8.2%;纺织业增加值560.69、增长率9.8%;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946.01 亿、增长率7.3%;家具制造业增加值362.43 亿、增长率8.5%;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372.5 亿、增长率8.4%;金属制品业增加值1073.38 亿、增长率9.3%,相对于2013 全年工业增加值8.7%的增长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居于平均水平。

(二)龚波兹曲线模型分析

判定一个产业生命周期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拟合曲线分析法,第二种是经验对比法,第三种是计算判断法,龚柏兹曲线模型分析法是英国金融保险专家龚柏兹于1820 年提出的预测人口增长的曲线,后来演化作为确定产业生命周期的典型方法。龚柏兹曲线的数学模型是,其中,yt为第t期指标值,t为时间变量,k、a、b为参数。上式两边取对数得:

为了分析和判断龚柏兹曲线模型的特征,令t=1,2,3,···,n,从而得到对应的值随着t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如表1 所示:

如果假设可得到龚波兹曲线模型的转化公式,,此时可以采用分组法,将珠三角传统优势产业从2011年第四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共9个季度的工业增加值分为三组,如下图1表格所示,每组三个数值,分别计算各组数据对数值并求和,三组的和分别设为再代入下面的三个公式,由此可以算出K'、a'、b的数值。

由上述图标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可得:

(注: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整理所得)

将所得数据代入以下公式计算

综合的数值和上述公式计算可得a' =-0.1165;b=1.0889. 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一般按照效率的明显变化作为各阶段的分界,根据龚柏兹曲线模型参数的估计数值,实现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理论判定。当参数al<0 ,b>1 产业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阶段,生产能力与市场空间的扩大步伐趋于停滞。一方面是由于传统产业市场需求逐渐饱和,产品基本上实现了普及;另一方面传统优势产业的要素供给日趋紧张,要素相对价格水平比较高,要素供给优势丧失。

(三)传统优势产业生命周期特征

珠三角传统优势产业经历了成长阶段的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之后,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表现为产业再投入和产出的增长速度放缓,行业通用技术和产品性能的成熟,同时产业组织也趋向于稳定,企业间建立了分工协作关系,市场结构趋于合理。主要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传统产业生产扩张速度减慢、传统产业重组的速度加快;传统产业市场销量虽有增加但是速度变小、市场需求趋向饱和、社会普及率很高;竞争转向于体验与服务、利润逐渐下降。

二、居于成熟期的珠三角传统产业转型不利因素分析

(一)政府产业政策调整、传统优势产业失宠

2010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了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国各地纷纷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具体规划部署。特别是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经济基础较好的省市,政府产业政策越来越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曾经辉煌的传统产业已经风光不在,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等传统产业甚至被视为落后衰退产业,受到了政府政策的限制,税收负担越来越重,融资环境越来越差,技术支持越来越少,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

(二)传统产业要素供给紧张

2009 年以来珠三角“用工荒”现象越来越严重,“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正在逐渐结束,劳动力价格的攀升与珠三角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互相矛盾,加剧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供应困难;据调查,新一轮的企业用工荒再度出现,2012 年珠三角各大城市用工缺口形势比往年更为严峻,其中广州缺工20 万、深圳缺工25 万、东莞缺工30 万,全省累计缺口近150 万,主要集中在制衣、制鞋、纺织等劳动密集型领域。用工单位低迷的薪资待遇水平与劳务人员不断增强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促使珠三角地区的离职率达到25.10%,高于国家18.90%的平均水平,广州、深圳的离职率更是高达26.50%。同时,随着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区域的不断拓展,可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土地价格持续上涨,传统产业的地租成本进一步增加了经营的负担。除了劳动力、土地外,能源供应、资源供应都有趋紧之势。

(数据来源:工会年鉴)

(三)传统产业核心技术水平较低

珠三角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金属制品、家具制造等行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业,注重加工制造,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人才稀少,R&D比例极小,产品科技化含量低。比如珠三角电视制造也闻名全国,诞生了TCL、创维、康佳等国际品牌,但是电视制造中的核心技术,液晶面板、图像处理芯片等都被国外公司垄断。2012 年发达国家研发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所占比例,日本为3.3%,美国为2.8%,德国超过2.4%,明显高于我国珠三角地区制造业R&D费用比例0.9%的水平。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网站)

(四)传统产业过分依赖外资、国际市场

珠三角传统优势产业的起步,依赖于香港、台湾、日本等地区加工制造业的转移,产业发展离不开外资的投入,产品的主要销路是国际市场。从产业性质上来说,珠三角传统优势产业和长三角属于不同类型,前者是外资驱动型,后者是自身成长型。长三角产业的根植性和稳定性更强,珠三角传统产业的过分依赖外资和国际市场,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动对珠三角传统产业的冲击极大。

(数据来源:广东省年鉴)

三、珠三角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一)自主式转型

自主式转型是企业主动地依靠自身的优势实现产业的升级,主要有产业间转型和产业内转型两种模式。产业间转型是指某一产业的生产要素向另外一个高收益低消耗、更加环保健康可持续的产业流动,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布局,并在发展过程中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更新升级。珠三角传统优势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消耗型,通过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向技术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产业过渡,甚至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发展新兴产业或者现代服务业。

所谓产业内转型是指同一产业价值链的双向延展,从利润微薄的加工制造向上游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下游的品牌营销、终端零售等高附加值的阶段迈进,从而扩大产业价值链条,占据产业链的制高点,创造更大的收益,实现产业的高端化、集约化、完整化。

(二)并购式转型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残酷的市场竞争导致不同产业的优胜劣汰,当产业自身不能顺利完成转型的话,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通过与其他产业的重组、并购或兼并等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经营重心的转移,最终实现产业间或者产业内的转型升级。2013 年5 月双汇国际宣布以总价71 亿美元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全部股权,6 月蒙牛宣布111.89 亿港元收购雅士利奶粉89.82%股权、9 月光明食品拟百亿元收购澳大利亚最大食品商Tunva,这些饮品企业通过并购其他企业,一方面可以改变市场格局,进军国际市场,打造更加响亮的品牌;同时又可以实现生产技术的融合提升和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升级。

(三)互联网+ 模式转型

互联网思维和经营方式极大地冲击着传统行业,也为传统行业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BTC和BTB的模式已经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市场营销方式,随着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长期以来的“集装箱”式的大额交易逐渐向数额小、次数多、速度快的电商订单式交易过渡,在此背景下,广东本地的“出口易”、“跨境达”等平台迅速崛起,B2C、M2C等外贸交易模式风生水起。OTO是由Trial Pay创始人兼CEO Alex Rampell提出的新的商业模式,“OTO”即“Online To Offline”的简写,即“线上到线下”,目的是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将会有效地缩短了消费者决策时间,更加便捷地促成交易。2014 年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智能手机的普及深刻地打破了时空界限,影响着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商品的互动方式,传统优势产业借助互联网的最新商业模式必将在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实现颠覆式的转变。

四、加快珠三角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一)产业发展转型政策

1.产业技术政策:产学研一体化

鼓励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抓好核心技术自主化、先进装备更新换代、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品质提升、工艺设计等主要环节的升级突破。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为主导的企业创新平台和面向产业创新服务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的作用,推动企业与高校在基础科学、相关技术方面强强联合,增强企业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应用先进技术装备,优化工艺流程,不断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

2.加大政府推销力度:品牌至上

处于成熟期的珠三角传统优势产业既面临进一步扩张的困局,又有着转型升级、构建高端品牌的累积优势。走集约化之路,打造知名品牌是珠三角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政府部门作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服务者,可以在国内区域合作领域、国际双边或多边交流中广泛推销本区域的优势产业品牌,不断增强影响力与竞争力。比如在多年前就畅销海内外的“粤家电”品牌,汇聚了TCL、创维、康佳、格力、美的、格兰仕、步步高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近年来日渐形成规模优势以蓝月亮、立白、雅芳、好迪、高露洁等为代表的日化企业,以王老吉、健力宝等为代表的饮料企业,以真维斯、以纯、班尼路为代表的服装品牌,中山古镇的灯饰业,佛山的陶瓷业等等,这些品牌正在由国内品牌向国际品牌成长,地方政府要把握区域内现有的传统产业知名品牌资源,树立品牌至上的思维,利用政府相关渠道大力推动当地品牌的国际化、全球化。

3.新型内销外贸政策:广货网上行

一方面努力搭建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平台,组织和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展览展销会,大力推进广东产品全国行活动,加快广东商贸城建设发展,进一步提高广东省家电、陶瓷、服装、五金、玩具等优势传统产业的内销比例和国内市场占有率。鼓励和引导广东省重点零售批发企业加快发展全国性连锁经营,构建全国市场销售体系,将产品销售终端延伸到全国各地。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来料加工厂就地转型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

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广货网上行”活动,电子商务作为近年来的新型模式,既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冲击与挑战,也给这些产业集群带来突破瓶颈的空间和升级发展的机遇。区别于传统商贸业的多级渠道、层层加价的弊端,电子商务可以帮助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产销融合,快速消化库存、无限拓展市场。地方政府不仅要鼓励当地优势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生产与销售的对接、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境内与境外的互通、城市与农村的渗透,还要大力支持本地区平台运营商、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网店、淘宝村等电商配套网络体系的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珠三角毗邻港澳、辐射东南亚的地理优势,大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在传统外贸模式前景不佳的形势下,探索“跨境达”、“M2C”等新的外销模式,并制定相关法律规范、贸易政策,为跨境电子商务“保驾护航”。

(二)产业结构升级政策

1.产业金融政策:设立转型专项基金

政府牵头联合各大银行、大型企业建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转型基金,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的信贷扶持。利用多层次多领域资本市场融资、重点投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过程中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为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之路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传统优势产业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努力为传统优势企业海外上市创造条件。另外设立产业升级扶持资金。重点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基地建设、产业推进、市场应用示范、标准制定等。对于转型升级中的传统优势产业给予一定的税收补贴政策。

2.产业布局政策:深化产业集群战略

珠三角地方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优化提升、高端集聚,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加快形成“多极化、联动全省、行销海内外”的总体空间格局。在产业布局中,坚持优胜优先原则,防止各个地市盲目上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实施差别化战略,对于同样的优势产业,不同区域的产业要对自身合理定位,错位竞争,实现自身的特色化发展。另外当地政府要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电信网络、水、电、气等公共产品的服务供给水平,创造完善的区位环境、提供充分的生产要素供给,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倡导产业集群的同时,政府深入实施“扶大扶优扶强”的战略,把有条件的优势企业培育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反过来带动引领集群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产业组织政策

1.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地方政府要鼓励支持当地行业协会的建立发展。进一步拓展行业协会的功能,以形成集体竞争力,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通过明确规章制度、制定协会会员行为规范,加大对违规会员企业的惩罚力度,切实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防止集群内部的各种侵权行为,优化内部的竞争秩序;另一方面加强协会的服务功能,实现集群内部资源的优势互补,信息的交流共享,注重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共赢,实现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在行业协会内形成互助合作共同抵御各种外在风险的良好氛围。

2.创造宜商法制环境

货币政策三角 篇4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城市公用事业产业都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特征,存在着市场失灵,不能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获得发展。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市公用事业相关产业的政府垄断经营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制度安排,但各国长期实践表明政府直接干预的垄断经营机制导致的供给不足和经营企业的低效率也是世界性难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英国为开端,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公用事业供给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浪潮。目前运用市场力量提供公用事业服务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新制度安排,其中公用事业产业的特许经营制度是各国普遍使用的新机制。

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一直把公用事业作为公益性事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公用事业经营企业与政府是高度政企合一的关系,经营企业按行政区划实行封闭式的垄断经营。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对城市公用事业产生了巨大需求,但我国传统的政府直接投资和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模式导致的城市公用事业供给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问题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城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2006年我国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3.6%。一是因为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城市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二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猛增出现城镇污水处理巨大需求;三是污水处理产业政府垄断经营模式导致的供给不足。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我国许多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城市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公用事业产业从项目建设的投融资领域开放开始,进行了一系列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为导向的市场化改革。建设部于2002年底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简称《意见》),第一次提出了公用事业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意见》中提出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公用事业民营资本有效参与的供给模式,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制度和新机制,来解决公用事业各产业内存在的供给不足、规模效益不显著和企业低效率问题。

原国家计委、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计投资〔2002〕1591号),推动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改革,提出污水处理收费原则、逐步实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特许经营。2004年,建设部印发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6号令),提出了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规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三十六条”)以及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三十六条”),对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起到至关重要的政策导向作用。

很显然,我国把公用事业产业特许经营作为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和完善的重大改革举措。各地方政府在以上政策法规的指引下,纷纷颁布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实施和管理办法,推动着公用事业产业的特许经营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产业的特许经营制度初具雏形,发展迅速,在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我国设市城市的污水集中处理率已经从2006年的54.0%上升到2010年的73.76%,县城的污水集中处理率已从2006年的13.6%上升到2010年的54.9%。2010为止约有40%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通过BOT、BT等特许经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设施建设与运营。

一、特许经营及其主要方式

所谓“特许经营”指政府部门与民间投资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民间投资者从政府部门得到排他性的特许,负责融资、建设、经营、维护和管理公用设施,并通过使用者付费的方式,在一定的期限内,在政府的监管下,通过向用户收费收回投资实现利润。目前在公用事业领域,特许经营实践中主要有BOT、TOT、PPP等形式。

1、BOT(Build—Operate—Transition)方式

“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公用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经营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在特许经营期内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经营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的一种特许经营方式。目前污水处理、公路、桥梁、隧道、电厂等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可采用这种方式,如广州市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厂,就是采用BOT方式兴建的。

2、TOT(transition—Opmtion-Transition)方式

“转让一经营一转让”方式,指政府将建设好的公用事业项目一定期限的产权和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管理。投资人在约定时间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得到合理回报,合约期满后再交回给政府的一种特许经营方式。TOT项目因具有引资成功率高、减少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公用事业运营管理效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如2002年珠海力合环保有限公司通过TOT方式获得了珠海吉大水质净化厂30年的特许经营权。

3、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方式

公私合伙制,是政府、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形式。其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市政公用事业的建设和有效运营。该模式多用于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信息技术、环境保护和政府融资等。

二、珠江三角洲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发展现状

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起步于二十世纪初。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珠三角经济飞速发展,城镇水体污染日益加重。各地方政府在国家环保政策的指引下,也意识到环保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制定了各自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确定了水污染防治的重大建设项目,但项目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成为各级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政府直接投资的国有企业,由于其融资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不足,已经也不能满足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的巨大需求。珠三角各地方政府从二十世纪初,借鉴世界公用事业改革的经验,开始尝试放开市场,引入民间资本从事公用事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2002年7月,珠海市政府实施水务体制改革,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事业经营单位按照企业化、市场化模式运作,与珠海力合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特许经营权协议,由珠海力合环保有限公司以TOT方式经营管理吉大水质净化厂。2002年12月,法国威立雅水务与珠海市政府签订了特许经营权合同,以TOT方式经营珠海市香洲水质净化厂。

2003年12月,国内首例面向国际公开招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广东新会龙泉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该项目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第一次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以BOT模式运作的污水处理厂。新会龙泉污水处理厂经原新会市政府公开招标,由国祯环保公司采用国际通行的BOT模式进行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项目总体规划日处理城市污水16万吨,首期工程处理量4万吨/日,占地面积21644亩,投资4263万元。该项目工程于2002年10月15日正式开工,提前合同工期5个月竣工。该项目BOT模式的成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运营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2004年,建设部印发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6号令),从法律层面推动着城镇污水处理产业特许经营的发展。随后珠三角的各地方政府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积极探索尝试采用特许经营,例如2004年4月东莞市向全国公开招标的首批16家污水处理厂BOT完成招标,2004年7月佛山市首批16个污水处理建设项目BOT法人招标工作完成。广州亚运会前后,珠三角在治水方面明显加快了步伐,各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为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问题,更多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如2008年4月深圳市就该区十座新建的污水处理项目面向社会进行BOT法人招标,2009年9月广州市花都区新建或扩建的五个污水处理项目也采用BOT方式完成了法人招标。2010年之后,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大多数项目都采用BOT模式,少量项目采用TOT模式,总体发展情况见表1和表2所示。

根据表1和表2中的数据,为了能更直观地了解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的发展现状,我们绘制出图1和图2,其中图1表示的是各地区污水处理BOT项目和TOT项目占总体项目的比例;图2表示的是各地区污水处理BOT项目处理量和TOT项目处理量占总体污水处理量的比例。

依据以上表和图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发展的显著特征。

1、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发展速度较快,但并不平衡

(注:表1和表2的数据依据政府公报和政府相关文件经整理得出的,数据截止日于2011年年底。)

从整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污水特许经营项目数达118个,占比达60.2%,特许经营项目污水处理量达到636.94万立方米/日,占比达到47.3%。从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数来看,东莞市城镇污水特许经营项目数最多,占污水处理项目总数的89.4%,依次分别为佛山市71.7%,深圳市占70%,江门市占56.3%,珠海市占53.9%,广州市占44.2%,中山市只占10%。从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的污水处理量来看,东莞市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的污水处理量最多,占该市污水处理总量的88.6%,依次分别为江门市占83.6%,深圳市占47.5%,佛山市占43.9%,珠海市占42.7%,广州市占28.4%,中山市只占9.8%。

2、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的方式以BOT为主

从整体上看,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采用BOT模式的项目数达108个,而采用TOT模式的项目数只有10个。从污水处理量上看,采用BOT模式的污水处理量达589.64万立方米/日,采用TOT模式的污水处理量只有47.3万立方米/日。通过对采用特许经营项目的分析可以发现,采用BOT模式的项目多为2000年之后的新建项目。

3、特许经营企业的多元化

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在授予的过程中,大多数项目都经过前期的公开招标工作,吸引了各种产权类型企业参与特许经营权的竞标。这其中有国有的供水企业例如佛山水业集团公司,股份制公司如深圳水务集团公司,外资公司如法国威立雅公司等,还有国内的民营企业如安徽国帧、北控水务、三新集团等。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公开招标的过程中能在统一的竞争平台下进行特许经营权的竞争,表明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的竞争市场已经基本形成,有利于推进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降低城镇污水处理运营成本。

三、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设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5%,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30%。为实现这个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需要近4300亿元的巨大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需求,如果没有完善的特许经营制度和民间资本的广泛参与,单靠政府所有的经营企业是不可能实现的。

目前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产业的特许经营制度初具雏形,发展迅速,在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为止约有40%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通过BOT、TOT等特许经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设施建设与运营。但距离建立完善的特许经营制度还有巨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特许经营制度实施范围有限,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状况

从整体上看,目前仍有60%的污水处理设施还是由政府垄断的经营企业在低效率运行。要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就要大胆采用各种特许经营模式。目前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的特许经营范围主要是新建设项目,多采用BOT模式,但对于大量已建成由政府企业直接经营的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机制并没有改变。图1和图2都表明,采用TOT模式的项目无论在项目数量上还是污水处理量上都很少,这说明政府在实施特许经营时偏重于融资,忽视了特许经营提升公用事业经营企业效率的作用。另外,特许经营制度的实施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东莞、江门和佛山的发展较快,而广州市、中山市发展却较慢。

2、现已实施的特许经营制度并不完善

(1)特许经营制度相关的法律规范滞后和不规范。我国并没有制定专门的针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正式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目前,珠三角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的法律建设与其发展速度相比,明显滞后,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法律地位薄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7月颁布的《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实施意见》,并没有颁布针对性的关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在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越来越多,监管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广东省建设厅和环保局2006年6月颁布了《广东省建设厅、省环保局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珠三角其他地区只有深圳市2003年5月和东莞市2005年3月颁布了各自的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办法(东府〔2005〕3号),深圳市2008年还针对城镇污水处理的特许经营颁布了《深圳市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管理办法》(深府〔2008〕155号),其他地区还没有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这充分表明珠三角城市城镇污水处理的特许经营虽然发展较快,但与之相配套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明显滞后。

(2)政府主管部门对特许经营项目的监管缺失。目前珠三角各地区政府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监管缺乏法律依据,例如目前为止只有深圳市政府依据颁布的《深圳市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管理办法》(深府〔2008〕155号)明确规定市水务局为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的主管部门,负责对特许经营运营进行监管,其他各地政府部门并没有建立统一的针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监管主体,监管职能分散在水务局、环保部门、国资委、发改委以及卫生、物价等多部门,造成职能交叉、缺乏协调,从而带来政府监管的缺位、错位和不到位。另外,行使有效监管需要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政府主管部门一般人员较少,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不利于对污水处理特许经营企业的有效监管。

(3)特许经营方式比较单一。特许经营实践中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有BOT、TOT、PPP等。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近年来新建的项目较多,所以政府主管部门从引入民间资本的角度更多会采用BOT方式。对于已经建成由政府拥有的污水处理经营企业,也可以采用TOT委托经营模式,引入民营企业,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但对已建成的企业实施TOT模式需要解决原企业员工的身份、待遇等问题,所以在特许经营的实践中,地方政府更偏好采用BOT模式,而较少采用TOT等其他模式。另外,现有的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较多是污水处理厂的特许经营项目,污水管网也可以采用TOT委托民间资本参与维和运营,而现在多数城镇污水处理管网仍由政府所有的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单一的BOT模式限制了民营资本参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进入渠道,延缓了城市污水处理产业特许经营发展的步伐,最终政府拥有的企业丧失了通过改革提升经营效率的机会。

四、政策建议

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对我国来说是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是一项新的制度安排,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目前珠三角在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发展较快,在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特许经营制度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体制建设方面明显滞后,严重制约了特许经营制度的规范和有序开展,政府政策应从前期的注重特许经营的融资功能向促进经营企业提升经营效率方面转变,具体政策建议包括以下几方面。

1、特许经营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珠三角地区目前针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法规过于宽泛,缺乏关系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市场准入、资金来源、资金构成比例、经营和服务标准、资产处置、违约责任、退出机制、质量监管、价格监管、TOT项目的改扩建等能具体指导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实施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江苏省为了规范城镇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江苏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招标投标制度》、《江苏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公益董事或监督员制度》、《江苏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公众参与监督制度》、《江苏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临时接管制度》、《江苏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市场退出制度》、《江苏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履约保证制度》、《江苏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经营成本监管制度》、《江苏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制度》、《江苏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中期评估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建设,规范和引导了特许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

2、特许经营监管制度建设

特许经营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从以前的直接行政干预变为对市场的管理,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代表城市居民,要行使对特许经营企业提供服务的成本和质量的有效监管。建立统一的针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监管主体,做到集中监管,对特许经营企业监管的内容应包括市场进入和退出的监管;服务质量和数量的监管;服务成本的监管。行使有效监管需要工程、经济、法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监管主体应配备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或聘请第三方人才为政府监管主体提供服务,保证污水处理特许经营企业的有效监管。

3、扩大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的范围

上一篇:选址与分配问题下一篇:密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