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2024-07-12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通用8篇)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篇1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要介绍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选择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 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④优惠利率; ⑤特种存款

补充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 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新工具

2013年11月6日,我国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这一工具。常备借贷便利,在各国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等。

所谓常备借贷便利就是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需求,通过资产抵押的方式向中央银行申请授信额度的一种更加直接的融资方式。由于常备借贷便利提供的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一对一”的模式,因此,这种货币操作方式更像是定制化融资和结构化融资。

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特点: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二、具体描述

(一)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通常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按央行的比例存放,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除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在央行任意比例存放的资金。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式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krC1rdrcre

缺点:作用猛烈,不宜经常使用,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以来与其他国家相比偏高,降息与降准的区别

降准,意在通过释放更多的资金供给,调节供需间的平衡,从而降低利率,最终促使资金需求的上升,而这些资金需求,使用的增长,相继促进经济的发展。

央行降准是为了释放银行业的流动性,让市场上的钱多一些,降息是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没有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向。其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但不一定代表货币流通量就会因此增加。降息主要有两个作用:

1、通过降低央行存款回报,让钱进入银行之外的市场,提高交易活跃度;

2、可以降低贷款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降准有利于商业银行,银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受益:

第一、银行可以释放这笔资金,把资金用于投资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如贷款或债券,获得贷款收益,增加银行净利润。

第二、通过降准与货币乘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银行盈利。

降准对股市、楼市、银行均是好消息,但是,从资金流动性特点分析,资金会首先涌入金融银行,冲进股市,资金流动性特点决定了最后才可能会到达实体经济,对于银行,降准最大利好在于可贷款规模。

央行降准是为了释放银行业的流动性,让市场上的钱多一些,降息是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没有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向。其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降息就是银行利率调整,银行降息时,储户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降息会促储户把资金从银行取出消费,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

降息分为两种,第一,降低存款利率。第二,降低贷款利率。利率也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一般来说是指短期利率。

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主要是鼓励企业投资,也有利于个人按揭贷款,比如每月按揭贷款利率降低了,还款人每月还款数量相应减少了,减轻贷款人还款压力。

所以简单的来讲,降准是投放流通货币,降息是鼓励投资。

降息对资本市场影响是积极的。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资金,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推动企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降息减少企业财务费用,促使个人贷款者按揭贷款,鼓励消费者

(二)再贴现

再贴现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再贴现政策的调整不仅可以影响到市场中货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再贴现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能产生告示效果,通常能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能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局限:

从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看,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首先,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贴现,或者贴现多少,决定于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筹措资金,而不依赖于再贴现,则中央银行就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其次,增加对中央银行的压力。如商业银行依赖于中央银行再贴现,这就增加了对中央银行的压力,从而削弱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再次,再贴现率高低有一定限度,而在经济繁荣或经济萧条时期,再贴现率无论高低,都无法限制或阻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借款,这也使中央银行难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从对利率的影响看,调整再贴现利率,通常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只能影响利率水平。即使影响利率水平,也必须具备两个假定条件:一是中央银行能随时准备按其规定的再贴现率自由地提供贷款,以此来调整对商业银行的放款量;二是商业银行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利润,愿意从中央银行借款。当市场利率高于再贴利率,而利差足以弥补承担的风险和放款管理费用时,商业银行就向中央银行借款然后再放出去:当市场利率高于再贴现率的利差,不足以弥补上述费用时,商业银行就从市场上收回放款,并偿还其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才能支配市场利率。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完全如此。

相对于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的效果更难于控制,而且由于再贴现利率不能经常变动,所以缺乏一定的弹性。就其弹性而言,再贴现政策是缺乏弹性的,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随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会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再贴现率不随时调整,又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因此,再贴现政策的弹性是很小的。

(三)公开市场操作: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三种。

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一言以蔽之,逆回购就是央行主动借钱给银行;正回购则是央行把钱从银行那里抽走。央行今年迄今额逆回购,7天用的频率最高,但是14天的规模最大。

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票据(Central Bank Bill)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3年),其发行的对象是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作用主要是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以及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品种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银行票据,它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发行对象为商业银行等一级交易商。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是投放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可以视为我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一项货币政策创新。其优势在于,在短期国债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进行短期流动性管理,增强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有效性

优点: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用它进行经常的、连续的、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迅速调转方向的操作都是完全可行的

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缺点: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

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背景:为应对近年来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的波动性加大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短期资金缺口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 年年初创设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常备借贷便利,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运用。国内经济低迷,2014年初M2向下突破政府预设目标,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SLO特点:

SLO操作期限短,多为7天以内的回购,现在我们所说的公开市场操作的回购业务为7天,14天和28天期的,并没有7天以内的品种。

SLO的操作时点具有灵活性,通常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间歇期,SLO的操作对象仅为符合特定条件的一级交易商,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具有系统重要性、资产状况良好、政策传导能力强的部分金融机构,包括五大行、国开行及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2016年1月29日增加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和恒丰银行为SLO交易商。SLO的操作结果披露具有滞后性,操作数量与利率价格一般在1个月后披露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历次《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交易公告》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SLO操作的方向都是投放流动性的。从实际操作来看,可以认为SLO是一种超短期的逆回购。

SLF SLF设立于2013年初,期限比短期流动性调节长,最长为3个月,以1-3个月期操作为主

特点: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并以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作为抵押。

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央行根据当时流动性情况、货币政策目标和引导市场利率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SLF利率。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常备借贷便利的操作主要解决节假日等影响资金面波动较大的问题;另外,对比全面降准的政策,后者因其投放大量长期限资金,将使得资金流入融资平台、产能过剩领域,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SLF和逆回购以及SLO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银行掌握主动权,可以主动通过SLF向央行借钱,而不是逆回购和SLO必须等到央行发公告招标了,银行才能被动接招。

MLF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工具,于2014年9月设立,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期借贷便利期限为3或6个月,其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中期借贷便利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MLF可多次展期,由于传统工具的运用可能使银行出现负债端和资产端的期限错配,因而将资金投放中长期动力不大,但MLF的展期性可以有效把利率往中长期传导

PSL 央行于2014年4月给予国开行三年期1万亿元PSL,用于棚改专项贷款,开创PSL的先河,实际操作中,国家开发银行获得抵押补充贷款时的抵押物为棚改项目贷款,期限为3年,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还款来源是国开行未来在银行间债市发行的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特点:期限相对较长,一般为3年以上,可以为长期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PSL由央行主动发起,央行根据政策导向将资金投向特定领域

PSL要求银行提供抵押,相比再贷款PSL可以避免信用风险问题,同时建立起新的政策利率基准,逐步完善价格调控框架

PSL主要针对的是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需要以政策性项目作为支持

年末资金流动性紧张问题

现金使用量M0超预期增加是导致春节前资金紧张的原因,春节前居民提现以备春节使用,企业年末支付工人工资及奖金,企业和居民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需求增加

年末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冲量、叠加MPA考核等因素,将使得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为旺盛、供给有限。临近年末,一些季节性因素开始对资金面产生影响。从银行的角度讲,他们面临“贷存比”、“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等指标的考核,银行需要通过发行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增加存款总量。冲量存款,是指银行信贷员在月末或者年末临时向储户拉存款,以应付监管层对存款要求的检查,据了解,为了吸引储户做冲量存款,银行会给储户一定比例的返利;银行冲量:当月底、季度或年底,银行的存款业务并未完成的时候,临时找钱冲一下账,为了完成存款业务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说法;

央行货币政策趋势

2月17日,央行发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了2016年4季度的货币政策的总体运行情况,并且指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基调。央行2016年第四季度报告为后期货币政策指明了方向,包括明确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突出强调防控金融风险、提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

央行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是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保持适度流动性。在年初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补充长期流动性缺口的基础上,更多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灵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同时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开展中期流动性常态化操作。

二是推动调控框架逐步转型。一方面继续强化价格型调控传导机制,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另一方面也注意在一定区间内保持利率弹性,与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变化相匹配,发挥价格调节和引到功能。连续在7天逆回购利率进行操作,释放政策幸好,并适度增加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品种,引导和优化货币市场交易期限结构。

三是进一步完善适应国情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省纪委宏观审慎评估(MPA),对金融机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扩大至全国范围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按照“因城政策”原则对房地产信贷市场实施调控,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四是促进信贷机构优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窗口指导等的作用,创设扶贫再贷款,将民营银行纳入支小再贷款的支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三农和棚改等国民经济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坚定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疏通传导渠道。央行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首次采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方式,一改以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同时,关于流动性的提法同样由“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变为“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都与之前的执行报告有着明显的变化,这验证了央行政策流动性拐点,2015年、2016年上半年货币市场过度宽松的局面将不会继续出现,定调2017年货币政策收紧的态势。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篇2

制度环境的建设是决定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转变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 相关配套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内外部制度环境的优化完善将有利于利率市场化平稳有序地进行, 有利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充分释放, 更进一步实现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

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是,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利率双轨制框架下, 即同时存在被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以存款利率上限为核心的利率双轨制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中数量与价格工具共存的必然性, 纵观1996年以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即更倾向于选择数量型工具, 而较少选择价格型工具 (林松, 2011) 。

鉴于此, 本文利用中国期刊网和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查阅利率市场化支持理论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以来央行货币政策相关资料。基本掌握了自1996年利率市场化启动以来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具体内容、特点和偏好等, 并整理和归纳其共性和个性动态跟进了近年来央行出台的货币政策公告, 结合利率市场化支持理论和我国利率双轨制的特点, 梳理了自199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至今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 分阶段分析其演变特点, 试图为我国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有意义的启示。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倾向性选择

货币政策工具亦称作货币政策手段。经典的货币理论把法定准备金比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简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此外还有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在内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以及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但一般来说, 货币政策工具又可分为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两种。数量型工具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 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总量。价格型工具则与资金价格相联系, 主要包括存贷款利率、汇率等。

何东指出, 利率双轨制是理解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原因在于利率 (价格) 双轨制, 即计划价格体系内, 商品实行计划价格, 计划价格体系外, 商品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利率双轨制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多种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的并存 (何东, 王红林, 2011) 。而在政策工具的选择偏好问题上, 又有研究指出我国中央银行明显更倾向于数量型工具 (林松, 2011;程蕾, 李华, 2013) 。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 将货币供应分成M0、M1、M2这几个层次也反映出出央行主要利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冲销的整体思路 (孙潇, 2012) 。

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是由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内生决定的 (万荃, 孙彬, 2012) , 也就是与我国渐进的利率双轨制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并受到宏观调控性质和特点的制约。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起点, 已进行了近17年。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等债券市场利率已全部实现市场化银行同业拆借、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等货币市场利率, 以及外币市场利率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 目前仍设有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本部分将从199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至今分阶段梳理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试图为我国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有意义的启示。

(一) 1996-1997年的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启动之初的基础建设

1996年, 央行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实行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基础的贷款规模管理, 并运用本外币对冲操作的方式取代过去的直接行政干预, 运用信贷规模管理作为达到国家重点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目标的手段。1997年, 在上海建立全国性的银行同业间拆借市场, 完善同业拆借的相关制度规范, 并实现拆借市场利率的统一化、透明化;进一步开办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 同步实现了回购利率和现券买卖利率的市场化。

(二) 1998-2002年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的多元化工具

1998年1月1日取消贷款规模限额控制后, 公开市场业务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和信贷政策等工具加强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2001年到2002年, 国外资产增长速度较慢, 以国债正回购操作回笼资金。2001年, 我国全年外汇占款增加3813亿元。公开!场业务成为我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工具, 全年净回笼基础货币276亿元。2002年, 美联储大幅降息, 中国利率高于美国利率, 导致热钱流入中国, 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额的双顺差, 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为了维持汇率稳定, 央行主要采取增加债券交易种类、频率等公开!场业务操作方式实现外汇冲销, 全年净回笼基础货币1018.2亿元。

(三) 2003年到2006年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的公开市场业务

2003年4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正式在公开!场上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的央行票据。此举是央行为满足回笼基础货币需要而采取的调控基础货币供给的新形式, 以应对外国资产迅速增加而导致的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从4月22日至12月底, 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 发行总量为226.8亿元, 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

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 新采用的发行央行票据回笼基础货币的方法发挥了较好的效果, 这段时间, 央行在公开!场上主要采取发行央行票据而停止国债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直到2004年下半年央行开始恢复国债正回购, 进行央行票据发行与国债回购相结合的较为全面的公开市场调控, 但是央行票据发行以其规模优势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力量。

2005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明显加大: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 发行总量27882亿元;开展回购操作65次, 正回购国债7380亿元, 正回购到期4500亿元。通过人民币公开!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达13380亿元。2006年末, 央行票据余额达到30283亿元, 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操作大约对冲掉国外资产渠道产生的基础货币投放的40%左右。而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 则更多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冻结多余流动性。

(四)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实现外汇占款对冲

2006年以后, 考虑到央行外汇资产增长速度与公开!场操作的成本的问题, 央行主要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效果猛烈的调控工具进行大规模的外汇占款对冲。央行票据的余额一直维持在3万亿至5万亿之间, 并未急速增长。2007年, 为继续解决流动性过剩, 中央提出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的“双防”目标。截至2008年9月, 中央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具体操作为调整存贷款利率,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以及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调整存贷款利率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6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1年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从2.52%上调至4.14%, 累积上调1.62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利率从6.12%上升至7.47%, 累计上调1.35个百分点。同时为引导居民更多存放短期定期存款以应对物价上涨的压力, 大幅上调1年以内定期存款的利率。2007年1月4日,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 正式开始运行, 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在公开市场业务上, 主要的操作有: (1) 人民银行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截至2008年上半年, 累计发行央行票据2.94万亿元; (2) 延长中央银行票据期限。从2007年1月底, 人民银行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 与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相互配合, 收回银行体系多余的流动性; (3) 将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利率适度上调, 配合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 分别将3个月期、l年期、3年期的央行票据利率上调为90个、126个、155个基点。在2008年上半年, 中央银行并未调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 以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 引导市场预期稳定; (4) 开展正回购操作, 将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相结合缓解流动性压力。

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方面, 2007年全年, 先后10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截至2008年6月7日, 继续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 为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人民银行先后宣布上调准备金率最高达17.5%。另外,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 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为鼓励农业发展和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 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五) 2008年到2009年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减弱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至3.4%, 比2007年下降1.8个百分点。这个阶段我国采取连续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措施, 同时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平稳下行。业务操作包括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保证流动性供应;增加短期正回购期限品种, 优化操作工具组合。

在存贷款利率方面, 2008年9月至12月, 中国人民银行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以此释放出国家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具体而言, l年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从4.14%下调至2.25%, 累计下调1.89个百分点;对金融机构的1年期贷款利率从7.47%下调至5.31%, 累计下调2.16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另外, 中央银行于2008年11到12月期间两次下调再贴现利率, 从4.32%降至2.97%再降至1.8%,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票据融资。在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平稳下行。

08年9月开始, 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减弱, 具体表现为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力度的减弱:暂停3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 同时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的发行频率, 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08年央行票据各季度发行量分别为1.78万亿元、1.17万亿元、9810亿元和3710亿元, 第四季度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明显减少。2009年继续保持公开市场操作的连续性。第一季度末央行票据余额4.2万亿元, 比上年末减少近0.5亿元。第二季度末, 央行票据余额下降至4.15亿元。

在减少中央银行票据发行的同时, 短期正回购期限品种增多, 短期正回购操作力度也得到加强。2008年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3.3万亿元, 年末余额为3622亿元。2009年第一季度累计开展正回购操作1.1万亿元, 第二季度开展正回购操作1.19万亿元。

(六) 2010年到2011年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推进汇率改革

存款准备金率方面, 从2010年1月12日起至2011年11月30日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6次余。此外, 央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开始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2010年到2011年期间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汇率方面, 鉴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根据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具体举措包括与冰岛、新加坡、韩国等国的金融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与白俄罗斯、俄罗斯中央银行签订新的双边本币结算协定, 以推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除此之外, 允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外汇的期权交易, 丰富外汇市场交易品种, 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保值工具。

(七) 2012年至今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政策等

1、优化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2012年以来,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逐渐改善, 人民币汇率逐渐趋向合理均衡, 加之国际经济形势依旧严峻, 外汇流入较前几年大幅减少。结合宏观环境的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更加灵活地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通过合理安排正回购和逆回购期限品种、操作规模和频率等, 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进行调节。2012年上半年的公开市场操作以正回购为主、逆回购为辅进行双向操作, 下半年转为将逆回购作为提供流动性的主要方式, 有效降低多种因素引起的流动性波动风险。全年累计开展正回购操作9440亿元、逆回购操作60380亿元。2013年, 在进行流动性双向调节的基础上, 创新性地引进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常设借贷便利, 以此作为出现流动性波动时的补充工具。

2、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

受外汇储备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投放流动性的规模有所缩小。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适度宽松, 中国人民银行于上半年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 调整后维持在20% (大型金融机构) 和16.5% (中小金融机构) 。此外, 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又于6月8日、7月6日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基准利率由3.50%调整至3.00%, 贷款基准利率由6.56%调整至6.00%。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 存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区间也得到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此项措施将增强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权, 促使其不断优化服务, 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市场竞争将引导资金价格下行, 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融资便利。

3、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的引导作用。

2012年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加大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运用再贷款及再贴现政策, 引导新增资源配置到以上薄弱环节。截至2012年末, 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达1375亿元, 比年初增加281亿元;全国再贴现余额760亿元, 比年初增加314亿元。2013年3月,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央行再次扩大支农再贷款适用范围, 进一步发挥再贷款的信贷投放功能, 推动“三农”事业的发展。

三、总结

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是由一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内生决定的, 同时受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制约。我国目前仍处于利率双轨制中, 市场基础和结构尚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从而导致货币政策缺乏完备的传导机制。所以, 要使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 就必须不断地推进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建设以及利率市场化等在内的制度变迁。

首先, 要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增强市场利率的联动性。继续发展同业拆借市场, 发挥同业拆借利率对资金市场的核心作用;扩大票据的贴现和再贴现业务, 使再贴现率成为中央银行调控市场资金供求的基准利率;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 规范证券市场的操作, 推动我国债券一级、二级市场的发展;发展债券市场体系, 形成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零售与批发的有机统一。此外, 要进一步放宽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的限制, 通过交易主体的多元化, 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交互、融合。

第二, 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进一步提升银行业竞争力。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国内银行应该积极应对内外形势的变化, 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扬长避短, 勇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三, 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为了降低金融风险, 稳定金融秩序, 维护银行信用, 需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以保障存款人尤其是小额存款人的利益, 从而提升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促进银行业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 要加快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 把引入新的金融产品作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服务需求的客户群体实行金融产品创新, 既有利于银行拓展赢利渠道争夺客户资源, 又有利于提高自身品牌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摘要:制度环境的建设是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因素。利率双轨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部分, 渐进式改革的核心思路就是价格双轨制。利率双轨制下的中国, 其央行所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存款利率上限为核心, 对数量型工具具有偏好性。本文梳理1996年以来我国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 与当前利率双轨制、对外开放、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等制度环境、宏观环境相联系, 分阶段分析其演变特点及规律, 试图为未来我国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启示。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政策工具

参考文献

[1]程蕾, 李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偏好分析[J].中国商贸, 2013 (18)

[2]何东, 王红林.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J].金融研究, 2011 (12)

[3]林松.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偏好分析[J].商业时代, 2011 (35)

[4]万荃, 孙彬.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较与借鉴[J].当代经济研究, 2012 (5)

[5]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 (3)

[6]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 2009 (1)

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 SLO SLF

近期,有消息称央行结合“利率走廊”机制的设计,正在酝酿引入抵押补充贷款工具(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 PSL),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和调控中期市场利率。由此,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及其货币政策实施框架和路径等,也再次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笔者认为,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国内经济在平稳运行中存在风险隐忧,在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必不可少。

进一步加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多采用利率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对存款准备金率等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谨慎态度。而我国恰恰相反。这是由于加入WTO后,我国外汇占款造成货币发行数额巨大,数量型工具更有利于冲销过剩的基础货币、保持汇率稳定。然而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逐渐趋于平衡、贸易顺差趋势性下降,外汇占款作为货币创造主渠道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这将使得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同时近年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高,理财渠道不断丰富,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原有的诸如信贷额度管理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过去由数量型政策工具发挥主导作用的调控框架需要尽快调整,并且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这是适应整个金融体系变化及金融创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确保央行对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定价权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现有的央行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已经逐步淡出,未来将赋予商业银行完全的自主定价权,市场利率的形成也将更加市场化。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将由过去的确定法定存贷款利率水平,逐步转向确定基准利率体系、锚定货币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其他利率定价转变。即央行确定隔夜或7天拆放/回购基准利率,并作为银行的最终借款人,保证市场的最终流动性;商业银行和各市场参与主体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情况和市场供求,进行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的定价。在利率市场化实现后,央行牢牢掌控货币市场利率的定价权至关重要。

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与市场交易对手进行有价证券交易,可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我国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于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发展较快,目前已成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于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促进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央行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必须具有可控性、可变性、可行性、关联性等特征。而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

可控性:公开市场操作每周都有,单次操作的金额有限、影响面相对较小,操作引发的负作用通常较低。即使偶尔单次操作效果不理想,也可以在再次操作时及时调整和纠正。

可行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的经验已经证明,其作为货币政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图1展示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可以看到,央行7天回购利率对市场利率有明显的指示和引导作用。

精确性:央行可以通过市场整体超额存款准备金情况,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每次公开市场操作的数量,更加精确地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引导市场利率水平。

灵活性: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的变动频率有限,央行对其调整通常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的;而公开市场操作目前为每周两次,操作频率较高,央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较为灵活地进行调控操作,而且采用的方式被公认为更加市场化。

主动性:公开市场操作主动、速度快,有利于央行更加精确、灵活地调控操作规模、市场资金量和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等,从而更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关联性:我国央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近年来,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不断完善,一级交易商的机构类别也从商业银行扩展至证券公司等其它主要金融机构,市场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与市场的关联性日益紧密。以央行票据为例,在其集中发行的几年间,已成为债券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券种,其利率水平接近市场基准(图2)。

有效性:央行主要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引导公众预期来实现其政策目标。央行的政策意向变化被公众认知,将有助于实现其政策目标。公开市场定期操作、及时公告,透明度很高,有利于及时向市场传递央行政策意图与导向。我国央行通过长期公开市场操作,与市场成员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定的互信与默契。因此,从目前来看,公开市场操作是最适合国内市场现状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模式。

简洁性:“大道至简”,央行的操作应以简洁清晰为上。从交易方向上看,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既有回收货币的操作,也有投放货币的操作;从交易品种看,主要包括债券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央行票据;从期限上看,基本已经涵盖从短期到中期等核心期限。因此,公开市场操作基本能够满足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引导市场基准利率的需要。

适度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用

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近年来我国央行不断开展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2013年1月,立足现有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并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央行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 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这一工具的及时创设,既有利于央行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2013年,根据市场情况,央行创设了常设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以更好地一对一定向解决金融机构的个别问题。日前,有消息称央行还将推出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PSL。这三种新增货币政策补充工具与他货币政策工具相互配合和补充,将进一步增强央行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总之,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利于央行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灵活调控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宏观审慎管理的作用。不过,作为非标准期限品种,这些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相对复杂、透明度较低。因此,建议央行充分考虑市场预期,灵活操作,以适应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从中长期来看,以公开市场为主,以包括定向工具在内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辅,多种工具并用,由数量型工具、价格型工具和宏观审慎工具共同发挥作用,可能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单位:汪宁 中国银行总行司库

张靓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颖 印颖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篇4

野村证券最新数据解读报告显示:受益于宽松举措,中国外部需求复苏,导致经济动能改善,比较具有代表的是中国央行对农村小型银行下调存准率的局部定向宽松措施。

目前,中国房地产疲软,经济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料定第二季度中国将放宽货币政策。此外,中国央行发放的贷款规模增加,这表明二季度中国或将放宽货币政策的措施有了支撑,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

最新消息称:中国央行向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发放了人民币1000亿元的再贷款,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加大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融资力度,此此事件之后,市场将其视为想重要的政策宽松措施,表明中国整体的货币政策立场目前已经放松。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篇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有:再融资工具,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二级市场上的一次性交易或回购协议;公开市场类操作,即中央银行在一级市场出售政府或中央银行证券,类似于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一次性非冲销操作、外汇互换以及储备要求。

(1)再融资工具。通过再融资工具中央银行以向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再贷款、再贴现)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资金,提高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同时增加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流动资金账户余额。如果商业银行以现金的形式接受中央银行的部分信贷,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也会增加,使净国内资产、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扩张。

(2)公开市场操作及公开市场类操作。公开市场买入(一次性买断交易或回购)提高了银行储备、净国内资产和基础货币;公开市场卖出(一次性卖出交易或逆回购)则减少银行储备、净国内资产和基础货币。公开市场类操作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别是前者发生在一级市场,而后者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类操作可通过政府或中央银行的证券发行进行。票据正的净发行(即新发行的票据的价值高于到期票据价值)提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负的净发行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

(3)法定准备金比率。调整准备金比率并不是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商业银行并不持有大规模的超额储备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会使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减小,结果造成利率的提高,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短期内,尽管有高的储备率,基础货币有可能扩张,但对银行而言,不可能将资产负债表迅速调整。为了能够履行更高的储备要求,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向银行体系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资金,在短期内增加了基础货币。

(4)外汇操作。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通过银行体系的一次性操作,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改变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水平。购买外汇会通过增加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和银行储备,具有扩张性效果,基础货币上升;出售外汇则通过减少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和银行储备,具有收缩性效果,基础货币下降。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变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变量。因此,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可测性,央行能对这些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2)可控性,央行可以较有把握地将选定的中介目标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范围内。(3)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向利率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的经济增长计划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确定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控制目标,然后,一方面通过制定综合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对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限额指导,并确定各地区现金投放回笼指标;另一方面又

通过调整基础货币间接调控利率水平,影响基础货币供求与社会

信贷资金供求,确保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被控制在预定目标内。可以看出,这期间货币政策“双中介”模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轨的必然要求。但在实际运用上,往往更侧重于货币供应量,利率只起了辅助和补充作用。

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存款利率仍有上限限制,同时贷款利率有下限限制,非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制约了利率调整工具的效果。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仍需要商业银行定价能力的提高、金融市场的完善及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思路

(1)完善经济金融统计监测体系。宏观经济金融信息收集的主要方法是统计,统计方法的准确与否,统计指标体系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作用全过程的经济、金融变量的动态及其规律的厂解,对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科学、全面、准确的判断、因此,完善的经济金融监测统计体系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决策、宏观调控过程中重要的信息支持系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逐步实现调查统计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国际化。金融统计体系要尽量考虑国际可比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一国的金融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因此,金融统计体系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本国的需要,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国际规范和国际可比性,以便进行本国中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对比,国内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对比。要参照国际上通用的调查统计工作规则,对央行现行的调查统计工作规定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使央行的调查统计工作尽快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和国际化。

(3)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信息体系。一是建立房地产信贷风险监测制度。二是建立对信贷投向的监测制度。三是建立对上市公司、企业集团的信贷风险监测制度。四是建立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信贷投入的风险监测制度。五是建立货币信贷运行专家咨询制度。

参考文献

[1]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03.

[2]谢平, 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03.

[3]万解秋, 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1.03.

[4]植开屏.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5]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03. [6]戴根有.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金融研究,2000.09. 作者简介:刘洲源(1989-,男,汉族,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分析 刘洲源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体制一直处于改革的探索之中。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着问题。中央银行体制或中央银行制度,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好的中央银行制度设计,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最优化。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篇6

2014上半年央行货币政策解读-定向降准

“三农”和小微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实体经济,在今年4月25日,国务院第一次使用“定向降准”,测算大致投放1000亿,明确指出需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准备金率,落实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随后,4月底央行向国开行定向再贷款,金额3000亿,定向用于棚户区改造。6月16日,央行决定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第二次定向降准,让符合标准的民生、招商、兴业、宁波、重庆等商业银行在6月底前进入定向降准名单,预计投放1500亿。此三次共释放流动性5500亿左右,相当于一次全面降准的力度。其实,央行在定向操作之前,货币政策已经大为放松,市场并不缺钱,只因特殊的体制因素使得小微企业依旧融资困难,央行的初衷力在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利率。应该说,四大行从来没有触及过75%的存贷比,从半年数据来看,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半年信贷增长分别为5233亿元、4646亿元、3362亿元、4918亿元,而四家银行的半年存款增长分别为9852亿元、9353亿元、8032亿元、4574亿元。而商业银行一直在高度触及75%的存贷比,且时有超出,自2010年以来,各项存款余额同比一直在下降,银行发放贷款有心无力,且由于种种原因,小微企业很难从四大行那里获得贷款,鉴于此,市场融资利率难降,只得鼓励商业银行给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了。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篇7

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按照其影响的中间变量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在过去的十年中,很多国家采取了瞄准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主要依靠国家实施利率政策来达成这一目标,这就是常规货币政策,也就是一般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它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因此,又称为数量工具。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使用环境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是与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相对应的,是除了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外的所有货币政策工具。所谓非传统货币政策,是指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受阻、货币政策失效、经济增长面临长期萧条时,货币当局所采取的用以修正市场利率预期和恢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目标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传统的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来控制利率,一般情况下,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利率就会下降;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利率就会增加。而利率的升降又会影响投资的成本,进而影响经济的其他方面,对经济的调节能力也就在此处体现。可是根据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当利率达到一个极低的水平时,证券价格就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人们为了避免因为证券价格下跌而带来的损失,就会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不是购买证券。此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为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即使政府继续增加货币的投放量,也仍然无法使利率水平下降来增加投资与消费,也就是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这就使得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失效,此时就需要动用非常规货币政策。

三、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具体种类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货币当局发布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的各个经济体,如银行、企业、家庭取得外部融资的可能性以及成本产生直接影响。通常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政策承诺。在一定时期及特定条件下维持利率的持续走低;第二,超常规模基础货币的注入;第三,对长期信贷和资产市场的直接参与。各国在实施非传统的货币政策中,几乎都是上述三类工具的融合,但是每个国家的重点工具不同,工具重点也在动态变化。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或者特殊用途的信贷采取的信用调节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针对消费者贷款消费耐用消费品的管理。主要是调控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针对有价证券的交易做出的相关规定。目的是为了控制借款购买证券的比例,改善证券市场的结构,防止过度投机。

3.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这些措施是为了维护房地产稳定,抑制房地产投机,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

4.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为了促进某些收益率低或者极为重要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而采取的鼓励行业发展的措施。如农业补助,出口退税以及对节能产业提供补助等措施。

5.直接信用控制。是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的直接管制,其中金融机构尤指商业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利率、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等进行硬性规定。

6.间接信用指导。包括道义劝告以及窗口指导两大部分。

四、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来维持金融稳定,增加金融的流动性,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抑制经济下滑,防止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以下是具体的作用机理。

1.信号效应。和常规货币政策相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也是依赖于中央银行与公众沟通未来的操作,管理人们对利率的预期。中央银行向公众承诺在将来利率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较低的水平,这个承诺给了公众对市场的信心,使得人们对未来的利率水平产生一个预期,而这个预期有利于金融市场,使得整个市场向积极利好的方面发展。达到了由短期利率预测长期利率的目的,公众的预期也最终确定了未来的利率水平,低利率的预期促进了公众的投资和消费。

2.资产组合平衡效应。当中央银行在资本市场上活跃,大量购买国债、资产抵押债券以及其他资产时,就会影响相应资产的供求,打破原先的均衡状态,进而影响资产的收益率,使得公众持有相应资产的倾向发生变化,最终使得整个资本市场的结构发生变化。当央行在进行资产购买时,金融机构也会对自己的投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这在无形中使得央行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又扩大了。

3.资产组合结构效应。当央行选择不同的资产投资组合来购买资产时,会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变化:资产增加,同时负债也增加。央行的购买行为向市场上投放了大量货币,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基于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无法完全替代的理论,投资者将会倾向于把货币转换为金融资产,对拥有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增加金融资产的持有量。资产的重新配置使得投资者对资产的需求增加,资产的价格上涨,资产流动性溢价下降,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增加。根据托宾Q理论的效应,资产价格上升,会刺激投资,增加有效需求。

4.直接流动性注入效应。直接流动性注入的使用环境是金融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而银行暂时又无法提供融资功能,此时常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央行若想快速解冻金融市场,就需要使用流动性便利工具,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五、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面临的挑战

1.调整与沟通。非传统货币政策作为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像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系统的理论并且在全球都有成功的实践,难以量化政策效应,无法确定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在前面说过,它的一个传导机制是信号效应,可是因为它本身作用效果的无法量化性,使得进行政策调整和效果评估异常困难,央行与公众的有效沟通降低。而有效沟通的降低以及效果的难以量化又会使得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公众对金融市场产生不确定预期,加剧市场动荡。

2.引发金融市场风险。央行进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如购买企业流动性差的资产来对企业进行救助,或者通过降低保证金率以及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流动性,这可能引发道德风险,使得银行和企业过于激进,鼓励他们的冒险行为。当市场被注入流动性以后,投资者有了更多的货币进行投资,可能会承担过度风险,造成金融市场结构的不合理性,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3.退出方式。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在特殊的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大量使用会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使公众对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产生怀疑,所以一旦经济开始转好或者是金融市场结构发生向好变化时就该考虑其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主要考虑时机、速度和顺序。如果退出过早或过快,市场信心尚未恢复,那么就会阻碍刚刚恢复的经济。如果退出过迟或过慢,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经济过热。货币政策退出时,应该先非常规后常规,因为非常规操作需要常规操作的支持,常规货币政策操作对经济的影响更稳定,更缓和。当经济开始复苏并且通货膨胀率达到央行的政策目标水平时就该进行退出机制。

六、总结

在央行因为传统货币政策失效而手足无措时,后发挥作用,是应对经济危机的一把利刃。但是它面临着诸多挑战,有自己的局限性,如何有效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并适时退出避免它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央行接下来需要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伍桂,何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实践效果:文献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3,(7).

[2][法]让—克洛德·特里谢.非常规货币政策性质的反思[J].中国金融,2011,(1).

[3]潘敏,海斌.经济复苏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J].世界经济研究,2010,(12).

央行又捡回“行政干预”旧工具 篇8

按照要求,支农再贷款执行优惠利率,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利率还可在优惠利率基础上再降1个百分点,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借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涉农贷款利率应低于该金融机构其他同期限同档次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业界认为,这是央行继定向降准之后,第一次采用定向降息的手段。但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很不市场化”。因为除了直接的价格干预,央行很难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导“某一类贷款利率的降低”。

在第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面世之后,就有一些研究机构发布报告认为,基于现实经济状况,央行下半年降息或结构性降息的概率加大。说实话,对这样的说法我不能认同。因为,我不知道现在央行的降息动作将通过怎样的手段实现。

不错,央行确实在管制着商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的存款利率。但央行是不是敢于调降存款利率?我看不行。原因是:降低存款利率将加大存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利差,而进一步放大金融空转的规模。

那是不是可以压低贷款利率?当然不可以。因为那将回到贷款利率管制的老路。那还有什么降息之策?估计只有在央行可控的货币市场利率上想办法了。有办法吗?没有。因为迄今为止,我们不知道央行以谁为“基准利率”。

鉴于上述,我们无法理解央行如何加息、如何减息。所以,这次降低涉农贷款利率,只能重新捡回“行政干预”的工具。但这样的干预无效。原因是: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无法担负结构职能。央行可以说“只降低涉农贷款的利率”,商业金融机构也可以说“我压低涉农贷款的利率”,但谁能保障这些贷款不会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流入房地产开发商的口袋?谁又能保障这些贷款不会从开发商的农村账户转到城市账户?

实际上,这个问题央行很清楚。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专门开设专栏指出: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政策被长期用于结构调整是有问题的。我们认为,定向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一定是“培育更多的专玩儿空手道的金融倒爷”,而贷款利率却降不下去。因为金钱是流动的、是趋利的,这两大要素的合力会使金钱流向更高收益的领域,而不是农业。

目前中国的金融问题已经不再是货币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结构和效率的问题。从结构上说,互联网金融名义下的钱炒钱(金融倒爷)太多,涉及规模太大,以致金融养分被大量消耗,而金融监管部门拒绝抑制或取缔这样的“畸形金融”,使压低贷款利率的努力事倍功半。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政府投资项目又开始发力,尽管这些项目也希望民间投资介入,但在总体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项目效益会好吗?项目收益不高,民间资本谁愿意投资?

解决问题的核心依然是要大幅降低融资成本,而降低融资成本的关键在于取缔“钱炒钱”的货币投机。否则,居高不下的融资成本会毁掉中国所有的经济政策。

上一篇:申论,经济转变方式,经济转型下一篇:安全副校长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