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央行的历史

2024-12-19

美国央行的历史(精选7篇)

美国央行的历史 篇1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 从1776年独立算起, 至今才有230多年历史。美国的崛起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美国领土面积937万平方千米, 疆域辽阔, 面积约达欧洲的四分之三, 它占有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约占美国全部土地面积二分之一的中部大平原, 不仅是美国, 而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 其可耕地占总面积的40%。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横跨中央低地北部、绵延近1600千米的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五大湖泊, 其所积蓄的淡水大约占到全世界淡水总量的一半。它蕴藏有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 其中许多种产量居世界前列: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2/5, 铅约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5, 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1/6, 金占世界总储藏量1/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储藏量1/5, 褐煤占世界总储藏量1/8, 还有数量可观的石油、天然气。对于美国自然条件的优越, 一般美国学者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美国大百科全书》说:“美国的繁荣大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美国地理环境的优越还在于它良好的地理位置。斯大林在和美国共和党一位活动家谈话时说:“美国的情况不坏。美国有两个大洋保护。北与弱国加拿大为邻, 南与弱国墨西哥为邻。美国用不着怕它们。”事实上, 正是由于有两洋之隔, 美国本土不仅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未受任何损伤, 反而可以利用战争的机会聚敛财富。自美国独立战争和1812—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之后, 美国本土从未遭受过外国军队的入侵。在世界上,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大国享有如此优越的条件。

二、求实创新的民族精神

美国是由一个移民和移民后裔组成的国家, 美国靠移民而建, 因移民而兴。1820年到1860年, 美国迎来了第一次移民浪潮。这一时期, 大约有500万人移民美国。从1860年到1920年, 美国又迎来移民的第二次高潮。这期间, 有3000多万移民来到美国。

当年来自欧洲的移民中, 绝大部分是受生活所迫和宗教迫害的劳动者。他们历尽艰辛漂洋过海来到美洲, 在这片广袤而陌生的土地上, 为了争取生存和发展而披荆斩棘, 从而形成了自强图存、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由于要和陌生的土地和人打交道, 由此培养了求实精神, 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邻里间相互照顾、彼此携手战胜困难的习惯。移居北美的居民在18世纪与英王室和封建主争夺西部土地的斗争, 以及在美国建国后百余年内从东向西、横跨北美大陆的拓殖运动, 不仅体现了北美殖民者的反抗精神, 也造就了他们习惯于不断变动的民族性格。由于美国没有封建传统的束缚, 也由于美国是由世界各地的移民在一块新大陆上创建起来的, 因此美国人最富于创新精神。

三、利用战争进行扩张, 增强经济、军事实力

在对外扩张中, 两次世界大战对于美国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利用远离欧洲战场的地理优势, 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保持中立, 和交战双方大做军火生意, 大发战争横财。美国在战争中乘机发展军事实力, 1900年时美国仅有武装部队13万人, 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扩展到近500万人, 开始向军事强国迈进。战争也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契机, 美国的政治野心急剧膨胀, 试图按自己的意图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一跃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极好的机遇。美国在二战中以损失20多万人的代价赢得了无与伦比的实力和国际地位, 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 经济上无人超越, 军事上无人匹敌, 政治上举足轻重。可以说, 没有二战, 就没有今日的美国。杜鲁门总统在1945年12月的国情咨文中说:“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四、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与网罗人才

美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早在1636年, 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成立才6年, 一所学院就建立起来, 这就是两年后以约翰·哈佛命名的哈佛学院。马萨诸塞一位致力于公共教育与学校改革的福音派教徒霍勒斯·曼甚认为:“只有消灭无知, 才能消除不幸、犯罪和苦难的根源。”到了19世纪中期, 免费初等教育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等教育。建国200多年来, 美国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 无论从学校总数、在校生总人数、高等院校毕业生总人数以及他们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看, 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美国具有重视科学技术的传统。早在1727年, 年轻的富兰克林即已建立了一个名叫“会社”的小型科学团体, 组织一些博学之士对自然科学或经济问题进行研讨。及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美国全国的科学实验所已经非常普遍, 并与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中, 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 美国几乎在每一个科技领域都具有明显优势。自诺贝尔奖创立以来, 全世界获此殊荣的600多位科学家中, 美籍科学家占了40%以上。2003年以前10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中, 有70%是美国公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美国越来越重视从亚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挖掘人才。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字, 1960年到1987年共有82.5万专业人员移居到北美, 其中绝大多数是第三世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数字显示, 1995年, 该国科学和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达1200万, 其中72%的人员出生在发展中国家。法国报界指出, 全世界科技“移民”总人数的40%被吸引到了美国。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拥有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力量。200多年来促使美国迅速崛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美国,崛起原因,多种因素

参考文献

[1]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1.

[2]陈春锋.大国的崛起与衰败九讲.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09.5.

[3]王加丰.强国之鉴: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4.

美国央行的历史 篇2

关键词: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英雄,形象

在世界浩如烟海的历史题材电影中, 美国的历史题材电影无论数量之巨、种类之多、影响之深远, 都是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题材电影所不及的。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发展成为一种集多种类型电影特征为一体的宽泛意义上的电影形态, 其题材涵盖远古、圣经时代、中世纪、近现代历史, 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战争、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而且, 由于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自电影诞生以来, 其形式、内容和风格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 作为观众的认知标准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认为非历史的, 现在可以整合到泛历史文本当中, 观众也会作出历史意味的价值判断。历史因人而异, 历史题材电影也因拍摄人而异, 同一历史题材, 既可以做此种意义上的读解, 也可以做另一种形式上的解读, 这既有拍摄者的个人历史观念的影响, 也受拍摄时代文化社会因素的制约, 即使是同一部影片, 观众都可能作出不同的理解, 而这其中, 对于历史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耐人寻味。

历史从来就不缺少英雄。美国历史题材电影史就是一部大写的英雄史, 无数英雄在影像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尽情舒展出英雄的丰姿。美国历史题材电影延续着美国好莱坞典型的电影风格, “‘英雄情结’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生产与消费的绝对主体, 英雄经验在无数摹本中从方方面面不断地累积, 建构了好莱坞电影美学中英雄的价值观, 英雄叙事因而成为好莱坞的经典叙事。”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的英雄之多也许是人们出于对历史的不可把握性、复杂性和历史的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的感觉, 而希望自己或类似英雄似的人物能够指引出未来的方向, 避免可能的失败或消散心中的恐惧, 从而能够把握未来的命运。正是因为历史题材电影描写的是历史, 在对历史的顺叙描写时, 他人或英雄人物是如何在变幻莫测的现实基础上把握变动不拘的未来历史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未来的, 在一个现实、安全的影像世界里便可对即将可知的历史命运作出安全的非自我的预测。成功时自是对类似自身命运的一种正确把握, 而失败时却是他人的命运历史, 在已知的情况下即可作为自身命运的借鉴。“英雄是从想象与象征的文化谱系中抽象出来的, 他们为人们提供了试图效仿的典范”, 人类是善于学习、模仿的动物, 天生具有善于借鉴、吸收的智慧。英雄的历史之具有的可看性与借鉴性更是高于一般历史的, 因为即使是英雄的失败也是比常人的失败更具有借鉴性, 而假如是一个成功英雄, 那么其价值就具有更高的可借鉴性与可学习性了。这也是美国好莱坞总是给英雄美满的结局, 而总是给悲剧历史留一个光明的尾巴的原因。而且, 在影像中历史不久即可得知, 在现实中不可知的历史却又如何得知, 这就需要历史题材电影带给人们的思考和探索了。也许人类自身将会遭受历史的某种相似命运, 也许人类历史将走入一个更不可预测的未来, 在未来没有到来以前, 只有历史可供借鉴。在现实中对未知命运的恐惧需要找到适合的排遣方式, 而作出历史式的消解也许是一种最两相得益的方法。而要消解恐惧与不安, 就要有终结这一恐惧的有力力量, 于是, 影像中的历史英雄就开始了扭转乾坤的壮举, 结果是恐惧的一面被影像的力量所打破, 在历史的消解中战胜了不可知的未来。历史战胜了未来, 现实被抛在了一边。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塑造的英雄形象可谓种类繁多, 有帝王英雄、将领英雄、平民英雄、民族英雄、战争英雄等, 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赋予了英雄不同的含义。但不管是何种英雄, 必是具有人性的人之英雄, 即便是改编自神化, 也是对之作出人性化的处理, 如《特洛伊》。同样, 即使是尊贵如帝王, 也是具有普通人的血肉情感的, 如《亚历山大大帝》、《亚瑟王》, 这样做, 在达到一种整体平衡后是观众对英雄产生心理认同感的极为重要的手段。而出身平民的英雄人物, 就赋予他们极为不同于常人的天赋或高于常人的智慧、武力, 如《天国王朝》, 这样又从另一方面达到了观众预期的英雄高度感, 而不至于使其淹没于常人。而作为将领型的英雄则一般具有悲剧般的命运, 使人不期然对其产生同情, 而不论其所作所为如何, 如《角斗士》、《巴顿将军》。

这些英雄人物所具有的超乎常人的能力总有其合理的来源。《特洛伊》的阿喀琉斯是神的后代, 介乎人神之间, 是天生的绝世战士, 这就使其在战场上的战无不胜有了合理的解释;《天国王朝》的巴里安是十字军骑士的后代, 更在其领主父亲的教导下迅速成长, 从而文韬武略均有所成;《勇敢的心》的华莱士是苏格兰英雄的后代, 更有一个智者般的叔父和广游天下的视野。而作为个体的英雄又是各具特色的。阿喀琉斯狂放桀骜, 不受羁绊, 充分展现了其神性般的自由自在;巴里安多愁善感, 面对危险坚挺不屈, 面对挫折百折不挠, 面对失败处之泰然;华莱士刚强中不乏温情脉脉;亚历山大对敌人宽厚相待;亚瑟王对朋友有情有义;巴顿将军治军严厉而夸夸其谈。英雄的各具特色使观众情不自禁地将自身情感投射到这些英雄身上, 找到与他们相同的地方, 从而取得自身投照式的认同, 无意识地将自己认同于影像中的英雄, 从而在历史的天地里放飞英雄的梦想, 释放现实中积聚的不尽意与失意的感觉, 在想象中获得超越真实的力量。

“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没有英雄情结的人生则是悲剧人生, 而英雄精神的延续不仅在战场, 也在银幕上。”对英雄的最大写恐怕就是作为“民族英雄”这一形象了, 如《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它不同于帝王、将领英雄的先天身份优势, 也不同于平民英雄的自我奋斗, 而是将几种英雄人物的特征集于一身――出身如平民英雄, 奋斗如战争英雄, 归宿如帝王、将领英雄, 民族英雄身上承担着太多非个人的意义与作为集体的他人的期望, 更有国家、民族意义上的历史沉荷。而现实世界的种种不如意、无奈的心情又常常伴随着最爱的伴侣的逝去而无处倾诉, 于是, 情感的重负与现实的重压常常使英雄的反抗带有悲壮的意味, 他们身上不可能有《特洛伊》中阿喀琉斯般的神采飞扬、《天国王朝》中巴里安式的忧郁安详、《角斗士》中马克西默斯的镇定与隐忍, 他们的结局也就往往朝着悲壮的道路前行。

英雄的壮举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产生, 总是有一定的起因和缘由, 哪怕并非是历史史实而是编导的安排。“并非任何个人勇敢的表现都是英雄的起因, 而只有那种为服务于人民、先进阶级的利益和人道主义观念的高尚目标所证实的东西, 才是英雄的起因。”《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反抗英军源于妻子的无端被杀, 从而使国仇家恨一并迸发;《特洛伊》中阿喀琉斯是朋友用史上最伟大战争的号召引发了他天生的战斗意志;《亚历山大大帝》中亚历山大率军远征既有捍卫新王国的需要也有对他母亲的刻意逃避;《亚瑟王》中亚瑟领导人民是要保卫他们的家乡不受野蛮人的进攻;《天国王朝》中巴里安则是为了捍卫故世国王的国土和保卫城市的居民不受屠戮, 达成父亲的心愿;《角斗士》中马克西默斯是国仇家恨、个人悲惨命运的交织所作出的复仇的最终了断。可见, 英雄的壮举也具有凡人的情感特征, 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救世主, 这也是观众能够作出与英雄身份不至于差别太大的认同感的原因之一。在这里, 英雄的身份又与其壮举的产生息息相关。华莱士是英雄之后, 广受众人拥戴;亚历山大作为帝王有其身份上的天然性;巴里安之父与两代国王交往甚密, 他本人又对国王敬重有加, 国王之妹又是其情人, 种种身份上的交织使他必须肩负起护城保民的责任;亚瑟作为罗马派遣保卫英国的圆桌武士首脑, 在英国遭受异族侵略时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保卫的责任。可见, 英雄总是在适当的时代环境中作出时代赋予他的壮举, 这又是他们区别于凡人之处, 而这种区别又是观众所需要的。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英雄并非都是孤胆英雄, 他们也与常人一样, 有亲密的朋友与战友, 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真情流露。英雄对朋友自是仁爱有加, 而朋友对英雄则是敬佩有加之余忠诚无私。并肩的战斗在大写了英雄的业绩之时也培养了朋友之间的友谊, 患难来临之时的不离不弃又见证了朋友友谊的真诚宝贵。这种对英雄友情的刻画不仅升华了英雄的人格品质, 又在另一程度上加深了观众的自我认同感觉, 使之区别于孤胆英雄的难以接近, 而获得一种身份上的贴近感。即使英雄如《特洛伊》中阿喀琉斯也是朋友成群的, 严格来说, 他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友谊性朋友, 如英雄奥德修斯, 又有亲情意义上的朋友, 如他的表弟, 同时, 还有一群为他奋勇而战的部属意义上的朋友;《天国王朝》中的巴里安最接近孤胆英雄, 但他除了有一群父亲留给他的部属意义上的朋友外, 还有一个敌手意义上的朋友, 撒拉丁的大将, 甚至可以说, 他真正意义上的敌手撒拉丁也是他精神层面上的朋友, 正如一个好敌手就如一个好朋友一样;《角斗士》中的马克西默斯有一群同生共死的角斗士朋友, 还有政治联盟意义上的朋友和部属意义上的朋友;相比之下, 《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的朋友可谓多种多样, 有儿时朋友、并肩战斗的朋友、部属朋友、政治联盟朋友、道义朋友、背叛后复又肩负其遗志的朋友, 众多宽泛意义上的朋友也正是一个民族英雄所需要具备的博大胸怀的体现, 而即使他死后, 依然有众多朋友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战斗直到取得最终胜利, 从这一层面来讲, 朋友实已成为他精神不死的寄寓和见证;《亚历山大大帝》中亚历山大大帝的友情更多的带有一种政治笼络的成分和个人暧昧的含义;《亚瑟王》中亚瑟的圆桌骑士朋友则在提倡平等的信念中具有了超越时代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亦中:《欲望与满足——试论好莱坞如何征服观众》, 《电影艺术》2003年第4期

[2]许婧:《美国史诗电影:关于英雄的梦想》, 《艺术评论》, 2004年第11期

[3]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4]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美国租赁住房发展的历史研究 篇3

一、美国租赁住房早期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 美国法院逐渐开始将不动产租赁视为提供服务的合同。法院在处理租赁关系时, 运用契约规则获得了现代合同法所具备的灵活性。[1]法院还将租赁住房与商业用租赁房产区分开来, 以家庭居住生活为目的房产为租赁住房。美国立国后, 在政治方面秉着三权分立与“最小政府”理念, 在经济上以斯密的市场经济宗旨, 工商业群体占主导地位, 而且市场与社会的主导作用得到了肯定和维护。在这一文化背景下, 在住房权属上首先重视自有住房和业主或者有产者, 而忽视租赁住房与租户。从美国农业社会时起到1860年以前, 租户被视作缺乏才智之人而不被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力;其次在土地的获得、住房的建造与住房出租活动中, 以市场交换与社会互助为主, 政府则以法治原则, 提供相关的法律服务。[2]

二、美国租赁住房中期发展

到了美国城市化中期 (1861-1920) , 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取得进一步发展。1861年后, 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以及包括一战在内的对旧大陆的争夺战, 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 国际地位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同时也推动了美国城市化的不断上升。在整个中期城市化阶段, 市场租赁住房的主导格局逐渐突出, 住房供应服务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美国城市住房问题总体还临诸多困难。首先移民和工人的住房自有率较低, 1880年前后60%以上的美国工人以租赁住房为主。[3]再次, 房屋的居住质量较差, 部分以木竹结构为主, 从而形成了大量窝棚镇。[4]最后, 大城市出现住房极其拥挤、住房条件差的现象。1890年, 据统计美国住房平均每套人口为5.45人, 其中辛辛那提、芝加哥和波士顿分别为8.87、8.6和8.52人, 纽约市则高达18.52人。到1900年, 纽约贫民住房的居住者人口已高达150万人, 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3以上。[5]1865年后大量外国和乡村移民涌入城市, 这种歧视现象变得更加突出。[6]与此同时, 中产阶级的慈善与倡导活动得到重视, 以简•亚当斯为主要领导人的“贫民区改良运动”在1910年前得到全美400多个城市的响应。1879年, 纽约市建立了“贫民区法案”, 倡导建设“哑铃式公寓”。到1920年, 其他40多个城市相继制定了类似法律。[7]

三、美国租赁住房晚期发展

到了美国城市化的晚期阶段 (1920~1960年) , 美国经历了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20年至1929年间, 外国人和城乡移民的迁入, 加之城市人口的自身增长, 使城市住房短缺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929年的大萧条, 不仅是经融方面的危机, 还是严重的住房危机。从1930年开始, 联邦居住和城市发展部门 (HUD) 就利用补助金和贷款补助支持地方政府修建公共住宅, 提供给低收入家庭居住。直到1982年此类公共住宅约占住房总量的1%, 其中联邦居住和城市发展部门拥有130万套。[8]1934至1937年间, 政府通过清理旧住房与购买土地兴建了2.16万套造价低廉且服务完善的低租金补助住房。1949年与1954年的住房法都要求联邦政府以低廉的租金、低成本的住房面向低收入人群, 但执行效果差强人意, 对穷人和黑人的住房建设受到严重抵制。最后白人中产阶级在政府的支持下迁至郊区, 穷人则被限制在市中心, 加剧了郊区和市中心、独立住房与公寓租赁住房、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地域与社会分裂。到1950年, 大部分州的租赁控制权力被取消, 如今美国的大部分租赁住房都已全部市场化, 并没有政府补贴和租赁管制。

20世纪60年代末, 由于美国社会普遍对城市的旧城改造与公租房项目不满, 联邦政府撤销了私营地产企业修建廉租住房的方案做法。通过向开发商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保险与减免税收的方式, 来激起地产开发商的投资热情。1972年, 为了使住宅租赁市场有统一适用的法律规则, 美国统一州法全国委员会颁布了《统一住宅租赁关系法》。至今已有十多个州以此为蓝本制定了本州法律, 其他州也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在尼克松执政期间, 于1974年出台的《住房法》作了局部调整, 该法案第八条规定, 政府接受提供贫困租户的私营房地产企业和自有住宅的房东资金补贴。[9]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 联邦政府住房补助的重点逐渐从直接用资金新建住房转向直接给符合资助对象的家庭发放房屋租赁券, 同时租房补贴也从以套为单位改为以户为单位。20世纪80、90年代, 《住房法》第八条的租房单证逐渐被租房优惠券取代。到1998年美国国会采取将租房优惠券与租房单证合并为住房选择租赁券, 相关家庭可以租到比政府确定的租赁价格和品质较高的住房, 只需支付市场房租价格与实际房租价格的差额, 此规定扩大了相关家庭租赁住房选择范围。

参考文献

[1]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 (张文显等译)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127

[2]Dreier P.The status of ten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M].1982:02

[3]李莉.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的演变[J].厦门:厦门大学, 2008

[4]Nicolaides B.M.Where the Working Man Is Welcomed:Working-Class Suburbs in Los Angeles-1900-[J].1999 (04)

[5]Riis J.A.Leviatin D How the other half lives[J].2010

[6]Peterson J.A.The birth of cit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1840-1917[J].2003

[7]Mc Kelvey B.The urbanization of America 1860-1915[J].1963

[8]廖俊平, 高堃.我国经济适用房与美国可支付住宅的政策比较[J].北京: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1) :138-141

现代美国方言的历史发展研究 篇4

一、产生现代美国俚语的有关背景

在美洲大陆19世纪的“西进运动”中, 大量的美国人移民到西部。在这一过程中, 各地的方言、各阶层的行话甚至于黑话纷纷涌入, 而被人们相互之间传播使用。因为美国官方不重视所谓的“标准语”, 也很少纯化语言, 所以经过不断地使用传播, 不同语言形式的俗语和行话便成了俚语而被今天美国人所使用。另外, 美国属于移民国家, 多种民族的移民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 并逐渐融合了美语而形成新的词汇, 进而不断增加了俚语的数量。进入20世纪以后, 美国俚语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先后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以及冷战时期, 都促进了俚语的大量产生, 再加之美国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 例如种族歧视、民权运动、青年人的吸毒和酗酒以及同性恋、性解放、反战运动等, 都促使美国俚语大量涌现。而随着八九十年代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 现代美国俚语也表现出了勃勃的生机, 在日常生活大量地出现并使用新兴俚语。

二、现代美国俚语的主要来源

1. 亚文化渗透于主流文化中

现代美国俚语具有比较广泛的来源。行话、隐语甚至于黑话都产生出了很多的精彩俚语, 例如: 美国罪犯习惯于称监狱外的社会为“street”, 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分成监狱内外两部分, 在羁押他们的监狱外就是他们活动的地方———大街, 因此犯人的假释期用俚语“streettime”来表示。此外, 各种各样的隶属于亚文化群的人们及社会集团, 如学生、警察、军人、司机、妓女、无业游民等都为俚语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尽管有些不堪入耳, 但毕竟是现代美国俚语的一种主要来源。

2. 社会名流积极地推动俚语发展

美国的纽约、旧金山、芝加哥等大城市也是文化中心, 它们利用媒介成为美国文化的主导。这些城市的政要、商人、电视节目主持人、文体明星、专栏作家等上层人士, 往往也是主要的美国俚语的创造者。例如: “much-racker”作为俚语, 是指专门刺探个人隐私和政界丑闻的人, 该词就频繁出现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 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的口语。

3. 大量涌现的新事物和新概念推动俚语发展

近年来,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 应运而生了大量的新俚语, 从而来表示新事物和新概念。例如: 人们最为熟悉的“cool”一词, 其原意是“凉, 凉爽”, 现在作为俚语“酷”, 其意义为“动人的, 妙极的”。目前, 占据俚语半壁江山的应当是体育行业、娱乐业和IT行业出现的俚语。例如: 摇滚乐在流行音乐中常被说成是“rockandroll”;“groove”一词原指唱片的纹路, 后来发展为俚语, 主要指“绝好的, 流行的”。因此可以说, 新事物和新概念在促进新俚语产生的同时, 一些旧词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这无疑是现代美国俚语求变、求新的最好体现。

三、现代美国俚语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 一) 具有幽默风趣的特征

1. 体现在语音方面

美国的许多俚语通常是利用谐音从而达到易懂、易于表达、听起来舒服的效果, 特别是为了表达幽默生动的效果, 俚语通常押尾韵。例如: tiptop ( 非常杰出的) 、razzledazzle ( 狂欢, 陶醉) 、super-super ( 特别大的, 引人注目的, 显著的) 等。这种尾音押韵手法, 无疑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而且有利于交流和传播。

2. 体现在词汇方面

在词汇方面, 现代美国俚语主要是利用截短与重复和缩略词等方法体现幽默。

截短与重复是一种表达俚语幽默感的方法, “government-man”通过截短, 变为“G - Man”, 意思是联邦调查局的工作人员, 同时“G”也是“Garbage”的缩写, 所以“GMan”是双关语, 幽默地讽刺了联邦调查局工作人员的工作同Garbage-man差不多。而类似于so-so、no-no等重复的词汇, 其表达效果幽默形象, 分别是“极其普通”和“禁忌”的意思。重复的词不仅简洁, 而且使语气和对于听者的印象都得到了加强。

在美国俚语中, 有许多是由每个单词的首个字母缩略而成的, 例如: “NATO”是鼎鼎大名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的缩略语。由于美国人具有幽默的天性, 而且善于创新, 所以针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又创造了一个具有截然不同含义的俚语“No Action Talk Only” ( 光说不做) , 因而对NATO成功地进行了讥讽。又如“veryimportantperson”被缩略为“VIP” ( 大人物) “venerealdisease”被缩略为“V. D” ( 性病、花柳病) 等等。这些消除了冗余部分的缩略俚语, 有利于人们利用联想的方式表达幽默的含义。

除了在已有词语上通过俚语传达幽默效果之外, 美国还不断有新的俚语出现, 同时也在许多旧词上赋予了新的含义, 具有极强 的幽默感。例 如: 现在已经 很少使用“great、good、excellent”等标准语来表达“好”的意思, 主要是由于这些词已经不足以传达人们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中所感受到的兴奋与刺激, 因此赋予旧词以新的含义, 如表示“好的, 棒的”可以使用dope ( 麻醉剂) 、sweet ( 甜蜜的) 、cool ( 凉爽的) 等词语。

3. 体现在修辞方面

现代美国俚语为了表达幽默的效果, 也常常会使用诸如夸张、比喻和委婉等修辞手法, 其中使用比喻最为突出。例如: 在别人看来, 如果某人是一个couchpotato, 则说明他处于消极被动的生活方式中, 整天在沙发上躺着, 像potato ( 枯萎的植物) 似的, 这是一个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 体现出了极强的幽默感。再比如: “头脑”用upperstorey ( 楼上) 来比喻; 细个子由beanpole ( 豆荚) 来比喻; flick用来比喻电影、fox常比喻年轻而有魅力的女人。

通常说,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使用标准语, 美国人觉得很严肃, 甚至显得沉闷呆板, 而如果使用俚语则更为生动、简练和便捷, 同时更加具有个性以及语言表达力。例如: “跳舞”一词, 俚语为“hop”, 标准语为“lance”, 虽然都表示同一个语义, 但是相比较而言, hop ( grasshopper的缩略语, 意为蚱蜢) 更能使人产生联想, 想到在草地上蚱蜢蹦跳的生动形态, 因而油然而生一种开心的感觉, 因此“hop”一词显然更具有活力; 而lance一词的语义较为庄重和正式, 会使人产生舞会的华丽、舞姿的优美, 以及服饰的考究等类似的联想。因此,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 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俚语, 因为俚语不仅形象生动, 而且凝练有力, 读来朗朗上口。

( 二) 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征

现代美国俚语正因为保持着“新鲜感”才具有了很强的生命力。一般情况下, 被不停重复使用很久的俚语, 必定会越来越平淡无奇, 甚至最后成为陈词滥调而被人们所厌烦, 进而被淘汰或代之以新词。所以俚语按照其寿命的长短可以被分成两种: 一种是昙花一现后就被淘汰的俚语; 另外一种是俚语使用一段时间以后, 被吸收为标准语, 或者经过升级后成为口语。例如: 曾兴盛一时的peach ( 姑娘) 、skirt ( 妇女) 、skidoo ( 走开) 等俚语, 人们渐渐不用了、淡忘了。与此相反, 有些俚语如guy ( 男子汉) 、yes-man ( 唯唯诺诺的人) 、fan ( 着迷者) 、cop ( 警察) 等却至今都一直在沿用; 有的俚语已经演变成了口语表达方式, 例如havehadit ( 吃够苦头) 、haveaball ( 尽情作乐) 和getwithit ( 注意或繁忙) 等俚语。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OK”这个人们最为熟悉的词, 原来也属于俚语, 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随处几乎都能够听到的标准的时髦语。通常情况下, 俚语只有几年到几十年的“寿命”, 随后就会慢慢地退出词汇的行列, 但是这并不等于全部俚语都是这样的结局, 往往由于不同的特色和不同的功用, 俚语也就自然地具有了迥异的命运。

参考文献

[1]陈志学.现代美国俚语例释[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1, (3) :49.

[2]吴丽兴.美国俚语刍议[J].重庆三峡学报, 2002, (6) :96.

[3]胡家英.美国俚语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J].学术交流, 2003, (8) .

[4]李群.美国俚语的幽默和自由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1) :108.

美国减税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篇5

1 美国减税政策的历史演变

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减税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标志性的著作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减税政策的实施带来了美国的GDP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加了私人储蓄和投资,“唤醒”了美国经济。美国减税政策的演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5个时期。

1.1 正统凯恩斯主义:20世纪40~70年代的美国减税政策

在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银行机构大量倒闭,通货膨胀加剧。这些严重动摇了西方世界对自由市场经济内在稳定机制的信心。自此,提倡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凯恩斯主张实施减税在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它成为二战后直至整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灵魂。

就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阿尔文·哈维·汉森提出补偿性财政政策的观点。他主张政府应逆经济风向行事,交替使用扩张与紧缩两种办法:在经济萧条期间,采用赤字预算的膨胀政策,扩大政府开支,减低税率,提高社会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期间,采用盈余财政的紧缩政策,缩减政府开支,提高税率,降低社会总需求[1]。补偿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美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补偿性财政政策出现了各种失误,导致经济出现长期停滞不前的“艾森豪威尔停滞”局面。

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为了使国内经济迅速走出“艾森豪威尔停滞”的泥潭,他接受了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瓦尔特·海勒等凯恩斯主义者的增长性财政政策的主张,并于1962年开始全面推行减税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使个人所得税税率由20%~91%的范围降到14%~70%,公司所得税率从52%降到48%[2]。它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并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此次减税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成功的应用之一。随后的美国第36任总统约翰逊继承了肯尼迪的减税政策。一方面,他于1964年2月推动国会批准了肯尼迪生前留下的《减税法案》,使公司税削减25.5亿美元,个人所得税削减110亿美元;另一方面,又提出“向贫穷开战”、建立“伟大社会”等执政口号,在实践中把政府通过政策干预经济的规模和力度扩大到空前的范围,美国的实际GDP以令人瞩目的5.5%的平均速度增长。但是到7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的局面,凯恩斯主义宣告失灵。美国终结了长期单一使用凯恩斯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的历史。

1.2 里根革命: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供给性减税”政策

1981年里根上台,为克服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滞胀问题,他转而采纳了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以全面减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良方。里根政府共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减税方案:(1)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1981年经济复兴法案》。此法案主要包括将个人所得税最低税率14%和最高税率70%分别降至11%和50%;颁布了加速折旧条例(ACRS),允许企业以“重置成本”来计提折旧;减少政府对个人、企业和州政府工作的不必要干预;支持稳妥可靠的货币政策;增加国防开支,提高军事预算等内容;(2)1986年通过的税制改革法案。在继续进行大规模减税的同时,进行税制改革,通过扩大税基,降低税率,加强公平,简化管理等方式来解决税制繁杂的弊端,以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税收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表1详细列出了1981~1986年间里根政府的减税额度。

(注:减少额,亿美元)

里根政府的减税政策涉及的税种多、减税数额庞大,在世界减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有资料表明,里根1981~1986年的减税使得美国国内的GDP迅速增长,1983年、1984年和1985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3.6%、6.8%和3.4%;失业率从1982年的9.7%下降到1985年的7.2%。里根政府的“供给性减税”扭转了20世纪70年代末高失业率、高通胀率的经济“滞胀”局面,为企业积累了资金,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刺激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

1.3 国家干预型平衡预算: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减税政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资本流动加强,税基复杂多变,国际间的税收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战争因素,美国财政于1991年出现了高达2687亿美元的巨额赤字。高赤字伴随着高利率、高负债、高汇率和高贸易赤字,这“五高”问题使老布什总统在位期间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为了摆脱这种局面,1993年克林顿上台,扭转了“里根经济学”片面强调供给的财政政策,推行“综合经济发展计划”以振兴美国经济。

克林顿的“综合经济发展计划”是一种增税与减支并重的国家干预型平衡预算政策。它在财政税收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把财政赤字从1993年的3167亿美元减至1997年的1810亿美元。办法是:5年内增税3200亿美元,把个人所得税率由31%提高到36%,最高达39%,公司所得税税率由34%提高到36%;削减预算支出5000多亿美元,其中削减国防预算880亿美元,削减医疗保健支出和裁减10万名政府机构人员的支出。[4]”199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财政平衡预算法案》和《减税法案》,对税收进行可增可减的调整。包括降低长期资本利得税的最高税率,增加儿童扣税额,提高遗产税与赠予税的免征额,提高对个人退休账户的税收优惠等措施。克林顿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使美国的GDP增长率高于世界同期经济年增长率的2.5%,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削减了财政赤字,美国的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

1.4 最富争议的联邦减税:21世纪初小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

2001年3月美国经济重现低迷,结束了长达120个月的经济增长。美国税制不公平、偷税漏税严重的弊端暴露无疑。小布什上台以后,效仿里根的减税增支政策,企图再次利用减税拉动美国经济增长。在一片反对声中,美国议会终于在2001年通过10年减税1.35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与减税一致法案》。主要是削减个人所得税,计划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由39.6%降至33%,并简化税率级次;增加了儿童税收抵免限额,由500美元增加到1000美元;提高遗产税的免征额,并计划于2010年取消遗产税等。这些减税措施使小布什政府见到了经济复苏的曙光。布什政府进一步加快了减税的步伐,于2002年通过《创造就业与工人受助法案》,2003年通过《就业和经济增长减税协调法案》,又提出10年减税3500亿的计划。

布什政府的一系列减税政策遭到了经济学界和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布什减税的政策效果究竟如何呢?美国商务部在2003年7月的报告显示,2003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了2.4%,已经超过了1.8%的预期,经济开始复苏,消费、投资、就业、库存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均有所好转。但也有批评显示,布什的减税更有利于中高收入阶层积累财富,因为它将60%的好处给了那些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人,使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公平现象加剧。

1.5 金融之战:迎接世界性金融危机挑战的奥巴马新政

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金融市场出现恐慌,国际投资银行纷纷破产。金融危机把美国带入二战后经济最漫长衰退的寒冬。为拯救美国经济,奥巴马提出了刺激就业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奥巴马计划的关键词就是“减税”。他提议国会通过减税法案来鼓励小型企业投资并且雇用更多工人,新投资的资本收益税在1年时间内将降为零,而对投资支出的减税有效期将延长至2010年底。

奥巴马的减税法案的出台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2008年2月,奥巴马政府颁布了减税规模为1680亿美元的《2008经济刺激法案》。同年8月,金融危机形势日趋恶化,奥巴马政府又迅速通过了《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和《2008年延长税收(优惠)和最低选择税减免法案》,提出减税约1100亿美元的计划。其中包括对可再生能源、交通和能源安全等4个方面的税收优惠,延长灾害减免期限,提高子女抵免限额等。进入2009年以后,美国议会又通过了“刺激经济法案”,规定的减税规模约为2810亿美元,创造350万个就业机会。为了进一步控制财政赤字,奥巴马陆续向国会递交了2010年度预算案和2011年联邦政府预算案,均涉及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税收计划。

从美国减税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一个事实十分明显: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减税和相关的税制改革备受青睐。总体来讲,美国的减税实践没有阻碍自由市场的发育,而且它已逐渐成长为一种长期的财政战略选择。始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真正意义上的减税政策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从其实践的效果来看,适度、公平的减税政策能够“唤醒”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又具有广阔的扩展空间。

2 美国减税政策演变的启示

着眼于美国的减税政策,无论是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需求性减税、里根的供给性减税,抑或是奥巴马政府的一揽子计划等,减税政策已经成为美国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工具,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意图和经济政策理论的发展趋势。它带来了诸如GDP的增长、储蓄和投资增加、暂时缓解通货膨胀等功效。从整个美国减税政策的历史演变中,可以获得如下几点启示。

2.1 减税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其作用不可替代

减税政策的作用是通过影响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决策而间接实现的。对企业而言,税收是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重要成本。采取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减税政策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引导资源由非生产性投资转向生产性使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对个人而言,减税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积极参与到各种投资活动中,抑制闲暇消费,有利于劳动供给的增加。因此,减税政策是增加社会储蓄、投资、劳动以及就业的有效政策工具,比增加政府支出更有效应。所以政策制定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减税在财政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减税政策的重要性,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2.2 减税政策应该供求并重,并适时作出调整

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减税实践表明,减税具有“需求”与“供给”双重效应,单一地使用需求或者供给手段都行不通。供求“天枰”的失衡,必然限制减税政策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需求决定供给,而供给又反过来对需求起到引导作用。如果只重视总需求,实施片面的需求管理政策,会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调,出现经济“滞涨”;如果只重视总供给,则容易引发经济衰退或下降。因此,减税政策的设计者应该以美为鉴,努力寻求各种财政理论的最佳结合点,避免出现供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并在供求失衡之时进行适当的微调,做到供需并重。

2.3 对减税风险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谨慎选择减税策略

从美国减税的历史实践上看,减税对经济发展能起促进作用。但减税风险是减税政策制定和实施中不可规避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就短期来看,减税直接减少政府财政收入,进而会造成政府可利用支出的减少,并可能带来大量的财政赤字和“债台高筑”现象;(2)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减税的出发点是税收政策延伸后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实际上是向公众让渡部分利益,引发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如果减税措施使用不当,将造成市场主体间的不平等竞争;(3)影响税制的严肃性和固定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是对税收政策的局部调整或否定,因此必然对既定税制的稳定性造成冲击。如果不同时期和不同目标的减税政策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就更会加剧税制的复杂化;(4)减税政策本身具有时滞性。减税的政策效果不如增加财政支出那样明显和直接,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它对经济的激励效果往往在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完全凸显出来,尤其是在扩大内需和提高居民购买力方面。

减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给减税政策的运用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借鉴美国减税的经验的基础上,必须对减税风险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果政府可支配的财力充足,则可考虑实施全面的大规模减税,否则应采取相对谨慎的减税策略,力争把风险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2.4 减税应与发展民生相结合,努力寻求社会公平

从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去考察减税政策的动机及效果并不难,难的是减税如何真正的实现社会公平。从实际情况看,美国的减税法案受到抨击和质疑最多的也正是关于减税的公平性问题。很多学者认为,美国减税拉大了贫富差距,不符合低收入者福利的增加和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它更有利于中高收入阶层财富的积累,使得纵向公平难以实现。因此,在设计减税政策时要有意识的向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倾斜,着重减轻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并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对民众基本公共物品的供应,并且通过各种“民生”支出,加大对低收入阶层转移支出和补助的力度,做到公平和效率兼顾,使减税政策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2.5 减税要与其他政策配套实施,共同发挥作用

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如今美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谓时过境迁。但美国减税政策的历史经验表明,美国政府在实施减税政策的同时,还配合着财政、货币、汇率、价格杠杆等措施,使他们共同发挥作用。比如,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经济,用发行货币的手段来配合减税政策;当减税造成收不抵支时,可以利用发行国债的手段来弥补财政的空白;为了平衡减税带来的财政收入的减少,可以采用有增有减的税收政策,在某些不影响国计民生的产业部门适当的增税等。总之,为了应对刚性的财政支出,使减税政策取得预期效果,避免单兵冒进,有关减税的安排必须与其他政策配套实施。

参考文献

[1].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下卷)[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1990:1836

[2].Anthony S.Campagna:U.S.National Economic Policy1917~1985,New York:Praeger,1987

[3].章嘉琳.变化中的美国经济[M].学林出版社,375

谈美国会计准则的历史发展 篇6

在美国的会计界, 对美国的会计准则发展期间的划分有着不同的观点, 主要是划分的标准不同。第一种划分是以重大的经济事件为节点划分, 如经济危机事件等;第二种是以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交替事件为节点划分;第三种是以时间顺序来划分, 这种分法类似历史学中的编年体。

美国各大会计名家的分法也各有不同。亨德里克森和布莱德在《会计理论》一书的第四节“现代的纪元”中设立了以下的小节:①财务委员会的成立;②结构和职能;③独立机构;④对实质性权威与支持的重新定义;⑤充分程序;⑥紧急问题工作小组;⑦政府会计工作委员会。我们可以看出, 亨德里克森和布莱德将三个准则制定的机构的运作与演变穿插在第四节中。

沃克、多德和特尔尼在《会计理论:政治和经济环境下的概念性问题》一书的第三章“财务会计制度架构的发展”中, 记述了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史, 分别是:①1930年前的美国会计;②规范的年代:1930—1946年;③战后时期1946—1959年;④1959年以后。许多美国的会计名家也有类似的观点, 由于篇幅的原因, 我在这里不一一详述。

而我在这里讨论的内容, 主要是尝试以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运作期间为重点, 讨论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二、美国会计准则的几个发展阶段

有人说, 会计是经济的服务员, 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会计, 经济越发展, 越需要成熟的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和成熟, 标志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成熟。现在, 我们把美国会计准则从萌芽到发展分为几个阶段说一说。

(一) 美国会计准则的萌芽时期是1936年以前

如果我们把1936年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CAP的成立看作是美国会计准则的诞生的话, 那么, 1936年以前美国会计界所做的就是美国会计准则萌芽时期的工作, 是美国会计准则出台前的序幕。正如我前面说的,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催生了美国的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萌芽时期的几个经济事件, 对美国会计准则的诞生, 有关键性的意义。

美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与赫伯恩法案等是美国会计萌芽的标志。

铁路是资本主义发展下的产物, 铁路首先在英国被发明和使用, 由于它的工作效率高, 很快传到了美国。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美国的铁路建设突飞猛进。铁路是最花钱的产业, 在铁路建设中, 首先遇到的是大量的资金筹措和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会计处理的新问题。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必须由美国政府出面来解决, 于是, 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联邦管制机构——洲际商业委员会 (ICC) , 它的职责就是对铁路会计进行监管。

铁路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 投资量大, 投资的人数多, 设备的使用寿命又长,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资本的收益、折旧的计算和摊派比较复杂。为了保护股民和铁路公司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1887年, 美国国会建立了ICC。1906年, 国会通过了《赫伯恩法案》, 授权ICC为铁路公司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这是美国政府部门对企业会计监管的开始。另外, 还有许多会计界的因素对催生美国会计准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如美国钢铁公司的审计报告和第一份审计证明书、AIA和政府管制机构的合作与“统一会计”的发表、AIA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合作以及AIA的“五项会计原则”、佩顿的《会计理论》等等, 都是美国会计准则萌芽时期的重要事件。

(二) 美国会计准则的诞生——会计程序委员会时期

1936—1959年, 是美国会计准则的诞生和程序委员会时期。程序委员会的成立是美国会计走向成熟的标志。

AIA成立了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的特别委员会后, 又于1933年成立了“会计原则发展特别委员会”, 但这个委员会的工作成效不尽如人意, 后来被CAP所取替。

CAP是美国会计准则发展史上实际制定会计准则的一个民间组织, 其主席有原AIA的副主席乔治•O•梅担任。在乔治•O•梅的领导下, 于1936年成立了一个“会计程序特别委员会 (The Special 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s) ”, 英文缩写是CAP。早期的时候, 这个会计程序特别委员会并不引人注意, 到1938年改组的时候, 成员由7人扩编到21人, 并获得了由政府组织SEC的正式的授权, 让CAP制定会计准则。CAP从此开创了美国会计史上制定会计准则的新纪元。

1939年, CAP发布了《会计研究公报第1号》 (ARB1) , 标志着会计研究公报首次成为美国会计准则。CAP从1939年到1959年一共发表了51份《会计研究公报》。CAP对美国会计准则的贡献首先是会计实务, 特别是在统一性方面成绩尤其值得肯定;第二是确立了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的地位, 这在其他国家是少见的。一分为二讲, CAP也有一些缺陷, 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①有人批评CAP总是零敲碎打, 缺乏对会计进行整体的规划;②有人批评CAP忽视了小企业的利益;③也有人批评CAP没把会计提升到理论的高度;④还有人批评CAP没有缩小会计实务的选择范围, 也没有能解决会计报告的可比性问题等等。

(三)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时期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CAP越来越不能适应美国经济形势的需要, 不论是业内还是业外, 对CAP的批评越来越多, 最后, CAP不得不被取代。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在1959年决定用APB取代CAP, 主要是因为CAP内部分歧严重, 同时也不能解决一些特定的会计问题;美国管理者协会的代表抱怨新公报发布前不能有机会参与和评论;人们相信AAA在会计原则方面的努力比CAP更多等等。由于上述原因, CAP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1957年, 詹宁斯 (Alvin R•Jnnings) 新任AICPA会长, 他在年会上发表了演说, 建议将AICPA的内部机构加以重组, 来代替CAP, 制定出更好的会计准则来。在他的建议下, AICPA新组建了APB和ARD, 取代了CAP的工作。

过去的CAP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方法, 用什么, 研究什么, 而APB和ARD则在CAP的基础上, 研究方向拓展到了会计领域的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主要是从下列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会计假设, 二是会计原则, 三是具体环境下应用会计原则的准则或指南, 四是会计研究。

在APB时期, 与它并肩工作的还有ARD, 在制定会计准则方面, APB起主导作用, 而ARD是研究会计理论和其他的一些项目。APB与CAP极其相似, 它也是AICPA的一个下属机构, 并接受AICPA的领导。APB所有的成员都是AICPA的会员, 一般情况下, 人数在18—21人, 会员的成分也尽量照顾到会计领域的各个方面, 有的来自会计事务所, 有的来自学术界、学校, 也有的来自私营企业。习惯上, APB把自己发布的会计准则叫作《APB意见书 (APB Opinions) 》, 在1960年到1972年期间, APB一共发表了31项《APB意见书》。

APB显著特点之一是非常重视会计理论对会计准则的指导。在APB的带头下, 许多相关机构、大学和个人都积极从事会计理论的研究工作, 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机构和学者, 会计理论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APB在发布APB意见书以外, 还不定期地发布一些研究性的文章, 把它叫作《APB公告 (APB Statements) 》。APB公告纯属学术性的文章, 它不是会计准则, 没有约束力, 而是为会计准则提供理论依据, 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会计准则。

APB共发表了4份《APB公告》, 在美国会计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ARD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硕, 共发表了《会计的基本假设》等15部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文集。APB的最大贡献是在会计理论的指导下制定会计准则, 这在美国会计界是空前的。尽管APB的贡献是很大的, 但是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理论的复杂性, 人们仍然对APB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主要有下列三点:一是批评APB的工作成效差, 对会计准则缺乏通盘考虑;二是批评APB的研究人员的组织结构不合理, 也不够专业, 大部分人员是兼职的,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应对复杂的研究任务;三是对APB制定会计准则的程序的批评, 说它太封闭, 没有公开的听证活动等等。还因为APB与ARD以“双轨制”制定会计准则的方法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APB试图采用的假设/原则的方法部分失败, 部分APB的意见书受到了会计界的许多抵制。在面对许多阻力的情况下, 1971年阿姆斯特朗召开了由21家重要会计事务所的35位杰出会计组成的非常会议进行讨论, 讨论的结果是终结了APB的工作,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简称FASB) 诞生。FASB首先由惠特小组和特鲁伯罗德小组开始工作。

(四) 美国财务准则委员会时期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时期为1973年以后。1972年3月, 惠特小组完成了对FASB组织框架的设定, 建议设立三个机构来代替原来的APB:①建立FAF负责FASB成员的任命和资金的筹集;②建立FASB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③建立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 (FASAC) , 为FASB提供咨询意见, 帮助其确定新准则的立项以及建立工作小组。

1973年, 特鲁伯罗德小组也完成了它的研究报告, 其重点是“为投资者以及其他使用者制定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它所提出的有关财务报表目标的内容为以后FASB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奠定了理论基础。

1973年7月, FASB正式成立, 全面负责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而FASB的上级领导机构不是AICPA, 而是被FAF领导。FASB由7位专职成员组成, 分别来自会计职业界、工商企业界、会计学术界和政府等多个部门,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FASB也具体负责会计准则相关理论的研究, 组织公开的听证活动、分析听众口头和书面的评论、编写建议书等。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 遵守充分程序的规定。充分程序由“理事会接受可能立项的目的要求和建议”等八个步骤组成, 让新准则的出台更为慎重, 尽量保持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与APB相比较而言, FASB的工作当然是卓有成效的。它主要发表以下六种文件:①财务会计准则报告;②FASB解释报告;③FASB员工立项报告;④FASB技术公报;⑤EITF摘要;⑥财务会计概念报告等。FASB对发展美国会计准则所做的贡献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指导会计准则的理论更加完善, 公开透明, 质量进一步提高。

摘要: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大体上走过了三个阶段:即CAP“会计程序委员会”、APB“会计原则委员会”和FASB“会计准则委员会”。1936年, 美国第一个会计准则制定机构CAP成立, 到现在, 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史, 一路风雨, 一路曲折, 一路艰辛, 励精图治, 集中全美最优秀的会计人才和经济人才, 全力以赴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 为世界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树立了一个榜样。

关键词:美国,会计准则,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建桥, 隋春平.当代财务会计发展的历史观察与深层思考——《美国会计准则及其环境:75年发展历史的二元研究》一文述评[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2) .

[2]王鹏.2003年美国会计准则的建设与发展[J].对外经贸财会, 2004 (11) .

[3]雷光勇, 姚晗.会计制度变迁和会计寻租[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 (01) .

[4]葛家澍.关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J].会计研究, 2001 (01) .

[5]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评介[J].会计研究, 2007 (10) .

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史抉择 篇7

一、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史困惑

(一) 国外公司到美国上市的成本太高

美国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 使得美国成为众多非美企业的首选投资区域。但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所有来美上市的外国公司必须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编制或调整其年度财务报表。按照繁琐的公认会计准则编制或调整财务报表, 使得外国企业不得不承担高昂的额外成本, 于是众多企业开始将投资方向转向其他区域, 美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逐步减弱。正如Cochrance在1992年所说, “对国际差异的忽视正在强迫资本市场的业务离开美国而转向伦敦、法兰克福、东京和其他地方。”1996年, 美国国会要求SEC报告IASC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的进展状况, 并希望能够成功制定一套国际会计准则, 以供希望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使用。2007年12月, 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做出最终决定, 接受境外私人发行者按照IASB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发布的IFRS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编制的财务报表, 无需按照GAAP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 对报表进行调节。这是美国实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关键的一步。

(二)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存在大量漏洞

安然事件和一系列的财务造假丑闻, 使得人们在指责会计师事务所的同时, 也开始质疑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为自己辩解时说, 其对丑闻公司的处理完全符合美国的会计准则规范, 自己也是“受欺骗者”。事实上, 也正是美国不完善的会计准则规范为众多公司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安然公司正是一再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 才得以频繁造假。安然事件的东窗事发使得公认会计准则的威望顿时一落千丈。

(三) 美国会计准则规范和监管均存在问题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各界人士开始纷纷寻找这次危机爆发的原因, 人们发现作为资本市场监管手段的公认会计准则难辞其咎。公允价值计量, 信息披露以及会计准则制定等各个方面的缺陷导致了相关金融机构信用扩张不当和扩张过度, 最终导致了引发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的爆发。

(四)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迅速崛起

全球经济一体化, 使得全球实行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均宣布要求相关企业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地位迅速上升。这势必打破美国在国际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地位受到极大震动。

二、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选择

(一) “经济后果观”下的理性选择

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权, 从形式上看是一种会计行为的规范权, 是将所有企业的会计行为、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系统确定统一的标准, 用该标准规范会计实务。从结果上看, 制定的会计准则会产生不同的规范效果, 有的会产生扩大费用的效果, 有的会产生减低收入的情况, 如果严格执行不仅会影响企业当期盈利, 还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交易伙伴的交易意愿和政府的财政收入。企业对会计信息的披露, 传递着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信息, 会计准则标准的统一实现了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可比, 所以,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对企业的影响触目可及。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实现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比, 只有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可比, 才能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现如今, 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宣布直接采用或逐步趋同国际会计准则, 其趋同的经济后果使这些国家在经济、政治、贸易、文化等方面加强了沟通与合作,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纽带下实现了经济、贸易的多方交流与合作, 增进了这些国家的友谊与团结, 也促进了世界范围的和平。同时,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还体现在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上, 也影响资源的所有权和分配权的走向。正因为如此,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大国, 是绝对不会放弃对这些权力的影响和垄断的。

(二) “外部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在国内, 2001年的安然事件引爆了美国系列财务造假丑闻之后, 2008年的次贷危机又引发了波及全球的危机, 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与会计准则的漏洞、监管失察有关。向来标榜公认会计准则是世界上最完美会计准则的美国, 也不得不进行自身反省, 以便纠正其对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在国外, 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经济体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合作, 并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过去的英联邦国家也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 寻求方便快捷的会计规范来指导企业日常的会计工作。这种外围的宏观形势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一种威胁, 因此, 美国不得不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合作来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政府选择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深思熟虑的考量, 是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的选择, 这种选择有助于推动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立和发展。

三、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选择与实施

(一) 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选择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 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路径都是通过改变本国的会计准则以适应国际会计准则, 实现二者的协调, 这样的趋同路径给各国的会计改革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成本, 比如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会计准则的学习与培训成本、会计准则的执行成本;另一方面,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也会带来各经济主体的协调成本以及改革失败所带来的风险成本。针对这样的情况, 美国选取了与众不同的趋同方法:在保留GAAP的基础上, 谨慎的向国际会计准则过渡, 即先改造他人的会计准则, 然后再决定是否趋同。美国一直都认为本国的会计准则是世界上最好的会计准则, 因此, 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中, 他并不想花费任何改革成本, 却想获得改革的全部收益。因此, 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中, 美国选择了影响与控制IASB的方式, 来实现国际会计准则向美国会计准则的靠拢。首先, 美国政府派出民间组织参与IASC在2000年的改组, 使得改组后的IASB不论在人事安排还是组织结构上都渗透着美国的“色彩”, 使得IASB俨然成了美国的“后花园”, 自此美国掌握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权。之后美国F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开始帮助IASB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其目的是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加符合GAAP, 更符合美国本土利益和投资者的诉求。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按照美国的意愿修订完毕后, 美国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坐享其成而不用花费任何改革成本。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2002年10月, FASB和IASB签署了第一份谅解备忘录, 即《诺沃克协议》, 双方正式开始了会计准则趋同的国际合作。2006年, “过渡路线图”的颁布更使得双方的合作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FASB和IASB的合作更加频繁, 双方召开了一系列的联合会议, 探讨金融危机中出现的终止确认、企业合并、公允价值计量等问题, 并根据讨论结果修订和完善了相关的会计准则。不得不说, 美国在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工作。

(二) 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案实施

(1) 从事合作项目。2002年10月, FASB和IASB开始开展联合项目。联合项目主要是指双方同意以平行方式同时进行的那些难以在短期趋同的项目。主要包括:概念框架、收入确认、企业合并、财务业绩报告和租赁等。 (2) 从事短期趋同项目。2002年10月, FASB和IASB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承诺制定适用于国内公司和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的高质量、可比会计准则。因此双方一直同意开展短期趋同项目, FASB和IASB开展短期趋同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美国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各种个别的差异, 比如, 2004年11月FASB发布了《FASB151———存货成本》, 对《会计研究公报第43号》第四章进行了修订等。 (3) 积极推进GAAP的“汇编与检索项目”。GAAP是一个庞大的准则规范体系, 其繁琐复杂的缺陷使得FASB不得不对其级次进行重新界定, 在划分GAAP级次的基础上, 开始进行“汇编与检索项目”的工作。FASB认为, 编制“准则汇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通过准则汇编并“一站式”提供GAAP的所有权威性来源, 方便使用者使用, 简化解决某一会计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二是通过改进文献的有效性, 降低不执行的风险;三是通过汇编准则, 能够详细地提供对某一问题进行系统规范的资料, 对FASB的研究和趋同工作提供所需的帮助;四是为“可扩展性商业报告语言”分类系统, 提供权威性文献来源。 (4) 制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线图。2006年, FASB和IASB共同发布了一项谅解备忘录, 重申了制定高质量、可比的国际会计准则的目标。这一协议包括了美国消除两套准则之间调节项目的“路线图”的主要内容, 根据路线图的征求意见稿, SEC决定是否强制要求美国证券发行人自2014年起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路线图规划了公认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过渡的几个阶段性成果:当IFRS按照健全独立的程序持续改进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筹资机制、并加强问责制;国际财务报表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对投资者、会计人员等培训教育到位, 这时允许数量有限的公司提早使用IFRS、SEC修改准则强制要求企业使用IFRS、IFRS在美国贯彻实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 FASB与IASB的力量博弈, FASB占了上风。美国成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大受益主体。SEC在2011年5月的一份职员工作文件中提出了向IFRS转变的可行方案, 即“趋同认可法”, 该方案是:公认会计准则 (USGAAP) 将继续保留, FASB可以认可采用经由美国参与制定或IASB独立制定的新的IFRS。“趋同认可”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在“趋同认可”的方式中, 美国将趋同路线图中较为激进的“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说法改为“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 这意味着美国仍将保留本国会计准则体系,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只是其一部分。另外, 美国撤消了路线图中允许部分美国公司提前采用国际财务报告的选择权, 使得实务界对于美国完全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预期更为悲观。事实上, 在美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实务界及企业主并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 他们认为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在提高信息透明度, 应用一致性方面都要优于国际会计准则。

四、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我国的启示

(一) 积极争取会计准则的制定权, 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场利益之争, 其具有的经济后果使得每个国家都在争夺制定权, 以合法的途径为本国争取利益。所以, 对于中国来说, 不能仅仅局限于遵循已制定好的成品, 而是要积极的利用权力, 平等的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 从而使得国际会计准则能更多的体现与中国类似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利益, 另一方面, 通过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影响, 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本国会计准则的改革成本, 以及相关企业的转换成本, 维护本国政府和投资者的利益。

(二) 加强与FASB等美国会计团体的对话

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潮流的今天, 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较为健全的会计准则体系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可以说, 国际会计准则是美国会计准则的影子, 美国在主导着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 加强与美国相关会计团体的对话, 实现中国与美国会计准则的等效, 对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切不可实行盲目的“拿来主义”

相对于西方已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新型经济体国家, 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这样的背景条件下, 中国需要有选择的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工作中来, 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本国的会计准则趋同路线图, 切不可盲目照搬西方经验, 盲从跟风。

参考文献

[1]汪祥耀、刘宁军:《当前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 《会计研究》2003年第5期。

[2]田娟:《基于经济后果观的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研究》, 《财会通讯》2010年第2期。

上一篇:财务定价下一篇:L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