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货币政策难题

2024-06-11

央行的货币政策难题(共9篇)

央行的货币政策难题 篇1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 首先是大的环境, 美元是一定要退出国家霸权, 国际结算货币呈多元化, 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及后来的经济体货币将成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储备货币。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出口行业受阻, 经济增长放缓, 为了防止经济过冷, 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 在这种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下, 央行推出的货币政策也是在不断地调整中。

二、近五年来货币政策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1.2007年到2011年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状况

近年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受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 金融机构面临短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以中国、韩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出现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为应对经济金融领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保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发达国家在充分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 适时引入了新的投放流动性的工具;新兴市场国家则不断拓展收回流动性的工具组合。目前多数国家央行均以稳定本国币值为首要目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及国际收支目标的实现。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状况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保障。总体上看, 近年来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变化是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发生的, 近几年来, 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手段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与加强中。就拿近几年来央行的货币政策的不断变化而言, 本文要对自2007年到2011年的央行货币政策做一个简单而系统的变化分析。

2007年,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主要特点是:货币供应量增长适度,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长减缓,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加快, 国家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长适度总体看, 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2.2007年到2011年货币政策变化的原因分析

(1)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首先, 从政治形势来看, 2007年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不定的因素也潜伏在内, 伊朗和朝鲜的核武器成为了关注的主要对象, 经济上美欧加大跨大西洋的经济一体化, 次贷危机及美国的降息的影响, 都使我国要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从而抑制经济过热, 因此我国在2007年货币政策以紧缩的货币政策为主;2008年金融形势复杂, 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都交织在一起, 受美国资贷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形势出现了分化, 接着美国推出了拨款7000亿美元的保尔森救市计划,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 酿成了全球金融大风暴, 因此为了经济平稳发展, 央行在2008年的货币政策由紧缩转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逐步显现出来, 加快了国际体系变革进程。

其次从原油的价格来看, 2007年以来随着伊朗核局势的不确定性, 美国炼油厂事故频发, 影响了美国石油库存,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冲高;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国际油价波动、特大自然灾害以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原油价格起伏很大, 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2009年油价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全球需求量下滑, 导致原油价格下跌, 但从2010年到2011年经济开始进入复苏阶段, 油价开始温和上涨, 油价的上升可能将导致全球通货膨胀超出原先预计的水平, 从而对各国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并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最后从金价来看, 黄金价格在过去的五年中总体是呈上升的趋势, 人们开始以买入黄金当做一种投资方式, 黄金的不断买入, 使得流通中的货币量不断增加, 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 央行采取加息的方式来抑制通货膨胀, 在加息和通货膨胀这两股的压力下, 金价反而在上升。

(2) 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影响通货膨胀的的因素很多, 例如外汇储备的增加、货币量、农产品价格还有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些因素都会引起通货膨胀, 首先我们从外汇储备来看, 外汇储备越来越多, 对人民币的需要就会越来越多, 人民币不受干扰就会自动升值, 但在固定汇率制的情况下, 中国为了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 就会不断地向市场发行人民币, 货币多了很自然就会产生通货膨胀, 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 国家将以中央投资拉动国内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 同时安排今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政府投资4个万亿是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原因, 政府投资这4万亿就相当于把钱一下子放到市场中, 钱多了, 物价就会上涨, 一方面是扩大了内需, 拉动了经济增长, 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3) 国内经济增长情况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巩固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货币政策执行的基础, 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4) 政府宏观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007年初, 根据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中央三个月内继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调控目标由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的单一目标向既控制投资速度又要抑制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双重目标转换。调控重点相应调整:一是有效调整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二是在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以及信贷、税收等方面, 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改善住房供给结构。三是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房地产的价格上涨, 使得贷款人越来越多, 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也在加快, 为了防止经济过热, 国务院确定了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的策略, 其策略一方面体现了货币政策的谨慎性, 另一方面也清楚的传达了货币调控的方向, 为央行进一步做出完善的货币政策打下了基础;2008年年初, 中国经济已连续5年以高于10%的速度加速增长, 并在2006年突破11%, 去年达到11.9%, 经济增长有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

三、今后几年货币政策的趋势分析

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风险和挑战, 在我国经济复苏尚不稳定的情况下, 我国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是必要的, 同时适度的宽松政策要配合积极的财政, 货币政策的基调不改变, 节奏力度应不同, 从而保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货币政策和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以及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复苏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因此, 货币政策的制定, 在未来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中, 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关系非常密切, 甚至有时主要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的变化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未来几年内, 经济可能都处于潜在增速下降的趋势之中, 这使得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组合恶化, 货币政策操作面临两难, 一方面要控制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又要扩大内需, 刺激经济增长, 未来几年中我们要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地财政政策为主, 这样才能更好的使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

在国际金融危机并未解除、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将出现较长和曲折过程的情况下,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可不确定性, 目前货币政策的宽松有利也有弊, 但, 总而言之, 利大于弊, 有利于巩固经济的发展;消除了通货紧缩;稳定了资产市场等有利因素, 但在未来的几年中, 我们不难看出, 市场流动性宽松, 必然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综上所述, 在未来的几年里, 要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巩固经济回升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 并要在不改变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运用。

四、结论

随着经济的日趋发展, 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 央行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 继而不断地调整货币政策, 本文主要从四个大方面来简述央行货币政策的的变化,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的一个概述, 第二部分概括了央行自2007年到2011年货币政策的变化, 第三部分是对其变化的一个原因分析, 最后对央行未来货币政策趋势的一个分析, 但是就央行从2007年到2011年的货币政策来看, 还存在的不足, 央行对有些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直接监管其实施情况, 有些如利率执行情况则需要间接通过银行业监管部门的信息反馈, 这又增加了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效果并非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 在新的形势下, 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以市场的经济分析为基础, 总结出创新的货币手段, 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央行在宏观调控中的积极作用。

在未来几年中, 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 可以在原有的货币政策上, 提出创新的货币手段, 以期更好地协调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尧秋根.中外资并购市场[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2] (美)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第8版)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高连奎.中国大趋势[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2.

央行的货币政策难题 篇2

一、简要介绍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选择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 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④优惠利率; ⑤特种存款

补充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 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新工具

2013年11月6日,我国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这一工具。常备借贷便利,在各国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等。

所谓常备借贷便利就是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需求,通过资产抵押的方式向中央银行申请授信额度的一种更加直接的融资方式。由于常备借贷便利提供的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一对一”的模式,因此,这种货币操作方式更像是定制化融资和结构化融资。

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特点: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二、具体描述

(一)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通常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按央行的比例存放,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除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在央行任意比例存放的资金。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式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krC1rdrcre

缺点:作用猛烈,不宜经常使用,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以来与其他国家相比偏高,降息与降准的区别

降准,意在通过释放更多的资金供给,调节供需间的平衡,从而降低利率,最终促使资金需求的上升,而这些资金需求,使用的增长,相继促进经济的发展。

央行降准是为了释放银行业的流动性,让市场上的钱多一些,降息是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没有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向。其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但不一定代表货币流通量就会因此增加。降息主要有两个作用:

1、通过降低央行存款回报,让钱进入银行之外的市场,提高交易活跃度;

2、可以降低贷款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降准有利于商业银行,银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受益:

第一、银行可以释放这笔资金,把资金用于投资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如贷款或债券,获得贷款收益,增加银行净利润。

第二、通过降准与货币乘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银行盈利。

降准对股市、楼市、银行均是好消息,但是,从资金流动性特点分析,资金会首先涌入金融银行,冲进股市,资金流动性特点决定了最后才可能会到达实体经济,对于银行,降准最大利好在于可贷款规模。

央行降准是为了释放银行业的流动性,让市场上的钱多一些,降息是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没有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向。其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降息就是银行利率调整,银行降息时,储户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降息会促储户把资金从银行取出消费,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

降息分为两种,第一,降低存款利率。第二,降低贷款利率。利率也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一般来说是指短期利率。

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主要是鼓励企业投资,也有利于个人按揭贷款,比如每月按揭贷款利率降低了,还款人每月还款数量相应减少了,减轻贷款人还款压力。

所以简单的来讲,降准是投放流通货币,降息是鼓励投资。

降息对资本市场影响是积极的。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资金,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推动企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降息减少企业财务费用,促使个人贷款者按揭贷款,鼓励消费者

(二)再贴现

再贴现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再贴现政策的调整不仅可以影响到市场中货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再贴现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能产生告示效果,通常能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能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局限:

从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看,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首先,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贴现,或者贴现多少,决定于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筹措资金,而不依赖于再贴现,则中央银行就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其次,增加对中央银行的压力。如商业银行依赖于中央银行再贴现,这就增加了对中央银行的压力,从而削弱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再次,再贴现率高低有一定限度,而在经济繁荣或经济萧条时期,再贴现率无论高低,都无法限制或阻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借款,这也使中央银行难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从对利率的影响看,调整再贴现利率,通常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只能影响利率水平。即使影响利率水平,也必须具备两个假定条件:一是中央银行能随时准备按其规定的再贴现率自由地提供贷款,以此来调整对商业银行的放款量;二是商业银行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利润,愿意从中央银行借款。当市场利率高于再贴利率,而利差足以弥补承担的风险和放款管理费用时,商业银行就向中央银行借款然后再放出去:当市场利率高于再贴现率的利差,不足以弥补上述费用时,商业银行就从市场上收回放款,并偿还其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才能支配市场利率。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完全如此。

相对于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的效果更难于控制,而且由于再贴现利率不能经常变动,所以缺乏一定的弹性。就其弹性而言,再贴现政策是缺乏弹性的,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随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会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再贴现率不随时调整,又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因此,再贴现政策的弹性是很小的。

(三)公开市场操作: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三种。

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一言以蔽之,逆回购就是央行主动借钱给银行;正回购则是央行把钱从银行那里抽走。央行今年迄今额逆回购,7天用的频率最高,但是14天的规模最大。

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票据(Central Bank Bill)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3年),其发行的对象是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作用主要是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以及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品种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银行票据,它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发行对象为商业银行等一级交易商。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是投放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可以视为我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一项货币政策创新。其优势在于,在短期国债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进行短期流动性管理,增强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有效性

优点: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用它进行经常的、连续的、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迅速调转方向的操作都是完全可行的

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缺点: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

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背景:为应对近年来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的波动性加大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短期资金缺口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 年年初创设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常备借贷便利,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运用。国内经济低迷,2014年初M2向下突破政府预设目标,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SLO特点:

SLO操作期限短,多为7天以内的回购,现在我们所说的公开市场操作的回购业务为7天,14天和28天期的,并没有7天以内的品种。

SLO的操作时点具有灵活性,通常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间歇期,SLO的操作对象仅为符合特定条件的一级交易商,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具有系统重要性、资产状况良好、政策传导能力强的部分金融机构,包括五大行、国开行及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2016年1月29日增加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和恒丰银行为SLO交易商。SLO的操作结果披露具有滞后性,操作数量与利率价格一般在1个月后披露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历次《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交易公告》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SLO操作的方向都是投放流动性的。从实际操作来看,可以认为SLO是一种超短期的逆回购。

SLF SLF设立于2013年初,期限比短期流动性调节长,最长为3个月,以1-3个月期操作为主

特点: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并以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作为抵押。

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央行根据当时流动性情况、货币政策目标和引导市场利率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SLF利率。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常备借贷便利的操作主要解决节假日等影响资金面波动较大的问题;另外,对比全面降准的政策,后者因其投放大量长期限资金,将使得资金流入融资平台、产能过剩领域,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SLF和逆回购以及SLO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银行掌握主动权,可以主动通过SLF向央行借钱,而不是逆回购和SLO必须等到央行发公告招标了,银行才能被动接招。

MLF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工具,于2014年9月设立,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期借贷便利期限为3或6个月,其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中期借贷便利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MLF可多次展期,由于传统工具的运用可能使银行出现负债端和资产端的期限错配,因而将资金投放中长期动力不大,但MLF的展期性可以有效把利率往中长期传导

PSL 央行于2014年4月给予国开行三年期1万亿元PSL,用于棚改专项贷款,开创PSL的先河,实际操作中,国家开发银行获得抵押补充贷款时的抵押物为棚改项目贷款,期限为3年,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还款来源是国开行未来在银行间债市发行的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特点:期限相对较长,一般为3年以上,可以为长期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PSL由央行主动发起,央行根据政策导向将资金投向特定领域

PSL要求银行提供抵押,相比再贷款PSL可以避免信用风险问题,同时建立起新的政策利率基准,逐步完善价格调控框架

PSL主要针对的是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需要以政策性项目作为支持

年末资金流动性紧张问题

现金使用量M0超预期增加是导致春节前资金紧张的原因,春节前居民提现以备春节使用,企业年末支付工人工资及奖金,企业和居民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需求增加

年末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冲量、叠加MPA考核等因素,将使得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为旺盛、供给有限。临近年末,一些季节性因素开始对资金面产生影响。从银行的角度讲,他们面临“贷存比”、“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等指标的考核,银行需要通过发行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增加存款总量。冲量存款,是指银行信贷员在月末或者年末临时向储户拉存款,以应付监管层对存款要求的检查,据了解,为了吸引储户做冲量存款,银行会给储户一定比例的返利;银行冲量:当月底、季度或年底,银行的存款业务并未完成的时候,临时找钱冲一下账,为了完成存款业务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说法;

央行货币政策趋势

2月17日,央行发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了2016年4季度的货币政策的总体运行情况,并且指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基调。央行2016年第四季度报告为后期货币政策指明了方向,包括明确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突出强调防控金融风险、提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

央行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是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保持适度流动性。在年初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补充长期流动性缺口的基础上,更多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灵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同时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开展中期流动性常态化操作。

二是推动调控框架逐步转型。一方面继续强化价格型调控传导机制,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另一方面也注意在一定区间内保持利率弹性,与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变化相匹配,发挥价格调节和引到功能。连续在7天逆回购利率进行操作,释放政策幸好,并适度增加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品种,引导和优化货币市场交易期限结构。

三是进一步完善适应国情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省纪委宏观审慎评估(MPA),对金融机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扩大至全国范围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按照“因城政策”原则对房地产信贷市场实施调控,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四是促进信贷机构优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窗口指导等的作用,创设扶贫再贷款,将民营银行纳入支小再贷款的支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三农和棚改等国民经济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央行货币政策的股市效应分析 篇3

一是货币政策。主要指标为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虽没有定论, 但大多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自1996年以来, 政府开始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控制指标, 每年提出货币供应量 (M1和M2) 的预期目标。通过货币供应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分析, 也可反映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此, 我们选取M2作为货币供应量指标。

二是宏观经济环境。一般可用GDP相应指标来表示, 但由于GDP只有季度数据, 月度数据不可得, 而本文主要分析2006年至2007年股价的变化情况, 时间段较短, 季度数据不够, 因而我们采用了另一些相关的指标代为表现, 包括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RES。之所以选取这两者作为解释变量在于两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 进而体现出宏观经济环境, 特别近两年CPI和RES成为人很十分关注的指标, 颇具代表性。

三是股票市场本身。股票成交量对股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因而将它引入模型自然无可厚非。

至此, 我们建立如下模型, 包括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总体回归方程如下:

CISH=C+M2+RES+CPI+STV+ε

LOG (CISH) =C+LOG (M2) +LOG (RES) +LOG (CPI) +LOG (STV) +ε

其中, CISH:上证股票综合指数, 由每月末的收盘指数得到;

M2:广义货币供应量; CPI:消费价格指数;RES: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STV:上证A股成交金额。

2回归模型分析

我们选取了自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共20组数据, 数据来源:金融界网站数据中心和搜狐财经历史数据。运用EVIEWS软件采用OLS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根据拟合优度, 参数显著性水平及自相关性等各种检验, 选取了以下方程作为分析对象:

CISH=-32846.920.024558M2+156.0565RES+98.91914CPI+2.32STV

N=20, R2=0.9749, Adjusted R2=0.9683, D.W.=1.8517, F=145.8596

CISH=-34926.3+0.0281M2+259.9868RES+2.36STV

N=20, R2=0.9737, Adjusted R2=0.9687, D.W.=1.8344, F=197.0963

LOG (CISH) =-59.0654+3.9049LOG (M2) +3.1036LOG (RES) +0.1414LOG (STV)

N=20, R2=0.9863, Adjusted R2=0.9837, D.W.=1.8091, F=384.2491

从以上回归模型的结果, 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 货币供应量M2与股指CISH呈正相关关系, M2每增加1亿元, 股指上升0.028个点, M2每增加1%, 股指上升约3.9%。

(2)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RES与股指CISH也呈现出正向关系, RES每增加1个点, 股指CISH上升259.99个点, RES每增加1%, 股指CISH上升约3.1%。

(3) 上证交易所每月成交金额STV也是股票指数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 成交额每增加1亿元, 股指增加约2.36个点位, 成交额每增加1%, 股指增加0.14%, 这个影响是很显著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采用了VAR模型。在进行VAR模型分析之前, 先要做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 CISH对数的一阶差分, M2对数的一阶差分, CPI对数的一阶差分和M2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于是用EVIEWS对LOG (CISH) , LOG (M2) 和LOG (CPI) 进行VAR模型估计。结果表明, 对于股指CISH, 上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率对其影响是显著的, 并且系数为正, 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使股价上升;上期物价CPI的变化率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且也呈正向关系。这与我们之前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相同。

接着是脉冲响应图。

最后为考察M2和CISH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

结果显示, M2的变化不能引起格兰杰的股指变化的可能性为0.04815, 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推动股票市场发展的原因;而股指CISH变化不能引起M2变化的可能性高达0.84699, 因而我们认为只存在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单向影响关系, 这和大多数的研究结果类似。

3原因分析

3.1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股指:

(1)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 通俗地说, 就是资金比较充裕。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 于是便流向了股市、房市等投资领域, 带来了投资过热 (经济过热) 的现象。而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不断推升的贸易顺差, 而紧缩银根并不能改变中国贸易顺差的地位, 于是美元储备越来越多, 国家不得不向经济体系发放人民币, 这就造成了流动性过剩。当过多的资金流入股市, 而新股上市的速度跟不上资金的增加速度时, 在供需关系的推动下, 大量的资金追逐相对少数的股票, 就会带来股价的上涨, 即出现了由经济过剩带来的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过剩。

(2) 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标志着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全线升值, 那么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当然应该上涨。另一方面, 人民币升值加上对其进一步升值的预期会对国际资本, 尤其是投资性资本产生巨大吸引力, 吸引它们流入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 而在股市尚未完全开放的中国市场, 房地产及金融券商便是金融资本短期内流入的最好投资平台。于是, 金融资本在短期内流入, 这无疑会增加国内资本市场的货币供给, 增大M2, 进而刺激股票市场行情上涨。具体关系为: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M2增加→股市上涨→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3.2通货膨胀

近年来, CPI不断创下新高, 尤其是今年8月份CPI指数更是达到6.5%, 创十年来新高, 更显现出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央行近两年虽不断加息, 但加息幅度不大, 至今为止, 一年期存款利率还不到6%, 无法改变银行存款负利率的现象。另外, 加息主要是对于工资影响的物价产生效果, 而导致此次CPI上升过猛的主要因素来自国际, 而不是国内。国际粮价上涨, 推高整体CPI, 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加息会抑制需求, 但现在供求没有问题, 所以加息对抑制通胀的效果不会很显著。通胀的压力加上在牛市的背景下, 投资股市的回报率远远高于存款利息, 使得居民更热衷于投资于股市来获取更高的收益, 所以加息并不会使居民将资金从股市撤出而转存银行。

3.3楼市

房价的居高不下推动房地产板块一路上升, 进而对股价也有一定的影响。

3.4市场预期与货币政策的滞后作用

最后,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对于央行的如此频繁地采用货币政策, 市场已经习惯, 甚至预期的加息幅度还大于央行实际的调整幅度, 外加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效应, 所以央行采取的这些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市场来说, 就像是温水里煮青蛙, 就算有作用, 也不会立刻反映出来。

4政策建议

(1) 改善社会资源配置结构和贸易结构, 逐步减少或取消外资企业在中国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 增强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 使出口主要由低成本低价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过渡, 建立公平合理的国内与国际经济环境。

(2)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调整金融市场结构。

第一, 鼓励合法合规资金进入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 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 改变现今散户撑盘的局面, 培养机构投资者, 使之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

第二, 加快批准上市公司的数量, 增加投资者的选择, 这样集中炒股热钱也会相对减少。

第三, 完善市场的资源配置与金融秩序, 建立统一有效的全国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

(3) 通过加薪等手段提高居民收入, 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冲击, 并通过冻结房价来解决三大资产 (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 价格失衡和配比失调问题。

摘要:近年来, 央行频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但这些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出现了与以往相悖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 采用股价指数、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房价指数和股市成交金额作为相应的代表变量, 在建立线性模型和对数模型的基础上, 又建立了VAR模型, 利用脉冲响应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 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分析, 得出相应结论, 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股价指数,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

参考文献

[1]胡月晓.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全息经济学解释和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校, 2007, (1) .

[2]叶冬梅.宏观经济因素对于上海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界, 2007, (2) .

[3]黄秀海.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脉冲效果的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 (1) .

央行近年货币政策分析报告 篇4

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操作。自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又增加了一项。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三、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四、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 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 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央行的货币政策难题 篇5

关于我国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发行、管理和流通是国家赋予央行的一项独特的基本职责。随着央行金融货币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基层央行要想做好货币政策的全面系统工作,就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科学合理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强化货币政策在调拨、供应和流通等方面的基本职能,建立和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切实保证央行信誉和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

二、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的制定缺乏区域经济差异的针对性

央行在任何时期所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都需要基层央行从根本上以此目标为出发点加以贯彻、执行,明确的货币政策目标势必要求达到全国范围的高度统一,然而在具有地区经济差异性的市场环境中,高度统一自然就削弱了货币政策对地方经济的指导和协调作用。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目前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大环境,资源配置的合理有效性并未在广度上得以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最终解释权集中于央行,政策指导和货币价格基本达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一致,基层央行在实际执行货币政策时也都是生搬硬套,很难做到依据地方经济结构特点而进行及时和合理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指导、协调作用。

(二)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工具弱化,削弱了金融宏观调控职能

当前金融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多集中于央行总行,对于基层央行能进行有效运用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相对较少,不能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进行合理的伸缩调控,缺乏再贷款的权限范围,并且再贷款也从限额、期限和用途等加以严格框定,因此基层央行进行支农再贷款的应用较多,货币政策工具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对于准备金的管理也仅限于央行总行,利率的上下浮动权也由央行总行所控制,手段过于刚性化,基层央行很难进行调控的选择。由于基层央行不具有完备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仅限于通过“信贷政策指导性意见”此种窗口指导来对资金流向进行指导,对于正确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缺乏任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三)外部环境欠佳,社会信用环境相对薄弱

由于商业银行严格信贷奖惩机制,垄断信贷管理权限,使其他银行系统对于信贷行为的掌控缺乏一定的能动性,直接弱化了基层央行对于信贷业务行为的拓展动力,从而引起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中断。金融市场部分金融机构出现违规经营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对央行形成了资金倒控机制,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很大影响。一些金融机构进行违规放贷、违规拆借和高息揽存行为屡禁不止,结果形成了巨大数额的不良资产,使资金运作出现严重的周转困难,进而对央行资金产生过度的依赖性,使有限的再贷款成了保证这些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的有力武器,无疑削弱了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作用。

三、基层央行进一步强化货币政策工作的建议

(一)基层央行要提高执行货币政策的针对性

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使国家的宏观金融调控措施得以有效落实,以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基层央行必须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货币信贷政策,准确掌握基层央行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重点,把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大目标和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针对于实际情况变动适时地调整和改进,灵活进行调控,合理把握调控的力度、方式,做到有抑有扶,有保有压。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对优势型行业项目,尤其是西部开发中的物资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相关产业以及地方骨干企业等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以增强经济发展和确保货币政策大目标的实现。

(二)逐步拓展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权限,强化窗口指导职能

合理有效地放宽基层央行关于利率调控、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权限,来严格对商业银行的资金调控力度,以充分发挥基层央行货币政策顺畅传导的实效性。一是要合理确定基层央行的利率浮动权限,使基层央行实现依据地方资金供求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利率的职能,正确引导资金流向,逐步完善货币资金价格体系,以解决利率调整不当而导致的货币传导不畅问题。二是要适当放宽基层央行再贷款政策的职能和权限,并适度增加再贷款额度,由基层央行依据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变化进行灵活的掌控和管理。三是规范和管理基层央行的再贴现窗口,合理构架再贴现的业务流程,增强票据的市场化发展程度,使再贴现延伸成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方式。四是建立存款准备金管理监测机制,将局限性的管理考核转化为由基层央行对应层次进行管理、监测及考核,使基层央行及时掌握商业银行的资金供求能力和经营情况,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控和扶持。

(三)提升信用环境建设,改善外部环境

在银企之间相互缺乏信任度和金融市场总体信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金融系统全面制裁的作用,并有效建立严格执法、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不仅要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还要从根本上治理金融机构违规经营等有失诚信的行为,以严格架构社会信用的良好秩序。首先,基层央行要加大征信投入力度,积极借助强势媒体的力量,不断加强对货币政策和诚信经营的宣传,以提升企业和民众对金融货币政策的认知度;其次,地方政府要涉足于长远利益,加大对基层央行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基层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优化信用环境,以达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确保货币政策传导和执行的实效性。

(四)逐步提升和加强货币政策的执行水平

第一,不断拓展地方经济金融分析视野。基层央行要以银行问卷调查系统、信贷咨询登记系统及金融统计系统等金融信息系统为主要依托,从宏观经济的广泛视野和深度出发,认真深入分析地方经济金融系统货币的波动变化和发展态势。第二,建立和完善地方经济金融指标体系。基层央行要建立以信贷、现金、投资、消费和居民收入为主的金融分析体系,及时准确掌握金融货币的变动及政策执行情况,逐步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深度。第三,逐渐改进分析方法和流程。在进行货币政策分析时,要改进事后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经济金融指标进行提前预测和分析,由注重存量分析转化为存量与流量并重,并且由孤立分析达到向纵、横向综合对比分析的转变。四是强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人才问题是关系到货币政策贯彻执行的重要因素,要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和培训,逐步加大对专业人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四、结语

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基层央行要想发挥货币政策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有效地传导国家宏观调控金融的货币政策,就必须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制,不断强化金融货币政策的调控职能,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以基层央行的具体实践为出发点, 主要分析了当前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工作机制, 强化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具体化建议。

关键词:基层央行,货币政策,政策传导工作

参考文献

[1]何伟.对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分析[J].黑龙江金融, 2007 (10) .

[2]张国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功能弱化的对策[J].青海金融, 2008 (01) .

[3]张琦.基层央行货币金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华南金融电脑, 2009 (03) .

[4]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惟煌.基层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若干思考[J].武汉金融, 2009 (02) .

央行的货币政策难题 篇6

一般来说, 出于对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危害的严重性的认识, 各国中央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将控制通货膨胀当作其重要或者说是首要的任务。经过各国的努力, 通货膨胀水平已经得到有效的治理。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市场经济在过去20多年的运行中有一个显著特点:金融资产价格的持续上升和急剧下跌发生在消费物价下降并且宏观经济稳定的环境中。也就是说, 过低的通货膨胀率有可能助长金融资产价格的膨胀。20世纪80年代, 英国和日本在低通货膨胀时期由于忽视同期金融资产的大幅非理性上升, 最终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90年代, 美国同样经历了与上述两国相似的资产价格急速膨胀过程、股票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以及随之而来的网络泡沫破灭, 导致经济出现衰退。在这种情况下, 各国经济学界开始对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以及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联系日益加强, 资产价格极度膨胀引发的“泡沫”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会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而资产价格明显偏离实体经济上涨的趋势更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1996年以来,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物价上涨得到了有效控制, 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6年, 我国GDP已超过20万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1759元,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587元, 资产规模大幅扩大。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的大力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 资产的规模还将继续快速增长, 资产价格波动对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将越来越大。可见, 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具有非稳定性, 使央行难以及时的建立稳定的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应量目标也会因资本市场深化而失去有效性。那么, 当前的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选择呢?

二、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实体经济

金融资产价格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 金融资产价值则取决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样, 随着金融资产的价格围绕着其价值上下波动, 人们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必然会影响到一些具有名义货币收入的金融资产的价格。根据货币传导机制中的“信贷观点”, 金融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具体表现在对消费、投资和金融体系的影响。“资本市场快速发展, 规模迅速扩大, 金融资产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 跨国资本流动越来越频繁。资本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过去”。[1]

1、资产价格波动会对投资产生影响。

托宾 (Tobin) 的“Q理论”就提出了股票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Q是指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的重置资本之比。如果Q值高, 相对于重置资本则公司的市场价值就高, 这时公司就会通过发行股票获得较高的价格, 公司的Q值就会提高。[2]由于公司只通过发行少量的股票, 就可以购买新的投资商品, 公司就会增加投资。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市场利率就会降低, 投资者就会增加对股票的需求, 从而最终导致股票价格的上升。较高的股票价格就会导致更高的投资需求, 最终增加经济的产出水平。另外, 股票价格的变动也预示着未来的经济增长, 能对当前的投资产生影响。

2、资产价格会对消费产生影响。由于金融资产价

格的变化会影响当期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 因而会影响到总消费水平。资产价格的上升能够提高预期的未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膨胀水平, 最著名的就是“财富效应”, 即较高的资产价格增加了人们的财富水平, 从而增加消费, 导致总需求的上升, 如果总需求的上升超过总供给, 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增高的通货膨胀预期, 可能会在实际上真正出现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并会影响中央银行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判断。Case、Quigley、Shiller等经济学家和IMF的实证研究都证明了财富效应的存在。而我国股票市场由于近两年的不断发展, 开户数不断增加, 影响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相对来说, 房地产价格上涨给家庭消费带来的财富效应大于股市的财富效应。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发表评论, 认为股市的价格上涨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是互相联系的, 所以很难将二者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完全分开来验证。

3、资产价格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

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信贷用以购买实物资产, 在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上升的过程中, 这些实物资产的价格会逐渐偏离其实际价值, 国民经济也会随着它们的升值而产生非理性的繁荣景象, 即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 整个金融体系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资产市场价格的重大波动, 特别是迅速的下跌对于人们的经济信心打击很大, 信心的突然崩溃和在全世界金融市场范围内的传染, 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相当大的破坏作用, 最终也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 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实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现实的金融结构。我国是以银行为基础的融资结构, 资产市场价格波动的效应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小。但结合我国目前股票市值、巨大的流动性过剩、大量“热钱”的进出、由于体制而存在的特殊的金融脆弱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等综合因素, 资产价格对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三、资产价格波动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新的挑战

目前, 在外部压力下我国人民币稳步升值的预期被强化, 资本加速流入。股市高涨时, 出现股票市值20天增加3万亿, 甚至一天一万亿的巨额增长;基金一天销售400亿, 日开户数一天增加15万;银行信贷, 包括个人房屋抵押贷款流向股市;房价上升, 屡调不下。对于资产价格的巨大波动, 其影响货币政策和国民经济的机制与反映出来的经济信息, 尚未能完全被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者们所认识。

1、市场的透明度低, 影响资产价格的有效增长, 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

要实现资产价格的健康增长, 就要让实际增长因素在增长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而实际增长因素主要是资产的内在价格因素。当资产价格在上升, 其内在价格也不断上涨, 从而对资产价格的上升会起到非常有力的支持的作用, 投资者对资产价格的预期值也将会增大。但是, 这必须有一个基础和前提, 那就是市场的透明度。市场的透明度可以保证市场信息内在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因为较高的透明度意味着当资产内在价格变大或变小时, 投资者能够根据对资产价格的预期做出调整, 从而对资产价格的变化做出反应。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 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透明度低, 使得资产价格不能实现健康增长, 金融市场出现非理性动荡特别频繁, 这往往会给货币政策的调控增加难度。

2、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冲击, 也会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新的挑战。

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 (包括我国) , 一直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采纳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 即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成有规则的正比关系。但是, 随着金融市场深化与金融工具创新, 货币数量不再简单与物价和收入成规则的比例关系, 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要货币媒介的交易有重要相关性。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致使企业与居民的货币需求动态发生变化, 削弱了货币供应的可控性、可测性及其与国民经济的内在联系。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失去了稳定的联系, 将会使中央银行对控制货币总量、并对经济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越来越差。

3、资产价格波动, 尤其是金融资产价格破裂形成

金融脆弱, 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冲击, 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资产泡沫在形成和持续阶段, 能够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和股票负债表效应等影响居民、企业的消费投资, 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和通货膨胀率。资产价格不断上扬, 不仅会对货币供应产生结构性影响, 而且会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往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系统传导给实业经济, 而当资产价格不断上扬时, 货币政策的意图则更多地为资产市场所吸收, 实业经济部门所受到的实际影响便相对较弱。这样, 货币市场已不仅仅是金融机构之间调节流动性的场所, 而且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四、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的选择

严格来说, 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明确提出将要调控资产价格的水平。这是因为资产价格除了基础因素的变动外, 还存在非基础因素的变动, 主要在于:一是金融监管部门不到位, 往往出现政府实施过多的金融担保等现象, 这会助长贷款和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分膨胀;二是人们不完善的投资理性, 导致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过度乐观主义、短视主义、羊群行为和非理性繁荣, 使得金融资产价格频繁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到目前为止, 经济学家并不能预测人们的信心何时会发生逆转, 而经济信心的逆转主要是通过资产泡沫的崩溃来表示的, 即事后才能确认泡沫的存在。事实上, Bernanke和Gertler的研究已经表明, 对股价泡沫进行太积极的干预将对整个经济有害。因此, 当前的股价还不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决定变量, 以割断银行部门与股票市场间的风险传播, 在实践中各国对资产价格的直接调控往往采取保守态度。[3]所以依据股价进行货币政策调整实际上会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反而可能会加剧物价与产出的波动程度, 极有可能造成政策偏差, 导致更大的福利损失以及央行面临失去信誉的风险。

由于在稳定物价和稳定资产价格的目标上可能存在冲突, 将资产价格作为中央银行的调控目标会产生“道德风险”。而且从实践来看, 一方面中央银行对股市的预测经常是不成功的, 另一方面它未必真正能够调控资产价格的发展变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 我国央行的工作任务是多目标的, 要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扩大、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但最主要的目标还是保持低通货膨胀, “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关注资产价格。但什么叫做‘关注’?只是注意到资产价格的变化, 但没有当成调控的依据, 也不可能以资产市场价格为主进行货币政策调控”。这与世界各国的主流央行的做法是一致的。但是针对西方一般性的观点, 即中央银行等待资产泡沫破裂后, 采取措施恢复资本市场稳定的做法, 在我国可能会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 不直接调控资产价格市场, 而采取控制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仍是目前我国央行对付资产价格波动比较稳妥的制度安排。笔者不主张将资产价格纳入央行货币政策目标, 但这并不意味着反对央行对资产价格变动做出反应。如果资产价格的变动预示着给宏观经济带来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压力, 则货币政策应当做出反应, 以缓解这种压力。笔者认为, 央行应该以微调政策代替强控政策, 通过表达政府对资产价格变化的态度, 来间接影响资产交易行为, 避免风险和泡沫的过度积累。

如何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做出反应, 这取决于中央银行如何选择资产价格中的信息。因为资产价格中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对中央银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预测与评估资产价格在决定投资、消费和总需求方面的作用;获取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预期的信息, 理解预期的不确定性程度;了解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尽可能地衡量、估计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或通货膨胀的预期。因此, 央行不仅应该利用市场的预期来完善、检验自己的经济判断, 发现、研究资产价格变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从而更好地做出宏观经济决策。另外, 还应该通过有效的金融监管, 减缓泡沫的形成过程和减轻资产价格崩溃的代价。

中央银行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做出反应, 必须要构建一个科学的宏观经济模型, 把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纳入其中, 以检验相关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结果。尤其是应将股价泡沫作为内生变量和资产价格下跌加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 对各种政策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 以评估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

五、结束语

自上世纪中后期金融自由化迅速推进以来, 资本市场对各国经济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 但由于资产价格形成过程较复杂, 决定资本市场态势的因素太多, 货币管理部门也缺乏可操作的调控工具。对于央行而言, 要准确知道资产的价格并进行干预纠正变得十分困难。笔者认为, 我国央行目前采取的货币政策, 虽不直接作用于资产价格, 而是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不动、缩小银行的利差、搞好货币供应、协同有关部门坚决管住境外违法违规外资的流入、完善股市的相关监管制度, 是相对合理的选择, 其着眼点仍应是对实体经济运行状况和货币需求量的准确分析和判断。

参考文献

[1]曹伟龙:货币政策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J)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70-74;

[2]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第二辑) (M)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157;

央行的货币政策难题 篇7

所谓综合经营, 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按照狭义的理解, 金融综合经营是指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广义的理解, 则是指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可以相互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 跨业经营。综合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主要区别在于, 混业经营的范围比较大, 不限于金融业, 包括实业, 而且混业经营往往是一个法人机构同时经营几类业务。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 混业经营已经不能适应当代金融服务业的综合发展趋势, 因此用“混业经营”来指导容易使中国金融的发展陷于一种盲目的简单的混业状态。而“综合经营”强调追求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之间的相互合作效应, 具有节约交易成本、分散金融风险、获得协同优势等作用。综合经营能够更大程度上容纳金融创新、满足金融需求, 还会为未来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 金融综合经营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2.1 金融综合经营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创新和经营综合化,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将愈发难以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发挥有效作用。原因在于, 要使存款准备金制度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发挥有效作用, 必须满足一个外部经济条件, 即货币当局必须能够有效地控制, 使商业银行不能轻易获得额外的准备金来源, 否则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将难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从而就难以控制货币供应量。随着金融工程技术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中的运用,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创新的手段和空间大为扩展。筹资者可以通过组合各种金融工具, 使发行的筹资工具的“风险—收益”特点更符合自身需要, 创造出介于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间的新型负债种类, 逃避计提法定准备金, 从而改变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比例, 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大为减少, 由此导致实际缴存的法定准备金随之减少, 显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力度和范围趋于弱化。

2.2 金融综合经营削弱了再贴现机制的作用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 通过提高或降低向中央银行进行贴现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借款成本, 影响其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金, 进而达到减少或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作为一种间接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通过金融市场间接影响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 最终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的依赖程度与其作用的大小成正比, 这种依赖程度取决于其他替代途径的成本、风险、收益和便利程度等。而由金融业务综合化推动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创新为金融机构流动性的补充拓展了更多的渠道。新的融资渠道降低了筹资的风险、成本, 提高了借入便利程度, 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的依赖程度下降, 必将削弱再贴现机制对货币政策运行的调控作用。

2.3 综合经营夯实了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作用

首先, 综合经营拓宽了中央银行业务操作的市场环境。综合经营正在孕育一个发达有效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以此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率。其次, 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为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各金融机构通过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工程技术对金融产品、金融技术、金融交易方式进行融合创造, 为中央银行和市场投资者、金融机构开发出相应的金融产品推向市场, 增加了金融市场交易品种, 从而为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操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灵活选择的手段。最后, 综合经营将有效地提升货币市场的运作效率。金融衍生市场所具备的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的独特功能为货币市场的运转提供了良好的辅助运作机制, 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及时、准确的经济参考数据。

3 央行政策面临新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 在我国金融乃至经济的平稳和顺利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导向是我国金融以及实体经济走向的一面旗帜, 而支撑旗帜飞扬的暖风之一即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调控, 因为这样调控, 人民银行可以把握整体经济的货币供给, 从而实现调控物价、稳定经济等目标。金融 (下转P57) (上接P53) 业实现综合经营以后, 商业银行的借款来源大大超越了人民银行可以直接控制的范围, 新的金融产品的陆续问世必将使商业银行的大量负债可以逃脱法定准备金等的禁锢。届时,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行面临挑战。

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中的两个在新形势下逐渐失灵的困境中, 中央银行应该更加握紧和打磨在综合经营中被磨砺得越加有效的另一大法宝, 及公开市场业务机制。中央银行也该在新背景下与时俱进, 创新金融产品, 把握金融市场各个方面领域的微妙动向, 深刻理解各种纷繁复杂的金融产品与经济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测性, 灵活选择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级交易商, 更加审时度势地进行公开市场交易, 在更加有效和对称的金融市场中, 发挥应有的经济调控作用。

摘要:金融业综合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区别是什么, 综合经营的实践将会对央行的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一一剖析。

央行的货币政策难题 篇8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台湾央行3月15日表示, 已开始和中国央行就建立货币互换安排展开磋商。在中国政府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之际, 此举朝着扩大人民币在台湾使用的目标又迈近一步。

台湾央行在提交给台湾立法院讨论的半年度工作报告中称, 建立货币互换安排有助于提升台湾市场上人民币的流动性。

台湾央行称, 截至3月11日, 台湾银行系统人民币存款总计129.2亿元, 但该行没有提供比较数据。此前, 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人民币直接清算机制已于2月初开始生效。

央行的货币政策难题 篇9

制度环境的建设是决定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转变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 相关配套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内外部制度环境的优化完善将有利于利率市场化平稳有序地进行, 有利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充分释放, 更进一步实现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

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是,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利率双轨制框架下, 即同时存在被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以存款利率上限为核心的利率双轨制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中数量与价格工具共存的必然性, 纵观1996年以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即更倾向于选择数量型工具, 而较少选择价格型工具 (林松, 2011) 。

鉴于此, 本文利用中国期刊网和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查阅利率市场化支持理论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以来央行货币政策相关资料。基本掌握了自1996年利率市场化启动以来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具体内容、特点和偏好等, 并整理和归纳其共性和个性动态跟进了近年来央行出台的货币政策公告, 结合利率市场化支持理论和我国利率双轨制的特点, 梳理了自199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至今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 分阶段分析其演变特点, 试图为我国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有意义的启示。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倾向性选择

货币政策工具亦称作货币政策手段。经典的货币理论把法定准备金比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简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此外还有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在内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以及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但一般来说, 货币政策工具又可分为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两种。数量型工具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 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总量。价格型工具则与资金价格相联系, 主要包括存贷款利率、汇率等。

何东指出, 利率双轨制是理解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原因在于利率 (价格) 双轨制, 即计划价格体系内, 商品实行计划价格, 计划价格体系外, 商品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利率双轨制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多种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的并存 (何东, 王红林, 2011) 。而在政策工具的选择偏好问题上, 又有研究指出我国中央银行明显更倾向于数量型工具 (林松, 2011;程蕾, 李华, 2013) 。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 将货币供应分成M0、M1、M2这几个层次也反映出出央行主要利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冲销的整体思路 (孙潇, 2012) 。

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是由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内生决定的 (万荃, 孙彬, 2012) , 也就是与我国渐进的利率双轨制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并受到宏观调控性质和特点的制约。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起点, 已进行了近17年。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等债券市场利率已全部实现市场化银行同业拆借、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等货币市场利率, 以及外币市场利率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 目前仍设有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本部分将从199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至今分阶段梳理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试图为我国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有意义的启示。

(一) 1996-1997年的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启动之初的基础建设

1996年, 央行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实行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基础的贷款规模管理, 并运用本外币对冲操作的方式取代过去的直接行政干预, 运用信贷规模管理作为达到国家重点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目标的手段。1997年, 在上海建立全国性的银行同业间拆借市场, 完善同业拆借的相关制度规范, 并实现拆借市场利率的统一化、透明化;进一步开办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 同步实现了回购利率和现券买卖利率的市场化。

(二) 1998-2002年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的多元化工具

1998年1月1日取消贷款规模限额控制后, 公开市场业务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和信贷政策等工具加强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2001年到2002年, 国外资产增长速度较慢, 以国债正回购操作回笼资金。2001年, 我国全年外汇占款增加3813亿元。公开!场业务成为我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工具, 全年净回笼基础货币276亿元。2002年, 美联储大幅降息, 中国利率高于美国利率, 导致热钱流入中国, 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额的双顺差, 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为了维持汇率稳定, 央行主要采取增加债券交易种类、频率等公开!场业务操作方式实现外汇冲销, 全年净回笼基础货币1018.2亿元。

(三) 2003年到2006年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的公开市场业务

2003年4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正式在公开!场上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的央行票据。此举是央行为满足回笼基础货币需要而采取的调控基础货币供给的新形式, 以应对外国资产迅速增加而导致的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从4月22日至12月底, 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 发行总量为226.8亿元, 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

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 新采用的发行央行票据回笼基础货币的方法发挥了较好的效果, 这段时间, 央行在公开!场上主要采取发行央行票据而停止国债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直到2004年下半年央行开始恢复国债正回购, 进行央行票据发行与国债回购相结合的较为全面的公开市场调控, 但是央行票据发行以其规模优势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力量。

2005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明显加大: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 发行总量27882亿元;开展回购操作65次, 正回购国债7380亿元, 正回购到期4500亿元。通过人民币公开!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达13380亿元。2006年末, 央行票据余额达到30283亿元, 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操作大约对冲掉国外资产渠道产生的基础货币投放的40%左右。而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 则更多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冻结多余流动性。

(四)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实现外汇占款对冲

2006年以后, 考虑到央行外汇资产增长速度与公开!场操作的成本的问题, 央行主要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效果猛烈的调控工具进行大规模的外汇占款对冲。央行票据的余额一直维持在3万亿至5万亿之间, 并未急速增长。2007年, 为继续解决流动性过剩, 中央提出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的“双防”目标。截至2008年9月, 中央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具体操作为调整存贷款利率,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以及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调整存贷款利率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6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1年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从2.52%上调至4.14%, 累积上调1.62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利率从6.12%上升至7.47%, 累计上调1.35个百分点。同时为引导居民更多存放短期定期存款以应对物价上涨的压力, 大幅上调1年以内定期存款的利率。2007年1月4日,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 正式开始运行, 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在公开市场业务上, 主要的操作有: (1) 人民银行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截至2008年上半年, 累计发行央行票据2.94万亿元; (2) 延长中央银行票据期限。从2007年1月底, 人民银行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 与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相互配合, 收回银行体系多余的流动性; (3) 将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利率适度上调, 配合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 分别将3个月期、l年期、3年期的央行票据利率上调为90个、126个、155个基点。在2008年上半年, 中央银行并未调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 以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 引导市场预期稳定; (4) 开展正回购操作, 将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相结合缓解流动性压力。

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方面, 2007年全年, 先后10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截至2008年6月7日, 继续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 为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人民银行先后宣布上调准备金率最高达17.5%。另外,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 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为鼓励农业发展和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 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五) 2008年到2009年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减弱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至3.4%, 比2007年下降1.8个百分点。这个阶段我国采取连续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措施, 同时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平稳下行。业务操作包括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保证流动性供应;增加短期正回购期限品种, 优化操作工具组合。

在存贷款利率方面, 2008年9月至12月, 中国人民银行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以此释放出国家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具体而言, l年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从4.14%下调至2.25%, 累计下调1.89个百分点;对金融机构的1年期贷款利率从7.47%下调至5.31%, 累计下调2.16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另外, 中央银行于2008年11到12月期间两次下调再贴现利率, 从4.32%降至2.97%再降至1.8%,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票据融资。在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平稳下行。

08年9月开始, 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减弱, 具体表现为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力度的减弱:暂停3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 同时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的发行频率, 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08年央行票据各季度发行量分别为1.78万亿元、1.17万亿元、9810亿元和3710亿元, 第四季度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明显减少。2009年继续保持公开市场操作的连续性。第一季度末央行票据余额4.2万亿元, 比上年末减少近0.5亿元。第二季度末, 央行票据余额下降至4.15亿元。

在减少中央银行票据发行的同时, 短期正回购期限品种增多, 短期正回购操作力度也得到加强。2008年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3.3万亿元, 年末余额为3622亿元。2009年第一季度累计开展正回购操作1.1万亿元, 第二季度开展正回购操作1.19万亿元。

(六) 2010年到2011年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推进汇率改革

存款准备金率方面, 从2010年1月12日起至2011年11月30日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6次余。此外, 央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开始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2010年到2011年期间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汇率方面, 鉴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根据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具体举措包括与冰岛、新加坡、韩国等国的金融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与白俄罗斯、俄罗斯中央银行签订新的双边本币结算协定, 以推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除此之外, 允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外汇的期权交易, 丰富外汇市场交易品种, 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保值工具。

(七) 2012年至今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政策等

1、优化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2012年以来,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逐渐改善, 人民币汇率逐渐趋向合理均衡, 加之国际经济形势依旧严峻, 外汇流入较前几年大幅减少。结合宏观环境的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更加灵活地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通过合理安排正回购和逆回购期限品种、操作规模和频率等, 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进行调节。2012年上半年的公开市场操作以正回购为主、逆回购为辅进行双向操作, 下半年转为将逆回购作为提供流动性的主要方式, 有效降低多种因素引起的流动性波动风险。全年累计开展正回购操作9440亿元、逆回购操作60380亿元。2013年, 在进行流动性双向调节的基础上, 创新性地引进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常设借贷便利, 以此作为出现流动性波动时的补充工具。

2、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

受外汇储备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投放流动性的规模有所缩小。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适度宽松, 中国人民银行于上半年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 调整后维持在20% (大型金融机构) 和16.5% (中小金融机构) 。此外, 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又于6月8日、7月6日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基准利率由3.50%调整至3.00%, 贷款基准利率由6.56%调整至6.00%。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 存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区间也得到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此项措施将增强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权, 促使其不断优化服务, 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市场竞争将引导资金价格下行, 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融资便利。

3、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的引导作用。

2012年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加大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运用再贷款及再贴现政策, 引导新增资源配置到以上薄弱环节。截至2012年末, 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达1375亿元, 比年初增加281亿元;全国再贴现余额760亿元, 比年初增加314亿元。2013年3月,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央行再次扩大支农再贷款适用范围, 进一步发挥再贷款的信贷投放功能, 推动“三农”事业的发展。

三、总结

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是由一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内生决定的, 同时受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制约。我国目前仍处于利率双轨制中, 市场基础和结构尚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从而导致货币政策缺乏完备的传导机制。所以, 要使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 就必须不断地推进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建设以及利率市场化等在内的制度变迁。

首先, 要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增强市场利率的联动性。继续发展同业拆借市场, 发挥同业拆借利率对资金市场的核心作用;扩大票据的贴现和再贴现业务, 使再贴现率成为中央银行调控市场资金供求的基准利率;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 规范证券市场的操作, 推动我国债券一级、二级市场的发展;发展债券市场体系, 形成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零售与批发的有机统一。此外, 要进一步放宽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的限制, 通过交易主体的多元化, 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交互、融合。

第二, 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进一步提升银行业竞争力。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国内银行应该积极应对内外形势的变化, 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扬长避短, 勇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三, 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为了降低金融风险, 稳定金融秩序, 维护银行信用, 需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以保障存款人尤其是小额存款人的利益, 从而提升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促进银行业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 要加快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 把引入新的金融产品作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服务需求的客户群体实行金融产品创新, 既有利于银行拓展赢利渠道争夺客户资源, 又有利于提高自身品牌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摘要:制度环境的建设是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因素。利率双轨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部分, 渐进式改革的核心思路就是价格双轨制。利率双轨制下的中国, 其央行所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存款利率上限为核心, 对数量型工具具有偏好性。本文梳理1996年以来我国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 与当前利率双轨制、对外开放、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等制度环境、宏观环境相联系, 分阶段分析其演变特点及规律, 试图为未来我国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启示。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政策工具

参考文献

[1]程蕾, 李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偏好分析[J].中国商贸, 2013 (18)

[2]何东, 王红林.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J].金融研究, 2011 (12)

[3]林松.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偏好分析[J].商业时代, 2011 (35)

[4]万荃, 孙彬.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较与借鉴[J].当代经济研究, 2012 (5)

[5]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 (3)

[6]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 2009 (1)

上一篇:洛杉矶加州大学下一篇: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