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分

2024-08-31

浅谈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分(共9篇)

浅谈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分 篇1

浅谈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

险的防范机制分析

[摘 要]货币政策取向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金融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基于货币政策的这种调整,本文结合施工企业的行业特性,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货币政策 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企业财务风险不仅与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有关,更重要的是,它对外部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前,信贷超常增长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已经淡出,稳健审慎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货币调控的基本方向。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财务风险作为企业风险的货币化表现形式,它指的是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预计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时时存在处处存在,是企业运营的必然产物。以工程建设、安装为主要业务的施工企业,其财务风险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财务风险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财务风险是在资金筹集和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从资金开始进入企业,在企业中流转使用,到资本偿还、资金回收、收益分配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公司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可以说,财务风险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系统性综合反映。例如,在筹资、投资活动过程中,筹资、投资决策的失误,会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筹资结构与投资结构的配比不当,则会造成还款期过于集中。在生产施工方面,由于质量不达标,可能造成工程验收和结算的延迟等。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以至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多样性。企业经营环境的多样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多样化以及财务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多样性。从企业经营环境看,不同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施工企业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即使在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施工企业既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也可能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多样化的经营环境必然会给企业造成多样性的危机影响。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看,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个过程中的失误都可能形成财务危机。此外,财务行为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它包括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资金耗费、资金收回、利润分配等活动,财务管理模式既可以选择以营运资金管理为核心的日常财务管理,也可以考虑诸如通货膨胀财务管理等各种派生形态的资金运作模式。无论哪种建筑经济论文/jzjj/行为模式、哪种管理方式,在这些活动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引发财务风险甚至财务危机。财务风险的突发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企业内部可以把握和控制的,甚至是可以预见的,但更多因素是突发性的、无法预料的。例如,由于突发性自然灾害或其他偶发性因素,导致工程项目成果的损毁,或项目建设工期的延长。或者出现企业的合作伙伴突然中止合作关系、单方面违约的情况,这些因素都可能打乱原有的财务安排,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当企业发生突发性的财务危机时,若风险水平超过了企业短期承担风险的最高限度,那么企业就将陷入危机之中。财务风险的可防可控性。通常来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长期财务矛盾日积月累形成的。但是,如果具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多数风险仍然可以早发现、早

治理,并按成本效益原则将其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二、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来源货币政策取向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银行信用的收缩和金融市场借贷成本的提高,这将使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链条处于紧张状态,大大增加经济主体的投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施工企业应结合自己的行业特性,从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

1.融资。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购买、更新大量机械设备,持续采购大量水泥、钢材、沙石、燃油等材料燃料,具有明显的资金依赖特征。这一行业特点要求施工企业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以满足项目施工的正常资金需求。在信贷趋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融资能力将会受到较大制约,同时融资成本也将提高,从而产生项目融资风险。项目投资。项目投资环节的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一个工程项目从信息的取得到中标签订合同,再到项目完工往往历时较长,期间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越大,占用的资金、资产就越多,企业的负担就越重。而且由于投资周期较长,种种不确定因素可能使关键资产发生减值,使投资决策的预期效果受到影响,制约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投标。目前建筑施工市场基本实行低价中标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为了能揽到工程,各公司之间相互压低标价,开展恶性价格战。如果投标阶段不顾自身实力,不惜血本盲目争取项目,这将导致极低的工程利润率,甚至产生亏损,进而引发一系列履约风险、支付风险甚至诉讼风险,使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和信誉危机。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任意环节控制不当,都有引起财务风险的可能。施工企业如果不结合项目规模、特点、复杂程度及施工条件,制定出合理施工组织方案,就可能导致施工工期延长,所需机械设备增加,投入的成本费用增加,最终导致项目实际工程杆件结构论文/gjjg/收益低于期望值,形成施工项目亏损。结算。一般而言,施工项目竣工后,就应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进行最后的财务结算。在金融市场资金供应趋紧的条件下,业主资金可能发生困难,使施工企业无法及时收回工程结算尾款,而工程质保金也因难以按时收回演变成收款风险,这些无疑会增加施工企业的资金负担

浅谈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分 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机制

对商业银行而言, 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意外变动而造成盈利状况 (或市场价值) 对于预期值的偏离。利率风险可分为以下三类: (1) 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差而形成的利率风险; (2) 由于银行客户选择期权而产生的利率风险; (3) 利率基本点风险。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潜在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完全开放金融机构存贷款及贷款利率的攻坚时期。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造成的影响及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构成中, 风险系数较高的贷款业务是其盈利的主要来源, 而中间业务相对较小且不成熟, 这种盈利模式仍然是高资本消耗模式。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及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 我国金融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商业银行受利率变动需承受的冲击也随之上升, 出现了严重脱媒现象, 商业银行为了应对, 其盈利模式必将改变。

2. 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 传统竞争格局逐步改变。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到来, 商业银行必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必须瞄准利率市场化变化的每个细节, 积极考虑经营效益问题。各个商业银行为了获得市场效益必然不断开拓市场、吸引客户, 利用利率工具作为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由此, 传统模式下的商业银行竞争格局必将改变。

3. 商业银行面临更多净利息效益、资产价格及信用方面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利息效益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贷款本息正常偿还时, 由于利率变动促使商业银行净利息收益无形损失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在存贷款格局上往往采取存短贷长的模式, 一旦出现较大的利率变动, 必然会造成较大的资产性缺口, 尤其是利率上升后, 商业银行面临的生息风险就会随之增加, 对净利息收益的影响也较大。

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当存款利率上升之后不可避免地在信贷市场中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也会随之上升。以“逆向选择”为例,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一旦贷款利率上升, 一些偏好风险的借款者由于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项目而选择成为银行客户, 而投资低风险低收益项目的风险厌恶借款人可能会放弃去银行借款。商业银行对于贷款所投资的项目风险程度也难做出全面、规范的衡量, 现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项目, 而那些低风险项目很有可能就会被放弃。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价格所形成的风险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受到利率波动影响时会造成商业银行不动产以及证券价格方面的变化, 使商业银行不动产及证券价值遭到“稀释性”损失, 对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规模及资产质量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在我国, 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作为主导和支柱, 国内商业银行将很大一部分资金投放到证券市场;由于利率水平与证券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一旦利率市场出现利率上升情况, 无疑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证券价格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的机制分析

1. 商业银行要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在利率管制条件下, 存贷款利率都是由央行确定的, 所有商业银行执行的统一标准。对于存贷款市场而言, 很难通过利率杠杆提升银行的经营收益;而商业银行也往往采取提升服务质量、开发优质客户资源提升自身业务量, 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而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 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采取的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施宏观监督与调控, 不同商业银行主体会根据国家政策, 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和制定更加有利于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利率, 因此不同商业银行之间会存在利率差异性。可见, 商业银行不仅要提升银行服务质量, 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和思路。

2. 商业银行要健全和完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存贷款定价体系和产品多元化体系。

商业银行在确定存贷款定价时要全面、深入分析当前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根据自身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 不断形成依据产品、客户和资产结构实际差别的定价机制, 有效实现经济效益与风险控制相统一。商业银行要逐步形成账户管理、信用管理以及管理成本等方面数据系统, 为存贷款的定价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要不断完善内部报价及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及风险溢价测评体系。此外, 商业银行必须要创新业务类型, 努力发展中间银行业务, 开放创新多类型、多层面的产品, 形成金融产品多元化。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努力改变当前中间业务发展滞后的局面, 通过发展中间业务以有效的弥补由于利差减少而带来的损失。建立多元化的商业银行产品体系、发展完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必须要提升整合商业银行结算类业务, 努力开发发展投资银行类、个人理财、融资租赁等创新型业务, 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完善服务产品定价机制, 规范中间业务收费行为, 并建立中间业务风险预警系统, 保证中间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3. 商业银行要根据利率市场变化以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构架精细且富有弹性的利率风险定价管理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 其定价能力就是商业银行在激烈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较强综合竞争能力和较强盈利收益能力的现实表现。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 商业银行必须要善于捕捉利率市场化变化的各类信息, 根据不同产品的资金成本、发展策略、客户价值、风险程度和目标利润来确定定价策略和定价方法。

同时, 要善于从存贷款期限以及流动性确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 制定科学规范的措施, 有效防范由于定价不合理带来的波动。还要加强成本方面的控制与管理水平, 尤其是在市场开拓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产品创新要重视提升那些具有较强议价优势的业务类型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金融产品, 以此提升金融市场竞争中定价权。

4. 商业银行要努力构建与利率市场化相配套的各项机制措施。

例如建立公共征信系统, 以有效降低借款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和信息评级制度, 加大社会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监督;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力度, 通过建立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对利率市场化调控与监管体系, 确保宏观经济稳定、保障利率市场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畅彦.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现代经济, 2007;6

[2] .刘湘云, 唐娜.基于久期缺口的免疫策略及实证分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9

浅谈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分 篇3

人民法院廉政风险防控,就是从司法权力岗位中找出可能影响公正廉洁执法、引发司法腐败问题的“风险点”,并针对“风险点”健全防控措施,以阻断岗位廉政风险演变成违纪违法的事实,防止和减少司法领域的腐败问题发生。近年来,法院系统紧紧围绕审判执行及重点岗位、重要环节,不断推进法院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安排部署实施方案大力推行廉政风险全程、全面防范管理,有力促进了法院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推进。但如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从完善机制入手,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廉政风险是指干警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防范是针对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做到及早发现、提前化解,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法院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方向。

(一)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爱护法院干警的重要体现。法院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掌握有一定的权力,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腐败风险,一旦腐化堕落,发生严重腐败问题,不仅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 失,而且对个人及其家庭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干警腐化堕落往往会经历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的演化过程,如果我们提前发现,采取预防措施化解风险,做到“关口前移”,在腐败问题产生之前及早消除诱因,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对有腐败苗头和轻微违纪违规的干警,实行超前防范和动态监督,及时提醒一部分人不犯错误,控制一部分人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督导犯错误的人切实改正错误,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和保护法院干警。

(二)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是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市高院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我院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坚持传统反腐倡廉“大宣教、大预防”工作格局的基础上,将宏观目标微观化,将总体原则具体化,通过对审判执行工作中具体风险的查找、分析、处置,将审判执行业务工作动态、全程、全面纳入教育、制度、监督、改革并重的惩防体系之中,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新途径。

二、当前法院系统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法院防范意识不够强,对干警的跟踪管理相对滞后。一些单位感到,要加强对干警的日常监督管理,过多地干涉个人工作和生活,针对存在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 提出批评教育和帮助,既怕得罪人,又怕会束缚和影响法院干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干警的日常跟踪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存在重教育、轻管理,重惩处、轻监督的现象,往往等到苗头性问题发展成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后,才想办法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有的单位认为,廉政风险防范和预防腐败工作务虚的内容比较多,一时难以取得明显成效,往往存在重查处、轻预防,重治标、轻治本的观念,在预防工作方面花精力、下功夫不够。

(二)信访信息利用不充分,苗头性问题防范缺乏针对性。多数信访举报所反映的问题,介于思想道德防线与党纪国法防线之间,是反映干警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或轻微违纪问题。由于这部分信访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防范措施还不够有效到位,使一些干警没有得到及时警醒和挽救。

(三)制度改革不够完善,源头防治腐败工作还需深化。各级法院在创新体制机制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在拓展源头治腐领域方面办法还不多,措施还不够有力,已有的制度和改革措施有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三、推进法院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制度,为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逐步建立法官薪金保障制。认真贯彻落实法官法,努力提高法官待遇,既严肃法纪,又切实关心法官的物质生活。不断加强法官的职业收入保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确保法官能够按期足额领取工资和相关津贴,报销差旅费,并逐步提高法官待遇。目前国家对法官等级对应职级待遇已作出统一规定,不断激励全院法官,待遇是会逐步改善的,增强法官职业的吸引力,形成一种“不愿为”的激励机制。

二是完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建立保障合议庭和独任法官能够依法独立审判的制度,理顺法官审判职务与行政职务的关系,全面落实合议庭、独任法官对案件作出裁决和裁判文书审签的权力;加强与法官选任相适应的法官职业专门培训,不断提升法官的法学理论水平,使其对法律知识有广泛的涉猎和深刻的理解;加强法官继续教育,注重法学理论与审判业务相结合,提高审判业务素质与调查研究能力相结合,加大继续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严惩一切对法官打击、诬告等行为,依法维护法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坚决支持法官依法履行职务。切实增强法官的自尊意识、责任意识、勤政意识、为民意识,保障司法廉洁,树立司法权威。

三是健全和完善法官惩戒制度。惩治有力,预防才能有效。充分发挥惩治在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有损政 法队伍形象、有损司法公信力的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对违纪违法者实行严查严办,建立“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增强法官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受各种利益的诱惑,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对群众举报涉嫌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法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姑息迁就。严格执行法官回避制度和审委会研究案件制度,铲出滋生腐败的土壤。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四是建立和完善法官申诉、控告权利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既能严肃查处法官违法违纪行为,又能充分保障法官申诉、控告权利的程序,做到有问题的予以惩戒,属于错告的还以清白,确保法官依法办事,廉洁奉公,正确行使职权。同时,不断强化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履行责任有规范、检查考核有标准、责任追究有依据。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价和考核检查,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实施监督,确保惩防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一是强化监督。充分发挥诉讼体制本身的监督制约作用,健全法官自律机制,增强法官廉洁意识。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监督,依照法定程序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积极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重点加强对审判、执行权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对党员干部道德操守的全方位监督,尤其是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 岗位、重要职能、重要事项的全方位监督。严格按条件选任法官,确保不合格人员进不了法院,当不了法官。

二是取得群众支持和参与。通过电子屏幕、警示桌牌等载体,向干警进行廉政风险防控的宣传教育;建立廉洁执法跟踪监督卡,公开举报方式,从立案、审判到执行的各个阶段实行全程监督,一案一卡,发现问题由监察室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扩大司法民主,主动接纳社会各界参与司法活动,协助做好诉讼调解、案件执行和信访维稳工作,形成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完善。

三是有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启用数字化法庭、进行庭审监控录像、建立廉政风险管理数据库等手段,构建风险防控的技术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能力。

(三)加强领导,为惩防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建立 “一把手”要负总责的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做到重要工作“一把手”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具体负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严格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对在惩防体系建设中领导不力,落实不到位、没有完成任务的部门和个人严格追究责任。坚持把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与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将工作实绩作为对 班子成员总体评价和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提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贯彻轮岗交流。严格执行政法干部内部轮岗交流和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交流的规定。建立法院干警内部岗位流动机制。

浅谈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分 篇4

有效的探索成功的实践-构建粮棉市场化条件下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做法及启示

江苏既是粮棉产区,又是销区.继棉花购销市场基本放开、夏季红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后,从去年秋季开始,在全国率先全面放开粮棉市场.江苏省分行积极应对粮棉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全方位落实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大力推进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探索在粮棉市场化环境下提升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 者:陈树宏 作者单位:农发行江苏省分行刊 名:农业发展与金融英文刊名: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FINANCE年,卷(期):“”(2)分类号:F8关键词:

浅谈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篇5

浅谈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内容摘要: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劳动争议案件屡见不鲜。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法律风险增多。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是预防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

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劳动合同法》自施行以来,劳动争议案件屡见不鲜。作为劳动关系中的强势主体--企业常常以败诉收场。劳动争议案件的频发增加了企业用工的成本,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用工的法律风险。企业如何变不利为有利,如何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成了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也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诸多企业通过法律专业人士的指导,制定了多种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办法。《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用工存在哪些方面的法律风险,笔者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详见下表:

企业用工的法律风险

类别 风险项目 风险环节

入职审查

招聘制度 告知义务

违法要求担保和押金

人事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 奖惩员工法律依据失效

培训制度试用期内提供有偿的培训

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一级 一级 一级 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不订立书面合同

试用期约定不当

合同必备条款约定不当

劳动合同签订

服务期约定不当

劳动合同无效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履行

续签劳动合同不当

劳动者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解

非过失性解除合同

后合同义务

支付经济补偿金

商业秘

其 他 密竞业禁

止 竞业禁止 商业秘密 变更劳动合同不当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一级 三级 一级 一级 三级 四级 一级 三级 三级

鉴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多样化,本文仅就企业如何通过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有效防范用工法律风险进行简要分析,期望能够对企业有所裨益。

一、招聘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招聘是企业用工过程中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首要环节,招聘制度的完善是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第一道关。通过完善招聘的流程、修订招聘系列表格可以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管理、使企业规避由招聘带来的法律风险。

(一)入职审查

招聘过程中的入职审查是对入职者的身份、履历进行核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求应聘者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履历证明,其中履历证明是证明求职者的学习、工作经历,防止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或者负有竞业禁止义务的人员进入本企业。《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审查过程中应当要求有工作履历的应聘者提供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

在入职审查过程中,身份证明的审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安部有专门的查验公民身份证真实性的平台,企业应当积极运用这一平台查验新入职员工的身份情况。实践中,存在劳动者身份证丢失、正在办理中的情况,如何弥补这一漏洞?要求新入职的员工提供“无违法犯罪行为证明”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此证明是居民户籍地派出所在核实其真实身份、家庭住所等情况后,出具的证实此人户籍、身份、住址及无违法犯罪行为记录的证明,并加盖有当地派出所的公章。此证明能给企业在用工上加上一道防火墙。

(二)告知义务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负有的告知义务也是不能小觑的。《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如何履行告知义务?这要求在涉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上要有合法的公示告知程序。在实践中,法院审查这一点主要是看是否通过了公示程序。法院认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部网站公告、电子邮件传送、宣传栏公示公告、员工手册发放、规章制度培训考试等等。鉴于网站公告、电子邮件传送、宣传栏公告这三种公示方式都不易于举证。所以企业在公示时尽量采取书面形式。

(三)就职担保

流动就业是当今的一个趋势,身处异乡的求职者常常是只身一人在外,对于企业来讲聘用外地的劳动者,会给企业带来无法预测的风险,尤其是某些特殊行业如会计,所以企业用工大多选择人员本地化。当然也有企业为了避免风险,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押金或者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学历证等证件。但《劳动合同法》对于这些企业以上的做法是明令禁止的。《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

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一边是劳动者的求职心切一边是企业的用工风险,劳动者和企业两难。如果在招聘制度的表格设计中添加一栏“紧急联系人”。要求入职者提供1-2名亲属的联系电话和住址,然后进行审查核实。既能解决外地劳动者就业和又能防范企业用工风险。

二、绩效考核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绩效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员工的效率。有效的绩效考核,还能帮助企业确定每位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或不足,更可为员工职位的晋升、降级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使企业在管理过程奖惩员工有合法合理的依据。

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行结合企业特色制定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以及完成企业工作任务及奖惩办法都直接体现在绩效考核制度中。就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的两周也就是2008年1月15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废止了。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不能再依据此条例制定相关奖惩办法。企业无权对员工进行奖惩,因为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平等的。企业如何对员工行使管理权?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诸如降薪、调岗等,而这方面的制度往往体现在绩效考核制度中。《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是关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这一法律规定正是企业制定具体考核奖惩办法掌握主动权的源泉。正是因为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就给企业留下了自行制定相应奖惩标准的空间。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根据企业规模、盈利状况和员工数量自行制定多层次、多档位的考核奖惩办法。例如:奖,员工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当月予以1-10分奖励;员工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当月予以11-20分奖励等。惩,月汇总某部门员工绩效考核不合格率达30%,该部主任当月岗位工资按照85%领取;月汇总某部门员工绩效考核不合格低于50%,该部主任当月岗位工资不得领取等。

员工奖惩体现在考核制度中,要做到合法又合理,最重要的是要有公示程序。一套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从制定到实施经过与员工面谈、审查制定、公示征询意见、考评、考评意见反馈、考评结果的应用等若干环节,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其中,每一级主管都层层考评,其公告公示的过程是具体的、明确的甚至是书面的。考核制度的多层次、多档位能使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三、培训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培训,能使员工迅速成长、能使企业永葆生机。企业内的培训多种多样,从一个员工的角度看分为入职培训、专项技能提升培训、管理技巧提升培训等。培训能够使一个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掌握本企业某项专门的技能,从而提升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对劳动者提供培训,是员工的一种福利,所以《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培训做出了保护性的规定,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是仍有缺憾。企业往往在招聘员工后第一时间进行上岗培训,为了使员工尽快上岗,往往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但是在试用期内的培训却不受上述条款的保护。《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想走就走,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即使企业在此期间对其进行了有偿的培训。这种情形下,企业是人财两空。

企业如何规避这种风险,首先在试用期的约定上,并不是越长越好,《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期限有严格的限制,所以,约定合理的试用期,是防范风险的办法之一。其次,对在试用期内的员工进行培训,可以选择企业文化、企业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基础培训。尽量避免有偿的、专项技能的培训。如遇特殊原因必须提供专项培训的,可提前终止试用期。最后培训制度的规范化、系统化也非常重要。制定合理的培训、各种专项培训计划,在培训计划中规避有偿的专项技能培训,从源头上杜绝试用期内的有偿培训。

四、档案管理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对本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资料。档案管理是为了高效、有序地利用档案材料,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对于现代企业来讲档案管理制度还有其特殊的价值。就拿人事档案来讲,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可为企业提供员工个人经历、业务水平、工作表现、工作变动等情况,便于企业知人善任。其法律意义也尤为重要,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因不能举证导致的败诉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

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6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也就是说企业在做出上述决定时一定要经过合法的程序,且保留书面的证据。没有合法的程序,企业管理将会陷于困境,档案管理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企业在做出涉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无职工代表大会的由全体职工讨论),提出具体方案和意见,然后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最后将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并保留劳动者的签字回执。有了合法的程序基础,再通过档案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制度就成了企业维权的法宝了。

浅谈煤炭施工企业经营风险防范 篇6

中图分类号:G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2-0112-01

经营风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贯穿于施工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一个施工项目经济效益好坏,不能只考虑施工合同结算价格的高低,而是要考虑市场因素、投标报价、合同条款、工程结算、内部管理等风险的大小。项目经营期间,一旦发生经营风险,势必会造成效益流失。把施工项目作为企业效益的源头,把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确保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充分认识经营风险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风险,是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导致企业实际经营成果与预期发生偏离,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许多施工企业仅考虑安全风险,认为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是政绩,而忽略了经营风险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企业经营是以赢利为目的,利润往往与风险同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取效益的过程就是险中取胜、险中求利的过程。正确识别风险、确认风险、评估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处理,就能在发企业经营过程中稳中取胜,从中获取利润。所以,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的研究,客观地分析经营风险的成因,识别经营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正视存在的经营风险,将风险管理有效融入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嵌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做到尽早发现风险,聚焦风险及时应对,才能实现风险管理与各项经营管理业务完美对接,才能消除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

二、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投标报价风险。投标是建筑施工企业承揽工程的主要手段。在目前建筑市场“僧多肉少”、竞争不规范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中标,往往低于成本价投标,目的是想低价中标后,再想方设法从其他渠道争取补偿。但低价中标中蕴含着很大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在投标成本回报上,以及标价盈利空间的不确定性上。一旦低价中标,则可能承担施工过程中的一切经营风险,如果施工企业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不能彻底消化压价让利因素,承建的项目必将出现亏损,使企业遭受损失。

(二)合同履约风险。施工合同条款中的质量、工期、安全、价款结算、工程款拨付方式及人工、材料、机械设备价格等许多条款,均影响着施工项目最终效益,而这些问题与合同的不规范签订和不正当履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施工合同签订时,大多为业主提供的格式文本,合同条款基本形成,难以修改,业主往往利用施工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附加某些不平等条款,如果施工单位不认真审核合同条款,存在遗漏或责任义务不清、签证索赔不明确等情况,将会在合同履约当中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致使承接工程项目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合同履行中的不确定性,直接增大了经营风险系数。

(三)工程结算风险。工程结算数额的确认,主要是业主不及时进行工程验收或不确定最终工程造价,导致工程款不能及时拨付,造成潜在经营风险。一是已完工程项目业主不及时办理工程验收和竣工结算,或以需要进行工程造价审计为由,不确定交工时间,拖延竣工决算时间,使工程尾款、质保金出现缩水和回收风险;二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工程设计变更、隐蔽工程及合同外工程增减工程量,但合同外增加的费用与业主洽谈中一般难以得到补偿。

(四)资金收支风险。从目前施工合同条款看,工程进度款拨付率一般在70%-80%之间,各类质保金留5%-20%,即每月已完工程结算,业主最多只能支付70%-80%进度款,有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业主还不能按合同约定比例拨付进度款;有的业主大量使用承兑汇票支付工程款,或“戴帽”将工程款抵账材料款,工程竣工后,到期的项目尾款和质保金不能按期释放,使施工单位资金周转困难,形成坏账风险。特别是近几年,建设领域的工程拖欠款问题日趋严重,愈演愈烈。巨额的工程拖欠款带给施工企业的风险已反映出利息负担沉重,资金周围困难,经营步履维艰,坏账风险增大,随时还面临拖欠工资或被分包商和供应商诉讼的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五)内部管理风险。有的施工企业基础管理薄弱,机制不活,人员素质低,因管理引发风险造成企业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施工组织问题。由于施工工艺不合理、技术方案不可行、一线工人技术程度不高,造成施工中工期、质量、安全出现问题,形成项目施工风险,增加工程成本支出,造成利润流失;二是物资管理问题。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时间长,建筑材料受市场影响,物资涨价风险,但同时也存在施工现场材料损失浪费严重,造成材料成本超支;三是合同外工程签证资料管理问题。对合同外工程、隐蔽工程及因甲方原因造成停窝工损失签证资料不齐全,该结算的缺乏证据支持,形成效益流失;四是人力资源问题。管理和技术人员流动频繁以及人员总量过剩关键人才不足,削弱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施工企业经营风险控制对策

(一)做好项目前期调研,理性投标。施工企业要生存发展,投标、承揽工程项目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一是项目投标前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并能够对各类风险有预见性识别。在投标报价时,应准确把握成本构成的各要素,使报价准确合理,防止低价中标带来的效益风险;二是对拟投标项目的业主资信情况、项目风险、投标报价进行综合分析,慎重投标,坚持事前算赢,降低项目经营风险。

(二)健全合同评审制度,严格合同管理。一是合同签订前,企业法律部门要介入,要对合同的风险性进行评估,防止合同中不利条款的出现,把合同履约风险隐患消灭在评审阶段;二是在合同谈判中,要力争把涉及的合同外工作量、材料调差及后期遇到的竣工结算方式和时限等问题在合同条款中加以细化和确定;三是合同签订时,要实行合同的集中审查、会签、审批和管理,重大合同由工程、企管、财务、采购、法律、审计等部门联合评审,防止在合同条款上出现漏洞,降低合同履约风险;四是合同签订后,要对承接该工程的施工项目部人员进行合同交底,明确承包人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使施工项目部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按合同要求组织施工,防止合同纠纷。

(三)加强工程结算工作,提高项目效益。一是施工方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后,应在约定期限内向业主提交完整的月度结算资料与竣工验收报告,紧盯结算工作,决不留下尾巴和后患,防止工程结算不及时、不完整,给企业带来损失;二是加大已完工程结算力度,减少结算周期,降低未完施工规模,提高存货周转率;三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整理工程签证相关资料,对发包人单方面反复进行的工程造价审计、缩水和罚款,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适当提出违约要求,维护企业利益。

(四)强化内部基础管理,降低经营风险。一是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形成更高层面的风险管理组织,从全局观分析和管理风险,共享各种风险信息和资源,齐抓共管,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方面的决策支持;二是项目中标后,总部要统一组织协调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同时配备业务精干的计划预算、施工技术、物资设备和财务管理人员,做好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等基础管理工作,使项目部从进场到竣工全过程工程成本处于受控状态;三是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建立资金结算中心,由总部资金结算中心按审批的资金预算下拨项目所需资金,从资金管理中控制财务风险;四是在发生合同条件变化时,要及时搜集会议纪要、工程图片、变更通知等重要资料,为合同争议准备证据,也为工程索赔打下基础。五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核实各项应收款项,夯实结算基础资料,加快工程结算进度,面对不同甲方,采取不同策略,缩短挂账时间,及时确认债权,降低债权风险,防止资金缩水和流失;

浅谈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分 篇7

现代企业都采取外包理念,企业仅做后台支持,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外包出去,随着企业对外包的依赖,人力资源也不例外的成为外包的对象,人力资源外包商承担着企业的档案管理、薪酬福利发放、人员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但是企业在人力资源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风险。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对人力资源所进行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集中于人员的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保管等活动。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竞争的加剧,绩效评估、激励制度的设计与管理、员工发展、企业文化的营造等战略性活动逐渐纳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由一种维持与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职能。同时,随着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越来越繁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中。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心的转移与事务性工作的不断复杂使得人力资源外包成为可能。

所谓“外包”,就是组织把某个项目或者工作内容交给从事这种工作的公司。通过外包那些企业自己没有能力或能力不强的部分,企业可以专注于能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留下其最具特长和优势的业务,而将其他业务交给比自己更具有能力或更专业的企业。

所以人力资源外包,就是指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专注于人力资源的核心战略性活动,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二、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其风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外包项目的效果。企业投入了人力、物力、时间,如果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可能因为错过时机丧失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另一类风险就是在外包项目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如造成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薄弱,以及走漏企业信息等。具体来讲,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包服务机构的选择

目前,国内市场上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的数目众多,由于行业进入门坎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猎头公司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这些机构的水平高低不一,既有世

1界顶级服务提供商,也有一个人一台电脑的独立顾问。由于行业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很难对服务商的背景、资质准确了解,而真实的水平往往在过程中才能被准确评估。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与服务提供商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因此,服务商选择的决策风险不可忽视。比如在一个企业客户曾经听到过这样的失败案例:该公司在进行人力资源薪酬、考核方案设计外包时选择了当地号称最有实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但是,在项目还未有任何成果时项目组突然解散,企业不得不重新选择咨询公司。后来了解到该咨询公司的实际资质与对外宣传不相符,对方进驻的3名顾问中有2名是刚刚招聘的毕业生,其中一名离职后公司再无人员补充进来,项目经理自身的业务素质又不足,因而无法继续项目,造成项目失败。

(二)企业与外包服务商的相互适应

在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过程中,还存在企业与外包服务商互相适应的问题,许多关于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研究都把这种适应性总结为企业文化问题,即服务提供商是否能够深刻理解、适应企业文化的特点,并对服务进行相应的客户化。实际上这种适应还应当包括企业对外包服务本身的适应,比如现有的组织机构设置、制度、相关人力资源流程、企业执行力等是否能够保证外包服务的效果,因为外包的成果最终还是要通过企业自身的应用和实施发挥作用。但这种双方的适应摩擦是普遍存在的,而适应的程度对服务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例如,某大型国有企业在对人力资源招聘、薪酬考核、职业生涯设计外包方案进行实施时,遇到几个问题:第一,按照设计方案,招聘工作应当从人员的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出发,而国企的背景、人际关系的影响造成在招聘的过程中方案往往无法得到严格执行;第二,薪酬体系的方案设计科学合理,打破了原有的平均主义,但是员工由于多年处于“大锅饭”的体制下,对收入差距的接受程度极小,方案实行的难度很大;第三,职业生涯的设计将企业现有岗位划分了职系,整理了清晰的晋升规律,但是在实际干部升迁时,由于旧体制的影响,对所谓“资历”以及政工方面的因素过多的考虑使得职系往往被忽视,跨职系升迁调动十分普遍。这些问题使得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原因就是企业自身还没有准备好项目实施的平台,而设计方案本身对企业现状的考虑也存在不足。

(三)企业的信息安全

企业在外包合作过程中必须向服务商交接大量信息,例如,企业战略、经营方案、经营指标、人员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特别是在一些项目中,如人力资源规划等,也往往会涉及到人力资源以外的如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信息。虽然目前国内的服务机构在合作时都会与企业签订保密协议,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安全保障,但是由于在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外包行业的运作,一些运作不规范的外包商有可能泄露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机密信息,特别是如果出现外包商因经营不善而倒闭,那么企业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护。如何在保证服务商为外包服务的顺利开展获得足够企业信息的同时,保护企业信息安全也是外包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

(四)外包与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的关系

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就必然会产生企业对自身人力资源职能的问题,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

1.如何应对企业自身人力资源职能边缘化 随着人力资源外包在国内的不断发展,外包服务的内容已经逐渐涵盖了人力资源的主要职能,从简单的档案管理、薪酬福利发放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员招聘、人力资源规划。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外包的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实际工作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技能可能会越来越少,企业可能随之产生对外包的依赖性,使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降低,久而久之造成对外包服务的评估能力下降或者无法准确认识企业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需求,而且一旦与外包机构的合作终止或出现问题,将给企业带来管理风险。

2.如何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定位 随着人力资源外包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很多人力资源从业者都产生了一种担忧,就是随着人力资源职能外包的范围越来越大,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责权是否逐渐被削弱而最终使人力资源部失去存在的意义。这种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的潜在风险实际上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即原有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定位模糊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人员流失。

三、规避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对策各种类型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受制于规模、成本、效益等诸多因素,基本上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部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人事部门,致使人事管理混乱无序。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会被各种人事问题所困扰,这些暴露的问题已经成了公司发展的瓶颈;有些公司不熟悉国家关于劳动和人事方面的相关法规政策而与员工发生纠纷,以致影响公司的发展;有些公司也会亡羊补牢,迅速招聘或由现有工作人员临时处理这些问题,然而大量繁杂的操作程序却使他们疲于应付甚至不知从何做起。这时,找一家可靠的专业机构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就能使这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

但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外包决不简单是将一些职能“扔”给服务机构而高枕无忧,在外包的决策、实施等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发生对外包项目本身、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对于整个企业经营造成消极影响的风险因素,企业不但需要识别这些因素,而且需要制定详细可行的应对方案,这就要求在外包项目的整个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参与者,包括高层管理者、项目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等各方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具体来讲,企业为了规避人力资源外包可能产生的各类风险,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合理选择外包的内容

企业必须明确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哪些可以外包,哪些是不适于外包而必须限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这就涉及到对外包的定位问题:人力资源外包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日常琐碎工作中解放出来,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

事战略性的工作。试图把人力资源的所有职能,特别是战略性职能全部外包是不现实的,估且不谈成本问题,这样一是会增加重要经营信息泄露的风险,二是会使人力资源部门陷入无事可做的窘境。理性的做法应当是将事务性的工作,如工资发放、档案管理等外包出去,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职能,如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等工作中,既规避了风险,又无形中提升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减少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外包过程中的危机感。

另外,外包内容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企业自身在规模、性质、文化、制度等方面确实没有对一些职能进行外包的可能和必要,切忌迷信或者跟风,应当从企业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宜、最有效果的内容进行外包。

(二)做好外包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外包之前,特别是在将如薪酬考核方案、人力资源制度设计等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项目外包之前,企业应当做好几方面的准备:首先,应当做好对员工的宣传工作,营造变革的气氛,保证服务实施的效果;其次,要在内部管理流程方面进行优化,为外包服务的实施搭建顺畅的通道。这就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进行外包的决策之后,做好内部的功课,完善内部管理,转变人员思想观念,从领导者的层面保障服务的顺利实施。(三)正确选择外包服务商

对服务商的选择,除了价格外,应当从公司实力、客户群体、专业背景、客户口碑等方面综合了解,针对所要进行外包的内容,选择专业可靠的服务商。特别是客户口碑,作为在传统的信息渠道的补充非常有帮助:通过曾与服务商合作过的客户的反映,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该服务商的水平资质。企业的项目负责人(通常是人力资源部专人负责)必须在服务机构调研、选择时考虑周全,尽量选择实力雄厚、公司历史较长、有本行业企业服务的丰富经验、在合作的内容上具有专长、以及客户评价良好的服务商。

在与服务商签订合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考虑来自服务商方面的风险问题,在外包项目预期效果、阶段考核、信息安全、损失赔偿等方面的条款应当明确详细。(四)明确职责和定位,保证过程的参与和监控

虽然外包可以把人力资源部门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外包过程中的参与和监控也决不可以忽视。不断的参与,可以保持和提升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使人力资源管理者从与外部专业机构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避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边缘化,同时更好地行使其战略方面的职责,而且这种学习的机会也可以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满意度,减少人员流失。更重要的是,作为与外包服务机构接触最为密切、频繁的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要承担起对服务的监控和评估职能。要建立起服务商的评估机制,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评审、反馈和沟通;同时,由于大多数信息资料都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披露给服务商的,因此,在信息安全的保障方面,人力资源

部门应当与相关部门进行协作,建立起文件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避免机密信息的外泄。

总之,人力资源外包本质上虽然是把繁琐复杂的工作交给服务机构处理,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管理者及人力资源部门的负担,但是要保证服务的效果并且规避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计划、准备工作,要求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及全体员工在外包的前、中、后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当然,随着人力资源外包服务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规范程度的提高和企业对外包服务的理解认识的不断加深,文中提到的一些风险将会随之减弱,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会逐渐加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积极效用将会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浅谈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化解 篇8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涵义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概念

我们通常所谓的风险,一般指的是具备一定条件,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与变动程度。而单纯从财务角度来说,其风险主要涉及到预期的报酬可能无法按时兑现。而企业金融会计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指在企业金融会计业务过程中,由于制度安排以及组织管理、技术方法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原因,导致金融会计业务有可能产生经济损失方面的风险,也就可能造成资金、财产、信誉等方面损失等等。

(二)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内容

1.会计核算风险

及时对银行业务进行真实、完整地核算是银行会计的主要基础性工作。而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因会计核算的许多环节失控带来的风险,集中体现在对凭证审查不严、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对账务进行检查核对不力、对复核监管不力、没有健全的电脑制约机制以及采取不当的核算方法而造成的资金被截留、挪用、骗取、贪w、盗窃等一系列损失。

2.会计结算风险

结算业务通过银行向客户提供各种支付结算的手段与工具来实现经济活动中客户的货币给付转移服务。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因复杂、不健全的结算管理,会造成结算资金借助结算凭证和结算渠道而进行套取、侵吞、挪用结算资金而产生的风险,这样的风险具有隐蔽多样的手段和涉及较大的金额等特点。

3.会计监督风险

这一风险主要是因相对软弱的企业金融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对那些经营不合理或者不合法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而产生的风险。这一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企业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金融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少数企业受利益的驱动,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进行恶意竞争,这些手段有:高息揽储、低息放贷,或违背会计核算原则虚增虚减利润等,这样的违法手段不仅增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扰乱了“公平、公正、平等”的.竞争基本原则,不可避免地产生企业金融会计风险。

(二)内部管理模式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会计信息导致的风险。会计信息不真实可靠,导致金融资金被截留、贪w以及盗窃的风险。失真的会计信息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无法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影响了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失真的会计信息也导致企业无法对自身进行市场定位,误导资金的流向,影响其竞争力,导致其面临淘汰的命运。另一方面,内控制度导致的风险。由于企业的领导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内控制度建设不能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有效的会计监督和制约机制缺乏、对内控制度落实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金融风险的加剧。

(三)会计行为主体的影响

浅谈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篇9

论文题目:浅谈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姓 名 李志婷 学 号 指导老师 年 级 学 校 省直电大

论文提纲

一、财务危机的先期预兆

(一)财务结构明显恶化

(二)企业信誉不断降低

(三)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

(四)经济效益严重滑坡

(五)关联企业趋于倒闭

二、财务预警机制的指标

(一)偿债能力预警指标的建立

(二)营运能力预警指标的建立

(三)盈利状况预警指标的建立

(四)发展能力预警指标的建立

三、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定量方法

(一)企业安全分析法

(二)财务费用分析法

(三)财务比率分析法

(四)Z计分模型分析法

(五)资产负债表分析法

四、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及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的建议

(一)企业要根据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对策。

(二)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的建议

浅谈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内容提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和防范研究,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财务危机是指为企业明显无力按时偿还到期的无争议的债务。对于财务危机,通常公认有两种确定的方法:一是法律对企业破产的定义,企业破产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危机最常用的标准,也是最准确和最极端的标准;二是以证券交易所对持续亏损、有重大潜在损失或者股价持续低于一定水平的上市公司给予特别处理或退市作为标准。财务危机是导致企业生存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及早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预警,通常是指对不利事情或风险进行的预测和报警,以尽量避免或降低各种可能的损失。预警概念起源于战争,并由此出现了军事预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进步,经济学家开始模拟军事预警,将预警的概念引入宏观经济分析,对经济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事情或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由此产生了经济预警。企业财务预警又是经济预警在微观层次上的拓展,它是基于财务角度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预警,以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同行业、同地域相关标准等其他相关财会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和预测。财政部在06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中也首次提出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本文立足于财务角度,结合当前国内外一些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建设研究成果,阐述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和成因,综合运用企业风险管理、预警管理和综合评价等理论与方法,探讨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途径,并提出相关应对危机的策略。[关键词] 财务危机;预警机制;防范

一、财务危机的先期预兆

企业财务危机是由企业长期财务经营矛盾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企业财务危机的爆发前出现的许多先期预兆。

(一)财务结构明显恶化

1.筹资结构不合理,长、中、短期债务搭配不当。这就会引发两个问题,一是筹资成本过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二是偿债高峰过于集中或过早到来,造成偿债困难。2.资结构不合理,长、中、短期投资比例失当,有的项目选得不准,有的投资超过风险限度。这也会形成两个问题,一是投资回报率低,致使盈利能力减弱;二是变现困难,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3.结构不合理,资产中存货、应收债权比例过大。这不仅会影响资金周转,而且也会带来两大问题,一是不能及时变现,影响营运资金的正常周转;二是容易产生存货跌价和债权回收风险,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4.结构不合理,其突出表现是非生产性、消费性支出增长过快,导致企业积累能力下降。这四个木合理在形成过程中是渐进的,只要认真分析研究其发展变化情况,就定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中发现财务危机发生的先期征兆。

(二)企业信誉不断降低

企业信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理财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有了这种特殊性质的资源,企业就能顺利地从投资者或债权人那里获得项目和资金支持,就能顺利地从银行贷到款,就能顺利地把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等。一旦信誉受损,企业的筹资、融资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关联企业间经济往来、信誉结算就将无法开展。由此可见,当企业信誉降低时,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就有了先兆。

(三)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

场竞争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企业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上。如果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且盈利空间很大,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很强。相反,如果企业的产品出现压库现象,造成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或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未变,但盈利空间却在明显缩小,则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减弱。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旦由强变弱,企业就无法按计划、按目标生产经营自己的产品,从而就埋下了发生财务危机的伏笔。

(四)经济效益严重滑坡

经济效益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都要由经济效益体现出来。如果企业销售额上不去,成本却在不断攀升,导致盈利空间在逐步缩小,甚至连年出现亏损。这就出现了财务危机的明显征兆。若长期下去,企业必然陷入绝境。

(五)关联企业趋于倒闭

于企业经营方式中赊销业务的大量存在,企业相互间形成了紧密的债权债务关系,有的关联企业之间甚至形成了扯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债”。因此,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地做好防范呆帐的准备,要时刻盯紧关联企业,特别要注意观察分析那些经营管理不善、产品销售不旺、资金周转不畅、欠款长期不还的关联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其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发生异样变化,出现危机的先期预兆或苗头性问题时,便要及时采取措施,以防趋于倒闭的关联企业,把自己也拖入危机境地。

二、财务预警机制的指标

(一)偿债能力预警指标的建立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企业特定会计期间的利润是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方法进行确认的,故其结果一般会与企业此会计期间的现金状况有所差异,甚至是相差甚远,而保持一定的速动比率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财务预警机制中应对企业的现金状况给予高度重视。可以采用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短缺率、净利实现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2.流动比率预警指标。企业的财务危机绝大部分来源于企业的负债危机,尤其是短期负债危机。若流动比率持续恶化,并且短期没有出现好转的可能性,而企业的债权人又没有给企业提供债务延长的可能,那么企业的生存就会面临极大的危机。具体可以采用诸如流动比率、营运资金比率等指标。

3.债务状况预警指标。企业债务状况的优劣是直接评判企业的运营情况和财务危机出现的依据。保持合理的债务状况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具体可以采用如资产负债率、短期负债比率、逾期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指标。

4.信用状况预警指标。企业的信用状况是在说明社会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客户对本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评价,这既是对企业偿债能力的侧面反应,同时也关系着企业的潜在融资能力,往往也应作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标志。

(二)营运能力预警指标的建立

1.经营状况预警指标。企业长期经营状况的好坏是判定企业是否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一个企业长期经营状况不良,或者是正在逐步恶化,这时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对策,企业可能很快就会陷入财务危机。运营状况的预警在整个企业财务预警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具体可以选取如销售增长率、成本费用增长率、市场占有变动率等指标。

2.周转状况预警指标。如果企业资金周转持续缓慢,很容易造成企业资金的积压和周转的失控,放任这种情况,最终必然会导致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逐步陷入财务危机。具体可以采用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

3.投资状况预警指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投资是生存的根本,而正确的投资往往会成为企业业绩的新增长点,促使企业更迅速的发展。同时,我们很容易看到,投资决策的失误是不可能通过经营管理来补救的,因此企业要坚决杜绝盲目的扩张和不切实际的投资活动,这些往往是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具体可以采用如投资规模比率、投资增长率、年投资平均收益率等指标。

(三)盈利状况预警指标的建立

1.成本费用状况预警指标。企业的经营效果是由盈利反映的,而企业成本费用的失控,将直接导致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并最终导致企业逐渐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后也会直接面对财务危机。具体可以采用如成本增长率、成本与盈利敏感系数等指标。

2.利润状况预警指标。如果企业没有盈利,始终处在亏损的状态,那么企业也就必然不可能具有良好的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财务危机就会接踵而至,企业生存尚且困难,当然更加难以有所发展。具体可以采用如销售毛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回报率等指标。

(四)发展能力预警指标的建立

1.盈利增长能力预警指标。企业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盈利和增长能力,因而企业的盈利增长是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中,企业往往会面临巨大的竞争,不进则退,因而企业的盈利增长能力也应有必要的预警指标进行监控。具体可以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

2.资产、资本增长能力预警指标。资产的增长是企业发展的标志,资本增长是企业强盛的标志,同时也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具体可以采用总资产增长率、资本积累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标。

三、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定量方法

务预警定量分析方法是“以现实数据和历史数据为基础,通过图形和表格的形式来反映变化趋势。”财务预警定量方法有企业安全分析法、财务费用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Z计分模型分析法、资产负债表分析法。

(一)企业安全分析法

安全分析法是指企业通过分析经营安全率和资金安全率作为判断标准的一种方法。

1、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金额÷资产账面价值)×100%

2、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3、经营安全率=[(现有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销售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100% 资金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率大于零,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状况处于稳健状态,反之,在小于零的情况下,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较好,但企业财务状况处于风险状态,若不及时改善财务状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随时可能发生财务危机。

(二)财务费用分析法

财务费用分析法是指企业财务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有两类判断标准可供参考。

1、制造业:稳健型比重为3%以下;风险型比重为5%-7%;危机型比重为10%以上。

2、物流业:稳健型比重为1%以下;风险型比重为3%-5%;危机型比重为7%以上。

(三)财务比率分析法

企业财务单一变量预警的“主要评价方法有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五个方面。”

1、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还能力和长期偿还能力。①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②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③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④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⑤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⑥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100%;⑦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00%时,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低于100%,则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差。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之反,偿债能力越弱。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越好;反之,企业的偿债能力将越来越差。流动比率若降到150%以下时,说明企业财务风险已经产生,资产负债率是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债权角度看,该指标越小越好。从债务角度看,适当的举债是有益裨的,我国一般认为该比率为50%比较合适,美国和日本的比率超过60%至80%。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若小于1,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经产生。不良资产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财务危机也已经产生。

2、盈利能力,是指企业投入一定的经济资源所获取利润的能力。①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②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③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④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⑤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⑥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一般认为,以上指标比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好;反之,盈利能力就越差。

3、资产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①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②存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③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④总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一般认为,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营运能力越好;反之,资产营运能力越差。若周转速度大幅度下降,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经产生。

4、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的增长趋势和增长水平。①技术投入率=(当年技术转让费支出与研发投入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②固定资产增长率=(本年固定资产增长额÷上年固定资产总额)×100%;③销售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④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增长额÷上年净利润额)×100%。一般认为,发展能力指标越高,企业发展能力就越好;反之,企业发展能力就越差。

5、社会贡献,是指企业对国家或社会贡献水平的高低。①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②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这些比率应该是越高越好,说明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此外还有企业职工人数,企业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分红和付息总额,企业到期偿还债务的财务信誉等指标体系。但是,美国学者威廉·比弗于1966年从79对样本中研究认为,预测企业财务危机能力最强的比率是现金流量与总负债的比率,其次是净收益与总资产的比率,最后是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若这三个指标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财务处于稳健状态。若这三个指标的比率越低,说明企业财务处于风险状态。若这三个指标呈现负值,则说明企业财务处于危机状态,应加强诊断与治疗。

(四)Z计分模型分析法

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又称为Z分模型,是指综合运用多种财务指标,通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值来预测财务风险, 也可以说是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函数模型, 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

1、Z计分模型: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本÷资产总额)×100%;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价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100%。

2、判断标准:如果Z值大于2.675属于稳健型财务状况,则企业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如果Z值小于1.810属于危机型财务状况,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如果Z值在1.810-2.675之间属风险型财务状况,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初露端倪。“Z计分模型是通过五个特定的财务比率,将偿债能力指数X1和X4,获利能力指数X2和X3,营运能力指数X5结合起来,综合考察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五)资产负债表分析法

运用资产负债表分析法首先将资产部分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个部分,将负债部分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个部分。

1、稳健型财务状况是: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非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

2、风险型财务状况是:流动资产=流动负债50%;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50%+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3、危机型财务状况是: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5%;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75%+长期负债+未弥补亏损。

四、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及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的建议

(一)企业要根据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对策。

1.当企业财务状况处于稳健阶段时,企业应具有趋前意识,主动做好新产品开发,巩固市场占有率,提升消费者需求,预先制定自保风险计划,平时分期计提风险补偿金。

2.当企业财务状况处于风险阶段时,可以采取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策略,更换企业高层管理者,激励企业科技人员创造新工艺和创造新技术,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调查,强化对销售部门的责任管理。

3.当企业财务状况处于危机阶段时,必须及时与企业利益相关者沟通经济信息,尽可能得到相关者的理解和支持,企业职工要主动减少薪酬、延长工时,并且还要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支持,使企业摆脱困难,渡过财务危机。

(二)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的建议

1.政府应为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机关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经济法律制度,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行,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及其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减少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此外,政府行政部门还应加强宏观调控管理,强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企业财务报告体系。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

制制度是为保护企业的资产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正确,提高经营效益,促进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在企业内部建立或采用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法、程序和行为准则。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预警模型中各种指标、财务比率计算的真实性,因此,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前提是企业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可以得到一贯执行,否则预警系统的功能将会大打折扣。

3.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预警模型。

现有的预警模型都是国外学者根据所在国的企业为样本,对企业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分析、概括、综合而得出的研究成果,虽然在实际运用中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局限性。随着市场上功能日益增强的统计软件的开发与会计资料库的建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或监测部门可以建立更适用于自己企业或本行业的财务预警模型,并根据自身情况对评价指标加以改进,使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能及时准确地预测企业的各种风险,防止财务危机的出现。

4.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后续管理。

财务预警体系构建很关键,但科学完备的后续管理同样是不能忽视,因为它可以保证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预警功能的充分发挥。后续管理工作通常包括:日常的监管和维护,保证预警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之间数据接口通畅、数据共享充分;财务业务数据、指标体系、预警临界标准等有序更新,保证预警功能的准确和及时;保障各项数据库的安全和完整,数据是预警体系发挥功能的基础,加强数据库的防病毒入侵、防黑客盗取、防止非法操作等措施相当重要。

【浅谈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分】推荐阅读:

稳健财政政策06-15

会计稳健性与公司风险09-04

稳健发展的思考08-13

稳健的领跑者07-05

货币改革背景08-28

稳健优化05-14

稳健分析06-17

稳健设计06-24

稳健回归07-28

稳健提升08-20

上一篇:诺基亚知识产权下一篇: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