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设计

2024-09-22

货币政策设计(精选12篇)

货币政策设计 篇1

一、引言

我国央行5月14日发布了2008年1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目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在于控制通货膨胀的恶化, 短期内央行仍将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变。货币政策的运用方面, 仍将以汇率为主, 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输入型通胀。但如果未来CPI再次创出新高, 央行仍有可能非对称加息。可以说,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仍然是被动式的防范, 并没有有效的货币政策规则设计来应对通胀危机。因此, 在复杂的金融形势下如何有效设计货币政策规则, 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所在。

二、货币政策规则的内涵和内容

货币政策规则是指中央银行对经济事件的反映函数, 一项货币政策规则就是描述中央银行是如何根据GDP或通胀等经济变量相应设定货币或利率函数等, 以实现保持稳定的低通胀和较小的GDP波动的货币政策最终目的。19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无法解释“滞胀”现象, 因而“按规则行事”的观点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中逐步占据上风。当前最为流行的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是货币数量规则、利率规则以及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数量规则是通过规范货币量供给方式来稳定宏观经济波动。作为货币数量规则的主要倡导者, 弗里德曼早在1950年代就提出了“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即不管经济出现什么情况, 美联储都应该保持稳定的货币增长率, 以实现经济的稳定。20世纪70年代以后, 为了治理“滞胀”, 许多国家采取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利率规则就是根据产出、通货膨胀等其他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泰勒对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等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研究发现, 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 实际利率是惟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 因此调整实际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式。最后,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中央银行直接确定和公布其通货膨胀目标, 并以此规划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制度。当前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规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一是如何将通货膨胀目标制规则模型化, 并为实践提供一个理论操作方式;二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透明度和责任性在成功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规则中的作用;三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如何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规则。

三、转型期我国实施货币政策规则的难点和复杂性

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期, 由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制和主要金融中介目标的非市场化, 在货币政策规则选择上存在许多难点和复杂性。1995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 正式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转轨时期, 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特征决定了货币政策追求多目标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中央银行应把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经济结构均衡、国际收支平衡明确纳入最终目标集, 并通过确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设定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集与短期目标集, 因此并不能够确定唯一的货币政策规则。而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 利率、汇率、价格等市场关键因素没有完全市场化, 导致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无法确定单一的有效规则。例如在理论上, 一些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检验的结论表明, 货币量调控的结果究竟是有效或无效均不能定论, 泰勒规则基本上对我国不适合。总之, 任何规则的制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论是选择货币供应量、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规则目标, 还是让货币政策盯住通货膨胀甚至是汇率, 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讲都不可能很快实现。因此, 我国目前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各项货币政策规则得以实现的金融环境和条件, 以期更早实现以货币政策规则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四、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规则设计的有效措施

首先, 我国需要创造实施货币政策规则的金融环境和条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规则的实施要求我国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从国际经验来看, 泰勒规则之所以能够在美国有效, 利率的市场化确是其中不可缺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的选择应该集中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的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市场化。实施过程中可以以不同领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为序, 先农村, 后城市;先非国有金融机构, 后国有金融机构;先直接融资领域, 后间接融资领域。同时, 汇率作为转轨时期影响我国货币稳定的重要中介目标, 在货币政策规则制定中举足轻重。

其次, 还需要完善货币政策规则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通货膨胀统计和金融统计制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今后应切实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有关部门要尽快加强和改进金融统计, 以保证货币政策有一个相对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此外, 要特别注意加强货币政策当局和银行监管当局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工作协调, 实现信息共享, 并使之机制化、规范化, 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和部门利益, 使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获得足够的来自监管部门的信息;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得到银监会的有力配合, 保证货币政策的效力。

参考文献

[1]、谢婷婷.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综述与启示[J]商场现代化, 2007/01

[2]、魏玉晶.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回顾及启示[J]甘肃农业, 2006/12

[3]、卞志村.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发展回顾[J]世界经济, 2005/12

货币政策设计 篇2

南尚乐中学

赵建平

一 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关注学生的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学生与文本、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感受,从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性,重视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教材分析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必修教材《经济生活》的理论部分,是学习货币价格理论知识的基础。第一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货币、价值和价格”,要求学生在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货币价格理论部分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初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三)学生分析

1、学习特点: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知识有一些了解,但基本的知识概括及理解能力很差。2.学习习惯:学生知识面较狭隘,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交往: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交往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流通及其对生产者的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1、重点:识记货币的基本职能。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货币的内涵,深刻把握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

(五)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实物、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构想:通过多媒体事物图片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学生探究掌握货币职能的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

预习法:借助预习导纲,了解货币职能的的含义及内容。自主归纳:学生通过预习,归纳这部分知识要点。

点拨和讨论结合:难点知识,采用点拨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用具

教科书

多媒体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1.搜集历史各个时期用过的货币

2.观察这些货币、分析货币的特点和用途

(二)新课导入部分

复习提问式导入

1、什么是货币?

2、货币是一般商品的共同点和区别点是什么?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三)师生互动部分

一、货币的职能(板书)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看课本然后回答:

(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

(2)货币有哪些职能?其中哪个是基本职能?

【学生回答】(1)“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教师小结】回答正确。货币的五种职能是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具备,其中从产生时起就具备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下面我们来分别研究一下货币的五种职能。第一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板书)

【教师提问】一种商品价值的大小能由自身来表现吗?在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价值的大小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回答】一种商品,它自身是不能表现自己价值大小的,只有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例如,在货币产生以前,2只羊换1把斧子,2只羊的价值是通过1把斧子表现的,1把斧子是2只羊的交换价值。

【教师设疑】在货币的产生以前的物物交换阶段,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那么,货币产生以后,用什么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呢?

【学生回答】货币产生以后,可用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正确。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货币的成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也就是说,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功能。

(1)、定义(板书)

“货币 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货币为什么能充当价值尺度(板书)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因而就可以以自己的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这正如尺子可以衡量物品的长短是因为尺子本身有长度一样。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纸币虽然不具有价值,能直接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但是通过纸币的媒介,不同商品的价值就可以互相比较其大汴,在这里,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起到了间接价值尺度的作用。

例如:1件衣服50元、1件毛料衣服500元,说明1件毛料衣服比1件衣服和价值大。(因现产生活中人们都用纸币购买商品,故这里应给以说明,但又因为还没有讲“纸币”的知识,所以只讲到此程度即可。)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教师设问】大家走进商店购买商品的时候,也许对于商品的标价习以为常。但是,如果哪一天商店里不再标出商品的价格,而是将一叠纸币放在旁边,人们又会作何感想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商品的标价说明了货币仍然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要实实在在的货币,只要让人们明白某一种商品值多少钱即可。

(4)价格(板书)

① 价格定义(板书)

【教师设问】每当我们走进商店,都会发现每一种商品(或每一类商品)旁边(或贴在商品上)都有一个说明商品价值大小的价目表。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换句话说:“价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

货币的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如1kg猪肉值16元、1kg鸡蛋值6元等。

【教师设问】既然价格是以价值的货币表现,那么,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②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板书)

【学生回答】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教师小结】回答正确。例如:“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说与商品身价值大小成正比。”

再如:买一件衣服需要花50元,50元是衣服的价格,它必须以衣服的价值为基础。即:1件衣服=50元

50元是1件衣服的价格

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

【教师设疑】为什么在商店里,说明商品价值的大小只要摆放在一个小小的价目表、写出它的单价即可,而不用摆放在它所值的货币?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在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下面看货币的第二个基本职能:

2、流能手段(板书)

什么是商品流通(板书)

【教师引导】

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它的公式是:商品──商品(W──W)。

在这种物物交换中,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时进行的,用不着什么媒介。

【教师提问】货币产生以后,一个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另一个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怎么办?

【学生回答】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所有者首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换商品,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教师小结】回答正确。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 G──W)。

人们日常从商品买卖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这种职能又叫作购买手段。

【教师提问】商品流能与流通手段这两个概念,有联系,容易混,谁能认出二者的区别?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流通手段”是从货币职能的角度上讲的,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用图表示:

流通手段: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板书)

“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为的是区别于物换物的直接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用图表示;

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板书)

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以一个简图来表示:

【教师提问】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有什么区别?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物换物的直接交换中(商品──商品),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不需要媒介;而在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商品)买和卖成为两上不同的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分离。这一方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必须同时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克服了商品 交换的障碍,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

但同时,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买、卖脱节,商品所有者在这里卖、到那里买,今天卖、以后买,其结果,必然有人的商品卖不出去。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已包含着发生现实性,还必须有中外一系列关系起作用,这种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会存在。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如供求关系、经济结构不协调致使一些商品滞销、积压等问题。

【教师提问】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也是观念上的货币,行吗?

【学生回答】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因为任何一个商品所有者都决不会允许有人凭空话拿走其商品、侵害其利益的事发生。

【教师小结】回答正确,这是我们理解流通手段要明确的第三点: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其形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是不断发展的。那么,其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请阅读课文并归纳出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同学阅读后归纳:足值的金、银条块──富商打上印记的金、银块──国家制造的铸币货币。

(四)课堂总结部分

以上我们学习了货币的基本职能。这两种基本职能应该牢牢掌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货币的其它三种职能。(注:以下三种职能不必展开讲,把教材的观点提炼出来即可)

(五)课后作业部分

(1)整理课堂笔记,写出知识框架图;

(2)完成辅导材料相关试题;

(3)写一篇短文《简述中国货币的发展过程》500字。

三 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1、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很感兴趣,特别是对货币的产生发展过程,比较疑惑的地方就是,往往把现在的纸币等同于货币,这个点不好理解。不过,通过课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状况不错。

中国煤矿安全的财税政策设计 篇3

关键词:矿难;煤矿安全;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1-0091-05



一、中国煤矿安全的总体趋势

1.煤矿事故频发,煤矿安全形势严峻

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对于煤矿故事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目前,中国整体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煤矿安全生产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2002年,百万吨产煤死亡人数1.85人;2005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12 822人,比2004年降低了11.2%。山西全省百万吨产煤死亡人数2004年为0.98人;2005年为0.904人;2006年为0.85人,连续3年在1人以下[2]。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煤矿事故情况依然严峻。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资料,2005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134起,死亡3 049人,其中煤矿企业所占比率分别达到43.3%和57%;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7起,死亡1 200人,其中煤矿企业所占比率高达64.7%和80.1%[3]。从矿难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角度分析,2005年,该指标为2.83;2006年,这一指标降低到2.041,尽管如此,矿难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仍然居世界前列。以2006年为例,同时期发展中煤炭大国印度、南非、波兰矿难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5左右,中国是其4倍;同时期先进国家美国矿难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3、澳大利亚为0.05,中国是其40—50倍。可见,中国煤矿矿难总量大,死亡率高,已成为世界上矿难最多的国家。

2.煤矿事故相对集中,事故比例呈上升趋势

目前,中国工业化进程正由初期步入加速期,经济发展速度偏快,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耗能高、污染高,诸多因素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中国工业化处在事故易发期[4],矿难事故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期内比较集中,如2005年11月25号、26号两天,黑龙江、山西、云南等省接连发生几起特别重大和特大事故。另外,矿难中一次死亡3人到9人的重大事故比例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22%,煤矿事故比例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煤矿安全形势严峻。

3.煤矿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以瓦斯事故为主

每起煤矿事故都有其独特的原因,既有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较差等自然因素,又有法律政策不完善等环境因素;既有煤矿安全技术标准低、产业层次低、生产力水平低等客观因素,又有从业人员素质低、人员培训滞后等主观因素;既有违法违规开采、责任不落实等煤矿本身因素,又有安全监管薄弱、管理不严等政府监管不力因素;既有煤炭行业长期负重爬坡、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等历史因素,又有近期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经济运行绷得过紧等现实因素,各种因素和矛盾叠加,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但各种矿难中,从煤矿事故统计分析看,特别重大事故几乎都是瓦斯爆炸事故。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19起,死亡3 162人;其中,瓦斯事故18起,死亡3 052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95%和97%。2001—2005年2月底,全国煤矿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28起,死亡1 689人;其中,瓦斯事故24起,死亡1 558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86%和92%。据统计,在621个国有重点井工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98个,占48%;低瓦斯矿井323个,占52%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有555个,占88.1%。以2005为例,2005年共发生矿难24起,其中由于瓦斯爆炸和瓦斯燃烧造成的有14起,占58%。随着矿井延伸,矿井瓦斯涌出量增大,突发频繁;自然发火和煤尘爆炸危险性增大,在开采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二、中国煤矿安全生产隐患的原因分析

2006年12月21日,国家安监总局与监察部公布了2006年以来国务院调查处理结案的11起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结果。这些事故的调查结果,充分暴露出事故发生地和企事业单位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颇具普遍性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如下:

(一)1.煤炭行业监管失力,企业主体责任者失位

从行业监管层面讲,1998年,随着煤炭部的撤销,原煤炭部直属管理的94户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以及为煤矿服务的地质勘探、煤矿设计、基建施工、机械制造、科研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均下放到地方管理,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大幅度将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下放到地方,彻底打破了作为重要基础能源产业的煤炭一直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格局。由此,煤矿企业行业管理被严重弱化,煤矿企业在人事管理上由发改委负责,在国有资产管理上由国资委负责,在资源管理上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在矿区环境管理上由环保总局负责,而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则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煤矿企业在地方面对着多元化管理[5],导致不同部门之间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和职权交叉,缺乏协调,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格局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责权倒挂。尽管多数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但是确实存在着监管工作执行不到位、安全监管衰减、地方政府监管失力的状况。更有甚者,一些事故背后存在着失职渎职以及权钱交易等现象。如河南新安县寺沟煤矿作为“资源整合”矿井,就在镇政府旁边非法生产,政府对其非法行为熟视无睹,镇党委委员和煤管站站长都违法参股,县政府派驻的安全副矿长、监督员与不法矿主同流合污,事故后一起逃逸;又如山西左云新井煤矿所在的张家场乡,乡党委、乡政府、乡人大主要负责人一起伙同矿主瞒报谎报、转移死者家属、销毁资料、抽逃资金,官商勾结情况普遍,腐败问题严重。

从企业主体责任者层面讲,11起特别重大事故中,有4起属非法违法生产⑥。事故企业和业主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无视生命安全,忽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企业主体责任者没有到位。如吉林蛟河吉安煤矿违反政府禁令非法越界开采防水煤柱,致使大量积水灌入腾达煤矿酿成事故;山西左云张家场乡新井煤矿非法盗采资源,严重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发生事故后蓄意瞒报,性质极其恶劣。

(二)2.安全生产设施不完善,煤矿安全投入不足

浅析保障性住房政策设计 篇4

近几年我国社会朝着城镇化飞速发展, 社会转型态势明显, 一个新的困难群体演变而生, 他们当中包括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部分邻近城市的郊区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以及在城市里的务工人员, 他们成为了住房困难问题中的代表人物, 居住环境条件尤为恶劣, 让人堪忧。伴随着普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这一困难群体日益扩大, 人员不断增加。为了使社会稳定发展, 使之不受任何影响, 高度重视他们的居住问题刻不容缓。因此要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制, 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也要有所提升, 构建渠道全面、层次清晰、覆盖完整的住房援助体系, 将城市中的打工者划分到保障性住房援助对象中, 保证外来城市的打工人员有稳定的居住环境, 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1 城市廉租房政策建立需政府健全

低廉价格出租的房屋就是我们说的廉租房。廉租房是为了收入较低及住房成问题的人员满足住房需要提供的基本保障政策。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条件也极其恶劣, 往往是住在打工单位的集体宿舍, 农民工普遍是建筑工地的简易铁皮房, 或者是租住在租金很低的平房内, 条件稍好的住房价格让很大一部分人不能承受, 因此这一群体对保证性住房的需求明显。政府在建造廉租房项目上应该加大建设力度, 出租而不出售, 将房屋面积控制在三十米到四十米左右, 确保住房内有满足基本住房要求的设施, 使外来打工人员不在为住房问题发愁。

纵观我国廉租房的制度还在初期发展阶段, 过去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诸多不足之处, 因此各个有关部门应当从制度本身与实际实行两方面来健全。

1.1 完善廉租房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在一款款法律法规的约束下,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才能井然有序的开展, 才能发展稳定。之前我国虽然颁布了《城市廉租房管理办法》, 可是仅仅依仗政策措施是明显不够的, 并且关于供给城市中外来打工人员廉租房的法律法规也很贫乏。所以要完善关于廉租房的相关政策及法规来确保廉租房的供给、建设、建设资金等一系列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法规根据可以遵循, 推进供给城市打工人员的廉租房体系实行。

1.2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廉租房供给对象的范围

结合现行的规定及各地方实行的办法来看, 廉租房供给对象范围过于片面, 仅仅是持有城市户口的收入低住房困难的对象, 这就直接导致很大一部分进城打工人员无法享受政府的廉租房待遇。各个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适当合理的扩大廉租房供给对象的范围, 将城市中持有非城市户口的常驻进城打工人员这一困难弱势群体涵盖在享受廉租房待遇的范围内。

1.3 保障廉租房政策更多样、层次清晰

为了保证廉租住房的覆盖更广泛, 各城市的政府有关部门可有实行更多样、层次更鲜明的政策, 例如发放廉租房住房补贴金, 减免管辖公租房的租金以及廉租房设施联租等, 使外来打工人员更直接的享受廉租房的优惠政策。当地有关部门可以调查登记对廉租房有需要的人员, 根据他们的实际收入划分层次, 且联合个人对廉租房的不同需要对廉租住房进行主观选择。也可以让他们用政府发放的廉租房补贴金到自由租房市场中选择房屋, 使廉租房政策更多样, 层次更鲜明。

2 尝试建设专为外来打工人员的公租房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来, 城市内的流动人员普遍增加, 外来打工者俨然成为城市中一部分重要人群, 而且在住房方面也是困难群体。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宏观规划时协调建设公租房, 尝试建设专为外来打工人员的公共租赁房, 最大限度彰显公租房的实际用途。

公租房是由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规定房屋面积与针对对象, 且按照低于租房市场的价格进行出租, 对象主要是刚参加工作等群体住房有难题的人。二OO一年, 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任务是一千万套, 四百二十万套计划新增加的住房中, 公租房在其中占最大份额。城市外来的打工人员属于刚刚就业且是城市的暂住人群, 政府应当尝试为外来打工人员集中建设公租房, 并且根据这一人群租金的实际接受能力与需求合理规划。甚至在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可以尝试建设针对外来打工者的集体公寓式住房。

3 让用人单位提供整洁舒适的集体宿舍给外来打工者

我国现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清楚说明, 用人单位应当准时、全数的缴纳住房公积金, 不可逾期缴纳或者不足额缴纳。但是外来打工者的就职单位普遍不是正规的企业单位, 并且一部分打工者无固定工作岗位, 所以就目前的状况来说, 让外来打工者的就职单位为他们缴纳住房公积金实行起来很有难度。可这不能说明用人单位可以推诿为员工解决住宿问题的义务与责任。

在二OO七年我国颁布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要提供给外来务工人员整洁舒适且安全的住宿场所。但大部分外来打工者所就职的企业单位往往只供给他们简陋的宿舍、简易厂房、工棚等供他们居住, 这便无法满足外来打工者的最基本居住要求。并且居住条件和环境过于低劣, 房屋设施的质量也没有基本的保障, 很大程度上使外来打工人员的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 用人单位应该清楚意识本身的责任义务, 政府在这方面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督促引导用人单位供给整洁卫生的住宿环境给外来务工人员。至于有困难的企业单位, 经济能力有限, 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人性化发放补贴款, 帮助能力不能及的用人单位为外来打工人员提供整洁舒适的居住场所。

4 结束语

总体来看, 为了从更多角度出发满足外来打工者的居住需求, 政府有关部门肩负重要责任。第一要健全城市中廉租房的政策, 第二要尝试建设专为外来打工人员的公租住房, 第三是让用人单位提供整洁收拾的借宿宿舍给打工人员。从打工人员自身角度考虑, 应该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在廉租房、公租房、集体宿舍中选择自己更需要更符合自身条件的住宿环境。多渠道为外来打工人员提供住房选择, 能更好更快的解决他们正面临的住房困难住房环境差的难题。这也为我国面临的整体住房问题作出了贡献, 也更好的表明现实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中心思想和社会管理推陈出新的更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张映关, 程华.保障性住房求出路[J].财经 (双周刊) , 2008.[1]张映关, 程华.保障性住房求出路[J].财经 (双周刊) , 2008.

[2]伍冠玲.我国廉租房制度的现状及发展[J].上海房地, 2008 (7) :18.[2]伍冠玲.我国廉租房制度的现状及发展[J].上海房地, 2008 (7) :18.

[3]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个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新网, 2010-06-21.[3]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个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新网, 2010-06-21.

[4]傅芝平.住房公积金政策惠及农民工的现实障碍与对策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Vol.17 (31) .[4]傅芝平.住房公积金政策惠及农民工的现实障碍与对策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Vol.17 (31) .

农资经销商政策设计要点 篇5

利益均沾就是既保证厂家利润水平,又要让经销商有钱赚,对于经销商来说,核算有没有钱赚,要看总利润,要看利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所谓总利润就是销量和利润率的乘积最大化。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有些经销商就是不这样算,一味地向厂家要低价,结果很可能不欢而散。不同厂家的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位不同,价格水平也有高有低,只要品牌价值和产品功效能够支撑较高的零售价格定位,就是正常的。能够提供好产品、低价格产品的厂家是越来越少,厂家的产品定价要保证渠道各环节都能有合理利润。

至于行情风险,不能把风险甩给经销商。例如,9月至10月,复合肥行情不好、价格大跌,很多经销商遭受了巨大的库存损失。如果从法理角度说,经销商应该承担经营风险,但是,企业要做到“情”。有的厂家给经销商一些促销品、小包装产品,虽然与经销商的损失相差很大,但是,经销商感觉很好。相反,有的厂家置经销商不顾,让经销商独自承担库存损失,结果客户不主推产品了,厂家流失了客户。

应该说,利益均沾原则适用于所有的营销模式,没有利润保障的合作是不能长久的,

(二)协同运作原则

深度营销模式的核心就是获得经销商协同,一方面表现在主推或专销产品,另一方面要精耕细作市场――建网络、做推广。厂家只有做到这两个方面,才能做大销量、夯实网络和提升品牌形象。那么,如何调动和支持不同类型经销商完成这些工作呢?让经销商主推或专销产品,厂家给予激励政策,增量越多奖励越多。这种方式大多数企业都在用,也是高端放货式运作市场的基本套路,很合理,深度营销模式也要采用。建网络、做推广,要有具体的量化管理,要有具体的策略、方法,投入资源,指引和支持经销商配合执行,这就是深度营销模式精耕细作运作市场策略和方法的基本内容。总体来说,就是依靠精细的管理和资源实现协同运作。

(三)关系深化原则

纵览国内外工业设计宏观政策 篇6

一、主要国家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经验

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致力于设计创新实现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工业设计发展初期都有过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支持。一些工业后发国家和资源贫乏地区往往工业设计作为振兴制造业的突破口。

(一)美国

美国是世界设计产业规模、设计出口和设计创新第一大国。长期以来,美国采用制定国家设计促进计划,支持设计机构发展与设计教育创新等手段,建立了一套设计创新的体制与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工业设计发展。

1、制定联邦设计促进计划。1972年的联邦设计促进计划是美国面向整个设计业,共分四个阶段:①设立国家艺术基金会(NEA);②1972至1981年的“联邦图形促进计划”;③“联邦设计促进计划”;④“设计精英计划”。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美国没有设立独立的政府机构来管理设计,在联邦机构内设有国内设计部,设计推广活动主要由一些全国性的艺术基金会和协会组织来承担。影响最大的是1965年由联邦政府成立的国家艺术基金会(NEA)及同年由NEA设立的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DSA)对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注重设计教育创新。美国有60多所独立的艺术设计学院,在600多个综合性大学中设有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学科,近6000家高等院校基本都设有艺术课程和学科,绝大部分属于非赢利性教育机构。IDSA设有专门的教育委员会。美国设计教育注重产学研相结合,据IDSA调查,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生有81%毕业4年后仍在本专业工作。

4、设立工业设计大奖。美国IDEA奖自上世纪90年代举办以来在全世界极具影响力。

(二)英国

20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实施工业设计资源的整合,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品牌战略和全球贸易战略。2006年英国设计产业从业人员约65000人,共有4500家专业设计公司,营业收入为43亿英镑。

1、制定设计促进政策。英国政府于1944年建立了国家设计委员会(uK Design Council)。1982至1 987年问,英国政府总投资2250万英镑,开展了5000个工业设计项目,如著名的设计顾问资助计划(FcS)和扶持设计计划(sFD)。目前,英国制定了“英国国家设计战略(uK NationaI Design Strategy)”,并依靠“2008~2011优秀设计计划(The Good DesiqnPlan 2008-2011)”,引领国内设计产业发展。

2、注重发展设计教育。伦敦是世界上设计学校最多的城市之一。伦敦商业学校1982年设立设计管理中心。共有190所院校在120个艺术与设计科目中设有学位和高等学历,为英国和世界培养了一批顶尖设计师,标志、雪铁龙、马自达、BMW、沃尔沃等公司的设计主管均出自英国著名设计学院。

3、促进设计与产业紧密结合。政府成立专职机构处理国内中小企业的设计事务,通过建立设计数据库、设立网站、编制设计年鉴等平台使企业便捷地了解设计创新技术、市场需求、政策法令、行业研究等信息。英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国家设计博物馆。

(三)德国

设计在德国创意产业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在“设计之都”柏林有1.04万人专职从事设计工作,并拥有一批世界著名工业设计公司。

1、政府组织推动设计发展。德国联邦政府于1953年成立了德国设计议会,这是德国在设计相关事务上的最高政府机关,设计议会在全国境内共有1 3个设计中心,超过750个设计单位。现在,德国设计议会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设计中心和设计技术转移基地。

2、注重提高公众设计意识。1995年制定并实施了“德国工业设计路线图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德国公司的设计意识,使企业把设计视为提高产品品质和公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公众的认识,让公众认识到设计作为一个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提高政策制定者的认识,使政策制定者把设计作为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德国政府还广泛组织设计成果推广活动,希望在消费者了解德国优良设计的过程中,接受并使用德国厂商自行设计制造的产品,扩大内需市场。

3、注重设计教育与企业的密切结合。1953年联邦德国成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其作用与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在战前的作用一样,不仅仅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中心,同时对世界设计也起到推动作用。

4、设立推广设计奖项。德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设计奖项。著名的奖项有iFDesign Award、红点奖(Red dot)。

(四)芬兰

芬兰政府始终将设计做为推动经济、文化、商业发展的国际战略,因此,设计与创新成为芬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芬兰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制订了“设计立国”的政策,使芬兰设计在北欧国家中后来者居上。1990至1998年芬兰政府制定了“设计领先纲要”。在“设计领先纲要”中,将设计、工程和市场营销等专业整合到国际设计商业管理(IDBM)的体系中去。2000年芬兰政府通过了“设计2005”的国家政策纲要,持续到201 0年。该计划把设计贯穿在以改善芬兰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国家创新体系中,使芬兰“成为设计和创新方面的领先国家”做为战略目标。芬兰工业设计师组织(TKO)于1966年成立,成为设计师、设计机构与企业之间良好的沟通平台。芬兰从90年代就开始促进设计教育国际化,大学和职业教育互相补充,形成了层次鲜明的设计教育体系。除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拉普兰大学等世界著名设计高等院校外,还有数所设计专科院校。

(五)日本

日本是亚洲地区设计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东京是日本设计产业的主要聚集地,设计机构约占日本的40%,约有20000名设计师。

1、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和实施国家设计政策。日本政府提出依靠设计振兴国家经济的战略,1 958年在通产省下设立了设计促进厅和设计政策厅,1 969年建立了日本产业设计振兴会(JIDPO),负责国家设计政策的制订与协调、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设计推广相关事务。日本设计政策主要包括设计人才培养、中小企业设计振兴、地区设计振兴、设计与国际合作、设计深入社会等方面。通产省专门设立“工

业意匠”(即工业设计)课。经产省制造产业局的设计小组(Design Team)于1997年完成了“日本设计政策草案”。2003年,日本制定了“国家设计振兴政策(Japan NationaI DesignProgramme)”,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日本设计政策推广分为三个阶段。①出口推广阶段(上世纪50至70年代中期),设计推动工作集中在产品开发上:②改善都市生活质量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设计涉及到室内外设计、公共建筑设计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③设计产业化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今),推动设计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关键产业。

2、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1968年产业设计振兴会成立时,日本政府投入660亿日元作为推动基金,专门用于设计发展工作。1981年,建立了日本设计基金会(JDF)。JIDPO每年运营经费6亿日元,其中15—25%由政府提供。目前,日本投入工业设计开发资金占GDP的2.8%,居世界首位。

3、发挥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作用。日本地方政府普遍重视设计产业,各地方发展综合计划中,涉及设计产业的达半数以上,13.5%制定了设计发展专项计划。为鼓励民间与地方政府合作投入设计振兴活动,1 g86年制订民间参与促进法,并在1996年成立非营利性的名古屋国际设计中心(IDCN)。

4、建立人才激励与培养机制。日本较早建立了设计师国际交流机制。邀请欧美工业设计师到日本进行工业设计指导,同时,日本贸易振兴会派设计师赴德、英、意大利学习,这些国际交流使日本照相机、家电、汽车等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为了鼓励原创性设计,1957年,日本政府设立了“G—Mark”大奖。

(六)韩国

韩国是后发国家中成功运用设计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典范。2006年韩国设计业营业额为45亿美元,设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每年达3.6万人。据KIDP统计,截止2008年,韩国专业设计公司达2330家,有93905名设计师,其中8%工作在专业设计公司,92%'12作在各类生产企业。

1、制定设计振兴战略。韩国政府设计振兴战略可以追溯到1958年,韩国政府与美国合作共同建立了韩国工艺示范所(KHDC),1966年总统朴正熙正式提出“通过美术扩大出口”,旨在通过美术技巧改善产品外观。1970年韩国政府成立设计包装中心(KDPC),2001年正式更名为韩国设计振兴院(KlDP)。90年代,随着韩国工业战略从”成本领先战略”到“差异化战略”的转变,提高设计竞争力更加得到重视。1996年,由韩国总理主持通过了一项国际设计议程,其中包括促进工业设计的全面战略计划、主办国际设计大事件,提升设计教育质量,使韩国在21世纪初跨入世界先进设计国家的行列等重要战略。

2、制定设计振兴计划。韩国政府自1993年起连续提出了三个促进设计的5年规划,确立了2008年成为全球设计领袖的目标。在设计振兴计划,第一阶段以提升韩国产品质量为主;第二阶段将目标定位于鼓励工业投资设计革新、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三个阶段逐渐将韩国的设计产业推向国际先进水平。

3、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2000到2005年,韩国政府投资7亿美元用于促进国家整体工业设计水平。KJDP每年下拨资金400亿韩币,用于支持工业设计的示范、交流、评选等活动,每年评选总统大奖。在政府补贴资金中,其中60%用于补贴设计公司为国内企业设计产品,设计费补贴达到30%至80%。

4、注重设计人才教育,提高公众设计意识。韩国及时更新中小学的设计教学工具,并每三年系统地发展与改进。制定设计教育学会评估标准,每年给设计师与中小学美术及工艺教师提供在职进修的机会。2D。1年韩国成立国家设计中心,包括大型展览厅、信息室以及图书馆,提供会议、研讨、商业活动等多样化服务。

二、国内主地区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已经率先制定了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设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在人才引进和培养、财政税收、融资等扶持政策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广东

1、优化工业设计政策环境。广东省按照“设计产业化、产业设计化、设计人才职业化”的思路制定工业设计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了支持开展工业设计人员职业能力评价认证体系试点工作;广东省“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提出了工业设计在产业升级中发挥“加速器”作用。

2、推动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设。广东制订了“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企业)评定管理办法》,评定了53家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和企业。同时,不断创新省市区共建、粤港澳联动发展工业设计的新模式。如,省经信委和佛山市顺德区共建广东工业设计城,省科技厅和东莞市其建华南工业设计院,省人保厅、香港职业训练局与佛山市南海区共建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等。

3、加大工业设计资金扶持力度。2010年省财政设立工业设计专项资金,全省用于支持平台建设的财政资金达:3000万元。深圳市2009年首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了工业设计等相关产业。广州市通过无偿补助、贷款贴息、税收奖励等形式加大对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2008年顺德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工业设计与创意园区建设、机构培训、项目研发及成果转化。东莞政府划拨1 500万成立华南工业设计院并举办每年一届的东莞工业设计大赛。

4、举办工业设计促进活动营造氛围。广东省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工业设计活动周”活动、在全国率先举办了“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和优良工业设计奖评选活动。深圳“市长杯”工业设计奖、广州国际设计周、红棉设计奖、中国(顺德)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等,都已经成为推动地区工业设计发展的交流平台。

5、提高工业设计对外开放水平。打造粤港工业设计走廊,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粤港工业设计培训学院、粤港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平台。

6、建立工业设计人才培育机制。广东在全国率先试点建立工业设计人才评价体系和工业设计师职称评定工作。

7、打造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信息门户、电子商务、设计数据库和设计社区四大板块,为企业提供设计研究、设计验证、设计培训、设计技术开发、设计信息等公共服务。

(二)浙江

1、制定工业设计发展战略。浙江省提出了打造国内一流日用轻工产品设计基地,推进“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型的战略目标。重点扶持发展服装、通信、家电、家具、鞋类、厨具以及汽车、机械等优势领域的工业设计。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等专业院校和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在产业布局上,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

温州、义乌等城市。到2015年,将培育10个工业设计示范园区、30家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业设计机构、100家市级以上工业企业设计中心;培育和引进2000名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才。

2、加强财政资金支持。杭州市设立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宁波市设立了设计街区专项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共3年)。

3、增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杭州市积极组织开展工业设计示范机构认定、市级工业企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业设计示范园区认定工作,定期举办以“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为载体的论坛、竞赛、展览、交流等活动。宁波市积极支持设计创新平台建设。对设计街区信息化,产品设计、检测,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平台项目,优先列入市信息产业局、市科技局、市经委等部门的扶持计划。

4、加强组织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杭州市成立了工业设计产业芨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经委),具体负责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三)上海

1、制定工业设计发展规划。上海市编制了《上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0年)。制定了三年发展目标:以工业设计产业化为主线,努力提升上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打造中国的“工业设计之都”。重点发展交通工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服装服饰、食品工业、工艺旅游纪念品、家居环境、视觉传媒等领域的设计。

2、提高企业内部的设计创新能力。①开展重点企业负责人创意设计类培训项目。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设计中心。③鼓励企业将可外包的设计业务外包给专业设计企业或设计机构。

3、提高专业设计企业的服务水平。①对符合相应条件的专业设计企业开展设计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挂牌。②分行业支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意设计龙头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③促进设计成果产业化。上海市举办了“上海电气杯”、“上海优秀工业设计大奖赛”等各类工业设计大赛、成果展示交易、产业对接、宣传推介、人才招聘等专项活动,设计竞赛成果的转化率达到了30%。

4、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素质设计创新人才。①完善创意设计教育体系。②建立健全创意设计人才的培训机制。③建立健全优秀设计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将创意设计业列入上海市领军人才评选的重点领域。

5、加大财政、税收和融资支持力度。①政府设立设计创新专项资金。②税收优惠政策。经认定的设计企业参照高新技术企业或软件企业相关政策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⑧加强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创意设计类企业需求的综合金融产品和特色金融服务。

6、加强政府采购力度。将设计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在重点工程,公共事业项目建设中加大设计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

(四)北京

1、制定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北京市科委制定了““九五”北京工业设计发展计划和201 0年工业设计发展远景规划》。

2、实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2007年北京市启动了“设计创新提升计划”。共有1 01家企业与设计机构提出项目申请,涉及电子信息、交通设备、重大装备等重点领域,32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3、创办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2006年北京市与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共同创办了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4、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训。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开展“真项目、真环境、真操作”和模拟在职设计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与科技园区合作,采用“企业经理人”培训等方式,强化企业中高层领导的设计意识,并与企业合作建立设计师培训中心。

5、国际合作交流机制。组织企业参与北京科博会、文博会、中韩设计论坛、日韩推介会、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评选等活动:与国外设计组织合作举办“中英设计论坛”、“中韩设计论坛及设计展”、“意大利设计巡展”等系列活动。

三、启示

发达国家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发达地区推动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的探索,为我们从宏观层面和区域层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货币政策设计 篇7

一、货币供给中的教学难点

在长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实践中, 通过问卷调查、课后交流、作业和考试等手段, 我们发现在货币供给教学中, 授课对象经常遇到的典型疑难问题有这样一些:存款派生模型比较抽象, 授课对象对存款派生模型无限派生的假定难以理解, 通过T型账户阐述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也比较难理解;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基础货币的本质难以把握。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源泉, 但基础货币的三个组成部分 (法定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现金和超额存款准备) 中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具有存款派生的能力, 这是否存在矛盾;对乔顿模型理解存在偏差。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是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或公开市场业务获得资金时,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 而货币供应量将增加, 这是否存在矛盾。

经过梳理, 我们认为存在这些疑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清, 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得货币供给中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更加清晰地展现给授课对象, 以改善教学效果。

二、当前《货币银行学》课程货币供给的常见的讲授方法

目前国内《货币银行学》教学主要沿袭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开创的体系, 货币供给教学主要围绕存款派生模型和乔顿模型展开。中央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安排了这样几个部分: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则将有关内容分为两章。在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中包括这些内容: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的创造,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在第十四章货币供给中安排了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超额”货币及其所反映的规律这几个部分。上海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 第十一章货币供给是按这样的顺序展开的:货币的定义, 货币总量及其构成,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乔顿模型,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理论。

上述安排代表了国内《货币银行学》主流的讲授思路。可以看出来讲授内容差别并不大, 但是讲授顺序安排则有较大区别。而我们认为具体的讲授顺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认为货币供给教学可以按下述顺序展开阐述:货币口径, 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负债表, 存款派生模型, 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下一部分具体讨论这样安排的原因, 并对每一环节的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设计展开讨论。

三、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方法的设计

1. 货币口径。

对货币不同口径的准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存款派生和货币供给模型的理解, 因此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对货币供给理论的讲授作知识准备。按照一般的《货币银行学》体系, 货币口径的教学可能已经在“货币”一章完成。但本文认为有必要在货币供给理论之前安排货币口径的讲授或者回顾, 原因有二:第一, 在讲授完信用、利息、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章后再阐述按照流动性的大小加以区别的不同货币口径更容易为授课对象接受;第二, 从讲授时间上看更靠近货币供给理论, 授课对象可以带着对货币口径的深刻的印象开始学习货币供给理论。

2. 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负债表。

本教学环节要借助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各种业务对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这些业务包括:中央银行通过买卖证券等资产改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和还款, 两个商业银行通过在中央银行的账户转移资金, 商业银行发放和收回贷款, 商业银行向非银行公众购买和出售证券。

安排这一环节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会计学原理》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 《货币银行学》通常在第二学年以后开设, 授课对象对会计基础知识已有陌生感, 而且《会计学原理》的视角和《银行会计》的视角不同, 如果授课对象没有学习过《银行会计》课程, 它们对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可能缺乏准确的理解。虽然在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安排中, 在“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章已经讲授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然而在货币供给部分中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回顾仍然十分重要。另一方面, 如果在讲授存款派生时才开始通过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授课对象就会不断地转移精力去理解T型账户的变化。如果在这一环节另花时间先把这方面问题提前解决, 则在后面教学中授课对象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分析存款派生问题。

3. 存款派生模型。

在某些《货币银行学》讲授体系中, 存款派生模型与货币供给是分开讲授的, 比如黄达的《货币银行学》和人民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 然而本文认为把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都放在货币供给这一章讨论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另外, 本节的教学中还应当强调这几个知识点。

新增存款准备金的来源。存款派生模型的教学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增加开始,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方式有若干种方式。对于初学者而言, 教学中选取哪一种存款准备金增加方式会影响到后续内容的讲授效果。

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 (1998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采用了美联储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和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政府债券这两种途径向银行体系提供追加的储备。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则首先说明“‘原始存款’的来源可以是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可以是客户收到中央银行的支票——比如由国库开出的拨款支票——并委托自己的往来银行收款;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出售外汇并形成存款, 而银行把外汇售与中央银行并形成准备存款, 等等”, 接着则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 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 开始描述存款派生过程。劳埃德·托马斯的《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1999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则假设某人在沉船上发现了一批美元现金然后存入银行。黄达的《货币银行学》中以“某人将一笔资金存入银行”开始描述存款派生过程。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的讲授方式有其显著的优点:第一, 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 有助于后续学习;而且区分了中央银行两种不同的提供储备 (存款准备金) 的方式, 并通过T型账户分析展现两种方式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第二, 明确讲述了存款准备金增加的原因, 避免了授课对象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客户甲会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第三, 米什金的讲授方式从派生的源头开始描述存款派生的过程, 而其他讲授方式事实是从存款派生的某一环节开始描述, 授课对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比如“存入银行的那笔资金是从哪里来的?”。而如果按劳埃德·托马斯的描述方法, 又似乎在暗示存款派生的起始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从沉船中发现了一笔现金。第四, 米什金的方式有利于表达存款派生的源头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 其他方式则容易误导授课对象, 使其认为:我可以决定是否把一笔资金存入银行, 从而带来“原始存款”。事实上, 这笔要存入银行的货币的来源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中央银行。

然而米什金的讲授方式也有个问题, 国内教材普遍作为重要知识点阐述的“原始存款”、“派生存款”难以解释清楚。所谓原始存款, 无非就是和商业银行的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这笔资产相对应的负债。而如果按照米什金的讲授方式: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证券, 则商业银行与这笔资产相对应的负债是原来持有的证券对应的负债;或者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 则对应的负债则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这两种情况在教学中无法清晰地展现“原始存款”的概念 (实际上, 米什金的教材中没有提到原始存款的概念, 而是将称作“银行体系储备额的变动”) 。

本文认为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分两个步骤讲授存款派生理论:首先从某人存入一笔存款开始, 阐述所谓“原始存款”会逐步被派生, 创造出更多的存款货币;然后按照米什金的方式说明中央银行投放货币的情况, 并说明“某人存入一笔存款”这样的情形只是完整的存款派生过程中的一部分, 这笔要存入银行的货币的来源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中央银行。这样的安排兼顾了各种讲授方法的优点, 逻辑上更为合理、连贯。授课对象可以清楚地把握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再到社会公众的存款多倍创造的过程, 避免其它讲授方法给授课对象可能带来的一些困扰。

此外, 部分授课对象可能对于无限派生感到无法接受, 教师有必要指出, 存款派生模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相关变量之间的联系, 而不是为了测算存款货币的数量多少, 因此做了合理的简化和抽象。

4. 货币供给模型。

(1) 货币供给的“机械论”及教学中的问题。存款派生的公式在通过T型账户的推导后, 可以比较容易地被理解和掌握, 然而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在从存款派生过渡到货币供给理论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逻辑上的断裂。因为基本上所有教材都是这样推导乔顿模型的:M=mB, 因为有M=C+D= (1+c) D和B=C+R+E= (c+r+e) D, 所以可以得到。以上有关符号都代表其在货币供给模型中的通常的意义。

这个推导过程事实上只是M=C+D, B=R+C, 等恒等式的变形, 或者说是货币供给的“机械论”。这种货币供给过程的描述方式最先是由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在1963年提出的弗里德曼—施瓦茨模型, 与之本质上相同的还有卡甘模型, 而乔顿模型则进一步考虑了超额存款准备金等因素。

初学者在理解货币供给的“机械论”时往往有这几点疑问。第一, 在货币供应模型的这种推导过程中, 货币供应量似乎只是被人为地被拆成基础货币B和货币乘数m这两个因子, 而选择基础货币这个量的原因却并不清晰;第二, 基础货币中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现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但是其中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具有存款派生的能力, 为什么视基础货币为货币供给的源泉;第三, 货币供给的“机械论”的推导方式与存款派生模型有什么关系, 前面花费很大精力学习存款派生模型对于货币供给模型有何意义?

(2) 理解“基础货币”。首先, 我们选取一个存款派生理论中的典型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基础货币为什么被视为货币供给的源头。△R=100,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0%, 现金漏损率=10%, 容易得到表1。

根据上表可以容易地发现法定准备金变动额+超额准备金变动额+流通中现金变动额=50+25+25=100元, 恰好等于最初的准备金变动额100元, 这并非巧合, 也不是仅在存款派生可以无限进行的假定下才成立。事实上, 无论在存款派生过程的哪一个时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的增加额之和都等于新增的原始存款。其中的原因非常清晰:因为在存款派生过程中, 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在派生过程中只能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变动额, 超额准备金变动额和流通中现金这三种形态, 而这三个部分之和正是基础货币, 因此基础货币增加额总是等于新增的超额准备金。整个派生过程是由新增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导致的, 所以存款派生和货币供给的源泉其实是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 而这总是等于新增基础货币。

其次, 需要向授课对象解释, 抽象模型中的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在实践中是无法加以统计的, 因为银行发放贷款、存款人的提现等行为都会迅速地导致其转变成其他形态。相反基础货币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极易被中央银行统计的, 这正是经典货币供给模型把基础货币视作货币供给的源泉, 并把货币供应量视为基础货币与一个乘数 (货币乘数) 之积的原因。

(3) 从存款派生模型推导乔顿模型。授课中需要指出乔顿模型完全可以通过存款派生模型推导而得到, 也就是货币供给模型推导的“漏损法”。这种方法不同于货币供给的“机械论”通过恒等式的变形获得, 而是在存款派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而来:

因为在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和现金漏损的存款派生模型中有, 又因为所有新增存款准备金总是等于新增基础货币, 同时增量可以改写为存量, 所以有。根据货币的定义

5.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1) 准确理解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一个难点。授课对象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当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 派生能力将会下降, 货币供应量应该减少。但是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或公开市场业务获得资金时,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 而货币供应量将增加。这两种情况下是否存在矛盾?

产生这种疑惑的原因是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没有理解准确, 因此讲授中必须特别加以分析: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将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存放于中央银行, 这部分资金只要贷放出去, 就可以派生出新的存款, 因而是具有派生能力的。但是商业银行出于某种考虑 (比如安全、流动性或能否盈利) 决定不贷放出去。如果商业银行决定保留更大比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 存款派生能力当然会下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而在中央银行投放货币时,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将会增加一笔资金, 表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增加, 但是这种增加是暂时的, 商业银行将把这笔资金贷放出去, 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导致货币供应的增加。事实上前者是货币乘数的变化, 而后者是基础货币的变化。

(2) 强调货币供给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考察一个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时, 教科书中的基本结论都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改变的前提下作出的。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 如果货币供给模型中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才能得到货币供给下降的结论。而如果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下降了, 则不一定得到这样的结论。教学中可以举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导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 因此未必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急剧减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未必如教科书所说是一剂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猛药”。

(3) 及时理解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常见的《货币银行学》体系中, 三大法宝一般在独立成章的“货币政策”部分具体展开, 但在本章货币供给模型推导完毕后完全可以初步讲解这三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原理。讲授中侧重解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如何改变了存款派生能力, 从而影响货币乘数, 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如何通过改变基础货币而改变货币供应量。

6.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般性理论应当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央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在这一部分有十分精彩的安排, 在其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安排了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 主要包括:我国基础货币的构成,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的变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商业银行再贴现与再贷款的数量变化, 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 我国的货币乘数,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这几个部分。这样的安排十分贴切地针对中国的货币供给影响因素的特征, 因此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 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 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宏观经济现象紧密结合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比如有必要特别注意对中央银行票据这种十分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讨论。可以在基本理论讲授完毕后安排课后分组搜集资料进行研究, 并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课堂讨论, 教师可以事先给出一些思考题, 引导课外学习研究。

四、结论

本文对货币供给讲授环节提出以下建议:首先, 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尽量提前作好知识准备, 避免在讲授核心理论时分散授课对象的注意力。其次, 选择恰当的讲授顺序和讲授方式, 力求逻辑上的完整和统一, 帮助授课对象正确理解重要概念, 避免理解偏差。第三, 对于授课对象的任何疑惑都尽量做到有所说明, 教师可以提供较为高深的参考资料, 供学有余力者进一步研究。第四, 强调理论和我国宏观经济现象分析的结合, 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加深理解。

摘要:货币供给是《货币银行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文章从货币供给经典理论出发, 广泛借鉴主流货币银行学教材和著名高校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在货币供给部分的教学方法, 针对货币供给教学中的难点, 探索货币供给教学方法。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乔顿模型

参考文献

[1].陈观烈.陈观烈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2].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杰格迪什.汉达.货币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劳埃德.托马斯.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5].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6].米什金.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经济学 (英文原版第6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7].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202.112.126.159/jpkc/125011/default.htm

[8].西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202.205.10.58/2004/swufe001/index.htm

[9].中央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www.cufe.edu.cn/jgsz/jingpin/index.htm

创业期民营企业薪酬政策设计 篇8

薪酬管理目标要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来确定, 应该有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 建立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创造高绩效;同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协调一致。进一步讲, 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应该定位于:效率、公平、合法。追求效率目标, 要求设计出薪酬制度, 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质量和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控制劳动成本。保证公平目标, 要求设计出的薪酬制度, 既能体现员工的贡献 (例如, 给业绩突出或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员工支付更高的薪酬) , 又能满足员工的需要 (例如, 支付公平薪酬, 而且薪酬分配的程序公平) 。达到合法目标, 要求在设计薪酬制度时, 把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作为薪酬决策的目标之一, 一旦这些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薪酬制度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以便继续保持一致。

创业期民营企业的优势与不足

创业期民营企业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抵抗力很弱, 随时都会有生病的可能。这个时期, 企业的不利因素很多:从企业规模上看, 员工数量少, 年营业额低, 资产数量也不多。从企业管理状况上看, 管理水平低, 属于经验管理, 不规范。从企业发展后劲上看, 创业期民营企业的情况很不乐观, 除了产品市场前景还算过得去以外, 其他方面的情况都可以用“不足”来表达。至于企业的无形资产, 除了创业时可能带有一、二项专利技术外, 其他方面, 如品牌、商誉等根本就无从说起, 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此外, 创业期民营企业由于初创, 资金一般呈净流出状态, 因此资金不足往往就是其最大问题。甚至可以说, 如何解决该问题是决定创业期民营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

这样, 创业期民营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 就有了明显的优势与不足。从吸引力方面看, 主要有:高风险, 高收益;宽松的工作环境;较大的工作自主权;容易出业绩, 提升快;能够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等。与此同时, 不利因素也很突出, 诸如:社会声誉低;人员流动快, 没有安全感;工作难度大;硬件环境差, 福利待遇差等。

适当的薪酬政策选择

企业处在创业期, 其实就是一个新企业的诞生过程。在这个时期, 企业急需大批的优秀人才, 但又存在资金不足等对吸引人才不利的现实因素。这就形成了创业期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管理制度过程中, 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指导原则

为了解决薪酬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创业期民营企业在着手设计薪酬制度之前必须确定适当的指导原则。

1. 投资观念

领先企业日益认识到, 在影响业绩的各项因素中, 人的因素显然是最重要的。无论一个组织的规模或性质如何, 无论其开展的活动、所处的经营环境如何, 成功与否都取决于员工所做的决策, 以及他们根据这种决策所采取的行动。为此, 要将员工作为与物质与组织资产一样能够创造价值的资产来看待。这就是投资观念。

体现在设计薪酬制度过程中, 尽管资金匮乏问题时不时地困扰着创业期民营企业, 仍然要求企业不要只是简单地把薪酬作为人力成本来核算, 而是要在资金实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采取更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总水平定位, 以保持对企业所需优秀人才的足够吸引力。

2. 系统观念

薪酬本身就有内在薪酬 (指员工由于完成工作而形成的心理思维形式, 主要有技能多样性、工作特性、工作意义、自主权和反馈的程度等五个方面) 与外在薪酬 (包括货币性奖励和非货币性奖励两大部分, 前者一般有基本工资、业绩工资、激励工资、技能工资等形式, 后者一般指法定福利和补充福利) 的区分, 同时它又是作为整个激励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这就引出了薪酬设计的系统观念, 要求创业期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过程中, 将各种薪酬方式、支付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并且与其他激励机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 尽可能充分地发挥薪酬体系的整体效用, 提高人力资产的投入产出比率。

3. 重点观念

价值创造的规律表明, 在一个企业中20%的人创造了80%的价值。不难理解, 需要明确这20%的员工, 并在薪酬分配上给予重点保证和倾斜。这就是重点观念。

体现在薪酬制度设计过程中, 创业期民营企业要尽可能地对少数核心优秀人才给予足够的关注, 甚至可以考虑保证最核心的3%-5%的关键人才的薪酬水平高于市场平均水准。

(二) 具体设计思路

在遵循适当的薪酬设计指导原则基础上, 创业期民营企业需要进一步形成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薪酬设计思路。

1. 提高货币性薪酬的市场竞争力

创业期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总体上还很弱, 因而只能靠以较高的薪酬总水平来吸引优秀人才。但是, 由于受到资金实力的制约, 多数创业期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 结构上可以采用较低的基本工资水平和较高的绩效奖金方式, 在确保法定福利的基础上较少甚至没有补充福利。对于急需的专业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 可以另外再采取股权、股份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来吸引和保留。

至于没有资金压力的少数创业期民营企业, 例如取得较多风险投资、成长迅速的初创企业, 在设计薪酬制度过程中, 可以采取较高的基本工资水平和中高程度的绩效奖金方式来吸引与保留所需的优秀人才。这样做, 尽管风险较大, 但企业可以获得迅速成长, 回报率也高。

2. 适当淡化内部公平性

当企业处在创业期时, 主要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尚不稳定, 职位职责还不明确, 常常存在一人多职或职责交叉的现象, 主导员工的往往是创业热情, 而不是名誉和地位。因此, 创业期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过程中, 应该将重点放在薪酬的外部竞争力上, 并适当淡化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3. 突出强调内在薪酬方式

多数创业期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还很不完备的实际状况, 其实也给技能多样性、工作意义、自主权等内在薪酬方式的广泛采用提供了现实的空间。创业期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过程中, 可合理设计并突出强调内在薪酬方式, 以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设计 篇9

社会企业是一种未来可能更为适合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尽管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企业或非营利性机构, 但它依然具备我国目前鼓励创新型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意义。研究社会企业相关促进性政策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本文将尝试从鼓励性财税政策设计的视角, 进行一些尝试。

1 社会企业的概念及对我国意义

明确社会企业的基本概念是设计相关政策的第一步。赵莉和严中华 (2009) 总结指出, 欧洲委员会对社会企业所给出的定义认为, 社会企业是一种介于合作社 (co-operatives) 和非营利组织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之间的一种交叉形态的组织形式。而欧洲委员会旗下的社会企业网络 (European Research Network on Social Enterprise, 以下简称EMES) 则给出了具体的社会企业的创始人、治理机制等相关指标。余晓敏等 (2011) 进一步总结了Alter给出的EMES的操作化层面的社会企业定义, 包含:生产、交易和提供服务的持续性;治理结构高度自治;能够承担风险;最小化付出劳动报酬;集体和社区利益目标;自发性行为;所有权与决策权分离;受其活动影响人群的主动参与性;利润分配受限。时立荣等 (2011) 则认为, 普遍的社会企业的核心特征是社会福利与公益性、实体经营营利性、就业导向性和解决社会问题目标导向性。

蔡宁等 (2012) 则给出了美国对社会企业的定义, 倾向以“社会企业精神”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来区分其与一般企业或NGO组织, 认为社会企业是一种建立在收入基础上达成其社会目标的组织形式和手段。杨家宁、陈健民 (2010) 则认为, 社会企业相对其他经济组织最本质的区别还是其为社会贡献价值的目标;而区别传统NPO的是其通过经营性活动来提升自身利用资源的能力, 以及承担相关风险的能力。

由此, 社会企业的概念公认应是一种介于传统合作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逐利企业之间的混合型组织, 在经营活动外追求社会价值性目标。

社会企业在我国事实上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余晓敏等 (2011) 从驱动力、经营目的、注册登记类型和运作模式等几个维度, 对我国社会企业进行了类型划分。

社会企业是在传统逐利的商业企业形态之上附加了社会价值意义的新的组织形式, 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促进以人为本的发展, 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同时, 它也需要政府从政策上加以鼓励和扶持。

2 社会企业的经济学含义

社会企业的经济学意义, 应是介于合作社与企业之间。合作社与保险类似, 属于大数法则下的互助性组织。企业则是在稀缺资源约束下,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个体。

从基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 社会企业应当采取类企业最优化行为, 但其目的并不在于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而是其所创造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本文假设企业生产时投入的固定成本为V, 可变成本如果只有劳动力投入L, 工资为W, 那么企业的总成本即为:

那么通常企业的决策函数形式即为:

但作为社会企业, 其面临的优化决策则不是如此。

一方面社会企业同样需要考量利润, 但只追求正常利润, 因此优化目标是大于等于零利润。

除此之外, 社会企业的单位产品的收入存在公益概率函数, 可能一单获得超常的捐赠性收入, 也可能一单获得零收入。因此社会企业的收入实际上为:

与此同时, 社会企业面临的资源约束条件也与企业不同, 是混合模式。包括但不限于:

此外, 资金和收入来源也存在捐献这样的概率性来源和提供市场化服务的竞争性来源并存的混合模式, 但这里统一将其并入上文中收入服从公益概率函数的方式来简化分析。那么具体的概率函数φ取值情况可以简化地考虑为:

这里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那么这个概率函数意味着每件社会企业售出的商品或者服务可以得到的回报, 有一定概率会得到不小于一倍市场价格的回报, 但是也有一定概率是分文不取提供给社会。而取到每个值的概率为通过大量社会实践统计可以得到的经验值p。

由此, 概率p, 以及x值的期望值, 对于社会企业实际能否存在优化解具有重要影响。而这个概率, 取决于社会对社会企业的接受程度, 政府的政策导向, 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

如果财税政策, 能够一方面鼓励人们量力捐赠的意识, 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社会企业的成本, 那么约束条件将会变化。针对性财税政策, 会直接导致企业收入的概率函数、劳动力供给函数和成本函数发生与传统企业极为不同的变动效果。

3 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目标

社会企业能够满足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和保障的功能, 但往往是以企业的形态出现, 因此如何对社会企业进行区别对待, 鼓励其发挥社会价值的贡献, 就成为了一个难点。

本文认为, 促进社会企业发展, 促进其社会福利目标的实现, 同时不伤害市场化基本大环境是财政政策的根本目的, 也应当是财税政策设计的根本目标。如果一刀切地采取补贴的形式, 不仅仅会增加区分补贴对象的成本和难度, 同时可能导致大量的造假套利行为, 反而破坏了原本正常的市场秩序。这是由于社会企业原本带有一定的经营性, 能够获得收入, 这点与正常企业是具有相似性的。

因此, 我国发展社会企业的基本目标应是, 在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竞争原则的框架下, 针对社会企业的社会贡献加以扶持和激励。

4 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

我国鼓励和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应具备的政策指向是, 一方面有针对性地优惠鼓励、合理管理, 鼓励其发展, 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税收利用其管道发生漏逃。

我国社会企业主要面临着流转税和所得税两个税种。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 未来大部分很可能是小规模纳税主体, 因此需要更多地从流转税的方面去考虑。

由于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营改增的改革, 需要对一般企业和社会企业做到一视同仁。但与此同时, 由于未来是倾向于提升直接税占比, 因此对所得税的减免政策则应慎重。社会企业实际上是存在经营性所得的, 因此所得税的减免政策可能会较少被考虑。具体财税政策还应考虑鼓励一般企业主动负担社会责任的举动和行为的可能。

再有, 我国还需要对社会企业进行税外之费的免除。目前非税收入占比实际上是偏高的, 且具有一定的累退性 (彭鹏, 2013) , 因此有必要加以考虑。

5 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的框架, 财税部门可以通过对社会企业为社会无偿提供商品和服务部分来从量进行税基抵扣认定, 由社会企业自主申报。为降低认定成本, 可要求其主动对其申报的承担社会责任的部分, 对相关财务等详细信息进行全面的公开透明化公示, 通过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来最小化司法监督的成本。

此外, 对于取得了一定社会效果的社会企业, 可考虑给予其消防、卫生、残疾人保障基金等非税性费用负担的减免资格, 但同样需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同时, 还需要全面考量, 加强监管, 通过抽检机制结合社会公众监督的方式, 避免投机行为破坏社会企业发展。

摘要:社会企业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企业, 同时符合我国未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本文基于其概念, 通过对社会企业的经济学框架下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其经济学含义, 从而给出了鼓励其发展的要点, 讨论了促进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 政策设计目的, 并给出了我国相关财税政策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社会企业,财税政策,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蔡宁, 孙文文, 沈奇泰松.社会企业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14) .

[2]彭鹏.基于供给理论的减税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 2013 (11) .

[3]时立荣, 徐美美, 贾效伟.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模式[J].东岳论丛, 2011 (9) .

[4]杨家宁, 陈健民.西方社会企业兴起的背景及其研究视角[J].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0 (1) .

[5]余晓敏, 张强, 赖佐夫.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企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1) .

[6]余晓敏.社会企业的治理研究:国际比较与中国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6) .

货币政策设计 篇10

基于我国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缓慢的现实情况, 目前, 尚未形成完善的符合企业风险控制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导致企业在实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不利于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 笔者认为, 现阶段我国各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建立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风险, 进而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以及有效性。

一、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企业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缺乏针对性, 导致企业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体系应有的功能;二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缺乏科学性, 该体系中部分知识在科学性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不利于更为高效地实施、应用;三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强, 使得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甚至只是成为企业的一件“装饰品”。

2. 企业现金收支业务管理的纰漏较大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撕毁票据、盗用凭证;二是私自更改凭证金额以及内容, 导致凭证丧失真实性与准确性;三是无证无账现象严重导致企业怨账、赖账日益增加;四是由于出纳人员私自提现, 造成账单金额与票据金额不一致。

3.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货币资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一是货币资金内部管理专业知识薄弱, 使其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能够满足现行企业资金管理的需求;二是货币资金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 其大多数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人员不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三是企业货币资金部门缺乏完善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导致不能够充分调动起广大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

二、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的对策

健全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诸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现阶段, 基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因此, 这就需要不断汲取国内外先进的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经验, 按照我国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发展特点与需求, 通过实现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对策。

1. 建立健全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 立足于传统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之上, 不断借鉴、分析以及总结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与知识, 不断创新与完善;其次, 全面掌握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以风险为切入点和核心, 建立起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程序明细的控制流程, 切实保障并做好现行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再次, 明确不同的岗位职责以及职责范围, 各为其政, 各施其职, 切实做好本职工作;最后, 不断加大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 切实保障其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 始终保证印章和票据管理不放松

企业货币资金印章和有关票据是确保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顺利高效开展的关键性因素, 研究近几年来企业涉及资金犯罪的手段与特点, 印章和票据管理疏漏导致的职务犯罪不在少数。因此, 企业在设计货币资金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时, 应当按照不相容岗位、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牵制及业务制衡机制, 加强对货币资金相关票据、印章在领用、保管、使用等环节的制衡及互控, 科学管理。

3. 加强企业内部的货币资金审计工作

有效的审计工作有利于保障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高效进行, 完整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离不开有效的审计工作。因此, 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定期开展专项资金审计。同时, 在机构及人员上, 必须确保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工作的独立性, 切实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应有的作用。

4. 加强对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教育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高低, 最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工作的好坏。因此, 首先, 应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道德是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综合, 就资金管理人员来说, 指其在执行资金业务时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因此,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可以解决在思想层面认知薄弱麻痹问题;其次, 加强对企业货币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 确保其能够剔除传统的糟粕知识, 持续汲取优秀的知识和经验, 适应货币资金管理要求;最后是制定责权利与奖罚对等的绩效考核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5. 完善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设计

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是服从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 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 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的控制方法。企业可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 在合理预测一定时期货币资金存量的情况下, 通过制定一系列科学的货币资金收付策略, 最大限度地挖掘货币资金潜在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诸多内部控制手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加以重视, 不能轻视。只有从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安全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上来加以控制, 才能有效地使企业的货币资金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三、小结

货币政策设计 篇11

一、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新型职业农民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需求导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现实选择,更是农民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

从农业发展所处阶段看。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艰巨任务。在高起点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克服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农民是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其他要素必须通过农民才能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作用。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资本、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不断进入农业领域,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作为生产关键要素之一的农业劳动力素质明显不相适应这种形势变化。据调查,目前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仍然偏低,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超过55%,初中文化不足40%,高中文化不足5%,大专以上仅占0.2%,参加过专门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0%。很多地方,基本上就是妇女、老人种地,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客观上看,务农劳动力素质不高,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投入过高、单位产出较低、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农民素质转变,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从农民收入来源看。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结构出现了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据统计,2000—2011年,农民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从48.4%降到36.1%,而工资性收入比重则从31.2%提高到42.5%,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50%。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反映出就业状况的变化。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小、比较效益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选择进城务工和在非农产业就业,农民兼业化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大多数是兼业农民。兼业农民的重要特征就是没有把农业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难免出现对农业生产疏于管理,粗放经营,甚至撂荒现象。同兼业农民相比,职业农民更愿意接受新技术,更在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单位产出,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据一些粮食大省调查,专业化规模经营的水稻亩产水平比一般农户普遍高出100公斤,玉米高出100公斤,小麦高出50公斤,专业化规模饲养生猪的精料肉比为2.5~2.8︰1,而一般散养农户的精料肉比为3︰1。因此,要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关键是提高从业技能,发展规模经营,加快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规模效益,这是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现实选择。

从农民分工分业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分工分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去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亿人,其中外出打工的接近1.6亿人,在本地打工的有9000多万人。在数量众多的农民工中,男性占66%,50岁以下的占86%。他们主要分布在全国的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等领域。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环节不断增多、岗位不断细化,留在农村务农农民的分工分业也呈加快发展趋势。一些农户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逐步成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农机大户,甚至有了家庭农场;一些农民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投入,逐步发展成为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或者是农业企业家、农村经纪人;还有一部分农民,随着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服务业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园艺工等技能服务型人才。农民分工分业,促进了现代农业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这既是农业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结果,也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有机地将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结合起来,适应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体现了农民从身份向职业转变、从兼业向专业转变、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新要求,回答了今后“谁来种地”问题。我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是发展变化的概念,具有时代性、阶段性、区域性的特征。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描述为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在类型上可以划分三类,首先是生产经营大户,如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农机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其次是农村发展带头人,如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产业化企业领办人等;第三是技能服务人才,如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水利员、信息员、园艺工等。要看到,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设计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和留下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劳动者在农村创业兴业,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当前,要抓紧制度顶层设计,明确培养对象,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落实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努力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突破。

(一)突出培育重点

选择合适的培养对象,使有限的教育培训资源用在刀刃上,是提高培养质量和培养效果的重要前提。要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务农农民的结构变化和农村人口的整体状况,选择有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性、有相应科学文化素质的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和新生劳动力,进行重点培养。

1. 农村务农青年。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目前农村务农农民出现整体年龄偏大、素质结构性下降问题,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青年是当前接受并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引领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依靠,亟需有针对性地加以培育。据调查,务农农民中,18~35岁的占25.3%。这部分人员文化程度较高、思想观念超前、务农意愿稳定,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创业扶持,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2. 返乡农民工。近几年,由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农产品价格上扬,务农效益提高,农民工返乡趋势明显,一直保持在20%以上。返乡农民工利用打工增长的见识、本领和获得的资金、信息,走自主创业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据调查,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在农业领域创业的占28.3%。很多返乡农民工创办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经济实体,牵头创立了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正成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推动力量。返乡农民工思想理念先进、创业欲望强烈、经济实力较强,可以通过技术培训、政策引导和创业扶持,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

3. 农村两后生。目前,我国每年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数在500万左右,这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学生。这些农村两后生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外出务工或在非农产业就业,愿意留在农村务农的比例很低。农村后备劳动力不想务农、不爱务农、不会务农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要借鉴国外培养农业后继者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免费培训、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等措施,有组织、有计划地将一部分农村两后生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为未来农业发展储备、留住人才,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二)优化教育培训方式

鼓励基层实践探索,创新培养方式,强化培训手段,对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至关重要。各地在实践探索中,必须要结合本地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产业需求导向,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培训效果,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必须要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教育培训的覆盖面,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1. 普及性培训。普及性培训仍然是覆盖面最广、农民获取信息最多、培训成本最低、便于经常开展的有效培育方式。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要把普及性培训作为重要方式,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发展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各种简便易行管用的方式,组织专家教授、推广人员、培训教师结合农时季节,进行现场咨询、田间培训、入户指导,同时发挥好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网络、科技书屋等现代传播手段作用,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及时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农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技能服务行业人员开展规范性的知识和技能教育,这是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农民教育培训中需要强化的培训方式。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将越来越明显。所以,必须要适应这种需求,加快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当前,要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重点开展好两个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是面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农机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大户,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方法等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新型绿色证书,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获得政府政策扶持的技术资格凭证。另一方面是面向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园艺工、水利员、信息员等技能服务人才,重点开展所从事行业和岗位的职业技能系统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进行技能鉴定,合格者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作为其聘用上岗的资格凭证。

3. 农民学历教育。面向农民开展学历教育,对我国农业学历教育而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目标人群,更是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素质,解决部分农业院校毕业生学农不爱农、不务农问题的长远之策。目前,全国有各层次涉农教育的院校600多所,每年农科专业招生人数接近20万,但毕业能够到基层农业生产一线服务的人员比例很低,造成了本来就不足的农业教育资源极大浪费。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调整教育对象,想办法让真正在农业生产一线、符合相应条件、有迫切需求的广大农民能够享受教育机会。可考虑从两方面出台相应政策:一方面,要制定特殊招生政策,明确农业院校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的培养任务,因地制宜确定招生考试要求。补充出台农民参加中高等学历教育的吸引政策,如全可免费并提供基本生活费。另一方面,要改革教育模式,农民学历教育的专业要以产业类型划分,课程要以实用为主,根据农时季节进行分段学习,实行弹性学制、鼓励送教下乡、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农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配套政策

(一)实施并完善绿色证书制度

我国启动实施绿色证书制度始于1992年,至今已有20个年头。20年来,绿色证书培训在培养农民技术骨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在我国《农业法》中得到确认。目前,绿色证书培训推进中的主要障碍是农民培训获证与生产扶持政策不挂钩,农民没有切身感受到参训获证带来的相应政策扶持。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经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专家呼吁,现阶段已经真正到了推行新型绿色证书制度的时候,应该把农民获证与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紧密挂钩,让宝贵的农业资源由获得绿证的农民来经营。可以探索在适度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农民中先行试点,使对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有强烈需求的农民获得绿色证书,继而与财政支持、土地流转、信贷发放、税费减免、技术服务、社会保障等扶持政策相挂钩。抓紧修改和完善现行的绿色证书管理办法,出台适应不同行业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二)实行技能服务行业持证上岗

对农业领域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上岗要求,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于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加快行业发展至关重要。近10年来,我国农村能源行业实行沼气工持证上岗,基本建立起了“培训—技能鉴定—持证上岗”的工作体系,培养和鉴定沼气工30万名,为我国农村沼气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在其他技能服务行业实行持证上岗积累了经验。当前,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园艺工、水利员、信息员等农业专业化服务岗位不断涌现,这些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用人单位与从业人员也有明确的聘用关系和工资结算标准,对这些职业可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相关行业部门应抓紧出台专业技能服务人员的从业资格,建立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相应研究出台鼓励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政策,充分激发和调动技能服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和鉴定考证的积极性,实现用人单位和技能服务人员的双方良性互动,从而推动这些技能服务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责任机制

目前,一些地方把农民教育培训当作“软任务”,工作措施不到位,培养效果不明显。抓紧建立和完善目标责任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十分必要。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如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工作目标,把农民的知识化、职业化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要求到2020年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达到35%,并将这一指标纳入对市、县、乡各级政府的量化考核。这个做法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的工作主动性,很多县市把农民培训、考核、发证当作当前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来落实,按培训人数核算培训资金,农民培训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幅增加,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应该借鉴和推广江苏等地的成功经验,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列入国家发展规划指标,把培养任务和持证农民数量纳入各级政府的综合考核,并明确职责分工和奖惩措施,切实推动各地落实培训资金,分解培训任务,配置培训设施,加强培训管理,保证培训效果。

(四)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保障机制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公共财政应当承担主要投入责任。长期以来,农民教育培训投入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民教育培训项目规模偏小、补贴标准偏低、基础设施落后、培训质量不高。据了解,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按在校生数量测算,小学生均每年400元,初中生均每年600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人口数量测算,2011年每人年均25元,并明确了各级财政承担比例;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今年实现了重大突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按种养规模安排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即将修订出台的推广法也作了相同的规定,解决了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基层干部、农技人员的真诚拥护。保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期稳定发展,应该有明确的经费投入标准和依据。当前,可以参照相关做法,按照当地需要培训持证农民的数量进行测算,明确每个受训人员的投入标准,并明确各级财政的承担比例。只有这样,农业部门争取农民教育培训经费、财政部门安排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各级人大监督经费落实才有明确依据,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才有切实保障。

货币政策设计 篇12

关键词:农户创业,集群品牌,政策

创建集群品牌是农户创业谋求长期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利益相关者如能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当地的农户的收入就会有显著提高, 当地的区域经济也将得到十足的提升。农户创业集群品牌具有科技含量低、对集群依赖度高、政府和协会等第三方的推动作用大的特点。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因素、文化传统因素、政府政策及农户自身因素等。基于此, 本文将从政府、集群品牌参与者、相关协会等非盈利组织三方面提供政策建议。

一、建立社会补偿机制

从政府角度出发, 有效带领京郊农户成功形成创业集群品牌的关键在于建立社会补偿机制, 以吸引京郊农户创业品牌参与到集群品牌的建设中来。

建立完善的社会补偿机制不仅可以吸引已经创立的京郊农户品牌参与到集群品牌的建设中来, 还可以有效推动一些有潜在创业意向的京郊农户参与其中。与此同时, 资金和福利政策的补偿机制对于拥有一定创业条件但目前并无创业倾向的京郊农户是一种变向鼓励, 会推动广大的有创业条件的京郊农户参与进来。因此, 社会补偿机制方面政策的制定可以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创业农户分为三类政策。

第一类, 针对已经建立创业品牌的农户, 政府可以采取三种政策。一是实施减税或资金扶持政策。对于参与到集群品牌中的农户, 视不同情况可实行不同税率的减税政策, 而对于加入集群品牌后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农户与未加入集群品牌的农户相比较, 可在同样条件下优先申请资金扶持。二是采取技术支持政策。由政府培训选拔定期为参与集群品牌的农户输送中高级技术人才, 以便使集群品牌各农户获取当下最新研发技术, 保持市场活跃度及更新度。三是提供市场特殊渠道合作。由政府出面与集群品牌销售所需渠道商进行谈判, 签订一定年限协议, 保证集群品牌在初入市场时拥有一定市场占有率, 渠道商协助做好宣传活动, 以便打响集群品牌知名度, 培养消费者群体。

第二类, 对于有潜在创业意向的京郊农户, 政府同样采取三种政策。一是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实施幅度更大的减税政策及资金扶持政策。二是采取人才、技术、设备等多方支持政策, 为这些有潜在创业意向的农户提供更为有力的基础设施及人力条件, 以吸引其创业并加入集群品牌的建设。三是提供市场特殊渠道合作, 与第一类中该项政策类似。

第三类, 对于拥有一定创业条件但目前并无创业倾向的京郊农户, 政府将采取三种鼓励措施。一是一定期限内的免税政策。以较高的创业利益吸引符合条件的京郊农户进行创业并加入到集群品牌中, 基本保证这一类型农户在创业的三至五年可以收回创业成本并有一定收益。二是为该类农户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 及时为其解决在创业初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提供畅通、方便的市场渠道合作支持, 使创业农户的产品在初入市场时保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增强该类型农户的创业决心, 加快其品牌的形象树立, 从而利于集群品牌的进一步建设。

以上针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政策目的均在于减小集群品牌中各农户的创业成本, 变向提高参与到京郊集群品牌中的农户收入, 以吸引并鼓励更多原本独立的创业品牌进一步参与到集群品牌的建设中来。

二、建立多元经营方式

建立多元的经营方式是针对集群品牌参与者而言的政策建议, 具体可以细分出以下三种政策。

首先, 规范集群品牌的类别划分。将创业品牌划分为不同类别, 分别为同一类别的创业品牌建设集群品牌。经由实地调研, 初步可建设的集群品牌有以下三大类:旅游服务业集群品牌, 如“农家乐”形式;食品饮料业集群品牌;日用化工业集群品牌。

其次, 以一种或两种经营方式为主, 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对于食品饮料业集群品牌和日用化工业集群品牌, 可由京郊创业农户自产自销, 也可冠以集群品牌从而批发销售。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 避免由于集群品牌中某一品牌的不良形象影响集群品牌的整体形象, 使得集群品牌在市场占有份额下降的情况下, 最大程度减轻对集群品牌中其他创业品牌的影响, 同时可以在集群品牌整体效益不景气时, 各个参与者仍旧维持一定的经营竞争力。

最后, 建立各个集群品牌合作制度。各不同类别的集群品牌间通过协议、合同等方式建立合作互惠关系, 形成集群品牌范围效应, 有利于提高集群品牌的知名度, 建立良好、可信赖的集群品牌形象, 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一条龙”服务。

三、进一步充实非盈利组织的功能

相关协会等非盈利组织作为集群品牌形成发展中的第三方, 其制定政策的目的主要在于:进一步充实非营利组织的功能, 从而更加高效地辅助集群品牌的发展。

一方面, 相关协会等非盈利组织定期为集群品牌参与者提供服务与咨询。可以定期组织举办经验交流会等, 信息互通可使得京郊地区创业农户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行业信息。在整个活动举办过程中, 非营利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做好宣传工作, 号召当地所有创业农户参与集群品牌交流会中, 扩大集群品牌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 进一步完善非盈利组织的评价与裁断功能。当集群品牌各成员间出现纠纷时, 非盈利组织要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并有一套完整的裁断体系进行调解。这个体系的维护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 地方政府和集群品牌的参与者均应投入到本体系的建设工作中并在日后运行中不断完善, 使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促进农户创业集群品牌发展的政策可以设计为如下模式, 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张金华, 李建平.河南省产业集群品牌化研究———基于河南省12个地级市调研[J].河南经济, 2013 (17) .

[2]文琼.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以安徽铜陵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12) .

[3]曹丽莉.多元供应链的构建融合推进产业集群创新升级[J].软科学, 2009 (01) .

上一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下一篇:未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