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化

2024-09-18

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化(精选12篇)

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化 篇1

美、英、法、韩、日5个国家的文化产业财政政策既有相同点, 也有自身独有的特色, 无所谓好坏, 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以上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财政政策比较分析

(一) 美国模式:市场导向型—财政隐性支持

第一, 美国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和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产业财政投入隐性且分散。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直接投资很少, 但这并不表示美国政府的文化投入少, 因为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大多是隐形的、间接的, 无法准确估算。例如, 占美国文化预算43%的社会捐赠背后, 是政府的免税政策。美国著名的“50 (c) (3) ”条款, 对向非营利文化机构的捐赠的个人和企业实行销售税和财产税的减免优惠, 甚至在其寄发宣传广告等邮件时也给予减免60%邮资的优惠。如果将美国政府每年为鼓励社会捐赠文化而减少的税收收入也列入文化投入, 大概有28亿到500亿美元的投入。这一数字十分庞大。第二, 美国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主要是投向非营利性文化领域。政府对非营利性质的文化艺术团体和公共电台、公共电视台免征所得税。美国文化产业的绝大部分是完全交给市场的, 服从“看不见的手”的指挥, 非营利性文化领域的范围不是很大, 主要包括大多数集中在中心城市的博物馆、国家公园、高雅艺术演出或创作团体、某些特殊部门 (宗教组织、专业组织、大学和学术团体等) 的出版社、行业协会、展览场馆等。美国对非营利性领域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基金会如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博物馆和图书馆学会等组织发放, 非营利组织还享有国家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第三, 美国政府有选择有限度地进行财政资助。并非每一个文化部类都能在市场环境里自由发展, 美国政府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很难自谋生路的文化产业进行资助。如1967年成立的公共广播公司就是美国政府促成的。美国的国家公园也基本完全靠国家养活。美国政府还常常对一些高雅艺术团体伸出援助之手, 但资助度非常有限, 通常只占其运营经费的5%左右。

(二) 西欧模式:政府主导型—财政显性支持

英法都是文化大国, 两国政府均投入巨资发展文化产业。第一, 都成立了管理文化产业的专门机构。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掌握中央政府对文化领域投资的最大部分, 其管理领域涉及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 文化遗产保护, 旅游业、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等。中间管理机构是地方政府及非政府公共文化执行机构, 即各类艺术委员会。这类非政府公共文化执行机构负责向政府提供政策咨询, 负责文化拨款的具体分配和评估, 协助政府制定并具体实施相关政策等。基层地方管理机构是地方董事会、各种行业联合组织, 如电影协会、旅游委员会、出版商协会和游戏开发商协会等。上述三级管理机构, 各自相互独立, 无垂直行政领导关系, 但通过制定和执行统一的文化政策, 逐级分配和使用文化经费, 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法国文化部包括3个直属部长办公厅的机构 (行政总检察署、新闻通讯处、历史委员会) 和10个司局 (行政总司, 发展和国际事务局, 法国档案司, 法国博物馆司, 建筑和文化遗产司, 图书和阅览司, 造型艺术局, 音乐、舞蹈、戏剧和演出司, 法语和法国语言总局及国家电影中心) 。其主要职能是制定文化政策和法规;编制年度文化预算并上报议会审批;管理和使用文化经费;保护文化遗产;领导和管理国家重点文化设施、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促进艺术创作和文化普及等。第二, 财政直接投入大2011~2012财年, 英国政府文化预计投入达16.56亿英镑, 而法国文化部和其他政府部门均有文化预算, 光文化部预算2010年就达到29.21亿欧元。

英法两国财政政策也有不同之处:第一, 预算经费来源不同。英国文化预算除了政府自有资金外, 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英国彩票收入, 每年有一大批文化项目依赖彩票得以实现。英国国家彩票为文化创意产业设立了专门的基金———“美好事业”基金。从1994年起, 英国国家彩票每周为“美好事业”积累约3000万英镑的资金, 累计起来资金总额已高达280亿英镑。其中, 艺术、体育、遗产保护项目占基金比例都为18%。在伦敦奥运会的鼓舞和感召下, 英国政府为加大对文创产业的支持力度还规定, 自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 将艺术、体育及遗产保护项目占“美好事业“基金的比例提升为20%。而法国文化预算则主要来自于法国政府的自有资金 (主要是税收收入) 。2013年法国文化通讯部的预算为74亿欧元。与英国不同的是, 法国除了文化部有文化预算外, 其他政府部门也有不菲的文化预算。2004年, 其他部门文化预算具体为法国国家教育部181630万欧元、国防部3020万欧元、司法部1800万欧元、体育部2000万欧元、总理事务总务部56360万欧元等。这点区别于英国。第二, 文化管理方式不同。英国文化管理的最大特色就是“一臂之距”的文化管理模式。所谓“一臂之距”就是中央政府部门在其与接收拨款的文化艺术团体和机构之间, 设置了一级作为中介的非政府公共机构, 政府将资金拨给这些非政府公共机构, 由非政府公共机构负责资金的具体发放。而法国政府的文化财政资助采取直接拨款的方式, 其文化管理模式是文化部拥有直属艺术团体和在各地方派驻官员的管理体制。法国文化部也加快了“地方分权”和“外省化”步伐, 目前法国区、省和市级地方政府已经能够管理三分之二的国家文化投资了。第三, 营利性文化资助方式不同。英国对营利性文化产业采取税收优惠等间接支持方式, 而法国除了有税收优惠外还进行广泛直接投资。

(三) 东亚模式:政府推动型—财政强力支持

日本和韩国都强调“文化立国”, 两国政府都给予文化产业强大的政策保证和资金支持。第一, 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日本和韩国两国政府将文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上来考虑, 制定了明确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如日本政府2003年针对旅游业制定观光立国战略, 计划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游客达到1000万人。而韩国政府则通过设立文化产业机构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如针对游戏产业的“游戏综合支援中心”等。两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如韩国就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影像振兴基本法》、《地区报业发展支持基本法》、《出版及印刷振兴法》等等。日本制定了《著作权管理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信息技术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等等。各种法律法规从不同的角度对两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规定。第二, 重视教育投入。重视教育是许多东亚国家的传统, 日本与韩国也不例外, 两国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育工作。韩国政府的教育投资占整个政府预算的五分之一, 高居世界前列。韩国政府对网游、动漫、影视等人才的培养更是不遗余力, 如韩国288家设有IT相关学位的大学中, 其中有10家大学的游戏专业和研究院是由政府制定赞助的。日本除了注重国内文化人才的培养, 还注重培养外国在日人才, 通过各种各样的大奖赛为国外在日文化产业人才提供支持。另外, 日本还注重培育文化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日本外务省还授予一些动画作家“动画形象大使”的称号, 并协助这些人的作品在全球放映;经常出资派遣年轻的艺术家去海外留学, 促进了日本文化产业人才的积蓄和壮大。

二、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一) 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政出多门, 管理多头不利于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统一市场。这一点要借鉴法国的经验, 将原属各部门的文化管理权限集中起来, 成立一个统管文化产业发展的机构, 并明确其文化产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权。第二, 我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区分不明, 政府文化管理越位和缺位并存。这点我们要学习韩日经验, 对文化行业进行分类, 政府财政支持有进有退。应属市场化发展的文化企业, 政府应适时放开, 必要时给予资金和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 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当仁不让。

(二) 加大对非营利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

非营利性文化产业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 政府必须承担发展非营利文化事业的责任。要借鉴欧美经验, 加大对非营利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文化基础科学研究等公益机构的财政支持, 充分发挥其文化外部性作用;要借鉴英国经验, 改进文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要改人头投资为项目投资, 并协调政府、文化团体和文化中介组织的关系, 充分发挥非政府文化中介组织对财政资金的监督作用;要借鉴美国经验, 采取税收手段如文化捐赠免税、遗产税、增值税减免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对非营利文化产业的赞助和捐赠。

(三) 加强对营利性文化产业的优惠力度

营利性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政府对其发展应该提供各种便利。我国营利性文化企业由于发展历史较短, 企业规模较小, 市场竞争能力弱, 急需政府的强力支持。一是要为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这点可以学习法国的经验, 政府出资建立特殊担保基金, 为企业融资提供保障, 促进微观文化主体的发展。二是要提供税费优惠, 这点可以学习英国和美国, 设立文化产业差别税率和文化产业收费减免政策扶持非营利文化企业发展。三是财政投资。这点可以学习韩国, 建立“投资组合”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投资营利性文化产业, 培育多元化文化市场主体。

(四) 重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

其实重视文化人才培育是各文化产业大国通行的做法, 其中尤以韩日为最一要注重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育文化人才通过在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相关课程, 培养文化产业高中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二要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海外交流, 既要采取优惠措施, 吸引海外人才投身于本国文化产业, 又要加强本国人才的国际文化意识;三要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奖励机制, 充分调动文化产业人才的积极性。

(五) 重点支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

美国成为世界上文化最强大的国家与其重视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对文化产业核心技术的开发, 财政要直接投资, 对研发共性技术的合作组织要实行公共技术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景源, 陈威主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2009)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http://www.culture.gov.uk[EB/OL]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官网.

[3]http://www.zhcw.com/xinwen/quan qiucaifeng/2414504.shtml[EB/OL].中彩网.

[4]王眉.法国公布2013年文化预算方[N].中国文化报, 2012-10-15.

[5]陈志楣, 冯梅, 郭毅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化 篇2

1)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同时,核心问题是解决货币传导机制障碍。将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与信贷安全作为刚性考核指标,解决不讲效益,只求安全的问题。

2)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在当前已经扩大商业银行存货差和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将存款准备金降为零利率,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扩大贷款投放和其他形式的资产运用,防止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套取利息。同时,将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目前的8%再下调到5%。

3)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在当前通货紧缩的形势下,不仅要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继续推进化解金融风险的各项改革措施,还必须注意防止出现政策和导向上的极端化倾向。如果金融机

构单纯追求防范风险而不积极进行投资和贷款,整个宏观经济必然会陷入更大的困境,从而导致更大的金融风险乃至经济风险。因此,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应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发展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各种类型的非国有金融机构,推进金融机构的多样化,以分散国家的金融风险,拓展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

4)积极培育金融市场,增强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发育,加快货币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为统一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创造条件,促进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放开票据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积极进行票据贴现业务,加大再贴现的规模,扩大中央银行资产运用中票据持有的比例,增强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

2、财政政策方面:

1)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调整支出结构

建议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赤字增加1000亿元左右,主要考虑拉动GDP的增长与阻止物价水平的下滑。

调整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在增加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同时,应该考虑将部分财政资金用于能够直接带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领域。包括增加经常性预算支出,增加职工收入以促进居民消费。特别要将增加的预算资金优先用于扶持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力争使5000万贫困人口提前脱贫;加强政府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由财政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鼓励居民多消费而少储蓄;同时,可考虑将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清理企业间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以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特别要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在带动民间投资等方面的作用,放大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通过有效地利用财政贴息、财政担保和财政参股等手段,充分吸纳和引导社会资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依靠非政府投资和居民消费支撑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为迎接中国加入WTO的挑战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2)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

弥补财政赤字有多种途径,其中,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是通常使用的方法。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法》、《预算法》不允许采用货币融资法,可考虑继续采取债务融资方式,但中央银行必须大力拓展公开市场业务。目前可采取的措施是,财政部向商业银行发行低息或无息短期国债,由中央银行通过国债市场当天等额购入,迫使中央银行释放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这样做虽然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但财政赤字扩大仍然体现在债务规模扩张上,形成政府债务负担。

此外,采用何种方法弥补财政赤字,应在精确计算推动通货膨胀增长幅度的基础上确定。对控制通货膨胀总的考虑是,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连动,使物价指数由目前负增长,提高到明年的正增长。鉴于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左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及沉重的就业压力,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8%,一般不超过9%的情况,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左右应是可行的。

3)“轻徭薄赋”,稳定宏观税率

为保证财政各项政策的协调一致,在积极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保持目前宏观税率的稳定,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经济形势好转之后,经济增长带来的税源开拓才能有利地支撑税收的增加。同时,继续清理乱收费现象和推进费税改革,减轻企业与居民负担,支持经济增长。

4)社会保障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举

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内,无论是从收入分配格局变化,还是从经济增长等方面来看,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无法支持消费的快速增长。扩大消费的唯一方式是将居民储蓄变为当期消费。这就要求我们在稳步推进经济体制、政府机构、住房制度、社会保障、教育体制和医疗制度改革的同时,尽快建立和健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采取诸如对无房老职工的住房基金作出补偿、偿还政府对老职工劳动保障的隐性负债,补足欠发的职工工资、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薪金等方式,有效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实行这一政策,应贯彻低收入阶层优先的原则,当前刺激内需的重点尤其要放在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上。同时,在供给方面,调动企业和企业家的积极性,使富有活力、蓬勃成长的企业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发动机,发挥财政、信贷乃至民间资金“投资”带动“投劳”的作用,以增加就业,扩大需求。

5)将刺激内需和外需结合起来

继续坚定不移的实行各项鼓励和扩大出口的政策措施,如提高出口退税率、出口信贷、出口担保和不断扩大出口企业经营自主权等,尽快扭转出口下滑的趋势,在努力扩大内需的同时,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6)认真清理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各项政策法规

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化 篇3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转型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看,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是一种临时性反经济周期的手段,如果长期实施,则在带来积极成果的同时难免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和转型问题。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为扩大内需、促进投资而采取的应对性策略,实施八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经济运行态势与矛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央明确指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财政风险分析

1998年以来,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促进西部开发和从整体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势头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效益的获得是以尚未“清盘”的巨大代价为基础的,而且作为一种短期的宏观调控手段,随着有违启动内需“临时性手段”初衷的“超期服役”,积极财政政策的双刃剑效应也与日俱增,导致了国债资金膨胀、财政风险扩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债务累积风险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财政赤字率由1997年的0.78%提高到2002年的2.99%。从表面上看,没有超过国际公认的《马斯特里霍特条约》规定的3%的警戒标准,但是中国债务率仅指中央债务率,不包括地方政府债务。虽然《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没有发债权,但实际上目前地方政府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债务已经超过13000多亿。可见,未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财政债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政府的财政债务。此外,外债也没有包括在财政赤字之内。所以,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和外债,财政赤字率会远远超过3%这一警戒线。而且,为配合国债项目而发放的大量银行贷款实际上有相当大的部分将会成为不良资产和坏账损失、粮食系统亏损挂账,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等均须最终由财政“埋单”,这也是不可忽视的财政债务。长期实行财政赤字政策,扩大国债规模,会对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和风险,使财政负担与财政支付能力失衡。当财政负担积累到超越经济和社会承受能力时,就有可能演变成财政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二)效率损失风险

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浪费和低效率现象。根据对甘肃、山东和江苏等地的国债项目调查发现,一些国债项目因前期准备工作不足,不能按时开工和竣工而造成国债资金闲置问题十分突出。仅江苏四个省辖市的交通、水利国债项目就有3.1亿元国债资金就这样闲置着。并且,国债项目不断增多及其配套资金恶性膨胀、失误多、浪费严重和低效率的问题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长期存在。

(三)结构失衡风险

持续多年的国债投资在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局部过热、经济结构失衡情况的发生。过去几年国债资金过多地参与到经营性和市场竞争性项目里来,并引发了大量配套项目投资。地方和企业傍“国债”的项目更是不计其数,这不仅加剧了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也使部门结构失衡的情况更加严重。特别是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其增长率从2003年的26.7%提高到2004年第一季度的43%,个别部门投资增长率甚至达到或超过100%,如钢铁增长率96.3%、水泥增长率130%,其他如电解铝、煤炭、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的投资增长率也居高不下。投资增长过快和原材料及交通、煤、电、油、运等方面的相对滞后和压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协调、健康和持续发展。

(四)通货膨胀风险

由国债投资及其配套贷款所引发的货币贷款增长过猛所形成的通胀压力增大。国债投资的乘数效应很大,国债项目的大量配套资金通常是由地方和企业向银行贷款得到的,这极大地放大了银行信贷资金规模和不良贷款的累积,而配套资金的不足往往导致大量半拉子工程的形成。据测算,近几年,国债拉动的投资规模超过了25000亿元。因此,2004年年初以来CPI指数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剧,与国债规模急剧膨胀导致银行贷款扩大有着直接联系。

(五)体制回归风险

积极财政政策本身就是政府对经济的一种干预,这种干预可能会因为缺乏充足的信息造成决策失误,极大地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国家发改委直接参与安排国债资金项目使政府直接控制投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被空前放大。而国债建设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也不可忽视。大规模的财政投资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占用了大量资金,使全社会的投资蛋糕基本上被国有经济切去,而国有企业对国债资金使用的软约束是导致国债资金效率整体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与建设市场经济的初衷是相悖的,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标也是南辕北辙。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将会抑制微观经济活力的发挥,偏离市场化改革的最终方向。

二、财政政策舍“中”取“稳”

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明了今年的宏观政策走向,即“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什么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前一段时期经济界对中性财政政策的讨论异常热烈,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财政政策时并没有选择“中性”,而是继续选择了“稳健”的表述。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

(一)财政政策为何舍“中”取“稳”

首先,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策的中性。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市场为基础,以经济手段为基本调控手段,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对于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依然起到决定性作用,即财政政策的主体依然是各级政府。因此,对宏观调控的行政干预过多,产生了争相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较为严重的体制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将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控制为中性,但从“积极干预”转为“影响中性”不能搞“急刹车”,否则无论是经济全局还是财政本身都无法承受这种突然的变化。所以,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最终的目标,但受当前具体情况的约束而不能马上实现。

其次,稳健的财政政策具有阶段性特点和中国特色。当前的背景是以国债和支出两大政策工具运用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行了八年之久,对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

显著的作用。从2000年起,中国经济基本止住了增长下滑的运行态势,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本来,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隐退,可是因为支出刚性等现实的约束,要求政策保持连续性,虽然局部出现了过热迹象,但为了巩固和保持经济和财政运行的平稳性,政策工具却不能马上收缩。所以,积极财政政策只能分阶段退出,现阶段财政支出只能转向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财政政策还会产生扩张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无法达到中性,但确实堪称“稳健”。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这是财政政策的“一般”。而“稳健的财政政策”则是基于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的,是财政政策的“特殊”,具有中国特色。因为我们目前要执行的财政政策并不是理论上完全意义的扩张、紧缩或中性,而是为了达到中性,采取相对紧缩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产生扩张效应的政策,出于一定的政治愿望我国政府将其定位为“稳健”。因此,“稳健”和“中性”既是一致的又是相互区别的,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达到中性财政政策之前,“渐进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阶段,是财政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最后,“稳健”应强调“稳”中有“变”。这一方面可与稳缝的货币政策联系起来,虽然近年来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稳健,但实际上它也随着我国经济具体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着方向。1998年,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利率等措施,侧重于扩张性调整;而去年有针对性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等措施,则是侧重于紧缩性的调整。所以,稳健的要求与政策固定不是同一种含义,“稳健”并不是“不作为”,而应强调“稳”中有“变”。在这样的原则下,稳健的货币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稳健的财政政策也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具体作用方向和力度,只有这样,才会拥有政策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二)把握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联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经济工作,我们能够归纳出稳健财政政策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致力于完成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国传统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物价的相对稳定、收入的合理分配、经济的适度增长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因此,当前的财政政策应该服务于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推进的各项举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其中包括继续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稳健的财政政策应面向支持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财政政策的内容也应从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从原来的总量扩张转为总量控制下的结构收缩。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具有优势,应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来优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区域结构、生态结构,最终实现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2、稳健的财政政策要求减少行政干预、增强市场作用。

我国近几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始于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萧条。当时紧急的情况使得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被忽视了,政策更多地倾向于行政干预。积极财政政策以政府为主体,依靠发行国债将社会资源集中到财政,由财政来行使发展经济和扩大需求的职能,并最终将这种政策单一化和长期化。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市场是基础;政府是补充,重在弥补市场失灵。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财政应由直接投资转向间接调控,启动社会投资,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3、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规划。

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多个方面构成的完整的政策体系,所以,探讨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在这几方面都做出适当的安排。当前,主要方向是缩减国债规模,改革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税收体制,加强税收征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以及瓶颈、短缺部门的发展,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公共卫生、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努力压缩财政预算赤字。

4、实施稳健财政政策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克服积极财政政策的不足,发挥财政政策的优势。首先,要注意政策的时滞性。宏观调控政策从实施到见效本身需要一段时间,体现为政策的时滞性。目前的经济高增长和局部过热即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滞后效应,所以,应把握好财政宏观调控的时间,在变化趋势开始形成的时候尽早采取行动。其次,要防止政策的固化。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可是具体操作却应该着眼于熨平经济的短期波动,所以,财政政策应尽可能地短期化和社会化,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微调。再次,要注意纠正政策效应的偏差。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政策设计脱离实际、政策工具运用与搭配不当、政策行为主体行为不端正等政策效应偏差。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既得利益格局下地区、行业和部门受利益动机驱使,不但不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反而常常产生负社会效益,对这些问题应该及时加以纠正。

三、如何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实际上是要将短期策略性财政政策逐步转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它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调控手段组合、调控方式方法的适时、适度转换在内的一个系统工程。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并不意味着财政将从建设投资领域全盘退出,而是赋予其更多、更重的宏观调控战略职能,意味着通过适当控制和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优化国债支出方向、适当增加社会公共开支达到有效地规避财政风险和减少国债资金安排使用中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促进财政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建设资金运用效果、加快公共财政制度建立、最终达到保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

我国顺利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关键是财政政策体系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项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发挥出政策的整体优势。因此,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思路是:

(一)国债方面

应逐步减少增发国债的数额,并将增发国债的收入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用途限制于在建工程的后续建设,不再支持增设项目,剩余资金转向支持卫生、教育等公共事业和支持进一步改革。

(二)税收方面

一方面加强税收制度建设,把握好税制改革的时机,另一方面应尽快清理各种收费,将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项目纳入税收范围,并加强税收征管。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要向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进一步启动社会投资。在西部,可以尝试减少以土地为征收对象的税费负担,降低土地的交易成本,增强对西部投资的吸引力。

(三)支出方面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重在结构调整。配合国债使用结构的调整,减少建设性的投资支出,抑制过热行业发展,加大对技术含量高、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农村水利、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基础科研和教育等项目的投资力度;增加社会保障事业和农村、农业发展的投入;对西部开发的投资应减少无效投资,扩大有效投资。

(四)平衡赤字方面

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虽然已经突破了传统“以收定支”,片面追求财政平衡的做法,但近年来随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收支缺口和还债压力的不断扩大,财政风险因素不断增强。所以,逐渐削减财政赤字,尽量实现平衡预算也成为当前防范与控制财政风险的重要问题。

此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现实情况的微小变化,在考虑经济和财政运行承受力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减少政策时滞,防止政策固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要关注政策主体的利益动机,将地方和中央对政策的认识协调一致,将产生负效应的行政干预降到最低。

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化 篇4

一、我国“三农”问题和财政支农机制的历史

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在我国, 农民长期以来是弱势群体,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根据社科院的研究, 在过去的17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 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 其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在我国, 农业是弱势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农业科技创新严重不足, 土地产出率不高, 劳动生产率较低, 农产品结构不合理, 致使我国农业发展长期缺乏有效的市场拉动力。在我国, 农村地区是弱势地区, 在我国历史上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城乡分割体制的共同作用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而形成的我国二元社会结构, 使得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边缘化, 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实现的一大因素。

1980年我国农村拉开了体制改革的序幕, 财政体制由“统收统支”改为“财政包干”, 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通过并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为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法律保障。2004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时隔18年之后的第六个中央“一号文件”, 此后“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耀农村”逐步成为新时期财政支农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般来说, 财政支农主要是国家通过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财政奖励等形式实施的。财政政策对农业的扶持主要是农村公益性项目和产业项目, 支持原则是择优扶持。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 伴随一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各国政府普遍实施农业保护和农业支持政策。在理论界, 众多实证分析说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支持作用不够明显。近年来, 虽然我国财政支农绝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并不高, 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此外, 我国财政支农结构不尽合理, 财政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科技的比重过低, 对农业的间接支持多于直接支持, 农业支持的对象单一。现如今, 农村民间资金大量流向城市, 农业基础设施资金、农业生产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 现有的金融体系也没有真正把农民、农村和农业作为服务对象, 农村金融体系没有完全满足农民和农村农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当前,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 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更大的困难。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财政支农政策的战略性意义和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 国际间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在逐渐蔓延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灾难中独善其身。当前, 我国进出口贸易出现大幅下滑, 尽管政府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投资和利好政策,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短时间内已积重难返。当然,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仅仅是在进出口贸易单方面, 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其中经济下滑、失业和市场信心锐减首当其冲。根据今年3月全国“两会”工作精神, 2009年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 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农政策。因此, 2009年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因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具有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农政策, 加大我国农村的基础性财政投入, 可以在稳定基础性农业生产的同时实现现代农业的高附加值转型, 并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不断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总之, 国际金融危机下, 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 增强科技支撑, 加大投入力度, 优化产业结构, 千方百计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能够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扩大我国内需的核心途径。

三、金融危机下基于扩大内需的财政支农对策建议

(一) 加大金融危机下我国农村的基础性财政投入

加大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农村的基础性财政投入是基于扩大内需的财政支农政策的保障。加大农村财政投入与取消不合理的农村税费制度是一脉相承的。我国需要进一步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关系, 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 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是进一步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 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今后, 我国需要进一步增强履行财政支农职能,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各级财政必须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两个反哺”的要求, 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根据今年“两会”精神, 2009年我国将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 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 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 完善农村公路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根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公布的数据, 截至今年1月末, 农发行累计发放农村路网建设贷款690亿元, 共支持新建、改扩建农村路网项目670个, 农村路网里程达到5.8万公里。要继续加大农村电力建设方面, 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 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 加快户户通电工程建设, 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另一方面, 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 例如教育部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 实现金融危机下现代农业的高附加值转型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实践, 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提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的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多年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命题的深化,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根据这一要求, 我国现代农业必须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发展现代农业的高附加值转型是基于扩大内需的财政支农政策的根本出路。现代高科技农业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等特点, 发展高科技农业是利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成果, 来改造传统农业, 促进农业由量变上升到质变, 使农业能够持续、稳定、安全地向前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下, 我国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需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 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 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在这个形势下,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指出, 2009年我国将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 重点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 加快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技术, 整合科研资源, 加大研发力度, 尽快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高产、优质、高效的转基因新品种并促进产业化。

(三) 稳定金融危机下我国农村的基础性农业生产

稳定金融危机下我国农村的基础性农业生产是基于扩大内需的财政支农政策的关键。稳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稳定畜牧生产, 优化品种结构, 提高单产水平, 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是国际金融危机下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 是保证农业稳产、增产的基础, 是保证农民增加收入的基础。今后, 需要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以主产区重点县 (场) 为单位, 集中投入、整体开发。进一步强化“米袋子”、“菜篮子”省长、市长、县长负责制, 各地区都要承担本地耕地和水土资源保护、粮食产销和市场调控责任, 逐级建立有效的粮食安全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制。2008年我国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国际金融危机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更为关键。今后, 需要抓紧贯彻食品安全法,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的规章制度, 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四) 加强金融危机下农民的保障与劳动力转移

加强金融危机下农民的保障与劳动力转移是基于扩大内需的财政支农政策的核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赋予了农民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各级各部应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权。尽快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 使农民得到切实的保障。

农民的教育是农村基础投入的重点和根本, 只有真正有效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 才能建立起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今后, 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国家已经对西部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在边远农村逐步实现按标准按时足额配齐各科教师。当前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 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 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是大势所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许多农民工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 也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的影响,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采取有力措施, 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 努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 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 加快劳务经济开发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 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等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持。此外, 对在一定时间内确实无法创业和就业, 从而影响基本生活的农民, 当地政府要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

(五) 增强金融危机下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

增强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是金融危机下财政支农政策不可或缺的环节。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有关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农村需求, 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服务。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 我国金融业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 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 农村微小型金融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此外, 还需要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 加大我国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 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 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回顾过去, 我国出台的相关财政支农政策, 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展望未来, 可以预见:在国际金融危机下, 只要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准确地认识“三农”面临的形势, 正确地定位“三农”的地位, 清楚地预见到“三农”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财政支农机制的改革创新, 在实践中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金融危机只不过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参考文献

〔1〕邵晓琰.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其使用效益〔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 (1) .

〔2〕王冰.我国财政支农与金融信贷支农联动分析〔J〕.农业考古, 2008 (6) .

〔3〕何先平.中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9 (1) .

〔4〕李树.国外财政支农的经验与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2) .

〔5〕韩进良.充分利用财政支农资金力促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J〕.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9 (2) .

〔6〕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 》 (全文) .

〔7〕农发行两年来放贷690亿元支持农村路网建设〔N〕.农民日报, 2009-03-20.

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化 篇5

名 学

号 学

院 指导老师

刘金典 20094120310 经济学院 宋彬彬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

方向

摘要: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民生以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09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今后财政政策的改革重点和方向。

关键字:财政政策 改革 宏观经济 正文:

一、20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9年,为了应对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已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

(一)扩大政府赤字和投资规模,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2009年,我国的外部需求增长前景黯淡,居民消费趋于谨慎,企业自主投资意愿减弱,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财政减收因素较多,财政收入增速将出现明显回落。政府将适当增加财政赤字规模,适当发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国债。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的投资,使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2008年有较大增加。中央政府投资主要用于民生工程、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公共交通、技术改造等方面,以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薄弱环节,同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和财政增收能力。

(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

一是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二是完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三是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支持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清理房地产各个环节的税费,支持和鼓励居民购买首套普通商品房。五是扩大家电下乡补贴的品种和地域范围,促进农村消费。六是推进电力、成品油等基础产品价格改革是长期趋势,财政政策将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及时落实和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和补贴,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管制价格逐步放开的冲击。

(三)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一是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比2008年有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农村水利、道路、安全饮水、电力、沼气等方面的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设施。二是进一步加大支农补贴力度,并改进完善补贴政策和方式。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三是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出台振兴奶业、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五是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六是继续增加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保障范围。

(四)加大财政政策结构调节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和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资金投向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二是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实施资源税改革,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三是制定鼓励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同时,对高效节能新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过程实行优惠税率,对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给以适当的税收优惠,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四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五是完善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五)深化财税改革,推进税制结构性调整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和资源税制度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二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房产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等税收制度。三是在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基础上,研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加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性转移支付。

二、中国09年之后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

2001年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行,但力度上还有相机抉择的问题。2000年经济形势的好转,既有近三年反周期调节中经济内生方面的积累因素,也有国内国际某些外生方面的阶段性影响因素,好转的基础尚不牢固。有几个突出的方面值得特别关注和作进一步的观察:

第一,民间投资的跟进状态如何。积极财政政策的代表性事项是扩大国家举债规模,运用筹得的资金安排政府投资,从而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改变市场预期,拉动民间的投资和消费趋于活跃,使整个国民经济回暖转旺。民间投资是否真的跟进了,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是否发挥到位的一个重要判断。2000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接近12%,民间投资的增幅则在6%左右,后者虽然比前两年的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明显低于国有部门投资增幅。全年的情况如何,统计数据要待2001年一季度得出。只要不能认定民间的投资充分跟进了,积极财政政策就不宜改变,以防止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第二,世界经济的变化趋势如何。2000年世界经济运行情况较好,大部分时间中,最具影响力的头号强国美国的状态尤佳,欧洲、亚洲和周边国家的情况总体也不错,因而我国的外贸增长相当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增幅甚高(达30%以上)。但接近四季度时,美国经济已露疲态,人们甚至开始议论其如何避免“硬着陆”的问题,而2001年,另一关联密切国家--日本的经济恐难见大的起色,某些亚洲国家的状态甚至可能恶化,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醒“防止又一次的金融危机”。总体而言,我国2001年外贸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很可能明显劣于2000年,这样,外需减弱,扩大内需的任务便相应加重,从这个角度看,积极财政政策也有必要继续实行。

第三,深层结构调整、体制与机制转换的进展如何。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直接表现为在经济运行状态层次上的政府支出扩张,而要解决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问题,仅靠这种扩张是不行的,必须利用这种扩张所带来的一定时间内的“喘息之机”(操作余地),努力化解深层的结构制约和体制制约,推进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机制转变,深化政府、企业、市场诸方面的改革,从而为经济今后的中长期发展提供支撑。1998年以来,在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工作有所进展,但客观地说,还有不少方面不能令人满意,结构、体制问题常常十分明显地表现为增长的障碍(试观粮食结构、钢材结构等的现状和“建个商品交易市场要盖112个行政图章”的事例)。因此,从操作层面看,在经济形势好转、但基础并不稳固的情况下,继续实行一段积极财政政策,同时充分利用操作空间大力推进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是一种追求长期发展的较合理的配套。

(二)税费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方兴未艾

1998年以来,在施行反周期经济调节的同时,决策层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如下一点也逐渐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即要把运行层次调节与深层的、中长期的制度创新、机制转换结合起来。几年间,在财税制度创新方面的努力,突出地表现在经过酝酿、筹划、试点而渐具轮廓、方兴未艾的税费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方面。

1994年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使各级地方政府消除了对中央“平调”本地财力的担心,改变了以往“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的行为模式,开始关心弄清本地财力的全貌和对本地预算内、外政府资金实行统筹协调管理运用。各地纷纷成立收费局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性收费,实行预算外资金专户存储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此形势下,1996年国务院29号文件进一步形成了全国性的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并加强管理的指导规范;1998年之后,国务院更明确提出了“费改税”和税费改革配套的思路。税费改革的基本目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促进政府行为的法治化、规范化,减轻企业、农民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建立有利于廉政的理财制度。近两年在清理中取消了近千项不合法、不合理的基金、收费,并加紧研究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原准备以道路、车辆的收费改收税为突破口,逐步推开,后因多方面原因,燃油税、车辆购置税的出台还需等待时机,但于2000年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安徽全省和其他省选择部分县)。可以预期,2001年以后税费改革将出现新的重大进展,总体的走向将是形成政府税收、规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使用者付费、经过规范的公共选择程序的集资、以及企业化单位经营性收费的各行其道、分流归位,从而大大提高政府税费征收和政府行为的规范化与合理化。

三、参考文献

新常态下财政和货币政策应优化 篇6

新常态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必须立足于服务全局,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与提高质量,并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把短期的、年度的调控与中长期实现“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目标衔接起来。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优化,至少需考虑把握好如下要点:

一是两大政策协调搭配的框架,要坚定不移地贯徹“使市场充分起作用”的调控哲理。只要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处在可接受的区间之内,决不贸然启动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双松”搭配。目前以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来做“一松一紧”的搭配,总体上适应新常态进入期的调控需要,有利于在景气水平、就业率水平可接受的底线上,让市场更好发挥“优胜劣汰”、调整结构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只要经济运行不出现可能穿破底线的重大特征变化,对此决不轻易改变。

二是两大政策在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互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同时,总体上需更多考虑强化与优化“供给侧管理”。货币政策的调节通常势必带有总量调节特征,而财政政策在配合、策应货币政策时,理应把现阶段的总量扩张(以赤字规模和举债安排为代表)与明确的“区别对待”结构导向政策相结合,突出重点,兼顾其他,以财税政策手段倾斜支持三农、社保、小微企业、科教创新、教育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另外,2014年货币政策方面“定向降准”等把总量型政策工具结构性运用的操作,也值得及时总结经验,加入“供给管理”的区别对待式政策组合。以财政、金融相互协调机制支持的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发展,亦需放入“供给管理”框架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在供给侧发力,有助于结合中国国情与特定发展阶段,在新常态下把从保障房建设、小微企业创业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等,到重大项目建设等的一系列重要事项做好、做实。

三是两大政策的设计与运作必须积极有效地服务于、配合于推进财税、金融等方面改革的展开和深化。财政改革作为在被称为“全面改革元年”的2014年率先启动的重头戏,将在预算管理、税制和中央地方体制关系三大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也将在财政信息透明度、跨年度预算编制、资金绩效提升、转移支付 、地方债务、具体税种改革和中央地方分配关系等方面产生众多与新制度供给相匹配的新政策供给需求。金融改革的一些重要事项,如存款保险制和中小金融机构兴办、人民币“走出去”与汇率机制的优化、特别是关键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亦都摆上了改革议程,需要政策配合。两大政策还要在深化改革中与国债发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管理等“接合部”方面创新机制。以财政政策为主支持公车改革、司法改革、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等,亦是无法回避的重要任务。政策的设计和优化,需要服务改革、寓于改革。

以上关于两大政策的松紧适度合理搭配、供需管理结合而更加注重供给管理和服务支持改革,其内在逻辑都在于要适合新常态的“趋稳”、“蓄势”与“创新”需要而服务全局。

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化 篇7

关键词:德国,财政哺农,农业综合开发

一、德国财政哺农政策所支持的项目类型

德国国家政府财政扶持的有助于实现宏观目标和符合宏观调控导向的农业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有利于扩大核心农户经营规模,增强农户竞争能力的项目

德国从建国之初就提出“改善农业结构”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执行至今的一项政策就是:通过“土地调整”,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大多数农户地块分散多年来,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1968年7月1日的联邦德国“农业计划”和1968年9月27日的“关于加强和协调改善结构方面的地区政策和建议”中都主张尽力支持那些生产规模大,用现代化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农户和合作社组织,即支持那些有竞争力的核心农户。

(二)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的项目

德国积极倡导和强调生态农业种植。采用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其产量要比常规农业降低25%到30%。但德国倡导和强调生态效益,宁要中产的生态农业,也不要高产的有毒农业。1985年,联邦德国有生态农业试验点有300多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国家财政大力支持下,德国迅速变成世界上有生态农场数量最多、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三)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的项目

德国财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技术革新补贴实现了将堤防、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费用由政府负担。1996年联邦财政用于海岸加固的支出为26亿马克, 占当年支农支出的21.5%。国家为科技成果的应用创造条件, 使提高生产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如对为工业生产提供可再生、易处理的原材料的农业生产给予补贴, 对垃圾处理、土地保护、地下水保护等方面先进技术的应用给予补贴。

国家财政还提供生产资料补贴。如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柴油补贴, 国家支农支出预算中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农用柴油补贴。

(四)其他项目

在德国财政哺农体系中,除了以上三大可支持项目以外还有一些其他项目,如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为了缩减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维持社会稳定,国家通过政府财政来支持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农业项目。德国在贫困地区建立工厂,联邦、州出20%的投资,同时帮助这些地区向欧盟申请资金援助,并对贷款实行低息政策。

二、德国的农业财政政策措施及模式

德国的农业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结构政策,补贴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税收优惠政策。

(一)结构政策

结构政策是德国为改革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这项政策旨在通过土地整理,支持有生命力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国家动员小规模的土地经营者将土地交给大农户经营,土地调整费用的三分之二由国家负担。

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系统的“农业结构政策”。一是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组织农户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交换、买卖、出租等方式使地块相对集中和便于耕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二是推行迁移政策。把一些农户从人口稠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少地区建立“有生命力的农户”,同时扩大迁出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实施综合性社会政策。为了鼓励部分农户自愿放弃土地,德国政府从1969年开始给出售和长期出租土地、放弃经营农业的农民发放专门的补助金。到1 9 9 0年,德国出租土地的比例已占总农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从1989年开始,德国还实行了农民提前退休制度,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退休,把农田集中到青年农民手中。四是直接扶持“有生命力的农户”。通过给予投资补贴和贴息贷款,引导“核心农户”发展大规模农场。

(二)补贴政策

德国对农业的主要补贴形式并不与产量挂钩,而是依据不同作物的面积补贴和对牲畜的头数补贴,以及休耕地(凡是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且地块宽在20米以上,或者虽然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下,但该地块持续被墙、灌木丛或河流隔开的土地,农民可以申请休耕,休耕时间从每年1月15日到8月31日)面积补贴,并越来越紧密地和环境、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等因素相联系,其绿箱政策(绿箱政策Green Box Policies,是用来描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下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政策的术语,是指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的属性越来越强。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西德农业现代化高潮刚刚开始的时候,农民购买化肥时其价格的12%~14%由政府财政支付;从1956年到1963年,财政为此支付了18亿马克。从1956年起,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燃料,政府补贴23%~50%, 直至70年代,政府每年还为此支付4亿马克,其数额高达当时农机用燃料支出的1/3。为了进一步加快土地集中和促使农业经营规模扩大,联邦德国从1969年开始给出售土地和长期出租土地,退出农业经营的农民发放专门的补助金。从1989年开始,在西部实施农民提前退休制度,以财政补贴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退休,将土地集中到年轻的“有生命力”的农户手中,到1994年,已有大约1.8万农民提前退休,涉及33.5万公顷土地。

(三)社会福利政策

从1972年开始,德国在农业财政拨款中增加了农业社会政策这一重点,通过承担农民生活、生产、养老等保险业务,对农民的生老病死提供社会保障。在1996年德国支农支出中,用于农民退休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等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为75.63亿马克,占支农总支出的62%以上。

(四)税收优惠政策

德国农业土地占整个土地面积的80%,但农业土地税收只占整个土地税收的4%。在一般情况下,在德国成立农业企业不需要进行专门审批,因此农业企业就不需要交纳企业税(合作社和有限公司除外)和营业税。但农民要缴纳所得税、土地税等。对土地所得税,政府也只对60%的应税额征收,其余予以免收。德国每年征收农业所得税10亿马克,仅占全部所得税的0.8%,但各级政府每年给予农业的优惠税收却达13.3亿马克,占给予整个经济界税收优惠的7%。

三、以德国模式为借鉴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

从上述对德国哺农财政政策的分析看,德国模式的核心包括3点:扩大核心农户经营规模,增强农户竞争能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以德国模式为借鉴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方案包括:

(一)加大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指导和扶持的力度

目前,我国农业不仅要承担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且要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尤其是财政投入的支持,农业就难以保持健康发展。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二)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德国的农场非常有生命力, 农业富有效益,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在政策上促进了经营规模的扩大。中国应在长期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鼓励土地合理流转, 允许土地转包, 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大力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农地流转机制。

(三)注重农业生态效益,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欧洲, 农业的发展首先考察的是环境保护, 无论生产还是生活, 只要对环境有污染的的项目政府严格限制, 对违规者严厉处罚。政府采取补贴方式, 鼓励农民退耕还林, 土地论作等办法, 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平衡,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保护环境和生态, 一是要尽快建立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行事。二是要加大投入, 保护水土、生态系统、空气等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条件。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农业科研、技术创新投入

我国财政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严重不足, 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 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建设增加了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今后还要更大规模地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要做好河道的清淤工作, 它既有利于防洪抗旱, 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另外, 要从产中的基础设施向产后基础设施的建设延伸, 比如加工、保鲜、仓储等基础设施, 以及市场和流通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强化。

参考文献

[1]、李钢.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模式浅析 [J].农业财政与财务, 2009.8

[2]、侯娜.农业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计划与市场探索, 2003.11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就业效应的分析 篇8

一、对财政货币政策就业效应的计量分析

拉动投资需求是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 国家预算之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对总体投资需求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货币的发行量是货币政策中用于宏观调控的方式。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表述, 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发行量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探究, 来分析财政货币政策的就业效应。 本文根据生产函数的形式建立了一个函数模型:

其中H为就业量,K为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M2为影响就业的其他因素,a、b表示就业弹性系数。 对该公式两边求导得到:

建立回归方程后通过相关软件对以上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该模型的回归结果:

运用T检验和F检验,表明该方程和变量具有较好的显著性。通过对以上模型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就业量就会相应地增长0.00892%,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就业量就会相应地增长0.059601%。 货币作为社会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交易媒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分配和组合方式, 因此货币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社会经济中各种潜在产出能力的增长。 从量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表明,宏观财政调控政策能够显著推动就业。 特别是近几年货币政策在我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宏观调控政策下的就业效应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拉动内需方面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同时,由于现阶段银行信贷配给机制的自身抑制,以及银行在风险控制中出现的资金短路等情况, 导致大量资金在银行体系内部滞留,不能有效拉动市场投资和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就业。 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并且对两者进行有效协调,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改善我国的就业问题。

二、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促进就业的建议

(一)改善短期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策略

增加国债的发行规模。 在现有的市场体制下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 并且增加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强对国债项目的资金配置管理,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结合在一起。 通过利率调节和信贷进行国债融资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 达到财政和货币政策相互促进的目的以促进就业。优化财政支出方式。我国的财政资金应该在投资公益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对基础性项目的投资金额,特别是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的投资, 同时适当增加间接投资例如财政补贴等。

(二)形成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以促进就业

以财政和货币政策搭配来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搭配的方式加大对第三方产业的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借贷难”的问题, 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帮助第三方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稳定货币升值预期和推进货币政策双轨机制。 维持银行信贷市场中较高的利率,并且抑制投资总额的较快增长;维持货币市场较低的利率,以改善货币升值的压力,即在我国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中实行双轨机制。 深化双规制度以保障在长期内调整货币的资金流动方向和流量,促进就业人数增长。 通过税收手段和汇率制度相结合的方式稳定货币值, 促进商品的进出口并带动相关贸易的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劳动力。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加大对各级培训机构职业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 鼓励职业教育和培训并且优化教育培训机构,有效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保障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银行的信贷机制也应该进一步向民办学校倾斜,解决这些学校教育经费融资难的问题。

三、结束语

我国现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没有达到有效协调, 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政府应该改善短期内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并形成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以此产生长效机制来缓解就业压力。

摘要: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控制失业率、促进就业。目前我国劳动力过剩、结构性失业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财政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柱之一,是决定政府宏观调控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频繁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且探索了完善两者组合的运用方式,但这两项政策还没有得到有效协调。本文对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此探讨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效应

参考文献

[1]刘星,刘伟.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基于1978~2008年的经验数据[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7)

[2]朱翠萍,蒋智华.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与政策建议[N].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03)

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化 篇9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 而这两大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可以通过IS-LM模型得到清楚的说明。

在IS-LM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 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 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表1是建立在IS-LM模型基础上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影响的总结。

二、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物价增长较低、经济效益较好的局面。然而, 在宏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1.投资增长过快

投资增长由多种原因形成, 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 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较多;国际、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 推动了原材料生产部门投资的快速增长;新一轮经济增长引发了工业投资的增长;信贷投放过快直接导致投资快速增长。

投资的过快增长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投资的过快增长, 将加大对原材料的需求, 引发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进一步传导到消费价格的上涨, 将加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我国能源消耗速度已经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将导致产能过剩, 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 而不是单纯的投资, 投资增长过快会扭曲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投资快于消费的增长, 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贸易顺差与负面影响

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规模和增长, 都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否则就会形成贸易过度增长, 造成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 影响国际市场供给, 造成更多贸易摩擦。近年来,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 给国际市场带来了冲击, 引起了人民币汇率问题和频发的贸易争端。

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一些行业产能过剩, 国内市场疲软, 企业销售依赖国外市场, 2005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占总产出的比重即外贸依存度高达80%,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在纺织品、鞋、玩具等行业, 缺乏自主品牌, 靠低廉价格销售, 利润微薄;粗放式外贸增长给国内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外贸出口的大量增加, 加剧了我国的外贸摩擦,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也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3.经济高位运行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经济增幅较高, 速度较快。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 比上年增长11.4%。国民经济增速确实较高、较快。同时, 工业生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税收等增幅都在加快。

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再继续加快, 经济运行有可能由偏快向过热转变。经济过热是指经济过度增长, 是投资和生产大大超过消费需求的经济状态。伴随经济过热而出现的经济症状常有高投资、高通货膨胀、能源资源短缺等经济瓶颈、虚假繁荣、产能过剩、经济泡沫等现象。如果出现经济过热将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或使经济进入下一个萧条周期, 随之出现通货紧缩。

三、我国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上的对策

1.财政政策方面的对策

第一, 扩张性财政政策转向稳健。

根据上面的分析, 为了抑制我国经济局部过热和物价上涨的苗头, 我国实施近7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应逐渐淡出, 转向稳定的财政政策。虽然在方略上将财政政策定位稳健的政策, 但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 财政政策应在紧缩、中性和扩张的力度中区别对待, 既要做到抑制某些行业过热的局面, 又要加快发展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达到总量中性, 结构优化。

第二, 把准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其核心是松紧适度, 着力协调, 放眼长远, 要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目标。具体来说, 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就要保持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平衡, 在当前消费增长有限的条件下, 对投资的增长就必须给与控制, 以期保持供求平衡。

第三, 推进税制改革。

与发达国家的结构性税收政策相比, 我国现行税制中还存在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 因此, 应加快税收制度的改革: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 为企业的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推进增值税转型的步伐, 为企业创造技术改造的条件;在税收优惠上要体现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以减税为代价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扩张效应, 其与增支一样都可以带来财政的扩张效应。

第四, 调整和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要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增加公共服务和公共消费支出, 拉动社会消费增长。一是政府的支出应向科研、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和环保等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增加科技与开发经费的支出, 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增加对教育, 特别是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支出。二是注重对不发达地区如偏远山区、农村和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发展动力的行业的扶持。解决这些地区劳动力转移问题, 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结构的转换。

第五, 发挥国债的经济调节作用。

首先, 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 适当增加中、短期国债的数量, 改善国债的结构, 降低偿债风险。其次, 国债资金在使用上应该向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倾斜, 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再次, 可以将一部分国债资金贷给技术改造企业, 解决企业融资的困难, 有利于企业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

2.货币政策方面的对策

与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特点相比, 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市场调节的特点, 因此, 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应更加重视货币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我国应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一, 进一步完善间接调控机制, 保持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

中央银行应该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继续控制信贷规模, 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当前投资增长回落仅是初步的, 调控效果并不牢固, 投资冲动依然存在, 要防止投资增长再度反弹, 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手段, 把投资增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完善中央银行运用价格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 加强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 促进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

第二, 灵活运用利率杠杆, 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

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引导金融结构建立和完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完善利率结构, 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

第三, 加快金融企业改革。

首先,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商业银行改革、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体制的改革, 推进政策性、股份制银行改革。其次, 继续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改变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过低、融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建立统一的互联的证券市场, 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 完善市场法律制度体系。协调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 引导民间融资的发展, 推进金融市场的全面协调。再次, 优化银行信贷结构, 增强银行的负债调节能力。

3.“双稳健”搭配的对策

根据IS-LM模型, 在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的不同区域,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不同的运用效果。在经济萧条阶段, 货币政策效果微弱, 财政效果显著;在经济复苏阶段, 货币政策效果逐渐增大而财政政策效果递减;在经济繁荣阶段, 货币政策效应显著而财政政策效应较小;在经济衰退时期, 货币政策效果逐渐减小, 而财政政策效果递增。因此, 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应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适当的搭配, 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在面对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上述一些问题的情况下, 我们应当:首先, 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和银行的配合机制, 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 包括政策目标的协调、财政赤字和金融不良资产的定期测算、财政金融政策和操作工具进行互动效率评估和化解金融不良债务安排等。另外, 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作用, 而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

其次, 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财政政策要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为主;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两大政策手段的协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国债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协调配合。通过发行短期国债, 又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国债, 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 发挥国债调节产业结构和货币流量的双重作用。第二, 政策性投融资与财政贴息的协调配合。政策性投融资主要用于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产业, 通过财政贴息措施, 促进其健康发展。第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他手段的协调配合。如税率与利率的协调, 对某些产业奖励与限制的协调, 财政收支平衡与信贷收支平衡的协调等等。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宏观政策的选择向“双稳健”政策转变。一方面财政政策要以松紧适度为核心, 要着力协调, 放眼长远, 要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应更加重视货币政策的运用, 要加大金融体制改革, 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 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较为复杂, 因此选择“双稳健”的组合, 既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自身应讲究内部组合, 又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使用。

参考文献

[1]N.Gregory Mankiw.Macroeconomics[M].Fifth Edi-tion.

[2]陈佳贵.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郭庆旺, 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4]刘溶沧, 赵志耘.中国财政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5]汪红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6]姚大鹏.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一点看法[J].管理世界, 2005 (3) .

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化 篇10

研究总指导:李扬、王国刚、李格平

研究小组成员:彭兴韵、张岚、杨涛、卞志村、徐亚平、焦国华、李洁、胡维维

本报告执笔人:彭兴韵、李洁

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但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与大国开放经济下实行灵活浮动汇率机制不同, 也与小型开放经济下实行钉住汇率的国家也有很大的差别。尽管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 但金融对外开放不断加深, 全球化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这导致了国际资本在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流动性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 但另一方面, 中国又实行参考一篮子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外汇储备管理仍然是中央银行主导的, 中国获取外汇储备的资金来源就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年来, 在国际经济失衡的背景下, 中国国际收支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 外汇资金大量流入, 中国人民银行大量购买外汇, 被动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 出现了流动性膨胀, 带来了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为维护经济和物价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多种措施来冲销增加的外汇占款。但是, 目前流动性膨胀的问题仍然突出, 人民银行对冲操作的难度日益增大, 在原有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储备管理体制下的冲销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此外, 面对日益膨胀的外汇储备, 如何有效的管理外汇储备, 在保证适度的流动性储备之外, 提高多余外汇储备的收益, 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 提高了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使得政府拥有雄厚的财力来推行一系列的金融改革, 不断为国家控股的金融机构注资, 提高了它们的资本充足率。但是, 其不利的方面也是显而易见的, 即用带来强烈通货膨胀倾向性的方式为外汇储备的增长融资, 极大地削弱了中央银行的信用独立性。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流动性膨胀的压力, 人们直接想到的就是如何将巨额的外汇储备一部分“用掉”, 从而使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外汇占款的相当一部分“消失”。在这种思路及在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的启发下, 便有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依据《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 所从事的外汇投资业务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为主, 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 实现长期收益最大化。

2007年6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的特别国债, 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筹集资本金, 并从中国人民银行手中购买等值的外汇资产。如此大规模的特别国债的发行, 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积极配合, 会在短期内对市场流动性带来相当大的冲击。正是对特别国债发行的流动性紧缩效应的担忧, 曾引发了2007年6月中下旬中国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可喜的是, 后来的特别国债的发行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密切配合。2007年8月29日, 财政部发行了第一期特别国债6000亿元, 期限为10年, 票面利率为4.30%。财政部直接向中国农业银行定向发行6000亿元特别国债, 筹集人民币资金后, 向人民银行购买等值的外汇。为了避免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一次的巨大冲击, 在特别国债发行的当天, 中国人民银行就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全部买入此次发行的6000亿元特别国债, 完全中和了特别国债的发行所吸收的市场流动性, 从而保证了随后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在一定意义上, 特别国债的发行对于加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首先, 有利于抑制货币流动性。目前,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流动性是因为对冲外汇占款的需要而投放的, 过多的流动性给宏观调控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 有别于央行通过投放货币购买外汇的做法, 可以适当减缓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趋势。另外, 特别国债的期限达十年以上, 相对于短期央行票据而言, 更有利于减少流动性。其次, 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改善宏观调控。国债具有财政和金融的双重职能, 不仅可以为财政部筹资, 是财政政策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可选择的有效调控工具, 成为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可以增加央行的债券存量, 替代部分央行票据, 为央行提供更大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2007年9月4日, 央行就首次以特别国债作抵押, 进行了100亿元的182天正回购操作。此外, 发行特别国债还可以分离央行对冲职能, 有利于央行更好地执行“从紧”的货币调控政策。第三, 有利于缓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局面, 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 提高外汇资金的经营收益水平。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规定和国外通行做法, 一个国家的外汇资产包括外汇储备和外汇投资两部分。财政部发债购买的外汇资产由投资公司按照盈利性的目标经营, 属于外汇投资, 不属于IMF要求披露的外汇储备范围, 不纳入外汇储备规模。第四, 有利于培育中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我国国债市场缺乏10年期以上长期国债品种, 将15500亿元特别国债分期发行, 可以按照10年、15年期, 甚至更长期限分批、分次发行, 有助于丰富国债的品种和期限结构, 完善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 稳定长期利率预期, 并为我国进一步的利率市场化奠定基础, 也有利于从国债完全的收益率曲线中获得货币政策所需的信息。

财政部购买外汇发行的特别国债, 在本质上不同于普通国债, 它不是对预算赤字的融资, 而是有等值的外汇资产相对应,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并不意味着增加财政赤字。同时, 与普通国债筹集的资金使用不同,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资金以提高收益为主要目标。但是, 有人担心发行特别国债将增加政府负债, 提高国债负担率。对此, 我们认为, 实际上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来分析为国家外汇资产管理而发行的特别国债的意义。如上文所述, 日本财政部也是通过向市场发行金融票据来筹集资金, 然后用所筹款项购买外汇储备。在法律上, FBs被定义为调节资金余缺的现金管理券。由于这笔负债对应的是等值外汇资产, 在经济上具有自我清偿的特征, 所以它不被记为政府债务。换言之, 无论发行FBs规模如何, 均不会增加政府债务。更具体地说, 日本的外汇基金特别账户系统由两部分构成:外汇交易基金和外汇交易基金特别账户。前者是政府交易外汇的基金。根据日本政府预算法, 其余额和买卖均不记入政府预算;而后者则由交易产生的利润与损失、在外汇干预过程中产生利息的收付构成。根据日本政府预算法, 后者要记入政府预算的收入与支出项中。日本法律对FBs性质的认定以及相应的制度和预算安排, 对我国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在这样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下, 特别国债今后的发行将会有一个更为良好和宽松的环境。

积极财政政策 篇11

1998年2月,针对亚洲金融危机蔓延之势,我国政府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方向,及时提出了采取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1998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建议》,正式决定实施旨在扩大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财政部的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决定增发1000亿元国债,同时,配套增加1000亿元银行贷款,全部用于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至此,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式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1.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5%。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5%~7.8%,随着新增600亿元国债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实,投资需求增幅将进一步提高。

2.国内市场销售稳步回升。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8%,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199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8%,去掉价格因素,实际约增长10%。

3.外贸出口止跌回升。1999年全国外贸出口总额为19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

关于货币与财政的政策关系探讨 篇12

一、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组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时单独使用, 有时配合使用。各国政府同时利用两大政策干预经济一般有四种组合紧货币、松财政;紧财政、松货币;财政、货币“双松”;财政、货币“双紧”。

在这几种组合中, 政府究竟采用哪一种, 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 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说来, “一松一紧”主要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双紧”主要解决总量问题。

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 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 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紧”财政, 使政府的支出和投资直接减少;“松”货币, 使公众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资金, 并使因增值税导致的收入减少得到补偿, 其结果是调整了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投资结构。相反, “松”财政, 直接扩大了政府的支出和投资。“紧”货币, 使企业和公众的借贷数额减少借贷成本增加;其结果是企业投资和一般性投资减少。

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 进行微量调整, 一般单独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见效快, 但长期调整还要靠财政政策。因此, 当经济运行因特殊情况出现临时失衡时, 用货币政策来解决;而当国家欲作长期调整时, 采用财政政策来实现。

在总量失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政府要达到“扩张”或“紧缩”的目的, 一般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手段, “双松”或“双紧”。在经济萧条后期, 设备大量闲置, 工厂开工不足, 而失业率又很高, 为刺激生产和投资, 启动闲置生产能力, 一般实行“双松”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 物价持续上涨, 经济生活极不稳定的情况下, 一般采用“双紧”政策。在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调并存的情况下, 政府一般采用先调总量, 后调结构的办法, 即在放松或紧缩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结构, 使经济在稳定中恢复平衡。

二、我国货币与财政的政策关系应考虑的问题

由于商品经济的共性, 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可以从四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 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这种平衡不仅要求在总量上实现供求平衡, 而且要求在结构上也达到供求平衡, 结构的均衡与否取决于国民经济结构是否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对总量和结构的平衡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 但二者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一般来说, 货币政策调节的侧重点在总量平衡方面, 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在结构协调上, 二者需要互相补充, 密切配合, 才能实现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目标。

其次, 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不单纯是指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多快或产值增长有多高, 更重要的是社会生产能力的扩大、效益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因此,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成功与否也应以此为标准, 不能片面地以速度或产值的高低来衡量两大政策的实施效果。

其三, 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 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一般来说, 货币政策的调节领域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 而财政政策的调节重点在分配领域;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 调节的目标主要是货币的供给量和贷款总规模, 在2009年大幅增加贷款量, 成功拉动基础建设, 使国民经济GDP仍能保持8%的增长, 有效地避免经济大幅衰退。而财政政策的调节的对象主要是纳税入和财政支出的对象, 调节的目标是财政收支的总量与结构。货币政策由于要经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才能影响到市场和经济单位的行为,

为此, 从政策实施到效果显现有一个较长的调节过程;而财政政策无论是征税还是拨款, 都直接影响经济单位的购买力, 直接影响其投资或消费行为, 故调节过程较短。这些差异的存在, 说明两大政策不能简单地互相等同或相互取代, 而应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 另一方面,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 存在着广泛的密切联系, 一个政策的调节, 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对另一个政策的调节效果发生影响。因此两大政策要加强彼此间的支持和配合。

最后, 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在确定或调整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时, 首先需要判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平衡, 若总供求失衡, 是求大于供还是供大于求?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 应该以控制需求为主还是以增加供给为主, 或抑制需求和增加供给并重?若需求膨胀, 是发生在投资领域还是消费领域, 若二者同时膨胀, 是否需要双管齐下, 同时紧缩?如此等等。只有在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才能决定究竟采用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进行调节, 若需二者并用, 采取哪种松紧搭配的政策组合更为有效。因为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对策和调节手段, 需要不同的调节深度和广度, 需要不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所以对当时实际国情的客观分析和正确判断, 是确定如何进行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依据。

三、小结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目前全球正推行低碳经济、减排等对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进行的调整产业结构, 都必须运用好这两大政策配合, 才能产生效果。

经济全球化, 像加工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面临国际经济形势巨大的压力, 如2009年的美国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等出口型产业压力, 如何保证我们部分产能过剩与产业调整, 都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这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具体操作, 在很大程度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同配合, 则需要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的协同, 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等。

摘要:本文通过对货币与财政政策四种组合的对比, 并对总量在平衡、失衡、严重失衡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对今后增强货币与财政政策配合效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货币,财政,经济结构,总量

参考文献

[1]黄金竹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的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 (2)

[2]李义超周英章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比较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 (3)

[3]张羽李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对有效性研究[J]价值工程2003 (3)

[4]张雄伟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浅析[J]西安金融2003 (2)

上一篇:成人教育模式下一篇:TPP的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