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精选8篇)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篇1
电子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
效果的影响
摘要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降低交易费用的需求但目前参与流通的电子货币还不是一种独立的通货最后电子货币的发展并不必然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货币 交易费用 货币政策
伴随着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技进步货币作为商品的交易媒介也相应发生形态上的改变至今已实现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演化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货币将实现从“原子形态”向“比特形态”的转变电子货币也将成为人类货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一.电子货币产生的原因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麦克纳马拉发明的信用卡到今天电子货币已经拥有了各种智能卡、数字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多种形式对电子货币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可得
(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电子货币产生的基本原因
由于金融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传统业务所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微薄这就迫使金融企业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弥颓势这样一来为丰厚回报而进行的业务创新就给电子货币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因为对于电子货币的提供商而言发行电子货币既可以作为金融创新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又可作为一种新颖的服务手段来吸引客户以增加潜在的收益
(二)电子商务的兴起内在地需要电子货币的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在商业贸易中的深入应用网上购物、虚拟交易等新的
商务模式让人们有了新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感到支付上的不便对能够快捷安全的进行支付的新货币形式就有了内在的需求电子货币不但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且也具备了基本的货币特征能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所以电子货币在这种环境下迅速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给电子货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没有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高度发展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包括各种信用卡、储值卡、数字现金等电子货币形式被普遍地接受并使用是不可想象的由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除了要考虑能被普遍接受同时对其的安全性也有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电子货币本身必须是安全的而且应该同时被认为是安全的才可以广泛地进入流通;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发展则对这一安全性给予了极大的保障
(四)降低交易费用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
综观货币形态的演化历史都体现着这样一种内在机制就是货币自身的物质价值与其代表的商品价值的逐渐剥离;同时其大小和重量也逐渐变小慢慢地从可见演化为不可见;这些演变无外乎都是为了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的交易费用这也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电子货币成为独立通货的条件 电子货币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电子现金、数字现金、电子钱包和电子支票等形式但实践中这些电子货币都是在原有的现金或存款基础上发行使用的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2因为从理论上讲电子货币要成为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独立的支付手段
作为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电子货币被用来进行支付时当其通过网络以数据信息形式从交易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时钱货两讫交易应随即宣告完成但目前由于被认可程度不同和行业间的限制电子货币在支付中并不被普遍接受很多时候只有将其同比例兑换为传统货币才能满足交易需求;而个人之间在目前还几乎无法直接通过电子货币完成借贷和支付所以最终能标志支付完成的还是现金、存款形式通货的转移真正体现交易信用的仍是被电子化、数字化前的现金或存款所以电子货币要想成为独立的通货进入流通独立的支付功能是必要条件
(二)独立的价值尺度
在行使价值尺度方面目前的电子货币也还离不开传统通 货的支持这倒不是因为电子货币缺少货币价格标准(元)3这样的量度只是人为的一个约定基准中国古代的货币度量就有文、吊、两等多种既然纸币可以沿用“元”电子货币自然也可以即使叫成“比特”也没有关系这不是问题的实质
电子货币目前还不能执行独立的价值尺度根本原因在于抛开了支撑它的通货后它没有足够的信用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而且货币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受使用它的社会人的观念惯性的影响当其与纸币共同流通时还无法摆脱其影响所以只能依赖纸币来充当间接的价值尺度
(三)独立的价值贮藏手段
电子货币目前的价值贮藏功能也依赖于传统通货因为人们手中现有的电子货币还是用现金兑换得到的储值卡或是由存款作保证的银行卡等这样得到的电子货币还是以现金或存款为基础当卡里的数字变小或为零时还要再用存款或现金去补充所以这样得到的电子货币永远不可能摆脱持有者手中原有通货的数量约束这样一来电子货币作为价值贮藏手段是名不符实的所以就此意义来讲电子货币本身并不具备价值贮藏的功能
(四)独立的发行方式
一种真正独立的通货形式应是独立发行的而不是以别的货币为发行基础因为如果没有发行上的独立它在流通中的独立性就是相对有限的在出现信用危机时就被要求兑换成支持其发行的原有通货从而无法摆脱原有通货的影响所以目前的电子货币还是在传统货币支持下流通的二次货币形式是独立电子通货的前期发育形态三.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国外有观点认为电子货币的发展大量减少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从而减小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使得“未来的央行将成为只有信号兵的军队它只能向私人部门指出货币政策的发展前景却无法干预私人部门的政策预期和行为选择”4这样一来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就被削弱了;而且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取代对央行货币的需求甚至是央行提供的支付结算服务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就将失去稳定经济的作用央行也只能相应淡出货币政策的舞台”5
(一)央行在经济中的地位不会被取代 首先央行在货币发行方面的地位还无法被取代这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其次就目前社会信用发展状况来看企业或私人信用还远未达到国家信用的高度所以商业银行利用私人部门的系统进行支付结算的风险还很高成本也很大选择央行进行支付结算服务相对而言仍是经济的;与此相似央行最后贷款人的地位也还无人能撼
(二)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会被削弱
在短期内电子货币的影响不仅不会削弱、相反可能会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一般来说央行基础货币的变动是通过货币乘数来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率乃至总需求和实际产出电子货币的发展首先导致货币乘数的扩大根据以下的货币乘数公式
其中、和k分别是法定准备、超额准备和现金漏损率电子货币的发展使得公众少用现金对商业银行来说也就是现金漏损率的下降同时商业银行也将其超额准备降到最低限度因为电脑化可以使他们精确地计算每日所需的准备头寸如果央行再取消法定准备金制度则此三变量都大为缩小货币乘数将 相应扩大此时基础货币供给小有变动则整个货币供给就会大为增加所以货币政策效果不是被削弱、而是因为“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大为增强了
在长期里一旦人们根本就不需要央行的基础货币进行日常交易、办理结算等货币供给量变动因此难以调控利率那么上述货币政策的效果势必大为削弱
但是以往的利率调控主要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来实现密歇尔·伍德福特根据新西兰的经验提出在基本不改变货币供给量的条件下通过对准备金存款的付息可以实现对隔夜拆借利率的调节
该控制机制表现在下图中其中BR表示央行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TR是央行控制隔夜拆借利率的目标SCR是央行付给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的利率D1和D2分别是纸币和电子货币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需求曲线D1比D2平坦是因为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上电子货币条件下的基础货币需求比纸币条件下大为减少了BR利率上的水平直线表明央行按既定利率满足所有的借款需求SCR利率上的水平线表示对商业银行在央 行存款付息的轨迹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表现在曲线的垂直部分也就是在横轴的M上央行决定的基础货币供给相对于市场日交易量较小并且基本保持不变
在这个利率决定的机制中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可以既定利率提供任意数量的基础货币这个贷款利率(BR)高于央行欲控制的隔夜拆借利率(TR)央行对准备金存款支付的利息(SCR)则低于隔夜拆借利率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需求后将多余的资金按存款利率(SCR)存在央行账户上(新西兰央行贷款利率高于隔夜拆借利率25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低于隔夜拆借利率也是25个百分点)因为当隔夜拆借利率位于贷款利率与借款利率的中间就没有银行愿意以高于央行贷款的利率从拆借市场上拆入资金也没有银行愿意以低于央行存款的利率将资金拆借出到拆借市场它们势必在这个利率范围内互相拆借资金而不是把多余资金存入央行“因为商业银行的交易规模很大央行就没有必要再亲自参与交易”(BrookesandHampton2000)这就是说央行不必变动货币供给量只要调节存贷款利率就能将隔夜拆借利率控制在期望的水平上
这个利率控制机制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实践中相当成功
TheovernightrateundertheOCR6systeminNewZealand.7
可以看出长期中尽管电子货币对央行基础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都很显著但是它还无法改变这样的利率控制机制这就是说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时间中只要适时调整操作方法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发挥稳定币值和经济的作用当然这个论断的前提是电子货币发展不能危及金融机构对央行结算服务和最后贷款人作用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电子货币只是一种二次通货形式但随着其不断的发展成为独立的通货将是必然的结果这势必会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实践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审时度势以便及时调整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和改革方向从而有准备地迎接电子货币带来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BenjaminM.Friedman,DecouplingattheMargin:TheThreattoMonetaryPolicyfromtheElectronicRevolutioninBank ing,InternationalFinance,Oct.2000
2MichaelWoodford,MonetaryPolicyinaWorldWithoutMoney,NBERWorkingPaperNo.7853,Aug.2000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篇2
本文以上海市长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政策评估为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了政府公共政策实施后,对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内容,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要对象、评价的方式和途径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公共政策评估的逻辑模型;(2)设计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3)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政策评估的案例研究。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功能,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根据区域实际情况,于2005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了“三医联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综合改革试点。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工作与运行,长宁改革已经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与成效,本课题组在过去已有的调研和跟踪观察的基础上,对本次改革的试点情况作一个相对全面的政策评估。
二、政策目标与政策实施:一个效果评价模型设计
(一)改革的政策目标
长宁区的医疗卫生改革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基本医疗工作,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和“看病难”等问题,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改革和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改革的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1)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减少医药费用浪费,杜绝不合理检查,切实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2)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支付办法,年度医疗保险基金费用发生数控制在核定的预算经费内;(3)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六位一体”功能,凸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使社区居民得到综合、连续、价廉、便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综观长宁区“三医联动”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改革模式,其改革目标具有几个基本的特征。
首先,改革的政策目标方向性明确。长宁区“三医联动”改革凸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与综合性,以达到减轻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无论是改革政策的方案设计,还是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都要以是否有助于顺应和实现这一目标为准则。
其次,改革的政策目标具有一定可度量性,即改革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否实现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都可以一系列的可操作化指标来加以度量,如表示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评价指标的“次均费用”,以及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改革目标的可测量性决定了长宁医疗卫生改革目标是否可以实现相应的绩效管理的程度。只有通过这样的长期绩效目标管理,才能稳定地提升和改进卫生服务机构的效率以及服务的公平性。
最后,改革目标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挑战性。长宁医疗卫生改革的现实性在于:一方面,社会群众由于“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呼声以及压力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对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具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因此,顺应民意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就为长宁区的改革目标提供了可靠的现实性基础。但是,长宁的医疗卫生改革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与风险性,因为这次改革不仅涉及政府、医疗机构、公众乃至医保机构和药品流通部门等多方关系的重构,而且受到传统医疗卫生体系的历史惯性、民众期望模式的改变以及改革配套性的制约。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观念与组织行为方式的转变, 以及社会公众对此服务模式转变的态度评价和可接受性。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 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服务的综合性与公益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或者公众对此不理解或难以接受, 都有可能致使改革失败。
(二)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模型
一般而言,对社区医疗卫生改革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是需要付出大量智力与体力的努力。我们需要检查每一个细节部分或相关环节的关键行为,但并不是一次或几次就能够准确捕捉到卫生改革对社区卫生和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及其程度。考虑到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实施的策略与方式都会对本研究评估工作提出巨大的方法上的挑战。为此,必须对本次评估研究的逻辑结构与组织工作做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对社区卫生服务“三医联动”综合改革评估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基础,我们将其中的研究逻辑进一步简化为表1所示。从政策过程来看,本研究的评估对象是涉及卫生改革的政策目标、政策设计与实施及政策效果等三个最基本的环节。而从政策改革的方向性来看,改革的最终政策目标是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基本医疗工作,有效利用卫生资源,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和“看病难”等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政策设计与实施的方向性就是要通过“六位一体”的模式来改进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其方向性的效果最终是要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但具体来看,改革的直接政策目标是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制度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政策设计与实施是重新构造相应的卫生体制与组织架构、团队与服务模式、质量控制与管理、收入补偿机制以及权力与责任分配等;其实际追求的政策效果则可以通过以下指标加以度量, 如病人流向;居民的认知、利用与满意度;费用控制;配置效率;社会公平;常见病、慢性病发病率等。
由于改革的政策过程与衡量政策效果的指标之间存在十分复杂的关系,有必要对评估的体系进行分解以便更清楚地展现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评估研究的逻辑结构。为此,我们将评估的体系大致分为政策目标过程评估、组织机构与公众满意度评估、改革政策实施的成效评估三个部分。其中,政策目标过程评估更多地从政府的视角观察政策的目标与政策设计以及实施之间的逻辑关系;而组织机构与公众满意度评估则分别从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的改进(“六位一体”)状况、团队与服务模式和员工激励程度以及公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水平。最后,直接从改革的成效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如病人流向;居民满意的社会效益;费用控制;配置效率;社会公平;常见病、慢性病发病率等。限于篇幅,本文以下经检验部分则仅仅以政策效果评价为例,而不涉及政策目标与设计过程的评估。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调研说明
评估工作主要是根据政策目标和政策产出,开展专题性调查,整理和使用以往的相关数据资料,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及其结果作出评估。本研究采用的是2006年10月对上海市长宁区的两个街道随机抽样入户调查数据。该项调查样本为1010份,回收的有效样本为1007份。调查对象为上海户籍居民家庭,所有家庭成员均为非沪籍人口的外来户家庭不属于调查的对象。
三、长宁社区医疗卫生改革的政策效果评价
(一)政策目标与执行过程评价
1.改革目标管理模式比较清晰。从过去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考核模式向现在的以居民满意度为核心转变。无论是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层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医护人员,无论是街道居委会干部,还是普通的居民代表,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原来的街道医院不一样了,不再以追求盈利为目标,而是要以服务社区居民和居民满意度为工作目标了。虽然一些居民并不清楚这是政府在为居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而是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免费或无偿为居民提供服务,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目标模式转变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只是还需要向更多的居民宣传。
2.改革目标的实施和配套政策体系比较完善。改革总目标能够被分解成为具体的子目标,并且能够通过相应的方案被落实和传递。如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凸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减少医药费用浪费;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支付办法;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六位一体”功能;这些改革目标不仅清晰明确,而且都配套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性。
3.改革方案具有比较高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从机构内部看,无论是管理层(部门科长和全科团队队长),还是普通全科医生和护士,都对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较高的热情,对医院向全科团队的倾斜表示理解;从机构外部来看,反响也是十分积极的,社区群众和街道对改革持欢迎和配合的态度,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试点和运行,很多群众对医院改革给予了“较好”的热情评价。
4.组织机构和管理形态建立并运行起来。组织结构由原来的“三科一室”(办公室、医疗康复科、预防保健科和后勤保障科)转变为5个系统,即全科团队服务系统、全科团队支持系统、病房系统、医技系统和管理系统。以“全科服务团队”为核心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管理模式开始运作,访谈显示,组织运行比较良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混乱。管理的平台和团队支持系统的效率改善给访谈者留下深刻印象。
5.改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一部分医生和群众对“全科医生”角色的认知和观念没有转变。本来全科医生应该发挥合理的“导医”作用,却总想看所有的病,又想把所有的病都看好。而也有一些人觉得全科医生的标准与理念难以实施:现在的全科医生中除了中医具有全科的优势以外,传统的内外科很难真正做到全科的要求,原来所在科室的诊疗习惯难以将全科的概念融入其中。(2)认为改革成功有很大难度:全科团队的服务内容离改革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对团队个体的访谈中,大多提及改革还需要时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革硬件和软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生普遍认为,硬件上下设到社区的服务点需要的硬件设施还有待健全,软件上团队医生能提供的服务也参差不齐,虽然改革期望整合预防和医疗的多重功能,但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医生对改革的质疑也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目标的实现上。(3)有的医生对激励机制存在忧虑。例如,激励考核的主观性难以控制,全科医生担心责任风险可能会增加,而一般的医护人员则可能会担心考核激励机制内在的不公平倾向。
(二)公众利用与满意度
1. 选择率
(1) 患病率与就诊率
对于被访者是否患有慢性病的问题,其中,445人患有慢性病,占45.1%,没有患病的有542人,占总人数的54.9%。过去两周内,249人曾经有过身体不适,占25.3%,有734人没有感到身体不适,占74.7%,大部分人在两周内身体健康。过去两周内,曾经去看过病的有239人,占26.1%,没有去看过病的有675人,占73.9%,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慢性病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但仍然去医院复诊或拿药。
(2) 已签约率和愿意签约率
知道社区卫生有签约服务的有369人,占37.5%,不知道的有614人,占62.5%。知道签约服务优惠内容的有245人,占总人数的26.5%,不知道的有681人,占73.5%,显然社区卫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还有待提高。被访者中,已签约的有149人,只占总人数的16.2%,没有签约的共768人,占83.8%,目前的签约率还比较低。目前没有签约的被访者中,246人愿意接受签约服务,占37.3%,126人不愿意接受签约服务,另外287人还未决定,占43.6%。
2. 便捷、合理与有效性
(1) 便捷性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便捷程度,居民选择最多的是“很满意”,占了43.1%,其次认为“比较满意”的占38.4%,认为“一般”的居民占16.7%,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共占1.8%。
(2) 有效性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居民大多认为“比较满意”,占42.3%,其次是“很满意”,占34.7%,认为“一般”的占21%,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共占2.1%。
(3) 收费合理性
关于收费价格,有40.6%的居民认为“很满意”,其次有37.8%的人认为“比较满意”,19.5%的人认为“一般”,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2.1%。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便捷性、有效性以及收费价格等方面,都是持认同和较满意的态度。
(4) “乱开药”与“乱检查”现象
从表3中,我们看到,47.1%的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肯定没有”出现对其“乱开药”的现象或嫌疑,有28.7%的人认为“大体上没有”出现上述情况,有19.8%的人“不清楚”,有2.8%的人觉得“或许有的”,有1.6%的人认为“肯定有”上述情况。
而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没有给你‘乱检查化验’的现象或嫌疑”,有44.8%的人选“肯定没有”,28.4%的人选“大体上没有”,20.5%的人选“不清楚”,4.2%的人认为“或许有的”,2.1%的人认为“肯定有”。
3. 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率
(1) 满意度比较高的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在医护态度、就医环境和实际诊疗时间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因而满意度较高: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中,对于这三项评价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加和比率分别为74.6%、68%和67.1%,是满意率最高的前三名,这可以看作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比较优势。此外,问卷中所列出的10项中,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率超过50%的项目还有排队等候时间(64.9%)、健康教育(61.8%)、预防保健(60.6%)、医疗技术(58.2%)、上门服务(54.2%)和医疗设备(52.5%)。此处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并非面临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经常抱怨的发展困境,即认为“医疗设备不如三级医院因而很难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患者而言,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对其医疗设备还是比较满意的。
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对于问卷中列出的10项服务评价指标的满意度总体是较高的:选择“不满意”和“很不满意”两个选项的问卷在除“健康教育”之外的其他9项评价指标中均占较低的比率:最高比率为1.4(排队等候时间-不满意),最低比率为0。
(2) 不满意的服务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对“健康教育”这一服务项目有160人“很不满意”,占总数的19.7%,虽然绝对数不是很高,但相对其他9项指标较低的不满意率而言,该项的不满意率如此之高是值得关注的。
在调查的10个项目中,唯一满意率没超过50%的是“转诊机制”,对于该项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加和比率为39.2%,而有高达42.7%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清楚”,同时,选择“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也很少,只有4个人。可见,社区卫生服务在建立完善的“转诊机制”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3) 公众“不清楚”的服务项目
选择“不清楚”占较高比率的项目都是未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可以加强的项目,通过加强对居民的宣传,使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有所了解,这些项目包括:健康教育(21.6%选“不清楚”)、上门服务(30.1%)和预防保健(20.9%)。
4. 忠诚率
对于已经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有694人仍然会继续使用社区卫生服务,占使用过该服务的被调查者总数的86.1%,有2.4%的居民明确表示今后不会继续使用社区卫生服务,而有11.5%的被调查者不确定是否会继续使用,这类人群中有一部分可以发展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忠诚消费者”。
对于从未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有627人表示今后会考虑使用社区卫生服务,占从未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被调查者的82.1%,有4.7%的居民明确表示不会考虑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与上面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一旦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拒绝继续使用的比率要低于从未使用过该服务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拒绝率。
(三)政策实施的综合评估:经济与社会效益
1. 经济效益评价
(1)门诊次均费用明显下降
改革通过机制创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药养医,以药养防”的补偿机制,以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政策导向取代过去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导向机制。通过实施“医保预付”和“收支两条线”,从源头上彻底切断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使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服务行为趋向合理,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检查得到了有效控制。社区卫生服务的门诊次均医疗费用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
从社区就诊的三大主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胃肠炎,可以清楚地显示出,从2003年以来,这三大疾病的门诊次均费用一直在上升,2006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两种疾病的次均治疗费用均有明显下降。不仅有效扭转了医疗费用“节节攀高”的快速增长势头,而且医疗费用下降到近年来的历史最低点。
从总体上看,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次均费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长宁区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费用下降幅度在11.33%~23.71%之间,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门诊次均费用从改革前的137.93元下降到改革后的116.20元,平均每次节省了21.73元。改革一年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达到1, 752, 045人次,由此可以估算,由于门诊次均费用的降低,全年节省门诊治疗总费用达到了22, 512, 752元。
(2)医保费用快速增长的有效控制
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快速增长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导致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非常复杂,有人口老龄化、健康需求提高以及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和医学科技进步等合理因素,也有医疗机构趋利行为,导致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等不合理因素。但由于医疗市场上,医生的“垄断地位和垄断特权”,医生对医疗费用拥有最终和最大的决定权,使得医疗费用的控制政策存在很大变数。为了实现和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本次改革采用“医保预付”和“收支两条线”,不仅从源头上彻底切断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而且探索了社区卫生服务医生从医疗服务供给者向“守门人”的转变。第一次通过利益机制的调整,以医疗控制转变医生的利益意愿和利益行为,取得明显的成效,医保总费用的快速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绩。
改革采用医疗保险基金实施区域预算包干预付制,即以2004年对本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保险基金实际支付数为基准,按照本年度合理增长幅度确定预付总量。2004年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支付的医疗保险基金为15, 309.7万元,2005年度医保总费用增长率为16.53%,实际支付的费用增长率为14.98%,2006年实施医保预付制,全年医保资金拨付实施在2004年核定总金额的基础上按7%的比率预付全年医保资金,即实际拨付金额为16, 381.38万元。如果2006年仍然按改革前一年医保实际支付的增长率(14.98%)增长,则2006年的医保总费用将达到20, 240万元。由此,改革所带来的医保总费用的节省达到3, 859万元。
(3)病人就诊的合理分流
引导居民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是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城市卫生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改革通过两方面来引导居民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使得病人就诊合理分流。一是政策引导机制。通过社会医疗保险不同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减免政策,来引导居民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二是服务引导机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经济、安全、有效、适宜和便捷的服务,来引导居民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优势,树立医患诚信,建立稳定医患关系,大大缓和医患关系的紧张,构建以“家庭伙伴式”为核心的新型医患关系。评估调查数据表明,通过一年来的改革实践,不仅是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程度提高了,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二、三级医疗机构的竞争力明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已经超过了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利用,占整个门诊医疗服务的40.8%,上升到首位。在基本医疗市场竞争中,社区卫生服务竞争力提高了4.6个百分点,而三级医疗机构下降了5.4个百分点,实现了引导病人合理分流的政策目标,优化了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根据对长宁区居民健康状况与医疗机构利用调查和长宁区卫生服务统计报表资料,推算全年门诊医疗总人次数为4, 294, 228人次。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的门诊人次数为1, 752, 045人次,二级医疗机构服务的门诊人次数为1, 202, 384人次,三级医疗机构服务的门诊人次数为1, 339, 799人次。对长宁区居民健康状况与医疗机构利用调查资料显示,改革一年来,三级医疗机构门诊医疗服务向社区卫生服务的下沉率为12.9%。即过去在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其中有12.9%的病人转向到社区卫生服务就诊。由此,估算全年三级医疗机构总的门诊下沉人次数为173, 120人次。根据长宁区卫生局提供的资料估算,二、三级医疗机构的门诊的次均医疗费用为187元,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次均医疗费用为116元。由此,推算改革一年来因居民就诊合理分流而节省的医疗费用为12, 291, 528元。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单位是百分数 (%) , 即每一选项占同行或列的百分比。
(4)慢性病的有效防治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服务模式在目前的国情下,是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最重要的可行路径。长宁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不仅从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和体制上彻底切断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而且通过政策价值体系的重构,从追求“经济效益”的政策价值取向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率”的政策价值取向,即从过去看一个病得到最大的经济利润,转变为花最少钱看好一个病,改变过去“重医轻防”的服务格局。同时,由于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尤其是公共预防保健经费投入增加,社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得到有效开展。建立了完善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综合干预的预防模式。高血压管理的覆盖率从2004年的17.82%上升到2005年的35.64%;高血压的控制率由2004年的66.16%上升到2005年的79.18%。2004年,全区并未将糖尿病管理纳入工作范围之内,但到了2005年,仅仙霞、江苏和北新泾三个街道就实现了对1562名糖尿病病人的管理。
作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点的社区卫生服务,由于其便捷性、连续性、综合性和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和优势,对诊断明确的慢性病,通过社区服务的早期检测,定期观察,合理用药,按时足量服药,以及行为生活方式指导等综合干预,可以用比二、三级医疗机构低很多的费用治疗或控制病情。
以实施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为例,根据长宁区卫生局相关部门测算,一名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次均费用为106元左右,而在区内二级医疗机构的高血压病门诊次均费用为150元左右,后者比前者高出了44元。一个高血压病人一年的门诊总次数大约在24次。由此,可以估算一个高血压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控制的费用比在二、三级医院控制的费用,全年约节省1056元。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社区高血压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长宁区2005年的高血压实际管理人数为16, 840人。根据2006年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各中心高血压管理覆盖率的数据可以看出,改革启动后的一年比前一年的管理覆盖率各中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由此推断,改革一年来所实现的高血压管理的总人数要大于2005年的实际管理人数。按照保守的估计,以16, 840人来代替改革实施一年来所实现的对高血压病人的规范管理人数,那么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级医院在高血压病人的就诊费用上的差额,可以计算出,通过社区卫生干预控制高血压病情要比二级医疗机构的治疗节省费用达17, 783, 040元。
2. 社会效益评价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日益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在过去的20多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28倍,而医疗费用增长却高达100倍以上。其中,一个备受社会指责和无法容忍的因素,就是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导致“乱开药,乱检查”。长宁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不仅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趋势,使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一个合理可承受的范围,而且切实减轻了群众的疾病医疗负担。这表现在:一是社区卫生服务门诊次均费用明显下降;二是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提高而减轻疾病负担;三是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而节省医疗费用;四是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的增强,降低了疾病的发病率和因早期发现而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每个人都存在健康需求,长宁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几乎给每个家庭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实惠,也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来自于居民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有55.6%的社区居民表示今后在生病就诊时会首先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曾经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人群,有98.3%的人表示今后会继续使用社区卫生服务;对于从未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人群,有71.7%的人表示今后会考虑使用社区卫生服务。75.8%的社区居民认为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乱开药”的现象,73.2%的社区居民认为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乱检查化验”的现象,这与目前社会评价中,90%以上的群众认为医疗机构存在“乱开药、乱检查”现象,构成了强烈反差。
96.9%的居民认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现了政府为民谋利;有85.8%的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近几年的发展给“自己”带来了实惠和好处;88.9%的居民认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增进社会和谐与缓和“看病贵,看病难”具有明显的效用;97.3%的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大受益者是低收入者、老人、儿童、妇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成效,可以用“5个有”来概括——“看病矛盾有缓解,为民政府有认可,发展共享有体现,社会公平有提高,和谐社会有促进”。
四、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长宁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程度,减轻了群众疾病医疗服务负担,有效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提高了党和政府的亲和力,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长宁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区政府投入了2000万元,对应的其中几项经济收益为:次均费用下降节约2251万元,病人合理分流节约1229万元,医保增长得到合理控制而节约3859万元。高血压慢性病的社区综合防治节约1778万元,合计产生的经济收益为9117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4.56,具有极高的投资收益率。需要说明的是,评估中经济收益的计算是不完全的,仅仅是可计算经济收益中的一部分。如在直接经济收益中,目前长宁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普遍开展的糖尿病的经济收益,没有计算其中。此外,长宁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还将产生远期经济收益,包括因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加强而使得社区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因改革的观察时间较短,目前尚无法计算。此外,经济收益也没有考虑因健康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间接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成本。
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政策评估机制,不仅是检验过去改革成效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推进和完善政府工作的重要基础。长宁区政府非常重视“评估”的“指挥棒”作用,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尤其强调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依据。为此,建立以专业化评估为主、民主化评估为辅的综合性评估机制。专业化的满意度评估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客观、科学、全面地反映改革进程和改革结果,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改革成效,把握改革方向,把握改革重点。本研究证明,科学严谨的第三方政策评估可以起到改革成效的“显示器”和政策完善的“导向器”作用,为政府不断有序推进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平等.通往公众健康之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赵德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中的医患关系重构[J].世界经济文汇, 2007, (4) .
[3]赵德余.政策利益相关者行为模式的变化及其对政策决策者的预期含义[C].第三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论文集.2007.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篇3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税收通货紧缩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一般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
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局面,中国开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许多经验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财政投入拉动实现的。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对于刺激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却相当微弱。
进入2004年后,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开始了稳健财政政策时期,并取得了积极效果。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采取了相应对策,这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1998年以来中国具体财政政策措施
1.1998年~2004积极财政政策阶段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来源是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是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达到供给和需求平衡或者其他特定目的的一种财政政策。
1998年,中国经济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大部分制成品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此,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1999年~2004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形势困难,国内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经济增长粗放等问题尚未解决。为此,中国在以后几年时间里仍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财政支出规模根据形势变化有所调整。
2.2005稳健财政政策阶段
稳健财政政策具有新颖的、丰富的、深刻的科学内涵,概括地说,就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当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时,应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当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时,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不仅不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趋势,且易于加大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程度和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中国2003和2004年间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9%~10%,而这两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3%和9.5%。所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已不合时宜,中国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1.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1998年~2004年,中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到2003年,共带动配套资金3.28万亿元。连续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资料显示,从1998年至今,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在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的同时,也使国债规模达到2万多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接近3%。2004年,中国经济基本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并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也在不同程度和方面引起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稳健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及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钢材、汽车、房地产等过热行业开始出现降温迹象或者局部出现降温,农业、教育、能源等相对落后行业开始看到较好的发展前景。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防止經济大起大落,控制通货膨胀和防止通货紧缩,保持中国经济继续持续平稳增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稳健财政政策实施时间较短,就目前实施情况来讲,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但是其积极效果已经在部分领域内有所显现。
三、中国未来财政政策走向
尽管尚未公布明确的时间表,但诸多迹象表明,中国现行固定汇率制度将逐步转向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基于经济环境及各种增长要素的变化,中国实施的相应财政政策一定要和改革步伐保持一致,即应该将收入的增量更多地用于支持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这样既可以实现财政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又可以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
根据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应该将宏观调控的重心从目前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短期的需求管理与中长期的供给管理相结合方面来。通过“稳健”的财政政策解决短期稳定问题的同时,保证中长期的供给稳定,实现宏观调控的短期目标,使宏观经济指标维持在长期来看适宜的区间内。
四、结论
1998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经历了从积极财政政策到稳健财政政策过度的历史时期,成功解决了经济“软着陆”之后的国内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大、外贸出口困难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并且不失时机地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并取得了改善税收政策、刺激私人投资增长、废除部分农业税等积极效果。应对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及中国入世尚未解决的各种经济问题,中国应该适时采取正确的财政政策,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财政政策体系及创新路径。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升温的迹象。今后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国内资源和需求上,依靠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依靠民间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应逐步回归年度平衡预算,并确立相应的规则体系。未来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是基于有限平衡预算的相机抉择财政策略,增强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功能,实现经济自主性增长,改善经济财政体系运行环境。
财政及其作用教案 篇4
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教学课题:《财政及其作用》
时间:25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的含义,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运用国家财政政策的相关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引导、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增强国家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
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是怎样体现的。教学内容:
一、导入(3分钟)
乐山市肖坝下面的高铁同学们想必都不陌生,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些,那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修建高铁的钱是由谁或者是由什么部门出的么?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本课有了一定的预习,(通过同学们的回答,需要给同学们提个醒,在学习新课之前应该有一定的预习才好。)高铁的修建资金是由国家出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国家的钱,在书面中,叫做什么名字么?它的专业术语是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乃至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学习学习国家的钱。
二、讲授新课
国家的钱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财政,首先我们来看看财政的含义。财政就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利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板书),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财政的主体是国家,形式是凭借政治权利,实质上是进行社会产品分配。
国家的钱不可能乱用,必定会有一定的打算,就像修建高铁一样,那是为了民生,也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才会将钱用在修建高铁上。这种打算,对于国家的钱开支在什么地方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在本书中,这被称作国家预算,含义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板书),相对应的,还有国家决算,因为一些突发事件,国家的预算是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际的收支的,例如08年的大地震等等,所以国家还要决算,国家决算的含义是指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板书)。
既然国家的钱不能乱用,那么财政应该怎么发挥作用呢?这些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同学们请看一组图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国家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图片),希望同学们能够从这些图片中,分析出财政的第一个作用,即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品。这就是财政的第一个作用。
同学们请继续看下一组图片和数据,(图片“中长期国家铁路规划”材料),通过这些图片和数据,请同学来试着分析一下它们是怎么体现财政的第二个作用,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的。
仅仅依靠市场的调节,不一定会让每一个地区的经济都平稳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必定不平衡,因为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别。例如一些地方是平原一些是高原。这时,国家就需要用财政支持这些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了,所以才会制定这份中长期国家铁路规划,所以才会有要致富先修路的说法啊。
各位同学应该都听说过08年的经济危机,那么各国是怎么来救市的呢?请看图片和资料。(2008 年底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如何来救市)通过对这些国家的救市策略分析来看,国家在其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个作用也是财政的第三个作用的体现,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书中对于出现经济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同学们务必要留意,因为这些内容有利于同学们回答我们之前学过的通货紧缩和膨胀问题。
书中介绍到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介绍两个内容的概念)简单说来就是收入和支出要相当,如果不相当肯定会出现问题。至于为何收入大于支出之后会出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
教学小结:
《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篇5
一、概述
本节内容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第一框第一目的内容《财政及其作用》,主要学习内容有:财政的内涵;财政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能识记财政的内涵、本质,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2、能理解理解财政的三个作用。
3、能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能够初步具有运用财政巨大作用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得出财政巨大作用,形成归纳能力;
2、采用“三个一”授思路,即教师善于挖掘程资源,要求学生前预习准备一个学习提纲、找一则时政或事实素材、提一个疑难问题,教师紧扣此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进行授的教学思路。
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青藏铁路”“神七发射”等重大事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财政的巨大作用,自觉学习,提高科学素质,树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而努力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的作用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高三(1)班是文科普通班,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学习有较高兴趣;本班学生是年级中基础较薄弱的班级,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2、财政的作用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这对初学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前准备充分,上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并将政治学科的思想和知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
讲授新:提问:亚运场馆建设投资巨大,谁买单?
一、财政内涵
财政的含义
2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二、财政的作用
(一)、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师(问):我校亚运会曲棍球训练场建设投资近千万元,谁投资的?
师(问)什么财政?其本质是什么?国家预算、国家决算分别指什么?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4:
一、财政的内涵(板书)
多媒体显示
师: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出现过几起重大的质量问题,相关从业人员损失惨重。
展示:三鹿奶粉事是奶农损失惨重,无奈倒奶!
师(问)谁来帮他们?
展示:财政部的相关补助情况
可见,财政具有巨大的作用。
过渡:奶农因得到财政补贴而生活得到保障。我们大家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生活能否得到国家财政的保障呢?能否举例说明?
师:要重视理解这里的“物质保障”,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展示: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归纳得出财政的第一个作用
二、财政的作用(板书)
(一)、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板书)
引发学生思考回答:(略)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并回答。
学生举例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思考并举例分析
引导学生举例归纳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善于发现问题,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较有影响的典型事例,可知用财政的相关知识看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同时为今后学习税收等知识做好铺垫。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②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多媒体显示(见注3):
展示:四大工程、神七的图片
问: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有什么特点呢?
师引导学生探险究活动得出如下行业特点:
资金投入大
建设周期长
投资风险大
利润不高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得出:
(二)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板书)
展示:镜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外貌出口增长度大幅回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不够等问题,1998年中央果断决定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了1000亿元长期国债。
师:经济平稳运行需要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板书)
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总供给>总需求,有时总供给<总需求,那么如何使经济平稳运行?
展示
教师补充点拨:(结合)
当总供给>总需求时,国家常采用“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这种称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总供给<总需求时,国家常采用“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这称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为了调控经济的平衡运行,需要松紧相结合的财政政策。
展示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表格
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板书)
堂小结:展示本节的逻辑结构图。
布置作业
学生探究活动:
(1)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有什么特点?
(2)完全由市场来配置资源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呢?
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学生探究活动: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
完成表格(见)
【探究合作】假设市场上某类商品的供应量为1万,市场需求量为8000。若此时,【角色扮演】你是财政部长,你会继续加大对该类商品的生产扶持还是缩小投资,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略)
学生回答:(略)
归纳:完成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表格
练习巩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充分利用本资源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完成表格区分开两种政策,并过渡到政策目的就是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单独两孩政策效果显现消息 篇6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卫计委今天发布最新统计数字,我国出生人口达1687万人,比年增加47万人,专家分析认为,单独二孩政策效果正在显现,预计20将继续迎来出生小高峰。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说,在我国育龄妇女趋于减少的情况下,20的出生人口呈现出跳跃式上升态势。
翟振武:从开始,出生人口大概是从1604万、1635万、1640万大概每年增加十几万,甚至2013年和只增加了5、6万人,但是从年开始,一下增加了47万,这是跟过去几年相比,跳跃式的上升。
国家卫计委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全国申请生育单独二孩的数量基本符合预期。
杨文庄: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基本符合预期。可以看到,河北、辽宁、浙江、山东、重庆、湖北、四川单独夫妇的申请量占全国的54.95%,单独两孩的目标人群主要在计划生育工作基础比较好,以前生育政策比较严的地区比较多,预计年受单独两孩政策影响,出生人口将比2014年多100万左右。
翟振武认为,受单独二孩政策影响以及未来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我国出生热潮将会持续。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篇7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一国的资源禀赋会极大影响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资源越丰裕, 经济增长就越有保障, 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 20世纪中期以来, 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众多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比那些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和地区缓慢。于是许多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释两者的负相关关系, 进而提出了“资源诅咒”假说。在20世纪90年代, “资源诅咒”概念首次被提出, 认为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 反而产生一种限制作用, 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增长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的地区。资源丰裕反映了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总量, 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依靠大量的资源出口, 形成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资源诅咒”现象及实证研究
在中国, “资源诅咒”现象是存在的。中国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和区带性, 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的经济发展呈现逆向趋势。拥有丰富煤炭、石油资源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与拥有丰富水资源、森林资源的西南地区, 其经济发展均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尽管也有部分地区因大规模矿产资源的开采导致经济短期发展迅速, 但产业结构失衡、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相反, 资源相对贫乏的华东、华南等地区, 诸如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的经济发展却处于领先地位。针对国内外“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 众多学者在国家、省等不同层面上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
1. 国家层面上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徐康宁等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在长周期上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1978-2003年间中国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慢于资源贫瘠地区。邵帅等采用中国西部地区11个省区1991-2006年的面板数据, 运用内生增长模型证实了“资源诅咒”效应。
2. 省级层面上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陈维青等运用资源丰裕度指数 (RAI) 和聚类统计方法, 证实中国省级层面“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徐盈之等基于“荷兰病”模型, 考虑了矿产和制造业的投入因素, 证实了内蒙古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徐仪红等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方程证实了中国省级层面上“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此外, 一系列诸如对中国山西、甘肃、云南和四川等地的相关研究也均证实了“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
三、摆脱“资源诅咒"效应的财政政策
从国内外的研究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自然资源并不必然的是一种“诅咒”。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资源诅咒”现象, 以及我国部分省份资源丰富而经济绩效表现不如人意, 是由于过度依赖资源, 大力发展资源采掘或资源加工业, 而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其他产业发展滞后, 再加上资源开采带来寻租、腐败、社会不公等方面影响所致。因此, 要破解“资源诅咒”, 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 从而促进本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 首先要解决好资源收入的分配问题, 建立相对公正的资源收入分配机制, 防止资源收入流失;其次是使用好资源收入, 包括利用资源收入扶持本地弱势产业、进行环境保护、吸引技术人才;第三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打破资源型产业自我强化和单一发展的局面;第四要加强对可持续资源的投入和培养, 包括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体制机制。在这些破解“资源诅咒”的对策中, 财政政策的选择相当重要。
1. 预算体制方面
资源丰裕地区必须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因为资源开采都有枯竭的时候, 同时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借鉴国外的做法。在预算上设立资源基金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资源基金在属性上具有预算稳定基金的性质。建议在我国设立资源基金, 将资源稳定增产期或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时期形成的“超额”收入 (即盈余收入) 以基金形式存储起来, 在资源枯竭或者资源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时用于弥补政府预算收入不足。另外, 一些国家还设立了储蓄性后代基金, 目的是保障子孙后代将来在资源枯竭时能生存下去。
2. 财政收入方面
在财政收入方面, 要进一步调整相关资源税费政策, 提高资源补偿力度。一是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二是提高资源税率, 改革征收形式;三是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及地方留存比例;四是逐步实行环境保护税制, 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逐步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
3. 财政支出方面
在财政支出方面, 要加大中央财政对资源型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对社会保障、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一是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贴息、财政参股等方式扶持资源型地区替代产业的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促进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大对资源型地区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建立健全财政投融资体系, 加强资源型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四是加大对资源型地区人力资源建设的财政投入。
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拥有较缓慢的发展速度, 似乎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造成一国或地区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即前人所说的“资源诅咒”。产生“资源诅咒”现象的原因因地而异, 为消除“资源诅咒”这一怪象, 在深入分析“资源诅咒”现象的基础上, 从财政政策方面阐述了消除“资源诅咒”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资源诅咒,自然资源,经济增长,财政政策探究
参考文献
[1]我国“资源诅咒”现象存在性及相关财政政策选择探析[1]我国“资源诅咒”现象存在性及相关财政政策选择探析
量化宽松政策负面效果递增 篇8
美联储推出QE3的主要背景包括:第一,经济增长乏力。季度GDP环比增速在2011年第四季度达到4.1%(2006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高位)后,在2012年前两个季度分别降至2.0%与1.3%;第二,失业率高企。失业率自2009年1月突破8%的區间后,截至2012年8月依然高于8%,接近4年的高失业率意味着陷入了“无就业复苏”的怪圈;第三,美国经济短期内面临巨大的财政风险。一方面,国债未清偿余额将在明年年初再次达到法定上限;另一方面,由于小布什政府实施的减税政策将在今年年底集中到期,如果政府与国会不能达成延长减税政策的协议,则美国经济将面临超过6000亿美元的自动财政紧缩(即所谓的“财政悬崖”)之冲击。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比较三轮QE。一是总规模与月度规模。QE1、QE2的总规模分别为1.725万亿美元与6000亿美元,月度规模分别为1150亿与750亿美元。美联储并未限定QE3的总规模,QE3的月度规模为400亿美元,再加上扭转操作的月度规模之和为850亿美元。QE3的流动性注入力度远小于QE1,与QE2更为接近;二是看政策工具。QE1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国债与MBS,QE2主要是国债,而QE3主要是MBS。
笔者认为,美联储推出QE3的主要政策目标有四:第一,通过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继续压低长期利率,进而刺激国内消费与投资;第二,通过购买MBS,继续压低住房抵押贷款基准利率,进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复苏;第三,推动金融资产价格上涨,进而通过财富效应来扩大国内消费与投资;第四,通过压低美元汇率以刺激净出口和降低美国政府外债负担。这些政策目标能顺利实现吗?
QE3固然能将长期利率继续保持在低位,但未必能够促进国内消费与投资的持续反弹。过去一段时间内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下降,与其说是美联储刻意为之,不如说是欧债危机恶化凸显了美国国债市场的安全港效应。目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位于1.5%上下的历史性低点,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不大。无论是美联储宣布将超低联邦基金利率延续至2015年中期,还是QE3的出台,都有助于把长期利率继续保持在低位。但低利率未必能够刺激消费与投资。其实,过去几年内,美国国内的流动性并不匮乏,长期利率水平也很低,美国家庭与企业并非不能获得融资,而是缺乏进行耐用品消费与长期投资的意愿。例如,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国家庭将会通过提高储蓄率来应对就业的不确定性。而一旦QE3推动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生活成本的上升也可能继续降低美国家庭的耐用品消费量。
QE3固然能够压低住房抵押贷款基准利率,但未必能够推动房地产市场快速复苏。目前美国30年住房抵押贷款基准利率已经降低至4%上下,从历史水平来看已经很低。但目前困扰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贷款利率过高,而是银行缺乏放贷意愿、贷款条件审查严格,QE3对提振银行放贷意愿的效果不会太明显。虽然从房地产销售额、房价与房地产投资增速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止跌企稳,但QE3未必能够带来该行业的迅速复苏。
QE3固然能够造成股票价格等资产价格上涨,但财富效应的力度可能大打折扣。自市场传闻QE3将会实施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股市均出现一轮上涨行情,美国股价指数甚至超过了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但考虑到美国家庭在次贷危机中损失了巨大的财富存量,除非资产价格上涨足以弥补他们在危机中的损失,否则在此之前,资产价格上涨未必会造成美国家庭扩大消费。更何况如前所述,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会强化美国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QE3的确有助于压低汇率。美元贬值未必能显著改善美国的净出口,但的确有助于降低美国的外债负担。从前者来看,决定净出口的因素除汇率外,还包括内需与外需。由于目前美国的经济表现强于欧元区、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这意味着美国的出口增速可能弱于进口增速,贸易逆差可能继续恶化。从后者来看,由于美国的海外资产多以外币计价,而海外负债多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贬值的确有助于降低美国的海外净债务。这对美国而言自然是好事,但是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海外债权国而言,则无疑是一种福利损失。
总而言之,QE3的推出虽然有望缓解诸如财政悬崖之类的短期冲击,但在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与房地产市场复苏等方面可能效力甚微。QE3对美国经济的正面冲击与前两轮QE相比可能是递减的,但QE3对全球经济的负面效果则可能是递增的。无论是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形成的滞涨压力、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新一轮短期资本流入,还是美元贬值造成的其他国家出口下滑与财富缩水,这一系列冲击都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挑战。美国作为全球最具系统重要性的国家,其国内政策的负外部性将再一次凸显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