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政策

2024-10-06

财政支持政策(共12篇)

财政支持政策 篇1

通过十年扶贫战略的不断推进,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减少至一个很低水平, 目前, 农村贫困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生态脆弱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地区。这些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山高路远, 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下, 农牧业生产主要“靠天吃饭”。另一方面, 经常性面临的干旱、洪水、滑坡、雪灾等灾害往往导致农作物或牲畜的受损、减产甚至毁灭, 即使通过外部援助短期脱贫, 也会因下一轮自然灾害的冲击面临返贫的威胁。因此, 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 以农村贫困人口为基本扶贫对象, 以人口、经济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农村扶贫开发道路成为必然选择。

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对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的发展都起着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四川省有贫困人口约六百多万, 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寒藏羌区、攀西大小凉山彝区、川北秦巴山区和川南乌蒙山区等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当地农民长期实行的是一种低层次、高消耗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既不利于生态保护, 也不利于农业生产。要彻底改变这种贫困面貌, 转变扶贫思路, 把脱贫致富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绿色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一、绿色扶贫的内涵与特征

1.绿色扶贫的内涵

绿色扶贫是在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通过建立参与式的绿色扶贫机制, 使更多的农民掌握致富技能, 促进地区绿色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进而帮助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其理念是在扶贫工作中加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绿色扶贫突破了过去把扶贫的目标简单理解为经济上脱贫的局限, 强调扶贫工作要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它是科学发展观在扶贫工作中的体现。

2.绿色扶贫的特征

(1) 绿色扶贫是保护性的扶贫。

绿色扶贫不同于以往掠夺式、高损耗的扶贫方式, 其首先要求保护贫困地区原有环境, 尽量避免破坏环境、滥用资源的发展方式, 着眼区域长远发展, 注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保留贫困地区原生态文化、保护贫困地区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寻求产业发展;在制定绿色扶贫规划时, 把生态保护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在具体项目实施中, 着重发展绿色项目, 在保护贫困地区环境的前提下, 创新扶贫开发, 不断提升扶贫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2) 绿色扶贫是可持续的扶贫。

绿色扶贫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扶贫, 在选择扶贫产业和项目时, 要依托当地资源禀赋, 依靠地方主体参与。绿色扶贫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还使扶贫开发与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能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了贫困地区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绿色扶贫是参与式的扶贫。

绿色扶贫提倡以人为本, 在实施过程中更尊重贫困农户的主体地位, 尊重农民个人价值实现, 提升农户的个人能力, 帮组农户自我脱贫。绿色扶贫把从下至上的参与式治理结构的原则融合进中国从上至下的行政组织框架之中, 将贫困人群从被动的受益者转变为经济发展和自我脱贫的决策者, 以及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者、监督与效益的评估者, 将政府、专家和技术人员转变成发展和脱贫的启动者、指导者和支持者。

(4) 绿色扶贫是差别性的扶贫。

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条件不同, 绿色扶贫在扶贫制度安排和政策实施中体现差别性, 优先保障那些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贫困波动大的、地处生态极强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

3.绿色扶贫的基本要求

(1) 生态上可持续。

绿色扶贫要求在扶贫开发过程中, 牢固树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不能为了解决贫困问题而忽视甚至牺牲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项目选择上, 要把生态环境影响放在突出位置,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扩大, 在发展经济时要关注循环经济、生态农牧业, 最大限度地保护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 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经济上可持续。

绿色扶贫要求为贫困农户提供比较稳定持续的收入, 不仅仅考虑短期利益, 更注重长期的发展。以往扶贫开发主要采取给贫困农户发放补贴方式进行贫困救助, 不能给贫困人口带来比较稳定的现金流, 这种扶贫方式只可能解决一时的困境,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绿色扶贫要求根据当地的特点和比较优势, 选择适合的项目, 在开发扶贫项目的过程中,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注重产业链条的培育与延伸, 有效地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社会发展上可持续。

绿色扶贫要求扶贫开发不仅要体现经济的进步, 更要突出社会的全面进步。一方面, 注重人的权利, 培养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的精神, 注重农户的合作与参与, 注重广大农户对项目收益的分享。另一方面绿色扶贫充分体现扶贫的公益性质与特色, 注重改善人们整体生活质量, 注重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四川省率先实施绿色扶贫的内在需求与现实基础

1.四川省率先实施绿色扶贫的内在需求

(1) 经济全面转型的需求。

四川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都面临重大转变,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相统筹, 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向低碳、节能的绿色经济转型也是经济发展的整体紧迫趋势。这种转型要求四川省发展方式转变, 推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 走生态建设与产业扶贫、保护环境与农民增收协调发展的绿色扶贫之路成为必然选择。

(2) 深化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力度逐步加大, 截至2010年底, 四川全省省、市、县三级示范片已建成新村 (聚居点) 2614个, 新建、改建、扩建和风貌改造56.17万户, 启动规划编制和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290个。2010年省市县三级示范片建设财政性资金投入386.86亿元, 带动农民和社会投入476.6亿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在四川省全面铺开。虽然近几年国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每年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中, 涉及农村扶贫问题均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但是受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制约, 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情况一直滞后。建设难度过大, 资金辐射薄弱, 贫困地区也是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难点所在。随着四川新农村战略的逐步推进, 贫困地区要深化新农村建设, 必须要走绿色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展的道路。

(3) 巩固灾后重建成果的需求。

四川省“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但要实现发展振兴,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灾后重建的政策重心没有及时地由应急性恢复型重建向长远性发展型重建调整, 导致灾区产业重建远滞后于硬件设施重建。水利工程、大型基础设施、生态恢复等时间较长, 扩大就业、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同时, 大多数重灾区都是贫困地区, 也是地质灾害频发地区, 灾区的防灾减灾的任务仍然繁重, 地震造成地质环境稳定性进一步恶化,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隐患进一步增多, 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 需要继续深入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在以后产业发展, 项目选择上更要注重生态重构, 环境休养。实施绿色扶贫, 促进灾区群众收入增长, 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预防二次灾害, 是巩固来之不易的灾后恢复重建成果的内在要求。

2.四川省率先实施绿色扶贫的现实基础

(1) 四川省扶贫攻坚已取得重大进展。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农村分布着2亿5千万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极端贫困人口, 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30.7%。四川省贫困人口2600万, 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4%。在三十多年的扶贫工作中, 四川经历了体制扶贫、区域扶贫、攻坚扶贫和综合扶贫各个扶贫阶段, 多种适合省情的创造性扶贫模式, 为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 加速四川省贫困人口的减少起到积极作用。根据中国现行扶贫标准, (1) 四川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000年的1041万下降到2010年的308万, 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15.22%下降到目前的2.17%。《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2001~2010年) 》确定的目标任务已经圆满实现。四川省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 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2) 四川省生态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98年、1999年, 四川先后在全国率先启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两大生态工程。2000~2010年十年期间四川省实施至今, 共退耕还林1336万亩, 建成自然保护区167个, 森林覆盖率达到34.8%, 比1999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10年来, 四川又相继实施了退牧还草、湿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 在为全国特别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 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四川省相继完成了砍树人到栽树人、单一生态保护到保护与开发并举这两大转型, 随着《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颁布实施, 四川省全面进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发展的新时期。

(3) 前期多样化探索已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 国内外都逐步开始探索尝试绿色扶贫模式, 并取得一些可喜成绩。从1993年至今, 新疆先后与加拿大大使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国际农发基金等国际组织在扶贫领域进行合作, 分别执行了UNDP扶贫小额贷款项目、新疆绿色扶贫项目, 以及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IFAD) 新疆贫困地区农村综合发展等“绿色扶贫”合作项目。广东省林业厅、湖南省林业厅、中国工商银行等政府部门和国有单位已开始试点推动绿色扶贫工程。碧桂园、冠叶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也通过开展绿色产业扶贫项目, 帮助贫困地区发展。

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探索创新扶贫方式, 四川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6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技部和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发起“中国绿色扶贫”的项目, 帮助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农户用麻风树种子生产生物柴油, 并为这种含油量高的种子开拓市场。2010年, 四川省在加大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 着力培育生态农业, 并启动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试点。此外, 四川省还进一步创新财政扶贫方式, 2006开始至今, 四川省启动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 通过政府投入撬动农民资金互助, 提高了贫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发展的能力, 实现了贫困村和贫困农户扶贫效果可持续性。

三、财政支持绿色扶贫的建议

1.树立财政支持绿色扶贫的理念

(1) 绿色扶贫是财政扶贫方式的正确选择。

要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之间、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促进扶贫的可持续性, 就必须要转变发展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理念, 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把扶贫工作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财政部门就要以协调环境与经济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整合财政资源和政策资源, 建立健全国家支持绿色扶贫的财政体系, 形成目标明确、决策统一、手段协调的绿色扶贫财政政策支持模式。

(2) 财政扶持是开展绿色扶贫的必要条件。

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欠账太多, 自我发展的内生力量弱小, 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难以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起飞。所以, 外部力量的扶持是生态脆弱地区走出贫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绿色扶贫离不开国家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帮助, 特别是政府财政扶持是其走出贫困的最需要、最可信赖的组织力量。同时, 保障社会公平, 消除消极分化, 帮扶贫弱群体, 政府责无旁贷。扶贫济弱是政府的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2.建立支持绿色扶贫财政投入制度

(1) 建立财政绿色扶贫专项资金制度。

建立财政绿色扶贫专项资金制度, 资金由国家设立, 用于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的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开展绿色扶贫开发, 以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来支持一些社会效益较好, 有广阔前景, 但需要动用大量资金的绿色扶贫项目。每年单独安排相应的绿色扶贫资金支出列入经常性预算, 把每年增加的一部分财政收入投入绿色扶贫建设中, 并保持一定增长比例。

(2) 建立财政绿色扶贫配套资金制度。

建立财政绿色扶贫配套资金制度, 省市各级政府对扶贫专项资金进行一定比例配套, 并纳入政府年度经常性预算。提高对贫困地区配套扶贫建设力度, 加强对农村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立有效的农业防灾、救灾体系, 提高绿色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3.促进绿色扶贫资金与其他农村发展资金整合

(1) 促进绿色扶贫资金与涉农部门资金整合。

推广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对投入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与其他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 集中投入, 统一管理使用。统筹规划交通、水利、教育、农业、林业等部门资金, 把性质和用途相近的资金进一步整合, 向扶贫重点村建设投入。在坚持上级扶持政策不变、有关单位资金项目管理权限不变、资金来源渠道不变的前提下, 将本级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开发资金、民族发展资金、涉农部门专项资金、土地整理资金及其他支农资金实行整合。

(2) 促进绿色扶贫资金与社会力量资金整合。

贫困群众既是扶贫开发成果受益的主体, 也是扶贫开发投入的主体。新阶段扶贫, 首先要用足用活 “一事一议”政策, 组织农民投工。在征得农户同意的前提下, 以资代劳, 按规定将投工折算成现金, 提高农户参与度, 激发农户积极性;其次加强与大型企业、慈善组织等社会机构联系, 取得他们认可和支持, 鼓励个人与企业自愿捐资, 对口帮扶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三是加强与帮扶单位的联络, 赢得更大支持。让全社会都来支持扶贫、参与扶贫, 形成一股强大的扶贫力量。

4.构建多种与其他社会力量合作机制

(1) 政府直接购买社会组织绿色扶贫服务。

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绿色扶贫公共服务制度, 将部分原来本应由政府直接承担的绿色扶贫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一是政府对部分NGO (非政府组织) 已经完成的扶贫项目进行考察, 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对效果不错的绿色扶贫项目支付服务费用。二是政府对将要实施的绿色扶贫项目, 采取招投标的形式筛选出符合条件的NGO, 以合同方式交予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完成, 并根据后者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NGO采取竞争性购买、指令性购买或协商式购买等方式取得扶贫项目, 政府将财政资金直接拨款给非政府组织, 这样一方面政府的资金鼓励NGO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NGO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服务力量, 来弥补政府服务的不足。

(2)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绿色扶贫服务。

政府每年拿出部分绿色扶贫专项资金, 探索和NGO合作开展绿色扶贫工作。政府部门制定评估标准进行筛选, 选择信誉较好、实力较强、技术先进的NGO在贫困地区进行绿色扶贫推广。NGO或者由其他基金会提供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绿色扶贫项目的开展, 政府提供一部分项目实施资金, 通过两者的合作共同推进项目的开展。

(3) 政府出台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绿色扶贫政策。

四川省及市、县 (区) 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作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的主体, 将负责制定相关实施方案, 承担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同时, 财政部门将负责审核项目并将其经费纳入部门综合预算统筹安排, 并及时拨付购买服务所需资金, 确保资金按时到位。财政划拨专门资金, 由民政部门通过电视竞标、专家和社会评审方式, 评选出最优秀、最受贫困地区欢迎的绿色扶贫项目, 对项目实施NGO给予奖励。此外, 成都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披露、公开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相关信息, 包括服务机构的选择标准、选择结果、考评标准、考评结果等, 以加强公众对相关工作的监督。

5.提高绿色扶贫资金运行管理水平

(1) 加强财政绿色扶贫资金整合力度。

针对以往扶贫资金管理部门多、多方争利导致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应该由财政部门牵头, 清晰界定财政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 形成绿色扶贫资金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对来自财政、发改、农牧、水利、扶贫、林业等部门安排用于生态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采取纵向、横向的“打捆”、“拼盘”、“合并”等方式进行归集和安排, 并进一步强化对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建立健全绿色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 确保资金整合使用安全高效。

(2) 提高财政绿色扶贫资金规范程度。

全面推行绿色扶贫资金公示制度。在中央和省一级, 要对扶贫资金分配原则和标准进行公示, 在县一级, 对确定的贫困村、年度计划实施的项目、扶贫资金使用标准进行公示。全面推行绿色扶贫资金的专户管理和集中报帐制度。结合公共财政管理的改革, 在县级对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和集中报帐, 对专户中资金的存入和转出的定期检查可以和资金使用方向、资金到位的监测结合起来, 分析扶贫资金投入情况。全面推行绿色扶贫项目验收制度。项目验收可以分层进行, 对不同规模项目制定不同验收等级。所有使用扶贫资金实施的项目, 都应定期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和对公众公示, 接受公众质询。试点第三方机构评估制度。

摘要:贫困地区大多处于生态脆弱地区, 传统扶贫开发只顾眼前利益, 专注经济发展, 忽视生态保护。要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之间、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就必须转变思路, 积极探索出一条“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途径——绿色扶贫。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应是绿色扶贫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财政角度出发, 研究分析绿色扶贫的必要性, 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政策与建议, 探索建立绿色扶贫机制,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对财政转变未来扶贫方式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关键词:绿色扶贫,中西部地区,财政支持

注释

1 根据2008年确定的农村人均纯收入 1196元的贫困标准。

财政支持政策 篇2

近年来,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省加大了对各类企业的支持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用足用好这些政策,是效益、是机会,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为了促进全县各类企业了解政策、熟悉政策和掌握政策,为了促进广大企业充分认识政策蕴含的效益、机会和出路所在,最大限度的用活国家政策、千方百计增加效益、壮大实力,企业股拟对全县的企业高管进行一系列政策培训,现将2012培训计划报告于后:

培训时间:2012年12月20日

培训地点: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大会议室

培训对象:全县规模以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培训内容:

1、各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2、专项资金项目如何申报。

3、其他相关政策

授课人员:

其他准备:

财政局企业股

财政支持政策 篇3

关键词:研发机构;财政;税收;金融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60

0引言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会议中,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均提出应当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国务院办公厅亦出台的《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这一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两阶段目标:(1)第一阶段,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上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第二阶段,到2020年,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形成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重大进展。

近些年来,一方面,中国企业逐渐意识到了研发机构对于自身能够在全球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重要性,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企业发展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可以看到,我国企业的研发机构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然而,与美国、日本等创新体系发达的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企业的研发意识尚不够强烈,研发水平仍然较低,进而使得企业的创新能力显得非常薄弱。

各级政府部门都对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给予非常积极的支持,但所提供的支持力度尚需不断加大,亦需进一步优化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更好的环境。

1财政支持政策

政府部门应当注意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筹集并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坚持项目从优的原则,以无偿支助企业研发机构的设立;进而,引导有关企业主动扩大对研发活动的各种投入,帮助企业有计划的将研发机构建设费用纳入年度发展预算中,并形成持续性的增长规划。

(1)设立专项的风险补偿基金,以为企业分摊在研发机构创新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对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核心共性项目的研发活动给予支持,对企业研发结果失败所产生的费用、损失以一定比例的补偿,进而达到引导企业敢于在研发活动上进行投资的目的。

(2)筹集并设立财政专项产业技术创新基金,在项目成功后补助、投资入股等方式对企业的研发活动进行支持,也可以对企业研发成果的产业化以投资入股或其他间接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

(3)建立财政专项基金,支持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或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研发的新产品,在投产经鉴定后,可依据当年的相关产品销售收入比例,或者研发投入成本给予后期的补助奖励,以提高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的动力。

(4)对引进紧缺关键的研发人才给予补贴。对于企业引进的与研发活动相关的紧缺人才,可以依据年度内所引进人才收入的一定比例或全额对企业进行专门补贴。

2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指政府部门为了鼓励企业极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而专门制定的相应税收优惠政策,以减轻企业研发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和相应风险。目前,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研发税收优惠方式,主要包含了:(1)税收抵免,纳税主体可以按照奖励规定将有关的研发支出,以一定比例或全额从其有关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扣除,进而减少纳税主体的税收负担。(2)加速折旧,是指纳税主体可以在有关研发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初期计提较多的折旧额,从而快速收回投资,使税负往后纳税年度进行递延的一种税收扣除活动。(3)税收扣除,是指将纳税主体的税基减少,只对超过扣除额的部分征税。

2015年11月,中国财政部、中国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科技部联合发文,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该政策中允许扣除的研发费用主要包含了:(1)与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相关的工资薪金,养老、医疗、事业、工伤、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2)研发活动直接投入的费用,如有关材料的消耗费用,直接用于实验、研发活动的设备、仪器相关的费用等。(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用,以及有关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等。(4)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5)其他与研发有关的费用。

在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相应的研发活动税收优惠政策后,各地应当注意贯彻落实相应的研发费用扣除税收优惠等政策,帮助企业理解与认识相关政策,并进行组织机构的相应调整以符合政策的相关规定,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3金融支持政策

(1)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拓展科技金融担保业;在抵押担保贷款方面,要拓宽可以作为抵押品的标的,比如允许企业以专利权、商标权、股权、订货单等作为抵押标的,为企业研发活动提供更便捷的资金支持。

(2)利用财政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等各个类型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研发机构活动中,以支持从企业研发机构的建立,到研发活动的具体实践,以至最终的研发成果的转化等一系列的过程。

辽宁省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篇4

一、辽宁省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

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作为一项公共经济政策, 是政府运用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手段, 以直接收入补贴为主, 最低收购价为辅, 生产要素补贴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对粮食市场有效的财政支持是粮食流通高效、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辽宁省作为全国产粮大省, 北粮南运的咽喉, 东北亚物流发展核心区域, 对粮食流通支持分为粮食流通环节支持和流通领域支持两大部分, 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一) 财政全额投入

财政全额投入指全部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投入, 或由两者共同投入的直接支持方式, 投入重点是粮食流通中重要的或属于公共财政开支范畴的项目, 例如:国债粮库建设项目。

(二) 财政补助

财政补助是所有支持政策中最主要且应用最多的支持方式, 指粮食流通所需资金部分由地方财政, 以及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补助的间接支持方式, 例如:粮食风险基金。

(三) 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较多的一种支持方式, 指为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流向符合粮食流通领域、鼓励相关企业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 为减轻企业利息负担, 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企业贷款利息给予全部或部分补贴的引导支持方式, 例如: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项目。

(四) 财政投资

财政投资是一种既可节约财政资金, 又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支持方式, 指财政部门或受财政部门委托的机构代表政府向市场调节失灵或社会力量难以承担的大型项目进行投资, 与财政投入和财政补贴相比, 财政投资要在未来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甚至获得利益。

目前, 辽宁省通过整合财政投资政策, 优化了物流发展空间布局, 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对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给予税收优惠, 形成了面向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物流发展集聚区, 全省粮食流通行业交易效率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二、辽宁省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作为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 克服政策运行中的弊端和障碍, 提高政策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辽宁省粮食流通行业效率提升的背后仍存在诸多隐患, 其原因之一就是未形成较为有效的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甚至严重抵消了粮食补贴政策应有的绩效。

(一) 政策的科学性

辽宁省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包括“绿箱”和“黄箱”政策两种。但是, “绿箱支持政策”财政支出结构过于单一, 政策效果不易估计, 效率难以管理;“黄箱支持政策”存在对粮食流通企业扶持力度过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 财政补贴对粮食价格的保护作用难以发挥。辽宁省粮食储备粮的运作方式和运营机制是同定购粮将指标层层分配到基层粮管所和农户, 轮换、保管等财政保障运作程序繁多, 严重制约了储备粮调控作用的时效, 在粮价上涨严重时储备粮才抛售, 抛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 结果抛售的粮食快速被市场吸纳, 粮食补贴政策不能发挥预计的效果。第二, 辽宁省对粮食物流业的支持效率较低。粮食物流产业涉及企业繁多, 涉及信息繁杂, 在缺乏全省范围粮食流通信息平台的支持下, 财政支持政策对各企业有效信息的利用能力差和效率低下, 导致一些与粮食流通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政府一般服务项目, 被纳入财政支持粮食流通政策中, 造成财政支持粮食流通的政策资源浪费严重。

(二) 政策的公平性

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制度安排, 要更多体现追求社会公平、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辽宁省财政支持政策在执行中存在过分强调政策的技术性, 而对其价值取向没有予以足够重视, 存在针对相同的流通区域省内两套系统共存的现象。例如, 辽宁省为促进大连物流业的优惠, 以补贴的形式支付给大连港装箱运输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实行趸缴, 但对辽宁省其他同样担任重要粮食流通的港口却没给予补贴支持, 导致企业的不平等竞争, 不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不公平的财政支持政策可能会导致单个企业在粮食流通中效率的提升缺少稳定性, 与行业整体效率水平的财政支持不协调, 并未对其粮食流通效率的提升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 而且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 政策的结构性

粮食流通包括收购、储备、批发、运输、加工和零售六个流通环节, 而目前辽宁省支持政策多直接用于粮食流通环节, 用于相关服务环节较少, 特别是粮食流通质量检验体系、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等都亟需进一步建设、完善。政策的结构性不平等限制了粮食市场的发育和流通体制的自我完善, 导致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此外, 财政政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的投向问题。由于粮食流通涉及部门过多, 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很难有效全面地权衡各种关系, 各部门都热心有利于自己部门的项目, 影响了财政支持结构合理性。例如:近几年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政策中强调减轻财政负担, 对基层粮食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力度小, 辽宁省一些地方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就没有落实到位, 导致目前辽宁省基层粮食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闲置严重、品牌知名度低下, 市场竞争力弱, 只能采取接受各类客户委托代购、代储、代烘干等方式维持基本生存, 自营收购部分很少或几乎没有, 难以有效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

三、构建辽宁省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

(一) 进行科学、及时的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是政策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 也是政策运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因此, 建立一个完整灵活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可以不断加深粮食流通市场化程度, 提高流通效率。

针对辽宁省财政支持政策的现状, 评估政策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 在政策的效率评估中借助数学模型逻辑推理严谨的优势, 使得评估结果具有客观、科学性, 准确发现粮食流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进行调整, 防止政策走偏, 减少了不必要的评估纠纷与争论;第二, 精细评估具体政策的实施效果, 准确确定财政资金的投向是否合理, 防止对政策评价效果评价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第三, 建立粮食流通组织评价方案, 对流通企业进行全面评价, 重点支持业绩优良的流通企业, 并引导流通企业间的兼并与整合, 提高应对市场变化能力, 避免粮食流通财政支持不足引起资金浪费和效率低下。

(二) 优化财政支持政策的结构

财政支持粮食政策牵涉粮食的生产、流通、销售各个领域, 政策决策的参与者又包括:权力中心、政府性经济职能部门、利益集团三部分。因此, 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应在全面分析现阶段我省粮食流通所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 高度重视广大粮食生产者的需求和感受, 探讨在保证粮食市场正常供应的前期下, 应如何选择和制定财政支持粮食流通政策。

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财政政策调研 篇5

近年来,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而且电子商务正加速与制造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业态,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新力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2015年,大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560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B2B交易额3430亿元,同比增长11.3%;网络零售(B2C和C2C)交易额130亿元,同比增长50.4%。大连市成功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试点城市,瓦房店市获批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中国(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得批准。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种种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为加速推动大连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供给侧改革的撬动作用,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减少束缚电子商务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着力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问题,大力推进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快建立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健全支撑体系。本文以市服务业委《2015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的基础数据及专业分析为着眼点,从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大连市现有扶持电子商务财政政策,从财政角度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一、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015年,大连市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电子商务进入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逐渐增强。

(一)电商规模持续扩大,增速趋于平稳

2015年,大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3560亿元,同比增长12.3%,然而受宏观经济下行和上年基数较大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大连市占全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18.3万亿元的1.9%,占全国市场份额较2014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二)电商市场结构稳定,B2B占据主体

2015年,大连市B2B电子商务交易额3430亿元,同比增长11.3%;B2B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96.3%,B2B电子商务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网络零售(B2C和C2C)交易额共计130亿元,同比增长50.4%;网络零售交易额占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3.7%,份额比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

(三)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平台全面突破

2015年,大连市电子商务国家级试点示范争创取得突破,大连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瓦房店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瀚闻资讯、出口时代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再生资源交易所、东北亚现货商品交易所、东北亚煤炭交易所已成为全国区域性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国外贸网、锦程物流网、泰德煤网已经成为全国性专业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较快,迈克集团“出口时代”、西姆集团“中国方舟”网成为中小企业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平台。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凸显,大商集团天狗网等上线运行,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迈出了实体商业转型发展步伐。

二、大连市现有电子商务财政政策

近年来,大连市出台了《推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四年行动计划》、《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四年行动计划》、《中共大连市委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大连市“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大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快递末端投递车辆规范、末端服务网点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建设、开展第三方信用评价、跨境电子商务融资体系建设、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全市家庭光纤入户改造等方面予以扶持,旨在运用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为大连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发展指明方向。与此同时,中山区、高新园区、旅顺口区、金州新区等也研究制定了促进本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大连市电子商务呈现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而随着“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等一系列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以及金普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获批,大连市跨境电子商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越发全面具体的电商扶持政策纷纷出台的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扶持电子商务财政政策为近两年发布,政策效果尚未显现,财政资金对电商经济建设的扶持任务依然艰巨。

三、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

(一)东北现象亟待破解

东北地区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东北的经济结构主要依赖投资和制造业,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轻工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大,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一些资源性行业和重化工业,而民营经济不发达,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扶植力度不够,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受限。政府长期作为投资主体,市场化程度不够,市场开放度不高,市场活力不足,缺少创新创业氛围,高端专业人才匮乏。此外,大连电商主要是由传统实体企业转型而来的传统电商,线下关注销量、线上关注流量,投入不足,不敢冒险,且急于收回投资成本,成为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产业体系尚待完善

大连电子商务市场生态系统尚未发展起来,缺乏货源、物流、资本等配套产业支撑,整体布局缺乏统筹规划,产业聚集度较低,缺少生态链完善、形成集聚效应的载体,产业竞争优势不足。电子商务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实力较弱、运营稳定性不足、经营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企业经营者的“电商”意识和产品标准化意识较缺乏,“触电”企业尚未形成产业合力和规模效应。电商企业自建平台比例低,第三方平台数量和规模小,本土电商平台缺乏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产业体系尚待完善。

(三)普及应用仍需深入

大连市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商务活动主要集中在信息发布、信息共享、客户服务与沟通的初级阶段。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对战略决策、产品研发和创新、品牌建设、售后服务、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支持等诸多作用还远远未被充分利用。此外,传统企业转型触网程度参差不齐,大中型企业资源丰富,比较系统成熟,但缺乏灵活性,投入相对谨慎,小微企业机制虽然灵活但随意性较强,不够系统化。

(四)基础设施亟需加强

大连市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多数小型企业的发展跟不上市场的需求,计算机网络设施仍需进一步加强,导致整体发展水平落后。由于网商成长迅速,对办公、仓库的需求急速扩张,但居住生活空间有限,缺少专业化的仓储和管理空间。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阻碍了电子商务服务业跨区域发展。比如WLAN覆盖范围有限,高速公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制约了电商企业跨区域协调发展。此外,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光纤进村、农村宽带提速降费等亟待解决;物流服务资源有限,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难,“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仍未达到全覆盖,生鲜类农产品输出仍受技术的制约;优势产业和涉农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农业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

(五)营商环境有待提升

电子商务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产业、多个环节,行业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商业规则和政策法规亟待完善。大连鼓励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尚不系统,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措施针对性不强,在统计监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制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市场监管制度较少,建设与完善市场监管制度迫在眉睫,比如在线产品信息管理、交易服务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和机制等。同时,相关配套服务有待完善,第三方支付环境有待优化,跨境支付结算业务尚未启动;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缺乏公正的第三方信用评估平台。

四、财政政策建议

为加快大连市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大市场,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重要平台,助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财政政策和资金为撬动点,建议从以下五方面着手推进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

(一)优化财政政策支持结构,促进东北转型发展 增加和优化财政对电子商务的财政资金支出与结构,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完善体制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开放,逐步规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法无禁止的市场主体即可为,法未授权的政府部门不能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电子商务市场的行政干预。大力扶持中小微电子商务企业健康发展,促进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就业,根据大连电子商务服务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制定针对中小微电商企业、符合重点扶持但处于起步期电商企业的财政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在电信业开放领域获取相应资质、开展业务试点,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活市场活力,支持相对规模较小但地方特色突出、市场前景看好的电商企业,带动全域电商整体水平的提高。支持中小零售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优势互补,加强服务资源整合,促进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推动各类专业市场建设网上市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向网络化市场转型,研究完善能源、化工、钢铁、林业等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规范发展的相关措施。推动传统商贾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鼓励有条件的大型零售企业开办网上商城,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服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流通效率和服务质量。面向网络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建立网络化经营管理模式,发展“以销定产”及“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鼓励创意服务,探索建立生产性创新服务平台,面向初创企业及创意群体提供设计、测试、生产、融资、运营等创新创业服务。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电子商务发展产业体系 加大专项资金对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扶持货源、物流、资本等配套产业的财政政策,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电子商务发展整体布局,运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财政工具,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盘活存量土地、物产资源,积极推进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建设,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发展潜力良好和市场前景广阔的本地大型、特色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就业和社会保障指标统计制度,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同等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未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可认定为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灵活就业人员扶持政策,其中在网络平台实名注册、稳定经营且信誉良好的网络商户创业者,可按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业务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区,指导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电子商务创业人员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加强电子商务企业用工服务,完善电子商务人才供求信息对接机制。促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物流的发展,补上地区电子商务“短板”,促进结构同步升级、产业协调发展,研究以资源入股作资本、进行区域内外合作开发的模式,增强电子商务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整、电商企业集聚、功能配套齐备的电子商务聚集发展区域、园区和楼宇。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大力开展品牌经营,优化配置研发、设计、生产、物流等优势资源,满足网络消费者需求。

(三)提高政府资金支出比例,深化电子商务普及应用 发挥好财政资金对电子商务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积极探索多样化资金扶持方式。注意引导,把握趋势,因势利导,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中前瞻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研究,及时在商业模式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引导力度,引领电子商务向打造“双引攀”、实现“双目标”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加速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步伐。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新渠道,创新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支持面向城乡居民社区提供日常消费、家政服务、远程缴费、健康医疗等商业和综合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开展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工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电子商务孵化器、电子商务企业上市计划及电子商务普及培训等方式,为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运营基础环境和企业运作、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中小企业成活率和成功率。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对战略决策、产品研发和创新、品牌建设、售后服务、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支持高校、职业学校加强电子商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组织职工培训的电子商务企业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职能技能鉴定补贴,创新服务民生方式。创新工业生产组织方式,支持生产制造企业深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 设计及打印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各环节的应用,建立与客户电子商务系统对接的网络制造管理系统,提高加工订单的响应速度及柔性制造能力。支持教育、会展、咨询、广告、餐饮、娱乐等服务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四)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加强电子商务基础支撑 充分运用财政资金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信息基础设施、国内物联网传输基础设施等,建设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机构的宽带接入进行财政重点扶持,对公益性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实行政府采购。吸引社会资本,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本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编制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和建设规划,通过竞争性分配方式,有序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对新入驻的电子商务企业,按相关规定,减免应缴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对新入驻企业的租金返还、网络宽带资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等予以相应的资助。支持物流配送终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设,鼓励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发展共同配送等物流配送组织新模式。规范物流配送车辆管理,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的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强化城市配送运力需求管理,保障配送车辆的便利通行;鼓励采用清洁能源车辆开展物流(快递)配送业务,支持充电、加气等设施建设。合理规划物流(快递)配送车辆通行路线和货物装卸搬运地点,合理布局物流仓储设施,完善仓储建设标准体系,鼓励现代化仓储设施建设,鼓励物流(快递)企业发展“仓配一体化”服务。支持快递服务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研究制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加强鲜活农产品标准体系、动植物检疫体系、安全追溯体系、质量保障与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

财政支持政策 篇6

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资金总需求与金融机构资金总供给矛盾突出,涉农金融机构较少且高度集中,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格局仍占主导。

据保守测算,黑龙江省2亿亩耕地,每亩生产投入500元,按60%贷款需要600亿元;发展5000万头生猪和1000万吨奶,按50%贷款需要450亿元;农村1800万人、600万农户,按20%的农户每户建房贷款10万元,需要1200亿元;全省1200亿斤商品粮,加上包装贷款可达1500亿元以上。上述四方面信贷总需求就达4000亿元。截至2012年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3821.9亿元,满足不了上述四方面测算的需求。

目前,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面临四大突出矛盾,即农业弱质性与信贷资金趋利性的矛盾,农业金融服务需求结构多样性与金融功能单一性的矛盾,农业资金需求量大与资金吸纳能力差的矛盾,农业地区闲置资金“充裕”与金融机构使用效率低的矛盾。

农村金融发展受到四大突出矛盾的影响。截至2011年末,黑龙江省拥有省级银行类金融机构65户,其中发放涉农贷款年末平均余额超过10亿元的只有8家。“三农”所需贷款主要依赖农村信用社等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2009至2011年,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农业贷款2472亿元,农业贷款增量份额占全省金融机构的85%以上,支农主力军作用凸显。

(二)大农机、大合作和城镇化的推进,悄然催生信贷主体和资金需求量发生质的变化,银行类金融机构涉农产品创新及信贷投放能力,尚不能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实需要。

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1万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774个。农民社员发展到20.6万人,带动农户近100万户,约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4。合作社服务内容由初期的以生产技术服务为主,逐步向销售、运输、贮藏、加工等环节延伸,许多合作社经营活动已扩展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经营全过程。农村经济组织以及经营结构的变化,使得信贷主体和资金需求量均产生了质变。仅以黑龙江省558个千万元规模的大型农机合作社为例,每个合作社承包流转1万亩土地需支付300万元左右承包费,加上购买种子、化肥、柴油和农药等生产资料需300多万元,每年筹集正常生产资金600多万元,558个合作社每年需要33.5亿元。但因合作社缺少有效抵押物等原因,省内银行类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较少,造成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近三年来,省内银行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仅为84.26亿元,与千万元规模大型农机合作社每年生产资金需求相差近一半。

(三)农村信用社现有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与肩负的支农责任、主力军作用不相匹配,急需逐步分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实行省、市、县三级法人体制,全省设立了7个市地级联社(法人管理机构)、6个办事处(省联社派出机构,非法人管理机构)、81家县级机构(法人经营机构)。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股东小、股权分散,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形成,原有高度分散、小额多户式的传统信贷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要。

(四)国有银行占有存款资源数量巨大,综合存贷比率较低,支农贡献度极低。存款资源大部分上存,较大程度上造成县域存款资源严重外流。

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6大国有银行省内分支机构存款余额合计为10197.3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总数的66.8%;贷款余额合计为4084.7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总数的40.49%,存贷差6112.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投放746.7亿元,占其贷款余额的18.28%,占其存款余额的7.3%。存款资金的大量外流,使本来十分短缺的农村资金更显捉襟见肘。同时,还带来“挤出”效应,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可贷资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信贷资金需求,于是采取高息拆借资金方法,间接加重农业信贷成本。

目前,金融机构正在逐步转变“三农”弱质产业观念,一系列针对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链条的金融创新模式应运而生,集约化、批发式“大农金”的概念正在形成。但省内金融机构多限于本系统内实施推广,银行间相互借鉴较少,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财政促进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财政金融政策一端连着财政,一端连着金融,是引导金融资源合理流动的有效杠杆。要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政策,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方向。

(一)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发挥地方金融机构了解省情、贴近“三农”的优势。

1.在贯彻实施国家对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助政策的基础上,省政府注入村镇银行资本金。建议通过有资质的省属企业,每年有重点地选择10户拟组建的村镇银行注入资本金,每户不超过500万元,省财政股权5年内不参与分红。按照黑龙江省目前村镇银行每户资本金平均3200万元测算,每年大体需要省级财政资金3200-5000万元。

2.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给予村镇银行民营资本初始投入额5%的财政奖励政策。按照每年15户村镇银行每户有3户非银行类民营企业(每户占总股本5%以上的大股东)参与占总股本30%测算,每年大体需要财政奖励资金720-2250万元。

3.在深入贯彻实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扩大政策实施范围,给予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对小额贷款公司年末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给予2%奖励,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加大支农力度,实现持续发展。按照2012年全省381家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年末余额超过15%部分约25亿元测算,需要财政奖励资金约5000万元。

(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财政扶持政策为支撑,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围绕解决农村“信用不足”问题,发挥政府“增信”和“调控”功能,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贷款主体发展。

1.重点选择和支持部分县(市)建立县域融资性农业担保机构。借鉴美国等国家为农场贷款担保成功经验,选择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有意愿的县(市),建立县域融资性农业担保机构,主要为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贷款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贷款有效抵(质)押不足造成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研究制定农民、合作组织等农业贷款主体既有的直补资金、农业保险受益权等预期财政补助资金作为银行贷款担保的措施,引导和撬动信贷资金投向农村。例如:银行根据农民未来应得到的财政直补资金情况,为农民设计直补资金担保信贷产品,解决农民资金需求,同时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高涉农金融机构发放农户贷款积极性。

3.试行县级财政资金存放与银行类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贡献度挂钩,发挥财政“调控”作用,有效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有效遏制县域存款资源严重外流问题,实现不花钱也能办成事。县域金融机构处于“金融支农”的最前沿,县(市)财政部门可结合县域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以银行类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贡献度为主要考核指标,按照“统筹安排,奖贷挂钩;存量(暂时)不变,增量调剂;动态管理,考评兑现”的原则,研究制定“县级财政资金存放银行类金融机构考核激励办法”,加快实现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目的,有效解决存贷比过高的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短缺问题,促进和拉动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长。

4.发挥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将经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范围,以缓解合作社贷款难、银行难贷款问题。

5.研究探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规模和险种,开展银行与保险合作,充分利用农业保险“增信”作用,促进参保农户容易获得贷款。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分为种植业(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养殖业(奶牛、能繁母猪)两大类、6个险种。建议结合实际,开办森林、甜菜、马铃薯等方面的农业保险,在稳步扩大原有保险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办新险种,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6.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风险分担和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有效降低和分散银行、担保机构涉农业务风险。借鉴国内部分省市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制定银行类金融机构新增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办法,对其年度新增涉农贷款,按照一定比例(5‰)给予风险补偿。研究制定担保机构涉农贷款担保代偿风险财政补助办法,对担保机构为涉农贷款担保新发生的代偿,按照日均担保责任额的一定比例(10‰)给予风险补偿。

7.积极支持农村物权改革,促进农村产权市场发展,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财政部门应积极配合和支持有关部门推进农村物权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深化林权及流转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流转管理制度改革,激活农村静态资产,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使农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土地经营权、土地收益权等均能够作为银行贷款担保和抵押物。促进农村产权市场发展,加快农村各类可流转资产权益的确权、颁证进度,完善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转平台和机构,建立有农村特点的物权、产权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村资产和权益合法、有序地转化为可交易金融资产。

(三)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市场化、金融化运作模式,充分利用金融机构专业优势、市场优势,形成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有机结合,支持农业重要领域的发展。

1.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重点农业项目,推动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投融资体系。借鉴财政部“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建议从目前省财政支农资金中拿出5亿元资金,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包括地方财政资金)参与,设立10亿元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省财政厅负责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并实施监督管理。投资基金委托省属有资质的企业负责运营管理。投资基金受托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将财政资金投入到政府重点支持的农业生产领域和产业项目,实现政府资金市场化运作。

2.创新财政与银行合作模式,实施“百亿支农惠农贷款工程”。借鉴财政部“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基金”通过委托银行贷款的方式,建议将适当省级财政国库存储资金存入合作银行,同时积极吸引试点市(县)财政同类资金跟进、合作银行信贷资金配套,共同形成“百亿支农惠农贷款工程”信贷资金来源。信贷资金重点用于市(县)农业产业项目、科技企业、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符合省政府重点支持的领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国际金融处)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探讨 篇7

支出政策安排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除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之外, 中央财政目前每年还安排其他一些专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 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为扶持中小企业, 中央财政预算还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 并安排了一定数额的资金, 推动建立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员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安排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为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主要用于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和服务、鼓励专业化发展以及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同时设立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举办或参加境外展览会, 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软件出口企业和各类产品的认证, 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等方面。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最直接最有效地体现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短缺经济下的供应不足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外, 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扶持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特殊政策税收优惠, 主要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创办中小企业的, 在一定时期内减免流转税、所得税和地方税;对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 可以由地方政府确定, 对其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等。政府采购政策安排。《政府采购法》第九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 包括保护环境, 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财政部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 研究制定《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 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政府采购。

二、现行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不突出。政府一直给予国有大型企业在资金、税收、市场开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特殊的扶持, 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条件的不平等。中小企业向社会提供了效益, 却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资金供给难, 只能依靠自身内部利润积累解决, 或者将大量资源用于融资市场, 其融资成本相应升高。外资企业享有许多“超国民待遇”, 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外资企业提供“特事特办”, 减、免税, 亏损弥补等优惠待遇。而中小企业既没有国家扶持, 又没有优惠待遇。

财政政策支持手段单一。现有的情况是:中小企业经济基础薄弱, 财源有限, 财力不足, 财政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较少;由于财政资金的分配制度不够完善, 即使财政拨付了资金, 但负责资金分配的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却往往不能及时制定出具体的分配和管理方法。财政拨付渠道的不通畅导致了中小企业实际能享受到的很少, 这一系列问题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政府采购政策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足。我国税务部门现行征收税款是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上的征管模式, 可以方便纳税人, 提高征纳双方的办税效率, 但是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支持和维护, 这给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和绝大多数中西部内陆偏远省份的中小企业造成了不轻的负担, 大大增加了其纳税成本。

资金规模小且分散, 缺乏统一的政策协调。我国主要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和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些资金总规模小而少, 因而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之政府多头管理, 难以将财政性资金集中起来, 进行组合安排, 配套使用, 降低了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支持的影响力度, 导致财政性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整体效果不明显。

三、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市场化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应该遵循市场化的原则, 由直接的微观管理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 应把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培育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微观经济主体上。对于市场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 财政就不能越俎代庖, 而应让位于市场,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规律, 因此, 财政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应坚持效率原则, 讲求投入产出比,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的企业上,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

公平原则。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因此, 财政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应坚持公平原则, 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税费标准、政府采购等方面对所有的企业一视同仁, 不再按所有制、按大中小的规模区别对待。

法制化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因此, 财政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 必须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严格按法律办事, 用法律来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用法律来规范政府自身的行为, 用法律来规范和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

可持续发展原则。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 财政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着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引导和支持企业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四、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

目前, 影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率不高, 企业内生增长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 推动中小企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 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及政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资本运作和风险控制能力亟待提高。

中小企业还需要构建一套加强新时期企业财政财务管理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办法, 着力推动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 增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财政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努力培养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 注重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加强财政政策与各项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着力从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层面研究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 解决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合理运用资本市场平台, 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 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入, 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财政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 由过去的直接支持向间接引导转变, 由对单个项目的支持向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转变, 由对单个企业的支持向支持产业发展转变, 更多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 促进中小企业科学发展。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定点调控的优势, 促进中小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财政既要注重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体系, 改善企业外部发展环境, 又要注重企业财务制度建设, 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既要注重支持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 又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提升综合素质, 注重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积极推进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 加快国有经济退出中小企业的步伐。财政应积极参与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 多方筹措资金, 合理分摊改革成本。在产权改革过程中, 财政要加强对资产评估的监督和管理, 搞好国有资产的清理, 维护各方的正当权益,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保证产权改革的公开、公平和有序。

清费立税, 改革税制, 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要认真清理收费项目, 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在各种收费标准上坚持一视同仁, 不再按所有制、按大中小型企业划分不同的收费标准,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 进一步清理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的中小企业, 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制订中小企业发展规划, 将中小企业的发展纳入政府的统一规划中, 保证中小企业健康、有序的成长。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人事档案管理、户口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考虑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或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中小企业协会, 集中提供各项服务, 保护中小企业权益, 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资金服务体系。

建立覆盖面广、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广、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引入企业社会保障的概念, 建立中小企业主的社会保障机制。可建立由政府支持、企业互助、银行配合的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 实现互惠共赢。建立亏损、倒闭企业的返税机制及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基金, 当企业亏损严重面临倒闭时, 启动返税机制, 从企业已缴存的地方税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企业, 以体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中小企业在注册成立时, 按一定比例缴存一定数量的费用, 作为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启动基金, 以提高中小企业责任和权利义务意识, 树立中小企业主的社会保险意识。

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融通援助力度。可以充分运用财政政策,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增加自有资金的优惠政策, 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一是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对于下岗职工自己创业的或吸收下岗职工人数达到一定比例的新办企业, 可直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二是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优惠。三是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基金、新产品开发基金, 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四是努力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在政府采购中对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倾斜。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为中小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给予中小企业优惠政策是一项国际惯例。具体做法可采取:第一, 将政府采购定额量化出一定比例给中小企业, 也可以在政府采购中规定, 大企业必须向中小企业分包一部分产品和零部件。第二, 在商品和服务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 可适度优先采购中小企业商品。第三, 从中小企业的商品质量、技术水平、履约状况及信用状况等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招标资格审查并颁发能力证书, 从客观上促进中小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

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税收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 首先应遵守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 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实行统一的税收待遇, 保证中小企业能够实现机会均等的竞争和发展。在此基础上, 借鉴各国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 逐步建立起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目标的、系统的、完整的税收政策体系, 积极改革、完善现行税制, 实施税收鼓励, 优化税收服务, 大力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空间。

积极推进投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加强财政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支持。对于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应实行政企分开和市场化运作并一律纳入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 财政设立政府引导资金, 参股信用担保机构, 培植社会性的第三方信用担保法人经济主体, 制定鼓励区域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做大做强的奖励政策和税收政策, 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 为广大中小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创业投资基金政策, 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原始资本投入。扶持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和地方特色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发展, 引导各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继续推动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建设, 完善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形成适应财政管理要求的数据分析与监测体系, 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财政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财政支持政策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财政资金,财政支持,山西

财政资金是一个国家社会资金的主导, 一般采取无偿分配方式, 它对社会资金的运作有巨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直接满足行使和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

财政资金支持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对加快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引导社会资金参与, 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其支持对象主要有:基地运营主体、创业企业、服务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 中央财政预算应当设立中小企业科目, 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 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财政资金支持现状

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政策

国家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支持政策重点内容为:强化政府公共财政对创业基地支持的核心作用, 扩大中央财政预算资金规模, 加大支持范围, 进一步促进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建设, 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引导社会资金设立创业投融资、担保机构, 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5点。一是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二是加大对孵化器的支持力度, 对孵化器内在孵企业等实施优先扶持, 加大企业项目的资助力度。三是鼓励多种方式建设一批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 对信誉好、服务优、效果显著的示范服务平台, 实行服务补助和奖励表彰等扶持措施, 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2]。四是鼓励地方加大对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推动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逐年增长, 重点引导地方、创业投资机构及其他社会资金支持处于初创期的小型微型企业。五是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 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3]。

发达省市财政资金支持政策

目前, 国内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较为完善的省市主要为科技资源较为发达地区, 如北京、武汉、西安、上海等。其支持政策主要表现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进一步细化, 针对区域实际出台具体实施细则。

北京市在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财政资金支持上, 采取了以下4项具体措施。一是设立市和区县两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在专项资金中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重点向小型微型企业倾斜。二是通过“创业投资加孵化”“跟进投资”及创业投资母基金等方式和手段, 吸引民间和海外创业投资资金向园区创新企业投入。三是建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估机制, 健全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机制与绩效考核制度。四是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逐步提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小型微型企业采购。

陕西省在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财政资金支持上, 采取了以下6项具体措施。一是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工业集中区建设资金, 支持标准化厂房和孵化器建设;从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出一定规模资金, 主要用于支持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建设。二是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基地 (孵化器) 、服务平台网络等服务设施建设, 促进各类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加大对重点服务内容的补助力度, 通过奖励的方式引导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四是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业务补助、担保费补助、风险补偿、资本金补充和创新奖励, 形成国家、省、市三级配套的专项资金扶持机制。五是实施对经培育成长为规模以上工业的小微企业, 省、市两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直接奖励企业的扶持政策。六是建立企业上市前期培育扶持资金[4]。

山西省财政资金支持政策

山西省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财政资金支持在扩大财政预算规模、强化服务体系建设、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政府采购、补助奖励等方面, 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山西省主要采取了以下5项具体措施。一是逐年扩大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2012年起省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1亿元增加到1.5亿元, 到“十二五”末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扩大到5亿元, 主要用于小型微型企业集群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贴息等[5,6]。二是安排不低于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18%的份额, 专门面向小型微型企业采购;在政府采购评审中, 对小型微型企业产品可视不同行业情况给予6%~10%的价格扣除;鼓励大中型企业与小型微型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参加政府采购, 小型微型企业占联合体份额达到30%以上的, 可给予联合体2%~3%的价格扣除[5]。三是探索设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 重点支持创业基地的企业开展联合担保、捆绑贷款;扶持和鼓励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参与支持“中小企业银河创业工程”。四是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纳入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扶持范围, 优先支持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及入驻基地的重点企业, 对信息手段先进、信誉好、服务优、效果显著的示范服务平台, 实行服务补助和奖励表彰。五是安排年度创业辅导服务体系扶持资金, 支持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及创业服务示范机构的建设。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财政资金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 从中央到地方为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资金支持政策, 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基金) , 加大服务体系建设, 引导各级政府部门、服务机构、社会资金参与基地建设等, 并对逐年加大了财政预算资金投入、政府采购规定等作出制度性安排, 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级中小企业发展。但受制于创业基地现有规模偏小, 尚未形成园区效应, 创业基地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创业企业源挖掘培育需要一定的过程, 社会资本对创业基地及设立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构认知度不足等方面因素影响, 财政资金在培育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缺乏政策宣传引导力度, 社会覆盖面不全。二是对创业基地建设扶持资金安排较少, 大部分侧重于对基地内中小企业的扶持。三是财政资金在引导中小微创业企业入驻创业基地发展政策规定较少, 中小微企业集群化效应不突出。四是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引导作用不明显, 缺乏对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创业基地、投融资机构明确支持项目及具体细节。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财政资金支持的建议

针对财政资金在培育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上存在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5点建议。一是尽快出台关于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配套政策, 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在基地培育、认定、服务体系支持、资金补助奖励、基地考核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二是加大创业孵化基地政策资金支持宣传力度, 通过新闻广播、网络媒体、短信平台、户外公益广告、政策巡回宣讲等形式, 扩大政策社会覆盖面、知晓度。三是加大对潜在创业对象引导力度, 挖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区内创业资源, 鼓励积极开办创业企业, 引导创业资源向创业基地集聚。四是逐步形成国家、省、市等多级配套专项资金扶持机制, 明确补助奖励范围及标准, 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业务补助、担保费补助、风险补偿、资本金补充和创新奖励。五是加大创业培训工作, 建立健全创业基地从业人员培训标准体系, 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 逐步提高创业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形成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群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实现服务体系和企业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36号) [R/OL].[2009-09-19].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b/g/200911/20091106616061.html.

[2]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联企业[2010]175号) [R/OL].[2010-04-06].http://www.gov.cn/zwgk/2010-04/21/content_1588478.htm.

[3]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 (京政发[2005]22号) [R/OL].[2005-11-06].http://www.chinaacc.com/new/63/74/117/2006/1/zh346811381951600212183-0.htm.

[4]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 (陕中企融发[2012]131号) [R/OL].[2012-09-18].http://www.smte.gov.cn/admin/pub_newsshow.asp?id=1026513&chid=100051.

[5]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晋政办发[2012]42号) [R/OL].[2012-06-10].http://www.shanxigov.cn/n16/n1203/n1866/n5130/n31265/16268646.html.

财政政策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篇9

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效果

农业是弱质产业, 农业现代化也是推行“四化同步”的短板。政府为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出台了大量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税费政策。财政支出政策主要以政府购买支出、补贴支出及财政投融资等形式出现;税费政策主要指对农业生产者或农产品的税费优惠和税收减免。就具体政策而言, 由于散布于各级各类政府文件中, 很难一一罗列。在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 系统阐述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内容, 主要有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若按照财政政策功能进行梳理, 可把现代农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大致划分为农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政策、现代农业产业化引导政策、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农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等。

政府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的逐步落实,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业中的现代元素日益增加,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反映这一历史嬗变过程中现代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 我们不妨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2013—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 近年来,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模不断增长, 截至2010年, 我国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已达4 000多个, 农业园区用地面积已经达到1 180万公顷左右。根据规划, “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进一步整合财政资源,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步伐, 增强农业创新能力, 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陕西省基于自身实际, 通过整合中央与地方财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至2014年建设各类园区1 004个。

二是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我国设施农业的应用领域逐步拓展, 从最初的蔬果栽培到广泛的特色种植、养殖, 都有设施农业的应用。而且随着种粮大户的增加, 设施农业在主粮生产中也有所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 农机耕作面积不断扩大。当前, 我国农机制造业和农机流通业加速发展, 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农机制造大国。至2013年上半年, 我国农机总动力将近10.5亿千瓦,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9%。农业机械对农村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日益突出,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更重要的是, 设施农业的拓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推动了农机农艺的相互融合, 增强了现代农业的示范效应, 带动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而涌现的产业化经营主体, 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自我创新。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孕育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契约精神, 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至2013年初, 全国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73万家, 占农户总数的比例超过20%。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8万多个, 带动全国40%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龙头企业11万多家, 年销售收入达5.7万亿元, 所生产的农产品及其制成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三分之一, 全国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三分之二以上的供给量由其承担。陕西省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5 357个, 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 980家,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

四是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在财政收支政策的引导下, 企事业单位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 产学研结合日益紧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也逐步建立,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经实证分析认为, 农业社会服务水平在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陕西省为例, 农业科技进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稳步提高,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二、财政政策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但是, 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水平依然不高, 不利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因此, 分析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寻求财政政策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

一是政府对现代农业的财政投入规模增长较慢。我国每年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规模一直在增加, 但增速较慢, 尤其是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占比较低, 影响了财政政策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作用效力。据统计数据测算, 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2007年的6.8%, 2008年的7.2%, 再到2012年的9.5%, 一直在10%以下的水平波动。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 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一般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2%-13%, 有的甚至能够达到20%。

二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当前财政支农资金更多的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涉农部门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化引导、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不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中用于农业单位的人员和机构经费占到70%, 只有不足30%的资金直接用于引导农业生产。其中, 更多的财政支农资金又流向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 真正能够让中小农业经营者和农民普遍受益的部分很少。

三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财政支农资金被分割在多个部门管理, 资金分配中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等问题, 导致多头申报、重复申报、挪用、挤占等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财政支农资金利用的低效率。以农业补贴为例, 补贴明目和管理部门繁多, 项目重叠、职能交叉的现象层出不穷, 并且补贴资金从下达到落实手续繁琐, 既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也难以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 削弱了财政补贴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杠杆效应和促进作用。

三、优化现代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对策

引导传统农业转型, 增加农业发展中的现代元素, 财政政策应发挥关键作用。为解决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不足, 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 使财政政策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一, 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应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 财政资源向农村倾斜, 扩大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 有效发挥财政支农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带动效应, 保障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是要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把财政增量向农业倾斜, 不但要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量的增加, 还要逐步提高财政资金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二是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引导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金进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 不断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渠道。三是加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降低农民的社会生活成本, 增加农民收入, 为现代农业发展涵养财力。

第二, 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发挥财政政策在传统农业转型中的引导作用, 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现代农业元素, 逐步形成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结合各类农业生产补贴的灵活运用, 促进粮油生产安全和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二是整合涉农管理部门, 加快推进涉农事业单位改革, 压缩涉农部门行政事业经费支出。同时,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引导农村劳动、土地等要素合理配置, 塑造合格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把农业微观经营管理事务交给市场, 节省财政用于农业微观经营管理事务方面的支出。三是将涉农资金主要用于引导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 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打造和扶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鼓励以农业合作社、农地入股、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引导农业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

第三, 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效率。一是通过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改变涉农财政资金多头管理的状况, 加强财政支农支出的统筹安排, 尤其要突出县级财政对涉农资金的整合功能, 发挥财政涉农资金的合理。二是上级财政应更多的向县级财政配置非配套性的涉农专项转移支付, 提高县级财政利用涉农转移支付资金的统筹能力。同时, 应通过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 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 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资金效益。三是依托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发挥好基层财政及预算单位的终端服务功能, 做到对涉农财政资金从拨付到使用全程无缝监管。

参考文献

[1]郭翔宇.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总体水平上升[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3-21.

[2]罗莎.农业产业化:给现代农业“插上翅膀”[N].中国财经报, 2012-12-1.

[3]富子梅.一季度西部企业数增长最快[N].人民日报, 2013-4-12.

[4]王洲洋, 方正县.开拓现代化农业富民路[N].中国县域经济报, 2014-3-10.

[5]中国农机总网.2013年我国农机化保持快速发展态势[EB/OL].http://www.nongjx.com/news/detail/27774.html.

[6]李伟, 马永谈.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4 (3) .

财政支持政策 篇10

(一) 总体经济形势增速减缓, 形势比较严峻

今年一季度, 我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经济发展参数都呈现了下滑速度增快的趋势, 全国GDP增加只有8.4%, 这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8.9%, 经济需求仍继续回落。近三年来, 央企利润首次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低5.2%、约三成制造业上市公司裁员。

而广东比全国的整体经济形势更趋严峻。一季度, 广东GDP仅比上年同期增长7.2%, 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 比全国增幅低1.2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2.0%,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一季度减少7.3个百分点, 拉低GDP增幅0.1个百分点。广东工业企业生产明显放缓, 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幅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8%, 同比减少7.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的增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另外, 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6%。

(二) 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 (即消费、投资和进出口) 增速都在减缓, 进出口的增长大幅下滑, 现在所依赖的只有消费和政府投资, 实际上只有一架半在动

今年, 我国经济增速仍在持续回落。消费品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在继续放缓, 另外, 进出口的增长幅度缓慢, 我国第一季度总的进出口总值只有8593.7亿美元, 同比只增长了7.3%, 远不如前几年百分之十几的快速增长。

一季度, 广东经济增幅同比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5.31亿元, 同比增长10.8%, 增幅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 消费增幅明显回落。进出口总值2099.8亿美元, 同比增长只有4.3%, 增幅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 进出口的增长出现大幅滑坡;其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886.31亿元, 同比增长只有13.6%, 增幅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据广东统计局信息网数据表明,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 广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个百分点, 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三, 仅高于北京和上海。从以表1可知, 广东的投资增长率低于东部主要省份。

(三) 社会资本投资的总量减少, 现在投资主要依赖政府投资

由于自2008年以来, 国际金融债务危机的持续, 全球陷入通胀周期性危机和经济疲软的大趋势中, 受其影响中国经济从2011年中期开始就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 社会各界投资者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减少了对资本投资。在国内, 出现社会资本投资总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相对收缩, 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倾斜支持转向抑制投机, 使社会对房地产的投资在减少;而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对消费需求产生下拉的影响, 这也使得社会的消费生产投资产生减少的趋势;2011年政府采取了控制流动性, 控制信贷规模增长的基本政策, 限制了社会各界获取资本投资的额度;但是, 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上仍然要加大政府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长。

(四) 企业主要处于观望状态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政府为应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不断调整宏观政策的影响, 企业为规避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敢大胆的从事投资, 而是处于互相观望的状态。据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 广东民间投资增速回落, 共完成投资1486.31亿元, 增幅比1-2月回落9.1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拉动, 若除去房地产开发, 民间投资则下降2.8%。

二、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的特殊意义

在当前的总体经济形势下,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要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 这具有了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一) 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支柱性产业的作用, 在经济转型期具有发挥好社会保障的作用

现代流通是包括有形与无形要素禀赋的全要素流通, 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全开放流通, 是涵盖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流通, 是引导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新型流通,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流通。因此, 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导性作用, 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程度则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观测表, 是实现市场经济运行和消费与需求不断上升的助推器。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它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 成为21世纪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现代流通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促进我国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 进而更大程度的促进广东省外贸业发展

当今世界流通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向“国际化、信息化、资本化、低碳化”, 这就会促进我国通过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流通方式、管理方法, 使商流、物流、信息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增强国内流通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而广东省作为外贸大省, 流通业的国际化改革有利于促进其外贸业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流通业现代化的总体思路

广东省大力推进现代流通方式, 要不断完善现代流通体系, 促进流通业实现从传统向现代流通业的全面升级转型, 根据既定的目标、主线、动力和路径加快推进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 目标——提升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打造流通强省

广东是一个流通大省, 流通总量大, 但它“重制造, 轻流通”, 不算一个流通强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广东省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458.4亿元, 连续28年位居全国首位。如下图表2可知, 广东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全国其他流通量大的省份高, 但是增长率却低于其他各省。要使广东流通业提高增长率的幅度, 就可发挥其外贸优势, 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将其打造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流通大省和强省。

(二) 主线——转变流通发展方式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即将传统的流通业转为现代型, 不仅对流通业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工艺及标准转为现代化, 也要将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流通渠道、流通观念、流通结构和人员素质转为现代化。

比如:广东经济增长较快, 但消费量偏低, 就可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另外, 省内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缺少本地龙头流通企业的支持, 除了华润万家就没有大型的零售企业来支撑流通业的发展, 则可通过鼓励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兴起。

(三) 动力——改革创新

现代流通业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现代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流通业, 改革与创新是促进了流通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驱动力, 所以, 只有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使现代流通业不断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流通业的改革创新不仅表现在要重视商品与服务形式、业务流程的创新, 还更要注重体制和模式的创新。

(四) 路径——商贸流通网络化、物流平台智能化、城市配送一体化、资本运作国际化、流通转型低碳化

广东是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国际化大省份, 省内各城市内部、城际之间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这为现代化流通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支撑。

1、商贸流通网络化。

广东商贸业发达程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有条件在商贸流通中普遍应用宽带网络, 建立服务网站、网络中心和信息站以方便人们查询和发布商务流通信息。

2、物流平台智能化。

目前建立的绝大多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只发挥了物流信息网的作用, 只解决了车货信息不对称的基本问题, 诚信问题、信息真实性、时效性问题等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这就需要物联网技术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有机结合, 实现物流平台的智能化, 促进广东智慧物流的发展。

3、城市配送一体化。

城市配送一体化系统既是在城市范围内将具有一定联系和规划又相互区别的城市配送网络系统、运营系统、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连接, 根据客户的要求实现城市末端物流集成化和规模化运作的职能。

4、资本运作国际化。

广东不仅要吸引国内大量投资者的涌入, 也要关注国外投资者的亲睐, 并抓住机会在境内和境外设立金融互动窗口, 鼓励企业去海外市场融资和投资。

5、流通转型低碳化。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物流的推广, 以低碳为主的经济结构将会促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和新产业的崛起, 则低碳化道路成为发展现代流通业的一种趋势。

四、对流通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支持措施

从现代流通业改革的总体趋势和思路的角度来看, 现有的财政税收体系对现代流通业的支撑作用还非常欠缺, 必须大力加大财政税收对广东省现代流通业的支持力度。

(一)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杠杆, 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根据流通业发展的实际、财力状况以及对其发展提出的措施, 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有利于支持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现代化发展。

1、整合省级流通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 适当扩大资金规模, 扩大以奖代补、贴息的支持力度。

对流通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和鼓励, 对中小流通企业公共平台建设、大型流通企业跨区跨国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发展、与我省产业关联度高的省内重点展会、流通领域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等予以重点支持。

2、全面扩大对农村流通业的财政投入, 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平台的支持力度。

农产品联系着民生与经济问题, 农产品流通业的顺利发展不仅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还能刺激农村和城市消费的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农产品流通平台是农产品物流、信息流和流通服务的统一体, 它以解决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涉及市场和信息、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农产品加工、包装和经营, 以及市场检测和检疫等系列问题为己任。那么, 加大对农村流通业和农产品流通平台的支持就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确定一批城市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 编制专门财政预算和投入计划。

要促进省内各城市流通业的发展, 城市配送一体化则可发挥推动作用。目前, 虽然广东省城市配送一体化的建立还未形成, 但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 而资金是体系建立的重要源泉之一, 所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来加快确定一批城市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4、对形成以核心物流园区为中心的广东物流园区网络体系的建立提供财政支持。

广东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形成各类不同的物流园区, 但是物流发展总体滞后, 园区与园区之间的合作缺乏, 物流业的效益和质量并不那么理想, 物流成本偏高,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流通业的发展。所以, 广东可以在已有核心物流园区 (比如:广州林安物流园) 的核心区域范围选择一批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 以它为中心来构建城市物流园的网络系统, 并对其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

5、加强财政对信用担保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1) 加大流通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促进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加强合作, 共同扶持流通业发展。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善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分散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 也是解决流通业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等的建立, 也需要担保制度的完善, 所以要形成规范的流通业信用担保体系就需要财政作为支撑, 加强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 从而为流通企业扩大投资力度, 加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 加大对流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 是企业发展的生命, 流通业市场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必要以诚信体系的建立为基础。诚信体系包括诚信制度、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社会各类信用活动及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 在流通领域要建设和完善这些体系内容需要政府实行财政政策来提供支持, 鼓励诚信度高的流通企业。

(二) 扩大税收的支持力度

税收政策有利于政府利用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来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调整协调各种经济利益, 调节分配关系。要促进流通业的发展, 实行适当的税收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1、增加对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的物流园区的税收支持。

由于燃油费的不断增加、过桥费用过高、园区用地成本高、园区税收种类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物流园区的经营成本较高, 使物流园区没有更多的精力联合起来发展城市配送一体化体系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税收试点、规范园区税收制度等来鼓励省内城市配送一体化体系的形成, 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2、对商贸流通网络建设、物流平台智能建设、城市配送体系建设、流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流通企业低碳投入五大流通载体建设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各种经济平台的建设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而对流通业五大载体提供税收支持, 加强资金鼓励, 有利于加快各大载体建立的进程, 从而也加快传统流通业转向现代流通业的步伐。

3、大力推动新型流通业态税收优惠体系建设。

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必须纳入大流通的发展之中, 形成城乡流通一体化的新格局, 做到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和相互促进。城乡之间双向流通系统的建设重点是农村流通设施的建设, 政府需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参考文献

[1]何燕.现代流通理论内涵的认识[J].商场现代化, 2010, (25)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必须走智能化道路[EB/OL].http://info.10000l ink.com/newsdetail.aspx?doc=2011042690010

财政支持政策 篇11

一、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促进改革

(一)创新金融机构激励政策,撬动金融资本投入。一是通过贷款担保方式撬动金融资本投入。为解决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扩大生产融资难、贷款贵的问题,出台了《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暂行办法》,以省鑫正投资担保公司为平台,注入担保金,选择龙江银行、农村信用社作为承贷机构,按照协议放大5—10倍的原则,为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放担保贷款,最高可以为合作社低息贷款1亿元。同时,通过增加资本金注入、担保费补助、降低贷款利息、代偿风险共担的方式,鼓励省鑫正投资担保公司单独设立农业担保机构,与承贷银行合作,专门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行放大担保贷款,最高放大10倍贷款。二是探索种粮大户风险共担机制。为帮助种粮大户提高粮食生产融资投入能力,出台了《黑龙江省种粮大户贷款融资管理办法》,会同省农信社,在全面开展对种粮大户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补贴的同时,实施对种粮大户融资贷款授信担保贴息,建立财政与金融部门风险共担机制,对种粮大户给予30万元至50万元的贷款支持。三是实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通过积极争取,我省被确定为全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省。对符合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当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四是落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3类农村金融机构年度贷款平均余额,实行按2%的比例给予定向费用补贴政策,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投放。五是支持村镇银行设立发展。对新成立或有增资扩股意愿的村镇银行,实行省级财政1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资本金注入扶持政策。

(二)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吸引社会和工商资本投入。一是实施股权投资机制。改变以往无偿投入方式,对形成产业链密切相关的财政投入补贴,由政府根据资金投入量持有一定比例的股权。对产业结构调整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二是创新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利用城中村、城关镇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宅基地的增值空间,通过置换土地等形式,进行原址开发或整村搬迁与异地重建,农民搬入新居不花钱或少花钱。如:安达市卧里屯乡东清村,通过土地置换方式筹集资金6.5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还通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收农户以土地入股,企业利用土地增值收益投入新农村建设。如青冈县祯祥镇依托家乡企业昊方集团,通过该方式新建住宅楼14栋7.6万平方米,吸纳人口1100户5000人。

(三)创新财政补贴政策,调动合作组织和农民投入积极性。一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通过扩大种粮补贴面积和提高补贴标准,农业保险补贴提标、扩面,良种补贴实施全覆盖,农机补贴提高标准、直补到卡等完善创新,逐年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有力调动了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入农业生产和种粮积极性。二是实施质押贷款政策。针对农民备春耕生产资金紧缺,金融部门现行政策对农民融资方式手续复杂、额度较小,难以满足农民融资需求等实际,省财政厅与省农信社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粮食补贴资金质押贷款机制,即:按照农户自愿原则,以农民粮食补贴作为质押,对种粮农民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实施种粮大户直供生产资料融资贷款新办法。针对我省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购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资金短缺等问题,省财政厅会同省信用社和省供销社,及时出台了《对种粮大户直供农业生产资料融资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财政、企业、金融三方联手互动机制,将粮食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同时纳入生产资料供应和贷款范围。由省供销社龙头企业按低于当期市场价格的标准,对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保质保量供应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省级财政以种粮大户补贴资金提供风险担保资金,省农信社按20倍的比例放大安排贷款投放,依据种粮大户农资贷款合同和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将贷款直接划拨生产资料供应企业,并由省级财政和省信用社分别贴息40%和10%。

(四)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方式,促进形成农业生产能力。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在省级层面开展了涉农资金整合先行先试,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涉农资金整合方案》、《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并按照“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原则,统筹整合3大类77项涉农资金,集中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注重形成生产能力,有效发挥了涉农资金投入的综合效益。在时点上,打破以往“添油式”投入方法,对于确定支持的重点项目,财政扶持资金能够当年一次性全部投入到位的,全部安排到位,不搞分年度平均安排;在推进节奏上,规划需要多年完成的项目,能够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和一步到位的,通过集中投入,一步到位,早日发挥效益,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在空间投放上,打破以往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撒芝麻盐”式的方法,适当集中,不搞平均主义;在建设重点上,集中资金,突出支持了水利、农机、畜牧和现代农业重点项目,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加大创新工作力度,提升改革效果

黑龙江省财政厅在财政支农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与支持推进“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在财政支持政策创新力度和财政资金效益放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将按照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着眼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创新农业投入增长和政策扶持机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支持农业保护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nlc202309021502

(一)加大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力度,健全涉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按照《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在巩固整合资金成果的基础上,实施好整合资金支持“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三年投入规划,将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全面引向深入。突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生产关系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水利及生态工程建设、畜牧业发展、粮食仓储流通、农村社会事业、美丽乡村和扶贫开发等七大类项目建设,打造综合示范区域,体现综合投入效益,形成综合能力。

(二)创新完善农业补贴方式。按照“盘活资金存量、优化补贴投向、改进分配方式、促进粮食生产”原则,积极创新和完善农业补贴方式,在尊重补贴对象自愿的前提下,充分放大补贴效应,利用农业补贴资金进行质押融资、抵缴保费、带资入社、股权投资等试点,增强农业补贴政策的导向性、公平性和实效性。对粮食补贴,主要是在完善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基础上,积极探索粮食补贴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将粮食补贴增量资金逐步调整为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实际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等土地经营者,实现“谁种粮,谁拿补贴”。对良种补贴,按照“良种给补、不良不补”原则,尊重农民意愿、遵从品质优先、遵守市场公开,积极引导种植者在发布的优良品种目录内选择使用农作物良种。对农机购置补贴,按照“有购有补、先购后补”原则,变特惠补贴为普惠补贴,使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都能够享受农机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补贴,按照“投保有补、不保不补”原则,对参加保险的农户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均按照补贴政策享受保险补贴,并对新型经营主体适当降低其自担部分保费的比例。同时,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设立特大灾害保险补贴和自行开展特色农产品补贴试点。对畜牧业补贴,逐步加大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提高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降低养殖户保费承担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县级保费补贴。整合国家生猪良种补贴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两牛一猪”保险补贴。鼓励和引导养殖场(户)开展互助合作形式的养殖业保险试点。

(三)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放大农业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调整创新农业增量资金使用环节和投入机制,将新增农业资金按照相应标准和比例,直接补给实施秸杆还田、深松整地、施用有机肥料、草原“三化”治理、湿地保护、农膜回收、绿色植保等用于提升耕地地力、保护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领域和环节,以及开展农业生态保护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专业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研究建立长效补贴和激励机制,调动和鼓励地方政府和种粮者保护耕地质量、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产量和品质安全。

(四)积极探索推广支持“三农”发展的PPP模式。PPP是政府和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基于具体项目的合作融资模式,即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由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投资或由社会资本独立投资建设项目,期满后将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或由政府授权企业继续经营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BOT、BOO、TOT、PFI等模式。黑龙江省财政厅已与亚行联合举办了PPP专门培训。今后将积极探索PPP模式用于农林水利、农村路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减少当期财政支出压力,减少年度间财政支出波动,提升我省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责任编辑:洪峰

财政支持政策 篇12

1 当前动物防疫财政支持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财政支持政策可以概括为“四个补助”。一是强制免疫补助。国家对口蹄疫、 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实施强制免疫政策, 疫苗经费由中央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二是强制扑杀补贴。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畜禽和布病、结核病检测阳性奶牛实行强制扑杀, 并给予适当经费补贴。三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中央财政安排资金补助基层动物防疫人员, 主要用于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开展基层防疫工作的补助。四是标准化规模养猪场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 每头80元。这些政策对于我国实施强制免疫政策, 稳定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争取养殖场 (户) 参与、支持动物防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但上述4个补助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好贯彻执行的问题, 举例说明如下:

1.1 强 制免疫补助

国家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实施强制免疫政策, 疫苗经费由中央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强制免疫疫苗由 省政府部 门统一组 织招标采购, 然后以县为单位分配到养殖场户。这种方式便于预算管理、便于规范采购, 一定程度上节余了财政资金, 但也暴露出十分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 一是招标采购的疫苗与养殖者需求不相适应。疫苗不是普通商品, 种类、质量、规格各不相同, 一些养殖场在日常防疫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喜好, 而政府招标采购的疫苗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 有些有条件的养殖场宁愿丢弃政府招标疫苗而自行购买疫苗。二是疫苗生产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不思进取。由于强制免疫疫苗以政府招标采购为主, 各生产厂家往往只注重做好招标环节工作, 而忽略了产品创新、工艺改进和服务提升。三是疫苗企业为获得市场份额, 不惜打“价 格战”, 甚至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进行恶性竞争,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疫苗的质量。

1.2 强制扑杀补偿贴

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畜禽和布病、结核病检测阳性奶牛实行强制扑杀, 并给予适当经费补贴。动物疫情发生后, 采取扑杀措施拔除疫点, 防止病原扩散是控制、根除动物疫情的重要措施。对养殖者进行补偿是保证扑杀措施落实的关键。目前, 我国畜禽扑杀的补助标准为: 对因禽流感疫情扑杀的家禽为10元/只 ; 对因口蹄 疫疫情扑杀的家 畜猪600元/头、羊300元/只、奶牛3000元/头、肉用和役用牛1500元/头; 对因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扑杀的奶牛为3000元/头。对猪、牛、羊等家畜的扑杀补助, 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承担80%, 其余部分由畜主自己补齐。对于这个标准, 各地普遍认为过低。一头肉牛市场价10000元, 扑杀后补的1500元。一头 猪1300~1700元 , 扑杀后补 的600元。一只 羊1500元左右 , 扑杀后补的300元。不难看出, 扑杀给养殖户造成的净损失太大, 如果加上饲养成本、空栏期预期收益等, 损失则更大, 可以说是让养殖户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目前, 扑杀补偿标准过低问题引发了扑杀难、养殖户瞒报疫情等一系列问题, 已严重影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1.3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补助基层动物防疫人员, 主要用于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开展基层防疫工 作的补助 , 平均每人 每年1200元。除中 央补助外 , 县级财政安排每 人每年2400元用于村级防疫员工资, 这些补助资金以工资的形式直接支付给村级防疫员。首先, 这个补助标 准低 , 不少村级 防疫员反映, 与村级护林员、环卫清洁 员相比 , 他们干的 多、挣的少, 思想上有种不平衡。其次, 一些政府领导恰恰是看到中央财政和县级财政安排的村级防疫员工资补助, 认为县级财政没必要再安排乡镇兽医站的工作经费, 导致乡镇兽医站没有任何工作经费, 兽医防疫人员防疫注射靠步行, 或自己出钱租车, 连最基本的冰箱、冰柜的电费都无法支付。再次, 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不顺加之了工作经费的无从落实, 兽医防疫力量薄弱问题导致了防疫漏洞之多。目前, 拿娄烦县来说, 已不存在“乡镇兽医站”这个机构, 乡镇成立了“农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属乡镇事业单位, 包括兽医人员在内的乡镇8大员都编在这个事业单位, “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有编制, 而未具体明确每一类人员编制。8个乡镇兽医站, 原有兽医人员37人, 到现在仅剩15人, 有的乡镇连一个兽医也没有, 兽医防疫人员严重短缺。全县143个行政村, 仅有44名村级防疫员 , 有的一个 人负责7个自然村 , 防疫漏洞多, 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均无法保证。

1.4 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

上级文件规定, 规模养殖场处理1头病死猪, 国家补贴80元 , 而必须在动物卫生监 督部门监督 下进行无害 化处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大量的在基层, 而基层兽医人员要承担防疫、检疫、执法和 技术指导 等工作 , 工作疲于 应付, 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难以全程监督; 对不自行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行为, 也因进行调查、取证、处罚难度大, 而存在打击不力。上级制定政策时, 没有考虑执法监督部门的执法成本, 没有考虑到执法人员不足问题, 也没有考虑地方财政困难, 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进行常年的、不间断的监管, 致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有关法律形同虚设。

2 几点建议

今后, 为更加高效地使用好公共财政资金, 应考虑按照“以预防性投 入为基础 , 适当兼顾应急 性支出”的原 则 , 优化、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出政策。

2.1 增加兽医体系能力建设投入 , 打牢防控工作的基础

进一步理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 确保兽医防疫工作有人干、有钱干、有地方干。一是结合办公用房清查清理活动、纪律作风整顿, 落实乡镇兽医站办公场所, 确保兽医人员这一弱势群体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二是明确乡镇兽医人员的编制。在目前财政编制只减不增的大背景下, 明确包括兽医人员在内的乡镇8大员的具体编制, 及时补充短缺人员。三是选聘录用一批村级动物防疫员, 充实兽医防疫队伍, 达到一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村级防疫员。

2.2 强化日常工作经费保障

在确保监测、免疫、检疫监管、风险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等防控措施落实的基础上, 改变目前重免疫轻监测的财政支出结构。适当提高村级防疫员的工资补助标准, 全面落实乡镇兽医防疫人员的办公经费, 乡镇兽医属乡镇管理也好, 县畜牧部门管理也罢, 没有经费何谈工作。

2.3 制定合理的扑杀补偿政策

从鼓励动物疫情报告, 提高动物卫生安全水平的需要出发, 在科学评价基础上, 根据市场价格, 对为控制疫情而扑杀的染疫动物、高风险区域内易感动物, 以及因采取强制措施所发生的费用予以补偿。对早报告疫情的、遵守国家动物疫病控制规定的多补; 对于瞒报疫情、缓报疫情或不遵守规定的少补、不补甚至给予适当处罚; 对扑杀的易感疑似染疫动物予以100%补偿。

2.4 推行购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

在病死畜 禽无害化 处理过程 中 , 设立病死 畜禽补助 标准, 采取政府购买, 规定养殖场凡是将病死畜禽上报集中收集、处置的, 给予登记并由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从源头上遏制病死畜禽进入流通环节。

2.5 调整现行的免疫补助政策

改“先补为后奖”, 按照法律规定, 回归养殖户强制免疫义务, 养殖经营者按照政府要求对畜禽进行强制免疫, 经检验合格后, 方可领取疫苗补贴。

2.6 建立动物疫病基金和畜牧业保险

上一篇:教育口述史漫议下一篇:工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