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口述史漫议

2024-10-06

教育口述史漫议(通用3篇)

教育口述史漫议 篇1

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在我国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党史内容理论性太强的特点, 使青少年学习党史的兴趣不大。如何调动青少年学习党史的积极性,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口述史教学是现代历史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方式, 该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 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培养, 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世界各国历史课程的学习都开始推广这种教学方式。笔者认为, 将口述历史教学运用到对青少年的党史教育中,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习党史的热情, 从而达到我国党史教育的目的。

一、口述史简介及目前的应用情况

根据唐纳德·里奇的定义, 口述历史可以解释为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历史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1]。可以看出, 现代口述历史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在历史研究中所需要的口述史料, 另一方面指的是对口述史料进行加工、整理的过程。与传统历史埋头书斋的研究不同, 口述历史是一项动态的历史研究过程, 在这种研究过程中, 极大地提高了历史研究者的能力, 丰富了传统的历史文献资料, 改变了历史学枯燥的面貌。正是由于这些特点, 口述历史在美国学术界有了蓬勃的发展。1948年, 美国历史学家艾伦·内文斯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口述历史研究室, 标志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 随着口述历史在历史研究中的使用, 它开始影响正规的教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 口述历史教学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出现在了传统学校课堂中。

现代口述历史教育正式以美国教师埃利奥特·威金顿在盖普—娜库奇中学创立的“狐火计划”为起点, 其带领学生对当地居民进行口述历史访谈, 搜集当地社区的历史变迁, 进而创办《狐火杂志》。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欢, 大获成功, 随即被广泛移植入美国各地学校。中国的口述历史教学直到改革开放后, 随着现代口述历史理论的引进, 才开始发展起来。与美国口述历史教学发展相比, 中国现代口述历史教学发展的特点表现为理论研究较为广泛, 实践相对比较匮乏。其中与口述历史教学有关的理论主要有:黄敬品的《美国口述历史教学研究》、杨祥银的《美国口述历史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吴孟显的《口述历史在国史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宋文文的《基于案例分析的中学历史口述史教学探究》、杜钢的《口述史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等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述历史教学在历史教育中的运用, 而具体到口述历史教学在党史教育中的运用则鲜少涉及。笔者认为口述历史教学在党史教育中的运用更有优势与价值, 所以想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同时为口述历史教学在党史教育中的运用提出建议。

二、口述史教学在党史教育中的优势与价值

口述史教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现代历史课程的要求, 同时它在党史教育中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和价值。

(一) 口述史教学符合现代历史课程的要求

现代历史课程对于历史教学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新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 开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知识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掌握历史的思维与方法, 最后实现历史情感的升华[2]。对于高校而言, 重视历史本科专业生的学术体验质量, 帮助他们将教室中、书本上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这是大学历史教育中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由此得知, 现代历史课程对于历史教学实施的要求是,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笔者认为, 在传统历史课堂中增添口述历史教学方式, 有助于实现现代历史课程的要求。首先, 口述历史教学有利于历史课堂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塑造。口述历史教学摆脱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 学生和教师形成了合作关系, 同时教师在口述访谈过程中只起辅导作用, 真正实施口述访谈的是学生自己独立的操作, 这就实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其次, 口述历史教学有利于增进课堂与社会的融合。口述访谈是一项动态的过程, 需要学生离开课堂到社会中进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 学生可以依照个人的兴趣爱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性研究, 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弥补传统课堂与社会脱节的不足。再次, 口述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和历史情感的升华。口述访谈过程中, 学生通过与具体的人物、事件的接触, 对于教科书上的内容有更直接的体会, 在此基础上, 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情感的升华。

(二) 口述党史是对历史教科书中党史资料的重要补充

我国目前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内容的描述, 主要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政治史、军事斗争史、党的建设史和思想史等领域的内容, 对于下层民众对中共的认识的转变, 以及对其政策的反应、中共所领导的各项建设的社会运行等方面则关注较少[4]。历史教科书中对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及历史功绩说教式的描述, 既脱离了学生日常生活, 还会造成学生学习时的逆反心理, 从而认为党史内容枯燥乏味。口述史学主张“自下而上地看历史”, 即从社会变迁的角度观察历史, 这就为党史研究增添了一个新的视角, 弥补了传统文本史料中对社会具体变化记载较少的不足[4]。同时, 口述党史的受访者主要是普通民众, 例如1959年60岁以上的政协委员所写的自传及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四史运动”收集的史料等, 这些当事人中有很多都是下层社会成员, 他们探讨党史变迁时是从自身日常生活变化出发的, 使党史的口述史料比较鲜活, 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综上所述, 口述党史史料为传统历史教科书增添了较易被学生理解接受的党史内容。

(三) 口述党史教学有利于青少年正确党史观的形成

对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党史观, 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 并能升华至情感层面, 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热爱, 进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历史教科书中的党史知识对学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但传统历史课堂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 学生不能从情感上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的重要作用。口述党史教学需要学生离开课堂, 对社会中党史事件当事人进行访谈,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更能受到受访者的感染, 理解当时事件的具体情况。同时中共党史是一个延续至今的历史, 它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仍然在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学生在口述党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 可以实地调查曾经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对于现代生活的影响, 从而对这些重要的党史事件将会有更为深刻的了解。通过口述党史的教学过程, 青少年能够实现情感上对于中共党史的理解。

三、口述历史教学在党史教育中的应用

根据杨祥银对口述历史教学的定义, 口述历史教育是指将口述历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 即出于教学目的而收集、整理和应用的口述历史访谈[5]。在此定义之下,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 口述历史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可以区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口述访谈的过程, 即“主动口述历史教学”;另一种是将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史料对教材进行补充, 即“被动口述历史教学”, 这两种口述历史教学模式在党史教育中可以同时使用。“主动口述历史教学”可以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党史的主动性, 更好地体会历史教材中的党史观;“被动口述历史教学”作为教材的补充, 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重难点。

(一) 主动口述历史教学在党史教育中的运用

笔者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党史教育为例, 叙述主动口述历史教学在党史教育中的具体实施过程。新课程改革后, 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试行) 》, 要求高中学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培养。“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针对自然、社会、生活等问题选取专题进行研究,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6]。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中“学习与探究之二”《“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访谈录》为例, 这是一个典型的口述历史教学课题, 教科书中对这个访谈录作了较为详细的活动目标、准备、步骤、说明的要求, 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这个访谈录的意义及开展方式[7]。根据教科书的要求, “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访谈录主要是调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受教育的经历及其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在这个调查过程中, 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学习社会调查的方法、从微观角度感悟历史, 最终能够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方面, 这个访谈录可以安排在学生有充裕时间的暑假进行。访谈开始前, 教师将学生分为7~8人的学习小组, 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集体的访谈培训。培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 教师教导学生准备口述访谈的问题和应掌握的技巧, 同时准备必要的工具、确定访谈对象等;其次,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20世纪60年代后中国教育政策的文献收集, 在大量阅读文献后, 各小组根据自身对中国教育变迁的理解制定访谈提纲。访谈进行过程中, 各小组一个星期提交给教师一份研究进度, 教师根据各小组的研究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 让学生们能够及时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暑假最后一个星期, 教师让各小组提交最终的访谈报告。访谈结束后, 教师将各组访谈报告在课堂中进行交流, 共同探讨访谈中出现的问题及20世纪60年代后对中国教育的看法。教师继而让每位学生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对于“科教兴国”战略理解的文章, 最后由学生选出较能全面反映中国教育概况的小组报告及个人文章, 做成历史访谈专栏板报。通过学生对“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访谈录的实施, 学生能够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80%以上都是文盲到现代教育普及的发展历程, 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将口述历史教学运用到高中党史教育中, 是新课程改革后“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共党史内容, 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

(二) 被动口述历史教学在党史教育中的运用

被动口述历史教学即将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历史材料对历史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进行补充。教师在选择具体的口述史料时, 应该注意要和教科书紧密联系起来, 尤其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 可以通过口述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同时教师选择的口述史料应该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 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相接近的口述史料,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且了解教材以外的党史内容。在进行“抗日战争的爆发”相关内容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使用崔永元出品的《我的抗战》中“卢沟晓月”这一篇章的视频资料, 通过亲眼见证“卢沟桥事变”普通民众的描述, 了解当时日本对待中国残酷的侵略行径, 从而使学生们了解全民族抗战的必要性, 理解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抵抗日本的侵略。除了视频资料, 教师也可以挑选一些口述访谈著作中的章节, 作为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的材料。例如在有关“改革开放”等中共中央制定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内容中, 教师可以使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关于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 中央领导人制定改革开放政策所面对的国内外形势的描述, 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在中国出现的背景及意义。由此可见, 被动口述历史教学作为一种历史材料, 它的生动性和有趣性, 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党史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口述史教学迎合了现代历史课程对党史教育的要求, 赋予了党史教学前所未有的趣味性和活力。口述史料的生动性,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需要离开课堂进行社会调查, 更有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实现情感的升华。这不仅是对于现阶段教学模式僵滞的一个巨大突破, 而且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要:口述史教学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式教学方式, 具有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束缚、培养学生主体作用的特点。由于中国共产党党史近时性的特点, 将口述史教学运用至党史教育中, 更能突出其优势与价值。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 分析口述史教学在党史教育中主动、被动两种教育形式的运用。

关键词:口述史,党史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里奇.王芝芝, 等, 译.大家来做口述史:实务指南 (第二版) [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版)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岳珑, 王雁玲.“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课程设置与历史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4) .

[4]宋学勤.中共党史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5]杨祥银.美国口述历史教育的兴起与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 2011 (1) .

[6]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实验版) [S].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教育口述史漫议 篇2

关键词:潘懋元,潮州文化,影响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生活对潘懋元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贯穿其一生的。本书开始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于1920年8月4日来到这个世界, 按农历计算是六月廿日, 出生地点是广东省汕头市, 祖籍揭阳, 小名叫如德。”他生长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地域文化——潮汕文化。潮汕文化是潮州文化的别称, 正统的说法应为潮州文化, 因为在历史上, 现在的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都为潮州府所管辖, 而文化正是在这个历史区间形成的。潮汕临海, 所以潮汕文化也兼有海洋文化的特征, 形成了与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的儒家文化所不同的独特的区域文化——即重农渔又重商贾。正如潘懋元在书中所说:“由于这里临海, 很多居民以渔业为生, 并且很早就与海外贸易往来, 所以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 特别是与南洋文化 (东南亚一带的文化) 在这里交汇融合, 使得文化上既具有很强的保留性, 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又因其自然环境和地理历史的原因, 自古出商人, 人们都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 有潮州人就有商业。正因为这样, 潮州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 说明潮州人跟犹太人一样擅长经商, 很多潮州人从做小商小贩起家最终发财致富。

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 大量移民入潮, 闽文化北来, 使潮州地区的文化锦上添花。潮州地区从那时起,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 人才辈出。这是潮州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又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 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州民系文化。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造就了潮州人冒险、开拓、刻苦耐劳、勤俭立业等性格特征。所以潮州文化的深层表现既有潮州人的文化心态, 又有潮州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因为商业比农业更需要读数、识字、计算, 很多商人经商致富后, 重视教育, 兴办学校。正如出于此的当代商业巨子李嘉诚的名言“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 将超越生命的极限”。所以, 这一地区的教育发展较早。

潘懋元少年时就对周边的环境有很深刻的印象——“一个乡村, 都是破旧的房屋, 如有一溜子新建房屋, 那一定是一所小学。”因为潮州人所办的学校、戏院、书店等文化艺术团体对当地的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的。正是因为在这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中, 潘懋元虽非书香门第, 更谈不上是什么名门望族, 但这种传统文化生活的影响却实实在在地为潘懋元的求学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家庭的影响

潘懋元的父母和大多数潮汕人一样, 也是过着清苦贫穷的日子。其祖上五代以前的高祖曾当过县主薄之类的小官吏, 但早就衰落了。所以潘懋元的父亲很小时就迫于生计, 开始自己谋生, 受当时亲戚中有人做米糕生意的影响, 也以卖米糕为生。潘懋元的母亲是个典型的中国旧式妇女, 一生坎坷, 自幼父母双亡, 寄居在一位亲戚家中, 在嫁给其父亲前, 以给别人梳头为生。其母亲不识字, 话语也不多, 任劳任怨地操持家务, 抚养孩子。先后生育了十个子女, 而在这十个孩子中, 最后只有三个孩子活了下来。失子之痛的沉重打击再加上长期的操劳, 身体状况一直不好, 后来就常年抱病。潘懋元在书中说道:“我父亲从亲戚家贩米糕卖, 并且从此以后, 毕生以卖米糕为生意。卖米糕是小本生意, 父亲起家的历程可谓异常艰辛。”其父母为了能使生活有所改变, 更是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通过读书跳出农门。这正和中国几千年来父母的教育观价值观体系相符合——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和未竟事业寄托于下一代身上。所有的这一切, 都深深地触动了潘懋元那年幼的心灵——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一切。

再者就是父母为了生活而孜孜不倦的那种劳作精神。因为潘懋元的父母做的是一些艰辛的工作, 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 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 做一些又脏又累的活儿。但无论在什么时候父母都是咬紧牙关, 认真地去做这些事。正是父母这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使潘懋元很小就具有了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耐力。一个具有了这种意志力的人, 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不会退缩, 反而会奋发图强, 努力在困难的环境中做出一番成绩来。同时, 这种意志力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跨越障碍、解决矛盾的心智力量。爱迪生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 就是他坚强的意志, 不管环境坏到什么地步, 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并且最终会克服困难, 达到预期的目的。”

潘懋元的哥哥潘载和天资聪明、热爱学习、思想前卫, 又接触过当时一些进步人士, 对潘懋元的影响也很大。潘懋元在回忆中说:“等我到了上小学的年龄, 也就是六岁左右, 父亲就让哥哥在家里教我念书, 哥哥也因此成了我的启蒙老师。”这时他哥哥正在念小学, 每天放学回家后, 就一边对潘懋元讲些学校当天发生的故事, 一边拿起小学课本教其念书。潘懋元虽只是懵懵懂懂地跟着哥哥念书, 虽是鹦鹉学舌、照葫芦画瓢, 不懂得具体意思。

潘懋元在回忆中说道:“长大以后, 这些东西反而在脑袋里面经久不忘。《三字经》也记得很熟, 人之初, 性本善……教之道, 贵以专……, 哲学上有性善论和性恶论之辨, 但不管怎么说, 人是万物之灵, 教育可变化人的气质。一直到现在, 我还时常思索着‘教’字的含义。”另外, 潘懋元后来投身革命加入“青抗会”, 也是深受其哥哥进步思想的影响。潘懋元在书中说道:“1931年, 哥哥念初中三年级, 这时, 九·一八事变爆发, 汕头市组织学生救亡联合会, 哥哥就加入了学生救亡联合会, 并担任联合会文书干事。”由于此, 他哥哥开始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接触一些社会进步人士和新闻界人士。另外, 他哥哥十分热爱文学, 也十分有文学气质, 平时喜欢写写诗歌、散文和小说, 还出版过诗集和编写了《潮汕检音字表》。这对潘懋元的影响是终生的。因为潘懋元在书中说道:“文学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对文学的爱好, 我是终生保留。不管是后来念高中、念师范、念大学, 还是后来参加工作。”由此可见, 其哥哥在潘懋元启蒙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自身对教育的执着追求

如果说以上所述都是客观因素的话, 那么潘懋元自身对学习那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则是更为主要的因素, 因为一个真正有了目标和动力的人是能够排除千难万险的。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在潘懋元念初三时, 经哥哥推荐去了一所小学 (树德学校) 当了兼职老师, 那年潘懋元才15岁, 第一次当老师去上课对潘懋元来说是终生难忘的, 虽说那是一次失败的课, 但却使他陷入深刻的思考——为什么别人能当好老师, 我不能?正是这次失败使潘懋元有了立志投身教育的坚定信念, 并对教育有了自己的思考, 开始有意识地找一些教人如何当教师的书去读。失败的教学经历非但没有打消潘懋元的从教念头, 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从教信念。他在回忆中说:“为什么我想念师范呢?大概这与我的个性有关。这种个性是股牛劲儿, 说得好听点是执着, 说得不好听叫固执。我认定的事情, 哪怕是再困难也要去做, 所谓‘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并首次接触了第一本有关教育学方面的书——庄泽宣的《教育概论》, 从书里他意识到要想当个好老师, 最好是能进师范学校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如果说努力拼搏是走向成功的道路, 那么自信、自强的状态和明确的目标就是走向成功的捷径。正是在这种自信的驱动下, 潘懋元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 并能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 从而鼓励自己不断努力, 并获得最终的成功。记得有人曾问居里夫人:“您认为成功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 尤其是自信。”正是有了这种信念, 才使潘懋元有了坚定了方向和朝着既定的方向迈进的动力。这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因为有了目标的指引, 就会感到肩上的责任, 就会有一种使命感, 就不会随意浪费一秒钟时间, 就不会感到无事可做。设定目标乃是成功的基石。无数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可以说成功开始于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 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 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因为它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是一个推动自己不断向前、不断进步、不断打破平凡生活的原动力。

纵观潘懋元整个青少年的生活经历, 不难得出答案:生活环境对自己的触动与牢固的习惯和坚强的毅力最终使其走向了成功!潘懋元在书中这样评价自己的这段历程, 他说:“总之, 从我们这个家庭来说, 是非常痛苦的。按说我跟读书无缘, 但我不仅读了书, 而且读书的程度, 远远超出了父母的想象。这要感谢我的父母, 感谢我的哥哥, 感谢我的老师们, 大概还要感谢命运对我的眷顾。”潘懋元教授如果从15岁从教算起, 至今已经70多年了。执教过小学、中学直至大学, 其间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教务处长、大学校长。潘懋元倾其一生奉献给我国的教育事业, 为我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执着地热爱着教育事业, 并忠于教育事业, 他曾深情地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 我选择的职业还是教师!”

参考文献

教育口述史漫议 篇3

严格意义的口述历史概念:有录音记录 (包括手记、照片、实物、录像等) ;有完善的就历史发展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的研究计划;有训练有素的访谈者;按学术规范的整理、分类和保存, 主要依据此进行的学术研究。与以往的口述资料相比较, 口述历史更强调技术手段的提高与学术规范的严谨, 特别是关于录音机使用的争论。口述历史强调在采访前, 必须对以往历史记载及回忆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 采访依据严格的学术规范, 建立完整的档案, 强调对历史发展解释的完整性。

唐德刚在其《文学与口述历史》中对口述历史的撰写规律交待得很清楚, “所谓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写就能完成的, 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一般而言, 大学者的口述史料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六十;非学术人士的口述史料只有百分之十五、二十左右。”

做口述历史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口述对象的选择

选择在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为访谈对象作口述历史, 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唐德刚所选的胡适、李宗仁、顾维钧、张学良等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 世人皆知。本书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选取的口述者的地位特殊、经历曲折, 而且对中国近代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翻开中国的当代史, 张学良先后两度在历史关键时刻, 在国家统一和抗日救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上, 做出正确和果断的决定, 力挽狂澜。

二、口述前期准备工作

再对口述对象进行访谈前, 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背景了解。比如他的生平事迹, 他的著作、日记, 如果有自传, 那是再好不过了。在此过程中, 形成对访谈对象的大致印象, 并记录在准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整理成访谈记录。如唐德刚在确定胡适为研究对象后:“我计划的第一步是把胡氏有关他的自传著作《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 历年日记以及其他零星散文排个队, 并择要整编一番;第二步我再以访问方式来填补这些著作的空白做出个详细的胡适年 (日) 谱。”相比于《胡适口述自传》而言, 笔者认为《张学良口述历史》在这方面所做的准备不足, 不过考虑到当时唐德刚和张学良均年事已高, 时间仓促, 加上张学良并不像胡适受过良好的史学训练, 故情有可原。

三、谈话过程与技巧

做口述史, 谈话前的环境评估, 明确谈话人的权利与责任;进入谈话时把握主题;谈话时的必要提示和要求澄清;多提叙述性问题, 少提判断性问题;掌握时间进度;总结与征集材料。唐德刚在为李宗仁写口述史的时候, 正值李宗仁“赋闲”, 唐德刚所准备的访谈内容, 又正好符合李宗仁的口味, 两人一拍即合, 据说他们有一天一直聊到深夜, 这种氛围的营造, 往往有利于被访谈者敞开心扉, 这样有可能获得具有价值且世人罕见的史料。

四、资料后期的保存与使用规则

在谈话后要整理和保存录音的文字整理、必要的追踪访问, 要把资料归档并要注意材料的保存与使用规则, 最后才是研究与出版。

口述材料不仅有一般史料的特点, 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记录有被访者的记忆与失忆情况, 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观察。第二、在准备上, 包括采访前后两个环节, 材料的目的性更为明确。第三、在考订上, 有助于区分历史史实与个人创造。

在历史研究的材料中, 档案文献资料居主要位置, 除去其为过去历史的记录, 以及历史的不可重复性之外, 还具有不受后续事件影响的稳定性。但档案文献有时也可能是不完全、不正确、甚至造假欺瞒, 最为典型的是官方档案, 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存在文件造假。报刊资料也有类似的现象。日记、信件、自传等材料, 也有可能由于作者的偏见或者有意识的制造, 出现错误和模糊, 特别是精英人物若考虑到日后有可能出版, 在写作时就会有意识将自己塑造成为典范。

除了对历史名人的口述史的研究, 我们也注意到今天口述史逐渐向“平民化”转型, 意味着当代史学已经脱离高不可攀的研究, 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间视角发掘史实, 同时“口述史”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为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也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唐德刚.史学与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

上一篇:频数分析下一篇:财政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