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史研究方法论文

2024-10-09

教育装备史研究方法论文(精选10篇)

教育装备史研究方法论文 篇1

口述史学, 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使用口述方法从事历史研究由来已久。西方有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东方则有司马迁的《史记》。现代口述史学一般以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口述历史研究室为开端。

严格意义的口述历史概念:有录音记录 (包括手记、照片、实物、录像等) ;有完善的就历史发展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的研究计划;有训练有素的访谈者;按学术规范的整理、分类和保存, 主要依据此进行的学术研究。与以往的口述资料相比较, 口述历史更强调技术手段的提高与学术规范的严谨, 特别是关于录音机使用的争论。口述历史强调在采访前, 必须对以往历史记载及回忆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 采访依据严格的学术规范, 建立完整的档案, 强调对历史发展解释的完整性。

唐德刚在其《文学与口述历史》中对口述历史的撰写规律交待得很清楚, “所谓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写就能完成的, 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一般而言, 大学者的口述史料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六十;非学术人士的口述史料只有百分之十五、二十左右。”

做口述历史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口述对象的选择

选择在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为访谈对象作口述历史, 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唐德刚所选的胡适、李宗仁、顾维钧、张学良等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 世人皆知。本书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选取的口述者的地位特殊、经历曲折, 而且对中国近代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翻开中国的当代史, 张学良先后两度在历史关键时刻, 在国家统一和抗日救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上, 做出正确和果断的决定, 力挽狂澜。

二、口述前期准备工作

再对口述对象进行访谈前, 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背景了解。比如他的生平事迹, 他的著作、日记, 如果有自传, 那是再好不过了。在此过程中, 形成对访谈对象的大致印象, 并记录在准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整理成访谈记录。如唐德刚在确定胡适为研究对象后:“我计划的第一步是把胡氏有关他的自传著作《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 历年日记以及其他零星散文排个队, 并择要整编一番;第二步我再以访问方式来填补这些著作的空白做出个详细的胡适年 (日) 谱。”相比于《胡适口述自传》而言, 笔者认为《张学良口述历史》在这方面所做的准备不足, 不过考虑到当时唐德刚和张学良均年事已高, 时间仓促, 加上张学良并不像胡适受过良好的史学训练, 故情有可原。

三、谈话过程与技巧

做口述史, 谈话前的环境评估, 明确谈话人的权利与责任;进入谈话时把握主题;谈话时的必要提示和要求澄清;多提叙述性问题, 少提判断性问题;掌握时间进度;总结与征集材料。唐德刚在为李宗仁写口述史的时候, 正值李宗仁“赋闲”, 唐德刚所准备的访谈内容, 又正好符合李宗仁的口味, 两人一拍即合, 据说他们有一天一直聊到深夜, 这种氛围的营造, 往往有利于被访谈者敞开心扉, 这样有可能获得具有价值且世人罕见的史料。

四、资料后期的保存与使用规则

在谈话后要整理和保存录音的文字整理、必要的追踪访问, 要把资料归档并要注意材料的保存与使用规则, 最后才是研究与出版。

口述材料不仅有一般史料的特点, 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记录有被访者的记忆与失忆情况, 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观察。第二、在准备上, 包括采访前后两个环节, 材料的目的性更为明确。第三、在考订上, 有助于区分历史史实与个人创造。

在历史研究的材料中, 档案文献资料居主要位置, 除去其为过去历史的记录, 以及历史的不可重复性之外, 还具有不受后续事件影响的稳定性。但档案文献有时也可能是不完全、不正确、甚至造假欺瞒, 最为典型的是官方档案, 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存在文件造假。报刊资料也有类似的现象。日记、信件、自传等材料, 也有可能由于作者的偏见或者有意识的制造, 出现错误和模糊, 特别是精英人物若考虑到日后有可能出版, 在写作时就会有意识将自己塑造成为典范。

除了对历史名人的口述史的研究, 我们也注意到今天口述史逐渐向“平民化”转型, 意味着当代史学已经脱离高不可攀的研究, 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间视角发掘史实, 同时“口述史”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为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也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唐德刚.史学与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

[2][美]唐德刚.胡适杂忆[M].华文出版社, 1990:206.

教育装备史研究方法论文 篇2

摘要: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数学史对理解数学发展的作用;数学史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的作用;数学史对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作用;数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数学史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性、匹配性、实用性、多元性、趣味性、探索性。

关键字:数学史,数学教育,数学教学

李文林先生指出数学史研究的目的有三个:历史的目的、数学的目的、教育的目的。而教育的目的是数学史研究的重要目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数学教育的发展谱写数学史,数学史支持数学教育发展,数学史是数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下是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具体关系:

一、数学史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全面认识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有利于改变教师思想上的一些狭隘的看法,从根本上接受数学史,从而在课堂中自觉地使用数学史,给学生展现一个更加全面、丰富和深刻的数学。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后,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大限度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内在学习动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生动地介绍数学家的趣闻轶事,讲解一些重要概念形成发展的过程,世界上各个国家数学的成果,以及中西数学不同的发展轨迹等等。利用好这些素材,将为抽象的数学课抹上生动的色彩。例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资料上采用的是高斯的故事引入此问题。这种方法是可以采用的。然而,我们还可以引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三角形数”和我国古代传统的“垛积术”。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

学生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数学史蕴含着大量生动的史实,它们可以滋养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比如一些数学家发现定理的艰难历程,一些数学分支历经千年的形成过程等等。这些素材会带给学生浓厚 的文化熏陶,有利于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比如我们可以介绍古代数学家,如刘徽、祖冲之、秦九韶等等他们的伟大成就。这无形中告诉学生应该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专研的精神和爱国情怀。同时从另一方面又证实了古人的智慧。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尽管在现代数学发展方面来讲,我们和西方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刻苦专研,一定可以缩小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他们。

(三)有利于重要概念的理解

教科书不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来编写的,而是编写者经过筛选后按照学生一定的认知结构重新编排的。同时,教科书也省去了很多历史的成分。因此学生接触这些知识是支离破碎的,是枯燥冰冷的。若要想真正弄清楚某个概念形成的过程,比如函数,需要历史还原它的过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四)有利于整体知识的把握

要想了解数学的现状,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它的过去中去。教科书只是零星地记录了一些知识点,不可能看清数学的全貌,当然学生就不可能从整体上去感知和把握知识。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数学的全貌,道出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诉说数学的过去现在并预测它的未来。

二、数学史教育的基本原则

数学史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性、匹配性、实用性、多元性、趣味性、探索性。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原则。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数学史知识必须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既不可随意编造,也不能无端拔高,更不可艺术加工,把数学史当作故事,随意虚构。特别是在讲授中国的数学史时,实事求是更能激发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匹配性

选取的数学史料应与所讲内容密切相关,有利于数学内容的理解。不能漫无目的选取很多历史的东西,这样是不可取的。教师应仔细专研教材,认真收集寻找最适合的史料,并且将其有机的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定义时,可以收集函数的发展历程。同时函数体现了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因此有必要收寻那一段数学史。当然这里的原始材料很多,教师要找出最利于学生学习的东西。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选取的材料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三)实用性

在加工史料时,切不可堆砌很多历史内容,应该考虑它们对于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所谓实用性,就是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有帮助的。现在课堂教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认为数学史是教学的点缀,随意的讲讲数学史,简单提及某个数学家的事迹和成就就不了了之了,这是一种很不可取的做法。这种做法将教学和数学史是完全分开的,没有做到数学史为课堂教学服务。因而,我们应该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找出与之匹配的数学史,从而将其有效的整合起来。比如,数学史上那些富含数学思想方法的史实就是教学时需要重点挖掘的知识点。因此,教师需要在实用性上下功夫。

(四)多元性

在介绍相关史实时,应尊重历史,介绍全人类不同民族的优秀成果,不可随意带入个人色彩。过去,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介绍中国的成果比其他国家的早多少年。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学生多元文化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建立。当然认为中国数学对于世界数学的发展没有太多作用也是不客观的看法。《古今数学思想》的作者克莱因在书中省略了中国数学的成就,认为它对世界的数学主流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并非如此。中国数学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作用,甚至有些还名列前茅。数学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同民族的数学成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数学的王国里,应该没有民族的偏见,没有文化的优劣。对于教师而言,应该用全面、开放、包容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各国的数学成就。这种感觉将无声地传达给学生,我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但又要保持对外开放的心态

(五)趣味性

选取的史料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数学这门学科由于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在史料的选取上应灵活多样,形式多变。比如学生学习负数时可以介绍负数的发展历程,展现数学家对负数的逃避到最后的认同和使用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介绍各国数学家的奋斗历程,中国古

代的如刘徽、祖冲之、秦九韶等,近代的如熊庆来、陈建功、苏步青、华罗庚、陈省生等。国外的如欧几里得、毕达哥拉斯、高斯、笛卡尔等。通过他们的奋斗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从这些大家身上学到勤奋执着、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介绍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一些代表性的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是可以介绍的。从这些证法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数学在思维上的差异。这样,呈现给学生的数学是有血有肉、充满灵气的,而不是一堆堆僵硬的公式、定理和做不完的题。

(六)探索性

数学课堂如果全凭老师一个人不停讲解数学史,是非常乏味和枯燥的。这种老师满堂灌的做法只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教学形式,引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积极促进学生展幵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史的渗透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主要在课堂中。作为数学教师,要精心备好课,在介绍相关知识时,要把该知识的发现、发展的过程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在整个数学课堂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渗透数学史。可以是课题引入,通过故事讲授该知识的的发现发展过程;介绍定理的证明过程,可以是不同人的不同证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介绍相关知识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可以在新学期幵始时渗透数学史;可以在讲授某一章新知识前渗透相关数学史;在学习新知识时介绍相关数学史;在练习题中或复习时也能讲授数学史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很好地渗透数学史。见后面的案例设计。

(二)组织专题报告、进行专题介绍

学生的学习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外延伸。学生在课外,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提高解题能力。通过组织专题报告、进行专题介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史,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习数学。例如,专题介绍圆周率。介绍:的历史,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对的研究。我国古代数学家在这方面做出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些成就并不是一織而就的,经过了历代数学家的辛苦研究。《周牌算经》有记载“周三径一”,称之为“古率”;西汉末年的数学家刘飲确定圆周率为,不再使用“古率”;东汉时的张衡确定圆周率为;三国时的数学家刘徽创立“割圆术”,奠定了圆周率的研究工作理论基础并提供了科学的算法,刘薇得出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化成分数为这就是有名的“徽率”;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应用刘薇的方法,通过计算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计算出的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得到〈〈,这项纪录一直保持了将近一千年。外国数学家阿基米德、阿尔卡西等的研究以及牛顿发明微积分后西方数学家用分析的方法得出的关于的值的各种表达式。引导学生探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是一个常数,为什么是一个无理数?学习正多边形和圆的知识时,再次探讨的值,正多边形的周长接近于圆的周长,用“割圆术”的思想来证明为常数,让学生初步体会这种极限的思想。例如,专题介绍负数。负数是学生开始接触的一类新数。要求学生会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让学生认识到数和数学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由记数、排序,产生数、、„等自然数;由表示“没有”“空位”产生数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天气预报电视屏幕上,我们经常看到,这一天长沙的的最低温度是°,读作负:,表示零下。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负数我们将会看到,除了表示温度以外,还有许多量需要用负数来表示。有了负数,数的家族引进了新的成员,将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更加便于应用。介绍负数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中国很早就幵始使用负数,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以盈余为正,亏损为负。最早记载负数的是我国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我国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确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斜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 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在算筹中规定“正算赤,负算黑”,就是用红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负数在国外得到认识和被承认,较之中国要晚得多。在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笼多于公元年才认识负数可以是二次方程的根。而在欧洲世纪最有成就的法国数学家丘凯把负数说成是荒谬的数。直到十七世纪荷兰人日拉尔(年)才首先认识和使用负数解决几何问题。通过介绍负数专题讲座,让学生知道自演绎数学产生后,人类花了年才发现负数,又花了年人类才接受负数;让学生知道学习负数时遇到的困难也是历史上的数学家们遇到过的,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恐惧感。

(三)举办各种活动,普及数学史料

还可以通过举办黑板报、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查阅有关数学家故事、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数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数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数学的各个分支及其发展和联系。定期举办班会,有条件的时候,还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做讲座。例如,班上举办了几期手操报比赛,每期指定一个主题,有数学家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与科技、数学问题,数学趣题、数学技巧等等。每一期,学生为了完成手操报,自己会查阅资料,并与同伴进行研究。例如,有一期手抄报是数学家的故事。学生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写出了很多数学家的故事。有关于数学家生平的故事,有关于某位数学家发现某一定理的经过的故事,有关于数学家生活的故事,还有关于数学家的奇闻趣事的。看到学生们的手抄报,可以增长很多见识,受到很多启发。例如,有一期手抄报是生活中的数学。有学生写到了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展示几何方面的知识;有学生写到了自然界的神奇图形,如蜂窝等;有学生写到了上学怎样可以少走弯路;有学生写到了怎样存钱才划算;有学生写到了在押数游戏怎样取胜„„学生们观察了一些数学现象,或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或是提出了疑问,或是提出了解决方案。这样,经过长期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研究能力、解题能力。

(四)了解历史中的数学活动

用历史来丰富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一个直接的方法是让学生去解一些早期数学家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回到问题提出的时代,反映当时人们所关

心的数学主题。学生在解决源于数世纪以前的问题时,会经历某种激动和满足。教师可以搜集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的数学问题,并布置给学生去解决、比较。

四、教师对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影响

(一)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在教师教育的计划中,开设的数学史课程应该是教育取向的数学史课程,数学史教育者(特别是教师教育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精心选择那些和教师将来的教学有关的数学史知识,并对他们的教育意义加以分析。这个任务,需要联合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家的共同力量才能完成。绝大部分中学数学教师希望能够有学者把数学史著作改编成适合教师阅读并易于在课堂上使用的数学史读物。由于中学教学任务量较繁重,教师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原始的数学史书籍,以及其他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如此现状怎样改变?开设实质性的培训,以增长教师知识,改变教师的观念,针对教师的要求编写一些适合教师阅读和使用的数学史书籍,鼓励教师去浏览数学史原著,并编写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案例,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的汪晓勤教授,他编写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是最适合中学教师阅读的书籍。另外在教师培训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未来的数学教育开设数学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开设的课程要注重挖掘数学史料的价值。当然这需要得到一些相关部分的认可,才可以得以实现。

(二)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料

无论是教师还是课程开发者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历史资料,但要使之能够用于教学,还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改编,也就是要将原始文献和二手文献加工成教学资源,而这个工作的要求非常苛刻并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并不具备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和时间,这才是教师们声明自身缺乏必要资料的真正原因,也是教师们不愿意应用数学史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资源缺乏的现状,需要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历史的透视,即针对教学内容搜寻历史,这时,数学史家的工作必不可少。另外一方面,数学史家在研究历史时,应该考虑它的教学意义,亦即根据历史审视教学。

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看,现行的数学教材已经有了一些数学史材料供学生阅读,一些数学教学杂志设置了专门的数学史栏目,适合中学教师使用的数学史著作开始出现,这些状况,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尽管数学史不是解决一切数学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它对数学的促进作用是我们能够看到的。

参考文献

[1]沈丽霞.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张楠,罗增儒.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8).

[3]王小富.数学史和数学文华对高中生数学技能提升的作用研究[J].教育改革,2006(10).

[4]唐宏亮.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5]张俊忠.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6]王颖.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扬州大学,2005. [7]王凤蓉.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2. [8]刘佳.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9]冯振举.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7.

[10]徐世斌.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整合的思考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11.

[11]袁缘.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D].吉林大学,2013.

[12]徐利治,王前.数学哲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J].数学教育学报,1994(5).

[13]李伯春.有关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实质联系的调查[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3).

[14]张翠.“数与代数”部分概念与符号的历史探源-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09.

[15]康世刚,胡桂花.对我国“数学史与中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 现状分析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9(10).

教育装备史研究方法论文 篇3

研究出版史应该有明确的目的。研究工作不应满足于对历代出版史实的钩沉索隐和对历代图书的编辑、复制、流通、管理等出版环节的阐述,理出发展头绪也仅是研究的开始。我们要站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全景式审视并清理出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变革的脉络,总结其兴变盛衰的规律,以史为鉴,指导当今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我国是文字和图书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编辑出版活动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在三千多年的图书出版历史长河中,中国出版造就了灿烂的辉煌,为世界文明留下了大笔宝贵的财富。在传统的出版业中,我们的政府与民间一贯高度重视图书编撰与出版工作,这个优良的传统使得许多经典著作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我国很早就萌发了爱国、爱民、追求进步的出版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出版家们保持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著述、编辑态度与作风;他们重视出版技术的更新,善于发明创造、重视出版经营(如书业广告、稿酬、版权等)的传统以及重视中外图书交流的传统等。

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中国出版的长处和优势,过度强调中国出版对世界出版的贡献,同时也必须采用辩证的研究方法,在看到中国出版的长处的同时,还要看到那些在所难免的缺憾。我在出版史的研究中,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尤其是在对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贡献与缺憾并重,避免“一刀切”“一风吹”的片面做法,以免出现不客观、有失公允的情况。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时代提供的技术条件,也取决于对以往出版经验的继承。正是由于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中国出版业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也有各种遗憾的地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就是既要让人们把视野延伸到遥远的过去,又从遥远的过去回到现实,投向未来,只有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才能给后人提供现实选择的历史参考,进一步推动中国出版史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国内外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和讨论已有数十年,秦宗财博士《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以徽州出版与徽商为中心》一书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创新和突破。其一,在选题方面,在我国文化传播史研究中,关注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关系的成果不多。该成果以此为研究主题,深刻揭示了明清文化传播现象及特征;其二,在切入视角方面,该成果以徽州刻书与徽商互动关系为视角,揭示了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传播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从市场学的视角考察徽商文化传播行为,这于传播史研究和商业史研究均为较大推进;其三,在研究内容方面,既研究了明清时期徽州出版及出版业的创新、发展情况,研究了徽州人选择如此文化传播形式的社会、经济及文化上的根据,揭示徽州出版在文化传播上的作用与影响,又是积极、努力地从多元和动态的角度探讨明清文化生产、传播与商业经济的互动,在宏观定性研究和阐述的前提下,以徽州出版与徽商的关系为具体,展开了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提出了明清徽州文化传播商业化的概念,探讨了其实现的具体路径、形式、规模和影响,指出了商人在文化传播上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作者还坚持历史辩证法的立场,一分为二地审视徽州出版与徽商的互动关系,研究了清末传统文化传播遭遇的困境及商人的文化迷失,由此进一步揭示和凸现文化传播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内在互动,借此提出对我们的借鉴。其四,研究方法上,该成果综合利用传播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市场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跨学科交叉研究。该成果研究视角新颖,史料翔实,观点正确,分析充实,结构严谨,图文并茂,体现了严谨的文风、学风。该成果为当代文化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

文化传播与商业的关系问题既是文化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其他多学科也具有独特的意义。一是该书基于明清时期徽州出版和徽商的关系来考察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研究上更具实证和贴近历史本身,既拓宽拓深了明清文化传播史的研究,在明清文化史、商业史、社会史等研究上也有—定的意义,同时这也是大视角研究徽学的重要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二是探讨了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经济的互动以及文化传播的商业化,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三是可为当今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新时代的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市场,提供一个极好的历史借鉴。四是探讨了文化传播与商人文化自觉的关系,于培育今人的文化自觉及其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史鉴价值。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出版印刷史的研究呈井喷之态,硕果累累,新人层出不穷,深感欣慰。我期待着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2014年12月22日于北大燕园

肖东发先生简介

肖东发,男,生于1949年11月。生前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

肖东发先生1974年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此后一直在北大工作。1983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被评为教授。1992至1996年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1995年被新闻出版署聘为出版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2001年起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任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聘为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肖东发先生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图书出版史”(北京市精品课)、“出版经营管理”(专业必修课)、“信息检索与利用”(专业必修课)、“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全校通选课)等课程,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三百篇。专著《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华文化优秀著作奖;专著《年鉴学概论》获中国年鉴研究会优秀著作奖;合著《中国书史》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著作奖;担任执行主编的《中国藏书楼》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担任常务副总主编和首卷主笔的九卷本《中国出版通史》获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物奖;主编的《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获“中国最美图书奖”。

教育装备史研究方法论文 篇4

钻井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系统工程,导致钻井业务数据种类繁杂、数量众多。近年来,中国石油下属油田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各自油田的信息管理系统,使钻井业务信息获取效率及分析应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各油田在开发各自的信息系统的时候,缺少与信息管理、质量管理等相关的规范(例如:统一的编码标准、信息质量控制流程等),导致了各油田之间钻井领域信息成果互不共享、功能重复建设、无法统一集成等问题,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信息壁垒”等恶化现象,给中石油整体信息系统整合和集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根据中石油下属各油田钻井业务数据分布、异构和自治的特点,提出了基于Ontology技术的分布式石油钻井数据集成方法。该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钻井数据源异构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石油钻井领域数据集成,最终保障各油田之间钻井数据及成果高效共享。

1 本体概述

本体论(Ontology)来源于哲学。在人工智能界,最早给出本体定义的是Neches等人,本体定义“给出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利用这些术语和关系构成的规定这些词汇外延的规则的定义”。近年来,由于本体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尤其在信息源集成过程中解决语义异构方面突出表现,计算机科学用了很多其它领域的术语并赋予“本体”一个在信息领域广泛被接受的定义,“一个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该定义体现了在信息系统领域本体的四层含义:(1)概念模型为抽象客观世界中的一些现象的相关概念而得到的模型。所谓的概念就是对象的类,例如井、人员、设备都是概念;(2)明确说明所表示的概念及使用这些概念的约束都有明确的定义;(3)形式化说明这些概念需要计算机可读;(4)共享体现出本体中的概念集是公众认可的。

本体的目标是提取相关领域的知识,并提供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并且给出这些词汇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在数据集成中,本体具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1)描述某领域中共同认可的词汇,即词汇共享;(2)本体在数据的描述和交换过程中提供统一的结构模型,即本体在数据库中是类或概念的规范;(3)本体在一个领域提供一种共识,目的是消除概念之间的差别,保证语义一致。在本体模型中使用XML语言描述数据的结构和内容,本体用来对数据XML标准化文档进行语义描述扩充,确保语义操作无误;(4)本体提供一个领域所需要的全部概念及关系,即元模型。

本体的功能主要是实现某种程度的知识共享和重用,它使计算机对信息的理解达到了语义理解层面。因此,信息科学中本体的最主要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检索方面,另一个是数据集成方面。在信息检索领域,本体通过描述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达语义,从而能够提高信息检索的查全率和准确率。在信息集成领域,首先要谈到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性标记语言)表示数据内容和结构,XML作为一种资源描述语言,由于其良好的扩展性、灵活性、跨平台及适合表示各种信息交换,XML已经成为数据交换过程中的标准模型。因此,在本体建模过程中,首先使用XML来表示数据的内容和结构,封装数据的XML结构化文档是本体建模的基础。但是XML在钻井数据交换过程中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方面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XML无法解决不同的概念/词汇表示同一含义,例如大庆油田井史数据库中“JH”和新疆油田井史数据库中“Well ID”表示同一含义,表示为“井号”;其次,XML无法解决同一概念/词汇在不同数据源表示不同含义,例如新疆油田井史数据库中“End Date”在不同数据表中分别表示“中途测试终止时间”和“井口装置试压结束时间”;最后,XML无法表示不同的数据源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但是可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含义,例如大庆油田井史数据库中“钻头+钻铤+钻杆……”与新疆油田井史数据库中“钻具组合”具有相同的含义。因此,引入了本体技术,对油田数据源的XML格式的井史数据作进一步语义集成处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前世界上基于本体开发的著名的信息检索、知识集成系统包括Ontobroker,SKC,KACTUS等。

2 方法原理及步骤

为了能够为XML数据文档提供详细的语义描述及逻辑描述,满足其集成、推理应用,最终采用钻井数据元素构建井史数据全局本体。数据元素是用一组属性描述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一个数据基本单元,能对钻井领域内公共知识比较详尽的描述,从而达成本体库知识共享。利用D2R工具映射技术实现各油田数据源到井史数据全局本体的集成映射,解决各油田井史数据的异构问题,D2R是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种转换工具,主要完成关系数据库到本体之间的类及关系的映射。

2.1 构造井史数据全局本体模型

构建全局本体采用中石油PCEDM(PetroChina Engineering Data Model,勘探开发综合数据库)数据库模型为基础。PCEDM数据库是以POSC(Petrotechnical Open Standards Consortium,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标准化组织)参考模型为指导,以PCDM2002(PetroChina Data Model,中国石油标准数据模型)数据字典和油田数据库标准为基础,在分析了各个专业的数据需求后建立起来的,对该领域内公共知识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因此,在PCEDM数据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元素技术,对其中钻井行业数据进行适当扩充,可以直接构建井史数据全局本体。在构建过程中选用Protégé作为本体编辑工具,OWL(Web Ontology Language,网络本体语言)语言作为本体库描述语言,以中石油所属油田井史库作为数据源。

(1)全局本体类层次划分

由于数据源多、数据量庞大导致本体中概念类及其关系复杂,本文仅将本体库中的部分概念为例进行层次划分。如图1所示。

图1中对象类为钻井领域中已经达成共识的概念,例如井的基本信息。而活动类代表的是在特定时间空间下,描述的对象人为或自身因素使其发生变化,例如日志、月报等。文档类代表的是钻井过程中留下的文字性记录材料,例如钻井设计、地质设计等。

(2)实例化本体

本体类划分之后,需要通过数据元素实例化本体中的每个类。数据元素构建本体就是对这些已经规范化的数据元素,通过某种转换方法回归到全局本体的各种概念(类),实现本体知识的统一规范化表示。通过对数据元素语法规则的分析,结合PCEDM模型结构,举例说明PCEDM数据模型中,通过数据元素分类后的以下四种基本类型,如表1所示。

通过Protégé建模工具,将表1分类后的数据元素转化成钻井数据本体库模型,具体转化方法如下所示:

Case3和Case4唯一的区别是对象词一个代表可数,一个代表不可数的类词。根据上面的转换方法,将表1的数据元素转化成井史本体中基本类的结果,如表2所示。

使用OWL将表2的转换结构最终封装成井史本体模型,如下所示:

以上过程是举例抽取了井史数据本体库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微小部分,对于中国石油集团的井史数据本体库的构建是非常的繁琐复杂的,不可能根据几条简单的转换方法规则就能实现。如果需要建立合理、科学性的、完善的钻井数据领域本体模型,需要在PCEDM的基础上,从研究数据元素的属性出发,对各种对象的相同属性进行分类分析,使PCEDM中不同对象的属性得到更加完整的规范化。此外,需要结合适当的数学算法,如聚类分析算法、概念相似度计算等、并且对钻井领域深入了解的前提下才能构建完善的钻井领域本体模型。

2.2 数据库与全局本体的类映射

数据集成的核心问题是映射,钻井领域数据主要分布存储在各油田的异构数据库中,为了将钻井井史数据集成,通过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D2R转换工具,使用一个可定制的Mapping文件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转换成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格式文件,通过RDF文件将全局本体中定义的类及关系与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从而将各油田数据源数据查询赋予了公认的含义,使数据实现不同油田之间的跨平台共享、交换使用这些数据。图2为D2R工具整个映射过程,图3为在Java application中调用Jena/Seasame的API接口访问井史数据库开发的Mapping文件生成工具。

3 实例验证

目前中石油下属油田井史数据库没有统一的开发标准,导致数据表结构和内容存在着差别,不能满足井史数据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和交换。下面以大庆油田井史库和新疆油田井史库中“基础数据表”部分结构为例,给出本体技术的具体数据集成实现过程。如表3-4所示。

表3-4内容基本相同,但是表名、字段名称、标志符号、类型均有不同,通过D2R工具转换,将不同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转换成RDF文件最终统一地映射到全局本体的类和关系。查询访问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时,RDF文件将本体RDF数据的查询语言SPARQL(RDF query language)转换为数据库查询语言SQL。通过SQL语句查询不同数据库中单井的基础数据,将查询结果统一返回,最终消除异构,达到井史数据共享、集成。下面通过D2RQ Mapping语言将表3-4大庆油田和新疆油田的异构基础数据转换为井史本体库的“Well”类,并查询井基本数据分别在两个井史数据中:

最终查询结果分别为:

结果证明,尽管表3和表4数据结构异构,但经过D2R工具将表3和表4异构数据与顶层的全局本体库的映射,最终,实现了数据结构一致。通过这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各油田井史数据库异构问题,实现数据共享。

4 结束语

(1)基于Ontology井史数据集成方法,通过建立钻井数据全局本体模型及利用D2R关系数据库与本体之间映射转换工具,能够实现井史数据油田之间共享、集成统一,最终通过了实例验证。

(2)XML文档对异构数据内容、结构进行描述,是数据集成的基础。Ontology技术的引用,弥补了XML文档在数据集成过程中对解决语义异构方面的不足,对XML文档进行语义补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义层面的数据集成。

(3)基于Ontology技术的井史数据集成是高效可行的,但是由于石油钻井数据源种类众多,数据量庞大且关系复杂,再加之本体构建原则、方法及其表示等许多方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建立一个完善的钻井数据全局本体很难实现。因此需要大量的领域专家协同工作、深入结合钻井领域知识及相应的数学算法,才能建立起中石油钻井领域公认的井史本体库,最终实现钻井数据共享集成。

参考文献

[1]Troels.Conceptual querying through ontologies[J].Fuzzy Sets andSystem 160,2009:2159-2172.

[2]Paul Buitelaar.Ontology-based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from heterogeneous data sources[J].Int.J.Human-ComputerStudies 66,2008:759-788.

[3]D2R MAP Language Specification[EB/OL].http://www4.wiwiss.fu-berlin.de/bizer/d2rmap/D2R_language%20specification.pdf.

[4]Wu Bo.Researchand RealizationofDataElementStandatdization inChinese Petroleum Data Central Construction[R].Research and Ex-ploration,2006,5.

[5]Guo Jian-ming.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Drilling Knowledge BaseSystem for Drilling Optimization Based on Ontology[J].Journal ofOil and Gas Technology,2008,30(1).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的实现研究 篇5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1-0041-03

数学史强大的教育功能逐渐被大家认识和接受,新课程在选修模块中也加入了数学史的内容,但在现行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则研究得并不深入。实现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在数学教育中如何选择数学史内容。

一、中学数学史教育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既然是把数学史内容用于中学教学就必须考虑中学生的特点和它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所以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针对性。我们需要明确中学数学史的内容是针对中学教学需要的,不是进行史学研究或考查。到底是杨辉三角还是贾宪三角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特征与二项式展开系数之间的关系。学习它们的目的不是进行史学研究,而是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启发学生思维,能增进学生认识。

第二,连贯性。这种连贯性不是说所选的数学史材料要按时间的顺序展现给学生,而是说在某一体系的介绍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比如说初中阶段介绍负数的产生,无理数的发现,高中阶段再加上复数的应用,整个数域的扩充就保持了连贯性[1]。

第三,目的性。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结合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不能为教历史而教历史,基本历史常识固然是需要的,但更高的层面应该是为数学教学而教历史。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结合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一些有趣的故事,增加一些学习的花絮,而是实实在在的要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

在这种前提下,学生本身数学知识水平就显得有些重要了,数学史的内容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字呈现的故事,而应该是有数学味道,学生能体会到的数学内容。大数学家的发明创造再简洁、再严密、再完美,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制约了他们对这些数学内涵和魅力的欣赏。所以那些紧扣教材的,学生真正可以理解的内容就显得尤为宝贵了。在这些材料上的挖掘也许比讲讲那些对中学生来说高深的数学定理的名字,加上几句十分美好的感叹要有用得多。只有学生在对数学史内容的学习中遇到和数学家相似的困惑,才能理解数学家创造的精髓所在,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数学史教学的目的可以说才真正的达到了。

二、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结合方式探讨

具体到中学教学的实践,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可以从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来实现:

1.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在课内的结合。

数学史与数学教学最直接的结合是在课堂上,这种结合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自己对数学史的理解和感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高屋建瓴的数学理解、数学观点必将给学生醍醐灌顶之感。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史作为引入背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情景的创设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课堂情景的创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史知识为课堂情景的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个古算术题,一段科学家的故事,都可能创造出充满趣味,引人入胜的课堂。

(2)在课堂上展示。中学阶段生物、地理等课堂上展示的图片模型总是那么让人难忘和充满期待,数学课堂则显得枯燥很多。事实上,数学课堂上数学家的图片、邮票等实物的展示同样能使学生印象深刻[1],不要一成不变的认为数学课堂不需要“花哨”的包装,一张纸、一支笔就够了,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包装是任何学科都需要的。

(3)直接与教学内容结合。数学史与教学内容的直接结合是一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结合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在于内容的选择,怎样的数学史内容与怎样的现行教学内容结合能相得益彰、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应该仔细斟酌的。

①比较古今算法的异同。

有些数学问题古代已有算法,随着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更简便的算法,所以古代算法就鲜为人知了,虽然这些算法看上去不及现代算法简单、易懂,但先辈们处理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思维方法恰是一个智慧的宝库,值得研究和学习,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而且古代算法大都是中学生知识范围以内的,他们的能力可以研究和理解的,这些研究对他们提高学习兴趣,训练思维,以及更进一步了解古代文明也是有帮助的。解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解答应用题大都用列方程的方法。在方程的理论尚未出现之前,人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盈不足术”是我国古代解应用题的一种别开生面的方法。《九章算术》专门有一章“盈不足”对它的各种类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学习列方程、解方程时结合对这种古代算法的了解是十分有益的。

②不同地点的人对某一数学问题的研究比较。

不同地点的人对同一数学问题的研究方式清晰的反映不同地区数学研究特点的异同,无论是中国的重算轻理还是古希腊的思辨风格都可以在古代数学问题的研究中体现出来。比如勾股定理,世界上很多文明古国都对勾股定理的发现和研究做过贡献。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专设“勾股章”,正式提出勾股定理:“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即弦”。魏刘徽在注释勾股章时曾用“以盈补需,出入相补”的方法做过证明,可惜插图失落,后经清朝李湟复原,使刘徽的文字注解与图形结合,“勾自乘为朱方,股自乘为青方,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运用出入相补原理简洁的证明了勾股定理。

《几何原本》是西方最古老的数学巨著,它与《九章算术》交相辉映,成为现代数学的主要源流。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卷1中证明了勾股定理,这一证明过程是平面几何的经典内容,二千多年来世界各国的教科书都以不同的形式介绍了它。

比较欧几里得的证明和刘徽、赵爽的证明,从数学思想来说,欧几里得的证明是立足于分割图形、合同变换等综合手段,与刘徽的思想是相通的。但欧氏的证明是建立在欧氏几何逻辑演绎的基础上的,而刘徽、赵爽的证明简洁巧妙,朴素的“出入相补”思想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两种方法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同时也鲜明的体现了中西方古代数学的特点。[3]

这样的例子在数学史中还有很多,它们对于学生领悟中西数学的特点和差异是很有帮助的。

2.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在课外的结合。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在课堂之外的结合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实施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1)读书交流活动。数学史课外书籍的阅读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利用寒暑假或者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阅读数学史书籍、故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2)中学阶段班级板报、学校宣传栏等场所都是进行数学史熏陶和教育的良好阵地。发挥学生积极性,定期办数学史专题板报,并进行年级评比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数学史知识小竞赛。以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形式组织小组间,或班级间的数学史知识小竞赛可以在学校营造学习数学史了解数学史的良好氛围,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4)学生数学史报告会。可以选定某一题目,比如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微积分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等,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小组选出代表代表本组发言,其它小组同学可以提问。上海娄山中学的向红艳老师已经做了这样的尝试,以中国现代数学家的奋斗历程为中心内容,选择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杨乐、陈省身、丘成桐这6位数学家,学生分6组搜集材料,谈他们的生平、贡献,还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来观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张奠宙教授做了这样的评价:“他们(学生)的语言行动,贴近学生,比老师正面阐述更有亲和力.我尤其欣赏向老师的系列数学史的设想。数学史寓于数学课之中,其教育潜力十分巨大……可以相信,数学史教学不仅不会影响数学学习的成绩,相反,将会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2]

(5)专家数学报告。高等院校与中学教育的结合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高校中的优秀教师、数学家、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如果能走进中学的课堂,走近中学生,那对中学生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事实上,像上面提到的张奠宙教授一样,很多有识的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学院教授张维忠博士曾到浙江台州市路桥中学,为高三部分学生开了一个讲座《神奇的数》,他引经据典,带领学生漫步在美妙的数的王国,使学生充分领略了数学的风光美景,讲得十分精彩,而学生首次见识到课本以外这么神奇的数学内容,无不感到新鲜异常,听得异常投人,表现出强烈的兴趣。[2] 这样的报告可能终生难忘,对学生改善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哲,张维忠.中小学数学课程中数学史的呈现方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422.

[2]向红艳.一节有关数学史的课[J].数学教学,2003,(9):46.

[3]郁组权著.中国古算解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138~141:216~218.

[4]王青建.数学史:从书斋到课堂[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2:152.

[5]苏英俊,汪晓勤.略论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J].数学通讯,2005,(1):1.

教育装备史研究方法论文 篇6

关键词:民族服装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民族服装史”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是一门史论性质的课程, 以往各个专业院校多采取理论讲授、图片赏析、笔答考试等教学方法来授课。不可否认以上的教学方法有其周到、详实又不失丰富的优点, 但是, 其对学生自主研究、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避免的限制作用。

伴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在全球范围内的日趋攀升, 中国设计也引起了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设计民族化、本土化的呼声也越发高涨, 这一点在近几年的时尚服饰设计领域趋势体现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国内服饰品牌策划和定位还是指引趋势的主流专业赛事, 都把民族文化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本科阶段的教育实质不仅仅是打基础, 更重要的是实践和应用。在“民族服装史”理论讲解的同时, 在课堂上解决设计实践应用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们在更为切实和明确的目标下学习, 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得到双重提高,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三个学年的教学实践, 积累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成果, 阶段性整理如下:

一、课程理论部分的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理论讲授部分以图片对比视频赏析为主, 分析不同地域服饰样式异同的客观实用因素和个性审美因素, 对各民族典型服装样式、工艺手法、饰品搭配等做重点强调。

2、款式临摹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选择一本实物图片丰富的教材, 课后适度布置民族服饰款式临摹作业, 可以辅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各民族服饰的特点, 体会民族饰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素材以便创作应用。

二、课程实践部分的教学方法

1、分组调研

知识不仅仅停留在课本里, 更多的存在于生活中。民间民风民俗现象都值得我们去关注, 都有可以成为创作设计的灵感来源。梁子重焕“莨绸”生机, 就源于她探索和挖掘的精神。我们的学生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四面八方, 每名同学的生活成长环境各不相同, 因此可供调研的选题范畴较广。调研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 帮助每组确立课题, 指导他们在当地采集、图书查阅、网络搜罗等方式开展调研工作, 最后以调研报告和汇报答辩的形式验收调研果。

2、创作设计: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风民俗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民族服装史”课程的最后几节课, 帮助学生解决“民族元素在现代服饰创作中合理运用”的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参赛时深度挖掘民族文化, 将课程理论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完全可以与当时服装专业赛事的真题结合, 创作完成的作品直接投稿以检验教学成果。

三、明确“民族元素”与“现代服饰”之间的关系

明确“民族元素”与“现代服饰”之间关系的问题, 就是明确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问题。

1、坚决立足现实

现代社会发展讲究以人为本。服装是与人体接触最紧密的人造物之一, 所以服装样式的发展更是要立足现实、以人为本。在将传统民族元素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时, 要紧紧把握住现代人的运动生理需求、审美心理需求和社会角色需求。

2、适当借鉴历史

服装从远古走来, 承载了人类的文明, 记载了人类前进的脚步。服装样式对历史元素借鉴的重要意义在前文已经论述, 具体方法可以落实到对历代服装结构、工艺、面料及配色等很多方面的研究和借鉴上。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 现代服装样式对历史元素的借鉴在适可而止, 切忌生搬照抄。吸取历史元素中的一个点加以变化、发挥和升华, 赋予其全新时代的魅力和内涵为好。

比如09/10春夏季流行的“非洲风”, 羽毛、兽皮图案等非洲民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服装的样式设计之中, 深受人们喜爱。我们可以看到, 此时民族传统元素的运用不是全盘照搬, 而是将其作为现代服装样式的点缀, 即符合现代人的着装习惯, 又满足了人们对古老民族服装样式精华部分的怀旧情结, 十化符合服装样式“一体化”进程和“多元化”发展需要的规律和方法。

3、充分预见未来

服装样式的设计, 不仅仅要与时俱进, 还要走在时代的前面, 即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现代生活用服装以时装为主, 其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时尚性。社会实事的发展时瞬息万变的, 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心理。作为一名优秀的服装样式设计师, 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 为人们下一季节、下一年度甚至未来几年、几十年的着装需求作出提前的预判。在预见未来服装样式走势时要注意服装样式的实用性与装饰性、外观美与内涵美的多重突破和统一。

四、教改课程教学成果

“民族服装史”课程学习之后, 指导08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程思琪同学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 一举荣获内衣泳装组银奖。

本次赛事以“长河入海花潮澎湃”为主题, “长”借指西安, 喻古代文明;“海”借指海宁, 喻现代时尚。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大赛组委会古今结合、呼吁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初衷。“花”影射的是2011年在西安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 应时应景, 就此确立了灵感题材。

中国传统纹样中, “牡丹”寓意富贵荣华, 正与长安盛世的唐朝相得益彰;参赛作品中运用刺绣、手绘等传统工艺手法将富贵“牡丹”应用得灵活多变, 整体营造一种优雅华贵的气场氛围;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的手法, 力求达到全体美观的造型效果;在色彩搭配方面结合国际流行趋势, 比例调和方面充分运用形式美法则, 使其更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要;音乐的选择上也充分考虑了古今中外的融合贯通, 最终确定周杰伦的伴奏版《东风破》, 进一步深化“传统”与“现代”共鸣的时尚气息。

总结:

应用型、研究型人才是当今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 在踏实完成史论课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适当融入实践应用环节是提高课程价值和顺应时代需求的举措, 初步实践确已收获了较好的效果。在接下来的研究着重总结“民族传统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用的方法和途径”上, 以便更加快捷、有效地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创作, 在学业和事业上给予学生更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民族/时尚/设计——民族服饰元素与时装设计, 王培娜,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9。

[2]民族服饰语言的时尚运用, 马蓉,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7。

教育装备史研究方法论文 篇7

一、口述史的内涵

口述历史 (Oral History) 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伦·内文斯 (Allan Nevins) 在1938年创意发明的, 指的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 以笔录、录音或录影的方式, 收集、整理口传记忆, 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 (2) 国内将口述历史 (Oral History) 翻译为“口述史学”、“口述史”、“口碑史学”、“口头史学”等。梁景和、王胜认为, 口述史首先是一种研究方法, 口述史学能否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需要实践和研究。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方法, 口述史方法应当具备两方面的含义:其一, 史学家搜集史料的方法;其二, 史学家利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的方法。 (3) 本文的口述史指口述史方法, 是作为具体某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而言的。

汤普逊在其著作《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中写道:口述史是用人们自己的声音记述自己的历史。口述史记录的是普通人的历史, 并使之密切与现实相联系, 是代表真理且区别于传统的形式与表达的“另一种声音”。将口述史应用于教育研究中, 同样可以听到教育的“另一种声音”, 可以拓宽教育研究的思路, 转换视角, 深化认识, 扩大研究的时空。同时将教育研究放在历史的、社会文化的、家庭的、民族的大背景下探讨, 并从几代人的经历分析教育发展的得失。

二、口述史方法与历史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的比较

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中应用较多, 近年逐渐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中, 它与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历史研究法、质的研究中教育叙事研究有以下区别和联系。

(一) 口述史方法与历史研究法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 顾名思义, 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 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 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 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4) 其适用范围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二是对历史上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三是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 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四是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 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五是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六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从历史研究法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可以看出, 该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研究人们过去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理论。这种研究方法, 是从宏观层面研究教育历史和教育事件, 探讨教育流派和教育思潮, 揭示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规律。而口述史是从微观层面对教育进行研究, 它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人, 这里的“人”, 既指抽象的群体, 又包括具体的个人。它既可以研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和思想, 又可以研究社会各界人士, 或者学生、家长的教育经历。历史研究法是从整体格局来研究历史, 而口述史方法则是从个体经验来展示历史。如果说历史研究法是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伟人”的思想, 那口述史则更多关注的是平民教育。

(二) 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叙事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质的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 又称质化方法, 是研究者本人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的一种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是质的研究范式中的一种方法, 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它藉由影片、传记、图片、对话等、刺激、触发当事人进行故事叙说, 并以当事人的叙说内容为文本数据进行分析, 以期反映出故事叙说者本身的重要生活经历及生命主题。 (5)

教育叙事研究将人们从对宏大叙事的关注转为到对私人叙述的关注, 使得一些被历史忽略甚至遗忘的人或事得以进入公众的视域。教育叙事研究注重微观分析, 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个人性经历和其社会性经历。教育叙事的目的不是要形成一种可以运用到他人身上的理论, 而是为了了解和认识作为个体的人。从这种意义上说, 口述史也是一种叙事。它反映的是普通人的历史记忆, 凸显了小人物历史记忆的重要意义, 以关注个体内在世界和经验意义为标志, 不是强调反映教育历史大而全的形式、规则、规律, 而是强调反映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独特性的经历、体验、感受。

三、口述史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独特功用

口述史是以访谈、口述方式记载过往人事、搜集史料的一种研究活动, 它有着区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特点, 将口述史方法应用在教育研究中, 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功用。

(一) 口述史是传统与科学的结合

从古代大脑记忆、口头传承到今天以影像、声音等多种方式再现历史, 口述的表达方式没有改变, 但其记载、保留和再现的方式差异越来越大。可见, 用现代手段进行教育口述史研究, 可以充分地利用传统, 重现历史, 增强教育历史史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 口述史是普遍性与广泛性的结合

以往的教育历史著作大都是关于教育家的思想, 记载的都是名人的教育思想史。口述史则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教育历史, 许多宝贵资料通过口述的方式流传下来, 这给研究者提供了更多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性的教育历史材料。

(三) 口述史具有感受的真实性

现存的教育史料大多记载的是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而对事件亲历者的个人感受却很少提及。口述史研究方法除了关注事件本身外, 更多地关注个人对历史的感受及对其自身的影响。被访者在与访谈者的交流中更能表达与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态度。

四、口述史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口述史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学术活动, 口述访谈是研究的主要方式。在访谈过程中, 访谈双方的交互作用对研究有重要作用。将口述史方法应用到教育研究中, 口述史操作方式技巧对研究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 应该把握好以下环节。

(一) 做好访前准备, 这是基础性工作。在访谈前, 访

谈者要查阅相关资料, 做好详细的访谈计划和提纲, 准备好必要的器材设备, 同时要考虑对意外问题的处理技巧。

(二) 严格按照访谈操作步骤进行访谈, 这是访谈操

作的核心所在。访谈过程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 请被访者围绕采访主题自由口述。第二步, 访谈者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提出来或根据其讲述提出问题, 请其回答。第三步, 访谈者对讲述过程中表达不清、遗漏或自相矛盾之处进行补充提问, 但主要是挖掘隐藏在其心灵深处的情感认识。在这三个步骤中, 访谈的模式由被访者单方面陈述—访谈双方的对话—平等的讨论, 这是由于在访谈过程中双方逐渐熟悉, 感情开始产生共鸣的结果。在此过程中, 访谈者必须做好笔录工作, 可用录音、摄像等设备辅助记录, 这是将来完整解读口述资料的基础。

(三) 做好访谈材料的整理工作, 这是研究继续进行

的关键工作。研究者必须在访谈结束后及时地整理口述材料, 对当天的访问进行回顾与整理, 理清思路, 发现问题, 以便在下次访谈时给予补充。在进行口述材料的后期整理时, 要寻找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附录, 并尽可能多地详做注解。

(四) 根据受访者的访谈口述史料, 并结合文献资料,

经过一定稽核的史实记录, 对其生平或某一相关事件进行研究, 对口述史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提升, 形成研究著作。

五、口述史方法在教育研究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将口述史方法应用到教育科学研究中, 可以填补教育研究中重大历史事件和普通生活经历中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空白, 或至少弥补其不足。同时, 它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印证教育文献资料的可靠性。在教育研究中应用口述史方法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一) 保证叙述的真实性

口述史的真实性问题, 是学者们热切关注的焦点。口述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主要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质疑:一是口述者的记忆偏差和失真不可避免;二是访谈者的客观性立场值得怀疑。为保证口述史材料的真实性, 研究者可对口述史料进行事后确证。确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 将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相对证, 以排除其主观性成分。口述史料必须同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结合起来, 相互印证和补充, 才能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二, 将口述的历史置于当时大的历史环境中来考察和确证。 (6)

(二) 对研究者的高难要求

由于研究者对口述史的真实性有着重大的责任, 这对研究者的素质提出了高难的要求。在教育研究中使用口述史方法, 要求研究者具备广博的社会、人文知识和历史专业知识, 既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采访的技巧与应变能力, 又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独道的见解。在访谈的过程中, 能准确掌握访谈对象的心理状态, 有较强的感化和言语表达能力, 使交流顺利进行。

(三) 克服理论不足的缺点

自1980年口述历史被从西方引入并在国内兴起以来, 中国口述史学理论的阐发, 多在于介绍西方口述史学理论。虽然国内的学者也先后出版了相关的口述史专著, 但是仍难掩盖口述历史理论异常薄弱、滞后的窘境。口述史研究远未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基础, 甚至连口述历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属性、学科归属等问题也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将口述史方法应用到教育研究中, 更加需要注意运用的科学性, 注意口述史应用的范围, 因此, 不是所有教育现象、教育问题都可以运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英]保尔.汤普逊著.覃方明, 渠东, 张旅平译.远去的声音——口述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艳勤.中国口述史学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9) :592-596.

[3]焦鸿根.论口述史研究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J].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7, (4) :83-86.

[4]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 (上) [J].国外社会科学, 1998, (2) :2-6.

[5]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 (下) [J].国外社会科学, 1998, (3) :3-7.

新形势下化学史教育功能的研究 篇8

关键词:化学史教育,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世纪之交,化学教育面临的任务是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化学人才。面对21世纪的期待,人们呼唤全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不仅传授化学知识、技术,更训练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戴安邦语)。在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诸多途径中,化学史教育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化学史是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化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大自然中化学知识发展的系统的描述。它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是化学科学与历史科学互相交叉的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经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起到了独特的育人功能。

1化学史教育的由来和发展

在国际上,化学史教育可以追溯到1904年法国科学家朗之万(Plangevin,1872-1946)提倡用历史方法教学。法国于1926年将实验教学法纳入理科教育,由于保守派势力阻挡科学史教育的意见被拒绝,但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却接受了郎之万的这一先进的教学思想。其后,美国化学会会长史密斯(Smith)、哈佛大学校长康奈特(J. Conant)及著名化学家贾菲,都论述过开设化学史的必要性。日本化学家山岗望(1892-1978)十分重视化学史的教学,他在数十年的化学生涯中,坚持化学、化学史与化学教育相结合的做法,曾受到政府的嘉奖。1960年,美国在26个州的100所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史(包括化学史在内)教育的试验。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比较重视化学史教育,在各类化学教学大纲中对化学史教育有明确的要求[5]。例如1956年颁发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应结合具体教材,使学生认识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在化学和化学生产方面的光辉贡献,使学生了解我国化学、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成就,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确立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保卫祖国的志愿。叙述对化学有巨大贡献的化学家如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布特列洛夫、居里夫人等的生平和事迹,可以使学生学习这些化学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科学事业献身的高贵品质。但是在10年浩劫中,化学史材料成了批判的对象,扣上了“崇洋媚外”和鼓吹“资产阶级天才论”等的政治帽子。改革开放30年来,化学史教育在我国化学教育中重新受到了重视,现行的化学课本注意了化学史教育,在各类化学教材都注意引用或穿插一些化学史料内容。

虽然化学史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而在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史教育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教材中涉及化学史部分篇幅过少和形式单一,教师在化学史的补充和渗透方面缺乏自觉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往往采用“讲故事戴德育标签”的方法,在功能定位上仅仅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化学史丰富的教育功能挖掘的不多。还有一点是由于高考制度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还是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上,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化学史教育和学习上,导致化学史教育仅仅停留于形式。可见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渗透化学史教育,首先是改变教师的观念,使教师们重新认识到新形势下化学史教育的独特教育功能,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实践的可能。

2新形势下进行化学史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科学素养就是在化学领域里对化学的本质、发展、方法、化学家及其成就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等问题的熟悉和感悟,并内化为个人的相对稳定的品格[1]。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化学史教育正以其丰富的内容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生动有趣、充满哲理的素材,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化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科学方法、开发化学思维、培养科学意识和品质、扩大学生的视野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化学史教育应该成为化学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2]: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化学课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资源,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己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化学史特殊的研究视角决定了把化学史教育融入到化学教学中,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内涵,正因为如此,在新形势下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出来[3]。

3新形势下化学史教育的功能

在新形势下实施化学史教育,必须要充分认识化学史教育的功能,这样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为全面落实和完成化学课程目标服务。

3.1化学史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培养

目前,人们对科学素养的认识各有不同,却又大同小异。现在,中学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从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行为等角度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现代化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向学生揭示并使其汲取渗透于知识之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从目前中学学科的设置的情况来看,培养中学生科学素质的任务,要由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教学承担[9]。显然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成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而在新形势下,化学史的教育功能是提高科学素质培养的主要手段。

3.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并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运用化学史中化学家的故事、生平、铁事等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新异的情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苯芳香烃》一节中,苯的结构比较特殊,学生比较难理解,尽管教师想尽办法在黑板画图,类比空间结构仍不能讲得十分透彻。当在课堂中引入1958年凯库勒梦悟出苯环结构的故事,学生很容易归纳出苯分子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构型,同时也能明白苯分子中没有交替存在的单、双键的原因。通过这则化学史故事,学生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抽象。这比直接从概念、定律出发去学习,当然要生动有趣的多,而且印象也深刻得多[6]。

3.1.2 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理论

光记住一些化学概念、化学定律和化学公式,并不表示真正理解了化学。因为科学的主体并不是它获得知识的多少与深度,更重要的在于“探索”。对于化学理论实质的全面理解,包括对化学理论发展的动态性以及对化学理论的相对真理性的认识,换言之,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化学理论具有其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授化学理论时,要讲明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存在的价值,使学生能够从发展的高度去把握化学理论。例如讲授电子云一节时,一位教师就把人们对原子结构探索的过程,从汤姆逊的“西瓜式”,卢瑟福的“行星式”,到玻尔的“旧量子化”的原子模型,直到玻尔运用概率分布解释的电子云图像讲给学生,就会使学生自然认识到,每一种模型的提出,在当时看来尽管都是比较合理,甚至是得到公认的,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有一些就需要得到补充和修正,甚至被推翻。

3.1.3 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求真务实是科学的天职和灵魂。针对学生在化学实验中不能准确记录实验结果的现象教师可以选用这样的化学史实进行教:1828年德国的维勒首先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使人们一直信仰的“生命力论”受到冲击,在受到导师极力反对的情形下,维勒用亚里士多德的千古名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道出了他对真理的挚爱和虔诚,他以大量事实证明了自己理论的真实性,并将“生命力说”扫出了历史舞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因而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提出和明确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激发问题的学习情境,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作为教师,一般在知识积累上远远超过学生。所以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他们会觉得自己匮乏无知,听老师讲课成为自然的观念。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眼界,束缚了他们的心智。这时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的精神就显得尤其重要了[4]。

3.2化学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养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近年来国内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是人类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所以化学也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化学与整个自然科学一样, 是“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3.2.1 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化学史是唯物论同唯心论、辩证法同形而上学作斗争的自然科学发展史。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看到科学家在进行理论思维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某种哲学思想的支配,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理论和研究成果[8]。例如:在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征程上,俄国杰出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却能在反经验主义中探索,十分注意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能够依照元素的实际,确定研究原则牢牢地把握事物的质与量的统一,终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攻占了这个前沿,从而应用思辨思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功。通过上述化学发展史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比较,使学生不但学到了正确的科学思想,而且还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正确的科学思想对科学发现的重要作用。在化学史中,包含着极其丰富、深刻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理,如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介绍化学发展中的某段历史,能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地领悟并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2.2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坚持把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渗透进去,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10]。例如,讲到酸、碱、盐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近代化学家侯德榜。青少年时期,他就发奋苦读,国外学成归来,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在国际市场上传为佳话,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妄图侵吞永利公司,侯先生毅然发出“宁举丧,决不受奠仪”的誓言。这样的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11]。

4结论和反思

论全球史视野下的教育史研究 篇9

今天我讲的第一个主题, 是作为史学流派的全球史及其研究主题, 第二个主题是全球史的历史分期和理论方法, 第三个主题是我在全球史的视野下思考的有关教育史研究的一些问题, 还比较粗浅, 希望可以与大家一起继续讨论与探索。

首先, “全球史”在20世纪下半叶兴起于美国, 起初只是在历史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门从新角度讲述世界史的课程, 后来演变为一种编纂世界通史的方法论, 近年来则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史学流派, 其影响也超出美国, 走向了世界。“全球史”最著名的实践者是美国历史学家杰里·H.本特利, 他的研究在世界上处于前沿地位, 国内有研究历史的学者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翻译。“世界史”这个术语在当前存在多种解释, 但越来越多的人更赞成“世界史”代表着一种新的研究历史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跨越社会的边界来清晰地比较历史经历, 考察不同社会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 分析超越多个个体社会的大范围历史发展模式与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 “世界史”考察的是超越了民族、政治、地理与文化等界限的历史进程。而研究“全球史”的学者一般认为, “全球史”更主要的是一种研究方法, 它不同于旧的世界史, 它的重点是要超越欧洲和西方, 关注所有地区和时代的人类历史, 强调对全球交织的多样性展开经验研究, 揭示出与这种交织联系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大范围的互动研究”, 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人群通过接触, 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重领域实现的互动。那么旧的世界史与新的世界史有什么区别呢?从历史学研究的主题来看, 近代以来, 旧的世界史更专注于民族国家史。自19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立了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欧洲国际格局, 此后民族国家成为世界体系的基本政治单位和主要行为者。与此同时, 与历史学科专业化发展相一致, 研究的重点也日益狭窄, 从各地区文化史转向了西方民族国家史。民族主义历史学家们把学校变成了国家崇拜的场所, 一部旧的世界史基本上就是一个民族国家史的荟萃。而新的世界史, 即全球史, 强调超越民族国家的范围, 关注更大区域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互动。在全球史研究者看来, 历史经历不仅是个体社会发展的结果, 也是跨民族、政治、地域和文化等界限的大范围进程的产物。最近几十年时间里, 全球历史分析已消除了历史仅仅属于民族国家或者其他表面上连贯的个体社会的观念, 淡化了单一地区或国家, 而强调全球历史发展进程的整体性。

关于全球史的历史分期和理论方法, 我们知道, 在西方古代, 历史循环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基督教则将线性史观引入到历史研究中。此后, 进步的信念和直线进步史观成为西方历史学编纂的主导思想。中世纪编年史家在具体叙述世界历史时, 普遍采用亚述—波斯—希腊—罗马四大帝国的分期法, 在文艺复兴时期, 出现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史著作中用来划分历史时期的“中世纪”一词。到了1 700年前左右, 一位名叫凯勒尔 (1638—1707) 的作者出版了《古代、中世纪和新时期世界通史》一书, 第一次把世界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 之后“三分法”逐渐成为西方史学界历史分期的主流。18世纪末开始, 西欧中心论的观点在德国哥廷根学派历史学家中逐渐流行开来, 一部世界史变成了近代西欧各国制度的历史。在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的19世纪, 世界史编纂进入“西欧中心论”时代。后来, 世界历史编纂学中的“西欧中心论”又演化为“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 “西欧中心论”受到了挑战,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这种挑战更加严峻。当时一些历史学家已经认识到, 将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的传统三分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在这个时候, 将“跨文化互动”作为历史分期的标准就由本特利提出来了。他认为研究世界上的人们参与跨越单个社会和文化区域的历史进程的情况也许有益于全球历史分期的尝试, 以摆脱种族中心论的分期法。

教育装备史研究方法论文 篇10

笔者作为课题组成员,曾有幸参与《江西科学技术史》编纂研究,亲身经历史料搜集、整理和考证,篇目设计,编纂研究和撰稿等实践。鉴于志、史同源异流,志源于史,两者有较多相通之现实,特就科技史的编纂研究作某些分析和总结,抛砖引玉,以期能对科技志续修工作有所裨益。

1 资料搜集要突出广泛性和新颖性

志作为“资料性著作”,与史著一样,其生命系于资料。民国时期的吴宗慈提出收集资料应做到“明、确、详、速”,即资料要求完整清楚、出处确切、务必详尽、有闻必录、录则报告。就搜集资料的方法来说,两者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史料由于时代久远,散失很多,搜集难度更大,要依赖考古材料;而志书资料年代较近,有年鉴和亲历者为基础,搜集和考证相对要容易一些。

江西自古就是文化胜地,先辈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仅旧志就有512种。它们含有大量的科技内容和相关信息。但是,文献浩如烟海,搜集并非易事。一般来说,搜集资料要采用“先内后外、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查找本单位、本部门收藏的,再到图书馆、志办、个人收藏处查找、补充和核实;先查找年代近的,再查找年代远的;先查找常见的(如档案、书籍、报刊、图、照片等),再集中力量征集难度较大的(如流散、遗缺的资料)。

搜集资料的途径除依靠作者平时广积厚蓄外,还要通过检索查找,或通过网络,或通过专家访谈,或求索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方志办、考古所、民间私藏等。凡印本书、手抄本、图片、档案、碑帖、文史杂志等均在搜集其列。尤其要注重图片和照片的搜集,深入挖掘新史料、新发现、新研究成果、新考古材料等。资料越多、越广、越新、越权威,基础就越扎实、内容就越丰富、分析就越有据。据统计,纂著本史著共搜集历史文献、专著、研究资料多达800余部(篇)、考古材料300多篇、科技照片和图片千余幅。

2 资料考证要突出真实性和可靠性

史和志一样,有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还必须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考证。资料客观准确、翔实可靠,直接决定史志的命运。所谓“隔代写史”,即表明史著跨年限长,资料考证的难度更大。而“当代修志”,年代较近,资料考证要相对容易。尽管如此,两者仍要高度重视考证工作。否则,难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确保史志的真实性、科学性。

本史著的资料考证采用了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法有:

2.1 历史文献分析法

即通过印证、校勘、对照、比较等手段,对文献本身作真伪鉴别和所记载的内容作真实鉴别。该法为传统研究方法,在史志研究中使用广泛。我们应用此法对所选史料作考证,纠正了一些历史记载上的错误。

2.2 实地、实物考察法

该法为科学史尤其是技术史研究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不足,解决许多单纯由文献资料研究所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曾实地考察了宜春古观天台、仰山梯田、贵溪仙水岩遗址、宋应星纪念馆和江西文物普查成果展等。此外,还对传统的实物或工艺,如风箱、曲辕犁、弹棉弓、水车、造纸工艺等进行考证,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古代工艺技术细节,避免由于历史文献记载不详而导致的理解错误。特别是对(清)婺源人齐彦槐发明的天球仪和中星仪的考证研究,纠正了过去一些学者把两者混为一谈的错误。

2.3 考古研究法

出土文物反映当时的生产工艺和科技水平。本课题组的多名考古专家参与过江西所有的重大考古发掘和论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图片)。充分引用这些考古材料和研究成果,减少了许多环节,避免重复劳动,起到了良好的“证史、校史、补史”的效果。

2.4 技术复原或技术检测法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出土文物进行技术检测或对某些工艺进行复原,以恢复出土文物的历史真实面貌,从而印证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是科技史考证方法的重大发展和突破,是传统考证研究方法不可比拟的。本史著引用的许多科技事例和评价结论,都采用了技术复原或技术检测法得出的结论。如用碳14测定的万年大源仙人洞原始稻植硅石年龄,宋代吉州窑木叶天目盏生产工艺复原等。

3 篇目设计要突出科学性和逻辑性

志中有史,史志一家。然而,志不同于史。以篇目来说,史志篇目都采用篇、章、节、目结构,史采用纵分横写,志采用横分纵述(横排竖写)。本史著采用纵分朝代为章、横分技术领域为节,共分9章97节。实践表明,以朝代分章的好处是:时代感强,能对整个朝代的科技发展进行层面叙述和评价,便于读者纵向审视江西科技发展起伏的历史轨迹,寻找影响科技发展的政治、社会和人文环境等原因。而以技术领域分节和具体工艺或自然学科分目,能较好地反映科学技术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江西科学技术史》篇目设计从科学性和逻辑性出发,重点考虑上下章各节、各目之间的对应和衔接,读者所见到的江西各个科技领域的发展,其历史线路是完整的、连续的。而节的设计,则充分考虑各章科技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统一性和节间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技术内容,节名和目名尽量一致。设计思路包括:

3.1 以导论开篇

导论全面、系统地综述江西科技发展的历程,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纵述科学技术自身兴起和衰落的原因,反映决策管理的经验教训,揭示发展规律,给读者以全貌和清晰的思路。

3.2 章前设概述、节前有无题导言

概述和无题导言分别对本章、本节的内容进行阶段性概括和本系统、本技术领域的地位评价,对相关内容起到联接和提纲挈领之作用。

3.3 章前设社会历史概况节,章尾设科技兴衰原因分析节

两者遥相呼应,并形成因果关系。章前的社会历史概况节,对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等进行概述,为科技兴衰原因分析节进行铺垫,以使分析有理有据。

3.4 主要章设科技人物与文献节

目的是为了弥补记述过程中难以插入人物传和专著等内容的缺憾,颂扬杰出科技人物及其科学献身精神,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全书内容更加完整、丰富。

3.5 部分章设自然哲学思想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自然科学的发展直接受哲学思想的影响。引入江西重大的哲学思想研究,包括唯心论和朴素的唯物论研究,目的是表现自然哲学思想与科技发展史的内在关系。

3.6 卷尾附录人名索引、书名索引、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

卷尾设立索引、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是方便读者检索查阅。索引有“指引”作用,它是出版物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索引的书,不仅是体裁上的一种缺失,也使它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

4 史学研究要突出开放性和创新性

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始研中国科技史,从而改变了我国科技史研究分散、方法单一,仅凭作者现有知识水平或手头所见材料从事研究的局面,使之逐渐成为一个专门学科。江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组织地研究科技史,先后进行过古代科技史、冶金史等专史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毫无疑问,科技史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开放性和创新性。科技志作为方志新门类,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其编纂理论、方法和标准有待深入探索和创新。本史著编纂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

4.1 突出科学技术、突出科技人物、突出江西特色

全书应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把握科技主线,围绕重要时期、重要领域和重大科技事件进行谋篇布局和论述。在技术领域和时代特色方面,重点论述江西农业、陶瓷、矿冶、造纸、制茶等领先领域和商周、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等重要发展时段。在科技人物方面,重点突出(宋)朱熹、(宋)陈自明、(元)赵友钦、(元)危亦林、(明)宋应星、(清)揭暄等赣籍杰出的科技人物。在重大科技事件方面,重点描述诸如原始稻驯化、原始陶器发明、制瓷技术、商代铜矿采选技术和胆水炼铜法、中国第一本地图册的绘制、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牛病防治等。这些成就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中国科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示之,无疑就确立了江西科技的历史地位和突出了她的地方特色。

4.2 跨学界研究开创江西科技史研究的新思路

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哲学思想等社会人文环境,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必须回归科技史的人文社会、哲学和组织体制论等研究思路。因此,重视内史与外史研究相结合,注意吸纳历史、经济、考古和古文献研究专家共同参与编纂研究。采用分工合作、成果综合和思想交汇等方法,极大地拓展了科技史研究的思路,克服了单纯由科技工作者来写科技史的思维局限。

4.3 以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觉进行评价

评价的方法是比较。科学无国界。在编纂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注重把江西科技发展作历史比较的同时,更注重与全国乃至世界同类科技成果相比较,从东西方交流的角度去分析,以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让读者认识江西科技的真实面貌。本书许多评价和结论都是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视觉去分析和评价的,避免“关门写史”和“闭门评价”的局限。

摘要:本文以《江西科学技术史》编纂研究为例,就资料搜集、资料考证、篇目设计和史学研究等方面,总结某些有益的经验,提出突出的要点,对科技志编纂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科学技术,篇目,资料,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国强,李放.江西科学技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2]卜风贤.后李约瑟时代中国科技史的发展趋势[J].农业考古,2005,(3).

[3]黄一农.中国科技史发展之浅见.美国:Prince-ton“New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国际研讨会,2003-03.

上一篇:工程咨询业的人才培养下一篇:一期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