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

2024-07-29

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共9篇)

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 篇1

当前, 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新增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 加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 使经济增长对就业岗位增加的促进作用不断下降, 整个中国社会面临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城市中的整个就业人群来说, 大多数农民工、下岗再就业人员以及部分临时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整个就业市场中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 不仅表现在工资收入、工作性质、福利保障、社会地位等方面, 而且在就业培训、职位提升、劳动安全等方面也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一、弱势就业群体的定义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 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带来了深刻变化, 注入了巨大生机。但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代价, 弱势群体浮出水面并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城市中, 一方面, 国有企业的改革形成了一大批下岗再就业人员, 另一方面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涌入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群体。这两类人群在工作层次、技术水平、工资收入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层次, 属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这部分人群的生存状况更为严峻。本文中的弱势就业群体主要是指由于自身劳动能力和知识技能影响, 以从事较低层次劳动为主, 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处于较低水平, 在整个就业人群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涵盖范围不仅包括大部分农民工、下岗再就业人员, 临时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还包括部分从事较低级工作的城市低学历青年、残疾就业人群等。

二、城市弱势就业群体生存现状分析

城市弱势就业群体由于其从事较低层次的工作, 工作条件和工资收入处于较低的水平, 与大多数城市就业人群相比, 其生存状态堪忧。

(一) 弱势就业群体生活状况。

城市弱势就业群体由于缺乏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 生活水准常常处于温饱以下, 贫困成为城市弱势就业群体的首要特征。弱势就业群体在财产、收入、消费、医疗保健等方面都处于窘迫的状态, 普遍表现为收入低下、收不抵支、债务突出、高恩格尔系数、低消费和低营养标准等。城市弱势就业群体与城市总体就业人群差别最大的就是工资收入水平, 这是弱势就业群体各种困境的根源和基础。城市弱势就业群体在家庭日常支出项目上主要以食品支出为主。除了基本生活支出, 部分家庭还需要在子女教育等其他方面支出, 经济上入不敷出。大多数城市弱势就业群体普遍居住条件较差, 一部分是年久失修的单位旧房, 一部分是租住房屋, 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较小, 居住环境和周边服务设施较差。

(二) 弱势就业群体思想状况。

因为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和对社会的挫折感, 城市弱势就业群体的精神状态较差。城市弱势群体普遍思想封闭, 社会交往疏离。在社会生活中, 他们缺乏社会支持感, 而具有较低社会支持感的人对他人的评估比较消极, 对自己本身则产生人际交往无能、焦虑及社会排拒感, 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 难以自我调适, 进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对自身所处的不利地位, 城乡弱势群体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困惑、无助和不平。少数人因在再就业过程中遭受社会歧视, 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对社会不满。

(三) 弱势就业群体政治参与状况。

城市弱势就业群体对社会政治参与程度较低, 多数人员对于国家、政府、社区之外的新闻、社会事件漠不关心, 较少人经常在家中看电视新闻, 互相见面也很少聊新闻, 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大多一知半解, 甚至对于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政府政策和就业促进措施的具体内容也只是个大概了解。但另一方面, 城镇弱势就业群体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也愈加明显, 由于缺乏必要的表达自身利益和政治要求的渠道, 其参与社会政治的方式也显得较为特别。在一些城市, 特别是一些低收入者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和城镇, 为了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和贫困状况, 他们不断加强内部认同, 开始自行组织群体性静坐、上访、游行、示威等活动。

三、城市弱势就业群体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

政府对弱势就业群体的支持, 主要体现为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制订相应的公共政策, 让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地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益和福利成果。为城市弱势就业群体提供必要的制度供给, 引导城市弱势就业群体的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 逐步摆脱困境。对城市弱势就业群体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主要包括:

(一) 完善社会保障。要解决城市弱势就业群体的生活与工作问题, 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 结合中国现实国情, 统一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覆盖全体社会公民, 为弱势就业群体提供社会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抚恤制度。要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严格进行家庭收入调查, 核实保障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与实际生活水平, 规范申请、评审和资金发放程序,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从法律上明确社会保障在对弱势就业群体扶持中的功能和作用, 明确社会保障的对象、内容、标准, 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政策和相应的申报审批程序, 彻底解决由企业、劳动部门分别实施社会保障措施所导致的政事不分、管理体系不统一、实施办法各异、程序过于复杂、配合衔接困难等问题。

(二) 加强就业促进。政府的就业促进政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政府实行相关扶持政策, 努力开辟就业岗位, 促进再就业, 保障弱势就业群体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 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方式, 促使弱势就业群体转变就业观念, 提高其自身工作能力, 以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我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制虽然已经建立, 但在专业化和管理体制方面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和改进的目标是, 争取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鉴定申报、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一站式”就业服务, 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其他弱势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要全力以赴做好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工作, 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化建设, 提高职业介绍工作人员的素质。为帮助弱势就业群体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 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 增强就业能力, 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 公共就业服务应加大对弱势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和就业训练投入的比重。职业培训必须以提高技能为重点、以就业为目标, 突出各类人员的技能培训, 为不同能力基础和就业方向的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三) 提供创业支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是弱势就业群体就业的重要方式。为了鼓励扶持更多的弱势就业人员从事自主创业, 国家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税费优惠。政府帮助弱势就业群体自主创业, 必须简化工商注册手续, 积极帮助下岗、失业困难群体和进城农民工阶层解决创业场地和组织问题。工商、税收、城建、消防、卫生防疫等市场行政管理部门, 必须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 支持和鼓励弱势群体自主创业, 把政策落实到基层, 维护和优化就业弱势群体自主创业所必须的政策环境。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就业弱势群体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制度, 为弱势群体创办小型或微型企业、家庭作坊、社区服务业、个体经济及其他自我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四) 完善政治参与。政府应充分考虑弱势就业群体的意见、建议, 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政策,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使政府相应的社会政策和管理更加符合这一群体的意愿和反映实际情况。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一是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有针对性地对选举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修改, 增加有关竞选内容, 增加选民对候选人了解的透明度使选举过程真正能够反映和体现选民意志, 使弱势就业群体能够在城市社区充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选好自己的代言人。二是完善弱势群体对立法的参与制度。当涉及有关弱势群体利益直接密切相关的法律草案, 要提交他们讨论。讨论法律草案的过程, 是公民参与立法、参与政治的极好方式, 是充分反映民意、体现民意的过程, 也是向公民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三是健全和完善公民信访制度、监督制度等。对社会弱势群体来说, 尤其重视信访制度, 因为法律诉讼渠道成本相对较高, 而信访的成本相对较小, 即使解决不了问题, 也使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见和怨气能有发表的地方, 还起到了社会减压阀的作用。四是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吸收弱势群体中的优秀份子。各级党团组织应该采取多样化的组织方式, 吸收弱势就业群体中优秀人员进入各级组织, 为他们表达自身意见提供良好的渠道。

参考文献

[1].侯志阳.转型期就业弱势群体的困境与出路[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

[2].李斌.市场推进下的中国城市弱势群体及其利益受损分析[J].求实, 2002, 5

[3].刘纯明, 孔恩阳, 王栓茂, 严定国.重庆市城市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 12

[4].李娜.社会转型期城市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探索[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

[5].孙迪亮.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弱势群体特征成因及扶助[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 篇2

本文从我国政府市政管线问题出发,将GPS、GIS和RS(简称3S技术)应用在现代公共安全领域,结合决策支持理论,提出了市政管线突发灾难事故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模型.

作 者:雷战波 冯德多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49 刊 名:商业时代  PKU英文刊名:COMMERCIAL TIMES 年,卷(期): “”(21) 分类号:G254 关键词:3S技术   公共安全   市政管线   突发灾难事故预警   决策支持系统  

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 篇3

关键词: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构建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开展以来备受关注,实践证明: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与服务是研究项目工作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是摆在远程教育学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任重而道远。对于目前普遍采用建立远程校外学习中心作为学习支持服务依托的网络院校来说,强化校外学习中心“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实现知识构建、维持学生学习动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结构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合体,系统要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重点,学习者作为服务的主体和中心,需要全方位的要素建设,才能保障网络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学会自主、协助学习为动机,以提高学习者满意度为宗旨,在网络媒介的学习环境下从人员、情感支持、信息资源、设施、技术支撑、反馈渠道等几个方面分析,构建了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如图1所示)。

二、提升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对策

(一)全方位构建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的系统各要素有机构成的,涉及到人员、资源、设施等各个方面,需要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全面配合。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通过提供人员、学习资源、设施支持、学习评价、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逐步克服了由于师生时空分离带来的不便,使远程学习者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渠道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协助沟通的能力,保证了远程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支持服务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在学习型社会环境下,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学会生存。通过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学习力、发展力、适应力”的专业学习型人才,一个健全的全方位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必须贯穿于远程学习者的学前、学中、学后三个环节,并针对不同的环节实施不同的服务。

学前包括两部分的指导与服务:一是注册、登记时的指导;二是正式开始课程学习之前对远程学习者进行学习特征、学习取向等方面的指导。学校通过发布招生简章,介绍相关学科专业、学校教学的规章制度、远程学习方式、成绩考核方式,让每一位远程学习者真正了解到入学前的“入学须知”。学中支持服务主要是对课程学习整个过程的指导,包括课前预习的支持、学习策略的建议、学习过程的支持、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答疑的支持以及作业测评的支持等,它为远程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服务。

学后是对学习过程的反馈,目前主要以网络化考试的形式对远程学习者展开评价。学后给予的支持与服务,是对整个课程知识学习的归纳和总结,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统一,使每一位远程学习者都能有效解决遇到的难点和疑点。

(三)统筹信息资源服务的多样性

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工作的核心内容,围绕学习者的资源服务丰富多样,从入学前到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入学前的咨询服务、注册登记、选课,到学习能力的培养、辅导答疑、以及学习评价的整个过程,都有着专项服务。资源服务不仅仅只是书本材料、辅导材料,还有网络技术下的数字资源、网络测评、网上实验室等提供的信息反馈服务。为学习者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态度至关重要,在保证网络设施支持的前提下,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必须关注远程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是否存在孤独感,关注学生是否因学习能力欠缺而产生挫败感,以便强化情感支持服务。

(四)加强服务环境的改善

面向支持服务的环境构建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工作最基本的因素,是支持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一项服务资源。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主要以网络为依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了适应现代网络技术的冲击,更需要加强网络硬件设施的建设。现代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硬件目标是,建设能够传输和反馈各类信息资源的高速度专业平台,在网络院校、各级电大和试点分校要克服网络资源不能共享、网页不能打开、网络交流不顺畅等困难,进一步完善以Internet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实时互动、交流与反馈。

(五)不断提高自主化学习效率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目标是提高远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支持服务是围绕着学习者的自主化学习进行的,人员服务、资源服务、设施服务等支持都是提高自主化学习效率的前提。

1.导学支持服务

导学是自主化学习前的准备阶段,导学的目的是使远程学习者具有自主化学习的意识,并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自主化学习方式;教师指导远程学习者选择学习课程,并对他们进行各章节学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拟定学习方案、学会自学的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2.助学支持服务

助学在整个自主化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保证教与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学环节,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进度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实时通过作业或考试测评的方式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通过E-mail、网上论坛等通讯手段与学习者保持同步或异步沟通,有意识地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以指导。

(六)运行保障机制实时监控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行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才能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其包括:观念保障和物力保障。参与远程教学的所有服务人员必须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树立教育服务观:转变师生的角色,把学习者作为服务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的过程,“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物力保障是指整个系统需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保障,为了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在各个运行环节进行质量评估,对运行系统进行及时监督和反馈,以便查漏补缺,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修正。

三、结语

校外学习中心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产物,是远程教育院校在各地建设的,为了保障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基础组织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导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开展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工作,需要全方位地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支持服务,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不仅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运行机制实时监控,还需要丰富的内容建设,保证丰富的信息资源,最终提高自主化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亭亭.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 2003(5).

[2]徐建东.成人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春莲.高校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设计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

[5]张满才.人本主义思想与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9(6).

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 篇4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全面部署, 明确提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同时,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 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等。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群体。因此, 通过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市场链条相互融合, 推进广大中小微科技型健康发展, 成为当前推进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育与壮大科技型企业,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力度, 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目前,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还面临许多困难, 随着经济增长的回落, 生产成本增加, 总体效益下降, 国际国内市场萎缩, 尤其是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许多企业贷不到款, 贷到款的贷款费用很高, 因此国家各个层面在经济转型时期, 更加关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更加关注现在困难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加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力度, 强化对其政策的科学设计与制度化建设。

二、科技金融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制约要素

(一)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自身特殊性的制约

主要表现为:虽然智力资源丰富, 专业化集中度高, 但固定实物资产少, 缺乏资金以及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和信用记录, 贷款的额度相对较小, 很多企业是科研人员, 往往缺乏管理和市场经验, 一旦技术有误或者方向有误, 企业可能就会解体, 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企业存活率较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这些特点导致其融资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响。首先, 由于缺少抵押物和信用记录, 导致金融机构对还款的不确定性增加, 造成融资渠道不畅, 只有小部分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 资本市场融资可能性降低, 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的利息高。其次,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往往出现短贷长用的现象, 银行逾期垫资比例高, 对银行, 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储蓄和借出业务具有较强影响。因此, 银行往往审慎对待此类贷款。三是由于科技市场的自然淘汰和技术更新频率很高。选择项目的恰当性、发展计划的合理性、市场的开拓能力有限性等技术、市场和新型行业的发展导致的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信贷风险。

(二)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制约

首先, 由于目前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国内市场增速等因素影响导致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市场规模不足, 盈利水平下降, 景气指数回落, 因此,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投资意愿受到影响。其次, 政府政策支持与配套服务不足, 由于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成本高、效益不确定、工作量大等固化认识, 导致对其相应的法律体系、税收、信息交流、财务审计、管理咨询、金融政策等社会服务体系落后于需求, 而是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大企业, 大多政策都是为其量身定制。第三是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不足, 不能适应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备,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尚不成熟。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很多担保机构在资金规模、担保时限、担保能力上存在欠缺, 风险过于集中从而束缚了其代偿能力, 相应的制度改革、监督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内外环境的制约, 导致大量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资金主要靠内部积累以及代价很高的民间借贷, 融资渠道受限, 直接融资比例非常低, 使得大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为受到资金问题困扰的融资难企业, 因此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体系, 真正激发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活力。

三、科技金融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 政府积极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政策支持

第一, 制定扶植政策, 升级服务体系。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政策倾斜, 制定单列计划, 实行单独管理, 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引导成立专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服务的金融租赁机构, 由金融租赁机构帮助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解决设备和资金问题, 通过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拓宽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政府与交易市场之间在企业挂牌与股权融资、地方金融机头托管、债券融资等方面进行磋商。引导成立针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积极推动活跃的“民营银行”, 将社会闲散资金和民营资本引入到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体系中, 探索小银行服务小企业的科技金融模式。为增加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引导保险体系建设, 利用保险公司的进入降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等, 防范信用风险。利用政府行政资源, 整合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等科技要素, 引导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吸收、承接和转化高新科技成果等。第二, 带动金融机构向科技产业聚集区集中。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往往倾向于向特定区域集中, 这种集中性的特点使得配套的科技金融也应该向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密集的区域转移和集中, 深入到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密集的区域, 在聚集区设立分支机构和增加经营网点, 政府应该配套建设专门的服务机构和队伍。搭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推广和应用平台, 使金融服务回归科技实体;第三, 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兼顾经济与社会政策双维制支持。制定包括专项引导资金、科技奖励、风险补偿、财政补助、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合作成长基金等在内的科技优惠政策, 变选择性、临时性政策支持为普惠制和长期化的政策支持, 扩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产品采购力度。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赋予土地、税收、审批等有限权限, 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推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孵化器、创业园等创业基地的建设, 实行对其资金运行动态监测的反馈机制。引导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服务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研究计划与研究课题, 利用其科技创新的资源和平台, 增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后劲, 鼓励创新人才自主创业, 从而增强科技金融进入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信心等。第四, 制定优惠政策搭建相关的协作平台。例如, 对应用性较广的大型科学仪器, 可以采取政府贴补、税收优惠等方式, 引进社会资本和相关的企业共同搭建相应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服务平台, 实现大型仪器的共享, 减少企业的固定投入, 在提高设备使用率的同时, 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政府还可以投入建设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最后, 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宣传推广, 将相关的科技、财税、经济、工信、商务等部门的相关政策进行整理汇集, 开发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建立科技服务终端, 利用其信息覆盖和发送即时的特点, 第一时间将各类相关信息推送到相关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使其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 提高科技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二) 金融机构积极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与建设性的服务

第一, 制定量身定做的信贷政策, 搭建相应的服务平台。金融机构应认识到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持有与市场发展迅速中的优势, 在审批程序、风险补偿、考核方法与资源配置上制定专属的政策。主要体现在, 审批程序上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良好成长性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绿色通道, 减少反担保的程序, 为其提供主动授信, 设计整体融资解决方案。第二, 打造量身定做的创新型科技金融产品, 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为解决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 金融机构应着手建立专门针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专营机构, 比如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服务中心等, 放大分布网点。成立专业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信贷业务培训师团队, 培训专业服务人员, 在信用贷款、质押贷款等等方面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 将银行信贷流程进行分解, 对分解的包括营销推广、业务办理、审批、放款、后期管理等程序配备专门的营销推广经理、信贷经理、风险控制管理人等, 从而提高运行效率。着力进行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信贷产品创新, 尤其要注意识别该类企业的核心资产。在质押担保方式上, 尝试以股权、知识产权、版权、商标权、发明专利权质押, 设计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贷产品。细分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供应链, 针对不同环节的资金需求, 设计供应链融资产品, 为企业提供包括托收保付、信保票据买断融资、厂商银储等在内的融资组合, 平衡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供应链。在还款方式上, 考虑其担保物的缺失问题, 设立放款专用账户, 根据其现实需求放款。在融资的组合方式上, 进行投资与保险结合、保险与贷款结合、投资与贷款结合、投保贷结合等不同组合方式, 发挥各自所长, 用投资收益弥补贷款和担保的风险性。在提高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信用等级上, 发挥保险信用增肌的作用, 借助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补偿机制,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可以通过进行风险管理咨询, 投保商业保险, 缓解企业信用不足的弊端, 增强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增加银行向其授信的机会。

(三) 广泛构建政府与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彼此之间的合作平台

政府的相关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和银行开展战略合作, 通过协议合作的方式, 共同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搭建融资授信平台。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资助、认定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银行优先进行信贷, 双方可以在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建设上找到连接点。银行和担保公司在业务操作上可以协调同步进行, 在信息收集、审批、决策、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合作。保险公司与银行可以在化解风险方面实现合作共赢等。总之, 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建立, 有助于实现小企业与银行大资金实现对接, 有利于分散的民间资本、闲散资金等小资本服务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这个大群体。

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 篇5

关键词:智能财务决策系统,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构建

当前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 以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Internet和电子商务浪潮构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宏观环境, 使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受到新的挑战, 尽快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水平迫在眉睫。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以往复杂得令人望而却步的许多会计模型和方法的实现变得简单易行。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实现从海量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有用信息和知识, 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实现对专家求解复杂问题所利用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的模拟。这些技术为财务分析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是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由核算型向经营决策型转变的有效途径。

一、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应用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针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通过提供背景材料、协助明确问题、修改完善模型、列举可能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等方式, 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帮助的智能型人机交互信息系统。它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的结果。

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财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是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近年来, 企业经营环境的国际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 要求企业必须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决策, 而传统财务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复杂问题的求解要求。为了使系统更加有效地工作, 企业应利用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新兴技术, 如数据库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神经网络以及基于事例的推理、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等, 研究和设计智能化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以辅助决策者进行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实现财务决策的动态化、智能化。

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 允许决策者能自始至终地介入系统的决策过程, 并要求系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可以使决策者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能力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同步提高。

(2) 实现知识推理和数值运算相结合, 从而提供比初级的决策支持系统更强的决策支持能力。

(3) 建立更为通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结构, 以扩大系统的服务领域, 也使系统对环境的变化和决策方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企业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目标和功能

1.系统的构建目标

目前, 我国传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还大多局限在利用图表对现有状况进行描述, 属于财务分析的范畴, 而把专家的经验融进软件, 解决企业普遍的管理与决策问题, 让计算机最大限度地代替人工进行决策, 提高决策的效率是智能财务决策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 笔者认为企业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

(1) 不仅支持企业财务管理决策中的结构化决策问题, 还要支持半结构化和部分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2) 支持企业不同管理层次的财务管理问题, 如支持高层管理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及预算编制等问题的宏观管理决策;支持中层管理控制决策, 如生产决策、成本决策、销售决策、库存决策中的计划管理控制等;支持基层作业控制决策, 如生产决策、销售决策、库存决策中的作业控制决策等。

(3) 支持用户之间的通讯, 以便支持相互依赖的决策制定。

(4) 提供方便的人机对话和良好的数据传输功能。

2.系统功能

传统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具有3个功能:核算、管理和决策。核算, 即会计功能。在会计层, 它完成会计原始数据的收集、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业务处理后输出会计信息, 同时将会计基础信息传输到管理层。管理, 即管理信息功能。在管理层, 进行会计基础信息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输出, 同时传给决策层。决策, 即根据会计分析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进行预测、判断和决策, 然后将决策方案下达到管理层。在管理层进行指标分解, 编制财务计划;再下达到核算层, 并对核算层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

而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的功能应在传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基础上, 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 深入分析挖掘历史的、现实的、清晰的、模糊的、内在的、客户的等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 运用模糊数学、神经网络、数理统计等多种数学方法, 对有效信息进行计算分析, 以辅助决策者进行财务决策。

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1) 财务分析。

能自动实现资产分析、权益分析、利润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费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等基本功能。

(2) 财务计划与控制。

能帮助编制利润计划、成本计划、现金流量计划、资产及其资金来源计划, 还有各种经济指标控制和预算等功能。

(3) 财务预测与决策。

能代替或最大限度地帮助决策者完成投资预测决策、筹资预测决策、成本预测决策、销售预测决策、存货预测决策以及利润分配预测决策等。

三、企业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架构模型

本文提出的企业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运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 采用关系型数据存储格式存储海量业务主题数据, 增强了大数据量系统管理扩展的能力;采用并行处理技术处理复杂的查询请求服务, 实现了决策支持查询优化, 同时亦可支持多维分析的查询模式。该系统从企业大量的数据集合中收集整理信息, 并运用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技术, 灵活、交互式地提供统计趋势分析和预测报告。系统还需要建立多种数据挖掘模型, 自动分析数据, 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归纳性推理和联想, 寻找数据间内在的某些关联, 从中发掘出潜在的、对信息预测和决策行为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模式, 从而建立新的业务模型, 以达到帮助决策者制定市场策略、做出正确决策的目的。

1.系统架构

系统的整体架构分为3个层次:数据获取层、数据组织存储层和数据分析展示层 (如图1所示) 。

2.系统处理

系统从逻辑上可划分为3个处理步骤:后端处理、中间处理和前端处理。

(1) 后端处理。

利用数据ETL工具将多个数据源的业务数据, 包括企业内部财务系统、本地外部财务系统、远程外部财务系统以及企业已经建立的诸如ERP、SCM、CRM、OA等系统和一些相关系统, 根据定义的企业数据仓库模型进行抽取、清洗、净化、加载, 对业务数据清零、清空、去除、格式转换, 对原有的数据及其机构进行调整, 为后续查询、报表、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源。

(2) 中间处理。

根据定义的企业信息模型, 利用数据建模工具, 形成按企业信息模型存储的多级别、多层次的数据库, 为财务数据分析、财务预测决策提供数据。

(3) 前端处理。

前端处理进行数据表示, 利用多维分析工具、多维报表工具以及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综合数据查询、分析统计和生成统计图表等,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 实现人机交互, 为企业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功能。

四、结束语

企业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将会更好地适应我国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发展, 推动我国企业科学管理的实现。这一项目的实施, 要求企业相应地实施管理思想、管理人才、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发展我国经济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自己开发信息系统的经验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探讨了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目标、功能和框架, 对企业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明仑, 杨善林, 等.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与挑战[J].系统工程学报, 2002 (5) :48-58.

[2]谢榕.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 1999 (8) :9-11.

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 篇6

瓦尔拉斯1874年在《纯粹经济学要义》[1]中首次提出一般均衡概念: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下, 经济行为受到严格的预算约束和市场约束, 在约束下, 追求利润或效用最大化, 通过价格的充分调整, 所有市场上的供求都相等, 达到均衡状态。经济学家们一直试图研究能表示现实经济的具体方程。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模型成功地反映了部门间的关联以及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间的联系。数十年来, 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的多部门经济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发展计划和政策分析。这类模型假定成本是线性的, 技术系数是固定的, 且把最终需求看作是外生给定的, 故其仅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初步近似。20世纪50年代, 数理经济学家Arrow和Debreu[2]则从数学上严格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唯一性。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Computable Genera Equilibrium, CGE)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1960年, Johansen构造了一个描述挪威经济的CGE模型[3], 模型结构简单, 采用把非线性方程简化分割成线性方程的思路, 求解方法则采用简单的矩阵求逆方法。但在他的模型中已经清楚地把方程分为供给、需求以及供求均衡3个部分, 求解的目标在于寻求一组使得供求平衡的价格, 模型已经具备了CGE模型的显著特征,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CGE模型。经过40多年的发展, CGE模型在其理论深度、模型结构、建模技术和应用范围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很多国家都建立了CGE模型, 如Dervis[4], Adelman[5], Gruver[6]等。模型被广泛地用于分析价格、税收、关税和汇率、技术进步、工资、收入分配等经济政策变动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用于研究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 环境政策、投资评价、发展战略选择、贸易政策以及外部冲击下的结构调整等经济问题。

利用CGE模型进行经济分析, 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把经济系统的整体作为分析对象, 它通过对经济系统整体的仿真对特定的经济策略变动进行分析, 用全面的观点考察一个经济系统中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关系。事实说明:CGE模型以其建模机理明确是迄今唯一能够反映经济系统中, 宏观调整与微观经济行为主体间的复杂关系的模型。

社会核算矩阵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SAM) 是以矩阵的形式反映的国民核算体系SNA[7]。SAM是对一定时期内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全面描述, 它是投入产出表和国民收入账户的一个综合表达[8,9]。与投入产出表不同的是, SAM在投入产出的基础上增加了非生产性部门的信息, 如居民、政府、世界其他地区, 以二维表的形式全面反映了整个经济活动的收入流和支出流, 不仅能反映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 还能反映非生产部门之间以及非生产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之间的联系, 这样能够反映政策变动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全面影响。并且SAM中的商品部门、活动部门和经济主体都可根据所分析问题的需要加以集结或细分;同时, SAM将投入产出表与宏观经济账户统一在一个一致的框架之下, 以平衡、封闭的矩阵形式表示生产部门、要素和各类机构间的联结关系。

基于这些认识, 本文提出建立一个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的经济政策模拟决策支持系统 (CGEDSS) 。

2 可计算一般分析的基本模型

CGE模型分析的基本思想是:生产者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资源约束条件下, 确定各种商品的最优供给量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消费者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 在预算约束的条件下, 确定对各种商品的需求量, 当最优供给量与最优需求量相等时, 经济系统达到最稳定的均衡状态, 同时由均衡供应量和需求量求出一组商品的均衡价格。

2.1 CGE模型的一般结构

从模型建模的角度分析, CGE模型就是描述经济系统供求平衡关系的一组方程组, 一般包括供给、需求和均衡三组方程。其中供给部分生产方程涉及生产函数的形式, 需求部分方程涉及需求函数的形式。这两种函数形式的选择取决于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分析上的易处理性。其一般结构可以见表1所示:

2.2 模型的生产结构

生产函数是用来描述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依关系的函数, 它描述在一定技术效率条件下, 采用有效生产要素投入量组合可以获得的最大可能产出。在模型中, 生产函数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建立生产方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生产函数的形式。从国内外相关文献中[1,10,11,12,13]也可以看到, CGE模型的生产函数形式多采用C-D函数、CES函数等。因为: (1) 多年计量经济学的统计实践结果已经表明, 这些方程与实际情况的拟合程度很高, 完全可以描述经济系统的基本情况; (2) 在经济理论中使用最多的也是这些方程, 直接使用这些方程对建模和分析带来很多方便。

模型假设在每个生产部门有一个竞争性企业, 每个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总的生产函数用Leontief与多重嵌套的CES生产函数描述。

2.3 模型的需求结构

在一般均衡理论中,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理想假设是其中重要的约束条件之一。消费者最优化问题实际是在预算约束条件下选择商品 (包括服务、投资、休闲) 的最佳组合以满足效用最大化。

CGE模型中常见的需求函数有:线性支出系统LES、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几乎理想的需求函数系统AIDS等。这些函数都是由一定形式的效用函数并满足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条件推导出来的。在研究中把各类居民的效用函数用不同的StoneGeary效用函数来描述, 假设居民的消费需求是由复合商品构成, 允许不同复合商品之间的不完全替代, 居民在总消费预算约束的条件下最大化其效用, 这将导出居民需求函数为LES或ELES。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产品的国内总需求等于居民消费需求、各部门中间需求、企业需求及政府需求之和;产品总供给包括国内生产内销部分和进口品;国内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详见图3产品市场物流结构图。

3 CGEDSS的系统结构框架

3.1 以CGE模型为核心的决策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的运行建立在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上;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开发工具为Microsoft Visual C++.net;CGE模型生成和求解系统建立在GAMS开发环境之上——GAMS IDE 2.0;数据库系统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系统结构框架见图4所示。

3.2 政策模拟分析流程

首先建立基年均衡数据——社会核算矩阵, 然后根据具体政策问题, 集结部门, 设计具体政策变量, 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如图5所示。

3.3 政策模拟信息流程

根据CGE模型分析在经济部门应用的情况, CGEDSS由6个子系统构成, 它们分别是知识库管理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问题生成子系统, CGE模型生成子系统、CGE模型求解子系统, 输入输出及分析子系统。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系统的信息流程如图6。

4 CGEDSS的决策目标

4.1 政策模拟与计算分析

对于既定的政策目标, 模拟分析其实施后对供给、需求、收入分配、资源与环境、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国内经济增长及国际贸易等的影响。系统能够满足CGE模拟计算需求, 将CGE模型、DSS决策方法和工具、数据仓库技术面向政策决策问题集成。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进行一个高效的、全面的、可视化的政策模拟平台。

4.2 政策设计与政策优化

对于既定政策目标, 设计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对于未定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方案, 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设计可最大化实现目标的政策组合。

4.3 系统的计算机化、可视化和网络化及稳定性与安全性, 便于系统管理人员的动态维护与更新

系统应具有从外部数据库导入数据的功能;建立符合实际的标准数据结构, 方便系统获取用户的数据, 随时更新数据仓库;以及对数据的存储转换, 方便各个功能模块调用这些数据。

4.4 用户界面友好

系统运行过程是一个与决策者交互的过程, 为用户理解CGE模型结构、SAM矩阵、政策模拟原理提供直观形象的帮助支持;通过交互过程一步步地为用户明确其决策问题, 协助用户对该政策问题结果进行分析, 便于政策分析人员对系统的理解和操作及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对模型和数据库进行调整和修改, 形成政策模拟仿真方案, 便于政策制定者对系统输出结果的理解。形成方案后, 运行系统得出政策仿真结果, 最后形成政策建议, 为决策者提供支持。

5 结束语

建立CGEDSS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社会核算矩阵的数据, 为政府政策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提高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的功效。本文讨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提供支持的主要内容, 也涉及系统建立的软硬件环境, 人机接口等。期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推动CGE模型的研究及模拟系统的应用。

摘要:本文提出建立一个以社会核算矩阵SAM为数据库基础, 以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CGE为模型主体的, 用于经济结构分析、政策模拟的政府经济政策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运行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落实经济政策, 调整产业结构, 协调各经济部门的发展, 提供决策支持。

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 篇7

一、投资决策支持系统 (IDSS) 应用现状分析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式系统, 用来帮助会计问题决策者应用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 采取适当的模型来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会计问题。会计决策分为经营活动决策、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三个方面。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是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等信息技术对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内外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 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投资科学化、最优化。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支持的决策项目包括:企业扩建投资、新产品的开发投资、设备的更新投资、技术引进方案决策、投资资金分配决策。随着很多企业应用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也不断趋于成熟, 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普及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而且国内外的开发者与企业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现行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 尤其是国内这方面的应用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大部分的数据是以货币计量的, 一些重要的非货币信息确被排除在外, 而且数据存储重复。信息不充分以及数据冗余影响了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来源及其有效性。第二, 虽然现在很多管理信息系统中都有投资决策支持模块, 但投资决策模块只有投资状况及投资成果的分析与评价功能, 对企业投资活动还只是投资管理, 没有投资决策功能。第三, 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主要解决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随着市场的变化, 企业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用常规数学方法难以描述或解决, 而目前应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中原有的模型已经陈旧, 无法适应新的决策。

企业管理人员急需一个模型驱动的企业投资决策支持系统, 以弥补传统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投资方面的不足。

二、基于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模型是指以某种形式对一个系统本质属性的描述, 以揭示系统的功能、行为及其变化规律。模型来源于实际, 又高于实际, 与客观世界相比模型更简单、更抽象。驱动是一种模型库、数据库各自独立的驱动方式, 以模型库为核心, 强调对于模型的访问和操纵。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通常不需要很大规模的数据库。基于模型驱动的企业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应当以下特征:第一, 集成化。接入互联网的模型驱动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将企业整个投资活动所用所需对象作为信息采集点, 纳入企业信息网中。很多数据是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直接采集, 少数数据从其他外部系统获取, 绝大部分的信息能够实时采集, 投资决策数据集成化。这些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不再是信息孤岛。第二, 智能化。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是由人、微型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离不开人的相互作用, 尤其是预测与决策的功能必须在人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模型驱动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化系统。第三, 模型化。投资决策活动涉及许多变量, 各变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而且不同的决策者具有不同决策风格, 投资决策支持系统要为了适应复杂的变量关系, 满足不同决策者的要求, 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模型, 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问题转化为结构化的问题。

按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支持的决策项目, 基于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分为基于模型驱动的企业扩建决策系统、基于模型驱动的新产品的开发决策系统、基于模型驱动的设备更新决策系统、基于模型驱动的技术引进方案决策系统、基于模型驱动的投资资金分配决策系统。针对每一种系统的不同模块可以建立不同的决策模型。因为基于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模型比较多, 现就如何构建基于模型驱动的企业设备更新决策系统进行探讨。

三、企业设备更新决策模型构建

基于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是针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具体特点设计并采用模型驱动方式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企业设备更新决策是确定何时选择何种设备更新方式的投资决策。针对该系统的开发方法, 本文采用模糊评价法。

其一, 模糊评价法。模糊评价法是由若干组的评价人员分别对若干个备选方案的相应因素进行评价, 得到模糊评语矩阵和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再得到模糊综合评判向量, 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确定等级, 得到模糊解的方法。在企业设备更新决策中, 模糊评价法可分为5步:

(1) 确定因素总集U。因素总集U包括与企业设备更新决策相关的因素, 如企业设备更新目的、法律环境因素、金融市场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股东、债权人、金融机构、供应商、客户和政府机构以及企业设备更新能力。对于各因素的选取应考虑可靠性以及经济性;对各因素应尽可能给予明确的定义, 能定量说明的最好给出具体数据。

(2) 确定评价人员。评价人员一般来自企业内部各级人员, 按各自的专业及经验分成决策层人员、财会人员、技术人员、设备使用人员4个评价小组。

(3) 确定因素子集。根据评价小组的特点, 将因素总集分成相应的4个因素子集, 即U= (U1, U2, U3, U4) 。评价人员只评价他们熟知的因素, 这样做出的评语更加客观可靠。

(5) 评价及评语的处理。因素评价一般采用5级打分的方式。满意为5分;介于满意一般为4分;一般为3分;介于一般不满意为2分;不满意为1分。每个评价人员根据各自的看法打分, 最终评价是对问题认识的一种模糊但具有一定趋势的描述。

其二, 企业设备更新决策模糊评级模型。企业设备更新决策方案包括四个具体方案:设备大修理方案、设备改装方案、设备原形更新方案、出现新设备时更新方案。因方法相同, 现只针对设备大修理方案具体建立模型。首选定义模糊评语为Eij (k) (m) , 其中i表示第i个评价小组, k表示第个i个评价小组中第k个评价人, j表示Ui子集中第j个因素, m表示备选方案中第m (m=1, 2, 3, 4) 个方案。就设备大修理方案而言, 将第i个评价小组第k个评价人的模糊评语汇集成评语矩阵:

Ei (k) (1) =[Eij (k) (1) ]

其中Eij (k) (1) 表示第i个评价小组第k个评价人就第1个方案对子集Ui中第j个因素的模糊评语, 第1个方案表示继续使用旧设备方案, 1燮i燮4, 1燮k燮l, 1燮j燮mi, 且i, k, j∈N。

根据评价人的权值集, 构成第组总的模糊评语矩阵:

其三, 决策方案结果。按照以上方法, 分别求出第二种方案设备改装方案、第三种方案设备原形更新方案以及第四种方案出现新设备时更新的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向量S2, S3, S4。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确定等级, 就可以得到企业设备更新决策的模糊解。

四、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接着尝试构建了基因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企业设备更新决策模型, 我们可以看到基于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优越性。由于当今社会投资决策者面临的决策环境越来越复杂, 构建与之相对的模型越来越艰巨, 如何把遇到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结构化问题, 如何将基于模型驱动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发挥到位, 在我国现今的企业环境中, 我们仍需做许多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勇军、范敏:《基于数据挖掘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 《科技资讯》2006年第30期。

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 篇8

在医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院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正确及时的决策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自动快速获取有用的决策信息,为医院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支持,已成为大多数成功医院的共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深刻地影响着医院信息化发展进程,基于医院业务流程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如HIS、LIS、PACS、人员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在医院广泛应用,为医疗业务服务的流程化、规范化,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规范化的基础业务数据,利用这类基础数据,特别是从中提取管理决策者关心的数据信息,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上发挥作用,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追求的新目标。

2 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

2.1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是以管理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综合利用现有的数据、信息和模型实现决策支持过程的一种工具[1,2]。

2.2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知识信息,称之为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KDD),是知识发现的一个过程。

2.3 数据仓库与数据仓库系统

数据仓库就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数据仓库系统是由外部数据源、数据源转换/装载形成新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工具组成的集合。

2.4 联机分析处理

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通过对信息的多种可能的观察形式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允许管理决策人员对数据进行深入观察,以实现决策支持系统的各种要求。

2.5 维度与维度模型

维度是指提供一种观察数据的角度。维度模型是根据决策支持需求,按照各种观察数据的角度划分维数组织数据的方式的集合。

3 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决策支持系统是建立在医院各类管理系统之上的,它将各类业务系统采集的基础数据加以整合,然后进行统计汇总分析。从医院管理运营的角度看,可分为核心决策、一般管理决策和业务分析决策3个层面,简单说就是领导层决策、职能部门管理决策、医务人员业务决策。由于他们各自的角色定位不同,故对决策支持系统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就必须从决策支持系统的需求分析入手。

3.1 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过程

首先,确立应用目标,对DSS进行需求分析,划分系统基本功能,确立数据呈现的内容,进而确定分析数据的方法与工具,借助工具结合需求创建数据仓库模型(维度模型),按照数据仓库模型组织数据的方法对已有数据源进行定义、转换、清洗、抽取,整合为符合分析方法所需的规范统一的数据源(数据仓库),如图1(a)所示。

3.2 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过程

用户通过系统功能调用查询相关信息,数据分析是指对数据仓库内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将结果数据呈现给用户;数据加工则是将数据源的数据装载到数据仓库,供数据分析使用,如图1(b)所示。

上述设计和实现的过程,将数据分为原始数据、仓库数据、呈现数据3个部分,原始数据通过加工处理进入到数据仓库,仓库数据通过分析处理转化为呈现数据,这些部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系统架构。所有决策支持系统无一例外都遵循这个模式。有的称为“总线结构”或“三层结构”,如图1(c)所示。

当然,这些并不是系统架构的全部,一个完整的决策支持系统还应包括诸如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其知识库等其他内容,才能是一个完整的决策支持体系,如图2所示。

通过对决策支持体系架构的认识可以看出,数据仓库在整个系统中起到2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通过数据加工从基础数据源中提取数据(ETI),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分析处理(OLAP)这些数据或称为“挖掘”,把分析处理结果呈现出来。所以说数据仓库是体系结构的核心,是决策支持系统(DSS)处理的基石[3,4]。

4 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4.1 核心管理决策的实现

核心决策是医院决策层在全面分析了解多方面数据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些前瞻性、方向性的重要决策,因此医院决策支持系统在建设上应注重在医院基本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社会效益提升、人员绩效考核等重大决策方面发挥作用。例如,通过对患者病种的分析,可以找出疾病与发病人群分布、职业分布、年龄段分布以及地理分布的内在关联性,特别是与职业分布、地理分布的关系,从而指导医院开展“为兵服务”、“义诊”等活动决策更具针对性,避免在开展活动中流于形式。

核心管理决策的支持与管理者的意志有着很大的关联,同时也受医院的发展定位和自身条件因素的制约,对这类决策的支持决定了决策支持系统的特征,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任务,然而其需求的多样性也是决策系统建设的难点。

4.2 一般管理决策的实现

一般管理决策是职能部门管理人员通过多视角统计分析数据,结合管理指标所作出的一些规范性、时效性较强的决策。例如,合理用药是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对医生开具处方规范药品使用的一项管理要求,特别是抗菌素类药品的应用受到普遍关注。我们可以在决策支持系统中通过对每位医生、科室病区、乃至全院药品处方情况按照月、季、年时间段回顾,对每个药品品种及品规使用数量、金额进行统计回顾,采用药物利用指标等方式方法,建立合理用药动态监测分析,以此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从而实现对医院非常态化用药现象的及时发现、提示、预警、纠错和规范,防范大处方等问题发生。

决策支持系统对一般管理决策的支持比较容易实现,其数据规范性较强,是医院整体运营状况的多视角反映。由于一般管理决策不受管理者的意志影响,也不因医院的自身条件的制约而改变,故而对这类决策的支持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必须要求,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任务。其重点和难点是各职能管理部门管理指标的确立,关键是这些指标的达成和修正,以及注重现有HIS已有功能与DSS功能的重叠。

4.3 医疗业务决策的实现

医疗业务决策是医务人员通过分析统计部分数据,所作出的一些知识性、专业性较强的决策,比如单病种人员在地区、年龄、职业、性别等的分布状况、治疗方案的确定等。对这类决策的支持,仅仅依赖统计、分析数据信息还难以提供很好的决策支持,还需要相关知识库、专家系统等共同完成。因此,对医疗业务决策支持系统只能采取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在构建决策支持系统时应结合医院专业分布,有选择性地预留出接口,以便于今后扩充其功能。

5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决策支持系统是对医院各级管理者决策行为的支持过程,因此,决策支持系统在功能设计上必须建立在对医院的业务数据进行深层挖掘,形成具有决策性的管理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高层领导始终掌握医院各种动态和运行情况,从容应对医疗服务市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从而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力[5,6]。

5.1 管理控制分析

管理控制分析包括医疗质量分析、医疗效益分析、医疗费用分析、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分析等,如临床合理用药分析就是从药物的用法与患者病情2个方面帮助医院决策层或管理层综合分析医生是否存在故意开具大处方或不合理使用药物的现象,从而为其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5.2 管理预测分析

管理预测分析主要包括经济效益、人才需求、医疗投入、中长期发展规划预测等方面。例如医院需要根据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市场环境等多因素来确定未来5 a的发展规划,医院决策层可以通过分析近几年门急诊人数、医疗收入与支出等数据来预测未来几年医院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算出医院对医疗设施设备、重点学科和人才建设等一系列的增长需求。

5.3 工作人员绩效分析

工作人员绩效分析可以借鉴企业资源管理中有关人员绩效管理的方式,系统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率。例如对医生进行绩效分析:首先根据工作性质将全院医生进行分类,从工作数量与质量、效率与效益、科研与教学成绩、职业素养等多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并给予合理的权重和分值,进行综合考核[7,8]。

6 结语

建立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庞大、浩繁的系统工程项目,不能一蹴而就,多分析比较、把握需求,才能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决策支持系统应该突出重点,强化对核心需求的支持,体现管理者意志,体现出医院自身特色,才能真正避免落入“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怪圈。

摘要:目的:探讨构建一种适用于医院各级管理层的决策支持系统,从而全面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方法:从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构架入手,结合医院各级管理决策的功能需求,构建与实现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结果:医院决策支持系统应满足核心决策、一般管理决策和医疗业务决策3个方面的决策支持。结论:核心决策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任务,一般管理决策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任务,医疗业务决策应结合医院实际逐步扩充。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管理

参考文献

[1]杨鹏宏,韩俊.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方法[J].中国数字医学,2011,7(2):90-92.

[2]何彩升,彭望清,章向宏.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现代医院,2010,10(2):1-4.

[3]刘丽华,胡凯,冯丹.如何提高医院管理者对DSS的利用率[J].中国医院,2009,13(10):2-4.

[4]郑万松,黄志中,杜战伟,等.基于HIS的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9):53-54.

[5]钟爱军,宋麒.基于数据仓库的医院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20(4):535-537.

[6]刘佳,兰顺勇,张晓祥,等.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6,19(10):53-56.

[7]王春荣,李道萍.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J].医学与社会,2010,23(10):40-43.

政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 篇9

关键词:助学贷款,人力资本,技术创新

1 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完善的助学贷款支持制度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 国家创新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发投入、人力资本、高等教育、FDI、进口、金融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国家创新能力。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 人力资本、高等教育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早已被发现, 多个测度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中就包含高校在校学生数这一因素, 一国培养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国家创新能力的高低。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踏入工作岗位, 成为研发人才、制造人才、金融人才、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 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高等教育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高校开始收取并不断提高学费, 这使得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就读大学遇到了困难, 影响着人力资本的顺利形成和积累, 而市场经济下, 需要助学贷款来资助贫困学生, 因为这是和高等教育这种“半公共产品”的经济属性相一致的。本文研究一个良好的助学贷款制度在多大程度上通过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顺利形成和提升人力资本, 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过程, 并进而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 发现探索现存的助学贷款制度还存在哪些不足, 应如何进行制度改进, 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自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以来[1], 学生及其家庭承担部分高等教育的成本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达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资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 由于在市场经济下, 高等教育是一种半公共产品, 个人接受高等教育, 自己从中获益, 而整个社会也随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变得更有效率、更加和谐, 因此, 高等教育需要政府和个人共同分担成本, 助学贷款这种资助方式可以成功地实现政府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 成为资助贫困学生最主要和最合理的举措。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实行助学贷款政策, 以顺利完成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下基础。世界上已有超过70个国家实行助学贷款[2]。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都实行了助学贷款, 其中经济、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和日本的助学贷款政策已有六七十年之久, 1957年, 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引起美国政府的警醒, 美国的第一个助学贷款法案———《国防贷款法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以资助科技人才的培养, 应对前苏联的挑战[3]。而日本则是在1944年就成立了“大日本育英会”, 开始向全国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4]。英国则是从1988年出台了一部《学生生活费差额贷款》法律, 正式开始其助学贷款运行[5]。作为欧洲大陆国家的代表, 德国长期不对大学教育收取学费, 因此其助学贷款发展较晚, 但自1990年以来, 低息贷款占了对高校学生的资助的一半[6]。澳大利亚则是从1989年《高等教育学费分摊计划》实行后开始其助学贷款[7]。发展中国家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助学贷款政策。主要的发达国家中, 美日都早早推出了自己的助学贷款政策, 欧洲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实行大学教育免费或少收学费政策, 助学贷款发展较晚, 但近年来, 由于高等教育的财政压力缘故, 欧洲国家大学学费政策正在调整, 与之相适应的, 助学贷款也都开始实行。发展中国家中, 助学贷款的推行则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 亚洲国家普遍实行了助学贷款, 南美洲和非洲国家则助学贷款推行较少, 时间也比较晚。

根据世界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博斯咨询公司和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每年都联合公布的《年度全球创新能力排名报告》, 2011年世界上前20个最具创新性的经济体分别是:瑞士、瑞典、新加坡、香港、芬兰、丹麦、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冰岛、德国、爱尔兰、以色列、新西兰、韩国、卢森堡、挪威、奥地利和日本。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巴西和印度等也显示出了较高的创新能力, 中国、巴西和印度分别排名第29、第47和第62位[8]。创新能力最强的前20名经济体中12个是欧洲国家, 2个是北美洲国家, 5个是亚洲国家和地区, 1个是大洋洲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基本都实行了助学贷款, 亚洲国家和地区能在前20名中占据1/4, 其中4个国家和地区位于东亚和东南亚 (日本、韩国、香港和新加坡) , 和这些国家 (地区) 长期重视高等教育和助学贷款的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前20名最具创新性的经济体中没有一个南美洲和非洲国家, 也和他们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落后有一定关系。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巴西和印度都是近些年来才开始推行助学贷款, 这也为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高等院校纷纷开始对收费体制进行变革, 这对于弥补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不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会严重影响着人力资本的顺利形成,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 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保证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十分必要。助学贷款政策是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速人才培养, 特别是使经济较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继续深造的重大决策, 是利用金融手段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是市场经济下主要的学生资助举措。同时, 助学贷款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品种, 对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范围、获取更大的收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 以经济、教育最发达的美国情况为例, 多年以来, 其个人消费贷款的前四位分别是房屋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和信用卡贷款, 助学贷款一直排在个人消费贷款的第三位, 具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直到2012年, 助学贷款份额超过汽车贷款份额, 跃居到个人消费贷款的第二位[9],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市场经济下助学贷款的发展前景, 只要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合理, 配套措施完善, 商业银行是有着巨大的盈利空间的, 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2 助学贷款支持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

2.1 人力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机理

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 通过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和入职后的再培训, 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将直接导致劳动者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可以增强劳动者的适应能力, 更好地掌握已有的工艺, 增强劳动者的操作技能, 提高工作精度, 进而善于技术攻关, 在现有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一些新思路, 想出一些新方法, 进行技术创新。在其技术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 受限于理论知识的不足, 这时接受一些再培训, 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 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水平。

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越高, 其技术创新的能力越高, 假定影响技术创新的其他因素投入量及其效率保持不变, 技术创新只由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决定, 图1揭示了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

图1中, Q代表技术创新产出曲线, K代表物质资本投入量, L代表人力资本投入量, 当物质资本投入量保持在K1不变时, 人力资本投入量从L0提高到L1, 这时技术创新产出从Q0增加到Q1。除此之外, 在物质资本投入量减少的情况下, 由于人力资本投入量的提高, 会起到一定替代作用, 仍然能够保持技术创新产出水平的不变, 当物质资本投入量由K1减少到K0时, 若人力资本投入量从L0提高到L1, 就可以保证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不变, 仍保持在Q0的水平上。

其次, 劳动者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还会拉动技术创新的物质资本投入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进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随着劳动者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 其技术操作水平会加以改善, 如设备使用更加熟练, 产品精度更高, 可以拉动技术创新的物质资本投入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使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搭配更加协调, 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第三, 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会提高技术创新的管理水平, 进而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水平。一方面, 劳动者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会增强其文化素质, 进而增强其职业责任感, 提高其职业自律性;另一方面, 通过正规学校教育和入职后的再培训, 培养了一批技术创新的管理者, 他们会促进管理的科学化, 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 保证技术创新的高效率, 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水平[10]。

2.2 助学贷款促进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的机理

2.2.1 创新人力资本积累需要助学贷款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创新人力资本含量提高的主要途径是正规学校教育、入职后的再培训、以及“干中学”、“加工中学”[1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高等教育和入职后的再培训都要收取一定的学费, 这是和它们这种半公共产品的属性相适应的, 但另一方面, 学费水平和培训费用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尤其是培训费用, 如MBA、EMBA等费用, 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也导致一部分在职人员无法顺利进行再培训, 近年来, 贫困生无法顺利就读大学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严重, 在一些地区甚至发生贫困生父母因交不起学费而自杀的事件, 这不但影响着经济发展, 影响着社会稳定,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力资本的积累, 进而影响着技术创新。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就需要一个助学贷款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以资助人力资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顺利接受高等教育入职后的再培训, 促成人力资本的积累, 进而推动国家的技术创新。

2.2.2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助学贷款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分析

之所以采用助学贷款的形式, 来资助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而不是采取免费入学、直接发放补助等其他资助形式, 是因为高等教育和大部分入职后的再培训在经济学上属于一种“半公共物品”。人类社会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 可以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三类, 区分他们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商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 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即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就是公共物品, 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就是私人物品,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还有一种物品, 即兼备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 有的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 有的只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这种物品就是准公共物品。

拿这两个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和再培训, 我们就可以发现, 高等教育和再培训具有非排他性, 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和再培训, 可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 获得一定的个人利益, 但高等教育和再培训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正的外部效应, 他人也会由于你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而从中受益, 包括可以享受到因整个社会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生产效率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人际交往的环境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安定等等好处。这种消费高等教育和再培训的外部效应就无法把别人排除在外, 因此, 高等教育和再培训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同时, 高等教育和再培训又具有竞争性, 消费高等教育和再培训的人数的增加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的。所以, 高等教育和再培训兼具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 可以把其界定为准公共物品。

高等教育和再培训既然是一种“半公共物品”, 因此应采用混合提供的方式, 即政府和个人都要承担一部分成本, 由市场方式提供, 但政府提供一部分补助, 助学贷款就是这样一种最适合的形式, 通过市场方式来提供, 可以提高助学贷款提供的效率, 因为市场提供一般比政府提供效率更高一些, 这里的市场提供主要是指由商业银行来提供助学贷款。但同时政府应提供一部分补助, 这些补助体现在助学贷款的利率优惠、还款期限优惠、贷款的减免等方面。

2.2.3 助学贷款促进创新人力资本积累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的传导路径

Melissa A.Schilling认为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发明家、产品的用户、企业、大学、私人非营利组织等主体[12]。这些创新主体都是人力资本, 是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及后来的培训, 以及“干中学”形成的。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 是影响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已经被众多的研究所证明。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转型之后, 大学开始收取学费, 而且在一定时期这个学费水平还在不断提高, 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不能顺利就读大学, 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人员的培养, 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和管理科学生的培养, 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形成, 进而影响着技术创新的开展。因此, 应该在高校收取学费的同时, 建立相应的学生资助体系, 保证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能顺利就读大学, 顺利完成学业。而在我国的“奖、贷、勤、补、减”学生资助体系中, 即综合包括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五个部分的学生资助体系中, 助学贷款是最主要的一个部分, 也是最符合高等教育这种半公共物品属性的学生资助方式。从国外的情况来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学生资助也主要采用助学贷款这种形式。因此, 助学贷款体制运行良好, 就能够切实起到支持人力资本顺利形成的作用, 进而促进技术创新的开展。图2揭示了助学贷款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传导路径。

3 国家创新能力的助学贷款支持系统的构建

中国当前的助学贷款主要包括两种:商业性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是个人消费贷款的一种;而国家助学贷款则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而以资助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完成学业为目的。其中国家助学贷款是助学贷款的主体, 商业性助学贷款无论在发放范围、金额方面都很少, 无法和国家助学贷款相比。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主要的内容是:国家助学贷款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台湾地区) 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实行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根据学生申请, 具体确定每笔贷款的期限, 一般规定毕业后六年内还清。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财政部门对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给予利息补贴, 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 毕业后全部自付的办法。[13]

作为助学贷款的主体, 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还不尽如人意,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 更是缺乏专门针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助学贷款支持体系, 因此, 构建专门支持技术创新的助学贷款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门针对技术创新的助学贷款支持系统应这样构建。

3.1 增加技术创新人才培训的商业性助学贷款在整个助学贷款体系中的比重

当前我国助学贷款的主体是国家补贴的国家助学贷款, 商业性助学贷款无论从覆盖范围还是数额上都很少, 这是我国助学贷款体系的一个缺陷, 因为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用来解决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本科教育的, 而且贷款额度有限, 基本上是每年6 000元, 可以将其归结为是满足高等教育“必需品”的, 而一些高端的高等教育产品, 尤其是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一些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的培训, 如MBA、MPA、EMBA以及一些高级IT技术培训等项目, 其学费较为昂贵, 既不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范围内, 也不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额度所能够满足的, 但这些再培训对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确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样就需要商业性助学贷款来满足这部分高等教育“奢侈品”的需要, 国家助学贷款主要解决本科就学问题, 只能保证人力资本的形成, 而这些高端的培训则解决的是人力资本含量的进一步提高, 是人力资本的积累, 因此, 两个贷款应该是互补的, 满足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产品的需要, 形成一个完备的助学贷款体系 (见表1) , 保证技术创新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训顺利完成, 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

当前的情况是:这部分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商业性助学贷款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但供给方面却并不能满足, 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没有关注到这个领域, 而政府只注意到了资助困难学生完成本科学业的国家助学贷款领域, 对这部分需求有所忽视。今后商业银行应加强这部分贷款产品的开发。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 如渣打银行、宁波银行都有类似贷款产品推出;从政府角度来说, 也应从政策上加以引导, 并采取一些优惠措施, 因为这些贷款也是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的, 也同样对人力资本积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2 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重构

针对技术创新的需要, 应对那些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和专业就读的困难学生实行更加优惠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以资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现有国家助学贷款的基础上,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以更好的适应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需要, 具体措施见表2。

在贷款种类方面, 应把现在的一种国家助学贷款划分为两种, 即区分为“生活贷款”和“学费贷款”。这样更有针对性, 能够从种类上和额度上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贷款利率方面, “学费贷款”可以实行零利率, “生活贷款”实行市场利率, 仍然采取浮动利率。

在担保方面, 国家助学贷款应采取担保的形式。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完全采取信用贷款的形式, 这是其还款违约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具体来说, 担保贷款比信用贷款有以下优势:一是贷款学生由于工作流动性较大无法寻找到时可以通过其担保人即其父母进行寻找;二是若实在寻找不到可以向其父母或监护人进行追缴, 对拒不归还贷款的学生也是一个威慑。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可考虑采取此种以父母或监护人为保证人的担保方式, 以增加还款的可能性, 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归还。

在还款期限方面, 对那些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和专业就读的困难学生, 还款期限可再适当延长。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在毕业后可在1到2年后开始归还, 最长6年内还清, 从贷款学生还款负担率来看, 有学者做过研究, 如果从最高负担率的角度来观察,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负担率约在29%~42%之间, 大大超过了世界上10%的平均水平, 还款负担是比较重的[14]。这不利于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 因此, 可以适当延长一些, 贷款年限不同, 规定相同的还款期限是不合理的, 应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做一些调整, 贷款年限越长, 还款期限也适当延长。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下一篇:优质蛋白玉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