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服务系统(共12篇)
支持服务系统 篇1
当前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知识资源极大丰富, 现代科技在改变社会的同时, 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已由理论走向实践成为时代主题。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教育手段的远程教育作为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 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远程学习中, 如何满足学习者多种类的学习需求, 如何通过持续、全面、个性化的支持服务, 唤起学习者的学习潜力, 提高他们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终培养其成为独立的、成熟的终身学习者成为了远程教育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重点讨论学习支持服务内涵、要素和内容系统结构, 为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1 学习支持服务概念
1978年, 英国开放大学大卫·西沃特 (David Sewart) 教授在《远程学习系统对学生的持续关注》中提出了“学习支持服务”概念, 明确了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 初步形成学习支持服务理论。随着学习支持服务思想的深入发展, 支持服务内涵不断变化。学习支持服务要以学习者为出发点, 以师生的人际交流互动为核心, 服务内容要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 服务过程更多体现人文关怀。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在现代通信技术的支持下, 教师为学习者提供有助于开展自主学习和完成学习任务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个别化的交互行为的总和。
2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原则
2.1 系统性。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要素是无限的, 而且不断变化。各要素要共同作用、相互联系, 形成有机整体, 共同实现支持服务系统目标。
2.2 主体性。
支持服务系统以学习者为中心, 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支持服务。
2.3 交互性。
支持服务的核心是师生双向交互, 是师生传递知识、沟通感情的渠道和载体, 也是服务内容的传递途径。
2.4 反馈性。
远程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 支持服务内容在各要素之间传递与反馈, 以控制和协调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3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成要素
学习支持服务构成要素不断变化。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一般是由学习者、教师、服务内容、通信媒体和服务环境等要素构成。
3.1 教师是学习支持服务的组织者和提供者, 也是学习支持服务对象之一。这里的教师是广义的教师, 主要包括教学人员、辅导人员、咨询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根据学习者需求, 教师提供各种服务资源。同时, 远程教育机构也根据教师的需求, 为教师提供帮助。v
3.2 学习者是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核心和主体, 是支持服务的主要获得者。他们以自主学习为主, 利用文本教材、各类学习资源, 通过与教师的协作沟通, 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3.3 服务内容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服务资源, 分为学术和非学术两大类, 其中学术支持服务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支持服务, 如辅导答疑、学业评价、实践教学;非学术类支持服务包括信息咨询、教学教务管理、资源服务、设施技术支持与情感支持等。
3.4 通信媒体是学习支持服务的载体, 是实施学习支持服务体的基本条件。师生通过通信媒体进行同步或异步、线上或线下的互动交流, 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3.5 服务环境主要是指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支持服务只有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优质和谐的学习环境, 才能使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各要素正常运行。文化环境的构建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情感需求, 使学习者在远程学习过程中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制度环境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依据, 主要包括质量保障和信息反馈机制。
4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内容
学习支持服务贯穿于学习者的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整个过程, 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的主导者, 需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4.1 信息咨询服务是指师生之间的单向信息发布和双向问题咨询。信息发布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制度、课程设置、课程异动、作业布置、考试安排等。咨询问题分为两类, 一是属于学习类的但不涉及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问题, 如专业选择、学分转换、注册指导与咨询、教学模式、多媒体资源的选择和使用、作业提交与考核形式、考试策略指导以及学位授予等;另一是非学习类的问题, 如财政资助、教师交流策略、心理辅导和食宿安排等。
4.2 教学管理服务:帮助学习者入学报名、课程注册、教材收发、考试及成绩查询、学分认定、学位申请等活动。
4.3 资源服务: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或学习系统所创设的学习环境中,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1]。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特别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资源支持。如文字教材、VCD光盘、CAI课件、微课程、网络课程。
4.4 技术支持服务:为学习者提供远程学习技术指导、现代网络技术、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培训, 使其掌握学习网站的访问与操作、资源和播放软件的安装和下载、电子邮件、BBS及Blog等网络交流方式。
4.5 设施服务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各种教学实体设施和教学通信设施, 如教学基地、实习 (实践) 场地、图书馆、印刷中心、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在线学习平台、双向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网络中心以及互联网接入设施等。
4.6 情感支持服务: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当学习者遇到学习困难时, 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对学习者的心理障碍和情感缺失要赋予极大的同情心。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发挥情感作用,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5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结构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 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保证, 但这并不意味着脱离教师的指导, 相反更应以各种媒体为载体加强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交互, 是在支持状态下的学习。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结构, 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47.
[2]顾静相, 方慕真.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6) .
[3]蓝斌.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型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 2006 (5) .
[4]周蔚.论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5 (2) .
支持服务系统 篇2
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新的管理系统,其建立的目的在于为企业或领导提供决策。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条件,因为它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决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决策技术,要想建立科学完善的决策系统需要以计算机为基础,融合信息学、信息经济学、管理科学等学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目的在于支持半结构化决策问题的决策工作。决策者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和个人的知识经验能提高决策能力与水平,使决策具有快速和准确的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二、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当今每个企业都应该努力构建的,因为企业决策面临严峻的挑战、企业决策层快速决策的需求、企业决策层需要快速处理各时期数据信息的要求,促使企业建立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企业决策面临严峻的挑战。
随着世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本地区还有来自本国和全世界的竞争,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企业领导必需敏捷的作出适应市场和自身企业现状的决策,决策越正确,要求决策者考虑的因素越多越全面,这些都为企业决策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建立决策速度更快、决策成功率更高的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必要的。
2.企业决策层快速决策的需求。
在社会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对决策提出新的要求,由于信息的海量和复杂性,利用传统的信息收集整理并用于市场营销决策已经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决策需要,企业决策层的管理者迫切需要一种计算机化的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化的决策系统能提高海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能力,是人工信息处理能力无法比拟的。
3.企业决策层需要处理各时期的数据信息的需要。
任何一个行业和企业在经过了数年的发展之后,都会积累大量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蕴含着重要有价值的信息,要想随时获取这些信息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因此企业决策者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对这些繁纷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的查询、分析从而提炼出有价值的分析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必需借助高科技才能完成这一工作。市场营销的决策支持系统能轻松应对海量数据的强大处理能力是企业决策者所青睐的。
三、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模型
本文根据市场常用的MDSS系统,分析MDSS系统结构中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的具体实现及管理。
1.数据库。
MDSS中的数据对决策起着重要作用,搜集的数据用于构建面向模型,根据面向模型的生成与决策需要设计数据库。利用MDSS为企业高层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所以获得的数据信息应该全面,除了搜集来自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数据如产品价格、仓储、财务等信息,还要输入来自企业的外部相关的数据如市场供应量、市场的平均价格、竞争对手的数据信息等。由于数据的数量过于庞大,在建库的过程中采取了集成数据库即总数据库的方案,然后再利用数据库提取技术进行提取。根据外界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建立数据库的类型可以建成动态数据库把市场价格和市场环境的波动纳入进来,把自身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原料成本等纳入动态数据库。通过对动态数据库和静态数据库的分别利用,能提高数据库的利用效率与效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模型库。
根据营销工作决策类型,我们基本上将模型分为预测类、投入产出类等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企业应选择适当的模型为决策提供依据。由于市场营销策略的可变性和成本的相对不变性,企业在使用模型时,要结合定型模型和定量模型的综合应用才能有利于科学决策的形成。任何模型的运行都涉及到数据的输入、输出,因此要做到模型管理与数据管理的有机结合。当从数据库中输入需要的数据和参数后,得到相应的运行结果,可以把运行结果输入数据库作为一种数据参考。由于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变化造成数据发生变化时,会对模型产生一定的变化。假如数据发生大幅度的量变而导致模型发生质变后,模型也应做到适当的修改。3.方法库。为了使系统结构更加清晰,将方法从模型库中分离出来,单独组织成一个方法库并配以相应的方法库管理系统,共同构成另外一个组成部分--方法库系统。方法库系统主要是一个软件系统,它综合了数据库和程序库。它为求解模型提供算法,是模型应用的后援系统。方法指基本算法,例如,数学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经济数学方法等。引入方法库的优点提供各种通用计算、分析、加工处理的能力;提高模型的运行效率;实现软件资源共享。既考虑应用程序员用户,又考虑了非程序员用户的需要,增加了命令语言接口。
四、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在这个系统中由于市场环境是变化莫测的,市场营销决策系统结构本身也是一种半结构化系统,给市场营销决策带来不确定性。在市场营销决策系统下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营销决策,对企业非常重要。因此,在市场营销决策中人们的决策行动包括四部分:分别是确定企业目标、设计方案、评价方案和实施方案四个阶段。首先,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职能部门主要任务是确定市场环境,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或条件。其次,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和影响因素,建立数据模型并把相关因素输入模型进行模拟,获得预测性结论,为企业提供各种不同的方案供决策者选择。再次,在评价方案的过程中决策者根据企业目标选择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优方案。
强化支持系统 激发助人自助 篇3
关键词:校园管理 危机事件 社会工作室
2014年2月28日,学校发生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两名男生在寝室因小矛盾口角进而动起手来,其中一名学生随手用水果刀划向同学,造成对方腮腺处支动脉破裂。此时正值放学时分,一些学生目睹现场流血事件和救护车来去,随即用手机拍下照片并上传到网络。
事件发生后,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以及班级应急小组的学生都迅速赶到,及时报警协助调查,送伤员到医院抢救治疗,联系家长,向上级部门及时通报学生事件并排出值班表,领导和老师在重症监护病房外日夜守候。而在事件情况尚未明朗时,网络媒体上早已转发图片、跟帖、风言四起。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师生们陆续出现震惊、愤怒、悲伤、愧疚、自责、焦虑、无助、麻木等情绪和行为反应;许多学生面对传闻不知所措、无法静心学习,个别目击事件的学生难以入睡或有梦魇;一些家长也打来电话问责;有些班主任对学生工作充满了疑虑和恐慌。
在学校启动校园危机应对机制的同时,嘉兴市生涯彩虹社会工作室的学校社会工作者也以严谨的专业态度,自下而上介入危机干预,积极协助学校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巨大冲击,从心理干预、建立和加强对师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激发师生助人自助精神的角度,去降低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校园稳定与团结。
一、深度了解、及时评估、建立关系
预估是有效干预的前提。如前所述,此次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学校师生有很大冲击力,但师生们是否会出现心理障碍、需要什么样的援助,要从事件的严重程度、师生心理发展水平、个体自我的心理弹性、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及外在的资源等方面去全面评估,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且运用优势视角去看待每一个人。社工不能一味凭善良的意愿、忽视学校师生需求差异,一厢情愿去预设干预对象和目标,否则会遭到反感和抵触,效果适得其反。
学校社工及时查阅校园危机干预理论、咨询心理专家、借鉴相关经验,深入到师生中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了解事态状况和事件起因,分析当事学生的动机及事发后的心理状态,为危机干预做好预估。同时,社工还以电话、QQ留言和短信等方式,对那些在群聊和空间中转发照片的学生进行劝解,让大家消除不必要的担忧、猜疑和议论;向事发班级的师生以及目击事件的其他班学生发出个体心理咨询邀约、承诺尊重自决权与保密原则,鼓励那些有心理帮助需要的人及时获得心理援助。在最初与师生联系、接触的过程中,社工做倾听者和陪伴者而不是采访记者和引导者,避免过度唤起涉事师生及家长反复体验创伤和负面情绪;谨慎地对学生及其家属表达关注与关怀,以民间公益力量的形象去建立关系,给那些在困境中的师生以情感支持。特别是以客观中立的观念,既关注在医院抢救的学生,又关心在派出所里拘留的学生;既关心目击事件受惊吓的学生,又关注为事件奔波守候的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心理压力,还关注那些传播不实消息者心理动机。社工的诚意得到师生们的回应,一些学生主动向社工反映情况,许多班主任也将班级中情绪易激惹的学生转介给社工评估。
二、澄清事实、整理感受、心理疏导
在事件后的第二日晚自修时间,校长通过校园广播,向学生发布事件通告及注意事项,也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布置一系列工作。学校社工则进一步介入师生群体中开展工作。
一是告知细节——受伤学生抢救的措施、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全力救治中、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等老师是怎样排班日夜轮流守候在医院的;而还在拘留和接受警方调查的学生是怎样的状态;班主任老师平时对学生尽心细致的工作早已获得家长认可,因此两位学生的家长各是怎样的理智应对;社工“非官方”的详细消息更有现实感,利于消除诸多猜疑或顾忌,达到帮助校方及时客观地澄清事实,避免谣言混淆视听的目的。
二是社工自我开放——诉说自己对事件及传闻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及应对方式。以此来引发师生的共鸣,鼓励其他师生表达分享和情绪宣泄,富于人性化地阐明悲伤、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的正常性,提供如何去应对这些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专业信息。这样能缓解其他师生的焦虑不安与怨怼,疏导调控师生的情绪。
三是增加应对危机的资源——将《校园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常识(教师篇、家长篇)》放在师生QQ群共享里,告知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将随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帮助师生增强危机干预意识、了解必要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密切关注和把握学生心理及行为动态,特别关注情绪反应强烈的几类学生、有过类似矛盾冲突及不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的同学等,将这些学生情况备案,为日后进行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做准备。
四是提倡应对事件的“三不”原则——不传谣、不贴标签、不谩骂争论。在“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用电脑和手机在网络上自由发表和传播言论,容易产生集体无意识的发泄和模仿性行为,社工呼吁和强调以道德法律观念来自律和他律的必要性,倡议广大师生以系统的观念分析问题,将个人利益与学校声誉联系起来考虑,彼此尊重,守望互助,在学校科学引领下携手应对危机,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社工还专门让心理咨询师为目击事件的学生和事发班级的班主任进行个别心理咨询,提供心理援助。
三、整合资源、自助互助、后续服务
校园事件发生后,受冲击最大的是事发班级的师生。所以,及时整合资源,协助师生认识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帮助师生认识自身所拥有的比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对恢复其危机后的心理平衡、防止类似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
一是整合资源,强化师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事发之后,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与班主任等青年教师义务轮值在医院,学生干部事发当天通宵在网上删帖回帖、制止谣传,其他学生以努力搞好每天的教室和寝室卫生,来支持和宽慰班主任。教师中的热心人提供上海医院专家的信息,兼职律师也从法律咨询的角度给予援助。社工时常收集发布支持性的信息、传递正能量,去除灾难化及极端化的认知方式;穿针引线去整合各种资源互动,发挥成员互助的作用。而且在危机干预中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会涌现类似的榜样人物,起到示范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强化社会支持体系,激发着互助与自助精神。社工积极鼓励和引导师生看到希望、树立信心,主动介入危机干预活动。endprint
二是利用班课,分五个环节进行团体辅导,促使师生互助自助、放下事件的包袱,继续共同前行。
1.导入与契约环节
向大家介绍团体辅导的原因、目的,约定尊重、真诚、分享、信任和保密原则,使同学们对这个活动的目的有更清楚地了解,以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感。
2.整理感受环节
为协助同学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请同学们在一张事先提供的空白纸上写出:“自己是在(时间),通过(途径)得知事件的,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呈现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联想。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带头自我开放,坦诚叙事,也使学生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情绪及吐露心声,让处于回避或被阻抑状态的情绪得到宣泄。
3.心理教育环节
指导师生接受和应对自身及家长可能出现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教给学生觉察和处理自己情绪的方法,如合理宣泄和思维阻断、自我暗示等技术。让其明白,人在遭遇一些重大生活事件或突发事件之后,会出现复杂情绪反应,包括冲击后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如出现的恐慌、震惊、难过以及愤怒等情绪反应及伤心哭泣、不知所措、梦魇等行为反应,在一段时间内都是正常的。
4.小组分享环节
每个人进一步整理、探索和接纳情绪后,更为坦然地表达和分享个人感受与想法,并开始学习理解和接纳别人的感受,从而彼此分担压力、彼此给予支持。学校社工还适时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深入交流中,同学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难免各种矛盾冲突、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挫折,偏激与武力并非解决问题之道,反而可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伤害到更多无辜、连累自己的家人。面对同学之间的矛盾,即使保持中立,事发时喝止危险事件的发生和事后协助了解事实真相也是对同学的一种帮助。
5.表达祝福环节
每个同学得到两张彩纸,分别将自己想要对两位同学说的话写在上面。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为涉事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同学们将这些纸条放进社工精心准备的心愿瓶中,作为送给同学的一份特别礼物。在同学们的祝愿中,师生一起为正在医院抢救中的同学折千纸鹤和幸运星、在手机录制祝福的话语,也将给另一位同学的话汇集成书信寄到看守所。
该班学生课后还发起了“尽献爱心,救助生命”的爱心捐款活动,共募集3万多元善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受伤学生医疗费用的沉重负担,让涉事学生和家长感受到了全校师生关爱之情。
最后,学校社工还通过与家长网上群聊危机干预常识、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心理健康及法制教育讲座、对情绪易激惹学生开展情商训练小组工作等形式,进行后续服务。特别是情商训练营小组工作,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兴趣,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前来询问社工何时开展小组活动,表达想参加小组的愿望。
生涯彩虹社工室此次危机干预,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重建,有效缓解或消除了校园事件造成的心理压力,并在预防学生类似行为发生、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学校社工对介入校园危机干预的流程有了把握,积累了经验教训。从师生满意度评估来看,学校社工的工作取得师生认可并扩大了影响力,逐渐有了“有困难,找社工”的意识。
支持服务系统 篇4
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环境, 是指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之外的一切与它相关联的事物所构成的集合, 称之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环境, 包括教育政策、社会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与自然环境、现代信息技术变革等,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与学习支持服务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沟通, 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一、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分析
(一)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成要素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源和教育技术等四个要素所组成。在各构成要素之间, 教育者起主导的作用, 负责根据内外部环境要求提供匹配的支持服务;受教育者是支持服务的主体, 它接受服务并给予的反馈将构成系统闭环;教学资源是支持服务的必备客体, 教育技术是整个学习支持服务的载体, 二者构成了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学习环境。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互作用和四个要素之间的多边作用,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具备了一定的协同效应、自组织和整体涌现性。
(二)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理论基础
学习支持服务是由其构成要素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 具有一定行为控制、干预与优化功能的、有目的性的自组织系统。
1. 运筹学。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运筹论, 是以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服务能力最大化为目标,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除了要明确服务目标和服务手段, 更要在学习支持服务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平台搭建、投入产出等问题上, 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全面安排, 统筹规划。同时, 既要考虑办学条件 (如人员、专业、经费、资源、科研水平等) 的约束, 又要考虑到新型开放教育形式下受教育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还要考虑教育政策、社会经济、人口等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2. 控制论 (干预论) 。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行为的控制是指根据信息选择目的的行为及实现这一行为的过程。通过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结构进行分析, 对“教学支持服务”、“管理支持服务”、“实践支持服务”、“资源支持服务”、“助学支持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等六个关键环节设定干预点, 能够有效控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行为, 保证服务质量[2]。
如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双向交互, 双向教育方式表现为: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学习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学习提供的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并通过发帖或回帖来向教师反馈问题。网络平台自动统计学生登录次数、发帖/回帖数量、浏览学习资源量等过程性数据。教师和学生对这一行为的过程有了足够的认识之后, 就可形成一个教学自反馈控制系统:学生通过发帖/回帖、电话、邮件等反馈信号将接受知识的信息传递给教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反馈意见和网络平台自动统计的过程性数据信息, 适时改变自己的行为 (变动输入) , 调整网络交互内容、引导模式或进度计划等, 然后学生再反馈, 教师再更改……如此反复, 直到学生充分接受教师意见, 理解课程内容。这样, 教师和学生的控制系统就通过循环反复、自动调节, 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按照系统控制论的观点, 得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运行中存在较强的目的性和干预性。 (1) 目的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保持有目的运行, 能够根据受教育者学习目标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自动修正。学习支持服务行为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网络双向交互, 借助多维的服务方式使受教育者克服各类影响因素, 顺利学习专业文化知识, 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2) 干预性。学习支持服务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干预过程, 它通过持续的过程性干预, 使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上, 或顺利实现人才培养预期目标, 这是一个连续的、自组织行为过程。
3. 信息论。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运用信息论的方法整合研究教师、学生、管理、技术、平台和学习过程等与学习相关的一切有用信息, 为教育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具体表现为: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其度量, 特别是利用云计算方式聚合教育信息, 分析未来市场供需关系、学科专业前沿、教学内容、学习建议、学习资源、学生基本情况、过程管理规范、新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各类管理平台服务等, 研究教学、管理、技术及学生学习等信息的传递和变换规律。
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结构
最能体现开放大学价值取向的基本理念有五个, 即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和国际化。它强调思想的开放、模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对象的开放, 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远程教育, 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3]。
(一)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结构
要素、结构和功能, 是规定一个完备的系统所必需的条件。按照系统科学的原理, 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结构, 就是指:“组成支持服务系统的各种具体的内部构成形式, 即各子系统之间稳定的相互联系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功能和要素的结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由多个具有特定功能特征的层次结构和子系统要素组成, 这些子系统及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共同实现系统的总体运行目标。
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和功能组成的社会结构系统, 作为国家终身教育支持服务系统的一部分, 与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环境要素, 发生着非常密切的相互作用。因此, 在具体研究支持服务过程中, 可以从这些角度来认识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结构形态, 对影响支持服务能力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深入考察, 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了解和把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
(二) 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特征
用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特性, 其除了常规系统的特征, 还表现出服务内容的针对性、服务过程的复杂性、学习目标的不确定性、学习行为的自组织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涌现性等特征。
1. 服务内容的针对性。
开放大学提供给学生的各种服务可分为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两类。学术性支持服务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市场需求, 课程学习、小组研讨、实践实习、报告论文等, 涉及学习交互、策略引导等, 主要由教育决策机构、课程建设 (主持) 教师完成;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包括管理政策、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心理辅导等层面, 主要由一线教师、管理人员完成。
不同层次的教师、管理及教学辅助人员同时为受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服务, 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专门设计, 目的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因此, 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 服务过程的复杂性。
(1) 教与学的适应性。开放大学的两个任务是做好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 并建立它们之间沟通的桥梁。面对学生应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满足学习者个别化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需要, 为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求教学模式能够兼顾自主化的学习要求, 避免填鸭教学, 帮助学习者实现自我管理;二是在“自主”的基础之上, 建立协同学习模式和实现环境, 其核心是让师生“共同”去完成学习任务, 感受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碰撞, 在教与学的复杂适应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将会发生较大变化。 (2) 学习者具有不确定性。开放大学为所有想学习的人提供学习机会, 这就形成学习者的来源广泛、构成多样, 学习者的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不仅有自然物质世界的各种特性, 还具有许多后者所不具有的高级和复杂的特性。他们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背景, 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 选择相应的学习目标, 其学习时间、内容、层次和期望都各不相同, 这就造成了学习者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他们随时都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转换学习期望和求学机构, 同时一个学习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成为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引导者。
3. 学习目标的不确定性。
未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将体现较强阶段性, 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 根据自身所属环境因素和掌握程度不同, 学习目标不断发生变化, 将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供学习者体验, 同时要保证不同教育层次之间能够合理衔接[4]。
4. 学习行为的自组织性。
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自组织包含着要素中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行为和这种行为形成的一定组织结构。支持服务系统自组织发生的条件是:系统与环境之间有输出或输入, 因为系统将要建立一个动态的有序结构, 所以必须与外界有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开放的外界输入达到一定阈值, 外界对系统的输入平权与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包括环境开放性、系统远离平衡态、能量交换的非线性、服务能力涌现。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自组织现象是多个支持服务子系统之间非线性作用产生的整体现象和整体效应, 其过程是: (1) 从支持服务的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演化; (2) 支持服务组织能力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演化; (3) 支持服务在相同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等。这三个过程呈现出交替作用的情形, 形成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组织化的连续统一体。
5.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涌现性。
涌现现象 (emergence) 作为复杂系统的重要特性, 是一个复杂系统中由次级组成单元间简单的互动所造成的复杂现象。复杂性科学把系统整体具有而部分所不具有的属性、特征、行为、功能等特性称为涌现性。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互动而形成的有机体。按照静态的构成论观点: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涌现性是指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整体所具有的, 而构成学习支持服务的各组分不具有的属性、特征、功能、行为等;从动态的生成论角度看,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涌现性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互动而促使系统产生复杂功能的过程。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涌现性来源于学习支持服务构成要素、组织结构和内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 环境效应、组分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等四者共同造就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涌现性, 即支持服务质量整体的提升。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涌现性的特征主要包括受限生成性、非加和整体性、客观规律性。
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本身就是系统涌现性的最好表现, 包括招生支持服务、教学支持服务、教学管理支持服务、实践教学支持服务、资源支持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等子系统, 单独某一个子系统只是构成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基本组分, 仅仅改善一个子系统的服务功能, 并不能完全提升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 只有整体的涌现性才是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同时, 必须改善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从而激发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涌现性, 进一步提升学习支持服务质量。
三、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质量体系的构建
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强调学生对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习过程的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要求在教学资源、学习过程、学习设施、学习环境、学习评价等方面保障服务质量。因此, 必须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质量体系, 建立符合开放大学特色的学习支持服务目标管理要求, 同时也要将学习支持服务的理念与教学管理规范相融合, 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功能进行理解和转化。
(一) 在管理过程中体现支持服务理念
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质量保障体系, 要做好顶层设计。首先, 必须得到开放大学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支持;其次, 必须建立各项工作的服务标准、管理规范、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措施;最后, 培养全体教职工的学习支持服务情感。在日常工作中, 只有保持有原则性的实施学习支持服务理念、使用规范的学习支持服务流程、心怀饱满的服务热情, 才能够真正改善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质量, 提升开放教育的品牌形象。
要以学生为中心, 将教学管理工作贯穿新生入学、确定专业、选修课程、参加考试、组织实践活动等全过程;要以学生学习需求为重心, 将人性化的过程管理与个性化的支持服务相结合、自主学习与科学评价相结合。此外, 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习信息查询与意见反馈渠道, 引导学生建立学习计划和选课规则, 协助完成学习任务, 使学生顺利提交毕业申请至毕业。
(二) 在管理方法中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开放教育招生人数多、专业范围宽、地域覆盖面广等特点, 已经对学习支持服务的实施效果造成严重考验。在保障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方面, 各教育院校都采取了各种措施, 但总体收效不大, 总体上表现为决策缺乏依据、管理手段不科学、各项建设规划相互矛盾等。将现代企业质量保证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开放教育的质量管理之中, 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质量保证体系, 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
截至2000年年底, 在全球教育系统中认证的教育机构北美洲已有139所、欧洲有263所、亚洲有123所。我国教育机构于“九五”期间开始引进ISO9000标准, 到2003年年末, 国内已经有173家教育机构, 包括高等学校、中等学校、职业学校和网络学院, 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其中, 北医网院、中央电大南海学习中心、徐州广播电视大学、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等院校进行了将ISO9000引入远程高等教育的初步尝试[5]。
开放大学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使学习支持服务能够在标准指导下有序进行, 要将质量管理观念、方法、模式与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功能相结合, 做到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复杂性与科学管理规律性的统一, 通过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使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在这个过程中, 逐步形成适合开放大学特色的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真正让ISO9000标准发挥最大作用。
摘要:学习支持服务作为开放教育特色和优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远程教育工作者不断对其进行深化与实践。开放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 其学习支持服务的功能和质量保障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明确和定位。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对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进行分析, 阐明其学习支持服务的系统目标、系统结构及系统质量管理等内容, 以期对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有所裨益。
关键词: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质量研究
参考文献
[1]武丽志, 丁新.学生支持服务:大卫·西沃特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 2008, (1) :25-27.
[2]杨婷婷.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 2003, (5) :38-39.
[3]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的地位与作用[R].北京大学“学习、技术与人力发展大会”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1.
[4]Ormond Simpson (2002) .Supporting Students in Online,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nd edition][J].Routledge Falmer, 226pp.
决策支持系统论文 篇5
1.市场营销管理状态落后。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状态均较为落后。由于企业的运作离不开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生产力也大幅度提高,但是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市场营销管理的状态稍显落后。因此,使得企业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市场营销状态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将各部门之间工作相统一,也就无法将生产环节中的力度完全发挥出来,限制企业的发展。
2.营销手段贫乏。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大多数的企业仍然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许多企业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渠道,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是却没有改善自身的营销手段,也没有将技术与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相结合,所以,在营销手段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企业进行包装,仍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发展。
3.营销方式与管理之间存在矛盾。由于营销理念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引入我国的,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发展的程度还不够完善。营销方式一般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而更新的,所以企业的营销方式方面发展还算稳定。大多数企业对市场营销的管理都不够重视,所以,营销管理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营销管理方法都是在沿用过去的传统模式,而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代营销理念和营销方法的需求条件,这样就会制约企业市场营销方式的更新和发展。
二、企业市场营销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及结构功能
1.环境分析功能。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有环境分析功能。市场营销的环境分析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对潜在的威胁因素进行具体地分析,并对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等环境因素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得出企业发展的途径。另外,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可帮助企业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意向,分析企业的竞争力优势和劣势,从而提升企业的外部竞争力。
2.市场细分功能。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市场细分功能。企业在充分了解自身所生产产品的情况之下,就能够对市场受众进行细分,从而实现具有目的性的市场营销,减少市场营销的误差,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
3.产品策略分析功能。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产品策略分析功能。产品的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落期为其生命周期。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可对的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减少产品不同生命周期带给企业的不良影响,使企业能够在旧产品的成熟期推出新产品,实现产品的新陈代谢,防止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产品的影响。
4.价格策略分析。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可进行价格策略分析。从产品的价格策略角度进行分析,可将产品的市场占有额、利润以及销售方式等等分析透彻,实现定价方式的优化,保障新产品以及处于成熟期产品的市场成本、需求以及竞争力。
三、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策略
1.数据库支持技术。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系统发展较为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市场营销方式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系统进行建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许多企业已经形成了数字化办公的模式,而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也应进行改革,以数字化管理模式来代替过去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市场营销管理提供支持,可以将市场营销工作中获得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整合,将所有信息与数据全部纳入数据库之中,从而满足市场营销多样化的需求。数据库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支撑层、数据库管理层、决策工具层以及决策层。其中,支撑层为数据库模型,由营销模式为基础对数据库模型进行选择;数据管理层是对数据库、方法库以及知识库等等进行管理;通过选择决策,最终进行决策。数据库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一,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满足各种市场营销方式的需求,以市场营销的特征为主体,对数据库的适用性进行重点的分析。其二,在利用数据库进行市场营销的管理时,由于数据库能够对市场营销数据进行系统、整体地分析,使信息数据保持整合性,并且能够在营销信息数据之间建立相关性联系,从而实现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并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
2.OLAP支持技术。OLAP(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共享方面,且需要建立在网络数据库的基础之上。OLAP技术是一种决策工具,可以在数据库进行决策的过程之中提供动态的数据支持,从而实现营销数据的综合性分析。OLAP技术为数据库提供的动态信息较为灵活,而且OLAP技术还可以对营销数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使数据库分析更加接近人的思维,也使营销数据分析更加具有准确性。OLAP技术实施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第一层(客户端)、第二层(多维化处理)和第三层(数据处理)。OLAP技术实施环环相扣,先从客户端获得数据,然后将数据提交服务器,由OLAP服务器进行多角度地处理,然后再投入数据库进行准备、加载,移入数据仓库,最终完成数据的分析和转换。这种数据处理方式与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基本一致,所以,能够为营销数据的处理提供支持。
3.数据挖掘支持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也是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之上的营销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就是将营销数据库之中的重点决策信息筛选出来,并对重点决策信息进行整合,为市场营销提供更多的案例分析。信息挖掘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集成、规约、清理、变换、实施、评估以及知识表达等八个步骤对信息进行整理,并利用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等等对数据进行集成计算,挖掘营销信息的有效价值,并将价值最大化。信息挖掘技术可以弥补数据库的不足,帮助数据库筛选信息和数据,防止重要数据被忽视或丢失,并保证数据库处理信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四、结语
建立你的工作支持系统 篇6
小王一身正装,小心翼翼地站在老总面前等待最终的复试,结果,老总只看了他一眼。什么都没问就说:“你可以走了。”小王十分困惑,老总对他说:“你一定很想知道为什么,我可以告诉你答案——刚才乘电梯时,已经考过了。”
“我们是一起上来的。今天周一,来大厦办事的人很多,在电梯里,我注意到你伸着脖子歪着头使劲看,我明白你是想看清楚电梯运行状态的电子显示,因为被人挡住了。最后你到底还是自己挤过去。亲自按下了16层,从始至终你没说一句话。”
“事情是很小,但我觉得它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起码你是一个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为什么不对门口站着的那位先生说,麻烦您帮我按下16楼,然后再道声感谢?这有多简单!在你是一句谦和的请求,在他人是举手之劳。”
求助能力强,事事好商量
求助能力强的人,走到哪儿都不会孤单,都能更快融入团队。在职场中想让同事亲近你,首先要主动友善地亲近身边同事和领导,态度积极地询问和请教问题,总会得到对方同样友善的回应,不仅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也有利于工作沟通和协作。
2012年1月11日11时11分,“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CMO)王帅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介绍了改名的缘由,其中谈及为什么用猫这个形象时,他说:“感谢马总,在我焦头烂额绞尽脑汁的时候打了个电话给我:‘猫怎么样?’哈哈,太好了。”其实。如果王帅在有一些备案的基础上主动求助马云,他也不会最后撒娇般说自己“焦头烂额、绞尽脑汁”了。
事实上,许多成大器的人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求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对于正谋求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他的法宝是借助书籍。在奥巴马的第一本自传《来自我父亲的梦想》中,我们看到每当他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得洞察与信息时,他总是会求助于书籍,这也是挤破自我中心的泡沫的一个方法。
书籍给奥巴马提供了有关政治管理的某些具体的观念:被广泛报道的一个例子是多丽丝·卡尔恩斯·古德温所写的《对手团队》(Team of Rivals),这本书讲述的是亚伯拉罕·林肯将其前竞争对手纳入内阁的决定,激发了奥巴马提名他在民主党内的头号对手希拉里·克林顿做国务卿的决定。
别以为求助是有了一定资源的职场老人的专利,如果方法和时机得当。职场菜鸟也会在其中大受裨益。索尼公司前董事长出井伸之在他还在上大学时,大胆地直接到索尼总部拜访创始人,从而获得了一个实习生的机会。
于是在大四整个假期出井伸之都在索尼实习,到正式加入索尼公司的时候,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希望去留学”。而他的理由是“想为公司开辟欧洲市场助一臂之力”。最终公司同意了他的这一要求,进入公司第二年的1961年。出井伸之赴日内瓦大学附属研究所进行为期两年的留学生活,这奠立了之后索尼公司在欧洲市场的开拓者形象。从此,出井伸之在索尼公司职位扶摇直上,最后成为索尼公司的CEO。
建立良性的工作支持系统
“工作支持系统”,这个词听起来很抽象,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问问自己:1如果在工作中陷入困境,有多大把握能得到他人广泛、及时而又有效的帮助?2这些“他人”都包括谁?
工作支持系统是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信息的支持等。而职业生涯的成功,无疑要靠工作支持系统。因为在取得职业成功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意料不到的状况。要组建好自己的工作支持系统。需要借助一切可借助的力量。
力量一:上司。遇到好的上司那你就遇上贵人了。当然这要靠运气。通常你的上司都会帮助你,只是这种“帮助”有时是善意的。有时是恶意的。他是你在现有组织内最重要的力量。他直接决定你在组织内发展的顺利与否。以及一定时期内发展的高度。
力量二:同事。组织内的发展离不开同事的支持,当然同事之间通常都是一种“竞合”关系,即有竞争的同时有合作。所以不管你们的关系如何,有很多话、很多想法——如你对哪个职位感兴趣等—是不能在同事问说的。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让他们成为你事业前进的支持者吧。
力量三:专业机构。这是一个专业化的时代。毫无疑问职业生涯管理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所以不管我们有多少力量的支持,在很多关键环节上我们必须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这种工作支持系统能满足职场人归属的需要,而与归属感同样重要的是,人们在支持系统里面得到的认同感。也正因此需要去经营和建构我们的支持系统,支持着同事的同时被同事支持,这样的职场人往往更健康,更具备弹性和优秀的可能性。
善于在求助后追踪成效
如果你是一位营建人际关系网的高手,处事泰然、举止文雅、彬彬有礼而又乐观豁达,那么,一定会有朋友愿意在你需要帮助时施以援手。但实际情况是:除非你采取恰当的后续跟踪措施。否则,很多很好的想法和倡议都会落空,甚至索性被抛在了脑后。那么你该如何恰到好处地向你希望帮助你的人或主动帮助你的人施加影响,而不会显得冒失或急切呢?
了解人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了解一些关于人性的基本原则:
我们乐于帮助别人,前提是我们的良好意愿不会被滥用或过度使用。
我们会忘记那些未经反复记忆刺激而铭刻在脑海里的事情。
任何人都喜欢自主行事。
如果你所寻求的帮助的程度处于合理范围之内,便不会被拒绝或者遭人慢待。如果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就会使对方打消提供帮助的念头。要求别人为了你而危及自己的声誉是一种冒险的举动。
这时你要做的就是通过让他们记住你的存在而保持对此事的关注。一种方法是,你可以将其可能感兴趣的资料或信息发送给他们,即便你觉得他们也许已经看过这些资料。那么,他们会感到很高兴,并很可能因此而经常想起你,而且感觉也会更加亲切。
加强沟通
通过短信、邮件或者社交媒体等形式告诉帮助你的朋友,你在多大程度上受益于他们提供的信息,这同样不失为一种得体的方式。示意你已经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即使这种帮助的价值不大)也会鼓舞他们的热情。尽量使用“我感谢你的帮助”这样的措辞来结束每次电话或者邮件交流,时不时地进行沟通可以加深对方对你的记忆和积极的印象。
但这种“沟通”活动切忌过头,适当的频率最为重要,牢记于心和停留在面子上是有本质区别的。一定不要在追踪效果过程中,给人造成过分急切、专横甚至生硬粗暴的印象。不要忘记,你并非一定享有获得帮助的权力,因此,不能过分依赖于他人的帮助。
生涯规划中必须学会的3种能力
学会主动联络
就是把握信息获得的多种渠道,并加以充分利用。一旦发现或挖掘到了有利信息,就要主动联络,实地考察。对大家来说,主动联络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灵活性,使他能自如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最终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凡事不尝试,怎么能够成功呢?
学会主动求助
就是要大胆出击,积极寻求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当你面临困惑和难题时,你要善于寻求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朋友的建议,也可以是有经验者的分享,或是专业的指导等。该求人就求人,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果敢精神,促进生涯成熟。
学会主动学习
就是指一个人不断积累自己的择业知识。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由量变达到质变,生涯就会发生突破性的进展。
支持服务系统 篇7
关键词:协同服务,协同服务平台,ASP,嵌入式在线服务
0 引言
随着现代设备日益向高新技术集成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其结构日趋复杂, 功能日臻完善, 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由此带来了整个系统发生故障的潜在可能性和方式也在相应增加, 只要一处发生故障就可能引起链式反应[1]。如何保障复杂设备的可靠有效地运行, 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 在国内, 各学术研究机构和应用企业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复杂设备远程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同时, 也进一步拓宽复杂设备的远程服务功能的研究领域, 开展满足客户对产品“TQCSE”高要求的服务与远程工程支持[2]。在国外, 特别是德国和欧洲的大型科研机构已认识到了工业服务的巨大意义, 他们认为, 技术领先并不必然获得市场成功, 服务已经超越设备本身成为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新一轮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中, 德国教育与研究部 (BMBF) 资助“Co-Service”协同服务项目, 通过研究开发支持协同服务的方法、过程和工具, 优化高科技设备的使用与运行, 进而提高中德合作双方的竞争力。
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 协同服务强调以下几个方面[3]:1) 跨企业、跨地域, 以有效的协作来响应用户的服务需求。2) 供应商、合作伙伴、设备用户关系的转变:用户-供应商关系由买卖关系转变为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合作伙伴结成利益共同体, 建立了优势互补、市场共享、风险分担的“双赢”发展模式。3) 实现全球化的协同服务。因此协同服务模式的实施首先需要建立合作和提供服务的平台;其次, 要提供适合于协同服务模式的设备服务远程解决方案。基于以上要求, 本文提出了协同服务系统框架 (如图1所示) , 在该框架下, 设备供应商及协作伙伴按照协同服务平台中的业务流程提供服务, 设备用户把自己的设备查询接口集成到服务平台供服务商远程在线监控并接受相关服务。因此,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合同约束的ASP协同服务平台关键技术、服务内容, 以及支持协同服务的设备在线服务实现技术。
1 基于合同约束的ASP协同服务平台研究
应用服务提供商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ASP) 是一种新兴的服务运行模式。“通过采用ASP应用服务, 能够有效整合社会优势资源, 加强企业间的协同,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而形成具备整体优势的增值链及产业链, 形成双赢及多赢的模式”[4]。
ASP协同服务平台整合了第三方服务模式, 并在平台上集成了一系列应用服务。用户选择角色在平台上注册, 系统将根据角色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 (功能权限和资源权限) 。服务商在平台上注册并配置基础服务资源 (产品信息、技术文档等) , 就可以为设备用户提供相关服务, 而不必建设自己的服务平台, 大大缩短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 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 设备用户在平台上注册后, 就能主动或被动地找到能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商, 获得服务商业务确认后, 与服务商签订服务合同, 合同结束后, 双方可以续签, 设备用户也可以在平台上选择更优秀的服务商为自己服务。
1.1 ASP协同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
1.1.1 基于电子合同约束的服务管理
在协同服务平台中, 为了有效保障设备用户-设备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协作伙伴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建立了基于电子合同约束的服务管理模式, 其生命周期如图2所示, 具体内容如下:
1) 选择合同模板:服务中主要涉及设备用户-设备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协作伙伴的合同关系, 因此, 定义了服务合同和协作合同两个模板。
2) 启动合同谈判环境[5]:电子合同协同环境主要为用户提供文本交流、语音通信、电子合同同步更新和集成Net Meeting等服务工具。
3) 电子签名与合同认证:在电子合同中, 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的签字盖章方式被电子签名所代替。同时, 需要公正机构对其进行CA认证以确认电子签名合同的有效性。
4) 合同履行状态监控:生效的合同进入履行阶段, 该平台提供辅助监督功能, 平台接受用户投诉并对被投诉方及时提醒, 以保证合同的顺利执行。
5) 合同结束。
在平台开发中, 使用DTD (Documnet Type Definition) 来规范和约束电子合同的结构和内容模式;使用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 Language, XML) 描述电子合同的各项商务信息, 如:合同双方、合同日期、使用的资源、服务收费标准等。
1.1.2 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6,7]
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的基本思想是:权限赋予角色, 角色赋予用户, 用户通过角色享有权限。ASP平台用户类型多样, 角色主要有:系统管理员、设备用户、服务商、软件供应商等。权限可分为功能权限和资源权限, 功能如通过EOS远程访问设备、远程视频等, 资源主要指各种数据库资源。
考虑到实际服务中, 服务商通常把服务任务分派给下属部门员工, 在模型中引入了角色层次关系, 部门员工继承了服务商的角色后, 就自动获得了服务商角色的权限。
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下, 登陆到系统中的用户可通过所拥有角色的权限来访问允许的服务资源, 并处理相应的事务, 这样既确保了对资源的安全操作, 也保障了平台中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
1.1.3 嵌入式在线服务系统的集成方案
德国项目组对嵌入式在线服务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何把该系统与协同服务平台进行集成是完成协同服务任务的关键所在。由于该系统是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 因此, 设备用户只需提供系统中的查询服务器统一资源位置 (URL) , 然后将其在协同服务平台注册并同时分配服务商相应权限, 服务商就可以通过查询服务器的服务导航功能, 选择相关服务, 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
1.2 ASP协同服务平台的主要内容
协同平台主要应用服务包括:
1) 安装/调试支持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远程课堂视频获得帮助, 设备制造商、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也可直接对新设备进行远程操作或指导现场人员, 对设备安装和调试进行远程支持。
2) 技术培训服务:由于高科技产品技术含量高, 操作复杂, 设备供应商需要提供便捷、优质的技术支持以帮助用户较快较好地使用设备。可以通过远程课堂对用户进行远程技术培训, 借助于视频、音频、白板、操作模拟等手段, 使远程课堂达到现场培训的效果, 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3) 故障排除服务:为了较快地排除设备故障, 该服务提供了自助式和专门故障服务两种途径, 充分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 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
4) 预防性维护服务:为了降低因故障引起的宕机时间, 必须改传统方式下“被动服务的方式”为“主动式服务”。通过对用户设备进行例行检查, 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有一个定期了解, 对发现的问题尽早地给出维护建议, 以电子邮件或预警消息的方式发送给设备用户;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评估, 可以对设备系统或重要部件的劣化趋势进行预测, 消除设备隐患。
5) 用户信息反馈服务:基于此服务, 设备用户可以自由发表评论, 对服务商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评价, 指出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 服务商有义务对用户反馈的信息给予及时解答, 同时, 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利用, 可以促进产品的改进和创新, 从而保持产品的竞争优势。
此外, 独立的软件提供商可以将软件以服务的形式注册到ASP平台, 成为平台服务资源的一部分, 如:备品备件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 (ERP) 系统等。客户若使用服务须向ASP平台支付费用, ASP平台再按照事先协商的利益分配方案, 付费给独立软件提供商。
1.3 ASP协同服务平台的开发技术
采用J2EE标准进行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 J2EE标准是SUN公司推出的用于构建基于Web系统的标准平台和环境, 采用层次开发模式, 把客户端表示和业务逻辑分离, 提高了ASP平台的开发效率。平台总体上分为客户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三层, 其中业务逻辑层又可扩展为基础层、功能层和支撑技术层。
1) 客户层:客户端把Web浏览器作为统一的用户界面, 客户端的请求结果可以由JSP页面、显示HTML页面的servlets以及applets组成。
2) 业务逻辑层:此层是平台的核心部分, 逻辑处理主要由EJB (Enterprise Java Beans, EJB) 组件实现, EJB组件包含会话EJB和实体EJB。主要实现的业务逻辑包括:业务流转、流程管理、信息传递等。基础层是功能层业务实现的基础, 功能层是对各个功能模块的集成, 技术支撑层包括了平台建设和运转所需的相关技术。
3) 数据层:建立和提供数据资源库, 包括:用户信息库、设备信息库、业务信息库等。
2 支持协同服务的设备在线服务系统
为了支持ASP协同平台中的应用服务, 必须提供适合于协同服务模式的设备服务远程解决方案, 为此, 本文研究了嵌入式在线服务 (Embedded Online Service, EOS) 协议标准和实现架构[8] (如图5所示) 。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EOS协议标准, 可以不受设备控制器的类型和年限的限制, 以“即插即用”的方法将设备连接到系统中, 方便快捷地获得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信息。设备在线服务实现逻辑是用户通过浏览器统一地址URL访问查询服务器, 通过权限认证后, 对局域网设备IP地址和端口进行配置, 搜索设备服务器, 如果设备在线 (Online) , 点击在线设备链接, 绑定设备客户端, 通过客户端调用Web Service发布相关服务。
基于EOS协议标准和实现架构开发设备在线服务系统, 内容主要包括:
1) 基于Web Service的设备服务器 (Device Sever) 。以开发数控机床的设备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 设备服务器主要完成两方面任务:一方面, 与机床Severs建立自动连接, 完成对设备状态信号的采集并将数据封装成各种设备服务, 通过Web service标准对这些服务进行查询和访问;另一方面, 响应查询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请求, 发布相关服务。
2) 客户端应用程序 (Client Application) 。客户端连接到Web Service并完成认证过程, 认证通过后, 客户端通过调用Web Service发布机床信息。由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发布的服务信息不同, 必须针对不同类型设备, 开发与设备信息一致的客户端。
3) 查询服务器 (Lookup-sever) 。利用Java技术
开发的查询服务器, 在局域网内就像一个设备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用户管理、设备搜索、文件上传下载等, Internet用户通过查询服务器URL及访问权限就可以对设备服务进行相应操作。
3 协同服务应用实例
作为中德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复杂设备的协同服务支持”通过研究保障复杂设备稳定运行所需要的技术服务模式, 旨在建立一个由中德复杂设备供应商及用户参加的协同服务示范网, 通过协同服务, 保障复杂设备的可靠有效地运行。
本文以复杂设备协同故障诊断服务为例说明协同服务的实现 (如图6所示) 。首先, 服务参与方在平台中确认了业务关系, 并签订了服务合同或协作合同。服务商在平台上配置了自己的基础服务资源, 设备用户注册了查询服务器的URL并分配了访问权限。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 对于一般故障, 用户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资源或服务通过自助方式解决;如果属于专门故障, 可以申请专门服务支持, 设备供应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对设备进行远程状态检测, 能独立解决则把任务分给自己员工, 如果不能独立解决, 则协同处理:情况一, 国外的设备用户要求现场解决的情况, 就可以委托当地合作伙伴协助;情况二, 发生的故障与某重要零部件直接相关, 可以把相应问题提交给零部件商;情况三, 若情况复杂, 可利用平台中集成的设备在线服务系统 (如图7所示)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手段多方协商解决。故障排除后, 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要向相关人员通告, 并且记录到历史数据库, 作为平台上专家知识库知识的来源。
4 结束语
支持复杂设备运行的协同服务系统为实现“协同服务”这一全新的服务模式创造了条件。协同服务系统主要研究:1) 建立基于合同约束的ASP协同服务公共平台。提出了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 以保证平台上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 通过应用服务中信息的交互, 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重用, 消除了信息孤岛, 加强了企业与用户以及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技术合作。2) 提出设备服务远程解决方案—嵌入式在线服务系统, 该系统按行业特点抽象出面向行业设备的服务内容和接口规范, 设备系统只要满足这个结构规范, 就可方便将其接入网络中, 从而实现对设备远程状态检测、故障诊断和总体性能评估。
参考文献
[1]徐泳龙, 张晓阳, 刘娟.复杂装备远程服务与维护系统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4, 12 (4) :616-620.
[2]谢小轩.远程服务理论及其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3.
[3]张为民, 虞敏, 等.复杂设备运行的协同服务支持[J].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6 (8) :1143-1147.
[4]谢庆生.基于ASP模式的网络化制造[J].机械与电子, 2004 (1) :3-5.
[5]张映锋, 江平宇.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制造服务平台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 38 (7) :670-673.
[6]Sejong Oh, Seog Park.Task-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J].Information System, 2003, 28 (6) :533-562.
[7]樊金生, 关保灿, 李晓东.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扩展模型及其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8, 29 (18) :4718-4721.
决策支持系统发展趋势研究 篇8
一、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DSS是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的简称。DSS的概念最早是由Scott Morton和Keen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 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系统。管理的核心是决策, 决策是一个过程。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 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是以特定形式辅助决策的一种科学工具。它通过人机对话等方式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将知识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信息处理能力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环境, 协助决策者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法, 进行评价、预测和选优。
二、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类型
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决策支持系统 (DSS) 以来, DSS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从目前发展情况看, 主要有如下几种DSS。
1.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 (Data Driven DSS)
这种DSS强调以时间序列访问和操纵组织的内部数据, 也有时是外部数据。它通过查询和检索访问相关文件系统, 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后来发展了数据仓库系统, 又提供了另外一些功能。数据仓库系统允许采用应用于特定任务或设置的特制的计算工具或者较为通用的工具和算子来对数据进行操纵。
2. 模型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 (Model Driven DSS)
模型驱动的DSS强调对于模型的访问和操纵, 比如:统计模型、金融模型、优化模型和/或仿真模型。简单的统计和分析工具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一些允许复杂的数据分析的联机分析处理系统 (OLAP) 可以分类为混合DSS系统, 并且提供模型和数据的检索, 以及数据摘要功能。模型驱动的DSS的早期版本被称作面向计算的DSS。
3. 知识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 (Knowledge-Driven DSS)
知识驱动的DSS可以就采取何种行动向管理者提出建议或推荐。这类DSS是具有解决问题的专门知识的人-机系统。”专门知识”包括理解特定领域问题的”知识”,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技能”。构建知识驱动的DSS的工具有时也称为智能决策支持方法。
4. 基于Web的决策支持系统 (Web-Based DSS)
基于Web的DSS通过“瘦客户端”Web浏览器向管理者或商情分析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或者决策支持工具。运行DSS应用程序的服务器通过TCP/IP协议与用户计算机建立网络连接。“基于Web”意味着全部的应用均采用Web技术实现。
5. 基于仿真的决策支持系统 (Simulation-Based DSS)
基于仿真的DSS可以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和决策支持工具, 以帮助管理者分析通过仿真形成的半结构化问题。这些种类的系统全部称为决策支持系统。DSS可以支持行动、金融管理以及战略决策。包括优化以及仿真等许多种类的模型均可应用于DSS。
6. 基于GIS的决策支持系统 (GIS-Based DSS)
基于GIS (地理信息系统) 的DSS通过GIS向管理者或商情分析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或决策支持工具。通用目标GIS工具, 如ARC/INFO、MAPInfo以及Ar2c View等是一些有特定功能的程序, 可以完成许多有用的操作。同时, Internet开发工具已经走向成熟, 能够开发出相当复杂的基于GIS的程序让用户通过World Wide Web进行使用。
7. 通信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 (Communication-Driven DSS)
通信驱动型DSS强调通信、协作以及共享决策支持。简单的公告板或者电子邮件就是最基本的功能。通信驱动型DSS能够使两个或者更多的人互相通讯、共享信息以及协调他们的行为。
5.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 (Data Ware-Based DSS)
数据仓库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动态的、持久的数据集合。它可将来自各个数据库的信息进行集成, 从事物的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来组织和存储数据, 供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并辅助决策, 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决策支持信息与知识。
三、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 DSS的研究和应用也正在迅速发展。新一代DSS主要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群决策支持系统 (GDSS) ;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 (DDSS)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IDSS) ;决策支持中心 (DSC) 等。
1. 群决策支持系统 (GDSS)
群决策支持系统 (GDSS) 是在多个DSS和多个决策者的基础上进行集成、优化的结果。是由多个决策者的智慧、经验以及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组成的集成系统, 它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础, 用于支持群体决策者共同解决半结构化、非结构化问题的决策问题。GDSS有利于群体决策成员思维和能力的发挥, 也可以阻止消极群体行为的产生, 限制了小团体对群体决策活动的控制。
2. 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 (DDSS)
DDSS是研究分布于多个物理位置上的决策体如何并发计算、协调一致地求解问题。这些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上的决策体构成计算机网络, 网络的每个结点至少含有一个决策支持系统或有若干辅助决策的功能。DDSS研究的重点是分布性和并发性。随着各种网络的普及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知识库等成果的取得, 使分布决策支持系统成为今后DSS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IDSS)
DSS为解决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在人的知识开发与利用上获得了重要的成果, 这些都可以弥补DSS的不足, 因此将人工智能引入DSS形成智能型DSS (Intelligence DSS)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DSS的程度与范围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结构的IDSS, 由用户通过人机接口, 应用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接入问题处理系统, 然后由推理机在模型库、数据库、方法库及知识库中进行搜索推理, 获取相关决策信息。
4. 决策支持中心 (DSC)
DSC的主要特点就是在DSS基础上, 采取了以决策支持小组为核心的人机结合的决策思想, 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 以支持决策者解决决策问题。DSC是在把决策方法论、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计算机支持技术和软件等结合起来的同时, 又融合了各科专家的技术经验、研讨结果和社会知识的一种综合集成决策支持系统。
5. 行为导向的DSS
所谓行为导向DSS (Behavior Oriented DSS) 是一个全新的角度即行为科学角度来研究对决策过程的支持,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 而不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处理系统, 主要是利用对决策行为的引导来支持决策, 而不仅仅用信息支持决策。
四、结束语
DSS的技术和理论不断发展, 从其发展趋势可以认识到:决策支持系统是专门为高层管理人员服务的一种信息系统, 它强调支持的概念, 是“支持”而不是“代替”人的决策主体。DSS也是一个高度灵活、交互式的计算信息系统, 主要解决半结构化问题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它涉及到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信息论、人工智能、信息经济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 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能力与水平, 最终实现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智能科学课题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2006-07-18].http://www.intsci.ac.cn/dss/idss.html
[2]吴新年陈永平: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 2007年第1期:57~58
[3]Bonczek, R, C.Holsapple, A.Whinston:Foundations of Decision SupportSystems.NewYork:Academic Press, 1981
[4]Chen Wei-Chou, Hong Tzung-Pei, Jeng Rong.A framework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for use on the World Wide Web.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1999 (22) :1~17
[5]于永玲史瑞芬:数据仓库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1, 20 (3) :78~80
[6]顾红艳:从DSS的发展重新认识决策支持系统[J].沈阳工程学院学, 2006, 2 (3) :330~332
煤炭企业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篇9
煤炭企业集团具有地域广、规模大、管理流程复杂、安全隐患多等特点,各类信息资源分散性强,数据收集、汇总、挖掘难度较大。煤炭企业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以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业务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大量的指标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形成企业的关键信息,以文字、表格、图形、仪表盘图等形式提供给决策层和管理层,展示企业关键指标数据和业务信息,为企业科学决策奠定基础。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改造原有调度统计信息系统及其它各业务信息系统接口的基础上,建立了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1 系统架构
煤炭企业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系统采用标准的决策支持系统模型设计,分为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展现层。其中业务逻辑层从各业务系统抽取数据(或另行补录数据),数据层对数据进行保存和加工,展现层展现各类表格和图形。
2 系统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数据来源
(1)煤炭销售数据:自动读取模块自动从煤炭销售系统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存储到决策系统数据库。
(2)物资、人力资源、财务及预算数据:从中间库系统实时接收数据。
(3) 生产业务数据:
由各生产单位每日直接填报产、销、存等指标数据。
2.2 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主要采用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集市)多维表结构和与业务系统对应的ODS(Operational Data Store,操作数据存储)层表结构。
(1) ODS层表结构针对生产和销售,用于存储各生产单位填报的日产量计划值、实际值和从销售系统获得的日销量数据值。
(2) 多维数据集表结构包括行业定义表(存储对煤、电、油、空分、水泥等的定义)、指标集定义表(存储各行业的KPI指标描述)、生产单位定义表(存储集团下属生产单位)、多维护数据值表(存储各单位各指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为保证系统存取效率,数据表拆分为年、半年、季、月、周、日6套表结构)。
(3) 其它表结构包括专项调度模块表结构、生产计划表结构、资金计划表结构、系统表结构等。
2.3 系统数据加工处理流程
系统数据加工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销售ETL(Extract-Transform-Load,数据抽取、转换、装载):从销售系统读取数据,使用一台单独的转储服务器(信息中心分配的虚拟机)。通过调度统计中的相关填报模块可对数据进行修改。
调度统计:填报各个指标的日数据,并存入生产ODS表中。调度填报模块中的日计划值来源:生产计划→计划值转储→多维数据表(月)→月计划分解→调度填报界面。其中月计划分解是指可被调用的、从多维数据表取月计划值除以有效天数的计算功能。生产ODS表结构有煤炭生产日数据表结构、发电生产日数据表结构、页岩油产销存日数据表结构、空分产销存数据表结构、水泥产销存日数据表结构等。
日数据转储:将销售日数据和生产日数据汇总后转存到多维数据表中,并触发周、月、季、半年、年的自动汇总。
中间库客户端:决策系统内置一个中间库客户端,时刻监听中间库系统的通知。当物资、财务、人力资源等系统的月指标值产生或修改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立即从中间库取月指标数据的值并对其进行更新。
专项调度和资金计划:两部分分别有相应填报与查询界面及保存数据的表结构,并与其它部分共享一些基础的数据表结构,如工作面状态类型等。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填报模块提供填报界面,并将填报结果保存在生产计划系列表结构中。保存后触发计划值转储模块,系统自动根据配置将指定的指标计划值汇总到多维护数据表结构中。
多维数据表:为同比分析、环比分析、与计划对比、趋势分析、预警分析、预测分析等分析模型提供数据。
3 关键指标信息
通过分析各种数据指标的类型及属性,建立起一套企业关键性指标的体系结构,见表1。该指标体系共包含45个关键指标,囊括了企业财务、预算、生产、供应、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物资等所有业务环节。
4 系统功能
煤炭企业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功能如图3所示。其中决策支持模块的特点是以数据驱动分析,在展现界面上显示主要指标的当日值、月累计值、年累计值,可组合指标、单位、时间周期3个维度的条件驱动各分析模型,还可实现面向特定业务主题的多维分析功能。
5 结语
煤炭企业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对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建立了企业关键性指标体系,为领导层和管理层提供了其最关注的指标信息,大大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玉峰.决策支持系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周国祥.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应用[J].现代计算机:下半月版,2008(9):118-121.
支持服务系统 篇10
关键词:云计算,云服务,复杂产品设计,决策支持系统,语义网
0 引言
产品开发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决策支持系统的先天不足得到改善[1,2],并在传统领域专家知识库基础上有所突破,借助云计算及数据挖掘技术,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办法。文献[3]在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之上,提出了一种支持企业群体决策数据仓库的模型(SEGDDWM),扩展了单一数据仓库的能力;文献[4]提出了基于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面向设计仿真的云服务平台的搭建做了初步的研究工作;文献[5]提出利用网络和云制造服务平台,按用户需求组织网上制造资源(制造云),为用户提供各类按需定制的云制造服务;文献[6]应用云制造的基本思想,搭建了能动态构建云制造服务系统,并支持云制造服务系统运行的云制造服务平台。目前,研究者已对基于网格计算的决策支持系统(grid 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GBDSS)的一般理论的不同侧面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如文献[7]借鉴网格技术构造的开放式、柔性化、主动性飞机引擎监控、维护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一例。
本文在云制造特征及决策分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借助云制造中间件(cloud service middleware,CSM)技术,在决策过程中引入富含语义的Web服务,通过服务模型和语义服务对决策过程进行描述,实现决策支持过程中抽象决策过程建模与实际决策服务执行之间的动态映射,解决了复杂产品决策过程中的分布协同、制造资源动态调配及使用和知识虚拟化等问题,在增强决策服务自动化程度的同时,提高了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实现高效智能化的决策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
1 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平台模型
1.1 云服务的关键技术
(1)分布式计算架构。
分布式计算一般是指通过网络将互联网上多个独立的计算节点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一个计算任务的计算模式。分布式计算通过将计算任务和存储对象切分为尽可能小的粒度,充分“填充”到分布式的资源空间中,分布式计算架构是松耦合的,计算节点之间不需要同步,节点间的通信基于互联网实现,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分布式计算架构有利于高效进行决策任务的调度和数据传递,并将信息流和数据流进行了分离,使之更适合于互联网应用,对于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并发问题的处理能力更强。
(2)资源虚拟化技术。
在云计算中,资源虚拟化主要是指利用虚拟化技术,包括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虚拟化管理平台技术来完成设计资源和制造能力的虚拟化。通过弱化和分离软硬件设备的物理依赖,实现资源的共享与调度,在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otal ownership cost,TOC)的同时,实现云服务环境下对分布资源的动态调配及按需使用。
不论是分布式架构还是资源虚拟化技术,都只是一种基础性的架构技术,真正的云服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商业模式和企业运营能力。
1.2 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架构
采用云服务来改进决策支持服务主要基于以下决策分析特征考虑:
(1)从决策支持的动态性看。在云制造系统中,任务的需求是对各类制造资源和能力的综合需求,同时制造任务应用领域广,需求是动态的、随机的,且需求规模大。因此,执行这些复杂决策任务的服务系统也应具备相应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而决策支持服务需要使用分布式信息环境,包括终端用户和松耦合的知识源,其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驱动的问题处理方式,与云服务是具有相似性的。
(2)从决策支持的知识性看。云服务属于Web服务,它是在云制造平台中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将资源、信息和知识等进行统一规范的嵌入、封装、虚拟化后得到的富含语义的Web服务。而知识的获取、推理和集成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完备性和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因此借助云制造系统中丰富的语义服务,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决策支持系统中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3)从决策支持的系统性看。云制造将各类软硬件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和服务化,并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和经营,实现智能化、多方共赢、普适化和高效的共享和协同,通过网络为产品制造过程提供可随时获取的、按需使用的、安全可靠的、优质廉价的服务。决策支持系统同样需要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将设计知识及信息资源虚拟化,在实现虚拟资源的透明化映射过程中,弱化不同层面资源之间的物理依赖,从而实现虚拟环境下对资源的动态调配及使用的目的。
基于以上考虑,借鉴传统Web服务三方构架思想,笔者提出了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整个技术架构由需求驱动架构(requirements driven architecture,RDA)、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决策管理架构(decision management architecture,DMA)、云基础设施(cloud infrastructure)和语义网(semantic web)五部分组成,共同实现系统的决策能力。
用户通过Web访问接口对系统进行访问。其中,RDA处于整个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架构的最上层,包括协作需求、行业需求和CRM/ERP需求,借助下层的SOA中的服务集成完成决策模型构建的转换过程;SOA作为一种应用的构建方法,保证Cloud Infrastructure中的服务可以快速地开发和组合,实现云服务中非功能上的需求,通过服务集成、服务封装、服务支持等一系列面向云服务架构的运行操作,保证基础架构能够满足应用的各种需要;DMA提供了运行时的决策服务支持,包括决策任务建模、决策服务组合建模、决策任务模型到决策服务模型的映射以及模型的生成等;Cloud Infrastructure则提供了云服务平台下的相关软硬件环境,实现自动部署标准SOA运行环境,包括云资源管理、云资源调度、云资源部署等。
同时,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和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的语义网贯穿于整个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中,为整个技术架构和描述各层资源及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标准化的元数据语法规范及元数据语义描述规范[8]。
1.3 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层次模型
本文提出的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层次模型,参考了开放网格体系结构(open grid services infrastructure,OGSI)及Web服务资源框架(web services resource framework,WSRF),共分为5个层:访问接口层、云服务操作层、云服务核心层、决策支持层和资源服务层,如图2所示。
1.3.1 访问接口层
访问接口层是用户访问系统的入口,是建立在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之上的,主要包括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以及一些与用户操作相关的服务浏览器和用户资源空间等服务。其中由API提供开放统一的接口环境来帮助使用者访问决策支持系统平台中的资源和服务等;服务浏览器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浏览界面,用户通过浏览器进行注册、搜索和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用户资源空间对访问系统的用户及其不同权限进行管理,并且验证、记录用户在系统中的所有操作。
1.3.2 云服务操作层
该层主要是借助本体编辑器(本文采用的是Protégé 2000编辑工具进行加工),将接入到网络中的各类服务资源汇聚成虚拟资源,通过对服务进行封装、发布、搜索、组合、执行、监测、反馈和评估等操作,发布到平台中的云服务核心层。
1.3.3 云服务核心层
该层类似于制造云服务中的中间件[9],通过语义标注和模型映射,负责对云服务进行全局性的管理和调度,提供各种核心服务和功能,包括云服务优选、云服务组合、云服务搜索、云服务存储、容错处理和负载均衡等服务,其核心是实现服务的可管、可控。
1.3.4 决策支持层
该层包括决策任务分解与决策任务求解两大模块。其中,决策任务分解模块是遵循一定的准则[10],通过联机分析处理,最终得到决策推理。决策任务求解模块主要包括异步决策、同步决策、决策选优等服务。
1.3.5 资源服务层
资源服务层近似于网格计算池(computing pool)的概念,就是将计算和存储资源虚拟成为一个个可以任意组合分配的集合,其规模以及处理能力可以动态扩展和回收重用,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Web服务和服务数据资源等。其中,在服务数据资源、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四库(元数据库、知识库、模型库、方法库)以及本体库、问题库、规则库等,都存储了大量的本体知识信息,为实现决策支持提供了规模庞大的信息支持。
2 决策支持平台的运作机制
决策能力的提高是系统知识表示体系、模型管理方法求解逻辑以及体系结构等协同工作的结果[11]。为了提高系统的决策能力,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遗传算法、分形与混沌理论等已经应用到决策支持系统(DSS)的设计中,并通过与人工智能方法的集成实现了知识的自动提取、系统的智能建模和问题求解等功能[12,13]。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平台模型集成了RDA、SOA及语义技术,在提高系统决策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的运作机制更具开放性和动态性。
2.1 决策任务提交及分解模型
在决策任务的求解过程中,首先要将决策任务逐步分解成子问题单位,分配决策任务的行动序列;然后将每一个子问题单位分配给各计算节点,通过将子问题单元的求解结果按分解的层次逐步汇总与综合;最终得到各个层次决策任务的参考结果或求解资源。
设有决策任务集合D={D1,D2,…,Dn}(n∈R),计算节点集合S={S1,S2,…,Sm}(m∈R),如图3所示。
(1)用户输入决策任务,平台根据模型管理方法求解逻辑将决策任务进行分解,并对其进行排序,从中选择行动首序列D1。
(2)D1通知D2和D3整个作业的状态,并告知它们是当前决策作业的序列之一,同时D2、D3定期检测D1是否仍正常工作。
(3)D1通过查询系统,得到可用的计算节点集合,选择全部或者部分从节点执行决策计算任务。
(4)当D1失效时,D2、D3将会继续进行作业状态检测,并通过分布式过程选出新的主节点。
(5)假设D2成为新的主序列,则决策作业重新开始运行。
(6)当决策作业执行完成后,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D2把结果返回给用户:
①子任务之间没有任务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即Di∩Dj=Ø(i,j=1,2,…,n);②在任意层次上,整个决策问题的内容应为各个决策子问题内容之和。
2.2 决策任务相互调用协作的运作流程
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虚拟模型服务器和虚拟知识服务器作为决策资源,按照用户的决策问题需求,组合云计算和知识推理形成的决策支持系统,共分为3个运作流程:决策控制及语义标注流程、决策查询及数据匹配流程和决策任务提交及执行流程。
(1)决策控制及语义标注流程。
决策控制及语义标注流程是指系统针对不同领域知识特点及应用需求,对决策任务进行相关本体构建,并确定相关模块的活动序列,如图4所示。首先,用户通过申请,由信息服务模块对用户进行验证,取得相应的用户权限,用户输入决策任务;其次,系统使用本体编辑器将该领域知识编辑成相关的本体属性及关系,通过启动并调用推理机对本体进行逻辑检验,存储后确认返回;在整个标注过程中,生成日志并存储,最终将标注结果返回供知识和服务开发工程师查看。
(2)决策查询及数据匹配流程。
决策查询及数据匹配流程是指决策者在对决策语义信息进行查询、搜索和数据匹配时,确定相关模块活动序列的过程,如图5所示。首先,用户通过用户端提出数据查询申请,通过模型服务器构建决策问题的领域模型;其次,通过知识服务器模块调用本体库中语义数据进行搜索匹配,并返回确认搜索结果,如果未找到相应匹配语义,失效信息也一并返回给数据库;云服务器接收知识服务器模块分配的数据相似概念集,调用语义搜索模块进行数据的搜索,并将满足查询条件的匹配结果返回给用户。
(3)决策任务提交及执行流程。
决策任务提交及执行流程是指决策者在构建待解决的决策任务到获取决策执行结果的过程中,确定系统中相关模块活动序列的过程,如图6所示。首先,决策任务提交者通过信息服务即工作流编辑器构建模型,同时启动查询及数据匹配流程,调用排序服务,获取任务匹配排序;调用知识模块、映射模块和云服务模块,将分配的数据相似概念集转换为决策任务分配;管理模块依据单个决策任务的相关资源数据信息,将决策作业分配到指定资源的模块中,执行计算任务并接收单个子任务的执行结果;最后由DSS集成模块选择、比较、综合集成结果,并将结果或建议返回给决策者。
对于建立在云服务网络环境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既要利用模型服务器中的数值计算,也要利用知识服务器的知识推理,对于这两者不同方式的处理结果,可以采用比较的形式取两者中的最优者,也可以采用综合的形式得到互相补充的结论。
3 系统设计与开发
为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方法及相关构建技术,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网络化制造、知识管理、决策网格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团队的初步研究成果,以广东某大型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为服务对象,初步设计开发了一个面向决策支持系统的云服务应用平台。该平台所提供的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平台主要包括4个子系统,即虚拟化支撑子系统、云服务管理子系统、知识库管理子系统、基于云服务的复杂产品设计子系统。其功能关系如图7所示。
在文献[14]中,笔者对该平台的关键技术有详细介绍。目前,所研发的面向决策支持系统的云服务平台已在复杂产品知识协同设计领域进入调试应用阶段。
4 结语
本文从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技术框架入手,结合云制造中间件技术,借助语义丰富的云服务,对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型和运作机制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与传统决策模型相比,云服务概念和语义技术的引入给决策支持系统带来了许多新的特性,如智能化的服务匹配和模型映射算法,系统性网络化制造服务模式,分布式和实时、动态化的服务组合方式等,有效强化了决策者求解复杂问题时的决策能力。
目前,基于云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云服务平台标准化规范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决策构建方法将随着云制造理论的不断完善而逐步得到充实,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将是云服务平台中业务过程动态的构建与运行等关键技术,如搭建面向质量决策的集团企业云服务平台,以及完善其规则推理与管理等。
支持服务系统 篇11
关键词: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构建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开展以来备受关注,实践证明: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与服务是研究项目工作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是摆在远程教育学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任重而道远。对于目前普遍采用建立远程校外学习中心作为学习支持服务依托的网络院校来说,强化校外学习中心“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实现知识构建、维持学生学习动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结构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合体,系统要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重点,学习者作为服务的主体和中心,需要全方位的要素建设,才能保障网络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学会自主、协助学习为动机,以提高学习者满意度为宗旨,在网络媒介的学习环境下从人员、情感支持、信息资源、设施、技术支撑、反馈渠道等几个方面分析,构建了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如图1所示)。
二、提升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对策
(一)全方位构建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的系统各要素有机构成的,涉及到人员、资源、设施等各个方面,需要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全面配合。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通过提供人员、学习资源、设施支持、学习评价、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逐步克服了由于师生时空分离带来的不便,使远程学习者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渠道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协助沟通的能力,保证了远程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支持服务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在学习型社会环境下,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学会生存。通过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学习力、发展力、适应力”的专业学习型人才,一个健全的全方位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必须贯穿于远程学习者的学前、学中、学后三个环节,并针对不同的环节实施不同的服务。
学前包括两部分的指导与服务:一是注册、登记时的指导;二是正式开始课程学习之前对远程学习者进行学习特征、学习取向等方面的指导。学校通过发布招生简章,介绍相关学科专业、学校教学的规章制度、远程学习方式、成绩考核方式,让每一位远程学习者真正了解到入学前的“入学须知”。学中支持服务主要是对课程学习整个过程的指导,包括课前预习的支持、学习策略的建议、学习过程的支持、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答疑的支持以及作业测评的支持等,它为远程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服务。
学后是对学习过程的反馈,目前主要以网络化考试的形式对远程学习者展开评价。学后给予的支持与服务,是对整个课程知识学习的归纳和总结,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统一,使每一位远程学习者都能有效解决遇到的难点和疑点。
(三)统筹信息资源服务的多样性
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工作的核心内容,围绕学习者的资源服务丰富多样,从入学前到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入学前的咨询服务、注册登记、选课,到学习能力的培养、辅导答疑、以及学习评价的整个过程,都有着专项服务。资源服务不仅仅只是书本材料、辅导材料,还有网络技术下的数字资源、网络测评、网上实验室等提供的信息反馈服务。为学习者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态度至关重要,在保证网络设施支持的前提下,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必须关注远程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是否存在孤独感,关注学生是否因学习能力欠缺而产生挫败感,以便强化情感支持服务。
(四)加强服务环境的改善
面向支持服务的环境构建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工作最基本的因素,是支持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一项服务资源。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主要以网络为依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了适应现代网络技术的冲击,更需要加强网络硬件设施的建设。现代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硬件目标是,建设能够传输和反馈各类信息资源的高速度专业平台,在网络院校、各级电大和试点分校要克服网络资源不能共享、网页不能打开、网络交流不顺畅等困难,进一步完善以Internet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实时互动、交流与反馈。
(五)不断提高自主化学习效率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目标是提高远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支持服务是围绕着学习者的自主化学习进行的,人员服务、资源服务、设施服务等支持都是提高自主化学习效率的前提。
1.导学支持服务
导学是自主化学习前的准备阶段,导学的目的是使远程学习者具有自主化学习的意识,并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自主化学习方式;教师指导远程学习者选择学习课程,并对他们进行各章节学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拟定学习方案、学会自学的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2.助学支持服务
助学在整个自主化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保证教与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学环节,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进度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实时通过作业或考试测评的方式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通过E-mail、网上论坛等通讯手段与学习者保持同步或异步沟通,有意识地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以指导。
(六)运行保障机制实时监控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行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才能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其包括:观念保障和物力保障。参与远程教学的所有服务人员必须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树立教育服务观:转变师生的角色,把学习者作为服务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的过程,“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物力保障是指整个系统需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保障,为了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在各个运行环节进行质量评估,对运行系统进行及时监督和反馈,以便查漏补缺,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修正。
三、结语
校外学习中心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产物,是远程教育院校在各地建设的,为了保障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基础组织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导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开展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工作,需要全方位地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支持服务,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不仅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运行机制实时监控,还需要丰富的内容建设,保证丰富的信息资源,最终提高自主化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亭亭.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 2003(5).
[2]徐建东.成人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春莲.高校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设计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
[5]张满才.人本主义思想与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9(6).
WebGIS支持的数字校园系统 篇12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提出“数字化地球”以来,“数字化城市建设”、“数字化社区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各个高校作已成为实现“数字化城市”中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各大院校中进行数字信息化的建设,以提高院校的日常工作效率以及教学方面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设以WebGIS技术为数字校园系统架构模式的基础,来进行院校内各种信息查询、更改以及编辑记录等工作。不但可以更好更有效的提高校园行政管理的效率而且也可以更大范围化的实现校园内各种信息的共享。
定义数字化校园
我国自从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社会经济、高新科技水平还是国民教育都在飞速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数字化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现在,数字化技术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高等学府。很多的院校都已经在进行各自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化校园”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克莱尔蒙特大学的肯斯·格力教授第一次提出的。数字化校园实质上就是以互联网为建设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信息整合,实现校园资源上的共享以及校园环境与教师学生活动方面的全面数字化。继肯斯·格力教授之后,在1998年的时候,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戈尔也提出了“数字化“这一概念。自此,全世界开始了解数字化并相继出现了“数字化城市”以及“数字化社区”的概念。数字化实施对象的不同,导致了其数字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区别的。“数字化校园”具有以下的五点典型特征:第一,管理方式数字化以及工作环境数字化。第二,生活环境数字化。第三,教学资源数字化。第四,网络环境数字化。第五,教学环境数字化。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实质其实就是学校以及相关的教育管理单位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校园内各种资源数据的高效整合、快速分类以及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等等。利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对学校的日常管理以及学生教育,不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行政上的协调统一,同时也可以实现教学与学习过程的全面优化,为授课教师以及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及学习生活环境。最终达到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以及科学研究水平都可以得到不断提高的目的。因此,建立一个数字化的校园对于院校的未来发展来说是有绝对好处的。
国内外WebGIS技术的发展现状
GIS技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为解决地球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之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GIS技术也向着更加专业的应用方向上发展。在20世纪末的时候,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愈加普及,GIS技术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时期。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那个时期,相继研发了许多应用效果非常好的GIS软件。比如:CITYSTAR、GEOSTAR、VIEWGIS等等。那个时候,大部分GIS技术的开发还只是集中在GIS的决策支持、地理位置信息、建立空间数据模型等方面。讨论的主题还是在如何提升GIS的发展水平方面。但是Web技术的研发成功使得人们对于GIS技术又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于是,具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联机事物处理能力的GIS系统“横空出世”了。通过Web的客户端来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存储浏览、查询以及分析等需求成为GIS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以Web技术为基础的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应运而生。这一技术的诞生标志着GIS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在目前来看,虽然WebGIS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但是在总体上,它还是处于类似“婴儿发育”的阶段,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以及困难亟待我们解决。比如:其难以实现分布式数据的操作,数据资源的共享仍然有很大的困难、数据的继承性仍有待加强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WebGIS技术仍然有让人不能忽视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巨大的商业机会。现在全世界各大研发GIS技术的公司都在积极推出他们的WebGIS技术。互联网中的许多网站也相继出现了可以为用户提供远程交互访问的GIS功能。Internet技术以及GIS技术都是现如今正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随着应用人群的日益广泛,对开发GIS软件的工作人员也提了更多的要求。比如可以让用户通过特定的服务来订做符合自身需求的GIS功能。“私人定制”将来会是WebGIS的一条发展新路径。
数字化校园系统的需求分析
先进性:在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其总体的设计方案一定要符合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要使用当今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技术架构以及解决方案。设计方案不但要在理论上可行,同时更要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争取在最大的范围内满足校园的数字化建设。
可靠性:在进行数字化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高品质、高可靠性的产品,合理的设计系统架构,制定可靠性高的替补设计方案。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并充分的考虑实际应用系统的具体状况。以便可以最大限度的支持校园中各个应用系统的运行正常。
安全性:为了确保院校中重要数据以及应用的安全性,一定要设置多方式多层次的访问权限控制。选择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以便为系统的运行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必要的安全防护手段以及故障应对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扩展性:随着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也对系统的扩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系统要保证可以适应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加入”。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满足眼前应用需求的同时也要保证系统未来发展的需要。
开放性与易于管理维修:数字化的校园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且要执行与之相关的一些国际上或者是国内的行业标准。在进行数字化校园系统方案设计分析的时候,不但要保证系统日常的稳定运行,同时也要考虑到系统日后的管理维护要容易方便。在系统设计的时候要选用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网络平台。并提供高效、方便的管理一同。以便进行相应工作的人员可以更为有效的管理控制整个网络。
基于WebGIS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分析
构建数字化的校园系统旨在充分利用当今的先进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相应的信息管理经验,结合院校的自身特点,来对其数字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并分步的实施策略。以实现全校范围内的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的数字化、数据资源的信息化。全面的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适应学校信息化的未来发展。争取将各大院校都逐步的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性、安全性、开放性以及人性化的数字化院校。
数字化校园是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全新的系统。其网络用户总数与建设院校的在校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的多少有关。数字化校园系统需要与院校的各个校区之间形成网络互连与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期可以达到远程教学、远程办公、资源共享等目的。这就要求校园要具备多个信息出口以及数据分析中心。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覆盖整个校区。因此,在进行相关的网络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系统要具有高一些的可拓展性、可靠性以及较好的安全保护功能。不仅可以方便管理人员利用WebGIS技术将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同时也方便了学生、老师或者其他校外人员对于校园信息的查询。
另一方面,WebGIS技术也可以实现空间管理功能与空间分析功能。这两项功能可以有效的解决很多利用传统管理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有颇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进行数字化校园系统设计的时候,需要院校内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另外,在建设过程中也要仔细的统筹规划,并按照相应的步骤依次进行。比如可以首先将分类管理的单元以及功能单元划分出来,然后再按照次序逐个实现每一个单元的应用功能。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性与资源信息的共享问题。实现对整个数字化校园系统的标准化管理。
【支持服务系统】推荐阅读:
支持服务建设07-26
金融支持服务08-10
学生支持服务08-11
技术支持服务07-15
学生学习支持服务05-18
服务支持营销01-05
营销服务支持问卷08-13
远程教学学生支持服务08-28
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08-22
教育技术支持服务平台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