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2024-09-26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精选12篇)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1

从当前研究来看,大多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针对某一具体的问题的研究,即把具体综合评价问题所涉及的指标体系[1]、指标权重、相应的评价方法等封装到系统,系统实现后只能满足既定的功能要求,实用性和灵活性差,适用面窄,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研究通用的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研究便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

1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分类研究

通用性一直是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领域的焦点,它避免了每开发一个系统都要做大量的重复性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缺陷。综合评价理论的模型化特征,势必更加强调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通用性。经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定性指标的量化,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等综合评价过程的深入研究可以看出,能否根据具体问题,构造出相应的指标体系以及能否具有根据具体评价问题的结构特征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是其中心环节,也是决定着综合评价支持系统能否通用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从指标体系可变性和评价模型可选性这两个维度,将综合评价支持系统划分为4种类型:(1)指标体系固定、评价模型单一型;(2)指标体系固定、多种评价模型可选型;(3)指标体系可变、评价模型单一型;(4)指标体系可变、多种评价模型可选型。

(1)类型1:指标体系固定、评价模型单一型。该类型的系统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选择出适当的评价模型后所研发的专用评价系统,具有针对性强,易于实现的特点。但当面对其它应用领域的问题时,需要构造不同的评价指标,必须进行较大的修改甚至重新开发;同时面对着指标值获取与指标权重系数确定情况的不同,采用单一的评价模型,其评价结果说服性较差。因此,此系统灵活性差,缺乏通用性。旨在根据一套具体指标体系和与此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去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开发的评价系统普遍存在。随着评价活动的日益普及,该类型综合评价支持系统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此类型为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初级形式。

(2)类型2:指标体系固定、多种评价模型可选型。该类型是在类型1的基础上,集结多种评价模型,来满足在不同指标值的信息特征以及决策主观判断条件下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使得评价活动更加客观、公平。但固定的指标体系,系统仍然只能满足既定的评价问题,一旦指标体系有所变动便无法提供支持,其应用范围仍旧狭窄。

目前国内外对此类型的研究不多,这主要由于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研发多模型的系统来解决某一具体问题,难免造成模型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利用率。此类型为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中级形式。

(3)类型3:指标体系可变、评价模型单一型。该类型为在类型1的基础上,系统允许针对不同评价问题的需要构造不同的指标体系,试图扩展其应用范围,以期增强其通用性。但单一的评价模型仅能适合该评价模型的评价问题,从而导致了对评价模型不加选择(在此没有选择)的误用,大大降低了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应用价值。针对这一情况国内外对此类型的研究为数不多,但仅对指标体系可变这点来说是值得探索的。此类型亦为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中级形式。

(4)类型4:指标体系可变、多种评价模型可选型。该类型是类型2与类型3优势互补的产物。其指标体系可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多变,评价模型能根据指标体系、指标值信息的获取情况以及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等进行选择,既增强了其应用范围,又一定程度上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而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目前对这一类型的研究极为罕见,且只存在一定领域中的通用,真正通用于日常广泛存在的综合评价支持系统尚待研究。此类型为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高级形式,也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2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通用性研究

2.1 指标体系可变性研究

在综合评价活动中,能否根据具体问题建立全面反映评价问题的指标体系是评价活动成败的关键,也是增强综合评价支持系统适应性的关键。目前对指标体系可变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通过提供多套指标体系实现其可变性。针对某一领域,系统容纳多套指标体系,使决策者能根据不同问题进行选择、修改、添加和删除。如林鹏飞开发的综合评估专家决策支持系统[2],通过建立CIMS应用示范工程可行性评审、初步设计报告评审、一期工程验收和实施CIMS应用工程后的综合效益评估4套指标体系,使其既能用于项目评价现场,又能用于企业的自我评价和预先评价。卢志春设计并实现的综合评价支持系统[3],使用户根据本企业的情况和需求,既可以从指标库中使用已有的标准评价模板,又可以另行构建评价模板,还可以对标准模板中的指标进行添加、删除操作形成所需的指标体系。

(2)提供一套涉及面广的指标体系实现其可变性。针对某一领域构造一个覆盖面广的通用指标体系,在对不同问题进行评价时,允许决策者对其进行裁剪,从而形成评价所需指标体系。例如杨仁研发的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系统[4],胡桃研发的城市信息业发展评价决策支持系统[5]等。通过尽可能收集、整理与评价问题相关的指标,遇到具体问题构造指标体系时用户可以只选择所需的指标,灵活的进行指标的归类、选择、修改、删除等编译工作。王燕玲开发的科技项目评估信息管理系统[6],对指标体系采用版本管理,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版本,同一版本的指标体系中可以包含多种类型项目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形成一个庞大的指标库,对不同项目进行评估时选取相应的指标,并可在原有指标基础上新增指标,并追加到指标库中,实现指标体系的动态管理。

(3)通过构造评价指标池实现其可变性。其基本思想为收集尽可能多的指标于指标池系统中,让决策者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所需指标并自行设计指标体系结构、建立指标体系。沈晖设计开发的EI-GDSS[7],通过关键评价指标池与参考评价指标体系库相关联,来存储针对企业特定决策目标的、具有一定通用性和参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余文源研制的武汉市投资环境评价支持系统[8],容纳了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科技、人口、文化、卫生、环境、教育、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百余个指标,用户可根据评价目的和具体需要来选取指标,也可以从已有指标中派生或定义新指标,还可以通过指标筛选模型来进一步调整和精化指标体系。

(4)动态构造指标体系实现其可变性。在评价活动中,用户可按照预定的目的,自行设计指标体系,并输入相应的基础信息,纳入指标体系数据库。例如王宗军研究开发的模糊综合评价支持系统[9],具有可动态构造和修改指标体系的功能。他在系统中集成了多种模糊函数模型,使其具有了一定的通用性。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第1、2种形式的设计思想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增强了系统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可以用来评价不同的问题;第3种形式在前两种基础上,其应用领域大大扩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还会存在一些指标的资源浪费;第4种形式更进一步扩宽了其应用范围,使之不受领域的限制,但是以用户自行录入指标基础信息为代价。笔者在此认为这丝毫也不影响其评价工作量,决策者能够按照评价目标清晰的构造问题所需指标体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设计方案。

2.2 评价模型可选性研究

(1)将几种综合评价模型集结成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以达到互补优势。目前对多模型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

(2)针对同一问题运用几种方法进行评价,相互引证其评价结果。例如文余源研发的武汉市投资环境评价支持系统[8],以子程序的形式提供了大量的评价模型,用户在评价时可选用一个合适的模型进行评价,也可选择多个模型同时评价,相互引证。

(3)针对同一问题运用几种方法进行评价,再将其评价结果加以综合形成一个新的评价结果或从中选择其一。如秦寿康开发的评价方案优化系统[10],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功效评分法和综合指数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的7个价值函数产生多个评价方案的基础上,运用兼容度最大、差异度最小的择优算法、兼容度极大化模型、兼容度差异度极大极小化模型对原有各种方案实施再综合,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为决策者进行“多中选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以上对综合评价支持系统集成多种模型的研究,均一定程度地增强了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但当决策者面对着大量的评价模型,如何恰当的选择评价模型对评价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1)根据用户自身知识与判断对具体问题选择相应的评价模型。众所周知评价方法的选定既要综合考虑指标和数据的特点及实际评价问题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还要熟悉评价模型的适用领域、限制条件和参数等,而决策者关心的是评价结果而不是评价方法本身,此种设想阻碍了评价支持系统的推广。

(2)提供了各种评价方法使用说明,以期为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由于决策者的领域知识,理解程度以及工作阅历等各不相同,仅靠评价模型的使用说明,难免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易造成模型的选择不当,因此仍然有缺陷。

(3)研制智能模型库,通过知识推理,实现评价模型之间灵活组合和协作、模型的智能选取。系统能根据具体指标体系的特点,指标值的获取方式以及实际评价问题的特点,结合模型对信息的需求、能解决的问题类型、适用条件,对评价模型与评价问题进行匹配,智能的选出适合的评价模型供用户参考或使用。

3 通用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研究展望

通过指标体系动态构造与多种评价模型可选,可以实现通用综合评价支持系统来解决日常广泛存在的综合评价问题。但一个真正通用、易于用户理解和接受,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推广使用的综合评价支持系统还需具有:(1)良好的可扩充性,随着综合评价理论的发展,系统应具有不断添加新方法部件或模型而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和功能的能力。(2)良好的交互性,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允许决策者直接干预,能接受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经验。(3)良好的引导性,通过试探性的和启发性的问答来帮助决策者逐步加深和调整对问题结构的认识,引导用户输入问题的特征信息,智能地选择适合特定问题需要的最佳方法供决策者参考和使用,使不懂综合评价理论和计算机专业理论的决策者也能进行决策。(4)较强的自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环境和用户的需求,支持动态决策。除此之外,如何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将异时、异地的领域专家联系起来参与评价;进行动态仿真评价;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以及对指标体系筛选的支持都是综合评价支持系统尚待研究的问题。

[编辑:王劲松]

参考文献

[1]李强,汤俊芳,钟书华.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科技与管理,2006,38(4):67-70.

[2]林鹏飞,徐廷伟,王杰,等.CIMS应用工程综合评估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四川大学学报,2000,37(5):699-704.

[3]卢志春,岳超源.企业管理中综合评价的软件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3(6):72-74.

[4]杨仁,陈兆玉,程建权.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及软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3,18(4):63-71.

[5]胡桃,万岩,刘俊淼.城市信息业发展评价决策支持系统[J].系统工程,1999,17(3),10-14.

[6]王燕玲.基于信息流的科技项目评估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科技论坛,2003(5):94-97.

[7]沈晖,陈禹六.面向企业集成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J].控制与决策,2004,19(3):323-326.

[8]文余源,胡鹏,邓宏兵,等.武汉市投资环境评价支持系统的建立[J].测绘通报,2003(2):39-41.

[9]王宗军,崔鑫,郭忠林,等.中国保税区发展水平的集成式智能型综合评价系统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1):111-116.

[10]秦寿康.评价方案优化系统[J].系统工程学报,2002,17(2):143-149.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2

防汛PDA综合应用应急系统旨在建立一个移动的防汛指挥平台,实现水情、雨情、台风、卫星云图等防洪防台风信息查询、分析等功能。该系统集汛情信息的采集、传输、预警、查询、统计、分析于一体,使各种汛情信息能够及时为领导所掌握,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防汛E通是一款预装了“防汛PDA应用系统”软件的无线定制通信终端,其所浏览的气象信息均是由福建省气象台实时提供的,包括:汛情简报、实时雨情信息查询、雨量等值面线分析、实时水情信息查询、实时风情查询、台风路径、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天气预报、一周天气图、全球眼、系统更新、使用帮助共计13个模块。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决策系统 高等教育 评价体系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83-02

1 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是依托于计算机为基本工具,同时应用一些科学决策理论及方法,为决策者最终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这些有效信息一般涉及数据库、数据模型、理论知识库、技能库以及相关的一些管理系统等等。

当代管理的理论核心是决策行为。在各个企业当中,领导层的决策行为都拥有半结构化或者是非结构化的特点,如决策行为的目标和评价体系所依据的标准会经常发生变化;支持系统的决策信息不能够在理想环境下获取;支持系统的决策信息不一定完全确定,带有一定的模糊特征;支持系统的决策者和决策的大环境也会因为某些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为支持和适应企业管理过程中各类半结构化或者是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以下几种决策支持系统应运而生:

(1)DSS。DSS支持系统,即是指在半结构化决策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可向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支持决策者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研究出决策方案、预测评价和优化选择方案,以一种有效性突出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辅助手段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支持系统由信息数据库、数据模型库、管理软件、和人机交互系统组成。DSS支持系统主要具有四方面的特点:支持对象是决策人员所面临的各类半结构化决策问题;支持系统是应用数据信息和数据模型来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它的应用须以依仗强大的数据模型库;非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仍然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来应用本系统;DSS支持系统只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帮助而非完全取代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和最终决策的结果判定。

(2)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第一种支持系统仅限于小型的决策行为,为了能够适合于集体性决策行为的需求,衍伸了这种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是为支持群体决策者获取有效决策行为及结果的计算机支持系统,简称GDSS支持系统。GDSS支持系统除了能够进行合理分析和决策以外,须注重参与决策人之间的一种思想沟通和交流。

(3)智能化的支持系统。本系统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至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一种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

2 高等教育评价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在试行高等教育评价以来仍然还处于一种起步阶段,而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仍然有待加强。

笔者对于高等教育评价意义的认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有助于加强高等院校的宏观指导及管理工作的运行。高等院校教育工作水平的高低,不能仅仅凭借管理层领导对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印象,也不能仅依靠少数所谓的专家人对此事件的意见就此盖棺定论,我们应该明白本事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客观的东西,在实际操纵过程中需得考虑到我们所能够应用到的科学评价体系,其原理是基于自我评价为后盾所进行的一系列自我评价、群体评价以及领导评价、社会评价等等等等,这样所得到的结果才是最终符合于实际情况的。另外,我们还应该可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宏观管理及指导工作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关于对高等教育评价工作的展开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且能够良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我们所需重视的问题有:正确对待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需要严正以待对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梳理。从大局上讲,计算机决策支持体系的应用将有助于发挥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潜力,至少对于高等院校教育评价及投资效益这一方面的评估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尤其是教师软资源)达不到最低标准的,须严格开展整顿和关闭行动;根据评价结果,我们应该支持一些基础好的大学及重点专业学科,以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工作的潜力和提高办学质量及相关教研发展水平,同时对培养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也至关重要。

(2)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工作融入教育评价内容可以不同程度地切入诊断性评价,对于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可有效预防和根治,使得高等院校的教育环境更为动态,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管理及指导水平,不断对人才培养和消防科研水平的提升做出突出的贡献,最终目的则是为建设社会主义铺路添砖。

(3)促进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是通过对教育工作严正管理和调控,依据基本的控制理论原理将实际发生的运作过程加以调控,主要还是依赖于有效地可靠地信息采集工作,由信息采集工作获取的反馈信息与形成性评价实现补充,优化教育办学工作和提高办学及教学的水平。

(4)促进本区域内各大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力度。高等院校教育评估工作的应用及发展是有效促进本区域内各大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力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此一来,即可将一定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的教育办学水平完全置于一个可以比较的平台上面,相互比较和相互促进即可完全依照于这个比较平台上面的出入点。因此,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院校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大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力度逐步趋于剧烈,而相对应的高等教育评价工作则真真意义上是为了对当下教育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摸底,而后依仗利用高等教育评价摸底得到的结果改进和补充。由此看来,通过竞争的收单不失为一种可有效促进和提高高等教育院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方法。

3 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在高等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以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制度安排,对教育活动的价值,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依据的过程。

另外,由一些有经验的计算机辅助教育评价人员,通过检查文档资料、观察与记录课件运行状况、依据预定的目标体系与自己对许多课件应用的观察体验,更有保障地衡量和估计课件的教育应用价值。

当然,以上过程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确实。那么,我们就可以利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加以弥补。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前进行的评价工作。为了能够使得教学适合于学生的真正需要在每个课程和学习单元的预备学习之前对学生所拥有的认知、情商以及学习技能等诸多方面的自身条件进行一系列的评估。而形成性评价则是指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将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所进行一系列的过渡性评价工作。这有助于高等教育评价工作在阶段性教学过程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及时反馈并能够及时改进、修正。

4 结束语

自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的八十多年,为教育评价的第一个时期──“心理测验时期”,教育评价教育测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考试的定量化、客观化与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强调以量化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测量。本文论述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在高等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旨在于促进交流学习和普及对该知识理论体系的认识程度。

参考文献

[1] 付德宇,郑学军.E-learning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03).

[2] 周卫东.XML在网络教育资源描述与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5(02).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4

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评价是企业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衡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是指企业本身对有关安全的决策、组织、规章制度、资金、人员、生产设备、技术、环境等方面的管理状况。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的评价, 包括综合安全管理、危险设备与设施的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从目前开展的企业安全评价工作来看, 以安全管理现状评价较为活跃, 效果也较为显著。这种评价基本上采用以安全检查表为依据的评价计分法, 虽然简单, 但却存在弊端。

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评价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企业的所有方面, 内容繁杂, 如图1所示。它具有变量繁多、结构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作用显著等特点, 是一典型的模糊性综合评价问题。从已进行的评价工作看, 建立评价软件和评价支持系统, 注重评价方法的应用环境, 则是评价工作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理论方法为基础, 综合运用系统工程、决策科学、模糊集理论、数学规划等先进技术, 提出了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交互式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SMDSS的基本结构模式, 描述了SMDSS的综合评价机理, 并给出了SMDSS的人机交互式评价过程。

2SMDSS的基本结构

SMDSS由人机交互接口 (MMI) 、中心控制器 (CC) 、评价指标体系管理子系统 (EISMS) 、综合信息查询子系统 (CIQS) 、综合评价与分析子系统 (CEAAS) 、评价结果输出模块 (EROM) 组成 (如图2所示) 。

在SMDSS中, 各组成部分具有下列功能:

(1) 人机交互接口 (MMI)

MMI是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界面, 具有菜单选择、命令查询、问题询问、咨询解释、图形显示、结果输出等功能。

(2) 中心控制器 (CC)

CC用来辅助明确评价对象,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目标, 协调组织系统内各模块, 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

(3) 评价指标体系管理子系统 (EISMS)

EISMS由指标体系构造模块 (ISCM) 、评价指标提取模块 (EIDM)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中心数据库 (CDB) 、标准数据库 (SDB) 和数据库字典 (DBD) 组成。

ISCM用于构造或修改不同评价对象的指标体系结构;EIDM用于提取指定评价对象或指定评价对象的某一指定评价目标的指标属性值, 并形成综合评价的属性值矩阵;DBMS具有定义数据库 (DB) 结构、操作DB、控制数据的安全保密性和完整性、维护和恢复DB等功能;CDB用于存放与不同评价对象有关的原始指标属性值;SDB则用于存放已形成指标体系的评价对象的结构化的指标属性值并按规定结构进行组织;DBD主要存放DB的结构信息。现将一部分数据词典的条目列于表1、表2、和表3。

(4) 综合信息查询子系统 (CIQS)

CIQS由综合信息查询模块 (CIQM) 、文本管理系统 (TMS) 、文字库 (WB) 和图形库 (FB) 组成。

CIQM负责对查询问题进行理解和对查询目标进行分析, 可提供灵活的有条件或无条件索引查询方式, 并可以表格、曲线图、直方图、扇形图等形式显示查询结果;TMS具有文本信息输入、图形描绘、文本图形统一管理等功能;WB用于存放各种文字描述信息;FB则用于存放各种图形信息。

(5) 综合评价与分析子系统 (CEAAS)

CEAAS由模糊综合评价模块 (FCEM) 、评价结果分析模块 (ERAM) 、综合调度管理模块 (CSMM) 、知识库 (KB) 、模型库 (MB) 、方法库 (AB) 、评价结果分析数据库 (EADB) 组成。

FCEM用于引导决策者选择评价原则、选择权系数赋值方法并通过交互方式为不同评价子集权系数赋值、选择相应隶属函数对指标属性值量化, 从而实现对指定评价对象或指定评价对象的某一评价目标的综合评价;ERAM用于引导决策者正确分析评价结果, 使决策者对给出的结论更加信赖, 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CSMM可为FCEM和ERAM调用所需的模型和方法程序, 并进行评价结果和分析结果的存贮;MAMS则负责对系统中的模型、方法进行操作、维护和管理;KB中则用于存放评价原则、权系数赋值方法、隶属函数等的描述和选择知识, 以便使不了解评价方法机理的决策者也能对指定评价对象或指定评价对象的某一目标做出较为合理的评价;MB中则存放了不同评价原则下的模糊运算模型和评价结果的分析模型;AB中则存放了一些标准方法程序, 如权系数赋值的直接给出法 (DDM) 、比较矩阵法 (CMM) 、层次分析法 (AHP) 、环比评分法 (CCM) 、模糊区间法 (FIM) 、重要性排序法 (IOM) 、二型Fuzzy子集法 (TFM) 等标准程序, 隶属度计算的成本型、效益型、适中型、区间型等隶属函数的标准程序, 图形 (曲线图、表格、直方图、扇形图) 自动生成程序等等, 以供综合评价和分析模块调用;EADB则用于存放系统运行是生成的评价结果、分析结果和文件。

(6) 评价结果输出模块 (EROM)

EROM可把用户需要的信息以多种形式 (如表格、曲线图、条形图、扇形图等) 输出到屏幕/打印机。

3SMDSS的综合评价机理

根据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综合评价涉及多个目标的特性, 将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按对目标属性分为若干个分系统。考虑一般情形, 设评价对象集为Y={Y1, Y2, …, Ym};评价目标集为O={O1, O2, …, Oq}, 某个Oi (i∈{1, 2, …, q}) 又由t个子目标组成Oi={Oi1, Oi2, …, Oit}, 记为;由全体评价指标组成指标集U, 按n个不能再分目标将U分成n个子集U={U1, U2, …, Un}且满足

undefined

设第i个子集Ui有n个评价指标, 对于Y中Yi的可用向量Xj (i) 表示n个评价指标的属性值

undefined

对于Ui来说, m个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的属性值可用下列矩阵表示

undefined

根据安全评价多目标决策的显著特点之一, 目标间的不可公度性, 即指各个目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 因而难于进行比较, 如果直接使用上述评价指标属性值矩阵中的属性值, 往往不便于分析和比较各目标。因此, 在进行综合评价前, 应先将评价指标的属性值统一变换到[0, 1]区间内, 即对评价指标属性值进行量化, 因安全评价指标的类型不同, 因此其属性值量化的方法也应不同。

我们在实际研究中遇到的企业安全评价系统的指标一般分为下列三种类型:成本型 (越小越好型) 、效益型 (越大越好型) 、适中型 (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为好型) 。对于子集Ui中的n个指标来说, 一般可作如下划分:

undefined

其中Ui1为成本型指标子集, Ui2为效益型指标子集, Ui3为适中型指标子集, Ui4为区间型指标子集。

对于成本型指标, 其量化的隶属函数为

undefined

这里Xk (i) = (xk1 (i) , xk2 (i) , …, xkm (i) )

对于效益型指标, 其量化的隶属函数为

undefined

对于适中型指标, 其量化的隶属函数为

undefined

对于区间型指标, 其量化的隶属函数为

undefined

undefined

按照上述成本型、效益型、适中型、区间型指标的量化的隶属函数计算, 可将式 (2) 所示的属性值矩阵转化为下列隶属度矩阵 (评价矩阵)

undefined

其中rkj (i) 为评价对象Yj对应的第i个评价目标的第k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且rkj (i) ∈[0, 1];Ri (i) 表示n个评价指标对应Yj的单对象评价, 且有

undefined

设子集Ui的n个评价指标的权系数集为

undefined

其中ak (i) (k=1, 2, …, n) 为第k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系数值, 且ak (i) ≥0。undefinedak (i) =1。

为了使决策者能较为准确地对如式 (9) 所示的不同性质的目标子集或指标子集的权系数赋值, 我们采用了DDM、CMM、AHP、CCM、FIM、IOM、TFM等方法来确定权系数值, 整个权系数赋值过程如图3所示。图3中的选择策略知识可以使决策问题的了解程度, 较为方便和较为准确地选择相应的权系数赋值方法, 而不必去详细了解每一种方法的具体原理。

Ui上的模糊综合评价集为

undefined

其中bj (i) 为Ui上对象Yj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且按下式计算

undefined

式 (11) 中undefined和undefined为广义Fuzzy算子, 是对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 (max) 和∧ (min) 的一种推广。

将用 (11) 式得到的B (i) 作为更高一层的评价矩阵行, 再计算该层目标所在子集的权系数, 然后引用 (11) 式计算, 这样便可得到更高层的模糊综合评价集。这样从最底层开始评价, 逐级上升到最高层, 最后可得到最终综合评价结果集

undefined

4SMDSS的人机交互评价过程

目前, 整个SMDSS的原型系统我们已在计算机上实现。该原型系统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实现, 具有交互性、规范性、通用性和模块性等特点, 其人机交互评价过程如下:

步骤1 确定评价对象集和评价目标;

步骤2 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结构;

步骤3 输入或从DB中调出步骤2所确定指标体系的指标属性值;

步骤4 设置评价层次标记的指针;

步骤5 选择评价原则;

步骤6 选择权系数赋值方法并按图3所示过程确定当前子集的权系数值;

步骤7 选择评价指标量化的隶属函数, 形成当前子集的评价矩阵;

步骤8 按步骤5选择评价原则下对应的模糊运算模型进行模糊综合, 得到当前子集的综合评价结果集;

步骤9 判断是否结束, 如果结束则转步骤10;否则调整评价层次标记的指针, 并进行评价状态变换转步骤6;

步骤10 对最终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排序, 并给出满意的决策方案;

步骤11 对上述评价结果做出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步骤12 评价结果和分析结果输出, 停机。

以上各步均采用人机对话方式, 系统起到了评价分析人的作用并可对每个细节提出问题, 并通过一定的帮助设施引导评价者根据问题回答自己掌握的信息、偏好、判断等, 实现人机信息的灵活交流;另外, 系统通过中间结果的显示, 可使评价者随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从而使得评价者对问题的考虑更全面、更仔细、更加定量化, 同时也增强了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信赖感。

摘要: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决策支持系统是实现安全管理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台的有效手段。从建立实用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出发, 详细论述了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的思想、方法、内容和步骤, 阐述了开发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交互式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 (SMDSS) 的意义, 介绍了SMDSS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 描述了SMDSS的综合评价机理, 并给出了SMDSS的人机交互式评价过程。

关键词:矿山安全,安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综合评价,模糊决策

参考文献

[1]冯肇瑞, 等.安全系统工程[M].第二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3:209~282

[2]吴宗之等.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 (11) :39~43WU Zong-zhi, et al.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ajor Hazard Control[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5, 15 (11) :39~43

[3]张兴凯, 等.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7, 3 (6) :13~15ZHANG Xing-kai, et al.The study of enterprise work safety re-sponsibility matrix[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3 (6) :13~15

[4]谢贤平, 等.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1996, 21 (1) :33~39XIE Xian-ping, et al.Analysis and Design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Mine Enterprise[J].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6, 21 (1) :33~39

[5]谢贤平, 等.企业安全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有色金属, 1994, 46 (2) :16~20XIE Xian-ping, et al.Integration of Expert System with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Min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J].The Nonferrous Metal, 1994, 46 (2) :16~20

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篇5

本研究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3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6个城市的生态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城市生态化程度较高,成都、西安、兰州城市生态化程度一般,乌鲁木齐市城市生态化程度较低.根据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乌鲁木齐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

作 者:杨永春 钱翌 蒲春玲 李雪艳 YANG Yong-chun QIAN Yi PU Chun-ling LI Xue-yan 作者单位:杨永春,钱翌,YANG Yong-chun,QIAN Yi(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蒲春玲,李雪艳,PU Chun-ling,LI Xue-yan(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6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权重;教学质量;评估

引言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整个教师考核系统中占主要地位。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等。其中以学生问卷调查形式的学生评价法最常用,对其可靠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已进行了50多年。本文所述的基于web的课堂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已在我校投入试运行,效果良好。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校已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越来越不适合高校教学评价的要求,影响了评价质量,为此,结合高校教学新的发展和特点,我校建立了一种新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二级指标体系模型,如表1所示。

2评价系统的设计及开发

根据上面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笔者开发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2.1系统结构及各模块功能

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功能模块:前台信息收集、后台数据分析、系统维护功能。这三个主模块中,最低层的相关功能(如图1所示)分别用于:填写评价信息;浏览评价结果;以列表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结果浏览;浏览决策规则;维护用户、评价指标和系统信息。

我们使用所述指标体系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价信息的收集。本模块学生端由纯Web页面生成。学生通过图2所示的填写评价问卷页面对评价项目给出相应的评语(“优秀”、“良好”、“中等”或“差”,单选)后,点击“提交”按钮,即可将填写的信息保存到系统数据库,作为后期开展评价的依据。

2.2.2指标权重的收集

评估体系中各指标权重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评估效果。系统将根据专家分析按照判断结果量化规则,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的权重取值按判断结果量化规则给定。

以一级评价指标取代表2中的A经专家填写上表后,系统利用本文3.1.3中所介绍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集w=(W1,w2,W3,w4)。同理可以获得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集。

2.3后台数据分析

后台数据分析,主要是对从学生、专家等相关评估人员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使用下面介绍的模糊数学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经过模糊处理的信息可以浏览,浏览模块以列表的形式呈现评价结果。

3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3.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算法

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某些评价因子带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即具有非线性特征。它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和清楚的外延,不存在绝对的十分精确的肯定与否定。如,对某老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效果的优劣进行评价时,人们的认识不同褒贬程度也不尽相同,很难直接用统计学的方法确定这些因素的具体数值。

模糊综合评价即是基于评价过程的非线性特点而提出的,它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运算法则,对非线性的评价论域进行量化综合,从而得到可比的量化评价结果。对课堂教学质量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将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3.1.1指标的评价因素集的确定

对课堂教学质量(u)的评估,是全面的多因素评价。主要从4个方面来评估,每个方面又包含若干个子因素。评价指标应遵 循全面整体性和相对独立性原则,即满足u(i≠i),设每个指标Ui=(u1 u2…un)。

3.1.2评语集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论分4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差。这4个等级组成评语集。评语集对应的数值集。

3.1.3权重集

设一级指标的权重集为w=(WI,W2,W3,w4),二级指标的权重集。本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数。以计算w一级指标权重数为例,算法说明如下。首先确定目标和一级评价因素集u=(Ul,U2,U3,U4),然后构造判断矩阵A,A中元素表示指标u。对u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取值由专家判断结果量化规则决定。A中元素满足Aij=1/Aji,Aii=1,根据公式,求出最大特征根,一致性指标,一致性比率,其中耻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0.1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重分配合理,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向量w即为一级指标因素的权重分配。同理可得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集。

3.1.4构造隶属度子集R

对于每一个二级指标u,根据学生评价结果,用模糊统计方法得出每个因素u,的模糊隶属度子集。这里“指评价因素集中二级指标U对应评语集中每个v的隶属度,一级指标U的模糊评判矩阵R。

对于每一个二级评价指标u。都可以得到一个隶属度子集,那么re(m=4、5)个氏构成一个u×V域上的m×4模糊评判矩阵R,即对于一级指标u。的模糊评判矩阵:

3.1.6一级指标U的模糊综合评判值S

鉴于运用模糊矩阵相乘的取小取大法和隶属度原则的弊端,这里按普通矩阵乘法法则综合评价结果。到u的用隶属度表示的模糊评判值;

3.1.7课堂教学质量(U)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S

重复3.1.5的计算过程用二级求得的所有评判值s构成。

3.2B/S和G/S体系结构

本系统的主要用户包括校级和院系两级教务管理人员和学生、专家等,教务人员大多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使用系统,而学生人数多,使用系统的位置也不固定。综合分析,决定使用B/S和C/S模式交叉混合的多层体系结构方案。这样设计可以使该系统具有信息浏览和信息管理与维护的功能。

3.3数据库的设计

教学评价系统选用Microsoft的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的开发工具,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套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服务器软件,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具有支持数据仓库的特性,并自带联机分析处理软件包,同时可以获得Windows平台上各种软件系统的支持。

3.4前台开发工具

为了能与后台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0更好地衔接,选择Visual C#.NET为前台的开发工具。NET框架既可快速开发基于Windows的程序,也可快速开发Web应用程序的平台。在评价系统中,前台信息的收集就是使用这个框架来搭建的。

4结束语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术的110 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25~62 岁, 平均 (41.18±10.23) 岁,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本研究。按照病区对患者进行划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做对比研究。

排除标准:患者乳腺癌为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而非原发性癌;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所致的脑功能障碍;乳腺癌晚期患者, 预期1 年内生存率低、预后情况不佳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综合社会支持干预。综合社会支持干预主要包括: (1) 专业支持:为使患者正确理解疾病, 开展专业讲座、心理支持康复课程、康复热线以及值班室等方式; (2) 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癌症知识的讲座与授课中, 家属沟通交流、家属信息支持, 让患者从亲人和家属中获得身心各方面的支持; (3) 乳腺癌康复志愿者支持:包括志愿者病房探视和新病友座谈会。

1.3 评价方法

分别于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使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评价患者生命质量, 该量表中共包括34 个条目, 总分值100 分, 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使用±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述, 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1 个月和3 个月, 观察组的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 (32.31±8.04) 分、 (29.01±6.03) 分, 对照组分别为 (39.58±6.64) 分、 (33.14±7.31) 分,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 乳腺癌病程进展缓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患者的生存率也得到了提高, 但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与压力, 来自疾病、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受到过多的压力而产生生理和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着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有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自我尊重程度、生命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

本研究结果中, 观察组在干预后1 个月和3 个月的生命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研究证实, 综合社会支持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效果, 能减少影响患者健康相关的各方面问题,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梅英, 邓燕萍, 刘燕珍, 等.综合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心理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1) :51-53.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8

目前, 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3月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第一部关于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该办法明确了公众参与环评的权利, 而且规定了参与环评的具体范围、程序、方式和期限, 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该办法的出台对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本文采用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的研究方法, 定量表达了公众参与的结果,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3]。

1 公众参与过程与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时应该有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已成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篇章[4]。

1.1 公众参与过程

环评报告书编制阶段的公众参与:一般是通过项目单位到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及居民委员会等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方式, 介绍项目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概况, 向积极参与的公众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项目单位及时收回公众填写的《公众意见调查表》, 然后由环评单位进行公众参与意见的分析统计工作, 将公众参与意见汇总到环评报告书中[5]。环评报告书编制阶段的公众主要是指受项目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公众, 包括当地政府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 也包括感兴趣的公众等。公众人数和公众素质是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 公众人数越多其有效性会相对越高, 但在操作过程中不可能对受影响的所有公众都进行调查, 而是从中选取一定数量的公众。在公众素质方面, 被调查公众文化程度较高的, 其答卷具有较高的参考性, 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公众其答卷参考性不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过程见图1。

环评报告书评审阶段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书评审阶段的公众是指应邀参会的环保科技专家、环境工程评估部门和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环境管理专家等, 也包括感兴趣的相关部门专家。

1.2 公众参与内容

目前, 我国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为:通过对建设项目的了解, 向项目方或环评单位发表有关该项目环境影响的观点和意见, 或者发表该项目环境保护的治理措施和对策等, 其编制和评审阶段的内容见表1。

注:自愿参与公众只提环保建议, 不纳入指数计算。

2 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及计算

2.1 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

根据表1 内容, 公众参与是指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支持程度, 可用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表示。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由公众支持指数和专家支持指数两部分组成, 表示公众和专家对该项目建设的综合支持程度。公众支持指数表示受影响的公众对该项目建设的支持程度;专家支持指数表示环保科技专家和环境管理专家对该项目建设的支持程度[6]。

2.2 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计算

根据上述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公众支持指数和专家支持指数的定义, 其数学表达式定义如下:

公众支持指数:undefined

式中, P为公众支持指数, 取值范围为0—100, 0表示公众坚决不支持, 100表示公众全部都支持;psi为第i类受影响公众的支持人数;poi为第i类受影响公众的不支持人数, i=1, 2, …, n;自愿参与公众不参加计算。

undefined

式中, P为专家支持指数, 取值范围为0—100, 含意同上;pei为第i类专家支持人数;peoi为第i类专家不支持人数, i=1, 2, …, n。

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Pc=0.5× (Ps+Pe)

(3)

式中, Pc为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 取值范围为0—100, 含意同上;0.5为权重系数, 根据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判断法结合环评工作实践给出[7]。公众参与分级根据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 将公众参与分为4 个等级, 即强烈支持、比较支持、一般支持、反对, 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 2 可见, 公众参与分级同时考虑了公众意见和专家意见的重要作用。即公众坚决反对的项目或专家坚决反对的项目都不应该建设,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

3 实例研究

本文以山东省莘县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为例[8], 该县在县城北部建造一座以农副产品精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 重视环境保护与建设, 实现生产与生活、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综合工业园区。工业园区选址于莘县县城北部与莘亭镇南部接壤区域, 规用地范围北至莘亭镇驻地, 南至俎店渠和蒋庄干沟, 东至现状东外环路东500m, 西至曹楼村, 用地形状呈长方形, 总面积17km2。项目建设可能对周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当地政府联合环评部门组织公众参与调查听证会, 参加会议的有当地建设局、区政府、乡政府、环保局、林业局等单位的代表和村民代表, 以及感兴趣的村民。本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现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会后共发放调查表 120份, 回收有效调查表107份。其中, 持反对意见的人数有17人, 支持的人数有90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技术评估, 与会专家、环境管理人员和环境工程评估人员共7人, 其中持支持意见6人, 持反对意见1人。运用公式 (1) 、 (2) 和 (3) 计算得出公众参与综合指数P=85, 公众参与分级属于公众比较支持, 该项目可以建设。该项目最后得到环境管理部门的批复, 与计算结果一致。

4 结论

生态环境保护不单纯是政府的事, 而是社会各界和全体居民的共同事业[9]。政府制定鼓励公众参与的政策, 建议采取奖励措施, 让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公众参与是环境规划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实例表明, 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可作为一种定量表达方法, 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10] 。

摘要: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内容之一。公众参与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可作为环境规划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应积极落实公众参与在环境规划管理决策的权力。采用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研究公众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支持程度, 将公众参与分为强烈支持、比较支持、一般支持和反对4个等级。实例应用表明, 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计算结果与环境管理决策基本一致, 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可作为一种定量方法, 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环境影响评价,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萍.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海峡科学, 2007. (6) ∶31-32.

[2]刘毅, 陈吉宁, 范琳, 等.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研究方法与案例[J].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 (3) ∶428-432.

[3]刘年丰, 胡春华, 李丽珍, 等.环境影响评价EIA中公众参与定量评价初探[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1, 14 (6) ∶487-488.

[4]张淼, 周平, 江映翔, 等.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定量评价新方法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理工版) , 2006, 31 (2) ∶93-96.

[5]沈万斌, 赵涛, 刘鹏, 等.人工湿地环境经济价值评价及实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 2005, 18 (2) ∶70-83.

[6]陈昕, 董德明, 沈万斌, 等.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及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 2008, (6) ∶121-124.

[7]朱茵, 孟志勇, 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1999, 23 (5) ∶119-122.

[8]辛晓牧.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案例分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7, 27 (3) ∶122, 6.

[9]Lawrence D.The Need for Eia Theory Building[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1977, 17 (2) ∶79-107.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9

旱情的宏观评估[1]是根据评估区域内对水的供需关系确定某一指标用以反映该区域或流域在某一时期内的缺水程度,以此确定该区域或流域的受旱程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某一区域或流域,由于季节的差异,无论是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还是环境用水都有所不同。不同阶段的需水量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缺水程度,即旱情等级不同。因此,旱情的宏观评估的目的是能够确定区域或流域内在不同阶段的旱情等级(缺水程度)[2],为区域或流域内水资源的宏观调配提供决策依据。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段社会各方面对水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水资源的需求综合指数应是一个动态的指标。

我们根据大量的文献和实际情况,引入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α,α的取值范围为0-1,取0表示没有利用,取1表示中利用效率为100%。WS表示研究区域水资源的供给量,WD表示研究区域水资源的需求量,则有:

若WD=αWS,则表示可供的水资源量正好能够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若WD<αWS,则表示可供的水资源量超过了社会对水的需求。

若WD>αWS,则表示可供的水资源量不能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将出现旱情。

显然,WS越大则水资源的供给量越大,WD越大则水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反之越少。我们用WS和WD反映研究区域对水的供需情况,两者比较结果反映区域内的综合旱情(缺水程度)。

评定有关区域的干旱等级,既要考虑干旱时间的长短,又要考虑干旱范围的大小。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干旱的发生具有同时性。因此,在确定单站干旱等级的基础上,只有界定干旱的范围就可以评定一个地区的干旱程度。

2 旱情等级的划分

对于旱情等级[3,4]不少文献都提出了不同的确定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如实反映某一区域在过去某一时间内的旱情状况,但是他们不能全方位地反映区域内的旱情状况,尤其是这些等级的确定都是事后评定的结果,对抗旱减灾缺乏有效的指导作用。

根据本文采用的旱情评价方法,我们知道旱情的严重程度与综合的缺水程度直接相关。缺水程度越低,旱情越轻,反之越高。结合1997年联合国所属的10个国际组织在“世界淡水资源综合评估”中提出了用“用水紧张程度”指标确定旱情等级系列。由此定义“用水紧张程度”即综合缺水程度为:

其中:WI表示综合缺水程度,α表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WS表示研究区域水资源的供给量,WD表示研究区域水资源的需求量。则旱情等级值d为:

其标准等级如表1所示。

由于在旱情评价计算模型中,各项参数的确定可根据实际发生的旱情资料得到,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对旱情的事后评估,若各参数是根据实时分析得到的,则为旱情的实时评估;若各个参数是根据其它资料推算的,则可用以对旱情进行预测。

3 旱情评价计算模型

根据上述的原则和理论,结合济源市的具体情况,将其辖区划分为6个用水子区,采用综合缺水程度来评估旱情,给出了济源市的旱情评价计算模型。其具体结构和计算依据如下:

3.1 旱情评价计算模型的结构

旱情评价是分区进行的,时间间隔以旬为单位。

3.1.1 第i区旱情评价计算模型

其中:WIi(t):表示i区t旬的缺水度;

i:表示用水子区,这里以需水程度划为6个用水子区,i=1,2…6;

m:表示各部门或各行业数,这里j=1,2,3,4分别表示城镇生活用水、工业、农业和环境用水部门,即m=4;

WDij(t):表示i区t旬j行业或部门的需水量;

WSij(t):表示i区t旬j行业或部门的供水量;

wj(t):表示t旬j行业或部门的缺水度权重,这些权重的计算根据专家调查意见,利用系统工程中的层次分析法确定;

αij(t):表示i区t旬j行业或部门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取值范围为0-1。

第i区第t旬的总需水量为:

3.1.2 旱情评价计算模型

旱情评价计算模型为:

其中:λi-λn分别为第t旬各区缺水度的权重,这些权重的计算根据专家调查意见,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

3.2 济源市旱情评价计算模型各项的计算方法

1)分区的确定。在济源市需水程度的基础上,结合各灌区系统情况来确定,系统分为六个用水子区。

2)需水量的计算。根据各区农业种植结构及其各生长期的需水定额等资料确定农业需水量;根据各区各年工业产值及各年的万元产值需水量确定工业需水量;根据各区各年人口及每人需水量确定生活需水量;根据生态环境要求确定各区环境需水量,可取以上需水量之和的5%来确定。

3)供水量的计算。第i区t旬的可供水量用如下递推方程计算:

其中:WSi表示第i区第t旬的可供水量。第1旬的供水量通过统计水库/塘坝水资源量、河川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等获取,以后各旬的可供水量利用该方程进行递推计算得到;

pi(t):表示第i区第t旬的降水量,可根据历年第i区的旬降水量资料建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来预测;

bi(t):表示相应于pi(t)的径流系数;

WYi(t):表示第i区第t旬的调入水量;

WGi(t):表示第i区第t旬的调出水量。

根据第i区第t旬的初始缺水度:

确定各项供水量:若WI0,i(t)值落在区间(0,0.1]、(0.1,0.2]、(0.2,0.4]、(0.4,1.0],则此时旱情等级分别属于轻旱、中度旱、大旱和极旱。

摘要:该文分析了农业、工业、城镇居民生活和环境用水在不同阶段导致的缺水程度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济源市旱情评价计算模型,利用旱情评价计算模型评定旱情等级,为济源市制定合理抗旱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缺水程度,旱情计算模型,评定旱情等级

参考文献

[1]郭韧.抗旱决策支持系统[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信息工程系,2003.

[2]秦延锋.基于GIS等多技术的抗旱指挥决策系统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4.

[3]吴强,王煦法.基于Web的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技术[J].计算机科学,2004.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10

在国内诸多军用及民用工程车辆上多安装了测量发动机转速、油压、油温等的各种仪表, 但这些仪表多数是模拟仪器, 显示不直观;仪器的基本结构是磁机械式的, 采用模拟器件组成的各种电路, 精度低、速度慢;另一方面, 对于诸如发动机启动时间、熄火时间、工作时长、电池电量等反映车辆工况的基本信息无法显示, 不能记录;当车辆出现工作异常时不能及时给出报警或提示。为此, 设计一种更为完备的综合参数采集系统也就非常急需和必要。

基于单片机的支持USB发动机综合参数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 综合了单片机和传感器技术。该系统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 应用A/D、D/A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接口技术实现了对车辆诸多参数的采集、显示、记录、报警等功能, 同时, 利用U盘文件读写模块, 可将采集数据转存至USB移动存储, 方便了维护人员根据所记录的有关数据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维护及管理。

一、系统硬件设计

支持USB综合参数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监控模块、采样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显示模块等。

1.1系统概述。根据实际应用要求分析, 本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主要有: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工作小时, 发动机油压, 发动机油温, 高压空气瓶气压, 水温, 行驶里程, 蓄电池电量, 车内温度, 油料数量, 冷却水数量等, 其中多数为模拟量, 因此系统需设计多通道的A/D转换模块;为操作方便, 人机界面必须友好, 因此选用汉字图形型液晶显示模块;在记录采集数据的同时应记录时间信息, 因此需要实用日历时钟功能;系统应具备较大的数据存储空间以满足数据存储和数据缓冲;另外, 应当预留接口以扩展。

1.2硬件结构设计

1.2.1主控制板。基于以上要求, 该系统选用了北京蓝海微芯科技公司的LJD-51-XB+单片机控制板作为主控制器, 其结构如图1所示:

该控制板以8 9 C 5 2为核心, 扩展有6 4 K E P R O M (27512) 和32K NVRAM (GK1235带电池保护) ;扩展了一片8255A提供3个8位并行口, 另外还扩充了16路带隔离的I/O口, 可用于连接工业控制现场的各种数字信号或开关量信号以及作为报警信号的输出;通过2个DG508配合AD574, 提供16路模拟信号通道, 2个DAC0832提供2路模拟量的输出;集成日历时钟DS12887, 有年、月、日、分、秒等运行功能, 带停电保护;同时, 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使用MAX813L, 设计了看门狗电路;为便于用户使用, 线路板上还有多个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的模块, 如微型打印机接口、LED接口、键盘/显示接口、通讯接口等。控制板上的用户扩展口 (CZ8) 提供8位数据线, 读、写、中断等控制信号, 地址信号, 电源信号, 用户可以自己通过扩展口来控制增加的接口电路。

1.2.2数据采样。该参数系统从车辆启动就不停地对车辆的速度、发动机转速和工作时间、水温、油压、开关量进行检测, 并实时保存。为了防止周围环境及本身的干扰, 对车速测量时, 采用单光耦芯片TLP521, 通过屏蔽和光耦隔离, 得到波形干净的信号。取发动机三相电压中的二相, 根据电压高低检测发动机的转速, 根据有无电压确定发动机是否工作。利用三通取水温、油温、油压表处的信号电压和火控工作信号, 检测其各自的值。

1.2.3USB移动存储。该系统数据存储器由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组成, 内部存储器用来协调单片机的数据处理, 外部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从数据存储器的容量、数据存储的格式、存储的速度和对数据的读写方式来看, 内部存储器选用M62256, 容量32K字节, 外部存储器选用南京沁恒电子公司的U盘文件读写模块, 使系统提供了对标准USB接口的移动存储的支持。该模块基于CH375设计, 基本不需要占用单片机系统的存储空间, 最少只需要几个字节的RAM和几百字节的代码;外围电路精简, 体积小巧;有三种不同接口形式的版本 (标准版、串口版、低电压版) 可供选择, 本系统选择的是标准版。标准版模块具有两个外部接口:P1是USB插座, 可以直接插入U盘或者通过USB延长线连接U盘, 当进行程序升级或者重新配置时应该通过USB对连线连接计算机的USB端口;P2是16脚的双排针或者插座, 包括8位数据线, 1位地址线, 1根片选信号, 电源线、中断请求线和几根控制信号线。本系统把P2口和主控制板的用户扩展口 (CZ8) 连接, 具体方法参照产品资料。

1.2.4信号调理。由于被测车辆发动机综合参数输出阻抗很低, 且车辆的各电器设备所产生的干扰和部分被测参数的采集要经过长线传输, 故需要一个既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又便于长距离传输, 同时还能提供足够精度的信号传输和采集方式。V/F (voltage/frequency) 变换器的信号处理方式能很好的满足这个要求。

从车辆发动机上引出发动机高压转速和低压转速2路频率信号, 为避免记录系统和车辆及发动机之间的影响, 通过光电隔离技术对高、低压转速2路信号进行信号隔离、整形, 将其转换为微控制器可以采集的频率信号。

1.2.5实时时钟。该车辆发动机产生的各参数数据以及各数据记录都与时间相关, 故此对时钟的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 若车辆未工作时, 微控制器也不工作, 为了准确记录车辆工作状态, 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 因此选择实时时钟芯片来提供日期和时间。实时时钟芯片可为系统提供时间和日期的实时更新。本文采用DALLAS公司的DS12887芯片。DS12887每一秒执行一次更新周期, 保证时间、日历的准确, 同时该时钟电路具有微功耗, 外接口简单, 精度高, 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

1.2.6系统监控。为了实现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实时运行, 须在测控系统中加入监控模块。本系统的监控模块采用MAX813L。MAX813L是一个外部的“看门狗”电路, 具有重启微控制器、电压监控、看门狗定时器和人工复位等功能, 可以直接与微控制器的I/O端口串联。

1.2.7键盘和显示。为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目标是在用户和系统间实现中文窗口界面, 用户可以在菜单方式下进行交互, 操作简单、方便、灵活。窗口分为两类:对话框和菜单, 也可能是对话框和菜单的混合。对话框用于参数的输入输出显示, 菜单用于响应用户的选择, 根据用户的选择运行程序。键盘和显示电路部分选择了LJD-IV+键盘/显示板。对于显示模块不仅集成了128×64点阵的汉字图形型液晶显示电路, 其内部集成8192个中文汉字 (16*16点阵) , 128个常用字符 (8*16点阵) , 以及64*256点阵显示RAM。此外, 利用82C79系统设置了4*4的键盘。供用户操作系统。键盘模块还由82C79提供了24个键的键盘, 除RST、CRTL、SHIFT键确定以外其他21个键功能用户可以自己定义。键盘/显示板有一个20引脚的接口, 利用附送的20芯的数据线可以把它连接到单片机控制板的键盘/显示接口, 完成系统的组装。

系统设计时, 应当首先确定系统需要多少个窗口, 每个窗口有多少个菜单, 画出窗口之间的变迁图, 实际上所有的窗口应当组成一个树形结构。为方便程序的编写, 还需要对此处的数据结构合理安排, 例如, 窗口点阵的数据结构按照图2所示。

菜单点阵的数据结构如图3所示。

二、软件设计

2.1开发环境。因为该系统涉及的数据结构较复杂, 故该系统的软件是在Keil C51的开发工具keilµVision3环境下开发的。又因为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大多采用了市场上的既有产品模块, 这些产品一般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使用示例程序, 故有些模块的设计无须累述。Keil是系列微处理器的软件开发工具, 具有工业Keil C编辑器、宏编辑器、调试器、实时内核等, 通过JTAG口可对代码进行在线调试。该开发环境能完全满足该记录系统软件的开发需要, 记录系统的全部软件代码在Keil开发环境用标准C语言编写。

2.2软件功能。软件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 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数据保存等功能因为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了市场上的既有产品模块, 这些产品一般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使用示例程序, 比如键盘/显示板和U盘文件读写模块的产品资料中都提供了详细的例子, 所以在软件设计时只要对示例进行一定的修改就可以应用到系统中。具体编写程序时, 因为涉及的数据结构较复杂, 采用Keil C51来编写会事半功倍, 可减少很多开发时间。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如上图4所示。

三、结束语

支持USB移动存储的发动机综合参数采集系统, 给予了详细的系统构成和设计方案。以现代微机技术为平台, 对车辆实施科学规范参数采集及存储, 改变了传统复杂的采集与存储方式, 减少了各种因素数据损害及丢失等人为因素干扰, 并能分析数据参数, 遇有异常及时报警, 避免内部事故故障, 由于支持USB方式的数据采集与存储使车辆的管理更加先进便捷, 为数据的批量导入导出提供了接口。因此该系统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基于单片机的支持USB移动存储的车辆综合参数采集系统。系统实现了对多个参数的实时采集、显示、记录、报警功能, 并支持将采集数据转存至USB移动存储, 作为车辆综合参数记录, 提供维修参考及管理。实际测试表明, 系统具有控制精确、稳定性好和结构简单等特点。

关键词:发动机,综合参数,采集,移动存储

参考文献

[1]武景涛, 秦成旭等.Atxmega微处理器构建的线阵CCD尺寸测量系统[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3 (03) .

[2]李威, 杨道驰等.基于MCS的实时采集数据存储设计[J].信息化研究, 2010, 03.

[3]韦永办, 图形LCD模块的菜单方式人机交互界面[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5.

[4]戴佳.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M].2006年.

[5]王峰, 孟丽凡等.基于RFID技术的TPMS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3 (03) .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11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态监测;遥感技术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监测是研究和测定环境质量的学科。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必要手段。近年来,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退化和物种减少日益严重,致使生态相当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危及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目前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为主的环境监测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将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细致的了解,这時,生态环境监测也就孕育而生了。

生态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前提,是生态管理的基础,是生态法律法规的依据。生态监测应以环境管理、生态问题为导向,不仅向环境管理的各个领域渗透,主动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管理服务,而且着重对当地的重大生态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监测和研究,辨识和阐明有关生态问题,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结构完整功能健全)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一、生态系统与生态监测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还是人工的,都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它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它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反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是根据人类的具体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性质及变化的结果进行评定。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别进行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关于生态监测的定义尚不统一,主要表现在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的相互关系上,一种观点是生态监测就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的反应。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内容。将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统一起来,统称为生态监测。

这种观点表明,生态监测是一种监测方法,是对环境监测技术的一种补充,利用的是“生态”来做“仪器”进行监测环境质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3)在《环境监测手册》上也认为生态监测是一种综合技术,是通过地面固定的监测站或流动观察队、航空摄影及太空轨道卫星,获取包括生境的、生物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等多方面数据的技术。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监测隶属于生物监测。即生态监测是对生态系统级的生物反应上的监测,如: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其观点从学科上看,生态监测属于生物监测的一部分,但因它涉及的范围远比生物学科广泛、综合。因此可把生态监测独立于生物监测之外。

这种观点表明生物监测从生物学组建水平观点出发,虽然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各级水平上都可以有反应,但重点放在生态系统级的生物反应上。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的监测实践工作不断展开,生态监测远远超过了上述各种定义。实际上,无论是生物监测还是生态监测,都是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

来判定环境质量,都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这无疑又都属于生态学研究范畴。

二、生态监测的类型和微观生态监测

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领域等级很广,小到区域生态范围,大到可扩展全球。它是指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可利用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在现阶段,宏观生态监测是以“3S技术”为主。

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领域等级就相对较小了,从单一的生态类型到有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微观生态监测则以生物监测为核心。

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3.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是在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到70年代后生态监测成为研究领域,并在理论和监测方法上更加丰富,在环境监测中占有了特殊的地位。其主要特点为:

(1)长期性

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任何一次性(或短期)的、静态性的数据和调查结果不可能对生态环境的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只有长期监测才能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

(2)综合性

一个完整高效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计划将涉及到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监测对象涵盖空气、水体、土壤、固体废物、植被等客体,监测手段包括生物、地理、环境、生态、理化、数学、信息和技术科学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

(3)周期性

生态变化过程是缓慢的(如森林演替、木材分解等),而且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控功能,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反应也极为缓慢。因此,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时间一般很长,通常需采用周期性的问断监测而不是非间断的连续监测。

四、生态监测的内容

生态监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趋势分析以及环境污染、土壤酸化、土地利用状况、森林砍伐、城市化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此外,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环保部门应充分发挥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综合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3月9日颁布了HJ/T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其中指出了生态环境质量的5大指标:即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

五、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要根据现有条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确定最佳监测方案。当前国家监测总站确定的生态监测技术路线是以空中遥感监测为主要技术手段,地面对应监测为辅助措施,结合GIS和GPS技术,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完整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达到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及预测其变化趋势的目的。

生态监测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依靠传统监测手段只能解决局部监测问题,而综合整体且准确完全的监测结果必须依赖“3S技术”。所谓3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 “3S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专门的软硬件使生态监测智能化。使生态资料数据上网,实现生态监测网络化,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是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遥感手段将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3S”技术的核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中,已经投入应用最多的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征进行远距离的探测和识别,是延伸的环境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综合分析、发布、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在江苏,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门设立了环境遥感研究室。此后先后承担了苏南大运河水污染环境遥感研究、太湖水环境遥感分析、蓝藻遥感调查等。2003年起省环境监测中心新成立生态监测部江苏省也确立了,从2005年开始通过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试点工作,2年内形成全省生物、生态和海洋例行监测工作局面,通过对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探索全省生态监测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经过各方努力,全省13个省辖市成立了独立的生态监测科室,负责区域内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协助开展全省范围内的生态调查工作,使江苏的生态监测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篇12

1 系统功能需求

针对综合预算管理程序严格、涉及数据种类繁多、数据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特点, 系统总体功能需求主要包括:

(1) 具备全面的预算业务管理功能, 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等业务管控, 满足综合预算全过程管理的需要。

(2) 具备强大的预算数据管理功能, 实现各种预算数据的集成与统一管理, 满足预算数据归类汇总、统计分析、信息共享的需要。

(3) 具备先进的辅助决策支持功能, 实现各种预算方案的多维度预测与分析, 满足综合预算决策信息支持的需要。

根据总部各机关、部门开展综合预算管理的需要, 把维修经费综合预算管理信息与决策系统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维修经费综合预算编制系统, 第二部分是维修经费综合预算执行系统, 第三部分是维修经费综合预算分析系统。

2 综合预算编制系统设计

2.1 综合预算编制流程

在综合预算管理预算编制过程中, 经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往复, 最终形成预算编制。一般是由总部机关主管参谋先制订总的计划, 总部机关业务参谋和各军区机关根据总的计划, 结合自身的情况, 初步编制预算, 在总部机关主管参谋的统一协调下, 进行总体调整和修订, 最终形成总体和各军区的预算。这种编制预算方法有利于达成上下协调, 在保证总体目标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各责任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2.2 综合预算编制中的回归-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经费预测是预算编制中的重要一环。目前, 大部分机关部门对经费预算编制采取的方法是基数增减法, 即由预算编制部门综合考虑预算期物价与需求变化以及经费节约的要求等因素进行预计。这种方法能够考虑计划期内的各种可能变动因素的影响。但是公式中的各个参数, 都是预算编制人员根据经验得到的, 随机性很大。经费预算结果也往往与实际值有较大的差别。在维修经费预算已经编制完成的情况下, 完全可以利用器材消耗规律与费用这种内在联系以及其自身的季节性特征, 建立器材消耗规律与费用的回归-时间序列预测组合模型来对费用进行预测, 以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以装备维修费为例, 首先作出散点图, 进行观察, 由于费用与器材消耗规律随时间推移, 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 在进行建立模型之前, 先对数据序列进行季节性因素调整, 消除原序列中季节变动的影响;然后建立模型, 得到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序列后, 再来判断相关关系是否属于非线性相关, 以便确定采用线性模型还是非线性模型来拟合。设y=a+bx+cx2+d (y:维修费;x:器材消耗规律;d:残差) , 首先进行检验, 观察c是否为零, 决定采用线性模型或者非线性模型。在决定采用何种模型后识别时间序列模型的结构, 对残差进行分析, 最终确定模型。

3 综合预算执行系统设计

预算执行是在预算编制的基础上, 以预算为依据和标准, 组织实施预算的过程。预算执行过程包括过程监控、差异分析、信息反馈、预算调整等环节。预算执行系统完成预算实际执行数据的录入、导入、查询等功能。其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具体功能包括:

(1) 预算执行登记:完成预算执行流水明细录入功能。

(2) 上年结转执行:完成上年结转经费支出流水的登记功能。

(3) 执行情况汇总:完成预算执行情况信息的汇总功能。

(4) 执行情况统计:完成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统计功能, 可按负责人、科目、单项计划或多项计划进行统计。

预算计划一经批准, 必须严格执行, 不得擅自调整。如因特殊原因确实需要调整的, 首先由相关的业务参谋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预算业务部门根据有关预算调整的规定, 初步审查预算调整申请是否合理, 如果申请符合预算调整规定, 则由预算部门制订和提出预算调整方案, 并按照预算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如获得批准, 则可按方案进行预算调整。

(1) 项目调整:完成本级不同项目之间经费数量的调整功能。

(2) 执行单位调整:完成本级项目与下级单位之间的调整功能。

4 综合预算分析系统设计

4.1 综合预算分析流程设计

预算分析是为了实现预算目标, 运用先进管理理论与方法, 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建立各种预算分析模型, 利用各种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工具, 对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多维度的科学分析, 以提高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基本流程如图3所示。

4.2 综合预算分析系统功能设计

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基础上, 运用相应分析模型和分析工具, 对预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其功能结构如图4所示。

4.2.1 模型维护

采用各种建模分析方法进行建模, 并存入模型库。其中, 采用关联度的方法分析预算参数对某项费用影响程度, 从而选择费用分析模型的输入变量;利用回归建模分析、灰色预测分析、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建立预算分析模型;综合运用多种建模方法, 建立多方法集成的组合模型;对模型库中已有模型进行组合, 建立新的组合模型。

4.2.2 数据汇总

完成预算相关数据录入、汇总等功能, 建立预算分析集成数据环境。

4.2.3 数据预处理

对新采集录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剔除异常值, 为预算分析作准备。

4.2.4 数据分析

利用联机实时分析对预算数据进行多角度、多维度分析, 主要包括:

(1) 修理经费标准分析:根据大修、中修、小修和日常维护历史数据, 分析各种装备大修、中修、小修、日常维护经费标准的变化趋势。

(2) 器材 (物资) 消耗规律分析:根据器材 (物资) 消耗统计历史数据, 分析大修、中修、小修的器材 (物资) 消耗规律。

(3) 设备配套标准分析:根据不同类型部队、不同装备修理要求, 分析设备配套标准的合理性。

(4) 预算方案分析:根据修理经费标准、器材消耗管理、设备配套标准, 利用各种分析模型, 设定各种参数, 从不同维度 (装备、时间、单位、科目等) 对已经编制的预算方案进行分析。

(5) 预算方案对比:根据各种预算参数, 采用不同方法, 编制不同预算方案, 进行各种预算方案对比分析。

4.2.5 结果输出

完成分析结果的报表、图形等方式的输出功能。具体包括:

(1) 报表输出:采用报表进行分析数据输出, 可根据要求, 对表格不同内容设置不同颜色。

(2) 图形输出:采用各种图形方式, 将各种分析数据直观、简洁地向用户显示。包括多维透视图、动因分析图、敏感度分析图等。

4.2.6 预算查询

实现预算查询功能。具体包括:

(1) 年度计划查询:按照用户所拥有的权限, 完成对当前年度正式计划 (包括本级和下级) 、上年本级正式计划的查询。

(2) 执行情况查询:按照用户拥有的查询权限, 查看相应范围的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

(3) 历史信息查询:完成预算历史信息查询功能。

5 结束语

本文构建基于决策支持的装备维修经费综合预算管理体系, 对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和预算分析等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分析,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模型有效地提高了各机关、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而且通过差异分析与控制、联机实时分析等预算分析手段为各机关、部门决策提供了支持, 能够辅助管理者制订出优化的决策方案, 实现对维修经费的有效控制。

摘要:针对我军装备维修经费综合预算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本文提出构建基于决策支持的装备维修经费综合预算系统, 主要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分析3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设计。该系统实现了装备维修经费综合预算业务处理与决策支持的有机结合, 提高了装备维修经费综合预算决策水平。

上一篇:深度全景视频下一篇:茶树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