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支持系统(精选12篇)
创新支持系统 篇1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热潮的兴起,创新系统的研究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逐渐转向区域创新系统。英国学者Cooke(1996年)最早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界定,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地理上相互分工而又相互关联的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这种组织体系是创新的重要来源。
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评价高校及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持力,对指导和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也就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引入不可相互替代的规模指数与贡献指数,以反映高校自身的发展和演化情况,引入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持力指数表示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持力。
一、支持力概念分析
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所扮演的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文化影响等多种角色,充分体现了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巨大的支持和带动作用。要建设区域创新系统,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合理、高效地利用高校的人力、智力资源[1,2,3,4,5,6]。因此,合理检测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功能,测度高校对创新系统的支持程度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这就要求能定量地描述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研究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研究高校与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适应、协调和对创新系统的支撑作用。这种支撑作用被定义为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持力。
我国长期重视科教兴国,且高等教育的规模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不断提升,但由于各个区域内高校的规模、层次和水平的差异,导致高校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程度因地而异。
此外,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所发挥中的作用,不仅受到高校的开放程度的限制,也受到政府政策调控的影响。
因此,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持力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要反映系统发展规模,以体现高校与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协调度。
其二,要反映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贡献程度,以体现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程度。
二、支持力所起效度因子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支持力的定义和其两方面的含义建立指标体系,包括规模指标所起效度因子和贡献指标所起效度因子。
高校的发展规模所起效度因子用描述高校发展规模的大小程度的所起效度因子指标来衡量,其具体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如下:
(1)高校教师总人数所起效度因子。
(2)高校科技活动总投入人数所起效度因子。
(3)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总投入额所起效度因子。
高校的贡献指标是描述高校贡献大小程度的指标,其具体指标如下:
(1)高校年毕业生人数所起效度因子。
(2)高校年获课题数,采用自然科学研究课题数所起效度因子。
(3)高校年论文数(论文仅指被SCI、E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及一级核心期刊论文)所起效度因子。
为了研究上述指标与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的作用机理,及上述指标中制约与影响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的关键核心指标,笔者拟采用相关的数学分析与数学建模的理论,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建立支持力所起效度因子指标模型。
三、支持力所起效度因子指标模型
1. 支持力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参数定义。
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指标体系符号定义如下:定义衡量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的指标变量因子,变量因子的函数表达式如下:
参数说明:i表示高校所起效度因子指标类型;j、l表示高校指标类型中所起效度因子指标的具体指标;k表示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计算开始的时间,取绝对时间。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当变量时,表示初始规模指标中高校教师总人数自身所起效度因子,同理,表示第k次规模指标中第j项与第l所起效度关联因子;表示第k次贡献指标中第j项自身所起效度因子;表示第次贡献指标中第j项与第所起效度关联因子;通常情况下,参数k表示年份,用相对年份表示。如从2010年开始计算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为参照系时,取k=1;当计算2011年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时候,则取k=2。
2. 支持力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参数归一化处理。
为了研究的方便,对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其处理过程如下:
其中,变量表示归一化后的变量,变量表示需要进行归一化的变量;
在对高校发展规模前期的定性研究中,提出的3个指标分别为:高校教师总人数所起效度因子、高校科技活动总投入人数所起效度因子、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总投入额所起效度因子等。
其实,从本质上来讲,高校的发展规模所涉及的指标比较多,这3个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均为描述高校发展规模的有效指标,是测定高校发展规模的核心指标。这3个指标不仅能单独地作用于高校的发展规模,而且3个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高校具有较多的教师人数,说明高校的招生规模比较大,高校所从事的科研人数也相对较多,高校所投入的科研活动经费也比较多。当然,也有不符合这种情况的特例。不论哪种情况,说明这3个指标之间是有关联度的,只是所起效度关联度因子取值不同。
在对高校贡献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前期的定性研究中,提出的3个指标分别为:高校年毕业生人数、高校年获课题数、高校年论文数等。同样的道理,这3个所起效度因子指标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度,其原因与上面对高校发展规模的3个所起效度因子指标的关系研究中,基本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3. 支持力所起效度因子指标耦合关系矩阵处理。
为了能合理、科学地描述高校发展规模所起效度因子指标本身、高校贡献所起效度因子指标本身、高校发展规模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内部属性相关性、高校贡献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内部属性相关性等问题,笔者采用如下的数学方法进行描述。
高校发展规模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内部属性相关性矩阵用符号X1(k)表示;高校贡献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内部属性相关性矩阵用符号X2(k)表示;矩阵X1(k)与矩阵X2(k)的表达式分别如下:
定义高校发展规模所起效度因子指标与贡献所起效度因子指标联合矩阵用符号X表示,其表达式如下所示:
4. 支持力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加权处理。
在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作用力的关键所起效度因子指标中,为了进一步规范各项指标所作用效度的大小,则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处理。在公式(5)的基础上,对其矩阵X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加权处理,加权参数用,加权处理以后的矩阵用符号Xc(k)表示,Xc(k)的表达式如下:
加权参数的选取,是由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作用力的关键所起效度因子指标自身决定的。为表示指标的重要程度,定义加权参数cpq的取值范围为:;当所起效度因子指标参数比较重要时,选择趋近1的值,反之,选择趋近0的值。
5. 所起效度因子支持力计算模型。
从本质上讲,研究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量化模型的原因,表现手段虽然是其数学模型的研究,但是,其目的是为了通过量化研究的手段说明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中,高校各项所起效度因子指标作用自变量如何作用于支持力因变量的作用过程。
因此,在对前面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相关联的参数数学处理的基础上,此部分需要研究解决的是自变量(高校对创新系统的所起效度因子参数)与因变量(支持力)的函数关系研究。
在研究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数学模型的过程中,笔者所遵循的原则有:
第一,模型主要定量地解释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的大小,其大小值主要意义是为了说明高校的哪些所起效度因子指标与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的各个所起效度因子指标与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作用效度的强弱关系如何。
第二,为了便于比较历年高校对区域创新系持力的变化趋势,其模型应该便于求解,尽量采性化的手段进行解决。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者采用了公式(6)中各个所起效度因子加权求和式。综上分析,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的函达式如下所示:
参数E(k)表示第k次(或者年度)高校对区域系统支持力。由公式(7)可以看出,高校对区域创统支持力,其本质来源于高校的发展规模所起效子指标与高校的贡献所起效度因子指标的能量当然,在能量积聚过程中,每个所起效度因子指起的效度是不同的。效度不同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各个所起效度因子指标的加权实现的。
四、结论
为了说明公式(7)中的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E(k)的支持力效度,将宁波某高校对其所在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持力作为实例化研究对象,并选取近几年来某高校规模和贡献相关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对上述理论模型的验证分析,得出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的主要来源于高校年毕业生人数、高校科技活动人员总投入人数、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总投入额、高校课题数和高校论文数等,其中高校培养人才数量是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当然,高校作为创新人才集聚和培养的中心,不仅要考虑人才培养的数量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更要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以此提高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的效益。
笔者通过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模型的研究,从本质上阐述了影响与制约高校对区域创新作用力的运行机理,为构建科学的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的量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明确提出了高校应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为国家和区域创新提供至关重要的智力支持。该模型的研究,为合理、科学的测度高校对区域创新力的作用状况,检验其支持力和发展潜力,从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推动协同创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摘要: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分别为规模指标和贡献指标,采用数学建模方法,研究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的数学模型。通过高校对区域创新系统作用的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及相关实证数学模型分析,证明了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创新性。
关键词:高校,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模型,规模指标,贡献指标
参考文献
[1]陈凯华,官建成.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功能有效性的偏最小二乘诊断[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08).
[2]郑广华.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系统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0(03).
[3]吕国辉,王海翔,周传蛟,农晓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J].科技创业月刊,2010(02).
[4]薛捷.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01).
[5]孙兆刚.区域创新系统的突破性模式选择分析[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1(19).
[6]方永恒,梁倩.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1(15).
[7]毛才盛.地方高校与创新集群建设的关联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07).
创新支持系统 篇2
财税政策30条的解读
1、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
符合条件的各类创业人员,可申请2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30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政府给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的贴息。
实施全方位风险缓释基金支持。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向科技中小型企业提供展期贷款,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给于倾斜。暂不符合银行展期贷款要求的企业,凡是银行承诺续贷的,可向市、县科技部分提供申请,按照程序决策后,给于最长1个月的风险缓释基金支持和担保服务。建议再成立互联网企业,启动大学生做法人,有机会申请20万创业贷款。可以入住大学生孵化器。大学生自主创业人员招聘应届大学生,签订1年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保,参照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补贴标准,给于最长3年的补贴。
1)对于易邻里、衣家、影院在线公司,是不是符合小微企业的定义,如果是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300万企业担保贷款,政府贴息50%。
2)对于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正常经营,并在创办的企业缴纳保险费12个月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2--1.5万。3)对于首次领取营业执照,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小微企业,吸纳毕业10年内的大学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职工缴纳保险4个月 以上,给于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每人2500元。
4)需要去科技局确认:易邻里、衣家、影院在线公司是不是符合小微企业的标准,说列出的政策还有什么细则。科技局付雯雯电话8234544
2、鼓励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市级财政对科技中小企业以专利、商标权质押贷款给于贴息补助。牵头单位:市知识产权局
1)需要确认:易邻里是否是科技中小企业条件,是否可以用现有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3、天使投资基金
潍坊市政府2015年出资设立天使投资基金,由市金控集团采用市场方式运作,首期基金规模3亿元。
1)市金控集团负责人:周国 电话***
办公地点:金融大酒店13楼
可以加强沟通联系市金控集团相关负责人,确认什么样的企业符合使用天使基金,可以让周总引荐其他投资人。
4、社会力量举办额众创空间
可支配中间在500平米以上,其中公共办公与服务场地面积不低于90%,属租赁场地,租期5年以上,配套宽带及必要的办公设施;以服务创客为主的创客空间,聚集活跃创客不少于100人,聚集活跃 团队的不少于20个;设立种子基金300万。1)需要咨询:种子基金的300万的来源。
2)社区在线影院可以参照打造,政府可一次性补贴50万。
5、鼓励发展社会化风险投资
对于在我市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且本地企业站其投资总额70%以上的股权投资类企业,3年内给于营业收入8%的补贴,最高累计不超过300万。
1)具体政策咨询:市金融办
2)集体下汽车产业园是否可以用这个政策。
6、支持创建高层次创业孵化基地
对于评估认定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区,在省级奖补得基础上,市级按照省里的标准的50%给于一次性奖补。对于评定市级的创业孵化器,给于每处100万云的一次性补贴;其中直接购买或租赁已开发的闲置房地产楼盘作为创业孵化基地,奖补标准提高到200万。
2016年潍坊市政府投资17亿建设4个大学生孵化基地。1)具体政策咨询:市人社局
2)集团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投标城建大学生孵化基地。
7、资助高端人才创业经费
对于技术研发能力较强、创业成果突出或科技创业项目能够引领创业发展、经营业绩较好,有望成为国家级、省级创新领军人才(团队)的,每年甄选一次,给于每人100万,团队300万的经费资助。咨询政策:市委组织部。
1)目前易邻里借助常海团队申请鸢都领军人才团队。
金融支持种业创新发展 篇3
由财政部、农业部、农业发展银行、中化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种业基金”),成立近两年来,业务逐步拓展。截至2014年年底,种业基金共批准投资项目11个,投资规模3.65亿元,带动其他社会资本5亿元以上,在推动种业企业兼并重组、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具体而言,一是参与隆平高科、农发种业等种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助推种业上市企业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二是参股江苏红旗种业和河南秋乐种业,推动这两家种业企业在新三板成功上市;三是与中种集团、金色年华、顺鑫农业等协同投资,分别支持山东鲁研、广东金稻、四川川单以及北京农林科学院所属种子企业实现战略重组。此外,还投资爱种网和江苏、安徽地方种业基金,探索支持种业发展的新模式。
进入2015年,种业基金由初创期迈入成长期,社会各界对种业基金又有新的期待。种业基金要深刻领会国家有关种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认真分析研判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地调整投资策略,充分利用财政部、农业部、农业发展银行、中化集团等发起方的资源优势,在支持民族种业的创新和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首先,要加大項目投资的力度,2015年争取批准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也就是说,在2015年底前要将种业基金首期募集的15亿元资金全部投入到项目中去,并在适当时候向股东方提出新的增资方案。其次,要盯住有潜力的大企业和骨干企业,争取投资一些大项目,为推进种业企业兼并重组、打造种业航母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次,要加大对商业化育种机制创新的支持力度,更加关注科研院所所属企业改制和海南南繁基地建设,具备投资条件的,要及时跟进。此外,进一步重视与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战略协同,探索通过投贷结合等方式,支持一批项目。
创新支持系统 篇4
关键词:助学贷款,人力资本,技术创新
1 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完善的助学贷款支持制度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 国家创新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发投入、人力资本、高等教育、FDI、进口、金融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国家创新能力。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 人力资本、高等教育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早已被发现, 多个测度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中就包含高校在校学生数这一因素, 一国培养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国家创新能力的高低。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踏入工作岗位, 成为研发人才、制造人才、金融人才、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 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高等教育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高校开始收取并不断提高学费, 这使得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就读大学遇到了困难, 影响着人力资本的顺利形成和积累, 而市场经济下, 需要助学贷款来资助贫困学生, 因为这是和高等教育这种“半公共产品”的经济属性相一致的。本文研究一个良好的助学贷款制度在多大程度上通过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顺利形成和提升人力资本, 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过程, 并进而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 发现探索现存的助学贷款制度还存在哪些不足, 应如何进行制度改进, 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自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以来[1], 学生及其家庭承担部分高等教育的成本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达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资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 由于在市场经济下, 高等教育是一种半公共产品, 个人接受高等教育, 自己从中获益, 而整个社会也随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变得更有效率、更加和谐, 因此, 高等教育需要政府和个人共同分担成本, 助学贷款这种资助方式可以成功地实现政府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 成为资助贫困学生最主要和最合理的举措。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实行助学贷款政策, 以顺利完成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下基础。世界上已有超过70个国家实行助学贷款[2]。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都实行了助学贷款, 其中经济、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和日本的助学贷款政策已有六七十年之久, 1957年, 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引起美国政府的警醒, 美国的第一个助学贷款法案———《国防贷款法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以资助科技人才的培养, 应对前苏联的挑战[3]。而日本则是在1944年就成立了“大日本育英会”, 开始向全国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4]。英国则是从1988年出台了一部《学生生活费差额贷款》法律, 正式开始其助学贷款运行[5]。作为欧洲大陆国家的代表, 德国长期不对大学教育收取学费, 因此其助学贷款发展较晚, 但自1990年以来, 低息贷款占了对高校学生的资助的一半[6]。澳大利亚则是从1989年《高等教育学费分摊计划》实行后开始其助学贷款[7]。发展中国家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助学贷款政策。主要的发达国家中, 美日都早早推出了自己的助学贷款政策, 欧洲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实行大学教育免费或少收学费政策, 助学贷款发展较晚, 但近年来, 由于高等教育的财政压力缘故, 欧洲国家大学学费政策正在调整, 与之相适应的, 助学贷款也都开始实行。发展中国家中, 助学贷款的推行则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 亚洲国家普遍实行了助学贷款, 南美洲和非洲国家则助学贷款推行较少, 时间也比较晚。
根据世界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博斯咨询公司和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每年都联合公布的《年度全球创新能力排名报告》, 2011年世界上前20个最具创新性的经济体分别是:瑞士、瑞典、新加坡、香港、芬兰、丹麦、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冰岛、德国、爱尔兰、以色列、新西兰、韩国、卢森堡、挪威、奥地利和日本。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巴西和印度等也显示出了较高的创新能力, 中国、巴西和印度分别排名第29、第47和第62位[8]。创新能力最强的前20名经济体中12个是欧洲国家, 2个是北美洲国家, 5个是亚洲国家和地区, 1个是大洋洲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基本都实行了助学贷款, 亚洲国家和地区能在前20名中占据1/4, 其中4个国家和地区位于东亚和东南亚 (日本、韩国、香港和新加坡) , 和这些国家 (地区) 长期重视高等教育和助学贷款的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前20名最具创新性的经济体中没有一个南美洲和非洲国家, 也和他们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落后有一定关系。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巴西和印度都是近些年来才开始推行助学贷款, 这也为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高等院校纷纷开始对收费体制进行变革, 这对于弥补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不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会严重影响着人力资本的顺利形成,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 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保证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十分必要。助学贷款政策是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速人才培养, 特别是使经济较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继续深造的重大决策, 是利用金融手段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是市场经济下主要的学生资助举措。同时, 助学贷款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品种, 对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范围、获取更大的收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 以经济、教育最发达的美国情况为例, 多年以来, 其个人消费贷款的前四位分别是房屋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和信用卡贷款, 助学贷款一直排在个人消费贷款的第三位, 具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直到2012年, 助学贷款份额超过汽车贷款份额, 跃居到个人消费贷款的第二位[9],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市场经济下助学贷款的发展前景, 只要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合理, 配套措施完善, 商业银行是有着巨大的盈利空间的, 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2 助学贷款支持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
2.1 人力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机理
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 通过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和入职后的再培训, 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将直接导致劳动者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可以增强劳动者的适应能力, 更好地掌握已有的工艺, 增强劳动者的操作技能, 提高工作精度, 进而善于技术攻关, 在现有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一些新思路, 想出一些新方法, 进行技术创新。在其技术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 受限于理论知识的不足, 这时接受一些再培训, 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 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水平。
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越高, 其技术创新的能力越高, 假定影响技术创新的其他因素投入量及其效率保持不变, 技术创新只由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决定, 图1揭示了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
图1中, Q代表技术创新产出曲线, K代表物质资本投入量, L代表人力资本投入量, 当物质资本投入量保持在K1不变时, 人力资本投入量从L0提高到L1, 这时技术创新产出从Q0增加到Q1。除此之外, 在物质资本投入量减少的情况下, 由于人力资本投入量的提高, 会起到一定替代作用, 仍然能够保持技术创新产出水平的不变, 当物质资本投入量由K1减少到K0时, 若人力资本投入量从L0提高到L1, 就可以保证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不变, 仍保持在Q0的水平上。
其次, 劳动者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还会拉动技术创新的物质资本投入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进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随着劳动者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 其技术操作水平会加以改善, 如设备使用更加熟练, 产品精度更高, 可以拉动技术创新的物质资本投入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使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搭配更加协调, 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第三, 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会提高技术创新的管理水平, 进而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水平。一方面, 劳动者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会增强其文化素质, 进而增强其职业责任感, 提高其职业自律性;另一方面, 通过正规学校教育和入职后的再培训, 培养了一批技术创新的管理者, 他们会促进管理的科学化, 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 保证技术创新的高效率, 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水平[10]。
2.2 助学贷款促进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的机理
2.2.1 创新人力资本积累需要助学贷款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创新人力资本含量提高的主要途径是正规学校教育、入职后的再培训、以及“干中学”、“加工中学”[1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高等教育和入职后的再培训都要收取一定的学费, 这是和它们这种半公共产品的属性相适应的, 但另一方面, 学费水平和培训费用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尤其是培训费用, 如MBA、EMBA等费用, 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也导致一部分在职人员无法顺利进行再培训, 近年来, 贫困生无法顺利就读大学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严重, 在一些地区甚至发生贫困生父母因交不起学费而自杀的事件, 这不但影响着经济发展, 影响着社会稳定,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力资本的积累, 进而影响着技术创新。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就需要一个助学贷款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以资助人力资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顺利接受高等教育入职后的再培训, 促成人力资本的积累, 进而推动国家的技术创新。
2.2.2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助学贷款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分析
之所以采用助学贷款的形式, 来资助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而不是采取免费入学、直接发放补助等其他资助形式, 是因为高等教育和大部分入职后的再培训在经济学上属于一种“半公共物品”。人类社会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 可以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三类, 区分他们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商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 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即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就是公共物品, 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就是私人物品,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还有一种物品, 即兼备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 有的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 有的只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这种物品就是准公共物品。
拿这两个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和再培训, 我们就可以发现, 高等教育和再培训具有非排他性, 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和再培训, 可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 获得一定的个人利益, 但高等教育和再培训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正的外部效应, 他人也会由于你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而从中受益, 包括可以享受到因整个社会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生产效率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人际交往的环境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安定等等好处。这种消费高等教育和再培训的外部效应就无法把别人排除在外, 因此, 高等教育和再培训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同时, 高等教育和再培训又具有竞争性, 消费高等教育和再培训的人数的增加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的。所以, 高等教育和再培训兼具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 可以把其界定为准公共物品。
高等教育和再培训既然是一种“半公共物品”, 因此应采用混合提供的方式, 即政府和个人都要承担一部分成本, 由市场方式提供, 但政府提供一部分补助, 助学贷款就是这样一种最适合的形式, 通过市场方式来提供, 可以提高助学贷款提供的效率, 因为市场提供一般比政府提供效率更高一些, 这里的市场提供主要是指由商业银行来提供助学贷款。但同时政府应提供一部分补助, 这些补助体现在助学贷款的利率优惠、还款期限优惠、贷款的减免等方面。
2.2.3 助学贷款促进创新人力资本积累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的传导路径
Melissa A.Schilling认为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发明家、产品的用户、企业、大学、私人非营利组织等主体[12]。这些创新主体都是人力资本, 是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及后来的培训, 以及“干中学”形成的。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 是影响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已经被众多的研究所证明。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转型之后, 大学开始收取学费, 而且在一定时期这个学费水平还在不断提高, 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不能顺利就读大学, 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人员的培养, 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和管理科学生的培养, 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形成, 进而影响着技术创新的开展。因此, 应该在高校收取学费的同时, 建立相应的学生资助体系, 保证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能顺利就读大学, 顺利完成学业。而在我国的“奖、贷、勤、补、减”学生资助体系中, 即综合包括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五个部分的学生资助体系中, 助学贷款是最主要的一个部分, 也是最符合高等教育这种半公共物品属性的学生资助方式。从国外的情况来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学生资助也主要采用助学贷款这种形式。因此, 助学贷款体制运行良好, 就能够切实起到支持人力资本顺利形成的作用, 进而促进技术创新的开展。图2揭示了助学贷款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传导路径。
3 国家创新能力的助学贷款支持系统的构建
中国当前的助学贷款主要包括两种:商业性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是个人消费贷款的一种;而国家助学贷款则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而以资助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完成学业为目的。其中国家助学贷款是助学贷款的主体, 商业性助学贷款无论在发放范围、金额方面都很少, 无法和国家助学贷款相比。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主要的内容是:国家助学贷款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台湾地区) 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实行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根据学生申请, 具体确定每笔贷款的期限, 一般规定毕业后六年内还清。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财政部门对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给予利息补贴, 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 毕业后全部自付的办法。[13]
作为助学贷款的主体, 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还不尽如人意,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 更是缺乏专门针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助学贷款支持体系, 因此, 构建专门支持技术创新的助学贷款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门针对技术创新的助学贷款支持系统应这样构建。
3.1 增加技术创新人才培训的商业性助学贷款在整个助学贷款体系中的比重
当前我国助学贷款的主体是国家补贴的国家助学贷款, 商业性助学贷款无论从覆盖范围还是数额上都很少, 这是我国助学贷款体系的一个缺陷, 因为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用来解决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本科教育的, 而且贷款额度有限, 基本上是每年6 000元, 可以将其归结为是满足高等教育“必需品”的, 而一些高端的高等教育产品, 尤其是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一些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的培训, 如MBA、MPA、EMBA以及一些高级IT技术培训等项目, 其学费较为昂贵, 既不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范围内, 也不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额度所能够满足的, 但这些再培训对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确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样就需要商业性助学贷款来满足这部分高等教育“奢侈品”的需要, 国家助学贷款主要解决本科就学问题, 只能保证人力资本的形成, 而这些高端的培训则解决的是人力资本含量的进一步提高, 是人力资本的积累, 因此, 两个贷款应该是互补的, 满足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产品的需要, 形成一个完备的助学贷款体系 (见表1) , 保证技术创新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训顺利完成, 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
当前的情况是:这部分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商业性助学贷款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但供给方面却并不能满足, 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没有关注到这个领域, 而政府只注意到了资助困难学生完成本科学业的国家助学贷款领域, 对这部分需求有所忽视。今后商业银行应加强这部分贷款产品的开发。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 如渣打银行、宁波银行都有类似贷款产品推出;从政府角度来说, 也应从政策上加以引导, 并采取一些优惠措施, 因为这些贷款也是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的, 也同样对人力资本积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2 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重构
针对技术创新的需要, 应对那些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和专业就读的困难学生实行更加优惠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以资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现有国家助学贷款的基础上,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以更好的适应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需要, 具体措施见表2。
在贷款种类方面, 应把现在的一种国家助学贷款划分为两种, 即区分为“生活贷款”和“学费贷款”。这样更有针对性, 能够从种类上和额度上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贷款利率方面, “学费贷款”可以实行零利率, “生活贷款”实行市场利率, 仍然采取浮动利率。
在担保方面, 国家助学贷款应采取担保的形式。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完全采取信用贷款的形式, 这是其还款违约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具体来说, 担保贷款比信用贷款有以下优势:一是贷款学生由于工作流动性较大无法寻找到时可以通过其担保人即其父母进行寻找;二是若实在寻找不到可以向其父母或监护人进行追缴, 对拒不归还贷款的学生也是一个威慑。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可考虑采取此种以父母或监护人为保证人的担保方式, 以增加还款的可能性, 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归还。
在还款期限方面, 对那些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和专业就读的困难学生, 还款期限可再适当延长。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在毕业后可在1到2年后开始归还, 最长6年内还清, 从贷款学生还款负担率来看, 有学者做过研究, 如果从最高负担率的角度来观察,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负担率约在29%~42%之间, 大大超过了世界上10%的平均水平, 还款负担是比较重的[14]。这不利于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 因此, 可以适当延长一些, 贷款年限不同, 规定相同的还款期限是不合理的, 应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做一些调整, 贷款年限越长, 还款期限也适当延长。
以创新为动力支持某建设 篇5
设立首支政府投资基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早在今年 2 月,建行就与福州市政府合作,设立首支政府投资基金“海丝 11 号—福州新区投资发展基金”,总金额达 60 亿元。该基金已在马尾自贸区路桥项目上进行投放。
“现阶段,我们正着手为滨海新城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融资等提供金融支持。”建行 XX 省分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吴炜介绍说。
设立基金,是建行服务 XX 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创新手段。据了解,建行已设立总规模达 1000 亿元的“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产业基金,重点支持 XX 地区石化、电子信息等高新制造业发展。目前,已审批通过支持 XX 地区子基金 13 支、总规模合计 440亿元。
PPP 模式服务基础设施助推城镇化建设 在罗源县松山镇,由中交天津航道局开发建设的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 A 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工地一片热火朝天。
“项目的如期开工,离不开建行的支持。”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行 XX 省分行主动融入,经过多次调研,创新推出 PPP 相关贷款产品,为项目融资授信 10 多亿元,为台商投资“筑巢引凤”。
近年来,建行 XX 省分行积极响应省政府“再上新台阶,建设新 XX”号召,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继去年在当地同业首家推出城镇化建设贷款等新产品、新服务,该行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 等创新业务模式,为 XX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企业财务优化等提供融资支持,2016 年以来累计投放金额达 147 亿元。
“小微快贷”全程自助提升小微融资“加速度” 登录网银、轻点鼠标,几分钟后,百万元贷款就轻松进账……日前,福州某教育装
备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通过线上自助办理建行“小微快贷”,获得了 133.9 万元资金,及时填补了供应商货款支付的资金缺口。
“‘小微快贷’是针对小微企业推出的网上全程自助贷款,涵盖了快 e 贷、融 e 贷、质押贷等系列子产品。”建行 XX 省分行小企业业务部副总经理何明波介绍。该产品通过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识别判断,可精准测算贷款额度,单个业务贷款额度最高 500 万元,期限最长 1 年,并在贷款额度有效期内随借随还、循环使用。
据了解,“小微快贷”自 2016 年 6 月亮相以来,大大提高了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和放款效率,成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利器。到今年 6 月底,建行 XX 省分行累计向 6000 多家小微企业发放“小微快贷”贷款超过 16 亿元。
“小微快贷”只是建行 XX 省分行创新支持小微企业的众多产品之一。为把支持“小微企业”做成“大事业”,建行不断丰富业务品种,陆续推出税易贷、创业贷、POS 贷等新产品,受到市场热捧。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建行 XX 省分行累计支持单户 500 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客户 1.8 户,发放贷款金额 126 亿元,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创新推出票据池产品优化企业资金管理 银行除提供贷款,还能为企业管理、盘活票据。XX 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建行票据池产品的受益者之一。
位于长乐市滨海工业区的金纶高纤公司,因发展良好,承兑汇票数量较多,大量票据保管、到期日管理与跟踪兑付难、逐笔办理贴现手续繁琐等问题困扰着公司。为满足客户票据业务多样化需求,增加客户资金周转灵活性,建行为其量身定制了票据池服务方案,对企业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实行电子化集中管理并开办票据池质押额度项下融资业务,彻底解决了企业的难题。
“票据池是为帮助企业客户简化票据管理、盘活票据资产,实现财务集约化管理而创新推出的。”建行 XX 省分行资金结算业务部副总经理郑捷立介绍,该产品可为企业客户提供商业汇票的信息登记、委托管理和质押融资等服务,不仅防范了假票、克隆票以及票据保管环节的风险,更有效解决了集团或下属成员企业在购销活动中收付票据期限错配、金额错配的问题,从而达到内部票据资源的统筹管理和使用的要求。
“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建行 XX 省分行还创新推出多模式现金池、智能跨行收款、全球现金管理等结算新服务,形成了功能完备、品类丰富的结算产品体
系,助力广大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微软鼎力支持本土创新 篇6
微软在大会上还宣布将把凝聚了微软多年软件开发和管理经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微软软件创新中心管理手册”和云计算平台提供给微软创新中心分中心,以加强软件创新中心的管理和服务,帮助本土软件公司发展。在本次创新年会上,还展示了各地创新中心的一批创新性成果,包括合肥创新分中心推出的全球首个基于Windows Phone 7的中文语音识别技术、重庆创新中心推出的RFID技术在物流和交通领域的应用以及刚刚升级的广州微软创新中心研发的企业级云平台“Bingo Cloud”等。这些成果大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发明专利和市场效益的双丰收。
据记者了解,微软帮助中国各地政府建立软件创新中心的行动,源于200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微软公司签署的“关于加强软件产业合作的第一期合作备忘录”。2004年第一家微软技术中心成立。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微软根据2006年双方签署的“关于加强软件产业合作的第二期合作备忘录”的精神,继续推动本地创新,以推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将技术中心升级为“软件创新中心”。7年来,在微软的支持下,在中国各地已经先后建成了21家技术中心,这些技术中心为中国30多个地区、2000多家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了大量信息化解决方案。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公共事业部总经理曾良在演讲时表示,作为扎根于中国的IT企业,微软一直致力于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帮助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各地软件经济的发展。未来,微软将继续保持与中国政府合作,加大创新网络建设力度,提升解决方案和技术咨询能力以及培养更多的适用型的软件人才。
创新支持系统 篇7
1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可以制造世界领先水平的火力和水力发电机组,大型冶金、石油化工设备等等。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重大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我国通过不断的努力掌握了普通机械产品的生产能力,但是这些大多数都从属于低水平的加工,对于真正涉及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设备制造业、干线飞机制造业、燃气机轮制造业等等,均不具备生产能力。其次,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薄弱环节在于关键部件、数控系统和发动机。数控系统通常被认为是装备的神经系统,对于装备的先进性与前沿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我国目前在软件技术和电子元器件严重落后,这极大程度的制约了我国装备的自动化水平。第三,无数实例证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从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分布来看,相对大型的国有企业基本上处于老工业基地,它们通常都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一负担使得改革无法推进,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很多制造业企业根本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结构。调查结果显示[1,2]:在众多接受调查的企业中,36.56%的企业采取跟随战略以适应技术创新的大潮流,接近一半的企业主要采取的是“引进吸收”的方式提升技术水平,仅有20%左右的企业依靠自主研发谋得生存。对于多数电子与通信设备和机械产品来说,超过半数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的,这直接导致了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缺少技术创新观念。传统上对于制造业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生产和销售领域,对于创新方面的职能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这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虽然“中国制造”席卷全球,但是我国的制造业却仅仅局限在制造,基本上不具备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缺失是我国制造业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第二,最近几十年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技术创新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技术创新自身不确定性高、创新周期长、资金投入高等特点,使得制造业对于技术创新往往是是望而却步。第三,缺乏具有总体设计、成套能力和系统服务功能的技术创新支持系统。从发达国家的实例来看,它们多是将设计单位、安装企业、制造企业、研究单位和用户紧密连接在一起,来进行装备产品的生产与制造。可见,装备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要使我国装备制造业真正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必须给予他们以扶持,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得以实施[3,4],核心竞争力得到确实的提升,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
2.1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构建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支持系统必须是政府主导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这批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经济机器正常运行。可见,支持系统的建立需要涉及到政府等多个部门的共同的参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确保装备制造业可以顺利的进行技术创新,确实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科学性原则。支持系统的构建是整个装备制造业后期发展的基础,因此是否选择了科学合理的构成要素和执行标准,成为影响支持系统构建科学性的重要因素。在选择过程中,必须要避免出现主观臆断的现象,不能随意的将要素选入支持系统当中。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支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系统中的各要素除存在一些自身特性之外还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作用。
(2)过程性原则。系统的运行是整个支持系统是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构建系统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过程性特点。同时要注意的是,技术创新并不是一个仅仅涉及到技术问题的过程,技术是技术创新很重要的一部分,出技术之外还存在着众多相互作用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关联方式不是一种简单的并联方式,而是相互串联的关系。也就是说,技术作为技术创新最核心的部分也不可能摆脱其他子系统而独立存在。技术创新的过程包括: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技术创新源获得、技术创新实施、技术创新产出等方面出发构建技术创新支持系统。
(3)可操作性强原则。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过分注重支持系统的理论性,而忽视了实际中的可行性问题。部分要素虽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根本无法获得,这直接导致了研究的无效性。因此,在要素选择时一定要选取能够实际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要素。在支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要尽力避免出现数量庞大的系统要素的情况,如果系统要素的数量巨大就会造成可操作性不强的弊端,要争取做到要素的特点和重点并重,在实际中便于操作和掌握。
2.2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构建
支持系统由政府支持、市场支持、中介支持3个子系统组成,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以宏观政府支持为指导、中观市场支持为根本、微观中介支持为依托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
其中市场支持主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将这两项统一归结到市场因素是由于装备制造业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市场行为的表现。具体的来讲,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这要可以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技术创新源,在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基本上不具备进行独立技术创新的能力。因此,高校科研院所在整个支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支持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即便是高校科研院所可以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技术创新的原材料,但是技术创新源的购买和后续的研究与发展仍然需要很大的投入。装备制造业必须通过金融手段,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获得技术创新发展所必须的资金。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撑可以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证。
政府支持子系统在整个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主要是发挥引导、协调、激励和管理作用。具体来讲,政府需要引导资金的投入、环境的建设,以及促进科技合作交流,市场发挥对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流动的基础作用。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作为支持系统的构建者[5],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实现有效的协调支持系统内各主体的运行,营造有利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环境。这有助于激发装备制造业和相关支持系统主体的积极性,更加有效的促进它们之间的协作、交流与联合,以提高整个支持系统的运作绩效。
支持系统的最后一部分是中介组织,其主要是实现成果转化、信息咨询和评估监督。在整个支持系统运行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在进行创新源选择时存在一定的搜寻费用,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来降低这一运行费用,是支持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中介机构的存在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中介机构是基于科技的商品化和相对独立性而建立的,其是科技成果流通的重要载体。中介机构需要为服务双方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需要技术、资金、人才、设施等的集成。可以看到中介机构很好的迎合了市场机制的运行要求,是联系装备制造业和科研院所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中介机构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基础,沟通知识和技术交流,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诸如信息交流、技术决策、资源配置、科技评估、信息咨询等支持性服务,是政府和市场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通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需要以上所有要素的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才能使得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活动主体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与服务功能得以实现。具体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如图1所示。
3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功能分析
与一般的营利性组织不同,构建装备制造业支持系统在本质上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为了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而构建的体系。但是,这一构建过程绝对不是通过简单的行政力量来强制执行,而是通过市场的运作方式,有效的调动支持系统各主体,最终实现各主体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当然,支持系统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在于弥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先天缺陷,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能够实现长足、稳定的发展,进而带动全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具体的来讲,支持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孵化功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通过专业的技术创新源供给和中介服务,为处于技术创新起步阶段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孵化,孵化过程不但需要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场所,还需要对其进行组织管理,并参与策划、销售等方面。最为重要的是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技术创新咨询、专利申请、资金来源和资产评估等方面。当然这种孵化并不仅仅针对起步阶段的装备制造业,我们需要为不同起点的企业提供孵化功能,最终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能够立足世界大舞台终极目标。
(2)培育功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具有重要的人才培养功能,他可以利用高校资源和相关的各类培训基地,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同时提升员工的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人才紧缺,虽然企业办学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这一成果还并不成熟。因此,装备制造业目前至少还不具备培养高级技术创新人才的能力,支持系统需要提供相关人才的培训。
(3)支持功能。支持系统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资金的支持功能。第一,成立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建立信贷担保基金,可以有效地缓解企业资金方面的短缺问题。其中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可以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股票上市,为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提供有效的融资方式;第二,为装备制造业成立专项发展基金,以确保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装备制造业对于技术创新方面的各项支出与费用。
(4)督促监管功能。第一,要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就必须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而不能通过政府行政力量来完成,政府是要督促市场功能的有效运行,而不是取代市场成为支持系统的运行规则。政府可以引导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发展方向,并有效的规范各方面的行为。显然,在政府的参与下,市场将形成一个有序的竞争与合作过程,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支持系统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力度。第二,政府对于部分国有(国有控股)装备制造业企业要使用行政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管,使得装备制造业企业自身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同时积极配合支持系统其他主体,使得支持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
(5)纽带功能。纽带功能主要是起到缓冲地带的作用,可以降低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风险、加快产品销售和资金周转速度与效率。支持系统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其可以更好的了解国际发展的前沿,对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知识进行学习。
4 结论
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科学性、过程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提出构建装备制造业支持系统的原则,并进行支持系统的构建。最后,从孵化功能、人才培育功能、资金支持功能、督促监管功能和纽带功能等方面,分析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具体功能。对于不同省市装备制造业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具体构建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但是针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展开细致的讨论,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将继续这方面的研究。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为政府构建支持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关系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按照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原则构建支持系统,从孵化功能、人才培育功能、资金支持功能、督促监管功能和纽带功能等方面,分析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具体功能,为政府构建支持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子龙.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10-15.
[2]CHASTON L,MANGLES T.Core capabilities as predictorsof growth potential in small manufacturing firms[J].Journal of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7(1):47-58.
[3]孙莹.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研究[D].吉林: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20-24.
[4]徐长江.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阻碍分析与政策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50-53.
支持金融创新壮大地方金融 篇8
支持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业。每一个发达的地区都有发达的金融业。山西省转型发展需要金融业的支持,金融业的发展需要金融创新引领。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管理创新、金融组织形式创新。《总体方案》指出要加快构建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就是要通过政府主导和政策鼓励,通过金融创新构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在内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银行对重点领域提供信贷支持,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通过IPO或债券融资,鼓励保险资金进入公共服务和民生改善项目,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技术,将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富余资金转化为投资。
鼓励发展金融机构,壮大地方金融。发达的金融业需要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金融机构作支撑。《总体方案》指出发展“晋商金融”,就是要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支持和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省属金融机构增资扩股、提档升级,支持和培育设立新金融机构,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构建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重振“晋商金融”的昔日辉煌。
支持学术创新,何罪之有 篇9
根据伍教授的说法,《汉字文化》真是岌岌可危了。既然名人都“无法挽回该刊的不良声誉”,既然“在语言文字学界,其读者和作者越来越少”,她只剩下关张的一条路可走了,何况伍教授还曾向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告她的黑状。可是活生生的事实却是,《汉字文化》不但能照常出版,而且开本变大了、页码加多了、每年的期数增加了、电子版也上网了。至于《汉字文化》“在语言文字学界,其读者和作者”是不是越来越少,也绝不像伍教授所说的那样。请看2010年的统计,全年6期杂志共发表文章约140篇,作者中教授、研究员约4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约44名,其余多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大量的事实说明,伍教授的上述说法完全是一相情愿的杜撰,是诬蔑。
《汉字文化》为什么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从《汉字文化》的办刊宗旨说起。
一
《汉字文化》在她的《创刊词》中说:“为了冲破片面的印欧语文理论僵化模式对我国语言文字科学和语文教学的束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字学、语言学、语文教学科学,迅速改变我国语文理论和语文教学严重落后的被动局面,加快扫除文盲的步伐,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以适应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汉字文化》创刊了。”这就是说,《汉字文化》把支持学术创新、发展文字学、语言学、语文教育学,当做自己的使命,当做办刊宗旨。
二十多年来,《汉字文化》发表了大量重新评价汉语汉字的文章,登载了有关婴幼儿科学识字的报道,发表了大量优美的书法作品。一方面她受到了世人的关注,个别文章还曾被介绍到国外;一方面她也受到了少数人的批评或批判乃至攻击。
《汉字文化》的办刊宗旨,到底对不对呢?从理论上讲,恐怕没有人能说她不对。因为谁都知道,学术研究,贵在创新;不创新,学术就不能发展。而一个国家如果学术不发展,必然影响她的进步,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汉语是我们的通用语言,汉字是我们的通用文字。支持对汉语汉字的创新研究,谁能说不对呢?但是从实践来讲,支持创新的刊物往往会遭到非议,甚至会遭到残酷的打击。这有复杂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学术创新必然要冲破原有思想的束缚,坚持原有思想的人有可能怒不可遏;一方面学术创新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举成功,难免遇到困难、出现某些失误。《汉字文化》现在遇到的问题,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呢?这需要对她受到的攻击做些深入的分析。二
二
伍教授在《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中说:“《汉字文化》1989年第1期‘创刊词’说:‘“汉字落后’是长期套搬印欧语文模式得出的结论。’这句话有以下谬误:①根本不存在什么印欧文字。前引拙文《语言文字的研究中心将转移到中国吗?》已对此进行了批判;②在语言学中也不存在‘印欧语言模式’这样一个提法。……因此,说‘汉字落后’是长期套搬印欧语文模式得出的结论’,完全没有根据。”[3]
在中国,“汉字落后论”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她是不是照搬印欧语文模式得出的结论?这本来是这场争论的焦点,双方应该抓住这两个问题,通过大量的事实、深刻的分析,进行争论。令人遗憾的是,伍教授虽然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却既不摆大量的事实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又不在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分析以否定对方的论点,只是在名词上打转转。这种批判当然是苍白无力的。
在中国,“汉字落后论”真的就不存在吗?“五四”以来,认为汉字难学、难认、难写、难用,不利于教育的普及,不利于国际文化交流,只有改为拼音文字才有出路的人不是曾经大量存在吗?宣传这些观点的文章书籍不是比比皆是吗?
“汉字落后论”是不是长期套搬印欧语文模式得出的结论?只要拿出过去任何一本宣传文字改革的书,都会很快找到答案。这些书一再告诉我们,世界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象形——表意——表音。汉字现在仍停留在表意阶段,因此是落后的文字,只有改为拼音文字才有希望。“汉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不是来源于这种理论吗?“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不正是印欧语文模式吗?主张把汉字改为拼音文字不正是套搬印欧语文模式的结果吗?
也许伍教授会说:不对,语言学中就不存在印欧语文模式。那么我们要问:“《汉字改革概论》(周有光著)等是不是语言学著作?这类著作宣传的不正是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事实总归是事实,绝不是玩弄几个名词就能改变的了的。
三
伍铁平教授在《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援引题为《开拓语文现代化的局面》的文章说:“文章理直气壮、满腔愤怒的写到:‘汉字文化’杂志的徐德江等说什么‘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是多么的缺乏根据!多么的浅薄无聊!……大可不必用盲目自大的民族沙文主义冒充‘爱国主义’来欺骗世人。”[4]
这就十分奇怪了。《汉字文化》曾经大力宣传的“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怎么就是缺乏根据?现在已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汉字不是正在发挥威力吗?由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汉字发挥的作用比过去更大了,这难道不是事实吗?要知道,“发挥汉字的威力”是针对“汉字落后论”说的。她有力地告诉人们,汉字适合记录汉语,一定能够在我国四化建设的伟业和国际交流当中发挥强大的作用,而不必也不能把汉字改为拼音文字。宣传“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怎么就是浅薄无聊?难道只有宣传“汉字落后”才是深刻有聊吗?宣传“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怎么就是“盲目自大的民族沙文主义”呢?难道只有宣传“汉字是落后的文字,必须改为拼音文字”才是爱国主义吗?说“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丝毫没有歧视其他文字的意思,与民族沙文主义根本不沾边,宣传“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怎么就是“用盲目自大的民族沙文主义冒充‘爱国主义’来欺骗世人”?
令人深思的事实是,不但亿万中国人民在用汉字顺利地进行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存在任何障碍;而且一直指责汉字落后、一直向人们兜售汉语拼音文字的人,自己也天天在使用汉字。王均先生和伍铁平教授能否做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你们在一天内绝对不使用(包括读和写)汉字,看看能坚持几天?如果连你们都离不开汉字,怎么还要批判宣传让汉字发挥威力的人呢?而作为受汉字滋养成长起来的中国人,不是应该希望汉语汉字在世界文化生活中发挥威力,并且为此不懈努力吗?一些人对此反感的态度倒使人吃惊。
我受《汉字文化》杂志的委托,在这里郑重声明:《汉字文化》欢迎批评。因为我们知道,既要办杂志,就难免有缺点,难免犯错误;所以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群众,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可以向我们提意见;只要是持之有据、言之成理,我们一定接受,并努力改正。但对像伍教授这样的恶意攻击、肆意谩骂,《汉字文化》也绝不害怕。因为我们知道,支持学术创新,难免要付出代价。为了汉字文化的发展,付出一些代价,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见《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第52页。
[2]见《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第56页。
[3]见《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第33页。
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篇10
1 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单一地追求经济价值的技术创新观一直主导着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传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害了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对传统技术创新进行生态化改造,转向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充分考虑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和作用,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纳入到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中,既注重经济发展,也注重社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既要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又要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既讲究经济效率,又要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1]124。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绿色技术创新有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稳定与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的活动。由于目前大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薄,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还处在初级阶段,导致企业自发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利益驱动力不足。此外,由于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大、风险高、短期收益相对较少,这些因素无论是从企业创新意识还是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方面都不能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有效的驱动力。因此,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向着生态化的方向转变,使企业摆脱绿色技术创新成本高、风险大的困境。所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对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目前还未形成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严重影响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政府未能形成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和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资金支持体系。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的政策扶持与鼓励不够,缺乏对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扶持以及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的支持,导致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直接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很少。政府并没有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动力不足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的解决措施,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政策不完善,灵活性和针对性不强,手段单一;没有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来源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比率;没有建立健全企业融资机制;没有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风险基金等。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用于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政策、税费征收政策、配套服务政策等不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在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上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在一些技术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上,往往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增长,而不注重环境效益。绿色技术创新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绿色技术项目主要是依靠政府的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或者是国际机构的贷款或捐款,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银行贷款方面对企业绿色技术改造和绿色科技型项目的政策倾斜也不明显。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地理位置封闭,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地区本身而言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上还是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唯一衡量标准,还未形成绿色技术创新价值观,不注重环境效益,因此,直接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很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导致外来投资少,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就更加紧缺。第二,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不完善。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手段主要体现在排污收费和税收上,其刺激效果取决于实际收费额及相应法规措施等各种因素。现有的激励绿色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有环境税、差别税收等[2]。差别税收是指对不同的征收对象,采用不同的税率或不同的起征点。差别税收本应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差别税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能在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上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排污收费方面也明显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主要表现是收费力度不够,很多企业在权衡排污收费额和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创造的经济效益后,宁愿接受排污收费也不愿意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还有的地区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是当地的支柱型企业,一旦对这些企业进行生态化改造,短期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收入,使当地政府处于两难的境地[3]。
3 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3.1 完善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政策支持体系
完善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就要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上,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第一,政府要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力度。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开发和推广不仅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而且具有高风险,因此在资金筹集上有很大的困难,需要政府在投资上的支持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激励。政府应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对绿色技术创新给予优惠政策。税收已经日益成为国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力工具之一,激励性税收优惠政策能合理降低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增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这种激励性税收优惠尤其适合鼓励企业推行绿色技术创新,因为它能合理降低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增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可以说目前税收工具几乎就是国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力工具,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性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4]。
第二,政府要通过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等手段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等通过市场而起作用,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刺激效果取决于实际收费额及相应法规措施等各种因素。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标准很低,有的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由于收费低,大大削弱了对企业的制约作用。应调整有关政策,对污染严重的产业、企业和工艺系统实行生产工艺排污许可证制度,以促进严重污染工艺的改造及老化设备的淘汰。应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使那些生产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产品的厂家无利可图,迫使其开展绿色技术创新[1]。
3.2 健全绿色技术创新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3.2.1 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着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大等特点,而常规的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或不敢贷款,企业因缺乏资金没有创新的动力。资金短缺是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风险投资机制是把社会大量的分散资金聚集起来实现资本化,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风险投资是一种动态投资行为,它既能满足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又能参与到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中来,注重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从而加大了绿色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
3.2.2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金融协调机制
要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与其它政策的协调机制。金融政策主要有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绿色技术创新基金等。财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投入、财政贴息、补贴、税收优惠等,它们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上、政策目标上、政策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必须进行协调配合。资金短缺是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直接作用;另一方面又需要风险投资、科技贷款、创新基金等金融政策间接引导。因此,要协调好财政、金融政策在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中的协调配合。除了政策本身的协调一致外,还要加强政策主体之间的协调性。中央银行是金融政策制定的主体,金融监管主体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而财政政策制定主体的是财政部。为了提高政策效果,需要相关政策主体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不能只重视单一部门的调控效果,忽视国家绿色技术创新政策的总目标[3]31。
3.3 政府要建立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信息传播和咨询服务,一般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中介机构提供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进行节能环保宣传,向企业提供有效快捷的绿色技术创新信息,加快企业对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市场信息的获知速度,以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对策,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绿色技术创新市场服务体系。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绿色需求,引导绿色消费。要引导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开发生产适合市场的绿色产品,建立绿色渠道,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淘汰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产品,大力发展低消耗、无污染、节约资源的绿色产品。整合环保部门、产业界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建立以资金、技术、咨询、人才、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技术创新市场服务机构,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咨询服务和人才、技术培训等,为发展绿色技术创新服务。同时还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国家重点扶持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
政府要加快研究清洁生产的合格评定与市场驱动机制,为绿色技术创新的项目推广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的主导力量决定社会对技术创新的需要的类型和范围。政府要整合市场现有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并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绿色技术创新市场体系,大力培育绿色技术创新市场,鼓励与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对接,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开发方和需求方提供技术信息。
3.4 政府要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科研和人才支持
技术创新对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应大力加强绿色技术创新,通过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支持,推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广项目,对于成熟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通过组织、引导和扶持等手段鼓励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匮乏,政府要引导资本、人才向绿色技术创新领域流动,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科研和人才支持。政府要鼓励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推进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交流合作,特别要加强与欧盟、美国的绿色技术创新合作,并在引进国外先进绿色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3.5 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由于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比一般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要差,因此,依靠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自然发展,速度必然缓慢。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措施之一是成立绿色技术服务和示范中心,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甚至风险投资等职能于一身,这样的组织可由环保部门、产业界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主要进行环保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究,污染严重工艺的改造,国外先进适用环保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以及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成为绿色技术的培育示范基地和扩散中心。还应建立高效的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及时了解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发展动态[5]。对于环保部门而言,不仅要加强法规、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力度,而且也要积极起到中介、协调和服务的作用,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能力。
3.6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进程
政府在推动绿色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政策引导,而且还承担着资金、人力、技术等市场要素方面的开发与优化配置的任务。政府要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上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创新主体的有机联系,对企业、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大学等机构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创新主体的积极性,进而建立起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绿色技术创新政策体系[6]。在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是从事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开发及传播知识的主体,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企业的最大特点是贴近市场,了解市场的需要,能前瞻性地掌握市场发展所产生的潜在需求,使其研究开发的目标更具针对性。但是在我国,由于企业大多技术力量薄弱,研究开发能力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大多依赖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开发的技术。产学研合作是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能够加快绿色技术创新进程。我国应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把企业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长处,通过产学研的最佳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自的积极性及创造性”[7],能够加速绿色技术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实现。
摘要:绿色技术创新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技术创新。我国用于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税收激励政策不完善。政府应通过完善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政府,政策
参考文献
[1]秦书生.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绿色技术创新[J].科学.经济.社会,2010(2).
[2]庞淑萍.论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手段[J].生产力研究,1999(21).
[3]刘泊.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经济政策支撑[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张海涛.R&D税收激励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2009(3).
[5]秦书生,等.辽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宏观对策[J].辽宁行政学报,2004(2).
[6]吕俊杰.低碳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学理论,2010(17).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亟待改革创新 篇11
关键词:农业支持保护;农业政策;改革创新
一、破解农业难题功夫在农外,需要强化宏观思维和国际视角
有专家表示研究农业问题不应仅局限于农业内部,还应兼顾宏观政策、宏观经济和国际环境。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劳动力成本变化、土地成本变化以及对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影响极大的汇率变化都是由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决定的,农业部门难以独自掌控。而这些难以掌控的因素又对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例如,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从2000年至今,仅考虑汇率因素,我国农产品的国际价格便在无形中提升了30%左右。因此在研究农业问题时如果不具开放视野,只是就农论农,农业问题将永远无解。所以在今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农业内部问题,还要考虑国内国际宏观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同时,农业部门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宏观政策部门清楚,一项宏观政策对农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支持保护农业,中央政府应扮演重要角色
有专家认为当前农业政策改革面临新的形势,需要回答四个命题。
一是粮食过剩是需求不足、还是价格过高。十几年以前我国农产品面临的问题是短缺,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所以我们以前没有想过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我国农产品过剩会怎样,二是如果我国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农产品价格会怎样。现在我们已经过剩了,要研究是怎么过剩的,是不是因为没有竞争力而选择了过剩。所以应该看中国的食物消费,在未来会更高,还是平稳,还是会下降。根据国际经验,人均收入达到6000—12000美元之间就到了营养转折阶段,食物结构逐渐由碳水化合物为主转变成以蛋白为主。那么我们选择会怎么样?
二是未来我国人均综合农产品消费水平比现在低、还是比现在高。如果是高了,那么我们判断需求是上升的,这个可以通过进口的上升来判断,贸易逆差从2004年的几十亿美元,到2014年的505亿美元以上,可以作为问题判断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如果我们要发放资金,也会面临一个政策的选择,农业的补贴不是从经济学上考虑,是从政治安全上考虑,是在选择国外供给还是自己保粮食供给的问题,没有一个大的工业化国家愿意花钱将粮食生产建立在别的国家基础之上。包括美国,也一直没有将农业补贴政策取消。
三是政府支持农业,中央和地方各承担什么责任。农业的性质决定了和工业比竞争力相对较差。所以在工业化以后,政府更多的应该是干预农业、支持农业,调节产业失衡。从国际经验看,大多数国家都是中央政府支持农业,而不是地方政府。比如美国各个州有不同的法律,但是农业政策不是由各个州来制定,是联邦政府来制定。这是因为任何一个省都无法左右全国的农产品市场,即使是农业大省(比如山东省)也无法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粮价稳定提供保障。地方政府官员理性的选择就是不支持农业,因为农业既没有税收,又没有就业贡献,支持农业没有政绩、利益。而且越是农业大省越是不担心本省农产品保障问题。所以在市场化发展以后,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里面,中央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角色。农业生产可以存在少量的过剩,可以通过补贴来保证少量的过剩,但是过度过剩就有问题了。农产品价格经不起大起大落。例如玉米,价格降得比较厉害,它对生产的负面影响会比较大,所以调结构不一定就是只能调生产结构,还能调原料结构,比如用国产的原材料有补贴,用国外的原材料没有补贴。
四是农业政策的目标是效率为主还是公平为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土地经营规模相应发生变化,顺应这种变化,又不致影响农民权益的长远目标,未来我们的农业政策可能是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公平的方式是保底,效率为主的方式是扶强。在调研过程中很多村干部认为补贴政策不好,没有促进生产。如果把钱集中起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效果可能会更好。在调研中还发现,在很多地方,如果农业资金在没有明确规定用于农业,大多都会被挪用。如果政治上没压力,经济上没好处,地方政府肯定不会重视粮食生产,所以要给地方政府激励,让他们不因生产粮食而吃亏。此外,山区、平原差异很大,政策设计也要体现区域性差异。
三、明确支持对象,增强农业支持政策实施的精准性
政策的实施应有的放矢,为提高农业政策实施的精准性,部分会议代表指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首先需明确农业支持对象。
福建代表认为,扶持农业农村发展首先要明确农业政策的支持对象。一是要弄清是扶持农民还是扶持农村?二是要弄清我们的扶持对象是所有农户、兼业户还是种养大户?三是要明确农业培训的对象。有很多农业培训属于基础的扫盲性培训,农业大户不愿意也没有必要参加,参加的人员里,有许多只是为了拿补贴而参加培训,收效甚微。所以为了更有效地扶持农业,必须把支持对象具体化、明确化、固定化。
吉林会议代表认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明确补贴对象和补贴的核心很重要。对农村的补贴,从对象上看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农业。不应该所有补贴政策的核心都是增加农民收入,应该区分对象。补贴农民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但是不应该用粮食直补或综合补贴来实现,应该用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教育来实现。对农业的补贴重点不应该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而应该放在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上。
四、调整农业补贴方式,逐步实现价补分离
针对调整农业补贴方式,与会专家和代表从价补分离的角度对调整和完善农业补贴方式提出了相应意见。
有专家认为,在对农民进行补贴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补贴和价格分离,保证补贴和国家战略储备分开。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来提升农产品价格虽然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但是会扭曲生产者信号,让生产者因高估粮食的市场价值而过度种植。因此必须要实行价补分离政策,即补贴的时候只补贴收入,不补贴价格。而且以后的补贴应该重点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过去,我们把保护价收购和国家战略储备混合在一起,结果战略储备工作效果一般,还出现了粮食过剩问题。所以将来国家战略储备应该单独划出一块,让补贴与之分离。补贴最好和保险、贷款相结合。鼓励银行给生产口粮的农村家庭发放一部分无追责贷款,同时完善非口粮作物保险体系。
nlc202309031514
有代表认为,应改“顺价销售”为“随价销售”。粮食临时收储政策施行的是“临时收储、顺价销售”,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补贴到种粮农户身上。目前中国粮食收储出现的问题不是出现在临时收储上,而是出现在“顺价销售”上。现行的做法是,收储到的粮食如果顺价卖不出去就储存起来,第二年如果仍卖不出去就继续储存,很容易导致陈粮堆积。这种做法不但会使政府亏损更多,而且还会破坏市场规则,导致粮价上涨,增加生产加工企业成本。建议以后改为“临时收储、随价销售”,即临时收储以后,随着市场的价格进行销售,亏损的价差就当成是给农民的补贴。
还有专家通过分析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情况,认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不宜作为我国农业补贴的长期政策。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核查费花费较高,且明显增加了基层政府的工作量,政策执行成本高昂;中央政府认定的种植面积数据明显低于地方政府上报的数据,认定的市场价格数据明显高于农户获得价格,使补贴效果大打折扣;补贴兑现时间偏晚加剧了农户的流动资金约束,不利于农户第二年的农业生产安排。因此建议我国农业补贴应逐步转向以直接收入支付政策为核心、价格支持政策为辅的政策体系。
五、理性发展,确保农业规模化不偏离适度原则
有代表认为,在当前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化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适度问题往往被忽视。政府制定的政策直接体现出对扩大规模的过度追求。例如在福建省,菜农最适度的经营规模是户均20—30亩,但是资金扶持项目对规模化有规定,要达到50亩、100亩才能获得相应补贴,这种硬性规定不符合实际情况,有些揠苗助长了。再比如开展示范社、规范社评选时,其中的一个基础标准就是社员规模,且对社员规模的要求逐级提高。而台湾合作社则更注重运营的规范性,对社员的数量要求不高,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六、积极探索,有效突破农村金融融资担保瓶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仍然薄弱,依然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代表认为,当前并不缺乏农村金融贷款政策,但是由于效果差、针对性不强而收效甚微。例如:对于涉农机构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来说,申请农业贷款的主体往往经营多种业务,贷款的真实用途难以判断,所以因政策而降低利率的贷款经常被借贷人用于其他行业。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的土地抵押贷款对小农户没有什么作用,对规模农户也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从日本和台湾的情况看,种植业贷款需求并不高,对贷款需求较多的是加工业,因此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研究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问题。长期来看,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促进农业金融供给主体多样化,特别是发展本地化的金融贷款机构。二是明确农业政策金融体系的构建框架。三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利用大数据来发展农业金融。
也有代表认为,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状况是不缺资金、缺政策;不缺资金、缺资产。资金方面,农商行70%的存款、邮政储蓄银行90%的存款来自农村,证明农村是不缺资金的。政策方面,缺少的是适合农村特点的融资担保抵押制度,例如重庆有3000多万亩耕地,6000多万亩林地,300多万亩宅基地。保守估值也有10000亿元以上,即使是按照20%的标准抵押,也能获取2000亿的贷款,但是现实中这些资产无法转变为资金。资产方面,一方面是不动产虚化,另一方面是动产虚值化,绝大多数不动产和动产都难以成为贷款抵押物。建议:一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体系为依托突破农村金融瓶颈。二是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涉农融资性担保,解决契合国家发展方略的农业项目资金问题。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构建互联网农业金融平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拓宽生产贷款融资渠道。四是探索开展资金互助社试点和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五是调整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农业贷款贴息贴费力度,建立农业生产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投放。六是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量化涉及农村资产的抵押权,保障农村资产抵押权的真正实现。
七、调整标准,提高农保额度,拓宽农保覆盖
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完善标准,调整农保额度和覆盖面是与会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有代表认为,目前农业保险赔付标准过低、额度过小,导致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应及时调整农业保险赔付标准。现行的农业保险目的是为了保投入,因此在制定赔付标准的时候是按照相应投入成本进行量化。但当前延用的赔付标准是10年前制定的,已过时。当时一公顷投入成本仅为3000元左右,如今高达7000—8000元,早已翻倍,因赔付无法抵消损失而导致农户投保意愿不强。建议参照当前农业投入成本,提高理赔金额到每公顷6000元以上,增加的保险费用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承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激发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还有代表认为:政策性农保覆盖面不宽,特别是“菜篮子”项目补助不够。从宁波市鄞州区来看,农业政策性保险自实施以来险种有所扩大,投保农户有所增加,但是政策性农保的补贴基本集中在“粮、米、油、畜牧”上,而关系到市民“菜篮子”项目的设施蔬菜并没有列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鄞州区近4年来连续遭受台风灾害,仅去年,就遭遇7月和9月底的两次台风影响,农户的大棚作物损失惨重,而政策性农保的赔付率在每亩250到300元之间,这对于农户的损失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宁波市出台的政策性农保的棚内作物保额普遍偏低,达不到物化成本的一半,有的品种只有市场价的10%。因此建议将大棚及棚内作物列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扩大政策性农保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
八、保护资源,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有代表认为,当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黑土地保护机制缺失。长期以来,东北黑土地保护机制缺失,导致黑土层逐年变薄、肥力逐年下降。国家和省实施了有机质提升计划,但是农家肥施用费时、运输成本高,而有机质提升补助资金每亩只有10元,对调动农民种地养地积极性有限。立法方面也缺乏刚性约束,例如《土地管理法》中对持有所有权的村集体、经营权的农户权责界定比较宽泛,仅用“可以要求”、“应当组织”、“应当采取”等字样予以界定,缺乏力度。目前黑土区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化肥施用普遍过量,榆树市垧均用肥总量已经达到1.1吨左右。过量施用化肥已造成耕地板结、土壤自我修复能力变差等不良后果。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从国家政策层面加大对东北黑土地的保护力度。
九、整合资源,调整涉农职权向农业部门集中
有专家认为,当前涉农职能部门相对分散,未来应尽量由从事农业的专业工作人员制定农业政策,行使农业管理职能。农业政策方面,中国的顶层设计按照农产品链条分割,但中国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农产品链条都在农业部以外,所以我国绝大部分农业管理职能都不在农业部,连生猪屠宰以前都归商务部管。这种农业职能分散的情况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曾出现。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的职能不适合由非农业的部门承担。中国不进行农业的大部制改革,不把农业相关的问题回归到农业部门,中国的农业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
有代表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认为目前农业发展涉及的主管部门多且分散。除了农业部门之外,发改、财政、科技、供销、农办、水利、粮食、林业等部门也分别掌握着一定数量的涉农政策资金。甚至还出现一些相关资源配置职能分散在同一部门内的不同处室的现象,产生一定的职能交叉。这不仅造成了行政资源与政策资金的浪费,更因为彼此间政策支持信息互通不足,可能造成垒大户,也可能给寻租留下空间。因此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分别授权本级农口部门全面系统、自上而下地开展一次“三农”或农业政策大梳理,按照精简、高效、透明的原则,调整完善各类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整合归并性质相近、用途相同、使用分散的农业补贴资金。同时,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建立统一互通的农业政策大平台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农业政策绩效评估和监管力度,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执行力。
(作者单位: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洪峰
创新支持系统 篇12
关键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措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为当前和今后我国企业发展确立了新的战略基点和导向。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已经影响到了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一、政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 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也都要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去实现。虽然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由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已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和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桎梏, 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上的自给率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费用普遍不足等;加上科技创新使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 导致企业的自主创新缺少应有的后劲。
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制度能力, 它直接依赖于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的配套制度, 因此要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必须发挥积极做用, 大力推进相关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构建和完善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 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 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政府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整个国家的创新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种支持不仅是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的倾斜, 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政府在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上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没有确立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在我国实施的一些涉及产业发展的国家科研计划中, 项目实施主体或创新主体主要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 企业虽然被鼓励参加, 但往往只是陪衬, 一些计划项目即使获得了预想的关键技术, 也没有能力使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获得自主创新能力, 造成创新活动与市场脱节、资源配置的不经济。即使是政府确定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究的关键行业、技术, 也往往在人、财、物方面向那些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倾斜, 偏好“国字号”企业, 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受到排挤。实践证明, 这是一个低效的选择。
2. 政府研发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总量高速增长, 陆续实施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知识创新工程等重大科技计划与工程。但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经费支持却很少, 2006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总共只获得来自政府的96.8亿元研发经费拨款, 仅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总支出的4.5%和当年政府全部研发经费支出的13%, 而同期美国企业获得的政府研发经费占政府全部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超过20%。
3、缺乏鼓励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
政府本应该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现在往往因为某些职能缺位, 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一些重要的法律如反垄断法、商业秘密法还不够完善, 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进程, 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行政效率低下、执法不严、违法行政, 打击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此外, 由于一些国有垄断企业改革的滞后, 某些重点行业和重点技术领域因为存在严重的垄断而导致竞争不足, 企业缺乏创新能动, 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最大的问题。
4. 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 仅中央政府出台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政策就超过2500项, 但这些政策政出多门, 制定的时期不同, 针对的问题也有着明显差异, 使得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有重复、有空白, 也有自相矛盾和政策信号不一致的地方, 政策设计不科学, 可操作性较差, 政策成本预算和控制不力等, 导致我国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缺乏系统性、操作性、稳定性。
三、政府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党的十六大提出确立企业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 为各类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条件。因此, 政府应该是为企业全力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加大扶持力度, 促使企业尽快成为创新主体。
1. 支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为了将企业锻造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政府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 做好市场的监管工作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工作, 当好“场地维护员”, 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角。这需要各级政府在制定科技规划时, 应当充分体现企业和市场的自主创新需求, 要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机制, 支持和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 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要通过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 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重点办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各类企业“孵化器”。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和知识产权产易制度, 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2.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改善政府投入方式。
财力薄弱造成的投入不足是企业自主创新中一个普遍性问题, 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由政府牵头, 多渠道、多层次的加大全社会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要在确保各级财政用于科技发展经费落实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财政拨款力度, 增加科技三项经费额度, 确保政府的科技创新, 使创新企业得到应有的支持。要引入风险投资机制, 构建有效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共谋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 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采取合资合作、技术转让, 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入股等形式筹集技术创新资金。要筹办设立各类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基金, 集中用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技术投入, 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广阔的资金筹集渠道, 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 使企业成为科技投资的主体。对于一些地方或区域龙头产业和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不足问题, 政府要以项目为依托, 增加财政支持基数, 协调社会各方予以连续经费扶持和重点服务, 确保龙头产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掌握在自己手中, 并促进其进一步规模化。
3. 完善和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
要围绕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制定并实施了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自主创新等一系列政策, 如财政、税收、信贷扶持政策、技术创新奖励政策、加快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技术引进政策、公平竞争政策、产学研结合政策以及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政策, 并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4.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自主创新有赖于良好的法制环境作支撑, 政府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加强立法, 抓紧制定和完善维护创新秩序、健全创新保障机制、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弥补法律上的空白, 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公开执法程序, 严格依法行政, 强化执法监督和责任制。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健全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 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针对一些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来解决。要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落实在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各个有关部门的工作中, 大力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 引导企业提高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5. 注重对企业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
科技创新, 人才为本, 人力资本正在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的创新资源。通过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如对成绩突出的科技人员和职工给予重奖, 切实落实技术、知识、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制度,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积极性, 推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保障机制, 通过提供住房、转移户口等各种安居政策, 解决好创新人才的职称、人身保险和子女就学等问题,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解除创新人才的后顾之忧。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企业家和管理者,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技术研发和营销人才。
6. 整合各方资源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服务。
政府要围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调动各方面力量为企业创新服务, 如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和大企业向企业开放科研设施, 建立国家支持的公共科技成果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向企业和社会开放的共享制度等, 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加强产学研联合, 鼓励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面向企业开展服务,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支持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等, 为企业充分利用好多方面科技资源和实现自主创新开辟更多的有效途径, 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的体系。
企业被赋予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这种创新主体的归位, 使得我国创新体系的构成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全面, 有利于自主创新合力的形成。我国政府的相关职能, 正在由直接组织创新活动, 过度到为企业这一自主创新的主体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服务, 这将会大大增进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动性和创新的收益, 从而有利于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琳夏恩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商场现代化, 2007 (11)
[2]李晶:转变国家技术战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经济问题, 2004 (1)
[3]张景安:利用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 2005 (6)
【创新支持系统】推荐阅读: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07-27
创新支持体系论文08-16
金融支持与创新12-11
金融支持创新 上海08-09
技术创新支持体系05-13
金融支持下科技创新06-22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地方财政投入模式探讨06-11
关于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的提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