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扶持政策

2024-06-20

财政扶持政策(精选12篇)

财政扶持政策 篇1

摘要:本文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分析对象,从明晰水权、节水投入、水利工程、水价政策、节水征税等方面,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国外发展节水农业的财政政策支持方式,并阐明了对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几个重要启示。

关键词:节水农业,财政政策,发达国家,启示

从多年以来国内外发展节水农业的历史实践可以看出,多数国家都把节水农业的技术和财政政策扶持定位在“准公共产品”上,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提升节水农业水平来保证粮食安全,通过粮食安全来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后起国家,在节水农业的财政政策扶持体系上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有许多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一、明晰农业水权是财政扶持政策的节点

明晰农业水权,允许水权转让,这是国外节水农业财政扶持政策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的确立思路是将使水资源的农业利用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并在财政政策的配合下高效运行,这样做既能够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够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在这方面,美国和日本做得比较成功。

美国是实行水权较早的国家,水资源分配是通过州政府管理的水权系统实现的。水权是由法律确认或授予的水的使用权和处置权,是一种财产权利。水权可以继承,可以有偿出售转让,有的地方还可以存入“水银行”,这是一种水权交易体系,将每年来水量按水权分成若干份,以股份制形式对水权进行管理,方便了水权交易程序,使得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以更充分的体现。澳大利亚的水权可以转让,水权转让可以是临时性的转让,也可以是永久性的转让;可在州内转让也可跨州转让;可以全部转让,也可以部分转让。新用水户通过购买水权获得所需水量,剩余水量的用户也可通过转让获得收益。水权转让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政府不进行干预,转让人可采取拍卖、招标或其它认为合适的方式。同时也可以进行水权的转换。另外,通过税收政策也可以促进节约用水。新加坡十分重视节水工作,制定严格的法规政策,不仅工业的水价高于家庭用水价,而且工厂用水超过计划定额时,要征收15%的节水税。

强调水权责任和利益关系对用水者具有极大的经济激励作用。例如洛杉矶大都市与伊姆皮里灌区于1985年签订了为期35年的协议,灌区将采取包括渠道防渗、把含盐较多的灌溉回归水与淡水掺混后重新灌溉利用等措施节约下来的水量,有偿转让给洛杉矶大都市。作为补偿,洛杉矶大都市负担相应的工程建设投资和部分增加的运行费。为保障农业灌溉用水,亚利桑那州颁布法律规定,如果城市要使用或购买农村地下用水,必须交纳“地下水经济发展基金”,该基金用来弥补受损失的经济活动。在科罗拉多州,存在一种在干旱时期暂时转让灌溉水权的选择性合同。城市部门与农村通过充分协商、谈判,来决定转让的水量和方法以及输水时间和价格等。合同中的条款很重要,它要明晰买卖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并且应具有灵活性,最终使双方都能从中获利。

日本的《河川法》明确规定,历史上延袭下来的农业稻田灌溉用水属“惯例水权”,占有优先,禁止水权交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用水需求增加,争水矛盾突出,法律规定在高效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同时,可通过拥有水权的用户相互协商,对用水进行控制和调整用水量。近年来,日本出现了由城市部门提供部分灌溉设施改造费用,提高灌溉用水效率,节约下来的水则由提供投资的城市部门使用,这是激励农民进行设备更新的一种方法,这种间接改变用途的水权转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水农业的发展,保护了农民利益。明晰农业水权,允许水权转让的政策,不仅有利于成功地实现公平有效的配水,限制农民无节制的用水,同时又激励了农民们的节水积极性,促进了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二、财政投入是节水农业投入的基本保障方式

发展节水农业要以大量的资金投入为前提。据有关部门估算,在较高标准的条件下,发展喷灌需投资1.35-1.65万元hm2,微灌需投资1.5-1.8万元/hm2,管灌需投资3750-4800元/hm2,渠道防渗需投资3750-5400元/hm2。为此,在近年来国外节水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都把由财政支持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放在特别突出的地位。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思路和战略上各国都强调要建立政府扶持与农民参与相结合的投入机制,但是,实际上仍然以政府的投资为主体。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农业节水都有一定的扶持,如政府无偿投资、无息或低息贷款等。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大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田水利的投资规模等,具有相对稳定性;二是各级财政投资范围具有明确界定,具有多层次性;三是在政府投入的同时,还有其他多种投融资方式配合,具有多元化特征。比如,日本对经法定审批程序并达到不同规模标准的农田水利基建项目采取不同的财政补助方式,一般工程规模越大,中央补助越多,中型灌区中央财政补助达到75%。如果受益农户无力支付承担的一小部分投入,可向政府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渔业金融金库”贷款,年息2%至3.8%,25年分期还清,建成后的工程运行管理费(含人员工资、日常管理、维护等),也由各级财政负担大部分。韩国仅1990年政府就拨款160亿韩元用于农田基础设施改造。1992年至2001年农村建设总投资为42万亿韩元,按当时汇率折算,约为550亿美元。

在美国,农场范围内的田间灌排设施建设和管理由农场主自己负责,水源及渠系等公共灌排设施,由垦务局组织兴建。灌区承担的防洪、生态等公益性任务,建设投资及运行管理费由政府负担。考虑当地所有居民间接从农业发展中受益,通常采取从水力发电或城市供水的收益中“以工补农”。美国2002年新农业法出台规定,2002年至2011年政府补贴农业的资金为1900亿美元。

印度则规定,大中型灌溉工程建设投资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小型灌溉项目所需投资的1/3由政府补助,其中中央和地方各50%。政府对农民采用喷灌、滴灌节水器材设备,给予25%至50%的资金补助。为解决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不足,印度还向世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仅1961年至1990年世行就向印度提供99亿美元农业贷款,其中一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值得注意的是,日本1965年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时,就开始实施大规模土地改良计划。韩国1972年开始组织实施“新村运动”时人均GDP也不到1000美元。

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财政扶持方式

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灌溉用水问题,长期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在工程计划方面优先安排灌溉工程项目。1902~1991年的89年间,联邦政府通过垦务局完成了106亿美元的水利工程补助性投资,其中20亿美元为灌溉设施投资。二是给予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是联邦政府扶持兴建水利工程的一个有效方法。对于一些农民急需而又缺乏资金的工程,只要农民提出申请,联邦政府会迅速提供必需的、长期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偿还期限为40~50年,年利息为3%。农民在还清全部贷款后,其产权则归农民所有,这样既提高了农民兴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又促使农民管好用好水利工程。三是为了鼓励农民兴建水利工程,联邦政府通常采取向农民赠款建设工程的办法,一般赠款额为工程总投资的20%。

以色列国家供水工程投资全部由国家负担,对供水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用水者负担主要部分(70%),政府负担小部分(30%)。国家负责建设和管理骨干水源和供水管网,把灌溉水送到基布兹(一种集体农庄组织)或莫沙夫(由个体农户组成的合作社)的地边上。农场内部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全部由农场主自己负责,经费有困难时,可以向政府申请不超过总投资30%的补助,银行还可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由政府给予担保。国家水管理单位收取的水费不够运行开支时,每年做出预算经审核批准后由政府给予补贴。

在日本,中央政府负责修建诸如水库、引水坝、干渠这类灌溉设施,地方政府负责修建向农田供水的支渠,用水者协会负责毛渠的修建。各级政府对灌溉工程设施给予相当大的财政支持,灌溉面积500hm2以上的干渠,由国家兴办,总投资的2/3由中央承担,县承担23.4%,市、町、村及受益农户只承担余下的10%。如果市、町、村和农民无力支付,通常先由政府垫付,工程建成受益后,再分年归还。县兴办的灌溉工程,总投资的一半由中央政府负担,县政府负担25%,市、町、村及农户负担25%。农户联合兴办的小型灌溉工程中央补助45%。

四、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和水权划分的科学性

美国的水利设施管理方式及水权划分。美国垦务局所管350座水坝,有58座可供发电,他们主要管理维修与改扩建,管水而不卖水,只是将水按与各州的供水协议按量送到灌区、城区,水费由灌区收缴,水价由政府或灌区制定,实行水权优先和供需水权方式供水,优先满足水权优先者。垦务局管理的水设施大部分为联邦政府投资,运行中由灌区按协议回交成本,灌区的水费则由灌区根据市场状况、种植结构、用水方式确定收交。在美国新建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大部分由业主贷款发行债券来筹措,经国家批准后只有5%左右的利息,比其他贷款的利息低,总的水费价格基本适中。经过30~40年的运行收入基本能还清贷款,另外,美国的水费中不包括水资源费。

设立专项水利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扶持水利工程建设。美国垦务局设有项目发展基金,年费用8.5亿美元,主要用于运行维修,人员工资和项目计划研究,凡各州按协议收回的成本费用一律上交财政部。要进行的项目维修,扩建等由各州上报计划,经垦务局审查上报议会审拨,为了保证安全提高工程标准或防洪项目大部分由政府支付,其它则按照谁受益谁筹资的原则。垦务局同时积极开发水利旅游娱乐项目,已有30多个项目运行,年吸引游客达9000万人次,为此节约防洪方面的投资11亿美元。

澳大利亚灌溉工程斗渠以上的部分由政府投资兴建,并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农场内部设施由农场主自已负责。管理单位所收水费只够渠系输水工程运行维护费的70%,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农民兴建节水灌溉工程可向政府专门机构申请比普通商业贷款利率低7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另外,州政府还采用各种措施,鼓励农业用水更新用水技术和设备,如政府承担的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税补贴更多地向农民转移,以提高农业投资节水灌溉设备的能力,使其灌溉技术向国际先进水平发展。

五、合理的水价政策体系是节水农业的支撑杠杆

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水是必然趋势。从目前全球范围内看,灌溉用水的水价远低于生活、城市和工业用水。即使是在像美国、以色列这样的灌溉系统能够达到自我维持发展的国家,其灌溉用水的价格仍然远低于其他用水的水价。但是,为了鼓励农业节水,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水价政策。从全球范围来看,灌溉水的水价远低于生活、城市和工业用水。即使在法国、德国和以色列这样的灌溉系统能够达到自我维持发展的发达国家,其灌溉用水的价格仍然只有其它用水价的1/10左右。澳大利亚、塞浦路斯、美国、埃及、南非、印度、巴基斯坦、法国、英国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水价政策。

印度在1992~1997年的第8个五年计划中,中央政府制定了微灌发展补助计划,国家补助园艺作物微灌系统总投资的90%,约每公顷补助4950元。在“八五”期间,政府共向微灌工程投资2.8亿美元。而在某些州,滴灌补助从1986年已开始,如微灌发展最快、面积最大的Maharashtra邦,由于1986年遇到了极其严重的大干旱,为了保护和促进果园的发展,州政府实行了果园滴灌补助计划,结果果园面积从1986年的430公顷,猛增到1998年的122362公顷,目前,该州的微灌面积已占印度的微灌总面积的55%。州政府还计划以每年25000公顷的速度发展微灌。

以色列实行全国统一水价,通过建立补偿基金(通过对用户用水配额实行征税筹措)对不同地区进行水费补贴。不同部门的供水实行不同的价格,用较高的水价和严格的奖罚措施促进节水灌溉。为鼓励农业节水,用水单位所交纳的用水费用是按照其实际用水配额的百分比计算的,超额用水,加倍付款,利用经济法则,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对配额水的前50%的用水按正常价收费(0.1美元/m3),其余的50%将提高水价收费(约0.14美元/m3)。对于超过配额用水的前10%,定价为0.26美元/m3,再多的超额用水为0.5美元/m3。此外,为了节约用水,鼓励农民使用经处理后的城市废水进行灌溉,其收费标准比国家供水管网提供的优质水价低20%左右,其亏损由政府补贴。以色列的农业用水水价政策,不仅保证了农业用水需求,而且鼓励或迫使农业有效节水,使其成为国际上农业节水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美国水价制定的总原则是:供水单位不以赢利为目的,但要保证偿还供水部分的工程投资和承担供水部分的工程维护管理、更新改造所需开支。同时采用不同级别的水价政策,包括联邦供水工程水价、州政府工程水价以及供水机构的水价等,各类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联邦工程灌溉用水水价,只要求偿还工程建设费用,不支付利息;州政府建设的水利工程灌溉用水,必须支付全部的运行费、所分摊的投资和利息及其他费用;灌区水管部门从水利工程处购水再卖给灌溉用水户,灌溉用水费除水利工程购水费外,还包括灌区水管部门的配水系统成本、运行维护费、行政管理费。美国所采用的水价结构随水资源条件不同各地有较大差异,但近年来都逐渐采用有利于节水的水价结构,如累进水价。另外,农民使用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地面水三类标准)发展喷灌、灌溉牧草等,水价只有正常地表水供水价格的1/3左右,也比抽取地下水便宜。

澳大利亚的供水分为政府控股、政府作为基础设施管理兼有经营、私营等三种,不管哪种模式,对于各用水户都按全成本核算水价,包括年运行管理费、财务费用、资产成本、投资回报、税收、资产机会成本等项构成。灌溉水价主要根据用户的用水量、作物种类及水质等因素确定,一般实行基本费用加计量费用的两费制,有的地区还执行累进水价政策。全澳要求在2001年实现农业用水的水价完全包含成本。灌溉供水不取利润,供水单位是不赢利的;政府管理的灌区所收水费,只能用于工程维护和运行开支,水费要收支平衡;开支后的结余可接转下年用于工程维护,而不能用于发奖金等,以保持事业性水利管理单位的廉洁、高效。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和美国是完全采取市场制的水价政策,农业用水水价虽不以赢利为目的,但要求完全收回成本。有利于农业节水的水价结构正在普遍得到采用。

六、农村水利工程和节水农业的税收政策

水利工程税收政策。联邦政府在水利工程的税收方面也采取了优惠措施。水利工程免交任何税赋,并可获得所征收的财产税中的一部分收入用于偿还水利贷款,使工程做到了按董事会决策的水价征收水费,达到收支平衡,良性运行。由于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水利建设与发展的措施,使得一大批水利工程迅速兴建起来并很快发挥作用,为优质高效农业创造了条件。

在水资源费(税)的征收方面美国没有征收。美国只征收水费,主要包括运行管理费,工程维修费及还贷资金等,而我国已经全面征收水资源费。笔者认为,在我国开征水资源费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费的征收一方面可促进政策性节水,另一方面可利用水资源费的资金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创造良好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在用水水费的征收上,美国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相互兼顾的原则。首先在工程建设方面,审查阶段就把水费征收的标准明确下来,关键是美联邦对农业用水的水费是酌情补贴的。美国的这种做法对我国的启示是,我国上工程时不定水价,工程完工时再议价,国家不给补助,水费不到位,且又强制运营。其后果是工程愈多包袱愈重,使水管部门不能开展正常管理,工程不能及时维修,严重地影响引水及抗洪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七、对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启示

(一)以效益为中心确立有限水资源开发战略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思路是:通过农田降水高效利用解决食物安全生产问题,运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效益型农业。目前我国灌区农业生产仍以粮食作物为主,虽然为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水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和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等弊端。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地区,应大力发展高效灌溉农业,如城郊型农业的节水可以借鉴以色列的经验,中西部地区可以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的经验,西南地区可以借鉴印度的经验等,确立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心的水资源开发战略。选择这样的发展思路,其关键是既要考虑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扶持处在弱势状态的农业的需要,又要考虑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融合需要。

(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节水农业投融资和管理体制

一是借鉴国外节水农业发展的经验,对积极采用先进节水技术的农户提供期限较长的低息贷款。二是各级政府应建立农业节水发展专项基金,对采用节水技术的农户实行物质奖励,同时对实行粗放的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农户给予相应的惩罚。三是积极研究探索“民营水利”搞节水的路子,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办法,加快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融资机制。四是应积极改善节水农业的投资环境,鼓励探索节水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并将节水农业发展由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节水农业的内在运行机制。五是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还必须深入探索和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起相应的产权制度;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特点的合理农业水价体系、水管组织和运行机制等。

(三)改革水费计收办法,实现水管单位的良性运行

美国在水费征收上,推行的是财务预算报告制度,即根据董事会审查同意后的财务预算计划,确定水费标准。这种办法,体现了用水户自己的意愿,解决了水费标准难定、水费难收、拒交截留等问题。因此,建议政府放开水费定价,不再实行各级政府统一定价的做法,由各个灌区根据本灌区的实际需要,做出财务预算报表。财务预算应包括运行费和工程日常维修费。如工程需要大修或更新改造,则根据当年大修或更新改造所需资金,列入年度财务预算,向用水户收取。对属于高效节水农业的项目,其水价可以采取更加优惠的补贴政策,节水效率越高财政的补贴应该越多;水资源越贫乏的区域节水补贴也应该提高比例;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节水农业也应该列入财政重点扶持的对象。

(四)制定扶持水利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水管部门职能

一是抓紧制定一些长期稳定的发展水利的优惠政策,如水利工程建设政府贷款与贴息政策,水利工程基本建设无偿投入比例政策,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政策。二是政府要充分发挥水利管理部门的职能,保证水管部门充分履行职责。要改变水管部门只管事、不管钱;宏观管不了、微观管不住的状况。三是要抓水利建设管理资金统一管理问题,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水利资金都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从而保证工程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四是要实行水利工程一体化管理,水利部门不仅要管灌溉,而且还要管供水、发电,这样就能实现以电补农,以电养水,以工补水,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五)实行管水、卖水分离政策

管水单位与灌区分治灌区以外由水管单位管理,实行协议收费,灌区由当地政府管理。解决水费收缴困难和定价水费的问题,加大受益区政府对灌区的管理力度和投资积极性,促进水管单位良性循环的发展。对各类水利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各省成立水利专管部门,按水库、输水、地下水工程等分别管制,配备各专业技术队伍,从而遏制水资源多方开采,排除干扰,节约用水,加快水利管理水平的提高。积极开发水利旅游资源项目,投入资金,改善环境,提高水利项目的经济附加值,逐步达到综合开发利用。制定针对特殊区域和特殊情况下的农业节水政策,比如,对于国家级贫困县、民族地区、水源涵养区、重灾区等,应该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补贴政策。

参考文献

[1]周晓花.国外农业节水政策综述(N).中国水利报2002-9-23第4版.

[2]闫冠宇.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N).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3]国外节水各项政策方法.2006/6/1.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4]国外先进的节水措施.2005-4-21.水资源网.

[5]徐存寿,徐斌.浅议发展节水农业(J).海河水利.2007(2):26-28.

[6]纪书平.我国节水农业现状与发展建议(J).农技服务,2009.26(7):127-129.

[7]罗其友.节水农业可持续推进战略(J).中国软科学,1999(6):105-107.

[8]肖幼.农业节水激励机制及其措施(J).中国水利,2005(13):113-115.

财政扶持政策 篇2

本文从财政对企业扶持政策的形式,扶持政策的种类,扶持政策的制订、执行及后监管环节等多层面,阐述财政对企业扶持奖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几点思考。

一、财政补贴形式

(一)税收支出。主要表现为扶持新办企业或培育新兴产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规定自投产之日起,一定年限内给予实际缴纳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奖励返还)等。

(二)实物补贴。为了引进项目或鼓励投资,以“招商引资”等各种名义先征后返或减免土地出让金。

(三)财政贴息。以产业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对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给予倾斜,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给予积极鼓励的贴息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推行。一种是根据企业专项贷款或技改项目实际贷款所支付的息金,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二是根据企业技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四)现金补贴。奖励的考核指标一般为:技改完成投资额、年销售收入、实现利税额、评为上等级企业、获各级殊荣等,给予一次性奖励。

以上几种类型,或作支出或冲收入,都是政府可用财力 的安排。

二、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类型

根据扶持对象的不同,专项资金也就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为扶持工业企业,有工业技改贴息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电子信息化专项资金;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机构研发,有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高新技术贴息资金、中科院专项资金、专利专项资金;为鼓励外贸出口和外贸企业,有外贸发展专项资金;为繁荣市场,鼓励物流服务业发展,有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资金;为鼓励企业产品上档次、创品牌,有创品牌奖励资金;为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等,此外,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或培育的特色产业,分别设置专项资金(如制造业、旅游业等),进行方向性、倾向性扶持。

三、浅淡对财政扶持企业政策存在问题的认识。

1、各级涉企专项资金名目繁多不利于管理。因县级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人员较少,对于如此多的各项涉企专项申报、审核、资金监督管理压力表较大,有时疲于应付,可能会造成宣传指导、审核、监督不够到位。

2、涉企专项设立的界线有些模糊。如技术改造中有节能减排、也有淘汰落实产能的,引导资金与产业集群专项也存在交叉等,这对防止项目重复申报很不利。由于专项设置界线模糊会存在错位现象,造成同企业同性质的项目多部门

多层次重复申报。

3、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资金合力,支持重要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发展的作用不够明显,难以发挥专项资金设立所应达到的规模带动效应。

四、如何改进财政扶持企业的建议。

1、加强整合涉企专项设立。涉企专项整合不应是简单的撤或并,相信每一项涉企专项资金的设立都有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所说的整合是将性质比较相近的专项放在同一份文件、同一申报平台、同一时间点申报发布。这样有利于防止企业重复申报,减少上下级的审核的工作量,同时把专项资金池做大对于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发挥专项资金所带动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作用会更加明显。

2、如有可能市级是否可以效妨国家级、省级将专项资金切块打包到各县(市),各县(市)根据市级提供的项目给予支持。建议市级设立专项应该是三年或五年规划,提前发布下年度涉企专项申报掼并提前更新下年度项目,提前做好项目评审并列入支持储备项目。

财政扶持三思 篇3

要不要扶持

在认识和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公共财政关系问题上,当前面临着困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是否要扶持经济发展,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我国已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目标,企业已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转向公共服务上来。而财政部门公共财政的目标也逐步贯彻实施,支出的重点应转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何况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多年,政府不该再干预企业的经营发展,财政一般也不应该给予企业直接的优惠与补助。

另一种看法是:政府调控经济要有政策,财政部门一直表示要支持经济发展,手头没有东西,怎么样支持,谁相信你。如果我们没有政策,别人有,我们的经济就会落后。再说,政策毕竟是引导性的,相对于企业的贡献是小数,以小换大,何乐而不为?这也是培植财源、壮大财源的需要。

要正确看待这一问题,确实较复杂。笔者认为,我们目前处于特殊时期,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政府职能尚未全部转变,企业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水平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竞争,财政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有必要发挥对经济(产业、行业)的引导、扶持和促进作用,这也是公共财政的职能之一。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也有通过优惠、补助政策对经济进行引导、扶持和干预的先例。

钱少怎么扶持

可以这么说,财政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但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资金逐步转移到满足公共需要上,不可能有大量资金投入。关键是把握好扶持什么样的产业和企业,怎么样扶持。

首先还是要符合国家大政方针,这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服务业、外向型经济等原则,制定各项奖励政策。其次,结合本地的实际,鼓励扶持主导、支柱产业(或者说传统产业)的提升和调整,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帮助企业走出去,财政扶持政策还是要把做强做精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财政部门怎么扶持

从这几年出台的政策来看,实际操作有时会与大政策相抵触。财政部门如何既能落实当地党委政府的意图又不超越大政策的底线,笔者认为工作要提前介入,在参与政策的调研、制订、兑现过程中,要着重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明确财政的职能,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确保财政资金不“缺位”,不“越位”,营造公平环境,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推进企业发展。

二是要充分注意财政资金使用的成本效益。财政资金扶持的产业、企业、项目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评价其成效。既要分析财政投入的数量,也要评价投入对象贡献率,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合理判断政策的合理性、科学性。

三是要改变工作作风。提前加入各项政策的调研制订,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衔接,及时了解分析政策的效应,不断完善财政扶持政策。

财政扶持政策 篇4

一、西安市农村产业路发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 西安市农村道路分布于除城三区以外的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10个区县所辖148个乡镇 (街办) 的3 085个行政村, 辖区面积10 108平方公里。在我国漫长传统农业时期形成的田间路或耕作路, 呈现出“晴天尘土飞扬, 雨天泥泞坑洼”景象。据估计, 西安市农村地区现有田间耕作路 (俗称田间路) 约1.2万余条, 6 000余公里, 绝大多数路面狭窄, 宽度仅1至1.5米, 且路况极差, 几乎全部属于泥土路, 晴天坑洼不平, 雨雪天泥泞难行, 为群众和各种农业机械进入田间耕作带来极大不便。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传统农耕向现代农业的提升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田间路的基础上产业路孕育而生, 并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生命力。

自2004年西安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以来, 农村公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农村公路建设总投入达28.16亿元, 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累计完成8 215.2公里, 占目前全市农村道路总里程的73.9%。截止2009年底, 全市拥有各类农村公路11 114.38公里, 按行政等级分, 县道994公里, 乡道1 734公里, 专用道1 962公里, 通村路8 188公里。已经基本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预计到今年底, 全市将实现自然村“村村通”的奋斗目标, 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虽然西安市农村公路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 但作为农村道路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路发展则刚处于起步阶段。近五年来, 新建与改造农村产业道路和旅游路十六条, 共计93公里, 累计投入资金1 540.64万元, 相继建成周至县苗木花卉路10.6公里、未央区万亩桃园旅游观光路11.2公里、雁塔区都市森林农业旅游观光路8公里以及长安区祥峪农家乐示范路、翠花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南五台旅游路、蓝田猿人遗址专线等。据统计, 广大农村地区现有各类农村产业路99条, 共计1 152公里。以路面类型分, 水泥路28条, 共计239.5公里, 柏油路6条, 共计28.6公里, 砂石路22条, 共计160.5公里, 无路面 (泥土路) 43条, 共计723.4公里。从建设现状看, 除上述已经新建和改造16条共计93.1公里外, 还需改建40条, 共计335.5公里;还需新建农业产业路43条, 共计723.4公里。

从上述情况看, 砂石路和泥土路数量占现有产业路总量的65.7%, 其里程占现有产业路总里程的76.7%;需要改建和新建的产业路已经占到产业路总需求量的83.8%。这与《关——天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和西安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 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

二、西安市农村产业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西安市农村产业路现状看, 一是路况差, 砂石路和泥土路占产业路总量的四分之三;二是数量少农村产业路建设的现状, 已经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和改造任务重。在农村产业路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 思想上未引起足够重视

近年来, 西安市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一样, 各级政府着力修建县、乡、村道路, 农村各类交通公路面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 通往田间、地头、村尾的路面被忽视, 农民已经接受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泥泞田间路现状, 尽管其被大家戏称为“流汗路”、“费力路”、“头疼路”, 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农村产业路发展, 使得产业路建设欠账太多。

(二) 建设资金筹措难度较大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及财力困难, 无论是县乡村政府部门还是群众个人, 建设产业路的积极性不够高, 不愿意投入较多资金或劳力, 而国家和省上又没有出台建设农村产业路的扶持政策, 所以, 农村产业路建设资金筹措困难很大。如高陵县的蔬菜基地路 (涉及湾子、通远、鹿苑、张卜四个乡镇) 和周至县终南镇的苗木基地路, 已经筹划了好长时间, 都因资金来源没有落实而搁置至今。

(三) 管理体制不够明确

拓宽改造和新建产业路过程中的用地、建设标准、工程质量监管和将来对已建成产业路的养护管理问题, 目前还没有明确, 需要我们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在今后的实践中探索并予以明确。

(四) 决策导向时有偏差

目前, 个别县区和乡镇的政府部门领导“政绩工程”意识比较明显, 宁愿投资搞各类“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 而不愿意投资类似产业路性质的不“显眼”惠民项目。

(五) 缺乏区域性细致规划

县乡内农业产业化道路建设缺失统一规划, 往往是产业自发聚集后, 产业路建设才提到议事日程, 没有做到规划先行, 产业路规划落后于产业聚集实践活动。同时, 也存在着产业聚集已初具规模, 但产业路建设规划不能及时跟进, 政府对农业产业聚集缺少规划, 进而对产业路建设也就缺乏规划和先期引导, 因而, 我市目前还没有制定出农村产业路发展的统一规划。

三、加快发展农村产业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尽管目前还存在上述多方面问题和困难, 但我们必须统一认识, 增强信心, 振奋精神, 把西安市农村产业路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形势所迫, 时不我待, 势在必行。

(一) 建设产业路是《关——天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机组成

《关——天经济规划》中提出, 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遇, 围绕农民增收、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重点,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同时, 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不断强化“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功能,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够, 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产业路网不够发达有很大关系。

(二) 发展产业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前提条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引导并鼓励在农村地区逐步推行土地流转制度, 即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由此可见, 实行土地流转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各类农村产业,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 降低农产品成本, 提高单位土地的农产品产出率, 达到既确保国家粮油安全与农产品市场稳定又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效果。而发展规模化农村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就是产业路, 否则, 达不到预期效果, 没有生命力。

(三) 建设产业路是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技与社会日益进步, 发展多元化产业的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国际流行的大趋势, 而现代农业的显著特征就是集约化经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从单一的传统粮油种植业向果业、蔬菜基地、畜牧水产与特种养殖、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多元化农村产业领域发展, 而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各类农村产业必然需要大型农机具耕作和农产品加工、仓储与销售运输, 当然离不了必要的交通条件——产业路。

(四) 建设产业路是提升传统农业, 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基础

许多地方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地质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特色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而交通条件的好坏对其客流量将产生直接影响, 进而影响其经营效益, 甚至关系到产业发展前景。同时, 发展产业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和谐社会、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四、财政支持农村产业路建设的政策建议

据了解, 目前全国其他省市尚没有财政支持农村产业路建设的先例, 所以, 在没有外地先进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 我们在深入实际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围绕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规划思路, 结合西安市农村产业路发展现状, 拟探索性提出以下加快农村产业路建设的发展思路和财政扶持政策建议。

既然农村产业路建设是催生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是帮助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的惠民工程, 各级政府应予以大力扶持,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农户, 使其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我们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补助资金的同时, 积极探索市与区县财政对农村产业路建设的扶持政策。我们的初步设想如下:

(一) 扶持原则

坚持四个结合。一是近期试点与远期发展相结合;二是财政支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三是自主创新与产业体系建设相结合;四是富裕基层与推进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二) 扶持范围与条件

地处西安市 (农村) 行政区域内且已纳入全市统一规划范围内的农村产业路项目和符合条件的农业发展项目。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已纳入农村产业路建设规划;申报项目已经过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申报项目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申报项目承建单位具有较强的项目组织实施能力。

(三) 扶持标准与思路

1、扶持标准。

按照四级路标准建设。骨干路, 每公里造价为70万元;支线路每公里造价为40万元。市、区 (县) 、乡 (含村级联合体) 按一定的比例筹集建设资金。

2、扶持思路。

一是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和不同地区及行政区域选定试点建设项目, 并给予一定启动资金。二是对于投资规模较小且建设积极性高、前期工作基础好、建设筹资到位率高、组织有保证并已签订建设责任书明确完成时限的项目给予一定补助。三是依据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 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奖励。

(四) 补助方式

根据农村产业路建设的不同阶段和项目实施情况与建设规模大小, 市财政资金可采取以下三种补助方式:

1、直接补助。

在农村产业路建设的试点阶段, 为对发展农村产业路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对列入全市统一规划且属于新农村建设重点镇的农村产业路项目, 在符合扶持条件的前提下, 市财政按照规定标准给予补助, 作为项目建设的启动资金。

2、实施“报账制”补助政策。

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对于规模小且投资额较少的农村产业路建设项目, 由区县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通过报账方式给予补助 (补助资金由市财政下拨) 。

3、实施“以奖代补”的补助政策。

即为调动我市各区县相关乡镇发展农村产业路积极性,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对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高且已办理竣工验收的农村产业路项目, 由市财政按规定标准给予奖励。

(五) 运作程序

为了科学合理地安排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西安农村产业路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的运作程序如下:

1、项目申报。

由区县财政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对本区县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产业路建设项目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筛选, 并于每年第一季度联合正式上报市财政局和市交通运输局, 每个县区每年上报确定一定数量项目。

2、项目审核。

每年第二季度, 市财政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 对符合条件且申报资料齐全的申报项目进行实际考察, 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 提出拟扶持项目范围和扶持方式, 并按照每个项目建设里程和补助标准确定补助资金数额, 共同确定扶持资金的安排意见。

3、资金拨付。

市财政局根据年度预算和确立的资金补助方式, 及时将资金拨付到县区财政部门, 县区财政部门及时将市财政扶持资金落实到相关专户, 并按照不同扶持方式和相应规定程序将扶持资金拨付到项目申报单位。

(六) 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为确保农村产业路专项资金的管理安全和规范使用,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拟制定《西安市农村产业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明确以下管理使用原则:一是区县财政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对农村产业路财政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三专”管理制度;二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 更不得私设小金库;三是市财政补助资金只能用于农村产业路建设项目的材料费、人工费等工程直接费用支出, 严禁用于滥发津补贴、招待、通讯、福利等管理性支出;四是资金使用单位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 加强项目管理, 严格执行资金支出与拨付的审批管理程序。

(七) 资金使用实施绩效评价

为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按照市局财政工作精细化管理要求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办法, 我们拟将农村产业路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扶持项目纳入绩效评价范围, 每两年组织实施一次, 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农村产业路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 促使区县财政和相关部门加强农村产业路项目资金管理, 重视农村产业路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把市财政安排的农村产业路扶持资金管理好、使用好, 使农村产业路项目发挥最佳效益,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八) 建立资金监督机制

农村产业路专项资金实行“各司其职, 多管齐下, 专群结合, 常态防范”的监管体制。即以财政检查和专业审计为主, 自觉接受纪检信访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同时, 将日常自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 专业检查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努力做到:检查审计前移于项目建设过程之中, 重视信访处理和舆论监督, 强化监管制度措施落实力度,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使扶持资金的监管工作体现出规范化、公开化、常态化和广泛性、大力度的鲜明特点。

财政扶持政策 篇5

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第三年全部兜底完成”。为高效高质完成这一目标,山东省财政积极创新扶持政策,多渠道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创业。

实施农村扶贫“雨露计划”。贫困户中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期间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连续补助两年。

结合促进就业创业资金,支持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贫困人口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提升就业创业技能。将贫困家庭符合条件人员优先纳入企业新型学徒培训试点范围,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企业负责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学徒基本工资,财政部门按照每个学徒每年4000-6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补助期限不超过两年。

支持创业扶贫贷款担保和贴息,对从事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可申请3万元以内无抵押、无反担保信用贷款,允许利率在基准利率上上浮3个百分点,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对吸纳贫困人员达到政策要求的单位,按规定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担保贷款,财政按同期限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最长2年。

结合农民培训项目实施,选择部分贫困村开展科技扶贫,对贫困村科技带头人、示范户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示范带动作用。对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条件的贫困户进行培训,提升其科学种养水平和生产经营技能。吸引、支持大学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业,积极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渠道。

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就业创业,对在中西部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并带动贫困户5人以上就业的.经营者,按经营规模补助3-10万元;对成规模收购贫困户自产农副产品,以及租用贫困村村民房屋、院落、土地等自有资产开展规模经营并实现贫困户脱贫的旅游企业,按照实现脱贫户数给予2-30万元补助;对乡村旅游整村成建制实行公司化、股份制经营的企业,按照带动的贫困户数给予20-50万元补助,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发放贫困户工资、劳务报酬以及支付贫困户房屋、院落、土地等自有资产的租金和使用补偿。

财政扶持政策 篇6

目前,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不仅非常必要,也是非常迫切。首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解决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其他“三化”的问题,实现“四化”同步与协调发展极为重要。第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在目前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现实问题,是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克服传统农业的分散性、低效性等弱点,是农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第四,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才能沟通涉农三个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发展需要。第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留住农村人才,是改善农村乡村治理结构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及面临困难

近年来,全省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颖而出。2011年底,全省合作社达到25938家,入社成员91.2万个,带动非成员402.8万户,两者占全省家庭承包总农户的53.3%;全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866家,农业种养大户22.37万户,农产品购销专业户9.07万户,从事农业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超过1200人。各类主体的总量近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和带头力量,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农业单家独户小规模经营的特点,推动了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组织化发展。如三门县92家农业龙头企业,2011年实现产值13亿元,销售收入11亿元,联结基地13.5万亩,带动农户5.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358家,入社农户7786户,带动农户3.48万户。二是推动主导产业(特色、精品农业)的发展。浙江省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提高了当地特色产业的经营水平。如杭州萧山区围绕发展“五大农业”,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培育“五大区域公共品牌”,促进了萧山特色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三是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农户生产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江山和萧山分别出现了2500亩和1500亩规模种粮大户。农业生产标准化也得到了有力的推进。四是有力地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当数量的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已经开展产品的检验检测以及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推行农产品名牌、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认证体系建设,集群化打造了农产品的“浙江品牌”。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纷纷在大城市周边开设农产品直销店和专卖窗口,开拓国内市场。

浙江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其发展过程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农用土地流转困难,厂房设施用地短缺。目前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还是显得过高,土地收益纠纷仍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和纠纷处理等方面都有不足。二是经营资金不足,借贷融资困难。信贷支持力度不够成为阻碍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成长的主要原因。合作社在商业银行很难得到贷款支持。农业生产资金贷款抵押方式单一、担保难度大。农业生产资金贷款手续过于繁琐,利息优惠还不够普及。三是劳动力不足,专业人才短缺。浙江省的农村人口流失面临很严峻的形势,劳动力不足和雇工成本上升成为限制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另一因素。四是科技推广落后,技术动力不足。目前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十分不足,不仅是生产技术,还有销售技术、防病防疫技术以及各类信息等。乡镇的农技站工作人员老化严重,技术员本身对新技术就不了解,很难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五是抗风险能力不足,农业保险覆盖面小。调研发现,17.70%的农户认为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正常的生产有明显的制约,46.2%的企业认为气候灾害是企业的运营生产的最大风险,这说明农业始终无法摆脱自然环境的严重制约。

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

近年来,浙江省财政高度关注农业经营主体问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路径上积极探索,成效明显。

1.出台各类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对全年稻麦种植面积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含规范化粮食专业合作社),按稻麦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30元的直接补贴;对种植油菜面积5亩及以上的农户,省财政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20元的直接补贴。省财政对按订单交售省级储备早稻谷种粮农户进行奖励,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社员按订单每交售50公斤早稻谷的奖励30元,每亩最高奖励240元。省里对已建成和在建的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按每亩10元标准安排水稻良种(育秧)补贴资金,由各县(市、区)补助粮食(含农机、植保等)专业合作社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中开展统一育供秧服务。对本省接受具有一定规模(服务面积达500亩以上)的植保、粮食、农机等合作社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农民,继续分别给予每亩40元的补贴。

2.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补助资金和农业产业化贴息资金。根据关于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各项方针政策,省财政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补助资金和农业产业化贴息资金,并逐步加大支持力度。2012年省财政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补助资金3800万元,安排农业产业化贴息资金3200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组织化程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对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或内部资金互助合作制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省补助资金。支持环节包括农产品加工、储存、运销、检测等农业服务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营销网络建设等市场营销服务;技术推广、培训和信息服务。

nlc202309012357

省财政农业产业化贴息资金专项用于符合规定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发生符合规定内容银行贷款所支付的利息给予的补贴资金。省财政对项目单位年度银行贷款1000万元(含)以内的部分给予一年的贴息,以上一年度实际发生的贷款和支付的利息为依据,贷款期限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计算贴息,贴息率为不超过3%。

3.现代农业“两区”建设等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对新型主体倾斜。2010年起,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要求,省财政进一步加大了资金统筹力度,集中支持“两区”建设,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积极参与“两区”建设。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现代种业工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循环农业等产业发展资金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引进先进设施设备、先进技术引进、示范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等,予以优先扶持。

4.加快对三类主体的培育工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深入推进“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重点支持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着力提升农民技能培训水平和创业就业能力。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从2011年起,每年推出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岗位500个,省财政对其招聘的高校毕业生给予连续两年经费补助。

三、进一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建议

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大财政投入,创新财政支持机制,提高财政支持的政策水平和支持效果。

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政策基石,要巩固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财产所有权。二是坚持政府支持和市场竞争相结合,合理处理财政支持中市场与政府的边界。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重点突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并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发展地方优势,加强现代农业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环节的支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促进全省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整合统筹。以“两区”建设为平台,整合和统筹各级、各部门相关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做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五是坚持绩效导向。围绕发展目标,加强绩效管理,突出支持管理运作规范、项目实施效果好、农民群众满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

要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本目标,需要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出发,积极借鉴国际经验,遵循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规律,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明确财政支持的方向和重点。一是以“标准化、设施化”为发展方向。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其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二是以“规模化、组织化”为建设重点。围绕“两区”规划,大力发展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体的规模农业、效益农业、精品农业,以农民组织化、农业规模化促进标准化建设。三是以“品牌化、生态化”为发展目标。加快农产品品牌培育提升,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减少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全方位提升我省绿色农产品的竞争力。四是以“科技化、创新型”为发展动力。加强科技投入,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完善科技推广体系。进一步支持新型主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加速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科技研究的针对性、目的性,推动新型主体与农业院校、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

1.进一步加大专项扶持力度。要逐年增加财政扶持合作组织发展补助资金和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合作组织发展能力建设、引导合作组织加强和规范管理,增强与成员之间的利益联结。建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两类合作组织。一是重点扶强扶大,省财政扶持粮油战略产业和全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内排名前5—10位的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支持其农产品加工、储存、运销、检测等农业服务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营销网络建设等市场营销服务、技术推广、培训和信息服务等。拟扶持合作组织编制3—5年发展规划,省财政根据其发展规划予以连续支持。二是扶持县级以上的规范化合作组织,重点支持其生产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以及市场营销等环节。优先支持欠发达地区符合条件的合作组织,以及生产国家和社会急需的重要农产品的合作组织。

2.推动支农项目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对接。进一步完善支农政策,促进支农项目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接。着重将田间地头、农村社区,需要有组织、规模化、成片推进的项目,优先让符合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合作组织参与申报和实施。通过项目扶持,引导和促进新型主体规范管理、加快发展。

一是农业补贴方面。将各项农业补贴资金投向重点对象,投向关键环节。合作组织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优先享受种粮大户、订单稻谷、农机购置、能繁母猪饲养、畜牧良种等各项补贴政策。

二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方面。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交由合作组织承担。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农村道路、农村环境保护等项目明确允许合作组织申报和实施,加大对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

三是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两区”建设的重要主体。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机化促进工程、现代种业工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循环农业、农业产业化贴息等产业发展资金中对新型主体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引进先进设施设备、先进技术引进、示范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等,予以优先扶持。

nlc202309012357

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投入,支持合作组织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支持合作组织提供农机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统一育供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专业化服务。鼓励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在全省农业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支持主体成长环境改良,突破资金、土地两大约束。农业主体反映的融资难、土地难是目前制约主体发展壮大的两大共性要素问题,必须采取政策、制度创新,突破约束,实现主体发展良好的环境。

一是创新抵押新形式。当前农业主体贷款主要受抵押物的限制,贷款难的问题成为制约主体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加强对农户的贷款扶持,可以进行金融创新,在农产品抵押、动产抵押、订单质押、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大型农机具抵押等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是支持、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地方农业担保基金公司,鼓励公司担保、个人担保,努力将农业担保业务社会化,同时由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风险保障和补偿机制,进而为各类主体解决贷款的担保问题。

三是引进和鼓励省内外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鼓励大中型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建设,建立县市建村镇银行网络,方便农业主体的农村融资活动。

四是鼓励支持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对农村的信贷支持。要适当提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额度,贷款用途也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户、中小微企业扩展。进一步探索“公司+基地+农户”贷款及“抵押+信用+担保+保险+贴息”等贷款模式。

五是鼓励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

六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扶持力度,支持涉农企业上市,拓宽资本市场渠道。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基金和信贷担保基金,探索建立为龙头企业投资决策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农业企业理财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训机构,鼓励优势企业利用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和租赁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规模,争取上市。

七是在依法自愿有偿开展土地流转前提下,支持鼓励各类土地中介机构开展土地流转服务,促进土地要素的流动,降低土地流转成本,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八是完善设施用地制度。鼓励支持集聚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业园区建设,合理解决龙头企业厂房办公用地;将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仓储、合作社办公的用地纳入农业用地范畴,予以支持。

责任编辑:洪峰

财政扶持政策 篇7

1湘西州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实施湘西开发以来, 湘西州产业结构虽经不断调整, 但由于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明显缺陷。

1.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虚高级化”特征明显

作为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经济最落后地区, 湘西州产业结构目前 “三二一”的比例关系, 是在工业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产业结构的 “超前软化”或 “虚高级化”。我们采用2010年的数据进行优化评价, 对比它们2007年的评价结果, 发现2007年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上, 湘西州与全国、湖南省的差距不大。但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则存在明显差距。2007年, 湘西州产业高级化指标值得分只有57. 08 ( 满分100, 下同) , 比湖南省的74. 12低了17. 04, 比全国的89. 23低了32. 15。到2010年, 湘西州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高级化指标得分均有所上升, 但是高级化指标得分仅为63. 98, 依然与湖南和全国存在较大差距, 这表明湘西州的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很强的 “虚高级化”特征。因此, 在遵循提高经济总量,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继续发展第三产业等原则基础上, 如何做大做强第二产业, 仍是当前湘西州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1. 2传统产品仍占主体, 产业结构层次低

从工业行业结构看, 湘西州现有规模工业虽然门类较为齐全, 但仍以采矿业和矿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锰锌产品加工业为主, 采矿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近70%; 从工业产品结构看, 目前档次低、品质差的传统产品, 资源型产品或初加工产品仍占主体地位, 缺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精加工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以矿产品为例, 2010年全州矿业高新科技产品不足矿产品总值的24% ; 在第三产业中, 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仍然是现阶段湘西州第三产业的主体, 以提供传统的物品和服务为主。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限额以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一半 ( 51. 95%) , 而除金融业外, 其他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占比很低, 总计占比没超过20% 。可见, 湘西州以传统产业为主体, 产业、产品结构层次低, 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结构系统整体效益差的根本原因。对于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说,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要解决产业结构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产业结构效益问题。

1. 3农业结构不优, 农产品加工滞后

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尽合理。2000—2010年, 湘西州农业生产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越来越大, 到2010年接近了70%, 而林业和渔业的占比明显下降, 两者占比之和由2000年的14. 6%下降到2010年的7. 4%。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部门的生产项目结构中, 也未能形成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上是以谷类作物为主的种植业, 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 以鱼类为主的水产业。 二是农业产品结构亦处于较低层次。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原料生产基地数量少、规模小, 除了50万亩椪柑初具规模外, 烤烟、猕猴桃、茶叶、百合、草食牧业、旱杂粮等基地规模均未突破30万亩, 而且片面发展传统产品、 大宗产品和高产品种, 名优特新产品少, 农产品良种化、 标准化程度低, 品种杂, 品质差, 没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三是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目前湘西州农产品保鲜、 包装、储运体系等发展滞后, 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 设备工艺落后, 以初级加工为主, 产品附加值低。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年加工能力不到50万吨, 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15% 左右, 与发达国家的加工率 ( 80% 以上) 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湘西州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其成因既有作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集聚区资源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内在约束, 也有市场变化、宏观调控等外部发展环境因素的影响。

2.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宏观调控乏力

长期以来, 湖南省对长株潭等发达地区的关注和扶持曾远远大于湘西等落后地区, 缺乏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湘西州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虽然最近几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湘西州抓住机遇争取了一些项目和资金, 但资金主要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 不太重视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致使工业化进程缓慢, 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不高, 因此湘西州经济快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大型投资项目如水电站建设、退耕还林等, 主要是解决大中城市的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 尤其是能源、矿产品开发项目, 造成湘西州资源不断流出, 而当地获利较少。同时在宏观调控上存在着手段有限、管理乏力、政策不配套等矛盾。因而湘西州的产业发展盲目性大, 急功近利、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等现象突出。

2. 2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

区域产业发展必须针对市场需求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 否则将错失发展良机。20世纪90年代, 湘西州的烟酒企业两税入库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高达65%左右。但从2003年开始, 中央对年生产能力在10万大箱以下的烟厂实行强制性关闭, 2004年再过渡到年生产能力在20万大箱以下的烟厂实行强制性关闭。 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 湘西州被迫关闭了四家烟厂, 湘泉集团作为湖南省最大的酿酒企业, 经营出现困难, 导致财政收入锐减, 烟酒提供的税收占财税总收入的比重下降到2003年的18. 79%。

2. 3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缺乏的约束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约束, 在资金投入上, 目前湘西州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尚未形成, 企业融资困难, 资金紧缺已成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 “瓶颈”。特别是小微型企业, 由于自身信用不够, 融资手段有限, 造成融资渠道不畅, 资金严重匮乏。 在技术、人才投入上, 目前湘西州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市场开拓及信息服务等方面建设滞后, 手段缺乏, 难以适应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以研发投入为例, 按湘西州 “十二五”规划目标, 全州2015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要达到2%, 意味着每年研发费用投入要达到12亿元。而2011年湘西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才25. 16亿元, 规划到2015年财政总收入才60亿元, 资金的缺口和约束可见一斑。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缺乏, 必然导致传统产业和产品所占比重大, 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所占比重小, 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层次低, 发展后劲不足。

3促进湘西州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扶持政策建议

3. 1积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湘西州中药材资源丰富, 号称华中 “生物基因库” 和 “中药材宝库”, 在生物医药等产业上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同时, 石英砂等光伏产业原材料资源丰富。要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 积极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①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充分发挥生物医药资源和民族医药文化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基地, 重点从原材料、中药饮片加工、药品三个方面, 建设具有湘西特色的生物制药产业, 努力把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湘西州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②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利用石英砂等资源, 加快光伏产业发展, 建立从硅料、硅材、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的完整产业链。③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吉凤经济开发区为基地, 以湖南马尔斯数码科技公司为龙头, 以电子信息智能中心为平台, 引进产业配套,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软件产业, 打造湘西电子信息产业园。

3. 2大力扶持非资源型产业

要改变长期以来湘西州产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过高的情况, 切实提高资源型产业的资源开发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发展清洁能源技术, 提高规模效益、延长产业加工链条, 形成资源利用效率高、产品种类多的优势产业集群。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 重点改造和提升冶金、纺织、建材、食品、造纸等传统制造业, 引导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向集约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使传统产业在新的技术起点上, 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着力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 推动优质粮油、蔬菜、烤烟、茶叶、林产、中药材等优质农产产业化进程。

3. 3重点扶持第二、第三产业

财政支持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建设, 重点引导改造一批骨干企业, 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实行内涵式发展。湘西州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提高第三产业的科技含量, 重点引导优化提升文化旅游业, 利用湘西自然生态景观、人文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条件, 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精髓, 激活湘西文化活力, 提高湘西旅游魅力, 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全州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进一步开发旅游商品, 提高旅游承载能力; 创新发展商贸流通业, 依托文化旅游产业, 拓宽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层次, 增强服务功能, 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注重提升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教育科研、技术服务等部门服务经营水平, 促进服务手段、产品创新。

3. 4创新政府扶持的方式

改革以项目直接拨款为主的科技经费支持方式, 建立以基金等金融手段支持研发和产业化的财政支持机制。财政资金应更多地用于激励研发人员。加大湘西州产业普惠性政策支持的力度, 减少对企业点对点的资金支持, 对湘西州有良好外部性的创新产品实行后补贴和需求侧支持等措施。

参考文献

[1]汪栋, 刘赞, 刘欢欢.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0 (9) :95-96.

[2]谢瑾岚, 胡亚文.湖南乡镇企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 1998 (4) .

财政扶持政策 篇8

一、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点

“十一五”以来, 西安结合市情, 确立了大力支持“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业”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陆续出台了《六方案一规划》等一系列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着力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财政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至2012年底, 全市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2 000亿元, 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五大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 一批西安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利于带动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其中具有较大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共计17个, 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内的软件、集成电路、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企业孵化器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内的航空航天器制造、汽车零部件及专用车制造、电力电子设备制造、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产业集群;旅游产业内的唐皇城、临潼、雁塔旅游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内的商贸物流业、会展业和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内的影视演艺传媒、出版印刷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通过对现已形成的、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的分析和比较研究, 五大支柱产业在集群化发展中呈现以下五个突出特点:

1、特色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内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现, 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统计,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为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装备制造产业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其他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速度也较为迅猛。

2、软件与集成电路、汽车零部件与专用车生产以及航空航天制造等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重要产业基地。

立足省市的产业、资源、人才、科研等优势, 通过不断加大产品的开发和科研力度, 拉长产业链条,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软件与集成电路、汽车零部件与专用车生产以及航空航天制造等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内重要产业基地。随着一批世界500强如韩国三星、美国美光、应用材料等公司的入住, 西安电子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国内第四极。西安的航空航天制造产业集群更是国内知名, 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产业基地。

3、一些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特色产业, 并在国内甚至国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培育产业集群方面, 一方面促进优势产业合理聚集, 发挥聚集效应;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形成。如今, 软件与集成电路、通讯、重型汽车及其配件、文物古迹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性的优势特色产业。

4、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

2012年, 优势产业集群10大龙头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东盛集团和金花企业等。在航空航天集群内, 龙头企业西飞集团为主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20多亿元, 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在国内一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 龙头企业发展也已初具规模。如为弘扬自主创新精神, 中兴、华为、比亚迪等公司大打自主创新品牌, 从高端层次使我国在国际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使优势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

5、对区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

虽然特色产业内大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但调查也发现, 10亿元以下的小产业集群也不少。这些集群主要位于各区、县工业园或开发区内的专业园区内。它们主要为优势产业集群提供配套。在优势产业集群的带动下, 这些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 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力量。2012年, 区县工业园平均经济增长速度30%以上, 工业总产值占所属区县工业总产值之和的10%, 对区县的财政贡献也占到10%以上, 特别是泾河工业园对高陵县的财政贡献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60以上%。

二、财政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盘点

西安财政在支持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促进特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改造、上市融资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 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重点、重大项目进行支持, 着力构建和完善支持全市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资金规模设置上, 市财政每年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 从最初每年几千万元迅速增加到目前每年近20亿元的投入规模, 其中用于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超过11亿元,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激励作用。同时, 将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方式规范为“贷款贴息、奖励补助、股权投入和融资引导”四种主方式, 通过加强财政与金融、社会资本的融合, 支持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科技创新, 不断壮大财源, 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不断创新, 手段更加丰富, 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 着力完善财政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促进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1、支持工业暨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

安排5亿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 加速构筑板块财源, 加速工业集群经济发展。投入3.2亿元重点支持特色装备制造、轻纺食品、化工医药、区县特色经济、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及融资担保, 支持工业优化升级和区县工业园区建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 注重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企业的投资奖补、贷款贴息力度, 带动工业项目投入超过100亿元;实施工业地产品促销配套的分层次奖励政策, 提升工业地产品市场占有率, 向全市18户企业拨付2012年工业地产品配套奖励1135万元, 拉动全1 100户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销售80.4亿元。

2、支持特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安排3.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资金, 加大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力度, 提升产业技术优势。拨付科技研发专项资金1.5亿元, 支持各类科研项目304个, 项目涵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 吸引社会总投资19.2亿元, 项目执行期累计实现产值48.29亿元, 实现利税10.19亿元。支持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 拨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 000万元, 支持全市49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及改造项目, 带动企业及社会投资超过28亿元, 项目执行期内实现产值超过165亿元, 利税32亿元, 形成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新化的局面。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西安科技大市场, 实施科技成果技术交易奖励政策, 促进全市技术合同交易。对全市辖区内108家企业技术成果交易进行奖励, 鼓励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累计实现技术成果交易额突波300亿元, 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支持全市119家单位开展大型设备仪器使用共享, 累计节省仪器购置、检测等费用达上亿元。

3、支持特色服务业聚集区现代化水平提升。

安排2.1亿元服务业发展资金, 促进全市特色服务业聚集区发展、服务业优化升级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提升服务业对其他特色主导产业的承接支撑作用。在生活性服务业领域, 围绕建设“宜居西安”这一目标, 重点支持连锁经营、放心食品、特色餐饮、会展经济、电子商务、特色商业街区以及服务体系建设, 安排支持化觉巷古玩街街景提升改造项目、书院门历史散步道提升改造项目, 带动项目投资5 000万元。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现代金融、总部经济、生产生活要素交易集散基地等, 着力打造西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会展、金融中心。重点对列入国家、省级、市级重点项目计划及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和配套, 支持西安综合保税区等服务业聚集区及华南城等重大项目建设, 带动项目投资近260亿元。在旅游和文化产业方面, 安排1.8亿元文化及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围绕秦岭北麓生态产业带建设、历史文化景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产业发展, 支持彰显西安历史文化底蕴, 提升城市的辐射力和软实力。

4、加大对特色产业聚集区的支持力度,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由单体项目到产业链条、产业聚集区、产业基地的转型。

一是针对各区域发展阶段和产业定位, 全面落实促进全市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和促进开发区发展政策, 不断加大对开发区、8大服务业聚集区综合产业发展与聚集的支持力度。连续5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 支持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园区。安排1.3亿元专项资金, 支持航空航天基地建设贴息、出口加工区出口奖励和航空产业发展, 加速产业聚集, 构筑板块财源。二是安排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建设资金, 支持全市18个区县特色工业园区建设。2008年市财政开始设立了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及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总量已经从2008年的2 000万元已经增加到目前的1.2亿元。至2012年, 我市区县工业园区共建设标准化厂房43栋, 面积23.46万平方米, 入驻标准化厂房企业91户;区县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 222.63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309.45亿元, 实缴税金22.21亿元;区县工业园区聚集企业1 605户,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1户, 从业人员15.22万人。对区县工业园区快速发展起到了引导和带动作用, 使园区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壮大,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使区县工业园区成为各区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5、积极争取中、省对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促进全市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争取中、省支持本市产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规模逐年增长, 已达到每年近15亿元的支持规模, 支持范围涵盖了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化工制药、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 极大地推动了各类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和企业发展。此外, 还积极争取中、省专项支持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资金, 2010-2012年共争取资金3 087万元, 扶持17个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85户, 支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34亿元, 实现利润6.77亿元, 上缴税金2.33亿元, 帮助企业融资4.3亿元, 带动就业13 671人, 从而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地支持本地各类特色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 积极推进财政投入方式改革, 提高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1、注重发挥市财政投资管理平台职能, 完善特色产业投融资体系。

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实现财政资金的滚动放大, 2009年, 经西安市政府批准, 注册资本33.27亿元的市政府产业投资管理平台——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创立。该公司以“股权管理、投资引导、融资服务”为主要职能, 以实现市政府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为目标, 以金融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为核心, 支持全市特色主导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投融资发展。

2、整合有限资源, 积极推进财政产业资金投入方式转变。

2009年开始实施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方式改革, 将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规范为“贷款贴息、奖励补助、股权投入、融资引导”四类方式。其中, 财政专项资金股权投入采取普通股和优先股两种方式, 以普通股方式参股投资的收益与其他股东享受同股同酬, 以优先股方式参股投资的收益按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原则确定, 单个项目的扶持额度原则上不低于500万元, 投资期限一般为3至5年。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的各项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除特定用途外, 以上年度存量部分的一定比例为基数用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 (项目) 的股权投入和融资引导, 以后年度每年安排的资金增量部分扣除特定用途外, 原则用于股权投入, 从而建立形成“政府引导资金投入—企业发展壮大—资金退出”的财政专项资金滚动循环和放大机制, 提升财政资金乘数效应, 引导和带动社会和金融资金投入全市主导产业发展。在资金投入规模上, 已从2009年的2 500万元增长至目前的8.64亿元, 通过股权投入方式累计支持特色重点产业项目174个, 带动重点产业投资116.8亿, 实现销售收入52.25亿, 利润5.96亿, 缴纳税收2.7亿, 支持范围涵盖了工业、农业、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统筹城乡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多个特色产业领域, 为全市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积极实施各项支持产业融资体系建设的财政政策, 引导信贷资金投放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进一步落实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补贴政策。2012年拨付中小企业担保补贴5 046万元, 带动28户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全市2 425户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 279笔, 撬动银行贷款129.7亿元。二是实施扶持金融业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的财政政策。支持8户企业上市、上市再融资和拟上市项目, 奖励资金456.64万元。三是开展重点中小微型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 累计带动金融机构为34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2.19亿元, 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促进了企业发展。四是深化科技金融合作工作。不断扩大科技金融信贷业务试点范围, 通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担保补贴、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科技保险、科技信托等政策, 引导和鼓励驻地金融机构简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 促进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目前, 已累计引导金融机构投放190家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贷款10.75亿元, 其中涉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企业142家, 贷款额5.6亿元, 财政资金放大规模60倍以上。

4、设立各类特色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促进特色产业投资市场发展。

2010年以来, 按照中、省有关文件精神, 市财政报经市政府陆续批准设立了西安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军民融合产业基金、航空产业发展基金和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多项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一步发挥政府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杠杆放大作用, 引导社会资金、创投资本以及风投资本投资于西安市辖区的特色产业以及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目前, 引导基金累计项目投资总额9.37亿元, 投资范围涉及五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项目, 重点扶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 总体带动社会资本投入55.68亿元, 扶持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2.4亿元, 同比增长20.5%;完成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22.09%。同时, 在引导基金政府信用的带动下, 被投企业银行授信规模增加, 并且加速了民间资本向这些优势产业的集中。至2012年底, 所投企业合计撬动社会资金31.5亿元, 同比增长122.35%, 引导基金增信效果逐步体现, 撬动作用显著提升。

(三) 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政策手段单一。

目前, 各类财政扶持政策的主要形式是进行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或者采取小微企业低息或无息贷款, 未能充分运用税费杠杆、转移支付、政府采购、财政担保等等多种财政政策手段对特色产业进行全方位多途径的引导扶持。

2、政策针对性不够。

目前, 西安特色产业集群扶持政策的对象, 基本是按照中、省自上而下的产业支持体系标准执行的, 在财政政策扶持上存在对扶持对象不加区分、撒胡椒面的现象, 没有因地制宜筛选出本地适宜发展的特定行业和产业的中小微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对培育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方面效果不甚明显。

3、政策实施缺乏监督。

当前, 西安各级财政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的出台, 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上行下效的完成任务行为, 未能充分结合本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布局和企业发展实际考虑, 并经过充分调研而制定政策。加上部分区县基层在政策实施环节本来就缺乏有效监督, 财政政策对扶持产业特色发展的扶持, 在有的地方演化为一种新的政策寻租和人情贷款行为等, 亟需转变。

三、支持西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加强宏观政策引导, 大力培育有利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是完善支持加快西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 将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纳入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之中, 并与土地政策、和城市规划相衔接, 使特色产业集群得到更多地支持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继续实施有利于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的财政体制, 引导支持特色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 更好地发挥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作用。三是大力支持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环境。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在发展产业、促进创新方面的优势, 大力营造发展产业集群的良好外部环境, 大力营造宽松的产业发展的环境, 牢固确立“放水养鱼、促进发展”的理念, 充分调动经营者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 进一步明确财政支持特色产业集群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 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是围绕全市产业发展规划, 进一步明确各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 集成政策、整合使用、市区 (县) 联动, 真正发挥好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二是继续实施支持特色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支持园区集群化发展。重点扶持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合, 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定位准确的各类园区, 支持园区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 支持产业链条延长, 促进园区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聚集区, 财税增加的新平台。三是按照国家、省、市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 加大对重大特色产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地产品促销配套、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汽车、航空航天、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输变电设备、专用通用设备、电子信息、石化和化工、纺织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大优势产业板块。

(三) 支持各区县、开发区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促进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均衡发展

一是以园区建设为重点, 按照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 高标准支持建设富有区域特色、功能定位独特的产业园区, 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同时, 优化政策环境, 强化专业配套, 引导并鼓励企业建立垂直或水平的技术关联关系, 提高集群的专业化配套能力。二是针对区域特色园区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启动市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竞争性分配机制的试点工作。以财政资金集中投入, 择优配置为形式, 以鼓励区域竞争、实行重点突破为手段, 以扶持示范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 以促进各区域特色园区形成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为主要目标, 引入竞争机制, 以竞争代替平均分配, 最终实现以不均衡的发展手段解决发展中的不均衡问题。

(四) 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提高发展能力, 扶持龙头企业, 培育名牌产品

一是将新增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重点用于对新建特色产业投资项目的奖补、产业链延伸的激励、税收贡献奖励、成长型企业阶段性参股、产业聚集区的形成、重大产业平台的建设、产业缺项与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等方面, 注重提升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延续性、市场性、现实性、效益性和聚集度, 通过增量财力激励集群内企业迅速发展。二是积极引导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特色龙头企业, 努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措施包括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 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 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强化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部相关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打破企业间的技术、信息、人才等自由流动的樊篱, 提高企业的配套率。三是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实施品牌战略, 促进龙头企业的产生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 通过名牌战略扶持资金, 对获得市、省、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等。

(五) 支持市场化运作的特色产业服务支撑和招商引资体系建设

一是支持全社会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政府对通用技术的开发投入, 鼓励产业集群同大学、科研院所联姻。二是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 鼓励企业或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围绕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开展技术攻关。三是支持企业和社会主体建立产业产品检测中心, 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高质量产品检测服务。四是支持建立产业信息中心, 扩大国内国际业务交流, 解决信息闭塞, 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五是支持创业辅导中心建设, 解决企业初创阶段面临的突出困难, 催生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拓展产业链条, 提高创业成功率。六是支持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 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训机制。七是继续加大对特色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持力度。对各园区引进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 将新引进项目一定年限内的市、区两级增量分享税收通过奖励补助等方式, 支持重大项目落地, 以成本凹地聚集增量财源。

(六) 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产业集群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做好项目策划, 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国际组织的资金贷款, 保证特色支柱产业集群发展拥有较为充足的资金。二是在市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 进一步扩大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国际市场开拓、重点项目扶持、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的资金投入规模, 市级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内项目。三是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调,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银政、银企对接和合作, 扩大特色产业集群的信贷规模, 满足集群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四是通过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融合发展,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和集群内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摘要:特色产业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产业, 是发展前景较好并在财政增收和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体系, 是地区特色经济形成的基础, 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企业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财政贴息扶持战略新兴产业 篇9

2011年6月, 财政部印发修订的《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对贴息的对象、申报、审查和下达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新增为财政贴息的重点对象。

根据《管理办法》, 财政对基本建设项目的贴息率不得超过当期的银行贷款利率, 贴息率由财政部根据年度贴息资金预算控制指标和当年贴息资金申报需求等因素一年一定, 原则上不高于3%。目前中国通胀局势仍然十分严峻, 货币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或仍会收紧, 这也加剧经济下滑的风险。

《管理办法》明确指出, 对于西部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给予重点贴息支持。 (摘自中国建材新闻网)

山东玻纤技改获政府财政扶持 篇10

近年来, 鼓励窑炉进行节能改造成为国家政策倾斜的方向。目前我国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大型工业窑炉总数约为12万台, 其能源消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28%, 多数窑炉的热效率小于50%, 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同时, 窑炉生产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而作为国内大型的玻璃纤维及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山东玻纤复合材料公司生产的玻纤及其制品用途广泛, 市场潜力巨大, 进行节能改造的需要迫切。

按照此次改造计划, 该公司将对其玻璃池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升级。在1、2号线窑炉通路末端安装蒸汽换热器, 利用烟气余热生产饱和蒸汽, 供生产使用。同时将烘干玻璃纤维制品的烘干炉冷凝水引到换热器集水箱, 加热蒸汽换热器给水, 利用生产工艺中的余压余热, 减少能源费;将1、2号线窑炉燃烧方式由空气助燃改造为富氧助燃, 降低窑炉烟气量, 提高窑炉燃烧效率;在3号线窑炉尾部烟卤加装金属换热器、风机和加装热风式烘干炉, 利用尾部烟气余热加热空气供三线烘干炉烘干玻璃纤维制品。

财政扶持政策 篇11

项目名称 健康管理与网络诊疗中心

项目地点 成都市锦江区下沙河铺街44号

项目内容 建设一个以实体医疗机构为基础,以动态健康管理为核心的高度信息化网络运行平台,组建相关病种(如糖尿病、高血压)的专家团队提供医疗支撑,通过移动互联网及可穿戴设备等智慧医疗手段,连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医疗机构,将优质资源及健康管理服务下沉至基层以及百姓家庭,形成多点多极为支撑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项目进展

在沙河院区的基础工程已经完工,进入装修阶段。建筑的布局、流程、规划设计均将健康管理与网络诊疗中心的设置作为重点。

该院早在2002年开始引进呼吸睡眠监测系统,建立了“呼吸睡眠”省级重点专科,在预防因呼吸睡眠引发的各种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开展了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2014年开始引进远程动态心电监测系统,远程呼吸机管理系统,加强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动态监测。现在进一步推进远程血压、血氧监测和手机APP等智慧医疗建设。

为探索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该院本部在2014年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该中心成立后将过去医院分散型的健康管理服务改进为统一有序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中心专业人员对患者实施分病种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健康评估和疾病预测20000余人;有针对性的组织不同病种的义务讲座;按病种制定的健康处方100种,在对患者的健康追踪管理中真正实现了引导协助患者选择就近适宜的医院就诊。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项目名称 养老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项目内容 养老综合评估体系、养老服务培训体系、智能化药老评估及服务软件平台开发。

项目进展

一、养老综合评估

建立老年综合评估中心,给予老年综合评估中心资质认证;完成评估中心专家组建和管理文件;完成居家养老综合评估指标和评估量表的筛选和确定工作;完成“医养结合研讨会”,邀请了全国在老年医疗和养老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并召开居家养老专家组会议;启动项目的具体工作会议,落实了系列工作细节和要求,召开了项目研究人员的工作会议,分配具体工作任务;老人照护教材的编写工作:一本针对护理人员、一本针对照料人员;完成了招标要求文件、项目预算、任务书;开始部分相关养老内容的教案、PPT、规范化考试试题库的建设。

二、养老服务人才培训

完成评估员的准入标准制定;完成评估员培训的师资培训工作;召开了参与社区养老调查人员的启动工作会议;培训老年综合评初级评估员,完成6场初级评估员培训班理论课培训,涉及培训医护人员、养老服务人员750余人;已完成了对芳草街,福怡助老中心,青白江,犀浦,高新区高龄,锦江区低保等600余老人的评估。

三、智能化养老评估及服务软件

完成社区养老评估软件的指标确定和量表筛选;完成养老服务内容的资料收集、内容撰写的专家会议;购买了评估所需的部分设备及大量关于养老的书籍及进一步查阅资料,为制定详细而科学的养老措施打下基础;养老综合评估的软件制作及更新(网页版、政府版);完成对高新区中和街道老年评估的数据分析;在外聘专家指导下,对软件平台的开发有了初步设想;以14个常见的老年综合症为例,用不同形式详细表达相应的照护措施,为后期软件开发做准备;完成了养老服务内容撰写的详细目录,筹备与进行养老照护评估系统软件开发及平台建设软件招标,启动成都市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及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工作。

项目进展

项目的实施进展包括一是工程建设部分。1.科研平台的建设:项目要求企业自主研发线圈及相关元件,故项目组建设了QA实验室、电子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等相关设施,为前段研发提供了必须的环境条件;2.生产线的优化:项目旨在实现高场强的超导磁共振产业链的提升,提升现有生产水平,故项目完成了屏蔽室、磁体励磁区以及产业链合作方林德、镁特的基础设施优化;3.辅助设施调整:为保障上述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内部辅助设施进行调整,使厂区环境布置更为合理,有利于正常生产的高效开展。二是设备购置部分。1.生产设备及模具:如梯度放大器、静电工作台、大孔径空气管道模具及相关工装等;2.研发设备:如矢量网络分析仪、差分多用复用器、梯度线圈及相关工装等;3.投放设备:如投放在各目标医院里的屏蔽室等固定设施。三是铺底流动投入部分。铺底流动投入主要为材料费用,项目核心内容之一为超导磁体以及系统的开发,上述元件的原材料及模具成本费用较高,为保障项目的开发顺利,其材料购置费用所占铺地流动资金比例较大。

目前研发超导磁共振注册资料已提交国家CDFA受理,专项资金正在按时间节点遴选招标公司,相关生产线建设正在进行中。

奥泰集团

项目名称 国家高端医疗仪器设备展示推广

项目地点 成都市高新区

项目内容 研发新一代超导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多排CT、数字化X射线机、彩超等高端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整机,在成都高新区建立相关产品生产线,联合四川省内医疗机构、社会资本建设区域医学影像诊断服务中心等国产医疗设备应用示范基地。

居家养老地方政府财政扶持分析 篇12

(一) 我国居家养老现状

1. 我国已初步形成居家养老服务运作体系

近年来, 民政部门把推行居家养老作为工作的重心。我国居家养老工作内容体系建设构成取得的进展包括:地方政府购买服务与个人购买服务相结合;以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为依托, 实行日托照料与上门服务相结合, 普通服务和包户服务相结合;从解决居家老人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入手, 逐步拓展服务领域;建立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和中介组织, 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护理等。居家养老新型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始进行试点, 建立了党工委、办事处—老龄委—社保委—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助老服务社、老年护理服务站等5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政府每年拨出一定专款改善居家养老服务条件, 培育并扶植了民办非企业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协会) 和其他社会组织 (社区单位、非营利组织等) 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

2.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存在地区不均等情况

目前,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总体上形成了一种“经济发达地区优于不发达地区, 城市优于农村”的局面。现以北京、杭州、新疆、贵阳为例, 说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所存在的“经济发达地区优于不发达地区”的问题。如表1所示。

随着经济不发达地区乌鲁木齐市进入老龄化社会, 近几年来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居家养老服务“城市优于农村”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我国目前所提供的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的服务主要是针对城市社区而言, 广大农村地区的老人还没有享受到这种养老服务。在贵州省农村, 截至2012年10月底, 共有538个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 有多达5万名农村高龄、空巢、失能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数据来源:《2012年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二) 地方政府扶持状况

1. 地方政府出台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的财政政策

针对目前的居家养老现状, 地方政府通过加大专项补助力度, 确保居家老人等相关人员基本待遇, 生活补助按时足额地发放, 并通过多渠道、多领域筹集老年事业发展资金, 大力支持与推进老年人事业发展, 支持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建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 使居家养老、医疗、老年人住房等各类基本养老需求全部都有了系统的制度化保障机制。

2. 地方政府对居家养老提供财政补贴

地方政府对居家养老的扶持除直接投资外, 地方政府还积极利用补贴、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途径支持社会公众力量参与到养老机构建设中来, 并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 具体做法如下:对居家养老项目的建设贷款给予贴息;给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备购买维修和服务中心各项费用提供补贴;积极探索购买服务方式, 大力支持民办居家养老机构发展;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力度。

二、居家养老地方政府财政扶持上的问题

(一) 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购买经费不足

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彩票公益金的资助、市场化的运作。这些资金的用途为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提供资金补助、支持各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工作、用来支付居家养老工作人员的工资。在这其中, 政府财政拨款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经济来源。从长远看, 政府服务经费不足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例如, 南昌市东湖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政府每年对其投入20余万元的资金, 但这些资金落实到各家各户, 每月只有56元的服务券, 仅够支付3个小时的家政服务。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到2015年, 我国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的目标。但即使实现上述目标, 仍只有3%的老年人要依托机构养老[1]。

(二) 构建居家养老体系政府投资渠道单一

目前, 我国的普遍状况是社区依靠地方政府筹资扶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而单靠地方政府有限数量的投资这种单一的模式, 则会造成居家养老服务的政府投资数量匮乏的困境, 阻碍了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 (如辽宁、湖北等地) 的居家养老服务, 服务经费仅仅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这一项来源, 没有寻求其他渠道的来源与途径 (例如彩票公益金) , 导致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紧缺, 居家养老设施老旧, 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缺乏等, 给全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全面推进带来了障碍。因此, 政府部门在给予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 还应鼓励社会各界捐助, 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相关设施建设。

(三) 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培训方式单一

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实行多元化的培训, 而我国地方政府目前对其培训的方式十分单一。社区居家养老大多数服务人员仅仅只能从事一般的家政服务以及一些简单的康复护理等, 不具备专业养老服务护理员的职业资格和专业素质, 难以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居家养老服务, 因此, 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方式的改革需要政府极为重视。

(四) 居家养老服务各地方政府投入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 我国城市中居家老人所需要的服务项目增多, 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家政和护理服务。有些地区能够很好的满足居家老人的一些基本需求以及更高层次的精神慰藉, 例如浙江省宁波市设立了区、街、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并全面实现联网。而部分地区则连居家老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满足, 社区基础设施功能的不完善、档次低, 医疗站条件差, 其设施设备不全, 医疗技术不适应养老救助服务的需求等。即使是在同一个地区, 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也不尽相同, 相比于许多外国国家已经在一定规模的老年人居住群里, 不仅配备有一定规模的居家养老设施, 并且这些养老设施已经具有了综合服务型, 兼顾日托、康复、长期住宿、护理等功能。由此可见, 我们在这些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加强居家养老地方政府财政扶持的建议

(一) 完善居家养老地方政府财政扶持政策

1. 扩大政府对居家养老的财政投入

居家养老经费的来源地方政府不能单靠社会募集和政府补贴。财政应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资金, 建立起对于居家养老的整体预算制度, 从而保证对居家养老的持续投入, 并在现有投入基数上适当增加一定比例。以每年不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率扩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并做到逐年有所增长。地方政府需实现投入多元化,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应实行产业化经营, 运用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福利资源中的主导作用, 使福利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保持相对平衡。

2. 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

在居家养老模式实践中,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老年福利彩票的方式来募集资金;社区可以接受来自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团体的捐赠, 也可以通过出租社区闲置的房产资源来用作公共基金;政府也可以通过“以房养老”的方式, 即以房产作抵押, 居家老人在世时享受免费养护, 去世后由地方政府收回其房产变卖;还可以邀请成功人士赞助, 赞助金额分为几个档次, 可以对应享受不同年限的“冠名权”, 这种做法具有社会效应。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

(二) 完善地方政府居家养老模式

1. 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培训方式多元化

要提高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 应从招聘、培训、管理等环节入手, 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育和管理体系。培训工作可与大专院校、卫生院校联合协作, 令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进行各社区间的实地考察, 互相借鉴其成功经验, 建立评估机制, 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后期工作效果的评估重新规范服务的内容, 将服务细化[2], 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要进行定期总结。

2. 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监管机制

在居家养老模式的创新和改进上, 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监管机制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合理的系统监督机制, 确立一个由专家和居民代表组成的有资质的监督组织和在监督地方政府的过程中, 要避免地方政府利用自身强大的行政权力逃避其应该承担的职责。有效的监管机制可以使政府和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透明化, 可以令其之间的关系明朗化, 互相监督、互相扶持, 以此来达到居家养老的全方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柏萍, 牛国利.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城市养老服务研究, 2013, (4) :33-44.

上一篇:flow-shop下一篇:矩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