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投资政策(精选12篇)
财政政策与投资政策 篇1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由汇率政策、税率政策、信贷政策等组成的相互影响的政策体系。在旧的计划经济时期, 货币和信用在经济生活中处于次要地位, 货币政策的所起的调控作用很小。随便市场经济的繁荣, 以市场为调节的经济格局的变化使货币政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在整体宏观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为了国家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他与国家宏观经济目标一样, 为整个的国家经济起宏观调控的作用,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运作。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不同作用
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两项政策调控手段, 两者以货币运动为基础, 通过以总需求的影响实现导向的作用。货币政策通过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政策等工具对货币进行供应量和利率的调节, 以起到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目的。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国家预算、税收等手段影响总需求。尽管两种方式都能够对总供给产生影响, 但在运行方式和功能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所以, 两者在实际的运用中必须相互配合, 才能实现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目的。
(一) 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为调控社会供求总量的工具,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供求总量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作用来表现。它们之间互相协调。1) 财政政策作用于社会经济采取直接方式, 而对于供求总量采取间接方式, 货币政策则供应总量是直接的, 间接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2) 从财政政策调控看, 财政首先是起到调节社会经济结构的作用。运用税收政策、财政贴息等形式起到控制和缓和社会需求总量的作用, 但是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调节, 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来控制货币的总量。与财政政策在机制上有所不同。
(二) 作用方向不同
从消费需求的情况看, 社会消费需求是通过财政支出构成的, 财政政策在社会消费层次形成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和现金投放等方式进行调控, 以间接方式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 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生产过程供应资金, 但两者有着不同的侧重, 财政政策侧重调整产业结构, 使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化, 而倾向货币政策则侧重于调整总是和产业结构。
(三) 对社会总需求有着不同的功效
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分别起扩张需求和紧缩需求的作用, 但财政从根本上讲不会创造任何的需求。要创造需求、货币必须通过银行来实现。所以, 贷款方式引起财政的扩张与紧缩。而从更深次看, 银行有着自我的约束机制, 可能自行调控扩张与紧缩来约束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 银行贷款是扩大需求和缩小需求的关键。
(四) 在时效性方面的不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时效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是两种时效性不同的政策调控方式, 财政政策以行政政策介入, 促进经济的增长。货币政策通过经济方式介入, 通过银行信贷, 促进经济的增长。财政政策适合于短期使用, 在在对付经济衰退起到积极的效应, 但只适合在较短时间内采取。而货币政策适合于长期调控, 在控制经济过热与社会经济产生通货膨胀时起到积极的效应。因此发挥两者的长处, 协调配合, 取长补短, 发挥合力的作用。
(五) 政策功能存在不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政策功能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在处理公平性和效率性有着明显的不同。财政政策要求行政方式通过税收的调节, 社会保障手段的介入, 来控制人群收入差距的扩大, 由于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果不加调控, 必然出现贫富差距扩大化, 社会矛盾尖锐化, 长期将出现社会的不稳定。货币政策使银行以盈利为目标的贷款投向, 通过信贷的投放, 吸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产品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面投放, 最终促进社会的繁荣。因此说,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各自的功能的长处, 不能互相取代, 只有相互协调配合, 最终形成全力, 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1) 政策工具的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银行配套贷款中起到协调的作用。在财政投资中, 国家发行的债券和中央银行的调控促进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
2) 政策时效的协调。财政效应中,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互相协调的机制。在微观调控领域, 货币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起到抑制经济过热, 有效调控通货膨胀的发生有着长效机制。但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却表现不足。财政政策以行政干预为手段, 在拉动内需, 促进产业发展, 拉动经济增长都有明显的效应。但财政政策的不当处理, 常会引起财政赤字、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一些严重的后果, 所以, 财政政策只适合作为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力因素, 只可作短期使用, 长期不太适宜。
3) 财政功能的协调。不违背银行经营的初衷基础上, 可以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 鼓励以货币拉动经济的发展, 减少财政政策给银行运营带来的信贷“危机”的发生。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应与货币政策有所区别, 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发展规划项目以财政政策, 国家投资为主。而一些开发项目、高新技术等以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形式为主。两者协调, 有针对性的进行投资, 使国家资源趋于合理化。
4) 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货币政策包括两个层次:宏观与中观层次。宏观层次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保有率、利率等方面的影响, 起到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次是指贷款政策, 通过积极调整贷款数量和结构, 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 “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少税收等方式来扩大社会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利率、降低银行准备金率等方式扩大贷款支出, 以货币拉动经济的增长。2) “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增加纳税等方式来缩小社会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等方式缩小贷款支出, 抑制经济的增长。3) “一松一紧”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主要有:“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的组合、“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的组合。为了保持经济和金融的平稳秩序, 除特殊情况外, 根据客观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 财政、信贷政策本身松紧力度要适宜, 松中有紧、紧中有松, 两者相互间松紧搭配也应有所差异。这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适时变化, 以收到良好效果。
摘要:财政政策作为一种政策的工具在稳定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在选择某种财政政策时, 要充分考虑相关经济变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外部条件相对有效性也不同, 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 两大政策有效协调配合, 发挥对经济的积极调控作用。
关键词:财政,货币,协调
财政政策与投资政策 篇2
那接下来,我想谈一下为什么政策的目标非常善良,但是政策结果很不理想而且不一致,而且用经济学的话来讲,是不满足激励,因为社会当中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利益偏好和自己的信息,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都在利用政策,而不是在执行政策,而很多的政策制定者是被动的,只要是这个就会按他的意图去做。
他在评论一个好政策与坏政策时候给了三个标准,第一政策的结果是与政策的目标相一致还是相反;第二标准是我达到同样的目标是不是有成本更低、更好的替代方案;第三企业家的决策一定基于对消费者的支付决策的预期。因为本人的理解以及能力有限,因此对于第二以及第三标准还不甚清楚。
仅以我所处的白酒行业为例对于第一个标准做一下阐释。我把第一个标准做了一下修改,一个政策好坏在于它是否按当初所设计的过程执行以及与产生结果一致。我在这里说了俩个条件一是按照当初涉及的过程或者叫做标准执行,二是结果与之前设计的一致。
我们举几个坏政策的代表:
其一比如在中秋的时候,当时推出的一个团购政策,购买多少XX件产品赠金条一个。按照当时的情况可以想象,在物价飞涨,人民币贬值的时候黄金这种硬通货自然受到人们的追捧。其政策设计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帮助终端以及经销商做团购,压货到终端店,使我们的消费者在节日得到实惠。但事实上此政策设计之初忘记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消费者虽然非常喜欢金条,但是终端以及经销商可能同样喜欢金条,而且截留的可能性以及变现的便利性使事实得以验证。其结果是大规模的 使产品价格迅速下滑,但是这一现象并不是说大家一开始就都 ,而是出现了博弈论里所说的“纳什均衡”现象,在 与不 这一两种选择中呢?大家是选择 还是不 呢?最初大家可能是对半的现象出现,但是由于 的人具有了价格优势,这样不 的人就被迫要 才能使自己同样具有价格优势,所以纳什均衡里那个帕累托最优选项并没有出现,就是大家都不 其实是对大家都有利的。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政策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渠道的各个环节。
此外这一解释其实也给我们另外一个启示,那就是为什么终端店总是喜欢砸价?我们本来搞的很多促销让利都成为了砸价的源头,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多人的非合作性博弈,对于大家最好的局面是大家都按照统一的价格销售,但总是有人为了某种目的比如说是抢客户而降低价格销售,从而打破这样的平衡局面,导致大家纷纷朝向纳什均衡里另一个现象砸价。解决一难题的办法博弈论里给出的答案是合作、契约,我就在一个县里观察一种情况,某一白酒品牌在当地非常强势几乎处于论断地位,但当地的价格却异常稳定,在其他地方卖240一件的头曲在这个地方却卖到300一件,原因就在于这个地方有一个价格联盟,大家都达成了一种共识,
其二比如说目前销售行业存在比较多的现象就是政策的灵活掌握,但政策灵活掌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的话则说明其政策本身肯定就存在着问题?比如说目前白酒行业比较流行的价格倒挂模式,这一模式的精髓在于厂家控制了各个渠道层级的利润分配,从而很好的控制了渠道。
目前白酒厂家如出一辙的策略是,大店签保量,小店签陈列,总之是以各种名目来使价格底价保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大小店的利润水平。就这一模式来说,在市场导入前期,由于市场售价比较高,存在溢价的情况,因此小店也能够享受一部份溢价的利润。但到了市场成熟阶段,市场溢价的利润没有了,完全靠拿返利吃利润,因此这一模式就出现了他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给小店供货,小店的价格不能比大店的低,不给返利没利润,给了返利影响大店的荣誉感?其死角在于无法覆盖所有的终端,但大店的分销解决了铺货率的问题,不过也带来了价格混乱的现象。目前解决这一模式的难题,各个厂家运用比较多的就是小店的底价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就以陈列的形式给小店一个返利折下来的价格比大店底价要便宜一些。其本身的设计就非常有问题,目的是要氛围还是要销量?其结果是氛围是大打折扣,小店底价甩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出钱做氛围还没做好?因为本身你的设计目的就是要覆盖率要出货而不是真正的要氛围。结果是什么?陈列政策被变成了低价出现的手段。
这一例子告诉我们在设计政策时候一定要目的明确,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另外再说一下政策以及执行的问题,其实有的时候一个坏的政策可能在执行的阶段进行了自我修复,这种自我修复使结果跟政策当初设计的一样。但并不是这一政策就是好政策,执行阶段的自我修复就说明了政策本身是有问题的,根本无法执行或者说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比如我们常进行的团购政策,其团购政策往往会把握不好各方利益的平衡,但其实也因为各个市场的确差异比较大,因此政策设计得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个团购政策在设计的时候常忽略了终端店的积极性,过多考虑了关键人的返点,造成的事实就是终端店其实并没有利润,因此这一政策无法执行。但在执行环节可能把部分返点拿出来补贴终端店的利润,因此终端店便有了积极性,因此也就使结果跟设计之初一致,但这正是由于执行阶段使政策得到了修复。
我个人对于政策设计的观点是要保持平衡,中国人特别讲究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其精髓就是平衡,物极必反。
从生态学角度去看,整体的生态系统一定要保持平衡,不平衡的状态会得到立刻得到自我,70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也是一种保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的自我修复。
从历史学来看,天下纷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本身原因就是不平衡的社会体系被打破到新的社会体系的建立,一个平衡的社会体系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4-0007-05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理论基础
作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IS-LM模型能有效分析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IS-LM模型最初是用来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构成的社会总支出,而这种总支出也是社会总需求水平的反映。社会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的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因此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IS-LM模型就是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工具。其中,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是IS-LM模型的基本要素,凯恩斯最早研究这些要素的关系,汉森、希克斯完成IS-LM模型,构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分析研究IS-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可以直观反映哪些因素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机理,找出提高政策效应的方法。
根据经济学理论,在正常情况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最佳组合是一松一紧或此松彼紧,以防止经济的过分膨胀或者萎缩。在调控阶段,LM曲线可能向左上方或右下方运动。在凯恩斯宏观经济IS-LM简单模型中,如果保持IS位置不变,通过紧缩货币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其结果是国民产值减少、利率上升。采取这样措施的政策指向主要是抑制过热经济,防止经济泡沫的过分滋生。当LM曲线在向左上方急剧运动时,比较适宜同时采取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推进利率进一步上升,依靠持续巨额的财政支出支撑GDP回到原有的水平。
但是这种组合政策的后果是更高的利率,将导致更加严峻的流动性危机,一旦政府支出停止,社会资金链会很快处于断裂的边缘。双紧政策组合一般不可取是因为其对社会经济总量的收缩效应太大,会导致经济严重退步。紧缩的财政政策推动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点会沿着新的LM曲线继续向左下方移动,利率会在原来高涨的情况下下调,理论上使资金链所承受的压力得到一些缓解,经济在进一步萎缩的同时可以为日后的复苏积蓄能量,在应对严重的经济泡沫时,双紧政策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二、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利用,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度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和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阶段(2003-2005年)。2003年6月,我国经济过热的征兆已经非常明显。从2004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紧缩银根,动用了包括提高基准利率、外币存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放开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向发放贷款过猛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等货币政策工具等措施。在紧缩银根期间,相配套的财政政策是“积极的”或者说是扩张的: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的财政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8%、15.6%和18.3%。
第五阶段(2006年至今)。进入2006年以来,宏观调控压力并没减少,只能继续以更高的频率推行更为严厉的银根紧缩政策,多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以及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频度较高。而财政预算支出,也表现出紧缩财政支出的意向。这是典型的双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
三、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调应用的实证案例
(一)湖北省荆门市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调配合运行的实证效果分析
1.财政资金起到了主力军的引导作用。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由第四阶段转入第五阶段,荆门市财政支农资金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在第四阶段(2003-2005年),国家的财政政策是“积极的”或者说是扩张的,因此,财政支农资金增长迅速,尤其实2004年达到了60.5%。而随着第五阶段(2006后),紧缩财政政策的到来,财政资金的增长幅度又恢复到了2003年的水平。而GDP的增长幅度与财政支农的幅度同步,说明财政资金还是在加速农村发展中起到了主力军的引导作用。
2.信贷资金增长缓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农业比重比较大的地市,财政资金也比较匮乏,财政投入的力度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要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单靠财政政策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政府已经不能单纯通过行政干预要求金融机构向农村发放贷款。加之农户收入不稳定、缺乏抵押担保物,而且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农业贷款较其他商业性贷款具有更大的风险,而现在又缺少相应的信贷风险补偿办法,因此,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积极性不高。[1]
(二)湖北省京山县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协调配合应用的实证分析
为了解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情况,笔者选择湖北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京山县进行了典型调查。结果显示,该县财政和信贷对“三农”的投入逐年攀升,但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缺乏协调互动机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项目与信贷项目脱节。为启动新农村建设,该县分别制定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该县将开工建设40个较大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32.93亿元,其中财政资金9.5亿元、银行贷款16亿元,分别占全部资金需求的28.8%和48.6%。这些项目是由地方政府制定的,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交通、饮水、通讯设施建设,但银行未参与项目的规划及前期论证,对项目的认可度低,很大一部分项目将难以得到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必然形成较大的资金缺口。
2.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投入范围不一致。2002年至2005年,该县财政支农资金总额为5.78亿元,投资领域包括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分为有偿性投资和无偿性投资两种方式。有偿性投资项目主要是农业多种经营和农田整理等项目,用款人需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投资,占投资总额的19.55%,其中2006年已将农田整理项目纳入无偿性投资项目;无偿性投资项目主要是各类直接补贴、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投入等,占投资总额的80.45%。而同时期该县金融机构净发放2.64亿元农业贷款,93%的贷款投向农业多种经营项目,与财政资金的支持范围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对财政资金无偿性投资项目进行配套支持。
3.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期限不匹配。在该县“十一五”规划设置的40个涉农投资项目中,中长期投资项目37个,占92.5%,投资额29.9亿元,占91%;短期投资项目3个,占7.5%,投资额2.96亿元,仅占9%。从投资收益期看,一般长达2-5年。如土地整理项目在完工后至少需要两年才能恢复到原有的收益水平,3年后收益才会有一定程度提高;林业项目收益期跨度最长的达8年左右。与之相对应的是,金融机构对涉农领域的信贷投入以短期贷款为主。2005年末,该县中长期涉农贷款余额6260万元,仅占涉农贷款总额的3%,比财政中长期涉农投资比例低88个百分点。
四、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应用效果的经济学分析
(一)双紧的政策组合在控制发达地区经济过热的同时,也限制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实行单纯一种或简单几种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是不够的,因为不同地区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各自的产业结构和金融辐射能力及辐射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特点,应该实行不同的政策组合方式,否则宏观调控就会出现两难境地:执行比较温和的财政和货币组合政策,在经济过热地区难以达到调控的预期目标;执行比较严厉的双紧政策,可以部分抑制经济的过热,但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将带来严重损伤,甚至加剧落后地区经济的恶化。
(二)目标取向和运行机制存在差异,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调不畅
在我国,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在基本目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导致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之间协调不畅的根本原因。结合京山县实际分析,两者协调上的问题主要受制于“四大障碍”。
1.目标障碍。从理论上讲,财政支农资金以提高社会效益为最大目标,绝大部分资金是无偿投入;信贷资金则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资金是有偿使用的,需要按期偿还贷款本息,两者的目标不一致。由于存在目标障碍,影响了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协调互动。一方面,财政资金对信贷资金的引导弱化。财政支农主要以各类补贴和直接无偿投资项目为主。2002—2005年,京山县各类农业补贴1.08亿元,占财政对支农资金的61.2%;农业项目投入方式也以自主办项目为主,较少考虑用信贷资金作为财政投资不足的补充,项目建设单位宁可多花功夫争取财政投资,也不愿向银行申请贷款。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调整进度不一致。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国家随即对财政政策做出调整,加大了对涉农项目的投资力度,财政资金明显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尽管国家也就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但由于信贷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信贷政策尚未随之进行调整。
2.体制障碍。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项目众多,财政支农资金共有15个大类和几百个专项,形成了多部门管理、多渠道支付、分级次负担及条块结合的财政支农体制,表现在:一是管理部门众多。京山县财政支农资金分属9个部门管理,不同渠道的财政投资既有重复交叉,又有过于分散的现象,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难以形成支农合力。二是财政资金支付渠道多。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一部分由上级财政下拨后通过县级财政列支;另一部分由中央财政或省级财政直接拨付给主办部门,再由主办部门逐级下拨。三是分级负担体制加重了地方财政的压力。农业税费减免导致县乡财政收入减少,可用财力缩小,导致地方财政应配套支付的支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农村金融体系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无法与财政条块结合的支农体制相衔接,并且财政支农体制不顺也对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协调互动形成了障碍。同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不能到位,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信贷支农功能缺位,很难保证国家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得到落实。如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信贷功能不全,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领域,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后全面实行商业化经营等等。
3.沟通障碍。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上协调机制较完善,但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等领域,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之间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一是决策层面协调机制不健全。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支农政策磋商机制,导致各自出台的政策关联性不强,使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难以融合。二是项目信息缺乏交流。基层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没有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在申报支农项目时各自为政,财政部门没有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的渠道,金融机构也缺乏获取财政性资金支持项目相关信息的手段,使金融机构无法向财政支农项目提供信贷资金。
4.观念障碍。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是会计、银行是出纳”,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在使用上相互混淆。金融机构在计划经济时期按照财政计划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量的信贷资金,造成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损失严重,特别是农业银行至今仍背负着较沉重的负担。因此,金融机构至今仍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存在较重的思想障碍,认为新农村建设应以财政政策性投资为主,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潜在风险巨大,应当避免进入。
五、加强政策的灵活性是促进财政资金与货币资金的协调性
(一)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根据自身情况适用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
在宏观调控阶段,欠发达地区要避免经济恶化,减弱“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除了自己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发展经济外,国家必须以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去支持其基础设施以减少开发资源的启动资金,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是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内在依据。关键是在于落实并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高效回报。
分地区而言,在出现经济过热苗头的不发达地区,应该选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图1所示,即LM1移至LM2,IS1移至IS2,均衡点由E1移至E2,图形显示是推动利率更高。由于在抑制经济过热苗头的时候不能过分压制经济总量,所以货币紧缩使E1、E2横坐标一致为宜,也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配以较紧的货币政策。
对于某些相对落后地区,在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应辅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即LM1移至LM3,IS1移至IS2,均衡点由E1移至E3。货币政策越宽松,新的均衡点就越向右方移动,这就是说落后地区现阶段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应选择积极的财政政策配以较松的货币政策。
(二)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相互配合,创造“1+1>2”的社会综合效应
1.以“信贷资金先行,财政资金补贴,强力支农”的形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对符合财政资金扶持条件的企业项目,如财政已安排或拟计划给予项目补贴和贷款利息补贴,已经达到信贷资金支持条件的,信贷资金可提前介入,支持此类企业做大做强。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分别作用于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两者相互补充,更有利于企业的迅速成长。
2.以“财政资金先行,信贷资金跟进,互补支农”的形式,支持农村水利和一般性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和一般性基本建设由于投入大、效益低,信贷资金一般情况下难以涉足。近年来,国家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明显加大了对农村水利和一般性基本建设的投入,在财政资金无偿性铺垫下,农村水利和一般性基本建设基本具备了信贷资金跟进扶持的先决条件。
3.以“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同时进入,共同支农”的形式,支持农村新型能源及生态环境建设。推广农村新型能源,改善农村安居条件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为扎实促进上述两项工作,国家每年为项目计划内农户安排财政补贴,引导和推动农户加速融入新农村进程。“一建三改”工程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一项具体举措,惠及千家万户。这类项目可以采取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同时进入的形式,共同支农。即对地方政府规划发展的项目,在有资金需求的情况下,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可以同时进入,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可发挥机构网点优势,利用“小额农贷”政策对项目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或固定资产投入贷款,不断扩大支农项目的深度和广度。
4.政策性信贷资金先行投入,以项目产生的财政收入或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为还款保证的形式,支持县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已突破政策性业务限制,信贷范围进一步拓宽,不仅可涉足农村公路网、信息网、商业物流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对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可投资。政策性信贷资金一次性投入规模大,利率优惠,使用周期长,具有其它股份制和国有商业银行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得到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还款的保证前提下,农发行即可对重大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信贷支持,以形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2]
(三)从机制入手,促进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调互动
1.建立财政与金融协调机制。通过建立县级涉农投资项目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项目规划、预算、申报及项目实施等工作进行科学调度,做好财政资金与信贷投入的衔接工作,监督项目预算的执行,促进项目资金的落实。同时,明确财政、金融的支持重点。财政资金实行全额无偿投资,以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建设为主,逐步退出农业经营性项目。商业性信贷资金主要支持农业经营性项目。政策性信贷资金应实行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主要对商业性信贷资金无法涉及的领域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进行支持。
2.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一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对现有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认真清理,取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高的专项支出,对资金用途和扶持对象基本相同或相近的专项支出予以合并。除救灾性和具有特殊用途的财政支农资金外,对各级政府安排的所有支农资金进行整合,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二是整合涉农信贷资金。设立新农村建设信贷资金专项金融统计项目,对县域地区涉农信贷资金实行统筹规划、合理摆布。对较大项目实行银团贷款、政策性与商业性混合贷款等模式,增强信贷支农实力。
3.完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质量。以防止截流挪用为重点,切实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支农资金不流失。一是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将各级财政的支农资金全部纳入专项基金管理范围,并吸收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的捐助,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拨付。二是加强项目管理。推行“阳光工程”,提高项目透明度,完善涉农投资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负责制、重点项目招投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杜绝暗箱操作,确保涉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完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建立财政、信贷支农资金支持项目从立项、执行到完成的全过程审查监督机制,对每项支农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进行监测评价。[3]
4.加强引导和推动,为金融、财政支农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基层人行职能,扩大基层人行信贷监督管理权限,创新信贷政策引导措施,延伸再贷款的使用范围,完善再贴现、利率等操作手段,提高基层人行对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能力,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涉农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户的诚信意识,对守信企业和农户给予政策优惠和信贷倾斜,营造诚实信用氛围,增强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信贷投放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君伟.近距离看农村—调研随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1.
财政政策与投资政策 篇4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 而这两大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可以通过IS-LM模型得到清楚的说明。
在IS-LM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 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 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表1是建立在IS-LM模型基础上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影响的总结。
二、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物价增长较低、经济效益较好的局面。然而, 在宏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1.投资增长过快
投资增长由多种原因形成, 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 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较多;国际、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 推动了原材料生产部门投资的快速增长;新一轮经济增长引发了工业投资的增长;信贷投放过快直接导致投资快速增长。
投资的过快增长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投资的过快增长, 将加大对原材料的需求, 引发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进一步传导到消费价格的上涨, 将加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我国能源消耗速度已经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将导致产能过剩, 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 而不是单纯的投资, 投资增长过快会扭曲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投资快于消费的增长, 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贸易顺差与负面影响
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规模和增长, 都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否则就会形成贸易过度增长, 造成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 影响国际市场供给, 造成更多贸易摩擦。近年来,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 给国际市场带来了冲击, 引起了人民币汇率问题和频发的贸易争端。
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一些行业产能过剩, 国内市场疲软, 企业销售依赖国外市场, 2005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占总产出的比重即外贸依存度高达80%,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在纺织品、鞋、玩具等行业, 缺乏自主品牌, 靠低廉价格销售, 利润微薄;粗放式外贸增长给国内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外贸出口的大量增加, 加剧了我国的外贸摩擦,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也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3.经济高位运行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经济增幅较高, 速度较快。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 比上年增长11.4%。国民经济增速确实较高、较快。同时, 工业生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税收等增幅都在加快。
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再继续加快, 经济运行有可能由偏快向过热转变。经济过热是指经济过度增长, 是投资和生产大大超过消费需求的经济状态。伴随经济过热而出现的经济症状常有高投资、高通货膨胀、能源资源短缺等经济瓶颈、虚假繁荣、产能过剩、经济泡沫等现象。如果出现经济过热将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或使经济进入下一个萧条周期, 随之出现通货紧缩。
三、我国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上的对策
1.财政政策方面的对策
第一, 扩张性财政政策转向稳健。
根据上面的分析, 为了抑制我国经济局部过热和物价上涨的苗头, 我国实施近7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应逐渐淡出, 转向稳定的财政政策。虽然在方略上将财政政策定位稳健的政策, 但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 财政政策应在紧缩、中性和扩张的力度中区别对待, 既要做到抑制某些行业过热的局面, 又要加快发展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达到总量中性, 结构优化。
第二, 把准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其核心是松紧适度, 着力协调, 放眼长远, 要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目标。具体来说, 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就要保持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平衡, 在当前消费增长有限的条件下, 对投资的增长就必须给与控制, 以期保持供求平衡。
第三, 推进税制改革。
与发达国家的结构性税收政策相比, 我国现行税制中还存在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 因此, 应加快税收制度的改革: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 为企业的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推进增值税转型的步伐, 为企业创造技术改造的条件;在税收优惠上要体现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以减税为代价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扩张效应, 其与增支一样都可以带来财政的扩张效应。
第四, 调整和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要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增加公共服务和公共消费支出, 拉动社会消费增长。一是政府的支出应向科研、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和环保等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增加科技与开发经费的支出, 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增加对教育, 特别是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支出。二是注重对不发达地区如偏远山区、农村和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发展动力的行业的扶持。解决这些地区劳动力转移问题, 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结构的转换。
第五, 发挥国债的经济调节作用。
首先, 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 适当增加中、短期国债的数量, 改善国债的结构, 降低偿债风险。其次, 国债资金在使用上应该向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倾斜, 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再次, 可以将一部分国债资金贷给技术改造企业, 解决企业融资的困难, 有利于企业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
2.货币政策方面的对策
与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特点相比, 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市场调节的特点, 因此, 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应更加重视货币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我国应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一, 进一步完善间接调控机制, 保持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
中央银行应该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继续控制信贷规模, 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当前投资增长回落仅是初步的, 调控效果并不牢固, 投资冲动依然存在, 要防止投资增长再度反弹, 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手段, 把投资增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完善中央银行运用价格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 加强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 促进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
第二, 灵活运用利率杠杆, 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
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引导金融结构建立和完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完善利率结构, 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
第三, 加快金融企业改革。
首先,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商业银行改革、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体制的改革, 推进政策性、股份制银行改革。其次, 继续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改变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过低、融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建立统一的互联的证券市场, 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 完善市场法律制度体系。协调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 引导民间融资的发展, 推进金融市场的全面协调。再次, 优化银行信贷结构, 增强银行的负债调节能力。
3.“双稳健”搭配的对策
根据IS-LM模型, 在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的不同区域,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不同的运用效果。在经济萧条阶段, 货币政策效果微弱, 财政效果显著;在经济复苏阶段, 货币政策效果逐渐增大而财政政策效果递减;在经济繁荣阶段, 货币政策效应显著而财政政策效应较小;在经济衰退时期, 货币政策效果逐渐减小, 而财政政策效果递增。因此, 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应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适当的搭配, 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在面对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上述一些问题的情况下, 我们应当:首先, 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和银行的配合机制, 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 包括政策目标的协调、财政赤字和金融不良资产的定期测算、财政金融政策和操作工具进行互动效率评估和化解金融不良债务安排等。另外, 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作用, 而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
其次, 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财政政策要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为主;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两大政策手段的协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国债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协调配合。通过发行短期国债, 又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国债, 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 发挥国债调节产业结构和货币流量的双重作用。第二, 政策性投融资与财政贴息的协调配合。政策性投融资主要用于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产业, 通过财政贴息措施, 促进其健康发展。第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他手段的协调配合。如税率与利率的协调, 对某些产业奖励与限制的协调, 财政收支平衡与信贷收支平衡的协调等等。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宏观政策的选择向“双稳健”政策转变。一方面财政政策要以松紧适度为核心, 要着力协调, 放眼长远, 要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应更加重视货币政策的运用, 要加大金融体制改革, 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 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较为复杂, 因此选择“双稳健”的组合, 既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自身应讲究内部组合, 又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使用。
参考文献
[1]N.Gregory Mankiw.Macroeconomics[M].Fifth Edi-tion.
[2]陈佳贵.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郭庆旺, 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4]刘溶沧, 赵志耘.中国财政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5]汪红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6]姚大鹏.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一点看法[J].管理世界, 2005 (3) .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篇5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作
者 王昕炜
考试批次 东财2012年三月课程考试 学籍批次 1103
学习中心 安徽省直奥鹏学习中心 层
次 专升本 专
业 行政管理 完成时间 2012年2月12 日
题目2:如何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存在于当今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工作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口头上喊的是政策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实际上是政策被“变通” 的表面一致,但却阳奉阴违执行。或者象征性、“走过场”式的执行。出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中的“折扣”现象,上面“风声大”,下面“雨点小”。一些政策被歪曲和修改,结果与决策者的初衷南辕北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本位思想和执行力,不仅使上级政策遭受“棚架”,也严重损害了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实质是蔑视上级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导致政策无法得到真正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所以要坚决加以制止。揭开浮华面纱,探究背后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三方面所致:
一是政策缺陷滋生成长土壤。我国目前处于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切都处在探索尝试阶段,这就难免造成一些政策的制订,缺乏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既给政策的执行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使一些执行者有机可乘,钻政策空子,玩“擦边球”。
二是理念缺失成为罪魁祸首。一些政策执行者“官本位”思想严重,或“地方主义大于天”,或经不起发展中的各种诱惑,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变形,个人“私欲”膨胀,这种“为民”理念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人情、金钱大于政策,个人关系高于组织原则等不正常现象,使一些“为民”、“惠民”政策遭受歪曲和滥用。
三是监督缺位造就执行暗箱。权力的正确运用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体系。我国的监督体系还很不完善、不健全,监督形式单一,部分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一些刚性监督手段“被搁置”,难以形成对政策执行者的有效约束。久而久之权力不断膨胀,监督逐渐弱化,最终权力如“脱缰之马”,难以控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树立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使自己制订的政策符合客观实际。
其次,思想认识到位、积极付诸行动,领导以身作则是政府执行力的内在要求。提高政府执行力关键在领导,各级政府领导如果能以身示范,率先多做少说,对各项工作真抓实干,政府执行力的提高就不是一件难事。
第三、建立公开透明、富有实效的监督监管新机制,让政策的执行在阳光下进行,实现上下一体、团结一心的政策执行体系,真正让政策惠及基层广大民众。
第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提高执行效益。立法健全,执法严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是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可以制止政策执行中的滋生的腐败等一些犯罪的发生,还可以影响社会成员对政府的理解和配合,进而影响政府本身的执行力。
总之,政府执行力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题目3:请结合实例说明公共政策执行的经济手段
什么是公共政策执行的经济手段
㈠公共政策执行手段分类
公共政策执行手段是指政策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者为完成一定政策任务,达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执行手段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思想诱导手段和经济手段。
㈠什么是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价格、工资、利润、利息、税收等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各种经济手段的功能不同,需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采用价格反映全部成本的原理,从影响成本和效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行为选择,以便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当某些情况下不适用市场机制时,就要求有政府干预,结合政府法规共同实现目标。经济手段一般的形式有:收费、补贴、押金—退款制度、市场创建及执行鼓励金等类型。经济手段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应用
㈠应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特点
环境污染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外部负效应,即某一产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生产者私人成本的现象。采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事实上是将环境污染这种外部负效应予以成本化。允许污染者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达到环境保护规定的标准,从而节约社会成本。同时也刺激排污企业进行工艺创新与技术开发,降低污染排放。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采用经济手段,比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更加灵活,也更易实施。
㈡国外相关实例
欧盟国家在处理油漆桶、硫酸瓶、电池等有毒垃圾时,往往采用押金-退款制。即生产商先向管理机构付部分押金;生产商将油漆出售给销售商时,要收取部分押金;等销售商将用过的油漆桶送到回收站时,可以将押金取回;回收站再到管理机构处将押金取回。这一方法可以回收有毒垃圾,减少土地污染。
㈡国内相关实例
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是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手段。为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企业将趋于过少的污染控制。而排污收费和排污许可又要求企业把污染排放控制到规定以内,使企业可以在交排污费和控制污染之间自由选择。
在制定排污收费政策方面,我国先后于1982年、1988年公布实施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并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在制定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政策方面,我国在1988年6月,确定在上海、北京、天津、沈阳等18个城市进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试点工作;到1996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实行了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在满足大气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排污许可证的买卖,运用经济手段,控制企业排污。题目4:请你分析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是:
1、政策敷衍
指公共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将政策束之高阁, 阳奉阴违, 敷衍塞责, 从而使政策变成了一纸空文, 根本谈不上解决具体问题,实现具体目标。
2、政策选择执行
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往往对政策“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执行,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 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3、政策附加
政策附加的主要特点是执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 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 自行其是, 谋取私利, 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
4、政策歪曲
公共政策执行者在传达和执行中对政策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 从而导致政策失真, 甚至被替换为与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
5、政策抵制
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不接受, 从而产生抵制情绪, 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6、野蛮执行公共政策 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用行政手段的现象,有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对执行对象动辄命令、强制, 使执行对象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难以接受。行政手段在执行中扭曲变形, 演变成野蛮执行, 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极大地影响了执行效果。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首要因素。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偏误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 就是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 有漏洞可钻。政策是否存在缺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是策是否合理;二是政策本身是否明晰;三是政策是否“前后左右”协调一致;四是政策是否多变。
2、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任何一项政策最终要靠执行主体来实施, 现实中政策执行偏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造成的, 这表现在:
1)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种种原因, 一些政策执行者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滑坡;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理论水平低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少数领导干部没有系统接受现代政策、科学知识的训练, 很难形成科学行政必备的系统观念、战略远见、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以及自觉接受监督的民主意识。这些弱点难免对政策执行产生不良影响。
2)执行主体法制观念淡薄 从行政的角度看, 中国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变化的随意性很大, 人治色彩浓厚。政策执行中随处可见官僚的“任性专断”, 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执行效率递减的重要原因。
3、政策沟通和宣传的渠道不畅通
我们很多政策原本是惠民政策,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制定的政策,但是由于宣传和沟通的不到位,一些人不了解政策而产生抵触政策倾向。特别是,有些政策触及少数人的利益,这部分人蛊惑那些不知实情的人抵触政策的实施,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进而导致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财政政策与投资政策 篇6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十年相互协同情况分析(1993年—2003年)
近十年来,根据不同经济状况的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采取了不同的配合形式,从协调方式、作用力度、操作技巧以及政策环境来划分,基本可分为两个比较大的阶段。
(一) 1993年下半年到1998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适度从紧配合
针对前一时期金融秩序混乱、财政信用关系不顺、财政收入增长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现状,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改革财税管理体制,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税制;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建立中央银行体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规范信贷资金拆借行为。这次宏观调控主要偏重于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保证国民经济重点方面的发展需求。经过几年的宏观调控,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践证明,这次调控不仅有力地控制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由1993年的132%和1994年的217%,回落到1995年的148%、1996年的61%和1997年的08%。而且经济持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国民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二)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情况
面对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为了缓解日益明显的需求不足压力,我国果断地转换宏观调控方向,从1998年开始实行以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以后的几年里虽然在力度和具体目标上有所变化,但政策方向始终未变并延续至今。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成功配合
(1)有效拉动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使1998-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8%之间,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与此同时,货币信贷的增长比较平稳,货币供应量充足适度,我国经济逐渐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适度货币供应”的局面。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政策取向、政策选择和政策配合协调上都有不少新的尝试。1998年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政策着力点是扩张,在实施中采用的是加大财政扩张力度,同时辅以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的组合模式。政府公共支出的扩张,是采用债券融资型,即靠增发国债来扩大公共支出。响应搭配的货币政策松动则表现为增加贷款规模,放宽贷款投向,下调存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等多层面的配合。值得指出的是,逆风向操作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除了补充增加建设项目资本金、增加直接投资和刺激银行扩大贷款拉大需求外,特别国债的安排,为我国防范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M2增幅基本在14%以上,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之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增幅基本控制在14%—16%的平稳增长区间。而且信贷结构有了大幅度调整,人民币汇率稳定,货币政策初步实现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调控手段和调控中介目标日益多元化,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1)最明显的不协调反映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领域——债券市场。一般情况下,财政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或交易所债券市场,或同时在两个市场,通过发行国债来落实其财政政策。央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冲外汇占款,通过收缩或放大基础货币供应量以落实基本货币政策。2003年8月23日,央行宣布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持续释放国债以回笼货币,并发行央行票据作为吸收流动性的补充。国债收益率低至23%—24%,央行票据收益率高至28%—29%,导致国债价格下跌和发行困难。
(2)国债投资与银行提供的配套贷款之间矛盾开始显现。国债投资虽然建成许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项目,但也形成一些没有达到预期效益的项目,使得银行配套贷款面临损失。同时,随财政政策转型,国债项目向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长期项目转移,商业银行配套贷款还本付息难度加大,中长期贷款由于其时间跨度大,不确定因素多,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待强化。1988—2002年上半年,为配合财政政策的扩张需求,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刺激信贷投放的政策,但统计资料显示,1998-2001年,金融机构贷款分别增长164%、116%、134%、116%,明显低于1993-1997年平均增长276%的水平。货币供应量情况雷同。2002年上半年,信贷投放仍然偏少。而进入2002年下半年后,央行并未出台新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信贷却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汽车、水泥、钢铁等行业出现过热的苗头。
(4)财政政策所支持的农业税费的改革与基层金融改革的落差。县以下金融网点的撤并,使农业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角色空缺,无疑会抵消农村税费改革的正面效果。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中,行政措施的痕迹犹存。这当中既有基础性问题、经验问题和效率问题,也有体制上的问题。
二、财政赤字的思考
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归属关系浅析 篇7
信贷政策是国家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中占有重要位置。信贷政策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概念与定义, 一般来说, 即指通过控制国家年度信贷总量、明确信贷导向、调节信贷成本等手段来达到宏观调控目的。具体而言, 就是国家行政管理当局依据年度经济形势, 确定经济发展目标, 据此明确需配套支持的信贷总量;依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需要, 对各行业和地区实施差别信贷待遇;通过调节信贷获取成本, 达到有保有压, 合理调控的目的;把握信贷投放节奏, 以支持和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降低经济发展的波动性。总之, 信贷政策对于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度依赖间接融资的国家来说, 信贷政策对于达成宏观调控目标更是意义重大。
二、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来看
一般来说,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是四个, 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通过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 平衡实现四大目标。实际上, 信贷政策对于实现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控制信贷投放总量, 可以有效控制总需求, 进而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防止出现需求急剧膨胀带来的物价水平上升。根据国家不同产业劳动力吸纳程度不同, 可以通过信贷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 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并可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信贷支持劳动力的培训, 例如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等, 实现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帮助劳动力实现就业岗位转换, 增强劳动力的就业适应性, 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首要目标, 尤其是中国主要依赖间接融资, 信贷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持不可或缺。我国是外贸主导型国家, 进出口行业大量需要配套贷款支持, 而在当前经济转型阶段, 通过实施差别信贷政策, 有助于减少两高一低行业出口, 逐步增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 并通过国家信贷扶持, 增加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可见, 信贷政策对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直接且明显的作用。
三、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来看
一般来说,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市场化发育程度各异, 央行的治理和调控能力也有区别等因素, 对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没有统一的定论。大致可以归纳为货币供应总量、银行信贷规模、长期利率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实际上, 信贷政策与以上经济变量高度相关, 通过实施信贷政策, 可以有效地辅助实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总量无论从哪个层级来说, 都可大致归纳为现金加流动性不同的存款。而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 企业资金结算高度依赖银行, 流动资金、长期资金大多需要信贷支持, 并通过信贷的投放转化为存款, 进而构成货币总供给。银行信贷规模是信贷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控制信贷规模总量是信贷政策的首要目标。长期利率水平受多重因素影响, 市场上资金的稀缺程度是重要决定因素, 而信贷是资金供给的主要渠道, 信贷政策的导向对于长期利率水平具有重要影响。通货膨胀的成因复杂, 但无论是总供给的持续收缩还是总需求的迅猛扩张导致, 都可以通过信贷政策的区别对待对症下药以治理通胀。对于总供给的衰退, 可通过信贷扶持加以扩张;对于总需求的扩张, 可通过信贷回收来加以遏制。总之, 信贷政策对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现有重大影响, 充分合理使用信贷政策, 有助于保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达成。
四、从总量效应和结构调整来看
货币政策的工具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经济体制下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包括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及窗口指导。在我国一般还包括再贷款和利率调整。
总体上来说, 货币政策工具都是总量调控工具, 是在社会资金总供给方面进行调节以调控社会信用总量, 搭配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资金供给仅是起到总量调节的作用。无论是扩张性抑或是收缩性货币政策都是针对调控对象资金总量而言的。由于调控客体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资产负债规模、收入结构差异等因素不同, 其在落实和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时不可避免带有很大差异。而中国地域广阔, 各地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总量调控在控制通货膨胀, 保持国家总体经济平稳发展方面作用明显。但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落实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方面, 信贷政策作用不可或缺。只有通过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 有所针对地扶持或限制不同地区, 不同产业, 才能同时实现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因此, 信贷政策从作用上来说, 与货币政策有着互补且优化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作用, 根据货币政策调控方向, 搭配使用信贷政策工具, 既可保证总量调控, 又能有效做好结构调整。
五、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看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理论上有许多流派, 归纳和分析的模式各有不同, 从主流和经典的凯恩斯理论来看, 货币政策传导是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 进而对资本边际收益产生影响, 又作用于投资, 而投资是总需求的重要部分, 最终影响到国民收入。也就是说这一传导链条的关键环节就在于调控利率水平, 进而控制投资规模。
众所周知, 中国尚处于市场发育不成熟, 市场体系不健全的初级阶段, 在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中, 受诸多因素影响, 极易发生传导不畅通的情况。一是金融机构的行政依赖性较强, 对市场条件变化不敏感, 在信用收缩的情况下, 资金成本上升有限, 再受到放贷高度向政府背景项目和国企项目倾斜影响, 市场利率难以随之变动。二是利率尚未市场化, 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最大来源就是居民和企业存款, 由于利率受到单向管制, 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锁定, 且国家一直执行对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 法定存贷款利差较大, 为金融机构预留足够的利润空间, 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节对金融机构利润影响相对有限, 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动机来随之调节市场信贷利率。三是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关系不显著。中国现行体制下, 投资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 投资项目的政治性较强, 有强大的政府背景和相关财政作担保和支持, 对此类项目, 银行趋之若鹜, 议价能力较弱, 利率上浮空间非常有限, 即便利率并不低, 但受制于项目完工工期等因素考虑, 投资方对融资成本并不会作太多考虑, 因此利率对投资难以产生实质影响。因此, 中国的市场发育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不畅, 必须依靠信贷政策为辅助。通过信贷总量控制、方向调节和利率浮动, 可以直接对投资产生作用, 进而有效影响国民收入。
六、从货币政策时滞效应和应对危机的角度来看
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 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搭配的问题, 当货币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 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货币政策又需要立即转向, 极易造成货币政策被动, 公信力不足的问题。而信贷政策具有直接、快捷的政策效用, 降低了货币政策时滞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应对金融危机的角度而言, 信贷政策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金融危机具有发生突然, 波及面广, 破坏力强的特点, 如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调节宏观经济政策, 就会贻误应对危机的最佳时机, 而信贷政策直接作用于信贷规模, 传导速度快, 有助于及时扭转经济态势, 可以立竿见影, 有效应对危机, 可见信贷政策可以对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起到有效的补充矫正作用。
七、信贷政策与微观监管政策的区别
此外, 信贷政策属于货币政策有机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还在于信贷政策与监管政策有着重要区别。一是从政策层次上来说, 信贷政策是总量调控工具, 着眼于控制信贷投放总量及优化信贷行业与地域布局, 并不细化到金融机构的具体经营规范;而金融监管政策着眼于微观层面的合规性监管, 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模式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因此其政策层次并不等同。二是从经济发展导向来看, 信贷政策并不具体规定每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规模与方向, 只是从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的角度对金融机构整体实施的政策, 而金融监管政策由于一般包括高管任职资格审核和市场准入等关键监管措施, 其监管手段是面向金融机构个体的, 如与信贷政策同步实施, 极易产生行政干预作用, 对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行为形成干扰, 与市场经济取向相悖。三是信贷政策具有相机抉择的特点, 应与经济形势变化相适应, 而金融监管政策主要目的在于防范金融机构违规经营, 肆意践踏市场规则, 恶性竞争加剧市场风险, 因此其主要意图在于规范金融机构行为模式和业务取向。且一般均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制定发布, 具有相对固定性, 不可能朝令夕改, 从而导致金融机构无所适从。因此金融监管政策的实施方式与信贷政策具有内在的冲突与不可兼容性。
论土地政策与房地产政策博弈 篇8
1.1 近年房地产政策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情况越来越热, 房价过快上涨, 出现了有很多闲置的房子卖不出去, 而老百姓又买不起房子的情况。根据这种情况, 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05年3月5日, 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语气平和但坚定地宣布:2005年物价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从此, 拉开了调控房价的序幕。
3月27日, 国务院办公厅给各省市自治区下发了一份关于控制房价的电报, 提出了八条建议, 史称“老国八条”。
又过了一个月, 4月27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讨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问题。随后出台了七部委的文件 (简称“国八条”) 。“国八条”是一个纲领性文件, 之后, 各部门根据该文件的要求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在5月份之后, 这些政策措施逐步得到落实。
总之, 2005年的房地产市场关注的焦点就是政策。
2006年, 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出台政策最多的一年, 先有国六条, 然后有国六条细则, 以及土地出让金转让制度、土地监察制度、限制外资准入、二手房交易个税征收、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等文件。尽管每一项政策都十分温和, 但是已经显示了中央政府调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1.2 土地政策工具
实行的土地增值税“清算制”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税费政策成为2007年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工具。在房价高位运行、“且调且涨”的背景下, 2007年房地产税费调控的大幕开启。
2007年1月1日起, 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在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平均提高2倍, 其中交纳税费最高的大城市土地使用税, 每平方米年税额由以前的0.5元至10元调整为1.5元至30元。同时, 新批准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1倍的政策也正式实施。自此, 土地增值税清算、土地使用税和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提高, 三者构成了土地环节的“一费二税”上调政策。2007年房地产市场税费政策调控正式启幕。
房地产研究专家顾海波指出, 联系到以往一系列税费政策对房价影响甚小甚至反向影响的事实, 人们不能不担心税负被转嫁到消费终端。税务总局规定, 对于无房屋原值凭证、不能计算应纳税额的, 税务机关可按住房转让收入的1%至3%核定征税。结果, 地方在操作中, 所得税基本都按1%或2%的税率征收, 离20%的法定征收税率相去甚远。核定征收的本意是不给逃税者可乘之机, 地方在具体“落实”中, 恰恰将其变成了“合理避税”的对策。
“这不能不引起重视。”顾海波说, “税收调控能否起到预期效果, 关键还是执行。”
自2004年以来,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 这些政策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 旨在通过对土地市场的监管力度, 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供给, 防止土地的盲目开发以及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下面我们对重要的土地政策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现实经济形势表明, 正确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对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产生了釜底抽薪的效应, 是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凸显成效的关键因素所在。
2 利用土地政策宏观调控房地产
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因此国家宏观调控应该包括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目标, 所以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工具。从我国多年发展实践来看, 房地产业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土地市场的失衡, 另外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过热与低成本土地供给密不可分, 因此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已是势在必行。
利用土地供应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其实质是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通过对全国或本辖区内土地资源的供应总量和结构的干预, 对一定范围内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的过程。
2.1 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作用
2004年始, 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整顿土地市场, 国家颁布的土地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杜绝协议出让土地、彻查开发区与大型项目、完善各项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作为中央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各地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土地政策, 例如上海市人民政府2004年6月颁布《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 (即上海市25号令) , 明确土地储备是政府行为, 并于同年8月1日实施。这是政府将加强土地市场管理、预备大力征购或回收土地的明确信号, 大量征购、收回土地资源成为政府的既定目标。土地政策 (尤其是有关土地储备的政策) 的宏观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1 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
通过土地的征购、收回、储备和有计划地投入市场, 既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也保证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作为城市运营发展的最大资源, 土地极为宝贵, 因此, 土地资源应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出台储备办法就是要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
2.1.2 完善土地供应方式
将现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毛地出让”转变为“熟地出让”, 增加土地成本的透明度。土地成本的透明度对购房者来说十分重要, 从中可以非常清晰地估算一块土地上商品房的建设成本, 从而评估房价是否合理。
2.1.3 平衡政府对土地的收入和增值收益
从城市有效运营的角度讲, 地方政府出台土地政策, 将有利于地方集中土地办大事, 做大规模的规划。
2.2 土地市场治理的绩效
我国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对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产生了积极效应, 促进了经济平稳快速增长。1999-2003年, 我国购置土的面积和开发土地面积的差额逐年增大, 1999年土地开发面积为购置土地面积的77.9%, 到2003年这一指标降至62.1%, 房地产业“圈地”成风。
2004年4月底, 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 要求各省集中半年左右时间, 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
土地市场的治理整顿取得了很大成效, 土地开发面积增幅回落, 2004年全年购置土地面积3.98亿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5.4%, 增幅比上年下降14.8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比2004年减少4%, 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总量比上年减少了20.2%。“2006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点”中强调, 今年在土地供应上, 要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继续从严控制农用地转用。今年还将根据居住用地价格变化状况, 调控土地供应。加大对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 严格控制低密度高档住宅土地供应, 继续停止别墅类用地供应。
此前,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土地新政提高了土地成本, 短期内将造成房价上涨。但甘藏春对此表示, 建设用地取得成本的变动不会给房价带来影响。他说, 从目前大中城市的具体情况来看, 房价主要是由需求拉动的, 而土地成本在房价当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因此政策出台后, 用地成本可能有所提高, 但只要市场供求关系不变的话, 房价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甘藏春说,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是一个多种政策体系的有机结合体, 必须将货币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政策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有效地遏制固定资产过度增长的趋势, 所以不能把所有宏观调控的重任都寄托在土地政策上。
“除了遏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外, 土地政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甘藏春说, 我国一直在用低成本的土地资源进行招商引资, 造成了产业布局雷同。对此, 今后土地供应政策将确定不同的主体功能区。
3 房地产政策展望
3.1 调控的重点由房地产的投资规模转向房地产价格
2003年以后, 我国宏观经济指标中, 投资率和投资增长速度都偏高。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放在调控投资规模上, 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是控制两个闸门:一个是信贷闸门, 一个是土地闸门。但调控的结果并不理想, 控制土地的结果是地价不断上涨, 刺激了房价的不断上涨。房价的不断上涨必然使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增加, 而暴利的存在就会冲破任何行政和法律的约束。事实表明, 2003年之后, 大量的资金通过非银行的渠道进入房地产行业, 企图通过控制土地和信贷的方式调控房地产很难取得成功。因此, 今年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从投资规模转向了控制房地产价格的做法是及时而正确的。
3.2 要加大加快适用房建设
我国1998年以前的住房制度属于高度福利化的住宅制度, 1998年出台的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把高度福利化的住房制度改革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住房分配制度。由于国家财政的压力, 政府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在此过程中, 政府为了解决低收人人口的住房问题, 也实施了相应的住房保障制度, 如采取了实物配租、租赁住房补贴、经济适用房等政策。但我们更多地将这些政策作为暂时的过渡性措施来对待, 没有对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给予应有的重视。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规定, 每个地区每年都应有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房, 但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 经济适用房一路衰退, 1996年全国经济适用房的比重是16.6%, 到2001年降为11.3%, 2003年锐减至6.1%, 2004年则不到5%。因此, 经济适用房政策在我国当前的住房制度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 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数目众多的低收人群体的住房问题。
3.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鼓励地方政府兴建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 并非“新八条”或者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细则就能一蹴而就, 真正理顺“市场”与“管制”,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形成一套关于住房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根本之举。获得适当的住房是公民的基本人权, 实现“居者有其屋”是政府对公众最起码的承诺。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看, 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将无法实现上述目标, 因此政府必须干预市场, 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一些国家把享有住房的权利写入了宪法。英国《住宅法》, 日本《公营住宅法》等, 这些都是通过立法建立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先例, 只有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新八条”这个房产新政的创新才能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之举。
参考文献
[1]姜爱林.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J].中州学刊, 2003, (3) :77-82.
[2]范恒山.关于中国土地政策改革的思考[J].理论视野, 2006, (4) :11-12.
[3]刘维新.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开发, 2006, (7) :6-8.
[4]范志勇.中国房地产政策回顾与探析[J].学术交流, 2008, (8) :60-66.
财政政策与个税调整 篇9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注重考查的全面性。
从题型看, 既有选择题的考查, 也有非选择题的考查。从知识点看, 非选择题一般会考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个人所得税等知识, 这是本专题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选择题一般会考查财政政策、财政收支、税收种类、依法纳税等知识, 这是本专题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另外, 也不能忽视财政收支平衡、税收的基本特征、违反税法的现象等冷门考点, 要注意冷门考点和热门考点之间的转化。
2.注重考查的综合性。
本专题知识与经济生活中众多知识联系紧密, 故命题的综合性强, 难度较大。可关注以下命题动向:①综合通胀通缩、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知识, 考查财政政策在当前防通胀、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联系收入与消费、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等知识, 考查财政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作用。③联系分配公平, 综合运用财政作用、财政支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个税等知识, 考查财政、税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巨大作用。④联系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业等知识, 考查财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⑤联系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的知识, 考查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及树立政府权威等知识;通过预算、决算、个税调整等考查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⑥以我国加大科教文卫事业的财政投入为背景, 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提高文化软实力等知识。⑦结合我国的具体财政政策考查其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注重考查的时代性。
因一国实行什么性质的财政政策必须以该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依据, 故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必然具有时代性, 也决定了该专题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联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 提醒考生高度关注, 财政在防通胀稳物价、我国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维护社会分配公平、解决就业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彰显我国宏观调控能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还要高度关注本轮个税改革所体现的经济、政治、哲学道理。
【考点指津】
1.财政收入与支出
(1) 财政收支的构成。
财政体现的是国家通过收入和支出的形式参与社会分配。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 (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 的形式, 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利润收入主要是国家从国有企业和国家参股控股企业中获得的收入。
财政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债务支出。
(2)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财富不断增加, 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分配政策直接影响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收入的多少。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或过少, 最终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最终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 财政收支平衡。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财政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国家应当根据经济发展需要, 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 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考点拓展:
(1) 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影响。
一国借债形成财政收入, 还债则形成财政支出。在一定条件下, 一国可以通过借债方式 (包括内债和外债) 发展本国经济, 但借债隐藏着无力偿还的风险。主权债务是一国以自己主权为担保对外所借的债务。如果一国无力偿还到期外债, 即出现国家违约, 就会引发主权债务危机。如, 近来不断蔓延的欧债危机。我国利用外资主要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 这种方式不构成外债, 避免了潜在的主权债务危机风险。
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 政府一般会缩减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这不仅会增大经济复苏的难度, 引发社会动荡, 还会抑制社会消费、影响投资环境、损害经济基础。全球主要经济体出现主权债务危机, 会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2) 财政收支不平衡的不利影响。
财政收支平衡意味着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如果财政资金节余过多, 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相反, 财政支大于收, 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维持, 这种情况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否则, 可能会导致社会总供求不平衡, 引发通货膨胀。
2.财政的作用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考点拓展:
(1) 从财政支出的角度识别财政的三个作用。
一般情况下, 财政用于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体现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在经济建设支出中, 如果是用于支持某些行业、地区发展, 则体现财政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如果是针对特定宏观经济形势, 为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而压缩或增加财政支出的, 则说明财政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 正确认识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财政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所以国家可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 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及结构优化, 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一般情况下, 在通缩预期增强的情况下, 政府可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在通胀预期增强的情况下, 政府可以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但由于引发通胀的因素错综复杂, 结合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 针对从2010年下半年起至今的这一轮通胀, 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是偏扩张性的) , 而货币政策是稳健的 (是偏紧缩性的) 。
3.税收的基本特征、种类及作用
(1)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凭借政治权力, 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2) 税收的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划分, 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共二十多种。目前在我国,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增值税, 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属于流转税, 实行比例税率。个人所得税, 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属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3) 税收的作用。
①增值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 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②个人所得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③总说 (教材没有详细阐述) :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是国家各项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对调节和监管经济、维护社会分配公平、改善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
考点拓展:
全面认识本次个税法修改。
①修改的主要内容: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即起征点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 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 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
②个税修改的积极作用。第一, 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纳税群体的负担。第二, 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第三, 减轻了个体工商户和承包承租经营者的税收负担。第四, 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
总之, 本次个税法修改体现了“高收入者多缴税、中等收入者少缴税、低收入者不缴税”的原则, 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分配公平, 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 树立纳税人意识。
①义务意识:
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 必须以税收为物质基础。因此, 公民必须树立自觉诚信纳税意识。
②权利意识: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2) “四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注意偷税和骗税的异同。两者都采用欺骗的方式达到目的, 但偷税旨在不缴或少缴税款, 而骗税旨在获得国家的税收优惠。
【高考回眸】
1. (2011·江苏政治卷·11) “十一五”期间, 全国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部和“少边穷”地区倾斜, 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 ③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④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反映财政支持西部和“少边穷”地区的发展, 故③可选;这些资金中有一部分来自车辆购置税, 这说明①可选;②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④表述有误。答案为B。
2. (2011·浙江文综卷·26) 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000元, 其他条件不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B.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解析:个税起征点提高, 实际上是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 故选C, 不选B。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 则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居民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A项错误;征收个人所得税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 故D不选。答案为C。
3. (2011·福建文综卷·33) “拉弗曲线” (见右图) 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拉弗曲线反映的是, 一般情况下, 税率越高, 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 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 投资减少, 收入减少, 即税基减小, 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故①④符合题意。A点是政府获取税收收入的最佳税率选择, 但不是宏观调控的最佳答案。政府的宏观调控应根据客观的经济形势采取积极、稳健或从紧的财政政策, 适度增税或减税。③说法有误。答案为C。
4.[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38 (2) ]据统计, 1959年至2010年, 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1959年至2008年, 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019亿元, 平均增长近12%。“十二五”期间, 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 说明中央财政支持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解题思路也相对简单, 可结合财政的作用解析材料, 很显然材料与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这一作用无关。
答案:加快西藏基础设施建设,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创新设计】
1.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通胀警戒线。下图是某国近几年CPI变动情况, 一般情况下, 该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年份有
A.2006年、2007年
B.2007年、2008年
C.2009年
D.2010年、2011年
2.2011年上半年, 随着物价水平上涨, 杭州物价补贴发放额也明显增加。上半年累计发放补贴金额为1.84亿元, 同比增长53.3%。发放补贴
①体现了财政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②体现了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③属于社会保障支出 ④属于经济建设支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有些纳税人总因自己无偿纳税而耿耿于怀, 甚至做出违反税法的事情。每每这个时候, 有些税务人员又会通过多收税的方法对其进行惩罚, 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材料启示我们
①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诚信纳税意识 ②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其以强制性为保障 ③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 ④我国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 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某动漫设计企业将登记时间由一年改为两年, 想以此骗取国家退税。这种行为属于
A.偷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骗税行为 D.抗税行为
5.2011年7月19日, 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 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推进资源税费和环境税改革。可见
A.税收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B.税收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C.税收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
D.扩张性财政政策可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6.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56875.82亿元 (其中税收总收入完成50028.43亿元) , 增长31.2%。财政收入31.2%的增幅是上半年GDP增幅 (9.6%) 的3倍, 也远远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的增幅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7.6%) 。
材料二:我国2011年前5个月财政支出的有关情况:
(1) 你能从材料一中感悟出哪些经济生活的道理?
(2) 在2011年前5个月通胀压力不减的情况, 我国却依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请结合材料二,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此政策的理解。
7.2011年6月30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工薪所得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 9级超额累进税率改为7级, 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 最低档税率由5%降为3%。
(1) 调整后一个月工薪所得5000元 (扣除“三险一金”) 的人少缴多少税款?简要列举我国提高个税起征点的经济原因。
(2) 结合政治生活知识, 分析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为什么要尊重民意。
(3) 运用认识论的知识, 说明我国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
1.C 提示:一般情况下, 针对物价持续走低, 通缩趋势严重的经济形势, 国家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从图表可以看出, 2009年该国物价持续走低, 故选C。
2.B 提示:对城市困难居民发放物价补贴, 属于社会保障支出, 反映了财政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故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3.D 提示:从材料中有些纳税人的错误做法可以看出①②可选, 从材料中税务人员的错误做法可以看出③可选, ④符合材料的总体意思。故本题选D。
4.C 提示:材料反映的是企业骗取国家税收优惠的错误做法, 故选C。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5.A 提示:材料反映的是国家通过税收政策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自然资源, 故选A。其他选项表述均有不妥之处。
6. (1) ①我国经济稳步增长, 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②财政收入的增幅远高于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这说明我国的分配政策还需调整, 国家集中的收入过多, 会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性, 进而不利于经济长期持续发展。
(2) 在通胀压力不减的情况下, 国家理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但我国依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材料可以看出,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主要是加大了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的投入, 这是在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体现了国家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7. (1) 调整前应缴税款为:500×5%+1500×10%+1000×15%=325 (元) ;
调整后应缴税款为:1500×3%=45 (元) ;
少缴税款=325-45=280 (元) 。
经济原因:①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②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③我国经济稳步增长, 国家可让利于民。④近年来物价持续上涨。⑤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2)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尊重民意体现了人大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也有利于公民理解决策, 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③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尊重民意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也体现了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3) ①实践推动认识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要求我们要调整个税起征点。②真理是具体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原来的起征点已不适应新情况。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原有起征点的实践基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因此必须对此作出调整。
财政政策与投资政策 篇10
关键词:德国,财政哺农,农业综合开发
一、德国财政哺农政策所支持的项目类型
德国国家政府财政扶持的有助于实现宏观目标和符合宏观调控导向的农业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有利于扩大核心农户经营规模,增强农户竞争能力的项目
德国从建国之初就提出“改善农业结构”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执行至今的一项政策就是:通过“土地调整”,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大多数农户地块分散多年来,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1968年7月1日的联邦德国“农业计划”和1968年9月27日的“关于加强和协调改善结构方面的地区政策和建议”中都主张尽力支持那些生产规模大,用现代化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农户和合作社组织,即支持那些有竞争力的核心农户。
(二)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的项目
德国积极倡导和强调生态农业种植。采用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其产量要比常规农业降低25%到30%。但德国倡导和强调生态效益,宁要中产的生态农业,也不要高产的有毒农业。1985年,联邦德国有生态农业试验点有300多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国家财政大力支持下,德国迅速变成世界上有生态农场数量最多、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三)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的项目
德国财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技术革新补贴实现了将堤防、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费用由政府负担。1996年联邦财政用于海岸加固的支出为26亿马克, 占当年支农支出的21.5%。国家为科技成果的应用创造条件, 使提高生产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如对为工业生产提供可再生、易处理的原材料的农业生产给予补贴, 对垃圾处理、土地保护、地下水保护等方面先进技术的应用给予补贴。
国家财政还提供生产资料补贴。如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柴油补贴, 国家支农支出预算中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农用柴油补贴。
(四)其他项目
在德国财政哺农体系中,除了以上三大可支持项目以外还有一些其他项目,如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为了缩减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维持社会稳定,国家通过政府财政来支持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农业项目。德国在贫困地区建立工厂,联邦、州出20%的投资,同时帮助这些地区向欧盟申请资金援助,并对贷款实行低息政策。
二、德国的农业财政政策措施及模式
德国的农业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结构政策,补贴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税收优惠政策。
(一)结构政策
结构政策是德国为改革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这项政策旨在通过土地整理,支持有生命力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国家动员小规模的土地经营者将土地交给大农户经营,土地调整费用的三分之二由国家负担。
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系统的“农业结构政策”。一是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组织农户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交换、买卖、出租等方式使地块相对集中和便于耕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二是推行迁移政策。把一些农户从人口稠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少地区建立“有生命力的农户”,同时扩大迁出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实施综合性社会政策。为了鼓励部分农户自愿放弃土地,德国政府从1969年开始给出售和长期出租土地、放弃经营农业的农民发放专门的补助金。到1 9 9 0年,德国出租土地的比例已占总农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从1989年开始,德国还实行了农民提前退休制度,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退休,把农田集中到青年农民手中。四是直接扶持“有生命力的农户”。通过给予投资补贴和贴息贷款,引导“核心农户”发展大规模农场。
(二)补贴政策
德国对农业的主要补贴形式并不与产量挂钩,而是依据不同作物的面积补贴和对牲畜的头数补贴,以及休耕地(凡是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且地块宽在20米以上,或者虽然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下,但该地块持续被墙、灌木丛或河流隔开的土地,农民可以申请休耕,休耕时间从每年1月15日到8月31日)面积补贴,并越来越紧密地和环境、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等因素相联系,其绿箱政策(绿箱政策Green Box Policies,是用来描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下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政策的术语,是指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的属性越来越强。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西德农业现代化高潮刚刚开始的时候,农民购买化肥时其价格的12%~14%由政府财政支付;从1956年到1963年,财政为此支付了18亿马克。从1956年起,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燃料,政府补贴23%~50%, 直至70年代,政府每年还为此支付4亿马克,其数额高达当时农机用燃料支出的1/3。为了进一步加快土地集中和促使农业经营规模扩大,联邦德国从1969年开始给出售土地和长期出租土地,退出农业经营的农民发放专门的补助金。从1989年开始,在西部实施农民提前退休制度,以财政补贴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退休,将土地集中到年轻的“有生命力”的农户手中,到1994年,已有大约1.8万农民提前退休,涉及33.5万公顷土地。
(三)社会福利政策
从1972年开始,德国在农业财政拨款中增加了农业社会政策这一重点,通过承担农民生活、生产、养老等保险业务,对农民的生老病死提供社会保障。在1996年德国支农支出中,用于农民退休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等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为75.63亿马克,占支农总支出的62%以上。
(四)税收优惠政策
德国农业土地占整个土地面积的80%,但农业土地税收只占整个土地税收的4%。在一般情况下,在德国成立农业企业不需要进行专门审批,因此农业企业就不需要交纳企业税(合作社和有限公司除外)和营业税。但农民要缴纳所得税、土地税等。对土地所得税,政府也只对60%的应税额征收,其余予以免收。德国每年征收农业所得税10亿马克,仅占全部所得税的0.8%,但各级政府每年给予农业的优惠税收却达13.3亿马克,占给予整个经济界税收优惠的7%。
三、以德国模式为借鉴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
从上述对德国哺农财政政策的分析看,德国模式的核心包括3点:扩大核心农户经营规模,增强农户竞争能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以德国模式为借鉴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方案包括:
(一)加大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指导和扶持的力度
目前,我国农业不仅要承担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且要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尤其是财政投入的支持,农业就难以保持健康发展。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二)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德国的农场非常有生命力, 农业富有效益,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在政策上促进了经营规模的扩大。中国应在长期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鼓励土地合理流转, 允许土地转包, 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大力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农地流转机制。
(三)注重农业生态效益,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欧洲, 农业的发展首先考察的是环境保护, 无论生产还是生活, 只要对环境有污染的的项目政府严格限制, 对违规者严厉处罚。政府采取补贴方式, 鼓励农民退耕还林, 土地论作等办法, 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平衡,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保护环境和生态, 一是要尽快建立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行事。二是要加大投入, 保护水土、生态系统、空气等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条件。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农业科研、技术创新投入
我国财政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严重不足, 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 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建设增加了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今后还要更大规模地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要做好河道的清淤工作, 它既有利于防洪抗旱, 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另外, 要从产中的基础设施向产后基础设施的建设延伸, 比如加工、保鲜、仓储等基础设施, 以及市场和流通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强化。
参考文献
[1]、李钢.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模式浅析 [J].农业财政与财务, 2009.8
[2]、侯娜.农业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计划与市场探索, 2003.11
我国的就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底线 篇11
进入21世纪,就业问题在我国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种旨在促进就业的政策纷纷出台。从实际效果看,有些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些政策则不尽如人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政策是否符合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是否符合公共政策的底线。本文从我国的就业政策这一案例出发,来探讨公共政策的底线这一问题。
一、我国就业公共政策的思考与选择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岗位的同时,也在大量地摧毁旧的工作岗位,但摧毁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了创造的速度和规模,使得就业问题愈发严重。我国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就业政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针对当前就业形式和特点,围绕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近期政策要点
第一,继续稳妥地推进国有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前一阶段国有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既有成绩也有不足。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营状况的改善与打破饭碗和大锅饭的用人制度改革密不可分。存在的问题是对企业下岗职工的补偿不足,并且,不同行业的补偿差距很大,造成不少遗留问题需要解决。
第二,制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整体战略。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是就业不充分问题,而不是失业问题,不宜提出实现农村充分就业的口号和目标。在城市化进程速度有限、城镇就业压力增加的情况下,稳定土地制度就是稳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保障。
(二)长期政策要点
第一,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与提高国内市场需求。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最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和行政的手段,今后,要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和市场机制建设城市,特别是中小型城市。
第二,重新审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国情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对就业的长期战略至关重要。要注意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特别要重视我国有比较优势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注重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规模。
第三,创造政策环境,鼓励资本投资,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外资经济相比,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仍有待改善。只有更多的创业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四,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教育不仅要提高全民素质,而且要促进就业。应当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并且要在政策上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这类教育。
二、从我国的就业政策中分析公共政策的底线
所谓公共政策的底线,我认为是公共政策所应该达到的最低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政策应合乎大多数民众的价值理念
从我国制定就业政策的过程中来看,明显是符合了大多数民众的价值理念。就业问题是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国家的就业政策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的就业生活提供建议和帮助,这些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也是围绕更好的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就业问题而进行的,例如,针对我国目前失业人口的现状,国际推出以重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取向的扶持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是运用政策杠杆将所创造的岗位优先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我国目前所推行的积极就业政策也是体现了民意,而且能为大多数民众所接受认可。
(二)公共政策合理性的实践准则
之所以说我国的就业政策符合合理性这个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我国的就业政策在内容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政策。我国政策的调整对象与实施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灵活度。其次,我国的就业政策以实现政策对象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原则,并以此指导具体的政策实践;充分了解现实,收集信息,为制定正确的政策目标提供外在条件。我国的就业政策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变化,为人民提供多种指导。从上可以看出,近期政策以及长期政策说明我国的就业政策不仅符合理论要求,而且适应实践需要。因此,我国的就业政策是符合政策合理性这个底线的。
(三)公共政策不可违反法律秩序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制度性和普遍性规范,而政策是工具性和特殊性规范。法制不仅是法律的准绳,更是政策的紧箍咒。政策只能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在不违背法制的前提下,对社会生活中某些问题作出规定时才具有合法性。
从我国的就业政策的相关具体内容,制定的过程以及实施的具体情况来分析,理想的合理的公共政策,应是一种在对政策客观条件的动态适应过程中,在政策主客体的信息互动中,在程序方法与政策目标的协调统一中,最大限度实现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这才是公共政策的底线所在。
参考资料:
[1]谢明.政策透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庆云,戈世平,张孝德.现代公共政策概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财政政策与投资政策 篇12
改革开放后, 中国对外贸易除采取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外, 还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出口的措施。
(1) 中国目前的关税政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中国经历了一个关税水平由高到低的转变过程, 到2005年中国的关税总水平已降至10%以下。中国的关税政策也在逐步发挥其应有的调节进出口商品的作用。
(2) 中国目前的非关税壁垒政策: (1) 进出口数量限制; (2) 歧视性政府采购; (3) 技术性贸易壁垒; (4) 反倾销与反补贴; (5) 原产地规则; (6) 其他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3) 中国入世后贸易政策的调整及选择。当前, 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入世后, 中国面临的对外贸易环境主要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与非关税贸易壁垒并存。今后中国调整贸易政策的基本思路是:第一, 确定中国对外贸易的总政策。这就是中国要以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为方向, 以多样的政策措施为手段, 借助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工业化,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然, 这一贸易政策也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第二,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措施。一是关税措施, 关税作为一种有效的传统贸易保护政策, 可以直接作用于有关的商品贸易, 起到限制或鼓励商品进口或出口的作用。二是非关税壁垒措施。非关税壁垒措施已成为众多国家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措施, 中国也应顺应历史的要求或国际环境的变化, 有效地运用非关税壁垒措施。目前中国在入世后可以使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有对进口实施数量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自愿出口限制”、政府采购原则、反倾销和反补贴等。中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合理地使用这些措施。三是汇率措施。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汇率的下浮或在管理汇率下的某种程度的贬值,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商品的进口, 促进商品的出口。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汇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大。另外, 中国还可在进口限制和鼓励出口方面采取一些措施, 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中国的某些企业也已经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但从总体上来看,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为此, 中国先后采取了以下政策:第一, 中国制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则。第二, 规范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 从1979年至今, 中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 并同10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议, 与80多个国家签订有避免双重征税协议, 为中国企业到这些国家投资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三, 在项目审批和外汇资金管理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第四, 中国政府根据国际惯例还制定了一些鼓励和扶持的政策, 鼓励中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近年来, 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取向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过去的“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今后, 中国为更好地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第一, 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立法;第二, 完善海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第三, 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第四, 放宽金融政策, 扩大海外企业的融资渠道, 减免税收, 积极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第五, 加强对海外投资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3. 中国制造业贸易与投资的政策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制造业的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呈现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正朝着自由贸易发展, 但还不是一个近乎自由的贸易政策, 它有着可以保护并希望在继续保护之下获得发展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对外贸易, 特别是制造业进口贸易设置障碍是一个可以理解的政策选择。适当的制造业保护会刺激一些外商绕过贸易障碍, 在中国进行制造业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中保持一定的制造业保护不仅保护本国厂商的利益, 从而使由本国厂商为主体的某个产业获得发展, 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特定产业获得发展。
根据中国制造业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以及各国贸易政策的不同, 中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 选择鼓励和限制相结合的制造业对外投资政策, 对那些预期有利于本国经济利益的对外投资给予支持, 而对于预期不利于本国经济利益的对外投资进行限制和引导。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使得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开始从探索尝试阶段迈向初步发展阶段,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和对外投资企业数目快速增加。
参考文献
[1]邹德玲, 谭晶, 从海彬.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比较优势下的融合分析[J].北京:学术交流.2004, (8) :115-117
[2]丛海彬, 邹德玲, 耿振韬.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分析[J].哈尔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 9:80
[3]朱廷君.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