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实践(精选12篇)
政策与实践 篇1
摘要:创新政策评估可以实时跟踪检查现有政策从制定、实施到收效的全过程,形成的反馈意见对后续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对创新和创新政策的新认识入手,重点介绍OECD和欧盟的创新政策制定实施情况及其创新政策评估实践,最后在梳理归纳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新政策评估的基础上,总结一些业已成熟的经验共识,希望为当前我国经济模式转型期间创新政策的制订和评估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创新政策,评估,启示
1 对创新和创新政策的新认识
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1];OECD《奥斯陆手册》将创新定义为“那些投入到市场中或用于生产过程的新技术或被改进了的产品和生产过程[2]”,第三版(2005)增加了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等两种类型[3];在《欧洲创新进展报告2006》[4]和英国2008年发布的《创新之国》白皮书[5]中,创新被诠释为“新思想的成功利用”,“新”的思想十分必要,但“新”只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新思想的成功利用即价值的实现才是创新的终极目标和衡量创新成效的基本判据,价值实现是创新概念的核心要义和精髓;英国Sanibury科学与创新政策评估(2007)报告“迈向顶尖”指出,“创新不一定是越多越好:过度的创新有可能造成浪费[6]” “知识密集型服务已经成为经济日益重要的要素[7]”。创新的范畴已从单纯的技术创新扩展到全社会创新(包括服务业和制造业,包括公共、私营和第三部门)和全过程创新(包括商业过程、模式、营销和促成技术等)。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推动了市场的整合,促进了全球竞争合作,创新日益全球化[8],[9]。
创新政策目前尚无统一定义,我们认为,创新政策是指从基础研发到技术创新到技术的商业化全过程中相关政策的集合,包括研究与发展政策(含科技规划与计划)、产业政策、税收与金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教育与人才政策以及各种与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政策等。同时,随着创新概念的扩展,创新政策也有了相应的更宽广的内涵。
2 创新政策评估:方法与实践
创新政策评估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政策及其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经济环境和全球科技创新的变化,导致各国创新政策要发生改变。为紧随创新变化步调,努力创建与变化了的创新始终相协调一致的创新政策和制度环境,必须适时对创新政策进行评估,这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从横向看,创新政策评估包括国家创新体系、创新政策及其绩效评价、政府或国际组织对重大(具有综合性、政策性)科技规划和计划的评估;从纵向看,创新政策评估包括前评估(用于创新政策的制定)、中期评估(用于创新政策执行的跟踪检查)和后评估(评价创新政策的绩效)。本文主要讨论创新政策后评估,即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创新政策绩效的评价。
2.1 OECD创新政策评估
2.1.1 OECD对各国创新政策和绩效的评估[10],[11]。
OECD认为,政策在支持创新中扮演主要角色[12]。故OECD非常重视对国家创新政策及其绩效的评估。评价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绩效、评价该国或地区创新政策与经济绩效及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政策是否与特定的经济和制度环境相适应,是OECD创新政策评估的主要目标。评估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开发并普及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产业界和科技界的联系;公共机构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企业之间的合作;中小企业和以新技术为基础的企业的培育;创新政策的优化;研发的全球化;服务创新,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评价方法包括SWOT法和情景分析法等。主要分析内容包括:
——在现有创新绩效基础上能实现什么目标?需要什么资源?会产生什么回报?
——通过消除现有的绩效弱点,能够得到什么?所得是否大于成本和其他投入?
——未来科技发展能提供什么机会?这些是否能够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得到利用?
——国内生产总值在多大程度上将受到全球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变化的影响?抵制这些风险和威胁的潜在成本和效益如何?
OECD在对各国创新政策的比较分析中非常注意分析样本的多样性,即不同类型国家的选择。为此,OECD根据投入产出将所选取的样本国家分为四类:高投入高产出国家、高投入低产出国家、创新和经济效益超过投入预期的国家、拥有较高经济和创新效益但对未来创新和经济效益越发关注的国家。这里,投入指的是该国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产出则主要指该国的经济效益。
值得强调的是,评估过程中OECD十分重视国情分析,关注创新政策与国情的适应性、政府的作用和角色转变等。如OECD在评价奥地利创新绩效的报告中,针对其创新活动增加但生产率却持续下降的事实,指出了单纯追求研发投入的数字目标会造成鼓励无效投入的风险,建议奥地利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以保证创新成果的扩散、通过鼓励大学竞争以提高其研究质量、加强通用技术的开发以保证创新投入的有效等[13]。
2.1.2 OECD科学技术和工业记分牌[14]。
“OECD科学技术和工业记分牌”重在用具体数字分析全球范围(主要是OECD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创新活动与成效,其中也包括对各国创新政策的简要分析。
“OECD 2007科学技术和工业记分牌”分析了各国促进创新的政策变化趋势,包括直接投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知识转移政策以及创新国际化趋势等。该报告显示,政府对研发活动的直接投资正在逐渐让位于税收减免等间接性政策促进手段。如2005年政府直接提供的资金平均占企业研发费用的7%,而十年前这一比重为11%;2006年已有20个OECD国家给企业研发活动提供税收减免,多数国家的研发税收优惠程度在逐年提高。
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OECD许多成员国都鼓励大学申报发明专利。从有关数字看,多数OECD成员国中大学申报的专利数目正在增加。该比例目前在率先采取这种激励政策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略有下降,在日本、欧盟(特别是法国、德国,虽然其目前水平尚低)则显著上升。科技活动的全球化势头发展迅猛:1995年至2005年间,多国作者联合署名的科学出版物数量增加了两倍。国际合作发明专利在全球发明专利总数中所占的份额也从1991-1993年的4%增加到2001-2003年的7%。
2.2 欧盟创新政策评估
欧盟从政策制定到政策评估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其研发与创新政策评估主要关注的内容包括基础设施、科技实力、网络化、人力资本的发展、就业和政府管理与战略等,评估目的在于通过评估确立下一步的创新战略或提出创新政策建议。
2.2.1 欧洲创新趋势图。
“欧洲创新趋势图”是欧盟委员会于2000年初在科技创新政策领域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分析欧洲创新政策的工具,欧洲创新趋势图每年发布欧盟国家和美、日等国的创新政策与环境深度分析报告。2007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包括对欧盟各国、美、日、巴西、加拿大、印度、中国等41个国家创新政策的评价[15]。下面以法国和中国为例,阐述“欧洲创新趋势图”的具体评估情况。
“欧洲创新趋势图法国政策趋势与评价”2007年度报告[16]对法国创新政策制定和评估实践的评价内容包括:创新政策制定过程的开放性和质量、政策监控和评议过程的规范和透明、对其他政策的影响、是否存在有效协调机制(高层次委员会、跨部委员会等)、创新文化、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评价方法依然采用SWOT法。报告认为,法国在研发政策的文献提供、公共咨询机制、网络化跨部门协调以及建立专门机构来管理创新方面具有优势;薄弱环节在于创新政策措施的下游跟进不够,仍然主要依赖非正式关系进行协调,没有很好地借鉴国际经验;面临的机会有,新政府(2007年5月)设立了专门负责预测和公共政策评估的国务秘书一职,新成立了科技高级理事会(HCST),重组了研究部;挑战则包括支持创新的相关角色太分散,特别是国家层面的创新机构过于冗杂等。
2007年度“欧洲创新趋势图中国政策趋势与评价”报告[17]则分析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面临的三大挑战:第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第二,“鼓励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特殊政策一定程度上已将本国企业置于不利地位,新政策要在继续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同时为本国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第三是技术转移问题。报告还对中国的创新政策评估状况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中国还没有开展对创新政策和创新体系的系统评估:科技部的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等机构只评估项目,中国科学院评估中心为评估项目和研究所提供服务,并且没有一家评估中心独立于相应的机构,因此评价的客观性也值得怀疑。
2.2.2 欧洲创新记分牌。
“欧洲创新记分牌”(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EIS)由欧盟委员会企业总司资助,利用创新指标体系对成员国的创新执行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从2000年开始每年发布,它对欧盟各国创新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洲创新记分牌制定了详细的分析程序,包括确认概念框架、选择EIS指标、数据预处理、指标评估和结果、得出结论5个步骤,并细分为:确认主要的模块组成、模块内部和相互间分析、指标中间列表、指标最终列表、填补数据、确认规范化技术、确认额外方案、趋势分析、评估创新指标、创新指标结论等步骤。此外,配合每年度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还发布若干针对方法和指标体系的主题报告(Thematic Report) [18]。
2006年EIS增加了全球创新计分牌(GIS)部分,根据世行、OECD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数据,建立了主要创新维度与EIS类似、但具体指标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仍为5大类,每一大类指标又含4到6项次级指标,其中企业R&D指标权重很大[19]。2007年EIS首次将参与比较的国家增至37个,对这些国家的总体创新能力和效果进行了评估,报告认为,大部分欧盟国家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资产;根据创新综合指数得分的高低将各国分为四类:创新领先国家、创新紧随国家、中等创新国家和创新后进国家[20]。
2.2.3 欧盟框架计划评估。
“欧盟框架计划”致力于在欧盟层面上推动整个欧盟的科研,是欧盟研发与创新政策的重要代表。它包括:评估项目计划书、评估具体项目、评估框架计划之内的某个领域和项目、评估框架计划整体性。后两者属于创新政策评估范畴。框架计划评估是欧盟制定下一个框架计划的基础,例如,欧盟在第七框架计划中决定把总投资额提高60%,就是建立在对第六框架计划评估基础之上的[21]。
3 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创新政策系统化评价体系,政策制定、执行、评估、修订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机的关联,特别是一些评价常沦为总结表彰性评估,对评价结果的再利用不够,不能为创新政策的研究和后期的创新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和依据。国际上以下经验和做法已形成共识,值得我们借鉴。
3.1 创新政策的制定须适合本国的国情
不存在可以简单照搬的最优创新政策环境。OECD认为,对于一些政策主题,各国虽然都共同享有基本相同的特征,但综合性创新政策依赖于该国特有的优劣势、政策更新频率、政策目标宗旨以及该国经济和工业禀赋等。因此,关键在于了解哪些特征是反映各国创新系统的共有方面,哪些特征是反映国家独有的因素,才能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该国的创新政策。
3.2 创新政策评估须密切跟踪创新和创新政策的新态势
由于创新不断发展和变化,各国创新政策也要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创新政策的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根据创新和创新政策的新变化进行动态修订。
3.3 建立制度化评估机制和科学的评估方法体系
OECD和欧盟建立了定期(经常性)对成员国及其他国家创新政策与绩效评价的机制,这种成熟的机制保证了评估活动的有效有序进行。在定性分析方面,SWOT分析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值得推广;在定量指标体系建立方面,首要的是创新效率,即把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能力。关注创新效率,强调的其实就是创新价值的成功实现,这也是创新的要义和精髓。关注创新效率是国际上创新政策评估的重要趋势。
3.4 做好创新政策评估前的各种准备和协调工作
欧盟重视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包括高层次的委员会和跨部委员会等,来保证评估的顺利和有序执行。这些做法值得我国有关机构认真思考。我们在创新政策评估中,需要澄清科学与社会经济目标之间的联系,开发适当的绩效指标,制定评估策略,拟订全面的评估手册,建立联合评估机构来协调各方面的评估行为,以避免不同实施单元之间评价方法的混乱,确定评估的类型和范围。
3.5 建立创新政策评估结果利用的机制
必须根据评估结果,对创新政策进行及时的修订和改进。法国强调“创新文化”,认为评估以及从评估中所得的经验应成为创新管理和政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评价以往的政策是为了出台新的政策。各国具体做法通常是:前评估和中期评估结果表现为直接利用,如欧盟框架计划对前一期计划的评估往往在下一个计划或经费中得到体现(将框架计划视为一个整体);后评估往往作为后期政策制定的依据。
3.6 保证政策制定与评估过程的公开和独立
公开透明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关键,也是评价结果得以利用的前提条件。公开公正要体现在政策制定与评估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政策设计过程的开放性、政策监控和评议过程的规范和透明,以及评价结果的公布等。
评估的独立性是保证评估客观公正的前提,国外多采用委托第三方评估的方式。而我国目前没有一家评估中心独立于相应的部委或机构,壮大民间的独立评估机构和加强国际评估(委托国际组织或邀请国际专家),可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完善评估机制的一种可选措施。
3.7 创新政策评估应充分考虑目标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创新政策评估应确定广泛、深远的评价目标,即要考虑政策的长期效果以及方方面面的影响。以英国物理学科政策评估为例,评估所关注的问题超出物理学本身,更关注物理学对其他研究领域的贡献,更关注学科发展的广泛影响,包括经济影响,不仅重视学科出成果,更重视在此过程中的人才培养,为年轻研究人员创造更多机会。前两条关注影响的广泛性,后两条则着眼影响的深远性。这种目标和远景值得我们借鉴深思。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创新政策评估囊括了跟踪现有政策从制定、实施到收效的全过程,评估反馈意见对后续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证了政策的创新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政策评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管理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评估模式,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评估实践,它必须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并在具体实践中得到深化。
政策与实践 篇2
摘要: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货币政策的作用则不够理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两大政策配合的重心要从以财政政策协调为主体转向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政策研究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3
政策研究工作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一直有着重视战略发展和政策研究的历史,改革开放初期成立的教育研究所(现为教育研究院)就是一支重要力量。2000年,学校党委行政根据“三讲”教育中干部师生关于加强学校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的建议,决定设立政策研究室,挂靠在党办校办,但作为校级行政部门相对独立运行。政研室从一开始就定位是校领导班子的研究、咨询机构,在学校主要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经过10多年发展,政研室队伍逐渐扩大,职责日益明晰。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研究与高等教育相关的理论和政策、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参与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的研究制定,为学校决策提供理论、政策依据;二是参加或负责起草学校党委行政重要文件和报告;三是在校内外进行调研,组织开展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专题研究,为校领导和中层干部提供决策信息服务。
在工作实践中,政研室形成了“高度忠诚、高度自觉、高度认真、高度和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高度忠诚,就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忠于学校、忠于领导、忠于职守,把服务领导和服务群众高度统一;高度自觉,就是自觉学习思考,主动研究谋划,在被动中掌握主动;高度认真,就是严谨、细致、深入,替学校把好文字的最后一道关;高度和谐,就是对外加强沟通合作、甘居幕后、甘当配角,内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发挥集体力量。
政策研究能力建设探索
201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面向新百年的发展,学校向政研室提出了加强政策研究能力建设的要求。两年多来,政研室围绕政策研究能力建设这条主线进行思考和探索,在保证文稿服务、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努力为学校战略决策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1.着眼国际国内形势,开展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政研室多次参与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起草工作,把理论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有关政策举措。2011年上半年,政研室参与起草了清华百年校庆有关重要文稿。根据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2012年政研室在起草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对于把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有机统一到办学实践进行了全面阐述,为凝聚全校的思想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还从历史维度和数据挖掘的角度加强对学校发展规律的研究,注重新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为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服务。
2.围绕学校改革创新,开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研究。2012年,《教育决策参考》连续几期刊登了大规模在线开放教育的有关内容,引起了学校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此后,政研室先后就在线教育起草了相关的报告、政策研究论文等多篇,从教育、经济、文化、社会等多视角对在线教育可能带来的深刻影响作了分析,许多观点被教育主管部门采纳。最近,政研室正组织力量进一步开展在线教育的系统研究。同时,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开展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社区管理等专题研究。
3.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思想文化研究。高校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道德的守护者,应积极引领社会风尚,承担好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为此,前几年政研室提出建设创新文化的建议,被学校采纳。时任校长顾秉林院士在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就以清华精神为主题,强调面向未来大力弘扬“人文日新”精神。在陈吉宁校长的高度重视和亲自主持下,政研室参与起草了校长致大一新生的公开信和研究生、本科生毕业典礼讲话,所提出的“生活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坚守良知”“懂得坚持、学会放弃”等观点,都引起了积极的社会舆论。最近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研室按照学校党委领导的部署,积极开展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党群关系各种表述等专题研究,以澄清党员干部的一些模糊和错误认识。
从我们的探索来看,高校政策研究工作是结合学校实际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研究,既不同于教育研究院偏重理论和学术的研究,又不同于机关业务部门和院系偏重事务性的研究,而是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应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工作既要紧紧围绕校领导班子的决策需要,又要保持前瞻性,适度超脱于现实的具体工作;政策研究工作既要加强调查和研究,又要加强基本建设,如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信息资料建设;政策研究工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文辅政”,文稿服务是衡量政研室工作水平的基本标志。
高校政策研究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对照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求,高校政策研究工作还有很大差距,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1.存在的问题
封闭性。高校的政策研究工作基本上局限在教育范畴和学校内部,经常是“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教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各项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深刻联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很多问题都涉及社会其他领域,甚至是由其他领域的矛盾决定的。高校战略发展和具体政策也受各方面宏观政策、社会环境、资源条件等约束。因此,就教育论教育、就学校论学校的政策研究往往无法触及根本矛盾和关键问题,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从研究选题、机构设置、队伍组成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国际形势,高校智库也需要围绕国家战略开展研究并作出积极回应。只有打破封闭思维,强化开放思维,高校智库建设才有出路。
分散性。高校学科齐全、专家云集,这是地方和其他部委的政策研究工作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高校的政策研究力量由于受行政体系制约,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形成合力和品牌。同一学科领域,各高校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单打独立。在同一学校内部,也是各干各的,缺乏合作。以清华大学为例,像在服务国家决策方面,就有国情中心、农村研究院、经济研究中心、金融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的运行往往靠教授个人的声誉和影响,没有形成学校的智库品牌;在服务学校决策方面,教育研究院等院系主要关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工作,教师们项目多、负担重,参与学校政策研究几乎完全是义务劳动,缺乏利益杠杆和有效机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改变一盘散沙的局面,建立合作机制、改变评价机制、完善分配机制,高校智库建设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滞后性。首先是历史原因,过去一个多世纪包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研究和学习西方,政策研究往往也跟在人家后面,基本没有突破。其次是客观原因,主要是教育的长周期性和后效性,使相关的政策研究成效不明显,超前思考、前瞻谋划的动力不足。最后是体制原因,我国的教育政策总体上是一刀切的,而教育部的要求通常是适合所有高校,很可能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批冲击世界一流的高校就是一种制约,因为创新本身是对现有政策的突破。我国已是第二大经济体,将来还会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发展的关键是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再唯美国是瞻已经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尽快从跟踪转向超越。就像当年美国高等教育对英国、德国模式的突破一样。只有通过前瞻性的政策研究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政策体系,为中国梦的教育版提供政策支撑,高校智库建设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2.举措
为此,我们建议由教育部有关部门牵头,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一是加强教育系统智库的统筹建设。在全国高校规划、部署和建设一批新型智库,多方筹集资源,以立项方式重点支持高校开展与国家发展全局相关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政策研究。
二是加强对新型智库的专题研究。组织高校政策研究部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功能、体制机制等,发挥对高校智库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
三是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每年立项1个~ 2个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组织高校政研部门和其他力量,针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深入研究,每年向社会发布一份研究报告,长期积累形成品牌效应。
四是加强国内合作和国际交流。建立高校政研系统的定期(每年)交流研讨机制,推动各校加强对政策研究部门的建设;同时经常组织高校政研部门与国外高校智库开展交流,扩大我国教育政策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企业股权激励的政策与实践 篇4
一、股权激励模式主要类型
1. 业绩股票和业绩单位模式
业绩股票模式是指通过将公司流通股作为激励性报酬给予企业管理者或者技术精英等, 这是一种长期激励形式。是按一定比例从上市公司利润额中提取一定的专项激励基金, 再用基金购买公司股票并奖励给受激励对象。业绩单位模式和业绩股票模式之间只有价值支付方式略有差异, 业绩单位模式中给予受鼓励对象的是现金而非股票, 在长期激励效果上业绩单位模式要略逊于业绩股票模式。
2. 股票期权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将特定选择权授予给经理人, 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内经理人可以用某一价格收购公司某一数量的公司股份。但是由于这样的行为不是必须执行的, 所以被激励者可以拒绝购买公司股票, 但是由于股票期权模式不允许将这个权利转让给别人, 使得被激励只能自动放弃该权利, 能不能获得收益也完全取决于是否可以达成公司所规定的目标。
3. 股票增值权和虚拟股票模式
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可以通过判断经营者工作用心程度来决定能不能给经营者一定报酬的权利, 也就是如果公司的股票或其他业绩上升, 则被激励者就可以获取一定收益, 通常为股票或股票和现金相结合。而虚拟股票模式则是将公司实际股票换成了“虚拟股票”, 也就意味着被激励者只能享受因为公司股票上涨而带来的利润分红, 不能实际参与到公司决策中, 同时“虚拟股票”是不可以给予他人或对外销售的, 被激励者离开公司就会失去其带来的利益。
4. 管理层收购与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管理层收购指的是公司管理层将所经营的公司收购的行为, 控股是其主要目的, 主要方法有借贷扩容和股权交易。员工持股模式是指公司把自己企业的股票送给员工或者是给员工一定的现金让他们自己去购买本公司的股票, 这样让员工可以从企业股票中获得收益, 也使得员工得失和企业的业绩高低相结合。
二、企业股权激励现状与问题
我国企业股权激励制度是在分配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造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最早在1989年就出现了现代股权激励制度, 这些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 尽管中间存在一些问题与争议, 但股权激励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一个重要内容, 不断被人们所重视。
但同时目前我国企业股权激励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首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的形式比较单一, 多数采用股票期权, 缺乏创新性。其次大多数公司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所制定的有效期比较短, 不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最后, 由于目前我国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因而在对股票定价时难以平衡员工和股东双方的利益关系而产生问题。
三、企业股权激励政策与实践探索
1. 进一步完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我国目前业绩评价体系存在很多问题, 如评价对象与目标不明确、评价指标单一等, 这些使得不能准确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但由于股权激励方案是根据经营者的业绩来确定授予期权的数量或能否行权, 因此业绩评价体系极其重要。我们应当寻找更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体系来对企业业绩进行评判, 可以引入西方国家目前流行的综合平衡积分卡体系, 多方面的评判经营者的行为与业绩。
2. 明确股权激励的实施主体
股权激励制度和公司各方均有利益关系, 所以经营者都希望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制定股权激励方案, 这样就使得股权激励的实施主体就是可以直接收益的关系人。现在我国的上市企业中董事会的构成中有很多是职业经理人, 但他们不该是实施股权激励的人, 应该单独建立有关委员会来负责股权激励制度的设计和建立, 同时必须要考虑到所有利益关系方的收益情况, 才能更客观的实施股权激励制度。
3. 完善相关法律
股权激励方案能否顺利实施, 有没有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提供保障很关键。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规范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文件, 其中也规定了公司回购股份等事项, 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 这些法律条文也应随之不断完善, 从而获得更加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 为企业与个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4. 建设市场化规范
我国目前市场阶段不够完善, 公司股票价格与业绩关系不是准确对应的。因此我国要不断规范市场, 建立完善的股票价格评价体系, 可以加强对市场体制的监督与管理, 通过民众监督加强信息公开体制的健全。可以利用指数化股票期权、股东价值增值法等来规范市场行权价格, 平衡衡量企业财务情况, 使股票价格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业绩, 也使股票具有长远价值。
5. 股票期权基础的考核
股票期权基础考核要与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有效结合, 充分考虑技术型短缺人才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在考核研发人员时可以结合其科研成果对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高层则要定期考核来更好的发挥激励的效果。
结语股权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 尽管目前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依旧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 但随着其不断发展, 上市公司将会加强对股权激励模式的合理选择。因此充分了解股权激励制度的含义、现状与问题, 并探究更好实现股权激励制度的措施与方法, 才能充分利用股权激励制度,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因此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股权激励模式, 认真设计、正确决策、积极实践股权激励制度。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得到深入发展, 公司制也已成为市场主体, 在此过程中, 企业股权激励制度也被广泛认识并不断研究与应用。本文将主要介绍股权激励的模式的类型及其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将就企业股权激励的实践方法进行研究与建议。
关键词:股权激励,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袁淑文.关于企业股权激励方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 2012, (3) :89.
[2]卢平凡.股权激励实施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以伊利股份为例[J].市场论坛, 2012, (1) :68-69.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报告 篇5
在当今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而他们的学习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大学范围内。据调查可知,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在假期选择旅游,因为,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生活的大学生来说,假期旅游不仅可以舒缓大学学习就业的压力,还可以增长见闻,提高人生阅历,这未尝不是另一种学习。就旅游业而言,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活力,激情四射的消费对象,而当代大学生对假期旅游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随机收集了一些大学生对于假期旅游的想法,虽然参与调查的人不多,但也能集中反映大学生的假期旅游状况,总体来说,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我们小组的调查数据显示,又95%的大学生选择假期会进行一次旅游,而又5%左右的大学生则会选择更多。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物质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对物质审美的追求更上一层楼,思想则显得更为进步。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假期空闲时间的分配有了更多的选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95%的大学生都会进行一次假期旅游,以达到舒缓学生压力,开阔视野等目的,而有5%左右的大学生,可能时间较为充裕,再加上经济条件的支持,假期旅游的次数会达到2次或以上。换个角度想,假期旅游能够达到大学生的预期目标,而大学生作为旅游业的一大客源体,选择假期旅游也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不同的大学生对假期旅游的看法也不同,而他们选择旅游的范围也不同。据统计,约60%的大学生选择在本省内进行假期旅游,而有40%的大学生选择在省外或国外进行假期旅游。当然,这其中也是有多种因素的。比如,选择在本省进行假期旅游的大学生由于时间不是很充裕,经济费用等问题,或者本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无需进行出省旅游。而选择外省的大学生则因为许多名胜古迹,艳丽风光慕名而来。无论选择省内,还是省外进行假期旅游,都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本地或其他地区的文化底蕴,与不同地域人进行交流,有利于大学生增长见闻,更加充分的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或水平也得到提高,所以人们对旅游享受的倾向也有所不同。通过对2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可以粗略估计有70%的大学生倾向于享受自然风光;有15%的大学生选择历史人文;剩余的15%关注亲朋聚会。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生活环境不断下降,反而一些贴近大自然的东西更值得人们享受,通过旅游的方式去接近自然风光,情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为了使自己过得更好,人们关注生存条件的比例较其他更大,然而却忽视了历史及文化对人的影响,通过享受历史文化旅游,能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明,也可以感受文化;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总是匆忙的把时间利用于工作、学习,导致人际交往迅速下降,假期通过与亲朋聚会,不但可以达到旅游的目的,还可以增进与亲朋的关系。
人们对旅游的目的有了设想之后,选择与谁去旅游也是迥然不同的,随即对20名大学生的调查可以了解到约有65%的同学愿与朋友一起旅游,有30%的同学选择与家人同游,而有5%的同学则希望与恋人同游。通过数据分析与现实情况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大学生总是处于校园中所以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在旅游中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看法与朋友搞好关系,为自己的将来铺上一条平坦的大道;在漫长的大学生活中,同学们与家人的接触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少,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大学生往往希望借旅游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进入大学后,同学们的生理,心理日渐成熟,对异性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他们总是希望与恋人一起有个浪漫的约会,往往总是会采取旅游这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青海美丽的青海湖、敦煌莫高窟的佛像、西藏的布达拉宫和虔诚的朝圣者、江南古典的小镇、丽江的古城、西安的兵马俑、贵州的黄国柱瀑布、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是大多数人都向往的,有自然风光的享受,也有历史人文的探索,当然这些对大学生来说也是有可能的。
通过对另一项调查结果的分析,有70%的大学生选择旅游费用在2000元以下,30%的选择2000——6000元。可知:大学生虽然比较注重精神享受,也很热爱旅游,但是作为经济尚未完全独立的群体,旅游费用还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大学生平时比较忙,并且有诸多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交活动,是否有足够多的空余时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否有充裕的经济支持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选择的时候能够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理智的选择,这是每个人做出旅游决定的先决条件。另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多数大学生现在还依赖于父母,不愿意过度消费没必要的花销,足可见其对父母辛苦劳动的珍惜。当然,在大学生参加工作之后,经济独立了,旅游便是一个普遍的事情。
荷花会再次绽放,星辰依旧追寻美丽的轨迹,花谢花开,聚散离别,这一切的起伏变化皆是有因果的,那么大学生热爱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呢?经过调查,有40%的大学生选择了旅游可以增长见识,50%的选择了借此可以缓解压力、滋养身心,还有10%的人是为了维护亲友关系。整体来说,一次有意义的旅行会增长你的见识、开拓视野,深入了解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深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川:由于当今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旅游会缓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方面压力,滋养身心,而且还能维护亲友之间的关系。也许,正是基于这些目的,大学生对旅游的看法才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山川、美景、风土、人情、美食、优购、亲友陪伴的温暖,假期旅行可缓压、交友、长智、广识,诸如此类,大学生假期旅行可谓益处良多,那么大学生对于假期的态度又如何?
事实上,大学生假期旅游作为一种拥有一种良多益处的活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均对此呈现出赞成态度,并对假期旅游表现出极大的期待。就我们所做出的又一项调查而言,大学生对假期旅游的赞成程度高达100%,可以看出,现今大学生们对于假期旅游的热情很高,只苦于时间、经济等原因而将很多计划缩减、放弃,但在心理,思想上,“大学生”这一群体还是向往旅游的。可以看出,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这一时代的先锋群体自然受其影响产生意识上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与旅游这一主题中,便是旅游意识的提升。具体而言,变表现为次拥有假期旅游愿望的人数的壮大。
在此改变发生的同时,大学生对于假期旅游的目标期望有何特点?对于此项内容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旅游目的的选择各有侧重,分散于旅游本身、旅游交友、物质享受等等,其中,分别35%的受调查者侧重于旅游本身与旅游交友。可以发现,大学生的旅游目的的侧重点事实上是一种拓展。应当感到欣慰,大学生群体对于旅游的认识亦有所发展,旅游目的亦日趋多样化,但大学生们并未全部着重于旅游所得的精神享受,而是仍受一定的社会、生活实际的影响。
有人曾说出如此的论断:旅行的最大好处,不是能见多少人,见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机遇下,突然重新认识自己,其实,旅行的意义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以无论怎样的旅游目的均没有高低之分,正误之别,但对旅游目的的设想确实体现着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精神诉求,也变相体现出了时代中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另一方面,个人的旅游行为也对此有所体现。
有人说人生活就像一路的旅途。人在途中,路在脚下。又或许这条路的尽头不如你想象的那样美好,但一路走过的岁月却不是简单的就能阐述的。所以你必须用自己的笔来记寻这段旅途。回归时间长河,再回首也许并不是那么的苦涩。
那么,旅途如此精彩,就更的打上背包来一场未知的旅行。但在真实的旅途就你会如何来记录这旅途呢?根据我组进行的一次调查报告显示,在一次假期旅行中有30%的人喜欢用录影的方式来记录旅途,有35%的人喜欢以图片的方式保存过程,有20%的人希望用文字去体验,感悟旅途,也有15%的人想用音乐的方式来丰富和书写心灵的旅途。
可以看出一场旅途已经不再是一段简单的路途,首先在这场旅途中的人都在运用各种方式来记录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这是生活质量的提升,是社会平稳高速发展的证明;再则,与其说是对美好事物的保存和记录,更可以说是生命的感悟,希望心灵中的单纯,希冀与生活
完美的融合。再或许这是场旅途,又或许是找寻自我的过程。这场旅途情深意重。
政策与实践 篇6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其他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课知识体系灵活性强、实效性高,必须以新鲜生动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在参与中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客观的态度理性看待当前的焦点、热点问题,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095-3089(2016)34-0026-01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多年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与探索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必须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感,在参与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中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客观的态度理性看待当前的焦点、热点问题,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努力成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先导。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统一。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具有内容更新快的显著特点。中宣部、教育部每年于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制定两期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各学校根据教学要点选择相关内容组织编写教材。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指导,各高校编写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师资不稳定。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具有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的特点,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在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等知识的获得方面,教师和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它要求任课教师更要有较强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较高的政治敏感度、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必须对一个社会热点研究得更深入、梳理得更系统、分析得更透彻。
3.教学不规范。
教育部根据中宣部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部署,明确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经调查,大多学校在执行时存在偏差,学时安排普遍不足,不少学校四年只安排一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二、关于参与式教学改革的思考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教学形式,它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个体经历、互动活动、情感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产生认知、触发情感、价值认同。
1.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形势与政策课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使学生能够形成认识国内国际形势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互动话题讨论交流,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分析,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形势政策观,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参与式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时事热点和政策焦点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晴雨表”,必须通过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才能及时传递,大学生也只有通过社会活动的实践和体会才能实现价值认同和价值弘扬。课堂内通过知识的传授,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课堂外通过对事实的剖析,解决“如何看”“怎样看”的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使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成“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契合的完整的教育范畴。
3.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参与式教学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丰富和活化教学内容,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带到实践中去验证,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实现了课内培育与课外践行的统一,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此及彼、身临其境、验证道理、坚定信念。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
近年来,教学团队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以及成绩评价体系等主要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努力在学生参与、氛围营造、建立机制上下功夫,挖掘课堂和社会两大教育资源,形成了共同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局面。
1.以专题讲座整合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与政策变化来丰富教学内容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点。为了突出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以专题讲授为基本形式,站在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高度,精选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作为教学专题,既有相对固定的内容模式,又突出时效性,不断整合教学内容,使专题讲授突出了时代性、针对性和知识性。
2.以团队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通过集中召开教研会确定专题,然后采用团队教学的方式,每名教师承担一个专题,并成为其研究方向,将这些专题研究得精、深、透,使之成为这些问题的专家、学者,这名教师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时期,专门学习、思考、研究本人担负的任务,并将其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有突破性进展。团队成员团结合作,互相交流配合,注意各专题的衔接。这样充分发挥了团队教学模式的优势,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3.以移动互联网延伸教学空间
针对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近年来,我们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建设微信课堂的形式,拓展教学手段和渠道,课程容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收集当前时事资讯,并深度解读,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编辑成图文并茂的专题,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自主学习。二是组织学生基于朋友圈建立相应的讨论小组,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起讨论,随时随地的交流分享信息,有效增加互动,扩大课堂容量。三是把课程考核延伸到微信平台。开发微信考试平台,建设试题库,让学生在答题完成后提交后立即看到自己的成绩。允许学生重考刷分,延长考试时间,让学生在成绩比较中获得类似闯关心理和冲动,从而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形势与政策内容。
4.以立体评价改革考试方法
我国贫困瞄准政策的表达与实践 篇7
关键词:贫困瞄准,建档立卡,福利测量,农户参与
贫困瞄准是扶贫实践及贫困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采取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贫困瞄准政策。建档立卡政策对扶持对象的经济条件有明确的规定,但政策的实施往往会出现官方表达和运作实践的背离。本文研究主题是建档立卡政策表达与实践中瞄准方法背离以及背离的程度,并由此讨论福利指标认知角度下福利测量和农户参与的视角差异。在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农户调研和六县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基础上,对表达与实践的背离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在收入、消费支出的认知角度下,分析福利测量和农户参与视角下贫困瞄准的不同。
一、建档立卡政策中贫困瞄准方法的背离
在新的扶贫开发阶段,政府倡导精准扶贫和扶贫到户,力图将扶贫资源更加有效地用于贫困农户脱贫。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成为我国当前农村扶贫的瞄准政策。建档立卡政策的表达主要包括贫困对象的界定、贫困人口规模的确定等。建档立卡的对象包括农村低保对象和农村扶贫对象。根据政策方案,农村低保对象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要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扶贫对象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要低于农村扶贫标准。在贫困人口规模确定中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按照国家扶贫标准,以统计部门农村贫困监测数据为依据,确定省级贫困人口规模;二是综合考虑统计部门农村贫困监测数据、低保标准和自身财力,自定扶贫标准,确定省级贫困人口规模。确定省级贫困人口规模后,再将指标分解到县和村。由此可看出,人均纯收入、最低生活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是建档立卡的政策表达中最重要的指标,它们建立在对收入或消费准确测量基础上,是福利测量方法下的概念产物。因此,建档立卡政策的表达是建立在福利测量方法基础上的。
而建档立卡政策在农村基层实践中却采取了“民主评议”的方法。民主评议是指组建包括乡镇驻村干部、村干部、群众、残疾人和低保户代表等的村级民主评议小组,再进行贫困户的确定。民主评议方法的实质是采取农户参与的贫困瞄准方法。农户参与的贫困瞄准是指让农户介入到贫困户的经济评估、排序和确定过程中,通过讨论和表决确定贫困户。
福利测量和农户参与是贫困瞄准中两种不同的方法,前者多用于贫困定量评估,而后者多用于贫困定性评估。卢彩珍使用包括福利测量和农户参与在内的多种贫困瞄准方法对云南某个村庄的农户进行贫困评估,发现不同方法瞄准的贫困户存在较大的不一致。〔1〕建档立卡政策在表达与实践中分别采用了福利测量和农户参与的方法。在贫困划分标准以及贫困规模的确定中,建档立卡政策采取了福利测量方法,而在农村基层实践中,却采取了农户参与的方法。建档立卡政策表达和实践出现了方法上的背离。
二、建档立卡表达与实践的背离程度
建档立卡政策在表达与实践上出现了背离,本文利用三个关于建档立卡政策的农户调研数据,对表达与实践的背离程度进行分析。这三项数据均包含了调查农户是否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指标。选择出的建档立卡户作为政策的实践结果,是农户参与方法下的产物,而同时本文依据农村扶贫标准将农户划分为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作为建档立卡表达层面的分类结果,二者的不一致程度即为建档立卡政策表达与实践的背离程度。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了武陵山片区1016户、乌蒙山片区1209户和中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600户三组数据来源。武陵山片区调研选取了湖北省利川市、湖南省芷江县、重庆市石柱县和贵州省印江县,每县10个调研村,每村选取25个样本户。调研农户全部为建档立卡户。通过问卷详细了解了2011年和2012年农户的家庭收入、教育和医疗消费支出等情况。乌蒙山片区调研选取了四川省喜德县和叙永县、贵州省桐梓县和大方县、云南省大关县和宣威市,每县10个调研村,每村选取10个建档立卡户和10个非建档立卡户。农户问卷调查内容与武陵山片区相似,但调查内容为2012年和2013年的状况。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的对象是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的农户。此调查由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负责,每年调查一次,此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和住户特征。〔2〕调查中每县随机选取6至15个贫困村,每村随机选取10户。〔3〕本文使用的是2010年农村贫困监测调查中的六县数据,六县分别为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灵寿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广西自治区那坡县和黑龙江省饶河县。六县农户数据同时包含了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户。
2.两种视角贫困分组的不一致程度
福利测量方法一般选取收入或消费作为福利指标。进行贫困分组时通常采取三种划分方法:(1)使用人均纯收入作为指标。通过计算农户人均纯收入,将人均纯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视为贫困人口。 (2)使用人均消费作为指标。世界银行通常使用人均消费作为福利指标,主要原因是各国大多只有住户消费支出调查;另一方面,经济学家认为农户消费有平滑行为,能更好地反映贫困状况。(3)同时使用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作为福利指标。国家统计局从1998年开始使用双指标确定贫困人口,〔4〕贫困人口的划分标准为:(a)人均收入低于官方贫困线并且人均消费低于贫困线的1.2倍;(b)人均消费支出低于贫困线并且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的1.2倍的人。〔5〕2011年底,我国政府公布新的农村扶贫标准为2300元。根据这一标准和三种不同方法,可划分出福利测量视角下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这是建档立卡表达层面应划定的贫困户。而建档立卡政策在实践中确定的建档立卡户是农户参与方法的结果。建档立卡表达与实践背离的群体主要包括两类:(a)是建档立卡户但福利测量视角下却是非贫困户; (b)是非建档立卡户但却是贫困户。两类群体占总样本的比例之和即为两种瞄准方法的不一致程度。
根据人均纯收入进行贫困分组,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的不一致程度在37%至50%之间。根据不同数据,将福利测量方法确定的贫困户与建档立卡划定的贫困户 进行对比。武 陵山片区 数据表明,2011年和2012年总样本农户中分别有43.41%和49.02%的农户是建档立卡户,但却是福利测量下的非贫困户。乌蒙山片区数据表明,2012年样本户中有18.94%是建档立卡户但却是非贫困户,有29.69%是非建档立卡户但却是贫困户,2013年这两类农户的比例也很高。六县贫困监测数据表明,是建档立卡户而不是非贫困户、是非建档立卡户但却是贫困户的比例之和为37.16% (见表1)。由此可见,建档立卡户的划分和基于收入测量的贫困户划分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
单位:%
根据消费指标、收入和消费双指标进行贫困分组,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的不一致程度在37%至48%之间。根据消费进行分组,2010年六县贫困监测调查中有3.67%的农户是建档立卡户但却是非贫困户,44.33%是非建档立卡户但却是贫困户。根据收入和消费双指标进行分组,是建档立卡户但却是非贫困户的比例为4.17%,是非建档立卡户却是贫困户的比例为33.50% (见表2)。两种视角下贫困分组的不一致程度依然很大。
单位:%
三、福利测量和农户参与的贫困瞄准差异
建档立卡政策的表达与实践出现背离来源于福利测量和农户参与方法的差异,本文将从收入和消费支出的认知角度分析两种视角贫困瞄准的不同。
1.收入指标认知下的贫困瞄准差异
农户收入可分解为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务工收入、私营收入、转移收入和其他收入。从具体收入认知分析中能详细探析两种视角的差异。
(1)种植业纯收入。在收入贫困测量中,种植业纯收入是用种植业总收入减去生产经营的费用而得。在种植业中,对处于相似农业生产方式下的农户来讲,农户认为某个家庭是否贫困的标准主要是家庭人均土地的数量、种植 业生产方 式是否“现代”。不能承担高投入农业生产方式的农户往往被视为贫困农户。但在收入贫困计算方式下,农户视角的富裕户并不一定拥有较高的种植业纯收入。这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a)粮食价格偏低影响农户的种植业收入。在农村贫困地区,粮食作物种植仍占重要地位。而粮食兼有商品的经济属性和影响国家安全的政治属性,为保证经济和国家的稳定,国家通过抛售粮食储备、增加农业补贴、减少甚至控制粮食出口等方式调控粮食价格,使粮食价格保持总体稳定。当粮价上涨,农户利益和城市消费者利益出现冲突时,政府往往会选择后者,导致农民利益难以受保障。〔6〕粮价相对稳定导致农户种植业收入难以提高。 (b)贫困地区农户种植业规模总体偏小,农业剩余很少,种植业生产以自给为主要目的,商业化程度偏低。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下,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差异不大,拥有较多土地农户的种植业总收入并不比土地少的农户高很多。(c)当前种植业的生产方式以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式为主,农业生产需投入大量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 还有租用机械费用。基于小规模的种植业生产所获得的总收入并不高,但在“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之下,投入费用却很高。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种植业的比较效益低。(d)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影响,种植业收入波动较大。受这几个因素影响,土地规模大的农户的种植业纯收入并不一定高于土地规模小的农户。
(2)养殖业纯收入。养殖业收入是用养殖业与养殖业产品总收入减去经营投入而得。农户视角下的贫困评估中,牲畜数量多、畜牧产品多的农户往往被视为富裕户。但在养殖业纯收入计算中,却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a)贫困地区小规模养殖中,养殖往往和种植是一体的,农户不计算投入的成本。但在纯收入计算时,生产投入都将计算为货币化的成本,导致养殖 业纯收入 在计算后 不高。(b)具有生产性资产性质的大牲畜不一定产生收入流。大牲畜用于种植业生产、运输等,往往不产生收入流,但这些大牲畜的养殖成本很高。在大牲畜不产生收入流的情况下还要减去其养殖成本,导致养殖业纯收入是负值。(c)疫病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养殖业收入年际波动大,养殖大户在某些年份的养殖业收入会很低。在养殖收入精确货币化计量情况下,农户视角中富裕户的养殖收入并不一定高于养殖牲畜少的农户。
(3)工资性纯收入。农户参与视角下的贫困评估,一般将外出务工人数较多的家庭视为富裕户。但收入测量视角下计算农户外出务工收入时,常遇到以下两个问题:(a)外出务工收入的严重低估。由于贫困地区留守农村的多是老年人或是妇女,他们不清楚在外务工劳动力的具体收入,或由于谨慎、不愿让别人知道等心理而不愿透露真实的数字。 (b)在外务工者不一定能给家里带来汇款。多次实地调查都发现贫困地区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并不能获得净工资,不能给家中汇款。相反,家中甚至还要给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寄送生活费。在外务工人员数量越多,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带来收入增加。
(4)私营纯收入。农户参与视角下的贫困评估一般将有私营活动的农户视为富裕户。但贫困地区农户从事的私营活动以个体商业、加工业、餐饮、运输业为主,私营活动规模较小,交易范围小。其次,在问卷收入调查中,私营收入也常会遇到收入低估问题。再次,由市场风险导致的经营失败、生意赔本等,也会造成有私营活动的农户成为暂时的收入贫困农户。
(5)转移性纯收入。转移收入是用各项转移总收入减去税费、馈赠亲友等而得。贫困户的转移性总收入包括养老金、农业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或生态林补贴、亲友赠送、其他转移收入。农户参与视角与收入测量视角在转移收入的认知差异体现在:(a)农村养老保险日益成为贫困地区农户尤其是老年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在农户参与视角下,老年家庭没有劳动力,仅拥有少量土地,且因年龄问题更容易受疾病冲击,因此老年农户更容易被认定为贫困户。但在农村养老保险日渐普及情况下,老年农户因获得养老保险金而导致其转移收入水平可能高于一般农户。 (b)人情往来支出是馈赠亲友支出中的重要一项。在农户视角中,人情支出并不纳入贫困户考量范围,甚至人情往来支出多,一般被认为是社会关系网络较广、家庭富裕的农户。但计算转移性纯收入时,人情往来支出会被直接减去。在收入计算之下,一般户或富裕户往往获得的转移收入少于老年户,而人情往来支出却远远高于老年户,导致一般户或富裕户的转移性纯收入反而会低于老年户。
(6)其他纯收入。其他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变卖资产收入等。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在农户调查中往往难以获得,且因贫困地区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十分少,因此在两种视角的贫困评估中都不产生重要影响。变卖资产往往是一项大额收入,有此收入的农户人均纯收入往往高于贫困线。但只有农户遭遇疾病或其它冲击而急需用钱、且储蓄不足时,他们才会有变卖资产的行为。这些农户在农户视角的贫困评估中往往被视为贫困农户,与收入测量的结论恰好相反。
2.消费支出认知角度的贫困瞄准差异
两种视角的贫困瞄准在消费支出指标上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两种视角的贫困瞄准关注的指标不同。第一,农户参与视角关注的 是整体性 的“支出”概念,而福利测量关注的是“消费”。消费和支出的概念内涵并不相同。农户的支出可以分解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税费支出、财产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生活消费支出通常被称为“消费”,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支出。〔7〕第二,消费福利测量只关注“人均消费”这一指标。若人均消费水平低于贫困线,则农户被视为贫困户。此外,消费福利测量严格区分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等支出与日常消费支出。而农户参与视角的贫困评估将各种支出均考虑其中,农户会将计算人均纯收入时须减去的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赠送亲友的支出和生活消费支出视为一体。若某个农户支出大于总收入,则在农户参与视角下被视为贫困户。
(2)两个视角在教育和医疗消费上产生贫困认知差异。教育、医疗消费拉高了农户的消费水平,若单纯以消费作为测量指标,则福利测量的贫困瞄准中,有孩子上学、有长期患病人员的家庭可能被划入非贫困户。但农户参与视角的贫困评估中,教育和医疗消费增加了农户的生活负担,有孩子上学和有病人的农户在农户参与视角下常被认定为贫困户。
(3)农户的消费平滑行为缩小了农户经济水平的差距。为预防生活中的风险,农户会进行储蓄,降低消费水平。在贫困地区农户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收入不同的农户可能会表现出相近的消费水平。在以消费为指标的福利测量中,较难区分收入不同但消费水平相近的农户。而农户参与视角下的贫困瞄准中,由于农户长期生活在一个社区,掌握了每户较为充分的信息,能够较为准确区分出消费水平相近农户的贫富差距。
3.双指标下的贫困瞄准差异
从1998年开始,国家统计局采用收入和消费双指标确定贫困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双指标分组方法,可将农户分为九类 (见表3),其中A、B、D组的农户被视为贫困户,而其余六组农户均被视为非贫困户。但经过对收入和消费指标的分析,在农户参与视角的贫困瞄准下,处于C、E、G中的农户极可能被认定为贫困户,而F、H和I中的一部分农户也有可能被认定为贫困户。其原因是,当收入在1.2倍贫困线下时,由于农户的消费高而导致其不能被认定为贫困户。但农户的消费可能是被教育、医疗消费拉高,在农户参与视角下恰恰是成为贫困户的标准之一。当消费低于1.2倍贫困线时,可能因纯收入的计算方法、农业生产方式或各种风险导致某些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低于贫困线。但在农户视角中,这些农户可能并不是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高于贫困线的农户可能是有养老保险收入而人情往来支出少的老年农户,或者是因变卖资产而暂时拥有高收入的农户,这些农户在农户参与视角中往往是贫困户。
四、结论
对农机报废补偿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篇8
近年来,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施行, 农民投资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增加。2013年, 松阳县农机总动力达143439千瓦, 拥有拖拉机1147台, 其中上道路运输拖拉机872台, 纯农田作业拖拉机275台。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同时, 农机装备结构存在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的问题, 特别是拖拉机年龄大、技术性能差, 全县54.5%的上道路拖拉机和71.6%的纯农田作业拖拉机已经达到报废年限。长期以来, 农机报废主要依赖农民机手和群众的个人自发行为, 大部分农民机手和群众因经济条件所限, 缺乏主动报废农机积极性, 导致农机报废迟缓, 更新滞后, 大量老旧农机具超期服役, 其安全性能、环保性能、经济性能严重恶化, 带来能耗高、安全性差、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 同时, 也给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监管压力。面对上述难局, 随着2012年农机报废补偿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松阳县农机管理部门通过加强部门协调、开展调查摸底、加强政策宣传、规范操作程序、加大监管力度等, 积极推进农机报废补偿政策落实工作。
1 农机报废补偿政策发展历程
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 积极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制度建设。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和《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办法》, 2007年,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拖拉机报废更新管理办法》, 规定了拖拉机报废的标准和程序;2008年, 浙江省农业厅印发《关于做好拖拉机报废更新工作的通知》, 对拖拉机报废工作做出具体部署;2009年, 浙江省农业厅、财政厅印发《关于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意见》, 明确“对本省籍拖拉机报废更新购买补贴目录内的机具的补贴标准再追加10% (单机追加补贴限额1万元) ”的鼓励政策;2011年,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明确规定要求建立高能耗农业机械提前更新和淘汰补偿制度, 同年, 浙江省农业厅、财政厅印发《浙江省高耗能农业机械报废补偿实施办法 (试行) 》, 自2012年开始, 先行对高耗能拖拉机实施报废补偿, 并规定了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程序、项目资金管理与监督等。
2 农机报废补偿政策实施情况
随着《浙江省高耗能农业机械报废补偿实施办法 (试行) 》的出台, 松阳县农机管理部门自2012年开始, 积极主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农机报废补偿政策的实施工作。根据表1数据显示, 2012~2013年, 松阳县共报废拖拉机125台, 其中小型拖拉机80台, 大中型拖拉机45台;共投入报废补偿资金27.75万元;其中省级补偿资金19.425万元, 县级配套资金8.325万元 (表1) 。
3 农机报废进度缓慢原因分析
从两年来松阳县的拖拉机报废补偿工作来看, 拖拉机报废进度缓慢是农机报废补偿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引起了农机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松阳县2012~2013年共报废拖拉机125台, 只占松阳县达到报废条件拖拉机672台的18.6%。由于拖拉机报废进度缓慢, 达到报废条件拖拉机在农村的大量存在, 加上农民机手的安全意识普遍薄弱, 导致农民机手驾驶报废拖拉机继续上路行驶作业等违法违规现象较为普遍, 这就给农机作业安全埋下了隐患, 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 也给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监管压力。笔者着重从农民机手、回收单位、监管部门、报废补偿政策等因素来分析农机报废进度缓慢的原因。
3.1 从农民机手角度分析
农机报废特别是拖拉机的报废对象绝大部分都是农民机手。有的农民机手的拖拉机虽然达到了报废条件, 但因经济条件所限, 也不愿立即申请报废, 往往抱着“能用就不修, 能修就不换 (件) , 能换就不 (报) 废”的心态;有的农民机手安全意识薄弱, 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安全生产, 对自己的驾驶操作技术往往感觉良好, 一年到头也开不了几次, 认为自己即便驾驶报废拖拉机上路行驶作业, 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存在侥幸心理;有的农民机手认为目前市场上对废铁的回收价格太低, 现在送去报废感觉不划算, 一心想着要等废铁回收价格上涨了以后再送去报废, 存在观望心态;有的农民机手对拖拉机报废补偿政策不够了解, 不清楚补偿范围、补偿标准以及补偿程序;还有的农民机手甚至不知道拖拉机报废还有补偿等等, 导致农民机手缺乏主动报废拖拉机的积极性, 是造成农机报废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3.2 从回收单位角度分析
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近几年市场上对废铁的回收价格逐年下降, 废铁回收价格从以前最高时期的3000元/t左右, 下降到2012年、2013年的1800元/t左右, 而回收单位支付给拆解人员的人工工资反而在上涨, 以及上门解体回收成本偏大等因素, 导致回收单位的利润空间缩小, 影响回收单位上门解体回收积极性, 也是造成农机报废进度缓慢的重要因素。
3.3 从监管部门角度分析
3.3.1 对农机报废补偿工作不够重视。
农机报废补偿工作没有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那样受到各级重视。对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政策出台后, 省里都会组织政策及操作培训, 通过十多年的创新、实践及不断改进,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动作体系, 因此能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而农机报废补偿政策开始实施才两年, 并未受到如此重视, 只是省级下发相关文件后, 县 (市、区) 级农机管理部门就着手实施, 商务、财政等部门参与度又不是很高, 许多具体的、棘手的问题都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再予以解决和克服, 这无形中给农机报废补偿工作增加了难度, 也是影响农机报废进度的重要因素。
3.3.2 对农机报废政策宣传不够到位。
在农机报废补偿政策实施前及实施中, 农机管理部门虽然对农机报废补偿政策也做了大量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但在每年的农机报废补偿工作实施结束之后, 总还是有较多农民机手和群众前来咨询农机报废事宜。究其原因很多:可能是我们在报废补偿政策的宣传方面有做得不是很到位的地方;也可能是有的农民机手对农机报废补偿政策的宣传工作关注度不够;有的农民机手外出经商, 错过了了解农机报废补偿政策的机会;也有的农民机手未意识到农机报废补偿工作的时限性, 由于拖延而错过了及时报废的机会等等, 都是影响农机报废补偿进度的因素之一。
3.3.3 对上道路拖拉机的监管力度不够。
安全监管部门对上道路拖拉机的安全检查、巡查等现场行车监管力度不够。由于农机安全监管部门不能单独上道路开展安全检查, 对报废拖拉机继续上路行驶作业等违法违规现象, 有心无力, 而公安交警部门又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应对上道路拖拉机的监管, 这就给报废拖拉机继续上路行驶作业等违法违规现象带来可乘之机, 也是造成农机报废进度缓慢的重要因素。
3.4 从报废政策角度分析
通过拖拉机报废补偿政策的实施, 既能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 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水平和作业效率, 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促进节能减排, 又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从近两年的农机报废补偿实践来看, 在报废补偿政策方面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机报废补偿政策规定的程序、环节较多, 过于繁琐, 造成执行上的麻烦;以及达到报废条件的外省籍拖拉机的报废问题等等。
4 推进农机报废补偿工作的措施
4.1 提高重视程度, 完善报废政策
农机报废补偿工作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管理部门在有效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同时, 亦同样要提高对农机报废补偿工作的重视度。因为农机报废补偿工作是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只有顺利实施农机报废补偿工作, 才能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因此, 应将农机报废补偿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计划, 并不断完善农机报废补偿政策, 从而将农机报废补偿工作推向制度化、规范化。
4.2 加强部门协调, 完善工作机制
农机报废补偿工作不仅仅是农机管理部门的事, 它还涉及到财政、商务、银行、回收单位等多个部门。因此,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 既职责分明, 又互相配合, 显得十分重要。建议由农机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农机报废补偿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农机报废补偿工作的协调, 完善工作机制;财政部门要对农机报废补偿资金早计划、早预算, 对政策宣传, 建立报废补偿机具档案等费用支出给予保障, 并加强审核把关;商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农机报废回收单位的监管, 防止报废农机再次流入市场;银行机构要做好补偿资金的转账、拨付工作, 确保农民机手及时、准确拿到报废补偿资金;回收单位要及时做好报废农业机械的回收、解体工作, 做到规范操作, 并配合农机部门做好相关归档材料的采集和报送工作等。
4.3 开展调查摸底, 摸清自己家底
组织开展拖拉机调查摸底, 摸清自己家底, 才能更好地推动拖拉机报废补偿政策的顺利实施。通过调查摸底, 查清档案名册上的拖拉机是否存在?所有人是谁?是否已达到拖拉机报废条件?有否参加拖拉机年度检验?然后根据调查核实结果, 针对不同情况, 分别作出登记和处置。对有拖拉机存在且已达到报废条件的, 签发《拖拉机报废通知书》, 劝导农民机手及时做好报废处置;对有拖拉机存在且未达到报废条件, 但未参加拖拉机年度检验的, 签发《拖拉机补检通知书》, 劝导农民机手及时参加补检验。2013年, 松阳县农机管理部门结合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通过准备部署、调查核实、汇总整理、区别处置等四个阶段, 开展了拖拉机调查核实工作, 通过调查摸底, 一是能够清楚地了解全县拖拉机真实情况;二是签发了《拖拉机报废通知书》475份, 《拖拉机补检通知书》202份, 既深化了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又能有力地促进农机报废补偿工作。
4.4 加强政策宣传, 提高机手意识
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是做好农机报废补偿工作的前提。一是要加强农机报废补偿政策的宣传。要结合“平安农机”创建、“安全生产月”、拖拉机年度检验等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示范乡镇 (街道) 、村、农机安全片组、农机服务组织作用, 利用印发《拖拉机报废补偿政策宣传单》、召开机手学习会、农民信箱发送安全宣传短信等形式, 广泛宣传农机报废补偿政策, 使广大农民机手和群众清楚地了解农机报废补偿政策内容, 以及实施报废的好处, 知道农机报废补偿政策规定的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及补偿程序, 把政策交给农民机手和群众, 让他们自己做主。二是要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要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法规、讲解安全常识, 分析典型事故案例, 特别是要清楚告知报废拖拉机继续上路行驶作业以及发生安全事故给农民机手和群众带来的危害, 使广大农民机手和群众关注、重视农机安全生产, 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农民机手和群众主动报废老旧农机具的积极性, 使农民机手和群众从“要我报废”转变为“我要报废”。
4.5 规范操作程序, 确保公开透明
要根据农机报废补偿政策的规定和要求, 规范报废补偿申请、审核公示、资金拨付、监督检查等操作程序。主动与商务部门密切配合, 对管辖区域内的废品回收单位, 在经过告知、企业报名、实地考察、审核等程序的基础上, 确定1~2家作为全县农业机械报废回收单位, 并在政府网上进行公布, 公布内容包括农机报废回收单位名称、地址、法人、联系电话等信息, 并与回收单位签订《农业机械回收解体责任书》。要确保农机报废补偿工作各个环节的公开、透明, 从而获得农民机手和群众对农机报废补偿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促进农机报废补偿工作。
4.6 加大监管力度, 加快报废进度
我们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 把推进农机报废补偿工作作为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 确保农机作业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提高认识,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警农联络室”为平台, 以上路检查为手段, 认真履行职责, 加大监管力度, 制度化、经常性的开展安全巡查等现场行车管理。要做好调查研究, 针对报废拖拉机上路行驶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的区域和他们的作业时间特点, 严密组织, 主动出击, 利用早、中、晚、休息天、集市日等时机上路进行现场行车管理, 严厉打击报废拖拉机继续上路作业行驶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安全巡查, 既能取缔报废拖拉机继续上路行驶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 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减少事故的发生,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又能有效地加快农机报废补偿工作进度。
非正规就业的实践与政策思考 篇9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实践,政策思考
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初在《关于我国灵活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中发布的最新估计数字, 2004年底我国城镇的非正规就业人员有5000万人左右。如果将规模达1亿左右的农民进城就业者都作为非正规就业的话, 我国的非正规就业数量将超过1.5亿。
1 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移植与实践
非正规就业概念最早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的美国学者 (Keith·Hart) 于1971年提出, 他认为非正规部门是指介于城市现代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之间的、主要吸收城市非熟练工人、失业者和农村流入劳动力的经济活动单位。1972年, 国际劳工组织在《就业、收入和平等:肯尼亚增加生产就业的战略》报告中采纳了Hart的这一概念。随后, 国际劳工组织在拉美、加勒比海地区就业计划中进一步提出非正规就业部门的产生原因, 即劳动力供给超过现代正规经济部门的劳动力需求时, 产生了那些过剩的劳动力 (主要来自农村) , 他们为了生存进入城市寻求较好的收入和就业机会。1991年, 国际劳工组织在《1991年局长报告:非正规部门的困惑》中, 对非正规部门做了进一步的界定, 非正规部门是指“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的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
1996年7月, 上海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其颁布的《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试点工作的若干政策》中, 首次提出成立生产自救性的劳动组织及社会服务等非正规就业性质的劳动组织, 承诺对这类组织在3年内不收地方税费, 也不收除基本社会保障费用以外的所有社会性缴费。1996年10月, 上海市再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又专门制定了《关于鼓励下岗人员从事非正规劳动组织就业的若干试行意见》, 其中对非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劳动组织作了操作性定义:即非正规就业是指下岗人员个人或组织起来通过参与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市容环境建设中的公益性劳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临时性、突击性的劳务及以家庭手工业、工艺作坊等形式进行生产自救, 无法建立或暂时无条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一种就业形式。非正规劳动组织是指组织企业下岗人员开展非正规就业活动, 帮助其获得一定的收入和基本社会保障的非营利性 (或公益性) 社会劳动组织。“试行意见”还限定了非正规劳动组织的经营许可范围, 规定了非正规劳动组织需要聘用其他方面人员作为管理和技术骨干时, 其比例不得超过从业人员总数的30%。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 上海市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发展很快。政策出台伊始的1996年, 全市正式认定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只有8家, 从业人员仅74人, 到1998年猛增到近4000家, 从业人员为3.26万人。从1999年起, 上海市政府开始推行“3年净增30万就业岗位”, 进一步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至2000年底, 全市共成立非正规劳动组织10479家, 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非正规劳动组织不仅成为就业困难人员的安置基地, 而且日益成为孕育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孵化器和“摇篮”。
学者孙雅静 (1999) 认为, 非正规部门就业实际是指这样一些人, 他们或以个体经营为主, 或以几个合伙的松散的经济组织从事生产劳动、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方式, 投身于市场经济活动维持生活;胡鞍钢 (2001) 、许经勇 (2002) 等人认为非正规就业主要指广泛存在于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的, 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杨宜勇 (2002) 认为非正规就业主要指未签订合同, 无法建立或者是暂无条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一种就业关系;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非正规就业接近于“灵活就业”, 另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非正规就业不仅包括了非正规部门内的就业, 也包括了正规部门内的非正规就业, 但其不包括犯罪经济活动中的就业行为。
中央政府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设》中也提出了相似概念, 例如要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 发展弹性就业形式, 实行灵活多样就业形式。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没有对非正规就业形成共识, 导致弹性就业、灵活就业、阶段性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交叉使用。随着非正规就业的不断增加以及其在产生就业机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潜力被逐渐认识到, 非正规就业这一提法才开始在我国出现, 并迅速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 出台了减免税收、简化程序、降低融资信贷门槛等扶持措施, 有力地推动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2 非正规就业规模与构成
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 正式就业吸收了新增劳动力的30%, 没有被正规部门吸收的一部分劳动力开始自谋出路, 我国非正规就业开始形成规模;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 正规就业的扩展远快于劳动人数的增长, 1990~1994年间, 正规就业部门吸收了新增劳动力的147%, 非正规就业此时不再引人注目;到1995年之后, 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正规部门就业的人数开始下降, 非正规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9月底, 全国城镇从业人员比2000年同期减少484.9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下降474.5万人, 减幅为5.63%;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减少209.2万人, 减幅达12.37%。由于统计体系不健全和统计口径的差异, 无法得到准确的灵活就业者的总量数据。但是, 以下一些研究数据大致足以说明非正规就业群体的规模与构成。
2.1 非正规就业规模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的何平等人曾经估算我国非正规就业的人员规模可能超过1.3亿。他是这样估计的“首先他把非正规就业人群划分为原城镇国有集体单位离岗和下岗人员、城镇失业人员、个体户及其雇工和自由职业者、农民工等若干群体。然后对这几类人群进行分别估算的。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于法鸣等先把非正规就业者分成了5类: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城市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城市国有企业的离岗人员、城市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此外还有部分勤工俭学的大中专学生、从事第二职业者和阶段性就业的家庭妇女。然后他们估算出我国目前至少有6~7千万人从事非正规就业。
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初在《关于我国灵活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中发布的最新估计数字, 2004年底我国城镇的非正规就业人员有5000万人左右。这种非正规就业的结构是: (1) “家庭帮工”, 是指为家庭企业工作的人, 劳动保障部2002年抽样调查结果, 城镇家庭帮工数量约为600万人。 (2) 非全时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等。根据以前的抽样调查, 这部分人的总量约为700万人。 (3) 自我雇佣者和自由职业者 (前者指自己成立企业, 既当老板又当员工;后者指以个人身份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人, 如自由撰稿人) , 数量约为3400万人。如果将规模达1亿左右的农民进城就业者都作为非正规就业的话, 我国的非正规就业数量将超过1.5亿[1]。
2.2 非正规就业的构成
2.2.1 性别构成
非正规就业人口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 非正规就业人口中女性所占比重在50%以上。从世界范围来看, 20世纪90年代初, 发展中国家的女性非正规就业人口比重较高, 为70%以上。非洲加纳、坦桑尼亚的女性非正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最高, 均为90%以上。调查显示, 我国城镇下岗职工以女性为主体, 女性下岗职工大约占下岗职工的55%~60%。下岗职工主要通过非正规就业实现再就业。进城农民工中女性所占比重远小于女性下岗职工所占比重。在妇女就业的积极变化中, 非正规就业日益增多, 相当多的妇女自谋职业, 自己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
2.2.2 年龄构成
不同成分的非正规就业人口的年龄差异十分悬殊。一般而言, 下岗职工的年龄多在35~46岁。由于历史原因, 这个年龄段的职工受教育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他们的文化水平低, 专业技能是在工作中逐渐总结形成的。在新形势下, 他们掌握的专业技能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同时又很难掌握新技术。较低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需求使这些人置身十尴尬的境地。进城农民工绝大部分在18~54岁之间 (占93.3%) , 有近60%的人为18~34岁的年轻人。这个群体将青春年少作为自己的优势, 工作扎实, 不惜气力, 在一定程度上, 对下岗职工的非正规就业形成冲击作用。
2.2.3 地域构成
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在地域上很不平衡。根据我国非正规就业在不同地区就业比重的差异, 我们可以将各个省份分为以下4种类型:
(1) 优先型 (超过25%) , 主要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该类地区属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 劳动力市场发育比较完善, 如浙江 (35.1%) 、广东 (29.4%) 、海南 (27.5%) 等省区。 (2) 被动型 (20%~25%) , 指下岗失业状况严重的地区。该类地区老工业基地相对集中, 产业结构升级使得传统产业释放出大量劳动力, 就业矛盾非常突出, 如黑龙江 (23.1%) 、吉林 (23.6%) 、湖南 (24.5%) 、江西 (22.8%) 等省份。 (3) 限制型 (15%~20%) , 主要指市场准入障碍高、户籍限制严格的地区。该类地区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健全, 如云南 (19.1%) 、贵州 (17.2%) 、四川 (18.2%) 等省份。 (4) 滞后型 (小于15%) , 主要指经济结构调整较慢的个别省份, 如河南 (14.6%) , 山西 (11.3%) 等省份[2]。这种分布态势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东部是经济结构调整最早的地区, 非正规就业发展较快。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 结构调整很复杂, 发展非正规就业是必然选择。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非正规就业正在发育之中。而北京具有特殊的地位, 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受政府约束很强。
2.2.4 行业结构[3]
(1) 国家垄断性行业。
这些行业中非正规就业比重较低。2003年我国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非正规就业比重为2.9%;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为4.3%。而全国平均非正规就业比重2003年达到20.3%。在这些行业中, 非正规就业者主要体现为正规部门中的临时就业。私营和个体经济被限制在这些行业之外。
(2) 部分竞争性行业。
如传统三大产业:制造业、采掘业和建筑业。随着市场准入障碍的清除, 非正规就业已经占到了非常可观的比重。2003年我国采掘业的非正规就业比重达到16.5%;制造业达到13.7%;建筑业达到25.3%。大大高于国家高度垄断行业中非正规就业的比重, 但同时制造业和采掘业的非正规就业比重也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些行业中, 非正规部门 (个体、私营从业者) 是非正规就业的主体。
(3) 竞争性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如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 这些行业中非正规就业已经接近就业的主体。2003年, 我国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非正规就业比重达到49.7%;社会服务业达到46.1%。这些行业的非正规就业绝大多数来自私营、个体经济。
(4) 垄断性服务业。
如电信、金融、保险、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这些行业存在极高的市场准入障碍, 非正规就业比重极低。2003年金融、保险业非正规就业比重为3.3%;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为2.9%。
3 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的政策思考
3.1 明确非正规就业的法律地位
(1) 明确非正规就业的概念, 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科学规范, 在国家正式统计中增加非正规就业的统计工作, 为非正规的就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 国家应制订专门的法规对非正规就业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规定, 明确非正规就业的地位、作用和适用范围, 并把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使非正规就业合法化、明朗化以及“隐性就业”显性化和公开化; (3) 明确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对雇主的行为给以必要的限制, 规范非正规部门的用工制度, 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健康发展。
3.2 建立适合非正规就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非正规经济发展过程中, 让弱势群体的利益也受到保障是非常必要的[4]。但是, 非正规就业之所以能够存在, 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廉价、随时可以更换的劳动力。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 就会增加劳动成本, 从而减少对非正规就业的需求。因此, 现阶段要完全消除非正规就业者和正规就业者在待遇上的差距, 可能不太现实。但是, 针对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制定一些简易的社会保险, 适当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水平, 逐步缩小与正规就业者的差距。
3.3 建立和完善非正规就业培训服务体系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 成功的培训方案应是那些能够对工人的特殊需求、处境以及本地雇主寻求细致定位的方案。根据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针对非正规就业者的现实需要调整和确定培训内容, 开展多种层次的劳动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5]。同时鼓励技工学校、企业培训中心参与其中, 并根据其培训数量和质量给予政策补贴和支持。职业介绍机构要收集各类非正规工作信息, 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提供信息帮助。要根据发展非正规就业形式的要求, 完善就业服务功能, 研究开发适合非正规就业特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 满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多样需求。
参考文献
[1].姚裕群.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人口学刊, 2005, (3)
[2].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百分比数据[J].根据2005中国劳动年鉴计算并整理, 178~180
[3].李桂铭.我国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1)
[4].傅京燕.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施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5, (2)
政策与实践 篇10
关键词:实践教学,极大特色,教育教学,理论成绩,实践成绩
1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通知开始设立,至今已经12个春秋。“形势与政策”课自开设以来,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以国内学者研究为主,主要针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大多数学者主要围绕着理论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展开研究,而在实践教学层面关注的相对较少。
关于该课程教改研究,国内学者大多关注于3个方面:一是,从增强课程的规范化角度探索。李克荣等(2012)认为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王包泉等(2013)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内容规范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具有“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特点的教学内容规范化设计策略;王民忠等(2014)认为发挥教指委专家督促作用,推进“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二是,从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角度研究。蔡景华、陈胜国(2006)关注于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认为应该从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深化教学艺术并提高教师素质入手;黄发友(2012)认为必须采取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补、教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融合、专题讲授与形势报告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一致、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相促进等措施,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三是,从课程的教学法角度研究。张勋宗(2005)将授“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分成专题并实行专题负责制;余琼(2006)认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流畅的教学环节、多样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元的考评方式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1];易忠(2011)着力探讨了演讲式和点评式教学法;黄丽琴(2011)探讨了案例式教学法;肖慧欣(2015)探讨了专题式教学法。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梳理可见国内学者对“形势与政策”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具有研究价值。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当下,思想文化激荡碰撞,社会思潮跌宕起伏,大学生思维活跃,他们树立怎样的志向和信念,有关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2]“形势与政策”课开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和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形势,通过不断完善以“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为内容的实践教学,立足我国国情,深入了解社会,帮助大学生准确、及时、直观的分析形势、了解政策、认清现实、把握未来,增强对我国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合于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执行国家政策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大学生“既要读好课堂上的书,又要读好社会这本书”[3],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因如此,“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2“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调查
经过多年的探索吉林大学最终建立了由规范的课堂理论教学与以“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为内容的实践教学而构成完整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体系,即学生的期末总成绩由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共同组成,促进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特色。对推动“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对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98%),结果显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进步明显。主要表现在:首先,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有效回收问卷的196人中,学生自发组织参与各项志愿者服务和三下乡活,参与度达到100%。其中,72人参加了各类支教活动,68人参加了春节期间火车站疏导员的志愿服务,49人到养老机构做志愿者探望老人,7人在家乡参加了各类乡村扶贫活动。61.7%的被调查学生表示,一直有参加志愿服务或三下乡活动的愿望,但如果没有课程的推动,不一定会付诸实践。其次,提升了学生的责任心。89.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实践教学使其增强了奉献意识;85.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与校团委“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其参加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的积极性;91.8%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促使其去接触社会,通过深入直观认识和了解我国当前的具体形势,能切实了解国家出台各项政策的社会背景与原因,加深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最后,有利于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我国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国家出台各种举措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抓住科技创新先机理论结合实际,就能赢得优势。78.1%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课接触社会,可以为其软件研发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其创业提供有益启发。
通过调查可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践改革,提高学生对国家各项政策方针的认同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高了该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余琼.《形势政策课》教学探索[J].教学研究,2006(7):39.
[2]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怎样给高校学生作形势报告[EB/OL].人民网,2015-08-07.
政策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课外实践教学 现状 教学新形式
形势与政策课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要根据课程自身的规律和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展开,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形势与政策课课外实践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活动形式单一
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在开展中,没有明确的目标设定。大班上课往往以看视频为主要形式,这使得实践教学活动变得机械乏味,没有实际价值。
形势与政策课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涉及的学生量大、面广,師资力量薄弱,而组织教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学校还要考虑学生安全问题,所以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形势与政策课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无序”,没有具体明确的时间安排。即使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也只是就教学而教学,并且只集中在一部分学生身上;或围绕学校常规社团活动,学生到教师指定的地方去“走走看看”,忽视挖掘与利用本地的生态环境、资源物产、风土人情等资源。教学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学生的视野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注重“参观”和“接受”,忽视“体验”和“探究”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只是把学生作为活动流程中的一条“传送带”。活动流于表面,注重形式,忽视效果;学生没有体验性的活动,缺少经验知识的习得,思想情感的获得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内化。不少学生应付了事,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由于实践教学仅局限于参观考察,其他形式和途径较少,以致学生的活动多以接受式感知为主,而且在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痕迹太重,学生个性、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二、形势与政策课课外实践教学的探索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以课题《高职高专“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性教学对策研究》的研究为切入口,根据实践课程的功能,社会实践的特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发展要求,开展研究与实践;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搭建丰富的活动载体,倡导学生主体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让学生体验省情地情,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形势与政策,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之一。我们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方面情况确定了如下实践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抚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形势与政策;关心社情民意,感受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和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等职业素质。
(二)探索教学新形式
1.参观调查型
社会调查是一项学生可以普遍参与而又经济实用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课余时间,不用支出专门的费用,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育教学的内容开展活动。社会调查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技能的重要活动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调查报告,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产生的疑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把握、调整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我们在对高职高专学生讲授“通胀下的我国经济形势”时,指导学生对抚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进行社会调查。教师通过以下环节开展教学:指导方法,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分工,成立调查小组;拟定调查提纲,展开调查;得出调研结论,小组汇报交流调研成果;教师阅读调查报告,评定成绩。教师通过课堂小组汇报和阅读调查报告,掌握学生对当地经济形势与政策的理解与感受。开展参观调查活动拓展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2.探究型
实践活动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是我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王安石纪念馆与我们学校一墙之隔,我们每年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当地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体验、活动中,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如,我们在讲授“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形势与政策”专题时,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势与政策,然后给学生确定探究课题:“抚州文化名人成功之路探究”“当前抚州文化发展政策的研究”“临川文化一日游玩活动路线设计”“临川文化如何与中医药文化融合的探究”等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玩中思,在学中思,在思中进,在放飞自己的思维与想象中选择课题,设计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得创新。最后进行成果交流,总结评价。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把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实现学科知识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
3.体验型
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学习形式。我们将体验作为学生个性形成和个人成长的基础。不同的个体对于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能力,也会引起不同的体验。如,在“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对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将形势与政策课课外实践教学与“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可以根据我们医学院校的特点,以医疗卫生服务和国家卫生形势与政策宣传为内容,以暑期集中型或医疗实习期间分散型形式开展课外实践教学,引导大专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社情民意,了解当地卫生形势与政策,认识社会,服务人民,发展自我。
4.交流型
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上多种角色的交流互动。如,可以开设主题博客,创建课程网上聊天室,给学生创造广泛的交流空间。博客、网上课程聊天室具有在线深度互动交流的功能,是一个方便快捷的思想表达和信息沟通平台。开设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意在培养大专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学校可特别邀请和选派校内外有关名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名师等担任课程聊天室特约嘉宾或主持人,让学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升华思想,提高综合素质。
政策与实践 篇12
《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形式政策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形式与政策》课程的重视力度低下,师资力量薄弱;课程的运行机制不合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考核的评价机制单一陈旧等问题。影响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降低了高校的总体教学质量。
一、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形式与政策》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形式与政策》课程的重视力度低下
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将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大学生的就业率作为大学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由于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对课程的定位以及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对《形势与政策》的重视力度低下,在师资队伍和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明显不足,直接影响着老师对《形式与策略》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高校对《形式与策略》的重视力度低下,在这方面的教学管理体制也不完善,从而导致高校大学生对《形式与策略》的重视力度也不高。
(二)课程的运行机制不合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当前,高校在《形式与策略》的教学过程中缺少有效的课堂组织运行机制,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老师的知识讲授为主,学生在下面机械的听,课堂上缺少老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的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很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大多的课堂时间不是玩手机,就是昏昏大睡,严重影响了《形式与策略》课程的教学质量。这种以老师为教学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很难调动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大学生产生反感心理,从而不利于大学生思政治素养的提高[2]。
(三)课堂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考核的评价机制单一陈旧
高校的《形式与策略》教学内容大多是以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缺少与时俱进的特点,忽视了当前形势策略的发展,所以,高校在《形式与策略》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从实际出发,脱离了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与策略,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形式与策略》在考核评价机制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知识以论文的形式完成课程的考查,学生完成作业时具有随意性,并没有深入的探讨形式与策略方面的问题。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一)提高对《形式与策略》课的重视力度,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校对《形势与策略》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首先就是要充分认识《形式与策略》教学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形式与策略》课程的重视力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3]。一方面,老师要加强课堂上与大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尊重大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根据大学生比较关注的政治问题进行探讨和沟通,增加大学生对当前形势和策略方面的了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老师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形式与策略》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引导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大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探索实践,提高大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形式与策略》课的教学质量。
(二)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形式与策略》的课堂教学
高校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以及监督体系,完善教学的体制机制,保证《形式与策略》课程的高效进行[4]。高效的党委要发挥导向作用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教务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提高对该课程的重视力度;校团委应该积极开展各种相关的报告和讲座;网络信息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和发布。最终形成高校的各个相关部门各施其职合力推进《形式与策略》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进而有效的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
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的《形式与策略》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提高对《形式与策略》课程教学的重视力度,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形成高校各部门的合力,共同推进《形式与策略》的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进而有效的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斌,杨应慧,张辉华.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9:201+222.
[2]王一青.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9-20.
[3]费翔,李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与创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