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

2024-12-17

形势与政策课程(精选12篇)

形势与政策课程 篇1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 指出,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重要使命, 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整合, 形势与政策课的地位在高校中进一步凸显, 各院校普遍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 以开设常规性课程或者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教学, 对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 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的来看, 由于认识不到位、课程定位不明确、运行机制不合理等原因,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欠缺, 教学效果与开设课程的初衷还存在较大差距, 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增强其实效性, 有利于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和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 形成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 能力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形势, 并透过复杂的形势和现象看其内在本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 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素质目标

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立场, 理清对国际国内大是大非、利害问题认识的思路, 自觉抵制错误的思潮和言行。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体系

高校要合理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体系, 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 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信心和责任。笔者认为,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 基本理论

主要包括:科学认识和分析形势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基本理论教育主要是促使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 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形势, 并透过复杂的现象看到其内在本质;全面准确地了解党在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时所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 提高学生理解政策的水平和政治觉悟。

(二) 基本形势与基本政策

主要有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总体发展趋势;国际形势与大国关系;我国的国情国力、政治经济形势;重要会议精神;重大改革举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国家的政策和法令法规等。基本形势与基本政策教育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感,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三) 热点问题

该部分内容是“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内容, 也是大学生所普遍关心关注的。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解析, 不仅要使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任课教师在讲授国内外热点问题时, 一定要讲清问题的背景和来龙去脉, 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在国内国际形势变化中所处的位置或所产生的影响;要讲透问题的实质, 把握党和政府的原则立场, 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和处理“热点”问题, 避免采取偏激行为;要讲明分析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辩证分析热点问题。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任务

(一)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形势与政策教育既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时事新闻, 更不是简单地讲评国内外大事, 而是要通过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夯实思想理论基础, 准确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理性思考和分析当前形势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分析辨别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 培养大学生的应对问题能力

形势与政策课的目标与任务是教育与引导学生自觉地站在正确的立场, 学会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 学会运用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观察形势、分析问题, 并能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因此,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不能简单地向他们介绍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基本政策和热点问题, 而是要教育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党和政府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所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 提高理解政策的水平和政治觉悟, 学会站在正确的立场、运用正确的方法看问题、想问题, 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三) 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当前,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阶段, 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社会生活正经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革。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 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总之, 各高校要不断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研究与思考, 提高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 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摘要:高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 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目标,内容体系,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张若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 2003.

[3]张利.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意义[J].浙江工商职院学报, 2006.3.

[4]熊培西.论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J].大众科技, 2005.11.

形势与政策课程 篇2

2014—2015 学年第 一 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小结

姓名: 李建坤 学号: 20124840746 班级: 财务A2 成绩:

在我们的形势与政策的课上,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建设,看到了一个具有辉煌成就的新中国。

于此同时也比较清楚的认识到了中国当前情势的险峻,例如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外交情况。我们面临着很多挑战,可以说当今的情势是很复杂的、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

形势与政策课程 篇3

关键词:厦门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辅导员;规范化

中国分类号:C41

“形势与政策”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由于各高校师资力量和授课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千差万别。

一、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计划与安排

厦门理工学院将“形势与政策”课完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具体做法包括:

1.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总体教学计划,以必修课形式纳入学籍管理。

2.每学期规划教学班级,安排时间,排入课表。

3.选派优秀老师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老师。

4.每学期下达正式教学任务书,无论是专任老师还是兼职老师,都有具体的教学任务书。

5.“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老师要求提供基本的教学文件(讲稿、教学课件等)。

6.定期召开“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小组研讨会,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集体备课,并及时修正授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开课形式

厦门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根据“形势与政策”课授课的特点,确定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基础,以专题式教育为教学形式的授课办法,具体做法包括:

1. 注重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和整体性:在每个学期的期末,由“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召集下学期任课的老师,紧紧围绕教育部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根据当前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点要求,确定下学期上课的具体教学专题和教学计划。

2.专题负责人制度:每个专题指定一名负责人。由负责人管理与联系本专题小组成员。

3.集体备课制度:由“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出具大纲,各专题小组集体备课,并形成基础课件和授课讲义。

4.定期反馈制度:每次上完课后,教研室主任组织当天授课老师开会,了解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5.适时监控制度:每次统一上课期间,由教研室主任牵头,对各班级上课情况进行听课,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任课老师。

(三)授课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这需要在短短的三个学时内,将一个专题讲深讲透,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考核方式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上,厦门理工学院采取平时听课考勤加最后的心得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做法包括:

1.明确考勤纪律,规定凡旷课一次或请假两次及两次以上的学生,本课程即视为不合格,需要到下个学年再重新学习。

2.第一轮授课教师在上课时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专题,由学生自选其中一个专题写一篇论文或体会。在最后一轮上课时,由最后一轮授课老师统一收取作业。

3.学生所交论文必须现场完成,以杜绝网上下载和直接复制黏贴。心得论文只需要600字,不一定需要长篇大论,最主要的是看学生真实的体会。

(五)管理体制

1.“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由教务处下达;

2.“形势与政策”课日常管理由“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负责;

3.“形势与政策”课授课的辅导员老师由学生处协助“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选拔。

二、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几点体会

“形势与政策”课课程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每次上课都必须有不同的内容,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很不容易,我校形势与政策课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严格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是根本

形势与政策课是两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一定要从学校层面规定落实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选拔教师、加强教研室建设、建立教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反馈教学情况,以此做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工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广泛,实效性强,教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对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较为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情况,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

(三)正确的教学大纲是前提

教学大纲是指导“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进程与方向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教学开展的基本依据,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详细地表述当下的时事热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基本形势,理解当下的基本政策,因此,好的教学大纲是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前提。厦门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大纲由专职思政教师确定,能掌控好基本的导向,设置合理的内容,梳理出清晰的脉络。

(四)合适的教学内容是重点:

大学生在校期间已接触了多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还和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复的话,必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要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三、教学效果展示

(一)从学生的反映来看

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教学较为满意,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学生能及时了解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看待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世界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以及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立场。自2007年开设形式与政策课以来,我院形势与政策课学生出勤率高,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二)从任课教师的反映来看

授课老师普遍反映,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收获很大,首先,“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是每个学期在变更的,也督促任课老师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及时了解最新形势,最新动态,在熟悉资料的基础上,能流畅的表达,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其次,任课老师大部分都是辅导员,辅导员在上完课后,可以利用备课中准备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从上级部门的检查来看

从学校教学督导团听课的反馈情况来看,老师备课认真,熟悉授课材料,学生上课秩序良好,自开课至今,没有一例教学事故,得到了学校和主管部门的认可。

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 篇4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的矛盾分析

在教学内容上,课程教材系统性稳定性要求与课程教学内容灵活性多变性的矛盾一门课的课程体系能否确立,关键在于该课程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容,课程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性和稳定性,《形势与政策》课程也不该例外。然而,形势与政策的内容一般是动态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性,需要紧密结合时事热点问题,这就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出变动内容多、稳定内容少的特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多变性、动态性特点似乎难以满足课程体系的稳定性要求,所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与动态多变的矛盾。

在师资队伍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矛盾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中层领导,政治教育、法学等专业出身的兼职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多数是某一专门领域的研究者,相关专业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然而,《形势与政策》课却是一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专职教师而言,只能说在涉及自己专业部分的讲授是合格的,涉及其他领域方面的讲授则未必合格。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中层领导,经常能接触到各方面的信息,能较好地把握政策动态;学工干部与学生密切相关,了解学生思想,且这些兼职教师学科背景比较多元化,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把握形势与政策,但这些兼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专业研究欠缺,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能力和水平上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提高。因此,专、兼职教师如何搭配,如何使两者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也是本门课程的一对矛盾。

在管理模式上,专管部门与协管部门职责分工的矛盾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管理基本上是采取由党委宣传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协管部门多、专管部门少的特点。专管部门少表现在这门课程在高校很少是由一个专门机构,特别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单独管理;而协管部门多则表现在,高校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管理的部门众多,主要有高校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这种由众多部门共同参与课程管理的模式,其优点在于可以齐抓共管,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但是,由于有众多部门参与,各部门不容易协调,彼此之间存在职责分工的矛盾,出现了相互推诿的现象,影响了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提升的路径寻求

结合高职院校特点,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参照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确定,既要尊重历史,更要着眼现实和未来;既要传递大量的信息,更要对大量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和必要总结。因此,要科学分析教学内容:一是相对稳定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本课程的内容体系、目的意义、学习方法、考核方式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势观、政策观与方法论;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在实践中对国内或国外产生重大影响,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和性质的典型战略思想和决策。二是变化较大的时事热点。主要针对那些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国际国内事件,党和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出台的重大方针,还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以高职院校为例,合理搭建教学内容体系,三年的课程教学内容可做如下安排。在一年级教授《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理论,包括基础性的形势与政策原理,经典理论家关于如何认识、分析形势的论述,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国情国策等都是这一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今后用来分析各种社会事件、国际国内热点的主要依据。要让学生养成用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分析各种重大政策与形势的习惯,锻炼学生用基本理论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从而使课程具有稳固的理论支撑。在二年级进行现实环境的形势与政策热点的实际分析与引导。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都在不断演化着,这种变化及其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引起大众的集中关注,即成为形势与政策中的时事(热点)问题。通过讲授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零星的、分散的、肤浅的资讯,从而学会分析复杂表象后的实质问题,突出热点、讲透难点、化解焦点,同时让学生养成自觉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及分析当前时事的能力。三年级主要侧重实践教学。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各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三年级阶段学生基本都在企业参加实训,这就为《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教学增加了难度,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一阶段主要以“体验教育”、企业实训和社会实践为主,引导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现实联系起来,将课堂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企业,了解行业,走进社会,了解国情,让学生接触社会,主动思考,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学会多角度分析复杂问题后面的实质问题,促进知行统一。另外,应注重把行业形势教育融入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生活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形势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找出行业要求与自身的差距,让学生在企业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品质。

完善师资队伍选聘机制和培养机制良好的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高质量的基础。《形势与政策》课课时少,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觉得这门课更像是一次次零散的讲座,学生与主讲教师可能都不认识,带有一种“一次性交往”的特征。这种相对陌生的关系,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出现不自律的现象,正是这种特点,对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称高、亲和力强、在学生群体中已经有良好口碑的教师应当成为《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选择。《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发展性、政治性,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不能就时事谈时事,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关注时事热点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事观和政策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知识面,还要有高度的敏锐性,能够在不断更新的时事中迅速找到最新、最适当的教学材料,因而对担任这门课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比较完备、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才能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要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具备上述素质,需要完善《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选聘和培养机制。首先,要构建特殊的人才选聘机制,把好教师入门关。引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时,应制定特殊的教师准入门槛,强调政治信仰的坚定性,注重专业素质,同时要综合配置各专业方向的教师,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方向的教师,也要有经济学、法律、外交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使本课程教师队伍素质更高、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要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要强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训,把好持续学习关。《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无论是教授,还是讲师,都要持续学习,只有持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教学信息。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各种参加培训、学习、考察的机会,拓展他们的信息面和整体把握时事的能力;要为兼职教师提供听课、评课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再次,作为培养机制,还应包括适当提高课酬补贴、列为职称晋升的优先条件之一、列为年度业务考核的优秀条件之一等等,只有让讲这门课的教师体会到讲这门课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肯定,高水平的教师才会为这门课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

理顺管理模式《形势与政策》课采取何种管理模式,关键取决于课程自身的独特定位。《通知》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定位说明,《形势与政策》课应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具体主管。因为它是高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机构,其教学经验、师资水平都较高,由它来具体主管可以较好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这门课程具体的教学实践也说明,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主管,很难完成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离不开高校党团组织、学工系统等部门,这些部门也必须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实现这门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因此,这门课的管理模式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其他相关机构如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团委协管,并应使相关部门相互协调。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构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生动性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多实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反感纯理论的讲授。因此,探索新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教育部下发的教学要点为主要依据,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采取专题式教学方法,即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不同专题,集中备课,在不同班级轮流讲授。在有限的课时里,可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与问题探讨式教学方法相结合,既要把基本形势和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用科学理论解释到位,又要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可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影视音像资料、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和空间。可采取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比如,教师设计场景,学生表演;教师给出案例或主题,学生分组举行座谈会;教师布置内容,学生站在教师角度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并轮流上台演讲等。这些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激励式教学方法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可将有奖知识竞赛、辩论、演讲、征文等活动运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激励并发挥学生特长,这种方法在有经费投入时最好,没有经费采用加分作奖励,同样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次,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完成形势与政策教育是片面的,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课堂以外的场合,即参加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从中增加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识,促进个性发展。这种方法形式多样,比如,学校内的团日活动、社团活动、团课党课等;学校外的实地参观、社会考察、社区调研等。成功的实践教学,可以将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能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与时俱进思想的指引下,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不断探索、研究、产生新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体系,将会使《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越开越好,在帮助高职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使大学生更加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这门课必须正确处理好其内部的矛盾。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应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完善师资选聘和培养制度,理顺管理模式,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陆连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面临的矛盾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2(2上).

[2]王刚.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5).

[3]孙德江.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7).

[4]吕俊.浅议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

[5]黄振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体系分析[J].教育探索,2009(10).

《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要求 篇5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国内外经济政

治形势、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以及要求在大学生中开展形势

政策教育的要求,我校已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2011级、2010级、2009和

2008级的培养方案。本课程共32学时,2个学分,分布在四个学年、各年级分

别安排在1.3.5.7学期进行考核,每学期学生必须修完规定内容并经考核合格,方可给予0.5学分、四个学年共计2学分。

本学期“形势与政策”采取网上讲授和教师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要求全校所有2011级、2010级、2009级和2008级学生必须完成本学期《形势

与政策》的学习考核任务,才可以给予0.5学分。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关

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一、全体学生都必须登陆山东轻工业学院《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网站网上

在线学习,并以自己的学号和真实姓名登陆注册方可有效,并取得考试资格,网

上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课时,如果有问题可以利用网上在线功能与负责指导的老

师交流对话或提问,或利用指导教师留下的联系方式与教师交流提问。

二、2011级和2010级全体同学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十一五”

成就与“十二五”规划、让人民更幸福更有尊严、继承革命传统推进民族大业、深

化改革谋求新发展的不竭动力、绘就中国教育蓝图、外交成就与新亮点、大学生

社会实践规范等八个专题展开学习(见教材)写出一篇1500字左右的学习体会

小论文作为本学期考核作业,由各班班长收齐,按学号顺序排好于2011年12月

15日至2012年1月1日前各周星期四下午1:30-4:30交到文法学院思想政治

教研室(文科楼305)。

三、2009、2008级全体同学围绕国际形势展望、三农问题、中日关系、台

湾问题、公共安全等专题作为网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从上述题目中任选一个问

题写出一篇1500字左右的学习体会小论文作为本学期考核作业,由各班班长收

齐,按学号顺序排好于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1月1日前的星期四下午1:

30-4:30交到文法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办公室(文科楼305)。

四、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相关专题网页上的资料仅供参

考,各位同学可以通过进入各种方式学习了解国内外大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

法,并可以利用在线交流自主向老师提出答疑进行互动交流。在学习修读后写出

《学习体会》作为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作业。

五、《形势政策》相关问题的学习体会要求观点正确、理论联系实际,字数

要求1500字左右,用左侧带有装订线的双线稿纸手写,不得打印、不得抄袭、不得上网下载。否则,成绩按不及格记载。《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由各班班

长收齐,按学号顺序排好于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1月1日前的星期四下

午1:30-4:30交到文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文科楼305)。过期不交者按

缺考处理。

形势与政策课程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共生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0-0027-03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是依托网络媒介表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及其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称。《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复杂,需要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协同合作,这与生物共生进化现象有很多类似之处。本文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的共生特征,探究《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路径。

一、《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的共生性特征分析

1.共生理论及共生的特征

“共生”概念首先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的。指由于生物生存的需要, 它们之间必然按照一定的模式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1]后来共生现象被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以共生理论来阐释社会现象,借以探寻对社会共生现象的理性思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共生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共生现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本质特征:

(1)多元共处,异质互补。(2)竞争合作。(3)共同进化。

2.《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的共生性特征

比对事物共生现象,《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相似特征。

(1)多元共生性。《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学科。《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不是单元素的个体, 而是一个汇聚多元素的统一整体。它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要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多学科性和网络课程建设的多元素性表明,《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有着多元共生的结构体系。

(2)个性差异性。共生不等于趋同。相反,各具特色个性、相互补充,才有共生可能。《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庞杂,涵盖面广,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富有变化,差异性大。同时,教师之间的教育背景、教学风格和学生素质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依托网络平台,建设《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要求利用这种差异,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形成共生优势。

(3)开放融合性。仅有差异不一定形成共生关系,个性差异性是形成共生的基础,融合是共生的实质。这一融合不是相互同化,而是彼此之间差异互补, 在融合的过程中坚守特色和形成新的差异。网络课程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建设《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需要高校相关部门、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师、教育技术人员等参与和合作;需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和资源,在课程生态链中形成自己的特色;需要吸取先进教学经验, 整合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这种融合不是简单拼凑,而是保留特色,互补优势。

(4)共同进化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络课程具有资源共享性、学习自主性、课程结构开放性、学习协作性等特征。从共生进化方面讲,《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好了,不但可以发挥共生教学资源的优势,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就单门课程而言,可以进化为精品课程,推广到全国。并且,这种进化是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学校之间、教师之间、课程之间的物质、信息、能力交换,推动课程建设水平提高,并形成良性循环。

二、影响《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共生建设的因素分析

1.教学资源整合共享的“软肋”

做好教学信息的甑别取舍,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是建好《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的重要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涵盖了政治学、经济学、哲学、伦理学、文学、史学等众多学科,教学资料信息海量呈现。在《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开发实践中,网络课程开发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定义、分类和开发教学资源, 使不同学校、不同网络系统的“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资源自成体系,存在“资源割据”和“资源孤岛”现象,资源整合缺乏合作性和共享性。

而一些网络课程开发者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训练与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在《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上,常常出现重技术设计,轻教学设计等现象,比如开发的教学素材、教学课件、题库等教学资源,多偏重于课堂辅助教学,适应于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资源很少;教学资源陈旧,与不断变化的“形势”脱节;教学内容简单堆砌于网页,缺乏科学导航等等,导致教学资源的针对性缺失,资源难以融合共生,不能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

2.师资队伍共生进化的障碍

网络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文本(包括影像资料、文字等)、网络环境等共生单元共同构筑的共生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团队成员参与网络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越高,互动越强,产生的共生能量越大,共生效应就越好。

目前,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组成结构复杂,既有专职的思政课教师,又有不从事思政课教学的兼职教师;有学校党政领导,有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等等。教师之间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研究特长、教育技术能力等相差较大。从共生的视角来看,如果教师“单打独斗”,校内与校际之间同行缺乏应有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参与制作网络课程的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缺乏一定的互补性,则难以产生共生能量,实现共同进化。

3.教学内容融合共生的“瓶颈”

“‘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宽泛庞杂,实施形式极其多样。”[2]包括“形势与政策”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热点问题等等,教学内容十分丰富。网络课程具有良好的信息兼容性。但是,如何通过网络载体整合多学科内容,建构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知识结构,并实现知识结构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共生的目标。这对于信息素养缺失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与动态性,决定了其课程教材编写的滞后性。一些学校或教师在《形势与政策》教材建设中,没有消解相对稳定的“政策”,没有敏锐追踪不断变化的“形势”,只是拼凑抄袭《时事报告》或者党报党刊已经出版的时事政治文献资料,低水平重复堆积材料,各个学校编写的教材内容与结构体系大同小异,教材变为一以贯之的单亲繁殖,偏离了知识共生、进化的轨道。

4.教学相长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总量持续增长,快速膨胀,信息泛滥成灾。如果师生关系还是定位在过去那种单向线性、间离被动的师徒关系上,教师只是重视构建静态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乏灵活多样的交流沟通,教师就很难在网络环境下把脉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如果网络课程教学内容仅仅是《时事报告》或者党报党刊已经出版的时事政治文献资料的简单翻版,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一如既往采用传统方式,回避网络教学的规律与原则要求,这样的教学要达到师生教学相长,共生共进的效果,无异于缘木求鱼。

三、《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共生建设的基本路径

1.以系统理念整合网络教学资源

如前所述,网络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文本(包括影像资料、图片、文字等)、网络环境等共生单元而构筑的共生系统。《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要以系统论为指导,从有利于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角度,有利于教学相长的角度,科学取舍、优化配置和呈现教学内容,把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法融入到网络课程开发之中,不同学科教学内容相互渗透与融合,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生,消除“资源割据”和“资源孤岛”现象。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与“形势”的富于变化性,要求《形势与政策》教材建设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处理好教材出版的稳定性与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之间的矛盾。无论是教学资源建设还是教材建设,都不应排斥校内与校际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合作,推动“形势与政策”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完善。

2.强化交互与评价功能,促进师生共生发展

高质量的交互功能是高质量网络课程的保证,也是满足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个性化学习,促进教学相长的需要。强化交互功能,首先要完善网络课程师生交互功能模块与知识导航模块的设计。师生交流互动形式要多种多样。比如设置在线习题作业、答疑系统、教学论坛、留言讨论等等。教师要提高网络教学能力,熟练掌握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方法与互动策略,融会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在设计互动问题的时候,把好质量关,抓住“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的在线问题,教师要及时回复,以激发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网络课程学习主要为异步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实践与学习空间有较强的自主性。建立完善网络课程评价机制,旨在干预、引导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改进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督教”、“督学”的功能,推动网络课程共生建设。

3.教学与教研协同共进,提高网络课程建设质量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技术性。这些特征决定网络课程建设要走教学与教研协同共进之路。教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以研究促教育教学改革。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 把教学研究的科学精神引入网络教学,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自觉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素质,在教学与研究互动中促进师生共同进化。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不断创新,呼唤一支具有共生理念的教学团队。要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网络信息素养以及教育科研能力,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如何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研究。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发挥团队合作的智慧,促进网络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4.优化共生环境,为网络课程建设保驾护航

良好的共生环境,有利于共生单元发挥能动作用,有利于共生体的形成。形成宽松、和谐的《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的共生环境。一是作为共生主体的学校领导、教学主管部门要重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教研工作,从政策、人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投入。不但要重视网络课程前期的建设,还要重视课程建成的后期管理与课程的进化发展。二是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以评促教,激发教师在网络课程建设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强化激励机制。对积极投身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成绩突出的教师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参考文献:

[1]刘建生.产学研合作模式再探讨——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103.

[2]李忆华等.微博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13(3):83.

形势与政策课程 篇7

1 实现正确的学科定位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前提

人们常常听说,研究古猿人头盖骨的是历史学中的考古学;研究蚂蚁、蚊子、臭虫和草履虫的是生物学中的动物学;研究人类说话的是语言学。无论是考古学、动物学、语言学,还是别的什么学,统称为科学。然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课程的《形势与政策》是不是一门学问,是不是科学?对此,可能许多人都没有准确的定位。而对本课程的科学定位,将直接决定大家对该课程的态度,从而也就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学科定位。

《形势与政策》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观察分析形势、制定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理解、拥护、执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树立讲政治的意识,养成讲政治的习惯,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逐步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国内外时事政治的能力、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能力、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因此,《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求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时政,同时达到一个独特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目的。

另外,由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2],“政策又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3]。而且,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如果我们忘记了党的总政策,我们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们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时,就会贻误我们的工作”[4]。甚至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告诫自己的学生,要施好政,就必须要有“兵足、粮足、老百姓相信政府”这三个条件,而老百姓相信政府就是要相信政府制定的政策。所以政策的政治性很强,这也就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政治性比较强,铸就了其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

所以,我们对待政策和策略的教育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并且要不断探讨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事实上,早在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要加强“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其后,国家教委等部门将《形势与政策》课程列为“两课”内容之一,从制度上确立了《形势与政策》的学科地位。对此,我们要毫不懈怠地贯彻执行,千万不可对该课程的定位产生丝毫的偏差,否则就会失去设置该课程的意义,那也就更不用谈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了。

2 形成科学的教学管理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

正是由于目前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科定位偏差,导致了现实中对该课程的教学管理不规范,比如不将其列入课表,或是列入课表而不上课,或是随便放个电影了事等。然而,在实现正确的学科定位前提下,对该课程的教学管理就需要严格、规范了。《形势与政策》是高校课程体系中最具特殊性的课程,它是“最不像课”的一门课[5]。它所讲述的内容既处于相对静态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具体表现为政策是相对稳定的,形势是变化发展的;而且授课对象是不同层次的,教育要考虑连续性和系统性,又要考虑针对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则更显必要。

2.1 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领导管理

国家教委于1987年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中将《形势与政策》规定为大学生必修课,同时规定该课程应当“由学校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和教务部门共同领导,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负责组织实施”。所以,高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思想品德教研室等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明确分工、功能互补,从而形成管理合力。如果各部门互相扯皮推诿,这门课就要落空。因此,校党委应该树立课程观念,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分工。党委宣传部是学校意识形态和形势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该负责对全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做出规划,提出教学要点和有关要求,并不定期举办大型形势报告会。此外,还要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尽最大可能帮助解决教学和管理中的实际困难。“两课”教学部门负责有计划的课堂教学,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排课、成绩管理,学工处负责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等。总之,应该形成上下畅通、左右协调、有分工、有协作、责任明确的领导管理机制。

2.2 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纳入教务管理

《形势与政策》既然是一门课,就要以课的形式在制度上予以保证,将其纳入教务管理。只有在教学管理体系中,才能使这门课程正式而规范,才能深入对教学体系的重点、难点进行研究。所以,需要将该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计学分,并进行考核。

2.3 加强教学行政管理

由于《形势与政策》有其特殊性,所以对其管理要和其他课程相区别;但它仍然是一门课,所以对该课程的教学行政管理也要和其他课程一样注重其规范性和一致性。因此,在将其纳入教务管理体系后,就要解决好课程的具体管理问题。在此,需要做好“集中与分散”的工作。所谓集中,就是大学生在四年中每学期集中一段时间(约20学时),开展国际国内形势的重点问题、基本格局,我国外交的政策及对形势走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这门课程的稳定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制度和量化上解决教学工作的一致性。所谓分散,就是面对不同年级全体同学的教学,是抓热点问题的及时性教学,是集中教学的补充、扩展和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学时,又保证教学效果。

3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当前,课程的高要求与教师素质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任课教师在政治上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牢固的共产主义信念;在业务上有较深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础,有广泛的知识面和创新意识;在能力上,对新事物有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然而,从目前的队伍看,教这门课的多数为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尽管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比较熟悉,其中也有一些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还不错,但是也有很多人在理论水平上有所欠缺,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程教学上,需要有一支稳定的教学队伍。这个队伍可以由“两课”专职教师、党政领导干部、宣传部有关人员和热爱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师组成。“两课”教师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党政领导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知识面广,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比较丰富;宣传部是学校党的“喉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该部门应尽的义务;专业课教员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员的有益补充,他们可以以专业知识为切入点,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

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分期分批的培训,不断拓展其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由于当今世界风云激荡,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一些问题并无现成的研究成果供教师使用和参考。因此,教师应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独立研究形势与政策问题的能力,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形势与政策》课涉及面广,教师除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外,还应具有相当广博的知识。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学生在课堂上方能感受到教师的知识面和魅力,教学效果方能由此得到保证。

4 改革教学方法是增强教学效果的生命力所在

教育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包括两方面:一是教育者主动向受教育者传输一定理论、观点的教育过程,二是受教育者能动地对教育内容进行认可、吸纳的接受活动。离开教育就谈不上接受,但有教育没有接受,一切教育活动都将成为无效劳动而失去意义。因为作为外因的教育活动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条件,而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只能通过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才能完成和体现。因此,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开设这门课的预期目的,学生的接受程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而动机又产生于一定的需要。接受既然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就必然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没有需要,就没有主动地接受活动的发生。不同层次、不同指向、不同强度的需要——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将作为一种驱动力,调节主体的自身状态,形成对客体接受的欲求倾向——接受动机,从而引起接受活动的发生。作为动力要素,主体的需要意识将直接影响接受过程的效率。需要意识越强烈,动机越端正,主体的接受活动就越积极、越认真,反之则会出现消极应付或表面接受。这就是著名的“需要——动机——接受”三步曲接受理论。基于这一理论,我们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就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形成内在需要,进而产生接受的动机,并最终接受,以达到增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方法便是增强教学效果的生命力所在。

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因学科、课程不同而异。《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为了让广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国内外局势、政策等内容,另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地观察形势、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定科学理性。也就是说,我们在向学生提供“黄金”的同时,还要教会其“点金术”。这样的教学目的就为该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确立了指导思想,为教学效果的增强指明了方向。

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时,需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要遵循接受理论的规律,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一点教学艺术。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介绍当前形势与政策后,对此政策进行分析前可以用一些其他相关的事例作一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便可以进行分析,教会其分析的方法,也就是“点金术”。在学生有兴趣的情况下,大家的注意力一定很集中,教学效果当然就比较好。当然,具体的教学方法很多,只要遵循该指导思想和规律便可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加强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社会实践环节的教育更具有直观性、可靠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社会考察以及党团组织生活,特别是寒暑假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论文评比、交流感想等加深大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地理解和认识,提高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5 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形势和政策环境中,没有人可以离开一定的形势与政策环境。《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分析和认识形势与政策的能力,而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增强则有赖于对该课程正确的学科定位。在正确的学科定位的指导下,将其纳入教务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来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目的,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肩负着向大学生宣传政策和介绍形势的任务,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分析形势与政策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而目前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不佳,很多人不重视。综合分析之后,发现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正确的学科定位,并将其纳入教务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便可以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形势与政策,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乃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2(3):60.

[2]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96.

[3]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84.

[4]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314.

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 篇8

虽说我校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已被纳入到常规教学计划之中, 但在实际的课程运行中, 仍然存在着思想上不够重视, 概念上认识模糊, 课程建设上缺乏发展规划的思想, 进而产生对课程定位、认识、管理上的许多误区, 导致“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难点、弱点和盲点。下面谈谈我对该课程建设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形势与政策”课开设的必要性

1.“形势与政策”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现实性等特征, 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比而言, 其与日常社会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现实中教育要为生产力发展服务, 回归现实, 而该课程就是利用大学生熟知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来对大学生开展教育, 带领他们去认知、去批判, 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用鲜活的现实素材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帮助学生认清形势,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实问题,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生活的回应, 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形势与政策”课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鉴别力的有效载体。

大学生能否清醒认识形势、准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最终教学目的, 也事关我们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今社会网络媒体发展迅速, 传播范围广泛, 面对潮涌而来的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事件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息, 大学生需要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鉴于形势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自身政治鉴别力的局限性, 要正确辨析形势政策绝非易事。而“形势与政策”课就是结合时事要点和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 引导他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认清国内外形势。

二、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撑, 课程开设形式单一, 覆盖面小。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 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学时计算, 本科计2个学分, 专科计1个学分。实行学年考核制, 每学年考核一次, 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 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而目前我校只是在一年级开设, 且一学年才16节课 (每学期8节) , 即使这样, 在实际教学中, 随意性仍较为明显, 系统性和连续性较差, “形势与政策”课有时还仅落在计划之中, 无法具体实施, 就算实施也都采取一种教学模式———讲座。“形势与政策”课程要讲活就必须与学生互动, 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大课堂就会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讨论。只能是“一言堂”和“满堂灌”, 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 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而导致该课程与其他思政课的基本理论相互衔接不够密切, 严重制约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和发展, 并也给该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 特别是考核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

2. 缺乏政治责任感, 对“形势与政策”课认知消极。

当代大学生虽然对时事政治表现出普遍的求知欲望, 但仅限于个体意识, 尤其是涉及到具体的指向时, 往往出现价值困惑, 从而出现对“形势与政策”课产生消极认知, 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不愿意”、“不重视”、“不必要”三种具体表现。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专业课的学习, 没有功夫和时间学习形势与政策课, 即使认为有必要的也说看看报纸、上上网、听听收音机就行了。无疑, 这样的消极认知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 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3.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教师政治素养参差不齐。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广而深, 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还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能力, 并能掌握和使用最新教育教学手段和技术。所以,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关键。而目前不仅是我校就整个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不规范, 教师素质不达标都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因为当前该课教师多以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组织而成, 缺乏对政治前沿问题的敏锐性和洞察力, 对待一些敏感问题抓不住关键。尤其是年轻辅导员缺少多学科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更有甚者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意识, 政治信仰摇摆不定, 与他们的角色任务极不相称。

三、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思考

1.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以完善的保障机制为依托。

目前来看, “形势与政策”课的保障机制相对于其他几门思政课来说要弱许多, 在一些重要的硬件要素上, 明显存在缺陷, 如学时的设定与实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课堂教学和讲座混为一谈、受教育的学生面较窄、时间短等。基于这种局面, 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性质和课程建设的要求,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我认为, 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针对一年级学生,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对一些基础的保障配套完善, 在制度安排上适当增强硬约束, 规定课时、规范教材。另一方面针对二、三年级学生, 由宣传部、教务处、社科部、系部联手, 邀请专家、院领导、系领导或辅导员, 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校情, 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最新事件为切入点, 以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2.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基础。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 知识融合程度高, 所以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学术研究水平, 又要有课堂的传授表达能力。因为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去分析和看待现实问题, 总结和抽象出规律性的结论, 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因此, 该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迅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更要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原则性。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该课教师队伍离这一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但师资又紧缺, 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为这支教师队伍的水平提升与能力增强, 搭建一个规范的平台, 用这一平台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凝聚起来, 消除“兼职”“临时工”心理, 从而逐步建设一支持久稳定、坚定不移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 反过来推进该课的课程建设。

3.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找准课程切入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形势与政策课程 篇9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科学定位

(一) 学科定位

《形势与政策》不仅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还是一门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说它特殊, 是因为它并不像“原理”课那样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 而“是一门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帮助青年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认识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 时代性和实践性是它的重要特征。

(二) 目标定位

2004年11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 《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 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可见, 高校《形势与政策》不是简单地讲解形势, 宣传政策的, 它的根本目标是:使大学生一要“认清国内外形势”, 二要“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信心投身于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 教师队伍建设是前提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因为《形势与政策》是政治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国际、外交等, 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教学就很难产生实效。因此,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基本前提。所谓“专兼结合、以专为主”, 是说教师队伍必须要由专职、兼职和专家队伍三支队伍构成。只有这样, 才既能深刻挖掘教学内容, 又能引入多种教学风格。“结构合理”是指要有优化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职称结构, 这样才能满足这门综合性课程建设的要求。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课程培训, 以便掌握和传递更为全面的教学信息。

(二) 教学规划是基础

制定一套周详的教学规划是《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对象广泛, 教学内容多变, 教学组织比较困难, 因此周详的教学规划是高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大纲主要包括制定依据、适用对象、学分学时、课程目的、课程要求、教材教参、课程内容、习题要求、学时分配、实践教学、先修课程等。教学计划包括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组的授课计划, 学校的教学计划要对全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工作予以宏观安排, 课程组的授课计划又叫学期授课计划, 主要依据教育部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对某一学期的授课内容和考核办法作出具体安排。课程组的授课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编制依据、教学目标、适用班级、开课时间、学时安排、教学内容、课外作业、考核方法等。

(三) 教材体系是依据

完善的教材体系是教学工作赖以开展的重要依据。《形势与政策》由于教学内容的多变性而没有全国统编教材, 这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并为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打开了方便之门。为了规范课程建设, 必须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稳定的教材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全国统编教材、省编指导教材、学校自编教材和教学辅助参考书。全国统编的《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 》是最主要的教材, 权威出版物《时事》VCD、《半月谈》等是全国性的重要的教学辅助资料, 省编教材应该融入地方性重大形势内容作为高校的一种教材选项, 除此之外, 各学校也可结合以上两级教材与自己学校的特色, 尝试自编具有一定时效性的教材与丰富多彩的教辅资料。

(四) 教学方法是关键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直接关乎教学活动的成败和教学效果的大小。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专题讲座法, 亦即专题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教学对象容量大、教学内容信息量大、教学主题集中深入, 其不足之处是师生互动时间少、学生活动少、教学效果不显著。因此在传统讲座法的基础上, 应该积极探索以学生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演讲与评点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新闻评论教学法等,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 教学改革是途径

教学改革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形势与政策》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 教学内容不够稳定, 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因此《形势与政策》更应该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中完善课程体系, 在改革中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等方面, 并及时通过教研项目、教研论文把教学改革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 完善课程体系, 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六) 教学管理是保障

教学管理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基本上有三个层次:一是宏观管理, 如学期计划、课时设定、课表编排、学生评教等由教务处负责;二是中层管理, 教学大纲、计划、教案的检查, 备课制度, 听课制度, 教学质量评估监督, 教师的培训进修等由院系组织完成;三是基层管理,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的编写, 教研教改活动, 集体备课听课活动以及实践教学活动等由教研室和课程组实施。只有这三级教学组织密切配合, 相互协调, 教学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另外, 专家讲座、名人讲座应由有资源优势的学校宣传部组织实施, 院系予以密切配合。

(七) 课程考核是总结

课程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验证, 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 因而说是教学活动的阶段性总结。课程考核不仅有总结功能, 而且考核方式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也能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关于课程考核方面的要求, 主要是应该统一考核标准, 明确考核方式, 编制考核说明, 进行考试分析。考核标准的统一能体现考试结果的公平性;考核方式合理、考核说明具体详细, 如成绩结构的说明:考勤、作业、课堂活动、期末考核各占的分值比例, 这对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及课堂表现等都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考试分析是对考核方式、教学效果、教学经验教训等的综合总结, 不仅有必要, 而且十分重要。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途径

(一) 主导与主体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建设必须把握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既要重视教师的素质建设, 又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选择性特征, 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都有可能造成教与学之间的对立。只有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才能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形势观和政策观, 最后才能化知为智, 化智为行。所以,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完美结合, 由教师主导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方向, 让学生成为思考主体, 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立教学模式, 开设“热点讨论”等专题, 利用高校网络平台, 实行“网络化教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不仅要重视理论专题的设立, 还应该重视实践专题的设置。“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在结合, 要让大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机会去感受时代形势, 体验政策机遇。理论和实践结合还表现为理论知识要融入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中要有理论知识的应用, 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摘要:《形势与政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有着科学的学科定位和目标定位, 还有着完整的课程体系要求, 如师资队伍、教学规划、教材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管理、课程考核等。课程体系建设还要通过“主体与主导”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来实现。

形势与政策课程 篇10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的三大突出矛盾

(一) 课程重要性与重视程度的矛盾

《通知》中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地位的规定十分明确。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达, 各种思想鱼龙混杂, 大学生群体受外部影响极大, 在这种情况下, 更应该适应环境与学生思想的新特点, 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然而, 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对“形势与政策”课给予足够的重视, “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作用与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 许多高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没有将其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来看待。有些高校在排课时, 将“形势与政策”课放到教学效果最差的时段, 例如晚上, 教室资源更紧张一些的甚至安排在周末。有些高校安排在条件最差的教室, 没有多媒体, 而这恰恰是该课教学最需要的。甚至, 一些高校的领导和教师根本没有将“形势与政策”课看成是一门正规的课程。

(二) 大学生迫切的学习要求和教学效果的矛盾

有关调查发现, 当代大学生关心国际时政和国家大事的热情很高。然而国际、国内事务纷繁复杂, 想要对其进行正确认识和判断则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因此, 大学生具有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的内在需求, 这也正是我们国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目的。但是, 实际教学内容却与大学生的期望相差甚远。比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能力的提高, 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有些教师教学内容选择不当, 大学生渴望了解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社会生活中需要深入分析的, 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常常是作为非课堂教学内容设置, 最终往往流于形式, 根本不能起到给学生解疑释惑的作用;甚至有的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讲, 加之自身理论水平有限, 自己搞不懂和研究不深入的问题就回避。这些都造成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与大学生对该课的期望之间的反差。结果课堂上经常出现课桌上“倒下一片”、无人听讲的局面。

(三) 丰富的教学内容与落后的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信息传播速度极快, 尤其是网络信息发达, 使大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巨大。国内外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信息全方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要引导未走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在精彩而又繁乱的世界里正确认识形势, 客观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 理性对待社会思潮的涌动, 需要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效果, 方能与复杂多变的形势相符合。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有些教师授课方式单一, 总是枯燥地讲一些内容, 放几段视频, 甚至干脆布置学生自学, 不作任何引导。“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必修课, 却常常是有学时无学分, 或者有学分缺学时, 缺乏考核和质量评估体系, 甚至在一些院校仅仅是通过几个质量并不高的讲座或时事报告会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既缺乏针对性, 又不能保证教育的时效性和经常性。落后的教学方式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

“形势与政策”教育对于大学生积极、正确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增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是极为重要的。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 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想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一个核心”和“三个结合”。

(一) 坚持围绕一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 高校开设的一切课程都应该服从这个政治目的, 以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属性。“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丰富, 需要一个核心来统领该学科的教学内容, 使之体系化, 保证课程政治导向的正确性。党的“十七大”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本质正是教育学生如何运用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认识面临的形势, 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转化为观察、分析、判断形势, 理解、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 我们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核心, 统领“形势与政策”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二)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三个结合”

1. 坚持讲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面向大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目的, 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熟悉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强调方针、政策与理论知识的讲授, 并向学生传递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的相关信息。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首要目的, 就是要使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反映现实, 重点选择影响重大尤其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讲授。同时, 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的又一重要目的。“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极为丰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单纯地照本宣科[4], 而应该渗透马克思主义认识、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通过让大学生了解时事, 理解方针、政策, 学会从正确的角度看问题, 用自己的观点分析问题, 认清大局和大趋势, 最终树立起科学的形势政策观, 提高自己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

2. 课堂讲授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最必要、最基本的形式。只有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系统的讲解, 学生才能了解到“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内容, 从根本上把握其精神实质, 使原来了解到的那些零散的、肤浅的、似是而非的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准确、有条理, 引导他们学会透过复杂的表象分析问题的实质, 学会科学的思想方法。同时,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还需要其他形式的课外教育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 课外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及教学目的的实现同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一方面,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常会感觉到“意犹未尽”, 会在课外继续关注或讨论某一问题;另一方面, 教师会根据课堂上观察到的一些问题, 在课余时间进行积极的思考, 对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予以关注, 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 教师应当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中树立全程教育观, 课堂讲授之外还要通过面对面交流或互联网聊天的方式解答学生的疑问, 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也是课堂讲授必要的延伸。

3. 教师传授与校园文化引导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知识面广、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仅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需要在学生中形成一种主动了解“形势与政策”的风气。因此, 只有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使学生形成关心时势与政策的良好习惯, “形势与政策”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 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 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 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多种形式的、持续性强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氛围。例如, 通过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和校园网络等途径宣传国家政策;通过加强与社会的接触, 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认识。这样既可以改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效果, 也可以使大学生形成关注形势与政策的良好习惯。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客观看待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 与时俱进, 积极创新,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建设, 强化教学实践, 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形势与政策观。本文在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中提出坚持“一个核心”和“三个结合”, 以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3]于右军等.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7:31-34.

形势与政策课程 篇11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 第二课堂活动 联动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83-01

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适当的安排第二课堂活动,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除此之外,第二课堂活动,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这对学生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是笔者多年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经验的总结,仅供参考借鉴。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与第二课堂活动联动育人模式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是高校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但是由于教师过于受到教材以及课堂时间的限制,使得该门课程的讲解常常是鼓噪无味,尤其是针对某些重点问题,无法展开,因此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比较低。基于此,教师开辟第二课堂,以此来弥补第一课堂存在的诸多不足。该课程与第二课堂活动联动育人,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就目前教学发展现状而言,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与第二课堂活动联动育人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前活动。教师在讲解某章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在上课之前,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视频、电影片段或者是形式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让学生先进行讨论。总之,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预先对即将要学生的内容有所了解,这样便于教师在课堂之上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课前活动越加充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自我的认知程度,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能力。

2.课后活动。学生在课堂之上所学到的有关形式与政策内容,在课后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加深印象,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将学习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要达到上述目标,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参加课后活动。课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加课后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农村、各个机关单位参观做调查,以便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与此同时坚定走社会主义社会道路。

3.专题讲座。学校应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或者该领域比较出众的教师来进行定期讲座以及做辅导报告。无论是讲座,还是报告,内容都应该与教材息息相关,重点讲解学生面临的思想倾向性问题,定要做到以理服人。现代学生思想活跃,多元化倾向明显,再加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因此教师单纯的课堂讲解,已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学校需要定期举办讲座,引导学生作出片面性思想的牢笼,讲座上,要对某些思想理论上存在着的模糊认识进行澄清,以此真正的实现形势政策教育效果。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与第二课堂活动联动育人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校形势政策课第二课堂活动的开辟,应本着“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有利于教学,促进教学”的基本原则来进行。因此,开辟第二课堂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同时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也要非常了解,尤其是思想状况以及成长背景,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进行了解,而后抓住时机,开展各项第二课堂活动。总之,教师要对教材与学生都要非常了解。

2.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堂教师们要共同努力,展开大力合作,互相配合开展活动,做到各项准备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在开展活动之前都要进行详细的研究,比如应用哪种第二课堂方会死,如何进行组织,此次第二课堂活动应该达到什么目的等。如不做好预先准备工作,活动很有可能陷入混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3.要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第一课堂的教学为主要出发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4.要与辅导员、任课教师及班(系)党团组织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密切配合,以保证活动开展得有组织、有秩序、有意义;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估,肯定好的方面,找出不足之处,以利下次活动的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无论是从一方面都已经进入到了高度发展阶段。这种新形势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内涵也赋予了新的内容。由于现有第一课堂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与第二课堂活动联动育人非常重要。就目前来说,第二课堂活动联动育人模式虽然并不陌生,但依然处于新兴发展阶段。教师要注重创新,探索出适合现代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发展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可佳.新形势下,高校形势课教育的体会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8(32)

形势与政策课程 篇12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十一年来, 西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民主等各个方面有了重大转变, 尤其是经济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随着“西部大开发”进入实质性转折时期, 更加呼吁思想政治, 尤其是《形势与政策》的理论指导与升级。

西部地理位置险要 (我国西部边陲重镇大多数位于国界线上) , 更加容易受到国外思想的干扰, 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下的国际形势也不时得受到这些思想的干扰。近年来,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干扰他国内政, 同时, 本·拉登残存势力等国际不和谐的因素仍然存在, 使得《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实意义值得重视。

西部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 多数为少数民族出没与聚居区域, 民族问题与宗教信仰问题在当前与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为多民族大家庭的工作重心与焦点问题。《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成了引导与解决诸如此类问题的一剂良药。

二、西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古语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应用到《形势与政策》上来, 就是识形势与政策者为良材, 也是我们推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出发点。

青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为此, 推进《形势与政策》一课成为必修课。该课程具有与时俱进、政策传达效果良好、政治色彩鲜明、思想教育深刻等诸多优点与特色。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法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当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百科全书”。

高校《形势与政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 直接关系到中央文件的贯彻执行与监督, 直接关系到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执行, 也是我们推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归宿点。

(一) 单纯理论教育, 不利于贴近师生实际生活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相关知识是学好、运用好形势与政策的基础因素。但是, 这些基础原始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对于高校师生自己挖掘仍然有一定难度, 更不用谈及理论创新与推进改革。导致许多学生谈及《形势与政策》课程, 认为是单纯的政策传达与引导, 这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归宿点相违背。

(二) 大班教学体制, 不利于师生课堂交流沟通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多数情况下采取大班 (人数较多) 教学方式, 而非语言类教学采取小班教学。虽然节约了高校教学资源, 但是, 这样的模式下, 使得许多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困难。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直接照本宣科, 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开展“雪上加霜”。

(三) 教学模式单一, 不利于师生深刻认识理解

虽然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 但是, 与国外高校教育、国内其他课程教学相比, 现阶段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单一不足。多数高校采取课堂教授为主, 很少开展课堂之外的“书本之外”教学。

(四) 教学内容涉及“十二五”专题知识欠缺

国家与地区“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其未来五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民主、国际、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方案与理论依据, 是当代每一位大学生、研究生等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同时, 也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核心环节。

由于教材编制的时滞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主要为“十一五”规划, “十五”“九五”时期的指标, 而对于“十二五”规划教授较少甚至欠缺, 不能反映该课程时效性、政治性的特点。

三、相应的完善措施

(一) 理性爱国, 落实学生红色教育

1. 今年恰逢“五四”运动九十二周年纪念, 各地不断追忆爱国的思想, 西部高校可以借此机会, 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活动。

著名思政工作者提议:将奏国歌改为唱国歌, 也间接警醒国民, 提升自己的爱国情感。实际中, 我们可以开展专题红歌会, 追忆当年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辉煌时期。

2. 利用网络平台, 在线交流红色历史, 促进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革光辉岁月的认识。

以开座谈会的形式, 开展红色教育, 聆听前辈们奋斗历史, 挖掘学生学习的先进事迹。

3. 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所提出

的“三点希望”,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相关会议精神, 自觉提升其政治素养。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 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胡锦涛主席的讲话, 不仅仅是对其母校师生的鼓励与肯定, 也是对全国教育工作者的肯定与引导, 对西部地区全体师生提出的要求与指示, 《形势与政策》课程编排与讲授时, 应当体现而且必须重视。

(二) 紧跟形势, 加强党员保先教育

1. 结合建党九十周年, 思想政治部门可以专题开始讲座, 宣传、讲授党的先进思想, 以及建党的艰难时期。

重庆电视台决定将广播时间转变为红歌时段, 从而使得居民自觉地红色思想融入实际生活中。

2. 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红色娘子军》等一大批红

色电影, 增加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认识, 提升自身觉悟, 鼓励学生永远跟着党走。例如, 陕西省组织高校师生观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 喜庆建党九十周年的同时, 以真实的生活再现、教育学生。

3. 践行《形势与政策》理论, 积极评选先进个人、组织等项目, 以此来激励学生服务校园, 报效国家。

开展征文比赛, 再现学生先进事迹,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力争先进。

4. 将大学生入党考察环节中增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考核, 无形中增进学生对形势政策学科的认识与理解。

(三) 贴近生活, 开展志愿者活动

1. 开展“三下乡”“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等多种形

式的活动内容, 这样, 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 也促使学生锻炼了自身, 丰富了课外知识, 间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 今年正值世园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 为了服务世园会,

陕西省选拔高校学生作志愿者, 贴近生活, 服务家乡, 提升素质, 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四) 扎根西部, 鼓励学生响应国家号召

陕西省是教育大省, 是西部建设的理论发源地, 智力支持与精神保障所。为此, 按照《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 鼓励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投身西部, 建设西部, 服务西部。

(五) 组织学生专题学习“十二五”规划、“两会”精神

国家与地区“十二五”规划涉及国家和地区未来的走向、命运, 关系到国际地位、综合国力、民生等许多决定因素, 而《形势与政策》课程应当直接反映与教育、引导师生共同学习, 积极为西部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上一篇:近代职业女性论文下一篇:增强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