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蕴县财政支农政策调研(共8篇)
富蕴县财政支农政策调研 篇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实现跨越式发展
-------富蕴县财政支农政策调研工作调研
近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创新支农工作方式方法,为促进“三农”、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和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财政支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为此,我县应着力转变财政支农观念、完善农业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大力开展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健全财政支农的法律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的各项工作举措,保持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为加强我县财政支农工作,提高我县财政支持“三农”发展水平,我县就财政支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相应对策建议:
1、我县财政支农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创新支农工作方式方法,为促进三农、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1)财政支农的资金规模迈上新台阶。自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国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央和省市财政对投入结构做出了重大调整,上级对县级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县城经济快速增长,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县财政对“三农”投入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县财政累计对“三农”投入15亿余元。
(2)增产、增效、增收取得新成绩。随着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强化和有效落实,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一是农业实现了增产。二是农业持续增效。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我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和特色农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成效明显。三是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农业内部挖潜、发展非农产业、扩大非农就业,农村出现一产明显加强、二三产业加快发展、非农产业比重不断提升的新局面,尤其是近年惠农强农政策的推动,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转移性收入呈现全面增长。2009年,我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561元,比2005年4011年增加1550元,年平均增加310元。
(3)财政支农的方式发生新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公共财政的方向,我县财政支农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是由扶持
农业向扶持农业、农村和农民转变。近年来,我县财政在加强农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民生工程。2009年,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县6乡3镇80%以上的公路都已铺设成柏油路,水利建设和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二是由间接补贴农民向直接补贴农民转变。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不仅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而且对财政支农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将财政支农投入尽可能多地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我县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范围的力度越来越大。2009年,我县通过“一卡通”发放13项涉农补贴1333.61万元,三是由长期补贴流通环节向补贴农业生产经营转变。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前,我县财政对农业的补贴主要用于粮、油等流通环节。近年来,我县实施了粮食、良种、农机具购置、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能繁母猪、奶牛、动物防疫、退耕还林补助、森林生态保护补贴,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贴息和项目扶持,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四是由直接投资向间接投资转变。财政除了继续对公益性、基础性项目直接投资外,更加重视运用国债、财政贴息、担保、参股经营、以奖代补、互助资金和民办公助等多种手段,粘合和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
(4)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实现新突破。近年来,随着支农惠农政策的强化,县乡政府不断加大了对“三农”方面的投入,但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造成目前支持“三农”的各种专项支出种类繁多,资金分散,投入交叉重复、整体效益不高。
我县财政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记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涉农资金,组织开展了以县为主、以农业发展规划引领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建立了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利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的引导性资金,集中支持重点产业,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产业层次。
(5)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创造新机制。目前,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中间环节多,运行缓慢,监督手段落后、资金运行和项目管理缺乏绩效考评等问题。我县财政根据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要求,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范围和财政支出责任,不断深化财政支农改革,健全财政支农管理制度,规范支农运行机制,通过实施“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县级报账制、探索建立政府采购机制、涉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
(6)农村社会事业完成新跨越。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我县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涉农民生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到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全县“两免一补”直接减轻农民义务教
育负担896万元,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4647平方米,免除全部农村中小学学杂费和书本费共计11774人,对1108名寄宿生进行生活补助,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新改建乡镇卫生院6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县5.66万人,参合率达99%,“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到(4500)元。
实践证明,我县财政只有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不断创新财政支农的方式,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县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2、我县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我县财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支农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和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我省财政支持城乡统筹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1)部分支农政策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农业投入不到位,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特别是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农民贷款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农民普遍反映贷款少,利息高,手续多,同时,大量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工商企业。农村“一事一议”操作难、标准低,议而不决,难以达成共识,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困难重重。财政补贴资金项目分散、名目繁多、资金量小,涉及部门多,发放工作量大,行政成本高。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大,资金使用分散,整体效益不高。(2)农林水三项投入规模较小。尽管我县财政支农力度逐年加大,但目前这种支持仍然是低水平的。据统计,我县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的财政支出2009年为5869万元,但三项占全县财政支出的比重还不高,仅为7%。
(3)投入结构不够合理。农业财政建设性资金直接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农资综合补贴、用于农村低保、农村医疗卫生的比重较低。(4)支农资金管理相对滞后。目前,直接补贴一般只与农村经济政策挂钩,而忽略从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考虑。补贴目标对象集中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农产品上。支农重点不够突出,平均分配资金,分散使用,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整体效益的发挥。部分支农工程项目“重建设、轻管护”,缺乏管护的长效
机制。执行有关制度规定还不严格,时有违规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工作不到位,惩处制度不够完善。
(5)支农资金运行效率不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中间环节多,资金在途滞留时间长,资金拨付进度慢,运行缓慢,资金到位率低,时效性差,影响了资金效益的发挥。同时,支农支出实行分块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不协调、重复投入,力量分散,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
二、对“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1年重大财政支农政策和项目建议:
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措施,我县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的各项工作举措,保持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转变财政支农观念。县、乡政府要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来安排项目和资金,防止出现“口头农业”和“口号农业”,切实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原则,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财政支农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二)完善农业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投入是关键,建立增长的长效机制是保证。要保证每年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
(三)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对县级财政支农增量资金,采取指定投向、切块下达、县级统筹的方式分配使用。完善补贴发放方式,逐步推进“惠民直达工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大财政保费补贴力度,扩大产品范围,扩大保险覆盖面。创新财政资金管理,加强选项、立项、资金核拨、督促实施、跟踪反馈等环节管理。
(四)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建立县乡政府农业投入考核体系,将农业投入相关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建议县乡政府切实落实增加农业投入政策。建立政府农业投入增长的监督机制,制定保障农业投入刚性增长的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切实增强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富蕴县财政支农政策调研 篇2
1. 传统的培训模式
由于该项培训工作直接面向“三农”、面向农村最基层, 参培人员众多, 因此, 各地大多采用“县级财政部门主导”的模式, 即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年初安排培训计划, 年末组织考评;市州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和组织;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培训师资大多是由县级财政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这种模式充分吸收了基层财政部门人员熟悉农村业务的特点和优势, 并且在保证培训规模和培训面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因此被广泛采用。但是, 由于农村财务人员文化底子相对薄弱, 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普遍较差, 要使这部分人员在业务素质方面真正有所提高, 以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要求, 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功夫研究并解决许多现实问题, 这就需要有专业的师资队伍系统、完整地参与该项培训工作。
2. 创新的培训模式
前已述及, 按照传统的培训模式, 单靠基层师资的力量是不能满足我省财政支农政策培训需求的。为了较好地完成我省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 我们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开展该项培训工作的新路子, 那就是利用高校专业师资队伍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 形成了全国独有的培训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 组建专业师资库。自2012年起, 我们依托四川财经职业教育联盟, 组建了由全省16所高职院校参加的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专业师资库, 直接参与我省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师资库老师全部来自各院校会计和会计相关专业, 每位老师都是由本校推荐的具有较丰富的会计专业课教学和实践经验。 (2) 开展师资培训。由于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 同时, 由于农村业务和农村财务人员的特殊性, 要求老师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对培训对象必须具有针对性, 培训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 因此, 对师资库老师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自2012年以来, 我们通过召开大会宣讲、总结和研讨等方式, 对师资库老师在职业素养、政策把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准备等方面都做了统一要求, 不仅使老师们提高了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认识, 也让老师们对培训对象有了深入了解。 (3) 开展基层调研。高职院校专业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是对农村业务的生疏, 二是对培训对象的认识不够, 这是制约培训工作质量的“瓶颈”, 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求老师们利用各种机会, 深入基层乡镇、村社自主开展调研活动;另一方面, 集中统一组织老师们分期分批到各个不同经济区域开展调研活动。 (4) 统一课件制作。课件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 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关键。初期开展培训工作时, 每个老师接到培训任务后, 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以及之前积累的培训经验, 按照课程大纲要求, 自行准备培训课件, 每个老师的理解和认识不同, 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培训课件, 导致同一门课程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 有的甚至差异较大, 这不利于统一培训标准和培训内容。后来, 我们组织先期介入有一定培训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组长, 博采众长, 集思广益, 对各地培训中广泛使用的课程课件进行了充分讨论, 并对各门课程内容达成了共识。 (5) 进行经常性交流。由于师资库老师分布在省内各个不同学校, 加之老师们又有自己本校的教学任务, 不太可能经常在一起面对面的讨论交流, 因此, 我们充分运用已经建立的Q群平台, 对老师们在日常培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随时进行交流。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1. 完成了省级师资库建设
目前, 已经在原有110名高校专业师资库的基础上, 进一步组建了有40人参加的核心师资库, 面向全省开展培训工作, 成为全国唯一的高素质的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专业师资队伍。
2. 基本完成了主要课程课件建设
本着“边培训边总结, 边修改边完善”的原则, 经过实践摸索、集中论证, 目前, 已经形成《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课件操作实务》、《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和《“一事一议”项目管理与核算》等五门主要课程课件的建设, 为顺利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 圆满完成培训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 直接参与全省培训工作
作为全省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力量的有力补充, 2013年度, 通过专业师资库开展的培训涉及全省35个县 (区、市) , 4000余名村会计、村报账员等农村财务人员和村干部接受了培训, 并收到良好信息反馈和较好培训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 参与范围小, 参与人员少
在整个2013年度培训工作中, 直接参与的学校只有5所, 直接参加培训的老师只有13人, 培训工作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老师身上, 这与我们看起来较为庞大的培训师资库规模很不相称, 这种情况不仅使我们在培训师资安排上勉为其难, 捉襟见肘,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规模的增加和培训任务的完成。
四川财经职业教育联盟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 对基于这个平台建立起来的师资库的管理是极有难度的一项工作, 我们虽然很早就建立起了用于开展培训工作日常联系和交流的QQ群, 但是, 老师们要么很晚才申请加入, 要么加入以后从来没有关注过群里的信息, 致使这个最方便、最快捷的信息传输平台形同虚设,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2. 培训地区较少
四川共有省辖市州21个, 培训了9个;59个 (下转第116页) 扩权县培训了11个;省里最新纳入规划的100万以上的人口大县2个中培训了4个, 还有多数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没有覆盖。
3. 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不太统一
鉴于各地的实际情况, 培训时间长短不一, 导致同一课程培训内容存在较大差异, 有的地方由于时间太短, 只能蜻蜓点水,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4. 培训老师准备不够充分
由于培训对象的特殊性, 此项培训工作对绝大多数老师来说都是相对陌生的, 培训前缺乏对农村和农村业务的深入了解和实地调研, 使得在开展培训工作时难以对症下药, 甚至无法列举出涉农业务的实际案例, 导致培训平铺直叙, 或者只有理论讲述, 影响了培训效果。
5. 参培人员涵盖范围太大
各地在安排培训时, 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 大多将村会计、出纳、报账员和村干部 (村支书、村主任、村民理财小组成员) 安排在一起进行培训, 有的地区还将基层财政所、农经站人员也纳入培训, 参加培训人员层次众多, 致使培训内容难以把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工作思路和要求:
1. 扩大参与培训工作的范围
高等院校都有社会服务的内容, 而支持三农、服务三农是高等职业院校应尽的责任和光荣义务, 希望各个学校继续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全省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 从参与学校层面, 力争每个学校都参与其中, 从参与人员层面, 争取每个老师都真真切切参与到这项利国利民的培训工作中来。
2. 增加接受培训的规模
今年, 争取将培训的范围进一步覆盖到全省各个地区, 完成大部分扩权县和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全部20个大县的培训。
3. 随时关注联系平台, 主动接受培训任务
希望师资库老师每天登录QQ平台, 随时查看培训动态, 及时关注培训信息, 并主动接受培训任务, 同时, 积极开展互动交流与讨论,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共同搞好培训工作。
4. 重视自主学习与自主调研
与其他任何培训不同,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对象很多时候是一些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专业水平高低各异、年龄结构大小不等的农村基层财务人员或村干部, 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有相当的特殊性,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 解决这些问题, 培训老师不仅要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学习, 提升自己的政策水平与专业水平;另一方面, 还必须特别注重调研, 通过异地电话征询、面对面交谈、网上交流等形式, 实地了解农村的各种业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着力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
5. 研究培训方法, 注重因材施教
在接受培训任务后, 应尽快与培训地负责人取得联系, 及时与对方进行沟通, 了解具体的培训需求, 收集参训人员的有关信息, 如: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专业出身、工龄长短、之前有没有接受过类似培训等方面信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内容, 掌握好需要突出的重点与需要突破的难点, 科学务实地制作培训课件。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 要特别注重语言表达, 尽量做到结合农村工作的真实案例, 将那些原本专业色彩较浓的专业术语“返璞归真”, 用通俗易懂的一些口语来讲述, 这样既拉近了与培训对象之间的距离, 又能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摘要:农村财务人员文化底子相对薄弱, 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普遍较差, 要使这部分人员在业务素质方面真正有所提高, 以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要求, 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功夫研究并解决许多现实问题, 这就需要有专业的师资队伍系统、完整地参与该项培训工作。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村范围广, 农业人口多, 有大约4500个乡镇、48000个左右行政村, 涉及培训人员150000左右, 培训规模可谓前所未有。为了较好地完成我省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 我们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开展该项培训工作的新路子, 那就是利用高校专业师资队伍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 形成了全国独有的培训模式。
富蕴县财政支农政策调研 篇3
关键字:农村财政;农业;积极财政;支农;补贴
一、文献综述
对支农政策的研究很多,其中侧重于效果和不足的研究。蒋和平、辛岭(2009)认为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温铁军、刘海英(2009)认为“家电下乡”一类的农村补贴由于任何外部主体进入农村都与极度分散的小农经济之间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实行效果不佳。
这些研究都确定了我国三农政策的可行性,并承认它们的实际效果,同时也看到了不足,提出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政策。但是关于危机后农业财政政策却没有单独归纳出来。
本文将结合当今时代背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一些农村农业方面的财政政策及变化,通过分析它们产生的效果来作出评价。
二、我国的支农财政政策发展
(一)政策总介绍
从2004年开始,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内容都是“三农”问题,2009年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加大“三农”、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2009年底到2010年初,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旨在促进“三农”的政策,如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从2009年开始实施,2009年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集中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新增补贴资金管理,完善使用机制等。
(二)取得成效
1.农村低保方面
2009年继续推进农村低保的应保尽保,保障人数达到4700多万,月人均补助达到60元。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保障人数达到2340多万人,月人均补助达到160元。五保供养人数556万,年人均保障水平集中供养为2500多元、分散供养为1800多元。城乡医疗救助已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年救助6500万人次。临时救助制度正在建立健全,全年救助800多万人次。为城乡低保家庭、五保对象、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和城乡老党员发放了一次性节日生活补贴,惠及7400多万人。
2.农业补贴方面
我国对农业的补贴绝大部分是“黄箱”补贴,即价格支持、营销贷款、面积补贴以及种子肥料等补贴,这些补贴约占整个农业补贴的70%,从补贴形式来看,暗补是补贴的主要形式,其通过流通领域实现,而明补只占补贴的25%左右。
在发放程序规范上,在各项补贴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先向群众与社会公开补贴政策、标准、数量等,后让农民在“五到户”表册上签名盖章认可,再兑付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从2005年开始,采取在银行建立农民个人账户,以存折形式直接发放到户的办法,把各种补贴资金直接计入农户或受益者个人账户,有效防止了各项补贴资金被截留挪用或抵扣现象的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财政政策在面对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环境下,有其独特的发展空间。但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在财政政策制定上,农民处于被动地位
无论是改善农民的福利状况也好,还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好,解决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对农民放权让利,提高他们在政治经济领域的权利与博弈能力。没有权利的提升,农民的福利依然是政府财政的“嗟来之食”,没有明晰的土地产权和土地流转的自主权,农民将无法解决城镇化后的安家住房问题,城镇化也会成为一句空话。此外,如果农民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城镇化将缺乏内生的动力,也不可能形成合理的自发市场经济秩序。现在实行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将民主财政的概念贯彻,但有待改进。
(二)农村低保、补贴的标准评定,甄别程序等存在漏洞
农村低保和补贴是对农民直接相关的两个转移性收入来源。以低保为例,以收入为基础的准入条件,因为数据来源可能不真实,在现在看来不尽合理,另外在基础评定中也可能出现违规操作的道德风险。现在虽然实行直接发放的政策,但是中间仍会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影响农民切实利益。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
现在的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病险水库多,灌溉渠道老化的问题,另外我国河流纵横交错,旱涝频发,但防汛抗旱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滞后。一些地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缓慢。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突出支农投入重点
不断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的投入,突出重點地区和项目,因地制宜,整合支农资金。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取消对中西部地区财政困难市县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吗,以达到“保增长,保民生,保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支农政策立法,完善农业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法制的实施,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外统一、公开透明的农业补贴法律体系。强化农业补贴法律法规建设,要以保障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为核心。优化“绿箱政策”结构,设定必要的“黄箱政策”条款。是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对农业补贴的投入量,同时规定补贴结构及补贴方式。
(三)加强支农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切实加强对支农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的全程跟踪检查与绩效评估,严肃查处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规范、高效地使用。
参考文献:
[1]蒋和平,辛岭.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J].农产品加工,2009,(7).
[2]王佳伟.关于农村低保制度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政,2009,(12).
财政支农政策解读 篇4
第一部分 财政支农总体概述
一、财政支农的涵义
财政支农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是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投入,优惠政策和制度建设,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是用于国家扶持的项目,包括农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等。
二是用于支援农村发展生产的资金,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支持农村生产组织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养殖补助费等。
财政支农资金实际是指财政支出中直接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或与农业生产联系较为密切的资金。主要有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研究经费、社会福利救济费、政策性补贴支出等。
二、财政支农的内容
按照公共财政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突出财
政支农重点,主要内容如下:
(一)支持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助等。
(二)支持抗灾救灾,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主要包括: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动物疾病防治补助资金、农业税减免补助资金等。
(三)增加财政扶贫投入,支持扶贫开发。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资金,重点是中央补助地方财政扶贫资金。
(四)积极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包括: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等。
(五)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土地治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两部分。
(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投资,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包括:贫困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
(七)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主要包括:农村公共卫生税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经费、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经费等。
(八)取消专门针对农民的农业税收,减轻农民负担。
(九)推行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政策,不断不民种粮积极性。主要包括:粮食直接补助、农资生产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十)支持产粮大县、财政贫困县实行“三奖一补”政策,缓解县级财政压力。
第二部分 农业、农村发展概述
一、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变化
1、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废除人民公社,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粮食等农产品流通,建立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取消农业税,以种粮农民实行补贴,逐步建立和完善强民惠农政策体系,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着力推动城镇化建设。
2、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已达万亿斤。
3、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也逐步减少。
4、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二、农村发展面临的困境
1、资源方面受到限制和约束。我国人均耕地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3%,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8%,而水资源仅占14.5%。全国平
均年遭受旱灾耕地面积超过4亿亩,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不少地方过量开采地下水,洪涝灾害成为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2、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全国近18.3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占70%多,57%的耕地无灌溉设施,农业科技进步率48%,农业机械化程度45%左右,农业基本还是靠“天收”。
3、农产品保障供给压力大。
近10年,我国耕地减的比河南还多,人口增长近一个山东的人口。粮食消费增加了500亿公斤,人均消费食用油增加了2成,肉类增加了32成,蛋类增加了4成,水产品增加了6成,奶类翻了两番。这些都给保障农产品总量和结构平衡提出也严峻的挑战。
4、国际农产品进口冲击加大。
5、农户经营规模小。
6、城乡差距持续扩大。
第三部分 财政支农政策概述
一、财政支农的政策和成效
总的来看,财政支农政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4年为第一阶段,1994—2002年为第二阶段,2003年以来为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4年)。1978年,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农村拉开了序幕,财政支农政策相应地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期。20世纪80年代初,财政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改为财政包干制,并明确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业农村方面的支出重点。例如,中央财政支农支出主要是中央级农业事业费支出和对地方的特大防汛抗旱补助支出。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主要是支持农村人民公社支出、农业事业费等。此外,国家还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资金包干给地方。这一时期,由于中央财政收入相对减少,地方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不够,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出现了下降趋势。80年代后期,中央及时调整了农业投入政策,例如,加大了对大农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国家财政还开征了耕地占用税,实施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时期是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1994-2002年)。这一阶段,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的增强,财政支出保障范围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三农”支出、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支出逐步成为财政支出的重点。1994年,国家实施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从1998年起,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方面,国家通过发行特别建设国债,支持包括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增加
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财政扶贫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2000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消三提五统,改革税费征收模式。
这一时期,财政支农资金总量较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结构更趋于合理,财政支农的机制和方式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在财政扶贫领域和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引入了世界银行的项目管理办法,如报帐制、专家评审制、绩效评价制度等,效果十分明显。
第三阶段(2003年-2012年):2003年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先后出台实施了“四减免”,减 农业税、减免牧业税、减免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四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支农惠农政策,中央对农业投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与政府的“取”、“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二、财政支农政策成效显著
(一)支农资金规模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国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收放活的方针,公共财政体制逐步确立,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成效显著,财政支农资金量逐年增加。
(二)增产、增效、增收取得新成绩
随着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和落实,农业农村经济呈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实现农民增产、农民增收。
(三)财政支农的方式发生新转变:
一是由扶贫农业向扶持农业、农村和农民转变; 二是由间接补贴农民向直接补贴农民转变;
三是由长期补贴流通环节向补贴农业生产经营转变。
(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现新突破
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记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跨部门整合涉农资金,组织开展了以县为主、以农业发展规划引领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
(五)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创造新机制
通过实施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县级报帐制、政府采购、补贴资金“一卡通”、财政资金监管信息系统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财政支农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六)农村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和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目前财政支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支农政策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农业投入不到位,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特别是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多,农民贷款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
展的一大瓶颈。农民普遍反映贷款少、利息高、手续多,同时,大量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工商企业。农村“一事一议”操作难、标准低,议而不决,难以达成共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额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困难重重。财政补贴资金项目分散、分目繁多、资金量很小,涉及部门多,发放工作量大,行政成本高。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大,资金使用分散,整体效益不高。
(二)农林水三项投入规模较小
从整个资金流量来看,资金额度不小,但三项支出的规模和比重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很低。
(三)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农业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比重过高,面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过低。
(四)支农资金管理相对滞后。
目前,直接补贴一般只与农村经济政策挂钩,而忽略从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考虑。补贴目标对象集中在粮、棉、油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农产品上。支农重点不够突出,平均分配资金分散使用,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整体效益的发挥。部分支农工程项目“重建设、轻管护”,缺乏管护的长效机制。执行有关制度规定还不严格,时有违规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监控工作不到位,惩处制度不够完善。
(五)支农资金运行效益不高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中间环节多,资金在途滞留时间长,资金拨付进度慢,运行缓慢,资金到位率低,财效性差,影响了资金效益的发挥。同时,支农支出实行分块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不协调、重复投入,力量分散,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
第三部分 目前各种农民补贴资金
一、农业补贴方面:实行“一卡通”发放,目前20项
1、粮食补贴类(1)粮食直接补贴
以农业税计税面积为依据,补助标准不低于10元/亩,15元左右,各乡镇 不一样。100亩以上种粮户补贴实行10元/亩的标准。
(2)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接补贴
以实际粮食播种面积为依据,补贴给种粮农户,补助标准60元/亩。
(3)良种补贴,包括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油菜良种补贴都是以实际农作物良种购买数量折算播种面积为基础。水稻、棉花的补贴标准为每亩15元,其他每亩10元。
二、社保类
(4)农村五保户补助
农村“五保户”是指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农村居民。
按照民政部门的规定,通过调查、摸底、核实、公示、审批等环节最终予以确认,2013年五保户补助标准为 元。
(5)抚恤(优抚)资金。
(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贫困居民给予差额补助的救助制度。
有下列情况,不列入保障范围:家庭成员有使用摩托车等非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两年内购买商品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经常出入餐饮、娱乐等场的,因赌博、吸毒等地行为而造成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生产劳动者。
目前我县共分为A、B、C、D四类标准。A类(7)灾民救灾补助。
(8)农村新型使用医疗补助。(9)重点地质灾害安置补助。(10)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补助对象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
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
补助标准:
三、林业工程类
(11)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
每年每亩补助原粮300斤,折成现金210元。经济林补助5斤,生态林补助8年。(12)退耕还林现金补助 每亩补助现金20元。
(1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4)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
四、计划生育类
(15)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资金扶助
扶助对象具备以下条件: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现存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五、农机具购置类(16)农机具购置补贴
农民购买补贴机具时(补贴机具农机局每年都公示),通过乡镇农机站向县农机局提出申请,审查合格并公示后,与购机者签订“购机补贴协议”,农机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核实后,再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补贴。补贴按不超过机
具价格的30%,且年机补贴额原则上不超过3万元。
六、库区扶持类
(17)库区移民扶持资金
补贴标准按移民人口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补助二十年。(18)山库区 对贫困农民口粮救助补助资金 重点是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进行一些缺粮折现补助。
七、生猪养殖类
(19)能繁母猪保险及补贴资金
建立能繁母猪保险制度,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21%,市县财政9%,农户自筹20%。建立母猪饲养补贴制度,以参保母猪数量为依据,对饲养农户给予50元补贴。
八、其他类
(2)村组干部固定报酬和误工补贴
目前我县村干固定报酬实行打卡发放,正村级400元/月,其余村干按350元/月发放,误工补贴采取村级报帐方法。
(21)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城乡医疗救助等其他补贴。
第四部分 支农项目资金
一、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主要解决移民村公益性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 经济社会发展。以移民村为基
本单位,投资直接核准到村,资金使用权和项目建设权归移民村群众,实行以村民自建、自管、自用、自有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主建设和政府监管服务机制。项目实施中,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民主选择项目和理事会,项目理事会由村民代表大会按照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建管分开,村委会作为项目责任主体,理事会是项目实施主体;实行村民自建和有偿劳务,做好项目公示,建立工程运行和管护的长效机制。
项目主管是县移民局和乡镇移民办,乡镇财政部门设立移民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县、乡两种报帐方法,自建项目实行乡级报帐办法拨付资金。
二、财政持贫项目
(一)从改革开放至今,扶贫开发大体有5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脱贫阶段 土地制度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激发了农民征税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
第二阶段:1986-1993年开发式扶贫阶段
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机构,改革以往济式扶贫,转为开发式扶贫,核定了国家和省级两级贫困县,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
第三阶段:1994-200年“八七”扶贫攻坚阶段 国家确定了592个贫困县,太湖县也在这一阶段,1994
年确立为国家级贫困县。
第四阶段:2001-2010年新扶贫阶段
200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这不标志着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到新的阶段。这一时期,主要的扶贫措施是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扶贫,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到贫困村。
第五阶段:2011至今开放式扶贫阶段
(二)财政扶贫资金内容
包括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以及其他扶贫资金,主要发展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
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发展种植、养殖业、科技扶贫(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培训等);适当用于修建乡村道路、桥梁、建设基本农田(含畜牧草场、果林地)、兴建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业务主管部门是扶贫办、乡(镇)经发办和县乡财政部门。
(1)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重点修建县、乡、村道路(含桥、涵),建设基本农田,兴修小型、微型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及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含造林、种果、畜牧草场建设)等,适当用于异地扶贫开发中的移民村基础
设施建设。
(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
(1)建立专户,实行扶贫资金县级报帐制
从2002年开始,实行了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的报帐制度,严格项目实施,加强资金管理。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考评机制。
2001年以来,省 先后出台了《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度管理实施办法》、《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管理考评办法》、《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实施办法》。我们县在此基础上也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同时,每年10月—11月份审计部门要组织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考核四评比。形成中央对省、省对市县,县对乡级的监督考核机制。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一)概念: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就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安排一定的财政奖补资金,对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兴办村内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实行以奖代补,以组织、支持和引导农民筹资投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种新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制度。
(二)范围:包括村内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村内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环卫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其他村内公益事业。
(三)筹资筹劳标准
农民每年每人筹资不超过15元,农村劳动力每年每人筹劳不超过10个工日,每个工日折资金20元,村集体资金投入可以视作农户筹资范畴。
(四)项目实施
项目通过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确认后向乡(镇)人民政府申报有关材料,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财政、农经等部门初审合格后,报县审批。县审批后再批复到各乡(镇),具体由村组织项目实施。
(五)资金管理,实行乡级报账制
首先农户筹资款以村为单位缴存乡(镇)一事一役专户,然后根据工程进度,可以预拨部分奖外资金。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再进行资产清算,奖外资金直达施工单位或施工人,不允许经过村级财务账。
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的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点专项奖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
主要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项目主管部门为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发展机构。
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高效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重点扶持产业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产大豆、“双低”油菜、“双高”糖料、棉花、蔬菜、畜禽、名优经济林“果”、茶叶、名优花卉、蚕桑、水产等。
五、美好乡村建设
2012年9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这标志着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全新全面的阶段。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于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建设美好乡村主要是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村任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修编村庄布点规划、重点建设中心村两部分内容。
二是实施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等。
三是实施兴业畜民工程。通过乡村产业的不断壮大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选择适合本地发展、最能为群众所接受的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形成“专而精、专而强”的发展格局。
四是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土地 连片,规模经营,建成更多的高 基本农田。
五是实施管理创新工程。结合文化强省建设,把乡村特色建设文化传承保护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与用途:从2013年开始,省级每年安排10亿元并逐年增加,市级原则上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县原则上不少于1000万元。
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心村庄规划与建设,市、县级财政安排的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治理,重点支持美好乡村五大工程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分配,根据省批复各市、县中心村建设计划,一次性分配下达,并确保落实到村。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由县级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资金整合指导组会同相关部门,根据省市批复,提出资金使用安排意见,报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帐制和国库集中支付。
2013年×××美好乡村建设第一批中心村1710个,其
中×××市193个,××××27个。
六、其他支农专项项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等等,农业专项项目资金。
第五部分 落实党的十八大与财政支农政策 一、十八大与支农工作概念
(一)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三民”问题。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大家要反复学,深刻领会。
(二)要结合实际,在学用上下功夫。
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思想,准确把握“四化同步”要求,深刻领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三)要在贯彻执行中有创新。
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与完善1 篇5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1 1.1本文选题背景.......1.2研究目的和意义.....................................................................................„„1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 1.4研究方法........................................................................................„„6 第2章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改革进程.........................„.„17 2.1改革开放前财政支农政策1949一1977年)..........„„、............„„17 2.2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农(1978一2002年).............................„„18 3.3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财政支农政策(2003一至今)..................„„21 第3章...........„„24 3.1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初见成效................„„,.......................„„24 3.2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25 第4章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33 4.1美国的财政支农政策..............................................................................„„33 4.2日本的财政支农政策..............................................................................„„35 4.3启示与借鉴..............................................................................................„„38 第5章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建议.............................................„„40 5.1保障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提高所占财政支出比重 5.2根据公共财政和现代农业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5.3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5.4转变财政支农方式,逐步采取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办法 结论 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至“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发展态势已经形成,但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完全消除,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保护和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为了更好地做好“十二五”时期支农工作,笔者在分析总结以前时期财政支农政策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完善“十二五”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鼓励财政支农资金在机制和制度上创新,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导向作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Abstract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进程,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中也存在很多负面因素,不断影响着农业和农村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受阻、企业用工需求缩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造成严重影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基本建立,就是要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时期,如何充分发挥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最大作用,是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给予更多关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中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因此,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支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具体意义如下:
1.农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农业生产具有公益性,因而农业生产具有社会保障的性质,是一个典型的财政学研究领域,因而现代财政学对该领域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2.科学制定和落实支农政策,将有利于解决目前农村存在的种种问题,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发达国家财政在促进农村发展和农业经济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发达国家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比较充足,基本能满足本国三农的需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和中国一样具有二元经济的特点。但是农村公共事业关系着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看得很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虽然不完善,有值得我国借鉴的方面。2.国内研究动态
2004年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2005年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2006年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同时取消了农业税;2007年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实行了土地制度改革,2009年提出提高农民购买力,扩大内需。这些重大政策和措施,体现了以人为本、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的目标取向。在学者研究方面,刘尚希提出新农村建设应把改善农民“就业状态”放在首位;朱有志认为应注重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党国英研究了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夏杰长、李小热认为应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涂建明、汪金敖研究了如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四)研究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原则,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根本的研究方法,在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以农村市场经济为出发点,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在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将中国新农村建设置于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矛盾、联系和运动发展中去进行系统剖析与研究。既注意农村建设在当今世界各国存在的普遍性和共性,又关注在中国农村的特殊性和个性,结合中国农村及中国财政现状,探讨现阶段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二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进程
(一)改革开放前财政支农政策(1949一1977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力比较薄弱,恢复经济秩序、建立工业体系是当务之急,因此,财政主要支持工业,特别是规模大、周期长的重工业。农业则担负着重任,在农产品收购制度上,采取统购统销政策将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上去以满足工业发展的资金需要。这期间农业的财政支出很少,重点放在恢复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和农林水气象事业费支出方面,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的支出几乎空白。总体来说,从农业上取得的财政收入要远远大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施了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出台了《农业税征收条例》对农产品实施统购制度。尽管这一时期,国家安排了一部分资金支持人民公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但统购统销、实物缴纳农业税等方式取得农业的剩余远远大于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1978-2002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78-1987年,财政支农全面改革阶段。各级财政部门改革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办法,改革了国营农口企、事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了农业税征收管理办法。
2.1988-1997年,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支持粮食生产攀登新台阶的阶段。3.1997-2002年,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探索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背景下,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农机制和方式深化改革的阶段。
(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财政支农政策(2003一至今)1.2003年财政支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的阶段。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提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实施了以“四减免”(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四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支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对于农民与政府的“取”、“予”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
例如,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了“两减免、三补贴”的惠农政策,2005年底,全国28个省区市及河北、山东、云南三省的210个县(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加快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文件规定各级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70%,同时对中西部地区财政困难的县、乡大幅度增加转移支付的力度。
三、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成效与主要问题
(一)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初见成效(最新资料)
2003~2007五年间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1.6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8000多亿元,年均增长17.80%;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595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9%;2009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安排72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见表2)。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落实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合计达13.4亿元,比上年增加930.3亿元,增长12.8%。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增幅明显,从2004年的975.6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072.8亿元,2009年达2693.2亿元,增加了2.76倍。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对农民的四项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科,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从2004年的116亿元,到2008年达1030.4亿元,2009年达1230.8亿元,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惠及7.28亿农民,实现水稻良种补贴全覆盖,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场),品种基本覆盖了农业生产急需的各类机械。补贴资金发放进一步规范,建立了补贴资金专户管理、村级公示、基础档案管理、联合督察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一卡通”,直接将补贴发放到农户的卡上,并通过补贴网管理监督补贴发放情况。总体来说,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在增加,范围由只注重农业生产向注重农村全面发展转变,投向社会事业的资金大幅度增加,资金运转管理的规范性也不断增强。
(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1.规模方面:支农投入总量持续增长,但所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一直偏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绝对量是逐年增加的,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力保障。1978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为151亿元,而到了2008年,这一数额达到5529.5亿元,三十年间增长了近四十倍。但是由于支农投入增长幅度小于中央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并且没有建立长效的增长机制,财政支农资金在中央总投入中所占比重大多数年份都在8%以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的比重要占财政总支出的30%~50%,而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10%~20%。所以,我国支农投入仍然偏低,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求。
2.结构方面:主要支出项目比例不合适
按目前的统计口径,财政支农资金可分为以下几部分: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费用支出、农业救济费用及其他。李焕彰、钱钟好指出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项目中边际产出效应高低的次序应当是:科技三项费用最高,基本建设支出次之,支农支出最低。而我国支农资金分配情况是:支农支出最高,基本建设支出次之,科技三项费用最低,出现明显的本末倒置。
3.资金管理方面:管理分散,监督失位。
首先,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目前我国支农款项达160个左右,从中央到省、市、县有20多个部门参与资金管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这导致负责资金分配的部门之间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上很难协调和合理配置,造成项目设置重复、政策目标及内容交叉、项目资金的管理监督困难,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其次,资金的运用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在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监督和管理”状况。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与措施,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被滥用、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大有存在,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应该强化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努力控制机构人员费用的支出。4.投入方式方面:方式落后,不够科学
我国目前政府支农资金对农产品的补贴和贴息主要在流通领域和金融领域,即“暗补”,还没有建立起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财政补贴机制。这样农民真正享受到的补贴还很少。以农业生产流通补贴为例,这项补贴涵盖范围广,几乎涉及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但是资金容易分散。政府对农业补贴习惯采取“暗补方式”操作,即财政补贴资金不直接以财政拨入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流通渠道间接地给予补贴,例如出口退税。直接补贴给农民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农业补贴往往通过补入流通、服务“折射”给农业与农民,这种补贴方式并不为广大农民所知晓,这不仅失去了从农业补贴政策措施调动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还造成补贴资金的流失。
四 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许多国家的农业都是由不发达阶段发展到发达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支农政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分析不同国家的财政支农政策,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支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的财政支农政策
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国家,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第一、相对完善的农业立法,为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美国农业陷入困境,罗斯福政府制定了以保障农民收入为目标的《1933年农业调整法》,规定政府拨专项资金,设立专门机构,从农业投资、粮食储备、农产品销售等方面保护本国农民利益。而后,美国的农业政策几经调整和修改,维持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利益。进入新世纪后,为保证农业基础性地位不动摇,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2年农业安全及农村投资法》,宣布在未来十年里将联邦补贴提高67%,总计达1900亿美元。由于有一系列的法案的保障,美国的农业支持政策一直相对稳定,可见通过法律形式保证财政资金流向农业,对于整个国家农业生产的稳定,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宏观政策,其宗旨和目的主要在于保护与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维护与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美国于1996年4月颁布了《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案》,逐步降低农业的价格支持、出口补贴和关税,转而对农民实行直接收入支持。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和世界谷物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于是美国政府重新推出两项保护农民收入的政策,一是恢复以前的“作物收入保险计划”;二是“市场损失补助”,提高农民补贴水平。在补贴方式上主要以“绿箱”政策为主,补贴范围上覆盖了几乎所有主要农产品,使过去基本得不到政府拨款支持的畜牧产品、水果和蔬菜生产者等获得政府的支持。
第三、财政支农资金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有大量投入,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教育科研以及农村社会事业方面都有大量的投资。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例,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开始向干旱的西部地区推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显得越来越重要,但作为一项公共产品,水利工程周期长、数额大,效益回收慢,私人投资公司往往不愿意涉足,国家担起了项目组织、资金筹备和管理指导的角色。农业科研方面,美国联邦政府除对各州办的农业大学和农业职业教育给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财政支持外,还设立众多的农业实验中心,鼓励农业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并雇佣大批农业科学家通过在全国广泛设立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为农民提供技术导。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农业科技投入达到150亿美元,而收益高达6000亿美元。除此以外,农村的教育、用水、公共卫生、垃圾处理、路灯、道路建设以及农村住房改善政府都通过赠款、贷款和担保等方式进行服务。
(二)日本的财政支农政策
日本的农业政策在明治维新后直到二战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基本上是采取掠夺农业的财政政策,即政府通过高税收从农业部门抽取资金;战后重视农业发展,不断的增加农业投入,使得日本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如今,日本本土农业生产的效率很高,品质一流,科技含量也名列前茅。日本的农业政策如下:
首先,财政支农力度很大,1960年农业预算占总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1975年财政农业投入绝对额为13180亿日元,农业支出在国家预算总支出中占9.6%。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比重的下降,农业预算比重有所下降,但到1991年仍在4.4%的水平上。
其次,政府通过投放各种补助和长期低息贷款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一项稳定的政策。长期低息贷款主要是“农林牧渔业资金”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前者是根据《农林牧渔业金融公库法》由政府的农林金融公库按政策贷放的长期低利贷款,目的是发展农林渔业的生产;后者是政府通过农业协同组织(农一协)发放的低利贷款,目的是降低“农协”的贷款利息率,促进农户购买机械、设备、建筑物、家畜和果树等。
财政支农的重点是:(1)支持农业基本建设。(2)支持农业机械化。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及其他农业设备的采用投放了巨额补助金,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由半机械化向全面机械化的转变。(3)干预农产品市场。政府对一些主要农产品规定最低价格,对低于最低价格的农产品给予价格补贴,以保护农民的利益。(4)支持农民成立合作机构。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引导农民扩大经营规模,成立各种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由这些合作组织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启示与借鉴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农业发展,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或“只予不取”的高补贴、低税收或无税收的财税政策。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产品的供应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需要。据测算,目前我国的农业综合支持量只有2%,而美国为91.5%,欧共体为25%,日本为41%。针对我国现状,政府不仅要增加支农资金总量,提高农业补贴水平,还需要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金自发的、有序的投入农业。加强农业立法,使财政支农政策法制化、规范化,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法律法规虽在不断完善,但仍然有一些遗漏之处,知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较为普遍,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清理和修改有关法规、规章,建立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能有效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开发,以科技促农业高效发展。我国人多地少,土地的单位生产效率不高,依靠科技进步带动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更应该切实提高财政对农业科技投资的比例。加大财政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投入的力度,实现农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而财政的支持又是必不可少的资金的来源,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入,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五、财政支农政策的对策及建议
(一)保障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提高所占财政支出比重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使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在现有水平上逐年按比例适当提高,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增长的速度。我国目前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朝着有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向调整。为此,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与国家财力增长相适应,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第二,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促使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的资金投入农业。
稳定和开辟筹资渠道,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奖励促进、担保、政策优惠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以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调动和引导各投资主体增加农业投入,探索农业资源开发和资本营运的有效形式,支持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项目,逐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投入体系。
(二)根据公共财政和现代农业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首先,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着力加强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支持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水利灌溉系统,乡村水电和道路建设。
其次,加大对农技推广和农业科研的投入。增加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品质优良、效益显著、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示范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以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对于公共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技术推广,可仿照公共物品供给的机制运行。
再次,逐步推进财政支出向农村覆盖,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和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这包括财政支农资金重点保障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逐步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最后,支农支出和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行政费的现象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改观,这直接导致支农资金严重有效不足,严重阻碍了农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扭转这种现象。建议把这些部门的行政事业费从财政支出中划出去,使项目含义名副其实,更为科学合理。
(三)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立足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理财观念,创新监管方式,应从六个方面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一是切实落实和完善“三农”投入政策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的各项三农政策,继续落实三个优先、两高于、一确保的政策和考核要求,做到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举措更多惠及农民;二是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惠农管理制度平台,进一步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责任明确、支农惠农资金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加强各项支农政策和资金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避免出现各制度之间交叉和相互矛盾的现象,真正实现在财政支农管理制度上无缝对接;三是构建支农资金安全高效的运行通道,继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直补以及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建立完善财政支农结余 结转资金的考核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四是深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管理,对财政支农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全面梳理,并合并同类项,以规划为引导,加强协调,将财政资金整合引导,落实在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五是探索建立财政支农政策绩效考评制度,根据项目特点,选择支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考评指标标准,完备考评办法,并形成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六是加强基础管理,有力提升财政支农管理水平,加强支农资金基础信息统计和管理,完善财政支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市区县纵向两级财政,财政与市农口部门横向的网络贯通覆盖。
富蕴县财政支农政策调研 篇6
**市财政局
近年来,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并且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我市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采取
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我市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2003-2007年我市财政共投入支农资金72490.5万元,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五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543.88万元,用于市、镇河道的疏浚整治和长江堤防、水闸、涵洞的建设、养护;安排土地复垦专项经费8873.4万元,复垦面积15178.3亩;投入1667.3万元,建造206座小型农桥;投入资金1.2亿元,修建农村公路774公里;投入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资金528万元,完成2800户一池三改;安排林业绿化资金757.91万元,植树造林4.25万亩。
2.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515万元,高效设施生态农业发展资金165万元,农发基金2000万元,农业科技三项费用600万元,技术推广经费73.08万元,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支持现代农业的建设。
3.支持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近几年来共发放直补资金6852.47万元,惠及15万农户,能繁母猪补贴117万元,机动渔船价格补贴434.77万元,小麦良种补贴64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600万元,农机具补贴217.39万元,稳定了农业生产,保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安排资金559.45万元,支持各类成教、职教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89人,转移输出17.86万人,改善了农民的就业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
为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市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办法。
1.建立了支农资金市、镇财政报账制管理体系。重点项目资金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和要求到财政部门报账,市、镇两级财政部门设立专账,专项核算,根据项目建设合同书,按工程进度分期拨付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
2.建立健全专项工程项目库制度。我市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专家论证和领导批准,建立支农项目库,项目申报时,按照统筹兼顾、轻重缓急的原则,从项目库中提取上报,避免了项目申报的盲目性,使项目申报更加科学合理、公开透明。
3.项目实施推行政府采购、项目监理、招投标制度。项目建设过程引入竞争机制,做到阳光操作,如农桥建设,我们实行统一勘测设计、统一编制概预算、统一监理、统一报账、统一验收的五统一制度。
4.强化监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一般项目,由财政稽查科牵头,从项目申报到工程竣工验收,对整个收支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对双清工程、土地复垦等重点项目,由市纪委会同财政、国土、水利等部门对实施村进行逐个验收,工程达标方可拨付资金;同时我们还聘请审计部门或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
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金分配中存在着部门、项目交叉重叠。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由多个部门管理,各自的投资范围和内容没有明确划分,存在着多个部门安排同一个项目的现象,致使一些项目交叉重复、多头管理,资金分配交叉、分散,形不成合力,相应提高了资金管理成本。
2.资金管理方式不尽科学合理。
目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繁多,对每个项目都制定了不同的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不论项目规模大小均要求实行财政报账制,要求开设专户,专账核算,人为的加大了基层财政部门的压力。
3.资金安排重点不够突出。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农业项目涉及农、水、田、路、林等多方面,需要扶持的项目多,一些项目主管部门“效率优先、重点突出”的观念又比较淡薄。在资金安排上存在着平均主义思想,难以做到重点突出。
4.配套政策过多,基层难以落实。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很多项目都附带配套资金的要求,市级财政在保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难以满足上级要求的配套资金。
5.资金使用中存在“重分配、轻管理”现象。
各部门在上争项目、上争资金时积极性很
高,但资金到位后,存在不按规定用途使用,不重视项目管理,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的现象,个别项目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给项目后期管理和检查验收带来了困难。
6.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对项目的管理和效益的评价指标不完善,责任不明确,问效制、问责制难以落实。
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
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关键在于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
1.完善项目库建设,突出支农资金投入重点。进一步完善支农项目的论证、专家评审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把投入重点放在农民最关心最需要的公共项目上,放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放在具有“造血”功能的项目上,放在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上,对申报的支农项目,从项目库中择优筛选上报,确保上报项目质量。
2.坚持多元化投入,完善支农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资本运营等市场和经济手段,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相结合,建立起“农民投入为主体,政府支持为辅助;地方投入为主体,上级补助为辅助”的多元投入新机制,以较少的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要科学合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投入方式,如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政府财政要采取无偿直接投入的方式,其他领域的投入,财政可采取有偿补贴、贴息、以奖代补或税收优惠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以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
3.转变资金拨付方式,实现支农资金打包整合。按照“存量优化,增量调节,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的原则,整合支农资金,归并支农项目,对支农专项资金实行跨部门、跨级次打包整合,集中财力、形成合力、捆绑使用,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4.规范支农资金管理,确保支农资金安全有效运行。首先要完善各项支农资金和农业财政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是规范支农资金管理的依据,要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将农业财政支出中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监督管理以及支农资金使用范围、分配、配套、拨付、使用、报账、监督等各环节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其次要制定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相互分离,互相制约的制度。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的责、权、利,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三是要加强和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全面推行支农资金财政审核报账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把资金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财政部门成立支农资金审核审批小组,由纪检、监察、财监和相关科室人员组成,定期审核报账资金,全面掌握资金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杜绝以虚拟工程项目、虚列工程成本、虚报工作量,挤占挪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
5.加强监督检查,实行绩效综合评价。一是要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根据不同的项目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主要评价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的使用方向、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重点检查和评价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申报、立项、执行的适当性和合理性;检查和评价资金筹集拨付的合规性和效率性;检查和评价资金使用管理的合规性、效益性。二是要建立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约束机制。如发现改变资金使用方向、挪用资金等行为的,在办理决算时应扣减所挪用的财力,下一不再安排财政支农资金项目,通过这种财力抵减机制来促使项目实施单位按规定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第三是实行财政支农工程项目审计,委托审计部门或中介机构对财政支农项目开展专项审计,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评价。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把监督和管理贯穿于支农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
四、几点建议
1.按照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要求,农业专项资金全面推行财政审核报账制;
2.建议上级部门制定统一、规范、适用所有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办法,具有可操作性;
富蕴县财政支农政策调研 篇7
一、城乡居民收入、消费与财产比较
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较快,每年均超过6%,但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且绝对差距数越来越大,处于高位徘徊状态。收入决定消费,城乡收入差距大且高位运行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大的现状也没有根本转变。依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落后城镇居民生活几乎一个等级,而且这种差距仍看不出有缩小的趋势。目前,对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情况尚无准确统计,但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当大,财产差距扩大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城市收入的差距问题。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措施的促进下,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以往的欠账太多,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低、农民缺医少药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目前,约2.8亿农民的饮水不安全,1亿多农户急需解决烧饭、取暖的燃料问题。2005年,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7年,5.04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6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不识字及识字很少的还占6.87%。2006年,我国平均每千人有病床2.34张,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每千人有病床3.67张,农村只有0.76张;城市每张病床平均拥有8.8万元的医疗设备,农村仅有1.1万元。城乡文化事业方面的差距则更为明显。
上述几个方面的差距状态集中到一点,便是城乡差距、城乡居民生存权、甚至发展权的差距仍然很大,处在高位徘徊状态。
二、原因分析:财政支农角度的透视
毫无疑问题,十六大以来的财政支农政策是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保障。但是,当前的财政支农政策与“三农”解决问题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政策的实施所产生的积极效应还不能完会消化二元体制(制度)及其市场等因素对“三农”的侵蚀。
1. 财政支农规模偏小。
国际经验表明,财政支农政策对促进农业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构成农业投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对一些公共农业基础建设来说,甚至是唯一的来源。十六大以来,财政支农力度与以前相比,力度明显加大,但是财政支农规模偏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收入不高、私人农业投资有限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的财政支农规模是不足以担当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重任。
2. 财政支农结构偏差降低了支农资金效率。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的发展、特别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尽管十六大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平均每年增长16.45%,但是农业固定资产的年增长率波动较大,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较低,这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另外,“直补”是财政支农政策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我国当前“直补”所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很低,“直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并不显著。不仅如此,由于当前财政支农政策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大量支农资金、特别是间接补贴资金容易漏损,使支农资金难以起到支持农业、农民的作用。
3. 财政支农的监管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纪检监察制度,有关部门也围绕工作需要制定出台相关监管措施,如财政部制定实施了《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农业部实施了《农业部财政项目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为规范支农惠农政策监管有章可依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具体政策层面上,对政策实施全程监管的制度不配套,尤其是对支农资金的监管,表现在立项拨付环节上,难以有效地监督计划或负责资金安排分配的权利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的投资方向、重点和内容进行立项和分配拨付资金。在支农资金使用环节,难以及时发现擅自改变项目计划和未按上级批准的要求执行,甚至挤占挪用、串用、虚列支农资金、套取骗取财政支农资金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在支农资金管理环节,由于支农资金因立项不准、可行性研究不充分、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甚至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和进行有效责任追究。缺乏健全监督制度的政策执行,难以保证政策的全面高效落实。据报道,国家审计署在对8省(区)2004年至2006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中,查出虚报冒领挪用滞留等违规问题资金1.3亿元等事例,可以说政策执行不够公开、透明是重要的诱因。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 加大支农惠农力度。
目前,我国支农资金从绝对数上讲提高很快,但支农资金的比重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8%左右,占农业GDP的10%左右。因此,在加大中央财政支农力度的同时,应建立地方各级财政增加支农投入的机制。随着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不断加大,地方“吃饭”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地方财政应有空间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所以,要在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支农责任,共同增加农业投入,逐步形成以中央为主体、地方为重要补充的中央与地方共同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2. 优化支农惠农结构。
当前,有限的支农惠农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其原因,与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安排存在一些问题有关,使资金的投向结构不尽合理。首先,“直补”资金比例偏低,这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不大。其次,支农资金分配上应突出支持粮食生产。如进一步加大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测土配方施肥的投入规模。应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支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盲目照搬,不大拆大建。根据现有的经济实力,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农村道路、农村能源(沼气)和农村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3. 进一步规范支农资金监督机制,加强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健全现有财政支农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各项资金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理财。二是要加强支农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开展经常性自查、重点检查等活动,及时发现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认真加以整改。三是要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纪检等部门的审计、监督,对核实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要强化外部监督,积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农民监督意识,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作用,实行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定期向群众公布收支情况。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随着政府支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强化,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也越来越高。改变目前大多数县从事财政支农管理的力量比较薄弱局面,加强基层农财队伍建设,适当充实力量。同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政策能力和工作水平,使财政支农管理工作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牛若峰,李成贵,郑有贵.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傅红春等著.中美主要经济指标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夏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差距[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4]李善伟,陈潇,周静静.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出路[J].现代农业,2007(7).
[5]李焕章,钱忠好.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8).
[6]李慧.时刻把农民收在心上十六大以来支农惠农政策扫描[N].光明日报.
[7]刘学剑.浅谈支农惠农政策执行中的监督机制建设探讨[J].饲料博览.管理版,2007(18).
富蕴县财政支农政策调研 篇8
一、凤阳县“十二五”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情况及成效
(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
“十二五”时期,凤阳县财政支农资金总投入579879.02万元,其中:农民补贴、补偿类支出117632.3万元,农业生产发展类支出96897.86万元,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类支出37611.1万元,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类支出302542.85万元,扶贫开发类支出2992.33万元,其他类支出22202.58万元。
(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主要做法
1.科学合理调度,做好资金保障。在保证工资和运转的基础上,合理调配资金,保障民生工程及各项支农项目资金的供给和有效运用,为全县 “三农”工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资金保障。
2.加大财力支持,兑现惠农补贴政策。为及时足额兑现各级惠农补贴政策,凤阳县财政采取一个漏斗支付,由财政“一卡通”方式直接发放惠农补贴资金。
3.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按照《凤阳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办法》和《凤阳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通过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补贴,为规模种粮大户提供服务,培育新型种粮农民。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大引导示范性投入。对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水产、畜牧养殖大户,中央、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十类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进行奖补,奖补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近四年来共奖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4632.74万元,鼓励和引导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加快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4.着力创新发展,培育新型主体。印发《凤阳县2014年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给予新认定的家庭农场每户一次性奖补0.5万元;对获得国家、省、市示范家庭农场称号的,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奖励;对新受让流转土地50亩以上,合同期限5年以上的单个业主,每亩一次性给予100元奖励;对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水产、畜牧养殖大户,中央、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科技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土地流转,农村能源等十类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进行奖补,奖补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
5.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自2012年起,凤阳县财政部门周密安排,组织农委、农机等部门,科学谋划与申报,连续四年获得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支持,争取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累计达3069万元。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转变,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6.加强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基础。按照《凤阳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考评奖励办法》,对验收合格的小水库、塘坝、河、沟、渠道、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小型水闸新建、加固、堤防加固、农田和中小灌区改造等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奖补。2012年兑现奖补资金1895.8万元,2013年兑现奖补资金2100.5万元,2014年兑现奖补1858.42万元,2015年兑现水利奖补资金2436.77万元。
7.加大生态投入,促进森林增长。按照《凤阳县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奖补办法》和《凤阳县“四十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财政资金奖补暂行办法》规定,对林业合作组织、造林经营管理、林产品质量安全与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财政奖补。2013年以来,总计投入森林增长工程资金8239.67万元,其中:2013年投入1867万元,2014年投入2856.2万元,2015年投入3516.47万元。
8.整合支农资金,确保“三农”投入。以农业产业规划为前提,以支农项目资金为基础,以粮食生产为平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推进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带动农口部门和社会资金投入,集中财力办实事、办好事。近三年来,共整合资金91093.4万元,确保了“三农”投入,促进了产业提升,推进了美好乡村建设,加快了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成效显著
1.粮食生产稳步增长。近年来,凤阳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实现了“十连丰”。2014年,全县种植面积198.8万亩、总产73.1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5.27%、2.74%。
2.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一是水利建设步伐加快。现有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133座,5000方以上当家塘坝8766面。全县蓄水工程总库容3.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3亿立方米。已建成固定机电排灌站147处,329台套2.92千瓦。二是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16.7万千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8.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三是农业生产水平改善。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标准良田与小农水建设等项目实施,有效灌溉面积87.9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4.74万亩。四是农村交通建设惠及千家万户。全县通村公路里程已达65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3.发展方式转变明显。一是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全县流转土地面积38.96万亩,占承包耕地的36.1%,其中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面积达40.5%。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全县规模经营大户达1834户,50亩以上种粮大户1290户。认定家庭农场376家,其中20个被认定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2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家、省级7家、市级7家。三是农产品品牌建设势头较好。17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03个无公害农产品获得认定、认证, 9家企业19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家企业取得有机食品认证。四是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4家、市级18家、县级47家,5亿元以上企业1家、1亿元以上15家、5000万元以上22家。
nlc202309031606
4.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和高效产业。特别是在《凤阳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办法》的政策激励下,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已由政府推动转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千亩蓝莓园初步形成,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蓝莓育苗和生产基地。
5.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凤阳县不断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入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全县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2014年,农村居民实现可支配收入8080元,比2010年增长40.28%。全县21个贫困村、3.42万贫困人口中,有10%以上实现了脱贫。
二、当前财政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有待财政强化支持。近年来,虽然通过一系列农田基本建设等项目实施,对68.13万亩中低产田进行整理,但还有近60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
(二)农民应用科技水平低,需加大财力培育。全县34.5万农村劳动力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农村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农技推广队伍已经断档,缺兵少将现象逐渐显现。
(三)农民合作组织管理能力弱,带动力不强。据调查,全县合作社大多数农产品为自产自销,种植品种单一,97%合作社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能力普遍较弱,人、财、物管理不严谨,不规范,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对财政支农项目支持认识不足,项目编制和支出管理不够严格,带动能力不强。
(四)龙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全县现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存在着起步晚、规模小、资金薄弱等问题。大部分企业主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等认识不足,新产品开发受资金和知识限制,农产品只能以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削弱了企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综合素质不高,不能胜任财政支农项目规划、编制、执行等方面的管理需要。
(五)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县级配套难落实。中央、省、市下达许多支农投资项目,大部分规定县级财政要安排配套资金。从目前情况看,县级财政困难,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造成项目资金缺口,形成了一些“半拉子”工程。
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广开渠道增加支农投入
1.继续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建立与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支农支出增长机制,保证农业投资有正常稳定的来源,确保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
2.调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使用方向。针对财政支农资金投人不合理的状况,调整和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农业基础性投入。改变财政投人方式,减少政府直接办项目,加大对农民和社会办项目的补助。根据自身财力,确定财政支农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分期分批投入,让有限的财力发挥更大的效益。
3.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十三五”时期,应鼓励社会投资者投资农业,鼓励金融资本向农村倾斜。应逐步建立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外资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农业投资格局。
4.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现有农业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集中,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在资金分配方面,应考虑县、乡的财政支出压力,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在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方面,进一步放权给县、乡两级财政,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农业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安全。
5.逐步建立对农业科技投入的补贴制度。建立对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直接补贴制度。改革财政资金使用办法,增加农业科研等方面支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立财政支出“科教兴农”的投人新机制。增加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投入。积极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加快高效、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名、特、优农产品生产。
(二)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
1.开展融资风险基金补偿,财政将部分财政资金以基金形式存入银行,银行放大数倍资金,以无抵押或弱抵押方式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放贷,解决农业生产资金不足和“贷款难”问题。
2.贷款贴息,解决“贷款贵”问题。财政通过对符合条件的农业贷款利息予以补贴,降低贷款成本。
3.开展农业保险,解决农业“风险高”问题。由财政对自然灾害、疫病等农业保险予以保费补贴,使农民灾后恢复生产有保障。
4.投资基金,解决企业“实力弱”。 按照“政策引导、协作联动、风险可控”的思路,搭建大型农业项目融资平台。由财政参与出资设立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单位或组织。加大二次保险的覆盖面,探索开展保单质押贷款业务,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行为,完善农业保险和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本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向农村聚集,努力实现财政和金融支农政策两轮驱动。
(三)拓展财政支农领域
1.健全主要农产品补贴和收储制度,提高国家粮食收储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2.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维护农村土地确权成果,扎实开展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后续管护。
3.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和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培育农业生产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4.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
(四)加强支农资金管理
1.管理财政支农资金的财政人员应提高管理水平,各级财政部门应有计划加强对财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nlc202309031606
2.改变过去“人向我要钱”为“我送钱到户”,减少财政支出环节,加快支出进度。补贴类资金通过财政“一卡通”直接发放到户,部门预算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3.把“统筹、改革、监管”作为工作主线,按照“用好、用活、管严”的要求,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效益,为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强县”提供财力和制度保障。
(五)创新财政理念,完善支农机制
1.创新杠杆引导机制,做好农业发展的“孵化器”。突破财政单一支持,综合运用支农政策工具,引入公私合作等模式,完成农村水利、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用“政府购买”方式,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用“奖补结合”的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用“民办公助”的方式,实施农村环境治理。
2.创新保障调控机制,做好农民收入的“倍增器”。将财政扶贫作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抓手,实行科学识别,精准扶贫;信息统计,动态监测;农民参与,立体监督,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3.创新整合统筹机制,做好支农资金的“粘合剂”。进一步推动支农管理职能调整和资源整合,积极推进预算编制环节的资金整合,从源头解决资金集中投放、管理、监督的问题。
4.切实转换投入方式,做好财力保障的“服务器”。改革涉农转移支付制度,下放审批权限,充分发挥基层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实施主体作用。
(六)完善政策措施,统筹服务“三农”
1.支持发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开掘农业产业体系的深度。一是打“资源牌”。围绕凤阳县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水产、生猪、牛羊、蓝莓、葡萄、油茶、万寿菊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支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建设。二是打“区域牌”。围绕小岗现代农业示范区,总铺的蓝莓、葡萄产业园区,官塘的万寿菊和红心的油茶等农业主体功能区,集约产地资源,形成区域品牌。三是打“园区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协调,科学安排财政支农资金,重点建设一批规模集中连片、主导品种明确、发展模式领先的现代农业园区;重点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美好乡村建设等项目。
2.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现代科技引领的高度。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支持农业技术创新和储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力度,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提升公益性服务能力,推进社会化服务,整合服务渠道,构建服务网络。
3.支持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资源环境支撑的强度。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建立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突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支持耕地质量建设,防治和修复土壤污染;支持农村清洁工程,发展循环农业;支持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区(场)建设,强化增殖放流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支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
4.支持推进综合扶贫和收入倍增,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健全扶贫开发体系。由输血保障型扶贫向造血发展型扶贫转变,由点上推进型扶贫向面上综合型扶贫转变,由投入带动型扶贫向绩效考核型扶贫转变。二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增加农民劳务性收入;支持探索适宜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推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引导其规范组织形式,健全内部管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七)强化资金监管,提高支农效益
1.实施财政监督前置。从预算源头抓起,进一步提高农业财政预算编制水平,加强财政支农预算收支管理。
2.强化支农项目监管。建立常态化、多元化项目监管机制,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监管作用,充分利用各方力量,加强对支农项目组织实施、资金拨付、绩效考评等各环节的公开公示及监管工作,把检查验收与跟踪服务相结合,把工程招标与审计监督相结合,把项目管理与资金监管相结合,努力构建手续严密、操作规范、监管有力的项目资金管理体系,确保项目建成后发挥长久效益。
3.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要认真执行新《会计法》,项目建设要配备财务核算机构和合格的财会人员。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财务状况,使支农资金的整个使用过程来路清、去向明,投资形成的资产账务全、管理严。
4.建立实施支农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凤阳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