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猜想思维培养(精选7篇)
对学生猜想思维培养 篇1
假如没有猜想, 牛顿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假如没有猜想, 爱因斯坦就不会发现相对论;假如没有猜想, 陈景润就完成不了《哥达巴赫猜想》……猜想是数学的灵魂, 合理的猜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开始, 大胆的数学猜想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源泉。《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 并进一步寻求证据, 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大胆实践数学猜想, 带领学生们从猜想的角度探寻数学知识的奥秘!
近几年, 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践行了培养学生数学猜想的探索和研究。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在初中教学中培养数学猜想思维。
一、何谓数学猜想
数学猜想, 就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 通过对研究的对象和数学问题进行实验、观察、归纳、类比、联想后, 对已知量及其关系作出的一种预测性的判断, 它是一种合理推理。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任何新的数学理论的建立都需要先有猜想, 后被证实。所以说, 猜想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从数学推理的过程来看, 有论证式推理和推测式推理, 前者通常叫证明, 所得的结论是可靠的;数学猜想指的是后者, 故其结论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猜想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 笔者认为要把论证式推理和推测式推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数学猜想, 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培养数学猜想思维的重要性
数学猜想, 是数学得以发展的原动力, 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先导。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猜想思维, 将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 开阔视野, 培养创新能力。另外, 初中生, 正处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阶段, 好奇心很强, 所以, 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 也很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经常性的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合情猜想, 对于改善学生的数学认识结构, 提高其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三、培养数学猜想思维的方法
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 总结了几种初中数学猜想的方法, 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 直觉猜想
直觉猜想, 即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和动手实验, 根据观察、理解和分析, 在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猜想。如讲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时, 教师先出示等腰三角形的纸片, 让学生观察两底角的关系并猜想结论, 如何用简单的办法验证猜想?学生纷纷发言, 有的学生说用量角器量两个底角, 有的说对折后两个底角是否重合, 等等。
直觉猜想是数学猜想最基础的猜想之一, 要在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故培养学生的直觉猜想, 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尽可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凭直觉尝试解决问题。
(二) 类比猜想
类比猜想, 是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类似或相同的特点, 猜想出它们类似或相同的规律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说:“事类相推, 各有攸归, 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知, 发其一端而已。”因此, 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重视类比猜想。如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比猜想分式的基本性质;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类比猜想矩形的性质等。
需要注意的是, 类比猜想虽然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但是只有本质相同的两个问题才能进行类比, 否则将导致错误的结果。
(三) 归纳猜想
归纳猜想, 是数学中提示科学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由特殊到一般, 把个别事物的特征上升到一类事物特征, 再用一般特征去指导个别事物的特征。教学时要充分揭示结论的发展和得出过程, 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建立起一种比较牢固的新型的解题方法。
(四) 演绎猜想
演绎猜想, 可以理解为在我们平时解题过程中, 如果一时不能明确解题方法, 则可通过审题、观察, 结合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一个临时性的猜想, 然后以这个猜想为依据进行推理。如果这个推理过程出现了错误, 那么, 就应重新提出一个猜想, 重新推演。通过不断地修正和探索, 使正确结论离我们越来越近, 直到最后得到一个可靠的结论为止。
笔者觉得此种方法虽然程序繁杂, 但却不失为一种师生课堂互动的好方法。通过不厌其烦地演绎和验证, 可以增强学生的耐心和加固对未知事物的探求意志。
(五) 仿造猜想
仿造猜想, 是指由于受到其它学科中有关客观事物、模型中方法的启示, 依据它们对数学现象或问题之间的类似性, 作出有关数学规律或方法的猜想。如从屋顶的三角支架, 猜想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课堂教学中学生仿例题做题的解题方法是经常应用的, 这是训练学生数学猜想的重要途径。另外, 如教材中“想一想”、“做一做”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仿例猜想能力。
笔者将数学猜想方法简单的概括为:先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 如数学定理、定律、数据等, 为学生进行数学猜想做好铺垫, 可以减少猜想的盲目性, 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当一种设想被推翻, 再进行另一种设想, 也可以是在第一次猜想的基础上, 再作深层次的递进式猜想, 直到达到预定的结论, 最后对猜想结果进行验证, 并不断补充完善, 形成正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 数学猜想的作用不言而喻。正因为有了猜想, 我们的思维才有了飞翔的翅膀;有了猜想, 我们才有创新的空间和原动力。数学猜想是在一定知识结构中提出的, 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依据, 教学时, 教师要注重数学猜想的思维, 适时引导并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猜想的规律和方法, 使他们的猜想有理有据的进行。这样, 可以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有助于思维的活跃, 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对学生猜想思维培养 篇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有效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因而数学思维能力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初步体会。
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在低年级阶段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是最关键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生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用心地去学习,才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才会调动他们主动思维的意愿。
真正的兴趣来源于思维活动自身的过程,是学生利用自身的思考寻求答案时的兴奋。在上《数一数》这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易冲动的年龄特点,先让学生寻找自己身上的数,学生争先恐后,兴奋地回答:“我有1个脑袋,1张嘴,2只手,10个手指……”立刻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激起了学习的欲望,思维活跃起来了,大家带着求知的心理走进新课。接着我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里的数,学生好奇地寻找:“教室里有1张讲台桌,2 扇门,6个大窗户,4盏灯……”最后我又带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学生兴趣盎然。课堂小结时我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整节课学习中学生都呈现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一定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注重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思维始于动手,动手操作为思维提供了支柱。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把动手操作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动手操作中引导学生思维,在思维活动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归纳规律,总结方法,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例1时,我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桌上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我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你知道桌上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我又引导学生总结出: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11 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课堂练习时,我出示:14、16、19、20,让全班学生独立摆小棒,然后说一说各数的组成,这一节课学生成功地获取了新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通过摆小棒,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以动诱思,以思促动,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思考,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助于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进一步发展了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不断增长智慧的有效措施。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本上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强,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来教学和解题,持之以恒,学生便会把这些方法转化为自身的方法,这样能很好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认识图形(二)》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行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带着比异同的目的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学会运用观察、比较的思维方法。又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例3:“有10个,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还剩几个?”教学时,大多数学生都正向思维,先求剪掉2个后还剩下多少个,再减去3个,求出现在五角星的个数。我肯定了他们的方法后又引导学生反向思维,要求现在还剩几个五角星,可以先算剪掉的有多少个,再用总数减去剪掉的5个,得出现在的五角星的个数。一题多解,同样一道题,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列出的算式不同,但结果仍是相同的。这样不但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基点。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而是必须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才能潜移默化,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与灵活性必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巧设练习题,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地,持续地发展。
让学生在练习中独立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练习中,学生要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会思维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是进行练习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得到发展的。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以致用,能促进思维内化。
实践经验和心理研究表明:过易或过难的问题都会使人失去兴趣,过易会使人无所用心,索然无味;过难会使人失去信心,无所需求。我认为数学练习除了对全班学生有统一要求外,还要对优生和后进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只要求完成基本题,对优生完成练习快的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题,增进知识,提高能力。如果后进生的能力提高了,练习的难易也应及时相应地变化,使他们不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让每个学生都喜欢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时,我根据教材的内容要求,设计了难易度不同的几个练习:1、“蓝气球有13个,红气球的个数比蓝气球的个数多5个。红气球有多少个?” 2、“蓝气球有13个,红气球的个数比蓝气球的个数多5个。蓝气球和红气球一共有多少个?”对一般的学生只要求完成第一道题目,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两道题都完成。这样,全班学生都能按质、按量地完成练习,提高了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插上猜想的翅膀 放飞学生的思维 篇3
一、气氛和谐,诱发猜想
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平等对话,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讨论。创造性的见解往往就在学生的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之中出现,这时学生的发散思维最为活跃,各种猜想就会产生,进而才有创新的见解。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话题,设计出学生可能产生创造性见解的题目,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动手操作,自觉猜想
引导学生从直观出发,将实验材料跟发现规律结合起来进行猜想。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利用直观帮助学生猜想,从而发现几何性质。我让学生先将一块三角形纸板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学生猜想拼成的是一个平角,接着再要求学生借助量角器在纸上画内角和小于180°的三角形。学生画出形态各异的三角形,并测出所画三角形的内角和都近似于180°。于是,学生很自觉地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是180°。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和实物(教具)接触,猜测问题的初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去证实猜想是否正确。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猜想能力,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勤于观察,大胆猜想
“要思维得好,必须观察得好,观察可以导致猜想。”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要勤于观察,有目的地大胆假设、猜测和探讨。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我借助多媒体,把图①分成图②所示的8份,再拼成图③所示的近似平行四边形,利用面积“逼近”的原理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作进一步的解释。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③是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能拼成近似长方形、近似三角形、近似梯形吗?这些近似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从直观图形的演变,推导面积公式,让学生感受到猜想的妙趣,学会了一种化归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实物中数学现象的客观存在,再进行积极探究、思考,大胆猜想,最后从具体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形成数学概念。
四、引导归纳,积极猜想
要启发学生积极猜想,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自主探索之火,引导学生去猜想问题的结论、解题的思维方向、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充分体现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可以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意境,并提出如下问题:“怎么发现这一规律的?”“解这题的方法是怎么想到的?”……此外,还可以编制一些变换结论、缺少条件的题目,激发学生猜想的积极性。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1.引导思考。首先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要改变圆的大小就要改变圆的什么,再结合多媒体演示圆的周长随圆的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证明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2.初步归纳。引导学生由长、正方形周长与围成图形的边长有固定的倍数关系,猜想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也可能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然后分组进行实验操作。3.猜想结论。要求学生根据计算结果,猜想“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这样学生就能深刻领悟到“圆周率”的特性。4.检验猜想。借助多媒体,检验猜想的结论。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到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需要大量的实践来证明和检验,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重视数学猜想, 培养创新思维 篇4
一、创造条件, 让学生爱猜想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情境, 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 激发学习兴趣, 激活思维, 为学生迸发出各种猜想和创新性见解创造条件。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口头列式计算, 得出4+2+3=9, 2+2+2+2+2+2=12, 3+3+3=9, 3+3+3+3=12, 5+5+5=15, 接着比较这五道算式的各个加数, 五道算式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相同加数相加;第二类:不同加数相加) 接着教师指着第二类题目说:“这几个式子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题目, 现在只要你们出一位数的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题目, 如4个6相加, 5个4相加, 老师都能立刻报出得数, 谁来出题考考老师?”学生一听要考教师, 就想出难一点的题目把教师“考倒”, 可是教师都能很快算了出来。这时教师抓住时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你们出的题目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老师都又对又快算出来了, 猜猜看今天这节课会学习什么?”学生猜出可能学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又对又快的算法”。这时新知自然呈现出来了。这样的课堂设计气氛活跃, 又有民主氛围, 从来都是教师考学生, 今天却是学生考教师, 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需要, 为新知的教学做了良好的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
二、采用多种方法, 让学生会猜想
课堂上, 教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 诱发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猜想问题的结论, 猜想解题的方向, 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 猜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在类比中引导猜想
类比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时普遍使用的方法。它是一种从个别到个别, 从一般到一般的类比推理。当人们发现某一不熟悉的事物和另一熟悉的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之处时, 借助于类似的方法, 从熟悉事物的属性中推论出不熟悉事物具有相同属性的方法。在教学中采用这一方法, 引导学生猜一猜, 想一想, 可以加速学生掌握、理解新知的过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 当学生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这两个面积单位后, 教师让学生猜想“比平方分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是什么呢?”“1平方米是多大的面积单位呢?”不用教师教, 学生自己通过知识迁移就掌握“平方米”这一面积单位了。
(二) 在反比中引导猜想
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对一些数学方面的事实或过程的正面对比, 猜想到与之相对的反面, 教学中进行这种猜想训练, 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如在教了“正比例”的意义之后, 要进行“反比例”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想, 可以猜测一下它的变化规律以及概念的界定, 这样一来, 学生的探究欲望强了, 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也就变成了易事,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的能力。
(三) 在归纳中引导猜想
不少数学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归纳—验证发现的。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 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方法。小学数学中, 数的特性和运算的性质多数能通过归纳猜想, 由学生自己获取, 同时培养思维能力。如教学“乘法交换率”。教师先出示下面三组算式, 让学生计算出得数:
要求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 说出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猜想, 归纳规律, 得到:两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置, 它们的积不变。
接着验证猜想, 这个猜想正确吗?请学生各自举出例子计算, 并请两位学生计算下面二组算式进行验证:
(四) 在操作中引导猜想
教师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进行摆摆、量量等操作活动, 从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并验证猜想, 达到收获新知,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 在教学“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 分别拿出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小棒, 每3根摆一个△, 可以摆几个△, 剩下几根?再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除数是3的除法算式中, 余数有几种可能?余数为什么不可能为3呢? (余数到3, 3根小棒又能摆一个△) 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猜想: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余数要比除数小)
验证“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结论。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猜想:“当除数是4时, 余数有几种可能?当除数是5, 是6呢?为什么?”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个结论。这样的教学, 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猜想中探索出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不仅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知其然, 而且更知其所以然。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猜想能力 篇5
人类的奇思妙想总是在幻想的时候被看作是令人嗤笑的天方夜谭,只有实现的那一绚丽的瞬间,才会被人惊讶的看成不可思议的奇迹。曾经的人类希望长一双翅膀已经不再是神话,我们乘坐飞机来往天水一色间。曾经我们希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如今的手机已经漫天飞在大街小巷。曾经我们渴望追逐地球以外的世界,如今我们的阿波罗号已经代替人类走出了人类文明的一大步。这些奇迹的实现,依赖于人类对生活的构想,根基在于孩提时代想象力的培养。
在这里,在真相与虚假之间不断徘徊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是猜想的佼佼者。他总是要在第一时间内根据仅存的线索推断出掩盖的事实。福尔摩斯他不但头脑冷静、观察力敏锐,推理能力极强。而且,他的剑术,拳术和小提琴演奏水平也相当高超。他的成功说明除了严谨的推断能力之外,猜想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猜想能力建立在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阅历基础上的。而同时他也向我们说明了仔细观察,重视艺术的熏陶培养强大猜想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小学生就像坐井观天的小青蛙一样,无法深入到生活的最基层,无法体验人生百态,也无法概叹生命的起伏。他们零距离接触的就是学校和家庭生活。小学生眼界视野的狭隘,导致他们必须用黑色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寻找一丝丝与黑色所不同的那抹亮点。正如福尔摩斯所说,一个善于推理的人推断出的结果,往往使他左右的人赞叹不已,这是因为那些人总是忽略事情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又是推理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并不缺乏熟悉景色美丽的眼睛,他们要学会耐心的把身边熟悉的风景当做陌生的景色来再次进行地毯式搜索,以便更清晰的感知具体的物质形象。
再次,要利用身边所有的条件来培养学生。
1,听。让学生多听广播和故事。在增加学生词汇量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鼓励学生边听边想,为自己听到的安排不同的故事结局。
2,说。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以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歌德在幼年时期,他的妈妈要求他续接故事的结尾,这个活动使小歌德的想象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故事有着不同的反应,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才会出现不同的公主和王子的版本。有时候王子历经千辛万苦披荆斩棘的拯救了心爱的白雪公主,有时候人鱼公主眼睁睁的看着王子娶了邻国公主而自己化作泡沫孤零零的守住一个人的天长地久,有时候七仙女和董永在鹊桥两两相望然后两两相忘。
3,读。增加阅读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巧妙的构思也会有枯竭的一天。阅读书籍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牛顿之所以站在高处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借助书籍的辅助,猜想插上了隐形的翅膀,飞的更高更远。
4,写。用画画和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真理和缄默之间还有其他的选择,这就是猜想。儿童画是最能表达自己想象力和思维的一种形象表现形式。
高中数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6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创新思维;含义;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已开始进入知识时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思维意识”已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目的之一。近年来,高考已不断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开发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我们在教学中常遇到并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创新思维的含义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带有创见性的思维。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发现性和开拓性的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主动地去获取新知。数学是一门综合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是学生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是学生形成世界观、培养思维习惯的关键时期。高中数学教师,应责无旁贷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对于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高中生来讲,数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主修计算机领域、自然科学领域、经济领域还是社会学领域,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显而易见。高中生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获取层面上,而应当深层次地理解数学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和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创新能力便显得尤为突出,对于一个数学问题,高中生在掌握其最基础的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应当被启发思考其更简单或者更合理的解题思路。这个工作即是当代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承担的责任。
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地被灌输知识,缺少师生互动,缺少对问题的自主思考。大多数学生不能对获得的知识灵活利用,仅仅是生搬硬套地用最传统的思路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革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脱离题海,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只有真正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课,提高效率,真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得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甚至可以用现有的知识解决超出高中生能力的问题。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只会沦为虚有其表的空谈。
3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
3.1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教学打下基础
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要首先敢于冲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以研究性教学代替传授式教学为,以反思性教学代替经验教学,以开放性教学代替封闭性教学,创新教育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强调学的主体意识,突出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将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来,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压抑挫伤人的创造潜能和个性的发挥、窒息人的创造意识形成的种种因素,并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3.2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各种变通方法。
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3.3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
(1)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精神。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积极探求,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差异,使他们感到“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威严,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不会有被同学取笑的苦恼,可以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创新,大胆地质疑,发表自己的想法”。
(2)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说过:“任何一门学科,只要它能提供丰富的问题,它就有生命。”要想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就应积极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质疑,以扶持其创新行为,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3.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教师要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育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多媒体可以:
(1)变静止为动态,增强形象性。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轨迹教学,运用多媒体演示轨迹的形成过程,可以增强知识发生过程的形象性,具体性,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化抽象为具体,增加直观性。把代数问题,以一定形式加以演示,变抽象为具体,通过数形结合,相互印证,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4 结束语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交流;教师要鼓励、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对求新、求异的学生要大加赞赏,对于不成功的思路,也要充分肯定、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被激发,学生的创新才成为一种可能。
参考文献:
[1]邓汉家.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第27期,33-34.
[2]王春娥.浅析创造性思维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
[3]张娜.创新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中旬.2014,第09期,143-143.
对学生猜想思维培养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话题教学;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3-0052-03
在初中英语话题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学习。那么,如何利用初中英语“话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提高教师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话题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相关话题的引入者、话题深化和升级的推动者、学生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者以及学生精彩表现的欣赏者。教师只有科学合理地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充分发挥相应角色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学习做好相关知识的储备,防止被学生“问倒”。教师还必须能够根据每单元的相关文本资料整合出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话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话题的准备和讨论中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具备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的能力。师生之间需要彼此沟通,在小组互助合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与学生“打成一片”。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常伴随着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感体验的推动下,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抓词汇构建,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个问题,想到的答案越多,思维的流畅性就越高。
在“话题教学”的过程中,词汇构建工作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教师不能忽视词汇构建工作,这是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新授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相关语言知识的总结、梳理和训练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对各项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非常熟悉之后才能达到联想丰富、运用自如的境界。只有这样,学生在语言知识的具体运用时才能呼之即出、左右逢源,思维流畅。如人教版教材中Introduction这一话题就涵盖了七年级上下册共15个单元、八年级上下册共8个单元及九年级全一册4个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构建的话题参考词包括people around you, name, age (numbers), address (places), jobs, interests and hobbies, personalities, looks, dreams 及能够支撑本话题的多组话题参考句等。
英语词汇丰富多彩,有一词多意、同音异形、同义异形、派生词、合成词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特点在词汇构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play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play cards打牌, play chess下棋, play football踢足球, play badminton打羽毛球, play the piano弹钢琴, play the drums敲鼓, play the violin拉小提琴,play games做游戏等等。同一个句子在英语中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我们昨天玩得很愉快,我们分别总结出I had a good time yesterday. / I had a great time yesterday. / I had a nice time yesterday. / I had a wonderful time yesterday. / I enjoyed myself yesterday. / I had great fun yesterday .等句型。日积月累,学生对谈论话题所需的参考词和参考句自然而然就会非常熟悉,就可以用英语自如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及观点,思维的流畅性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能想出不同类型的答案。
在“话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互助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掌握变异规律,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使学生掌握好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系统。学习语言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交际,针对同一交际目的,不同的学生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这样就为培养学生的变通性提供了空间。在“话题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变化、发展和创造的眼光去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通过组内或组间进行的举一反三、一句多译、一句多型、一词多义等活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这样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使新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内化,逐步扩展知识网络。这种知识网络给思维的变通性奠定了基础,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做事情,真正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使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 这一单元中,有关服务员接待顾客时的用语,学生总结出了Can I help you? / May I help you? /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 What can I do for you? / May I take your order? / May I have your order? Can I take your order? / Can I have your order? 等句型,为在真实的语境中自由灵活地使用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本组的得分,小组内每个成员都积极准备,有的查阅课本,有的问老师,还有的上网去搜。学生对同一个情境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所得、补充自己的不足,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扩大了词汇量。
四、课下延伸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发散思维的独特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的见解越新奇独特者,独创性越高。
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大量生动有趣的题材去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在“话题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完成课上任务的同时,给学生布置了开放性的作业。如看图作文、自编情景剧、续写故事、概括性复述等,将学生的语言学习任务延伸到课下。学生非常喜欢这项任务,这些任务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这些开放性学习任务时,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不断挖掘头脑中储存的知识信息,使原来所学的知识再现,进而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提高,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在“话题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以人教版八年级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为例,本单元的话题为invitation,在课下自编情景剧时,学生根据各组情况设计各种情景来完成该项任务。有的通过打电话发出邀请,有的通过电子邮件发出邀请,有的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面对面发出邀请,有的通过到同学家做客发出邀请,有的通过偶遇发出邀请。每个组都有自己的创意,都能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组合不同的话题参考句来表达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