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善政策(共10篇)
财政改善政策 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然而,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收入分配取决于一国的制度安排。正如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1848) 所言:“财富生产的法则和条件具有自然真理的性质……财富的分配不是如此。这是一件只和人类制度有关的事情……要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从分配次序来看, 收入分配一般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有人将社会慈善称为“第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性分配, 根据各生产要素在财富形成中的贡献及效率对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财富进行分配。再分配是政府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 通过财税措施对收入分配的某些环节进行调整和修正, 完善收入分配格局。虽然再分配作用重大, 但它无法改变初次分配奠定的基本格局。从当前中国国情来看, 缩小收入差距的当务之急是改革初次分配环节。
财政政策不仅能直接干预再分配, 而且对初次分配也能产生引导作用。合理的财政政策是调节初次分配、改善当前工资分配格局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经济大国, 且财政收入增速多年大幅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公共财政积累了较大财力。以2011年为例,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全年公共财政收入103740亿元, 增长24.8%。快速增强的财政实力为政府完善公共服务职能, 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提供了保障。财政政策应该在收入分配改革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试图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 改善当前工资分配格局,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二、工资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
古典学派认为工资取决于劳动需求和生活资料价格两方面因素。亚当·斯密 (1776) 指出:“劳动的货币价格, 必然受两种情况的支配:其一, 是对劳动的需求;其二, 是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价格。”大卫·李嘉图把工资归结为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把工资学说与劳动价值论联系起来。马克思 (1865) 在此基础上, 提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劳动力的价值, 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其核心思想是按劳分配, 同时强调劳动报酬也遵循价值规律, 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波动。
新古典学派用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供求均衡论解释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形成。边际学派认为劳动和资本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它们各自的产品价值, 同时也就决定了它们各自所取得的收入, 劳动的报酬即工资等于雇主雇佣的最后那个工人所增加的产出。马歇尔把工资看作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即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 工资水平的决定是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凯恩斯主义继承者提出“效率工资”理论, 认为劳动生产率依赖于厂商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厂商为提高效率而增加工资, 造成市场无法出清, 出现失业。新制度学派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 认为信息不完全、市场分割、歧视和习惯等制度因素在工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劳动力市场双方组织力量的成长, 在非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 工资不再由劳动力市场的自由竞争来决定, 而是通过劳资双方的集体谈判来决定, 谈判的结果取决于双方各自的谈判技巧和谈判力量。
综上所述, 作为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工资, 其决定的原因是复杂的。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约束条件造成工资形成机制的差异。总的来看, 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水平的下限, 市场竞争、企业激励形式、政治体制、风俗习惯等因素都影响工资形成。
三、我国当前工资分配格局
从我国当前国情来看, 劳动力价值、供求、制度、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 造成了三个劳动群体不同的“金字塔”式工资分配格局。
(一) 垄断型国有企业工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在“国退民进”的大趋势下, 民间资本投资门槛不断降低, 但仍有一些行业处在国有经济垄断之下, 如电信、石油、电网、电力、烟草等。国有垄断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 在理论上应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而非部门利益最大化。然而现实中我国垄断型国有企业凭借卖方强势地位大量攫取消费者剩余, 获得巨额利润。以此为基础, 根据“工效挂钩”的分配政策, 垄断型国有企业员工自然获得高工资。截至2012年, 我国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最高为15%, 大部分利润留在企业内部。一些垄断型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手段限制资本与劳动力自由流动, 使企业内部独占高工资。一些地方甚至在电力、烟草行业形成家族世袭现象。另外, 政策优惠、金融支持、巨额补贴也助长了垄断型国有企业高工资。
(二) 竞争型国有企业、非国有大型企业工资形成
一般竞争性国有企业和非国有大型企业职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般工资水平。这类企业所在领域资本可以自由流动, 通常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员工工资主要取决于企业业绩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国有企业中的中国建筑、民营企业中的大商集团、股份制企业中的TCL集团等属于这类企业。通过多年发展, 这类企业多数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 这类企业依靠自身提供的良好产品和服务获得一般利润甚至超过同行其他企业的超额利润, 员工也获得较高工资。另外, 这类企业通常会根据凯恩斯主义“效率工资”理论采用股权激励等手段激励员工, 调动员工积极性, 因此员工可以在工资之外分享企业利润, 获得较高报酬。
(三) 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农民工群体工资形成
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农民工群体由于过度竞争、无议价权等原因处在“金字塔”式工资分配格局的最底层, 形成低工资。一方面, 非国有中小企业面临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实力较弱, 融资困难, 利润较低, 员工工资水平也较低;另一方面, 在非国有中小企业就业的员工处于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整体形势进一步压低工资。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 截至2011年底, 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人, 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6亿。中国还未到达“刘易斯拐点”, 所谓“民工荒”只是结构性的, 很多农民工不愿就业正是出于对低工资的不满。另外, 中小企业工人组织程度低, 而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目前尚无代表自身利益的劳方组织, 因此与资方相比处于劣势地位。集体谈判制度缺失、无劳动力议价权强化了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农民工群体低工资的不利地位。
综上所述, 我国当前“金字塔”式工资分配格局如图1所示。
四、发挥财政政策在改善当前工资分配格局中的积极作用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和财政形势, 为改善工资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 结构性减税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和民间投资
中小企业是民间投资的主体, 承担80%左右的就业, 是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而它们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在工资分配中处于劣势。作为当前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结构性减税在推行过程中要优先支持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在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背景下, 一是要落实各种已出台减税政策, 规范征税程序, 减少税务人员自由裁量和寻租空间;二是要实施多样化减税政策,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基础上, 采取降低税率、再投资退税等多种优惠;三是对科技创新型、节能环保型中小企业直接减免税费, 支持其转型升级, 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贡献力量。四是对小微企业、家庭创业免征所得税, 扶持它们成长壮大, 培养未来税基。
(二) 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契机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
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机会均等, 缩小工资差距。由于户籍制度、行业垄断等原因, 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分割, 市场信息不能被充分传递。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在于户籍背后绑定各种福利, 本质是公共服务不均等。目前我国城乡、区域、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差异非常明显, 社会福利碎片化, 劳动力流动受到限制。“十二五”时期, 我国将在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这八个领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此为契机, 要逐步实现居民在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 允许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同时,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逐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限制, 破除垄断特权, 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工资形成机制。
(三) 个人所得税应偏重资本和财产性收入而非工资收入
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分配, 在理论上应向高收入者多征税, 向中低收入者少征甚至不征税。以美国为例, 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纳税额占个人所得税总额的60%以上。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结构与发达国家明显不同, 50%以上税额来自工薪阶层, 个人所得税更像工资税, 违背税制设计初衷。与工资差距相比, 我国资本和财产性收入差距更大, 多数低收入者只能依靠工资生活。针对国情, 个人所得税要进一步改革, 征税重点是资本和财产性收入, 而非工资收入, 尤其是资本市场收益、房产收入等, 让高收入者真正成为纳税主体。
(四) 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 财政支出有不同的重点。“十二五”规划建议曾指出, 在当代中国,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 限制行政性支出、建设性支出, 强化政府公共职能, 增加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保障、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收入连年增长的形势下, 新增加的财政收入要更多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摘要:财政政策不仅能直接干预再分配, 而且对初次分配也产生引导作用。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我国初次分配形成三个劳动群体“金字塔”式工资分配格局:垄断型国有企业依靠垄断利润获取高工资, 竞争型国有企业、非国有大型企业依靠市场竞争获取一般水平工资, 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农民工群体由于过度竞争、无议价权形成低工资。通过结构性减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支出结构等契机, 财政政策可为改善当前工资分配格局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财政政策,初次分配,工资分配格局
参考文献
[1]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 (上卷)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十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财政改善政策 篇2
乡镇财政所作为政府核心机构财政部门的最基层机构,在组织财政收入、执行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乡村财务、发放惠农资金等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财政政策和工作形势的变化,目前各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重点,主要分为四大块:一是组织财政收入工作,二是惠农一卡通管理工作;三是本级乡镇政府的内部财务管理核算工作;四是村级帐务代理与村级三资代理工作。
目前我县乡镇财政工作的现状是:基层财政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加之长期以来财政人员也积累形成了一些散漫作风,工作量相对过大,上级对业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规范。因此,乡镇财政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乡镇财政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基层财政所的一位老员工,本着为本县财政部门大局献计献策的负责态度,本人立足现状,结合基层实际,就重要方面大胆提出几点对当前乡镇财政工作的改善建议:
一、提高人员素质问题。县局应该把人才管理和培训工作列入重点的改革工作思路。
一方面,是人才管理问题。虽说现有乡镇财政工作人员从业务素质到政治思想水平都有所差异,但各有各的特点和特长。如一些老员工尤其是几位老所长在传统财政业务及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工作作风扎实,很多是乡镇财政工作的领头羊; 而一些青年所员,则在工作干劲、接收新业务能力、开拓进取方面,又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未
来的财政工作重任,必定要落到他们肩上。而某些少数所员,平时虽然看起来表现较差,其实他们在某些方面,也总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他人所不及的优越长处,只是没有被发现和应用出来而已。所以说,县局领导要善于发现人才和任用人才,因人而异,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把人员均衡地分布到各个乡镇财政岗位上。同时,结合完善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人员工作业绩和能力情况的考核考察,以多种方式方法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二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制度。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真正成长。目前各乡镇财政业务工作全能型精干人才还很缺少,除了个人方面的因素,我县财政系统没有健全完善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制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因此,希望县局能着眼长远,大幅度增加培训教育方面的投入,补好这一缺。培训教育的内容,主要放在电脑应用和财会业务和专门业务三方面;培训的主题可以根据专门业务设立,也可以分期分批地根据基础业务技能开设;地点可以在县局开设,也可以在特色乡镇开设,有条件时,还可组织到外地学习与交流; 学习的要求不能流于形式,更要注重实效,每种培训都要通过考试考核才能过关。总的目标,是要让大家能学习、肯学习、想学习、进而达到争学习的最高境界。我相信,只要有良好的学习、深造的环境和氛围,不久的将来,我县财政队伍素质定有一番不可小视的大改观。
二、加强沟通和交流问题。包括县乡上下级之间的管理沟通和兄弟乡镇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交流。
一方面是县乡管理沟通。县乡财政虽为上下级关系,却是相互相承,互为一体。如果县乡财政缺少沟通甚至存在隔阂,必定会使财政工作在县乡之间产生脱节,县级遥控指挥,乡级虚与应付,任何工作都会处于被动和落后。目前,我县财政信息网的开通和财政工作QQ群的应用大大增强了县乡沟通的频率和深度,但网络沟通毕竟还有许多盲区,因此在身入其境方面还有待加强。建议县局领导及各业务股室,在合理安排县本级工作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的亲临指导。县局正副科级领导和各股室负责人,至少每月要到各乡镇走一趟,直接了解乡镇基层财政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解决乡镇财政所的问题和困难; 县局各业务经管人员,除了网络沟通之外,针对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随时随地到分管的业务点去掌握了解情况,及时解决业务难题,收集好的业务经验并作有效推广。
二方面是兄弟乡镇间的横向交流。由于各乡镇的人员情况和工作环境、条件有所差异,乡镇间的交流很有必要。相互之间可以在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取长补短,获取好的做法和经验,增进了解、加强团结、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县局业务股室,可以根据重要业务工作情况,选择一两个典型乡镇集中推广交流先进的工作经验。
三、县乡财政工作人员同工同酬问题。县乡两级的财政工作,是要靠县乡两级的财政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县级虽为上级部门,却不能替代乡镇财政所完成县乡所有的财政工作。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复杂性等方面来讲,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乡镇财政人员,才是最辛苦的。
相对于以前年份,目前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编制和工资已由县财政统一管理,在同工同酬方面有了质的变化,这是上级部门领导对基层财政工作人员的最切实关心,对于提高乡镇财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县乡财政人员待遇差别。包括物资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县级人员的岗位能上不能下,乡级人员稍有被县局看中的都被提到县局岗位,乡镇总是留着最差的。从人数相对缺少到素质相对低下,乡镇人员都被无形地增加了工作压力。县乡待遇的差别,让某些县局工作人员心里存在优越感,从而在工作态度上无形中体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乡镇财政人员无心在基层安心认真工作,专心想往县级岗位钻,这在客观方面影响到县乡财政人员岗位分布的均衡性,同时也助长了某些不正之风。
大胆地设想一下,假如县局领导能在人事和人员待遇方面有所改革,进一步缩小县乡财政人员待遇差别,县级岗位能上能下,打破县乡人员流动隔层,偶而给乡镇财政人员一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对边缘和艰苦的乡镇人员增加一份辛苦补贴金和精神抚慰,等等,那么这种局面,是否能够有所改观呢?
财政改善政策 篇3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转型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看,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是一种临时性反经济周期的手段,如果长期实施,则在带来积极成果的同时难免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和转型问题。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为扩大内需、促进投资而采取的应对性策略,实施八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经济运行态势与矛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央明确指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财政风险分析
1998年以来,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促进西部开发和从整体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势头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效益的获得是以尚未“清盘”的巨大代价为基础的,而且作为一种短期的宏观调控手段,随着有违启动内需“临时性手段”初衷的“超期服役”,积极财政政策的双刃剑效应也与日俱增,导致了国债资金膨胀、财政风险扩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债务累积风险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财政赤字率由1997年的0.78%提高到2002年的2.99%。从表面上看,没有超过国际公认的《马斯特里霍特条约》规定的3%的警戒标准,但是中国债务率仅指中央债务率,不包括地方政府债务。虽然《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没有发债权,但实际上目前地方政府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债务已经超过13000多亿。可见,未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财政债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政府的财政债务。此外,外债也没有包括在财政赤字之内。所以,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和外债,财政赤字率会远远超过3%这一警戒线。而且,为配合国债项目而发放的大量银行贷款实际上有相当大的部分将会成为不良资产和坏账损失、粮食系统亏损挂账,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等均须最终由财政“埋单”,这也是不可忽视的财政债务。长期实行财政赤字政策,扩大国债规模,会对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和风险,使财政负担与财政支付能力失衡。当财政负担积累到超越经济和社会承受能力时,就有可能演变成财政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二)效率损失风险
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浪费和低效率现象。根据对甘肃、山东和江苏等地的国债项目调查发现,一些国债项目因前期准备工作不足,不能按时开工和竣工而造成国债资金闲置问题十分突出。仅江苏四个省辖市的交通、水利国债项目就有3.1亿元国债资金就这样闲置着。并且,国债项目不断增多及其配套资金恶性膨胀、失误多、浪费严重和低效率的问题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长期存在。
(三)结构失衡风险
持续多年的国债投资在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局部过热、经济结构失衡情况的发生。过去几年国债资金过多地参与到经营性和市场竞争性项目里来,并引发了大量配套项目投资。地方和企业傍“国债”的项目更是不计其数,这不仅加剧了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也使部门结构失衡的情况更加严重。特别是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其增长率从2003年的26.7%提高到2004年第一季度的43%,个别部门投资增长率甚至达到或超过100%,如钢铁增长率96.3%、水泥增长率130%,其他如电解铝、煤炭、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的投资增长率也居高不下。投资增长过快和原材料及交通、煤、电、油、运等方面的相对滞后和压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协调、健康和持续发展。
(四)通货膨胀风险
由国债投资及其配套贷款所引发的货币贷款增长过猛所形成的通胀压力增大。国债投资的乘数效应很大,国债项目的大量配套资金通常是由地方和企业向银行贷款得到的,这极大地放大了银行信贷资金规模和不良贷款的累积,而配套资金的不足往往导致大量半拉子工程的形成。据测算,近几年,国债拉动的投资规模超过了25000亿元。因此,2004年年初以来CPI指数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剧,与国债规模急剧膨胀导致银行贷款扩大有着直接联系。
(五)体制回归风险
积极财政政策本身就是政府对经济的一种干预,这种干预可能会因为缺乏充足的信息造成决策失误,极大地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国家发改委直接参与安排国债资金项目使政府直接控制投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被空前放大。而国债建设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也不可忽视。大规模的财政投资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占用了大量资金,使全社会的投资蛋糕基本上被国有经济切去,而国有企业对国债资金使用的软约束是导致国债资金效率整体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与建设市场经济的初衷是相悖的,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标也是南辕北辙。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将会抑制微观经济活力的发挥,偏离市场化改革的最终方向。
二、财政政策舍“中”取“稳”
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明了今年的宏观政策走向,即“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什么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前一段时期经济界对中性财政政策的讨论异常热烈,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财政政策时并没有选择“中性”,而是继续选择了“稳健”的表述。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
(一)财政政策为何舍“中”取“稳”
首先,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策的中性。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市场为基础,以经济手段为基本调控手段,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对于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依然起到决定性作用,即财政政策的主体依然是各级政府。因此,对宏观调控的行政干预过多,产生了争相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较为严重的体制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将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控制为中性,但从“积极干预”转为“影响中性”不能搞“急刹车”,否则无论是经济全局还是财政本身都无法承受这种突然的变化。所以,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最终的目标,但受当前具体情况的约束而不能马上实现。
其次,稳健的财政政策具有阶段性特点和中国特色。当前的背景是以国债和支出两大政策工具运用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行了八年之久,对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
显著的作用。从2000年起,中国经济基本止住了增长下滑的运行态势,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本来,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隐退,可是因为支出刚性等现实的约束,要求政策保持连续性,虽然局部出现了过热迹象,但为了巩固和保持经济和财政运行的平稳性,政策工具却不能马上收缩。所以,积极财政政策只能分阶段退出,现阶段财政支出只能转向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财政政策还会产生扩张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无法达到中性,但确实堪称“稳健”。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这是财政政策的“一般”。而“稳健的财政政策”则是基于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的,是财政政策的“特殊”,具有中国特色。因为我们目前要执行的财政政策并不是理论上完全意义的扩张、紧缩或中性,而是为了达到中性,采取相对紧缩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产生扩张效应的政策,出于一定的政治愿望我国政府将其定位为“稳健”。因此,“稳健”和“中性”既是一致的又是相互区别的,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达到中性财政政策之前,“渐进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阶段,是财政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最后,“稳健”应强调“稳”中有“变”。这一方面可与稳缝的货币政策联系起来,虽然近年来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稳健,但实际上它也随着我国经济具体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着方向。1998年,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利率等措施,侧重于扩张性调整;而去年有针对性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等措施,则是侧重于紧缩性的调整。所以,稳健的要求与政策固定不是同一种含义,“稳健”并不是“不作为”,而应强调“稳”中有“变”。在这样的原则下,稳健的货币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稳健的财政政策也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具体作用方向和力度,只有这样,才会拥有政策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二)把握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联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经济工作,我们能够归纳出稳健财政政策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致力于完成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国传统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物价的相对稳定、收入的合理分配、经济的适度增长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因此,当前的财政政策应该服务于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推进的各项举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其中包括继续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稳健的财政政策应面向支持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财政政策的内容也应从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从原来的总量扩张转为总量控制下的结构收缩。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具有优势,应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来优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区域结构、生态结构,最终实现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2、稳健的财政政策要求减少行政干预、增强市场作用。
我国近几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始于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萧条。当时紧急的情况使得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被忽视了,政策更多地倾向于行政干预。积极财政政策以政府为主体,依靠发行国债将社会资源集中到财政,由财政来行使发展经济和扩大需求的职能,并最终将这种政策单一化和长期化。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市场是基础;政府是补充,重在弥补市场失灵。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财政应由直接投资转向间接调控,启动社会投资,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3、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规划。
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多个方面构成的完整的政策体系,所以,探讨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在这几方面都做出适当的安排。当前,主要方向是缩减国债规模,改革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税收体制,加强税收征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以及瓶颈、短缺部门的发展,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公共卫生、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努力压缩财政预算赤字。
4、实施稳健财政政策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克服积极财政政策的不足,发挥财政政策的优势。首先,要注意政策的时滞性。宏观调控政策从实施到见效本身需要一段时间,体现为政策的时滞性。目前的经济高增长和局部过热即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滞后效应,所以,应把握好财政宏观调控的时间,在变化趋势开始形成的时候尽早采取行动。其次,要防止政策的固化。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可是具体操作却应该着眼于熨平经济的短期波动,所以,财政政策应尽可能地短期化和社会化,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微调。再次,要注意纠正政策效应的偏差。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政策设计脱离实际、政策工具运用与搭配不当、政策行为主体行为不端正等政策效应偏差。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既得利益格局下地区、行业和部门受利益动机驱使,不但不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反而常常产生负社会效益,对这些问题应该及时加以纠正。
三、如何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实际上是要将短期策略性财政政策逐步转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它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调控手段组合、调控方式方法的适时、适度转换在内的一个系统工程。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并不意味着财政将从建设投资领域全盘退出,而是赋予其更多、更重的宏观调控战略职能,意味着通过适当控制和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优化国债支出方向、适当增加社会公共开支达到有效地规避财政风险和减少国债资金安排使用中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促进财政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建设资金运用效果、加快公共财政制度建立、最终达到保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
我国顺利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关键是财政政策体系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项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发挥出政策的整体优势。因此,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思路是:
(一)国债方面
应逐步减少增发国债的数额,并将增发国债的收入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用途限制于在建工程的后续建设,不再支持增设项目,剩余资金转向支持卫生、教育等公共事业和支持进一步改革。
(二)税收方面
一方面加强税收制度建设,把握好税制改革的时机,另一方面应尽快清理各种收费,将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项目纳入税收范围,并加强税收征管。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要向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进一步启动社会投资。在西部,可以尝试减少以土地为征收对象的税费负担,降低土地的交易成本,增强对西部投资的吸引力。
(三)支出方面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重在结构调整。配合国债使用结构的调整,减少建设性的投资支出,抑制过热行业发展,加大对技术含量高、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农村水利、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基础科研和教育等项目的投资力度;增加社会保障事业和农村、农业发展的投入;对西部开发的投资应减少无效投资,扩大有效投资。
(四)平衡赤字方面
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虽然已经突破了传统“以收定支”,片面追求财政平衡的做法,但近年来随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收支缺口和还债压力的不断扩大,财政风险因素不断增强。所以,逐渐削减财政赤字,尽量实现平衡预算也成为当前防范与控制财政风险的重要问题。
此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现实情况的微小变化,在考虑经济和财政运行承受力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减少政策时滞,防止政策固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要关注政策主体的利益动机,将地方和中央对政策的认识协调一致,将产生负效应的行政干预降到最低。
财政改善政策 篇4
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 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地铁、轻轨等交通工具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典型的财政学理论分析表明,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基本属性。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消费中获得利益, 而非竞争性是指每个消费者从产品消费中获得利益的同时并不妨碍其他消费者从中获得利益。就公共交通而言, 消费上难以排他同时消费者过多又会造成拥挤, 因而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以及消费的竞争性, 属于准公共产品。
公共交通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城市公交行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鲜明的二重性, 即经营性与公益性并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交企业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但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城市公交企业作为独立核算的企业, 一方面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维护企业正常运转、补偿生产耗费, 通过增强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 增加企业和职工收入;另一方面,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 关系民生福利, 与居民的生活、事业息息相关, 必须提高客运能力和服务水平, 提高社会效益。因此, 公共交通领域单纯依靠市场提供, 收入成本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运作, 将使公众无法承受, 政府介入存在必要性。
二、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各地政府致力于发展本地区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需要。为此,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明确了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但就我国目前而言,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归结起来, 造成这一困境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在:
1.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低。目前, 我国大城市公交承担的客流比重很低, 一般在10%~20%。理论上说, 要使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 公共交通应占主体地位, 其承担的出行比例应在40%以上。而个体交通的迅速膨胀使得我国一些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更是呈下降趋势。
2.公交服务水平低、质量差。主要表现为:速度慢、耗时长、路线不合理、乘车换乘不便、舒适性差、安全事故多、公交乘务人员服务质量差,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其承担的客运比例。
3.公共交通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在我国多数城市, 公共交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线路布局极为不合理。有的地段线路重复设置, 而有的地段尚未开发, 存在公交盲点、覆盖不均衡、线路之间不够衔接、换乘距离远等问题, 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4.公交企业普遍亏损, 财政补贴大。尽管政府给予公交企业以减免税费等许多优惠政策, 但由于体制改革等带来的诸多问题, 企业本身经营管理不善, 再加上缺少科学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 使得公交企业普遍亏损, 财政补贴压力越来越大。
(二)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交通建设投资总量不足, 投资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 由于对城市交通需求发展的速度预计不足, 导致我国财政对城市交通的投入明显滞后于GDP的增长速度。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
从表1中可以看到, 1993—2006年, 工、交、流通部门事业费合计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2%间徘徊, 政府用于公共交通建设的资金不足, 难以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此外, 由于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认识不够, 片面强调扩建道路的重要性, 分散了可利用的资金, 使得公共交通的投资结构不合理。这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了公共交通系统设备陈旧、服务质量水平下降。
2.政府对公交公司的补贴机制不合理
虽然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城市公交行业一直进行补贴, 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补贴机制不合理, 表现为补贴对象不明确。一般而言, 公交企业存在两种性质的亏损, 一种是政策性亏损, 主要是为满足公共交通的公益性特征而造成的, 如实行低票价、对特定人群实行免费等;另一种是经营性亏损, 主要是由于公交企业自身经营不善, 管理水平低下所造成的亏损。如果不加区分一并进行补贴, 一方面无法保证有限的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还会使公交企业对财政补贴产生依赖, 降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积极性。
3.公交企业体系不健全, 运营效率低
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公交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 处于行业垄断地位, 缺乏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激励, 提高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因不足。同时, 由于公交票价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 企业往往以降低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来应对。另外, 公交司机和售票员的服务水平低又进一步降低了公众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 加速了个体交通的无序发展, 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的现象, 影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4.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
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没有统一的准则规范来引导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公共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 在个别问题的处理上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协调和行政干预。无法可依的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国外公共交通发展实践及启示
公共交通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公交服务质量的提高、公交系统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 单纯依靠公交企业自身是很难满足的, 为此, 当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对公共交通的发展给以较大的财政补贴。
1.美国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美国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对公共交通的财政补贴, 体现了对公共交通的扶持。美国各个城市的公共交通计划项目, 只要属于地区交通规划的就可以获得联邦政府的拨款, 并且政府拨款高达项目总费用的2/3。此外美国还通过立法限制私人小汽车发展, 通过征收小汽车牌照税等鼓励和引导人们乘坐公交车。
2.法国
法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把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上, 并作为长期不变的目标用法律形式给以保证。依据法国公共交通法建立的公共交通税, 规定9人以上企业需按工资总额提取1.2%~2%的公共交通税, 从而保证公共交通发展有可靠的资金来源, 同时也是政府弥补公交公司亏损的重要来源。
3.德国
德国对公交企业的减免税收主要是减少公共交通销售税的50%和完全免收公共交通的车辆税, 另外还减收公共汽车的用油税。
从上述三个国家的公共交通发展实践来看, 公共交通的健康发展及服务水平的提高与政府的财政补贴密切相关。有以下三方面值得借鉴:
一是重视公共交通立法。国外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对公交发展的扶持政策, 用法律形式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二是财政投入力度大。在财政投入方面, 美国拨款支持各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项目建设, 最高可达项目总费用的2/3, 投资额巨大。
三是改革税费制度以扶持公共交通发展。为了保证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法国建立了公共交通税, 所得资金用以弥补公交企业亏损, 德国实行了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 以扶持公共交通建设。
四、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财政政策
目前我国的公共交通现状难以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 亟待采取有效财政政策措施予以优化。
(一)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科学制定投资规划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要保证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 科学制定投资规划。政府投入应该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出发, 完善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在改善路面交通的同时, 发展轻轨、地铁交通系统, 切实满足公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二) 完善财政对公共交通运营中政策性亏损的补贴制度
公交行业的亏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经营性亏损, 二是政策性亏损, 即企业为满足社会公益性而发生的收入无法弥补亏损的状况。在财政补贴方面, 不能一刀切, 而应该区分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 这样就能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同时, 使企业保持竞争活力, 提高运营效率。
1.对低票价的补贴。由于公共交通具有公益性特点, 使得公交企业的票价制定标准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来确定。低票价保障了大多数居民出行权利的公平享有, 但是也必然会带来公交企业的亏损, 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政府应予以全额补贴。
2.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享有的免费乘车造成的亏损部分也要给予补贴。老年人和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政府给予其乘车免费的优惠做法, 体现了社会公平及人文关怀, 而由此造成的公交企业收入损失, 理应由政府“买单”。
(三) 科学合理引入民营企业, 探索公交运营新体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也由政府独家管理, 独家提供。1985年开始我国对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进行了改革。城市公交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 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在实践中, 公交企业内部实行车队—分公司—总公司三级承包制, 企业外部是企业向政府承包。由于承包制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效率低下, 造成公交企业亏损严重, 国家补贴越来越大。因而有必要创新体制, 适当引入民营企业, 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一方面能使公交行业存在有限竞争, 保持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减轻财政压力。
(四) 完善法规机制, 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我国公共交通行业的法制建设, 依法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专向资金, 建立专门的公共交通专向资金发放与监管机构及公交企业政策性补偿额的评估体系, 对政策性补偿额进行核算、发放、审计与监管, 确保公共交通专向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峰, 胡江云, 许顺才.国外城市交通对策的借鉴[J].城市发展研究, 1997 (4) .
[2]张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组织与管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综合运输, 1998 (8) .
[3]李瑞敏, 杨新苗, 史其信.国外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政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02 (3) .
[4]李明敏, 方良平.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方法的改进[J].城市公用事业, 2008 (4) .
[5]程爱军.从公共经济学视角分析“公交优先”政策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社科纵横, 2008 (5) .
[6]郭卫华.财政支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相关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66) .
[7]刘建春, 朱燕萍.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财政补偿机制研究[J].交通财会, 2009 (1) .
[8]金志云, 顾凌.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模式分析与路径选择——以常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 .
[9]吴艳芳.美国城市公共交通投融资模式及启示[J].商业时代, 2009 (33) .
财政改善政策 篇5
一是做好促进扩大就业。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及《实施办法》,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资金分配办法,做好就业资金的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工作,支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就业,加强农民工和困难企业职工培训工作。落实各项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财政补助政策,加快就业资金拨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落实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妥善解决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及依法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问题。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改革。
三是继续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认真落实2009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政策,加快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力度,确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四是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增加资金投入,应对物价波动等情况,落实财政补助资金,研究建立低保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和财政补助机制,实现动态情况下的应保尽保,完善城乡低保公示制度。将农村低保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到群众手中。
五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开展,加大基金监督力度。在补助标准提高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保证专款专用,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六是提高优抚对象和生活补助及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继续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加大农村五保户保障经费投入,完善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经费保障机制,将集中供养五保户对象的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1600元,改善敬老院基础条件,保证农村五保户基本生活。
七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逐步完善财政补助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开展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八是完善财政社保应急机制。总结抗震救灾和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应急做法,完善财政社保应急机制,积极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紧急事件。做到反应及时、行动迅速、保障有力。
财政改善政策 篇6
1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
1.1 金融危机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复苏艰难
金融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正在严重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秩序,这场金融危机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时候充满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金融领域普遍出现信用和信心危机,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缩水,商业银行普遍的惜贷行为使工商业实体经济活动失去金融支持。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将放大金融危机对全世界实体经济的拖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大调整严重打击经济信心,使世界经济的复苏可能进一步推迟,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增长点。
1.2 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
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金融危机后的低迷状态,美元对人民币大幅贬值,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放缓,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已经从美国向欧洲、日本和新兴国家传导,欧盟和日本经济负增长;同时美元汇率反弹使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升值加快,今年我国对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可能全面放缓,外贸顺差规模进一步缩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可能比2008年更加严重,使我国今年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1.3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保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难度加大
2008年支撑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但农民进一步增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股市和房市调整使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扣除物价因素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比前几年下降。“奥运景气”消失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可能逐步放缓。汽车、住房两大消费热点开始降温,在短期内很难由其他消费热点替代,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都可能低于2008年。
1.4 成本上升与产能过剩“两碰头”,企业效益不容乐观
2008年不得已对成品油、电力、公用事业等价格实行行政管制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从供给方面约束了工业生产正常增长,经济运行正常秩序受到较大影响,如不及时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工业急剧减速将会威胁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2009年我国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但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将面临成本上升而销售价格难以提高的重压,企业效益将大幅滑坡,财政收入形势严峻。
2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历史及经验
2.1 1998~2002年实行的是“双松”的配合
从1993年到1997年间的紧缩性财政政策转向1998年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调整原因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当时国内通货紧缩压力上升,另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经历近20年市场化改革后,需要进一步调整宏观政策。值得关注的是在当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向的大背景下,面对通货紧缩压力,中国的货币政策在1998年到2002年期间也转向扩张性,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好处,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安全发展。
2.2 2003~2006年双稳健政策的配合
2003年我国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合理调控总量,着力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稳健是指它既不同于过去的积极财政政策那样扩张,也不同于紧缩型财政政策那样的收缩,就是要逐步减少它的扩张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所注重和强调的是货币信贷增长要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关系,但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操作特点和操作方式。
2.3 2007~2008年稳健的财政政策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7年下半年通货膨胀压力显著增加,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安排由“双稳健”转变为“一稳一紧”,这种新的组合模式也对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形势和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都很严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各自的调控领域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且实现了宏观调控的互补和联动效果,有效避免了政策效果的相互掣肘和抵消。
3 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我国经济保增长目标的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经济自身的结构性矛盾、输入性通胀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共同作用,宏观经济运行已经进入长期高速增长路径下的短期波动下行区间,在这个阶段对政策组合的协作性和严谨性要求大大提高。
3.1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应能充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同时中国的任何经济行为也要考虑世界。在这次影响深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及其效果十分重视,如果中国经济“打喷嚏”,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可能“感冒”。显然,新的政策搭配应该在充分考虑中国经济走向的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提下科学决策制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不仅要根据中国经济本身情况,而且要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保持动态变化,以期达到政策最佳效果。
3.2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应该为宏观调控市场化服务
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确立需要宏观调控市场化,前几次宏观调控都发生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型的过程中,而这次宏观调控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之后的调控。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已不容忽视,经济主体已经有很强的独立性,只有通过宏观调控市场化才能最终达到目的。同时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整必须依靠财政政策结构调节,一是必须控制宏观税负,在近年税收增长率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率后,控制宏观税负本身就应该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二是继续完善税收调节功能,包括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充分调节各种不平衡等。三是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政策,主要是在财政支出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结构调整的功能。
3.3 宏观调控中应发挥财政货币政策各自优势
在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经济总量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而对经济总量的控制主要是处理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属于货币政策调控的范围,因此使国家财政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趋于弱化。但宏观经济运行中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是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无论是存量结构调整还是增量结构调整,基本都属于财政政策调整的范围,因此要正确认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扭转过分依赖金融调控而忽视财政调控的趋势,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作。
3.4 深化体制改革才能提高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效果除决定于两种政策的合理搭配外,还受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制度的制约。因此财政体制上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分税制体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税收征管机制,减少财政收入的流失,提高“两个”比重,从而提高财政宏观调控的能力;金融体制上要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调整,真正确立国有商业银行依法自主经营的地位,使银行甩掉束缚与包袱,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扫清体制上的障碍。
参考文献
[1]郭庆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财政在改善市场失灵中的作用探讨 篇7
因为微观经济学是以效率为研究中心的, 所以市场失灵在微观经济中的表现就是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具体表现为垄断, 公共产品不足, 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四种情况。
(1) 垄断与相应的财政政策。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垄断市场, 简而言之, 厂商具有价格控制力的市场称为垄断市场, 其中由自然和规模的限制而形成的垄断称为自然垄断。自然垄断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厂商的平均成本 (AC) 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即存在规模经济, 一般来说, 市场上的许多网络产业都是自然垄断, 如电话网, 航空网, 铁路网等等。这样, 若厂商按MR=MC定价, 则P>MC, 垄断厂商获得巨大的超额利润, 而消费者利益却受到损害。那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一般来说, 政府会直接介入或颁布一系列反垄断的法律法规。其中, 由财政直接投资或政府投资控股的自然垄断企业在我国所有的自然垄断企业中占绝大部分, 特别是水、电等关系人们日常生活的领域更是政府直接投资控制的对象, 另外, 对某些垄断产业政府会以实行限制价格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目的。
(2) 公共产品不足及相应的财政政策。
在讲这方面的政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公共产品, 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可供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产品, 这些产品在每一个社会成员消费时不会导致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可见,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和效用的不可分离性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 公共产品难以定价, 厂商无法通过收费来弥补成本, 因而不可能长期大量的提供公共产品。这样如果仅由私人供给公共产品必然会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而对于纯粹的公共产品, 更是应该由政府来提供。在我国, 科教文卫和国防等纯粹的公共产品更是财政支出的重点项目。财政每年的很大一部分都会用来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3) 外部性及相关的财政政策。
当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一致的时候, 即说明存在外部性, 此时的经济效率都不是最高的。
①外部经济与资源投入不足。
如图假设不存在外部经济, 所以社会MC曲线和私人MC曲线重合, 由图中可以看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量Q1小于帕累托最优产量Q2, 图中阴影部分为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②外部经济与资源投入过多。
如图假设不存在外部经济, 所以私人MR曲线与社会MR曲线重合。由图中可以看出, 对于存在外部经济的产品, 私人供给量Q2大于帕累托的最优产量Q1, 图中的阴影部分即社会福利的损失。由上面两幅图可以看出, 只要存在外部性, 资源都难以得到最优配置状态。对于解决外部性经济的总思路是外部性内部化, 具体的措施有政府征税, 政府补贴, 企业合并以及明确产权。如对一家外部经济的企业如化工厂, 造纸厂, 它们的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污染, 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的差额这部分成本由社会来承担, 所以产生了外部经济性。所以政府通过征收税收或者收取费用以用来补偿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的损失。
又比如说一家餐馆对一家洗衣店造成了污染, 可由政府出面, 以适合的价格把洗衣机卖给这家餐馆, 通过合并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对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提供补贴, 使企业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 从而外部性的收益或成本内部化到自己的抉择中, 从而促进其大量的提供产品。
(4) 信息不对称及相应的财政政策。
一般来说, 信息类似于公共产品, 因为信息也不具有竞争性, 可以被很多人同时利用。信息不对称是买卖双方拥有的关于产品的知识不一样多的现象。信息不对称严重的话会极大的影响市场的资源配置。它会产生契约签订前的逆向选择和契约签订后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最一般的情况是消费者拥有较少的信息, 对商品 (服务) 好坏难辨, 从而产生劣质品驱逐良质品, 结果使产品质量下降, 资源配制效率低下。道德风险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不道德交易行为。如投保后的故意损害索赔, 委托人不能有效监督代理人等, 都会有损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有义务在支出中保证市场信号和信号甄别的提供。从而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 以减少信息不对称, 控制不确定性。
2 宏观市场失灵与相应的财政政策
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中的表现为经济的频繁波动和长期停滞。在经济的周期波动中, 难以避免的会出现经济衰退期和萧条期。此时, 会伴随大量的失业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市场本身难以解决, 这就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
(1) 经济频繁波动与相应的财政政策。
市场机制对局部的价格水平有调节功能, 但对宏观经济周期的存在就无能为力了, 当总体物价水平出现剧烈波动, 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 就需要政府采取紧缩的或者扩张的财政政策。当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 就需要政府减少相应的政府投资, 并通过投资乘数数倍的影响国民经济。当出现经济紧缩时, 政府又应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以拉动经济的增长。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我国国内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当时, 我国政府就是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来拉动内需, 从而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政府这种逆周期有利于抑制经济波动, 保证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
(2) 失业及相应的财政政策。
失业是经济波动的附属产物, 其实质上是解决经济的发展问题。但对已经存在的失业人口, 特别是那些长期失业的人口, 政府有责任保障其基本的生活。具体的做法有:明确财政促进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完善筹资机制, 保证必要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的需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强化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完善现行促进就业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发挥税收调控促进就业的功能;完善小额货款担保和财政贴息办法, 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财政专户管理制度;尽快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加强对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保证专款专用。一般来说, 在总支出不足时, 失业会增加, 这时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 提高转移支付力度, 如增加对失业者救济和补助等, 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
应该说财政在促进就业、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主要的职能, 对于就业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意义。
总之, 市场失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在市场失灵的地方要有政府的介入, 只有政府和市场各自发挥了作用, 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健康高效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花才才能绽放出美丽的颜色。
摘要:财政职能是指政府的内在功能和职责。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西方经济中所假设的一系列理想化条件并不存在, 所以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难以实现, 即现实的市场配置不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存在市场失灵。一般来说, 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内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 讨论了市场失灵下相应的政府财政政策。
关键词: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1]刘京焕, 陈志勇, 李景友.财政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政改善政策 篇8
目前, 地方债务规模大, 地方债务偿债能力差。据审计署“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披露, 审计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 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其中:62.72%为2009年以前形成的债务余额;这些地区共有各级融资平台公司307家, 其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占省、市、县本级政府性债务总额的44.07%、71.36%和78.05%。从政府性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 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从偿债资金来源看, 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 745.46亿元, 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 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
二、现行政府财政会计的不足
(一) 现行财政会计的收付实现制无法全面核算政府地方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包括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直接显性负债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政府法定或是合同规定的责任, 如国债本金和利息、预算法规定的支出等;直接隐性负债指的是在经济运行中不依附于其他事件而必然发生的、后果可以预见的, 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负债, 但并非基于法律或合同关系的政府责任, 而是基于公众和利益集团压力的政府道义责任, 如应计长期负债利息、应付未付账款等;或有显性负债是指在特定事项发生的情况下, 政府需要支付的法定债务, 以及根据法律和政策规定地方政府或财政要兜底的支付事项, 如间接担保的外债、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资产等;或有隐性负债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政府承担的非法定的责任或义务, 它常常是由于政府行为导致的连带性债务, 可能发生, 也可能不发生, 如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国有企业未弥补亏损等。
我国财政会计使用收付实现制核算政府的经济业务。收付实现制下, 只有实际产生现金的收入与支出才确认为收入与费用。因此, 收付实现制下, 只能反映直接显性负债, 只反映当期实际支付的债务的本金和利息, 而无法反映应计负债, 无法预提本期应支付的债务的利息, 更无法确认由或有事项而可能产生的负债。
而在现实情况下, 直接显性负债只占地方债务的很小一部分。由于我国不允许发行地方债券, 并且受《预算法》相关法律制约, 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公司, 大量举债, 而这些债务大都属于或有负债, 在现行财政会计中无法全面核算。
(二) 现行政府财务会计报告无法全面反映政府地方债务风险情况
政府财务会计报告是满足主体外部使用者共同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通用财务报告, 是信息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做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公立单位委员会第11号研究报告———政府财务报告》指出:财务报告最主要的目标是提供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信息;财务报告必须阐明政府或其主体对财务事务和托管的资源责任, 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 政府财务报告应当具有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可比性、审慎性、完整性、可理解性等要求。
相关性要求政府财务报告中提供的负债信息能有利于政府管理者和决策者做出政府负债风险决策;同时有利于外部使用者对政府负债的风险控制进行监督。及时性要求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及时反映政府负债情况, 使使用者及时了解政府负债情况, 及时控制负债风险。可靠性要求政府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反映政府债务的规模大小及增减变化, 合理反映政府或有负债的情况。可比性要求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负债信息不仅能与同一政府的不同会计年度进行比较, 而且能和国际政府债务进行比较, 因此, 其核算方式应与国际接轨。审慎性要求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在不确定情况下不少计负债, 有一定的谨慎性。完整性要求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充分的反映政府债务的情况, 不仅反映其直接负债, 而且全面反映其或有负债。可理解性要求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会计信息方便使用者使用, 不造成误解。但是, 现行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却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
(三) 现行总预算会计核算基本未包含地方政府债务且其核算不规范
现行总预算会计在预算与决算中, 基本都没有包含地方政府债务, 造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化, 即不利于政府管理者与决策者了解, 进行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 也不利于外部使用者对政府预算进行监督。1998年, 财政部将其发行的部分国债转贷给地方政府, 以及2009年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总预算会计核算方式。现行总预算会计核算地方政府债务方式基本以这两种规定的方法为主, 不同的政府主体, 选取不同的核算方式, 而且, 这两种核算方式都不能完全满足真实完整的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要求。
(四) 现行财政会计核算科目不满足地方政府债务核算的要求
在收付实现制下, 财政会计的负债类会计科目不能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面的分类核算反映;不能对直接隐性负债以及或有负债进行记录反映;不能清晰反映政府债务的收支及利息支付情况;不能具体反映政府债务内容。
三、对政府财政会计的改进建议
针对现行政府财政会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改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
在市场经济下, 政府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 以权责发生制核算其经济业务, 可以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 对政府绩效进行有效的考核。而且, 在政府债务处理方面, 权责发生制能完整地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避免了直接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无法得到反映的问题, 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权责发生制在经济业务实际发生时加以记录, 而不是以现金收付为依据, 能及时反映政府债务情况。权责发生制对直接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都进行反映, 不会造成低估负债的情况, 便于信息使用者进行债务风险控制。在企业会计中, 权责发生制被广泛使用, 以此为基础反映的会计信息, 便于信息需求者的使用, 具有可理解性。国际上, 许多国家政府预算会计也逐步实行权责发生制, 我国采用权责发生制能与国际接轨, 与国际信息具有可比性。
(二) 改进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形式
为了全面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增加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度, 应当改进政府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除了在表内充分反映直接显性负债, 还要增加会计报表附注, 对表内无法反映的地方政府负债进行全面充分反映。在会计报表附注中, 应当披露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具体信息应该包括:预计负债的成因及具体内容、预计负债的金额、预计负债的期初及期末余额和变动情况及原因、或有负债的成因及具体内容、或有负债的预计发生金额及其影响、或有负债的不确定性说明, 等等。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 还应当设置资产负债率、利息支出率和债务率这三项指标, 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并对其债务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其中,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反映政府的总体资产和负债情况, 便于管理者和决策者对负债规模进行确定和控制;利息支出率=利息总支出/财政总收入, 该指标可以反映政府的偿债能力, 进行债务风险控制;负债率=负债总额/财政总收入, 反映政府可以通过当期财政收入偿还债务的能力, 便于对债务总量进行控制。
(三) 完善总预算会计核算制度
应当将地方政府的所有收支都纳入总预算会计, 在总预算会计的预算与决算中加以反映。对于不同的偿债主体, 地方政府会计进行不同的核算:将政府或财政部直接举债的债务纳入总预算会计进行核算反映;将政府下属部门举借的债务, 由该部门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 依靠其经营项目取得的收入进行偿还, 但是, 要定期向总预算会计反映其债务情况, 总预算会计汇总后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反映, 供信息使用者使用, 全面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四) 增设会计核算科目
我国现行财政会计中的负债类科目过于简单, 不能全面及时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因此, 可以通过增设会计核算科目, 完整披露政府债务风险情况。可以设置“债务收入”、“债务本息支出”、“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使用”等会计核算科目。“地方政府债务”科目用来反映地方政府举借的全部债务, 下设“应付利息”、“应付社保基金”等二级科目, 具体反映其债务内容。“地方政府债务使用”反映举借来的债务的具体使用情况, 下设“基建支出”、“社保支出”等二级科目, 反映资金的具体去向。“债务本息支出”反映当期实际支付的债务本金和利息。“债务收入”用来反映通过举借债务的合理安排支出, 当期实现的收入, 用于配比债务实际使用效率。J
摘要:地方政府债务黑洞问题日益显著, 逐渐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政府债务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安全、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等, 本文就地方政府债务黑洞问题, 财政会计能否出力改善, 进行探讨, 希望对我国地方债务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会计,地方政府债务黑洞
参考文献
[1].审计署.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工作报告.http://news.qq.com/a/20100623/001936-1.htm.
[2].香港理工大学课题组.公立单位委员会第11号研究报告——政府财务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财政改善政策 篇9
尽管面临财政收支紧张凸显矛盾,财政部部长谢旭人1月5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在2008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的基础上,2009年财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将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2009年仍将继续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同时,2009年财政部门将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而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谢旭人说,2009年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发挥好政府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并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财政改善政策 篇10
关键词:德国,财政哺农,农业综合开发
一、德国财政哺农政策所支持的项目类型
德国国家政府财政扶持的有助于实现宏观目标和符合宏观调控导向的农业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有利于扩大核心农户经营规模,增强农户竞争能力的项目
德国从建国之初就提出“改善农业结构”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执行至今的一项政策就是:通过“土地调整”,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大多数农户地块分散多年来,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1968年7月1日的联邦德国“农业计划”和1968年9月27日的“关于加强和协调改善结构方面的地区政策和建议”中都主张尽力支持那些生产规模大,用现代化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农户和合作社组织,即支持那些有竞争力的核心农户。
(二)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的项目
德国积极倡导和强调生态农业种植。采用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其产量要比常规农业降低25%到30%。但德国倡导和强调生态效益,宁要中产的生态农业,也不要高产的有毒农业。1985年,联邦德国有生态农业试验点有300多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国家财政大力支持下,德国迅速变成世界上有生态农场数量最多、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三)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的项目
德国财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技术革新补贴实现了将堤防、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费用由政府负担。1996年联邦财政用于海岸加固的支出为26亿马克, 占当年支农支出的21.5%。国家为科技成果的应用创造条件, 使提高生产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如对为工业生产提供可再生、易处理的原材料的农业生产给予补贴, 对垃圾处理、土地保护、地下水保护等方面先进技术的应用给予补贴。
国家财政还提供生产资料补贴。如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柴油补贴, 国家支农支出预算中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农用柴油补贴。
(四)其他项目
在德国财政哺农体系中,除了以上三大可支持项目以外还有一些其他项目,如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为了缩减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维持社会稳定,国家通过政府财政来支持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农业项目。德国在贫困地区建立工厂,联邦、州出20%的投资,同时帮助这些地区向欧盟申请资金援助,并对贷款实行低息政策。
二、德国的农业财政政策措施及模式
德国的农业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结构政策,补贴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税收优惠政策。
(一)结构政策
结构政策是德国为改革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这项政策旨在通过土地整理,支持有生命力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国家动员小规模的土地经营者将土地交给大农户经营,土地调整费用的三分之二由国家负担。
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系统的“农业结构政策”。一是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组织农户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交换、买卖、出租等方式使地块相对集中和便于耕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二是推行迁移政策。把一些农户从人口稠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少地区建立“有生命力的农户”,同时扩大迁出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实施综合性社会政策。为了鼓励部分农户自愿放弃土地,德国政府从1969年开始给出售和长期出租土地、放弃经营农业的农民发放专门的补助金。到1 9 9 0年,德国出租土地的比例已占总农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从1989年开始,德国还实行了农民提前退休制度,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退休,把农田集中到青年农民手中。四是直接扶持“有生命力的农户”。通过给予投资补贴和贴息贷款,引导“核心农户”发展大规模农场。
(二)补贴政策
德国对农业的主要补贴形式并不与产量挂钩,而是依据不同作物的面积补贴和对牲畜的头数补贴,以及休耕地(凡是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且地块宽在20米以上,或者虽然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下,但该地块持续被墙、灌木丛或河流隔开的土地,农民可以申请休耕,休耕时间从每年1月15日到8月31日)面积补贴,并越来越紧密地和环境、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等因素相联系,其绿箱政策(绿箱政策Green Box Policies,是用来描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下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政策的术语,是指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的属性越来越强。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西德农业现代化高潮刚刚开始的时候,农民购买化肥时其价格的12%~14%由政府财政支付;从1956年到1963年,财政为此支付了18亿马克。从1956年起,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燃料,政府补贴23%~50%, 直至70年代,政府每年还为此支付4亿马克,其数额高达当时农机用燃料支出的1/3。为了进一步加快土地集中和促使农业经营规模扩大,联邦德国从1969年开始给出售土地和长期出租土地,退出农业经营的农民发放专门的补助金。从1989年开始,在西部实施农民提前退休制度,以财政补贴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退休,将土地集中到年轻的“有生命力”的农户手中,到1994年,已有大约1.8万农民提前退休,涉及33.5万公顷土地。
(三)社会福利政策
从1972年开始,德国在农业财政拨款中增加了农业社会政策这一重点,通过承担农民生活、生产、养老等保险业务,对农民的生老病死提供社会保障。在1996年德国支农支出中,用于农民退休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等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为75.63亿马克,占支农总支出的62%以上。
(四)税收优惠政策
德国农业土地占整个土地面积的80%,但农业土地税收只占整个土地税收的4%。在一般情况下,在德国成立农业企业不需要进行专门审批,因此农业企业就不需要交纳企业税(合作社和有限公司除外)和营业税。但农民要缴纳所得税、土地税等。对土地所得税,政府也只对60%的应税额征收,其余予以免收。德国每年征收农业所得税10亿马克,仅占全部所得税的0.8%,但各级政府每年给予农业的优惠税收却达13.3亿马克,占给予整个经济界税收优惠的7%。
三、以德国模式为借鉴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
从上述对德国哺农财政政策的分析看,德国模式的核心包括3点:扩大核心农户经营规模,增强农户竞争能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以德国模式为借鉴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方案包括:
(一)加大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指导和扶持的力度
目前,我国农业不仅要承担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且要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尤其是财政投入的支持,农业就难以保持健康发展。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二)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德国的农场非常有生命力, 农业富有效益,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在政策上促进了经营规模的扩大。中国应在长期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鼓励土地合理流转, 允许土地转包, 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大力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农地流转机制。
(三)注重农业生态效益,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欧洲, 农业的发展首先考察的是环境保护, 无论生产还是生活, 只要对环境有污染的的项目政府严格限制, 对违规者严厉处罚。政府采取补贴方式, 鼓励农民退耕还林, 土地论作等办法, 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平衡,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保护环境和生态, 一是要尽快建立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行事。二是要加大投入, 保护水土、生态系统、空气等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条件。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农业科研、技术创新投入
我国财政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严重不足, 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 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建设增加了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今后还要更大规模地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要做好河道的清淤工作, 它既有利于防洪抗旱, 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另外, 要从产中的基础设施向产后基础设施的建设延伸, 比如加工、保鲜、仓储等基础设施, 以及市场和流通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强化。
参考文献
[1]、李钢.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模式浅析 [J].农业财政与财务, 2009.8
[2]、侯娜.农业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计划与市场探索,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