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公共政策

2024-06-16

改善公共政策(通用12篇)

改善公共政策 篇1

一、城市公共交通概念及经济性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 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地铁、轻轨等交通工具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典型的财政学理论分析表明,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基本属性。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消费中获得利益, 而非竞争性是指每个消费者从产品消费中获得利益的同时并不妨碍其他消费者从中获得利益。就公共交通而言, 消费上难以排他同时消费者过多又会造成拥挤, 因而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以及消费的竞争性, 属于准公共产品。

公共交通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城市公交行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鲜明的二重性, 即经营性与公益性并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交企业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但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城市公交企业作为独立核算的企业, 一方面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维护企业正常运转、补偿生产耗费, 通过增强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 增加企业和职工收入;另一方面,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 关系民生福利, 与居民的生活、事业息息相关, 必须提高客运能力和服务水平, 提高社会效益。因此, 公共交通领域单纯依靠市场提供, 收入成本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运作, 将使公众无法承受, 政府介入存在必要性。

二、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各地政府致力于发展本地区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需要。为此,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明确了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但就我国目前而言,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归结起来, 造成这一困境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在:

1.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低。目前, 我国大城市公交承担的客流比重很低, 一般在10%~20%。理论上说, 要使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 公共交通应占主体地位, 其承担的出行比例应在40%以上。而个体交通的迅速膨胀使得我国一些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更是呈下降趋势。

2.公交服务水平低、质量差。主要表现为:速度慢、耗时长、路线不合理、乘车换乘不便、舒适性差、安全事故多、公交乘务人员服务质量差,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其承担的客运比例。

3.公共交通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在我国多数城市, 公共交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线路布局极为不合理。有的地段线路重复设置, 而有的地段尚未开发, 存在公交盲点、覆盖不均衡、线路之间不够衔接、换乘距离远等问题, 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4.公交企业普遍亏损, 财政补贴大。尽管政府给予公交企业以减免税费等许多优惠政策, 但由于体制改革等带来的诸多问题, 企业本身经营管理不善, 再加上缺少科学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 使得公交企业普遍亏损, 财政补贴压力越来越大。

(二)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交通建设投资总量不足, 投资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 由于对城市交通需求发展的速度预计不足, 导致我国财政对城市交通的投入明显滞后于GDP的增长速度。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

从表1中可以看到, 1993—2006年, 工、交、流通部门事业费合计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2%间徘徊, 政府用于公共交通建设的资金不足, 难以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此外, 由于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认识不够, 片面强调扩建道路的重要性, 分散了可利用的资金, 使得公共交通的投资结构不合理。这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了公共交通系统设备陈旧、服务质量水平下降。

2.政府对公交公司的补贴机制不合理

虽然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城市公交行业一直进行补贴, 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补贴机制不合理, 表现为补贴对象不明确。一般而言, 公交企业存在两种性质的亏损, 一种是政策性亏损, 主要是为满足公共交通的公益性特征而造成的, 如实行低票价、对特定人群实行免费等;另一种是经营性亏损, 主要是由于公交企业自身经营不善, 管理水平低下所造成的亏损。如果不加区分一并进行补贴, 一方面无法保证有限的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还会使公交企业对财政补贴产生依赖, 降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积极性。

3.公交企业体系不健全, 运营效率低

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公交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 处于行业垄断地位, 缺乏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激励, 提高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因不足。同时, 由于公交票价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 企业往往以降低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来应对。另外, 公交司机和售票员的服务水平低又进一步降低了公众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 加速了个体交通的无序发展, 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的现象, 影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4.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

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没有统一的准则规范来引导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公共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 在个别问题的处理上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协调和行政干预。无法可依的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国外公共交通发展实践及启示

公共交通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公交服务质量的提高、公交系统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 单纯依靠公交企业自身是很难满足的, 为此, 当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对公共交通的发展给以较大的财政补贴。

1.美国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美国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对公共交通的财政补贴, 体现了对公共交通的扶持。美国各个城市的公共交通计划项目, 只要属于地区交通规划的就可以获得联邦政府的拨款, 并且政府拨款高达项目总费用的2/3。此外美国还通过立法限制私人小汽车发展, 通过征收小汽车牌照税等鼓励和引导人们乘坐公交车。

2.法国

法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把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上, 并作为长期不变的目标用法律形式给以保证。依据法国公共交通法建立的公共交通税, 规定9人以上企业需按工资总额提取1.2%~2%的公共交通税, 从而保证公共交通发展有可靠的资金来源, 同时也是政府弥补公交公司亏损的重要来源。

3.德国

德国对公交企业的减免税收主要是减少公共交通销售税的50%和完全免收公共交通的车辆税, 另外还减收公共汽车的用油税。

从上述三个国家的公共交通发展实践来看, 公共交通的健康发展及服务水平的提高与政府的财政补贴密切相关。有以下三方面值得借鉴:

一是重视公共交通立法。国外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对公交发展的扶持政策, 用法律形式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二是财政投入力度大。在财政投入方面, 美国拨款支持各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项目建设, 最高可达项目总费用的2/3, 投资额巨大。

三是改革税费制度以扶持公共交通发展。为了保证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法国建立了公共交通税, 所得资金用以弥补公交企业亏损, 德国实行了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 以扶持公共交通建设。

四、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财政政策

目前我国的公共交通现状难以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 亟待采取有效财政政策措施予以优化。

(一)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科学制定投资规划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要保证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 科学制定投资规划。政府投入应该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出发, 完善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在改善路面交通的同时, 发展轻轨、地铁交通系统, 切实满足公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二) 完善财政对公共交通运营中政策性亏损的补贴制度

公交行业的亏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经营性亏损, 二是政策性亏损, 即企业为满足社会公益性而发生的收入无法弥补亏损的状况。在财政补贴方面, 不能一刀切, 而应该区分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 这样就能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同时, 使企业保持竞争活力, 提高运营效率。

1.对低票价的补贴。由于公共交通具有公益性特点, 使得公交企业的票价制定标准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来确定。低票价保障了大多数居民出行权利的公平享有, 但是也必然会带来公交企业的亏损, 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政府应予以全额补贴。

2.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享有的免费乘车造成的亏损部分也要给予补贴。老年人和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政府给予其乘车免费的优惠做法, 体现了社会公平及人文关怀, 而由此造成的公交企业收入损失, 理应由政府“买单”。

(三) 科学合理引入民营企业, 探索公交运营新体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也由政府独家管理, 独家提供。1985年开始我国对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进行了改革。城市公交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 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在实践中, 公交企业内部实行车队—分公司—总公司三级承包制, 企业外部是企业向政府承包。由于承包制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效率低下, 造成公交企业亏损严重, 国家补贴越来越大。因而有必要创新体制, 适当引入民营企业, 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一方面能使公交行业存在有限竞争, 保持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减轻财政压力。

(四) 完善法规机制, 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我国公共交通行业的法制建设, 依法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专向资金, 建立专门的公共交通专向资金发放与监管机构及公交企业政策性补偿额的评估体系, 对政策性补偿额进行核算、发放、审计与监管, 确保公共交通专向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峰, 胡江云, 许顺才.国外城市交通对策的借鉴[J].城市发展研究, 1997 (4) .

[2]张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组织与管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综合运输, 1998 (8) .

[3]李瑞敏, 杨新苗, 史其信.国外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政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02 (3) .

[4]李明敏, 方良平.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方法的改进[J].城市公用事业, 2008 (4) .

[5]程爱军.从公共经济学视角分析“公交优先”政策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社科纵横, 2008 (5) .

[6]郭卫华.财政支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相关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66) .

[7]刘建春, 朱燕萍.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财政补偿机制研究[J].交通财会, 2009 (1) .

[8]金志云, 顾凌.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模式分析与路径选择——以常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 .

[9]吴艳芳.美国城市公共交通投融资模式及启示[J].商业时代, 2009 (33) .

[10]方青, 陈晓荣.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

改善公共政策 篇2

【范文】 Improv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Good transport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uccess of both individuals and a city. Without efficien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people will waste a great deal of time going to and from work. This will make them tired and less productive in their jobs. People may rely on either private or public transportation to get them to and from work. If a choice has to be made between spending money on improving the roads for private vehicles or improv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I would choose the latter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 of all, better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cluding buses, trains and subways, will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use them rather than drive their own cars. This will reduce the total amount of traffic on the roads and make travel quicker for everyone. Second, 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saves energy. A bus which carries 60 people is a far more efficient use of fuel than 60 individual cars driving the same route. And last but not least, greater us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causes less pollution and will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er.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o support spending money 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Goo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ke a city cleaner, more efficient and more convenient. This improves everyone’s quality of life and can make the city more prosperous. Therefore, I support spending money 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rather than improving roads.

【译文】

好的交通工具对于个人和整个城市的成功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有效率的`交通工具,人们上下班会浪费很多时间。这会使人们疲倦,因而降低工作效率。人们上下班可以依赖私人或公共交通工具。如果要在花钱为私人车辆改善道路和花钱改善公共交通工具之间做选择,我会选择后者,原因如下。

设“学习包厢”莫忘公共空间改善 篇3

诚然,“抢占自习座位”曾是许多高校屡见不鲜的尴尬风景。在图书馆辟出相对独立的“学习包厢”,不仅可以免除部分学生抢占座位的尴尬,而且有利于这些座位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避免占而不用或效果不佳的浪费。平均每天不足3元的租赁费,也不会对多数学生的生活构成负担。但在人们的认知常识里,高校的图书馆、自习室等属公益性的学习资源,学校在公共领地圈地画格,收费谋利是否妥当,的确值得探究。

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状况和学习需求提供有差别的层次化服务不可避免,这从住宿和餐饮的标准多元化可见一斑。然而,即便 “学习包厢”的确是应运而生,但对于众多大学生而言,169个包厢仍属杯水车薪。无论学校如何人为调剂,都难掩其“不公平”的实质。

教育资源配置应首先遵循公平性原则。在公共场所开辟私人区域,无疑是对他人占有空间的挤压;而僧多粥少的“学习包厢”,势必导致对多数学生使用包厢权利的剥夺。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享受的任何高消费和优厚待遇,都难以摆脱“拼爹”之嫌。学生的自学条件和权利应当是一视同仁、公平合理的。因此,无论是对贫困学生的“买不起”,还是对有钱学生的“租不到”,这种不合理、不公平都需要得到相应抚慰与补偿。

改善公共政策 篇4

一、哈尔滨市城乡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哈尔滨农村市场发展的良好形势, 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也应当承认, 不论是与农村市场本身高速发展的时期相比, 还是与城市市场的发展, 农村市场的发展仍显得滞后。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突出:

1.农村市场发展滞后和主体偏小, 主题偏小

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导致农村生产力方式落后, 分工程度低, 市场需求有限, 市场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条件, 阻碍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使农村的市场业态落后、设施缺乏、体系残缺, 虽然农村市场数量多但无法形成聚集, 主体偏小。由于农村市场主体规模偏小, 主体市场意识淡薄, 交易成本过高, 这种格局下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2.产业结构不合理, 竞争能力弱

哈尔滨市、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5.5%, 而农村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不超过10%, 有些实际上是负增长。哈尔滨农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在第二产业不强, 发展薄弱、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加工层次浅、产业关联度小、企业外向度低等突出问题。

3.农村市场网点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目前农村市场一方面基本处于初级状态, 而且市场设施年代久远且简陋, 功能不完善, 交易方式落后, 已难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另外一方面向外开拓市场少。尤其是在远离城市的乡村, 基础设施比较差, 交通不便利, 农村电网陈旧, 通讯设施落后, 在加上网点分散、管理难度大, 市场终端网点分散, 限制了一大批商品进入农村。

4.农村市场管理落后和管理者素质偏低

在市场管理上, 行政监管、市场日常管理等方面职权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市场主办单位重收费、轻管理, 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日常管理工作浮在表面, 流于形式, 造成市场经营秩序混乱。还有一些管理者素质偏低, 无法为整顿和开拓农村市场带来生机, 甚至有些管理人员会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 给市场带来混乱局面。

二、哈尔滨市城乡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哈尔滨对城市市场建设的投资总是城市多过于农村,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 市场规模大, 从自身利益出发垄断市场, 设置壁垒保护自身既得利益, 使各种要素先流入城市市场, 在城市市场分配后再流向农村市场。由于各种公共政策导向偏向于城市, 对城市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 导致农村得不到重视, 发展滞后, 困难重重。

经济活动中各产业间脱离, 单产循环, 关联度小;城乡市场关联度低, 产业链短, 经济整体效益低;现代工业在产业外部和农业生产主体组织中无法产生极化效应。工业对哈尔滨市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 而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 是导致哈尔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农产品只能作为原料出售, 导致城乡市场发展不平衡。

许多市场开拓者从暂时的功利目的出发, 采取重城市, 轻农村的对策, 致使农村消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导致农村交通发展不顺, 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不畅, 流通环节多, 商品网点少, 服务功能差。另一方面在消费观念上, 农民往往一次性地把钱投入到建房、娶亲嫁女大搞迷信上, 影响了农民的消费质量这也是制约农民消费需求的提高的重要因素。

管理职责不落实, 市场建设管理的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政府调控手段乏力, 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市场考核淘汰机制, 致使大部分市场经营管理者竞争意识不强, 对市场不按照基础设施规范进行改造, 市场管理者不履行市场管理职责, 导致农村市场发展始终不及城市市场。

三、以公共政策推进哈尔滨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

城乡市场的失衡, 必然影响城乡经济发展, 必须使市场建设根据城乡不同的特点, 以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为目标, 统筹城乡市场的发展, 才能真正使城乡能够通过市场来建立起相互之间联系的桥梁, 消灭城乡之间存在的市场分割。

(一) 制定有利于农村市场发展的公共政策

政府要改变城乡二元体制, 消除限制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政策措施是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 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实行城乡统一的价格制度, 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定价, 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 消除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让价格正确反映市场信息, 引导城乡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按照“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一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的要求,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消除附加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制度差别,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话保障方面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实行一视同仁, 使社会保障成为全民共享的制度。

(二) 推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打破城市工业生产分工体系中的自我循环的封闭状态, 建立外向性、互补性的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体系, 农村则采取规模经营为主体的农副业生产分工体系。政府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工业一体化经营, 将农产品种养、收购、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联为一体, 通过农产品的深度加工,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流通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的服务, 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生产, 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 推广优良品种。政府还要积极引导工业企业面向农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政府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引导生产企业面向农村市场, 大力引导乡镇企业调整结构, 实现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与农业关联度高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和出口创汇产品, 增加农民就业, 提高农民非产业收入。

(三) 建立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公共管理体制

城乡市场一体化要求妥善协调城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社会服务一体化, 在城乡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让农民受到同城镇居民一样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实现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平等地位和待遇。首先,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其次, 城乡公共社会服务一体化。第三, 城乡就业与分配一体化。以此为基础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

(四) 提高农村市场管理者素质

农村领导者要具备较高的素质, 因为领导者素质越高就越能做好农村市场管理工作, 为农村市场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指明发展方向。提高农村市场管理者素质可以从社会领导体制改革和提高领导者个人修养两方面入手。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管理者考核制度, 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在选人、用人上严格把关, 使合格的管理者竞争上岗;还应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 进行定期的素质培养, 使管理者与市场发展保持同步, 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五) 完善农村治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既要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和农村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也要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注意培育和发展服务“三农”的社会组织,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良性互动;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建立与农民产生密切相关的公益服务制度, 支持和帮助农村企业建立工会基层组织;不断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创新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 优先在城市郊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

摘要:目前, 哈尔滨市城乡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落后, 城乡市场发展不平衡, 城乡经济差距拉大。哈尔滨市应加快建立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公共管理体制, 完善农村市场治理机制, 提高农村市场管理者素质, 消灭城乡之间存在的市场分割, 以促进哈尔滨城乡市场的协调发展, 加快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化进程。

关键词:哈尔滨市,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改善公共政策,问题与原因

参考文献

[1]刘战平, 陆远如.统筹城乡市场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09 (27)

[2]寻广新, 谢鹏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

[3]柳思维, 唐红涛, 关于城乡二元商品市场格局及城乡商品市场和谐发展的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 (1)

[4]厉以宁, 蒙代尔, 蒲宇宁.成都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15)

[5]王德章, 王锦良.城乡市场协调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6]寻广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改善公共政策 篇5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方向

中国财经报 2010-12-30 00:00:00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全国财政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发挥好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座谈会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介绍了2010年财政工作和下一步打算,河北、黑龙江、湖北、广东、四川等省政府负责同志发了言。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李克强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十分复杂。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供求总量平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李克强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更好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要在扩大开放的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完善鼓励合理消费的措施,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加强财税对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产业升级的支持。要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李克强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又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是转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近些年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比重的基础上,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方向,充分发挥财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切实增加教育、就业、住房、医改、文化等方面支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使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李克强说,住房是民生之要,要更大规模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明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增公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要下决心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目标实现。经过几年努力,使保障性住房在住房供应体系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同时,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综合采取财税、金融、土地、市场监管等联动措施,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努力使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会前,李克强会见了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代表,与代表们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他鼓励大家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本领,为我国财政会计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改善公共政策 篇6

俄新社莫斯科3月6日电,3月5日开幕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聚焦贫困和中产阶层。中国在这方面讨论已久的转变经济方针开始进入具体落实阶段。个税起征点将稍稍提高。中国各地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无论如何,中国当局的经济政策主轴开始面向社会民生。就连2011年12.7%的军费增长也主要用于增加军人工资。

英媒:中国科技发展将吃掉美国“午餐”

英国《独立报》2月20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的首席科学家发出警告:“中国将吃掉我们的午餐。”奥巴马的科学顾问周目说,中国正处在超越美国成为科技创新一流大国的有利位置,若美国人不能增加博弈筹码,将被中国超越。

爱媒:中国手机引领阅读革命

《爱尔兰时报》1月10日文章说,数据显示,接近半数中国成年人有读书习惯,其中约2.2亿人通过电子媒体阅读,1.2亿人使用手机阅读。只通过手机途径读书的人数将近2500万人。

外媒:印度不应被西方利用来遏制中国发展

印度《商业旗帜报》网站1月16日发表文章说,西方过去并非是凭借愚蠢来统治世界的,它很善于耍地缘政治手腕。因此,西方肯定会寻找针对中国的替代工具,最理想的地缘政治工具还是印度。与西方一起遏制中国的崛起是否符合印度的利益?答案是否定的。

外媒:中国政府为抑房价挥重拳

美联社1月27日说,为遏制房价快速上涨,中国在两个大城市开始征收房产税。财政部今天表示,“条件成熟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征收房产税。这是中国为控制高通货膨胀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美刊:中印快步追赶势头猛

美国《外交政策》刊文说,印度和中国正快步追赶美国,涉及到创新的“硬件”领域,两个国家正加大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投入,培训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产出大量的研究论文;申请更多的专利。文章指出,中国和印度总计有23亿人口,两国总有一天会培养出比美国更多的高技术和熟练的工程师。美国2010年的研发投入为3950亿美元,约为中国的2.5倍,但这一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美媒:中国大熊猫热席卷日本朝野

美联社东京2月21日电,日本希望两只来自中国的5岁大熊猫能帮助改善两国因领土争端而紧张的双边关系,并刺激东京经济。一名珠宝店主面露喜色地说:“大熊猫终于要来了,我们太激动了。”日本外相前原诫司2月18日说:“我希望大熊猫深受欢迎,许多日本人都来看它们,这样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也会进一步改善。”

美网站:中国车为何在美遇冷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8日文章评论道,从纺织品到玩具,中国的商品已经涌入美国多年,但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尚未在美国的汽车市场取得进展。

财政政策与当前工资分配格局改善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然而,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收入分配取决于一国的制度安排。正如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1848) 所言:“财富生产的法则和条件具有自然真理的性质……财富的分配不是如此。这是一件只和人类制度有关的事情……要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从分配次序来看, 收入分配一般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有人将社会慈善称为“第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性分配, 根据各生产要素在财富形成中的贡献及效率对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财富进行分配。再分配是政府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 通过财税措施对收入分配的某些环节进行调整和修正, 完善收入分配格局。虽然再分配作用重大, 但它无法改变初次分配奠定的基本格局。从当前中国国情来看, 缩小收入差距的当务之急是改革初次分配环节。

财政政策不仅能直接干预再分配, 而且对初次分配也能产生引导作用。合理的财政政策是调节初次分配、改善当前工资分配格局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经济大国, 且财政收入增速多年大幅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公共财政积累了较大财力。以2011年为例,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全年公共财政收入103740亿元, 增长24.8%。快速增强的财政实力为政府完善公共服务职能, 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提供了保障。财政政策应该在收入分配改革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试图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 改善当前工资分配格局,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二、工资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

古典学派认为工资取决于劳动需求和生活资料价格两方面因素。亚当·斯密 (1776) 指出:“劳动的货币价格, 必然受两种情况的支配:其一, 是对劳动的需求;其二, 是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价格。”大卫·李嘉图把工资归结为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把工资学说与劳动价值论联系起来。马克思 (1865) 在此基础上, 提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劳动力的价值, 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其核心思想是按劳分配, 同时强调劳动报酬也遵循价值规律, 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波动。

新古典学派用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供求均衡论解释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形成。边际学派认为劳动和资本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它们各自的产品价值, 同时也就决定了它们各自所取得的收入, 劳动的报酬即工资等于雇主雇佣的最后那个工人所增加的产出。马歇尔把工资看作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即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 工资水平的决定是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凯恩斯主义继承者提出“效率工资”理论, 认为劳动生产率依赖于厂商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厂商为提高效率而增加工资, 造成市场无法出清, 出现失业。新制度学派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 认为信息不完全、市场分割、歧视和习惯等制度因素在工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劳动力市场双方组织力量的成长, 在非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 工资不再由劳动力市场的自由竞争来决定, 而是通过劳资双方的集体谈判来决定, 谈判的结果取决于双方各自的谈判技巧和谈判力量。

综上所述, 作为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工资, 其决定的原因是复杂的。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约束条件造成工资形成机制的差异。总的来看, 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水平的下限, 市场竞争、企业激励形式、政治体制、风俗习惯等因素都影响工资形成。

三、我国当前工资分配格局

从我国当前国情来看, 劳动力价值、供求、制度、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 造成了三个劳动群体不同的“金字塔”式工资分配格局。

(一) 垄断型国有企业工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在“国退民进”的大趋势下, 民间资本投资门槛不断降低, 但仍有一些行业处在国有经济垄断之下, 如电信、石油、电网、电力、烟草等。国有垄断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 在理论上应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而非部门利益最大化。然而现实中我国垄断型国有企业凭借卖方强势地位大量攫取消费者剩余, 获得巨额利润。以此为基础, 根据“工效挂钩”的分配政策, 垄断型国有企业员工自然获得高工资。截至2012年, 我国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最高为15%, 大部分利润留在企业内部。一些垄断型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手段限制资本与劳动力自由流动, 使企业内部独占高工资。一些地方甚至在电力、烟草行业形成家族世袭现象。另外, 政策优惠、金融支持、巨额补贴也助长了垄断型国有企业高工资。

(二) 竞争型国有企业、非国有大型企业工资形成

一般竞争性国有企业和非国有大型企业职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般工资水平。这类企业所在领域资本可以自由流动, 通常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员工工资主要取决于企业业绩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国有企业中的中国建筑、民营企业中的大商集团、股份制企业中的TCL集团等属于这类企业。通过多年发展, 这类企业多数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 这类企业依靠自身提供的良好产品和服务获得一般利润甚至超过同行其他企业的超额利润, 员工也获得较高工资。另外, 这类企业通常会根据凯恩斯主义“效率工资”理论采用股权激励等手段激励员工, 调动员工积极性, 因此员工可以在工资之外分享企业利润, 获得较高报酬。

(三) 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农民工群体工资形成

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农民工群体由于过度竞争、无议价权等原因处在“金字塔”式工资分配格局的最底层, 形成低工资。一方面, 非国有中小企业面临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实力较弱, 融资困难, 利润较低, 员工工资水平也较低;另一方面, 在非国有中小企业就业的员工处于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整体形势进一步压低工资。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 截至2011年底, 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人, 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6亿。中国还未到达“刘易斯拐点”, 所谓“民工荒”只是结构性的, 很多农民工不愿就业正是出于对低工资的不满。另外, 中小企业工人组织程度低, 而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目前尚无代表自身利益的劳方组织, 因此与资方相比处于劣势地位。集体谈判制度缺失、无劳动力议价权强化了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农民工群体低工资的不利地位。

综上所述, 我国当前“金字塔”式工资分配格局如图1所示。

四、发挥财政政策在改善当前工资分配格局中的积极作用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和财政形势, 为改善工资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 结构性减税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和民间投资

中小企业是民间投资的主体, 承担80%左右的就业, 是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而它们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在工资分配中处于劣势。作为当前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结构性减税在推行过程中要优先支持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在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背景下, 一是要落实各种已出台减税政策, 规范征税程序, 减少税务人员自由裁量和寻租空间;二是要实施多样化减税政策,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基础上, 采取降低税率、再投资退税等多种优惠;三是对科技创新型、节能环保型中小企业直接减免税费, 支持其转型升级, 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贡献力量。四是对小微企业、家庭创业免征所得税, 扶持它们成长壮大, 培养未来税基。

(二) 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契机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

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机会均等, 缩小工资差距。由于户籍制度、行业垄断等原因, 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分割, 市场信息不能被充分传递。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在于户籍背后绑定各种福利, 本质是公共服务不均等。目前我国城乡、区域、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差异非常明显, 社会福利碎片化, 劳动力流动受到限制。“十二五”时期, 我国将在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这八个领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此为契机, 要逐步实现居民在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 允许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同时,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逐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限制, 破除垄断特权, 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工资形成机制。

(三) 个人所得税应偏重资本和财产性收入而非工资收入

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分配, 在理论上应向高收入者多征税, 向中低收入者少征甚至不征税。以美国为例, 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纳税额占个人所得税总额的60%以上。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结构与发达国家明显不同, 50%以上税额来自工薪阶层, 个人所得税更像工资税, 违背税制设计初衷。与工资差距相比, 我国资本和财产性收入差距更大, 多数低收入者只能依靠工资生活。针对国情, 个人所得税要进一步改革, 征税重点是资本和财产性收入, 而非工资收入, 尤其是资本市场收益、房产收入等, 让高收入者真正成为纳税主体。

(四) 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 财政支出有不同的重点。“十二五”规划建议曾指出, 在当代中国,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 限制行政性支出、建设性支出, 强化政府公共职能, 增加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保障、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收入连年增长的形势下, 新增加的财政收入要更多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摘要:财政政策不仅能直接干预再分配, 而且对初次分配也产生引导作用。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我国初次分配形成三个劳动群体“金字塔”式工资分配格局:垄断型国有企业依靠垄断利润获取高工资, 竞争型国有企业、非国有大型企业依靠市场竞争获取一般水平工资, 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农民工群体由于过度竞争、无议价权形成低工资。通过结构性减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支出结构等契机, 财政政策可为改善当前工资分配格局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财政政策,初次分配,工资分配格局

参考文献

[1]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 (上卷)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改善公共政策 篇8

作为政府信息生命周期的起始环节和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基础环节,政府在转型时期应从思想意识、管理机制、传播渠道、 利用条件等方面来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意识和公共获取的权利意识,丰富政府信息的生产采集和整合再生,完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拓宽政府信息的公开传播途径,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条件和环境,在政府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初始阶段逐步夯实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思想基础、法制基础和物质基础。

1.增强政府信息资源开放意识。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程度取决于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程度,政府信息资源开放程度首先由政府信息资源开放意识决定。这就不仅要求政府在建设规划中树立信息开放意识,还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具备信息开放意识。第一,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政策法规体系的顶层设计,要求政府在全局上明确政府信息开放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意识, 要公开共享其所具有的政府信息资源。第二,政府信息公开和信息公共获取都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沟通与交流。第三,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过程需要政府公务员来具体执行, 要求政府公务员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可通过多种方式,如个人自学、组织培训、媒体宣传、沟通和交流等,逐步增强现有政府公务员的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增强信息开放意识和信息共享意识。

2.转变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转型特殊时期,要求建设服务型、透明型、责任型、节约型、效能型、民本型政府的建设,这就要求:第一,明确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环节,使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各个利益方熟悉和了解这一信息过程,了解各环节相互之间的作用机理,清楚各自所处阶段和所负工作内容和预期价值目标。第二,确立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专门组织和机构,应成立专门的、统一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部门及协调机构,并合理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各自具体的职责义务, 坚持“藏用并重,以用为主”,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和信息服务水平。第三,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制度体系,制订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构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制定系列法规政策。

3.拓宽政府信息资源传播渠道。随着互联网络普及率的提高、 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入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提供了愈来愈丰富的、愈来愈多元化的、“三位一体”的新型渠道和途径。第一,宏观指导层面,主要针对获取渠道来讲,要引入市场准入机制,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首先,政府要发挥其服务指导作用,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资源储备、法规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巩固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政府官方主导地位。 其次,应积极支持和鼓励非营利的第三方中介组织参与,发挥各组织的专业、技能、资源、效能等优势,以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效率和效能,改善公众对政府的态度认知。再次,应注意引导和维护由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的营利性组织参与公共获取过程,破除政府信息资源的垄断现象,激发市场活力,平衡信息市场结构,保障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公平、公正。第二,微观具体层面,针对主要获取方式来讲,要借鉴应用现代信息新技术,将传统与现代、实体与虚拟相结合。不仅要重视传统的实体获取方式,如纸质文献获取、电视广播杂志期刊获取、口头交流获取等;更要重视现代新兴的虚拟获取方式,如互联网络、政府网站、电子邮箱、博客、微博,手机报、手机短信、微信、微视、声讯热线电话、信息屏、远程教育等。

4.改善政府信息资源利用条件。第一,增强相关规章制度对公众获取政府信息资源权利的相关规定,为公众获取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提供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第二,改善政府信息公共获取配套基础设施。应不断加强政府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设施建设,采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政府网站建设“,打造一个与政府网站互补的无缝政府信息公开网络”[1],通过现代信息宣传和教育方式,构建新型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平台。第三,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的实践与应用。适当借鉴国外经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自我创新,发展适合我国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信息技术。同时,要保证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和安全性。第四,加快政府信息联网和反馈,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方式,以缩短政府信息价值重组和整合的周期,降低公众获取政府信息资源的各种成本。第五,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文化素养,不定期培训和实践,提升政府公务员的信息技能,提高政府信息服务速度和效率。

二、深化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技术探索

1.深入技术研究,构建技术体系。应在传统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技术的基础上,引进信息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整合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技术、政府网站建设技术、信息公开服务平台技术、信息链接检索技术和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以拓宽政府信息资源获取方式。

2.平衡资源配置,加大整合力度。第一,根据地区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重新整合配置政府信息资源。应打破部门封锁、条块分割的 “信息壁垒”,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政府信息获取的深度和广度。第二,根据各类政府信息公布的侧重点不同,重新整合配置政府信息资源。政府应根据各地实际信息需求,适当调整各类政府信息的供给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能及时、适当地灵活变动。第三,要深入挖掘政府信息的潜在效用价值和整合再生后的二次价值等。对于经再生整合仍能发挥一定效用价值的政府信息要重新审核评估,深入挖掘其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信息的价值,争取获得最大限度的效果。

3.构建网络平台,增强互动交流。试图构建统一的、全方位的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网络平台,方便政府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跨越了现实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方便双方在虚拟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信息咨询和信息互动,双方能及时反馈各自对信息利用效果和信息服务效率进行评价,同时,这一网络平台也便于社会对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全过程进行监管和评估。

三、提升公众获取政府信息资源的能力水平

1.培养政府信息资源公众获取意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地域差异明显,地方发展等种种问题也相对地限制了公众的政府信息获取行为,将不利于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建议应提高公众的受教育水平,加强宣传公众信息资源获取权利,激发公众的信息获取激情和渴望,逐步认识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价值和效用,并付诸实施,使得公民信息权利意识逐步觉醒,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和政府信息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并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的公平和公正。

2.提升政府信息资源公众获取能力。第一,要逐步完善政府信息资源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政府网站建设和相关软硬件设施的健全,尽可能地消除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地域差异和成本差异。第二,要加大政府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产出,特别是采用新技术,加快在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投入和应用,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消除数字鸿沟。第三,通过教育途径和就业培训途径,使公众具备一定的信息文化素养,学习并掌握一定的信息获取技能,以保证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公平和平等。

3.改善政府信息资源公众获取条件。第一,加快信息网络的普及率,保障公众获取政府信息资源的网络条件。一是加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络普及率。要逐步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对互联网络覆盖面的要求,保障农村地区公众能及时了解并获取政府信息资源。二是加强通信网络普及率。相关数据表明,手机替代电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预计2———3年内, , 手机上网网民将超过台式机成为中国网民最多的使用设备。[2]所以应推进通信网络的普及相关手机应用的推广,如3G网络的覆盖、 、 手机APP第三方应用平台的建设等。第二,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公众获取政府信息资源的经济条件。一方面,公众所在地区的政府应不定期地适当降低政府信息资源的获取价值,以保证公众能够有效获取政府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公众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经济能力,提高自身素养,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拥有固定的工作环境,定期获取一定的工作报酬,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以期缩短获取政府信息的时间成本,并降低获取的经济成本。第三,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教育,提高公众获取政府信息资源的信息技术条件。一方面要求公众个人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补充知识,丰富内涵;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及社会组织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形式, ,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信息技能培训教育,并进行权利意识的宣传和倡导,逐步普及信息技术,以保障公众能够短时间、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高预期地获取政府信息资源。

四、发挥社会其他各方的监控作用

政府资源公共获取离不开政府部门的自我监督———行政监督, 离不开专门的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也离不开社会公众自身的监督———公众监督,离不开信息媒体的监督———舆论监督,更离不开社会其他各方的全过程监督———绩效监督。

1.完善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在政府转型时期,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事宜,一应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是人大组织机构的法律监督职能、审计监察职能和法律法规的监督职能。二应接受部门之间的层级监督,主要是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相关部门的上级机关对本部门的监督。三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健全的,并能高效运行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专门监督机构,并将其相关职责、机构和编制在政府部门组织法中明确规定,使其法制化。

2.强化司法部门的司法监督。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违反司法程序、不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和司法问题,因此,需要司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遵循一定的司法程序,对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过程中政府行政机关的行为、政府法规的指定程序、原则、内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查,以保障公众在获取政府信息过程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进而保证司法机关的监督效果和司法机关的独立性。

3.增强普通公众的社会监督。公众作为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利用者,随着社会公众信息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加强其对获取政府信息资源全过程的监督是必然的。公众可以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方式对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进行监控。这就要求:第一,增强公众个人的监督主体意识和行为过程的被监督意识,树立监督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救人意识,自觉进行监督和接受监督。第二,促使公众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正确的伦理道德价值观、责任观、监督观,能有效恰当的表达公众内心真正的信息需求,反映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公众信息心理环境和文化环境,避免公众监督示范行为或者价值扭曲行为的出现。

4.加强信息传媒的舆论监督。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离不开信息传媒渠道的支持作用和桥梁作用,因此,大多数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行为和问题均是通过信息网络传媒渠道(互联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手机等)被揭露、批评和曝光的,公众可以通过舆论工具来表达需求和意愿,以信息网络舆论方式对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行政行为进行外部监管和督促,这样可有效破除政府信息资源的垄断行为,保障政府信息的有效公开。

5.健全社会其他各方的绩效监督。政府信息资源的处置或销毁需要绩效考评的数据作为参考,这样就需要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考评有针对性地就考核主客体、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考核过程、考核结果公布等诸环节建设相关制度规范,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监控效率和效力。

改善公共政策 篇9

我国党政政策与工作的基础就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 这是政府维稳的一个强有力手段。相对政府而言, 主要根据人们所需提供相应公共产品与服务, 政府采取的公共经济管理方式, 实现对人们基本生活的有效管理, 可以说公共经济管理能够使人们生活得到改善, 对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 公共经济管理作用

在民生改善中公共经济管理发挥的作用被称为公共经济管理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公共经济管理对于平衡分配社会利益的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政府通过平衡分配社会利益等因素实现公共经济管理的加强, 确保社会分配的客观公平。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社会分配实现平衡是公共经济管理的立足点。但随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水平, 国家财富不断增多, 影响社会分配平衡进而产生一定偏差, 并日益受到民众的普遍关注。为高水平完成社会平衡分配, 国家相继出台很多惠民政策, 政府在其主要任务中也列入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以实现政府公共经济管理的效果。在财政上降低建设支出比例, 使社会性支出不断增加, 实现由政府向公共的财政转化。相关措施的建立, 使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人们也能获得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二是, 实现人们需求离不开公共经济管理,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民生内涵得到拓展, “民生”在传统观念中主要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 而目前其涵义不只是衣食住行, 还涉及医疗、教育、卫生等众多方面。产生这一明显变化表明人们需求日益扩大, 政府若对民众进行如果有效管理、保持社会稳定就要使民生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政府、民众及其需求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若在真正意义上使上述三者之间关系保持相对稳定, 就有必要将公共经济管理这一因素引入。政府有效利用对公共经济的管理手段实现对社会分配的客观公平, 进而使人们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社会保持稳定。可以说, 公共经济管理对于实现民生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可为民生需求的实现提供客观条件。

3 公共经济管理与民生关系的改善

国民经济中公共经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 加强公共经济管理有利于民生的改善。以下对加强公共经济管理与民生关系的改善进行初步探讨。

3.1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能够使人们所需公共品得到满足, 进而实现民生改善的作用。

组织社会力量有效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开展环保工作、社会保障及控制人口等都是政府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能, 这些社会职能中, 基本能力就是公共产品, 其对于人民群众而言, 能够使其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国逐步实施的社会保障得到迅速发展, 尽管目前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基于过去而言已取得明显进步并日臻完善。随着国家不断提高重视农村社保工作, 将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农村社保体系, 进而根据农村居民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服务, 对于民生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

3.2 协调公共事业发展是政府公共经济职能, 也是实现民生改善、社会公平的有力手段。

改善民生不是改善一小部分人民群众的生活, 而是改善全部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重要的一项公共事业, 在配置公共资源时依靠政府使其公平性得到客观体现。由于配置市场经济资源过于对效率重视, 而忽视本应实现的公平。所以政府只有用于承担公共事业发展己任, 对公共资源的加强协同配置, 才能实现对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在基于确保社会公平方面使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人民群众所需的公共产品得到充分满足, 改善民生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3.3 政府调整公共支出用以弥补市场调节产生的相关问题, 能够有力保证改善民生。

随着日益提供丰富的社保、医疗、教育及卫生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产品, 需要政府采取津贴补助、贷款优惠、税收减免及直接投资等多种补助方式, 这涉及在公共管理中政府财政对生产公共品的支出问题。对比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对较为适宜的方式为, 政府间接生产公共产品, 不能只是参与, 而应成为重要决策的实施者, 采取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对其支出预算的利用刺激经济, 进而提高公共品供给市场的效率, 鼓励个人参与公共产品提供的活动, 但并非只通过刺激市场经济提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产品, 才能获得比较高效的市场配置。

3.4 建立健全政府公共财政体制, 为民生改善的客观要求提供保障。

虽然当前社会中很多民生问题与公共产品供应结构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供给不足而产生的。这需要政府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对支出的非公共品进行合理压缩, 使“服务投资性财政”向“公共服务性财政”进行转变。将公共民生领域作为政府的财政支持重点领域, 对供应的公共产品提供支持, 以国家财政支出作为人民生活改善的有力手段, 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进而使以人为本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国家在现代公共经济管理中, 若在民生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就要对公共财政体制进行深刻反思, 研究确保财政结构合理的措施, 供给高效率的公共产品, 实现民生的改善。若存在不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 在政府系统内就无法使分割的各级财政得到理顺, 各级机构部门就容易出现自利倾向, 对于改善民生不够积极, 互相扯皮。政府在公共经济管理中, 应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的所需资金, 实际供给的公共产品应认真落实才是实现民生改善的客观要求。

结束语

总之, 公共经济管理的加强能够使人民生活得到有效改善, 人们所需的公共品由政府予以充足提供, 发挥政府经济职能作用能够有力促进公共事业发展。对于市场而言, 在某种程度上公共经济支出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使市场消费经济不断降低, 实现民生改善的目标。因此, 政府在公共经济管理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就会不断减少遇到的阻力, 也会取得良好的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平, 李伟利.论加强公共经济管理与改善民生的关系[J].理论月刊, 2011, 12.

[2]张雪娥.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J].知识经济, 2010, 8.

[3]庄德水.如何防范公共产品分配领域的利益冲突[N].检察日报, 2012-6-12.

[4]蒋瑞林.基于市场经济的公共经济管理体制的初步探讨[J].理论月刊, 2012, 9.

改善公共政策 篇10

关键词:河南省,民生,发展经济,政策措施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让河南省人民过上体面的生活, 有尊严的生活, 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保障, 对于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力发展经济, 增加财政收入, 增强改善民生的保障能力

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首先是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 直接带动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的大幅度增长, 要改变河南省财政收入较低的局面, 就必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夯实富民强市的经济基础, 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最终达到促进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目标。

(一) 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首先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不仅是实现富民强省、增加财政收入, 提高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的客观要求, 也是缓解就业压力, 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河南省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人均财力水平在国内处于偏低水平, 导致履行公共服务能力有限, 凸显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会日益突出。有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继续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进一步提高财政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结构调整中, 要特别支持那些技术先进、附加值较高、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发展, 这既是扩大就业的需要, 也是发挥河南省人力资源优势的需要。

(二)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农业始终是“惠民生、安民心、固民本”的民生产业和“安天下、稳大局、强国基”的基础产业。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 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是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最突出的三个省份之一。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 河南省一方面要确保粮食增产, 需要坚守土地红线;另一方面, 工业发展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特别在河南省农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粮食持续增长难度较大、“三农”问题突出等背景下,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 推进农业教育和科技培训等措施化解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三)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体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也是适应国际形势, 抢抓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过程中, 要强化政策支持突破点, 培育产业增长点, 以重点培育企业和重点培育产业示范基地为重点, 以重大项目的大突破促进新兴产业的大发展, 加快河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立足河南省区域特点, 发挥自身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 优先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重要生产要素供给, 鼓励社会资源优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投入等, 争取将这些新型产业打造成支撑未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四) 大力发展服务业

河南省目前服务业发展余地相当大, 而且大量服务业能够吸纳大量人员就业, 投资少, 见效快。首先,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提高餐饮、住宿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支持知名品牌和老字号餐饮企业快速扩张, 培育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服务品牌和餐饮美食品牌。其次, 大力发展以信息服务、教育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 同时加快发展教育、医疗、文化、健身、养老、物业、家政、社区服务等服务业, 既可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也能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再者,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培育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 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 增加就业的同时降低群众生活成本。最后, 整合、挖掘全省旅游资源, 建设旅游信息网络系统, 实现旅游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推进精品旅游景区建设,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监督管理, 树立河南旅游品牌形象。

(五)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做支撑, 消除横亘在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从民生需要最为迫切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入手, 推动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首先, 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 建立起覆盖城乡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体系, 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并轨。其次, 通过合理规划, 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 在此基础上推动基础设施城乡联网, 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卫生服务一体化。再者, 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新型规划管理体制,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规划、建设, 确保农村、农业、农民有机融入城镇化的进程。最后,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科学编制城市规划, 健全城镇建设标准, 强化规划约束力。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民生

(一) 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发展机会

公共财政是提供国民待遇的财政、提供机会均等服务的财政。建立规范的市场体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为公众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维持其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从而为维护社会稳定, 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大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投入以提高居民素质, 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发展机会。

(二) 在兼顾经济发展目标时适度向社会事业的发展倾斜

一是财政政策依然要支持经济发展。但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 在于按照建设公共财政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 为企业家和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比较宽松的、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财税环境。二是财政政策需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扭转重经济轻民生的传统做法。财政应该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和促进充分就业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 完善社会救助的财政保障政策

资金问题是制约河南省社会救助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社会救助资金保障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募集两个方面。第一, 利用河南省近年来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的状况, 健全各级财政对社会救助资金的足额按时拨付机制;第二, 逐步加大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支持力度, 建立起财政投入对社会救助的增长机制;第三, 加大社会资金募集力度, 整合民间救助资源, 创新和完善社会捐赠的协作机制和激励机制, 不断拓宽救助资金筹集渠道,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良性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工作

要以增长促就业, 以就业稳增长, 把稳定就业局势和扩大就业规模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优化就业结构, 提高劳动者素质, 保障劳动者权益,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增加就业载体

加快第三产业不仅能促进一二三产业按经济发展规律协调发展,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而且也可以制造大批就业岗位, 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应该成为新的就业主渠道。河南省目前第三产业发展余地相当大, 而且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 能够吸纳大量就业, 是未来相当长一个阶段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的主要渠道。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创造利税的主要载体。要扩大就业规模, 就必须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小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切实减轻减免中小微企业的税务负担, 支持其发展, 激发他们的生产活力。近年来河南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使得结构性减税的空间较大, 而且这也符合促民生、调结构发展方向, 可以改善收入分配、促进消费, 并能推动服务业发展。

(二) 中短期内还需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上, 要结合河南实际, 在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 根据河南省劳动力资源充足, 总体素质不高的现状, 发挥比较优势, 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这是省情的客观需要, 也是河南省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河南省国际国内市场较强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它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是促进就业特别是促进农民工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 鼓励自主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源。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而创业是促进就业机会不断增加的动力。第一,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要实施有利于促进创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畅通政策落实渠道, 加大创业优惠扶持政策的宣传, 简化创业程序, 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第二, 拓宽融资渠道, 各级政府应面向社会大力引进创业投资。第三, 创新创业贷款形式, 出台宽松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对信用记录好、贷款按期归还、贷款使用效益好的可提供二次循环贷款, 并给予适当贴息支持。第四, 广泛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教育, 扩大创业培训范围, 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建立服务功能强、发展前景良好的各级各类创业实训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培训推介、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咨询“一条龙”服务。

(四) 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 (乡村) ”创建工作

开展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织人力物力充分调查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数据, 开展“充分就业社区 (乡村) ”创建工作,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争取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基本覆盖所有社区 (乡村) 。强化信息化建设, 搞好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 通过实行制度化、长效化、精细化管理和动态解决机制, 完善健全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 充分发挥基层平台落实政策、促进就业、开展服务、沟通群众的作用, 不断提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乡村) 活动水平。

(五)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提升劳动者素质

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 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努力建设一支规模相当、技能精湛、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使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日趋匹配。逐步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机制, 对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民, 进行知识培训,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更要加强岗位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产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

(六) 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幸福劳动的基本条件, 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 完善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第二, 坚持同工同酬原则,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区和行业为重点, 引导更多农民工加入工会, 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 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第三, 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建立劳动合同制度, 扩大集体合同的覆盖面;规范劳工的派遣, 改善劳动条件,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以保护劳动者权益为重点,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四、坚持解放思想, 切实转变观念,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一) 转变思维理念, 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 各级政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能够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社会和谐, 增加凝聚力, 而且从经济上来讲, 改善民生不是单纯花钱, 同时也能挣钱, 通过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 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让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也需要我们把民生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转变思维理念, 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政府各级官员的思维观念要从过去“对社会管理控制”向现在“为社会和群众服务”转变, 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强大动力。

(二) 树立公民意识, 促进形成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

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在本质上是民众的事业, 只有公民的积极参与, 才能建设真正适宜公民发展的社会。首先, 应着力建立各方利益能够充分表达的机制,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影响公众生活质量的公共决策制定中去, 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 才能使公共政策的实施更有效,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更主动。其次, 加强公民责任意识的宣传, 加强对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教育, 增强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五、创新社会管理, 动员全社会力量进入民生领域,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

(一)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由于资源和财力有限, 由政府包揽所有的社会管理, 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未来一个时期要以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广泛吸纳各种积极的社会力量参与, 引导民众有序参与到社会管理事务中来, 推动多元主体兴办社会公共服务, 推动“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二) 培育和发展社会民间组织, 规范社会组织, 鼓励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一, 按照“宽审批、严监管”的要求, 对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四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 降低登记门槛, 简化登记程序, 同时探索有效的监管体制。第二,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提高服务效率, 打造“小政府、大社会”管理体制。第三, 发展壮大社区队伍, 通过社区队伍建设大民政, 实现大民生、大保障。第四, 对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对社会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民间组织, 可以在开办和开展业务活动方面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对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出突出贡献的民间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由社会组织发展基金给予适当奖励。

(三) 建立公共参与机制, 加强志愿动员

社区服务的发展取决于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取决于社区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利用一切动员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创建各类活动, 为社区居民创造各种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的机会, 壮大志愿者队伍, 让志愿服务真正融入社区服务, 并使之常态化、机制化, 有力推动社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洪敏.“十二五”民生发展对策:以辽宁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改善公共政策 篇11

摘 要: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课、慕课及公开课等应运而生。这些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受到广泛应用。然而,受翻转课堂的影响,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以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关键词: 公共英语教学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是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的音译。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整理好教学资源后,让学生上课前自主完成学习,以加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使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翻转课堂”的出现,推动了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要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必须设计好教学视频。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现状

1.教学视频过长,形式多样化。

与传统课堂中应用的教学视频相比,翻转课堂应用的教学视频需要具备短小精悍的特征[1],满足“微课”的实际需求。然而,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设计视频时,将过多的教学内容整合到教学视频中,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另外,因教学视频过长,重点、疑点、难点及考点等教学内容不明确,教学主题、教学任务、学习活动等教学环节设计缺乏合理性。教学视频形式多元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时,学生过于注重观察视频,忽视教学知识学习。

2.教学视频难度不合理,定位不准确。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是丰富学生英语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专业化的英语素质[2]。因此,要求教师合理设计教学视频知识内容,科学设置教学视频难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学视频设计不合理,无法充分发挥教学视频的真正作用。例如,设计高职公共英语A、B级考试教学视频时,因两个级别存在一定差异,教师要充分了解教学大纲要求与标准,合理设计练习题难度与数量。然而,大多数教师忽视这一点,没有将A、B级所需掌握的词汇量等知识内容设计到视频中,影响了“信息传递”。

3.教学视频应用较单一。

教学视频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丰富的英语知识,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共同学习目标。任何一种教学工具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需要与其他社交媒体相互结合,以充分发挥教学工具的作用。但大多数教师在应用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没有将教学视频与其他社交媒体结合起来,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困难时,无法及时向教师求助。

二、改善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建议

1.科学设置教学视频长度,把握教学知识内容。

教学视频作为“微课”的一部分,是为了营造情景化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英语教师设计教学视频长度时,要确保视频设计合理,一般情况下,控制每段教学视频在10分钟内,最佳时间为5分钟~8分钟。这样才能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与语境,对学生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中没有难懂的新闻杂志片、外文名著,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学生关注的。所以,教师设计、制作教学视频时,要把握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和动画,营造趣味性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

2.“以人为本”,合理设计教学视频难度。

教师设计、制作教学视频时,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丰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扩展学生词汇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制作《基本要求》“附件一”课件时,要在教学视频中体现听、读、写、说、译等多个方面的教学任务。另外,因专业不同,学生对英语交际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教师设计教学视频时,首先,要把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其次,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人才目标,科学设计教学视频内容,确保教学视频难度设计合理,满足学生对英语的需求。

3.加强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视频与社交媒体完美结合。

教学设计对增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来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确保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一般情况下,开展教学设计时要确定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解决问题,最后对学生的团队配合进行科学评价。例如,教学How to succeed in a job interview一课时,教师要确定学习目标,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视频中,同时,将视频与多种社交媒体相互结合,借助留言板、聊天室等社交媒体,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实时互动交流。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度推动了高职教学改革步伐。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改变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缺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丰富教学知识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应用该教学模式时,需要教师合理设计、制作教学视频,把握教学知识内容与难度,充分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李艾伦.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探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1):51-54.

改善公共政策 篇12

政府的公共服务理念虽然从宏观上界定了政府的基本角色, 因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 需对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加以重塑, 使其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1.1 规范化理念———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供给

政府公共服务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服务内容, 在规范化的前提下, 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才有保证。因此, 政策和制度供给是当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内容。“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1]政府的特殊责任是建立市场有效运作所需的制度设施。政府要按照规范化理念进行制度创新, 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结合老工业基地的地域特点、行业特点、企业特点制定具体的政策和制度, 同时, 加快政府自身的制度创新, 做到公共服务的规范化, 从而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论证, 要有全局观念, 保证政策和制度的有效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使改革沿着正确的路线稳步推进。

1.2 效率理念———培育市场环境

效率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的, 但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营造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服务内容。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 政府公共服务须以此作为指导, 通过多方努力来培育一个宽松、公平、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来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提高效率。

1.3 公平正义理念———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目标也是手段, 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 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必将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 此为二者的辩证关系。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关系, 涉及诸多矛盾, 出现诸多问题, 如下岗工人再就业, 社会保障, 贫富差距, 环境保护问题等等。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 政府要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来正确处理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分配问题, 真正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正确处理改革进程中的多重利益关系, 因此, 公共服务也必须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根本理念。

2 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路径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操作模式, 政府公共服务要依赖有效的服务手段来实现, 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 政府公共服务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加强政府法制建设

服务型政府具有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内涵, 依法行政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行为准则。首先, 要规范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关系, 从源头上根除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中存在的政府越位、缺位和失位行为, 明确政府责任。其次, 要求政府严格依法行政, 严格限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权。政府及其公务员在加强行政道德自律的同时, 接受以法律为核心的他律机制的约束;政府要依法行政, 严禁缺乏法律依据的行政行为, 随意使用自由裁量权, 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悠久, 计划经济色彩浓厚, 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还需要严格规范, 加强政府法制建设。

2.2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之间关系, 切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服务行政模式要求政府实现从“管制”到“服务”思维模式的转变, 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目的不是“管制”, 而是“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涉及大量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问题。在科学定位政府角色的基础上,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 减少政府对经济性事务的行政性干预, 给市场化留出充分发展的政策空间。政府对社会领域过多干预主要依靠其掌握的行政审批权。要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相关制度, 整顿那些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审批事项, 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 缩短审批的时间, 提高审批工作效率, 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 提高服务水平。

2.3 综合协调政府间关系

要加强政府体系内部的分工协调, 明确中央、地方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其责任。首先, 老工业基地和中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又同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 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的责任和任务。中央政府主要起到总体调控和协调的作用, 实现有效的政策供给。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具体的情况, 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给予支持, 做好服务工作。同时, 要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来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 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 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其次, 是老工业基地内部之间的政府关系。地方政府要克服地方本位主义的思想, 依据中央的整体安排, 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防止在争夺中央资源方面发生冲突。同时, 地方政府之间要加强合作, 实现地区之间、产业、行业之间的优势互补。

2.4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手段, 也是建设透明政府的一个重要技术平台。“电子化政府的本质, 是政府面对信息技术所带来新的社会典范的挑战, 如何进行政府再造, 促进政府转型, 建立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新的政府治理典范, 促进善治, 实现善政。”[2]要按照全面、透明、便捷的要求, 搞好电子政府建设, 使其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政府交流的平台, 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5 建立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强调服务和顾客至上的综合评价机制。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改善政府与企业和公众关系、加强公众对政府信任的措施, 强调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者, 公共管理必须以顾客为中心, 以顾客的需要为导向, 按照顾客的要求提供服务。结合老工业基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 设立全面、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突出公共服务质量的测量和评价, 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 发挥企业和公众等社会主体在评价政府方面的重要作用。

2.6 建立健全系统的社会保障机制

公平与效率是和谐社会的两个基本价值维度。市场能够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的高效率, 却不能自发地实现社会公平, “市场分配不可能实现任何定义提出的公平”[3]。振兴老工业基地, 发展是首要任务, 但离开公平的发展是片面的发展, 不是和谐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所真正需要的发展。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不断深入, 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出来,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对于解决改革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人员的生活问题, 增强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的质量,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市场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保障。

摘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 政府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重塑政府公共服务理念, 构建服务型政府模式,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业。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公共服务理念,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225-226.

[2]张成福.信息时代政府治理:理解电子化政府的实质意涵[J].中国行政管理, 2003 (1) .

[3][英]朱利安·勒·格兰德等.社会问题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256.

[4]许志晋, 董佳.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几点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2) .

上一篇:热源分析下一篇:自适应卡尔曼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