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的制度分析

2024-09-27

社会信用的制度分析(通用8篇)

社会信用的制度分析 篇1

社会信用的制度分析

一、导言

信用起初是指资本拥有者和资本需求者之间的一种借贷关系,社会信用则专指国家的一种债务[1]。其实在工业文明以前,这种本质上的赊欠行为就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诚信保证。而诚信则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它的内涵和外延又都远远超出了信用的狭义范畴。但是,在交换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诚信在经济领域的意义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社会信用就逐渐替代了社会诚信这个伦理范畴,其自身也就完成了由经济领域向整个社会领域的转化。本文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准备对社会信用的制度特性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二、社会信用的产生

社会诚信在人类的肇始阶段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极其恶劣的氏族或部落之中,由于特殊的家庭关系,原始人之间的个体观念和群体观念几乎没有差别。氏族成员对公共权利的均占性保证了人们在有限的生活资料范围内的公平,从而也为后来的社会公正播下了最原始的种子。如同一个十分民主的家庭一样,诚信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人们的血缘感情中去了。这时候自利和互利还处于浑然一体的状态,而氏族的公共权利从本质上而言也就是一个体现互利的制度。随着对偶婚和父权社会的出现,新的财产继承方式的产生逐渐导致了不同家庭之间的财富分化,以家庭为单位的自利行为开始冲破原来纯粹的互利制度而争取最有利于自己的分配方式,其中氏族最高军事首领及其下一级军事首领是瓜分互利剩余的第一批自利者。原始的存在于血缘感情中的诚信连同旧的家庭关系被一起炸毁了,自利释放出的无穷力量开始贪婪地攫取一切可能的财富,原始诚信在这种自利的.盲目性中彻底消失了[2]。

从此以后,社会诚信开始了它艰难的重建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在不断的斗争和妥协中向前融合演进,形成了具有稳定特征的社会规范体系。第一个领域形成了社会最广泛和朴素的诚信基础,它是社会伦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说这种诚信是朴素的,是因为它还带有原始社会时期遗留下来的后来被休谟称为“公共感情”的东西。在人充当生产资料的时期,劣势自利和优势自利之间的绝对矛盾加深了前者在感情上的互相支持,出于互利的需要,劣势自利之间逐渐产生了属于自己的行为规则。而诚信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在恶劣条件下的互相扶助,这种小范围的、与落后生产方式相伴随的诚信还处于不被优势自利认同的断续发展状态。当然,劣势自利之间起初也并非必然地选择了诚信规则,所谓必然,不仅意味着“公共感情”的需要,而且还包含了对必然的背离和斗争。最后,在小范围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人们发现保持诚信成了一个生存下去的必需“技巧”。拥有它就意味着融入了一个共同对付困难的劣势自利团体,这是一种典型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归属需要,它并非人们自愿设计,而是出于对生存危机的本能反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到来,这种发轫于小范围的诚信原则就逐渐突破了其狭小的疆域而演化为全社会伦理体系的一部分。第二个领域就是劣势自利和优势自利以及优势自利之间的矛盾斗争所产生的诚信原则。除了和第一个领域的诚信具有一定的共性之外,这种诚信则更多地体现了在规范上的强制性。不同自利之间的斗争导致了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的损失,风险系数的差别有可能使得优势自利和劣势自利之间形成一种暂时的和解,其保证就需要一种诚信。但这种诚信带有双方的被迫性和对各自自利的压抑,所以它又往往具有不稳定性,有时反而会造成对社会诚信的怀疑和破坏。优势自利之间的斗争则通常表现为一种双赢的格局,通过对利益的重新分配,他们需要遵守的是一种契约性的诚信。随着国家公共权利的出现,这种诚信也就逐渐地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在一个各种自利可以制衡的格局中,国家就越处于中立者和执法者的地位,而其代表的公共权利则更多的是一种维护互利的权利,诚信也因而成了互利的应有之义。第三个领域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斗争所产生的诚信问题。由于国家所代表的是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利,所以它更有可能会被自利集团利用来进行有利于自己的交易。由于主权的介入,国家之间的诚信往往具有更加不稳定的特征,从而导致了第二个领域斗争的向外延伸及其损失的可能增大。尽管各个国家斗争的结果会达成一些共识

[1][2][3][4]

社会信用的制度分析 篇2

关键词:社会信用,供应链,违约风险,防范

在供应链环境下, 供应链企业依然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 它们之间形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实际上是在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间形成的一定时期内信息共享、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一种协议关系。完整、高效的履约是交易成本降低、供应链优势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它有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使交易的空间范围、频率扩大的同时确保交易对象相对稳定, 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 从而有利于克服机会主义。交易成本的降低又促进了供应链网络的形成与完善, 既克服了大企业等级森严的层级组织形式的弊端, 又避免了完全通过市场交易的信息搜索成本和履行契约的高额执行成本。

但供应链和节点企业的目标冲突、协议设计不当或内容不完善、信息沟通不畅、利益分配不均和机会主义等原因都可以导致违约行为的产生。供应链企业违约的危害是极大的, 直接的结果是各供应链成员的努力投入不高, 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士气不高, 每个成员企业都抱有“搭便车”的心理———只要其他企业努力了, 自身的收益也会增加。最终将导致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产生合作危机, 甚至合作中断。因此, 对契约的履行就成了供应链的“生存保障”, 解决了违约风险问题, 不仅使成员企业受益, 也使整个供应链的社会福利得到提高。即信用问题成为制约其正常运作的主要障碍。

一、基于社会信用制度的供应链违约风险防范

供应链中的供应、采购、承运、产品质量检验、资金结算等业务活动既是合作各方履约的过程也是彼此兑现各自信用的过程, 因此供应链组织中任何契约的执行都需要社会信用制度保驾护航。同时, 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将影响、改变企业的信用行为选择, 使其确立正确的行为导向, 即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长期战略目标来调整自身的行为以实现合作竞争的多赢局面和持续的帕累托改进, 而不是尔虞我诈的零和博弈。

社会信用制度主要通过激励惩罚机制影响企业的信用行为选择。对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存在信用危机的情形下, 利用更广泛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信用制度更显得迫切。下面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 从微观层面, 基于市场载体的社会信用制度作用分析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是信用经济, 企业信用对企业很重要。企业通过一贯的履约表现, 使得社会对其信用形成了共识, 就对企业建立起了信任。如果企业拥有很高的信用它将在很多方面获得“额外收益”;否则, 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社会信用体系从以下方面影响供应链企业的信用行为选择:

1、生产经营方面。

社会信用环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加影响, 促进企业履行承诺, 提高自身的信用。如果企业信用缺失, 将使信用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削弱, 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 制约对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 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 企业经营绩效下降。比如, 对供应链企业商业往来而言, 企业的付款记录不好, 供货商将要求提高现金结算的比例, 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 增大企业大的经营成本。

2、交易成本方面。

经济学家威廉姆形象地把交易成本比喻为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与之相比, 根据决策理论, 企业通过一贯的履约表现, 获得社会对它的信用共识, 社会进而能够增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关系, 而信用恰如交易活动的“润滑剂”, 其在经济行为中的运用与发挥, 可使交易行为更具确定性和周期性, 使交易过程顺畅, 减少风险防范费用, 从而, 减少交易活动的“摩擦力”, 即降低交易成本 (康芒斯, 1997) 。在现代经济中, 交易成本是企业经济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要尽可能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就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 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二) 从宏观层面, 基于监督机构的社会信用制度作用分析

通过市场载体, 社会信用制度可以影响供应链企业的信用行为选择。但由于市场的自身局限性, 会产生市场失灵, 因此还需通过“监管方”来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制度对企业信用行为的影响作用。

在存在监管的情况下, 如政府机构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交易中的违约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 推动提高信用信息的质量和传播速度, 增加违约行为的成本, 发挥“第三方”的监督、约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交易人将视监管力度的大小而相应的改变其行为选择模式。在市场博弈中, “监管方”的存在将改变企业行为的约束规则, 它们的收益预期也会随之改变, 从而会使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体行为选择发生变化, 进而影响它们的信用行为选择。

在强有力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监督”下, 交易双方自我道德约束行为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就会成为交易双方相互博弈中的“可置信威胁”, 对交易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形成有效约束。一方面, 如果企业在相关监督部门看来信用记录不好, 企业将被当作重点监控对象, 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如果企业的不良信用记录进一步被主管部门公开披露, 企业的经营环境将大大恶化。另一方面, 在多次重复博弈交易过程中, 企业可以通过诚实履约来表达自己的诚意, 树立自己的声誉, 减少道德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以较低的边际成本获得较高的边际收益。这样, 监督机构的监督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违约成本, 而且提高了守信的收益。通过上述对企业违约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可知, 这将促使企业自觉履行契约, 拒绝欺诈的信用模式, 进而提高供应链运作的效率。由此, 社会信用制度对企业的信用行为产生了强大的约束作用。

二、强化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思考

(一) 我国信用制度发展及现状

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量的关于“信用”的古训和格言, 并且很早就出现了合同, 但实际上, 正如众多学者所指出:我国是个低信任度的国家, 信任结构没有超越血缘宗法关系, 没有把基本的认同和信任扩展到陌生人。

当前, 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法制不健全、政策具有多变性、社会道德秩序失衡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 加剧了信用缺失的状况。在商品交易领域, 假冒伪劣屡禁不绝, 合同履约率低, 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信用危机大大增加了社会成本。据专家分析:我国市场交易中由于信用缺失, 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20%, 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二) 我国现有信用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在我国, 市场参与者不守规则和无信经营导致社会信用缺失, 市场经济秩序处于混乱状况;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市场本身对信用的需求十分迫切和强烈, 但信用制度的自发供给却常常低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致使社会信用制度没有充分其对信用行为的激励惩罚功能。

1、信用缺失问题严重。

人们信用意识淡薄, 失信行为普遍存在, 主要表现在:企业间信用关系扭曲, 相互之间存在大量的、长期不能缓解的债务拖欠。目前, 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 但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左右 (吴晶妹, 2001) 。

2、信用制度自发供给低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

信用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不可能像一般产品那样发生分离, 即它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是不可分离的, 表现出显著的自己需求自己供给的特征。在制度的供给中会碰到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 影响了社会信用的自动供给机制。当信用制度供给不足时, 就会出现普遍失信现象, 阻滞经济发展, 这时社会就会呼吁信用制度的出台。

(三) 改进社会信用制度的对策

1、健全信用法律制度, 规范市场行为。

社会信用水平与法律的完善程度是高度相关的, 因此人们常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运转良好和市场信用交易健康增长的国家称为“征信国家”。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 其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使守信者得益、失信者付出代价的制约机制, 保证契约双方的权利不受侵害。因为信用关系的确立, 是建立在信用主体合法、交易内容合法、交易程序合法的基础上, 并使信用关系符合法律的规范性、统一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构建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必须立法先行, 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

2、加强市场经济信用文化的建设, 培育社会诚信意识。

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 固然需要必要的制度安排和法律法规作保障, 但是信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社会主体之间的诚信理念, 企业信用关系需靠信用道德规范来维持。诚实守信是信用道德的基本准则。这就需要建立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 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守合同、重信用”的社会风气, 造成“诚实守信”、“履约践诺”的良好氛围, 打造一个良好的信用意识环境。政府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 努力打造信用优势环境。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教育方式, 有针对性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弘扬信用文化、健全社会信用教育体系, 普及信用知识, 强化信用意识, 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守信的重要性及失信的危害性。应让所有企业认识到将信用作为一种资源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通过树立良好的商业道德和信用意识, 使全民的思想观念转变到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准则上来, 非常珍惜已有信用, 并努力创造新的信用。

3、整合社会资源, 建立一个开放的全

国性信用信息平台, 增强市场透明度。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企业、个人信用属于公共信息资源, 市场交易者可以顺利获取所需资料, 为交易决策提供必要参考, 以减少交易风险。因此, 我国应建立全面、完整的征信信息数据库资源, 使它成为一个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这不仅是资信评估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也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打击和抵制失信行为, 推动信用制度建立的重要保障。从目前信用状况看, 我国应采取政府行为保证信用建设和管理所需的高新技术、资金供给, 建立起完整的国家信用制度, 以国家的强制性保证其执行。

4、完善企业信用行为奖惩机制。

激励与惩罚制度是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目前我国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十分薄弱, 以主使守信者未得到有效的保护, 失信者未得到严厉的制裁。因此, 建立和健全我国企业信用奖惩机制, 就成为当务之急。激励制度就是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在银行授信和商务活动中给予优先和优惠。失信惩罚制度则不仅限一般的行政处罚, 更应体现对企业信誉评定的影响、道德的谴责和生存发展的制约等方面。其具体思路是:建立合理的惩罚尺度, 以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施以相应的处罚;建立快速收集有关失信行为的信息或举报机制;根据失信行为的严重程度, 将企业的不良信用按照时间长短不同记录于各相关数据库;建立被惩罚人申诉制度。特别要制定、推行“失信成本”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 只有增大失信的法律成本和交易成本, 让失信者从失信中不仅无利可图, 而且血本无归, 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要增加市场透明度, 让失信者暴露在阳光之下, 可以强化信息披露制, 建立信用公示制度, 来制止企业造假售假等违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1]、Richard J A..Conditions fo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olutions when Alliances Provide Acquisition Options and Due Dile-gence[J].Journal of Economics, 2004 (3) .

[2]、罗先进, 许艳平.企业信用抉择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 (3) .

[3]、王琴梅.转型期信用机制断裂及再造设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1) .

[4]、张维迎.企业失信行为研究[A].产权、政府与信誉[M].上海三联书店, 2001.

社会信用的制度分析 篇3

一、我国信用制度缺失的主要表现

1、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尚存在许多缺陷和漏洞。体制性缺陷是信用缺失的重要根源。一是从信用体系的组织构建来看,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当包括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四个层次的构建。我国的政府经济职能还没有完全到位,因此其信用程度不够,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有效的政策供给显得不足,政府无力兑现其应做的社会性服务和承诺。从银行信用来看,存在着呆账、坏账、不良资产问题,银行存在着“慎贷、惜贷、不愿贷、不敢贷”的倾向。从企业信用来看,企业主见利忘义,不择手段。为了捞钱,一批批唯利是图者大量地制假售假,甚至制造和销售有毒物品,从事图财害命的罪恶勾当。企业商业欺诈,坑蒙拐骗。以假乱真,误导消费;虚假信息,质量欺骗;商标侵权,专利侵占,强买强卖,欺行霸市:肆意违约,毁掉合同,街头行骗,花样翻新。可以说是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横行、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逃避银行债务和偷税漏税惊人、证券市场违规事件迭起,如此等等。从个人信用来看,其建设刚刚起步。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信用的问题。经济行骗诈骗很多超出了个人行为,而带有团伙性、结伙性和地域性。假烟超市,假币“专业村”,乃至结伙走私贩私等行骗犯罪行为大量存在。在体制不健全的条件下,那些失信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敢于冒很大的甚至极大的风险去捞取不义之财。一些地方保护失信者的违法行为也为了维护本地的经济利益。另外,在社会道德规范不健全的条件下,失信者根本不讲道德,表现出不惜侵犯他人利益而追求私利的贪婪性和疯狂性。反过来,这种丧失道德之风,又加剧了社会信用缺失程度。二是从信用体系的内容来看,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的内容主要是:信用数据的开放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信用管理系列的立法和执法,即使用信用的规范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以及信用管理民间机构的建立:信用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等等。可以说,目前我国信用体系的内容还很不完善,有许多方面是短缺的。比如,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企业信用等级的建设几乎是空白。

2、对失信行为监管不力,惩罚不严,守信收益不公。我国现时尚未形成一种完整的对经营者个人和整个市场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即使有了某种监管制度,执行者也没有对失信者的违规违法行为监管到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失信的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比如,有的国有企业欠贷款不还,银行没有办法处罚,有的不了了之,造成失信者有利可图,即失信成本低。这起了一种不良诱导的作用。惩罚不严。在多数情况下,对失信者违法行为打击不力,执法不严,往往按某种法律条文低限惩处,甚至以罚款代替法律惩处。这不仅达不到震慑违法者的目的,在客观上还助长了失信之风的滋长。相反的,对守信者来说就显得不公平。因为对那些诚实守信的企业或个人,由于社会尚缺乏相应的信用风险评级机制,信用好的企业与信用差的企业无法区分,也没有区别,诚信的企业或个人甚至被视为“傻子”。诚信者的信用成本反而加大。

3、缺乏信用中介市场。这表现在,一方面信用服务行业的社会需求不足,社会和企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比如,企业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普遍淡薄;社会其他主体大多缺乏利用信用产品来保护经济交往中的利益。另一方面,就信用服务的供给来说,目前国内还缺少有实力、能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或企业。整个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培育和滋润缺少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4、信用管理立法严重滞后。在立法方面,我国只是在已颁布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了诚信守法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缺少与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因此难以对社会经济中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氛围。

总而言之,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生活中,信用不立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害。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市场经济秩序被扰乱、市场经济得不到健康发展,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另一方面,我们已经加入w T O多年,毫无疑问,必须在建立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方面与世界经济更好的接轨。在这方面我们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否则,信用不足的恶果将更加突出。因此,中国经济面临信用考验,尽快整肃信用秩序、重建社会信用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更是当前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1、逐步推进个人信用建设的制度化

信用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道德标准,因此,个人信用建设要以道德为支撑,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对诚信赋予道德的约束力。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但对一个人仅仅从道德方面加以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逐步推进个人信用的制度建设。在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普遍建立了个人信用记录。某人一旦有严重的信用缺失行为,就被记录在案,跟他一辈子,从事任何经济往来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可谓终生损失巨大。所以,多数人都能认识到,不值得为一时的小利而毁掉自己一生的荣誉。这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建立个人信用记录是一项约束个人行为的很好的制度。在我国,有些地方以各种形式开始试行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广东初步制定了个人征信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吉林也在探索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方案等等。建立多种形式的个人信用制度,一方面有利于防止不讲信用的个人从事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违规行为;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使他们享受到贷款及其他经济活动的优先权或优待。建立这种惩恶扬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将会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着重大作用。

2、完善企业信用数据,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社会信用“以产权为基础”,是健全企业诚信制度的根本依据。只有企业产权归属清晰,明确产权主体,才能进一步确定经济活动中不同产权主体之间权、责、利的关系;一方面对产权主体合法财产及其经营收入予以保护;另一方面,对侵占他人合法财产和从事不正当经营活动的行为予以惩治。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积极推行企业信用建设。在推进企业信用建设方面,其主要工作是:一是完善企

业登记数据库,完整、准确记录企业从成立到撤销的基础信息资料;二是完善企业“经济户口”数据库,登记企业的动态信息和日常监管动态信息;三是完善“守合同重信用”的企业数据库,公布“守合同重信用”的企业名录,促进社会良好信用建设:四是在整合上述三中数据库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监管数据库,反映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信用状况,为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提供可靠的依据。依据各个企业的信用状况,被分成A、B、C、D四个管理类别。A类企业,用绿牌表示,对其重点扶持,并享受年检免审,提供优质服务等。B类企业,用蓝牌表示,对其实行信用预警机制,并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C类为失信企业,用黄牌表示,为重点监控对象,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D类企业,用黑牌表示,为严重失信企业,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或吊销其营业执照。有效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披露企业信用状况信息,并根据守法企业和违规企业给予不同对待,特别是对违法企业视其具体情况予以惩处,用典型案例予以暴光,就可以建立一个公开的奖真奖优和打假罚劣的信用监管平台,营造出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

3、加快推进社会信用的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除有个别法规外,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迫切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必须以法律为保障的。法律制度明确了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也明确了违反法律的后果。法律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强制力,因此,只有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诚实守信者的合法利益,让失信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承担相应的责任,付出高昂的失信代价,才能教育各个市场主体自觉守信,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缺乏一系列相关法律保障。这既说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立法基础的紧迫性,又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重大挑战。有关立法机关,要分别轻重缓急,逐步出台《信用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商业信用报告法》等等,抓紧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档案法》、《统计法》等等。在相关法律的保障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一定会尽快地建立起来。

4、我国目前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应在借鉴各国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

当务之急是要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商业秘密的规定,以法律规范信用的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严格执法,加大各个经济主体失信的成本。

二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

商业银行和社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要对企业的业绩、行为建立信用记录,建立和依靠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估体系,对企业的信用进行分析,建立“守信者褒、失信者惩”的信用机制。企业则要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

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定期对各个经济主体作出具体明确的信用调查评估报告,并依据报告进行评级。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向社会信用管理机构征询任何一个准备与之交易的经济主体的信用情况,以决定是否与之交易或者以何种方式交易。

四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社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应通过相关法规把分散在各部门有关个人的社会信用资源集中起来,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库,并向全社会开放,建立奖优罚劣的信用机制完善对违背个人信用者的制裁措施。一是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当务之急是要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商业秘密的规定,以法律规范信用的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严格执法,加大各个经济主体失信的成本。

五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个人信用风险的制度分析 篇4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人信用风险已成为中国现阶段备受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个人信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帮助加强个人信用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个人信用;风险;制度;防范

[作者简介]陈茜,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初级职称,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财政绩效评价,广东广州,510900

[中图分类号] F830.5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8-0024-0003

在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已经有了15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个人信用制度,使得不讲信用的人寸步难行。而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这已成为我国个人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如何防范个人信用风险,规范个人信用制度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已取得的成果

1.制度的法律、政策环境初步建立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个人信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个人信用方面的法规和政策。2000年4月,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的规定》,向建立个人基本账户迈出了一大步;同年,上海市颁发了《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为联合征信拟订了初步的法律框架[1];2001年深圳市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了中国第一个个人信用立法《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2003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2005年8月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2]。这些法律和规定对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促进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保障个人信用的安全和合法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2.各类型信用中介机构初具规模

从资本构成的角度来看,一是民营征信机构,如金诚国际信用管理公司、新华信公司、华夏国际信用咨询公司等;二是外资、合资征信机构,如邓白氏公司、TRANSUNION公司等;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推动建立的有关中介机构,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国际上有两种征信制度模式:一种是欧洲模式即政府主导;一种是美国模式即市场主导。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是二者兼而有之,它是由央行上海分行出面,用明确的指令组建征信制度,而公司运行则完全是市场化操作。而广州则由政府和银行牵头,保险、税务、公安等部门都参加征信工作,其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的资料更加全面和权威[3]。

3.个人资信评估工作已逐步开展

各地商业银行纷纷利用所掌握的个人征信资料开展个人信用评级,把个人信用能力引入到信贷管理中来。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市分行出台了《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将借款申请人的年龄、学历、职业、家庭资产等信息资料汇集起来形成十大指标体系,对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将个人信用分为 A、B、C、D 四个等级,作为贷款的决策依据。

(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

1.信用配套制度不完善

我国许多关于个人信用的配套制度, 如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度、个人基本账户制度等尚不健全, 个人破产制度、个人财产申报制度还未出台。由于这些配套制度的不配套, 导致我国个人征信资料严重不全,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状况很不透明, 个人存款欺骗、冒领、多头开户现象时常发生, 不但隐藏着严重的法律与道德风险, 同时也无法促进个人资信评估工作的全面推广,严重阻碍了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2.信用法规体系不健全

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予以支撑和保障。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在经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信用立法方面却严重缺位,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关于个人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使我国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信用中介机构得不到立法支持,失信惩戒机制得不到强化与落实,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3.信用网络技术不发达

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技术这个重要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发展很快,但产业规模依然很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相当落后,信息处理技术基本上处于剪贴拼凑的手工阶段,90%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这种网络技术开发与利用的落后,极大地阻碍了信息技术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方面的应用,阻碍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二、对我国个人信用风险的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所提供的一系列规则是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卢现祥,1996)[4](P11)。从个人信用风险的现状来看,这三个方面都出了问题。

(一)非正式约束

非正式约束是指社会中既有的意识形态、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要素。在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非正式约束中,属于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范畴的个人信用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无疑会在保障经济活动连续与扩大、个人财产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取得优势地位的意识形态可以“指导思想”的形式构成正式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和最高准则。但是,不能忽视文化传统对正式约束的巨大影响,因为同一种正式约束在经过不同的文化传统的浸染后往往带有不同的色彩。故此,分析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对个人信用的影响如下:

第一,意识形态混乱。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意识形态是能产生极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资本。合乎义理的意识形态能降低社会运行的费用,减少“搭便车”的可能性,淡化机会主义行为。目前,我国许多人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意识形态混乱。所以,在利润至上的今天,中国许多个人玩弄各种手段以获取超额利润也就不足为奇了。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必须通过提高政府向意识形态的教育投资来提高个人意识形态的资本积累,从而树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第二,信用文化缺失。信用是一种价值观,它根源于文化和历史传统。中国传统信用文化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互相接触而产生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了解和道德规范构成传统信用文化的基础。然而,这种信用文化只适用于范围较狭小的社会经济活动;当人们的活动范围从一个小社区扩大到了整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传统的信用文化就不能满足需要。现代信用文化与中国传统信用文化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的社会性、制度性、专业性和商业性。因此,政府应充分认识建立现代信用文化的重要性。

(二)正式约束

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最先将制度进一步划分为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他认为,正式约束包括政治(及司法)约束、经济约束和合约。政治约束可广义地定义为政治团体的等级结构,以及它的基本决策结构和支配议事日程的明晰特征;经济约束用于界定产权,即关于财产使用,从中获取收入的权利束,以及转让一种资产或资源的能力;合约则包含着对一个交换中一个具体决议的特定条款[5](P19)。

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产权界定不清是产生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的主要根源。

没有产权的约束是不可能建立个人信用的。在中国,存在信用风险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完善。对此,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产权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产权不清晰,人们就无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自然也无需讲个人信用了。他认为,产权是社会的道德基础,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毁坏了信誉的产权基础,限制了自由竞争,必然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坑蒙拐骗盛行[6](P98~100)。

2001年深圳市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了中国第一个个人信用立法《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随后,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来规范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保障个人信用信息的安全和合法使用。截至2008年年底,央行已为6.4亿公民建立信用档案,其中有信贷记录的有1.4亿人。但是,规范个人信用风险的正式约束漏洞还很多;因此,中国亟须相关的细则来堵住这些漏洞。

(三)实施机制

判断一个制度的安排、运行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其正式约束制度和非正式约束制度是否完善,更要看其实施机制是否健全;否则,前述制度安排皆形同虚设。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由于交易的复杂性、人们的有限理性以及合作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必须建立制度来为参与交易者提供保障,监测对和约的偏离,并通过强制性的措施来保证和约的实施。

而要看一个国家的这种强制性是否有效,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经济学家分析表明,当某人从事的违约行为或违法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此人便会选择违约。一个国家的制度得到强而有力的实施会使得违约成本极高,从而任何违约行为都变得很不划算,即违约成本大于违约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明智的主体都会选择履行和约。

这样看来,中国个人信用风险存在的主要根源就在于他们的违约成本远远小于违约收益,就在于我们的实施机制不强。不仅缺乏对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还缺乏信用行业服务规范以及对失信惩戒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要知道,在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个人如果失信,信用等级就会降低,生产、生活处处受限制,甚至寸步难行。

三、个人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就可以证明、查验自然人资信状况,并通过制度来规范个人信用活动中当事人的信用行为,提供守约意识,从而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

(一)加快我国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设

在应对信用风险时,一个全面、有效的个人信用数据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始建于2004年初,并于同年12月中旬实现在全国7个城市的联网试运行。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联网运行,经过1年的试运行,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个人信用体系的完善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恶意投资的可能性,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几率。

(二)尽快健全信用管理法律体系

健全的信用法律体系是个人征信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建设个人信用制度,必须立法先行,加以规范[7]。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规范个人征信市场行为方面的法律法规,征信数据的开放和使用都缺乏法律的明确界定,这就严重制约了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快建立健全相关信用法律法规体系。

(三)政府监管部门应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市场经济主体是选择守信还是失信取决于成本收益分析,我国目前的情况就是失信的收益远大于其成本。因此,要采取的措施就着眼于如何增加失信的成本使其高于失信收益,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失信行为。监管部门应该相互协调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个人信用风险状况进行适时的、合理的评估,从宏观的层面对风险进行控制。政府则应该加强对国民的信用和风险教育,加快建立信用社会,提高国民的风险意识。

(四)建立国家个人信用专用网络

目前我国应针对个人信用网络技术开发与利用效率低下,网络硬件与软件投入不足,跨系统、跨行业不能进行互联、沟通的现实问题,全面加强电子网络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容量、低成本接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建成覆盖全社会的信用查询网络系统和信息交流的双向流通体系,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

四、结论

当前,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刚刚开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问题。总之,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和个人加强合作,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尽可能地采取有力措施来降低个人信用风险,加强风险防范。为了提高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速度,保障建设质量,我国还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实际出发,着重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同时注意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以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制度。

[参考文献]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分析 篇5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各种制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通过分析制度并将其作为一个变量加以处理,从而来理解和把握人类行为并且提出政策性建议.在长株潭构建两型社会的`进程中,存在一些阻碍其发展的制度体制,只有对这些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保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作 者:姚雷 YAO Lei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长沙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年,卷(期):23(3)分类号:G127关键词:制度经济学 长株潭 两型社会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 篇6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

信用是市场经济中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个重要资产,是关系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个人信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是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我们应该从个人信用缺失、建立个人信用的时机、建立个人信用的建议三方面入手研究个人信用问题.

作 者:郭玲霞 王浩全 作者单位:华北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51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年,卷(期):16(5)分类号:B825关键词:信用 个人信用 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 社会关系

市场经济下信用缺失的制度分析 篇7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 诚信为本。人们把提倡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基准, 孔夫子一句“言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成为中国人最正统, 最经典的人生哲学。然而,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 社会信用环境却日益恶化。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当前中国信用状况深表痛心, 指出履约率极彽。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企业包装上市圈钱, 虚假广告, 虚假财务报告, 盗窃知识产权等都是信用缺失的表现。信用缺失事件也是屡见不鲜, 南京冠生园的“陈陷月饼”事件, 银广厦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丑闻都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即使市场成熟的美国, 类似事件也是司空见惯, 且影响更大, 破坏力更强。如众所周知“安达信事件”“郎讯”虚报6亿收入被调查及“安然造假”等。诚信失守, 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无庸质疑, 缺失信用的行为必然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有专家估算:我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信用体系, 使得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为无效成本, 显然, 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势在必行, 该是打造“信用中国”的时候了。

有人认为, 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失信行为,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如果市场是完美的即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且信息完备, 市场具有确定性, 那么, 任何经济人都不可能借助信息的不对称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来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 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常常使得经济人处理、加工和存储信息的能力不足, 这样, 他就会采取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来行事, 在这种情况下, 失信所带来的个人收益大于所付出的成本。如果社会能构造出一个经济人讲信用的收益大于不讲信用所付出的成本的制度来约束个人行为,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 行为人就会权衡利弊, 做出守信的行为来。可见, 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信用危机, 也与市场不完善的制度缺失有关。

二、信用缺失的制度分析

失信与否, 取决于行为人对自己收益—成本的衡量, 不同制度影响经济人的不同行为, 因为随着约束规则的变化, 当事人预期收益和成本都会随之改变, 从而会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发生变化, 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 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必然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为此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为了签订一份相对公平的合同, 行为人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包括信息的搜集成本, 合约的签订成本, 执行合约的成本及对方违约成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易成本。在信用经济下, 这种交易成本是可以避免的或大大降低的。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 正是由于存在着信息非对称性, 会导致交易中存在风险性。但如果在经济交往中, 经济交易体系具有完备的制度体系和信用保障, 也会大大降低市场主体利用信息优势进行牟利的行为, 也正是这种良好的信用环境及人们对契约的遵守弥补了信息不对称的劣势, 从而大大节约了信息的搜寻成本, 而在不完善的市场下, 我国保障市场经济下契约实施的法律制度却非常滞后, 且许多法律制度的制定是自上而下确定的, 不具有自我实施的基础, 随意性很大, 不可避免地出现“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现象, 这部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中的信息优势和制度的薄弱, 通过失信攫取最大的短期利益, 以低成本的交易方式谋求个人最大的私利, 显然, 在这种情况下, 失信的收益远大于失信的成本, 才促使某些人铤而走险, 以身试法, 获取最大的利益。其次, 在契约经济下, 合约的签订都是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的, 合约的执行, 违约的处罚及监管都有法律保障, 不存在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向政府及其他部门支付寻租成本, 当一方违约时, 法律对违约方的严厉惩罚使守约方可大大节约本身的时间成本与物质成本去追索本身的权利。因为一切有法可依, 依法办事。而在我国转型期, 交易双方没有契约等信用手段做保障, 交易的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许多失信行为不能不说是与某些政府官员的以权谋私行为有关的。例如, 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本地的财政收入,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甚至为本地企业的制假贩假行为充当保护伞。因此, 政府的信誉好坏, 也关系着市场信用的高低。

一般来说, 失信行为在短期内交易成本低, 收益高。但在长期内则要为自己的短期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一方面要付出更大的寻租成本;另一方面, 又要为不守信用而投入更大的开发客户成本, 而信用讲究的是一种长期收益, 它包括交易费用的降低和信誉的提高。交易双方选择信用或欺骗, 这里存在一个博弈过程, 如下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如果买卖双方只进行一次博弈, 且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 则双方的占优策略均为 (守信, 不守信) 。因为不守信能给不守信双方带来更大的收益, 双方博弈的结果为纳什均衡解, 即 (不守信, 不守信) 。引入重复博弈后, 则情况有所变化, 因为双方的交易不是“一锤子买卖”, 一次的欺骗会带来更长久的损失, 也就是“因小失大”, 相反, 双方重视长久利益, 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 相互之间建立了声誉, 合作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 可能会产生“棘轮效应”, 合作收益在更大程度上实现, 这也是很多市场主体不会轻易变更交易伙伴关系的原因所在。通过多次博弈后, 会出现如下表2所示结果:

由表2看出双方守信的好处要高于不守信的收益, 因此, 市场主体更愿意合作。当然, 这种合作是建立在一种制度框架之下的, 一旦出现失信行为, 制度至少能保证处罚的力度要高于失信的收益, 这样市场主体就没有失信的动机和行为了。从这个角度看, 失信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因此, 治理市场信用缺失,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制度的建立和信用环境的营造。

三、完善信用制度的几点建议

建立完善的信用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需要社会、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相互监督、约束和倡导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明确产权

产权明确, 依据产权范围所获取的收益也能确定, 从而避免了因产权不清所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在产权不清的状况下, 这种机会主义就可以在产权制度的“空隙”下采取违约等不诚信行为, 而且即使被发现, 所受到的处罚小于其失信收益, 也会再次失信。相反, 产权越明晰, 一旦失信, 其损失大于收益, 对失信方是不利的, 唯有采取诚信对双方都有利。

2.发挥道德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尽管产权的界定有助于人们的守信, 但人们的交易行为不可能全部由产权来界定, 原因是产权的界定需要支付成本的, 甚至超过由此获得的收益。解决失信问题, 还须道德建设, 要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市场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道德教育不能从根本解决失信问题, 但至少能够形成强烈的社会道德舆论氛围, 对失信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批判监督, 至少一定程度对失信行为产生威吓, 这样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3.强化政府信用

当前信用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政府的制度缺失是其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 市场经济还处在转轨期, 一切制度很不完善, 甚至存在重大制度漏洞或者缺乏制度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信用缺失的“歪风”;另一方面, 即使有相当完善的制度, 但监督执行不力, 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透明、不公平的现象, 甚至腐败等凌驾于制度之上, 所以制度的建设和维护也是政府提高社会信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4.

大力整顿社会信用中介机构, 大力倡导“第三方评估”逐步改变我国企业信用评级主要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组织评定的格局, 高起点、高标准培育专业的社会信用评级机构,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行业自律, 对有不良信用行为的中介机构进行严惩, 甚至取消资格, 制定信用中介服务业的行业规范, 从业标准以及行业的各种规章制度, 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定期检查行业的信用程度, 向社会公布, 使企业时刻考虑到自己的信誉问题, 从而避免失信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李新庚.信用关系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0) .

[2]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1.

[3]孙睿.我国民间信用关系论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 (11) .

[4]侯银银, 陈金龙.银企信用关系良性演化的机理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09) .

农地信用社制度满意度分析 篇8

关键词:土地信用社;制度满意度;租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F30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575-04

发达国家将土地流转制度、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政策看作是土地制度的基础,而在我国土地制度中,土地承包制度的出现,造成土地产权“虚位”,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户土地经营权分离,导致多中心主体,农户、村集体、当地政府与用地者形成了多重的利益博弈。

我国农业经济核心资金供给能力不足,同时农地资源利用低效、细碎化,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农村经济的本源性问题。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格局必须在完善产权制度的同时提供流转中介,这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1]。Stiglitz等认为,发展中国家农地制度抑制了农地市场,导致农地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政府应该强制干预农地制度,建设流转中介,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土地流转中介抑制的长期性,导致农村流转制度效率低,难以达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要求。我国农业中介抑制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资产的融通性能差,无法抵押、质押、买卖,这与农业高风险低收益及预期收益不确定等无法相互匹配。如果不能够尽早地解决我国农地流转中介问题,农地的低效将难以支撑现代化的要求,发展农地中介已经成为迫切的任务。

Deniz等认为,农地产权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得产权具有了双重性,农地流转制度随之必须进行一定的衍生,以适应强化的农地使用权。在农户与大户的直接流转模式中,双方的交易成本较高,农户与大户之间的违约风险较高,近年来农业订单的违约率在80%左右[2],直接承包的契约随意性、不稳定、契约不完全以及机会主义都导致违约率升高。而土地信用社制度搭建了大户与“存地”农户之间的桥梁,稳定的大规模交易降低了事前交易费用,节省了信息成本、专用性投资等费用,大户承包者也减少了市场搜寻成本、谈判成本。

1 平罗县土地信用社制度满意度分析

2006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成立了30 个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平罗县土地信用合作社把存贷模式引入农地中,农户以耕地加入合作社并获取“存地费”,合作社再将耕地转给经营大户并收取“贷地费”[3]。平罗县土地信用社以土地存贷业务为主,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存入土地,土地信用社评估土地,确定土地储存价格,经过土地信用社对土地的积累,以规模化的方式贷给大户[4]。土地信用社获取“贷地费”,扣除部分费用后将土地价值兑现给农户,体现土地储存价值[5]。

为了更好地对平罗县土地信用社进行评价,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创新模式:基于宁夏银北地区)调查收集的问卷数据,该问卷通过李科特量表法来构建受访农户的综合指标。项目组对宁夏平罗县7个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为了检验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土地信用社问卷的评价选项做信度检验,采用詹克朗巴哈所创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问卷项数为9个,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Alpha)值较高,达到0.891,说明问卷评价测试项可靠且稳定。

2 平罗县土地信用社农户基本情况分析

由表1可知,选取参加信用社的61户农户,农户对当前土地信用社制度评价基本满意,均值达到了6.89(满分10),标准差较小,为2.17,表明农户态度一致性高;年龄变量选取农户户主,可以看出农户的平均年龄偏大,达到了54岁,但是标准差较大,年龄分布范围较广;从农地流转自愿程度看,流转自愿程度达到81.0%。

3 信用社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会萍等采用非条件Logit 回归对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6]。为了判断对土地信用社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2014年新调研的数据,选取了农户相关的一些因素,主要有农户个人基本特征、家庭劳动力禀赋、农户经济特征、土地禀赋、土地流转特征和土地信用社因素。这些因素是对土地信用社制度评价的影响因素,衡量这些因素应选取一些指标,例如为了衡量农户基本特征,选取家庭人数、年龄、是否村干部、流转是否自愿指标进行反映,将这些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土地信用社制度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农户对土地信用社制度满意度=f(农户基本特征、农户经济特征、土地禀赋、家庭劳动力禀赋、村庄特征、其他因素)。

各变量之间的积差相关矩阵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低,大致的范围在-0.088~0.415之间,表明这些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关系较弱。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剔除显著性差的自变量,最终得到多元回归模型为:

对土地信用社制度满意度(Y)=2.31+0.159土地流转合同期(X14)-0.945拖欠租金(X18)+0.475土地流转期限评价(X19)+0.489生产服务评价(X24)-0.520监管服务评价(X25)-0.548在外打工人数(X5)+0.379村集体的领导作用评价(X21)-0.044有土地数量(X10)。

模型中DW統计量为2.221,回归结果见表2。土地流转合同期对土地信用社制度的满意度的影响极显著,对因变量的影响较大,标准化回归系数达到0.412。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因为去除单位的影响,可作为自变量间解释力的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大。土地流转合同期的均值是6.02年,土地耕种中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会影响大户的投资,较长的土地流转期限将有利于土地信用社制度。从结果看,土地流转合同期正向影响满意度。平罗县土地信用社的农户与专业包地大户希望将土地关系长期稳定,以形成稳定的规模经济,土地信用社弹性土地流转制度、差别化的土地经营权出让兼顾了双方的利益,既避免了土地流转终身的现象而损害农户的利益,也给予了包地大户的规模经济、农地基础设施的投资利益等。土地信用社弹性土地流转制度影响到土地利用效率、农地间的竞争和土地后续续期等因素。

上一篇:反风演习现场操作流程下一篇:《露珠》初中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