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理论分析

2024-11-27

政治经济理论分析(精选12篇)

政治经济理论分析 篇1

摘要:在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 经济实体理论取代了母公司理论成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实体理论利弊的分析来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价。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经济实体理论,优势,劣势

一、合并会计报表理论

合并会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它既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且操作复杂的难题, 又是一个众多理论流派争相讨论的议题, 现今已成为国际会计界公认的三大难题之一。随着少数股权在许多国家的普遍存在, 合并会计报表中对少数股权的处理方法的问题也相继涌现。伴随着实务和理论的快速发展, 逐渐形成三种合并理论, 即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经济实体理论。由于对企业集团内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角度不同, 这三种理论的具体做法上也各具特点。而在合并报表上, 它主要表现在对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处理、商誉的计算、合并净收益的计量、内部交易损益的核算, 以及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权损益的处理上。

二、经济实体理论

相对一些发达国家, 我国公司合并的现象出现的较晚, 但在合并会计理论的选择和发展上丝毫不输于发达国家。在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 经济实体理论取代了母公司理论成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

(一) 经济实体理论概述

经济实体理论将母公司与子公司作为一个经济联合体, 认为合并会计报表应从母公司股东及企业集团少数股东的立场来编制, 以便为其提供集团整体的经营活动信息。而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整个经济实体的全部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服务。在这是个经济联合体中, 持有少数股权的股东和持有多数股权的股东得到了同等的对待。

经济实体理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一计价标准。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按市场公允价值计量, 少数股权归属合并产权。

2、商誉的完全确认。商誉按子公司的全部公允价值推断而得母公司购入子公司一部分股权时确认子公司所隐含的全部商誉。

3、少数股东对子公司的净资产的要求权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独立列示为所有者权益, 少数股东收益在合并利润表中是合并净损益的一部分。少数股东权益按母公司股权投资成本所隐含的全部子公司计算。

4、对于内部销售收入, 不分多数股权和少数股权的份额, 均全部抵消。

(二) 经济实体理论的优势

1、与“控制”的实质最为吻合。

对比所有权理论的母子公司间拥有关系和母公司理论只强调形式上的法定控制关系, 经济实体理论与控制的实质更为相符。经济实体理论采用完全合并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全部合并到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中, 使得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控制关系表现得更为明确。

2、符合股份公司股权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企业股东结构和股权关系日益复杂, 主要表现在股权日趋分散, 过去意义上的少数股东在未来可能在持股比例上超过母公司的持股份额。尽管母公司仍处于控制地位, 但是这种股份的减少会使母公司理论的目的变得差强人意。

3、减少财务会计舞弊。

经济实体理论从整个集团的高度来编制会计报表, 披露会计信息, 能够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同时会计信息必须兼顾多方需求, 使得信息的完整性得到了提高。集团内部公司间交易产生的为实现利润的完全抵消也抑制了集团通过内部交易来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4、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首先,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 相应的监管也不到位, 资产评估机制尚未成熟, 采用另外两种理论都会涉及到比例合并问题,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隐瞒真实情况来人为操纵利润。其次,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会计准则势必要与国际接轨, 而经济实体理论的选择是大势所趋。

(三) 经济实体理论的劣势

1、商誉的全部确认。

买价与公允价值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母公司以购买价来计量子公司的股份无可非议, 但与此同时, 母公司股权投资所隐含的属于少数股东部分也以买价来推出则显得牵强附会, 母公司购入子公司一部分股权时确认了子公司所隐含的全部商誉的做法违背了只有外购商誉才入账的原则。

2、控股股东与少数股东差别不明显。

当前而言, 经济实体理论过分强调了少数股东的重要性, 当少数股东只持有了子公司很小比例的股份, 合并报表向少数股东提供会计信息也几乎没有意义。

有鉴于此, 变通的经济实体理论在改进经济实体理论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变通的经济实体理论规定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全部按公允价值计价, 而商誉则只确认母公司股权所投资的部分, 对企业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则要求全部抵消。变通的经济实体理论弥补了经济实体理论在商誉计量上的缺陷。

在实务中, 我国常常会使用母公司理论或经济实体理论的变形来处理合并的问题, 在合并报表编制的目的方面, 我国合并会计理论主张以母公司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在编制抵消分录方面, 为简化报表的编制, 采用全部抵消的方法;而在少数股东权益方面, 准则第16条规定: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 应当作少数股东权益,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以下“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三、合并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纵观全球, 美国在合并会计报表时主要采用经济实体理论, 而英国则继续保留着母公司理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美国的影响下, 准备修改准则, 采用经济实体理论指导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综上所述, 由母公司理论向经济实体理论的转变不仅是我国合并会计理论的必经之路, 也是国际合并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2006[S].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1]中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2006[S].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陈信元.高级财务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2]陈信元.高级财务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政治经济理论分析 篇2

中国奇迹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靠世界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作为更能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实际的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成本降低,制度创新使社会交易费用下降,从而总体上使经济实现持续、均衡的`增长.文章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奇迹的产生.并且借助这一分析,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加速技术创新、完善、健全制度因素来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使中国奇迹持续下去.

作 者:沈波涛 李玉举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大连,116025 刊 名:经济师 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 年,卷(期): “”(5) 分类号:F1 关键词:中国奇迹   新经济增长理论   技术内生化   制度内生化  

资产评估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篇3

摘 要 资产评估学作为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理性思维的抽象学科,与经济学价值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针对资产评估行业经济学基础薄弱的现象,特进行了资产评估理论的经济学分析,以求实现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加强与完善。

关键词 资产评估 经济学 理论分析

经济学价值理论作为资产评估理论的基础,经济学价值理论对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活动展开具有理论指导的意义。加强资产评估基本理论的经济学研究对于资产评估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资产评估目的的经济学分析

资产评估的目的包括资产公允价值的一般目的和对评估结果用途有具体要求的特定目的两种。这些特定目的一般包括企业兼并、出售、联营、债务重组等方面,不仅设计到产权的供求关系,还包含了资产占用、处置和让渡引起的权利和利益的关系,这些都是对于涉及到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以下我们就资产评估目的的产权性质和特征做相关的经济学分析:

1.产权性质

产权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常常统一事物的统一权利不能属于两个人,只能是一个主体;产权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每一项产权的数量、时间空间等都是有范围和限定的;产权作为独立的经济价值的存在,是可以进行交易的;产权包括权利和利益两部分,产权中的各项权利和可能带来的利益都是可以分割的。这些都是的产权所具备的特殊性质。

2.评估目的的产权特征

不同的资产评估目的会导致评估各因素产生很大的变化和区别。首先不同的评估目的会导致产权主体的界定不同,相应的评估服务对象的责任对象也会产生变化。其次,评估目的同时是对于产权变更程度的反映,氛围涉及和不涉及产权变更两种,碧昂更又可以细分为整体产权变更、部分产权变更和无产权变更等几种表现形式。

二、资产评估原则的经济学分析

所谓资产评估原则,就是指为了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相关活动,包括资产评估的权益方、评估人员以及资产占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评估行为的规范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工作原则和经济技术原则两大类,工作原则要求第三方评估人员在评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做出专业、客观、公正、科学的判断,而经济技术原则则是要求评估人员要用专业知识对客观经济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进行资产价值判断,这也体现了资产评估原则的经济学基础。

资产评估的经济技术原则包括供求原则、替代原则、预期收益原则、贡献原则和评估时点原则几大类。其中,供求原则是指评估过程中,供求关系影响到评估价值,同时供给数量也受到成本、技术等因素影响,这些都应当考虑到评估中去;替代原则是指用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预期收益原则中预期是指对于不确定的经济量做出的预测,收益也是指资产处于正常情况中的最佳利用状态所能产生的正常收益;贡献原则用来评定要素资产在整体资产中的价值高低和贡献地位;评估时点原则是针对货币本身的时间价值,应当在评估中折现为现值。这些资产评估原则都跟经济学理论一一相对应。

三、资产评估途径的经济学分析

1.成本途径

成本途径是指从购买方角度出发,将资产成本费用为出发点进行资产评估活动,一般根据当前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种贬损因素之后得到。因此,在成本途径的资产评估方法中,以劳动价值论为依据从成本角度评定资产的价值构成;通过要素价值论的商品价格作为理论依据进行重置成本的判定;并将其中的资本周转理论作为资产实体贬损判定理论依据;用劳动时间论来判定资产的功能性和经济性贬损价值数,最终形成资产评估的成本途径评估结果。

2.收益途径

收益途径是指将评估对象的剩余使用期限和预期可创造的收益的折现的方式进行估算而得出的现值,主要使用效用价值理论和货币时间价值理论为参考依据。效用价值论是以满足人的欲望和效用的主观评价来表达物品的价值。资产收益值得是资产的客观可收益价值而不是指它的实际收益价值。由于货币也具有时間价值,因此对于让渡资产的货币价值本身也需要得到补偿,必须大于当前投资货币。收益途径的资产评估方式也是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才得以实施和实现的。

3.市场途径

市场途径是指根据市场上同期相同或类似资产的加以价格作为参考标准,通过类比或者直接比较等方式得出评估结果的方式,市场途径主要以替代原则和均衡原则为指导理论依据。市场途径的运用通常要求有一个公开公平的活跃的具有竞争力的市场环境,能够进行公平交易,满足均衡价值理论的市场要求,并且对于市场价值的评定应当根据当前的类似或相同资产进行比较和调整得出,要符合市场现行价值的替代原则。只有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市场途径评估结果。

结语:通过资产评估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资产评估是以经济学价值理论为基础而进行的具体的评估活动。通过分析发现,资产评估的目的、原则和途径都是以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和实践基础的。因此,加强资产评估基本理论的经济学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建勋.谈资产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甘肃冶金.2011(6).

[2]张秀云,张绪成,修峰.浅论无形资产评估.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3]何福英.论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选择.经济研究导刊.2011(35).

政治经济理论分析 篇4

一、国有经济改革关键在于理论创新和突破

国有经济改革, 首先解决的不在于方法, 而在于改革原因、改革目标和改革方式, 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就取决于理论创新。科学的理论不仅成为国有经济改革的有力理论支撑, 而且在不断地转变为改革的设计和实践。

近年来, 对于国有经济的社会属性、职能定位、运行方式以及一系列管理原则等方面, 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基本有了一个实事求是的界定和较准确具体的阐述, 各方面的认识也正在逐步的统一。因此, 改革的步伐近来正在逐步加快, 成效也非常显著。然而, 要更加有效地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在国有企业中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对于有关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更深层次、更具体或更敏感的理论问题, 必须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

二、国有经济改革与理论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说, 国有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直接指导国有经济改革的经济理论简单概括为:所有制理论、国有经济功能理论、控制力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等几个重要理论。

从以上几个理论要说明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 它们之间应该是互为条件的, 而且应该表现为逐层递进的关系, 从前到后每个理论分别可以作为下一个理论的基础。但要强调的是, 在实践中, 它们之间未必表现为一种绝对的先后关系, 如我们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而控制力理论是在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但从现在来看, 控制力理论已经影响到了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 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理论基础。而且, 以前我们的改革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些理论往往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但每一个重大理论的创新都会反过来再次影响实践, 成为实践的指导原则, 保证实践的有序进行。所以, 从现在来看, 我们可以将国有经济的改革过程大致看作是与理论创新同步的过程。

因此, 国有经济改革的逻辑思路完全可以结合理论创新的逻辑加以更加明确的说明。

首先国有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问题, 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基础层面和居于核心地位的改革。由于原有的所有制理论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因此, 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所有制理论, 所有制理论不创新那么其他改革都将无法开展;

其次, 所有制理论决定了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 受所有制理论创新的影响, 国有经济的功能重新定位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以此来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而不是面面俱到。而明晰了国有经济的功能, 也就决定了国有经济的改革方向;

再次, 要处理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也就是通过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 把原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为主导地位, 改变国有企业范围过宽、数量过多、比重过大的局面。因此, 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和“抓大放小”的战略调整, 通过控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从而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

第四,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从微观层面来看, 必须实现微观主体的再造, 即需要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实现政企分开。通过股份制改造, 不仅可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而且, 通过国有资本的独资和控股形式可以保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更重要的是股份制具有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最后,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 即要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 这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从而也符合了公有制创新理论所要求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 以股份制改造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己经成为公有制的最重要实现途径。

总的来说, 国有经济改革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最后终于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为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我们现在的国有经济改革, 完全是由这条战略指导思想即改革思路决定的。而且, 通过以上分析, 也可以说我们己经找到了一条逻辑清晰的、科学的国有经济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宋涛.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的实践和问题[J].《经济评论》.1996年第2期[1]宋涛.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的实践和问题[J].《经济评论》.1996年第2期

[2]袁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J].《求是》.1996年第11期[2]袁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J].《求是》.1996年第11期

[3]张卓元.国有企业改革—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改革的主题[J], 《新视野》, 1999年第4期[3]张卓元.国有企业改革—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改革的主题[J], 《新视野》, 1999年第4期

[4]周叔莲.国有企业改革仍需克服思想障碍.《发展导报》.2001年3月2日第3版[4]周叔莲.国有企业改革仍需克服思想障碍.《发展导报》.2001年3月2日第3版

[5]许经勇.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形式[[J].《理论与改革》, 1998年第1期[5]许经勇.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形式[[J].《理论与改革》, 1998年第1期

政治经济理论分析 篇5

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管理会计研究状况而言,学者的研究可以根据方向不同分为以下两大类:其一是注重在企业实践中总结成功经验,尤其是管理会计在中外合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应用经验,从理论与经验方面寻找其共性所在,并将之推广;另一类则是以欧美管理会计发展为中心,推崇欧美国家的学者在管理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而形成系统评价,以此对国内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进而分析国内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解决措施。

1.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会计假设脱离实际。会计假设是一种逻辑性的命题或者推断,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这就意味着会计领域中存在于某一时期内无法验证或者尚不能确定的事项,会计人员在面对这些事项时需要以正常情况下的客观实际或者发展趋势为依据,作出会计假设。会计假设同样存在于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包括货币时间价值、变动成本法以及成本习性分析等假设。然而,部分假设与企业中会计实践活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以本量利分析为例,若企业对单一产品的产销,需要假设产量与销售量之间存在平衡关系;若是企业进行多种产品的产销时,则需要假设这些产品具有稳定的品种结构,换而言之,即是假设在企业的总销售收入额中,多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所占的比重不便。本量利分析只有在这些基本假设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开展。然而企业行政管理与业务招待等费用没有准确的开支数额,因而企业每个会计月的固定成本额不是相等的,此外,人工效率、运输方式以及进货渠道等因素也会对单位变动成本发生改变。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我们能够做出各种假设,但是这些假设脱离了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导致理论与实际脱离。

2.管理会计方法中引入复杂的.数学模型后,其可操作性将降低。由于学者在进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是对于会计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研究人员在管理会计理论中设计了较多复杂的数学模型,为会计实际工作者造成了困惑。从实用性的角度看,这些数学模型严重缺乏实践基础,甚至有故弄玄虚之嫌疑,极大地降低了管理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例如,概率分析法往往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用于决策与预测分析,理论研究中能够将各个事项的概率直接设定,但是在实际的经济管理活动中,事项的概率难以准确界定。这些问题都会在实际中应用管理会计方法产生不利影响。假如在会计实践中,会计工作者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数学模型的了解,但是这种定量分析方法难以将信贷利率、市场供求、经济环境以及国家颁布的方针政策等非计量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决策或者预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

3.管理会计不能较好地满足管理者的决策需求。部分管理会计方法若要应用在企业管理中需要付出较大代价,这些经济性较低的方法难以在会计实践活动中应用,还有部分方法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求相关性较低,这都导致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积极性不强。就目前情况而言,管理会计教材多是将工业企业作为编写范例,而在金融保险和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商品流通等企业以及其他非营利性机构与服务行业中,大多数管理会计方法难以较好地满足管理者的决策需求。例如,理论上对于最优质量成本的确定,应当是单位质量的损失成本与检验成本、单位预防成本相等时存在。而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检验成本以及单位预防成本的计算十分复杂,最优质量成本的确定知识在理论上存在可行性,但是缺乏实际操作性。就算是按照以上方法确定了最优质量成本,理论上能够保证企业的质量成本最低,然而对于最佳合格率不能保证是100%,这是由于企业若要满足质量上的高要求,则需要增加成本投入,这种做法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具有经济性。

二、管理会计理论前瞻

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方向的探讨,应当从会计实践出发,提高管理会计理论方法的实际操作性,寻找理论方面的原因,不断进行改进,而不应寻找客观原因或借口进行开脱。因此,在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中应当始终坚持以实践需要为向导,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理论对于会计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1.规范化研究。规范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保证管理会计方法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其主要内容是规范化管理会计理论以及方法体系、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划分以及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从哲学角度来看,实践决定理论,因而管理会计规范化研究是把以往会计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汇总,将之以系统化的理论形式表现。

2.提升管理会计方法的实际操作性。对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应当改变以往过度重视学者而忽视会计工作者的参与,应当提高会计工作者在研究中的参与性。为提高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实际操作性,应当始终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创造机会是理论研究人员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验证,在理论研究人员与会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工作中,以实际调研结果结合理论研究成果,明确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中经过实践验证、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加以推广。

3.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在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工作中,应当首先确定明确的管理会计目标,以此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始终处于管理者的控制之中。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以及方法与智能等内容。除此之外,在进行完善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理论服务与实践的原则,明确对“理论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认识,切实发挥在实践活动中管理会计理论方法的指导作用。

三、结语

连锁经营优势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篇6

[摘要]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连锁经营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一种商业经营与组织形式,在商业竞争中越发显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国内外有关连锁经营的文章多从实证研究角度分析,本文试图从规模经济理论、专业分工理论、信息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等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连锁经营的制度优势做出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连锁经营规模经济专业分工信息经济交易费用 产权

连锁经营(Chain Operation)是指通过一定的联结纽带,遵循一定的规则,将众多分散孤立的经营单位联结在一起,并按照规则的要求进行商业运作。连锁经营于1859年起源于美国,是社会化生产和社会化消费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现代化商业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一出现就迅速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本质要求与运行规律,以组织反应迅速和组织创新能力表现出巨大竞争力。连锁经营方式包括正规连锁(RegularChain)、特许连锁(Franchise Chain)和自愿连锁(Voluntary Chain)三种形式,它通过明确的企业内部分工协作或企业与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形成一个具有密切联系的经营体系。该体系采用集中采购、配送、促销,统一标识、统一产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和统一核算的做法,能充分发挥其议价能力强、平均成本低、管理计算机信息化、抗风险能力强、及时迎合消费潮流、更易扩大品牌影响力等优势。本文拟从规模经济理论、专业分工理论、信息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等经济学理论角度对连锁经营的制度优势做出分析与探讨。

第三方物流经济理论应用分析 篇7

一、第三方物流经济理论的产生

第三方物流之所以得以迅速发展, 除了适应时代需要以外, 也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1937年, 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 (Ronald·Cosas) 在《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 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 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 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 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 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 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 可以将市场内部化, 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包括两项费用:一是企业为搜集有关交易对象和市场价格的信息而付出的相应费用, 称之为获取准确市场信息的费用, 即搜寻费用;二是为避免冲突进行的谈判、缔约并付诸法律支付的有关费用, 称之为谈判、履行费用以及监督。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在科斯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界定了交易费用, 把交易费用分为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 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 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 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 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 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 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世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股东与经理、经理与员工、选民与人民代表、公民与政府官员、原 (被) 告与律师, 甚至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都可以归结为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所以为了预防和惩治代理人的败德行为, 委托人有必要采取对代理的过程实行监督, 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作用。这样使得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最早提出委托代理概念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股份制公司的管理体制问题。代理问题就是研究如何进行制度设计, 使经理层在按自身利益最大化行动时, 最大程度地实现股东的利益。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是委托人不得不对代理人的行为后果承担风险, 而这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委托代理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 只要当事人各方在拥有的信息上有不对称性, 就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交易费用理论的重点是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企业的边界、企业存在等;交易费用经济学将重点放在市场和企业 (纵向一体化) 的选择上, 代理理论的重点在于企业内部结构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 代理理论更为关心企业的内部结构 (横向一体化) 的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现在假定产出是代理人努力的一个函数, 则两者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π=π (a) (1) 式 (1) 中π是产出或利润, a是代理人的工作努力程度或行动, π (a) 是以代理人工作努力表示的生产函数。该公式表明, 不管代理人的目标函数如何, 他的工作努力是可以观察到的.这样代理人就不至于损害委托人的利益。退一步, 即使工作努力程度是不可观察的, 但是如果产出是能够观察到的, 而且产出与努力是对应关系, 那么代理人的行为也可以从产出中准确地推断出来, 在此情况下, 委托代理问题是不容易出现的。但客观上, 由于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 因而影响产出除了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外, 还存在着一个外在变量, 我们假定这个随机变量为Q, 那式 (1) 变成了式 (2) 。π=π (a, Q) 此时, 代理人的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就难以推断出来。因为代理人会告诉委托人, 由于受客观环境 (即随机变量Q) 的影响, 他的行动受到阻碍, 而由于信息 (对Q) 不对称, 委托人无法知道代理人所说的真伪, 于是委托代理问题就产生了, 这就意味着委托人要通过一定的合同条款来激励和约束经理在签约以后能够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对这些最优合同的寻找就构成了规范的委托人——代理人理论。一般而言, 这样就出现了阻碍契约执行的两大因素:道德风险 (作为代理人没有作出最大的努力) 和逆向选择 (代理人不如实表现自己的能力) 。

三、交易费用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在第三方物流中的应用

(一)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有助于减少交易费用

1.第三方物流的建立将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从交易主体的行为来看, 建立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 提高双方对不确定因素的认识能力, 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从而避免过多的讨价还价引起的交易成本。物流外包方与物流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 机会主义行为会迫使企业采用自营方式, 这种方式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使企业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与核心业务关系不大的物流上, 制约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巩固。自我约束机制使交易双方将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交易费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2.减少各种履约风险。从交易过程来看, 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具有经常的沟通与联系, 这样可使搜寻交易对象的费用大为降低;物流伙伴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依赖, 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在冲突发生时, 可以根据契约通过协商加以解决, 避免繁琐的讨价还价以及诉诸法律所产生的费用。

3.建立物流联盟。从交易特征来看, 交易双方的依赖性会使企业间建立物流联盟。对于那些物流在企业战略中起关键作用, 但自身物流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 组建物流联盟将会在物流设施、运输能力和专业管理技巧上收益极大;对于物流在其战略中不占关键地位, 但其物流水平很高的企业则可以寻找伙伴共享物流资源, 通过增大物流量获得规模效益, 降低成本;对于那些物流在其战略地位并不很重要, 自身物流管理能力也比较欠缺的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是最佳选择, 这样能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费用。交易频率高意味着双方交易量大, 相应地会产生较高的交易费用, 采取联盟的形式可以通过长期契约的方式大大减少谈判和签约的次数, 达到减少事前交易费用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规范交易行为、简化交易手续来减少事后交易费用, 消除高频率的交易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实际的平均交易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另外, 以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可以实现企业间的信息交换, 一方面可以克服人的理性局限, 另一方面能增加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数量, 使市场竞争充分。

(二) 委托—代理理论在第三方物流中的应用

1.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种显露或隐藏的契约。按照契约, 以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用另一个或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 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力, 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按照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确立原则, 信息占有少的一方物流外包者为委托人, 信息占有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代理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使得各参与主体的效用衡量标准及信息占有状况存在差异, 其各自的相关行为可能在总体上对风险投资的综合利益目标产生消极影响。所以, 必须通过一个有效合理的契约来规划指导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当物流外包方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公司并签订契约时, 开始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一个委托—代理合同首先要以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2.激励机制的设计与选择。在物流业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必须要满足两个约束条件:一是个人理性约束条件, 投资者要保证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 就要保证物流公司所获得的效用不能小于他在其他地方工作所获得的效用;二是激励相容条件, 物流公司将采用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方式来选择自己的行动。在委托人设计的契约中, 除了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还应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原理将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有机结合, 共同发挥激励机制作用。

四、理论应用的结论和启示

(一) 理论应用的结论

1.是利润源泉和科学的发展方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 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使企业通过集中自身的各种要素资源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从而更大幅度地提升第三方物流参与各方的自身效益, 是重要的利润源泉和发展方式。

2.是对生产型企业的关注和支持。第三方物流运作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建立能促使第三方物流委托方和代理方共赢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我国, 这一新型的产业形态, 正处于发展阶段, 需要社会各方面, 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的关注和支持。

(二) 理论应用的启示

1.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从优选择。企业物流外包, 是目前各类企业做强做大自身主业,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从优选择, 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可以从物流外包协作中获得新的利润源泉和科学的发展方式。

2.加快了推进物流企业等级评定工作。从物流企业自身建设入手, 提升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塑造第三方物流的合格市场主体, 推动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

3.提供了操作标准和新的市场平台。通过物流企业等级评定工作, 形成社会广泛认可的公正客观的企业信用能力标识, 为优化物流市场环境, 促进建立健康互赢的第三方物流委托代理关系, 降低委托费用, 消除信息不对称, 提供了操作标准和新的市场平台。

参考文献

[1]顾江.规模经济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1.

[2]日, 市来清也.物流经营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2-01.

论经济理论分析商业银行上市 篇8

我国商业银行上市的主要目的在于借用国际资本市场, 实现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根本性改变。吸取历次改革的经验教训, 启动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进行了财务重组与治理结构配套的“四部曲”:第一步是用原来的资本金核销损失类贷款和其他资产;第二步是按市场价值测算并进一步剥离两家试点银行的不良资产;第三步是用外汇储备进行注资,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改革必须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机构, 或者走东欧的路子, 把资不抵债的国有商业银行白送给外资银行。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 决定背水一战, 由我们自己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依靠我们自己的智慧和努力, 但需要聘用国际的或者外资的会计师、律师、评估机构提供服务, 同时需要借用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和规则。

上市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自身产权明晰。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其中产权清晰是基础。过去, 财政部的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和国有金融资产管理者的身份重叠, 国有商业银行出资人的权利分散在不同部门, 例如, 利润分配和预算审批权在财政部, 劳动薪酬核定权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高管任命权在中组部, 财务监督权在审计署, 业绩评价主要依靠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判断。表面上形成权力制衡。实际上由于责权不清, 造成政出多门、政企不分、效率低下和内部人控制格局。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后, 股东的产权凭证是股票, 股东通过参与股东大会行使其完整的出资人权利, 对银行所有重大事项进行表决, 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上市推动银行对其自身的产权进行清楚界定。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四部曲之前有一个序曲, 即对银行的每一项资产进行确权。所谓确权是指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 经过申报、权属调查、审核批准、登记注册、发放证书等登记规定程序, 确认某一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其他项权利。家庭和私营企业, 作为私有产权单位, 产权界定相对清晰。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其国有独资性质, 多年来缺乏产权意识, 部分资产权属模糊, 例如房产证不齐、财政划拨的资金和财产缺少法律确认手续、委托贷款合同缺失等等。确权工作量很大, 以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没有激励去花费大量成本做这项浩繁的工作, 上市要求银行对陈年旧物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

为保证股东和债权人利益, 股票市场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是由外部审计师来进行的公正、独立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 外部审计师要对财务报表行使必要的审计程序, 以及以支持的审计证据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与可接受的审计准则相一致。如果外部审计师的意见阐明报表符合审计准则, 则在报表中包含着对审计责任的信用问题。国有企业的根本特征在于预算软约束、无破产压力、不以利润为目标, 以前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便是典型的预算软约束。解决国有商业银行预算软约束的根本方法就是让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上市后, 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的差距显性化, 压缩费用的压力自然产生。其次, 上市以后, 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 银行年度预决算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摘要:家族企业难以保证后代继承经营管理能力, 因此, 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 一般也是通过设立股份公司并上市来解决委托代理机制问题。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股份发行的公开性和股权转让的自由性, 相比有限责任公司, 更能有效解决筹资和委托代理问题, 是人类迄今为止设计的一种最优的产权制度。公开上市则是对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制度的进一步深化,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信息披露约束进一步强化;第二, 定价充分合理:第三, 市场交易具有连续性, 股份具有充分流动性。通过股票市场透明度约束和股票价格压力, 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将得到有效提高。

资本形成对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篇9

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形成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把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 投资又如何形成一定的资本, 产生一定的生产能力的过程称作是“资本形成”。生产资源的典型特征是稀缺性, 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资本存量的多少和资本形成的快慢是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 因此, 绝大多数的发展经济学家都非常重视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本从类型上来分可以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 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一般的生产要素不同的地方在于:资本在生产中既是投入量又是产出量。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中, 资本的形成率越高就意味着未来潜在的总产出增长率越高, 资本形成的多少不仅代表着当前的生产力水平, 也代表着未来的生产力水平, 但是这里的资本形成指的是“净资本形成”, 或者说是“净投资”。所谓“净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 就是指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之后的部分, 对经济增长真正发生作用的就是净投资。

二、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哈罗德—多马模型。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 G=S/K, 其中资本—产出比K (代表着投资效率) 被假定为不变。在假定K不变的前提下, 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就是储蓄率S。在这个模型中, 储蓄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 通过增加投资来满足因生产力提升而带来的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 储蓄率就代表着投资率或者是资本形成率, 因此, 资本的形成就成为了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同样也适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早在十八世纪, 古典经济学家就认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是分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在于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 而劳动力的增加必须要依靠投资的增加。因此, 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资本形成的多少直接关系着经济增长率的高低。

2、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大推进”理论的要点是:要想获得任何成功机会的话, 用于一个发展项目的资源必须要有一个最低的限度水平。罗森斯坦—罗丹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是人口众多, 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业劳动力严重剩余并且劳动生产率低下, 人民收入水平低下以及资本形成规模小, 要摆脱这种贫穷落后的状态, 只能发展工业, 实现工业化。但是发展中国家缺少发展工业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所以, 为了实现工业化, 应该首先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全面大规模的推进资本投资, 此时的资本投资必须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这个最低的限度水平就是经济“起飞”的临界值。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投资把经济从贫困落后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推动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 实现工业化, 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可以看出一定量的投资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要阶段, 而实现投资的前提则是资本的有效形成, 所以, 资本形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罗斯托研究的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并向发达国家成功转变。罗斯托认为, 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有5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他提出了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起飞的三个先决条件, 其中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达到10%以上的净投资率, 可以看出, 资本形成是实现起飞的首要条件。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的资本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 第一种途径是通过转移收入控制权, 这其中包括两种方式, 其一是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其二是引进外资。第二种途径是把部门利润重新转化为投资, 这其中也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出口部门的外汇收入换回国外的生产性资料。二是扩大国内需求, 使得国内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并鼓励他们再投资。很显然, 罗斯托也认为对经济增长率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投资率, 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三、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认为,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着长期的贫困, 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贫困的恶性循环”, 而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的缺乏。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形成方面存在着恶性循环关系。从供给方面分析: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 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很低, 储蓄能力就小;低储蓄率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得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经济增长率, 低经济增长率又造成新一轮的低收入。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形成率—低生产率—低经济增长—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需求方面分析:在发展中国家, 人均实际收入水平低导致人民的购买力很小, 对投资的引诱很低;投资的低引诱导致资本形成不足, 并造成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和低生产率;低生产率最后又导致经济的低增长和低收入。如此反复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经济增长—低收入”恶性循环。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 他用结构主义方法来探寻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 最后得出了资本缺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这样一个结论。

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纳尔逊利用数学模型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与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 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的形成问题, 进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该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的“陷阱”, 必须通过大规模的资本投资, 使得投资和产出增长超过人口增长, 才能走出“陷阱”, 实现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和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过低、投资引诱不足和资本缺乏, 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的缺乏。所以, 资本稀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全面大规模的投资, 提高资本的形成率, 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3、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

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 Y=C+I+G+X-M, Y=C+S+T, 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 I表示国内投资, G表示政府购买, X表示出口, M表示进口, S表示国民储蓄, T表示税收, 结合上述两式得到M-X=I-S (假设G=T) , 即外汇缺口等于储蓄缺口。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认为, 一个国家为了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该国的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 而吸引外资可以同时填补这两个缺口。如果在外来资本缺乏的情况下, 一个国家的投资水平将受制于该国较低的国内储蓄水平, 从而阻碍该国经济的发展。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同样说明了资本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资本的缺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2]杨永华.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7.

政治经济理论分析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现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到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万亿美元。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引发外汇储备与经济发展关系是否协调发展的争论。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在如何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建议中,外汇储备的使用也得到各方关注。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1日在伦敦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时就表示[1],中国正在探讨、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外汇储备来为我国的建设服务。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2]表示,鉴于全球经济衰退加剧,加之中国政府考虑通过其他措施促进国内经济(尤其是国内消费),政府考虑动用巨额外汇储备刺激增长的举措非常合理。这些事例表明在应对经济衰退时,人们会想到利用外汇储备来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效应。然而,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3]在出席阿根廷央行会议时则表示,国际经济危机之前积累起来的巨额外汇储备并未真正起到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与许多人预想不同的是,这些储备的使用也没有给国内经济的增长带来帮助。

究竟外汇储备能否起到支撑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实证分析。从检验结果来看,短期内外汇储备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从长期来看不是。本文认为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是暂时的行为,临时使用外汇储备可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正是外汇储备发挥了其在对国际收支调节过程中充当经济政策“缓冲器”的功能。但是要真正带动经济增长还需要依靠其他政策发挥作用。我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量,并不意味着使用外汇储备拉动经济增长就可以是一个长期政策,过多持有外汇储备反而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外汇储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一直为我国学者所关注。我国外汇储备与GDP的增长有着很密切的正相关性,是外汇储备增长带动我国GDP的增长,还是我国GDP的增长带动外汇储备的增长呢?在我国直接对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中,贺金凌[4]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组数据,采用Kendall和Spearman非参数检验方法对经济增长、货币供给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检验,研究表明货币均衡模型认为一国储备的增长与本国经济增长正相关的观点在发展中国家可以得到证实;对发展中国家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外汇储备变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可以肯定的。

余维彬[5]指出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雷珏[6]对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外汇储备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外汇储备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变动的反作用并不是很大。 曾菊英[7]引进非参数回归中的近邻估计来衡量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增加的促进作用。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不是恒定不变,表现为其斜率是不断变化的,即经济增长与外汇储备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外汇储备依然与一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韩海波[8]研究表明外汇储备和经济增长二者长期内是互相影响的,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要更显著一些;短期内,GDP是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而外汇储备却不是GDP增长的原因。

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的积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的研究认为短期内外汇储备是GDP增长的原因,但是长期内不是。所以,短期内通过运用外汇储备政策可以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但是这不是长期的手段。

三、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一国外汇储备的来源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获得:第一,政府为了内部经济目标的实现进行的外汇干预可以增减一国的外汇储备量;第二,货币当局可以直接从国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来补充外汇储备;第三,储备货币的发行国还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协议来相互提借外汇储备;第四,国际收支的盈余是外汇储备增加的来源。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比起发展中国家拥有更为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聚集地区,它们在金融市场上进行直接干预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直接从国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来补充外汇储备比较方便,又因为它们的本币多是世界可自由兑换货币,通过货币互换协议来相互提借外汇储备也比较方便。所以,前三个方面是发达国家获得外汇储备的主要渠道。发展中国家经常以“出口导向”作为其主要的贸易战略,这样国际收支盈余就是它们最主要的外汇储备的来源渠道。对于我国来说,长期存在的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双顺差,造就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大量累积。

造成国际收支的盈余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经济周期因素、货币性因素(包括利率、汇率、成本、物价等)、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产品供求结构、要素价格结构等)、收入性因素、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外逃以及突发性因素。一国的经济增长会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这些因素,从而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差额出现盈余。所以,经济增长对一国外汇储备有着极为密切地影响。

(二)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层次实现的[9]:第一个层次是从世界范围内来考察。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外汇储备相应增加,它起着对国际商品和金融资产流动的媒介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具体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考察外汇储备的作用。从一国角度来看,持有外汇储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当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政府可以动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避免采用其他调节措施可能对经济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动用外汇储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它只能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赢得必要的时间,使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可以在一个恰当的时机进行,或者减轻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的力度。外汇储备的这种缓冲器作用,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一国货币当局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通过改变市场供求关系来稳定汇率,或者使汇率的运动符合政府既定的目标。当政府拥有足够数量的外汇储备时,便可以影响市场心理,增强人们对本币的信心。在当代国际金融市场游资充斥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对汇率的稳定、对于保证经济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外汇储备是反映一国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外汇储备较多的国家举债能力较强,它减少了外国债权人向该国贷款的风险,也使该国能够以较为优惠的条件利用外资。

4.影响货币发行量。在中央银行参与外汇交易的过程中,会相应改变流通中的本国货币数量。当购买外汇增加外汇储备总量时,会有相应数量的本国货币投入流通;当售出外汇时,可能会收到相应数量的本国货币。所以,外汇储备数量变动通过改变本币流通数量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四、我国外汇储备与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的样本数据为1981-200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GDP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外汇储备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GDP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1978=100),对1981-2008年的名义GDP按照1978年的不变价格进行调整(计算见表1),分别记为GDP和FR。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GDP和外储的数值取对数,记为LNGDP、LNFR。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直观上平稳时间序列将围绕其均值上下波动,并有向均值靠拢的趋势,而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随着时间的位移发生变化。若一个时间序列在一阶差分后变为平稳过程,则称其为单位根过程。本文用增广的Dickey Fuller 检验(ADF 检验) 来对外汇储备总额LNFR 、国内生产总值LNGDP作单位根检验。

应用EVIEWS5.1软件对LNGDP、LNFR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t统计量值比显著水平为10%的临界值都小。所以,拒绝原假设,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

表2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检验类型中的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N表示不包括C或T。)根据AIC和SC确定滞后阶数。

既然LNGDP、LNFR这两个变量是平稳的,两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进行因果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在考察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时采用这样的方法: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取值所解释的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值是否可以提高y的被解释的程度。如果是,则序列x是y的格兰杰成因,此时x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一般地还应考虑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序列y是否是x的格兰杰成因。尽管短期内外汇储备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从长期来看不是。检验的结果表明 LNGDP不是 LNFR的格兰杰原因,被拒绝,LNGDP是 LNFR的格兰杰原因。在四期前,LNFR 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被拒绝,所以LNFR 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但在滞后期4期之后不能拒绝,LNFR 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

检验结果说明:(1)如果从短期来看,外汇储备和经济增长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2)如果把短期和长期结合起来看,GDP的增长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而短期的外汇储备增长促使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的增长并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五、结论

我国外汇储备和经济增长水平息息相关,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外汇储备总额也越高。可见,我国近几年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与我国国力的增强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利用外汇储备来刺激国民经济增长则需要考虑这是一种短期行为还是长期行为。如果是短期的权益之计,是为给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较为良好的实施环境,那么外汇储备的运用是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是要找寻对经济增长长期影响的因素,那么就应该放弃对外汇储备的幻想,应该多进行调整和振兴产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保持金融的稳健等工作来支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投资咨询网[EB/OL].[2009-02-03].http://www.ocn.com.cn/free/200902/waihui-chubeiciji030833.htm.

[2]证券之星[EB/OL].[2009-02-10].http://news.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SS,20090210,30110601&columnid=2651.

[3]财华社[EB/OL].[2009-09-01].http://mon-ey.163.com/09/0901/09/5I471N97002533TM.ht-ml.

[4]贺金凌.经济增长、货币供给与外汇储备:对货币均衡理论的检验[J].世界经济,2000(10):29-35.

[5]余维彬.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J].资本市场,2004(11):41-44.

[6]雷珏.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8.

[7]曾菊英.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的非参数回归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9):9-10.

[8]韩海波.中国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甘肃金融,2007(12):28-29.

政治经济理论分析 篇11

【关键词】城市增长;经济学理论;影响因素

我国自从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数目不断持续增加,城市所含的人口也飞速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累积效应,正是由于城市的巨大聚集效应大大加快了城市规模,从而促进了城市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不断的改善,在整体上城市的规模快速增长体现在了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本文主要是简单介绍了城市经济增长的背景,分析了城市增长的具体内涵,并且结合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我国城市增长的多种模式,以及影响我国城市增长的不同要素,而且提出了城市合理科学增长的建议。

一、城市增长的定义

关于城市增长的定义主要有多个角度,其表面意思是一个城市的产生到发展主要包括了“小规模的城市—中等规模的城市—大规模的城市—特大规模的城市—整体城市群”这一变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增长是具有连续性的,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发展用地面积在逐渐增加,城市的人口也在逐渐增加,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得到提升等方面。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在空间意义上的城市增长主要有城市的内部的土地的利用变得越来越高的集约,城市土地布局不断地进行调整着以及城市外围的发展用地面积不断得到增加。从非空间上的角度来看,城市增长主要体现在非空间意义上的变化,例如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人口的增长,经济得到发展以及不断调整的产业结构。同时人们不断对自身的生活条件以及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说,关于城市增长,有多个方面的不同理解,这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增长所选择的研究方法以及分析得到的结论。

二、城市增长的经济学原理

(一)城市聚集经济原理

关于城市聚集经济的定义和特点,其本身就具有较广的解释。聚集经济的内涵较为丰富,其本质的概念主要体现出一种外部性。在当前较为主流的研究文献中,不同学派的专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聚集经济。总的来说,一般的聚集经济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即企业在空间上发生聚集,从而通过经济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会发生成本的节约。而城市也可以看做是经济景观,这属于一种空间经济的体系格局。这也是社会经济活动发生空间聚集从而产生的结果。从这一方面来说,正是由于经济力量,从而使得城市发生形成和增长。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以及存在内部生产规模的经济,从而促使了城市的形成以及增长。具体来说,由于存在一定的比较利益,使得社会的分工方面得到不断发展,而反过来,由于社会分工得以不断深化,而且存在一定的生产规模经济,使得城市的非农经济产生了空间聚集的条件;由于居民和企业发生了空间上聚集,从而使得城市出现了特色的聚集效果。也就是说聚集经济才能够促进城市的形成以及增长,如果没有存在聚集经济,那么就不会出现城市,城市也不会不断增长。

(二)基本/非基本理论以及乘数原理

由于基本/非基本的理论存在,使得城市的经济活动可以划分成基本和非基本两个方面。基本活动是指针对于城市的外部地区来进行服务的社会活动,而非基本活动主要针对于城市的内部进行服务的社会活动。由于建立并发展基本面的活动,使得城市的增长存在了内部动力,也就说所谓的城市逐步拓展对外的服务。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彼此之间进行循环往复发生持续性的集聚使得城市出现了增长的过程。城市的基本社会活动来自于城市发生的社会资本投资、城市的收入和居民数目的增加,城市的发展能够产出比城市发生的社会资本投资多数倍的增长总量。同时,由于城市的经济活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着城市之间的经济连锁性以及经济放大性,所以城市增长也遵循乘数原理。根据乘数原理,经济学者又进一步地研究了城市基本/非基本的活动,得到较为全面的理论,即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以及其是否具有进一步增长的潜能主要决定于其对外基本社会服务活动的有效性,一座城市必须要具备开放性的外向型特点,才能真正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

(三)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主要是指城市中的内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联系,而且其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旦某个产业部门刺激了城市的经济增长,那么在其整体产业经济的基础上能够持续刺激其他新的产业的诞生以及进入,并且使得老产业被淘汰,从而使得城市在循环累积不断持续过程中逐渐发展。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理论关键是在于重点描述了城市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也就是说当城市发展到后期的阶段的增长方向问题。对于工业城市,该理论重点关注了当城市增长到资源已经得以接近完全利用的阶段时,其增长不再受制于资源,而是受到其聚集的资金以及劳动力量等其他要素能力的影响。

三、影响我国城市增长的主要因素

由于我国的城市快速增长,在增长中逐渐暴露了越来越多的突出问题,所以我国的城市增长的研究分析越来越具有明显的意义。城市增长方面的分析研究属于城市经济学系统中的一部分,这里面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经济关系,也反映出了不同层次的社会问题,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影响城市增长的因素。

(一)财政支出总额以及外商的投资力度

我国的城市的增长主要与城市的财政支出总额以及外商的投资力度有关,且明显受到其正面的影响,但是却受到城市的工资水平的负面影响,这可以通过城市的高生活成本自然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得到解释。另外,随着我国的发展,一个城市的投资因素对于其城市规模增长的积极作用逐渐变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减弱,这不仅仅反映了边际收益的递减,也体现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再单一限制人口的迁移。

(二)城市环境和教育变量

一个城市的市容环境以及教育变量虽然短期不能明显体现影响城市的增长,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市容环境以及教育变量能够对城市的规模增长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从不同的时期来看,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市容环境以及教育变量的需求逐步提高,市容环境以及教育变量能够一定程度影响到城市人口增长的关键要素,所以这属于城市提高其自身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三)城市工资水平

一个城市的工资水平明显能够影响到城市的增长,而且对人口的增长是负关系。这可以通过城市的高生活成本自然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得到解释。所以一个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大大限制了缺乏高技能的劳动人员的融入,但是,一般认为,一个城市的增长人口中,低技能的劳动者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由于,城市的工资高低能够明显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这说明,提高一个城市的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可以明显地促进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

四、关于我国城市增长的建议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的增长体现出了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一基本的特征。在国外,城市快速增长使得很多人从经济学方面进行研究,越来越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分析城市增长。但是,对于我国,这一方面的研究分析相对较弱。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缺乏详细的历史统计数据,即便存在统计也存在较少的不同口径的统计变化情况;从另外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当前的经济社会正在同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就使我国的城市增长这一方面变得更复杂,国外的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学原理方面的假设缺乏了合理的依据,城市增长所设定的前提条件也没有了意义。所以分析研究我国的城市增长的措施具有明显的意义。

(1)加快改变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控制城市的建设用地的使用,防止盲目扩张,努力提高城市的建设用地的使用率,注意要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经济产出率,考虑到城市的人口的承载力。

(2)努力提高城市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城市中要提高技术的革新力度,大大提高城市的劳动生产率,这有利于城市人口的增长。

(3)外商的投资因素依然是目前城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所以必须要持续保持城市的财政支出力度,提高城市的基础建设等,选择性地加大外商的投资。

(4)城市公共设施和环境也是城市增长的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政府必须要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和环境的公共投资,通过不断完善城市的公共设施水平,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的增长。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增长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城市要结合自己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在合理的时期,城市的增长必须要紧密结合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市健康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继.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2003,(2):56-59.

[2] 庞海峰,樊烨,丁睿.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过程及差异研究[J].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2006,(3):69、72.

政治经济理论分析 篇12

自19世纪初叶以来, 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有很多, 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对比, 关于经济周期性波动原因的分析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观点。外因观点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主要因为政治制度、自然灾害等引起。如杰文斯的“太阳黑子说”认为经济周期取决于太阳周期。苏瓦雷兹和萨斯曼建立的动态理性预期模型认为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道德风险问题导致了经济周而复始的运动。但更多的观点偏重于内因, 其影响力也更广泛。研究内因对经济周期影响相关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克思、熊彼特、凯恩斯、希克斯、米契尔等经济学家。

经济周期 (Business cycle) 是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以经济扩张与和紧缩为特征周期性交替更迭的现象, 具体体现在国民经济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的周期性高低波动的商业周期、经济循环。一个企业经营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好坏, 除了受其内部各种条件的制约影响外, 外部宏观的经济大背景和市场环境有时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外部环境, 一个企业或许无力做什么, 但可以通过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部条件进行调整、完善, 充分利用外部环境, 在小范围内增强企业内部活力, 提升自身竞争力在经济浪潮中生存。正因为如此,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家们越来越关心经济大环境和市场形势, 制定针对性的战略、政策以适应周期性波动。米契尔的“自然发生论”认为在经济周期内成本和价格发展不平衡, 造成经济的周期波动。奥地利学派的周期理论从某种均衡状态出发结合其生产结构的假说来分析经济周期, 重点研究生产结构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凯恩斯主要研究资本边际效率周期性及其他短期变量对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各类复杂情况的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 从制度本身出发去探究经济周期性的根源,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爆发产能过剩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关于内因说的经济周期理论各有侧重点, 也能解释现实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现象,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更能说明一些问题。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认为,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对经济均衡的扰动, 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动力。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集中体现了熊彼特对经济周期的研究, 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扩展。《经济发展理论》阐述了企业家及其创新是资本主义演化的动力。《经济周期》主要分析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如何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在周期波动中的演化。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包括4项重要定义:“创新”的定义, 其主要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 是对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同时, 他严格界定了创新和发明, 创新是经济领域的概念, 而发明不是, 只有将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才是创新;在排除影响经济活动的其他因素外, 经济周期由繁荣和衰退交替循环进行, 此类经济模式定义为“纯模式”;在纯模式的经济活动中, 创新浪潮 (第一次浪潮) 引导经济自动在衰退和繁荣之间交替更迭, 但由于物价普遍上涨后的投机现象 (第二次浪潮) , 在经济活动衰退后, 紧接着出现了另一个阶段萧条, 萧条过后, 第二次浪潮的影响逐步消减, 经济进入复苏, 为使经济由复苏步入繁荣, 必须再有创新浪潮的影响, 这就是四阶段循环的定义;按照熊彼特多个周期由来的理论, 因为有多种创新存在, 有的创新影响大, 有的影响小;造成了长短不一的经济周期, 即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 这就是长短周期的定义。本文将以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 结合我国1978年至今的经济发展情况, 将经济活动轨迹按时间进行区域划分, 并对各阶段的循环特征进行分析。

二、对我国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特征的分析

根据20世纪末我国经济软着陆, 经济发展周期性模糊弱化的情况, 本文采用阶段性划分方法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循环特征。以GPD增长率和经济增长动力为衡量标准,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 (1978~2014年) , 经济波动按时间区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供给单驱阶段, 供需双驱阶段, 需求单驱阶段。

(一) 供给单驱阶段。

1978年至1991年期间该阶段的周期性特征为:投资扩张———供给扩张———消费扩张, 类似于熊彼特周期理论中多个短周期模型的组合。该阶段波动的频繁是由于政策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有的可能只是“纯模式”, 有的则迅速经历了熊彼特定义的四阶段循环。该阶段我国经济活动发展的波动性较明显, 主要原因是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国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方针政策等, 这些经济政策导致了显著的经济波动和完整的周期性。

(二) 供需双驱阶段。

1992年到1996年期间该阶段经济运行较第一阶段平稳性和持续性有所增强。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以及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政策后, 掀起全国各界的创新浪潮, 各界的需求和投资潜力大大激发。在供给和需求双因素驱动下, 我国的经济增长特征是:消费扩张———供给扩张———投资扩张———供给扩张, 保持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因为没有实现新一轮需求扩张, 该阶段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无法循环, 该阶段就是经济发展活动中的“软着陆”。

(三) 需求单驱阶段。

1.1997到2003年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低迷期。该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特征是:投资扩张———供给扩张———消费扩张。该阶段我国经济在面临亚洲金融危机的外部环境和经济阶段性调整的内部要求双重考验下, 通过扩大内需,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该阶段总需求扩张的宏观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比较接近熊彼特的“第一次浪潮”。

2.2003~2008年间, 是我国经济的过热期。该阶段的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是:高增长、低通胀———结构性过热———结构性过热收敛———经济结构性偏热有所校正。2003年的“非典”对我国经济增加带来巨大冲击, 为减轻影响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国家采取减税和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2003年到2008年, 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处于上升阶段, 部分时间段甚至出现“经济过热”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过度投资现象严重,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度, 房地产行业泡沫势头猛烈;物价上涨明显,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生产资料价格 (PPI) 持续大幅涨价;货币需求和供应快速增长。

3.2008年至今, 经济增长方式以政府主导、投资驱动为主, 形成过剩产能。外部与美国对接, 形成“恐怖平衡” (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 。2012年我国投资、消费、财政收入、债务均已达到临界点, 经济进入转折之年。2013~2015年, 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 使中国政策处于前所未有的纠结状态。内部前期货币超发、房价泡沫和政府债务风险积聚, 外部美国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 外资撤离, 中国制造业优势越来越小, 实体经济下滑, 导致“中美恐怖平衡”存在基础发生动摇。2015年中国面临棘手的政策选择:保增长意味着继续超发货币, 风险进一步加大, 调结构意味着接受较低的增长率, 面临改革阵痛, 而中国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改革阵痛有可能加剧社会稳定风险。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跟随美国次贷危机而来的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低迷直接诱发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波动, 2008年大规模政府投资虽然阻止经济下滑趋势, 但加大产能过剩的风险。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上述问题, 本文基于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自身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征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研究诱发经济问题的原因, 并寻求解决经济问题的新思路。根据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各国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实例研究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 当国家经济发展高速增长, 出现过高通膨现象后, 紧接着将迎来经济紧缩的阶段。各国政府通过自身的各项调控政策和措施调节本国经济过热来控制经济紧缩的程度。2008年上半年之前, 我国经济发展活动就遭遇类似情况, 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带来各种结构性问题, 若不进行经济调整, 经济的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政府可通过采取调控政策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或硬着陆, 也可利用经济发展中经济自身的调节来解决经济快速增长中的各种问题。分析我国本轮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本轮经济出现发展过快、经济过热、高通膨之时, 恰逢全球金融海啸带来全球经济低迷。全球金融海啸引起我国经济出现产能过剩、市场供需失衡、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如果没有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 根据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我国经济体本身也会进行周期性的调节, 完成通膨、通缩的阶段性波动。从我国经济周期发展的实况来看, 全球金融海啸加速我国经济体本身的调整节奏, 我国经济出现的经济低迷等问题是全球金融海啸引起的经济体提前调整的表现。因此, 为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高速增长引起的经济问题, 在制定调整经济体的政策和措施时, 一方面对于全球金融海啸引发需求下降等问题作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要利用经济体自身调整规律, 逐步改善经济发展过快引起的各项问题。如果只关注全球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问题而忽略经济体自身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当外部冲击引起的经济问题解决后, 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紧缩问题将会显现, 可能会延长我国经济紧缩的持续周期, 这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无疑是有害的。

四、结语

通过研究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可以看到, 我国本轮经济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 加速由于经济过热经济体自身调整的步伐, 虽然引起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的危机, 但也提供经济体结构调整的机遇。我国应对本轮经济危机的思路应该是危机并重 (危, 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机, 经济体结构调整) , 两手抓:既要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问题, 又要利用经济体自身周期性调整规律,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制度政策、供需冲击、货币冲击、金融冲击等创新源泉影响经济的长、中、短周期性波动。以此, 我国经济发展将走出经济紧缩的阴霾, 进入平稳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本塞利格曼.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0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 1934

[3]熊彼特.经济周期[M].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 1939

[4]熊彼特.经济变化分析[J].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 1986, 10

[5]张守一.现代经济对策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安全中间件下一篇:政府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