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文化(共12篇)
经济政治文化 篇1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很多次地提出, 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要建设好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如果想要做好生态文明的建设, 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生态文明的基本意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些方面。生态文明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而且生态文明有着很基本的含义。而其中的含义大概包括了生态制度方面的文明、生态意识方面的文明与生态行为方面的文明三个阶段内容。
文明对于生态制度而言, 就是一种能让人们主观准确地对待生态方面问题的一种十分先进的制度, 这项制度包括了生态的制度和法规。生态意识的文明就是一种非常进步的观念形态, 而这种形态就是要告诉人们应当妥善面对生态方面的问题, 这种形态包含了进步的生态方面意识与进步的生态方面道德以及能完全地体现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的生态准则。其中, 需要稍加强调的是完善并不断健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关联的法律环境, 较为着重地显示了法律中生态技术是怎样实现作用的。在一定生态文明意识以及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导和人类在生产生活不断实践活动中推动生态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的活动就叫做生态文明的行为。这其中包括了生产清洁、环保产业、经济循环、建设绿化和所有含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活动以及对应的管理活动, 这些同时也包括了人们的生态意识方面和行为能力的培养。
在多个层次上建设生态文明才是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 和大家认为的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是有所不同的。这主要是克服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 寻找节约型资源、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的一个过程。生态文明方面的建立不仅仅包括了人们在生态方面的问题上的那些对于之前来说进步的、积极的思想理念, 并且还包括了对生态的认识在我们当代的经济社会中的每一个范畴内的开拓。
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 在经济的方面上。
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层面的意思有一个前提就是指所有的由经济带动的活动都是密切需要和人类与自然互相和谐的。它主要有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和一些其他的经济活动相对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产业化。所以我们要大力开展循环型经济体系是一种要求。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知道, 但是如果要满足我们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在全社会倡导资源节约, 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减少污染的这种消费方式、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要大力度开发和推广替代以及整治污染和循环再利用相关的先进技术方法, 去开展清洁的能源与可再生利用的能源, 如果能树立起较为科学化合理化的生态能源可循环使用的相关理念, 就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生态能源在使用中的有用功效。我们应该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 努力做好节约资源、努力向友好型环境社会发展。过于老旧的生产方法就是一种过于物质化的生产进而忽略了要尽可能保护我们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法。我们应该全力去变更这种不合适的生产生活方法, 那就需要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方面的深入教育, 教导人们来变换老旧的生产生活理念, 让这种生产生活方法被我们所铭记, 让人们使用清洁能源, 尽量去减少生产污染成为每个人、每个企业、甚至是整个社会自觉的思想和发自内心的行动。
(二) 在政治方面上。
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党和政府需要重视的一个生态问题。要把解决建设生态文明以及生态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理念。所以这就需要每个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发展观。我们需要把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看待, 对于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们也要建立十分强大的发展观以及生态观。作为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打好设施基础和政治保障的措施,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社会保障。加强建设生态法治, 因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强大与全力建立法治化国家行程的提速, 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则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起了非常大的效果了。我们要发动群众积极的人, 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 确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应该学会使用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及时报告和指控。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良好的主体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应该确保群众知情权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可以真正赋予权力监督权力的实施, 让人们可以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刻体验和非常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 鼓励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三) 在文化方面上。
所谓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方面即是以帮助我们创新生态环境的所有思绪、想法、组织和筹备行为方法为代表的所有文化活动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良好且正确的生态文化意识。人和自然相互和谐共同发展的文化被称为生态文化, 同时会产生许多良性结果。例如:发展生态道德教育, 就可让人们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并且与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与人作坚决斗争。同时, 我们可以积极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生态道德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形成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美化绿色家园、防止环境污染、绿化美丽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生态文化的建设。所谓生态文化, 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它论述了一种抛弃了人类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通过遵从尊重自然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要求使得文化具有生态建设的意义。发展开来就是, 由生态伦理方面文化、生态哲学方面文化、生态科技方面文化、生态教育方面文化等多个方面构成了生态文化大体结构。
(四) 在社会层面上。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要求我们重视并加强社会事业的建设, 使得人们生活方式可以持续不断地革新。为达成目标, 我们需要做到:一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二是树立起一种社会风气, 此风气应该以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生活学习方法为导向。并且, 需要我们改变“人居”生活环境, 因为人们的身与心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直接相关。想要改变我们“人居”的生活环境, 那就需要同时注重城市与农村, 二者兼顾。所谓城市建设即大致包含了在城市里面建设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生态社区”。尽全力去满足城市里的居民对于居住环境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想要加强生态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做的。如果是农村, 在实践“生态示范区”的同时, 着重发展“绿色居住区”, 从而实现人口循环良性发展。继而继续发扬及实现优生优育的理念, 不断提高人口的素质教育, 使原本的人口负担转换为人力资源上的长处。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渐渐变成了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利的一种生活生产方法。提倡消费时勤俭节约, 放弃“一次性消费”。反对铺张浪费、摆阔, 拒绝自私享乐等消费行为。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 尽可能杜绝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以及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摘要:生态文明就是我们人类在开展物质化文明的过程中所不断改善和全力保护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无论在其内涵上还是在如今的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拓展和建设上都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生态文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参考文献
[1]麻然花.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建设层面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2]陈江昊.生态文明建设内涵解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3]张国兴, 祝晓光.加强政府在建设生态文明中主导地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2009
[4]王春刚.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及特点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5
经济政治文化 篇2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三、导学诱思
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文化的涵义及其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同于经济、政治,但是,它与经济、政治又密不可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相互影响:在经济基础上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那么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实例探究1]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 d.文华对经济有反作用
[实例探究2]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2)文化的反作用都有哪些表现?
[实例探究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
a.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决定作用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是以经济为基础的
d.文化对社会发展有反作用
[实例探究4]“小农意识、计划经济思想、官本位观念”一直是束缚我国中西部许多省市发展的“三条绳索”。这说明了( )
a 经济决定文化
b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c 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着经济的发展
d 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实例探究5]“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源:高考资源网]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经济政治文化 篇3
互联网中国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正如汪丁丁指出的,“中国现象复杂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转型期社会。它同时有三重的转型: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转型。这三大转型期恰好重合在一起了,这就使得当前我们社会转型的各种层面(文化、政治、经济)的波动发生在同一段时期内,所以显得变化莫测,大家都迷失了,大家都开始寻求可以指导人生实践的理论。”
用汪丁丁的话说,中国问题——也就是转型问题——的问题意识应该“由此上溯牭揭磺О税偎氖辍保簿褪墙橛谂┮滴拿鳌⒐ひ滴拿鳌⑿畔⑽拿鞯娜植煌欠侵淅刺崃段侍狻P伦笈珊妥杂膳傻木窒拊谟冢前讶死喾⒄褂涝抖ǜ裨?0世纪,既没有上溯到上一代文明,也没有展望到下一个文明。因此其问题意识,不足以面对21世纪的跨文明问题。
互联网中国思想的核心,是意义。意义是信息的本体,它既是物又是心,用它来弥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个意义通道,建立一条通向生活的“回家的路”,不致因手段而忘记目的。这样一种理念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不同于东西方文明的第三种取向,即信息文明、信息社会的取向。它是与第三次浪潮对应的人类第三条道路。
经济学的“第三条道路”
十多年来,汪丁丁教授从思想和方法两个方面,大力开拓经济学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从思想方面,将经济学的物的方面与人的方面结合起来,思考经济发展与道德重建的结合。努力将短期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长期内社会和谐发展内在结合起来。
从方法方面,汪丁丁引导反思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来审视问题。上世纪50年代斯诺提出“两种文化”之说以后,很多学者都试图走一条综合“科学”与“人文”的“第三条道路”,汪丁丁正是怀揣如此抱负,开始研读脑科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现象学。
针对标准经济学走向科学主义的极端,汪丁丁将突破的重心放在了反方向上的行为经济学上。他的《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就是这方面突出的成果。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教授2010年在北京大学讲授“行为经济学”课程的课堂讲义。该书写作的主旨,在于通过演化论视角的提出,为“行为经济学”的学科基础建构提供一套在演化论视角下的整合框架,“将田野和实验室的实验,网络社会科学和脑科学三大研究方向归而为一,促成学术共同体内对于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议题达成共识。是作者继《制度分析基础讲义》《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之后的最新力作。
其中,网络社会科学的研究路向是对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方法论群体主义的新综合。脑科学研究路向和田野及实验室研究路向,在这一综合框架内提供经济行为解释的海量数据。基于这些新的数据,行为经济学建立有限理性模型,解释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合作行为。
后现代经济思想是互联网中国经济思想的另一成就领域。后现代经济思想也是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第三条道路。如果说标准经济学的科学取向,主要体现在同质性假定上,后现代经济学的人文取向,主要体现在异质性假定上,旨在实现同质性与异质性的融合。
国际上并无后现代经济学,因此后现代经济思想是典型的中国思想。后现代经济学试图解决经济与道德二律悖反问题的方法是,首先在经济学基本假定之上,建立“心物一元”这一标准。用与主流经济学家完全相反的感性分析“心物一元”的研究套路,对价值、交换、货币、组织、资本、制度、福利进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解释。用网络经济学扬弃农业时代“心”的经济学与工业时代“物”的经济学,使心和物在更高的网络意义的层面统一起来。
值得指出的是,《后现代经济》对后现代主义持肯定与否定两种态度。肯定的是其异质性假定;否定的是后现代主义者对科学技术抱有的排斥态度,认为异质性(心)不是农业的小生产,而是互联网支持下的情感、道德、关系、信任、合作,以及碎片化、多元化、个性化等。
政治学的“第三条道路”
王俊秀、胡泳和段永朝的《意义互联网的兴起与适当社会的到来》脱胎于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课题,提出了以信息文明理念弥合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理念二元对立的政治学“第三条道路”。
政治学弥合权力和道德之间强弱二元冲突的“第三条道路”,在于以正当性替代合法性,作为政治理论的中心议题,强调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平等,主张建立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适当社会。
其中道理在于,作为合法性基础的理性有最大化、最优等问题,但作为正当性基础的适当没有最大化、最优。不大不小,刚好适当(正当),这就是“好”的标准。它既反映了中国的古老智慧,又体现了互联网新兴的异质包容。回顾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历史,人类正好是跌在这个问题上。新左派和自由派争论不休,但都在削弱他人权力,扩张自我权力,没有跳出权力最大化的工具理性思维。而新的理论将作为终极目的的意义,置于工具理性之上,从而超越了原有话语的“恶的循环”(黑格尔语)。意义是内生于互联网的信息的终极价值,它是从互联网发展中自然显现出来的“道”。
适当社会强调从个人走向他者;从市场走向社会;从免于强制的消极自由走向自由获取的积极自由;贫富强弱不改变人格上的平等。适当社会的提出,是对启蒙运动以来政治理念的颠覆,它削弱了各种权力扩张的思想基础,为强者与弱者的平等创造了条件。
新的学说强调生活政治的观点。指出互联网的遍在性给予社会个体前所未有的信息控制能力,让他们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可见度和更大的话语权。强调网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张权利,个人在坚持着自己的生活,那么他就参与了生活政治。
在社群方面,意义互联网正促使人们回到团结性的共同体。跨地域的、紧密联结的数字化社群蓬勃发展,基于兴趣、需求和价值认同的社群以跨地域的方式建立起来。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纽带重新接合,社会团结得以重建。
文化学的“第三条道路”
互联网精神文明或网络文化的问题意识,源于“回到精神现象本身”。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工业时代精神现象学,强调以代理人为主体,以精英为中心的体现于各种精神活动中的绝对理念。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这种中心化的宏大叙事面临解构。互联网将去中心化的体验置于精神文明的核心位置,与文化代理现象相对,让精神文化复归网民自身认同,在生活中体验意义所在。
将体验置于文化学的中心是因为,体验必须由委托人亲自进行,而无法由代理人代表。体验之于网络文化,相当于异质性之于网络经济,正当性之于网络政治的地位,是新文化体系的内核,是下一代文化的新物种。
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文化的草根化、通俗化、生活化、娱乐化、即时化,就不难理解了。正如胡泳所言“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不是一个专业了”,将出现“全民做新闻”,艺术(乃至各种原来的专业精神活动)也“不是一个专业了”,将出现全民参与的精神现象。
网络文化要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心物一元”,把意义(为人的目的、宗旨)置于一切工具性的手段之上,犎靡徊糠秩讼瓤炖制鹄矗瓤炖执罂炖郑钪帐迪止餐腋!
经济政治文化 篇4
一、档案与中国的政治文化
说起档案, 我认为说它是政治生活的产物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 档案始终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这使得档案产生在夏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是顺应发展的。
从档案的载体上来看, 档案从甲骨、简牍到缣帛、纸质, 再到今天的电子档案的不断推广, 我认为这是档案体现中国政治文化的第一个方面, 不难看出, 档案的载体在不断地缩小, 重量减轻, 而相应的数量也是不断增加的, 这说明档案的产生量在不断增加。统治阶级利用档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在封建社会, 档案主要采用的是大体积的载体, 例如甲骨档案, 当时的统治阶级崇尚迷信, 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 所谓是“每日必卜, 每事必卜。”而甲骨正是占卜的重要材料, 同时作为档案材料就不难看出这是和统治者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的。如此大体积的档案———甲骨、简牍甚至是将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刻录在青铜器上, 这样的档案何谈开放?这样的载体如何让国人阅读且完全了解其内容?这样的载体价值如此珍贵, 又怎能记载属于普通人的世界?而且从封建社会档案的内容和形式来看, 有类似于起居注、日历这种记录皇帝日常生活的档案, 说明皇帝的普通生活在当时来看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再从当时文书的体式制度上看, 有抬头制度、避讳制度, 在书写文书的时候只要遇见与皇帝有关的事项都要显示出尊敬, 都要刻意地去避讳, 这不难看出, 封建社会的档案制度体现了当时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文化, 所以说封建社会的档案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阶级服务的, 这是由当时封建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2]137。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档案工作是在不断进步的, 档案的载体也是从纸质慢慢进步发展到电子档案, 档案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 政府的政务公开工程的实施, 让我们在政府的门户网站上可以看到许多政府的文件, 政府办事相比传统的封建社会而言也是具有民主性和公开性的了;真正反映当今社会发展和民生民情的事情了, 作为普通百姓, 我们能从这些档案中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内容。而作为文件形成的制度来看, 也再没有避讳或者抬头这类制度了, 即使是向上级发的请示、报告也无需刻意地避讳什么, 只需要简单扼要的说明所请示或者报告的内容即可, 这是档案事业发展的进步吧!
二、档案与中国的经济文化
档案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了它与政治文化不可分离的性质, 这是它与生俱来的, 同时, 档案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与经济文化的进步也是不可分离的。
在商朝, 档案记录在甲骨上, 那个时候生产力的发展十分落后,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人民在生产中遇见问题只能听天由命, 只能靠神灵的力量来解决, 因此大事小事都要占卜, 甲骨作为占卜的重要记录工具, 变成了日后的甲骨档案。在西周时期, 青铜铸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大量的青铜器随之产生, 青铜礼器也被敬奉为神殿中无比威严的圣物, 而商周时期, 随着青铜器的发展, 铭文也起了变化, 铭文字数多, 记事范围广。这使得金文档案的产生成为了可能, 所以商周时期金文档案的产生无疑体现了青铜铸造水平的发展[3]41。
在汉代出土的缣帛档案也是体现了当时丝织业发展的情况。在东汉以后, 档案的载体慢慢变成了纸张, 这也是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分不开的。而到了现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输文件可以由过去的邮递变成了通过e-mail传输, 这减少了办事时间, 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所以为了适应这种生产力的发展,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应运而生。
从档案的载体和档案记录的内容来看, 档案反映的经济生产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多, 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人们对经济方面的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大, 科技档案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了凭证的作用, 无论是修建房屋还是产品更新都离不开科技档案, 而会计档案也是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生产发展的最真实的记录, 通过会计档案的利用, 我们可以轻松地对一个企业或者组织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比较, 而几个相同企业或者组织的会计档案又会使得我们横向比较其发展的水平和在社会中的档次。个人利用会计档案, 可以便于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利, 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统计表都是重要的会计档案, 由此来看, 档案与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有效地利用档案对整个国家来说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作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 而对个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一起努力开展好档案的利用工作, 也需要社会各界认识到利用档案的重要性。
三、档案与中国的精神文化
档案与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的关系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情况, 很大程度是物质上的财富。而中国作为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厚重的文化底蕴, 档案在记录历史真实面貌的时候, 对精神文化的记录是屡见不鲜的, 对档案的查考, 对于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秦朝时候产生的, 保存在四川省涪陵县的白鹤梁, 现在已经成
谈档案意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孙洁
摘要
关键词档案意识高度封闭开放利用公众需求
一、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档案是君王的奴隶
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 我国的政治高度统一, 尊重君权神授, 档案工作完全是为了巩固封建君主专制、保护君主政权、维护封建体制, 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古代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1. 档案管理制度的森严。
档案的管理, 早在商鞅治秦时期就十分严密。《商君法》载:“法令皆副, 置一副天子之殿中, 为法令, 为禁室, 有铤钥为禁而以封之, 内藏法令一副, 禁室中封以禁印, 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 及禁剟一字以上, 皆罪死不赦”。可以看出, 档案的保管律法相当严密残酷。汉代时期的统治者在宫廷内外都建有“藏书之所”。宋代时期, 要严格挑选架阁库官员, “择选人有时望者为之。”[1]213直到元朝, 档案的管理制度也甚为严密, 非但官府公文档案不准私人查阅, 而且实录、国史这些经过官方编纂过的史料, 也被元统治者视为禁密。
2. 档案是君主实施统治的重要政治工具。
在“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时代, 君王和贵族需要通过档案记载自己的身世和贵族血统, 以此保证自己合法的统治权力。律法档案的利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汉书·刑法志》所载:“其后奸猾巧法, 转相比况, 禁罔寝密, 律令凡
为重要的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而在现存的唐代档案中, 敦煌遗书是在敦煌的藏经洞发现的, 不仅有汉文还有藏文、梵文的抄本, 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这是我国的文化财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 近代学校档案的形成正是教育领域向近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记录, 而在报馆、图书馆、出版机关等近代文化事业中, 也形成的有关的专业档案, 这都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 也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宝贵财富, 但很遗憾的是, 很多珍贵的文化档案或是在朝代变革、社会动乱、文化大革命等时期遗失、损毁, 或是在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被随之带走, 这是我国档案事业中的巨大损失, 也是我国文化领域的巨大损失。
在当代, 档案虽然不会再刻录在石碑上, 但是利用档案编史修志的传统始终被保留着。我们只有利用档案才能了解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历史研究都是离不开档案的, 同时, 现代社会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 档案资源被广泛利用, 国家有国家的文化, 企业有企业的文化, 高校也有高校的文化, 我们不难看到,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在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 这就需要利用到档案。我所在的四川大学是一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名校, 四川大学档案馆的建设也是很注重文化的建设, 其馆藏档案连续记载了四川大学从建立至今110年来的创建、发展、联合、壮大的历程, 其有吴玉章、张澜在校期间的任职材料, 原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原科学学院院长郭沫若以及烈士江姐在校的求学档案, 邓小
本文结合社会背景, 分析并阐述从古至今我国档案意识的演变以及未来档案意识的发展趋势, 得以为今后的档案服务提供发展方向, 以便于档案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三百五十九章, 大辟四百九条, 千八百八十二事, 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 文书盈于几阁, 典者不能徧睹。”[1]131可以看出, 统治者利用档案残酷压迫人民的严重情况。
3. 编修国史。
汉统治者重视档案的典籍收藏, 随后的时期, 各个朝代也都开始编史修志。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 各国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大规模的档案修史活动, 档案史料的丰富和纸张的广泛使用使得修史的规模、次数、成书数量都远远超过前代。虽然修史发展较快, 但是修史的目的并没有改变。每个时期不同的修史行动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施政的利用考察, 是政治再度统一下加强封建政治的需要。档案意识并没有因为修史而开始扩大影响范围, 而是更加集中于封建统治者, 档案的阅读范围仍然局限于上统阶层。
二、档案意识公开化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中期)
鸦片战争爆发后, 中国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受到严重冲击, 档案不再是上层统治者控制社会的工具, 档案的利用人群由最初的贵族君主统治阶层发展到社会不同的阶层。公开化的档案意识逐渐延伸并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 档案的利用涉及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和阶层。
1.档案公开意识的兴起。1906年, 御史赵炳麟奏请刊布内外档
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原件,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来校演讲的材料等, 这些都是体现了川大在发展中的文化积累, 是学校发展重要的文化历史记录, 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档案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 它的原始记录性为我们了解历史, 学习传统中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也不难看出, 我国档案的发展史体现了文化的发展史, 我国档案的传承体现了文化的进步, 许多重要的档案制度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 这也是文化不断延续的象征。我认为, 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档案的作用, 因此促进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发展必须加强档案的公布制度, 为档案的提供利用创造有利的平台, 在实习、实践中, 我可以看到, 档案的利用工作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人们利用档案的意识并不是很强, 这是档案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 只有档案被利用了, 文化才能有效地被学习、被了解、被传承。在我看来, 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仍任重道远, 这不仅仅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要为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 同时需要整个社会提高档案的利用意识。为国守史, 为党管档, 不仅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更是我们崇高的事业, 也是我们为国家档案事业、文化事业贡献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2]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篇5
反思一: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今天开始采用尝试法,首先让学生在作业提纲的引导下进行自学,然后再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然而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根本不会去自学,有些学生教材都不想翻开,教师提示他翻开教材后他也不会去看教材,也就是出现我在课堂上经常讲的状况-----“不是学生在看书,而是书在看学生”。这是传统的讲授法转换成尝试教学法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学校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学校的班生规模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比讲授法下更容易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因为在采用讲授法的情况下,即使学生不是很积极地想听,但教师的讲授还是会强制性地影响学生,学生或多或少还会听一些。而在学生自学的情况下,学生如果不想看,就有可能真的一个字地都不看。
而对于学习积极性高一点的学生而言,学生的阅读能力真的有待提高,学生连最基本的举例说明都难于做到,这是尝试教学法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反思二: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文化与经济、政治》这一框是《文化生活》这本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讲的还是文化的基本理论,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理论性的知识较多,与上一个框题《体味文化》相比,内容较多;同时也是考试时答题常考的内容。本课堂的评议记录如下:
一、本课遵循的是“五个环节教学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作业布置来开展这一框的教学,教学结构完整。运用了我们备课组的集体教学案进行辅助教学。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在导入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的探究活动来引出经济、政治、文化这三者之间不可分离、相互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二、充分网络备课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材料,设置情景,使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讲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的表现”的时,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并以这个案例为依据提出相应的问题,来讲解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案例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我在讲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的时候,运用了《变形金刚》这部电影的拍摄背景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已经在电影中灌输的美国式的价值观进行了教学,和相对抽象的理论进行了结合,学生容易理解且感兴趣。
三、课堂讲解与考试相结合。在讲解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的表现”时,转换成一种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如何使得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得更好”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考虑到了考试时以这种方式为命题的情况可能性比较大来设置的。
反思三: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今天,在三个班上了《文化与经济政治》,课堂的效果比预想中的好,因为这个框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但在课堂中三个班的学生都比较集中精神在听课,三个班中两个理科班的学生没有学生伏在桌子上的,倒是文科班有三两个学习伏在桌子上想睡。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有这样的效果是不错的。这可能是我教学设计的功劳,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举了大量的例子特别是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不过在这个过程在有个别平时很认真的学生却显得不太想听,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不是这些学生觉得这些事例与课本的内容关系不太,听了也没什么用,这需要进一步了解。
当然这也可能与学校加强对课堂的监督有关。以前校长极少出现在教室外面巡课,现在校长副校长经常在巡课,这至少在短时间内对班主任对学生都有一定的作用,长期作用就不得而知。但愿望学校新领导班子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活力,进入新的发展期。
政治如何搭救经济 篇6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美]保罗•克鲁格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08年10月版
我生于1953年。与同辈人一样,我把自己成长于斯的美国的一切都视为理所应当的。事实上,如许多同辈人一样,我严词抨击美国社会种种甚为真切的不义现象,游行抗议对柬埔寨的轰炸,为自由派政治候选人挨家挨户地奔走。只是在后来的回想中,我才明白地意识到,自己年轻时所处的政治与经济环境是一个早已逝去的天堂,是美国历史上一段不同寻常的篇章。
战后的美国首先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工资水平大幅上涨,这使数千万美国人走出贫民窟或者离开乡村,摆脱了穷困,并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享受着空前舒适的生活,我父母就跻身其中。另一方面,富人的数量变得很少,而且相对于欣欣向荣的中产阶级而言,他们也不是那么富裕了。贫困人口的数量仍多于富裕人口,但只占人口的很小一部分。所以,人们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经济平等感——显而易见,大部分美国人都过着相似的、体面的物质生活。
不仅经济发展平稳,政治上也没有什么大冲突。在我青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就对外政策以及许多国内政策都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共和党人不再打算逆转“新政”的成果,他们中甚至还有不少人支持联邦医疗保险。而且两党合作确有一定意义,尽管在越南与种族关系问题上出现了混乱,尽管出现了尼克松等人的丑闻,美国的政治进程基本上还是由两党共同执掌的,其成员在根本价值观上是一致的。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并非一向如此,我们曾是一个贫富差距巨大、饱受政治派系攻讦倾轧之苦的国家。但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来看,美国昔日极端的不平等与严峻的党派争斗,不过是初级工业化国家特有的、不成熟的短暂阶段。我们当时认为,美国已最终成长为一个有着强大中产阶级的、相对平等的社会,平静的政局是这个国家的常态。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个由中产阶层主导、政治上奉行中庸之道的美国却开始出现变化,这一事实越发明朗起来。经济学家开始论述迅速加剧的不平等,他们指出经济进步只惠及少数人,而大多数美国人却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政治学家也开始讨论不断加深的政治两极分化,即政治家在极左与极右两个方向移动,“民主党人”日益被归为“自由派”,“共和党人”则成为“保守派”。这些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当前的收入不均与20世纪20年代的不平等同样严重,而政治的两极分化也和那时差不多。
因此,美国现代史上有两个巨弧。一个是经济之弧,从严重的不平等到相对的平等,之后又回到不平等,另一个是政治之弧,从极端的两极对立到两党合作,再到两极对立。这两个弧是平行的:经济平等的黄金时代与政治上两党合作的黄金时代大致吻合。正如政治学家诺兰•麦卡蒂、基思•普尔与霍华德•罗斯塔尔所指出的,经济不平等与政治两极化总是如影随形。他们采用了一种复杂的统计方法来记录国会议员政治立场的变化轨迹,其数据显示,在不平等状况有所缓解时,共和党人表现为左倾、向民主党人靠近,这正是五六十年代两党合作的成因;而之后共和党人右转,又造成今日两党攻讦倾轧的局面,与此同时不平等状况恶化。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种可能是,贫富不均是根源,换言之,是经济决定政治。按照这一观点,过去三十年间的事情是这样的:科技革新、全球化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力量使美国的收入分配日趋不平等,上层的少数富人日益脱离大众。共和党选择迎合这一崛起的精英阶层的利益,原因也许是,精英虽然人数不多,但有能力也有意愿捐助大笔竞选资金,从而弥补了其人数缺憾。于是两党之间出现鸿沟,共和党逐渐代表那些从贫富差距的拉大中胜出的人,而民主党则代表落在后面的人。
但我已越来越确信,因果关系是相反的,即体现为两极分化加剧的政治变化,才一直是不平等加剧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对于过去三十年间的事情,我想提出另一种说法;在20世纪70年代,那些执意要将“新政”成果逆转的右翼激进分子接管了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产生了鸿沟,而民主党人则成为真正的保守派,成为长期存在的平等制度的保卫者。极右派的掌权加剧了不平等状况:增强了商界的胆量,使其敢于向工会运动发起全面进攻,从而大大削弱了工人议价的力量;将企业的执行层从旧日对其薪酬的政治与社会约束中解放出来;急剧削减了针对高收入的所得税率,如此等等。(节选自第一章,
经济政治文化 篇7
一、在经济制度上,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关键是要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1],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 要求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 “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1], “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1], “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1], 认为只有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多次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 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 一个共同富裕, 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2]“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 我们必须坚持, 特别是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 那是不能动摇的。”[3]“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 农业也一样, 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4]江泽民一再强调:“如果失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也就不可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 “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 国家经济的主体必然是公有制经济。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 决不能动摇”[5],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不能动摇, 否则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就很难巩固和加强。”[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证明, 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资本主义私有制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不仅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既好又快地发展, 而且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出发点, 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还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国过去搞“一大二公”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告诉我们: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平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如果只搞“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 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方便生活、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现阶段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 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2], 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 决不能把非公有制和公有制等量齐观, 更不能本末倒置, 现阶段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基本前提的, 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好地完善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是为了将来最终消灭非公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而绝不是要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更不是要用非公有制取代公有制、搞“国退民进”和“私有化”。马克思、恩格斯早已阐明, 私有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 是造成“劳者不获, 获者不劳”[1]的社会不公的根源。江泽民就曾明确表态:“中国决不会搞私有化, 这是由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所决定的。”[5]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 凸显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局限性、脆弱性, 表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太狭窄了, 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1],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 社会主义中国虽面临诸多困难但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的事实更彰显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二、在政治制度上,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关键是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既是由其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一是由其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共产党宣言》中有过系统论述:“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1]、“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 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 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 “在实践方面,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 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亦即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大公无私的先进政党, 不仅能够在理论上高瞻远瞩、自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 而且能够在实践中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并为之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在性质上是无产阶级政党, 具有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最有条件、最适合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重担。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两面性, 无力担当起中国革命的领导重担;中国的农民阶级具有狭隘性和保守性, 也无力担当起中国革命的领导重担;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最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和农民阶级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便于团结, 最适合担当起中国革命的领导重担, 无产阶级政党最有资格、最有能力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也证明,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6], 是“领导我们革命事业的核心”[6], 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6],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华民族才实现了独立、逐步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
近年来, 有少数人歪曲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中共党史, 丑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共领导人, 污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质上是“一党专制”, 主张中国应该实行西方的多党制。这种“主张”, 既无视近代史上多党制之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史实, 又无视西方多党制的阶级实质和内在弊端。如果实行这种政治主张, 则必然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对此, 邓小平早就有着清醒的认识:“自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 就证明了没有无产阶级的政党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从十月革命以来, 更证明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 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 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7], “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在今天的中国, 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要求削弱甚至取消党的领导, 更是广大群众所不能容许的。这事实上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 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7]
三、在思想文化制度上,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中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决定的。一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规律, 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 特别是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规律, 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 能够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我们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其根本原因即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 它揭示了人类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是完全正确的, 就如同1+2=3一样是不会过时的。”[8]实践证明, 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现象中“拨开迷雾见真章”, 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反之, 则会招致失败。对此, 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 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 没有独立, 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建国以后, 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在这个基础上, 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 是社会主义”[2]、“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 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 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共产主义信念”[2]“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 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2]二是由中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 要求无产阶级必须“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毛泽东也曾指出:“一定的文化 (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7]。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制度必然反映并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才能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 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的不断巩固, 才能防止“私有化”和“两极分化”。三是由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决定的。从国际上看, 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的、复杂的, 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主导经济全球化的优势, 大肆宣扬“全球主义意识”、“全人类共同文化价值观”, 实质是要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是视社会主义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 看不得中国的强大繁荣稳定, 近年来更是别有用心地将所谓的“人权问题”、“贸易逆差问题”、“汇率问题”、“奥运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刻意隐瞒和歪曲“拉萨3·14暴力事件”、“乌鲁木齐7·5暴力事件”的真相, 频频对中国发难, 有计划地实施“对台军售”、“会见达赖”等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 处心积虑地要“西化”、“分化”中国;从国内看, 有少数人不仅不对国外敌对势力的险恶用心保持足够警惕, 反而与之内外勾结、遥相呼应, 不时在意识形态领域制造各种“噪音”、“杂音”, 大肆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空想论”、“失败论”、“学派论”, 极力鼓吹“儒化论”、“西化论”、“民社潮”、“普世价值论”等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妄图歪曲、修正乃至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告诉我们:能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保持正确的方向;前苏联的反面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就会使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失去“主心骨”, 就会动摇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根基、思想基础, 就会带来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进而招致亡党亡国。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方法与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有机结合起来”[9],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是实践, 它由实践赋予活力, 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不断发展、深化的, 它要求理论也随之发展。”[10]马克思主义只有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曾强调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1]邓小平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 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 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 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2]江泽民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 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 近一百年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 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不可能一成不变。”[7]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强调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2]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邓小平年谱 (1975—1997) :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8]李慎明.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河北学刊, 2007, (3) .
[9]崔华前.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指归[J].高校理论战线, 2009, (12) .
[10]田心铭.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十二个关系问题论纲 (上) [J].高校理论战线, 2010, (1) .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经济政治文化 篇8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析大学生思想及其行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大致分以下几方面:
(一) 校园文化环境遭受污染。
大学是人类的一块圣地, 是陶冶情操、广博学识、明辨是非的地方。但是, 在目前的大学校园中, 随处可见的是“自习室占座”、“墙壁上随意张贴的广告”、“考试作弊短信”、“日租月租的小广告”。大学校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做着破坏校园环境、丑化校园文化的事情呢?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高校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冲击着校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的客观要求。
(二) 大学生行为的异常。
课后教室的满地垃圾, 课堂上随意的接电话、吃东西、宿舍的卫生脏乱差等等, 这些现象引人深思。大学生依赖性、懒惰性、享受思想和习惯的形成, 原因是多方面的。80后、90后的一代,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成长, 社会的道德、公德失衡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追求自我, 常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自由, 注重自我的个性与权益的释放。另外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是从考试成绩, 由此导致学生在品德修养方面缺失。他们忽略了社会责任感和公众义务, 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三) 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空虚。
赖宁、雷锋、焦裕禄等英雄人物曾经是几代中国人的偶像。在今天的校园里, 很难找到一个所有人共同敬仰的崇高的偶像。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观念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个体化。在现实的生活中, 很多大学生把实现个人的幸福与价值看得更为重要。他们的动力就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 主导思想是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他们主流推崇“拥有财富”、“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而“为社会做贡献”等幸福标准几乎无人问津。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相对不稳定, 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因此, 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复杂、易变的特点。大学生受社会上和校园内各种行为和现象的直接侵蚀, 思想观念也受到直接影响, 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 价值取向扭曲, 甚至产生信仰危机, 这些都是高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 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分别对现有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 认为课程生动有针对性的比例仅为2.8%, 较生动较有针对性的为48.8%, 由此可见, 近半数的学生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是枯燥的、缺乏针对性的, 迫切需要调整和改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 灌输式的“两课”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高校教育, 认真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思考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更加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势在必行。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环境的不断更新。尤其在河北省全面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的大背景下, 环首都经济圈经济文化蓬勃发展, 大学校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也在随之变化, 并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新规律, 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新问题应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尝试和努力。
(一) 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 寓思想教育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开展大规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自强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确定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把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二是通过演讲、征文、文艺汇报、艺术展演等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政治学习, 并让同学们通过积极准备、反复练习演讲稿、学习之余认真阅览有关党史的图书资料, 充实自己, 探讨争做文明大学生的方法和途径。三是通过网络平台、校园广播、校内宣传等多种途径, 为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构建宣传舆论平台。
(二) 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 寓思想教育于养成教育之中。
要将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程来抓, 并在计划和实施上确保既具有系统性又具有有序性, 做到横向一体化和纵向系列化, 从而更好更快实现学生文明养成教育工作既定目标。首先, 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使这些优秀的同学先动起来。有计划地组织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 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其次, 养成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又对个别存在比较严重问题的学生进行严肃批评, 坚决纠正, 形成刚性他律与柔性他律有机结合长效机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注重动态方法与静态方法的结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争取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 增进执行主客体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协调与互动, 使“权力化”的制度变得“人性化”, 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地发展, 真正达到“和谐统一”的和谐境界。
(三) 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 寓思想教育于专业教育中。
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与服务社会关注民生相结合。利用与学生谈心、座谈会、深入宿舍等机会, 与学生交流感情, 沟通思想, 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想法和思想动向, 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引导各党、团支部通过民主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结合身边生活学习等一切能引发同学们共鸣的问题, 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 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有计划的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
总之,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积极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任重而道远。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面临机遇与挑战, 对人才需求更加强烈, 培养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优秀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宁.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社会科学动态, 2000
经济政治文化 篇9
一、政治经济学:从古典到马克思
在古代希腊,经济学与政治学尚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城邦学说几乎囊括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其中关于城邦管理与家庭经济的论述可以说是政治经济学的最初雏形。
政治经济学真正萌芽于重商主义, 公元16-17世纪,在欧洲兴盛的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初的理论探讨”。[1]重商主义认为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增加财富, 而国家政治的任务是保障财富,这时的经济和政治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615年 , 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莱田在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一书中提出 “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 当时,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流通领域的经济问题。 17世纪中叶以后,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获得很大发展,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流通与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学获得较快的发展。
1662年, 威廉·配第在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赋税论》中运用数量分析的统计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几乎一切领域中所作的最初的勇敢尝试”,[2]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3]
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被称为重农学派的先驱,他反对把货币当作唯一财富、把对外贸易视为财富来源的重商主义观点,主张农业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布阿吉尔贝尔强调按自然规律办事,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他对法国国民经济的研究涉及到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领域,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的著作 《经济表》虽然没有用政治经济学作为书名, 但《经济表》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试图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被马克思誉为“毫无疑问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4]
配第、布阿吉尔贝尔、魁奈等人的研究促进了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但直到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科学巨著《国富论》的出版,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宏大理论体系才最终得以创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国富论》为斯密赢得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国富论》以极高的才智阐释了自由市场,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石。 ”[5](P30)
此后, 大卫·李嘉图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和弗朗茨·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等著作都采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称谓, 在内容上基本沿袭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和理论体系。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日益突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日益显露, 资产阶级需要辩护资本主义制度、美化资产阶级统治的经济理论,于是致力于抹煞阶级对立、掩盖利润真正来源、否认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了。
19世纪40年代初,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庸俗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产阶级利润的来源,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丧钟将要敲响,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本主义的枷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政治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经济学:“去政治化”的困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透彻的理论逻辑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引起了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的恐惧和愤恨。 他们有意识地用“去政治化”的“经济学” 这个概念以区别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竭力在经济理论中剔除政治的因素。 “去政治化”的实质是肯定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永恒的、 美好的制度, 以市场的自由、财富的追逐和虚拟的公正来勾起人们的物欲,促使人们淡忘阶级的差别、利润的本质, 最终导致政治经济学走上“经济—政治”分离的道路。 对此,华勒斯坦有着透彻的分析:“由于19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由经济理论, 因此到了19世纪下半叶,‘政治经济学’ 这个术语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学’一词。 把形容词‘政治的’去掉以后,经济学家便可以论证说,经济行为反映的是一种个体主义心理学,而不是以社会的形式建构起来的各种制度;据此又可以进一步断定自由放任原则是符合自然的。 ”[6]
威廉·杰文斯在1879年再版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书中,明确宣称要使用“经济学”以取代“政治经济学”。 拉尔夫·佩特曼对此评论说,政治经济学中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分离是在19世纪取得的,部分是由于英国理论家威廉·杰文斯的著作”。[7]
1890年 ,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在 《经济学原理》中首次使用“经济学”作为标题,正式放弃“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 马歇尔认为,经济可以脱离政治和社会制度而独立运行。 此后,政治在经济学研究中渐渐失去了应有位置, 理性经济人假设、对自由竞争的崇拜、价值判断的断绝以及泛滥的计量方法充斥着经济学领域,经济学逐渐披上了 “科学”的外衣。 巴里·克拉克对经济学“科学化”的实质进行了分析: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离,使“经济学集中研究个人在市场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利用个人理性假设及用货币作为衡量原因与结果的尺度,使经济学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仿照19世纪的物理学建立其理论大厦”。[5](P1-2)
政治与经济的分离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来源,因此“不论是在马克思主义者还是非马克思主义者那里,许多作者都把‘经济’与‘政治’的制度性分离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8]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理论 “去政治化”,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手段。
“去政治化 ”的经济学只在资本主义的制度框架内研究市场运行、生产管理等经济问题。 由于缺乏历史视野、道德考量和人文关怀,经济学渐渐失去与社会结构、文化生活的联系,成为表面上与政治相分离,实际上被资产阶级政治所奴役的“官方经济学”。
三、新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回归“
被华丽精致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所掩盖的矛盾终究要爆发。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 结束了20年代出现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和繁荣局面。 这次大危机对以自由放任为圭臬的西方经济学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从侧面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命力。 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学者重新关注经济学中曾被剔除的 “政治”因素,把目光转向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凯恩斯主张:“国家最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是涉及那些由私人已经在完成的活动,而是那些落在个人活动范围之外,如果国家不出面不会有人去做出决定的事情。 对政府来说,重要的不是去干那些正在由私人做的事情, 或把这些事做得更好些或更坏些的问题,而是去做那些根本就没人去做的事。 ”[9]
在国家政治的强力干预下,资本主义国家克服了这次经济大危机, 这更让西方经济学饱受诟病。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现代化不断拉近了政治与经济的距离,甚至使政治现象与经济现象出现了相互融合和相互重叠的局面。 正所谓“在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制度中,大部分政治是经济性的,而大部分经济亦是政治性的。”[10]此时,政治的经济学得以出现并受到重视。 “政治的经济学的重点在于试图解释总体的经济政策决策中政治和经济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11]尽管“政治的经济学”也研究政治与经济关系,但是它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政治的经济学因此可以被视为探索问题的一种方法,它使用现代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技术检验有关经济和政治组织相互作用的假设。 鉴于它用数据来提供相互对立的 假设 , 它几乎完 全摆脱了 同更传统 的术语———政治经济学相联系的意识形态色彩。 ”[11]
政治的经济学继承20世纪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国家、政府问题进行关注的传统,而被认为是向政治经济学的回归。 由于他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又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政治的经济学被称为“新政治经济学”。 新政治经济学关注制度环境和政治基础等政治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注重政治和经济的整合研究,主张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考察、分析政治问题,并且不排斥对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论的借鉴和运用。
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目前学术界对新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研究内容基本上形成这样的观点:新政治经济学“从狭义上,主要是经济学的理论、 工具和方法在传统政治学问题上的应用;从广义上,还包括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对政治的影响两个方面。 不过,新政治经济学从学科定位上讲,它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工具和方法在政治学领域的拓展, 但是它又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因为它关注的是主流经济学或者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关注或者根本不予关注的问题。 新政治经济学相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现代主流经济学以及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都是新的。 狭义上的新政治经济学就是公共选择理论;而广义上的新政治经济学则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 ”[12]
四、经济政治学:政治的经济视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 与此同时,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观察到政治和经济的联系: 庞大的政府预算;大多数政府政策的经济实质; 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 私有经济企业也寻求政府多方面的帮助。 ”[13]许多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政治问题,为了研究经济政治化产生的许多新的政治现象,一些学者提出建立“经济政治学”这一新的学科。
对于如何界定“经济政治学”这门学科,刘德厚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经济政治’和‘经济政治学’ 是要在一国内和世界范围内,以社会经济发展所直接引起的社会政治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经济的政治功能形态、性质和特点,揭示经济政治化和政治经济化过程中政治发展的规律性,探讨解决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对策和手段的政治科学。 ”[14]刘俊祥后来对经济政治学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提炼, “经济政治学是以广义的经济政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内容的政治科学。 ”其中的“经济政治现象”“是指存在于各个时代和各个政治社会的国家领域、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的经济性质的政治现象。 ”[15]
经济活动是人类所有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基础, 离开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研究,而仅仅停留在国家政权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分析,政治学的发展将逐渐失去动力和根基。 经济政治学对政治问题的研究给政治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体现了政治与经济关系互动的新特征。
如果说新政治经济学强调政治的经济功能,那么经济政治学强调的是经济的政治功能。 在经济政治学的理论框架中,经济是自变量,政治是因变量。 经济政治学致力研究经济改革、发展和体制变迁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权力模式产生的影响。
虽然政治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与经济政治学都是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但政治经济学与新政治经济学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 解释经济现象, 而经济政治学侧重于政治领域, 解释政治现象,抑或是在政治学的视野中展开经济分析。
五、现实启示
学科视角下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变化是社会生活中政治实践与经济发展关系变动在理论上的反应。 对学科视角下政治与经济关系变化过程的考察, 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政治与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这对于我们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与经济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第一,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与经济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在马克思之前,它们的关系一度是颠倒的。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修改整个政治经济学,”[16]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也奠定了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关系是用以最终说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整个上层建筑———法律的和政治的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的基础。 ”[17]因此,割裂或者颠倒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挫折。
第二,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要借鉴国外优秀成果。 作为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变迁、体现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论产物,西方经济学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关于经济运行与国家调节的概念、措施和分析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然而,“现在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 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 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 ”[18]西方经济学毕竟有其固有的阶级性倾向和哲学基础,所依据的也是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 因此, 在学习借鉴西方政治与经济相关理论时,应注意鉴别区分,辩证扬弃。
第三,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要为实践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理论不应是实践之后亦步亦趋的 “解释”,而应为实践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马克思把哲学比喻为“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宣称“当一切都准备好时,高卢雄鸡就会宣告德国的新生。 ”[19]相反,黑格尔将哲学看作是“密涅瓦的猫头鹰”。 马克思与黑格尔对待哲学的不同态度启发我们, 理论源于实践,但又要高于实践。 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不应仅仅是对政治实践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总结和归纳,更应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与经济发展提供前瞻性理论指导。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 篇10
专题热度:★★★★★
试题难度:★★★★☆
高频考点:分封制、宗法制、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 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行省制)、选官制度(科举制)、监察制、内阁制和军机处;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特点,小农经济的特点,古代土地制度,商品经济的发展及阶段性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考题类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以选择题为主。
考查特点:试题考查角度新颖,往往古今贯通、中西结合,关注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创新和演变,经济文明的特点、发展和转型等。试题引用材料多为文言文,因此,对材料解读能力要求较高,难度相对较大。试题考查角度新颖多变,选择题往往切口较小,材料题则常常古今贯通、中西结合,隐性体现对现实热点问题(如制度创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的关切。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多关注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创新和演变,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多关注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发展、转型和比较等。
复习建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无论是制度文明,还是农耕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都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本专题在高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在复习备考中,横向要注意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外政治制度的对比;纵向要注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中国农耕经济的阶段性特点及转型。
【金题点睛】
示例1(2014年天津文综第1题)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皇帝制度的最主要特点是君权至上。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君权转移 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中,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是协调中 央与地方 的关系,故B项错误;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是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此现象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中无法杜绝的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C项正确、D项错误。
变式练习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明代内阁制。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削弱皇权,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出现失控局面,故D项错误。
示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第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查学生有效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故C项表述正确。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周代尚未形成君主集权;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变式练习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
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
D.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礼乐制。棺椁制度是周代礼制之一,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从周代棺椁制度的等级鲜明可见周代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故D项表述正确。棺椁制度与“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无关,故A项表述错误;材料反映 的是礼乐 制与分封制,故B项表述错 误;“天子———诸侯———大夫———士”主要是周代统治集团内部关系,而非“社会阶级”关系,故C项表述错误。
示例3(2014年海南单科第4题)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显示政府是分 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唐代已经不存在井田制,谈不上瓦解,故A项错误;唐代出现“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唐代国家授予的田地指的是均田制,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均田制受到破坏,故B项正确;唐代没有实行分封制,故C项错误;宋代打破 坊、市的界限,唐代对“市”仍有严格的限制,故D项错误。
示例4(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信息1———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 社会经济 有了很大发展。
信息2———汉代州名 与唐代道 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考查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了从东汉到唐开元年间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具体的变迁是什么,然后再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说明原因。例如可以从汉代、唐代地方区划分布的区域分析变迁,并结合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这一史实说明变迁的原因;还可从地方州名与道名角度分析变迁,并结合山川地理形势说明变迁的原因。
变式练习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A、C、D三项错误;从题干中“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故B项正确。
【重点突破】
1.从四个方面理解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西周的五大政治制度: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世官制
2.从六个方面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其中行政制度是主体,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配套制度。
三个影响:政治上,既有利于国家统一,也易激化社会矛盾;经济上,前期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既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也会造成思想文化专制。
四个阶段———萌芽(先秦)、确立(秦朝)、完善(汉至元)、强化(明清)。
五种措施:加强君主权力(包括提出“君权神授”),调整中央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包括专营垄断),注重对官吏的选拔和监察机制,加强思想控制。
3.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4.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不同
5.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
农业起源上:历史悠久,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经济形态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主的精耕细作。
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经营方式上: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男耕女织。
生产规模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生产结构上:种植业为 主,家庭饲养 业为辅。
经济格局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经济重心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互补性。
6.对小农经济的理解
(1)演变: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弱点:
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落后性———简单的生产工具、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4)地位: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 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 来源;明清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7.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规律
(1)两大变化:一是由官府垄断、主导到三大经营形态并存,最后私营超过官营,占据主导;二是生产关系由官营的征役制发展为雇募制,最后在私营中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2)三大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3)四大生产部门:冶金、制瓷、丝织、棉纺。
(4)五大特点:分工细密,规模巨大;技术先进,工艺精湛;三态并存,中心南移;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8.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规律
(1)用发展的 眼光看待 中国古代 商业的发展: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以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最初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以地缘为纽带的业缘组织。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次突破:
第一次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突破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原因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奴隶制崩溃。
第二次在宋朝。表现为突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经营时间的限制也被打破,另外官府也不再直接监管市里的交易活动。原因是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政府对商税的依赖增加。
(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古代商业起源很早、历史悠久。
2商业发展艰难而曲折,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3货币的变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商业的发展水平。
4阶段特征明显,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5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繁荣促进城市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步增强。
6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色彩多于经济色彩,明清时期走向衰落。
(4)商品经济在古代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影响:
1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 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 梁、郢等。
2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隋、唐、北宋的重要城市,如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3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促使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 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过程:
1两汉以前,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2孙吴、东晋南朝得到初步开发。
3中唐以后逐渐超过北方。
4南宋时期,重心南移完成。
(2)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江南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3南方环境相 对安定,统治者重 视农业生产。
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5政治中心的南移起了带动作用。
6自然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
(3)影响:
1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2教育文化中心不断南移。
3促进了民族融合。
4由于过度开发,后来也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10.影响中国农 耕经济向 近代化转 变的因素
(1)制度性因素:土地私有制导致的土地兼并使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2)政策性因素:重农抑商使得商人不愿将利润投入更大规模的商业经营;“海禁”与闭关锁国阻碍国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同时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3)经济结构因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不利于经济发展。小农经济的目的主要是自给与缴纳赋税,沉重的赋税使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思想观念因素: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使得历代统治者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11.明清之际中西历史发展的差异
(1)政治方面: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中国已成为腐朽没落的封建国家;而英、法、美等国已 走上了资 本主义的 发展道路。
(2)经济方面:中国的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始终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而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已十分发达,英国业已开始工业革命。
(3)对外政策和经济政策方面:明清政府实施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欧洲国家则积极开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扩张,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4)文化思想方面:儒家思想仍然是明清的统治思想,同时进行八股取士,加强了封建思想的控制和文化专制;同时期的欧洲则兴起了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的思想占据主流地位。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鼎盛只是传统农耕经济的顶峰,而当时世界发展的主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但发展方向已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已大体定局。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周本 纪》载:褒姒不好 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2.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指的应是我国的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权门请托,营私滥举,因而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文中的“此制”指的是
A.察举制B.封国制
C.郡县制D.科举制
5.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
A.天下为公B.儒法并施
C.以农为本D.家国一体
6.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董(正)是非”。下列对 宰相职权 的说法正 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
7.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8.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后,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这是因为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后国力渐趋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巅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代以后坊 市制崩溃,无力维修 城郭街道
D.宋代以后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9.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 民之困,而不知使 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
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
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
11.“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 岭而有汉 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 也同样跨 过南岭而 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B.元代行省 使地方割 据有良好 的地理条件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 代的行省 划分依据 持批判态度
12.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内阁具有最终决策权
B.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权受到相权的牵制
D.国家统治的基础是贵族统治
13.图3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 之路上的 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1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2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3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4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
A.234B.123
C.23D.12
14.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2-24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15.《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 (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 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16.水排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冶铁工作效率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其后来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A.白瓷B.青瓷
C.秘色瓷D.青花瓷
17.唐人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卷中记载:“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卖蒸胡饼之处,热气腾辉,使人买之,以袍袖包 裙帽底,啖之,且谓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材料反映当时
A.早市与夜市开始出现
B.交易场所与民居界限明显
C.西域饮食融入都市圈
D.政府对市场交易严格管理
18.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19.《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赀 (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 入。”对材料理 解正确的是
A.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
B.民间私发纸币存在弊端
C.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
D.“交子”由政府首先发行
20.史学家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指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商业活动的群体商帮形成
C.远洋贸易开始使用指南针
D.烟草等经济作物开始传入
21.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 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
22.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
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23.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国家干预”在现代社会中,是政府与政策性干预来维护社会公正 和经济正 常运转;但中国古 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官营专卖B.市坊制度
C.朝贡贸易D.闭关锁国
24.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25.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其“时代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
B.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C.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渗透
D.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16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 国带扩张 性,而第三帝 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周”与“秦”各自建立了什么制度?(2分)有何优越性?(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以后又分置北庭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地,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祆教、摩尼教以及中亚音乐舞蹈与历史传入中原,中原丝绸、造纸术也传入西方。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西班牙与中国的贸易以菲律宾为中转而进行。万历四年(1576年),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宾,中菲间的贸易迅速升温。福建、广东海商“将中土丝、绵、缎布、磁、铁贵货到彼番国,不卖货物,止卖金银”。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商品,西班牙人只能从殖民地墨西哥调运白银来交换,然后西班牙将中国商品 运往南美。为维持这样一种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他们不得不加快墨西哥白银的开采与多条菲律宾海上航道的开辟。其中最重要的是墨西哥西海岸Acapulco港,横越太平洋至菲律宾的航线。
———摘编自杨天明《明末清初外国银元内流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陆上丝绸之路进入全盛时期的有利条件。(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沙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 芟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苞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材料三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此观点称为“停滞论”。同时,不少学者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市场经济萌芽说”“近代化萌芽说”等新概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该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此观点称为“变迁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6分)
(2)从材料二的图4中可以得到关于清代的哪些经济信息?(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停滞论”“变迁论”中的任一个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概括你支持该观点的依 据。(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B4.A5.D6.B7.D8.D9.C10.D11.C12.B13.D14.B15.B16.B17.C18.D19.B20.C21.A22.B23.A24.B25.A
二、非选择题
26.(1)周:分封制。优越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也可)。(2分)秦:郡县制。优越性: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2分)
(2)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也可)。(2分)唐朝:完善三省六 部制。(2分)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分)
(3)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
27.(1)条件:丝织技术先进,西方对中国丝绸需求量大;唐前期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发展,国家统一;政府设置机构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粟特人的重要媒介作用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0分)
(2)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和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加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进行早期殖民扩张,抢占殖民地;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肆掠夺和开采黄金白银;明朝 (万历年间)政府一度 开放海禁。(8分)
28.(1)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使美洲作物传到中国;美洲作物适应较强,用途广泛;明清时期人地矛盾尖锐;政府政策的推动。(任答3点得3分)
影响: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人地矛盾;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人口增长;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大量荒地开垦,导致生态被破坏。(任答3点得3分)
(2)信息:国家税收呈上升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4分)
(3)观点一:支持“停滞论”,即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不具备社会转型的因素。(2分)
政治:专制集权 极端强化,达到顶峰。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耕文明没有实现突破和转型。思想文化:理学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4分)
观点二:支持“变迁论”,即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表现出社会转型的迹象。(2分)
经济政治文化 篇11
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求经济民主,而且要求政治民主。
首先,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经济民主的问题。中国为什么经济需求结构不合理,投资率偏高?从企业投资情况来看,从2004年到2008年,国有企业在城镇投资中占半壁江山。国有企业之所以要投资,是因为它们的利润除了交税以外,其余部分没有一个分红的渠道,只能用于投资。国有企业的产权机制在分配环节中落实不下去。
所谓产权机制在分配环节不落实,根源在于,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的企业,如此众多的股东难以像一般企业那样通过股东大会进行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只能委托某些代理人代行股东权力。问题在于,全民股东们对于代理人的产生和行为,能否具有决定性的制约权?如果失去了这种制约权,则股东们的产权将会形同虚设。所以,这里涉及的民主,与其说是政治问题,不如说是经济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把这一民主称为经济意义的民主,简称经济民主。
所以,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全民股东应有的经济民主权利,使产权能够在分配环节落实下来。譬如,作为一个过渡步骤,可以通过社保基金账户,让国有企业20%的利润转入每个股东的账户,使得全民股东具有实质上的分红权利。中国从1994年税制改革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企只缴税,税后利润归企业所有。而据有关测算,2010年中央级国有企业利润用于社会保障类支出只有15亿元。解决股东们实际不能分红问题的必要性在于,如此众多的股东如果不能获得应有的收入,则低消费、高投资的结构难以调整。
进一步的措施,应当是确定分红的体制机制,使其规范化。可以考虑在人代会中通过特定程序并按照一定的条件选举产生国有企业股东代表委员会,研究决定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事宜。关于利润分配数量以及如何转社保基金账户,直接由这一股东代表委员会决定实施,不再经过政府财政部门。同时,国有企业职工收入也应提交股东代表委员会研究决定。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七个垄断行业有2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则占全国职工年工资总额的55%,这种局面在现有体制中无法真正解决,只能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而改变。
上述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让政企分开,全民所有企业回归企业身份,行政机构不再对国有企业行使权力,国有企业同时剥离特殊行政资源和垄断地位,使其在市场化环境中提高竞争力和整体素质,满足全民股东的要求和愿望,也使股东们能够真正行使所有者权力。
其次,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政治民主问题。这一立论也是基于经济结构的相关情况。
从经济需求结构的情况看,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自筹资金为118510.4亿元,62%来自中央和各地的预算外自筹资金。其中,地方约占88%,地方投资驱动力可见一斑。政府通过土地管理权多方获益的机制,强化了对房地产的投资驱动,刺激地方通过经营土地进行粗放式的扩张发展。
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民主选举主要限于村级,其他层次还处于试点状态。而这一级的民主选举对于土地资源的处置、使用、交易等没有太大的制约,相关的农民没有发言权,因而粗放式的投资驱动难以得到合理的制约。所以,在这一意义上,需求结构的调整以民主机制的健全为条件。能否保证民众的主体地位,是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一块试金石。同时,这也是解决政绩观和评价机制的基础。
同样,从供给结构的情况看,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创新体系的建立为前提。而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创新体系的建立,又以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主体地位为保证。从目前的情况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等还没有实现,还不能有效形成产学研政介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和创造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要推进双引擎战略,解决供给方面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必须保证企业家、研究机构的管理者和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在这一意义上,民主机制的确立,既是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更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落实问题。
浅谈政治与经济 篇12
一、精神效益
精神效益方面主要是指, 我们通过考察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优良, 来评价社会效益高低的一种指标, 又可以把它分为国内政策效益和国际政策效益以及个人思想效益三种情况,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公民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
1. 国内政策效益, 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社会制度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政策的制定, 都会以整个国家的富强为目的。
以长期的稳定发展为基础。现在我们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国家。生产资料是公有制的, 归广大人民群众所有。所以我认为国家政策的制定, 就应该以提高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为原则, 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而不能只是以满足少数富裕人的私欲为原则。这就是说要坚持以大众政策为主, 以个体政策为辅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所有公民良好的政治生存环境, 国家才会和谐稳定, 整个国力才会有更加强大发展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才会得民心才会稳天下。否则, 历史就会倒退, 国家就会混乱, 这是国策之根本。历史和当今世界有很多事实为证。那可是血的教训。
2. 国际政策效益, 它是指一个国家由于对外政策的制定, 而形成的在世界上, 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
对此, 如果只是单纯的国家之间, 对双方“贸易政策”制定的话, 那么就应该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制定, 就应该按商品的供求关系, 去制定一些组织生产和销售商品的政策。但国家的政治名誉及政治地位,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主要还是靠国家的军事经济来作支撑的, 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的研究这一种经济,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战争经济。战争经济是靠国力和国家领导人的胆量来左右的, 二战以后美国的战争经济效益很高, 他每次积极的参与战争和发动战争都是在为了他们国家的经济利益。对此我们国家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毛泽东时代曾多次利用过这种战争经济效益, 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发展, 根本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的政治环境。如果这种政策的制定能够合理及时, 国家的综合发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对此我们要真正能够理解“舍得”两字的含义, 有舍才有得, 有舍才会有更高的利润。这就是国际政策效益。
3. 个人思想效益, 是指个人思想素质的提高和升华。
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 人创造了历史, 人既能认识自然又能改造自然, 所以每个公民必须要有良好的人生观, 国家要大力的弘扬人们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这就需要国家要加强教育体制的改革, 要加大国民的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要使国民既要爱自己的家, 更要爱自己的国家, 要加大国民的民族凝聚力, 要有良好的思想觉悟, 要发扬中华民族的良好的优良传统, 从内心的深处去发挥好自己的聪敏才智。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的文化氛围, 对这种思想方面的经济效益, 现在我们国家, 确实应该到了提高它的时候了。当局者不要不在乎大部分民众的思想觉悟, 如果人没了思想, 甚至没了正确的世界观, 那确实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这种环境的好坏我们更应该很好的重视和提高。
二、物质经济
物质经济, 它就是我们平常直接能看得见能感受到的实体经济, 它主要是有食用经济和享用经济所组成的。
1. 食用经济就是指人们吃的怎样?
它是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 国家对粮油蔬菜价格的指导是明智的合理的政策。但是当今社会我们还要更加注重和兼顾生产流通各方面的利益, 对此我们国家各地方的物价主管部门, 应该对各种环节的成本利润作出科学合理的核算, 制定出一个真正有说服力的政府指导浮动价格。如果一个国家的人连吃 (下转260页) (上接250页) 饭都无法解决, 也就是说食用经济为零的话, 那么其他的事情根本无从谈起。当今中国社会, 失业, 待业等无固定正常收入的人数无从估计, 就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无固定工作的就要有好几百万。他们连基本的生活来源都无法保证, 生存都难以维持, 更无法谈论他们的发展。对此我认为国家应该加大国有企业、国家事业单位、国家公务员的招聘人员数量, 对此国家要严厉控制这些单位人员工资的涨幅, 要严格按照劳动法用工, 不要让职工加班加点更不能去占用职工的公休时间, 要改革公休时间固定的办法, 要做到任何时候单位都要有人上班, 要提倡轮休工作的办法, 要增加职工人数, 这样既能提高单位各个工作岗位的竞争力, 又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还能对物价有着积极的稳定作用, 还能让更多的职工去充分的享受休假带来的快乐, 同时还能促进旅游行业经济的发展, 还能让大部分人才得到利用。更重要的是这样会使大部分人民群众都有了生活的基本保证, 这种人人都在为社会工作, 为社会出力的效果, 会使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更牢固, 社会经济更能和谐和发展。
2. 享用经济是指除以上几种经济形式以外的其他所有经济形式, 也就是我们平时因为享受生活所形成的经济效益。
良好的住和行, 是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标志, 也是小康社会的根本象征, 但是由于过去这几年国家房地产政策的失误, 造成了今天房价过高的增长, 现在已严重影响到了普通群众的居住问题, 古人云:安居才能乐业。不安居怎能乐业呢?这就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制定, 来保证大众的住房问题,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享用经济的指数。关于“行”上, 我们国家的发展很快, 不论是个人私家车, 还是国家高铁的发展, 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人们得到了实惠, 享受了生活, 各种生活用品不断在更新和增加, 这种经济才是真正评价一个国家贫穷富裕的标准, 对此我们要大力的发展个体经营, 大力的促进和加大自由市场的自由调节的功能, 制定大量的有利于个体经营发展的政策, 加大人民群众的就业面, 就业种类, 严格监督私营企业用工的社会性和守法性, 要提高个体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 要爱护自然环境, 让我们去更好的享受大自然的赠与。
稳定政治和发展经济都是硬道理, 我们国家政策的制定要以此为中心。要根据国情, 国家各部门要加强各种经济情况的调研,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及时科学的制定政策。并且要抓好落实好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 不断的提高国家对社会各方面的管理能力, 特别是要加大国家对各项政策的监督力度以及促使全体国民监督国家政策的积极性, 大力支持全体国民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这样国家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摘要: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政治经济, 探讨政策的制定, 把政治经济分为精神效益和物质效益两个大的方面, 具体可以把它分为国内政策效益, 国际政策效益, 个人思想效益以及食品经济及享受经济等五个小方面展开论述, 分析政治问题, 解决经济问题。
【经济政治文化】推荐阅读:
政治经济文化09-09
政治经济文化论文05-17
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介绍07-11
文化与政治经济练习题08-11
谈经济文化与行政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文化对经济与政治有效结合的中介作用10-08
经济政治教学05-16
政治经济09-17
当代经济政治05-23
台湾经济政治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