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说

2024-10-06

政治经济学说(共12篇)

政治经济学说 篇1

一、全面认识“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性质、地位及意义

1. 课程的定义及基本任务。

经济学说史 (history of economic doctrines) 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性学科, 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称:经济思想史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经济分析史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经济理论和方法史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method) 等。但他们都有基本一致的主题:以经济学说或经济思想本身为研究对象, 专门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 研究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因此, 经济学说史可以简要地定义为: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其基本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思想渊源揭示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从本质上讲, 经济学说史是关于经济学说的历史, 是一门历史的科学。经济学说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中, 它们不仅是时代的产物, 而且也是以前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发展的继续。任何经济学说, 都有其渊源, 而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一个时代的经济学家在认识和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时, 都要利用先前经济学家所创造的成果和遗留下来的思想资料。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经济学家无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独立创造出一套经济理论体系来。正如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的, 某位政治狂人, 实际上是某位已故经济学家的思想奴隶。由于经济学说和经济思想发展的这一特点, 就使以经济学说本身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说史有必要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来加以研究。

按照中国经济学学位点的设置, 经济学说史属于“理论经济学”这个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同属“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一般在经济学说史二级学科下, 又设有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国经济学说史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三个三级学科。由于在中国, 从意识形态上把经济学划分为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 因此, 西方经济学说史就是研究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这样, 在讲授西方经济学说史时一般就不再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内容。

2. 课程的性质。

从课程的性质来讲, 西方经济学说史是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历史的学科, 因此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庸俗性, 为资产阶级利益进行辩护的, 但在另一方面各种西方经济学说又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结晶, 它又具有寻求经济规律的实证性和科学性, 特别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相当成熟和完善的阐述和应用,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 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从课程的地位来讲, 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它的开设可为学好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其他应用性经济类课程奠定重要基础。

从课程的作用来讲, 首先, 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创新的灵感源泉。不理解经济学的历史, 就不知从何创新。正如奥地利学派对于拉赫曼有关经济思想史研究思想的重申:即不要将“先贤”们的理论作为最终定论, 也不要简单地认为他们的理论已经没有发展余地, 而要结合新的情况重新解读他们的理论, 挖掘他们的理论有助于阐明当前问题的新的含义, 而这种含义也许是他本人也未曾意识到的。然而, 在财经类专业存在一种普遍的情况, 即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这个学科思想的历史, 只知道近几年的知识状态, 这已经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们的思想和视野, 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正如有评论者所指出的, 许多学生对形式化的东西非常熟悉, 可惜思想及其肤浅, 这与忽视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有很大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 经济思想史课程远比学几门专业课重要得多 (贾根良, 2008) 。其次, 经济学说史可以提供以往经济学创新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霍奇逊指出:“一个全新的持久的理论建设可能最好以思想史为理论来源, 并运用现代社会哲学和自然科学提供的各种工具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整理。以这种方式运用方法论和思想史并无新意, 但可以建成一个坚固的理论大厦, 经得起未来的现实和概念不断变迁的洗礼与震荡。”

从课程的意义来讲, 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说史, 能明了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和演化过程, 了解今天在西方流行的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来龙去脉, 从而加深对今天西方流行的理论和政策的理解;学习经济学说史, 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 温故而知新, 吸收以往经济研究中的科学成果和经验教训, 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并从中寻求对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有借鉴意义、有启发的东西。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 当前我国各大综合院校及财经类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广泛开设了经济学说史类的课程。并且其开设的历史长短、师资力量同该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实力正相关。例如作为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和武汉大学在经济思想史课程上均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开设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目前各高校多在本科第4、第5或第6学期开设该课程, 多为2~3个学分, 36~72个学时。教学大纲主要覆盖16世纪开始的重商主义前古典经济学至19世纪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 间或延伸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因此, 作为一门知识量大、基础性强、理论性强、历史跨度大的课程, 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我校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程开设现状。

我校经济系是于1987年从马列部独立出来的并于当年开始招收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从1998年起经济系开始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开设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 但一直未得到学校和系里的重视, 课程被边缘化了, 仅作为专业任选课, 在本科第5学期开设该课程, 为2学分, 36个学时。在笔者的积极呼吁和努力下, 直到2006年学校和系上才将此课程定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 仍在第5学期开设, 学分变为3个, 学时加到54个。

我校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从开设至今在任课教师的辛勤劳作下, 完成了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习题集等初稿的写作和制作, 并于2009年批准为校级重点课程。

在搞好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同时, 笔者积极进行“理论经济学”这个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经济思想史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并获得了成功, 于是从2007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目前已招收了3届6名学生, 毕业1人。

2.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经过笔者多年的刻苦努力工作, 为课程的教学和建设做了一些事情, 但是, 目前课程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师资严重缺乏。自从1998年起开始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开设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以来, 前后共有两位教师担任主讲, 从2001年起只有一位教师了 (即作者本人, 并且同时研究生的经济思想史课程和本科生的政治经济学课程的主讲) 。二是实施教学的一些基本硬件无法满足, 例如, 没有多媒体教室、与教学有关的视频资料缺乏。三是课程建设经费不足, 导致教师无法备足与课程建设有关的书籍、期刊等资料;无法走出去参加全国经济学说史或经济思想史方面的培训、学习和交流;无法将课件制作得更好更完善。

三、加强课程建设的建议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具体的实施中应该注重积累总结, 贵在坚持, 注重细节。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实践, 对我校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明确。

现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作为校级重点课程, 其建设必须以加强和完善为动力, 以提高教学水平为核心, 以增加投入为保证, 以提高质量为目的, 同时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最终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创新精神的经济学专门人才。

2. 建设措施要落实。

课程建设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 以教学档案建设为依据, 以教学设备建设为保证, 以教学管理科学化为手段,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具体措施要求如下: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打造一支人员稳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高效精干、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教学队伍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现在我校当务之急应是尽快引进本课程专任教师多名, 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 具有较丰富经验的教师。其次, 在课程建设中, 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形式,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加强本课程主讲教师的对外交流, 学习兄弟学校经验, 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强化科研工作, 既为任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大幅度增强课程信息量及教学深度提供基础, 也为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参与相关科研活动创造了条件。 (2) 大力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积极采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及其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和自学辅导, 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已有的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习题集等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在具体具备的时候编写一部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4) 加大经费投入, 改善教学条件。希望学校、院、系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大教学基本建设的投入, 优先改善课教学所需的多媒体教室、视频教学手段、图书期刊资料等教学条件。同时满足主讲教师的培训、学习和交流, 使其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必须发扬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切实把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建设抓出实效, 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以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新时期对经济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摘要:“西方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全面认识“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性质及地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加强“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建设是一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程, 也是培养高素质经济人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建设,探讨

参考文献

[1]设有经济思想史专业研究生院:网易教育频道[EB/OL].http://education.163.com/edu2004/editor-2004/kaoy-an/040726/040726-147925.html.

[2]各大院校经济思想史课程介绍, 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教研室简介”[EB/OL].http://e-con.pku.edu.cn/xszx/jingji05.htm;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全校、全院必修课程一览表”[EB/OL].http://econ.pku.edu.cn/un-dergraduate/class01.php.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2007年批准) .[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99&infoid=35571.

[4]Peter Wynarczyk, “Austrian Ecnomics and the Post-Autstic Economics Challenge”, post-autistic eonomics review, issue no.18, Febrary4, 2003, article5. (http:www, btinter.com/-pae-news/review/issue18.htm.

[5][英]霍奇逊.20世纪的经济学:失去机会的世纪[EB/OL].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政治经济学说 篇2

第一章 古希腊: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

一、城邦制度特点

二、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三、柏拉图理想城邦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内容

四、亚里斯多德关于“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五、亚里斯多德关于理想的民主政治包括哪些内容?名词解释:逻各斯、哲学王、理念世界、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二章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

一、西塞罗 的主要思想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一、奥古斯丁关于国家的思想

二、托马斯·阿奎那四种法的关系

名词:“双城论”

第四章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一、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二、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

三、路德政治思想

四、布丹的主权学说

第五章17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一、格劳秀斯的自然法学说

二、斯宾诺莎的自由观

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名词:利维坦天赋人权

一、霍布斯和洛克的契约论有何异同

二、洛克的宪政、法治与分权思想

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一、孟德斯鸠法与法的精神

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思想

三、卢梭契约论与霍布斯、洛克的不同点是什么

四、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思想

第八章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

一、潘恩的人权理论

政治经济学说 篇3

关键词:齐文化;鲁文化;儒家学说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66—02

人们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时,总是无法回避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问题,尤其是儒家传统将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结合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差异,来分析以淄博等地为代表的齐文化圈和以曲阜所在地济宁为代表的鲁文化圈的经济差异,来探讨儒家学说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这一问题。

一、概述现代齐文化圈和鲁文化圈经济的差异

经济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国内生产总值方面来分析。隶属于齐文化圈的胶东半岛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 923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1.6%,2005年胶东半岛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5 877.73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1.8%。鲁文化圈中心城市济宁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 000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45亿元、465亿元、390亿元。而齐文化圈的中心城市淄博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 430.95亿元,明显比前者多。同时,它们在山东城市发展等级中所处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因此就整体而言,两地经济存在较大差异,且齐文化圈属地经济相对于鲁文化圈属地经济较为发达。

二、齐文化与鲁文化

(一)齐文化

齐文化是产生于齐国一带的地域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表现为独特的文化模式、价值体系。

齐文化主要由先齐文化、齐国文化、齐地文化发展而来。先齐文化是齐文化的源头,东夷族创造的东夷文化是先齐文化的最高成就,进一步发展成为齐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国文化是齐国建立到灭亡这一阶段的文化。在这一历史阶段,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文化综合体,即通常所说的齐文化圈和齐文化。它主要吸收东夷文化和殷周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的主体,并与鲁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齐地文化主要泛指秦汉以后至今在原齐国之地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

齐文化理论驳杂,各具特色,从姜尚、管仲、晏婴、孙子到黄老刑名、阴阳诸家,没有清晰的思想传承体系。

(二)鲁文化

鲁文化是产生于鲁国一带的一种地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价值体系。

鲁文化主要由先鲁文化、鲁国文化、鲁地文化发展而来。先鲁文化主要是周代文化,伯禽到鲁之时基本沿用周朝的典章制度,周礼尽在鲁的说法便是体现。鲁国文化主要是从鲁国分封到楚国灭鲁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化,基本是周代社会文化形态的延续。鲁地文化指鲁国灭亡以后在原鲁国所在地区的文化,后与齐文化合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鲁国所在地也是东夷人原居住之地,因此鲁文化也有东夷文化的因素。

(三)齐文化与鲁文化的比较

这两种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正是解释两种不同的文化圈内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1.两种文化都要求诚信、仁义、尊贤

这两种文化在讲仁、讲义、讲亲亲、讲尊贤等问题上,根本上是一致的。其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诚信、仁义、尊贤等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整个山东文化。山东经济行业及商人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更是主张诚信经营,讲求仁义,招贤纳才。但是由于内外、先后之别导致了鲁国的“王道”与齐国的“霸道”。

2.两种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不同。关于两种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司马迁在《史记》中亦有论述,梁启超认为,齐国的地理环境与希腊相似,而鲁国的地理环境则与罗马相似。“吾迁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史记·齐太公世家》),战国时齐国的疆界是:“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 (《史记·齐太公世家》),“邹鲁滨洙泗” (《史记·货殖列传》)。由此可知,齐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较为开阔,以海洋为主,是海洋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变通性;而鲁文化的产生的地理环境则较为闭塞,以大陆为主,是内陆文化,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单一性。

3.两种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不同。齐国是沿海国家,主要发展沿海经济,有突出的商业性特征,其特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管子·轻重己》)同时还采取“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 (《汉书·地理志》) 的政策,使这种工业社会得以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齐文化,主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游)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而有余于国,奇怪(罕见饬品)时来,珍异物聚。”(《管子·轻重己》)当今齐文化圈仍然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商品经济繁荣,农业逐步向大农业方向发展。烟台积极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尤其是果品方面。比如烟台以张裕为代表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拉长了葡萄酒的产业链条,带动当地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问题,同时也拉近了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的距离,加快其融合。

鲁国实行重农经济的政策,工商业经济极不发达。这主要是因为周国主要继承了周礼,而周又主要发展农业,因此鲁国在经济建设中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工具较为发达。鲁国修建工程时主要考虑是否影响农时,并记载下水、旱、蛊、蝗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同时鲁国境内多丘陵、平原、湖泊,适宜农业生产,鲁国亦很少参与争霸,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鲁文化,更适宜于农业生产。而当今中国社会要实现现代化与工业化,所以鲁文化应该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政策和经济理念在两个文化圈内分别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民俗风情的不同。齐国的经济发达,人民生活较为富裕,而商业发达促进了民智的提高和夸诈之风的形成,鲁国人民则相对而言更加诚信、重礼。

由此可知,齐文化重视经济、重视改革、重视开放、重视科技,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未被真正重视起来。

三、齐文化与鲁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这两种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在其内部相互碰撞,但是随着这社会历史的发展,二者逐渐融合,在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完成。从此以后,二者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二者的融合必定有一个为主、一个为辅的问题。鲁文化是一种农业型文化,相对而言较为保守,与中国当时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更加适应,是仁者型文化;而齐文化是一种商业型文化,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是一种海洋性文化,是智者型文化。二者相比较而言,以仁者型文化而著称的鲁文化更加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因此,以鲁文化为主,以齐文化为辅的融合格局逐渐形成,在以后社会发展中显得尤为明显,纵观整个儒家学说的内容体系亦是如此。

综上所述,我们对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内容得以大概的了解。其中,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及其历史渊源也是解释当今社会两个文化圈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原因。智者型的齐文化具有开放性,重视经济发展商业,而仁者型的鲁文化更加重视道德,发展农业而非商业,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亦有表现。

四、儒家学说向现代化的转换及如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齐文化和鲁文化共同构成了儒家学说的主体,要使儒家学说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鲁文化在儒家学说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主要是解决鲁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不断反思自身传统体现时代精神的过程。那么,它将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去除其糟粕,并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语境相融合,在完成文化的整合和认同的提升后获得新生。

1.儒家学说本身的需要。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并且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适应小农经济的鲁文化更应该适时的调整。儒学更加应该重视齐文化的积极作用,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使齐文化和鲁文化更好地融合起来。

齐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更具开放性,而鲁文化是一种大陆文化,具有保守性。而根据我国的地理环境,我国有辽阔的内陆国土,在一定程度上鲁文化适应了这种需要,而齐文化则相对是适应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但是内陆地区也需要发展工业,那么就需要这两种文化的结合。

常有如下疑问:为什么儒家学说能够在韩国等东亚国家成功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就不那么成功呢?除了历史原因、国情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齐文化与鲁文化没能更好地结合起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应该把鲁文化中的“诚信”、“克勤克俭”与齐文化中重视商业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为富不仁”。与此同时,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以此来实现鲁文化和儒学的现代转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反腐倡廉是当今中国绝大多数民众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应切实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此时儒学的“以政为德”、尊民、重民、爱民、亲民等观念应该可以被利用,建立各种监督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因此,我们应该使齐文化与鲁文化真正融会贯通,促进儒学的现代转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刘宗贤.鲁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2]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吕明灼,王钧林,张佩国,权锡鉴.儒学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M].济南:齐鲁书社,2004:9.

[4]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济南:齐鲁书社,2004:1.

[5]谢承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篇4

关键词:《经济学说史》,教学方法,内容选择

《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述西方经济学说产生、发展和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该课程可加强学生经济学理论功底, 提高思辨和研究能力。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笔者对长期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供同行参考共用。

一、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1. 内容庞大, 理论性强, 课时紧张。

由于“经济学说史”是属于经济学与历史学交叉的课程, 内容从古希腊一直到现代经济学诞生, 涉及到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众多, 所以教学内容庞大, 不但有经济学各方面的内容, 而且还要有时代背景, 与政治、社会、文化、哲学、自然科学等各方面都有关联, 历史跨度长、信息量大、理论性强。在规定的54个课时中比较完整的讲解内容, 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整体框架精心筛选, 以一个清晰脉络较完整的展现西方经济学说发展过程。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和工作量, 教师要在备课时搜集整理非常多的历史背景资料。

2. 学生对历史类课程缺乏兴趣, 学习主动性不强会影响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教学方法问题, 使得学生形成一种既定印象, 认为历史类课程必与枯燥、死记硬背、无用等名词挂钩。据网络调查, 喜欢历史课程的学生不到8%, 学生在未学之前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认为这种课程对现实和考研都无用, 不如学习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同时所学内容复杂且烦琐, 加之大部分财经院校是文理兼收的, 学生缺乏历史基础知识, 而枯燥的讲课方式使该课程缺乏吸引力。如何打消负面情绪, 改变学生已有的看法, 这就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大挑战。

3. 内容相对枯燥且容易混淆, 要求教学方法多样。每个

时期经济学说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而不同时期经济学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所以在内容上就会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特别是对一些基本经济概念的内涵和经济规律是在不断探索和纠错中逐渐完善的, 所以在教学中同样的一个概念会有不同定义和解释, 学生会感觉枯燥且容易混淆, 加之课程安排一般都是在下午, 连上三节学生容易疲乏, 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 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的斟酌和评价角度的选择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 如何筛选就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该课程主要讲经济学说的演变, 所以不同时期零星的和不系统的经济思想只好略去。但在同一时期都有主流和支流经济学说之分, 理论和结论都有所不同。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主流经济学说为主线的思路, 略去了同时代支流学说以保证主线的清晰。把经济学说的发展分成四个大阶段, 由重商主义开始一直讲解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诞生, 就此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整体框架已构建清晰, 之后的学说发展和学派之争放到专业课“西方经济学流派”中讲解, 这样学生也会感觉到课程的连贯性。

2. 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的内容如何处理。

若干年前,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和一些既定观念束缚, 西方经济学界一直不承认马克思是经济学家, 认为他是政治家、哲学家或革命家等, 所以他们出版的经济思想史或学说史教材中没有叙述马克思的理论。近些年来特别是随着全世界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出现,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要重新审视马克思理论, 经济学界也逐渐开始撇开政治因素客观的来看待马克思, 近几年翻译出版的国外教材就可以看出端倪。所以在讲西方经济学说史中, 如若没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显然是一个不完整和客观的体系。因此在教学安排中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放在西方经济学说演变的历史长河中考察, 更宽泛的去理解“西方经济学说”内涵, 才能让学生更好体会经济学说发展中多变性和复杂性, 理解经济学说的阶级性特点,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3. 经济学家的评价角度。

中国经济学说史的教学一直延续前苏联体系, 在对经济学家评价时有个特点, 凡是马克思肯定的就多加赞扬, 突出其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马克思否定或不喜欢的评价时就轻描淡写。这样事先贴标签的评价思路势必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不符合唯物的、历史的、辩证的方法论。因此评价时应该与历史结合客观的看其贡献和不足, 而不是教条的引用马克思的话, 并且提出此问题让学生思考。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和多样性

内容的筛选只是教学的前提, 如何在课堂上授课, 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才是关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对内容进行梳理, 增加对比性增强记忆性。

如前所述, 不同时期经济学家对同一经济问题会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 学生容易混淆内容。以对比方法讲解可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围绕李嘉图对工资、利息、地租的论述, 与斯密分配论对比, 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并进行分析, 说明原因并与现代经济学联系, 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理论是在不断的思考和纠错中得以发展的。正是历代经济学家的不断努力才有了现代经济学今天的成就。

2. 把时代背景与学说产生紧密结合, 增加对内容的理解。

在国内出版的教材中, 有关学说历史背景介绍相对少教学中也易忽略。而国外教材对此叙述内容多且面广。因为经济学说的产生都是时代缩影和需要, 所以把时代背景与经济学家理论结合讲解, 有助于对理论体系的深入理解同时体会经济学说的历史性、阶级性和政治性, 理解所谓“纯粹经济学”的欺骗性。教学中我们经常讲“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但学生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难以体会到, 甚至有很多人会被表面理论所迷惑, 认为“全盘西化”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选择。如果从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此问题, 就可不辨而胜,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该课程重要性和实用性, 改变固有的“历史无用论”的想法, 同时可以激发思考的主动性。

3. 重视经济学家生平介绍, 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理论和励志。

每个经济学家都有传奇的人生经历, 而国内教材受前苏联模式影响, 人物介绍大多简单生硬, 缺乏真实感和趣味性, 特别是对经济学家的评价主观意识强缺乏说服力。而国外教材对此描述则丰富多彩, 把经济学家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介绍。所以在教学中我吸取了这点, 阅读经济学家传记, 搜集相关趣事, 以一个平等的视角去向学生介绍他们, 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学家的真实和亲近, 讲解他们人生经历对其经济学说的影响。同时以小作业形式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喜欢的经济学家传记。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经济学说的理解, 同时从其人生经历中也可以得到启示, 一举多得,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也加深对理论的思辨。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增加影视资料和图片吸引学生。

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改变历史课程一本书一支笔的状态, 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我制作了教学课件添加图片和一些影视资料, 特别是经济学家照片或画像, 使早已熟悉名字的经济学家第一次以直观形象跃然眼前, 与之传奇生平介绍结合, 学生很感兴趣, 驱除了下午的睡意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遥远时代背景随着影视资料的播放瞬间就在眼前, 陌生人物立刻变得亲近和自然, 就像讲述我们身边成功人士的言论, 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 时间和空间界限早已淡化, 教学互融, 我和学生一起在学习中感受着知识的力量和思考的快乐。

5.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宽教师和学生视野。

网络时代为信息的搜集带来了最大便利, 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学知识普及加快经济学相关网站增多, 我把这些网站和信息传递给学生, 让他们主动去查找所需要资料。学生会逐渐形成习惯, 上网时浏览经济学相关网站, 了解当今社会经济热点和最前沿经济学信息。同时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学说史无用论”的认识, 体会到不同时代经济学说对社会现实作用, 为专业学习和经济理论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6. 采用多种方法增加学生参与程度, 调动学习主动性。

理论性和历史类课程“一言堂”肯定是效果不好的, 所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关键。在讲解中我尽量采取多种生动方法吸引学生跟着思考, 还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如根据学生情况成立“兴趣小组”不定期交流, 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小课题让学生查资料准备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同时针对一些热点经济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 提高参与性,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表达力, 同时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参与中实践能力、语言表达力和组织能力都得以提高, 意想不到的是还吸引其他同学不断加入, 一些原本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同学也开始转变了看法。

综上所述, 在近十年教学中, 在任课教师努力和学生配合下, 兰州商学院的“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逐渐达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特别是我院为了加强经济学基础学科作用, 于2011年成立了“经济学院”这将成为促进“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的强大引擎, 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历史的鲜活生命和经济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林祖华.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亟待加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11) .

[2]刘沙茸.个性化教学实证分析与研究——以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过程为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

西方经济学说史_期末试卷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经济学说史上的三次革命是(B)A 重农主义、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

B 斯密经济学说的兴起,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 C 边际革命,马歇尔经济学说形成和凯恩斯革命 D 约翰.穆勒经济学说形成,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

2、古希腊的三大思想家是(D)A 赫色阿多、色诺芬、亚里士多德 B 荷马、柏拉图、色诺芬 C 瓦罗、亚里士多德、赫色阿多 D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3、斯密的赋税四原则是(C)A平等、便利、实用和确实 B 经济、平等、便利和公平C 公平、确实、便利和经济 D 方便、公平、经济和确实

4、最早在《经济论》中使用“经济”一词的是(B)A 贾图B 色诺芬C 亚里士多德D 西塞罗

5、第一个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从而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家是(C)

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 C 威廉·配第D 詹姆斯·穆勒

6、“纯产品”理论是魁奈理论体系的核心,他的许多经济理论,如社会阶级结构理论、资本理论、再生产理论都是以“纯产品”理论为基础的。他所说的“纯产品”是指(A)

A 农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财富超过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财富的余额

B 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财富超过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财富的余额

C 商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财富超过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财富的余额

D 其他部门生产出来的财富超过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财富的余额

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于哪一年?作者是谁?(B)

A 斯密 1886年

B 李嘉图 1817年 C 配第 1778年 D 约翰.穆勒1889年

8、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指(A)

A 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 B 生产要素决定商品价值 C 购买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D 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共同决定商品价值

9、西斯蒙第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实质是(A)

A 经济浪漫主义B 经济自由主义

C 经济改良主义D 空想社会主义

10、萨伊定律是指,生产本身创造消费,或者说,供给本身创造需求,他的理论前提是(D)A 以资本流通为前提

B 以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为前提 C 以简单的物物交换为前提

D 以货币为媒介的物物交换为前提

11、约翰·穆勒折中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继承和包容了哪些理论(A)

A 继承了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容了萨伊、马尔萨斯、詹姆斯·穆勒、巴师夏等人的辩护经济理论,还吸取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某些观点。

B 继承了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容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理论。

C 继承了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容了米勒、李斯特等德国历史学派的理论。D 继承了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容了数理经济学派、制度学派的理论

12、德国的新历史学派提出了什么政策主张(B)A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

B 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主张 C 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

D 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政策主张

13、边际主义的兴起标志着李嘉图传统的古典经济学时代的结束和现代经济分析的开始,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三位奠基人,都公开否定了什么理论(A)A 公开否定了劳动价值论

B 公开否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 C 公开否定了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

D 公开否定了货币理论

14、克拉克的新三分法就是将经济学分为(B)A 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

B 普遍规律、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C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D 工资、利润和地租

15、马歇尔在地租理论上的新观点是(C)A 寻租、级差地租和稀少地租 B 级差地租、城市地租和稀少地租

C 稀少地租、准地租和城市地租 D 准地租、级差地租和稀少地租

16、局部均衡是马歇尔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局部均衡的特点是(A)

A 将那些不规则出现的、不便于处理的干扰因素都归结到“其它条件不变”一句话中,因为“这样,问题就被限定得越窄,对它的处理就能越精确”。

B 要研究的力量非常多,最好一次研究几种力量 C 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一次研究一个侧面 D 经济现象非常复杂,在经济研究中必须循序渐进

17、罗宾逊的买方垄断是指(A)

A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一个价格决定者,他通过要素购买量的调整能够影响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B消费者在要素市场上是一个价格决定者,他通过要素购买量的调整能够影响该要素的市场价格。C政府在要素市场上是一个价格决定者,他通过要素购买量的调整能够影响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D 垄断大公司在要素市场上是一个价格决定者,他通过要素购买量的调整能够影响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18、德国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先驱代表人物是(D)A古诺和杜普伊特 B劳埃德和朗菲尔德 C加里安尼和孔狄亚克

二、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

2、罗宾逊的价格歧视

D杜能和戈森

19、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A)A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市场价格 B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市场价格=长期均衡成本 C 边际成本=总边际收益

D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最后一单位产品的价格与边际物资产品的乘积

20、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是指(B)

A 充分就业是指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失业

B 充分就业是指在实际生活中没有非自愿失业 C 充分就业是指在实际生中不存在摩擦失业 D充分就业是指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自愿失业

3、历史统计方法

4、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

5、戈森第二定律

三、简答题(每题9分,共36分)

1、凯恩斯革命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约翰·穆勒经济学说的特点

3、《经济表》的流通过程包括哪五次交换行为(用图表说明)?

4、简述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命题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评述边际学派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特点及其影响。

2、试述凯恩斯《通论》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期末考试卷(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D 3 C 4 B 5 C

A 7 B 8 A 9 A 10 D

A 12 B 13 A 14 B 15 C

A 17 A 18 D 19 A 20 B

二、词语解释

1、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如果把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则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资本家的工资,利息表现为资本所固有的独特的产物,这样,三位一体公式可以更确切地归结为资本创造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

2、罗宾逊的价格歧视——是指一个垄断厂商,将它生产的同种商品的相同单位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的消费者,以及不同组的消费者的行为。

3、历史统计方法——就是对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或民族经济发展的史实,进行考察和统计,使之系统化、数量化,然后从这些经济史实中归纳出一些经验法则。(4分)

4、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就是资本家预期新增加的每单位投资与这一投资可能带来的新增利润量之比,亦即新增加的每单位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4分)

5、戈森第二定律——戈森第二定律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其内容是:为了使享乐达到最大化,每个人可以在各种享乐之间自由选择。它表达的是在各种享乐之间如何选择才能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4分)

三、简答题

1、凯恩斯革命包括哪些内容

(1)理论的创新。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修改和补充。在理论上革了萨伊定律的命,摒弃“供给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以及否认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这种传统的教义,创造了有效需求原理,以及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为主要骨干的就业一般理论体系。他还提出了一整套新的经济范畴,如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等。(3分)(2)方法创新。他采用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方法,研究总就业量、总生产量和国民收入及其波动的原因。在方法上与以微观经济分析为主的传统经济学研究个别商品、个别厂商、个别消费家庭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他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3)

(3)政策主张的创新。在政策上革了传统自由放任体制的命,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用政府干预论新思潮取代自由经营论旧思潮。这是凯恩斯革命的核心内容。他“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批判传统的不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3分)

2、简述约翰·穆勒经济学说的特点——a他是站在维护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真诚地同情无产阶级,力图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当时已不容忽视的无产阶级的要求调和起来。(3分)b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二者之间的折衷。(3分)

c思想上的调和:他接受新经济思想,又不愿轻易放弃旧思想,因而发生新旧思想的矛盾,不得不在两者之间折衷。(3分)

3、《经济表》的流通过程包括哪五次交换行为(用图表说明)? 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

生产阶级

土地所有者阶级

不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每年收入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

2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用作支付

1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地租及原

10亿里弗尔

预付的利息

1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年预付20亿里弗尔

共计20亿里弗尔

共计50亿里弗尔(9分)

4、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命题

一、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二、国民收入分配愈平等,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

1、评述边际学派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特点及其影响。

在研究内容结构上: 边际主义与传统的经济学有着显著的不同。传统的经济学研究劳动价值论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而边际主义研究的是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边际主义与传统的经济学有着重大的区别。边际主义把政治经济学与数学结合起来,特别是与微积分结合起来,于是经济文献中开始出现数学公式、联立方程、布满了各种数学符号和曲线图。

这样经济学的研究就以均衡为核心概念,从总量转移到这些总量的微小变化,所以国民收入的决定、增长与发展等宏观经济学问题就不在讨论之列了。这样的研究方法标志着现代经济分析的开始。

2、试述凯恩斯《通论》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经济政策的具体运用上,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革了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开支力求节约、税收力求其少这种论点的命。

在货币方面,提出“半通货膨胀”的价格一般理论去对传统货币数量论进行重大修正,并把原来居首要地位的货币政策退居辅助性的次要地位。

政治经济学说 篇6

一文化主体的互动中介(角色转移)

当前,我国出版理论界学者的普遍共识是,出版现象的实质是社会文化进程。刘呆同志曾多次强调“出版的灵魂是文化”“文化是目的,出版是手段”。关于文化的定义恒河沙数,但一种最简单的解释却得到了知识界的公认,文化即“人化”,包括“对象(即自然)的人化”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标志着以人为中心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转化及共生。文化需要起源、累积和创新,其主体就是作者:文化需要传播、继承和教育,其主体就是读者。当出版活动未在社会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之前,原始的文化活动就在两种角色(两极)之间开展,在文化的矛盾运动中两者存在着频繁而密切的双边互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出版者与出版机构渐次现身,它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加以分化,同时将两类角色的部分共有程度较高的任务进行转移集中而衍生新格局。例如,通过角色转移,它被赋予文化创新累积的组织、策划使命(这是面向作者的),又被赋予文化传播继承的发端、导引使命(这是面向读者的),在岁月的更替中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由于上述渊源,出版者承担了两种义不容辞的使命:一是收集读者向作者的反馈意见并适时转达;二是整理作者向读者的致意寄语并随书发行,亦即充当了互动关系的中介角色。随着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这一互动关系必将呈现多样化、经常化、平台化、时代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对出版者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文化行政的责任中介(职能转移)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与政治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文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统治阶级)又通过社会舆论引导文化的方向,通过国家机器规范文化的走向,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在文化日益繁荣的进程中,行政组织承担的监督控制职责也逐渐趋于复杂化、专业化、日常化,当量变达到质变的边缘时,就出现了将相应中观、微观管理职能从行政层级分离的历史转折点,这种政治视阈内的分工即通过法定、委任、授权等形式转由出版系统所承担。

为此,出版者须时刻跟踪社会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注重最新政策的学习掌握,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在基本方针、政策、路线指引下正确处理复杂业务实践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出版行政中著作权管理的职能关系到作者与读者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出版系统的正常秩序,贯穿出版工作总体流程的各个阶段,出版单位须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落实。

因出版工作失误而引起严重不良后果须追究责任时,出版者是首当其冲的问责对象,作者的谬论出笼是其把关不严之责,选题的庸俗低趣是其策划不当之责,读者的误读是其编校不慎之责。总之,由于出版者承担了转移后的部分行政职能,其肩负的责任重于泰山。

三文化传播的媒体中介(信息转移)

从信息系统的视角俯瞰文化传播过程,集中表现为信息集聚与信息扩散两种信息运动形式。随着信息量的激增而迫切需要一种媒介,统一处理信息的加工、复制、传输任务,以适应传者、受众的文化习惯与文化心理,保证其处于信息传播的信源、信宿位置,而将其他的中间环节均纳入出版系统之中。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看出版介入现象,其本质在于实现了一种信息的转移,将原始信息(原稿)中不成文的、不规则的、不结构化的信息和读者所需求的索引、印数、装帧、美工、选材等非内容信息,均转移(或输入)到出版过程进行整理、配置及统筹,确立了这一信息系统的组成单元与时空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媒体的系统功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精密印刷、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等先进信息技术对出版业的冲击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至少承担着支持所有转移信息输入出版过程的重大任务,其快速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出版业的效率、形象和现代化水平。

四文化生产的价值中介(资源转移)

文化学者认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空前提升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与日俱增,文化产业化是现代经济,也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大规模、社会化的生产体系中,大多数作者和读者却不是以文化生产和文化流通为主要职业的,需要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于是,这种价值运动的主体便理所当然地由派生分化后的出版系统所充当。为了保证文化价值的增值和大众化,出版业须聚集先进的生产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面临激烈的竞争考验。它作为经济实体吸引投入,期待产出,为求盈余而避亏损。尚须调查读者,研究市场,须培养作者,巩固产权,在资本周期循环后须实施扩大再生产和资源再吸收,着力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与原始文化现象对比后可知,出版业不断将人类纯粹精神文明世界以外的文化行为加以改造(即拓展为经济行为),占据资源,创造价值,泽被社会。它是文化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桥梁,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导性力量。它同时受到特定社会环境下文化教育水平和经济体制的约束。

五文化创新的组织中介(管理转移)

文化创新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资源的充分积累,亦需要周密的组织管理。出版活动出现之前,文化创新处于一种自发的、无序的、松散的、相对盲目的原始状态,存在着各行其是、步调不一、闭门造车等诸多弊病。为了实现最优发展目标,需要在文化行为的个性与共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从而必须采用计划、控制、协调、沟通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和管理机制,确定组织的覆盖范围、经费来源和上级领导,建立组织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这里的组织中介包括三重含义:一是指出版系统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与岗位考核管理,旨在发挥出版专业人员(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业务流程的紧凑衔接与融合;二是指以责任编辑为代表的出版单位对作者写稿、修稿的日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三是指发行部门对读者读书、选书的宣传引导与反馈调节。显然,出版系统的独特作用在于集中承担了整个文化创新过程中的管理功能,它以文化创新的目标任务统一组织的指导思想,以文化创新的具体要求协调组织的日常行为,以文化创新的社会背景构建组织的和谐氛围,在组织建设与科学管理的主题下凝聚文化力量、追求文化效率、争创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创新。

为担负这一重任,出版单位应认识到管理在出版大局中的重要性,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素质,增强与社会公众直接对话部门的组织管理水平,坚持引导与服务并重的工作原则,发挥总编辑、总经理等决策层管理者的核心调控作用,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社会动向,积累管理经验,分析业务数据,预测经济形势,为中长期战略规划提供准确可靠的事实依据。

基于中介与转移学说的出版系统本质观是一种新视角与新观点,笔者认为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可以更深人透彻地理解认识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工作从形成起源到沿革变迁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为研究出版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趋势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对于完善出版工作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学说 篇7

一、《经济学说史》课程的特点

1. 历史跨度大, 涉及人物多

《经济学说史》课程内容涵盖了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起至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说止的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年代跨过几十个世纪, 涉及众多的经济学派和经济学家。

2. 经济理论繁杂

《经济学说史》课程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的主要经济思想和理论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包括重商主义学派、重农主义学派、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空想社会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边际效用学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多个不同的经济学派, 经济理论繁杂。

3. 历史性强、阶级性突出

经济学说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 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说, 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某种反映, 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所以, 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的。

自从奴隶社会以来的人类社会都是阶级社会, 在阶级社会里, 社会分裂为经济利益对立的不同阶级。由于经济学说研究的对象直接涉及到各个阶级的经济利益, 所以, 在阶级社会中, 各种经济学说和经济理论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二、提高《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1.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第一, 编制“经济学分段表”, 梳理教学内容。目前我国的《经济学说史》教材不少,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篇幅大, 内容庞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陷入大量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 搞不清先后, 分不清主次, 辨不明重点, 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通过编制“经济学分段表”, 把重要人物、重要观点、重要事件纳入其中, 使学生对经济学说的发展脉络有清晰的认识。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把经济学说的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古典经济学阶段, 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 以及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第二阶段是古典经济学阶段, 包括从18世纪下半期亚当斯密经济学, 经过19世纪初期李嘉图和萨伊等人的经济学, 直到19世纪中期的约翰.穆勒的经济学, 他们是产业革命前夕到第一次产业革命完成和初期发展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第三阶段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 包括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期的边际革命, 到该世纪90年代出现的马歇尔经济学, 这种经济学的支配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第四阶段是当代经济学阶段,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出现, 标志着这个阶段的开始。

第二, 遵循“以一为主, 联系背景, 平行兼顾”原则, 介绍经济学派。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中, 经济学派层出不穷, 这些经济学派存续时间长短不一, 影响力大小不同, 代表人物众寡悬殊。但事实证明, 无论哪个学派, 其各个成员的观点虽基本一致, 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 必须遵循“以一为主, 联系背景, 平行兼顾”的原则, 才能使学生对这一学派全面了解并且印象深刻, 记忆持久。所谓“以一为主”就是找出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 对他的经济学说作重点介绍;“联系背景”就是在认识这一经济学派的时候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平行兼顾”就是在了解主要代表人物的经济学说的基础上兼顾介绍其他经济学家的学说, 并把它们与主要代表人物的经济学说比较着讲, 对他们的理论的继承和批判关系进行分析。

第三, 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对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作出客观评价。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总是跟经济学家们所处的历史条件紧密相关, 一定的历史条件赋予当时的经济学家进行理论研究的任务, 也为他们的经济学说打上历史的烙印。因此, 我们在评价经济学说时, 要运用历史分析法, 把当时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考察, 才能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而运用经济分析法则要求我们在评价每一个历史人物或他的经济思想时要跟他的社会经济根源联系起来。另外, 由于经济学说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因此, 在评价经济学说时, 还要运用阶级分析法, 要看他是代表什么阶级说话的, 在这个阶级的立场上, 他的理论有没有合理的地方。综合地运用这三种方法, 才能对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作出客观的评价。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第一, 课前学习法。布置学生在课前将各个经济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重大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查阅、分析、提出问题,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和概括。课前学习法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 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 课堂辩论法。结合经济学产生发展过程中一些理论冲突和学派争论方面的重大问题, 如经济学的前提假定, 20世纪30年代“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问题进行课堂辩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

第三, 比较教学法。《经济学说史》课程中有许多知识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 针对这个情况, 在教学中应该采用比较教学法, 对这些知识进行比较, 分析其异同并抓住重点内容。如在学习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时, 教师应该在对英国、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对两个国家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特点进行比较, 明确异同点, 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古典政治经济学派重要理论的演变过程和特点。其他的知识点如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和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等的比较都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3.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第一,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搜集大量相关图片资料, 增强上课的直观性。本课程纵贯几千年, 涉及到众多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 通过利用图片搜索网站搜集大量的经济学家照片和相关图片资料, 在课程上进行展示, 使学生对经济学家们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增强上课的趣味性。

第二, 课堂现场链接经济思想史网站和新闻网站, 现场点评和讨论, 加深学生对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意义的理解。如在评价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贡献时, 现场链接到“民意测验显示:马克思是英国最受尊敬的哲人”的新闻网站;在讲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时, 现场链接到“人口增长涌现重大社会问题”的评述文章并进行课堂讨论, 使学生深刻体会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三, 借助影像资料,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的目的, 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理论构建的逻辑过程, 而且在于让学生了解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联系。特别是本科阶段的学生, 应增加其对经济理论的感性认识。借助影像资料, 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个目的。如讲授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分析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所采取的相关政策时, 可先播放“罗斯福新政”视频, 让学生们了解凯恩斯理论和政策产生的大背景, 然后进行理论体系的阐述, 接下来再让学生们观看中央经济频道的“直击华尔街金融风暴”, 分析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现实运用。

4.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学说史》课程学习难度大, 单从教材内容看实用性不强, 这种实用性和难度反差较大的课程很难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努力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功能,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避免空洞的说教和枯燥无味的讲述。如在讲述亚当.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论述时, 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在讲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时, 联系我国外贸的实际;在讲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时, 联系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政策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参考文献

[1]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孟熙, 郭建青.经济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林祖华.《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亟待加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11)

[4]冯琦.《经济学说史》教学改革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9)

[5]蒋智华.“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建设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2)

政治经济学说 篇8

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大院校经济学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 它的开设可为学好西方经济学等其他经济类课程奠定重要基础。

经济学说史把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的对象, 通过研究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思想渊源来揭示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其考察范围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主要介绍西方世界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经济学说史面临被边缘化的倾向。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是笔者在长期的经济学说史教学实践中所遇问题而提出的看法与观点, 作为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二、经济学说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30年代, 北京大学就已开设经济学说史课程, 目前各大高校财经类专业广泛开设了该课程。作为一门专业理论性强、基础性作用大、知识信息量广、历史跨度长的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1. 重视度不够强。

1999年, 我校经济系开始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在第5学期开设经济学说史课程, 但仅仅是作为专业选修课, 而且只有2学分。与经济学说史浩瀚的研究内容相比, 课时设置明显不足, 教师必须在各重点学习内容之间权衡取舍, 无法很好顾及, 导致学生很难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我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少, 只有一个班 (一般30人) , 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相应也不多, 任课老师也只能是一位, 因此, 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库等编写与制作, 也只能依赖该任课老师一人辛苦完成, 从而在课程建设中明显缺乏互补性与系统性。

2. 资料可获得性弱。

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理论经济学的其他二级学科相比较, 经济学说史在教材编写、学术著作、期刊论文、精品课程、多媒体资料等各方面, 可获得资料的数量、质量、层次以及更新速度都有不小的差距, 更无法与应用经济学学科相比较,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授课、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的效果。因此, 如何能收集搜索到更多相关资料, 掌握更多前沿性的学术成果, 增强本学科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已成为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待突破的瓶颈之一。

3. 内容把握较难。

我校采用过两种教材, 姚开建主编的《经济学说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和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 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教材。其中, 尹伯成的教材对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进行了理论评述, 体例不同于大部分其他教材, 清晰且系统, 但很多同学反应其理论深刻, 不易于理解。姚开建的教材细节充实, 适合阅读, 但内容过于庞杂。无论是哪本教材, 都是学派众多, 从古希腊、古罗马与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开始, 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新古典综合派, 跨越了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边际学派、新古典经济学等诸多学派, 包含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马歇尔、凯恩斯等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这分支众多、林立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又往往分属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体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 提出各种经济学说和理论, 不仅内容繁多、容易混淆、理论性强, 而且涉及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高等数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仅仅只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历年秋季这学期都讲授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课程, 有部分学生是同时选修了这两门课程, 就学习主动性而言, 这些同学明显要倾向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说史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要弱许多。

三、提高经济学说史教学质量的措施

1. 课程建设要多重视。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 课程建设包括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为目标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的建设, 既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结构优化、团结高效的教学队伍, 还要多渠道、多层次培养这支队伍, 加强主讲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水平。其次, 课程建设包括对教材、教案、课程大纲、讲义、参考资料、习题集等文献的编撰与整理, 精品课程的申报。再次, 课程建设包括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学校、学院、系等各级领导机构对于经济学说史予以支持和重视。最后, 课程建设还包括每一位任课教师应该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2. 教学内容要多案例。

经济学说史课程理论性强, 涉及流派众多, 对课堂内容进行筛选、梳理, 将时代背景与学说产生紧密结合, 重视经济学家生平介绍, 做好对经济学思想的评述等都是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但这些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晦涩难懂的理论分析为主, 缺乏现实经济问题案例剖析。因此,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经典案例这一部分, 如重商主义部分可以联系对外贸易, 重农学派可以联系三农问题, 亚当·斯密理论可以联系“孤岛经济”与“铅笔的故事”, 凯恩斯主义可以联系经济危机, 新剑桥学派可以联系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等, 对案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与热烈的讨论,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经济现象,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果, 更能教给学生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首先, 增加学生参与程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济学说史具备理论性课程与历史类课程的特点, 开展师生互动远不如应用经济学课程容易, 但是教师纯粹的课程讲授效果肯定不佳。可以课前布置讨论题, 让学生大量阅读相关资料, 并要求学生对资料进行梳理, 以作业的形式提前上交, 然后在课堂上安排小组间的深度讨论与辩论, 再设置上台展示与提问环节,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经济理论知识得以运用, 同时资料搜集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沟通能力都得到锻炼, 学习兴趣自然提高。其次, 增加多媒体教学技术, 通过影像视频等感性资料提高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笔者在课件制作过程中, 特意添加图片、影视资料或音乐背景, 如从色诺芬、柏拉图开始到近现代的琼·罗宾逊夫人、哈耶克、纳什等重要人物都配上或睿智、或极富感染力、或优雅的画像与照片, 如在重商主义部分辅之以当时海上地图、商舰船等历史图片, 在边际效用学派部分嵌入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图片, 在凯恩斯经济学说部分插入一战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与二战后日本崛起的相关统计数据图表, 同时配乐解说, 在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部分加入东欧体制改革的视频资料等。图片、音乐、影视资料的播放可以将遥远的时代背景瞬间展现在眼前, 陌生的人物立刻变得栩栩如生, 学生容易穿越时间、空间界限, 在快乐、轻松中感受着那个时点的经济思想。第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宽视野和及时了解经济学前沿动态问题。网络给信息资料的搜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信息量大、快捷、成本低廉。笔者在绪论部分就会将相关经济学网址等信息传递给学生, 并建立班级公共邮箱与班级QQ群, 再定期布置阅读书目, 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交读书笔记 (包括论坛发帖) , 不仅教师给予评语, 而且学生之间也互评。当学生养成平时浏览这些网站的习惯, 身处浓厚的经济学学习氛围与背景时, 就会逐步接近了解社会经济现象热点问题, 知晓最前沿的经济学信息, 强化经济学说史的理论知识的目标, 为日后的专业学习与经济理论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4. 考核制度要多元化。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与教师讲授的一次客观评价, 传统的经济学说史课程考核大多采用以闭卷考试为主的方式, 但这种模式往往有利于期末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学生, 很难全面测评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认真, 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如何, 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写作表达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学生对经济学说史真正感兴趣、学习积极主动又富有成效, 笔者结合学校的考核制度, 逐渐形成了一套结合期末课程论文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阅读文献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将期末考试改为课程论文, 将能反映学生对经济学说史文献资料阅读广度与深度的课程论文题目在学期第一堂课就公开, 供学生按兴趣备选, 并规范论文体例, 期末上交, 让学生有足够长的时间阅读、思考、写作与修改。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提高到学校教务处规定的上限40%, 平时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读书笔记与课堂讨论。经济学说史教学内容分为6编, 在每一编结束后一周, 学生都要交该编的读书笔记, 这样确保学生掌握整个知识体系, 在锻炼学生阅读经济学文献、写作能力的同时, 也弥补了期末课程论文可能没有覆盖所有知识点的欠缺。课堂讨论主要是针对各编中的案例分析, 每个学生都需提前两周搜集资料, 制作PPT并交作业, 再进行课堂分组讨论, 然后每组派代表对该组讨论进行综合并上台介绍与演示, 回答其他组别同学或教师的提问。

总之, 对经济学说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除了要克服该课程实用性不足、内容难度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等劣势外, 更多的是要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增强该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 从而将经济学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史锦梅《.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3) .

[2]智瑞芝, 郭晶, 李宝杨, 袁瑞娟.确立教改目标探索改革方向[J].教育探索, 2011, (1) .

[3]章莉.本科高年级外国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1) .

政治经济学说 篇9

一、课程特点

1. 内容庞大,理论性强。

《经济学说史》研究内容丰富,历史跨度长,信息量大,理论性强。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前古典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着重理清古典经济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思想,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体系化之前的经济思想,如古典经济学、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各国后继者的经济思想;二是古典经济学的挑战时期,分别介绍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边际主义学派;三是新古典经济学及其争论时期,分别介绍新古典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派;四是当代经济学范式及其争论,主要介绍现代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及当代经济学的发展。因教学内容多,体系庞大,学生在学习教材时会感到学习困难,产生畏难心理。本门课程教材多厚达四五百页,内容有三十多章,多数院系仅安排48课时,在授课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完整详细地讲授教材内容,这给教师备课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

2. 历史性强。

《经济学说史》是一门具有历史性的经济理论学科,各流派面对不同的历史背景,相互继承和发展构成了系统性较强的知识体系。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为指导,研究西方的经济思想和理论,其内容具有理论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综合的特点。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学说,不同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不同的随着社会发展产生和演变的经济学说。所以学习经济学说史,要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核心思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经济学家的不同经济学说并不困难,难点在于如何把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认识。

3. 逻辑性强。

《经济学说史》突出了西方经济学理论演化线索的梳理,突出了各个学派方法论的阐释,突出了各个时代学派代表性经济学家思想的阐述,突出了各个时期西方经济学经典著作的导读。经济学家的理论体系构建,其非常严谨的逻辑框架、独特的思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对学生论文的构思和写作都有很大的启发,同时对学生们以后科学思考经济问题也大有裨益。从学习实践看,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多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高等数学等学科,对学生的系统性、逻辑性的要求较高。经过数百年,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与许多学科交叉的庞大的学科体系,如今分支众多、学派林立。要想全面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仅靠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困难。

二、实施过程化考试的积极作用

在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重视的研究方向。而作为学校检查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的考试方式,在教育评价体系中一直都是关键的一环。长期以来,我校本门课程都是按照理论知识体系的传统模式进行课程考试的,这种考试模式比较注重学生对单纯知识点的掌握,而难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与综合能力,也难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学生往往在考试方面过多地注重考试技巧和窍门,而忽略必须具备的探索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过程化考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各教学环节进行考核,随着教学过程的结束,最终形成课程考试结果。从本校《经济学说史》课程实施的初步情况看,过程考试的积极作用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有效发挥了学生的探索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采用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中,沿袭了闭卷考试的传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量化分析,轻质性评价,考试目标和方法单一,不仅内容枯燥方法呆板,缺乏实用性,而且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测定,命题往往带有个人的主观随意性。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其生动的内容采取教条式的死记硬背,以图应付过关,另一方面教师难以从中获取准确客观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和改革。采取过程化考试的方式后,教师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创造性地采用多种适宜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明确课程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探索未知领域,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的方式避免了填鸭式教学的枯燥,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一卷定高低的负担,促使学生不仅关注教材知识,而且主动围绕课堂讲授内容,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网上搜索等多渠道对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和拓展,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2. 提高了考试内容的科学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考试评价制度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考试成为了教学活动的指挥棒。一般情况下,高校采取的考试形式都是老师出试卷,命题范围为教师认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考试内容重书本理论知识,局限于教材,甚至个别教师会在考前划范围和考试重点,学生们普遍考前进行突击式学习。这种评价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失去了考试评价的教育性功能。过程化考试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通过制定学生在学习中应掌握的知识目标和达到的能力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将对学生的考核体现在学习过程中,以口试、小论文、课程设计、研究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加以完成,坚持平时学习和考核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既能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学习,又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便于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有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尊重学生的独特学习方式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它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教学生创造性学习、开放性学习。通过过程化考试,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小组访谈、社会调研,增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大学教学的学术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

三、推进过程化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是21世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大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方向。本校《经济学说史》课程过程化考试初步实施的效果显著,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并继续研究。

1. 建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变单一期末闭卷笔试为多元化考核,克服以一次考核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状况标准的传统做法,实行期末闭卷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试制度。《经济学说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这方面的考核以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可以采用平时开卷、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口试、案例分析的形式。课程考核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可以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提高到70%,期末成绩占30%。建立以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并将学生的全面素质纳入评价体系,如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课外学术活动等要给予一定成绩,特别是针对所学的相应课程撰写并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要给予高分。

2. 建立正确的学生互评体系。

对于过程化考试的平时环节,例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调研报告,需要多人协作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所以制定考核方案时,通常采取小组自评、小组间互相评价、教师评分结合的方式对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为避免评分出现的主观倾向,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确评价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习,提高成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没有人的习惯或特质一定比别人好,只会显示出某种差异。在合作评价时,一定要树立尊重个体差异的良好心态。评价者在评价之前,必须将对方的发言听清楚,根据发言内容进行思考,结合自己所学知识,选择适当措辞进行评价,再虚心倾听别人的反馈意见。可以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异议,据理力争;也可以在赞同别人的同时,说明自己的理由。通过互相评价,使课堂呈现多元化、灵活性态势,促进学生自主独立地发展;学生在互相评价、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互相激励、交流、启发,也学会了在合作中发展;学生通过各种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了人格的发展。

3. 建立对教师参与考试改革的激励机制。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只有加大教师教学考核的权重,才能引起教师关注教学有效性的激励。为实现考试管理的严肃规范,各高校均制定了严格的考试管理办法,主讲教师若要对某门课程的考试形式、方法进行改革,则必须先申请并经逐级论证审批后方能进行,这种缺乏必要弹性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抑制了教师改革的激情。任课教师改革考试形式,需先期投入精力设计考试方案、考试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管理难度和工作强度加大,而此类投入很难在工作量、津贴或薪金等方面得到体现。推进考试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会制定各种改革方案和具体措施并落到实处。应明确教师开展考试改革的责任权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完善分配制度和工作量考核办法,对开展考试改革试点的教师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或对其课时工作量乘以一定的奖励系数,建立起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使考试改革得到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

摘要:课程考试不仅要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重要的是引导、督促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经济学说史》课程过程化考试把考核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过程,考试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孟熙, 郭健青.经济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林祖华.《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亟待加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11, (111) .

[3]晏智杰.古典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姚开建.经济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11.

政治经济学说 篇10

英国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配第, 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基础。配第的关于价值内涵的主要观点有: (1) 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以及“真正的市场价格”。 (2) 说明了商品价值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3) 认识到创造价值的劳动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有区别, 他认为只有生产金银的劳动才真正创造价值, 生产其他商品的劳动只是在于生产金银的劳动相交换时, 才表现为价值。配第的上述观点是历史上首次比较科学的阐述, 这是他的重大贡献, 但是他的观点仍然存在着缺点和错误: (1) 他没有科学的价值概念, 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混在一起; (2) 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始终一贯地坚持下去, 他并不理解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有时甚至混淆两者; (3) 配第没有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

约翰·洛克认为, 商品价值取决于供求比例、利率变动只是在影响这个比例时才会影响价值, 但不能决定价值。

尼古拉·巴尔本是观点明确的和典型的早期效用价值论者, 他认为“一切商品的价值来自商品的用途, 没有用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另外, 巴尔本倾向于以供求来说明价值量或价格量。他认为, 需求一定时, 丰富使商品便宜, 稀少使商品昂贵。

詹姆斯·斯图亚特提出了“实际价值”的概念, 认为价值取决于一个劳动者在一天、一周、一月平均能够完成的劳动量, 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它指出了价值取决于完成的劳动量与该国平均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他力图区分价值范畴和它的物质内容, 提出以“内在价值”指商品中包含的自然物质或原料, 以“使用价值”指耗费在商品上的劳动时间, 但他未能对其概念范畴加以固定。

斯图亚特对英国古典价值理论的最大贡献, 是他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的天才猜想。他说:“那种通过自身转移而创造出一般等价物的劳动, 我称之为产业。”这就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法国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阿吉尔贝尔, 从社会总供求的角度, 论述了劳动价值原理, 区分了市场价格和“真正价值”, 并试图从市场价格背后找出“真正价值”来, 他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个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价值, 并且把自由竞争说成是造成这种正确的比例的社会过程, 并且认为这种正确的比例要由“自然规律”来调节, 即市场自由竞争及经济自发变动来调节, 而不能由政府的干预来调节。

英国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价值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 第一次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提出了二者的不一致性。斯密认为, 使用价值是指特定物品的效用, 而交换价值则指由于占有某物而具有的对其他物品的购买力。他认为, 物品交换价值的大小和使用价值大小无关, 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 往往具有较小的使用价值, 或者没有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 甚至没有使用价值。总的来说, 劳动价值论始终是斯密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说:“斯密的这种摇摆不定, 以及把完全不同的规定混为一谈, 并不妨碍他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来源的探讨, 因为斯密凡是在发挥他的论点的地方实际上甚至不自觉地坚持了商品交换价值的正确规定, 即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于商品中包含的已耗费的劳动量或劳动时间。”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基本是在斯密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他不同意斯密关于财富就是能够得到的权力和支配权力的观点, 他认为财富不能按照它所能买到的劳动量来衡量, 斯密的财富源泉有片面性。李嘉图提出, 作为财富最终源泉的, 除劳动之外, 还有自然因素, 他不同意斯密所说的自然是在农业中起重要作用, 而在制造业则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观点。

李嘉图反对斯密关于价值取决于商品能够买到和支配的劳动量的规定, 他也反对斯密把劳动的价值当作始终不变的惟一真实和最终尺度。他认为, 决定价值的劳动和劳动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生产商品中消耗的必要劳动量, 后者是劳动的报酬即工资, 二者不仅性质不同, 而且数量不同;李嘉图根本不同意斯密关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规定不适用于雇佣劳动制度的观点;他始终批判斯密价值决定于收入的错误观念, 他认为, 生产中的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 这与价值决定以后在如何分配没有关系。李嘉图正确指出, 斯密的错误在于把价值决定于劳动的规定的应用只限于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产生以前的历史阶段, 他认为, 资本积累和利润的存在, 与土地私有制和地租的存在一样, 都不妨碍价值规律的作用。

马尔萨斯在价值论上片面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某些价值观点, 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观。他继承了斯密购买劳动和收入决定价值的错误观念, 认为价值决定于所能换取的劳动量, 但有时他有认为, 工业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马尔萨斯看到了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性质, 但他混淆了劳动与其他商品, 也混淆了资本与其他商品。在说明价值决定时, 还谈到供求的长期作用。马尔萨斯认为, 商品的价值平均说来是由于他们的自然品中所包含的积累的和直接的劳动, 加上全部垫支期间的一般利润。商品一般能支配的劳动量, 必然可以代表和衡量其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和利润。

马尔萨斯就这样把斯密的部分价值观点“统一”在了自己的价值论中。马尔萨斯价值理论主要是一方面说明斯密价值论的混乱, 另外, 要说明李嘉图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错误。

詹姆斯·穆勒认为, 商品价值有劳动决定。他是这样分析的:价值依存于供求, 但最后取决于生产费用, 而生产费用是劳动和资本的结合。资本又是蓄积的劳动。于是, 价值由劳动决定。

西尼尔认为, 价值即财富。它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 而成本就是工资和利润。即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西尼尔还认为, 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就在于三个要素:劳动、节欲和自然力。财富的供给主要就是受这三种要素的制约。但他对这三种要素作了必要的解释。他认为, 劳动是劳动者对其享乐、幸福和自由的牺牲。资本被他称为“节欲”, 是资本家对自己消费中享乐和满足的牺牲, 这是为将来的利益而放弃的眼前的享受。

约翰·穆勒认为, 价值论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主题。财富的生产与价值无关, 只有分配才和价值有关系。在他看来, “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术语。一件物品的价值, 使指它能换取的某一其他物品或一般物品的数量。”也就是说, 一物的价值或交换价值, 使指它的一般购买力。

萨伊在价值理论方面,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关于价值的本质。萨伊把生产归结为创造效用, 又把效用归结为提供服务。他认为, 人们所给与物品的价值, 是由物品的用途而产生的。这样, 萨伊就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萨伊这种看法把斯密以往区分开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混在一起了。从这方面来说, 萨伊的价值属于“效用价值论”。

西斯蒙第在劳动价值论上继承了斯密的观点,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价值是以某种社会观念取代了个人观念;此外, 他还以抽象的观念代替了具体的观念。”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 西斯蒙第继承了法国古典学派的传统, 更明确地从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 认为, “价值就是人们的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 对价值的估量是基于被估价的物品的必要劳动劳动量;这并不是现在付出的必要劳动量, 而是可能用改进的生产手段, 今后要付出的劳动量, 这种量虽然难以估计, 但总由竞争来决定, 是比较固定的。

马克思对西斯蒙第在劳动价值论上的新贡献给予肯定, 说“西斯蒙第在同李嘉图的直接论战中, 不仅强调指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 而且指出:我们经济进步的特征在于把价值量归结为必要劳动时间, 归结于全社会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并指出:“布阿吉尔贝尔认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被货币弄得虚假了, 西斯蒙第不再为这种现象所束缚。”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福斯特·劳埃德是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解释商品价值决定的第一人。他对斯密的价值论提出质疑, 认为价值就是“对所占有物品的估价”, 而这又总是同物品的“特殊效用”有关。所谓“特殊效用”是指人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感受。劳埃德还看到了这种“特殊效用”会随着人的欲望不断被满足而递减。

奥地利学派认为, 价值是人们对财货效应的主观心理评价, 是个人主观心理状态的反应, 庞巴维克从需要和需要的被满足出发, 认为价值起源于主观效用, 即财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或欲望的能力或性质。其有无与大小, 完全依人的主观评价为转移。门格尔认为, “价值既不是附属于财货之物, 也不是财货所应有的属性, 更不是它自身可以独立存在的。经济人所支配的财货, 对其生命与福利, 必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就是经济人对于财货所具有的意义所下的判断。因为它绝不存在于经济人的意识之外。”庞巴维克认为, “如果我认为我的福利同某一特定财货有关, 占有它就能满足某种需要, 能给予我一种没有它就得不到的喜悦或愉快感, 或者使我免除一种没有它就必须忍受的痛苦, 那么, 我将说这一特定财货对我是有价值的。”总之, 奥地利学派认为, 价值起源于主观经济。

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认为人对苦乐的估计受苦乐、“强度”、“持续时间”、“确定性”、远近因素的影响, 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 感觉强度会递减。维克塞尔首先批评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之外的对价值源泉的各种解释, 包括一般的效用论、相对稀少性和效应性相结合的供求论、生产成本论、劳动价值论, 以及浦鲁东、巴师夏等人的观点。然后他以自己的方式说明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他指出: (1) 亚当·斯密以水和钻石为例的“价值悖论”中所说的使用价值不会是全世界所有的水和钻石, 也不可能是某一特定单位的水和钻石, 否则便会得到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完全相等的谬论结论。 (2) 解释物品的交换, 必须从使用价值具有可变性为基础, 即“同一物品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程度具有不同的效用。”所以相对的使用价值在同一时间对交换双方的这一方或那一方可以分别大于或小于相对的交换价值。 (3) 在可变的不同程度的使用价值中是能由该商品或该商品一单位在一定情况下将具有的或可以想象具有的最小效用, 来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 这个效用度就叫商品的边际效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论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马克思认为, 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第二, 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观点, 贯穿于他的全部经济理论中;第三, 由于在思想深处马克思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这就使他的价值理论即劳动价值论站在时代的最高点,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集中在他的商品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中。这些理论, 第一, 构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 特别是劳动力商品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 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的局限, 把劳动价值论推向新的阶段。第二,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围绕价值本质理论展开的, 反映了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或者说, 马克思价值马克思认为, 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有用劳动”, 而是“人类劳动本身”, “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消耗”;它不是“比较复杂的劳动”, 而是“简单平均劳动”, 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 “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成的或不如多倍的简单劳动”;从量上看, 它不是由“单个劳动力”决定, 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不是所有的社会必要劳动量都能形成价值, 而是在“社会必要量”的范围内社会必要劳动才能形成价值;不是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决定价值, 而是取决于这种劳动能否成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值本质论是毛和皮的关系。劳动价值论之毛附在价值本质论之皮上。价值本质论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最高成就, 其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价值的本质, 这一本质通过许多现象表现出来, 其中劳动是一因素, 非劳动因素也是表现本质的现象。

二、结论

通过上述对价值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在经济思想史上不同的经济学者对价值的内涵的理解存在着重大分歧。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只有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才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 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新劳动观, 以便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分册, 人民出版社, 1973年中文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 人民出版社, 1962年中文版, 第48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4]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5]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下卷) 商务印书馆, 1991年中文版

[6]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9年中文版

文言教学说诵读 篇11

过去,很多教师反映文言教学难教,学生难懂,究其原因,“重讲轻读”不能不说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只见词句不见篇章的将文言教学“古汉语化”,还是只析篇章不解词句的将文言教學“现代文化”,其结果都是人为地阻隔了学生与文言文句的亲密接触,使他们对生动、鲜活、蕴藉的古代语言缺乏了切身体验。理性认知与情感体验的失衡,使本来是语文学科有机组成部分的古诗文,却一步步演化成了学科结构中的一个特殊的“附着物”,变得“难教难学”了。

古诗文“难教难学”,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法与学法不当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语文学科最大的学问说到底还是语言的学问,基于古代语言的特殊性,我想重新提倡最原始,也可以说最有效的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诵读。

所谓诵读,就是学生出声的朗读,并熟读成诵。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前些年,我们对传统教学批判得较多,其中也包括把诵读看作是生吞活剥、机械记忆的代名词,是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书呆子的迂腐之举。《百草园》中高声吟哦、神情专注、陶然其中的老夫子成了哂笑的对象。但我们细细想来,未免失之偏颇。看不到诵读的合理性,是很不科学至少是很不客观的。我们中华民族,从古到今出现了无数的大学问家、大文学家。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们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他们文思缜密、文采华美,他们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敬仰与求索。正因为他们的博闻与强志,方能博观约取。诵读,正是他们辉煌成就的基石。

中学生能熟读、背诵几十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文,无疑是一大收获。如果记得牢,“死记”便不可耻,如若背得准,“硬背”就更显功夫。一篇篇古诗文在十几岁的青少年肚子里存储、发酵、积淀,这是一笔一生都受用的财富,是他们尝试运用、信手拈来的前提。诵读,紧密切合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突出强调“积累”的精神。

在实际操作中,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是诵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就课堂教学而言,诵读教学有机地融于课堂流程之中,但“范读→练读→试读→整读”作为最基本的推进层次,又鲜明地标示出诵读教学自身的系统。这个系统当然不可以从课堂中剥离,但无疑能够作单独的描述。其开放性既表现为这种兼容性——它不排斥其它课堂教学诸元,本身就是课堂教学不可缺的要素。也体现在:一方面,诵读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具有超常的灵活性,可以由多种方式来加以实施和表现。而另一方面,不论是每一个层次还是整个系统都可以出现反复。而且这种反复,是诵读教学所必须。从文言教学整体上看,诵读教学重视内容的再现,这是一种教学时空变化意义上的反复,符合遗忘规律。

那么,如何进行诵读教学呢?

首先,要高度重视范读。范读,重在示范。教师免不了要先行试读。需要在“准确流畅、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三条标准上狠下一番功夫。学生通过眼观其字、耳闻其音,初步感受古诗文的语句、音韵、节奏、气势,对诗文内容形成一定印象。年级越低,重视教师范读的程度就应越高。在范读前,教师要对学生有所要求,如:标段注音、点断句读、察知大意等等。

其次,要加大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使之逐渐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和方法:

1. 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所学古诗文的初步了解。除范读外,很有必要介绍作者、作品风格、诗文大意等,这对学生在诵读中辨词析句有较大的帮助。

2. 做好技巧点拨。低年级常用的领读是个好办法,可以通过它来点示重音、停顿,示范语气、节奏,体会情绪、波澜、情感。这在高年级,通过学生试读后教师的评价、点拨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3. 强调“读思结合”。“若得熟读而又思得深,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想,逐步深入。古人读书讲究“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要求读书要眼观其字、口诵其音,不丢字、不衍加、不错音、不破句,还要用心思考,体察其中蕴含的思想,咀嚼其中表达的意蕴,达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这是诵读的真谛。宋代《陆象山语录》中有诗云“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涵泳,即浸沉其中,反复吟哦、揣摩,细细加以体会。

4. 做好适度反复。人对于词义的理解,常有时在似悟非悟、欲说难说之间。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对某些词、句意义的领会,更近乎于“闪念”。反复诵读,就便于学生在吟哦之间抓住“闪念”明确语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古人创作强调“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何等功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又是何等心血!前人心血之作,一个中学生读上个一、两遍就能全盘贯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还是陆九渊说得好:“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我们应当理解为:初读不解其意,大可放过,待重新再读,反复多读几遍,读懂为止。实在读不懂,暂且存疑,留待他日。所谓“适度”,无非是提醒教师关照课堂有限时间而已。但无论如何,在学完全文后,让学生带有欣赏性地完整地诵读全篇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要落实背记要求。熟读成诵,本就是诵读教学的基本要义。一些精短的诗文或片断,课上即可通过短时训练完成背记任务,如篇目较长,不妨放在课外,教师不忘落实即可。在背记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诗文脉络梳理、画面分解、词语串联等形式,帮助提高记诵效率。

政治经济学说 篇12

1. 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性质及意义。

经济学说史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关于经济学理论、方法产生和演进历史的一门学科, 展示了西方经济学几百年来的发展历程, 总结了历史上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贡献, 以及这些经济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经济思想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通过经济学说史课程的学习, 可以了解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把握经济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对经济思想历史演进的了解, 学生可以认识经济思想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认识经济理论是如何通过继承、批判与发展而构建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大厦, 从而可以加深对现代经济理论的理解与认识。通过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经济学修养, 有助于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洞察力, 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日后从事的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 “我们的头脑很容易从科学史的研究中得到新的灵感。……一个人如果从他自己时代的著作站后一步, 看一看过去思想的层峦叠嶂而不感受到他自己视野的扩大, 那么这个人的头脑肯定是十分迟钝的。……但是撇开灵感不谈,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他所研究的科学的历史中吸取有用的教训”。

2. 改革考试方式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也是高等教育乃至每一门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由于创新教学模式就是要寻求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因此应结合经济学说史课程的具体特点,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概括、创新思维的培养、实践技能的形成三个阶段的运行, 逐步实现经济学专业教学目标的三个提升:通过对所学知识的重新思考, 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通过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 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当前国内高校经济学说史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 考试目标不够明确, 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国内高校的经济学说史课程考试目标不够明确, 对考试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大多数教师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考试地位以及考试制度不够明确, 认为考试就是给学生学习课程后评定一个分数, 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考前给学生划重点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 授课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考试的实际意义和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更难以通过考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很多学生而言, 往往认为考试就是死记硬背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考试取得了分数, 拿到了学分, 最终是为了顺利毕业。学生作为考试主体未能认清考试对于他们自身的重要意义, 对考试内容也缺乏正确理解, 考试的最终目的和效能难以发挥。

2.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不能适应创新型教育的需要。

目前经济学说史课程的考核, 往往采用任课教师出试卷闭卷考试的形式, 这种考核方式的目标和方法过于单一, 不仅内容枯燥呆板, 缺乏实用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死记硬背学过的理论知识, 因而无法真实考核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期末的考试成绩获取准确的反馈信息, 无法真实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 更无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应用以及创新的能力。

3. 考试内容不全面,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经济学说史课程的考试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和教科书, 考试内容比较重视知识记忆, 忽视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前教师经常还会给学生划范围和重点, 导致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助长了学生考前投机取巧的心理,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 教师也不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很好地掌握命题原则, 导致试题的覆盖面过窄, 不能全面反映课程的学习内容, 失去了考试的实际意义。

4. 考试题型不合理,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高校的经济学说史课程考试往往是以选择、判断、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传统的考试题型为主。这种考试往往是以死记硬背的客观性试题居多, 而综合分析思考、创新应用的主观性试题较少, 学生只要具有较好的记忆力就能取得很高的分数, 而对他们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却不能很好地进行考查,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 试卷答案也往往采用标准化的形式, 依据教材和讲授内容的要点进行评分, 使得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非常狭小, 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

三、构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评价考核体系

1. 加强试题库建设。

试题库建设是加强考试改革, 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的有力举措, 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因此, 应高度重视试题库建设这项工作, 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命题教师必须是本学科的教育专家或专业人员, 熟悉本学科当前使用的教材、教学大纲, 对本学科教学法与教学理论, 有较高的研究水平, 掌握一定的考试理论和方法。第二, 命题教师应明确考试目标, 制定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基本内容包括考试的目的和性质, 考试的内容和范围, 考试的方法和形式 (包括题型、题目数量、各部分内容所占分数比例、答卷方式等) , 样题范例等。第三, 研究试卷的结构和题型比例, 试题中的主、客观试题的比例应合理、恰当。第四, 编制试题试卷要注意其内容是否准确、严密, 表达形式是否新颖, 试题的各部分知识点布局是否合理, 难易度控制是否适中。第五, 试题完成后, 必须进行严格验收。

2. 构建综合评价考核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改革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 而采用平时开卷考试、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读书笔记、口试、案例分析等形式多样的综合性的评价考核体系。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经济学流派及其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等内容, 可以采取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对综合考核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取口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读书笔记等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

⑴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不仅仅是回答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授课教师不应满足于仅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来评定分数, 然后由全班同学给每次参加讨论的小组和学生评定分数, 小组内的学生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准备工作情况进行打分, 最终计算出每个学生参加课堂讨论的综合成绩。通过这种分工合作与小组、班级讨论的考核形式, 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交流沟通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⑵口试。口试是考查学生对经济学说史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及应变能力。经济学说史课程口试的题目设计可以灵活多样, 包括快速答题、限时答题和问题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快速答题, 让学生在3秒内必须开始有效话语回答, 这样的问题一般是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限时答题,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 通常这样的问题带有一些综合性和逻辑性;问题讨论式答题, 教师和学生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 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口试成绩, 不仅应考查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 还应考核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⑶读书笔记和课程论文。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应有计划地要求学生根据经济学说史课程列出的必读书目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或在学期结束时教师指定题目,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课程论文。通过读书笔记和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

为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经济学说史课程考试成绩应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同时, 为了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应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 例如平时成绩占50%甚至70%, 期末考试成绩占50%或30%。通过以上的做法, 可以对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真正建立起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

[本文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经济学说史课程为例》 (项目编号JG1116)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经济学说史课程的考试方式改革也应着眼于从传统的“单一考试形式”向现代的“综合性多元化考核和评价体系”转变。当前国内高校经济学说史课程考核中存在以下问题:考试目标不够明确, 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不能适应创新型教育的需要;考试内容不全面,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考试题型不合理,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加强试题库建设, 改革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 采用平时开卷考试、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读书笔记、口试、案例分析等形式多样的综合性的评价考核体系, 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 对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关键词:经济学说史,考核方式,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 (第一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2].斯坦利·L.布鲁, 兰迪·格兰特.经济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下一篇:高校资助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