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2024-05-10

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精选8篇)

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篇1

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货币战争》读后感

我们经常听到‘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保障’这句话,可是刚开始我还是觉得他们的联系不是很大,可是自从看过货币战争这本书,我总算明白了,政治经济真的是密不可分.你听罗斯柴尔德家族吗?

我想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一定很陌生,我想也就是对经济有一定研究的学者知道吧。可是他们的影响力确实你无法想象的!

他们整个家族几乎控制着世界大部分的金融组织,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想要知道,而这恰恰是他们的厉害之处,他们极力隐藏着自己的巨额财富,外人对此几乎无人知晓。你可能无法想像,包括洛克菲勒这个世界首富都是他们家族一手提拔起来的,仅仅是一个棋子般的存在。

言归正传,说说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吧。

谈到这个,我想从美联储说起,它虽然是美国发行货币的机关,可是它却是被几个大银行家所控制的,其中就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等.他们通过货币的发行,紧紧地控制着美国的政治决策,在美国刚刚掌控世界霸权时,为了建立属于银行家的私有银行,他们曾纪刺杀了7任美国总统,可想而知他们的权利,任何一个人想坐上总统的宝座,都必须的到这几位银行家的支持.再说一下德国,希特勒你一定耳熟能详吧,可是你一定不知道他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密切关系,他本人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继承人之一的义子,由于此人膝下无子,又对希特勒倍加赏识,所以给与他财政上极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没有罗斯柴尔德,就没有希特勒.国际银行家最酷爱的就是战争,在他们心中没有国家利益,只有家族利益,为了自己的私利,他们不知道制造了多少起战争,因为打仗就要花钱,而国家是支付不起巨额费用的,这个时候就是银行家中饱私囊的时候了,几乎每一场战争都离不开国际银行家的支持,包括一战时法国的赔款,就是银行家包办的,他们从中赚取手续费,50亿法郎的代理费用足以是个天价.战争是可怕的,可是国际银行家们却可以为了利益去制造一场战争,包括一战.说出来你难以置信,一直以为经济危机是一种必然想象,可是看了书中的介绍触目惊心,竟然连1929-1931年的经济危机都是银行家制造出来的,他们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本以为只有政治主宰着社会,军事就是强权,可是读了货币战争我明白了,经济竟然可以凌驾政治之上,甚至去操纵政治,改变国际格局.梅耶.罗斯柴尔德曾经说过,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多么狂傲的一句话阿,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有这个实力.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底拥有多少财富?这是一个世界之谜,保守估计50万亿美元.看到这个天文数字,我想你懂了.我不清楚宋鸿兵的材料真实度有多少,但是我却真正懂得了货币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篇2

1 为何要选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国际政治经济学 (IPE) 又称世界政治经济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相互依存政治经济学, 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分支学科。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思路研究国际关系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受经济衰退的影响, 美国所倡导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西方国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使用石油作为武器, 反对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美国的霸权, 欧盟和日本的日益崛起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形成挑战, 面对这些变化, 国际关系学者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国际政治分析法和国际经济分析法来做出解释。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有两条发展脉络, 一条是关于国际体系层次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 在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问题上, 主要有罗伯特·吉尔平等人的霸权稳定论以及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相互依存论。霸权稳定论认为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 需要有一个霸权国家来维持国际政治和经济的稳定, 如果没有霸权国家的存在, 国际社会将处于无规则的混乱状态。霸权国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建立起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维持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如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都是在美国的倡导下建立起来的, 同时又被美国所控制, 为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金融主导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相互依存论则认为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已经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经济上已经表现出敏感性和脆弱性, 比如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国际政治由高级政治向低级政治过渡;在经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 各国已经不能够闭关锁国, 而是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只有实现国际合作, 才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物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2 中印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现代国际关系意义上的中印关系可以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从1950年两国建交至1958年, 中印两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政治上, 两国不仅在国际问题上相互配合与支持, 共同倡导了现在对处理国家间关系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而且高层之间的对话与互访也较为频繁。经贸合作方面, 两国互助互惠, 共建美好家园。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 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各政治力量发生了分化组合。中印关系也进入了倒退期和全面破裂期。中苏关系的破裂和苏联寻求印度作为新的同盟国, 这些变化的产生使印度领导者对国际形势进行了错误的判断, 印度在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上开始咄咄逼人, 最终导致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的爆发, 双方关系降到历史最低点。政治上的对峙, 也使两国频繁的经贸往来中断长达14年之久。中印关系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从1976年开始到1988年, 这一阶段为两国关系的缓和时期。在政治关系上。两国虽然恢复了外交关系, 但总体层面上官方的正式接触并不多, 反而是民间交往十分积极, 而且印度国内的反华情绪仍然十分严重, 但是经贸合作方面, 两国开始了缓和的进程。中印双方的商团代表开始互访, 两国也就进一步扩大双方经贸合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会谈, 并在多个方面展开了合作。1988年12月, 印度总理拉·甘地访问中国, 开启了两国最高层领导频繁互访的友好开端, 也使中印关系迎来了崭新的时期。在拉·甘地访华期间, 两国签署了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协定, 这些协定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李鹏总理和拉奥总理进行了互访, 1996年江泽民主席对印度进行访问, 在访问期间两国就双边经贸合作, 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协议, 并就中印两国的边界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并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使双边关系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经济层面上, 两国的经贸合作势头不减, 进入了稳步快速发展的时期, 双方在各个经济领域都开展了合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双边贸易额的年增长率一般均为两位数, 1990年贸易额2.6亿多, 增幅近80%以上。

从整个中印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 政治和经济的互动作用十分明显。中印经贸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被中断也是因为两国政治上的对立冲突, 而两国对外关系的恢复, 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两国经贸合作的必然要求。印度政府也一直利用政治和经济这两个因素来调节与中国的关系, 对印度政府来说, 1962年的边界战争打破了印度的大国梦,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 中国永远是他们心中的痛, 但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 积极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合作, 作为中国最大的邻邦, 印度必须抓住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才能够使印度更加强大。因此, 一方面印度要积极促进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从合作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变得更加强大。于是, 印度在与中国经贸合作中, 总是设立各种壁垒, 以限制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 以保护本国企业。从中印这几年的贸易额就可以看出来, 在2002年前, 中印贸易基本上上是中国处于优势地位, 但2002年后, 印度在中国出口印度方面增加了贸易壁垒, 而中国为了加强与印度的经贸关系, 又大量从印度进口, 直接导致印度出口中国的增长, 在中印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显然印度的政府的这种做法必然会对双边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中印双方来说, 如何利用政治与经济的互补性来发展两国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3 对中印关系发展的建议

加强中印关系, 不仅对中印双方有着重大的意义, 对整个世界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我们需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中印关系。

首先, 加深了解、促进互信。两国政府要继续推动高层领导的互访, 建立高层对话机制, 双方应加强区域性合作, 建立区域合作制度, 将中国和印度纳入到地区合作制度当中。对于双方仍然存在的边界问题等历史性问题, 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

其次, 积极扩大中印经贸合作的范围和力度。要积极推动贸易的多样化, 加强在重点领域的合作, 特别是信息技术、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科技、农业等各具优势, 互补性强的领域。两国政府应该着眼大局, 加强磋商和对话, 妥善处理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 采取积极措施, 努力消除贸易投资障碍, 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共同创造有利于扩大两国经贸合作的环境。中印应积极探讨贸易自由化。中印经济互补性强, 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具备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基本条件。中印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 把两国经贸关系提升到新水平, 同时将对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推动作用。

总之, 我们应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印关系已经不单单是政治问题或者经济问题, 而是政治与经济的统一和综合。政治上的友好为中印的经贸发展提供了前提, 但是经贸合作的加强又促进了政治关系的改善。要巩固中印关系, 我们应积极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的相互依存。因此, 作为东亚区域大国的中国与作为南亚区域大国的印度, 两国间不断推进的多方面合作将使得两国间关系逐步加深。中印两国国家间关系的改善大大有利于两国人民和亚洲区域的和平与发展。

摘要:中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 在双边关系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加强中印合作是双方的必然选择。因此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印关系中的政治经济互动。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印关系,政治,经济

参考文献

[1]倪世雄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浅论教育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篇3

【关键词】教育;经济;政治;文化

0.引言

随着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全球化运作,知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国家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所以提出了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并再教育领域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适龄孩子的入学管理力度,实行奖励政策鼓励人们进行高等学习,努力增强教育水平,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通过教育不仅可以使人们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增加德育教育,体育培养,开设各种特色课程,开发人们的潜在智力,促进人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环节,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作用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促进着彼此的发展也对彼此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应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积极影响,大力采取措施促进教育的发展,使经济政治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由此促进社会的进步。下面我们就分别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进行阐述。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也会推进教育的进步,一般他们都是以相同的程度进行变化。对于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国家领导阶层就曾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教育的程度则体现了公民甚至国家的知识水平,关心到他们的创新水平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才能获得新知识并对新知识进行利用,促进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多采用机械自动化办公,并对计算机有较多的运用,社会领域中专业性也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明确,人们只有通过教育获得足够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胜任工作,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

教育对经济是一种促进,同时经济对教育也有相同的作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才可能使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过程中教育设施的建立,教育培训的费用等等都需要经济作为支撑,经济是教育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经济体制的改革才能使教育得以引进,改变陈旧的经济制度才能使教育得到发展的空间。应大力发展经济保证教育的实施,同时改变经济体制为教育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2.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本身就有一定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思想中传达着政治的意识,保证着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和谐,教育是对政治的领会和传播。教育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过程中可以对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讲解和发扬,使人民充分认识到政治的内涵,还可以根据国家的要求培养良好的四有公民,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教育配合着政治实施国家的政策,提高着公民的政治意识,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识,对政策的理解,有利于增强政治基础,获得更多的拥护,对国家的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教育的普及使得人们有能力参与国家政治的事务,使得国家更加民主化,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变革。

教育对政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政治对教育主要是进行制约。政治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政治的制定对于教育的方面、领导权、课程内容都有一定的范围规定。政治也明确指出了接受教育的人员的特征,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划定,政治的公平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公平与否。教育是为管理国家服务的,教育受到政治管理层的制约,社会制度的不同教育制度就有很大的差别,授课的内容,道德教育的理念等都是依据政治制度而设定的。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包含,相互作用,并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交融关系。社会发展不可能没有文化,而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又依赖于社会教育。文化是教育的背景,而教育却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可以活化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主要是通过选择文化的整理文化来实现的。文化是教育的基本材料,根据社会价值标准和知识价值标准来选择文化进入教育内容。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

文化也对教育有一定的制约。价值问题是文化的核心问题,价值取向对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等都具有深刻的和传统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其一,重功利轻发展、重共性轻个性、重服从轻自主、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其二,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它大体可区分为四个组成部分:价值体系、知识 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这四个方面相依不离,相分不杂,构成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它们交融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三,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文化并非仅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变化。 其四,文化对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其作用的性质是一种影响性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要;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

4.结语

人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有不外乎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人们总是会对这三个方面造成影响,并受着这三个方面的制约,其中关键性的纽带就是教育,教育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实际的联系在了一起,并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的培养。教育使人们接触了许多的新鲜事物,使在社会中生存所应具备的能力不断加强,同时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整体素质,对于国家的发展是有利的。总之,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4-350.

[2]刘进田.文化哲学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74-125.

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篇4

A.要重视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B.变革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变革上层建筑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D.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答案】B。解析:经济体制(Economic Structure) 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指国家经济组织的形式,它规定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调控或影响社会经济流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等。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改革经济体制推动科技进步、创新新的生产力,就是为了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符合题意。A说法绝对,其影响作用不是决定。CD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本题答案为B。

【习题2】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改组后的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八个,副部级减少七个,国务院机构设置除办公室外,共有26个部门,这些改革最主要的目的是:

A.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B.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作用

C.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D.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先进的生产关系服务

【答案】D。解析:党和国家机构属于政治上层建筑,也就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有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适应,促进经济基础发展,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阻碍经济基础发展。题干强调这一举措的目的,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本身就是生产关系,就是为生产关系服务,D符合题意。ABC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本题答案为D。

【习题3】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葱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高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注意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B.推动社会形态的交替

C.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的

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

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篇5

一、大众传媒与文化

1.现在新闻学界公认的关于大众传媒四大职能(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无一不以其表征时代精神作为前提。其中传媒“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个职能,往往被当事的传媒和受众所忽略,但是它们实实在在、每日每时在有意无意中传承着文化,影响社会的力度日复一日地累增。本民族的文化,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新成果、新形态,通过传媒不间断地出版和播出,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融合。而且,与其他渠道的教育功能相比,报纸、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人们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前,以及学校教育结束之后,通过这种方式融入更大的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文化的接受者。因为传媒是文化的变动着、延续着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传媒就是活动着的历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天然地与文化的传承、批评、扩散和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战以后的世界,尽管局部冲突不断,但世界整体上处于和平时期,在观察社会变动的同时,人们需要精神的放松和享受。战后的传媒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社会需求,提供了更多的文化类、消闲类的产品,于是传媒逐渐成为人们精神娱乐的一个重要领域,提供娱乐越来越成为传媒的一种独立职能。特别是在电视成为第一传媒的时代,传媒娱乐成为一种巨大的产业。

2.我们的传媒在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一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通过传媒而成为社会的楷模;社会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也与传媒日复一日地报道各种类型的法治案例、组织法律专家讨论问题直接相关;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显然与传媒多年来持续报道世界和我国的环保问题、组织环保与人类生存的讨论有关。

但是,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谈不上代表先进文化,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落后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吹捧者。传媒所具有的强大而无形的传承文化的作用,使得这类传播内容迅速扩散,在观念上严重妨碍了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因而长远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先是图书界《厚黑学》、《中华权谋》、《权谋大全》、《历史上的智谋》等等一版再版,大谈中国古代帝王统治权术;接着便是各种以清宫戏为主的权谋电视剧,宣扬帝王的“清明”、“德政”(实际上是人治)。《康熙王朝》的主题歌词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企望皇帝万寿无疆;《雍正王朝》的主旋律是“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又何惧身后骂名滚滚来”,将一个历史上最为残暴、专制的皇帝写成社会的大救星。所谓康雍乾“盛世”的年代,只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的回光返照。正当欧洲的市场经济向全球扩张的时候,中国却处在历史上思想最为禁锢的时代,一百多次文字狱持续了近百年,中华帝国的衰落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电影《英雄》,则是当前影视剧中流行“帝王情结”最精致的代表作,它以极其唯美的形式告诉观众:反抗秦始皇的人们不识天下大局,都算不得英雄。那里讲的“天下”,并非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而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这样的“天下”与现代公民意识大相径庭,而历来的统治者无不打着“天下”的招牌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

在这些影视剧中还有一种更为令人担忧的情结,即对“权谋”的礼赞。它们相当多地渲染权力场中的尔虞我诈,从欺骗、出卖,到弑父、杀兄、屠臣,这些东西抑制着民族的理性精神、诚信观念、科学态度和法治意识,助长着不择手段的流氓意识与厚黑主义,对国民心理及人格塑造,负面的影响深刻而深远。

3.以上谈到的种种落后文化的表现,大多是通过传媒传播出去的,传媒作为载体的责任无法推卸。鉴于传媒对社会累增的影响力,保持对传媒正常的批评应成为常态。传媒具有监测社会的职能,但传媒自身也必须受到社会的监督。大众传媒不可能天然地代表先进文化,因为陈旧观念、落后文化的历史积淀远比进步观念、先进文化要厚重得多。现在首先需要分清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先进文化。当我们津津乐道地大力宣扬某些皇权、权谋影视剧时,恐怕我们的是非观念已经被趋利目的湮没了。对落后文化的麻木,甚至礼赞,反映了创作者、播出者对自身社会责任的淡漠。

4.传媒对于文化娱乐的创作方向或创作角度,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与其等着各种节目制作出来后进行批评,不如主动出击,对创作者施加正面的影响。关于帝王戏,莎士比亚就写过多部,他是从批判现实主义的角度写的。中国五四时期也创作过许多中国古代戏剧,具有相当的启蒙精神,并非帝王戏、权谋戏不能写,而是以何种指导思想来写。现在的传媒文化节目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质,要求剧情具有较多的、集中的矛盾冲突,于是相当多的历史题材戏中编造的成分太多太滥,格调也很低下。如果作为载体的一方多出些好主意,是可以找到较好的适宜写作的历史题材的。例如,清王朝制造了那么多文字狱,其中相当多的案例具有惨烈的矛盾冲突,但是不见人来写。这类戏对于揭露和认识中国古代王朝的专制特征,无疑是有意义的。

5.传媒与先进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我们的传媒从职能上看,有责任代表先进文化。2.我们的传媒为传播先进文化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同时也宣扬了不少落后的文化观念,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方面,尤其突出。3.厘清什么是先进文化、什么是落后文化,是传媒在认识上的当务之急。4.解决传媒宣扬落后文化的问题,不能重复过去“大批判”的方法,要形成正常的传媒批评的新传统,制衡舆论。5.传媒宜充分发挥影响创作者的能量,在创作指导思想上、题材选择上以先进文化作为标尺。6.不宜用行政力量推行所谓的“先进文化”,需要的是尊重创作规律的软性引导。

二、大众传媒与政治

1.在当下公共领域的构建中,新闻传媒作为一个提供信息和公共讨论的平台与渠道,使公民、传媒、政府三者之间形成了及时的、建设性的互动关系,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修正,而且这些过程和环节也日趋走向透明与公开,最终促进社会政治文明的建设。回顾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公共事件,可以发现媒体对公共事件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媒体在积极干预现实生活、维护社会有序运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独特作用。

记得美国总统杰斐逊曾经说过:“如果由我来决定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媒体与政府之间的紧密关系。我们相信,随着媒体对公共事件的广泛参与,可以充分地把民意反映出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社会向着文明的方向前进和和谐社会的建立。

2.政府的活动都必须将大众传媒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媒介的利用主要有:

1)发布政治信息 2)宣传政治主张

3)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形象 4)进行舆论导向

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表现为,政界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发布活动,是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政府将媒介向公众传达自身主张和观念的主要工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动和控制社会舆论。

在现代民主争政治中,新闻媒介已成为重要的中介机构,起主要的作用体现在: 1)维护政治权利的合法性 2)参与政治决策 3)塑造政治文化 4)进行舆论监督

三、大众传媒与经济

1.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经济体制制约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2)经济体制制约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3)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

4)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力量

2、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功能首先表现为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报纸有经济版的,电视有经济频道,电台有经济台,出版社与杂志社印刷发行大量的经济类书籍与杂志,经济信息成了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信息。

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经济的促进功能同时表现为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

四、大众传媒与社会

(一)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与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疑问中,将传播的基本功能概括为:1环境监测、2社会协调、3社会遗产传承

2、查尔斯·赖特对三功能的补充 1959年,他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在继承拉斯韦尔的观点基础上,补充了对“娱乐”功能的论述,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扩展为“四功能说”:1环境监测、2解释与规定(与“社会协调”一致)、3社会化功能(与“社会遗产传承”相对应)、4提供娱乐。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

施拉姆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1政治功能——包括监视环境、协调、社会遗产传递;2经济功能——包括市场信息的传递和解释、开创经济行为等;3一般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规范的规范的传递、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娱乐等。

4、负面的功能观

来自拉扎斯菲尔和默顿的《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1948)。在文中他们特别强调了,一下三种功能: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3作为负面效应“麻醉作用”

(二)社会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1、决定媒介制度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

3、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

4、决定新闻媒介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

5、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三)媒介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1、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

收集信息、制作信息、发布信息,充分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社会总目标是各个目标的集合:群体目标、组织目标、个人目标、社会其他系统的目标等。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包括:提供有关国家发展的信息;媒介的报道和反馈功能,是大众有机会参加国家决策;媒介能传授国家发展所必需的技能。

3、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主要表现在:理解(对个人,对社会的理解)导向(行动导向,互相导向,媒介传播帮助个人协调与他人互动,个人可能依赖媒介的内容处理人际关系)娱乐(单独娱乐,社交娱乐)

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篇6

近年来,烟草行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诸多融合了地域特点的企业文化蕴育而生,但文化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委实远了一些,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仍处于行为与理念脱离的状态,究其因,一是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使得企业处在假竞争环境下发展,这样不可避免会有些松散思想存在,员工思想意识不够统一,企业文化貌似浮云,看似有形,却实无物;二是烟草的企企业文化建设多由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负责,虽然他们将企业的管理理论、思想、形式等很好融入了企业文化,但在具体落实时,企业文化却停留于精神层面,未能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相结合,这也许就是企业每每向基层员工在谈及企业文化落地时,文化落地难的表现。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脱离,观念中,我们定性地去认为,“业绩不好,由业务部门负责,而思想问题,则由政治部门来解决”,员工思想上的脱节,观念上的推诿,使得各部门间企业文化理念渐行渐远,思想政治工作也越做越难。因此,要进一步发挥好企业文化在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必须要统一认识,全员参与,使文化根植在每位员工的思想中,使理念熔入到每位员工的血液中,以理念改变管理,以管理规范行为,从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烟草行业和谐发展。

一要共建企业文化,统一政治思想。企业中开展的每一项业务及制定的每一项制度都需要理念支撑,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对理念进行高度概括,而后通过发布、宣传、贯彻、落地,使理念熔入到每一位员工的血液中,这些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全体员工长期共建的过程,这对企业领导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领导层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与倡导者,必须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并着力统一员工、部门、企业的思想认识。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和建设者,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所有基层员工的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创造,开展各项业务都需要员工的努力付出,企业文化的落地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领导层与基层员工的共同参与,携手共建,统一思想,根植理念,指导行为,促进发展。二要树立核心价值,明晰政治思想。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局根据行业的制度特征和发展实际提出的思想价值体系,是维护烟草专卖制度、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实力、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局深入进行理论思考和战略思维所得出的科学结论。践行“两个至上”的行业价值观,使我们进一步明晰了烟草行业经营的方向和目的,是烟草行业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行业提出效率和自律两大要求的思想基础,它充分反映出烟草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追求,指引着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企业文化构建中要时刻明确核心价值观,使所有员工明晰思想认识,心从一处,力往一处,成为企业最为的核心竞争力。

三要强调诚信服务,稳固政治思想。随着网建水平的不断提高,烟草的服务意识也越发强烈,诚信是烟草深入践行服务理念必须认真遵守的一条经营规范和准则。纵观国内知名的服务行业如春兰、海尔等企业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始终以企业的高质量管理和大众的优质服务为中心,春兰倡导的“造福人类社会”和海尔倡导的“真诚到永远”等理念,都以诚信博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烟草企业文化的建设需以诚信为本,消费者和合作对象建立诚信关系,要以自身实力竭诚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以企业的实际行为赢得社会各界的信赖。

四要加强管理培训,贯彻政治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与激励管理体系内,应将企业文化及制度化的企业价值观内容作为绩效考核与激励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用各种职业化行为标准来具体描述,通过具体的考核指标来达到诠释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利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传给员工,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员工的行为,从而增加他们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感,是贯彻企业文化、实践企业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岗位的再培训、外部培训方面,也要不断强化企业文化的学习,确保员工对企业文化高度认同,提高员工以企业文化为统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主体。

五要培养团队精神,升华政治思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要求大大提高,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将趋向团队化,而不再是分散的方式,个人不可能孤立地工作,而是要与人交流、合作。从发展的观点看,没有团队协作,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企业员工相互沟通、交流和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这也是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条件。因为,国家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只有在团队的和谐建设中才能实现。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当精诚团结,善于合作,使企业文化融入和谐的内涵,得到全员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样,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就会不断增强,企业就能长盛不衰,基业长青。

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篇7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各国给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和手段。为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前提。世界经济和政治局面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 优势互补, 减少冲突和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终将会融合渗透。两者可能在实施过程中选择的路径不同, 但他们的最终目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差别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超越边界到更高水平和状态, 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体化。本质是市场经济条例及其安排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洪流, 它是世界经济成长的趋势和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域在经济政策战略等方面达成一致, 地域与地域之间协调稳定发展, 实现双赢或多赢有机体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放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注重的是地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而经济全球化注重国际间的经济交流, 经济全球化依靠科技和国际间资源资本流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完成区域经济稳定有序发展为方向发展。在完全自由的市场下, 存在很多现存或潜在的危险, 在经济区位条件下, 可以将风险控制和规避, 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有效降低资源配置成本, 降低违约风险。虽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长动力和施行路径有差别, 他们最后都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融会。两者之间既相互进步又相互制约。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原因

产生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一是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二是在世界范围内, 经济体系的发展和扩大, 三是西方国家向自由化发展的经济体系, 四是逐渐出现一些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先驱。

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 欧洲商人在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去其他国家开展业务, 促进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二是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成长, 是孕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根蒂。三是为了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的需要, 以及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成与成长的内在原因。四是处理国际收支难题。五是联合对抗外部的强大力量,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直接原因。

四、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世界带来的影响

(一)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为其提供了机会

近几十年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大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最快, 拉美和北非国家次之, 最慢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 成为边缘化地区。

总体上看, 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的占世界GDP产值, 到70年代初从14.5%上升到15.9%, 到1999年高达21.6%。据世界银行统计, 2011年巴西、墨西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人均GDP已分别上升到12594美元、10047美元、4972美元、46241美元、9977美元、2952美元和22424美元, 都达到或高出了中等收入国家收入水准, 而新加坡和韩国已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19世纪末美国在欧美先进国家里后发先至, 饱受战争蹂躏的日本在不到20年中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亚洲“四小龙”在短时间里成为新兴产业区, 中国令世界瞩目的迅猛崛起等, 都积极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二)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流动, 间接证明各国和各地区经济会渗透融合, 意味着各国会有利益的融合, 从而在客观上使各国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为高度依存的合作关系。

2.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

经济全球化体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经济主权的碰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国之间经济主权会形成交错和转向。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认可的基本标志, 维护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基本功能, 对其他国家主权的滥用和剥夺一直是国际战争的重要原因。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变化, 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增多, 各种国际组织的产生, 使世界经济的主体发生变化, 都对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及其行使构成某种牵制和取代, 使各民族国家经济主权形成互让和交叉。

3.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

所谓“极”, 是指在世界经济中能占有重要作用和发言权的国家或集体。战后半个多世纪, 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动。总的来说, 从战后初期的美国统一天下, 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两极世界。再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 中国和印度崛起, 俄罗斯度过因“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给经济带来的混乱和下滑期, 在世界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地位重新上扬。世界上明显地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三)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对发达国家来说, 劳动力和资本较多的发展中国家会将资本和劳动力以低价出口到本国, 使相关行业受到影响, 增加结构性失业;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的跨国公司, 为追求高利润, 会将较低成本的环节从本国移到发展中国家, 减少了本国就业机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发达国家改变移民制度, 放宽限制, 外来移民增多会减少本国居民的就业岗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发展中国家依赖于发达国家在本国的市场和商品, 会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造成“马太效应”, 穷者更穷, 富者更富, 发达国家挖掘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 会破坏了其生态平衡, 加剧不和谐和不平衡。

(四)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贸易的影响

能够促进贸易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 增强和提高了经济贸易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 加强了经济集团内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不同国家的消极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排他性, 影响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贸易往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关税阻碍本国商品出口;资金不能有效引入, 造成经济落后, 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加大。

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推动经济全球化浪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壮大可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又可以反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能够刺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融合。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贸易、资源的全球化和自由化。产业链的构成和国内外生产体制全球化和国际经济调和机制逐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的过程。

六、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存在冲突, 但冲突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完全否认矛盾, 也不能完全认可, 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要继续发扬, 会产生矛盾的可以适当摒弃。区域经济是小型的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千万个区域经济组合形成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扩大和融合,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就是全球经济。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 相辅相成, 减少冲突和矛盾。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走向一致, 相互促进补充。两者可能在实施过程中选择的路径不同, 但他们的最终目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 但历史的演变总会发生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

摘要:当今世界, 经济一种现象是全球化进度加速;另一种现象是地域一体化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地域之间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则是全世界范围的发展, 最终目标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两者在刺激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内部冲突。本文重点剖析经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关键词: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马太效应

参考文献

[1]池元吉, 李晓主编《世界经济概论》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7

[2]赵春明, 魏浩, 蔡宏波编著《国际贸易》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7

[3]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光明日报.1998.

[4]桂林工学院党委办公室广西桂林541004:试论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04) .

[5]浙江工程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世界经济研究》.2000第一期.

[6]杨德广.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J].高教探索, 2001.

[7]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185.

[8]李东.“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教育的挑战[J].教育科学研究, 2002.

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共同点

[中图分类号]F09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86-02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简介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K.马克思和F.恩格斯运用无产阶級世界观和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的科学。其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理论。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凯恩斯主义又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基本理论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货币政策观。

二、两种理论的相同点分析

(一)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1.基本含义

(1)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

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是指平均利润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减慢而趋于下降的客观必然性。亦称“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是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是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

2.二者的联系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下降会导致资本家投资的减少,从而导致资本的周转速度减慢,资本的循环周期变长,最终使等量资本的使用效率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资本家会选择放弃资本的追加,进而加大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试图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二)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

1.基本含义

(1)生产相对过剩

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有着堆积如山的找不到销路的过剩商品,另一方面却是广大人民的饥寒交迫。

(2)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进口。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本国出口。凯恩斯认为,在现实经济中,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所以就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

2.二者的联系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除了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之外,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等需要而产生的需求。投资需求是资本家为扩大生产规模而对资本的需求。如果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能把社会上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购买掉,则生产继续进行,反之,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之所以出现经济危机,就是因为人们消费和投资不足。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相对过剩和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不足,其延伸意义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结论是相同的。

(三)相对过剩人口和非自愿失业

1.基本含义

(1)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在迅速地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2)非自愿失业

失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西方学者通常把失业分为三种:第一种,磨擦性失业,具有暂时性和无法避免的特点。第二种,自愿性失业,是由失业者自身的原因造成的,社会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第三种,非自愿失业,指失业者虽然愿意接受现有工资和劳动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种失业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是政府有责任予以消除的失业。

2.二者的联系

相对过剩人口和非自愿失业都是在潜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下出现的,都不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为转移,都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表述的含义是相同的。同时,二者都是在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或者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的产物,资本家减少投资,但他们为了保持原有的利润,必然会选择减少开支,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会雇佣和先前一样多的劳动工人。同时随着整个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社会平均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一单位的商品所需的劳动力比以前少,所以就会出现失业现象,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三、由两种理论的相同点分析所得出的一般结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因此两者的不少概念和内涵都具有共同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周期、必然性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问题的根源挖掘出了经济危机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而凯恩斯主义是针对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危机的传播,切实有效地解决了三十年代的经济难题,因此在大危机期间迅速传播。两种理论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是在内容上有共同之处,并且都作为当时的主流经济学说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李其庆.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看当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张宇教授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9.7.

[2]霍艳斌.当代西方经济问题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J].生产力研究,2009.4.

[3]张敏.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美国经济金融化问题分析[J].学术交流,2010.1.

[4]曲维维.金融危机下重现凯恩斯主义[J].北方经贸,2009.6.

[5]杨成林,何自力.经济危机的机制分析——基于马克思和后凯恩斯主义危机理论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0.7.

作者简介:

上一篇:课外名著阅读中考题下一篇:欢迎新生的词语